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体育教学方法范文

高中体育教学方法精选(九篇)

高中体育教学方法

第1篇:高中体育教学方法范文

 

要想让学生在高中阶段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我们教师在上体育课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于是便有一部分高中体育教师片面理解为不再需要教师的主导作用或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大大降低。笔者认为这是一种误解。因为新课程标准强调的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是不要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对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求更高而已。它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法时要更正确地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间的关系。

 

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多的应体现在指导作用上,即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与帮助。它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它是一种引导与帮助,它要求师生间的关系是民主、平等、和谐的。只有形成了这种客观的教学氛围,学生的学习才会起劲,热情才会高涨,效果才会更好。

 

二、用真实的情感去尊重和爱护每一位学生

 

当代高中生,深深懂得人是一种有感情的高级动物,人与人之间不仅需要一定的情感维系,而且还必须做到相互尊重。师生之间也概莫能外,如果在体育课堂上,大搞师道尊严,唯教师马首是瞻,不懂得尊重学生,这样的课堂就一定冷清,学生学习起来也倍感压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调动不起来。在体育教学中要做到尊重学生,就必须做到课前认真备课,课中灵活调节,课后冷静反思。

 

课前认真备课指的是认真设计教学结构,必须将气候、季节、天气变化等因素一并进行考虑,将器材的使用和学生的全面锻炼一并考虑,将学生的性别、年龄、体质和课内运动的负荷一并考虑,只有考虑周全才能万无一失。

 

课中灵活调节指的是学生站队的队列,一定要背着风,背着阳光,以避免沙土吹进眼中,避免阳光直射脸庞;对课堂的节奏和气氛能严格掌控,对偶发事件、学生违纪能恰当处理,对学生的批评,特别是女生和性格内向的学生的批评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能伤其自尊;如果课堂一旦驶入困境必须具备脱困的方法。

 

课后冷静反思指的是反思一下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我们课前所制定的目标?反思一下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表扬是否让学生受到了鼓舞?对学生的批评是否让学生得到了激励?反思一下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一言一行在学生中产生了哪些或好或坏的影响?…… 以上所说的课前备课、课中调节、课后反思等三个方面都从尊重和关爱学生的角度出发,实践也证明了:只有对学生真情付出,才能得到学生的真情回报,教育是需要情感投入的,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

 

三、趣味教学让学生寓教于乐,学趣并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开展趣味教学,丰富教学思路,培养学习兴趣,是一项调动学生学习能动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举措。趣味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寓教于乐、学趣并重的轻松氛围中进行学习。趣味教学要注意课程所涉及内容的延伸,注意各种动作形象化、生动化、通俗化的模拟,也可以适当地增加一些小游戏和比赛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我们还可以给学生穿插一些体育知识,比如在训练长跑时,讲讲“马拉松”的由来;训练篮球时,选取姚明、王治郅、易建联等参加美国的NBA 职业联赛;讲乒乓球时,可以讲讲乒乓界的大满贯选手刘国梁、孔令辉、李晓霞等是如何为国争光的。这些体育知识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锻炼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带着兴趣学习,其乐无穷。

 

四、体育教学应加强合作学习方法的指导

 

体育教学,应该特别强调的一点就是合作学习方法的指导。所以,我们在设计教学环节、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手段时,应该将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以增强合作学习的体验,提高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在教学中,要想使合作学习收到良好的效果,就必须具备下列四个条件:①目标要明确、恰当,使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解决问题;②小组合作机制要形成,且每一成员必须熟知合作规则,明确自己的分工;③合作学习必须在民主、有序的状态下进行;④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学习,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讨论、交流、整合;⑤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体验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感受合作学习所带来的效益与快乐。

 

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学生进行目标设置

 

运动参与领域的教学,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一些科学锻炼的理论与方法。对这一部分内容,我们可以结合运动实践课进行教学,也可以安排少数课时(比如雨天或者课余时间采用专题讲座等)进行理论讲授或者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体育课中的有关内容。

 

但是,最终是要把这些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以此来提高学生科学锻炼的水平。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把动体与动脑结合起来,使学生的科学锻炼能力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得以提升。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以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同时,还要让学生懂得一些较为简单的急救处理,如此就可防止学生因伤病而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体育课程目标设置指的是在一定时期(阶段)内,通过实践所达到的效果。它既是学校体育课程的出发点,也是其归宿。我们为学生进行目标设置,可以激发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并指导其行为。

 

当我们为学生设置的目标转化为练习者的内心需要时,就会使学生主动地参与练习,从而提高学生自我的努力程度与动机水平。不过在进行目标设置时,我们一定要根据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既不能定得太高,但也不能定得太低,要给学生提供明确而具体的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方法,并能针对这一目标提出具体的建议。其次,在教学中还必须注意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结合。

 

通常来说,短期目标最有效,对学生的行为所产生的作用也最容易立竿见影,但是,短期目标必须还有长期目标的引导,其行为才能更加自觉和坚持不懈。当学生的行为一次较一次进步,教师就应为其感到高兴并热情鼓励,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总之,我们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既要摆正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又要用真情实感尊重和爱护每一位学生;既要采用趣味教学让学生寓教于乐学趣并重,又要在体育教学应加强合作学习方法指导,再通过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目标设置,就一定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热情,让学生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

第2篇:高中体育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体育教育;教学方法;应用分析

最近几年,我国国民的综合素质呈下降趋势,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学校体育教育落实不到位,导致学生的身体素质较差。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还需要在体育教学中制定出切实可行、高效的教学方式,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一、全力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体育教师自身的素质,对于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具有直接影响。因此,为了不断促进体育高效课堂的建设,还需要体育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学生都对体育课程不感兴趣,无法激发体育学习欲望。所以,各所学校需要加大力度,为体育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和教育机会,强化体育教师的理论知识、综合技能和训练技巧,从而构建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强的体育教师队伍,从而确保体育教师,可以更好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以此提升教学质量。

二、营造良好的体育学习氛围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营造良好、融洽、充满活力的体育氛围,对于开展体育教学活动非常有必要。如果此体育环境学生比较熟悉,并且周围的人都喜欢做运动,肯定会使学生快速融入体育锻炼的氛围中。因此,作为一名体育教师,需要尽最大能力,为学生创建出积极向上的体育运动环境,以此来激发学生体育训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获得良好的体育教学质量。比如说,教师可以要求一些体育方面的专家,向学生讲解一些体育运动的好处,对于学生身体成长的重要性以及正确的体育锻炼方式,以此使学生加深对体育的理解,形成完整健全的运动方式。此外,学校也可以举办体育节等活动,通过体育节,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融入体育互动中。平时的课余时间,也可以举办类似的体育活动,在校园广播的宣传下,让学生彻底了解体育运动的好处。客观来讲,学校为体育教师配置的体育锻炼器材还是比较充分的,可以满足教师的体育课需求,也能符合学生身体成长的需求。只需要体育教师合理运用,便可以为学生创造出安全的体育运动环境。体育运动精神,属于一个逐渐渗透的过程,需要体育教师以身作则,通过自身的一言一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从而激发学生更好地投入到体育运动中,激发他们的运动激情,形成终身体育运动习惯。

三、学生自主选择运动方式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在做完准备活动之后,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也可以分组进行练习和对抗,进而可以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中,将自己的兴趣爱好充分发挥,促进自身的个性化发展。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提升体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影响。首先,体育教师需要详细讲解所有的体育活动的注意事项;其次,需要教师观察和记录所有学生的运动情况,以此纠正和指导学生,规范操作动作;最后,教师可以在课堂末尾对学生进行点评,同时对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表扬,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

四、结合体育游戏提高教学效率

体育教师如果只是根据教学大纲需求,围绕教材展开课堂教学行为,很难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厌倦的心理。所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适当加入一些体育游戏,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体育锻炼欲望。比如说一些体育活动比较重要,又需要学生反复练习,但是这种枯燥而又单调的体育动作,容易引起学生反感,因此可以将其设计成体育游戏的方式,便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掌握体育技能。在体育活动中,可以说跑步练习最让学生感到头疼,如果是在跑步过程中加入游戏成分,可以激发学生的跑步练习兴趣。首先,体育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一边拍篮球,一边跑步练习,哪个小组第一个跑完200米,那么该小组就获胜。将小组竞争的方式引入跑步练习中,一方面有利于激发学生运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

综上所述,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必须充分结合学生的身体成长规律和特点,教学紧紧围绕学生展开,采取高效、科学的教学方式,在实践教育中不嗬刍和总结经验,从而指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体育锻炼意识和技巧,实现强身健体的学习目的。只有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才能促进我国国民整体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第3篇:高中体育教学方法范文

没有兴趣就没有求知欲。当学生初学体育时,兴趣都很浓厚,但随着学习难度、身体负荷的增大,逐渐遇到一些困难,如跑步不能坚持、上课不认真、请假学生增加等,学生就会产生畏难情绪,体育成绩也随之降低。在这个关键时刻,一方面,我帮助学生在认知领域学会动脑,传授可自觉的锻炼方法,避免学生过渡疲劳而产生体育恐惧心理。同时,采用新奇而“刺激”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维持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在情意领域里,我帮助学生了解体育,学会欣赏体育魅力,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理性认识。鼓励他们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克服困难,磨练意志。

一、做好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可以促进有机体新陈代谢的加强,使体温升高,使血液中的氧气向组织细胞释放保证氧气的供应,使各组织器官较快地发挥较高的工作效率,适应运动的需要。准备活动是体育课、训练课、以及比赛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必须从思想上加以重视。人在相对安静状态,如果没有通过准备活动就进行激烈的体育运动时,往往会感到不适应:如动作不协调、力量和速度等素质无法充分发挥,运动成绩不能达到正常水平等等。这种现象在延续一段时间后,才能逐步消除,这种延续现象叫惰性作用。?做准备活动不但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而且也带动植物性神经系统大大提高兴奋性和灵活性。如心脏中血液输出、输入量的增强,肺对气体交换量的提高,这些都促使新陈代谢的加强,保证了肌肉的营养供应和废物的排除,从而提高整个机体的运动能力,并促进运动成绩的提高。

二、加强教育,培养兴趣

学生的成就感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是一剂良药。如同在文化课教学中的“解答了一个富有挑战性难题”一样,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实实在在的成就感是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外练习运动技能得到提高,其中也包括运动知识和健身知识的获得等。相反如果在教学中忽视运动技能的提高,总是在简单重复低水平的运动技术动作,就会使学生丧失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学生在运动技能的学习上有成就感,就会树立体育学习的信心,同时也能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有自己赶超的目标和继续学习的动力。如果能帮助所有学生获得这种成就感,树立这样的学习信心,他们便有动力克服体育学习中的困难,获得克服生理、心理惰性后的成功感,自然而然会对体育学习产生兴趣。

教师和同学对一个学生进步的认同是对其后继学习的莫大鼓励。课堂上一次良好的运动表现,一次出色的示范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在运动竞赛中的出色表现得到了同学们的羡慕的目光,这些都会给学生很大的精神鼓舞,也会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特别是中小学生思维十分单纯,他们往往认为:我体育好能得到老师的表扬以及同学的肯定,我还得保持下去,要好好学习。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对体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创新教育的渗透,是提高学生兴趣的有效手段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创设一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宽松环境,以及能否提供给学生的创新机会,为此,教师必须具备有创新意识,创新观念,并有意识地设计好每一节课,每一次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教师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过程要采取教师启发,引导和学生积极参与的方法,指导学生开动脑筋,从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课的准备部分结束后,我用“大森林”这个游戏勾起了同学们浓厚的运动兴趣,这个游戏主要是在森林中猎人追赶野兽的游戏,在猎人追赶野兽的同时森林里的大树也充满了灵气处处帮助猎人追赶野兽,同学们互相追赶的同时也增加了团队的精神,更加提高了学生自身的应变能力和协调配合的能力。

第4篇:高中体育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学生体育兴趣;教学方法

高中学习阶段正处于学生生理和心理逐渐成熟的特殊时期,课程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输全面准确的基础知识,而且要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使其能够通过教育树立正确的“三观”,而体育教育与其它学科存在明显的差别,它脱离实体课堂,主要针对学生的肢体运动,不仅对学生的体能素质有直接的影响,而且对其心理素质也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是高中教学的重要内容。

一、影响高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因素分析

高中生年龄通常在15岁至19岁之间,恰好处于青春期,生理发育与心理发育已经相对成熟,对未来有一定认知,并结合认知水平针对人生形成简单规划,已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所以会主动调整心态将理论学习作为此阶段的重点,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高中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另外,高中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都不同程度的接触到体育教学,不同的教学水平使学生对体育课程产生不同的认知,有些高中学生接受过正规的体育教学,已形成浓厚的体育兴趣,有些高中学生体验过的体育教学乏味或刻板,可能导致高中学生从内心抵触体育课程,这无形中加大了教师对学生体育兴趣培养的难度[1]。除此之外,高中学生正面临决定人生命运的高考,而我国现阶段应试教育并未将体育作为必考科目,家长及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和体能的锻炼都未给予足够的重视,百度高中生论坛2014年针对8900名高中生的调查显示,愿意参与体育课程的学生不足60%,在体育教学中参与体育活动的不足30%,认为体育课重要的学生不足25%,由此可见现阶段高中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认知存在明显偏差,体育兴趣并不强,近年来高中学生体重平均水平明显上升,而视力平均水平却明显下降,针对高中学生身体素质的体育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二、培养高中学生体育兴趣的方法

1.个性化教学

针对高中生对体育教学的认知程度不同,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分层次的个性化教学方法,以挖掘学生的潜能,例如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可以对身体素质好、有一定篮球基础的学生制定高标准,并在动作、技巧上多加指点,使其在感受技术提升的过程中延续对篮球的兴趣;而对身体素质一般、篮球基础不好或完全没有篮球基础的学生,教师应有目的的为其制定教学计划,使其在逐步掌握篮球技术的同时培养兴趣;针对身体素质差或对篮球不感兴趣的学生,教师应结合体验式教育,为其提供接触篮球的机会,挖掘其对篮球的兴趣,至少使其对篮球运动不抵触。在个性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到高中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以鼓励、调动情绪为主,不能随意伤害其自尊心,不然会适得其反,个性化教育除根据学生身体素质划分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性格等,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而定[2]。

2.团队竞赛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很多内容需要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完成,例如篮球、足球、拔河等,而团队竞赛最有利于调动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结合团队竞赛的教学方法,将班级内的学生分成实力相当的若干组,制定明确的比赛规则,搭建浓烈的比赛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比赛兴趣,学生在比赛氛围的感染下会主动的在队伍内强帮弱、弱学强,这种学习效果相对于教师的集体教学效果更明显[3]。例如在排球基础教学后,教师有目的的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并预留一节课准备时间,下节课直接进行比赛,学生们会充分利用这节课对个人及整体的技能进行加强,原本排球实力强的同学会主动帮助队伍里的其它同学,而弱势的同学的学习积极性也非常强,在这个过程中心理发展已经相对成熟的高中学生会感知到团队的意义,树立团队意识,这与素质教育的目标相符。

3.体验式教学

目前体育教学并未充分利用其课程特点组织教学,仍然采用“你教我学”的刻板教学方式,使学生并未真正感受到其与其它学科的不同,这不利于学生产生体育兴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积极运用体验式教学法,通过有目的的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成为体育学习的主体,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平时不接触或很少接触的运动带进教学课堂,并在课前进行有针对性的渲染,调动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运动,体验新运动的全过程从而产生兴趣,在体验的过程中教师应予以相应的鼓励,例如“真不错”“太棒了”或点头、竖大拇指等,高中学生对外界反应非常敏感,适当的肯定会使其对自己及运动树立信心[4]。例如在跳马教学中,教师可以用激将法说“我觉得你们跳不过去呀”,使学生产生证明自己的欲望,在学生成功后教师应予以鼓励,若学生失败了,教师可针对学生技术失误说“已经不错啦,你要是…肯定没问题”,在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同时传授学生体育技能,使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逐渐培养体育兴趣。

4.娱乐式教学,树立终生体育观念

高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对娱乐的追求是天性使然,所以注重体育本身的娱乐性,使学生在娱乐的过程中感知体育的乐趣,并找到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项目,使其在日后的生活中可以坚持某项体育运动从而拥有健康的体魄,这是体育运动教学的最终目的,所以加强体育教学的娱乐性,有目的的为学生树立终生体育观念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有效途径,而且两者具有相互性,例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以篮球的娱乐性手段调动学生参与的兴趣,学生在课余时间就会自发组织篮球活动,在毕业后也会参与篮球娱乐,将篮球作为其业余活动的主要项目之一,这无形中为学生确定了一项长期进行的运动项目,这对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高中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是体育课程发展的必然选择,但在兴趣培养的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师应有针对性的规避或解决,而个性化、体验式、娱乐式和团队竞技式的四种方法都针对高中生特点而设计,在体育教学中应用具有明显的实际效果,可以积极应用,但随着教育的逐步深化,教师应注重在方法上合理创新,以求高中体育教学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纪伟.河南省中学生体育兴趣现状调查的分析与对策[D].开封:河南大学,2010.

[2]常向丰.太原市城区高中体育课选项教学的现状调查与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2.

第5篇:高中体育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 高校 体育教学 合作学习 方法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1 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有另外一种叫法,即协作学习,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相互协调、交流、互助的学习方式。它起源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并在接下来的十几年中,由于其极具创造性和有效性的特点成为教育界普遍认定的科学的教学策略。但是至今为止,合作学习仍没有一个确切和统一的定义,比较普遍认定的是来自美国明尼达大学的约翰兄弟(Johnson, DW&Johnson,.RT)的定义解说:合作学习是通过采用小组形式的学习模式,在共同的学习活动中,不但促进学生自身身心发展,也帮助其他人的身心发展。①

2 合作学习常见方法

2.1 小组式的合作学习

首先需要将全班分为几个小组,比如全班有50名学生,则可以分为5个小组,每个小组为10个人。同时也可以分为6个小组,其中四个小组8个人,剩下两个小组9个人。分组的原则是抽签决定,这样能够使小组学生组成结构均匀,有较优秀学生也有反映较慢的学生,能够起到互助学习作用。基本的教学流程是:(1)小组内部协调,组好组员之后,每组选择小组长,负责讲明教师的指令要求且分配学习任务。同时在教师的指令下组成教学所需要的队形,以便顺利完成学习。(2)学习合作活动过程。第一步,小组长在教师的主题教学要求下带领小组成员开始活动,自主练习教学主题的内容, 活动过程做好保护工作。第二步,教师整合自主练习之后的小组成员,列好队伍,教师将学习的内容以及需要示范的动作和技术做详细的解说和演示,学生边听边模仿学习。第三步,小组自行开展活动学习,互相帮助,小组长负责指导和示范工作。将学习成果交与教师,必须每个学生均在其中有参与。(3)总结评价。流程一般为:成员互评小组长上交评价总结教师综合评价下课。

2.2 小组竞赛方式合作学习

同样首先需要进行分组工作,小组成员控制在8名为一组,如全班有50名学生,则可以分为10个小组。基本教学流程为:全班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小组进行教学比赛、学习成绩评估。具体流程为:(1)教学竞赛活动有几个环节,因此教师首先要将其划分开来,一般分为5~7部分即可。学生听取教师对每部分的内容和方法要求之后进行分组,形成多个小组的竞赛模式,教师宣布竞赛流程和基本要求。(2)竞赛过程。这个过程主要依靠小组长的分配模式进行比赛,可以实行1比1,2比2,3比3等对抗模式,完成竞赛。(3)经验交流。经过一轮竞赛之后,各个小组之间相互穿插取经,学习其他小组的取胜经验。(4)交换组员。选择技能较强的组员与其他小组交换,相互指导取胜经验。(5)评价。每组一个学员评价本组和其他小组的学习竞赛过程优点与缺点。

这两种合作学习的方式根本目的是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技能较强的学生帮助较弱的学生,同时在活动后期评价中,教师客观评价,且要多加对有进步、有突出表现的学生进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3集体互动式合作学习

首先进行分组:如全班50名学生,则分为5个小组。教学流程为:教师将教学要求和任务交代清楚给学生,将其中3个左右的学习内容给学生做详细的讲解示范,同时要求每个小组领取学习任务。小组领取任务之后集思广益,对任务进行解析和设想,相互交流讨论,十几分钟后教师对学习内容进行演示指导,为学生解除疑惑。这种合作方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以及对新理念的创造力,更在合作过程中使他们养成合作学习,学会借助集体力量的能力。②

3 合作学习有效性分析

3.1 改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主体性

过去的教学均是教师一个人讲解,全班同学听讲,无法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通过合作学习,学生成为学习内容的研究者和主导者,是主要的学习主体,教师仅作为辅助作用,在旁指导。这种形势下,学生同教师的关系不再是单向的,学生可以像对同学请教答案一样向教师请教,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告知教师,教师不会进行压制和反驳,而是相互交流讨论。这种模式不但使学生感受学习魅力,更是增加师生之间的关系。

3.2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积极性

高校学生心理比较敏感,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有些身体素质比较差的学生常因为无法完成学习任务而产生自卑的心理,加上强大的学习压力,使高校学生对体育产生极大的排斥心理。通过合作学习,同学之间相互帮助,在竞赛模式中若小组落下一个将直接影响整体的成绩。因此,小组成员将会更加努力地帮助能力比较弱的组员,使组员的技能也能够在不断的帮助中得到提高。且对那些交际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集体合作需要每一个人都参与且发表意见,久而久之,每个学生的合作和交际能力都能够得到加强。这种中低高相合作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得到锻炼,增强他们的积极性,是传统教学模式无法做到的。

3.3 真正提高学生技能

通过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自愿投身其中,学习知识,不但活跃了教学课堂,更是使学生真正掌握学习知识,并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学生在活动中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创造力并用实际去验证想法,更快且扎实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同时,合作学习中学生需要同小组成员进行相互帮助和合作、互相交流,如此能够提高他们交际能力,使其具备在社会上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更容易投身社会,在社会上生存和发展。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美国起源发展起来的合作学习,能够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互相合作的能力,增强他们承受压力的能力。同时,通过合作学习,学生拥有很好的合作态度、合作精神以及人际交往的能力,使他们在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能够很好地生存并强大自身。

注释

第6篇:高中体育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多样化;探索

体育教学是高中教育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教育体制不断改革发展的局势下,新课改理念渗透于教育领域各个环节中,高中体育教学也受到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引下,体育教学活动不仅仅是为了强化学生身体素质而开设的,更重要的是协助学生树立终身锻炼的体育精神,德智体美等各个方面有效提升与发展。实践证明,传统教学方法已经难以达到上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对多样化教学方法应用的效果进行分析,一方面能够最大限度的优化高中体育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为培养高中生健康的人格铺路垫石。

1 当前高中体育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受着传统教育的影响,高中体育的现状是教学方法很单调,教学模式一般都是以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教师指出错误并改正三个步骤进行,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仅是被动学习,严重制约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问题具体体现为以下三方面:

1.1 学生个性存在差异,发展不平衡

不同初中学校的毕业生汇聚在高中校园,组建班级,构成集体。尤其是扩招教育政策实施以后高中学校女生的数量大幅度的增多,再加上高中生平时学习压力大,没有长期运动的习惯,所以学生之间的体能素质存在差异性也是无可非议的事实,此时我们可以推测的是他们在领会体育精神、掌握运动技能方面存在差异也是必然的,那么高中生整体缺乏均衡性发展特点现象的存在,固然会导致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出现“吃不饱”、“吃不惯”以及“吃不下”的三类学生群体。

1.2 教材忽略学生从事体育活动兴趣

高中体育教学应用的课本侧重点在于培养与强化学生的体能素养,大多数是借助专项动作技能培训去落实上述教学目标的。在这种教材的辅助下,学生体能有所增强,丰富运动技能,但是并没有激发他们参与体育竞技活动的欲望,也就是说这样的体育教材没有将一定的注意力放置于培养学生从事体育活动兴趣方面,这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以及主动参与身体锻炼精神。

1.3 未重视学生动作技能知识

纵观高中体育的教学面貌,教师大都是以演示的教学方式将动作技能传授给学生,学生继而按部就班对其进行反复的练习。在这种教学环境中,教师的指导使学生掌握了某一体育动作技能的要领,却没有提高对动作技能理论知识的重视程度,只是轻描淡写的对其进行介绍,没有给予学生领悟知识与内化理论知识的时间,那么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位置,这对他们潜能的发挥、个性的发扬起到了抑制的作用。

2 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在教育体制不断改革发展的局势下,新课改理念渗透于教育领域各个环节中,多样化教学方法在高中体育教学进程中应用可从以下方面入手进行改革。

2.1 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提高教师创新意识

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在学习能力、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方面存在差异性是普遍存在的事实,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平等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模式,以最强烈的职业责任心去感染与带动学生,帮助他们走进体育知识的海洋。面对性格内敛的学生,教师可以对他们施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使他们接受启发以后,强化自身的自主性,建立健全自信心理;而对于活泼好动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度的对其应用自由型体育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无拘束的环境中,自由的选择体育技能训练的形式,这一教学方法在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升教师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全面贯彻落实新课改背景中教育部对体育教学提出的教学政策方针是基础,将素质教育理念融入进各项教学环境中中。无论是在启发式教学、游戏教学还是竞技教学进程中,始终要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尽最大努力将高中体育学科特色与学生学习体育理论知识、掌握体育技能的实际情况整合在一起,以激发学生积极性,挖掘他们的潜能,协助他们树立终身参与体育运动为教学宗旨。只有这样,教师的创新意识才有效的被强化,从而对体育教学内容、方法、流程进行改革创新。笔者认为,教师确立创新理念是各种“金点子”产生的源泉,也是多样化教学方法落实应用的基础,从而达到使高中生身心素质同步发展、缓解考试与升学压力、树立团队合作观念与精神的教学目标。总之,提升体育教师的创新意识,能够有效的充实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优化课程教学效率。

2.2 用多种教学方式,实现教学的多样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兴趣的导引下总会积极的探索事物的本质,而只有在专注的情况下才会有效的吸收各种文化知识。因此教师应以学生的兴趣为教学工作开展的基点,打造趣味性教学模式。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这一教学辅助工作,借助其声音、视频、图像的特征,将客观的事物生动、形象而直观的呈现在学生眼前,丰富了课堂环境,营造了多彩的教学气氛。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振奋人心的体育竞赛视频,使学生对体育课程有更深入的认知。多媒体还可以把教学课件以PPT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强化了学生对体育技能理解的程度。竞赛教学方法的应用,辅助教师有效完成教学任务,也有利于学生树立竞争意识,磨砺意志,最大限度的激起他们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热情与兴趣,强化学生间的协作能力,增进友谊。当然,游戏教学方法、分组教学方法的使用,使学生在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强化学习意识的同时,也扎实的掌握了体育运动技能,挖掘出自身的体育潜质,实现个性化发展的目标。

2.3 重视体育德育功能,促进多样化教学

与高中语数外、数理化学科相比较,体育课程在落实德育教学目标上更具有优越性,对其原因进行剖析,主要是因为体育本身就是集趣味性、开放性、竞争性为一体的学科,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的热情,同时打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在优质的教学环境中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正是因为高中体育课程具有德育教育的特色,更有利于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实施与实效性的取得。在体育课堂上教师为了调动参与体育知识学习的欲望,适时的融入德育教育的内容,如将我国优秀体育运动员刻苦训练的历程讲述给学生,以协助他们树立不怕艰苦、勇于奋斗的信念,当体育教学的德育功能彰显出来之时,高中体育教学成果将是丰硕的。为彰显体育教学中体现德育教育的优势,教师还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方法,例如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向学生展示奥运会上体育竞赛的项目、战术以及精神等内容,这一教学方法的应用,拓展学生体育知识范畴的同时,使学生感悟到体育教学的本质与内涵。因此,教师应该把握好体育教学这一特质的功效,实现多样化教学方法应用的目标,从而有效的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综合的发展。

根据现今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在新的教育情形下,多样化教学方法在高中体育教学进程中应用是极为必要的,因其是对素质教育教学理念的奉行,使学生掌握体育技能与知识的同时,培养了他们优质的道德品质,同时培养了他们对体育活动参与的兴趣,丰富了业余生活。体育教师为了使更多的方法手段应用于教学环节,务必要关注学生生理与心理发展的规律,不断的提升业余技能水平,融入创新的思维模式,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构建多元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率的同时,强化高中生身心综合素质水平。

参考文献

[1] 米卫杰.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探析[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4.

[2] 杨程.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分析[J/OL].当代体育科技,2015).

[3] 林招龙.高中体育多样化教学研究[J/OL].体育世界(学术版),2016.

[4] 陈进然.对微课教学与高中体育教学有效整合的探讨[J/OL].当代体育科技,2015.

第7篇:高中体育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高中体育;重要性;教学方法;素质教育;身心健康

教育是体育最基本的社会功能,就其作用的广泛性而言,它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是体育的其他社会功能无法比拟的。体育教学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其任务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与技能,有效地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道德、意志、品质等。高中的体育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体育认知水平和能力,科学合理地设计与安排体育教学内容、方法、组织形式、场地器材和运动量等,使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时,也能够理解与正确评定所学技术的原理、功效和价值,调动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习的效能。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业任务加重,体育学科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使学生懂得体育的重要性,并用好、探究好体育教学方法,是每一位高中体育教师需要做足的工作,就问题,本人根据对体育教育的研究,提出了以下几点观点和建议。

一、学习高中体育的重要性与功能

(一)增强学生身体素质

健康的身体是做任何学习和工作的前提和物质基础,进行体育锻炼则是增强身体素质的最佳积极途径。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除了日常的食物需求,适当的体育锻炼也必不可少,体育锻炼能够改善身体各个机能的状况,有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提高抵抗病毒的能力,增强各个有机体的适应能力,使身体更加灵活,从而达到身体强健的目的。

高中的体育教育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教育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提供了实践环境和参考,促进学生们成为自我体育锻炼的实践者和倡导者。

(二)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学生意志

家长和教师所寻求的学生的健康,不止身体的健康,重要的还有心理的健康。心理健康是指精神、活动正常、心理素质良好,在生活中能保持稳定的情绪、愉快的心境、敏锐的智力和具有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心理状态。体育课作为一种与其他坐在课堂中听老师一板一眼讲课的教学形式不同,它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说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是其他教育形式和学科难以企及的。

体育教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形式,它将学业繁重的高中生从相对封闭的教室里解放了出来,并为其提供了一个开阔、自由的环境,加之体育教学中的活动形式众多,例如:跑步、打篮球、打羽毛球、跳绳,学生们能够在进行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的过程中缓解不良情绪,调节和当前情绪状态,甚至通过多次的体育活动,培育学生的坚持不懈、吃苦耐劳、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同时,在活动中,同学与同学之间还能增进友好关系,使性格更加开朗活泼。

(三)培育学生高尚情操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当下,体育的育人功能也应得到充分的发挥与利用,高中体育对这一成长阶段的学生提供了帮助其培育其高尚情操和精神的机会。

在高中体育的教学中,学生们不仅能学到许多体育知识和技能,能调节情绪,还能在活动和竞技中体会集体精神,团结的力量,还能对纪律性和组织性有更深的体会,高中体育的育人功能不可小觑。

二、高中体育的教学方法

(一)课前预备热身

体育课的运动前必须要做准备活动,准备活动是指在比赛、训练和体育课的基本部分之前,为克服内脏器官生理惰性,缩短进入工作状态时程和预防运动创伤而有目的的进行的身体练习,为即将来临的剧烈运动或比赛做好准备。高中体育的准备活动一般是一些全身性的活动,主要有慢跑、压腿踢腿、伸展双臂、踝关节运动、弯腰等。一节40多分钟的体育课中,准备活动一般控制在10―15分钟,具体的准备活动时间和量可根据气温和教学安排等因素做调整。例如:天气较冷时,教师可增加准备活动的时间,使学生的身体充分活动开,使其肌肉不再那么僵硬;又如:当堂课安排了随堂小测验时,为节省时间可缩短集体准备活动的时间。

与此同时,在进行课前准备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向同学们阐述当堂课的具体教学内容,使学生们尽快带入角色,融入课堂。

(二)展开课堂内容

当堂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和形式都应是教师备课时明确好的,除了明确教什么课、怎么教,教师还应对其教学目标进行思考――这堂课的目的是考验同学们的耐力、速度、柔韧度,还是集体合作精神?

体育课虽和其他在教室中进行的课不同,但同样的是应有流畅的教学流程。体育学科的理论知识相对较少,实践的机会很多,一堂课的准备活动完成后,教师先对当堂课的新内容新体育项目进行多次示范,示范过程中最好加以解说,以演示、指导的方法引导学生,并采用观察、模仿、尝试、互助等方法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和项目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教师示范指导完后,时间就交给学生进行自主练习,自主练习的过程是考验学生身体协调能力过程,也是考验同学们团队合作精神的过程,同学间的互相帮助能使教学更高效,质量更佳。

自主练习后教师可适当安排小测验,例如:分小组进行中长跑比拼、接力赛、跳绳比赛、羽毛球比赛,在小测验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巩固了当堂课的学习内容,也能更为深刻的体会到集体合作的重要性和方法。

(三)课后放松与总结

紧张有序且丰富的一堂体育课后,由教师带领学生做全身上下的放松活动,达到肌肉和心情的同时放松,课前和课后的身体活动都是一堂完整的体育课和体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不仅能一定程度上保证肌肉和身体各个机能的安全,还能起到调动情绪和放松思绪的作用。

做一个课堂小结也是不可忽视的,教师就当堂课教学内容的完成情况、学生的表现、教师本人的教学方法进行总结,为学生提供建议和意见,也为自己往后的教学提供经验和反思。

第8篇:高中体育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高中体育 教学目的 兴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2.140

高中阶段的文化课学习十分重要,加之升学考试对体育成绩不做硬性要求,因此学生们对文化课颇为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体育课的重要性。大多数学生认为体育只参加毕业统考,不参加升学考试,体育的学习和升学没有直接联系,甚至有部分同学选择放弃体育课,在本应上体育课的时间来学习文化课的内容。这种错误思想对体育教学健康有序地开展是极为不利的,不可否认文化课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是极为重要的,特别是在升学压力面前,但体育课在整个高中阶段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学生在高中阶段要全面发展,这样才能保证学习成绩的稳步提高,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加强体育锻炼,这对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本文结合教学中的实际浅谈一下高中体育教学。

一、明确教学目的

教师要引导学生端正对体育的认识,体育运动并不仅仅是学生单纯认为的打球、跑步、跳高之类的运动,电子竞技、、中华武术等都属于体育运动的范畴,简单说来体育运动分为身体运动和智力运动两个方面。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体育”分为“体”和“育”两个方面。“体”是指通过体育教学引导学生进行体育运动,以此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避免学生因长时间进行文化学习疏于运动,从而导致身体素质下降,为其努力学习奠定基础。“育”则是指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掌握相关的体育知识、体育技能。就以“乒乓球”为例,经过学习,学生不光是能够两个人站在乒乓球桌前打上几局,还需要准确且熟练的掌握乒乓球拍的握拍方法。如横拍握法或竖拍握法,掌握发球的动作要领,熟知场地站位,简单运用一些主要战术等。可能绝大多数学生在没有正式接触体育课程中的乒乓球课程之前,学生对乒乓球的理解就是接住对方的球并且打回去让对方没办法接球就算胜利,就连在看奥运比赛的时候对比赛中的各种犯规看得也是一头雾水,而等到学生在深入学习了乒乓球课程之后,学生对以上问题的认识就会有一定的提高。

另外,“育”还包含了对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体育对学生的教育并不仅仅体现在加强其身体素质上,也体现在对学生精神层面上的教育。就拿篮球这项运动来说,它可以锻炼学生的肌肉协调能力、身体耐力、心肺功能、神经反应灵敏度等,另外篮球运动还能教会学生团队合作,学生在进行篮球对抗比赛时表现出来的智慧、胆略、意志、活力是令人赞叹的。随着体育运动向全民化推进,学校对学生的体育教育重视度提高,体育同文化课的地位逐渐一致,在高中毕业升入大学后的军训中,有部分学生会因为之前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不高,未能锻炼出能够承受高强度军训的体魄,从而被打败在入学伊始的军训课上。由此不难看出,体育课也是一门不容忽视的学科,其作用不亚于文化课。

高中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课程前需要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课程的必要性,认识到体育课程对自己的影响是积极向上的,使其在整个高中阶段的体育课程学习中都能积极参与。

二、引导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兴趣

体育课程同其他学科一样,同样需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兴趣引导,学生对体育课程进行学习需要有浓厚的兴趣作为支撑,如果学生对体育课毫无兴趣,那么每一堂体育课对学生来说都是一种煎熬,可以想象,在充满兴趣的状态下与觉得体育课是累赘的认知中,体育教学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讲,在快节奏的高中学习状态下,体育课的时间是学生舒缓压力的黄金时间,所以,体育课程的安排要符合课程应有的效果,使学生通过体育课达到运动的目的的同时释放自己的压力。体育课程分为室外和室内两个部分,既有运动的实践,也有理论知识的传授,但是在室内上理论知识课程的时候,死板的内容比文化课更为枯燥乏味,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设计,多运用故事来引出相关知识。而在室外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营造一种相对轻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更好的融入到体育课堂中,这样才能够积极调动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兴趣。

教师可以在课程内容上设计一些对抗性较强的项目,通过合理运用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来达到教学目的,同时借此来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当然,由于一个班级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个体差异,部分学生的体质稍强,这就需要老师进行合理引导,使这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起着活跃带动作用,而不是对其他同学进行实力压制。对于体质稍弱的学生,通过对其运动量的适当调整来进行平衡,注意不要让课堂任务的要求超出学生的身体承受范围。这样才能兼顾全部学生,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体育教学得以更好的开展。

三、注重自我素质

教师的自身素质同其教学能力也是有着密切联系的,体育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体育知识、相关的运动技巧,还要传授学生相关的体育健康知识,引导学生合理健康的进行体育运动,避免在体育运动中受到不必要的伤害。老师在整个体育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引导作用,只有保证教师自身的素质才有利于培养出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学生。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不仅需要有专业的理论知识、职业技能,还要有较高的自身素质,拥有各方面的教学能力,如能够同学生有效沟通、实时了解学生们对课程的掌握情况、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困难,根据具体情况来制定随后的学习任务。教师还需要通过同学生的沟通掌握其心理变化,及时引导学生调整其情绪,以保证教学健康稳定的进行,保证学生良好的发展。

第9篇:高中体育教学方法范文

一、突破传统授课框架,改变教法,优化学法,激活课堂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只要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地去求知,去探索,并在学习上产生极大的愉快和积极的情感。作为体育老师我们也需要培养学生的兴趣,这就需要我们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来自苏联的“四段教学模式”,其表现形式为: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这种教学模式使得教学目标单一,组织形式死板,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和能力培养,学生处于被动状态,这种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违反了“以人为本”的体育价值观,给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心理障碍。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学生创造性学习,导入要新颖,可以通过直接导入、提问导入、引用旧知识导入、设疑导入、故事导入、游戏导入等,教师应该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采用适当的导入方法,引入新知识新概念,设问和讲述要达到激其情,引其疑,发其思。准备活动必须结合高中生的群体和个体的特征,以及教学内容的技术动作结构,精心设计、编制、安排准备活动的内容和时间,如各种形式的徒手操,各种趣味游戏等,并运用音乐伴奏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才能达到准备活动的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积极性。基础部分可运用情景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锻炼激情,针对高中生相对于小学生和初中生来说比较热衷于学习和好闻的特点,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提高学习效果来达到新课标的要求。结束部分要起到放松的效果,比如轻松的游戏、欢乐的舞蹈、学生之间的互相按摩、呼吸放松、闭上眼睛在老师的引导下的意念放松等。总之,使学生在自己喜闻乐见中得到了学习和提高,课堂上学生觉得开心,玩得有趣,个个满怀激情地大胆表现,身心愉悦地完成学习目标。

二、创造新教学模式,恰当使用多媒体教学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学习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体育教学法层出不穷,有情景教学法、愉快教学法、动机迁移法、成功教学法、创造思维法、兴趣教学法等,从而改变单一的传授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在灵活运用各种教法和学法,是新课改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多媒体教学的最大优点就是能给学生提供最直观的材料,通过图像、图片、声音等综合性多媒体技术,带给学生生动的、直观的印象,使学生记忆更深刻这是讲解示范所不能达到的效果。例如在前滚翻教学时,将前滚翻的整个技术动作借助教学软件,通过画面预先录好示范动作、图形分解、以及将蹲撑――两手撑垫屈臂――低头――两脚蹬地――提臀收腹――重心前移团身滚动――后脑、肩、背臀依次触垫――抱小腿蹲撑起立的文字打印在屏幕上,结合课的需要重复播放画面、讲解动作。加上师生的不同示范。这样学生在大脑中形成了清晰完整的技术动作印象,练习起来就更简单、更积极主动,掌握理解动作要领就更快、更直观。所以体育老师可以试着把多媒体教学运用到体育课程中。

三、转变观念,变“指挥者”为“引导者”

教育家第斯多德曾经说:“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教学生去发现真理,教师‘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做体育课堂教学的辅导员,不要站在学生前面牵着跑,而应该站在边上放手让学生跑”。在教材允许的范围内,积极为学生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火花可以绽放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学生可以完全成为体育课的主宰,这样不仅仅能调动他们去创新、去实践,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还能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体会到体育课的甘甜,使其终身受益,调动其积极性。如:在“投掷小沙包”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们在小沙包上系上彩带,投掷时就出现了一道“彩虹”,这样既能纠正学生的投掷角度,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体育课堂教学的特异性有别于其他学科,其教法要因人、因课、因时、因地而多变,要反对“教条化”“机械化”的教学,想方设法充分展示体育教学寓教于乐,寓教于新的一面。课堂教学不要完全局限于教材,如学习跳绳时,有的学生一学就会,有的甚至不要教就会了,有的则教了好几遍都不会,这时,我就让跳的好的学生教不会跳的学生,另外自己再创造新的跳绳方法,有向后跳的,有交叉跳的,还有把两根绳子连在一起跳长绳的等五花八门,而跳的不太好的几个人在一起互相加油,讨论跳的多的技巧,看谁跳的好,作为教师重点指导不会跳的,整个课堂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各种各样的跳绳姿势,增强了他们对跳绳的兴趣,调动其对跳绳的积极性。

四、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