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范文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精选(九篇)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第1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范文

生产力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生产力分为个人生产力、企业生产力、社会生产力,生产力是生产力系统的功能,组成生产力系统的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生产力系统的结构如果对称,生产力发展速度就快;生产力系统的结构如果不对称,生产力发展速度就慢。生产力系统结构的对称程度决定生产力的发展速度,所以生产力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资源再生的结果,是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生产力发展是增长向发展转化的中间环节。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拟从经济制度和生产关系各自的概念入手,通过马克思主义和制度主义的研究方法对二者关系进行分析和探讨,最终得出结论:经济制度对于生产关系的形成、运行和变革起着决定性作用,而生产关系也对经济制度起着巨大反作用,二者不可混为一谈。

一、制度、经济制度、生产关系

“制度”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种含义:一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二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体系。西方制度经济学者所认同的制度含义与前者相似。

凡勃伦提出:“制度实质上就是个人或社会对有关某些关系或某些作用的一般思想习惯”。康芒斯认为,所谓制度无非是集体行动控制个人行动的一系列行为准则或规则(1934)。舒尔茨说:“我将一种制度定义为一种行为规则,这些规则涉及社会、政治及经济行为。”诺思则认为制度是“规范个人行为的规则”。其它一些制度经济学家对制度的定义也没有实质性的差别,可见,在制度学派看来,制度无非是约束和规范个人行为的各种规则和约束。那么所谓经济制度,就是在人们从事物质资料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中,约束和规范个人行为的规则。

通过更深人探讨,笔者认为制度实为一种具有执行力,即有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协调机制,它在交易中发挥着对权利分配和义务分摊的指导作用。换言之,虽然制度类型众多,种类繁复,但究其本质都是交易中具有执行力的指导交易主体间利益分配和交易费用分摊的协调保障机制,其差别只在于协调对象、作用方式和保障手段的不同。

然而,我国学者所理解的经济制度却是第二种含义的制度,即_种对制度体系的描述。且这样的论述被广泛接受:社会经济制度,是社会发展一定阶段上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显然,我国马克思主义学者普遍倾向于将经济制度与生产关系相等同,这不仅与西方制度经济学者所谈的制度不是同等意义的概念,事实上,在马克思、恩格斯本人的论述中也找不到相应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认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诚然,马克思的确阐述了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总和,相对于人们政治、思想的社会关系而言,是社会的经济基础,而后者是上层建筑。但是在马克思的理论中并没有找到关于经济制度就是生产关系总和的论述,那么显然,这一观点是我国学者对马克思理论的发展,至于发展的准确与否,笔者认为,有必要从关键词“生产关系”人手,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所谓生产关系,“即人们在他们的社会生活过程中、在他们社会生活的生产中所处的各种关系。具有独特的、历史的和暂时的性质。”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关系,是人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方面的经济关系的总和。

研究生产关系,一般不仅要考察生产,还要考察其本质差别,在生产关系总体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马克思说,“如果说在任何所有制形式都不存在的地方,就谈不到任何生产,因此也就谈不到任何社会……”不同的所有制形式决定着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进而决定着劳动产品的分配形式,制约着人们的消费关系。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区别不同生产关系类型的主要标志。所谓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归谁占有的制度,它决定着人们在生产中相互关系的性质和产品分配、交换的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可见,所有制首先是一种制度,其次它的调整对象属于物质资料生产领域。显然,所有制是经济制度的一种。所有制的性质,及以其为核心的经济制度系统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及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处理与协调方式。另一方面,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因此,可以说,生产力状况和经济制度环境共同决定着生产关系的独特性。

二、经济制度与生产关系

(一)经济制度决定生产关系的形成、变革和运行

首先,我们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入手来展开研究。“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这是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共识。然而,生产力是怎样作用于生产关系呢?吴易风教授对此曾进行过系统的阐述:“一定历史阶段上的生产力及其发展形式,是一定的生产方式由以产生的历史条件和现成基础。一定的生产方式又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新的生产力会产生和它相适应的新的生产方式,新的生产方式又会产生和自己相适应的新的生产关系。”即“生产力——生产方式_-生产关系”,也就是说,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结合点,生产方式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共同构成了一个社会的经济结构或经济基础。对于此观点,笔者在赞同之余深受启迪,并进行了思考:生产方式是怎样将生产力的影响传导并衍变为生产关系的变革的呢?经过反复探寻,发现了关键所在:是生产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制度及其发展和变迁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中担当了重要媒介。

生产方式,即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以生产人们所需物质资料的方式。新的生产力要求产生和它相适应的新的生产方式,即人们与生产资料之间新的占有、使用方式,及产出的物质资料的分配和交换方式等。相应地,亦会产生与新生产力相适应的新的所有制、生产、分配、交换甚至消费制度以对新生产方式的形成、确立和实施过程起到辅助和保障作用。而在人们遵循新的生产方式进行劳动生产的过程中,受到新经济制度的协调和制约,其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便会日益改变,生产关系也就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发展、变化了。正如马克思所描述的“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因此,经济制度对生产关系的形成和变革起着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

马克思理论中的—个重要思想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么笔者提出的经济制度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形成和变革,是否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原则呢?事实并非如此。所有制形式一般都是以一国宪法的形式予以规定的,但它从根本上决定着生产关系性质,是经济基础中不可动摇的支柱,其足以证明制度并非完全属于上层建筑范畴。从前面的论证可知,经济制度是应该划分到经济基础里去的。制度也分为两部分,即经济基础部分(包括所有制及以其为核心的经济制度)和上层建筑部分(包括政治制度、行政制度以及意识形态等)。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原有的生产方式随之改变,而生产方式及其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制度的变迁又促成了生产关系的变革,于是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社会和历史不断地向前发展。

其次,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来进行考察:经济制度作为一种交易协调机制,就是为了保证交易顺利进行,促进经济发展而产生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交易成本的变化,当原有利益分配和交易费用分摊原则无法再维持人们所认可的利益均衡时,经济制度中的部分甚至全部,包括所有制在内,就会发生变迁,以实现一个新的利益均衡。显然,在新的经济制度环境中,人们在进行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时所受到约束的内容、方式和程度等都会与旧制度环境下有所区别,其调整效果也自然会不同。也就是说,社会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必然相应地发生变化,即生产关系发生变革。

生产是一种社会行为,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及细化,人们在生产中的协同合作日益增多,随之而来的产品分配和交换也日趋频繁、复杂。制度经济学把人们的一切交互行为都视为交易,即随着经济的发展,整个社会生活中的交易,无论从数量、频率或是复杂性都呈现出增长的趋势。然而,由于人们认知能力的有限性,生活环境中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性,以及人们的机会主义倾向,交易中的隐瞒、欺诈、偷懒及搭便车等现象不断出现且同样呈增长趋势也在所难免。此外,由于交易中主体间的意愿相左所导致的利益冲突和摩擦引起交易无法顺利进行甚至中止也时有出现,这些情况又进一步增加了交易的复杂性,影响了经济效率,增加了交易费用,降低了各主体间的信任度,减少了其进行交易的意愿,进而阻碍了生产关系的和谐、有序的运行和发展。经济制度是社会生产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协调机制,其产生就是为了克服人的弱点和不足。经济制度决定和调整着人们在经济生活中的相互关系,使其更和谐,更有益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维持着生产关系的良好运行及健康发展。

(二)生产关系对经济制度具有反作用

第3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范文

生产力的性质问题,可以说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这个问题,一些理论著作、哲学教材、政治经济学教材以及有关文章中都有所论述或涉及,其中有些论述对于理解这个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但是,对生产力的性质这个问题,仍然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1探讨生产力的性质问题,首先要说明什么是生产力的性质。

生产力的性质这个概念,是斯大林提出的。他在1938年的《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文中说:“只有当生产关系适合于生产力的性质、状况,并且给生产力以发展余地的时候,生产力才能充分地发展。”但在这篇文章中,斯大林并没有说明什么是生产力的性质。在1952年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这篇著作中,斯大林又把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作为一个规律提了出来,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但仍然没有说明什么是生产力的性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有着不同性质的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决定的,不同性质的生产关系正是由不同的生产力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的论述,已经包含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有着不同性质的生产力的思想。斯大林明确提出了生产力的性质这个概念,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发展。那么,究竟什么是生产力的性质呢?生产力是劳动者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生产人们所需要的物质资料的能力,它包括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的要素,即“人”和“物”。考察人类社会不同历史阶段生产力的不同性质,就要考虑怎样才能把人类社会不同历史阶段的生产力区分开来。这就不应只从“人”的方面来考察,因为这样只能说明一定历史阶段中是什么样的劳动者,这是在考察劳动者的“性质”。也不应只从“物”的方面来考察,因为这样只能说明一定历史阶段中是什么样的生产资料,这是在考察生产资料的“性质”。考察生产力的性质,应该把“人”和“物”结合起来,而主要应从“人”的方面来考察,因为“人”即劳动者,是生产力的主体。那么,怎样按照这个认识去区分人类社会不同历史阶段不同性质的生产力呢?

生产力表现为劳动者的生产活动,人的任何活动都要采取一定的形式,劳动者的生产活动当然也是这样。这里所说的劳动者进行生产活动的形式,不是指劳动者进行生产活动的具体形式,因为具体形式是千差万别的,这样便无法确定生产力的性质。这里所说的劳动者进行生产活动的形式,是指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劳动者在总体上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去进行生产活动,即劳动者进行生产活动的基本形式。正是劳动者进行生产活动的不同的基本形式,把人类社会不同历史阶段的生产力区分开来。因此我们认为,所谓生产力的性质,就是劳动者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生产人们所需要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所采取的基本形式。对生产力的性质做这样的界定,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有关论述。斯大林在讲到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时就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同生产过程的社会性,同生产力的性质极不适合”,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同生产过程的社会性完全适合”[1]。他所说的“生产过程的社会性”,就是指生产力的社会生产性质,也就是劳动者进行生产活动所采取的基本形式是社会化生产。马克思曾指出:“就劳动过程只是人和自然之间的单纯过程来说,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这个过程的一切社会发展形式所共有的。但劳动过程的每个一定的历史形式,都会进一步发展这个过程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形式。”[2]这里所说的“劳动过程的每个一定的历史形式”,就是指劳动者进行生产活动的不同的基本形式,就是指生产力的不同性质。列宁说:“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大工厂,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3]说:中国无产阶级“与最先进的经济形式相联系。”[4]邓小平说:“工人阶级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同社会化的大生产相联系。”[5]他们所说的“大工业”“最先进的经济形式”“社会化的大生产”,都是指生产力的社会化性质,也就是劳动者进行生产活动的社会化的基本形式。

2探讨生产力的性质问题,其次要说明生产力的性质是由什么决定的,并说明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性质依次出现的变化,以及由生产力性质的变化所决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形态的变化。

生产力的性质是由生产工具的性质决定的。所谓生产工具的性质,是指人类社会发展一定历史阶段上生产工具的总体性质。正是不同性质的生产工具,决定了生产力的不同性质,从而决定了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和社会形态的不同性质。马克思指出:社会生产关系乃至一定的社会形态,“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先后有石制工具、铜制工具、铁制工具、机器等不同性质的生产工具。由生产工具的不同性质所决定,人类社会先后出现了几种不同性质的生产力、不同性质的生产关系和不同性质的社会形态。在人类社会的开始时期,劳动者使用的生产工具主要是石制工具。这种极落后的生产工具决定劳动者必须结合成一定的群体,才能抵御猛兽或其他群体的侵袭,才能获得物质资料。当时获得物质资料的主要途径是猎捕和采集,主要都是由劳动者使用石制工具、组成群体来进行的。当时劳动者组成的群体,是由猿群转化而来的氏族。氏族是在人类生活中自然形成的,可以称为自然群体。因此,这一时期劳动者进行生产活动的基本形式或生产力的性质,是自然群体生产。同生产力的自然群体生产的性质相适合的生产关系,是以群体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以这种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形态,是原始社会。在原始社会后期,由于铜制工具的出现,促进了生产力的一定发展,开始有了一定的剩余产品。这就为迫使一些人只从事生产活动提供了条件。在这种条件下,氏族或部落(氏族的联合组织)之间武力冲突中的俘虏一般不再被杀死,而是成为某一氏族或某一部落中被强迫从事生产活动的奴隶。奴隶只从事生产活动,劳动时间长、强度大,并且只消耗极少量的物质资料,因此可以创造更多的剩余产品。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氏族逐渐分化为家庭,私有制也开始产生。这样,不但越来越多的战俘成为奴隶,而且越来越多的氏族成员也沦为奴隶,奴隶日益成为社会的主要劳动者。奴隶进行生产活动的基本形式仍然是群体生产,但这种群体已不是原始社会中的自然群体,而是奴隶主采取压迫手段人为组织而成的群体,可以把这种群体称为“人为群体”。所以,这些劳动者进行生产活动的基本形式或生产力的性质,是人为群体生产。同生产力的人为群体生产的性质相适合的生产关系,是以奴隶主占有制(占有生产资料和奴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以这种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形态,是奴隶社会。

在奴隶社会后期,由于铁制工具的出现和普遍使用,以及耕畜的普遍使用,使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生产有了普遍实行的可能。在奴隶社会中,本来就存在着相当数量的个体生产。再加上奴隶反抗奴隶主的斗争的发展,这就使奴隶制逐渐解体,越来越多的奴隶主转化为地主,其奴隶则转化为农民。这时劳动者进行生产活动的基本形式或生产力的性质,是个体生产。同生产力的个体生产性质相适合的生产关系,是以地主对土地的占有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即封建生产关系。以这种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形态,是封建社会。在封建社会后期,由于机器的出现和普遍使用,个体生产逐渐为社会化生产所取代。因为机器的使用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任何人开办的工厂都不可能单独进行生产并消费掉全部产品,而必须在全社会范围内购买原料,购买生产工具(包括机器),并在全社会范围内销售产品,这就是社会化生产。在社会化生产日益取代个体生产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商人、地主、手工业者乃至官僚成为资本家,破产的农民和其他劳动者成为工人。这时劳动者进行生产活动的基本形式或生产力的性质是社会化生产,同生产力的社会化生产的性质相适合的生产关系,是以资本家对生产资料的占有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以这种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在资本主义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同社会化生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导致了周期性的严重经济危机。这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不适合生产力的社会化生产的性质。只有用劳动人民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来代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才能适合生产力的社会化生产的性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取得胜利后要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就是要使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社会化生产性质。以这种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形态,是社会主义社会。从以上分析说明可以看出,生产工具的性质决定了生产力的性质,生产力的性质又决定了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性质。社会主义社会之所以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社会,就是为了使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社会化生产性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3探讨生产力的性质问题,还要说明生产力的性质与生产力的水平、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生产力的状况这几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生产力的水平这个概念,可以说包括这样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生产力性质的水平。生产力的不同性质,也可以理解为生产力发展的不同水平。例如说在封建社会生产力的水平还不高,就包含那时生产力的性质还是个体生产而不是社会化生产的意思。即使是同一种性质的生产力,也有一个不同程度或不同水平的问题。例如说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还不高,就包含生产社会化程度还不高的意思。二是生产力的科学技术水平。生产力是包括科学技术在内的,生产力的科学技术水平又包括劳动者的科学技术水平、劳动资料(主要是劳动工具)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劳动产品的科学技术水平。三是生产力的量的水平。生产力的量的水平既可以指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生产力总量的水平,又可以指生产力的人均量的水平。一般所说的生产力的水平,主要是指生产力的量的水平。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个概念,可以说包括这样四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生产力性质的要求。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才能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主要就是指适合生产力的社会化生产性质的要求,当然也包含生产力的量的发展的要求。我们说要提高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也是从生产力的性质方面来讲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二是科学技术水平提高的要求。发展生产力就要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就是指生产力的发展对科学技术水平提高的要求。三是生产力的量的提高的要求。发展生产力、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就是指生产力的量的提高的要求。四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变革的要求。改变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以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就是指生产力的发展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变革的要求。生产力的状况这个概念,可以说是以下两个方面的含义的综合:一是生产力的性质的状况,即生产力是什么性质的生产力,生产力的这种性质处于什么样的程度。二是生产力的水平的状况,即生产力处于什么样的科学技术水平,以及生产力的总量和人均量的状况。生产力的状况这个概念,也可以包括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我们说要了解现阶段我国生产力的状况,明确应采取什么措施来发展生产力,这种说法就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意思。但是,在生产力的状况这个概念中,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含义并不明显。人们对生产力的状况这个概念的理解,一般都是指生产力的现实状况,即生产力性质的状况和生产力水平的状况。

第4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范文

关键词:和谐 生产力 生产力要素 和谐是生产力

0 引言

“和谐”是标志着事物内外部诸联系达到最优的存在状态或者事物合规律、合目的的发展状态的范畴。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从静态来看,和谐一般指事物多样性的统一、关系协调、力量均衡和功能优化等的存在状态;从动态来看,和谐也指事物既合规律性又合目的性的发展状态。如果从人类社会自身的发展来看,“和谐”不仅是人类社会的理想也是人类自身发展的动力。人——自然关系和谐、社会和谐、人际关系和谐、人的身心和谐不仅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也是新时期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

1 和谐是新时期生产力自身的内在要求

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界,获取生活、生产资料的客观物质力量,它反映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状态和水平。人类初期生产力对自然的影响和干预水平和规模还十分有限,还不足以改变或者影响自然界自我演进的方向。进入工业文明以来,人类在科学知识的武装下,对自然规律和对社会规律认识和把握水平逐步深化,人们开始自觉地把科学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强大的自然力和社会力量开始被自觉地并入生产过程。生产力结构-功能的组织和优化水平逐步由劳动者的力量和技巧转移到科学的物化——生产工具的创新和发展上。如果宜人的人——自关系和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自然界自我净化和平衡过程一再被强制中断,那必然导致人——自然关系的非宜人的演化,会给人类自身的发展和延续带来灾难性后果。所以,恩格斯告诫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我们。”[1]人与自然的矛盾之所以在我们人类进入21世纪尖锐和凸现出来,主要是因为“到目前为止存在过的一切生产方式,都只在于取得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有益效果。那些只是在以后才显现出来的、由于逐渐的重复和积累才发生作用的进一步的结果,是完全被忽略的。”[2]所以,“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3]

2 和谐是优化生产力结构——功能系统的内在要求

2.1 生产力结构-功能内部系统的和谐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 “系统的性质虽然首先取决于要素……但是,更取决于要素的结构,在一个动态结构的系统中,这种结构的功能是直接由要素之间的协调作用体现出来的。”[4]生产力,即“社会生产力”,也称“物质生产力”,它反映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生产力是有一系列实体要素和非实体要素按一定的生产方式有机构成的系统。马克思指出:“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势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但是,两者在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要素。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他们结合起来。”[5]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题,是首要的生产力,是构成生产力诸要素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马克思说,“动物遗骸的结构对于认识已经绝迹的动物的机体有重要的意义,劳动资料的遗骸对于判断已经消亡的社会经济形态也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6]劳动对象是生产力的物质要素的一项内容,是人类劳动加与其上并形成适合人类需要的使用价值的物质条件。人类社会的进步不仅体现在劳动资料运用的提高上,而且更表现在劳动对象适应人类的程度上。因此,我们要在提高劳动者素质、创新劳动工具的同时保持我们的劳动对象自然界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生产力各要素的和谐。

2.2 生产力外部关系和谐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外部条件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积极促进作用主要取决于生产关系内部的协调一致相互配合上。恩格斯指出:“社会制度中的任何变化,所有制关系中的每一次变革,都是同旧的所有制关系不再相适应的新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7]合理配置的不同所有制是适应不同生产力水平的必然要求,是促进不同层次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环节。

3 构建和谐生产力要处理好的两个基本关系

构建和谐生产力不仅仅是其内部要素之间的协调与相互共存,而且要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即保持与生产力有关的各方面关系的和谐共存。因此,要创建和谐的生产力就需要我们认真的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3.1 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构建生态生产力 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不仅提供了我们活动的时空,也给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但是我们决不能忽视了自然界对我们人类活动的制约和影响作用。人类自己是自然属于自然的一部分,自然可以毁灭人类,但我们人类决不能毁灭我们自己。如果我们只把自然界看成实现人类需要的手段和工具,那么这种自觉不自觉的割裂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和认识,结果势必导致自然界作为自组织系统为维持自身的和谐和平衡而强制发生作用和影响,在重建自然界的平衡中,由于宜人的生态一再遭到人类的破坏,必然采取不宜人的方式来构建自然界的平衡系统其积累过程达到一定程度便出现自然界对人类的无情报复过程,甚至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影响。所以恩格斯告诫我们说:“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它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8]生产力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先进生产力必须正确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先进生产力不仅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且在实践中不断的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

3.2 社会关系和谐共享——构建“社会”生产力 社会关系是人类特有的本质联系,它既是劳动的产物又是劳动的必要形式。随着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的日益深入和扩展,历史的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多层次的社会关系。不同的社会关系之间存在着从属包含相互渗透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它们各自居于一定的地位,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社会阶级,阶层的融洽相处体现的不仅是社会的祥和,同时更是社会各个人的向心力的凝聚,是生产力发展的首要条件。因而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就意味着生产力要素的和谐因此,社会关系的和谐是思想的社会关系对物资的社会关系的有力促进,是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有力促进,是生产力发展的有力保证。

参考文献: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158页.

[2]同上.第160页.

[3]同上.第159页.

[4]黄顺基 科学技术哲学引论[Z].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343页.

[5]马恩全集第24卷.人民出版社.1979.第44页.

[6]马恩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9.第204页.

第5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范文

【关 键 词】物质生产/生产力/生产关系/选择

【 正 文 】

在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实现这一目标,在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前提下,发展社会生产力被提到了工作的首位,与此相联系的,掌握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对生产力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

但发展生产力和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并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也不是单纯的运行问题。因为物质生产包括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关系。生产力和一般市场经济都只能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下发展和运行,离开一定的生产关系,物质生产就不会发生,生产力只有在适应它的性质的生产关系下才能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强调实行经济体制改革,提出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就是希望通过生产关系的调整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推动经济的发展。

党的十五大报告中阐述的许多重大经济理论,都属于社会生产关系的调整和改革方面的问题。譬如,国有经济、公有制经济和其他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和国有企业改革中涉及的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内部管理者、科学技术人员与直接生产者的关系,还有部门、行业之间,三种产业之间的关系以及分配关系,等等,都是重要的生产关系。

显然,必须有一门独立的学科来研究这些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以更自觉地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这门学科就是政治经济学。

一、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什么的

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与其他学科相区别的,首先就在于它研究的对象是物质生产。但是在研究物质生产的内容和目的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就发生了分歧。马克思认为生产总是社会的生产,离开社会的单个人的生产是不可能存在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却把单个孤立的猎人和渔夫作为出发点,这是不符合真实的历史实际的,只能是一种虚构,是鲁滨逊一类的故事。

因此,说到生产,总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人类社会是经历了极不相同的发展阶段的,有奴隶社会生产、封建社会生产、资本主义生产。所以,我们所要研究的物质生产只能是某一特定社会发展阶段的生产。不处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抽象的生产一般,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序言中写道:“我要在本书研究的, 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8、1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这里明确表明他不是研究物质生产一般的自然规律,而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的特殊规律。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特点恰恰是把生产看作是与历史无关的永恒的自然规律,混淆生产一般同资本主义生产的特殊,实际上他们是在生产一般的掩盖下,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乘机作为一般自然规律偷偷地塞进来,引导人们把资本主义看作是绝对合理的、永恒的。在这里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界限。

二、政治经济学怎样研究物质生产

正确理解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必须对物质生产有正确的认识。物质生产必须包含两个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是指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者、劳动资料诸要素的总体,以及这些要素的结合方式,后者马克思把它称作生产方式或生产技术方式,这里包括劳动者之间的联合方式,对生产过程的组织和管理方式,以及科学和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在当前的发展阶段上,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它对生产的发展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生产力的扩大现在都是从 科学技术的创新开始的。生产力反映着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产关系是指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它包括三个方面: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生产成果的交换关系和分配关系。生产关系反映着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马克思指出:“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影响自然界,而且也互相影响。他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1卷,34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讲物质生产必然包含着物质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来看,生产力一般表现为起主要的决定作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同时,在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时候,生产关系的变更起了主要的决定的作用。当我们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时候,其深层的意思就是说没有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的变革,生产力已经不可能向前发展。这说明生产力的发展是丝毫也离不开生产关系的作用的。

在物质生产中,社会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和生产技术方式变革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也不会有新的生产方式的变革。例如,在15世纪到16世纪期间,出现了协作、工场手工业,以后发展为机器大工业等这些新生产技术方式,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些新的生产方式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才能产生和发展。事情是很明显的,如果不扫除封建制度的障碍,不使广大农民摆脱对封建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不使广大小农和小手工业者破产,成为无产者,不把货币和生产资料集中在少数资产者手里,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大规模的社会化的劳动方式是建立不起来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只有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当作一个统一体来把握,探索二者的相互推动关系,才能科学地揭示物质生产和整个经济的运动和发展规律。

第6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范文

关键词: 经济体制改革 生产力 生产关系

建国之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一、建立了农户个体私有的土地所有制,就是通过“打土豪,分田地”,建立了农户的个体所有制土地;二、到了五十年代中期,为了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把这种个体农户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造,改成从初级互助组到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后来又成为了;三、一直到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建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一、管理体制的弊端

上个世纪50年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性的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自己特点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有效途径:互助组―初级农业合作社―高级农业合作社。这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三部曲。1956年底,我国农村基本上完成了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农业合作化。在中国农村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把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改造和建设成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是通过调整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产生了促进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显得过于仓促,短短的时间内就从初级社发展到的管理体制。历史证明,这种管理体制严重的脱离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脱离了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束缚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其弊端如下:

用社会化程度较高的管理形式组织农业生产同中国现实生产力水平不相适应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经济领域的活动,是一个由自身内部规律所支配的“自然历史过程”,其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中,贯穿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可抗拒的根本规律。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生产力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能否生产及其发展变化的方向。生产力本身对生产关系提出了为它服务的内在要求。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只要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生产关系势必要发生变革。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不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起着促进还是阻碍作用,它的反作用归根到底取决并服从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生产力发展了,不去改革显得落后的生产关系,以致束缚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在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的情况下,勉强去“拔高”生产关系,不仅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而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和倒退。

从其规模和范围看,比初级社、高级社要大几倍,几十倍;从管理角度来看,其社会化程度较之合作社要高得多。但是,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后,在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的知识技能上,都是一种以自然经济为主的状况。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水平还是用手工操作和畜力为主。这种状况决定了农业生产力是一种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劳动分工结构,也就是说,农业生产劳动还不是一种社会化的分共和专业化的协作关系,而是以一家一户为基本的生产分工单位。在这种仍然是以家庭为劳动分工的基本生产单位的情况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必须通过这种分工结构才能进行。这种落后的农业生产力状况,也就决定了在生产关系方面,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必需的生产社会化程度还很低。用的社会化程度较高的管理形式来组织农业生产显然是不现实的。相反,由于规模大、社会化程度搞,超越了现实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必然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2、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不利于发挥生产者单位和个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主体是劳动者,劳动者的利益是否能够实现决定了劳动者是否有劳动热情和积极性。只有在劳动者有很高的劳动热情,并且这种热情得到合理组织和有效使用从而能够充分发挥出来时,生产关系才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的经济体制,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实行的是高度集中计划管理。而且是单一的指令性计划。农民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都要听从上面的安排。由于一切都由上面说了算,生产者没有生产和经营自,这种高度集中计划的管理办法,不可避免的会排斥市场机制的作用,不能按市场需求来安排生产,因而容易造成资源配置不合理,经济运行中的不协调,效率低下,不能提高经济效益的弊端。因此,从物质利益和经济发展规律要求方面看,它不能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从而导致农业生产缺乏发展的内在动力。

3、劳动效率低下

农村经济体制如果不符合农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就会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就会在根本上扼杀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在体制下,以生产队为最基本的生产单位,而生产队是由许多家庭组成的。这些农户之间并没有必要的、不可分割的经济联系,而采取的单一的生产合作,只是把这些零散的、个体的数量进行堆积。在这种只靠硬性的行政规定所组成的农业生产单位中,每个家庭之间都在经济利益以及劳动方式、习惯、经验等许多方面存在这巨大的差别。如果只是把他们强行捆绑在一起,绝不会产生内在的活力。

在劳动的组织形式上,一律采取集中劳动、集中经营的模式,排斥分散、独立经营,不顾生产的需要搞大兵团作战,必然导致出勤不出力的窝工浪费现象。这些势必遏制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造成劳动生产力的浪费,从而导致劳动效率低下。

4、分配上的平均主义严重

评工计分、按工分配,是管理体制的又一特征。这是与集中劳动,简单协作的劳动方式相适应的分配制度。这种分配制度必然导致平均主义。劳动者付出的劳动质量如果不与劳动成果联系起来,也就是说在分配方式上,不能体现等量劳动交换的经济关系,使多劳不能多得,少劳也不少得,这种分配方式必然会损害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

上述体制的弊端,导致我国农村经济缺乏活力,长时间发展缓慢。要想真正发挥社会主义农村经济的优越性,必须建立一套适应生产力发展具体要求的经济体制,在具体环节上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逐步完善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生产力发展对生产关系的自发的要求,是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一种自然的、客观的关系。生产力发展了,变化了,就必然要求生产关系的相应变化,这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力量,这种客观力量在没有被人们认识的情况下,是一种自发的东西,在人们正确的认识了它之后,才能变成自觉的东西。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又一次具有深远转折意义的大会。中国共产党深刻的认识到现有的生产关系已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应该尽快改变现有的制度。全会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的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对包括农村经济体制在内的现行“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着手认真的改革”。

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否具有活力,最重要的是看它是否可以能动的、迅速的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变化和要求、能否迅速的提供符合生产力要求的各种经济关系和社会组织形式。既然现有的体制已经束缚了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那么就必须尽快破除现有的体制。党为此做出了关于农村经济改革的重大决策,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突破口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特点:

1、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给农村经济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内容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确立了农户家庭的生产经营自,实行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即在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土地所有权是集体的,生产经营权则以农户为主。农民作为生产者,能自主经营,这使经营与生产二者统一起来。由于农民有了生产经营自,所以能够因时、因地制宜的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安排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合理安排农作物的布局。这种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经营形式,突破了旧有的经济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为农民创造潜力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种新的生产关系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必然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2、集体与家庭相结合的双层经营结构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也是党和国家政策指导的结果。当然,这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决定了农业生产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以家庭经营为主,把集体经营和家庭经营结合起来,既克服了过去片面强调集中经营带来的弊端,又能适时适度的发挥集体经营的优势。宜统则统宜分则分。这种双层经营体制,在统分结合的具体形式和内容上有很大灵活性,可以容纳不同水平的生产力。这样的生产关系是适应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合理的体制保证。

从制度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是我国农村经济的重要变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终能够成为我国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因为这种生产关系能够极大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民的劳动热情得到充分发挥,因而能够推动我国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我党在正确的认识了我国农业生产力状况后,通过调整生产关系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的一次成功的改革。

参考资料:

1、毛黎娟,廖慧贞著 《中国共产党与农业现代化》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5年

2、邓小平著《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

第7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范文

(天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天津300387)

摘要:

本文通过构建精益生产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选取国内10家实施精益生产企业和10家未实施精益生产企业为研究对象,检验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四类财务指标的显著性,即对精益生产的实施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本文研究结果发现:精益生产的实施对企业盈利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与企业营运能力存在并不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与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存在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精益生产;企业绩效;盈利能力

中图分类号:F27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5)06-0037-04

收稿日期:2015-04-10

作者简介:安丹(1989-),女,山东日照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企业成本管理研究。E-mail:845171058@qq.com

潘玉香(1968-),女,吉林长春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和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研究。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生产和管理的相关理论研究不断进化,精益管理于20世纪90年代应运而生。1990年,Jones等在总结丰田公司生产模式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撰写了《精益生产方式——改变世界的机器》一书,将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生产方式称为精益生产方式,这是精益生产概念的首次出现。Womack等[1]认为,精益生产能消耗较少的企业资源,制造出最少缺陷的产品,以准确地满足客户的需要。随着精益生产思想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企业开始应用这项管理技术,精益生产被业界看做是现代运营和供应链管理的黄金准则。

精益生产包含多个种类,如看板管理、JIT和TQM等,因而精益生产和财务绩效的关系是复杂的。Chapman和Carter[2]认为在精益生产JIT的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提高产品质量、缩短换线时间、持续改善以及有效的设施布局等措施来提升企业的绩效和竞争力。Inman和Mehra[3]通过对ROI、总成本和服务水平等3个变量的分析,发现JIT的实施与企业绩效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Balakrishnan等[4]对实施精益生产和未实施精益生产的企业的ROA进行对比分析,认为两类企业在ROA方面没有明显差异。

综上,当前学术界对精益生产和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说法不一,实证研究大多选取单一指标作为绩效评价指标,对企业绩效的分析不够全面,且国内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围绕精益评价体系构建以及整个精益生产的认识过程展开,主观性较强。因此,精益生产方式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仍不十分清楚。本文选取国内10家实施精益生产的上市公司和10家未实施精益生产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运用多元统计分析的方法,构建分别代表企业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的综合绩效指标,对精益生产在我国的实施效果进行实证研究。

二、研究假设

本文基于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等四个方面,对精益生产和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研究。其中,盈利能力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获得利润的能力,具体衡量指标包括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和资本收益率等。营运能力揭示企业的经营运作管理能力,主要用企业资产的周转效率来衡量。偿债能力是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承受能力或保证程度,包括偿还短期债务和长期债务的能力,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标志。发展能力主要指企业未来发展趋势和发展潜力,也称成长能力。基于相关文献综述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精益生产与企业盈利能力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假设2:精益生产与企业营运能力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假设3:精益生产与企业偿债能力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假设4:精益生产与企业发展能力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三、研究设计

1.研究方法

本文在客观数据的基础上,运用配对比较的方法来研究精益生产和企业财务绩效的关系,探究精益生产思想对现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方面产生的综合影响。本文在对样本配对比较时按照样本企业所在行业和规模两个维度选取参照企业,以消除影响行业内企业绩效的因素,同时避免规模效应的影响。

本文利用EXCEL、spss 17.0等统计分析工具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2.数据采集

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网络调查,本文选取10家实施精益生产的制造业企业,同时为进行配对比较分析,还选取了同行业同规模的另外10家未实施精益生产的上市公司作为配对样本,形成一个包含20家上市公司的研究样本。

通过查询万德数据库、上交所和深交所等网站,最终选取了这20家公司2013年的年报数据,并使用EXCEL对数据进行初步计算和整合。

3.变量选取

(1)被解释变量。本文借鉴国资委《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将企业财务绩效指标具体分解为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分别用F1、F2、F3和F4表示,同时借鉴王平心等[5]的经验,将EVA纳入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以更真实地评价和预测公司的业绩。各项绩效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

(2)解释变量。本文研究精益生产和企业绩效的关系,将虚拟变量“是否实施精益生产”(JY)作为解释变量,其中实施精益生产的企业赋值为1,未实施精益生产的企业赋值为0。

(3)控制变量。根据与规模效应相关的经济学原理,企业经营过程中规模扩大,会带来经济效益的提高,产生规模经济,但也可能由于信息失真、管理官僚化等弊端,反而产生规模不经济的后果。因而本文将企业规模指标作为研究的控制变量,用企业年末总资产的自然对数表示。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综述发现,资产负债率(ADR)对企业绩效也有显著的影响。因而本文把企业规模指标和财务杠杆作为研究的控制变量,研究精益生产的实施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4.数据预处理

(1)探索性因子分析。本文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来研究解释企业绩效的各变量的特征、性质及其内部联系。在进行因子分析之前对原始数据进行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

通过检验,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的KMO检测值分别为0.687、0.667、0.673和0.502,均大于0.500,Bartlett球形检验显著性,显著值均为0.000<0.059,因而我们选取的评价指标符合因子分析的条件。

(2)主成分分析。为得到能够代表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的F1、F2、F3和F4等综合指标,需要进行主成分分析。笔者将相应的财务绩效评价指标导入SPSS软件,得到

主成分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通过对表2的分析可知,盈利能力指标中,前两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98.166%,这说明90%以上的总方差都可以由前两个潜在因子解释。因此,本文构建全新的盈利能力综合绩效指标:

F1=0.791f11+0.191f12(1)

F2=0.591f21+0.254f22(2)

F3=0.731f31+0.181f32(3)

F4=0.640f41+0.331f42(4)

其中,f11和f12分别为两个主成分的得分,f21、f22、f23分别是营运能力的3个主成分得分,f31、f32分别是偿债能力的两个主成分得分,f41、f42分别是发展能力的两个主成分得分。由因子载荷矩阵和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可得到以下主成分得分表达式:

f11=0.305X11+0.308X12+0.309X13+0.181X14(5)

f12=-0.163X11-0.072X12-0.124X13+0.455X14(6)

f21=0.396X21+0.001X22+0.379X23+0.349X24(7)

f22=0.055X21+0.981X22+0.068X23-0.130X24(8)

f31=-0.401X31+0.411X32+0.356X33(9)

f32=0.060X31+0.049X32+0.241X33(10)

f41=0.508X41+0.508X42+0.069X43(11)

f42=0.035X41+0.032X42-0.116X43(12)

四、实证结果分析

1.偏相关分析

偏相关分析也称净相关分析,指在控制其他变量的线性影响的条件下分析两个变量间的线性相关性。在本文中,将控制自变量设为企业规模(SIZE)和资产负债率(ADR)后,分别研究企业绩效F1、F2、F3和F4与虚拟变量精益生产(JY)之间的相关性。

通过分析可知,在控制了自变量ADR和SIZE后,企业盈利能力综合指标F1和虚拟变量精益生产之间有正相关关系。其中相关系数为0.001,显著值0.015<0.050,说明盈利能力和虚拟变量精益生产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在95%的置信区间上是显著的。

在控制了变量ADR和SIZE后,企业营运能力综合指标F2和虚拟变量精益生产之间有负相关关系。其中相关系数为-0.015,显著值0.176>0.050,说明营运能力和虚拟变量精益生产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并不显著,由此推断假设2不成立。

在控制了变量ADR和SIZE后,企业偿债能力综合指标F3和虚拟变量精益生产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中相关系数为0.098,显著值0.700,说明两者的正相关关系并不显著,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由此推断假设3不成立。

在控制变量ADR和SIZE后,企业发展能力综合指标F4和虚拟变量精益生产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中相关系数为0.040,显著值0.189,说明发展能力和虚拟变量精益生产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在置信区间上是不显著的,由此推断假设4不成立。

2.回归分析

由上述分析可知,精益生产的实施与企业盈利能力F1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合已选定的虚拟变量精益生产(JY)和控制变量资产负债率(ADR)、公司规模(SIZE),本文建立的研究模型如下:

F1=α0+α1JY+α2SIZE+α3ADR+ε(13)

F1为企业盈利能力综合指标,α0为常数项,αn为第n个变量的回归系数,ε为随机误差项。

对上述回归模型进行拟合度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2为0.229,说明盈利能力指标有22.9%能够被这些变量解释,且显著值为0.007<0.010,F值为2.339,说明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这个模型的线性关系是显著的,具有统计学意义。

在上述检验的基础上,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由此得出:

F1=2.635+0.176JY+0.004SIZE-0.046ADR+ε(14)

通过上述分析,控制变量SIZE的显著值为0.184,相关系数为0.004,说明企业规模和企业盈利能力之间存在着并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JY和ADR的显著值为0.016和0.018,均小于0.050,所以JY和ADR的系数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JY的系数为0.176,说明企业盈利能力与精益生产的实施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五、结论与建议

通过构建相关回归方程发现,精益生产和企业盈利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精益生产的实施对企业绩效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这一基于我国企业的研究分析是对以往研究结果的有效补充。但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发现,精益生产的实施与企业营运能力存在并不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精益生产的实施与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之间存在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企业应该进一步完善精益生产体系,促进资本结构转变,优化财务杠杆的作用,从而达到全面提升企业综合绩效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文给出以下建议:第一,加强精益思想的宣传和培训。精益生产的推行需要企业上至管理层下至具体员工的全员参与,因此,需要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改变整体观念,公司各级人员掌握精益思想等相关理论概念。第二,推行精益生产需要对传统的成本管理体系进行改造升级,以建立相应的成本管理体系与精益生产体系相配套,要充分利用相关信息技术的支持,重新设计完善成本管理流程,将组织的各种信息和资源有机的结合起来,建立集成成本管理体系。第三,基于供应链成本管理,将精益生产思想与成本管理相结合,建立全方位企业成本控制,优化目标成本管理,最终实现整体成本的降低。

参考文献:

[1]Womack,J.P.,Jones,D.T.,Roos,D.The Machine That Changed the World[M].New York: Harper Perennial,1990.

[2]Chapman,S.N.,Carter,P.L.Supplier /Customer Inventory Relationships under Just-In-Time[J].Decision sciences,1990,21(1): 35-51.

[3]Inman,R.A.,Mehra,S.Financial Justification of JIT Implement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 Production Management,1993,13(4) : 32-39.

[4]Balakrishnan,R.,Linsmeier,T.J.,Venkatachalam,M.Financial Benefits from JIT Adoption: Effects of Customer Concentration and Cost Structure [J].The Accounting Review,1996,71(2) : 183-205.

第8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范文

关键词:实质自由既是发展的目标和又是发展的主要手段;“自由”的概念;生产力的概念;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实质自由和生产力的共同属性。

一、实质自由

(一)、“自由”的概念与阿马蒂亚·森的理论框架:

森在《以自由看待发展》第一段开宗明义提出全书的出发点:“本书论证,发展是可以看做是扩展人们享有的真实自由的一个过程。聚焦于人类自由的发展过程观与更狭隘的发展观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狭隘的发展观包括发展就是国民生产总值(gdp)增长、或个人收入提高、或工业化、或社会现代化等等的观点。”森把发展的目标看做是等同于判定社会上所有人的福利状况的价值目标,但它们最终只属于工具性范畴,是为人的发展、人的福利服务的。森认为,以人为中心,最高的价值标准就是自由。发展的目标就是扩展实质自由。<1>

贯穿全书的中心概念“自由”是在“实质的”意义上定义的,即享受人们有理由珍视的那种生活的可行能力。更具体地说,“实质自由”包括免受困苦——诸如饥饿、营养不良、可避免的疾病。过早的死亡之类的可行能力,以及能够识字算数,享受政治参与等等的自由。”它包括法治意义上的自由,但不限于权利——自由是人们能够过自己愿意过的那种生活的“可行能力”。因此,自由还包括各种“政治权益”,比如说,失业者有资格得到救济,收入在最低标准线之下者有资格得到补助,每一个孩子都有资格上学受教育。<2>

这样的自由概念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关于生活质量和亚当·斯密关于生活必需品的论述,森在此基础上考察构成人的有价值的生活的“功能性活动”。举例来说,这些活动可以包括吃、穿、住、行、读书、看电视、社会参与(投票选举、在公共媒体上发表言论观点、上教堂做礼拜)等等。把这些活动列成一个清单,一个人的“可行能力”,就是对于此人是可行的、列入清单的所有活动的各种组合。在这个意义上,能力就是一种自由:能过有价值的生活的实质自由。这样的自由观既意味着个人享有的“机会”,又涉及个人选择的“过程”。假定每个人都在可行的各种“活动”组合中,按自己的标准选择最优组合,那么一个人能够实现的能力就可以通过他的实际选择而表现出来。在理论讨论中,可以假定我们有一个足够全面的清单来表现人的能力。在实践中,哪些活动应该被列入这个清单,是一个社会选择的问题,需要通过适当的过程来解决。从实际出发,这个清单可以首先包括最基本的功能性活动,再逐渐扩展到有统计资料的项目。联合国自1990年以来发表的《人类发展报告》就包含了森帮助设计的、评价各国发展状态的、从高度概括的到更加详细的若干清单。<3>

(二)、实质自由的建构性和工具性作用:

1、自由的建构性作用:

自由的建构性作用:自由是人们的价值标准与发展的目标中自身固有的组成部分,它自身就是价值,因而不需要通过与别的有价值的事物的联系来表现其价值,也不需要通过对别的有价值的事物起促进作用而显示其重要性。<4>

2、自由的工具性作用:

(1)政治自由:广义而言(包括通常所称的公民权利),指的是人们拥有的确定应该由什么人执政而且按什么原则执政的机会,也包括监督并批评当局、拥有政治表达与出版言论不受审查的自由、能够选择不同政党执政的自由等等的可能性。这些自由包括人们在民主政体下所拥有的最广义的政治权益,或甚至包括诸如政治对话,保持异见和批评当局的机会,以及投票权和参与挑选立法人员和行政人员的权利。<5>

政治自由的作用主要在饥荒或社会发生动荡和灾难时期表现的特别明显,政治的激励作用可以促使政府官员在面对公民选举的压力下千方百计的去尽快阻止饥荒或改善饥民的生活状况。这就是为什么饥荒往往不会发生在民主国家的原因。实际上世界上的很多饥荒都是人为原因产生的。权威主义政府拥有绝对权力,而绝对的权力意味着绝对的腐败或独裁者不听专家劝告在制定经济政策上出现很大的失误。这两种中任何一种原因都很大的可能导致饥荒或经济的严重衰退。

在出现社会大动荡中,权威主义政府的大小官员总是会保全自身的利益或生命而不顾普通人民大众的利益和生命。这也是伊拉克可以跟伊朗打一场历时八年的艰苦战争而不顾伊拉克普通百姓的疾苦的原因。在社会发生大的经济危机而导致严重的经济衰退的时候,权威主义国家的那些权贵们的撑地股股的腰包丝毫没有被见到有什么缩小。而因经济危机导致的物质损失全部由普通的人民大众承担,那些走在最后和在刚发展起来的经济上多余的人们的生活状况更加恶劣。亚洲金融危机后,人们才真正感受到对民主保障的强烈需要。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本身就是缺少民主保障而引起的。金融的商业操作违规没有得到及时纠正,还是体现了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法治不健全,政府行为缺少透明度。

(2)经济条件

经济条件指的是个人分别享有的为了消费、生产、交换的目的而运用其经济资源的机会。一个人所具有的经济权益,将取决于所拥有的或可资运用的资源。以及交换条件,诸如相对价格和市场运作。就经济发展过程增加一个国家的收入和财富而言,它们会反映大批人们经济权益的相应提升上。显而易见,以国民收入和国民财富为一方,个人(或家庭)的经济权益为另一方,在这两方面的关系中,除了总量以外,分配的问题也是很重要的。新增收入如何分配。将会明显产生影响。<6>

权威主义政府总是肆无忌惮的进行对市场的大规模垄断,官僚企业占有了社会大量的资源,社会的竞争资源无法开发出来,最终其对资源配置的效率远远小于欧美民主国家。而在其中计划经济就是典型的官僚垄断企业的经济运行方式,可为罪魁祸首。而在那些法制极不健全却以市场经济国家自居的极权主义国家却向权贵资本主义方向飞奔,这些国家的大小官僚和市场寡头控制了社会的大量资源,而普通人民大众只能在官僚们给他们划出的“市场自留地”里面开掘,而这块市场自留地本身所拥有的资源量少的可怜。而本来那些由官僚和市场寡头控制的资源按市场规律交给人民大众去配置则会发挥巨大的效率,创造出巨大的财富。更让人担心的是在有些权威主义国家里出现了一种“新兴”资本——“腐败资本”。政府官员通过自身拥有的权力干预公平的竞争市场然后再抽出一部分本来用于高效率的资源配置的资本,这部分资本就是“腐败资本”。所以这种畸形资本严重的扰乱了市场秩序。更为严重的是这种不公平的竞争市场环境使一些跟智力资源紧密结合的优秀资本极大缩小了自身的市场生存空间。而寄生在这种不公平市场环境下的既得利益集团总是百般阻挠建立一个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和一个自由和民主的法治国家。

市场好比一个制造财富的车间,资本和智力资源和其他生产要素是制造财富的原料。但是在有些权威主义国家里,这个车间里到处存在歧视、不平等、强制势力。那些低劣的原料充斥这个车间,而那些优质的原料在所占总体市场分额很少再加上受到种种不公平的待遇的状况下却仍然创造着的让人惊讶的财富,仍然发挥着原本更加高的效率。而那些低劣的原料虽然数量很多而且可能占的市场分额也很大。但是其创造的财富却是少的可怜和它本身所拥有的原料的数量和市场分额极不相称。而其他民主发达国家的车间里面却充满和谐、仁慈和爱,那里面“人人平等”,在这个车间里的人从来不问你父母是干什么的,而只问你是干什么的。在那里你可以凭着自己的实力大胆的闯,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个车间有健全的法治,也是自由和民主的地方。在这里每一个人都平等的遵守“游戏规则”。所以这个车间创造的庞大财富足以让全世界人都羡慕。

(3)社会机会:

社会机会指的是在社会教育、医疗保健极其其他方面所实行的安排,它们影响个人赖以享受更好的生活的实质自由。这些条件,不仅对个人生活(例如,享受更健康的生活、避免可防治的疾病和过早的死亡),而且对更有效的参与经济和政治活动,都是重要的。例如,不识字对一个人参与那些要求按规格生产或对质量进行严格管理的经济活动(如全球化贸易所日益要求的那样)来说,是一个绝大的障碍。类似地,不会读报,或者不能与其他参加政治活动的人书面联系,对于政治参与也是一种限制。<7>

有些权威主义国家对教育资金的投入总是那么的吝啬,他们总有很多理由为自己辩解。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差距拉的那么大,却仍然不愿意听到这些失学或受教育时间极短的痛苦群体的呼声。在这里我不是在以道德论政。但是我们在我们可以做到的情况下为什么不赋予他们享有他们珍视一些生活的可行能力呢?他们的话语权呢?权威主义政府为什么只有自己才有说话的权利而要极不合理的去限制甚至有时候剥夺广大人民大众的话语权呢?那些失学或受教育时间极低的群体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可行能力被剥夺。所以在这个社会上他们注定还是弱势群体,他们的父母是贫穷的农民,注定他们也只能是贫穷的农民。如果这个群体能够受到很好的教育那么对这个社会的贡献要远远多于我们对这个群体的教育资金的投入。权威主义政府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总算从财政里拨款一笔数量比较可观的资金去改善他们的状况,但是事实的结果总是没有和他们当初设想的好,这笔资金如同扶贫资金一样大部分没有用到正规用途上。贫穷的人们和失学的孩子的处境并没有得到多少改变。因为权威主义政府所创设的制度是产生腐败的温床。权威主义政府从上到下的腐败不根治,注定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的那种最可贵的可行能力还将被继续剥夺着。其实这个群体最根本的不需要仁慈的独裁者,他们包括整个社会最需要的是一个强有力的自由民主主义者去构建根治腐败的制度,还给本来属于他们的最宝贵的可行能力。只有最大限度的赋予社会所有人的可行能力,这个社会特别是弱势群体的每一个人才能各自发挥属于自己的最大潜力,各自为社会创造他们的那一份财富,这样社会的总财富将达到最大,从而也就达到了自由空间上的“帕累托最优”。这也是自由有超越经济利益和市场效率的意义的原因。同样保健对社会的每一个公民都是一种创造自身的可行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当那些穷人连基本的医疗保障都没有,这意味着一旦他们失去身体的健康而在没有基本医疗的保障下又很难在恢复健康的情况下,那么也将会造成他们的可行能力被剥夺。

(4)透明性保证:

透明性保证所涉及的,是满足人们对公开性的需要:在保证信息公开和明晰的条件下自由的交易。当这种信用被严重破坏时,很多人——交往的双方以及其他人——的生活可能因为缺乏公开性而受到损害。透明性保证(包括知情权)因此构成工具性自由的一个重要的范畴。这种保证对防止腐败,财务渎职和私下交易所起的工具性作用是一目了然的。<8>

透明性担保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政府政务公开,而要实现实质政务公开需要有一个民主和法治的基础。这要是极权主义社会难以做到的。他们能做到的是只是在表面上敷衍一下人民而已,所以在先阶段在极权主义社会政务公开也只能是一种呼唤。就像呼唤要建立违宪司法审查机制一样。另外新闻自由对透明性的担保也很重要,同样新闻自由也是权威主义政府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5)防护性保障:

防护性担保就是当人们遭受重大自然和社会的灾难后,比如严重的经济危机、重大的恐怖袭击事件(如美国的911)、地震等,人们享有政府提供的各种援助保护人们的生命或财产或其他在那时对人们来说至关重要的利益的权利。关于这一段我已经在关于政治自由的那一段里重点论述过了。总之在遭受重大灾难后的人们会对民主的保障作用表现出来的强烈的需要,而这一点上绝大多数权威主义政府是无法给予的。

无论一个经济体系运用得多么好,总会有一些人由于物质条件起了对他们的生活不利的变化,而处于受损害的边缘或实际上落入贫困的境地。需要有防护性保障来提供安全网,以防止受到影响的人遭受深重痛苦,或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挨饿死亡。防护性保障的领域包括固定的制度性安排,例如失业救济和法定的贫苦者收入补助,以及临时应需而定的安排,例如饥荒救济或者为贫困者提供可增加他们收入的紧急公共就业项目。<9>

实质自由既是发展的目标和又是发展的主要手段。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哲学观点是错误的,它与历史唯物主义不相容。就此,有关论证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一、现有的生产力概念是自相矛盾的,即生产力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根本不一致。从内涵上讲,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产能力或征服自然的力量,生产力属能力、力量范畴,是属性概念,但从外延上讲的生产力,指的却是物质性的“三要素”即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生产力又是实体范畴。现有生产力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这种自相矛盾,在逻辑上是不允许的。二、因此,“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有疑问的,究竟什么范畴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生产能力还是所谓的生产力三要素?如果认为是生产能力决定生产关系,这明显地是唯心主义,与认为精神性的东西决定物质的事物如出一辙;如果认为是生产力“三要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决定生产关系,这明显地或者是机械唯物主义,或者是庸俗唯物主义,或者是人本唯物主义。生产关系作为高层次的社会基本形式并不取决于低层次的物质形式。也虽然,劳动者是社会系统的构成要素,生产关系是社会系统的本质构成,但构成要素并不决定系统的本质,劳动者不决定生产关系,劳动者的素质不决定生产关系性质或状况。实际上,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三者的结合是社会生产得以进行的必要因素,三者是生产三要素,而根本不是生产力三要素。三、那么,生产力的要素是什么呢?就内涵而言,生产力毕竟是一种力量或能力,是人类社会的生产能力;就外延而言,生产力的要素也应该是能力范畴,生产力包括哪些生产能力,这要从社会生产的内容谈起。人类社会生产活动有三方面内容:生产生活资料、生产生产资料和生产后备劳动者。因此,生产力包括三种生产能力:生产生活资料的能力、生产生产资料的能力、生产后备劳动者的能力。这三种能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产力三要素,才是生产力概念的真正意义上的外延。四、人类社会生产活动,无论是哪一方面的生产活动,人们只有在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时才能进行。生产关系有三个内容: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交换关系(包括分配关系)和家庭关系。人类只有在建立起一定的生产关系时才能从事社会生产活动,才具有生产力。人类只要建立起某种生产关系系统,就会有相应水平的生产力。因此,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是顺理成章的。总之,发展生产力必须以建立起先进的生产关系体系为基础;判断生产关系是否先进必须以生产力为标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质上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体系,通过建构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10>

关于现有生产力概念的质疑目前,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诸多版本里,都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逻辑问题:关于生产力的定义,从内涵方面所定义的生产力与从外延方面所界定的生产力自相矛盾。例如,“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1)还有“所谓生产力就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它表示的是生产中人对自然界的关系。”,(2)等等,这都是从内涵方面定义“生产力”这一概念的,同样是这些教科书,从外延方面界定的生产力又是:“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引入生产过程的劳动对象,具有一定生产经验与劳动技能的劳动者。”,(3)这也即是所谓的“生产力三要素”。<11>

生产力的内涵定义强调的是社会生产能力、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力”是属性概念;生产力的外延界定强调的是实体性的三要素,“生产力”以是实体概念。正是生产力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这种非一致性,导致了目前学者们关于生产力范畴的内涵和实质的一系列争论。比如,生产力是一种客观实体还是生产主体的一种能力、力量?是一种能力的话是自然力还是一种社会力量?生产力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还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等等。(4)但是,尽管有争议,却很少有人对现有生产力概念内涵或外延方面提出过疑问,很少有人注意到现有生产力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间的这种自相矛盾。<12>

生产力决非实体,承认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有关生产力观念上的一些错误盖起因于将生产力实体化理解。生产力毕竟是一种力。单就“力”而言,它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反映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相互作用的现象,它的定义是这样的:力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或者说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着的物体构成的系统为维持系统自身进行能量转换的能力或功能。“生产力”是社会科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十分抽象的概念,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某种社会属性。生产力是从事于生产活动的人们所构成的社会机体或系统进行社会物质变换、维持社会自身的一种能力或功能。<13>

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各自本身既不代表生产力,也不是生产力的要素,三者的结合只是生产活动得以实现的必要因素,即生产三要素。历史唯物主义传统观点都是把这些生产三要素误认为是生产力三要素。实际上,劳动者与劳动资料的结合然后作用于劳动对象,表现出的是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即劳动力。劳动力是由人体各分工器官和肢体所构成的生命机体为了维护自身从而进行自然物质变换的能力或功能。<14>

生产力与劳动力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社会的机体的功能或能力,后者是人的机体的能力或功能。生产力从来都是指社会的生产力。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生产力表现为一种完全不依赖于各个个人并与他们分离的东西,它是与各个个人同时存在的特殊世界,其原因是,个人(他们的力量就是生产力)是分散的和彼此对立的,而这些力量从自己方面来说只有在这些个人的交往和相互联系中才能成为真正的量。(5)生产力,作为一种能力或力量,对应着确定的实体或载体。生产力的主体或实体既不是劳动者,不是劳动资料或劳动对象,也不是以上生产三要素的结合体,而是具有一定生产关系的人们构成的社会机构,是“一个以人为肢体的生产机构”。(6)虽然劳动力水平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但生产力水平不是劳动者素质所能决定的,也不是生产资料(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先进性所能决定的。现代素质的某个劳动者,与古代人相比,其劳动力水平不可谓不高,如果让他与周围的人隔绝,或者使其处于动乱无序的社会环境中,即便有先进的生产机器,他与机器的结合并不能表现出多大的生产能力,充其量他只能维持自己的生存而已。<15>

生产力是“一个以人为肢体的生产机构”进行社会物质变换的能力或功能。或者,按传统的定义,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如果暂且撇开这些内涵定义的准确性、完备性不谈,那么,作为能力、力量意义的生产力其外延应该怎样界定呢?作为能力范畴的生产力,不管视其为系统还是视其为类,它的构成要素或划分项都应该是能力要素或能力项。同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应该是统一的,这是最起码的逻辑要求。因此,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就是,传统观念的生产力三要素观念是不合逻辑的,即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根本不属于生产力范畴!<16>

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之反思以上已经指出,将生产力实体化理解是根本错误的。生产力,作为非实体性的能力范畴,能否决定生产关系,历史唯物主义者们对此应该有所思。生产力能否决定生产关系,是很值得认真分析的。<17>

就传统的外延意义上的生产力即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这三要素而言,认为这三要素决定生产关系,是不可思议的。无疑,劳动者是社会生产系统的构成要素,生产关系是生产系统的本质构成,但是,劳动者并不决定生产关系,劳动者的素质不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道理很简单,系统的质并不取决于要素的质。也尽管生产资料(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是社会生产得以进行的必要因素,是生产关系借以建立的物质手段,但是生产关系并非决定于生产资料的物质形式。先进的生产资料并不必然地对应着先进的生产关系。<18>

人类的历史最基本的是生产活动史,社会的发展最有决定意义的是生产关系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发展不仅决定了社会的进步,而且也决定了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之所以极其低下,是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简单性、落后性的必然结果。生产资料、资源的共同所有、共同使用、共同劳动,生活资料平均分配,正是生产关系的这种原始性、简单性决定了原始社会生产能力低下。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导致的结果必然是生产资料(工具)简陋,生活资料匮乏。如果对人类历史作深入细致的考察和思考,就不难发现,后来社会生产资料的进步及生活资料的不断丰富所表现出的生产力水平的逐步提高,都是由社会生产关系发展所决定的。<19>

历史唯物主义传统的教科书观点认为,原始社会人们使用的生产资料(石器、弓箭等工具)简陋,因此生产力低下,这就决定了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简单、落后。这种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传统观点的错误之处在于,一是把生产资料(简陋的工具)等同于生产力,二是无根据地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甚至由此推论出手推磨决定封建社会生产方式,蒸汽机决定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20>

原始社会生产资料(劳动工具等)非常简陋,产品无剩余,原因是生产力低下。为什么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这是人们不曾深究的。曾几何时,我国生产不能保证人民的温饱,更不用说有剩余,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是不言而喻的。改革开放前生产力水平为什么不高呢?这不是用生产工具状况、劳动者的素质所能解释得通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后我国生产力判然不同,然而改革前后我国的劳动者都是同一时代的劳动者,面对的是同样的资源和设备;改革期间,不同的企业尽管劳动者素质、生产资料先进水平都基本差不多,但发挥出的企业生产力却参差不齐,甚至有些企业倒闭、破产。为什么改革后有些企业丧失了生产能力呢?归结为机器的落后、劳动者的素质低,显然是讲不通的。事实是,我国改革首先变革的是某些成份的生产关系,如劳动分工的发展、市场的完善引起的交换关系的变革,股份制的实行、多种经济成份的并存引起的所有制关系及分配关系的变革,正是生产关系的变革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水平才有了显著提高。<21>

理论和现实都向我们表明:任何一个时代的社会生产力水平都有是由那个时代的社会生产关系决定的。生产力不是生产三要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所能代表的,生产关系的性质也不是由生产三要素决定的,更不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生产三要素仅仅是生产关系赖依存在或产生的必要的物质基础(不是经济基础),其重要性是只有通过它们才能建立生产关系。生产三要素也只有通过在自身基础上建立起的生产关系,才能发挥应有的生产作用。高素质的劳动者,先进的生产手段及大量的劳动对象,如果处在原始、单调、落后的另外的社会生产关系中,是不会有先进的社会生产力表现的。生产力是借助现有生产三要素建立起一定生产关系的社会机体所具有的一种能力或功能。生产关系决定社会生产力,这应该是历史唯物主义本来意义。<22>

三、生产力、生产关系概念的纠正和内容补充以上已经指出,实体性的三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不属于生产力范畴。那么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是什么呢?这要从社会生产活动的内容谈起。<23>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分析,人类社会生产的历史活动有三个方面内容。第一个方面的生产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为了生活,首先需要衣、食、住以及其它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7)这是一切历史活动的基础。第二个方面,就是生产生产资料的生产活动,“第二个事实,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这种新的需要的生产是第二个历史活动。”,(8)这里马克思据所说的“新的需要”,应该理解为主要是指人类对生产资料(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需要,“新的需要的生产”主要是指关于生产资料的生产,因为生产资料是社会文明的物质基础和重要手段。第三个方面是生产后备劳动者的生产活动,“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活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增殖。”,(9)人口生产是社会生产历史活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它生产着生产历史活动和其他历史活动的主体构成。生产生活资料、生产生产资料、生产劳动者,是社会生产历史活动的三个方面。今天,我们完全可以借用马克思恩格斯总结出的社会生产历史活动的三个方面,来界定社会生产力外延,来丰富社会生产关系内容。<24>

社会生产历史活动的三个方面对应三种生产能力,即生产生活资料的能力、生产生产资料的能力、生产新的劳动者的能力。三个方面的生产活动构成统一的社会生产历史活动,相应的三种生产能力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统一的社会生产力。社会生产力水平正是这三种生产能力的综合表现。社会生产力,作为一个系统,其构成要素正是这三种生产能力。生产生活资料的能力、生产生产资料的能力、生产后备劳动者的能力是真正意义上的“生产力三要素”。从逻辑的角度讲,这三种生产能力是“生产力”这一概念的外延。<25>

人类社会生产活动,无论是生产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还是生产生产资料的生产活动,还是生产后备劳动者的生产活动,只有在人们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时才能进行。“如果不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相互交换其活动,便不能进行生产,为了生产,人们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10)生活资料生产活动离不开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使用和劳动,因此必须事先在从事这方面生产的人们间建立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资料生产活动除事先建立一定的所有制关系外还必须以一定范围的交换关系(包括分配关系)为前提,因为生产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们不能没有生活资料,生产生活资料的劳动者们也不能没有生产资料;生产后备劳动者的生产活动即人口生产,是以家庭关系为基础的,家庭关系有夫妻关系、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其中夫妻关系是人口生育的基础,父母与子女关系是后备劳动者养育的基础。<26>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生产历史活动中相互结成的社会关系,它包括三种关系内容:所有制关系、交换关系(分配关系)和家庭关系。这三种关系构成生产关系体系,其中所有制关系占主导地位,决定着交换关系和家庭关系。<27>

历史唯物主义的传统观点虽然也认为生产关系有三个内容: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交换关系和分配关系,但它根本上忽视了家庭关系在生产关系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忽视了劳动力再生活动在整个生产历史活动中的重要性。劳动力再生产是社会生产历史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劳动力再生产离开家庭关系便无从谈起。后备劳动者的素质反映着家庭生产能力,家庭在生产后备劳动者的生产活动方面所表现出的这种生产能力,是由家庭关系状况决定的。<28>

人们只有在建立起一定的生产关系时才能从事社会生产活动,才具有一定的生产力。人们只要建立起了一定的生产关系体系,就会有相应的生产力。因此,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是顺理成章的。尤其是在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内容作了纠正和补充的基础上,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更不容置疑。<29>

三、实质自由和生产力的关系

(一)实质自由的概念

实质自由是人们享受有理由珍视的那种生活方式的可行能力。更具体地说,“实质自由”包括免受困苦——诸如饥饿、营养不良、可避免的疾病。过早的死亡之类的可行能力,以及能够识字算数,享受政治参与等等的自由。”它包括法治意义上的自由,但不限于权利——自由是人们能够过自己愿意过的那种生活的“可行能力”。因此,自由还包括各种“政治权益”,比如说,失业者有资格得到救济,收入在最低标准线之下者有资格得到补助,每一个孩子都有资格上学受教育。举例来说,这些活动可以包括吃、穿、住、行、读书、看电视、社会参与(投票选举、在公共媒体上发表言论观点、上教堂做礼拜)等等。把这些活动列成一个清单,一个人的“可行能力”,就是对于此人是可行的、列入清单的所有活动的各种组合。在这个意义上,能力就是一种自由:能过有价值的生活的实质自由。这样的自由观既意味着个人享有的“机会”,又涉及个人选择的“过程”。假定每个人都在可行的各种“活动”组合中,按自己的标准选择最优组合,那么一个人能够实现的能力就可以通过他的实际选择而表现出来。在理论讨论中,可以假定我们有一个足够全面的清单来表现人的能力。在实践中,哪些活动应该被列入这个清单,是一个社会选择的问题,需要通过适当的过程来解决。从实际出发,这个清单可以首先包括最基本的功能性活动,再逐渐扩展到有统计资料的项目。联合国自1990年以来发表的《人类发展报告》就包含了森帮助设计的、评价各国发展状态的、从高度概括的到更加详细的若干清单。<30>

(二)生产力的概念

生产力决非实体,承认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有关生产力观念上的一些错误盖起因于将生产力实体化理解。生产力毕竟是一种力。单就“力”而言,它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反映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相互作用的现象,它的定义是这样的:力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或者说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着的物体构成的系统为维持系统自身进行能量转换的能力或功能。“生产力”是社会科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十分抽象的概念,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某种社会属性。生产力是从事于生产活动的人们所构成的社会机体或系统进行社会物质变换、维持社会自身的一种能力或功能。<31> 生产力是“一个以人为肢体的生产机构”进行社会物质变换的能力或功能。作为能力范畴的生产力,不管视其为系统还是视其为类,它的构成要素或划分项都应该是能力要素或能力项。<32>

(三)实质自由和生产力的共同属性

实质自由是人们享受有理由珍视的那种生活方式的可行能力。生产力是从事于生产活动的人们所构成的社会机体或系统进行社会物质变换、维持社会自身的一种能力或功能。首先两者都是能力。前者把能力用于享受有理由珍视的那种生活方式。后者把能力用于进行物质交换、维持社会自身。其实人们进行物质交换和维护社会自身也或多或少包含着一组的人们有理由珍视的那种生活方式。“进行物质交换、维护社会自身的活动”和“人们有理由珍视的那种生活方式”所表达的意思都很抽象。两者所包含的具体功能性活动都比较广泛。但是实质自由关注的是有价值的功能性活动,是人们有理由珍视的那种功能性活动。所以前者所包含的功能性活动还是比后者广泛的多。另外两者虽然都是能力。但是前者是人们有理由珍视的那种生活方式的可行能力。可行能力就是对此人是可行的。“可行”本身包含了“合法”和“尽自己所能”两层不可分割的意思。而生产力作为很广泛的“能力”并不包含这两层意思。所以生产力所包含的能力更加广泛而且也更加抽象。从我前面的论述中不难看出:实质自由所包含的能力是生产力所包含的所有能力之中最宝贵和人们最有理由珍视的一组能力。

所以实质自由是最高的生产力、第一生产力。

参考资料:

(1)李秀林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1990年,第356页。

(2)、(3)高光等:《历史唯物主义》,**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第26页。

(4)李校利:“关于生产力范畴的讨论”,《哲学动态》1993年第6期。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75页。

(6)资本论》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340页。

(7)、(8)、(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1页、第32页、第33页。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62页。

注 释:

<1>参阅[阿马蒂亚·森]著、[任赜、于真]译〈以自由看待发展〉、(译者序言)p3。

<2>同上注。

<3>同上注。

<4>同上注、p4

<5>同上注、p32。

<6>同上注。

<7>同上注。

<8>同上注。

<9>同上注、p33。

<10>参考文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质疑〉、人民书城-读书论坛。

<11>同上注。

<12>同上注。

<13>同上注。

<14>同上注。

<15>同上注。

<16>同上注。

<17>同上注。

<18>同上注。

<19>同上注。

<20>同上注。

<21>同上注。

<22>同上注。

<23>同上注。

<24>同上注。

<25>同上注。

<26>同上注。

<27>同上注。

<28>同上注。

<29>同上注。

<30>同<1>注。

第9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范文

关键词:劳动者素质;生产力;生产关系;科学技术;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C97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141-02

社会主义价值观如下:

一、劳动者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要素中的关键因素

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生产力是社会生产的物质内容,它表示人与自然的关系。具体地说生产力就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和他们所使用的生产资料(生产工具、劳动对象)结合起来,从而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力量,也就是人类在生产过程中征服和改造自然界,并获得适合自己需要的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力主要包括三个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在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也是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被应用于生产过程,渗透在劳动力、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当中,进而引起各个要素的变化,产生出巨大的物质力量,使潜在的生产力(智力要素)转化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因此,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并且被称为是第一生产力。但,任何科学技术都是高素质的劳动者的智慧结晶,而它的应用与能量的发挥是离不开劳动者的。因此,在这种意义上来讲,劳动者在生产力要素中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对于生产关系的理解,我们都知道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反映的是人们在物质生产劳动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它的具体内容包括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方面的经济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资料归谁所有)是生产关系的基础.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了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一定的交换关系、一定的产品分配和消费关系)。劳动者在社会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对生产资料的拥有程度决定了他们的地位以及相互关系,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进而影响到生产力的发展速度。虽然生产关系最终是由生产力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在先进生产力的作用下,必然要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先进的生产关系。所以,在这里劳动者素质高低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所具有的能动的反作用,也主要取决于生产关系中劳动者的地位问题,也就是对生产资料的拥有程度。简言之,一个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过程中,劳动者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

二、高素质的劳动者是推动科技发展的首要因素

当把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提出的时候,我们不能把作为生产力起主导作用的劳动者(人)这样一个最重要、最活跃的构成要素忽略在一边,单纯地去强调科学技术的巨大推动作用,忘记了劳动者才是历史的创造者,这就违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揭示人类社会发展史,不难看出,劳动者的整个生产过程构成了人类史,所以,同志曾经说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劳动者是生产力要素构成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任何科技的进步都不可能离开人的自觉能动性,任何科学技术也都是靠人们去掌握和应用的。因此,“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并不排斥“劳动者的因素第一”。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其实质就是强调掌握了科学技术知识和能力的劳动者是第一生产力,这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统一的。尊重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尊重科学技术,才能真正意义上推动生产力向前发展,推动人类社会走向文明、走向繁荣富强。让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成为生产资料的拥有者,才能真正意义上调动劳动者的自觉能动性,认识到了这一点,一个社会它的科学技术就会取得迅速的发展,生产力水平才能提高。

因此,培养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是一个社会向前发展的首要因素。先进的生产力是劳动者智慧的结晶,而推动生产力向前发展更需要有掌握了科学技术的劳动者。在我们的国度中,尊重知识、尊重劳动者体现在国家制度与宪法中,作为劳动者的我们有责任提高自身素质,为社会的长足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高素质劳动者有利于推动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协调发展

从劳动者的现代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等劳动主体的现代化素质能力方面去揭示先进生产力的内涵,树立包括劳动者的现代化素质能力与物质生产力、人的思想道德与科学技术等多种现代化生产力要素相结合的先进生产力理念,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生产力概念的创新,也进一步深化了对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发展内在矛盾和规律的原理的进一步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归根结底是生产力发展变化过程,是伴随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而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过程。在这一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人类社会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生产力发展史,而生产力的发展史其实就是劳动者智慧的延伸史。人类社会的进步只能靠劳动者去实现,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既是生产力生产关系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更是我们劳动者的己任。

生产力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息息相关。人民群众真正意义上的幸福生活,取决于自身素质的高低,这是因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所决定的。既然劳动者是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劳动者的权利地位也是取决于一个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落后的生产力条件下,哪怕是把所有的生产资料都归劳动者所有,也不可能使劳动者真正意义上获得幸福与自由。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把先进的生产关系套用在落后的生产力条件下的社会经济制度,最终成为这个社会向前发展的桎梏。在超前生产关系下,也曾经体现了劳动者自觉能动性与创造性所带来的生产力的一定发展,体现出劳动者在生产力要素中的决定作用,但是如果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劳动者生产积极性的发挥就会大打折扣了,最终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原因。所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协调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推动生产力向前发展,人民群众才能从根本上获得幸福生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协调发展也是要靠劳动者素质的不断提高来实现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必然会成为这个社会进步的助推力。

四、社会主义价值观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

社会主义价值观分为两类,一是社会主义一般价值观,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保证和行动指南。强调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本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建和谐社会文化的根本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社会的意义。所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凝聚人心,提高生产战斗力,可以极大地调动劳动者的自觉能动性,激发劳动者的生产潜能而成为强大的生产力要素能力,成为征服自然创造社会财富的力量源泉。改革三十多年的历史,充分说明了,在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下的劳动者,所创造的社会财富的速度是其他社会制度之下难以想象的。而且,也是人们生活水平、综合国力、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最快的历史见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社会主义社会的政府和人民共同为之努力奋斗的价值取向,也就是共同理想。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际上是指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党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共同理想,为人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实现社会共同理想的同时,也是劳动者自身价值得以体现的过程。把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融洽地结合在一起,只有在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的过程才能实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能是为人民服务,国家服务于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而人民的利益不只是物质生活的改善,更重要的是保证人民充分享有基本人权、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权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以平等为核心,逐步实现城乡平等、官民平等、教育平等。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更有利于培养和教育劳动者,进而真正提高劳动者素质。当然,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绝非一朝一夕,劳动者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认同也不是一蹴而就,是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在经历了一些苦难之后的部分劳动者,对物质生活的渴望和对物质财富的占有欲望也是空前的强烈,一时间,为了满足物质欲望,道德的缺失,理想的迷失,使得人们往往忘记了一些基本的要素。但是,劳动者最终是要回归到历史前进的队伍中,去寻找真正使大家能获得长久幸福生活的轨迹,那就是要努力提高劳动者的自身素质,提高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在这个意义上,别的社会制度下的价值观都是无法真正让人们更清醒地认识到个人与社会的相互依赖关系。俗话说的好,“锅里有了,碗里才会有”。国兴,家才兴,社会主义价值观弘扬的就是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因此,社会主义价值观更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