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语文必考知识范文

高中语文必考知识精选(九篇)

高中语文必考知识

第1篇:高中语文必考知识范文

高三学年学科多、时间紧,如何科学安排语文复习,正确应用语文复习方法,抓住重点,有的放矢,努力提高复习效率,是每一个考生必须思考的问题。反思是寻找不足,反思是为了更好地改正与提高。我们在按部就班进行复习的同时,务必好好反思自己的复习策略。那么,对于高三学生而言,高考语文总复习应该反思什么呢?

反思一:你是不是夯实了高中语文知识体系?

语文考查最核心的内容是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即考生的知识面、思想层次、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语文复习最大的缺陷是没有形成语文知识网络,亦即忽略了语文学习之本。一句话,没有语文知识体系的构建,就不可能有考试时的解题能力。那么,在高三学年,语文知识体系包含哪些内容?狭义地说,是考点,也就是语文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中规定要考的知识点;从广义地说,是同学们应该有的语文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必需的课外语文储备。具体有两条线:一是课本,包括根据考点来编的各类复习指导书;二是课外,如对文化经典,文学名著的涉猎,等等。

要构建语文知识体系,同学们就应该根据语文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对号入座,系统梳理有关知识。文言文(包括文化经典)的复习要回归课本或原著,要从积累18个虚词和120个实词的主要意思入手,掌握翻译的基本方法(信、达、雅),弄清通假字、文言句式、古今异义等文言知识。诗词鉴赏除了要弄清古诗词常见思想内涵和表达技巧外,还要认真看一些鉴赏实例。文学名著要熟悉小说故事梗概及思想内涵,记住一些精彩难忘的情节,掌握主要人物的特点及事迹,了解作者行文布篇的技巧。建议重点阅读《红楼梦》、《三国演义》、《边城》、《巴黎圣母院》《欧也妮葛朗台》等五部名著。语言运用题的复习,要彻底理清病句修改、句式变换、语言表达等各类题型的知识要点及解题技巧。作文复习除了要广泛涉猎,积极训练外,还要熟悉掌握必要的审题、立意、选材、表达等技巧。

在构建知识体系过程中,同学们常常会犯以下错误:一是没有系统性,心血来潮时关注一下,或者在练习中听试卷讲评时“蜻蜓点水”突击一番;二是尽管有计划,但常常被各种考试中断,无法贯彻下去。没有知识就没有能力,要提高能力,就必须抓根本,也就是构建语文知识体系。

反思二:你是不是科学安排了语文练习?

考试与练习作为一种对教与学检测与促进的手段,作为高考的必要的热身,毫无疑问是同学们语文复习的重头戏。同学们在理顺语文知识体系、研究命题规律的基础上,认真进行各知识点的训练及综合训练,不断参加各种类型的考试与检测,由语感上升为能力,进而培养自己答题的自信心,最终达到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这很重要。某种情况下说,对付高考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考考考、练练练”,也似乎不无道理。问题是,你应该练什么,怎么练。

高三语文训练,宜从“点”到“面”。按《考试说明》列出的知识点,根据复习进程,在老师的指导下,先按知识点体系进行逐项训练,力争每个考点过关;然后转入综合训练(套题训练),从宏观上去作答高考模拟卷。在训练中务必善于总结、归纳,找方法、找规律,对容易出错的薄弱部分及时补缺补漏,对一些新的题型及考点迅速予以适应。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及时调整复习计划,合理安排复习重点,就能提高复习效率。

强化训练不是大搞题海战术,也不是寄希望于借此猜题、押题。面对铺天盖地、泥沙俱下的复习资料,同学们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的选择,训练也应与阅读有机的结合,不能囫囵吞枣、昏天黑地的滥做一通。做题,应精选精练,保证有时间去掌握考点知识,进行课外阅读,“操千曲而后晓声,观万剑而后识器”(刘勰),只有正确处理好阅读与训练的关系,才能真正提高语文能力。 转贴于

练,不能仅仅局限于正儿八经的考试。上复习课时要动笔,要实实在在做一些文字表述题目,不能只限于听课或口头表达,这点很重要。

反思三:你是不是重视了作文训练?

写作是同学们的一种思考,一种表达,一种超越,作文能力的高低是语文水平的重要表现。同学们作文的提高需要实实在在下苦功夫,日积月累,勤于思考,勤于笔耕。高三学年,学习任务重,时间紧,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升作文水平,同学们必须注意以下三点:一要认真学习作文基本知识,力求掌握必要的作文技巧。比如,如何达到作文的基准分(不走题,三基本)?作文如何审题?作文如何小题大做或化大为小?作文的材料哪里找如何用?怎样写好开头和结尾?怎样在作文中设置亮点,力争拿到发展分?等等。二要根据高考作文的命题特点,个人的实际情况,制订并落实切实可行的作文训练序列,力求书写规范,端正清晰,真正着眼于作文素质的全面提升,不崇拜猜题、押题、套题这些所谓立竿见影的训练。三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必要的阅读,从阅读中借词、借句、借意、借表现手法,为自己写作服务。阅读面可以小些,如《读者》《思考与智慧》等刊物,《智慧背囊》《时文选萃》等书籍,各地方高考满分作文,都是能在较短时间提高作文水平的好材料。

重视作文就要实实在在动笔,不一定完篇,也可进行作文提纲的训练,学一学“一题多纲”,训练文章框架的搭建。好好梳理自己过去的作文,也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可将自己高中以来特别是高三以来的得意之作找出来浏览,有可能的话进行修改、创新。这既是一种练笔,也有可能在考场上把它“牵”到考卷的题目上来。

反思四:你是不是给了自己自由支配的空间?

语文学习中的“悟性”是其他任何一门学科无法比拟的,而这种“悟”不是语文老师完全可以代劳的,它需要同学们的自我消化,自我感悟。当前高三语文总复习的缺陷除了将重心放在无休止的考查考试上外,还在于有些老师一厢情愿地替同学们安排好总复习的任何一个环节,变相剥夺了同学们必要的自我消化,自我调整的空间。老师居高临下,同学们被动参与,在这种背景下,教师的指导一旦出现偏差,成了误导,听课者浑然不觉,仍在按部就班,其后果非常可怕。

第2篇:高中语文必考知识范文

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产生种种争论,是十分正常的。

我想讲三点意见。

第一,对“语文知识”必须再认识。过去只重视理论性较强的某些学科知识(如语法、修辞、文体等),而忽视具体指导读写实践的实用性知识,这种情况近年已有所改变。但问题还很多。把传授大纲所允许涉及的知识与加强语文能力训练放在同一个平面上看待,这是一种脱离能力训练实际的倾向。这样做,很不利于减轻负担。我认为“语文知识”应当分类处理,区别对待。有些是要反复记忆、反复练习的(比如常用字词等),有些是不必讲多少概念而应重在实际操作的(比如某些实用性较强的方法,或需要学生形成习惯的某些思维定式),有些是大致了解即可、临到用时再查书也来得及的,有些是只需要有所感受、不必强调记忆的,有些是需要系统讲的、有些是不必系统讲的等等;只有经过这样的处理,减轻负担、学以致用的目的才有可能实现。而这实际上是对语文教学内容的某种改造,不是哪位教师个人所能完成得了的。

第二,必须研究各项语文能力的层级。广义地说,技能、能力、智力是不同的层级。具体到听、说、读、写各方面,随着所涉及的语言单位和材料内容的不同,对学生在分析综合上的要求便很不相同。目前的状况是对这些不同层级研究得很不够。这是造成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又一重要原因。对能力层级的认识模糊,必然导致能力训练中的无效或低效劳动。有些高层次能力不是课堂上所能训练出来的,却安排了许多训练;有些只适合要求少数学生的内容却施之于多数;有些基本技能本来是应当在大面积上进行训练的,却反倒被忽视了。这是语文教学中由来已久的积弊。语文课时有限,学生学习的科目很多,一个老师要指导近百名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只笼统地讲“多读多写”,而对不同年段的学生提不出科学的、具体的不同训练要求和相应的方法,显然难以适应现代化需要。

第3篇:高中语文必考知识范文

    基础性和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基础上继续推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其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作为语文教师,做好初高中语文的衔接工作,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也是每一个刚刚踏入高中校门的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让我们的学生迅速进入角色,以最快的速度进入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就成为广大高中语文教师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心理疏导,走出认识误区

    对于语文学习,许多人有一种错误的看法。他们认为学习语文不像数理化以及外语那样,平时稍微积累一些就够了。只要坚持多看书,能够写出几篇好文章,语文学习就万事大吉了。语文也不像数理化以及英语学习那样会产生很大的差距,语文学得再好,考试成绩也不会悬殊太大。于是,许多学生会忽视语文学科的学习。以至于到了高中以后,仍然错误地认为自己已经学了那么多年语文,无论什么样的考试都能够应付得了,即便有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些难度稍大解决不了的问题,别人也不见得比我强。毕竟,大家基本没有太大差距,没有谁很优秀。其实,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认识,也正是因为这种错误的认识导致许多学生到了高中以后,语文成绩悬殊越来越大。所以,对于刚刚入学的高一学生,我们务必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晓之以理,旁征博引,让他们尽快从原有的错误认识误区走出来,切实转变思想认识,了解语文学习的基础性、重要性和必要性,努力学好语文,促进其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方法引导,实现学习方法的转变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有效的做事方法是必要的。高中阶段,学生要获取更多的知识、培养多方面能力、发展潜能等,所有这些不能单纯依靠教师。学生要学课本知识,要进行必要的文本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教师要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要放手给学生,让他们个性地发展。《新课标》也要求学生要能够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初中生的语文学习,强调的是知识和技能目标,要求能够“了解、理解、应用”相关知识,重在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初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但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点则是侧重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在教学目标、知识点要求、教材的体例和呈现方式以及学习方法等方面都存有差异。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背诵一些基础知识以及名篇是必要的,但是,这只是一个初步阶段,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呢?

    语文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课堂很重要,但更需要课外的加工。我们要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引导他们加大课外阅读量,帮助他们养成好读书、读好书、读闲书的习惯。根据新课标要求选取合适的书目,有效阅读,学会如何接受和处理信息。同时,要养成思考的习惯,要能够善于思考,敢于思考,乐于思考,勤于思考,精于思考,在思考中收获,在思考中进取,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主张。这样,才能够让他们在语文学习方面体现出自己的独特性。我们还要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生活、积淀生活、品味生活和表达生活,让他们亲身感受世界、感受自然、感受人生,让他们发现美、品味美和表现美,进而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当然,要做到这些,不仅是工在课堂,更要重视课外,正所谓“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指导者,要引导他们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与积极性,自我感悟、消化、掌握和提升,学好语文,提升各自的语文素养。

    三、学法指导,重视语文语法教学

    《新课标》要求我们要“适应时代的需要,调整课程内容和目标,变革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构建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高中语文课程,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对于淡化语法教学的提法,有人错误理解为不要进行语法教学了。其实,高中语文需要用语法知识的地方很多,而且,其中有许多是初中阶段没有学习的,即使学过老师也没做太多要求的,这也就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一个薄弱环节。体现在实际运用中,他们对语法掌握的是云里雾里,考试时错误连连,笑话连篇。特别是有关文言文的语法知识,学生必须掌握,否则,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上就会大打折扣,很难有太大的突破。高考试卷,文言文的知识考查会占有二十多分,试想一下,假如我们的学生没有必要的语法知识,何谈取得这二十多分。所以,在学生刚入高中校门的时候,我们就要重视对他们进行语文语法知识的教学,师生在思想上都要高度重视,并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落实好语法知识的教学工作,帮助学生对语文的基础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归纳,同时,要求学会使用工具书,参照有关讲解、注释,对字形、词语、标点、句法、修辞、文学常识、写作知识等注意搜集,积极构建起各自的语文知识网络。帮助他们切实学好语法知识,特别要把初中阶段忽略的语法知识学好,顺利地进行语文教学。

    高一阶段是学生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时期,也是他们能否迅速进入高中学习状态的关键时期。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帮助学生平稳过渡,实现初高中语文学习的对接。帮助他们树立能够学好高中语文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语文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第4篇:高中语文必考知识范文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文化渗透

1.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渗透的必要性

语言的学习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形成了不同规定语言。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也与其文化不可分割。英语教学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教学过程,更是一个文化的传授过程。我们学习英语也是为了更好的交流,提高学生在时间过程中语言的应用。

在我国,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在英语教学中,往往只注重语言技能的教授,而忽视了英语文化的教学,教师在判断学生对英语掌握程度的时候,只是看他们能否标准发音,写作中能否正确运用语法和句子,听力能否正确听懂。如果这些方面达到了,教师就认为学生掌握了英语基本知识。英语最终还是要用来交流的,这些东西只是让学生掌握了语言能力,不结合文化进行培养的话,在交流的时候,还是面临很多问题。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需求也越来越大,教学中的脱离了文化的英语知识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所以,在英语教学中,一定不能忽视文化的渗透。

2.初中英语文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单一,重语言知识传授,轻文化知识渗透。

初中水平的英语教学中,主要教学内容为英语词汇、语法、对话以及阅读和作文等方面,而这些正是中考中要考察的内容,中考涉及到学生的升学率,而升学率又与教师的工资、教学评估等有关系,所以,英语教学基本上是围绕考试进行教学的,而在当前应试教育背景下,考试中涉及英语文化方面的知识比较少,因而教学中文化的讲解所占的比例较小。学生在这样的培养制度下,对考试要求的选择题、完形填空、语法题等非常熟悉,对于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却知之甚少,更谈不上英语交流能力的培养。

(2)教师本身的文化素养达不到要求

在初中英语教学方面,老师的文化知识储备以及老师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了解,决定了学生能否学到不同国家的英语文化,能否培养出基本的交际能力。教师如果具备了较高的文化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将语言技能与文化教学融合在一起,能根据学生现有的文化水平传授新的文化知识,使课堂变得更加有趣更加灵活,不断提高学生对文化的认知。但是,大部分教师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只是从课本中得到,没有较深的理解,在讲授时也是略微的带过。而有的教师具备了培养学生文化水平的意识,但无奈时间精力不足,难以实现。因此,教师的文化素养和文化意识对文化教学有着重要影响,要想真正落实教学中文化的渗透,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对教师来说也是不小的一个挑战。

3.初中英语文化教学问题的原因分析

(1)教师对文化教学缺乏重视

教师作为教授知识的主体,其观念、意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就英语文化教学而言,很多教师表面上支持这种教学理念,但在实际操作当中,还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考试为目标,并没有真正实施文化教学。重语言知识传授,轻文化知识的渗透的现象依然没有得到改观。但是,有一部分教师已经在教学中发现了缺乏文化教学带来的不足,开始逐渐重视文化的教育,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的经验和实际的指导,执行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师必须从思想上重视文化教学,并且落实到实际的教学中去。

(2)英语教学内容和形式受中考的影响

在我国,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对于我们的国情来说,虽说有一定的弊端,但是也是较为行之有效的方法。所以,在各门学科中,包括英语,教学内容以考试为标准,让每个同学通过考核成了教学的目标。在课堂上,教师对于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更加重视,文化知识只做简单的象征性的说明。对于初中同学来说,最重要的目标就是中考,而中考题目的设置,还是延续传统,对文化知识的考察并未太多涉及。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不利,英语对学生来说是为了考试而不是为了交流,这就造成了一种现象,很多同学可以考高分但是并没有较高的语言交际能力。

4.改进初中英语文化教学的策略

(1)加强英语教师自身的英语文化知识的学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有主导地位,要加强初中英语的文化教学现状,就必须让教师具有过硬的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背景。初中英语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积累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加强英语文化素养。教师应该把从各个渠道学习到的有价值的文化信息教授给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和文化适应性。教师可以通过书籍,网络等多种渠道来了解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多看英语国家的有关文化历史的书籍,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发展史,特别是英语国家的一些比较重要的节日和风俗习惯,挖掘其文化内涵。

(2)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教师培训是教师观念转变的重要途径。转变教师观念,使教师从传统教学思想中走出来,从注重英语基本知识的教授转变为不仅注重基本知识传授还要注重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传授,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克服应试教育的束缚,从只灌输书本基础知识转变成教授的知识要联系生活和实际,注重文化意识的培养。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在原有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做出改变,适当的加入文化的教学,做到既能满足学生考试的需求,也能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全方位为学生的发展考虑。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化的渗透,不仅对学生应对考试有积极作用,而且能帮助学生在英语交流方面得到提高,教师必须重视英语的文化教学。

参考文献

[1]罗焱峰. 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学的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6.

第5篇:高中语文必考知识范文

在教学实践中,很多老师往往淡化处理语法教学,而学生也不愿花过多的时间学习语法,导致许多高中生语法基础薄弱,课文分析不明,文言文读不懂,语言题乱做。许多高中生连一些简单的语法现象都不能解释。这也造成了教师在高中语法教学上处于一种十分被动的局面。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语法教学,培养学生认识母语最基本的结构规律,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我认为很有必要。现在高中语法教学的实际是:高考不直接考,教材不系统编,教师不正式教,学生不愿意学。因而高中学生语法知识的欠缺已是不争的事实。而高中语文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又脱离不了相关的语法知识,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更离不开语法知识,所以为学生补上语法知识课,一方面有利于提高中学生实际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另一方面能使中学生了解自己母语的一些基本常识,认识母语最基本的结构规律,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确实很有必要。我认为要从下面几方面加强:

1.教师要系统地学习语法知识,在头脑中建立起自己的语法体系

中学语文教师没必要像专家一样研究一些精深的语法问题,加上现在不要求学生掌握名词术语,却应在头脑中建立起完整的语法系统,对一些常见的语法现象能够合理分析、自圆其说。教师应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导学生运用具体语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做,可以对学生有效地进行语法知识的渗透,包括语法术语、现象、规则等。比如,在散文教学中,分析重要语句时,可以进行语法的分析,再进行意义的分析,以帮助学生理解重要文句。语法是语言表达的规则,语法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在现在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因为高考考纲已经不要求单纯的语法考点,所以高中语文教材中基本不直接涉及语法,是否在教学中结合语法知识完全由教师掌握。这就造成了高中语文语法教学基本处于一种无序状态。

2.加强对学生的语法教学,强化他们运用语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语法知识后,教师要及时补充教学系统的语法知识,以便学生在头脑中建构较完整的语法系统,对一些常见的语法现象能够合理分析,加强对语文学习的认识。当然,因为教学时间紧张和学生理解能力较低的关系,系统的语法知识教学可以以简单的框架式呈现,课时控制在三节左右比较合适。过少则不能完整地呈现系统,过多容易超出学生的理解承受能力。过去的语文教学大纲曾对汉语知识教学提出了"精要、好懂、有用"的六字方针,现在进行语法教学也应贯彻这一原则。依照这一原则,应对学生进行纲要式的集中语法教学,使他们在头脑中建立起语法的概念,增强他们运用语法知识解决实际语言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改变他们只有学外语时才学语法的想法。这样,我们在解决病句、文言文等问题时就要简单得多。

3.注意在实践中运用语法知识,解决语文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运用语法知识帮助理解课文中结构复杂的语句。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在表现内容的复杂性、表达手法的多样性、文本文化的多元性、思想内容的隐藏性、语言运用的灵活性等方面,都是初中语文教材无法比拟的。学生要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就必须对文本中的复杂语句进行分析。高中语文课本中还有很多外国作品,翻译成汉语时长句很多,如果不作句子结构的分析,学生往往会茫然不知所云。如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二段,近200字,其实只是一个单句,找出主干就抓住了全段的中心: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不作语法分析,学生就很难抓住要点,对一些复杂的复句和句群更要进行语法分析了。

4.语法知识有助于把握文言文中的特殊语言现象

第6篇:高中语文必考知识范文

【关键词】学生 学英语 英语知识 口语技能 创新思维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在提到英语课程性质时,也明确提出:“外语教育是全民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高中英语课程既是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课程,也是培养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重要课程。”由此可见,只有具备良好英语学科素养的学生,才能够真正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下面,笔者从积累丰富的英语知识、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培养自身的创新性思维三个部分入手,讨论高中生应该如何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在提高英语成绩的同时,还能够培养自身的英语素养。

一、积累丰富的英语知识

学生必须要有丰富的英语知识储备,才能够取得优异的英语成绩。很多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将学习英语的重点放在了英语语法和词汇上,将英语听力、阅读、写作分裂开来,这很容易导致学生在考试中失利。首先,学生要积累充足的词汇知识。词汇是英语的基本组成单位,也是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的基A内容。其次,学生要积累丰富的英语句型与语法知识。有一项针对高中生英语写作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的高中生所写的英语作文句型比较简单,内容比较单一,得分率比较低。因此,学生要在平常的英语学习中,以丰富、多变的英语句型来充实自己的文章,提高自己的得分率。再者,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要有意识的积累英语文化知识,增加英语阅读活动,避免因为文化差异出现理解偏差。比如,我国认为红色是非常吉利的颜色,不管是过年还是婚庆,都以红色为主。然而,西方国家却没有这个意识,认为“red”代表残忍、流血,甚至带有暴力革命的意味,贬义意味十分浓厚。

二、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很多学生由于心理素质较差,比较自卑,在学英语的时候,表现较好,但却在大型考试中,由于心理原因失去考试优势。即使他们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也无法进行英语交际活动。因此,学生必须要提高自身的英语交际能力,才能够摆脱“哑巴英语”、“高分低能”的现象。首先,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要多读多练,培养自身的英语语感。英语阅读技巧与方式十分多样,有默读、精读、略读、朗读等,其中,朗读对于纠正学生的英语发音的效果最为明显。由此,我们要加强朗读训练,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不断纠正自身英语发音问题。其次,学生要主动开展英语口语交际训练,多参加英语角等以英语为主要交际语言的课外活动。再者,学生可以积极参加英语演讲比赛或英语歌唱比赛,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水平,还可以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使其渐渐消除紧张,树立自信。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使其真正学会说英语,帮助学生提高他们在社会中的竞争力。

三、培养自身的创新性思维

同志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真正具备创新精神的民族,才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只有真正具备创新精神的人,才能够在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高等院校注重的是学生的英语素养,并非只考查学生的英语知识。因此,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不断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增加胜算。一个死板、教条的传统型学生,与一个独特、有主见的创新型学生相比,显然后者更容易受到青睐。学生要学会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学会举一反三,具备可持续性学习的能力。

总而言之,学生必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英语能力,注重在英语课堂上综合提高自己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国际思维方式。学生要在英语课堂中,有意识地积累自身的英语知识,这不仅仅包括英语词汇、语法等基本知识,还包括西方文化知识等,这可以使其在英语阅读中,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文本内容;学生要提高自身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树立自信心,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参加考试;学生要注意培养自身的创新思维,对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形成良好的英语品质。

参考文献:

第7篇:高中语文必考知识范文

【关键词】高三英语;复习课;原则;分类复习;专练

就目前而言,高三的部分学生的词汇匮乏,语法知识也比较薄弱,欠缺阅读能力,英语学习艰难、费时费力且功效不明显,所以,因此,要高度重视三年级的复习课,灵活运用教学策略,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知识与能力水平。

一、高三英语复习课的原则

高三英语课主要是以复习为主,且直接关系到高考成绩,所以具有十分重要的关键性作用。要想上好高三英语复习课,就必须坚持充分、全面的原则。如果是必要的复习,那么就必须做充分,否则还不如不做。一定要注意,避免这讲一点那讲一点给学生造成的影响;围绕一个知识点,争取将其讲透,让学生听懂、理解并记牢,做到每一节复习课都要发挥一定的作用和效果;另外,还要关注英语知识的系统性与全面性,争取由一个知识点全面发散,涉及其他相关的类似知识,引导学生建立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掌握良好的复习方法,全面提高英语复习的效果。

二、以课文为基础,实施分类复习方法

高三英语复习课教学中,对英语课文的复习,是培养并提高学生英语知识水平与能力的基础。英语课文又涉及句型、词汇、词组及语法等,因此,教师必须以课文为基础,有效对知识进行分类,同时依据学生的能力水平与知识特点,引导其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1.阅读理解重中之重

培养阅读理解能力的关键在于首先引导学生解决一些常见问题,如:阅读速度慢;不会跳读、扫读、略读,不会把握“意群”;理解准确率低;长难句无法辨识结构,等等。针对以上情况,在后期的复习中,应着重从以下方面解决实际问题:(1)矫正不良阅读习惯。克服用手指字、复读,不能用已知信息导出或结合下文得出未知信息的坏习惯。平时训练中坚持多注意限时训练。(2)考生应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分析长、难句,从整体上把握全文主旨,对于一些与题目关系不大的“剩余信息”,应予以忽略。(3)对于不同体裁和题材的文章,应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技巧。如故事性文章选取“顺读法”较好,广告、图表等先读题目、后寻方法较好。

2.完形填空由弱到强

完形填空是学生的弱项,需要重点训练。分析近年的完形填空题,大多数选项旨在考查考生在整篇语境中运用所学固定语法结构提高语篇理解能力和还原文章的能力。解题时,首要的任务是跳过空白,或结合选项,利用首段、首句、结尾等综合分析,追寻主线,自然完形。如果考生对整篇文章的文脉与主线把握不准,那么要完形是不可能的。训练完形填空时,教师和学生可以一起在课本里划出一些重点段落,让学生以每隔几个词(常为4或5个)漏一个词的方式,将段落工整地抄在练习本上,再将漏掉的词重新补上。这样的训练比较有趣,学生喜欢做,训练效果较好。也可以由教师事先提供四到五个相隔的答案,降低难度,这样学生不至于一开始就被打倒。循序渐进,贵在坚持,克服完形一定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3.题型解读及答题技巧

短文改错是英语考试中最简单的题,可是,翻阅历年来的高考试卷,发现,多数考生在短文改错中得到的分数并不高,分析其中的原因为:不重视短文改错,考生认为不应该在这类题中没有足够的时间,而答题时间只有十分钟,很多考生就会应付了事;语法知识薄弱,短文改错对语法考察的比较多,如果不完善的掌握语法知识,那么很难的高分。因此,考生应该先掌握做题的方法和技巧,要先通读全文,掌握短文的塔体意思,然后再一一改错。

三、实施机械性地复习与训练

利用不同的题型对单元知识点实现反复地训练复习,进而加强记忆,促使学生掌握该单元的基本知识点,这也是最为基础且有效的一种复习方法。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上课之前应作充分的准备,尽量设计不同的题型,以在实施机械性的复习与训练的过程中,避免知识复习的枯燥性与单调性。教师可以在复习教学中,有计划并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的题型,也可穿插一些音乐、图片、英文歌曲及诗歌等,以避免课堂的单调、无趣,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从而保证机械复习训练发挥最大的效果。比如教师可以这样设计不同的题型反复重现同一知识点。这样反复的、机械的训练,能够加深学生对英语知识的了解与记忆,进而更深层次地掌握英语知识,积累英语经验,提高其复习的效果,进而全面提升其英语知识水平与能力。

四、加强互动教学,激发学生英语复习的兴趣

事实上,高三英语复习课比较枯燥、单一,再加上学生的升学压力比较大,所以过度无趣的英语复习课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反感,甚至是厌学的情绪。而互动式的教学作为一种先进且较新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参与复习课的热情,因此,高三英语教师就必须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善于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提升学生参与英语复习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提高高三英语复习课的效率与效果。例如:教师可以为每一节的复习课设计一个主题或设置“meaningfuldialogues(有意义的对话)”,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交流与互动,通过有意义的对话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教师作为良好素材与背景的设计者,还需要在互动对话中灵活扮演导演、合作者及评价者等角色,进而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与热情。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三英语课主要以复习为主,尽力将高一到高三三年的知识点全部复习一遍。高三英语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开拓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手段,系统、全面地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复习方法,激发起参与复习的兴趣与热情,从而促使学生尽可能的掌握并记牢英语知识点;同时,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应协助学生查漏补缺,引导其建立系统化的英语知识体系,进而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的同时,积累更多的英语经验,全面提升其英语水平和语言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胡良玉,吴缨.英语复习课的点滴体会[J].中国科技信息,2008,08:221+223.

第8篇:高中语文必考知识范文

关键词:语法填空;解题思路;应对策略

一、命题特点

2014年高考英语将过去以句子为核心的语法单项选择题变成以语篇为核心的语法填空题,这一转变体现了新课改由语法知识到语法技能的语法教学观念的转变以及当今高考英语改革的趋势:突出语篇,强调在语篇中测试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

从语法填空题的考查方式来看,主要分两类:自由填空和提示词填空。自由填空考查的项目主要有行文逻辑、连词、介词、关系词、冠词,情态动词等;提示词填空类考查的项目主要有动词的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名词等。

从命题特点我们可以看出:语法填空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于语篇和语境理解的要求,而且基本的语法知识必不可少。

二、解题思路

1.通读全文,以语境为准绳

首先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大意,为接下来的解题做好语义、语境上的准备。不管什么样的题目,都要以语境为原则。因为语境决定了空格处要填的是什么意思的词、用什么样的词性、要进行怎样的语法变形等。

2.巧用方法,解决较易空格

在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之后,就可以尝试填空,解决一些较易处理的空格。

考生要根据句子中所填词语的位置,判断所填词语的词性。例如,连接词、定冠词或者不定冠词、代词或者介词等。冠词的位置通常在名词之前,起到对名词进行限制的作用。而代词则分为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名词性物主代词、指示代词和不定代词等。在运用介词的时候,往往考查介词基本含义和固定搭配,其中包括动词、形容词等与介词的搭配。

3.重点突破,攻克棘手难题

在试填第一遍之后,学生往往会遇到一些相对较难的题一时不知该如何处理。在填入绝大部分的词语之后,学生对文章的语境也了解更为细致、深入,这时可以集中精力,再次着眼于空格所在的句子或句群乃至段落,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填入正确答案。

4.认真复查,确保答案无误

复查一遍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在解题时,对于有的空格学生可能只片面地注意到空格所在句或前后句,并没有注意到整个语篇的一致性和连贯性。但事实上,有些空格可能需要整段乃至全篇的信息才能准确完成。

三、应对策略

1.抓好词汇学习,夯实基础知识

语法填空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语篇的能力、分析句子结构的能力及熟练运用语法的能力。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在提示词填空题中,因不知道所给单词的词性,造成错填、误填现象层出不穷。如有的学生在句子需填主语的空上填了谓语动词形式、副词等,而在需填谓语动词形式的空上填了名词、介词等。所以在平时的词汇学习中,学生在记忆单词的词义的同时,也要记忆词汇的词性,了解不同词性的词汇在句子中的功用的异同。比如主语可由名词或相当于名词的一类词担当,谓语是由动词担当等,以此减少错答。另外,平时积累常用的动词短语、介词短语和重要的句子结构等是必要的。如果没有充足的词汇量和知识储备,掌握再多的解题技巧也是枉然。所以一定要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

2.常抓语法学习,了解基础知识

我们都知道,学习语言必须遵循语言的学习规律。学生没有学好基本的语法知识就不可能有好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片面强调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而忽略英语教学中语言基础知识教学对学生的语法掌握是非常不利的。

因为受到语境的限制,语法填空对于语法的考查也只能止步于基本的语法规律,而对于深层次的偏、难、怪方面的语法现象学生可以适当的放弃。对即将面临高考的学生来说,系统的回忆基本的语法现象和知识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形容词和副词的转换、前缀后缀的变化规律、形容词副词比较级和最高级的变化、动词的时态语态、虚拟语气、非谓语动词和定语从句以及名词性从句等的基本用法甚至更基础的名词的单复数、动词的单三式、过去式、过去分词的变化等等。

3.培养短文阅读能力

第9篇:高中语文必考知识范文

[关键词] 高中教育;课程标准;有效;教与学

高中语文有效教与学,应该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新型教学规范和实践技术,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尊重学生差异,以学定教,进行科学的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对话引领学习价值;主体互动促进自主建构,促进三维目标及语文素养的整体达成;教学相长,促进教学反思与创新。

一、有效的研:关注发展,提高高中生的语文素养

为了实现高中语文有效教与学,为了帮助学生确立自主的尊严,特别要研究高中语文素养对于学生的发展意义,使他们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学力。

“语文素养”是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从内涵上说,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情感态度、语言积累、知识视野)、语文能力(听力、阅读、写作、口语等交际能力)、语文智力(注意力、观察力、感悟力、记忆力、思维力、联想力、想象力)、语文审美(感知美、理解美、评价美、欣赏美)、言语主体的思想道德及文化修养等方面内容。语文素养拥有如此丰富的内涵,就要求语文课程教学目标也应从传统的“知识能力”一维目标,向“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三维目标转化。

(一)有效的教学设计

以学生为课堂行为主体,设计契合学生学力和学情的具体而明确的教学目标,纲领性地预设有效学习达到的基本教学标准,有序导引课堂教与学全程,并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课前准备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情绪状态,对教学内容“再度开发”,设计学习情境与传播媒体、准备教学策略与手段等。典型的高中参与式课堂教学设计流程有:“联系实际,导入”、“探索实践,新知”、“实践运用,体验”和“归纳知识,拓展”等四个环节。教师行为设计,包括解说、指令、提问、评价与反馈(预测中的反馈)、情境控制等。要根据学生不同程度的迷思概念(misconception),具体安排项目学习的时间。

(二)有效的教学对话

高中新课程语文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教师要注重师生平等民主的交流和对话。教学对话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生活境界。语文素养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附加值也在共享中倍增。

(三)有效的主体互动

做一名智慧型的教师,努力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教学关系,在课堂上建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间良性互动的思维活动时空,让学生充分获得语文的情感体验,更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来传统阅读教学中学生学习的被动局面,这是高中语文有效教与学的充要条件。

课堂教学意味着交往、对话、参与和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是师生心灵的碰撞。实现主体间有效的合作互动,关键在于教师的宽容。

教学过程是主体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对话过程。师生、生生之间组成一种交互的“网络”,任何一个节点都是平等的。学生的个体差异、知识经验可以在同伴学习中得到互补。 转贴于

(四)有效的课后观测

下课不是教学任务的简单结束,应该是学生学习后个性化感悟和内化的经历。课后,教师既要及时对课堂教学进行内省、反思,还要观察学生学习后的成就感或情绪反应,发现不同学生的学习效果差异,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激励他们自我发展。

作为课堂学习评价的后期绩效诊断,必要的测验和阶段考试将是必不可少的。这种评价有利于教师根据“知识与技能”的检验结果查漏补缺,有的放矢地辅导学生,不断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深化有效教与学的成效。要让学生知道有效的测验只是对一个时期学习行为的考察,并不代表学生的能力和潜力。

(一)习得自学习惯

在整个语文课堂学习过程中,从课前预习、知识积累、文章讲读、课后练习,到课外涉猎,教师要注意引领学生习得语文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和习惯,包括:主动运用工具书的能力、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积累与知识管理的能力、分析运用与探究发现的能力、体验审美和创造的能力。

(二)学会知识管理

高中学生要寻找科学有效的学习宝典,知识管理便是最有效的秘笈之一。“知识管理”一般界定为“利用知识的获得、知识的储存、知识的内化与应用、知识的分享及知识的创新等策略”,是一个知识有效“应用与创造的连续过程,促进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增加专业知识的实践价值,提升教学效能,增进学生的学习成就”。高中学生必须学会有条不紊地、重点突出地梳理教科书(尤其是“必修”模块)的基本篇目和各个知识点,从而为后续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以更好地实现目标,走向成功。

(三)获得考试能力

“唯考”和“利禄主义”的思想显然背离《标准》的要求,必须批判并肃清;然而,考试本身就是一种能力。素质教育毋庸回避评价考试,考试考验教师教学的能力水平,是检测教学有效性的基本考试之一。“提高质量”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的工作方针,“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是高中课程改革的目标指向。

四、有效的化:关注文化,融和有效的教与学

新课程语文有效教与学的最高境界,在于教学主体、课堂情节和生命成长整合发展的“文之化”上,在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圆满实现。高中语文教学不仅是技术层面上“有效的教”和“有效的学”的和谐融合,必须超越知识获取升华人文精神,即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和。理想化的高中语文教学,需要运用文化想像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在对话中体验反思,在感悟中升华情感,在应用中提高古典与时尚贯通、民族与国际结合的人文素养。

五、结语

从“有效教学”到“有效的教与学”,是一种教学论的进步。评价有效的教与学,关键在于考核“学的绩效”和“化的成效”。简单描述之,即:学生的“学的活动”有较充分的展开,学生的“学的经验”有较充分的表达与交流,班级的“每位学生”都能获得个性化的精神成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