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古代文学研究综述范文

古代文学研究综述精选(九篇)

古代文学研究综述

第1篇:古代文学研究综述范文

山东近代考古始于1928年章丘城子崖遗址的发现,如今经过七十余年的辛勤工作,山东地区的考古学文化谱系已经基本建立,为深化这一区域的考古学研究创造了条件。伴随着山东地区考古发掘工作的开展,该地区的农业考古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山东地区的农业考古研究起步很早,但系统的研究则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八十年代初,吴诗池概述了山东新石器时代农业考古发展情况(2),随后又系统地分析了海岱文化区的史前农业状况(3)。随着考古发掘资料的不断增多,吴诗池先生在九十年代初,对山东地区出土的农业生产工具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4)。九十年代以后,关于山东地区史前农业考古研究,在整体分析的基础上,出现了一些区域性的系统研究,如石敬东利用出土文物资料研究了枣庄地区的史前农业(5);房道国概述了济南地区古代农业考古发展情况(6)。同时,这一时期的单个文化的农业生产工具的研究得到了发展,有学者在系统梳理海岱龙山文化生产工具资料的基础上,对海岱地区龙山文化的生产工具进行了类型学的考察,并进而对区域间的生产方式的差异进行了解释(7)。另外,还有学者综合研究了岳石文化的农具,认为岳石文化的农具较之龙山文化农具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不是像一些学者所认为的衰退(8)。至于其他的一些研究则散见于各类有关经济、环境等研究的文章中(9)。进入二十一世纪,山东地区的史前农业考古研究的文章鲜见于各类刊物之上,综合系统的研究略有述及(10),而区域性的个案研究成果则未见发表。

从以上山东地区史前农业研究的发展状况可以看出,以往的研究多限于综合整体叙述分析,而缺乏深入的个案研究,尤其是生产工具的个案研究。区域性的农业研究虽有所涉及,但是研究的领域还有待扩展。总之,山东地区史前农业考古研究基础比较薄弱,方法还急需改善,因此,其研究的紧迫性较之其他领域更为突出。

二

山东地区史前农业考古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存在的几个现实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这些问题既有资料方面的原因,也有研究方法方面的原因。

资料方面,目前山东地区史前考古发掘资料中,多数侧重于陶器的统计分析,对石器基本上是粗线条的描述,尤其是在考古调查资料中,鲜有对石器的全面系统描述(指文字、线图、尺寸描述齐全者)。资料的不足在发掘器物的数量上体现的十分明显,例如山东龙山文化发表的资料中陶器数以万计,而石器仅有几千件,这种数量上的巨大差距说明了学者们以往对石器的重视程度不够。当然,这可能是时代的原因造成的,因为过去学者们偏重于对文化分期的研究以及文化谱系的建立,而在这方面陶器比石器更具优越性。另外,山东地区史前考古资料还缺少植物、动物鉴定的资料,虽然发表的考古发掘报告和简报中有些这方面的资料,但是这些资料多是零散的、少量的,不利于综合系统的研究。

研究方法方面,山东史前农业考古研究过去多从生产工具入手来研究农业的发展状况。这种方法上的单一化,不利于揭示农业生产发展的本质。在一些具体的研究上则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偏重整体叙述分析,缺乏个案深入研究;侧重农业发展史的研究,缺乏农业发展动因的合理解释;农业起源研究略显不足。

山东地区史前农业考古研究存在上述问题,资料丰富程度不足是一个原因,而要深入研究这些问题,研究方法的改善才是关键。农业考古研究是一项综合的系统研究,多种方法的整体运用是必然趋势。史前农业考古研究没有文献资料可供参考,只能采用考古学资料进行分析。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新考古学的理论不断传入,为综合系统分析提供了有利条件。如今,考古学研究领域中正呈现"理论多元化、方法系统化、技术国际化"的趋势,农业考古研究亦是如此。国外一些先进的技术方法,大大地提高了资料获取程度,同时也相应地扩展了研究的领域。农业考古学应该以此为契机,丰富自己的研究理论,改进技术方法。这其中民族学、经济学、数学统计分析的方法尤为重要、民族学中有关原始民族以及现代晚进民族的资料是进行史前农业考古学研究的"活化石",这些资料可以为史前农业研究提供参考;经济学中有关社会经济发展研究的原理,对史前农业发展进程的分析具有借鉴意义;数学中统计方法对史前农业进行量化研究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正如上文所讲,过去山东地区史前农业考古学研究注重整体叙述分析,缺乏个案深入研究,而个案深入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式就是量化研究。整体叙述分析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史前农业的发展进程,但要想深入了解各个时期的农业状况则必须采取量化分析的方式,因为量化分析能够更清楚地了解各种因素的比例关系,发现隐藏于实物资料背后的深层次动因。例如,我们过去将目光过多地集中于生产工具的发展变化上,从生产工具的变化角度寻找社会变化发展的原因,但是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表明春秋以前金属生产工具在农业生产中并未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农具不是农业生产的唯一"指示器"(11)。如果从量化的角度来分析,就可以更清楚的看到这一点。农业考古研究不仅要复原古代农业发展史,还要对此进行解释。既然农具不是农业生产的唯一"指示器",那么就应该找到另外的"指示器"。从山东地区史前遗址的发现情况能够大致看出这方面的因素。山东地区史前文化谱系比较清楚,从早到晚依次为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目前已发现的遗址数量中,后李文化为10余处,北辛文化100余处,大汶口文化500余处,龙山文化1300余处,岳石文化近300处。后李文化和北辛文化中打制石器还占一定比例,而到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时期磨制石器已占绝大多数。在农业生产工具没有质的变化的情况下,社会如何支持大量增加的人口就值得深入分析了。山东龙山文化时期遗址达1300余处,表明此时人口已大量增加,要解释这一现象还需联系当时的社会发展情况。龙山文化时期社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城址大量增加、文字出现、等级分化加剧,这一切又不同于西方的文明模式,只能从中国的历史实际进行分析。从综合大型工程,如城址、祭坛的建筑可以获知社会组织管理职能的加强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管理职能也会反映在农业生产的分工协作上,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扩大了农业生产。另外,农作物栽培技术的改善也会相应的增加产量,促进农业发展。因此可以说农业的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非单一变量的原因。可见,只有在量化研究的基础上,才能全面而深刻地揭示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因。

总之,山东地区史前农业考古研究无论是从整体叙述上还是从个案分析上,都要求我们必须采取多种方法并转换传统的研究视角,从中国历史发展的实际出发,在多种因素综合量化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中国农业发展的规律,阐释中国文明的本质动因。 三

山东地区史前农业考古研究虽然存在资料不足的现实情况,但是这并不妨碍农业考古学研究的深化,而且这种情况在不久的将来会逐步得到改善。现在重要的是能够使广大考古工作者特别是发掘者在意识上形成主动收集农业考古学资料的观念,带着科研目标去从事考古发掘工作。考古发掘是收集资料的主要方式,而且也是获得科学资料的关键。近年来,有关考古学分支学科的确立使得考古资料的信息量大增,这与发掘者的主观意识是分不开的。在农业考古学研究中植物考古学、动物考古学等分支学科的确立,让更多的考古工作者意识到了资料收集工作的重要性,因为研究的深入对考古资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在传统考古学资料中有些是无法获得的。山东地区史前农业考古学中植物硅酸体分析方法的应用以及相关研究的开展(12),为加强农业考古学资料的收集工作创造了条件。无疑新方法的应用扩大了研究的范围,也提高了农业考古学资料收集的精细化程度。

在资料不断丰富的条件下,山东地区史前农业考古学研究有望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突破。首先是农业生产工具的研究,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能够了解个别区域乃至整个山东地区生产工具的特点和具体的生产方式,不同地区、不同地域的生产工具是不同的,这与土质以及环境有直接的关系,而只有深化个案研究,才能了解地区间的差异。其次是农业起源的研究,多种理论与方法的综合分析,是其取得突破的保证。农业是如何起源的问题历来为学术界所关注,山东地区地理环境较为封闭,其区域的系统研究必将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这里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等的理论与方法在分析过程中的综合应用,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最后是农业与文明的关系研究,在其他研究不断深化的前题下,能够取得长足的进展。农业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保证,但农业的发展不一定就能导致文明的产生。这里任何单一的因素都无法解释文明的产生。因此,综合分析山东地区史前农业发展过程并结合相关领域的研究可以为文明的产生与发展提供合理的解释。

山东地区史前农业考古研究的问题还相当多,这些问题的解决还有赖于农业考古学理论、方法、技术的改进。国外的一些研究理论、方法、技术是在总结西方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对于中国的考古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还需中国实践的检验。因此,山东地区史前农业考古学研究在应用这些方法进行研究的时候,对总结中国自己的农业考古学研究理论与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注释:

(1)陈文华:《简论农业考古》,《农业考古》1984年第2期。

(2)吴诗池:《山东新石器时代农业考古概述》,《农业考古》1985年第1期。

(3)吴诗池:《海岱文化区的史前农业》,《农业考古》1985年第1期。

(4)吴诗池:《综述山东出土的农业生产工具》,《农业考古》1990年第1期。

(5)石敬东:《从出土文物看枣庄地区的史前农业》,《农业考古》2000年第3期。

(6)房道国:《济南地区古代农业考古概述》,《农业考古》1996年第1期。

(7)陈淑卿:《海岱地区龙山文化生产工具的类型学考察》,《辽海文物刊》1997年第2期。

(8)任相宏:《岳石文化的农具》,《考古》1995年第10期。

(9)这类文章很多,主要有:

何德亮:《论山东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养猪业》,《农业考古》1986年第1期。

刘俊勇:《试论东夷史前经济》,《中原文物》1994年第4期。

何德亮:《山东史前时期自然环境的考古学观察》,《华夏考古》1996年第3期。

(10)佟佩华:《海岱地区原始农业初探》,《庆祝山东大学考古系成立三十周年论文集》(待刊)。

何德亮:《试论山东地区的原始农业》,《庆祝山东大学考古系成立三十周年论文集》(待刊)。

(11)白云翔:《我国青铜时代农业生产工具的考古发现及其考察》,《农业考古》2002年第3期。

(12)有关山东地区史前植物硅酸体及其相关研究的论文主要有:

王克林、吴加安:《尉迟寺遗址硅酸体分析-兼论尉迟寺遗址史前农业经济特点》,《考古》1998年第4期。

靳桂云:《山东临淄田旺龙山文化遗址植物硅酸体分析》,《考古》1999年第2期。

孔昭宸等:《山东滕州市庄里西遗址植物遗存及其在环境考古学上的意义》,《考古》1999年第7期。

第2篇:古代文学研究综述范文

台湾当代诗阅读札记

《诗经·周颂》研究综述

21世纪出土文献与唐诗研究综述

新出石刻与贺知章研究综述

从事吟诵教育二十四年感言

近年来汉代骚体辞赋研究综述

独到的研究视角深切的文化关怀

试论谢灵运山水诗对赋体艺术的接受

凛然的诗意——关于杨方的写作

杨方诗歌中的“故乡”情结

魔幻的灵动:关于杨方诗歌的阅读随笔

远离红尘的雪莲——论杨方的诗

自由的行吟诗人——杨方诗歌简评

“驻校诗人”在中国:回顾与展望

基于大学校园文化情境的驻校诗人制度

现当代诗学研究的“问题与方法”意识

“发现”新诗的前提与方法

主持人语:出土文献与诗歌研究的思考

近三十年吴伟业诗女性书写研究综述

《周礼·春官宗伯》研究综述

“吟诵——中国式语文教学法”的继承与创新

我们一起来吟诵——盈视吟诵学习法

2012年中国古典诗歌研究论文索引

2012年中国古典诗歌研究硕士论文索引

2012年中国古典诗歌研究博士论文索引及摘要

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十年回顾研讨会综述

评张树国《汉—唐国家祭祀形态与郊庙歌辞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诗经》农事诗研究

评张树国《汉一唐国家祭祀形态与郊庙歌辞研究》

钱塘地域文化对三沈诗歌创作主题的影响

七载扫叶还诸旧观——评《玉台新咏汇校》

旧时王谢堂前燕——评《子弟书与清代旗人社会研究》

广博精专,缉熙于学——评《宋玉研究资料类编》

“在逃的一股香”——“反证”《现代诗:语言张力论》

重绘穆旦生命谱系——评易彬著《穆旦评传》

一条河流最终要到达的地方——论杨方的诗歌和故乡情

别真伪辨疑惑正传误——评陈尚君先生《唐女诗人甄辨》

以细读、交流和制度建设促进驻校诗人模式的系统化发展

诗吟和健康——代广青陇先生著《诗吟艺术的本质和形式》推荐词

儿童的心性儿童的诗歌——从吟诵角度谈小学语文教材革新

一部承前启后的呼唤之作——朱则杰先生《清诗考证》评介

重现诗歌的艺术本位——评李骞《20世纪中国新诗流派研究》

搜罗历代之珍版,汇萃各家之庋藏——评黄灵庚教授《楚辞文献丛刊》

“名正”言顺新见迭出——评张煜《乐府诗题名研究》

乐府诗音乐形态研究的开拓之作——评曾智安《乐府诗音乐形态研究

域外文学史观下的中国文学——也谈《剑桥中国文学史》

致力于解开唐诗密码的创新之作——评王志清先生《唐诗十家精讲》

第3篇:古代文学研究综述范文

[关键词]《说文解字》;小篆;字形

[中图分类号]1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7)06-0181-02

《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声读的字典,是中国文字学的奠基之作。作为古文字阶段的最后一种字体,小篆在汉字形体演变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下面我们对《说文》小篆字形进行分类综述

一、小篆字形综合研究

金{、程邦雄(2003)以《契文举例》为主,并参考孙氏的《名原》等文字学著作,从两方面讨论了孙诒让的甲骨文考释和《说文》小篆的关系,通过比较发现,小篆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存在不科学性,并对部分小篆字形进行了历时认同。

许曼(2006)从小篆的字体特点及其所反映的秦人的文化心理、价值取向、性格特征等角度来分析小篆成为秦国正统文字的原因,认为小篆字体与秦人的重实用、尚功利、精神文化缺失、“方圆”思想、内敛的性格特征、专制的文化心理息息相关。

许曼(2007)探讨了小篆的生成过程,分析了小篆对汉字形体所进行的改革,探讨了小篆与秦文化之间的关系,对篆改的影响及价值做出了客观的评价,并分析了小篆字体本身所存在的字体繁杂、不易书写以及某些小篆失去了构形理据等方面的问题。

朱栋(2012)以“上”“社”“瑁”“词”“要”和“?”为例分析了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对《说文》小篆字形及古文字形改定的情况,并探讨了得失。段玉裁在科学历史发展观点和研究方法理论的指导下,结合自己当时所能见到的语言文字材料对《说文》小篆和古文字字形进行改定,但是有些字的改定仍有不妥。

王珏(2013)论述了北宋张有在《复古编》中修改“走”的小篆字形对元明清篆书产生的不良影响。作者认为这样不仅有悖于金文字形,而且与人奔跑时手臂的动作也不符合。元明两代,大多承袭张有“走”的写法,明代有少数做些改变。清代是文字学振兴的时期,篆书书法家沿袭金文、大篆的写法,将“走”的写法带入了正轨。

二、小篆与其它字体的对比研究

古敬恒、孙建波(1994)阐述了小篆形体产生变化的三方面背景,介绍了小篆对古籀文字“三方面的省”和“五方面的改”,分析了小篆对古籀的省改与调整所反映的社会和思想现象。

姜玉梅(2007)认同隶书早于小篆在社会上通行,且和小篆同出一源的观点。通过从形体、用笔、笔画和偏旁等方面对古隶和小篆进行对比,发现二者有所差异。其原因在于二者的发展方向与使用场合各有不同,小篆是庄严的官方文字,古隶则是广泛流通的俗体字。

王卉(2008)将汉代金文中的规范篆文与《说文》中的小篆形体作比较,讨论了今本《说文》篆文存在的问题。她认为虽然《说文》篆法有系统性,但是有时这个系统既不符合实际通行的写法,也不符合古文字取象的固有构形,存在不合理的地方。

王平(2008)将322个比较清晰的魏晋南北朝石刻篆字与《说文》小篆进行对比,其中相同的有232个,存在差异的有85个,有5个篆字《说文》中未出现。作者认为,由于书写材料和时期的特殊性,未经传抄、传刻的魏晋南北朝石刻篆字依然保留了秦代规范小篆的特性,也反映了汉字形体发展末流时期篆文的特点。这一比较对认识现存大徐本《说文》小篆的准确度、《说文》小篆在传抄中的变异情况和中古时期汉字在隶变楷化过程中的原始信息具有重要的价值。

朱栋(2010)将《说文》中476组古文形体与对应小篆字形进行系统比较研究,验证了汉字形声化的发展趋势,发现《说文》小篆与对应古文字之间鲜明的同一性,发现小篆对古文表义、表音部件的优化对当今汉字的整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龙仕平(2010)将《睡简》1630个字分别与《说文》字头、重文及新附字作字形对比,二者形体结构不合的占48.15%,相合的占51.85%,这说明《睡简》和《说文》的字形上虽有一定的传承性,但《睡简》的单字形体很不统一,同一个字或者偏旁往往有不同的写法。《睡简》单字形体的变化凸显了更多早期隶变的痕迹。

张欣(2014)认为小篆向汉隶转变具有象形表意文字向衍形表意文字的发展、汉字偏旁部首的形体发生变化和隶书的体势由篆书的狭长取纵势变为扁平取横势三大特点,认为小篆与汉隶的构形和隶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隶变在汉字发展史上独特的地位。

刘征(2015)将小篆和以金文为主的古文字、以睡虎地秦简为代表的秦隶、以银雀山汉简为代表的汉隶进行字形对比,发现小篆与其他三者有很多不同:笔形上的不同有变曲为直、变连为断、笔画增加、笔画延长等;部件上的不同有移位、同化、增加等。这说明小篆并不是在实际生活中所使用的书写字体。

三、书法角度的小篆字形研究

雷黎明(2006)对《说文》小篆中的对称字进行了分类,分析了它们的构形理据,以及我国先民在造字和书写过程中的审美心理。他从《说文》小篆对称字体现模式的角度将对称的小篆分成上下对称、左右对称、“十”形对称、二字相合对称这四类,从构形理据这一角度分汉字方块性为小篆对称字提供了构形平台;篆前对称文字是小篆Τ谱值男纬苫础;对称是小篆内部结构平衡、稳定的需要;运用反向思维造字也是小篆对称字的形成途径等四方面对对称小篆进行分析,认为小篆的对称性体现了我国先民对对称美的追求。

徐为零(2015)介绍了大篆、小篆的特点,描述了小篆形体和笔画的特点,并且从艺术角度分析了大篆和小篆的对立美,认为大篆雄浑壮阔,小篆典雅秀逸,并针对篆书创作提出将二者特点互相融合的建议。

毛文(2015)认为《说文》中的小篆是表意清晰且构形成熟的文字系统,是书法创作的载体。他将篆书与隶书的写法进行了对比,还分析了其它字体的写法,并阐释了《说文》小篆对书法艺术发展的影响。

杨庆兴(2016)将小篆的发展历史分为初创、中兴、繁盛三个阶段,分析了这三个时期小篆的特点:初创时期对称古雅、中兴时期均衡飘逸、繁盛时期姿态万千,并介绍了这三个时期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肯定了小篆创新和发展的价值。

四、成就与不足

(一)成就

前人对小篆字形的研究正逐步走向深化,并且取得了很大成就,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异体字、形位、字形改定、讹形、对其它古文字的隶定、文化角度的研究以及书法角度等方面。前人通过对小篆的研究,发掘出小篆本身的特点,以及与其它古文字之间的关系,探索出我国古文字的特点与发展轨迹。

(二)不足

对不同版本《说文》小篆字形进行对比研究的较少。前人对小篆字形的研究多集中于小篆与隶变的关系、小篆与隶书的特点、从书法角度对小篆的研究,以及从其它一些零散的角度进行的研究等几方面。小篆字形的对比多局限于《说文》小篆与汉代篆文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石刻篆文之间的对比。《说文》版本颇多,字形并不统一,这就需要对多种版本《说文》小篆字形进行系统对比研究。

第4篇:古代文学研究综述范文

关键词:艺术真实;述评;古代艺术真实论

1.引言

艺术真实是中西方文学理论中的一个基本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真实理论还在不断发展。在人们过多的关注西方文学艺术真实观的同时,笔者认为我们也应关注到中国艺术真实理论的变化发展。笔者对国内艺术真实论的专著、硕博论文及核心期刊这三大类文献进行了简要梳理。硕博论文类文献,以关键词“艺术真实”在知网搜寻硕博论文情况,截止2015年5月,共计279篇论文。由于艺术真实一直是关注的热点,期刊较多,根据本文研究的范围,所以只选取了文学理论核心期刊类具有代表性的文献进行具体分析。其中《文艺研究》有12篇、《文艺理论与批评》有6篇,《文艺报》有5篇,《文学评论》有8篇,《外国文学研究》有4篇,《文艺理论研究》有26篇。

根据专著类书目的介绍及评述,笔者发现国内艺术真实论的专著多集中于20世纪80年代左右。本文主要列举的艺术真实论专著有:陆贵山《艺术真实论》、萧殷论文集《论生活、艺术和真实》、朱立元、王文英《真的感悟》和张炯《文学真实与作家职责》。

再者,经过国内文献研究的整理,从古代文论中梳理出艺术真实理论线索的文献不多。笔者发现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艺术真实理论尚有挖掘的空间。在古代文论中,很难找到有关于艺术真实理论的专论,但是其中关联性的线索是有迹可循的。笔者的问题是,中古国代文论中能否通过这种源头性线索的梳理来建立起中国古代艺术真实论的理论框架。笔者试从古代文论中梳理出相关线索以验证其探寻其可能性。

2.国内艺术真实论研究概况

笔者基于国内艺术真实理论专著、文艺学专业的硕博论文及核心期刊文献的综合分析,将国内艺术真实理论研究的问题及特点概括如下:一是艺术真实论的文献专著主要集中于20世纪80年代;二是艺术真实概念模糊不清;三是艺术真实理论研究呈现了极强自省意识及融合力;四是中国古代艺术真实论还有发展的空间。

2.1艺术真实论文献专著主要集中于80年代

围绕艺术真实论进行探讨的专著主要集中于20世纪80年代。艺术真实论专著主要有:陆贵山《艺术真实论》、萧殷论文集《论生活、艺术和真实》、朱立元、王文英《真的感悟》和张炯《文学真实与作家职责》。这些著作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深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及现实主义思潮的影响。这些艺术真实的观点主要围绕生活真实与历史真实的关系,艺术真实与生活的关系等。

陆贵山的《艺术真实论》首先在概述部分梳理了中西方艺术真实理论的历史发展。《论生活、艺术和真实》是萧殷收录的个人论文集子,主要论述了生活、艺术和真实的关系。此外,在文学写作实践方面也给年轻人指出了宝贵的意见。朱立元、王文英《真的感悟》一书首先梳理了西方艺术真实观的演变和中国艺术真实观的演变,并比较了中西方的艺术真实论,建构了艺术真实论的动态模型。张炯《文学真实与作家职责》一书共分为五辑。在本书中,张炯指出“作家的职责在于暴露”,他认为作家应该“全面地辩证地反映生活真实的问题”,弄清楚“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区别问题”,并要“准确地描写人物和关键的关系问题。”

2.2艺术真实概念的模糊不清

艺术真实的概念含混不清首先则体现于用法的混乱。如“艺术的真实”、“文学真实”、“文学的真实性”等。理论家们在运用此术语时则呈现自说自话的局面,也在一定程度上给读者造成了理解上的混乱。其次,艺术真实的概念在文艺界的讨论中众说纷纭。众多理论家关于艺术真实的概念也并没有清晰的界定,反而从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艺术真实与生活的关系中间接阐明观点。再者,艺术真实的概念界定也出现了变化,热衷于探讨艺术真实的性质,由以往的二元关系模式(如文学与生活的关系等)走入了多元动态的关系模式(如朱立元提出的艺术真实“创作―作品―鉴赏”的动态模型)。

2.3艺术真实理论研究呈现了极强自省意识及融合力

国内艺术真实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呈现了极强的自省意识及融合力。当理论发展到一定阶段不能普及性的运用并解决问题时,研究者会开始审视理论的更新与发展。如赵炎秋在《“艺术真实”辨析》一文中通过三类教材艺术真实观的比较,他指出了艺术真实研究的局限。颜翔林在《艺术:“真实”与“真理”的缺席》一文中运用怀疑论美学质疑“艺术真实乃文学之生命”的命题叶茂康在《“真实是艺术的生命”再认识》一文则主张推到“真实是艺术的生命”这一命题;他将“真实是艺术的生命”这一命题界定于现实主义范围之内。生琳,黄浩在《对现实主义艺术真实论的历史告别―新时期以来艺术真实问题讨论的基本思考与批判》一文中,结合网络文学,武侠,科幻小说以及网络统计数据,质疑已有的艺术真实论命题。

2.4中国古代艺术真实论还有发展的空间

中国古代艺术这是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在古代文论中梳理出的相关线索的文献较少。在此只列举部分文献,以咨参考。除了陆贵山《艺术真实论》(见本书21-24页)和朱立元《真的感悟》中对于中国古代艺术真实理论的相关梳理外,还有以下文献做出了相应的梳理。如张新艳硕士论文《论艺术真实之维》、朱述超硕士论文《袁枚“性灵”美学思想研究》分析了袁枚的性灵论,指出其情感论与真实论的统一。此外,王汝梅《白居易的文学真实论――谈小说理论的萌芽》一文中论述了白居易的文学艺术真实论并指出“我国古典诗论,从诗的主客、形神、虚实、有无、真魇两方面的对立、融合关系探求艺术真实,大道了极其精妙的程度,表现了特有的民族风采。”蒋述卓在《佛教对艺术真实论的影响一文中,从古代文论“真幻”、“情真”等范畴分析佛教对艺术真实论的影响。

3.小结

综合上述,国内艺术真实论文艺理论研究特点主要有四点,一是艺术真实论的文献专著主要集中于20世纪80年代;二是艺术真实概念模糊不清;三是艺术真实理论研究呈现了极强自省意识及融合力;四是中国古代艺术真实论还有发展的空间。艺术真实理论作为文艺理论的基本问题,依旧还有继续探讨及研究的潜在空间。(作者单位:1.云南民族大学;2.华中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景俊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现实问题与发展前景)陆贵山先生访谈录〔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0(1):104

[2] 景俊美.陆贵山学术思想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

[3] 萧殷《论生活、艺术和真实》[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145

[4] 朱立元,王文英《真的感悟》[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

[5] 张炯《文学真实与作家职责》[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130

[6] 赵炎秋.“艺术真实”辨析[J].中国文学研究,2008(03):14-17

[7] 颜翔林.艺术:“真实”与“真理”的缺席[J].文艺理论研究,2003(05):62-68.

第5篇:古代文学研究综述范文

一、关于磁州窑的定义 要谈磁州窑的考古发现与研究,首先要厘清磁州窑的内涵和外延。磁州窑作为一个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磁州窑是指古瓷州境内的窑场,有两个中心,一是在滏阳河流域以彭城镇为中心,一是在漳河流域以观台镇为中心,包括了观台、冶子、东艾口、申家庄、观兵台、南莲花、荣华寨等窑场。广义的磁州窑是一个窑系或者大而化之的说是一种艺术风格的概念。陈万里将这个概念下的器物称为“宋代北方民间瓷器”,从中可窥见磁州窑类型的产品生产之广。本文所讨论的磁州窑主要还是指的狭义的概念。 二、对于磁州窑研究主题的分类 笔者根据掌握的磁州窑的相关资料,将除去遗址调查及发掘报告的磁州窑的相关研究分为以下七类: (一)综述及历史研究。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为秦大树发表在《文物春秋》1997年增刊的《简论观台窑的兴衰史》,将观台窑的烧制过程分为初创期、发展期、繁荣期和衰亡期四大阶段来介绍观台窑的发展、变化。综述类的研究随着考古资料的不断丰富而不断充实完善,因此在1958年对观台窑址的发掘之前,是没有足够的资料展开此类研究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此类研究逐渐增多,并且出现了分朝代的更加细致的综合研究。 (二)特定器型研究。此类研究中最多的便是对瓷枕的研究,研究的方向包括馆藏瓷枕的介绍;瓷枕的造型与装饰艺术概论;其上的诗词及书法、绘画;“张家”造枕等。此外磁州窑的瓶类器物如梅瓶也是一个研究的焦点,主要探讨的问题有瓶类的分型分式、器型演变、装饰手法及胎釉、功能作用等。但也应看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关于瓷枕的研究虽多,但大都停留在表面,对瓷枕的烧制工艺及地点、分销路径还应有更加细致的研究。 (三)装饰品种研究。分为对釉色和对具体装饰手法的研究。主要的研究成果集中在对白釉剔花、白地黑花、红绿彩、黑褐色彩瓷、彩绘牡丹纹、翠蓝釉等装饰手法的研究上。此方面的研究已较为成熟,但还需科技考古手段的介入使之更加深入。 (四)艺术鉴赏及文化现象研究。包括了对磁州窑器物上的书法、绘画、诗词等方面的鉴赏研究及磁州窑相关的民间文化现象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更多的和文学史、艺术史及民俗学联系在一起,极大的拓宽了磁州窑的研究范围。 (五)科技分析研究。代表是李虎侯对磁州窑古瓷中微量元素的中子活化分析。[1]研究目的为整理出瓷片标本微量元素含量变化的规律,并通过这些规律来寻找器物的地方特征和时代特征。值得注意的是,相对于传统的地层学和类型学研究方法,科技分析虽有其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但又由于精确操作的严格要求往往难以达到而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误差问题,有待后来人解决。 (六)关于相关学术定义的研究。相关的研究包括对“窑系”这一概念的批判性研究以及对磁州窑民窑特色的研究。此类研究建立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之上,更近一步对磁州窑做出了诠释。 (七)与其他瓷窑的关系研究。通过对古代瓷窑的发掘和研究,我们发现各地窑场的产品种类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尤其是入宋以来,商品经济的发展极大地刺激了生产,同时各个窑场之间的交流频繁,相互模仿的情况尤为多见。这样的情况,为我们区分不同窑场的产品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研究磁州窑与其他窑场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磁州窑与定窑,磁州窑与当阳峪窑的关系上;当然,与其他窑场如淄博磁村古窑、鲁山段店窑、江西吉州窑等瓷窑的关系也有涉及。 三、不同时期对磁州窑的研究 秦大树将对磁州窑的记载和研究分为明代初年到二十世纪初;二十世纪初到五十年代末期;五十年代末期以后三个阶段。[2]笔者认为根据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的研究状况,还可以细分为五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末;八十年代末至今。其中以1987年北京大学考古系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联合对磁州观台窑址的发掘为标志划分,此后磁州窑的研究成果不但数量上大大增加,而且涉及面更广,并有向纵深方向发展的趋势。至于分期的原因,多是新遗址的发现和考古调查发掘工作的开展。关于磁州窑的最早的记载出现在明代人曹昭所撰的《格古要论》中,关于其中“素者价高于定器”不同的版本有着截然不同的记载。宋已大量生产的瓷窑待到明代才有记载,可知在当时磁州窑是不为知识分子重视的,由此也体现了磁州窑的民窑特色。“对磁州窑的重新认识和对其研究热潮的兴起发端于本世纪初宋代钜鹿古城的发现。大批宋代文物的出土引起了人们寻找这些瓷器窑口的热情。”[3]出版了李详耆、张厚璜辑的《钜鹿宋器丛录》。此期国内学者主要是针对钜鹿遗址出土的个别器物做描述性的工作,并没有深入的研究。考古工作也仅为对个别窑址的报道及调查,如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叶麟趾根据传闻报导的东艾口窑和1951年陈万里调查发现的观台窑。由于此期资料稀少就谈不上对磁州窑的全面认识,更逞论对磁州窑风貌特征的把握,但突出的一点是赫勃逊等学者“磁州窑型”概念的提出。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推动磁州窑研究的标志性事件便是1958年河北省文物工作队配合引漳灌溉工程对观台窑址进行的小规模发掘并发表了简报。相关的考古工作还有1960-61年河北省文物工作队对观台窑遗址的大规模发掘及1964年故宫博物院李辉柄以邯郸市观台镇、东艾口村及磁县南部的冶子村为重点的调查。此期关于磁州窑的研究,首先在数量上就较前一期大量增加,学者们以实地发掘资料和较为详细的调查资料为基础,对磁州窑的产品种类、器型、釉色及装饰手法、艺术特色等进行了研究,对磁州窑诸窑的自身特色、烧造历史及与周边瓷窑的关系等也做出探讨。国外学者中长谷部乐尔的成就较为突出,他著有第一部研究磁州窑的专著《宋代的磁州窑》。此期,磁州窑的面貌基本清晰,已有较为成熟的综合性论述。但所做田野工作还不够细致,还有待后来的正式发掘来揭示。#p#分页标题#e# 1987年北京大学考古系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联合对观台窑址再次进行了发掘,出土各种完整或可复原的瓷器2千多件,瓷片数十万片。[4]将遗存分为四期七段,证明了观台窑创烧与五代末至北宋初年,终于元末。此期磁州窑研究的最大亮点便是引入了科技分析,包括微量元素中子活化分析、窑炉的热功研究等等,这也将是今后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此外,对于特定时期、器型、装饰手法等的专题研究占据多数,许多学者还进一步将对磁州窑的研究与美学鉴赏、书法绘画艺术、诗词赏析、当时的社会生活情况紧密结合起来,使磁州窑的研究进一步向着纵深方向发展。 磁州窑的考古工作目前主要是集中于对观台窑遗址的发掘上,其他窑址或是由于遗址处于现在的生活区或工业区下,或是由于破坏严重,所做的田野工作还十分有限。因此,要了解磁州窑的全貌,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6篇:古代文学研究综述范文

论1948年苏南冲突的结果--南斯拉夫是如何走上独立道路的? 沈志华

"美国例外论"和工运史研究 刘军

浅析公众舆论于尼克松对华政策的影响 何慧

《海德公园宣言》与二战期间加美关系 潘迎春

日本"满洲移民"战略意图新探 高乐才

泰国帕侬诺石宫遗址和真腊古史补证 段立生

从城邦的特征看古代雅典妇女的地位 裔昭印

试论中世纪基督教婚姻思想中的矛盾性 薄洁萍

清末汉文文献中有关马可·波罗来华的最早记述 邹振环

"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的一些新观点 吴恩远

俄罗斯历史编纂中的苏联解体问题 段启增

有关封建主义研究的新动向--苏珊·雷诺兹的《封土与封臣》及其他 黄春高

战后欧洲联合中“联邦主义”思潮的初步考察 黄正柏

澳大利亚人的亚洲观及澳亚关系 张秋生

遏制的逻辑——评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华“战争边缘”政策 宋德星

简论汉密尔顿对美国宪法的贡献 司美丽

古巴的及其历史意义 冯秀文

法国与鸦片战争 葛夫平

法国宗教战争与欧洲近代政治思想的产生 王加丰

80年代末期苏联社会情绪激进化的政治历史学分析 黄立茀

古埃及文字及其影响 令狐若明

12—13世纪英国法律制度的革命性变化 程汉大

瑞典传教士在中国(1847—1949) 尹建平

开拓创新 另树一帜——评阎照祥著《英国政治制度史》 李培锋

努力建立西方史学史研究的中国学派——评张广智等著《西方史学史》 徐善伟

关于印欧语系的起源问题 龚缨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厄尔·白劳德的研究 丁金光

回首百年足迹 汲取历史智慧——上海学者的20世纪历史总体性研究 季惠群

上海世界史学会2000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综述 崔志鹰

世界史研究领域的新成果——“西方国家民族文化与现代化”丛书简介 汤德美

宗教对抗国家——埃及现代化的难题 钱乘旦

美国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特点 黄柯可

试论抗日战争中非洲华侨的贡献 李安山

从军事经济实力的消长看苏德战争的成败 余章松

关于英国“自耕农”的再研究 徐奉臻

16、17世纪诺夫哥罗德封建土地占有形态的特点 许桂敏

希腊罗马人对犹太教的误读 宋立宏

古代日琉关系考 米庆余

令人遗憾的800字——评《西方国家形态史》等著述对“intendants”的有关论述 陈文海

关于研究20世纪世界历史进程的若干意见 李植枬

中国“东南亚国家联盟及其防务”研究20年 胡志勇

柏林危机(1958—1963)的研究动态和新解密档案的启示 刘得手

文化变革与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读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向荣

评《我们所在的国家》 陈晓律,张琴华

现代化问题的病理研究——评《现代化通病》 李喻喻

关于1925年车臣事件的档案 郑异凡

中国世界现代史研究会西南分会第七次学术讨论会综述 王蕾,张世均

新版美国历史学会《历史著述指南》介绍 东来

当代美国大都市区社会问题与联邦政府政策 王旭

20世纪英国世袭贵族的衰落 阎照祥

试析1999年澳大利亚共和表决失败之原因 汪诗明

超越的悖论——试析西欧中世纪修道院改革运动 刘新成

沃伦法院与美国议席分配制度改革 白雪峰

经济因素在美国对日政策中的作用(1937—1941) 蔡玉民

铁道知识在日本的传播与京滨铁路的诞生 祝曙光

古代巴尔干伊利里亚人述论 沈坚

著名历史学家丁则民教授逝世

以色列的两大族类:阿士肯纳兹人和塞法迪人 杨军

全俄统一市场究竟形成于何时 张广翔

中日现代化比较研究一百年 田毅鹏

《欧洲五百年史》已经面世

世界现代史领域的又一部力作——评高教新版《世界现代史》 吕正明

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苏美尔文明的灭亡 吴宇虹

奥古斯都与罗马帝国初期的人口普查制度 宫秀华

英国对欧洲大陆怀疑主义根源剖析 赵怀普

简论尼克松对华政策的影响 何慧

中日两国现代化变动特征的比较 张经纬

朴正熙与韩日邦交正常化 赵成国

马丁·路德与犹太人问题 罗衡林

关于“美国制造业体系”和“劳动力稀缺论”的讨论 韩铁

评《正义之剑——全球之追捕审判纳粹战犯史鉴》 郭方,邸文

另辟蹊径的英国内战史研究——读戴维·昂德唐的《狂欢、暴动与叛乱》 宫艳丽

三菱财阀的企业文化特征 王文英

武汉大学开办世界史试验班 向荣

“激进与渐进——中俄改革比较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葛新生

中国关国史研究会第十届年会暨学术讨论会综述 赵艳,白建才

怎样利用网络研究世界历史 刘作奎

世界现代史学会西北分会2002年学术会议综述 陈香苓

文明交往:解析全球化的新路径——读《文明交往论》 巨永明

《德国法西斯的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起源研究》评介 黄正柏,邢来顺

美国现代城市郊区化动因初探 孙群郎

内战以后美国南部的"农业阶梯"问题 孟海泉

维多利亚时代中期英国中产阶级中上层的家庭意识探究 郭俊,梅雪芹

东帝汶天主教会的变迁及其影响 鲁虎

论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的石油危机对策 李凡

16-17世纪英国商业资金的投向 赵秀荣

14-17世纪欧洲的军事革命与社会变革 许二斌

论中古英国"国王靠自己过活"的原则 施诚

"人文主义"的兴起--一个有关史学认识的个案分析 陈新

20世纪英国宗教改革史学 刘城

《从民族国家走向帝国之路》评介 王宇博

沃勒斯坦怎样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转型--评《转型时代》 吴英

英国史研究领域的一部新作--《英国法制史》评介 王章辉

对20世纪国际关系的再思考--评《二十世纪国际关系史论》 衣永刚

马尔都克不是太阳神 国洪更

"新世纪世界史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召开 潘迎春

俄罗斯东欧研究在法国 端木美

《拉丁美洲农业的发展》举办首发式 静洁

论法国"普利文计划"的失败 朱正梅

英法对北美整体性的认可与美利坚民族的形成 张涛

皮尔逊与第一支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创建 孙洁琬

南非种族隔离制与阿非利卡人政治经济优势地位的确立 刘兰

试论马来西亚华人与马来人的民族关系 李一平

古埃及"象形文字"的译名问题 王海利

西欧中世纪的权利之争与近代人权观的形成 王加丰

论中古基督教之异端 张学明

20年来我国台湾学者世界古代史研究综述 李长林,杜平

关于二战期间中美战略关系及中国抗战地位的研究述评 韩永利

伊朗危机与冷战起源研究的力作--读《伊朗危机与冷战的起源》 李铁匠

对环境问题的文化批判--读唐纳德·沃斯特的《尘暴》 高国荣

赫尔岑村社思想的来源--对"哈克斯豪森说"的辩正 马龙闪

加、美在中国联合国代表权问题上的分歧(1964-1966) 唐小松

初论德国人文学者梅兰希顿 陈钦庄

《俄国史新论--影响俄国历史发展的基本问题》评介 刘祖熙

《欧洲中世纪的生活》读后 王亚平

高教版21世纪教材《国际关系史》读后记 王云龙

刘宗绪教授的史学贡献 楼均信

欧洲历史上家庭概念的演变及其特征 俞金尧

论近代英国版权制度的形成 张乃和

拉丁美洲现代化进程中的民众主义 董经胜

试论殖民地时期墨西哥大庄园的特征 王文仙

镀金时代美国西部牧区的资本流入 周钢

赫·维·伊瓦特与澳大利亚独立外交 张天,张静抒

洪堡与蔡元培教育思想比较研究 费迎晓,丁建弘

冷战年代中苏教育交流的启示 顾宁

圣经中的魔鬼及其社会伦理意义 林中泽

圣职推荐权与教士的职业生涯 刘城

试论文艺复兴时期戏剧中的古典源流及其人本精神 张俊芳

英国犹太史研究的起源与演变 王本立

近代英国法人观念的起源 张乃和,Zhang Naihe

论冷战期间美国的"隐蔽行动"战略 白建才,Bai Jiancai

论法国殖民统治下的越南教育 陈立,Chen Li

16-19世纪澳门"黑人"来源考述 汤开建,彭蕙,Tang Kaijian,Peng Hui

论殖民地时期墨西哥大庄园的债役雇农制 王文仙,Wang Wenxian

现代化和现代性--韩国现代化的另一种观点 金璟东,张德明,姜芃

环境史学与跨学科研究 高国荣,Gao Guorong

制衡与三权分立是否是同一项原则辨析 张定河

中国亚述学研究述略 国洪更,陈德正

评马生祥教授的《法国现代化》 高春常

《17世纪的英国社会》评介 刘秋香

2006年《世界历史》征订启事

第7篇:古代文学研究综述范文

2."质孙"对明代服饰的影响李莉莎,LILi-sha

3.产业结构视角下中国税收超GDP增长问题研究乌兰,Ulan

4.跨国公司嵌入与区域产业集聚战略——以英特尔大连投资为例陈景辉,于成学,CHENJing-hui,YUCheng-xue

5.基于二维模式的供应链冲突处理策略探析王昕旭,WANGXin-xu

6.中国耕地保护制度研究综述张宇,刘涛,ZHANGYu,LIUTao

7.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财税自治权的几点思考——兼论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与中央的权限划分程建,CHENGJian

8.公有所有权:一个分析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新视角祝之舟,丁文英,ZHUZhi-zhou,DINGWen-ying

9.中国传统伦理的法律表达陈秀萍,郇兴艳,CHENXiu-ping,HUANXing-yan

10.环境刑法司法解释评析傅学良,FUXue-liang

11.论女性心理与柔性化领导方式朱斯琴,ZHUSi-qin

12.阿尔蒙德公民文化理论述评张钦朋,ZHANGQin-peng

13.《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的民主法治思想及其启示刘国栋,LIUGuo-dong

14.技术进化的意向性解析王金柱,WANGJin-zhu

15.国内科学实践哲学研究综述袁海军,YUANHai-jun

16.《晚清四十家诗钞》与桐城诗学刘和文,LIUHe-wen

17.宋濂与"台阁体"关系新探陈昌云,CHENChang-yun

18.试论"学诗如学仙,时至骨自换"之内涵张振谦,ZHANGZhen-qian

19."夜诵"考向回,XIANGHui

20.卢梭美育思想对"美育代宗教"命题的影响种海燕,CHONGHai-yan

21.现象学视域中知觉理论向审美知觉的发展——以超越主客二元对立模式为主线董惠芳,DONGHui-fang

22.浅论民族主义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新变化任其怿,王维佳,刘倩,李慧茹,RENQi-yi,WANGWei-jia,LIU-Qian,LIHui-ru

23.辽天祚帝元妃身世及诸子考史风春,SHIFeng-chun

24.薛延陀部名称与起源考包文胜,BAOWen-sheng

25.儒何以柔赵雪波,ZHAOXue-bo

26.释"於"——兼谈虚词词典的义项排列任晓彤,RENXiao-tong

27.语境与语篇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李玲君,LILing-jun

28.民族地区高校社科学报发展的现实选择齐昆,杨雪梅,QIKun,YANGXue-mei

1.应对气候变化:欧盟的实现机制——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体系杨志,陈军

2.对欧盟民航业碳排放收费问题的透视郭兆晖,李普,廉桂萍

3.浅析美国碳排放权制度及其交易体系胡荣,徐岭

4.全球碳交易市场构建与发展现状研究陈波,刘铮

5.低碳经济研究综述王岩,李武

6.关于蒙古族传统文化公法保护的思考——以内蒙古乌审旗为例张文香,卢赞赞,李晨希

7.20世纪中叶土默特地区寺院经济初探乌云

8.当代中国地方治理的政治生态分析:基于府际关系任维德,乔德中

9.和谐社会的政治文化及其构建乔福龙

10.政府与郝红鹰

11.金融危机视阈下对资本主义的反思和社会主义的展望班秀萍

12.刑事和解制度的社会功能与政治功能及其结构萨其荣桂

13.合同义务与合同附随义务的比较研究郭连恒

14.认识论中的事实文本和意义赵东海

15.控制自然与异化消费——威廉·莱斯的生态危机理论述评郝峰,殷雄飞

16.论聂荣臻的科学技术管理孙丽

17.论匈奴世袭制度李春梅

18.近代天主教会对后套地区的水利开发及其影响田军

19.蒙古入侵期间罗斯东正教会拒绝与天主教会合并的原因国春雷

20.英国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政教关系张建辉

21.元上都扈从诗的民族精神要素发微杨富有

22.汤斌与康熙的诗文交往考论黄建军,高志忠

23.叶燮的学古诗论与其诗歌创作李朝军

24.论军事题材熟语的文化功能王枫

25.基于EPG的蒙古语语音研究包桂兰

26.论英语中的法语借词及其对英语文体的影响郑丽莉

27.《诗心妙悟自然——中国山水文学研究》评介武彬

28.《中国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评介李春林

29.《征服世界的人——成吉思汗》评介王晓俊

1.对蒙古族传统服饰文化传承问题的思考曹莉,CAOLi

2.伪蒙疆政权刑事诉讼法初探宋从越,SONGCong-yue

3.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研究:问题、成因、对策孟慧君,程秀丽,MENGHui-jun,CHENGXiu-li

4.草原生态重建的国家补偿李晓蕙,滕有正,LIXiao-hui,TENGYou-zheng

5.基于聚类分析的内蒙古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综合评价巩芳,常青,白布赫,文宗川,GONGFang,CHANGQing,BAIBu-he,WENZong-chuan

6.凯恩斯政府干预理论对化解全球金融危机的启示与借鉴刘银喜,徐天骄,LIUYin-xi,XUTian-jiao

7.全球化视野中的政府道德责任曹淑芹,任金秋,CAOShu-qin,RENJin-qiu

8.中国权威观的历史形态及其启示吕瑛,韩蕾,LVYing,HANLei

10.关于国家文化的国际法思考李英芬,LIYing-fen

11.""后内蒙古诗歌批评综论刘志中,LIUZhi-zhong

12.从《梧门诗话》看法式善的唐诗观米彦青,MIYan-qing

13.陈澧词学观探论陆有富,LUYou-fu

14.从《进学解》看韩愈在对话式表达艺术上的贡献徐晖,XUHui

15.论唐宋词中的愁情葛琦,GEQi

16.南朝咏物诗对促进五言诗律化的意义赵红菊,ZHAOHong-ju

17.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草原旅游发展研究——以锡林郭勒盟为例郝晓兰,HAOXiao-lan

18.基于旅游者意象感知的旅游地竞争力分析——以草原旅游地为例乌铁红,WUTie-hong

19.提升内蒙古旅游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研究敖红艳,慕晓峰,AOHong-yan,MUXiao-feng

20.信息技术对旅游者消费行为影响的研究王亚峰,WANGYa-feng

21.民国北京政府时期都统制度初探——以绥远都统的设置为例张建军,ZHANGJian-jun

22.清末民初大学预科教育制度述评斯日古楞,Siriguleng

23.试论萧乾新闻作品的文学性因素刘寒娥,彭超群,LIUHan-e,PENGChao-qun

24.哈贝马斯理论视野下网络的非公众舆论表征邢渊渊,XINGYuan-yuan

25."不折腾"英译的认知理据邢晓宇,XINGXiao-yu

26.一致式向隐喻式的转化与英语语句的信息密度李梅,LIMei

27.少数民族文物翻译中的补偿问题戈思齐,GESi-qi

28.当代俄语先例名文化内涵解读苏娅,SUYa

29."把"字句句法-语义研究赵金色,ZHAOJin-se

30.试论普通话高元音[i][(η)][ι]在音位上的分合李秀,LIXiu

1.清代蒙旗社会喇嘛教信仰问题研究祁美琴,QIMei-qin

2.《阿勒坦汗法典》及其内容浅析那仁朝格图,Naranchogt

3.元顺帝时期士人政策述论展龙,ZHANLong

4.高丽女性在高丽与蒙元关系中的作用崔鲜香,CUIXian-xiang

5.论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配套立法丁鹏,DINGPeng

6.尼莫形象权法律思想评析马波,MABo

7.未成年人犯罪诉讼程序的理论基础孟军,MENGJun

8."异化的现代性"及其超越的文化指向刘丽,牟永福,LIULi,MUYong-fu

9.政策网络的动力演化机制及其管理研究匡霞,陈敬良,KUANGXia,CHENJing-liang

10.内蒙古工业所有制结构变迁与就业关系研究杜凤莲,陈晓霞,DUFeng-lian,CHENXiao-xia

11.以市场气氛假说检验全流通时期A股IPO抑价现象的实证分析梁志隆,LIANGZhi-long

12.内蒙古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李银河文集》(1-10卷)

13.试论中晚唐诗人张祜的宫词赵乐,程郁缀,ZHAOLe,CHENGYu-zhui

14.民初的骈体小说创作何以繁盛郭战涛,GUOZhan-tao

第8篇:古代文学研究综述范文

Retrospection and Projection

殷墟甲骨的发现,迄今已达一百年了。甲骨确切地说是在哪一年发现的,学术界颇有争议〔1〕,今后还可能讨论下去, 但考虑到“村农收落花生,偶于土中检之”, 于是为古董商人所得之说, 其始出或在1898年冬,而由王懿荣鉴定则是1899年。不管怎样,现在开始纪念这件学术史上的大事,是应该的,也是必要的。

甲骨的出现导致一门学科的产生,就是现在大家知道的甲骨学。“甲骨学”这个词系何人何时首创,有待考证,然据胡厚宣先生的《五十年甲骨学论著目》,率先以“甲骨学”揭橥于论著标题的,是朱芳圃先生。朱氏是王国维先生在清华的弟子,他在1933年出版专著《甲骨学文字编》,1935年又印行《甲骨学商史编》。同时,1934年《中法大学月刊》有李星可《甲骨学目录并序》,1935年复旦大学《文学期刊》有郑师许《我国甲骨学发现史》〔2〕, 此后“甲骨学”作为学科名称便广泛流行〔3〕。

甲骨学的内涵可有狭义与广义。狭义的甲骨学特指甲骨及其文字本身的研究,广义的则举凡以甲骨文为材料论述历史文化者皆得纳入。过去如董作宾先生《甲骨学五十年》(后修改为《甲骨学六十年》),胡厚宣《甲骨学商史论丛》、《五十年甲骨学论著目》,严一萍《甲骨学》等,取义均较专门。本文所述也想以狭义的甲骨学为限,略陈拙见,请方家指教。

让我们先由甲骨的搜集著录谈起。殷墟甲骨到如今一共出土了多少片,因为“片”的定义不很明确,加之收藏分散,不断流动转手,要精密统计是很不容易的。50年代初,陈梦家先生曾估计为10万片〔4〕。近年,胡厚宣先生计算有16万多片〔5〕。最近有学者表示不同意, 仍认为“近10万片”为妥〔6〕。甲骨绝大多数是碎片, 陈梦家文以小屯YH127坑情形为准,推断相当“完整的甲和胛骨数千”,不过YH127龟甲基本完好,从历年发掘经验看,实在是罕见的,多数情况下甲骨在埋藏时业已残碎,所以碎片所代表的完整甲骨数量会更多。

甲骨的著录,始于1903年刘鹗的《铁云藏龟》,到1983年郭沫若先生主编、胡厚宣先生总编辑的《甲骨文合集》图版13册出齐,为一大结穴。《合集》汇总诸家,共收录甲骨41956片, 当时已出材料的主要内容皆已搜罗在内。作为《合集》组成部分的释文及来源表,也将于近期出版。

《合集》以后,又有若干著录问世。其间比较大宗的,发掘品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小屯南地甲骨》,收藏品有许进雄《怀特氏等收藏甲骨文集》、松丸道雄《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藏甲骨文字》、李学勤、齐文心、艾兰《英国所藏甲骨集》、雷焕章《法国所藏甲骨录》与《德瑞荷比所藏一些甲骨录》,伊藤道治《天理大学附属天理参考馆藏品甲骨文字》、胡厚宣《苏德美日所见甲骨集》和《甲骨续存补编》等等。目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学者正在做《甲骨文合集补遗》的编纂工作。

《合集》及其后种种著录,为全面整理殷墟甲骨准备了条件。例如吉林大学于省吾先生等学者安排计划,编著“《殷墟甲骨刻辞摹释总集》、《殷墟甲骨刻辞类纂》、《甲骨文考释类编》(出版时名《甲骨文字诂林》)、《甲骨文选》等四部著作”,构为“一个完整的系列”〔7〕。这些书籍, 已经取代了多年来人们习用的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岛邦男《殷墟卜辞综类》等书。其中《甲骨文选》未出,但已有王宇信等主编的《甲骨文精萃选读》、徐谷甫、濮茅左的《商甲骨文选》等,体例略似。

整理工作, 还需要提到香港饶宗颐先生主编的《甲骨文通检》〔8〕。《通检》已出四册,第一册先公、先王、先妣、贞人,第二册地名,第三册天文气象,第四册职官人物,极便学者。据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有“甲骨文电脑资料库研究计划”,规模宏大,刻正逐步实施中。

甲骨的缀合复原,也是整理的一个重要方面。缀合专书,始于曾毅公先生1939年的《甲骨叕存》,该书于1950年扩大出版为《甲骨缀合编》。专就抗战前发掘所获甲骨缀合的,有郭若愚先生等《殷虚文字缀合》〔9〕、张秉权先生《殷虚文字丙编》〔10〕。70年代,又有严一萍《甲骨缀合新编》及《甲骨缀合新编补》〔11〕。

据以上叙述可见,甲骨的著录和整理,于几代学者的努力下,业已有了显著的成绩,为深入研究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当然这样说并不意味今后没有更多工作好做。以材料的搜集而论,国内外还有若干公私收藏,数量尽管不多,仍有精品,令人兴遗珠之叹。著录的方式也可以改进。早期仅用拓本,甚或限于条件,以摹绘代之,不少原物至今已不可见,非常可惜。实则甲骨除文字以外,其本身尚须从许多角度考察研究,不是拓片摹本所能代替。对较重要的标本,采用彩色摄影等等方法著录,将有裨于研究的进展。缀合拼复也有好多工作可以进行。比如《殷虚文字乙编》新版和补遗已出,《甲、乙编》的坑层记录也发表了,使这些发掘材料的进一步拚缀更有条件。

甲骨文字的考释,是古文字学最明显的一项成果。自1904年孙诒让著《契文举例》发端,不知有多少学人于此付出心力。释读文字的作品,在每年出现的甲骨学论作中,总是数居首位。

已出土甲骨到底包含多少不同的字,长期以来学者间有各种估计。多数人根据孙海波《甲骨文编》、金祥恒《续甲骨文编》,推定为5000字以上,然而近日有学者做了仔细研究,指出只有4000字左右,其说当更可据。于省吾先生考释甲骨文字,收获甚巨,其《甲骨文字释林》自序云,甲骨文字“已被确认的字还不到三分之一,不认识的字中虽有不少属于冷僻不常用者,但在常用字中之不认识者,所占的比重还是相当大的。……所以说目前在甲骨文字的考释方面,较诸罗(振玉)、王(国维)时代虽然有所发展,但进度有限。”20年前他这番话今天仍旧适用,可见甲骨文的读释是十分困难的。有人宣称在短期内释出多少字,断不可信。

甲骨文的字编,起着汇集文字考释成果的作用。这种字编虽以罗振玉1916年的《殷虚书契待问编》为滥觞,惟其内容限于待考,真正成系统的当以1920年王襄先生《簠室殷契类纂》、1923年商承祚先生《殷虚文字类编》为最早,而最流行的是孙海波《甲骨文编》。《甲骨文编》初版于1934年,1965年出了修订版〔12〕。近年新出的熘惺嫦壬鞅唷都坠俏淖值洹贰?3〕,更为广博精审。结集诸家训释的专书,过去较完备的是李孝定先生《甲骨文字集释》〔14〕,近期则有上面谈到的《甲骨文字诂林》,着手考释甲骨文字者都可由之得到帮助。

董作宾先生1935年的名文《甲骨文断代研究例》〔15〕,是殷墟甲骨分期的开山之作。“断代研究”本为一词,由于大家习引《甲骨文断代研究例》,在古文字学界竟把“断代”当成“分期”的同义语了。甲骨大多是非发掘品,缺少坑位和地层关系的记录,给分期带来障碍。董氏以发掘材料为基础,创立了五期的分期学说,为学者普遍遵循。此后随着殷墟发掘中甲骨新材料的发现,他对自己的分期作了几次补充修改,如在《殷虚文字乙编自序》中提出“文武丁卜辞”之说,在《甲骨学五十年》中认为第一期应包括祖庚。“文武丁卜辞”说引起了一系列讨论,陈梦家先生1951年起在《燕京学报》上发表《甲骨断代学》(后收入《殷虚卜辞综述》)〔16〕,指出“文武丁卜辞”其实属于武丁时代。1953年,日本贝塚茂树、伊藤道治两先生的《甲骨文断代研究法之再检讨》〔17〕,也有类似意见。陈梦家等先生的见解,近年已得到考古发掘证据的支持。

在“文武丁卜辞”问题讨论之后,又有“历组卜辞”的问题。历组卜辞基本上即董氏五期中第四期那类卜辞。1928年,加拿大学者明义士作《殷虚卜辞后编序》(未完成),曾认为这类卜辞属武丁后半至祖庚时。1960年以后,我达到类似的看法,1977年以殷墟妇好墓的发现为契机,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此说后来幸得裘锡圭、林沄等先生的支持发展,同时也有不少学者反对。1973年小屯南地的发掘,进一步刺激了有关的讨论。由历组卜辞的研究,引申到甲骨分期理论的检讨,形成了被称为“两系说”的分期新说。关于新说的详情,可看1996年末出版的《殷墟甲骨分期研究》一书〔18〕。

甲骨分期讨论持不同见解的各方,对有关研究的深入都有其贡献,这是我多次强调过的。综观讨论的过程,田野发掘的进展实有其决定的影响。最近小屯南地发掘报告的发表〔19〕,使我们对不同意“两系说”的看法有了更多的认识〔20〕。相信殷墟的继续发掘,会促进分期问题的解决,到那个时候,运用甲骨材料去探讨历史文化就将更加便利。

殷墟甲骨的发现,引导到殷墟遗址的确认及其一系列发掘,从而展现出商代丰富光辉的文化面貌,已经载入世界考古学的史册〔21〕。也许更重要的是,这一重大发现以不容辩驳的证据填补了古史的空白。对于我国绵延久远的历史,曾有种种怀疑否定的论点,例如19世纪晚年,有名考古学者德摩根在其《史前人类》中,便断言中国文明只能上溯到公元前7、8世纪〔22〕,与其后国内提出的“东周以上无史”论相合。甲骨的发现和殷墟发掘,一下子恢复了一大段古史。王国维研究甲骨,论证了商朝先公先王的谱系,他说:“由此观之,则《史记》所述商一代世系,以卜辞证之,虽不免小有舛驳,而大致不误,可知《史记》所据之《世本》全是实录。而由殷周世系之确实,因之推想夏后氏世系之确实,此又当然之事也。又虽谬悠缘饰之书,……其所言古事亦有一部分之确实性,然则经典所记上古之事,今日虽有未得二重证明者,固未可以完全抹杀也。”〔23〕这在方法论上为古史的重建带来了光明,无怪乎郭沫若先生在1929年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自序中对王氏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甲骨学一百年间,名家辈出,论作如林,特别是50年代以来,发展更为迅速。《五十年甲骨学论著目》出版于1952年,所收876条, 当时已叹为大观,而1991年印行的《甲骨学与商史论著目录》〔24〕,竟有16开本631页。繁多丰富的成果,自然不是小文所能缕述的。 好在这些年有了一些概述性的专著,如王宇信《甲骨学通论》,吴浩坤、潘悠《中国甲骨学史》等。我们期待最近能出现规模更大,像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那样的著作,对20世纪甲骨学作全面的总结。

甲骨学的研究尽管已有相当长的历史,非常多的成果,但仍然有好多工作要做,许多疑难没有解决。实际上,甲骨的奥蕴大部分还不曾抉发,用以探究古代历史文化也大有可为。以为甲骨研究得差不多了的止步自画的观点,是不可取的。十几年前,我曾试提过古文字学的15个课题〔25〕,其中5个是甲骨方面的,即卜法和文例的研究、 分期的研究、缀合与排谱、历法的研究及地理的研究,今天看来都仍有待探讨。这里想特别说的,是甲骨学今后的发展一定要进一步以考古学为基础。甲骨本身是一种考古遗物,考古学的理论和方法同样适用于甲骨的研究,随着考古学与现代科技的结合,甲骨的鉴定研究也会引进新的手段〔26〕。相信21世纪的甲骨学将更为发扬光大。

One hundred years have passed since oracle bones and shells were first unearthed at the Yin Ruins. The discovery has lead to the birth of a new branch of knowledge: study of oracle bones and shells.

The compilation of oracle bones and shells started withthe publication of Liu E's Tieyun Canggui. The Jiagu Heji, abook published in 1983,with Mr.Guo Moruo as its editor- in-chief,includes a total of 41,956 pieces of oracle bones andshells,which compose the major body of information obtainedso far.The sorting and compiling of oracle bones have turnedout to be fruitful with efforts of several generations ofscholars,providing a solid basis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Thedecipherment of oracle bone and shell inscription is a majorpart of paleography.

The periodization of the oracle bones and shells from theYin Ruins began at 1935,when Mr. Dong Zuobin worked out awidely accepted 5-stage sequence based on the excavated data.The periodization of oracle bones and shells has beenconsistently discussed ever since.The discovery of the YinRuins oracle bones and shells has been a major event in theworld archaeology since it unveils the magnificent culture ofthe Shang dynasty.

The past century of oracle bone and shell study hasproduced many scholars and works,and the second half of theperiod has witnessed a really rapid development in the area.It is from this crescendo that a  brighter  prospect  can be predicted for the coming century.

注释:

〔1〕王宇信《甲骨学通论》第24~32页,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2〕胡厚宣《五十年甲骨学论著目》第161~164页、30页, 中华书局1983年。同书141页1933 年《通报》苏联布那托夫《甲骨学之新研究》,标题乃后来译文。

〔3〕濮茅左《甲骨学与商史论著目录》载,1930 年周予同先生在《学生杂志》有《关于甲骨学》一文,翌年《开明活页文选》又有周蘧同题文章,两文未见,记此备考。

〔4〕陈梦家《解放后甲骨的新资料和整理研究》, 《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第5期。

〔5〕胡厚宣《八十五年来甲骨文材料之再统计》,《史学月刊》1984年第5期、《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第10号。

〔6 〕孟世凯《中华民族文化的凝聚力——汉字》,《中华文化论坛》1997年第1期。

〔7〕姚孝遂《〈殷墟甲骨刻辞摹释总集〉序》, 《古文字研究》第19辑,中华书局1992年。参见赵诚《关于〈甲骨文字诂林〉》,《书品》1997年第3期。

〔8〕饶宗颐主编,沈建华编辑《甲骨文通检》第一~四册,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9~1995年。

〔9〕郭若愚、曾毅公、李学勤《殷虚文字缀合》, 科学出版社1955年。

〔10〕张秉权《殷虚文字丙编》,已出6册, 台湾历史语言研究所1959~1972年。

〔11〕严一萍《甲骨缀合新编》,台湾艺文印书馆1975年;《甲骨缀合新编补》,同上1976年。

〔12〕孙海波《甲骨文编》,中华书局1965年。

〔13〕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88年。另有刘兴隆《新编甲骨文字典》,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3年。

〔14〕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台湾历史语言研究所1965年。

〔15〕董作宾《甲骨文断代研究例》,《庆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上册,1935年。

〔16〕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科学出版社1956年。

〔17〕贝塚茂树、伊藤道治《甲骨文断代研究法之再检讨》(日文),《东方学报(京都)》第23册,1953年。

〔18〕李学勤、彭裕商《殷墟甲骨分期研究》,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以上叙述参见黄天树《殷墟王卜辞的分类与断代》李学勤序,台湾文津出版社1991年。

〔1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73年小屯南地发掘报告》,《考古学集刊》第9集,1995年。 参看郭振禄《小屯南地甲骨综论》,《考古学报》1997年第1期。

〔20〕李学勤《读〈1973年小屯南地发掘报告〉》,待刊。

〔21〕参看丹尼尔《考古学简史》(Glyn Daniel,A Short History of Archaelogy,Thames and Hudson,1981)第174页。

〔22〕Jacques de Morgan,Prehistoric Man, 转引自〔21 〕第173页。

〔23〕王国维《古史新证》第52~53页,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

〔24〕濮茅左《甲骨学与商史论著目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第9篇:古代文学研究综述范文

关键词:百年;羌族;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K281.74.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9)03-0112-05

羌族研究在我国民族研究中占有异常重要的地位。2008年中期至今,学界展开了对于重建羌族文化的活动,为了更准确的整理和挖掘羌族文化本来面目,笔者认为对于羌族史的回顾是至为重要的。本文就近百年来羌族史的研究成果作以总结。

民国初期做开创性研究的学者有董作宾、胡鉴民、王文萱、闻宥、刘恩兰、庄学本、马长寿等。他们研究的重点倾向两个方面:一是羌族的族源。例如董作宾《殷代的羌与蜀》 (《说文月刊》1942,7)、丁X《史上羌民之记载分析》(《边政公论》1944,5)、刘朝阳《小乙征羌方考》(《华西协和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集刊》第五卷,1946)、白川静《羌族考》(甲骨全文学论丛第九册,1958)等;二是探讨羌民的社会文化生活。如庄学本《羌戎考察记》(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7)、胡鉴民《羌民之经济活动形式》(《中山文化学院民族学研究集刊》,第四期)、王文萱《四川西部羌人之信仰》、吕朝阳《羌民生活一瞥》、闻宥《川西羌语之初步分析》(《华西协和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集刊》,1941)等。国外学者中,目前能检索到的最早有关羌族研究的论文是日本学者中岛敏1934年发表在《历史学研究》1卷6号,主要探讨宋和西夏战争对西羌的影响。建国以后,国家组织了大批专家学者,对羌族地区进行详细的社会历史调查和羌族语言调查,积累了丰富的资料,1961年四川少数民族调查组羌族小组编印了《羌族简史简志合编》、《羌族》二书,主要对当时羌区的社会历史文化生活等进行了详细的考查。60年代以后,民族研究工作迟滞。80年代以后,羌族研究重新活跃起来,在学者们的努力下,使对“羌”的研究逐步形成覆盖民族学、民族史、民族语言等各领域的综合性学科体系,显示出多元化的发展势头,下面本人就羌族史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和分析:

一、学术专著类:

(一)羌族源流:

任乃强著《羌族源流探索》(重庆出版社1984年版),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论述羌族的形成及其创造的文化,阐释羌人是如何从羌塘高原形成并逐渐与华夏文化产生关系,羌族如何演变为藏族等;下篇主要论述从羌族派生的各民族,分析考辨它们与羌族的族源关系。包括吐蕃、东女国、党项、宕昌、达布以及西戎、北狄、月氏、白狼、濮等等。任乃强先生提出古羌人的迁徙与盐池分布地的关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然而认为吐蕃、月氏、西戎等都是由羌族派生则过于偏颇了。

何光岳著《氐羌源流考》(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该书把羌族繁多的支系进行了一次颇具规模的整理、分类研究与论述,用模糊史学与泛史学的理论观点,阐述戎、氐、羌各支系的源流、分布、迁徙、演变与融合等过程,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认为羌族是一群人数众多,迁徙分布范围广,影响深远的古老民族,是构成中华民族的重要主干。并认为广义的羌人包括“戎、氐、羌三大部分”。何光岳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遍搜有关氐羌民族史的资料,正如其前言中所言“不论零篇残简、寸楮半牍,凡涉及历史学、地理学、民族学、古文字学、考古学、民俗学、地名学、天文学、动植物学及古农史等方面资料,都加以搜集、推敲、精选”,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马长寿《氐与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中在论述羌人的来源时,以考古材料不充分为由没有对古羌人族源作以定论,只是推论在新石器时代,羌族应是河曲一带新石器文化的主人。

(二)羌族通史

周锡根、李绍明、冉光荣著《羌族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84)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论述宋以前的羌人,下篇介绍宋至近现代的羌人。全书论述比较详实,分期阐释不同朝代的羌人的社会状况,涵盖面广,内容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各个方面及由此导致政府对羌政策的变化,同时也比较详实的记述了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羌人与汉及其他民族或同化或融合的过程。

黄烈先生著《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 (人民出版社,1987)一书中选择记述了古羌、西羌、东羌和后秦羌人的社会生活状况。王钟翰主编《中国民族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第三编第六章“氐与羌”中记述羌人的兴起和发展、第五编第四章“党项”,记述了党项的来源及消亡的过程。田继周《先秦民族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第四章第三节“商代的民族和民族关系”一节中详细介绍商与羌方为代表的西方民族的关系。韦东超、王瑞莲著《中国民族流变史》(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第四部分简单明了的介绍了羌人从古到今的流变。杨建新著《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民族出版社,2003)第七章“羌族”阐述了羌族的起源及先秦、西汉、东汉、十六国时期羌族的分布和活动。第十三章“党项族”记述党项的来源和发展直至最终建立西夏政权的过程。

马长寿先生著《氐与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考证氐与羌实际是两个民族,并分别阐述。羌族部分首先详细记述了羌族的起源、迁徙及各部落名称与分布;其次论述有汉至唐羌人与政府的互动,展现期间羌人的生活状况;最后整理文献记载的古代羌人的社会经济文化。周伟洲《早期党项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主要介绍唐以前党项的历史。其中对党项羌的族源及其发展进行详实的考证和阐释。周伟洲《唐代党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一书利用新的考古资料及西夏学研究成果,论述西夏正式建国前党项的历史。比起其《早期党项史研究》一书,增加了五代后至北宋初的内容。

以上关于羌族史的专著,不同程度的介绍了羌人的源流、分布、迁徙、演变和发展等情况,然而对于不同时期羌人的内涵、羌人共同体的变化论述不够清晰。

(三)“羌”人的迁徙与各族的互动

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第一编第三节“西方民族”中论述商朝时西方民族羌方的活动;第九节“羌族社会和反抗汉朝统治的斗争”中详细阐释了两汉时期羌人的活动及与汉朝的关系。第二编第一节“与蜀汉争夺氐羌”论述了羌人对三国割据政权的重要性,同时也揭示了羌人对三国鼎立格局形成所起的作用。第三节中探讨了“吐谷浑、氐、羌与南北朝的关系”,其中涉及羌人在南北朝时期的分布与活动。第三编第二节“党项羌的兴起和西夏的建立”中论述了党项羌的由来及其发展,建立西夏的过程。同时也阐释党项羌与北宋的关系。

杨建新、马曼丽主编《西北民族关系史》(民族出版社,1990)中论述了两汉时期羌与中原王朝、魏晋南北朝时期羌与匈奴、氐、卢水胡等族政权的相互关系。周伟洲《边疆民族历史与文物考论》(黑 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一书第一章第四节“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的内徙及其社会形态变化之研究”中提到此时起羌人的内徙。李文实《西陲古地与羌藏文化》(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再论羌藏与蒙土问题》一文中略述了“西羌与西戎”名称的由来,氐羌关系、羌藏关系以及羌语与藏语的关系问题。《青海地区羌藏文化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关系》一文再一次强调羌藏文化与中原地区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

李吉和《先秦至隋唐时期西北少数民族迁徙研究》(民族出版社,2003)第二章第二节“羌族的迁徙”阐释先秦至秦汉时期羌人的迁徙及其与其它民族的互动。第十三节“党项族的迁徙”论述了安史之乱前后党项的迁徙及迁徙后自身发生的变化及对其它民族的影响。张云著《唐代吐蕃史与西北民族史研究》(中国藏学出版社,2004)一书收录了几篇有关羌人的论文:《吐蕃与党项政治关系初探》、《吐蕃与党项的民族融合》、《汉代匈奴与西羌之比较研究》、《党项名义及族源考证》、《五代时期的散居党项》,分析并阐释了不同时期羌人的状况及与其他各族互动往来的情况。周伟洲《吐谷浑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第三章第二节 “吐谷浑国的复兴及其与唐朝、党项的关系”中,比较详尽地阐释了党项羌与吐谷浑的往来。

马长寿《碑铭所建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一书利用关中发现的碑铭25种,从其题名的姓氏、官爵、姓氏变迁、婚姻关系、阶级分化、部族融合等方面,研究这一时期关中各族的历史,初步解决了过去很难弄清的问题。其中以羌人的碑铭为多。周伟洲《中国中世西北民族关系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中虽然没有单独将羌人问题作为独立的章节列出,然而在论述各民族互动关系过程中,作者多处强调羌人对此时起民族格局的变动和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崔明德著《两汉民族关系思想史》(人民出版社,2007)一书详细分析两汉君主、重臣、少数民族领袖处理民族关系的思想。其中对汉宣帝、赵充国等治羌的思想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姚薇元著《北朝胡姓考》(中华书局,2007)中“羌族诸姓”对姚氏、雷氏等羌姓族支的渊源及代表人物的事迹进行了考证。

这些专著对于羌人的迁徙和羌人与各族的互动都有比较详尽的论述,然而对于在与各族往来过程中羌人族群认同的变化阐释不详细。

(四)民族学方面

许平《羌村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运用民族学和社会学相结合的方法,对汶川县绵乡羌锋村的经济活动、社会结构、人生礼仪、进行了研究,并联系羌族历史上的巨大社会变迁,提出文化的本质在于适应、适应带来变迁的理论设想。卢丁、(日)工藤元男主编《羌族历史文化研究》 (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是四川大学与日本早稻田大学合作,以理县桃坪乡为对象,进行长达一年半的综合调查后完成的民族志。

王明珂著《华夏边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考察传统意义上的羌人。指出“羌”并不是代代居住在中国西疆的某一“民族”,而是代代存在华夏心中一种对西方异族的“概念”。并且,由商代到汉代随着华夏的向西扩张,羌人的概念也向西推移。王明珂著《羌在汉藏之间》(台湾经连出版社,2003)用文本与田野作业相结合的方法,以族群边缘理论为主导思想来详细论证典范意义上的“羌人”或“羌族”在历史上实际是一个模糊而不断变动、漂移的群体,最早在商代至秦汉的所谓“羌人”,其实是中原华夏族群对西方异族的统称,羌人的范围随华夏领域扩大而西移;后又有藏族的崛起,羌人即成为汉藏两族之间的族群缓冲地带,即族群边缘,随两族势力的消长改变其范围。第二步骤是在西方国族主义影响下,中国民族志的书写,形成核心与边疆少数民族的体系,传统的“羌族文化”被构建成边疆某一少数民族的文化。最后,在1960年代的民族分类划分下,“羌族”成为55个少数民族之一后,自身也在文化交竟展演的过程中,创造本土的文化形象而定下形来。

王明珂的著作作为羌族民族学研究的新探索其观点极具启发性,然而由于王明珂以族群边缘理论为主导,得出“羌”仅仅是代代存在于华夏心中一种对西方异族的“概念”的结论,则是忽视了历史上“羌”人之间的内聚力以及自我认同,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二 学术论文

60年代以来,出现了许多关于“羌”学研究的论文,总的说来可分为如下几类:

(一)各时期羌人的来源与流变

李绍明《沦氐和羌、戎的关系》(《西南民族大学学报》,1980)一文对黄烈先生提出的氐、羌不同源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李绍明认为氐、羌是同源而异流的。史文估羌人的起源及其迁徙》(《民族论坛》,1987,2)一文认为古羌人发源与陕甘地区,在此地区生活若干万年后,向东西南三面迁徙,从而开始“同其它部族共同缔造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的过程。”雍继荣《羌族族源研究回顾与展望》(《中国史研究动态》,1989,10)对解放前至80年代学界对于羌族族源的研究作以总结并且提出了仍待商榷的问题。杨正苞《谈氐羌同源及其最后一次南迁》(《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4,2);从氐羌族源及原始居留地、语言称谓、生活习俗等方面论证氐羌是同源而异流的。汤开建(傥项源流新证》(《宁夏社会科学》,1996,1)一文中作者对党项最早之本源是否为“羌”深表怀疑并结合典籍、西夏文、党项风俗习惯等论证党项族源实出于鲜卑。张云(傥项名义及族源考证》(《中国藏学》,199,1)一文试图从羌语、藏语中找寻党项的原型,并结合藏文、羌文献与民族起源的传说,最终考证《后汉书・西羌传》中的“东吾”、“东号”、“当煎”、“当阗”以及“东羌”以及“迷吾”、“迷唐”等部是党项的先祖。(韩国)姜允玉《羌、姜同源说辨正》(《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第41卷)一文通过对甲骨文、金文、经籍和考古发掘材料中有关羌、姜的记载加以分析整理,认为殷周羌族、周代姜姓诸族、考古“姜炎文化”、汉代河湟羌族、随时代改变而又不同的内涵。周松《宕昌羌源流管窥》(《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一文针对宕昌羌来源的两种说法,在分析北魏梁氏羌人的基础上,对宕昌羌的来源问题提出了另一种解释,并将其上溯至金城梁氏羌人。同时本文对宕昌羌酋称王前的情况进行了追溯,大致勾勒出了5世纪中叶以前宕昌羌演变的历史轮廓。

80年代以后的论文中对于各个时期羌人的来源探讨不多,这于现存考古材料还不能完全与文献材料相映证有关,所以族源问题仍是学界有争论性的焦点问题,还有待于考古材料的不断挖掘。

(二) 对羌人的宏观论述。

顾颉刚《从古籍中探索我国西部民族――羌族》 (《社会科学战线》,1980,1)一文从现存的典籍材料人手,对“羌”字的由来及从商代至明清时期的羌人活动做以简略的梳理,特别是对先秦史料中对羌人的记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给以合理地推论:他认为“羌”最初是商对某一族的专称,但因其“所 占地方太大,渐渐也成了通称”;其次认为周人、秦人与羌戎在血缘上关系密切;但是顾先生认为吐蕃是由发羌流变而来,其依据的理由尚不充分,目前学界争论不休,故仍待商榷。王俊杰舱商周的羌与秦汉魏晋南北朝的羌》(1982年《西北师院学报》第三期)中作者对“史学界把商代的羌与秦汉以后的羌看作是一脉相承源远流长的古民族”的观点进行了商榷。对古羌族不同时期的族称、内涵、地域分布及社会发展情况做了区别论述;汪波《(后汉书)》与羌族史研究》《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6,2)本文将范哗在《后汉书》中对西羌的记述进行了分类整理,并对范哗撰民族史的治史方法进行了评述。

(三)各个时期羌人的分布与迁徙

李绍明《唐代西山诸羌考略》(《四川大学学报》,1980,1)详细的论述了唐代西山一带众多的羌人部落的情况及西山诸羌的地望。汤开建《隋唐时期党项部落迁徙考》(《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一文分四部分对隋唐时期党项部落的迁徙路线、过程及原因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考证,并对以往研究者的某些观点与结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王宗维《秦汉及其以前我国西北民族活动的特点》(《西域研究》,1995,3)简略提到商至战国时期羌人的活动及迁徙。尚新丽的《秦汉时期羌族的迁徙及社会状况》,(《南都学刊》,1997,5);详细论述了秦汉时羌人迁徙路线,徙居地及迁徙原因以及在迁徙过程中,科版第30卷第3期2003年7月)本文主要对汉代河湟地区封建化的原因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其中提到汉政府为了解决河湟地区羌支的问题从而实施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政策,这些政策推动了河湟地区从原始社会晚期到封建社会的飞跃。李椿浩《试论羌族及后秦之安定地区的地位及其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9)一文认为羌人姚苌控制关中是以安定为根本,作者以研究安定的地位为出发点探讨姚苌的“大营”以及与军镇护军等有关问题。目前相关的研究成果对于羌人生产方式的研究十分薄弱。

(六)古代羌人的文化生活

钱安靖《羌族原始宗教今昔》(综教学研究》,1994,4)一文以现存岷江上游的羌族为主对羌人的原始宗教加以考察。周毓华,彭陟焱《羌民族原始拜物初探》 (《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4)探索羌人的宗教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的变化。李绍明《狄石崇拜看禹羌关系》 (《四川文物》1998年第6期)一文从民族学、民俗学的石崇拜角度论述大禹与羌人之间的关系。认为汉晋以前的史籍记载“禹兴起于西羌”或“禹生于西羌”都是有充分根据的。雍继荣伏禹的故乡在哪里》 (《中国民族》,2000,4)一文引用丰富的古文献资料、民俗资料和文物遗迹论证古文献中“禹生于西羌”是有根据的。聂鸿音《汉文史籍中的西羌语和党项语》(《语言研究》,2000,4)一文中作者根据藏语和西夏文对古代史籍中记载一些用汉字音译的西羌和党项词语,从中可以隐约看出后汉至北朝的西羌语接近于藏语,而宋代的党项语(西夏语)接近于羌语。从而对西羌到党项羌再到现代的羌族是否是一个连续发展的序列提出质疑。刘杏改《青海羌族文化述略》(《青海民族研究》,2002,7)一文借助考古资料,述说青海古代文化中的羌族文化系列,并对其文化特征的差异性作了分析。张泽红《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与道教》(《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6)一文借史籍、碑铭及道教文献等资料考察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在南蛮、氐羌群中传播的情况。高恒天、汤剑波在《秦汉时代之羌族道德生活》(《青海民族研究》,2006,4)一文中探讨羌人在政治权力继承、婚姻道德等方面表现出来的道德意识。并由此论证汉羌互相融合、同化的情况。

上述对羌人文化生活的研究涵盖较为广泛,然而由于民族史学界大都把从西羌到党项羌再到现代的羌族看成一个连续发展的序列,所以对于今天四川地区的羌族与汉朝的“西羌”是否存在直接的文化传承关系,几乎都持肯定的态度。然而从历史事实来看,被称为“羌”的共同体是非常不稳定的,所以对于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文化模式的转变过程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七)考古材料

王克林《姬周戎狄说》(《考古与文物》,1994,4)以历史文献为依据,以考古学文化为佐证考察周族与戎狄的关系,以探究其文化内涵。李绍明《或都周边有关羌族的两处遗迹考略》(中华文化论坛1995年第1期)通过考察留存于大邑静慧山及邛崃天台山的两处有关羌族的遗迹探析历史上羌族与成都平原的密切关系。余永泉《羌族口碑古籍略述》(《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对羌族口碑古籍进行搜集整理。罗二虎《试论青衣江上游的石棺葬文化》(《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一文对近年来青衣江上游的周围地区发现的几座具有浓郁民族色彩的墓葬进行了分析,初步推论其族属为氐羌系。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开展,相信会有新的考古材料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