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体育旅游市场调研范文

体育旅游市场调研精选(九篇)

体育旅游市场调研

第1篇:体育旅游市场调研范文

【关键词】邢台市 体育旅游 核心要素

一、前言

体育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个产业,有其独特的一面。在给人们带来休闲健身的同时,更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通过对体育旅游文化要素的研究,推动体育旅游业又好又快的发展。体现体育旅游中文化要素的研究价值,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引发人们从更多的角度思考邢台市体育旅游中的文化要素,推动邢台市体育旅游研究的发展。本课题通过对邢台市体育旅游的文化要素进行研究,目的在于了解邢台市体育旅游的文化要素,发现其中所存在的问题,探讨相应的解决方法。其重要意义在于发掘邢台市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结合,推动邢台市旅游业发展,使邢台市体育旅游产业带动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根据研究需要对邢台市主要旅游景区作为研究的对象。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通过检索邢台学院图书馆和中国中文期刊网,查找相关体育旅游的书籍、期刊等。

问卷调查法。制定《邢台市体育旅游发展核心要素调查表》,由论文小组成员到各景区发放,收回问卷568份。收回问卷后,首先进行检验,对调查材料进行统计和数据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邢台市体育旅游的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

邢台市是历史文化古城,文化底蕴深厚,人文景观丰富,自然风光秀丽,为体育旅游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正是拥有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给邢台市的体育旅游带来了无限的生机。邢台市地处河北省南部,太行山脉南段东麓,华北平原西部边缘,总面积12486平方公里,人口680万,为京广铁路线北京以南第三座城市,公路干线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邢台自然风光奇丽多姿,被专家称为八百里太行山最绿、最奇、最险、最美的地方,西部山区自然风景区有:“世界奇峡—太行奇峡群”、“北方奇观—崆山白云洞”、“中国爱情山—天河山”、“人间仙境—九龙峡”、“北方九寨沟—云梦山”、“太行山最绿的地方—前南峪”、“中国道教圣地—北武当山”、“中医鼻祖地—扁鹊庙”等,截止目前,邢台市已开发的旅游景区(点)45处,星级酒店18家,旅行社46家,其中国家A级以上景区13家。

通过调查参与体育旅游的群体过于单一,体育旅游更多受中青年人的喜爱,其中私企工作者所占的比例较少,仅占12%,这充分说明体育旅游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私营企业的工作者没有更好的参与其中,其中具有更广阔的市场,可以通过报团、折扣等方式刺激私营工作者参与其中,以此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现代体育旅游非常受到旅游群体的喜爱,能够占到将近2/3,而传统体育旅游项目所占的比重也不少,可以占到将近1/3,我们同样不能忽视,其项目种类多种多样丰富多彩,我们要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推动南阳市体育旅游的又好又快发展。

参与体育旅游的旅游群体消费能力不高,我们更应该注重对体育旅游消费市场的拓展与建设,使游客在轻松愉快的旅游过程中,更好地消费,以此提高旅游经济的发展。而表6更突出地反映了,旅游的群体对体育旅游的认知程度还远远不够,对体育旅游比较了解和非常了解的人群不到40%,这就说明了体育旅游的市场非常广阔。

(二)对邢台市体育旅游发展核心要素的调查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自身的文化要素更能推动邢台市体育旅游的发展,是体育旅游的核心要素。通过自身的文化要素,给我市的体育旅旅游带来更多的价值。在体育旅游中,文化要素是非常重要的。应不断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节,也可以在景区开展“文化节”、经贸洽谈会、具有民族风情的运动赛事、以家庭为主题的体育活动、在水上开展水上竞技、参与各种有趣的身体活动、参观各种体育建筑设施和各种高水平运动赛,可以使体育旅游者在美感陶醉与竞技激烈中获得精神愉悦,在身体力行中充实自我的精神感受,在移情、寄情中宜泄自我情感。通过调查,越来越多的人注重在旅游的过程中达到身心的高度的统一,在娱乐的同时身体更得到了锻炼,体验到了体育所带来的乐趣,而景区丰富多彩的文化要素吸引着更多的游客前来游玩。不仅仅带来了体育旅游的乐趣,更进一步推动了我市的经济发展。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调查发现邢台市参与体育旅游的群体过于单一,对体育旅游的认知程度还远远不够;参与体育旅游的群体消费能力不足,体育旅游消费市场不够完善,带动经济发展的水平较低;体育旅游的项目欠缺,不具备时代性与新颖性,与周边城市的体育旅游项目形成鲜明地对比,自身仍存在不少差距;体育旅游中的文化要素并没有充分的表现出来。

(二)建议

加大宣传力度,展现文化魅力的同时吸引更多的游客参与到体育旅游活动当中;应进一步新兴体育旅游项目,重视景区消费市场的开拓与建设,使经济水平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根据邢台市体育旅游业的自身特点优势,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提高体育旅游的发展,带动经济上的快速增长;发展体育旅游业要不断发掘自身所存在的文化要素,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结合,借鉴周边城市体育旅游兴盛的经验,学习科学的管理方法,使邢台市体育旅游产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第2篇:体育旅游市场调研范文

作为中国旅游强省――江西到现在也还没有一个相对比较理想的有影响力的体育旅游胜地。集“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于一体的武功山风景名胜区地跨萍乡市的芦溪县、吉安市安福县、宜春市袁州区三地,现已规划景区面积160平方公里,规划景点200余处,武功山水,不仅唯美, 而且非常适合举办滑翔、攀岩、公开水域游泳、悬崖跳水、登山等多种类型体育赛事和体育活动。如果能把武功山开发成集健身、探险、竞赛、刺激、体闲、养神为一体的天然的体育旅游胜地,不但可以增强武功山的旅游竞争力,也能填补江西省在这方面的空缺。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立足武功山,运用文献研究、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方法对武功山体育旅游资源开发遇到的实践问题进行探讨。并以资源为基础,市场为导向,赣西地区为依托,着眼与红色文化结合,突出特色,以创新体制、开放市场和优化投资环境为动力,积极实施产业联动战略、特色战略和精品战略、实现武功山体育旅游规模化、规范化、效益化、等级化的目标,逐步使武功山旅游业成为赣西的支柱产业之一。

利用周末及节假日在景区现场发放问卷进行调查的游客所反馈信息为研究对象。共发放游客调查问卷500份(周末300份、国庆节200份),有效回收问卷468份,有效回收率93.6%。发放专家调查问卷20份,有效回收问卷20份,有效回收率100%。

二、研究结果

1、武功山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主体分析

以往武功山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资金来源主要由政府直接投资,然而,由于地方财政能力有限,投资的重点又不在体育旅游项目上,从而导致在市场上无法形成强有力的投资主体,投资效益不高。为了弥补武功山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巨大资金缺口,提高投资效益,必须加强政府引导,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打破政府对武功山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垄断性,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融资渠道的多样化,让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综合专家和游客对武功山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主体的调查统计显示:认为由国有企业开发的占3.87%,由私营企业开发的占35.13%,由萍乡市政府统一开发的占3.37%,由萍乡市旅游局负责开发的占3.54%,由萍乡市体育局负责开发的占9.03%,由政府和企业合作开发的占44.01%,而认为由其它主体来开发的仅占1.05%。根据当地政府财政实际情况结合以上调查统计数据显示,武功山体育旅游资源由政府和企业合作开发最合理,所占比例达44.01%,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政府和企业合作开发,即能保证政府的引导职能、发挥政府的强大号召力、宣传力等资源,又能充分企业财团的资金。其次是由私营企业开发,所占比例达35.13%,这主要是由私营企业开发,能充分挖掘企业的资金,又能发挥企业的主观能动性。

2、武功山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产品分析

(1)武功山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产品类型分析

通过对武功山体育旅游资源的调查与分析,可以将武功山体育旅游产品划分为以下四个类型:休闲型、观战型、刺激型和健身型。

武功山地处江西省西部,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月平均气温在13摄氏度以上,无酷暑,适宜体育旅游活动的时间长。金顶观光休闲区、羊狮幕观光游览区、九龙山宗教文化区、发云界游憩娱乐区、大王庙原始生态区五个核心景区,适合开展徒步登山、山地探险旅游、野营、蹦极等健身型体育旅游项目;特别是发云界游憩娱乐区拥有面积达10万亩的草甸,在高山之巅,面向绵绵草甸可以修建高山滑草场,高尔夫球场,高山足球场、滑翔机场等观战型体育旅游项目。武功湖原名社上水库,以及正在修建的武功海原名山口岩水库都适合开展悬崖跳水、游泳、赛艇、垂钓、滑水、划船等刺激型、休闲型体育旅游项目。

对武功山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产品类型的选择,可参照问卷调查中游客对项目类型兴趣度的回答统计结果:休闲类占的比重最大达到46.26%;其次是刺激类的24.37%;然后是健身类的23.61%;最后的是观战类5.94%。结合上述调查结果和冠豸山资源特点,对冠豸山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产品类型的选择应以休闲类和刺激类为主,健身类兼带发展, 观战类则一般性发展。

(2)武功山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产品分析

对武功山体育旅游资源的产品开发,要根据武功山实际资源状况和项目特点,结合社会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产品进行重点挖掘和开发。通过对专家和游客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得出下列数据统计表,根据(表)显示:比重较大的产品是B(登山)94.83%、F(攀岩)90.57%、O(赣西红色革命老区徒步行)87.79%X(划船)85.46%、G(蹦极)84.75%、I(滑翔伞)79.45%、Q(民间体育活动表演)78.03%、Y(天然温泉浴)76.16%、V(野营)72.92%、S(公开水域游泳锦标赛)59.87%、L(徒步)56.96%,目前应对这些产品进行重点开发和管理。其余的产品则可进行一般性开发或延迟开发。

其中各字母所代表的产品分别是: A、垂钓 B、登山 C、游泳 D、探险 E、狩猎 F、攀岩 G、蹦极 H、悬崖跳水 I、滑翔伞 J、滑草 K、武术 L、徒步 M、骑自行车N、热气球 O、赣西红色革命老区徒步行 P、定向越野 Q、民间体育活动表演 R、民族体育项目活动 S、公开水域游泳锦标赛 T、空中钢丝杂技表演 U、骑游 V、野营 W、跳伞 X、划船 Y、天然温泉浴

3、武功山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影响因素

通过对专家和游客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武功山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影响因素, 根据(表)显示:关键类影响因素是B(开发资金匮乏,融资渠道不畅)、O(产品类型单一、参与者少)、P(体育旅游资源缺少特色和品牌效应)、R(体育旅游资源与其它资源脱节,缺少整合)、F(开发意识和观念落后)、L(缺少传媒配合和有效宣传)、D(景区建设滞后)、E(体育资源开发专业人才短缺)其余的是次要类。作者对关键类影响因素进行重点分析,并提出以下相应对策。

其中各字母所代表的影响因素是: A、当地政府支持力度不大;B、开发资金匮乏,融资渠道不畅;C、缺少景区整体规划;D、景区建设滞后;E、体育资源开发专业人才短缺 ;F、开发意识、观念落后; G、与景区其它景点不和谐 ;H、法规不健全、资源环境保护不好;I、认为开发体育旅游资源意义不大;J、开发成本过高; K、对景区其它景点造成破坏 ;L、缺少传媒配合和有效宣传; M、旅游者豸山体育旅游的兴趣不大 ; N、当地旅行社不给予合作;O、产品类型单一、参与者少; P、体育旅游产品缺少特色和品牌效应;Q、交通不方便;R、体育旅游资源与其它资源脱节、缺少整合;S、可用土地资源稀少; T、缺乏体育旅游中介机构的支持与配合,无法形成合力;U、缺少专业的从业人员;V、缺乏安全保障机制;W、其它。

三、研究对策分析

(一)产品优化、合理配合

开发体育旅游资源应考虑到参与者的广泛性和层次性,不同类型的旅游者对体育旅游产品有不同的要求,开发者应做好市场细分工作,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采取不同的开发措施和宣传促销手段,推出不同的体育旅游产品。例如,武功山可根据当地资源开发出适合各种年龄的体育旅游项目,针对在校学生可以推出野外生存、航模、、定向运动、水上运动夏令营、探险登山冬令营等;针对青年人可开发推出探险、攀岩、蹦极、等挑战性、刺激性强的项目;针对中老年人可开发推出登山、垂钓、游泳、老年人长跑、太极拳等休闲健身性体育项目。

(二)渠道多样、引进资金

武功山体育旅游资源开发需要资金的大力支持,然而,由于地方财政能力有限,投资的重点又不在体育旅游项目上,从而导致在市场上无法形成强有力的投资主体,投资效益不高。为了弥补武功山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巨大资金缺口,提高投资效益,必须加强政府引导,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在不违背法规的前提下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原则,打破地区、行业间的界限,通过独资、合资、股份制等形式多渠道引进资金。

(三)突出特色、打造品牌

体育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给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武功山体育旅游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是武功山体育旅游资源开发面临的艰巨任务,因此,对自己独有的资源,如红色文化、道教、缩龙、傩神等,要在开发观赏型的基础上开发出更多的参与性项目,充分利用广大游客的宣传,扩大其在国内乃至世界的辐射作用;对于普通的、不具特色的资源,在开发过程中要实现提高安全性能和高质量的服务,使游客在观赏到美景、体验到刺激、享受到休闲娱乐的过程中留下美好的回忆。

(四)整合资源、提高引力

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为了突出提高其资源的吸引力,需要与其它旅游资源联姻,整合资源优势,如将赣西红色旅游与武功山体育旅游的融合性开发,充分发挥两种旅游资源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有惊无险、潜移默化的特点,把当前极待加强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融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主动参与的活动之中。通过手段和方式的创新,偶教于游,通过对红色旅游和体育旅游的合理开发,在使旅游者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理想境界得到升华的同时,还能增强体质、体验惊险、感受刺激,这样既能丰富旅游活动,拓展旅游项目,改变单调的旅游产品给人们带来的不满足感,又能满足人们求新、求异、求奇的心理,同时,也使新的旅游产品更具吸引力。

(五)强化意识、转变观念

武功山体育旅游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机会,首先,应具备强烈的“超前意识”,密切关注和准确把握国际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只有使自己的企业跟上国际潮流,才有可能抢占到市场和经营的前沿,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先机;其次,要树立和强化“国际意识”,我国已加入了WTO,全球经济的进一步一体化,体育旅游业的管理者们应立足于国内市场,放眼国际市场,制定出企业的全求发展战略;再次,要强化“人才意识”,目前,人才严重不足是制约武功山体育旅游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加强体育旅游人才的培养,对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将起着重要的作用。

(六)广泛宣传,扩大客源

扩大客源是保证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对于武功山旅游市场而言,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本地居民对体育旅游的功能、特点及旅游方式缺乏深度认识,对旅游资源缺乏深入全面的了解,有目的的参加体育旅游人数较少,因此,首先应加强宣传促销活动,设计有宣传力的体育旅游产品形象,提出有号召力的宣传口号,利用多种场合、多种活动进行宣传,如利用大型活动、大型会议组织专项体育活动等,利用体育媒体、娱乐媒体、旅游展览、新闻报道、广告、开办体育旅游网站等多渠道宣传。借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加大宣传力度,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往,组织体育旅游宣传促销团到世界各国举办各种形式的体育旅游推介会,邀请国内外知名旅行社和新闻媒体到武功山考查、采访,让人们更多地了解武功山,提高武功山体育旅游资源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其次,要大力推进社区体育、广场体育、赛场体育、学校体育、大众体育的全面发展,积极培育各种类型的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体育探险娱乐协会,为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培养广大的个人和集体市场消费群体。

第3篇:体育旅游市场调研范文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随机抽取邢台地区休闲体育旅游群体为调查对象,进行分析和研究。

(二)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随机抽样调查并对邢台主要参与休闲体育旅游群体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93份,回收率为96.5%,有效问卷186份,有效率为96.4%。问卷主要涉及出游者的性别、年龄、学历、职业、城乡、收入、出游频率、范围、强度、组织及出现问题等内容。对回收问卷进行数据统计,数据处理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

二、结果与分析

(一)休闲体育旅游群体基本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参与休闲体育旅游人群男性占51.4%,女性占48.6%。参与人群中男女比例相差并不大。年龄结构上,19-30岁与40-55岁两个年龄段所占的比重最大,达占总人数一半以上。这显示,目前体育休闲旅游主要以中青年为主,且随年龄增加出游率降低。学历越高,休闲体育旅游出游率越高。这充分说明了,受教育的程度越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高,对心神的放松渴望更为强烈。企业人员所占百分比最大,其次为事业单位;企事业单位人员,收入较高且稳定,节假日规律,有较多的闲暇时间,面临的工作压力也较大,所以在闲暇时间里更渴望放松休闲,休闲体育旅游成为这部分人群的首选。城郊区居民参与休闲体育旅游较多,县乡区居民参与较少,这与地区的休闲体育发展水平成正比。随着收入的增加休闲体育旅游的参与率越高,其中有一定的原因是消费水平的限制以及场地和项目的费用相对于收入来说偏高。

(二)邢台地区休闲体育旅游群体的参与情况的调查分析

1.出游频率调查与分析从参与出游频率来看,每月至少一次出游的人数达到63.9%,邢台市居民体育休闲旅游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休闲体育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习惯。

2.出游范围调查与分析经调查,在出游地区的选择上多数人选择的是郊外和太行山区,这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渴望接近大自然放松心情相适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物质生活不断丰富,对亲近大自然的渴望更为强烈,清新的空气、放松的旅行成为人们追求的新方向。

3.出游目的调查与分析休闲体育旅游与其他旅游的主要不同就是休闲体育旅游具有健身功能。它相对传统观光旅游来说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旅游,通过亲身参与某项健身、冒险或观战的体育活动,不仅能增强体质、健美强身,还可陶冶情操。休闲体育旅游还可以回归自然。从表1中可以看出:我市大多数居民对此是认可的,同时有20%左右的旅游者主要目的是为了追求新奇感和体验特色风情,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说明运动型休闲度假的方式才刚刚兴起,还没有广泛普及,人们对参与的大部分运动型休闲活动有新奇感。

4.出游消费情况调查与分析经调查52.7%的人在选择出游花费上选择的是200-500元之间,还有19.4%选择低于200元。这与邢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相匹配。经济情况是限制人们出游的一大因素,相信随着经济的发展、休闲体育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推出更多适应产品,人们在休闲体育旅游上的投入将有一定空间。

(三)邢台地区休闲体育群体运动的出游形式与分析

1.出游方式调查与分析在出游方式的选择上,有24.2%、31.7%人选择徒步和骑行出游,这两种方式最安全、经济实效,也是出游几率较高的一族。爬山安全系数小,对年轻人诱惑较大,只有12.4%的人选择此方式。而自驾游受经济条件限制,对于那些有车一族来说无疑是最合适的了,也有部分人群选择了随旅行社出游。邢台地区出游群体在出游方式上,各种形式比较均衡,自驾与旅行社消费相对较高。

2.出游强度的情况与分析从调查中发现,出游强度选择在4-10小时占71.9%,多半数人,在选择出游距离时多选本地周边地带,这都说明我市的休闲体育旅游市场主要是以我市临近的太行山脉郊区游和短途游为主。

3.出游伴侣的情况与分析出游的伴侣主要为共同爱好者其次为家人和朋友,邢台市休闲体育旅游潜力巨大,旅行社可以从休闲体育旅游出发开发新型的旅游产品,促进邢台地区休闲体育旅游的发展。

4.出游组织情况与分析调查结果显示:邢台地区休闲体育旅游出游缺乏有效的组织,大部分是自发或非正规部门的半组织形式。这与本地区休闲体育旅游刚刚起步离不开,缺乏有效的组织潜藏着很多不安全的因素,亟待加强组织。

(四)邢台地区休闲体育旅游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分析

1.休闲体育项目单一体育休闲旅游参与项目调查结果分析,参与最多的休闲体育旅游项目为徒步、登山、野营、骑行、钓鱼等大众产品。其它项目非常少,没有足够的力度,吸引更多居民参与其中,这与当地经济条件、宣传力度、场地建设不完善等有极大关系。

2.体育休闲旅游的无组织、无管理在调查的186有效问卷中,希望有专业人员带领、有组织地参与体育旅游的占到90%以上,而在参与的这些群体中,只有旅行社是有组织的,这对造成的危害与出现问题的解决带来很大隐患。

3.体育休闲旅游的主要影响因素在调查结果中,参与出游人群周围亲朋没参加的主要因素是:时间和收入是制约他们进行体育休闲旅游的重要因素。闲暇时间的缺乏使得更多处于30-45岁年龄层次的居民远离休闲体育旅游,这与文献显示我国体育人口主要集中在青少年阶段和老年阶段不谋而合。闲暇时间的缺乏是影响本地区休闲体育旅游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而且这部分人大多属于中产阶级,一般受过良好教育,他们大多从事脑力劳动,有固定工作和收入,但是工作和生活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压力,和另外受调查的两个年龄段20岁以下和46岁以上的相比较承受的社会压力较小,日常锻炼户外活动的时间和机会都相对较多。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邢台地区休闲体育旅游群体,男女参与率相差不大,30-40岁年龄段参与者很少,群体集中在20-30、40-55岁阶段,大多为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集中在企、事业单位工作且多数居住在城区和郊区。

2.邢台地区休闲体育旅游出游缺乏有效的组织,潜藏着很多不安全的因素,亟待加强组织。

3.由于邢台市地处太行山麓,场地建设不完善、项目单一,出游多与山脉关联,导致休闲体育旅游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二)建议

1.引进和培养专业的休闲体育人才休闲体育旅游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高技能的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因此,必须通过各种渠道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到休闲体育产业的建设中。可加大与高校体育专业的沟通,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体育专业人才,为邢台休闲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2.加大组织力度,消除不安全因素邢台地区休闲体育旅游多数缺乏有效的组织,隐藏着许多不安全因素,这极大的影响了休闲体育旅游的发展,切实做好组织,加大力度消除不安全因素,为休闲体育旅游创建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

第4篇:体育旅游市场调研范文

关键词:旅游政府角色 供给侧改革 旅游业

现阶段,我国旅游产业综合素质与市场需求之间矛盾日益凸显,旅游业处于由规模增长向素质提升的关键阶段,我国供给侧改革战略为旅游业产业素质提升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一、供给侧改革与旅游产业素质提升的机遇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要求,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这是近年来中央首次在供给端提出改革要求,它也意味着,单一依靠扩大总需求、在需求端引导消费的发展方式,将在“供给侧改革”中得到新的优化和提升。

我国旅游业产需供求结构矛盾凸显之时,国家的供给侧改革战略为旅游产业素质提升与转型升级创造了新的机遇。

(一)生产业发展中的机遇

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进程中,需要生产业的快速发展。传统旅游业已涉及会务、展览等生产;新的发展阶段,旅游业还可以从企业文化建设、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市场营销等现代企业需求着手,进行更多“旅游业+生产”的供给创新。

(二)生活业发展中的机遇

旅游业具有显著的综合性特征。在健康、医疗、金融等生活业供给发展与完善的阶段,可以关注各生活业产业创新的需求,实施“旅游业+生活”的供给创新。

二、“旅游业+生产业+生活业”发展中的政府角色定位创新探析

(一)市场培育者角色创新

“旅游业+”的实现,需要充分调动旅游市场主体的活力、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目前,我国各地旅游业的市场化程度并不完全相同,需要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培育市场主体,特别是积极进行产业融合创新的主体;与此同时,也是更为重要的,需要培育市场机制,树立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

(二)公益人角色创新

旅游业的有序、快速发展,离不开旅游业“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我国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旅游产业融合的有序发展,旅游产业素质的提升,对现阶段旅游业公共产品提出了新的要求:旅游战略性公共服务;旅游人才培养与塑造公共服务;旅游业积极诚信形象塑造与维持。

(三)规制者角色创新

我国旅游产业素质提升的进程中,旅游业诚信形象的塑造与维护离不开政府守夜人角色的有效扮演,从集中式整顿到制度化、法制化,政府规制者角色正在不断完善。“旅游业+”发展进程中,新业态将不断涌现,这需要政府未雨绸缪,完善规制者角色。

三、“旅游业+生产业+生活业”发展中的政府角色扮演创新探析

(一)完善市场培育者角色

一是进一步开放旅游。在旅游娱乐、旅游购物等领域的消费中,通过进一步开放旅游市场,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为旅游业在更广范围内实现产业融合与创新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是强化旅游业市场机制的作用。进一步放开旅游业充分竞争领域的价格管制,使价格机制有效调节市场供需,强化旅游业市场机制的作用。

(二)创新公益人角色

一是以“优秀从业人员”增量提升服务质量形象。旅游业转型升级中,服务态度与服务水平是我国旅游业发展中的短板之一,在旅游业积极形象的塑造方面,政府需要以“优秀从业人员”增量为突破口,通过服务形象“正能量”机制的设计、实施与示范,有效提升我国旅游业的积极形象。

二是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完善战略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背景之下,旅游业发展战略的确定与实施,对旅游业发展至关重要,旅游局作为旅游业的主管政府部门,进行着专业性行政管理,对管理者专业要求相对更高。在旅游主管部门的专业工作中,需要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借助智库,形成更多的决策参考,以进一步完善战略公共服务。

三是进一步刺激旅游需求。供给侧改革背景之下,需求的释放依然非常必要,政府在新的发展阶段,可以通过旅游消费时间、旅游消费环境优化等方式,进一步刺激旅游需求,使旅游者有条件消费、敢消费。

(三)强化规制者角色

一是建设新业态规制体系。“旅游业+”的发展中,新业态将不断涌现,涉及产业融合的新业态,在发展初期,需要及时、有效的规制环境以实现良性、有序、合理发展。这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展开及时、超前的研究,建设新业态的规制体系。

二是灵活运用激励性规制。在旅游业发展中,积极正面的行业形象至关重要。产业转型升级中,政府需要将惩戒与激励规制相结合,联合使用,创造出公平正义的产业环境。特别是激励性规制,一方面为积极创新、诚信经营的企业提供市场激励,为其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鼓励、支持其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激励性规制,塑造良好的行业形象。

四、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角色创新政策建议

(一)市场培育:以部门协调为特征的市场开放

1、“旅游+生活业”领域的市场开放

一是旅游金融业的市场开放。世界知名的运通公司作为美国最大的旅游集团,在旅游金融领域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创新,旅游与金融的结合空间相对较大。在我国金融业的开放中,旅游业与金融业融合的领域,可进行尝试与试点,加快开放的步伐,调动市场的活力。

二是医疗旅游领域的市场开放。健康产业在发达国家呈现出极具潜力的发展态势,我国健康产业需求不断兴起,医疗旅游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形式,日益受到国内企业投资的重视。挖掘出我国医疗旅游的潜在优势,发展健康产业,需要在医疗旅游领域开放探索,培育具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

2、“旅游+生产业”领域的市场开放

旅游教育领域的市场开放。旅游业的创新,离不开人才的基础与支撑。通过旅游教育领域的市场开放,可以为旅游创新业态提供充裕的人才,同时有利于创新业态的产业价值链构建,促进旅游领域的跨行业产业融合。

(二)服务市场:以战略性公共服务为核心的公益人创新

1、确立“旅游+”战略产业体系

旅游业的发展中,围绕产业升级,提出了旅游业五大新业态,这些新业态的确定意义重大,具有指导产业实践的积极意义。供给侧改革背景之下,面临“旅游业+”的市场机遇,需要政府确立“旅游+”的战略产业,以引导实践创新的发展。

不同地区,市场化基础不同,产业发展条件互有差异,需要进行相对细化有针对性的研究,明确“旅游+”的战略产业,以此战略产业确定为基础,展开研究,为战略性产业的发展创造积极的条件。就我国而言:医疗+旅游、健康+旅游、养老+旅游、金融+旅游、农业+旅游、会议+旅游、企业文化+旅游、教育+旅游、互联网+旅游均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2、以旅游人力资源创新为基础,塑造行业积极形象

将旅游志愿者体系上升到战略高度,推动我国旅游服务质量的提升。

一是将志愿者活动作为实践环节,纳入旅游教育系统。与旅游专业高职高专、大学本科及以上的教育相结合,通过与教育部的沟通与协调,设置实践课时与学分,纳入旅游教育系统,使旅游志愿者活动有更好的专人人才基础;同时使旅游志愿者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也有利于旅游人才培养中市场实践环节的有效展开。

二是对志愿者选拔、培训、考核等环节进行系统设计。结合不同工作的要求,明确志愿者的选拔标准;所有的志愿者根据不同的志愿主题活动,进行培训,培训需要具有吸引力。对志愿者的具体工作进行考核,以事实对志愿者的进行必要与有效管理。

三是开发志愿者旅游产品。开发物美价廉、零利润或低利润的国内外旅游产品,供给给考核合格的旅游志愿者;通过志愿者广泛的旅游活动,推广、宣传旅游目的地;增加志愿者旅游志愿活动的能力与动力。

四是探索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形式,借鉴香港等地的经验,开创政府出资、出标准,非营利组织独立运营的志愿者管理模式。

3、实现激励性规制与旅游营销的有效整合

一是围绕“旅游+”的战略产业与旅游诚信机制的需要,设计激励清单。政府可以围绕产业发展需要,列出激励清单。激励清单涉及激励对象、激励达标要求、激励对象考核方法的明确规定,以此引导市场的发展。

二是以激励性规制为基础进行旅游营销。首先,让企业、消费者都清晰、理解、认可激励清单;其次,对符合激励标准的企业进行通报,并使用政府权威对其进行宣传;最后,实施动态激励规制。通过激励性规制,一方面有效引导行业发展;一方面以对于正能量企业的宣传,使其具有更好的市场营销基础,促进企业的发展;最为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正能量的引导与强化,实现旅游营销效果,帮助实现旅游行业诚信形象的塑造。

4、继续需求侧刺激管理

供给侧管理改革并不是否定需求侧刺激,而是在需求释放基础上的转型升级,在旅游业的发展中,政府在消费者旅游需求刺激与释放中的作用依然非常重要。

在旅游需求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旅游者缺乏足够的、灵活的闲暇时间成为限制消费者旅游需求释放的重要因素。政府部门可以在假日制度创新领域进行探索,积极推进带薪假期制度的实施,以充分释放消费者的旅游需求。

(三)规制市场:以政府购买专业智库服务为依托的“实践前半步”创新

1、结合“旅游+”发展的需要,确立规制市场专题研究选题

旅游业与生产业、生活业的产业融合创新无疑会催生出“旅游业+”的新业态,新业态运营中,市场失灵会有各自的特征,政府需要结合我国旅游实践的发展,确立规制市场专题研究的选题,以选题为导向,围绕“旅游+”战略产业的发展,促进社会各界对新兴旅游交叉产业发展的市场规律与市场失灵进行分析与研究。

2、依托智库研究,及时出台行业规制制度、法律、法规

新兴产业的发展,更需要制度、法律、法规的保障与引导。许多旅游新业态在发展的初期,均受到制度环境的制约,从而导致发展速度无法达到企业的预期。这需要政府体现出专业管理的能力,依托智库研究,及时出台行业规制制度、法规,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以促进旅游新业态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旅游局信息中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EB/OL].http:///xxfb/jdxwnew2/201

508/t20150811_744490.shtml

[2]常修泽.包容性改革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3]刘锋.供给侧改革下的新型旅游规划智库建设思考[J].旅游学刊,2016(2):8―10

第5篇:体育旅游市场调研范文

一是组织开展体育法执法检查。根据省人大体育法执法检查工作方案要求和市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委员会于6月下旬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在全市贯彻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检查组在市人大常委会易丽珍副主任的带领下,听取体育、财政、发改、教育、规划等有关职能部门的情况汇报,深入到市直体育单位,临湘市、云溪区和楼区的社区、学校、体育训练机构和健身场所调研了解情况。从全市情况看,体育法和《湖南省全民健身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全市体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群众体育运动和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青少年体育工作逐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检查中发现,全市体育工作现状不容乐观,一是场馆建设滞后,二是竞技体育滑坡,三是后备人才短缺,四是管理机制不顺。体育事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称,我们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是“三个不到位”,一是体育法律法规贯彻执行没有完全到位,二是对人大通过的五年发展规划执行没有完全到位,三是部分领导思想认识没有完全到位。7月中旬,委员会向省人大执法检查组报送执法检查报告。7月23日,向常委会第11次主任会议报告执法检查情况,并提出相应建议意见。主任会议经过审议,向政府提出五条整改意见。一是建议政府在下半年的政府常务会议上专题研究一次体育工作。二是加快城区体育中心场馆规划和建设步伐。建议成立专门班子,加快运作步伐,力争在年内确定建设方案,并开始分期分批建设部分场馆。游泳学校搬迁可以与城区体育中心场馆一起规划,年内划定用地红线,年底开工建设。尽快还建体育学校射击场。三是加强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落实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资金。四是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必须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和土地用地总体规划。严格执行《湖南省全民健身条例》关于居民住宅区配套建设的体育设施的“三同时”规定。五是体育部门要加强管理,充分发挥现有场馆的全民健身功能;通过政策优惠和市场引导,促进民营健身机构的健康发展;机关单位操场和城区部分学校体育场地尽可能对社会开放,政府部门积极做好相关工作。目前,体育中心场馆规划和游泳学校搬迁等两项工作已经引起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并列入政府工作规划。

二是督促办理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一号议案。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共有85名人大代表提出5份关于整合*旅游资源、提升*旅游产业的议案,大会主席团决定将其合并为《整合*旅游资源,建设精品旅游线路,提升旅游产业》的1号议案,交市政府办理。这是一份关系到全市旅游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议案。为了督促议案办理,促进全市旅游事业和经济建设的健康、协调发展,推进以“热游*”为主题的旅游工程建设,促进《湖南省旅游管理条例》的贯彻实施,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委员会从5月份上旬开始,结合《湖南省旅游管理条例》在全市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认真督促办理1号议案。检查组先后召开有市旅游局、财政局、规划局等6个单位参加的政府部门汇报会,有*招商旅行社、中达大酒店等10个旅游经营单位参加的座谈会;深入到*县、*县、君山区,听取政府部门汇报,下到景区景点实地考察。近几年来,全市旅游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新建和完善了一批景区,加强了旅游促销工作,形成了一批节庆旅游产品。对于1号议案办理,政府及相关部门也做了较多工作,多方听取意见和建议,组织外出考察学习,邀请北京专家来岳考察指导,编制《*市旅游资源整合实施方案》。督办中,检查组重点调研了《*市旅游资源整合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检查组认为,该方案有可取之处,但也存在旅游形象定位不清晰、旅游作为*支柱产业的目标不突出、体制机制创新内容不明确等问题。9月25日,常委会第5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检查组提交的旅游执法检查和议案督办情况报告。根据检查建议,会议向政府提出四条审议意见:一是继续深入开展调研,抓紧做好《*市旅游资源整合实施方案》编制工作;二是建议市委政府出台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旅游形象定位,明确旅游产业政策体系,强化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职能,积极推进旅游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三是按照市场化要求,强化旅游投入机制创新。旅游产业发展的破题之举必然是市场化、企业化运作,必须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对旅游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围绕旅游资源产品的整合,尽快组建以大型旅游项目为载体的大型旅游企业,建立新的旅游投融资机制,构建*旅游资源和产品整合的企业主体;四是优化环境,全面提升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目前,市政府已经出台《*市旅游资源整合实施方案》,并开始组织论证组建*楼旅游集团公司等工作。

三是开展“三湘农民健康行(*)”活动。近年来,全市妇幼卫生与人口计生工作稳步发展,孕产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逐步降低,出生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妇女儿童健康状况日益改善,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同时,全市妇幼卫生与人口计生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一些影响孕产妇和儿童生命安全的突出卫生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努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推动全市农村妇幼保健网络建设,完善农村妇幼保健服务体系,落实母婴保健和生殖健康保健措施,从整体上提高农村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是当前农村卫生工作的重点。根据省三湘农民健康行组委会的整体部署,经市组委会研究,确定*年三湘农民健康行(*)宣传活动的主题为“依法维护农村妇女儿童健康权益,进一步提高人口素质”。一年来,组委会主要做了三项工作。一是加强调研工作。从5月份开始,市、县两级组委会围绕活动主题,开展母婴保健法执法调研和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专题调研工作。市组委会先后到市卫生局、市计生委听取工作情况汇报,深入到*市、*县、*县、*县等县市区的卫生医疗机构、计生服务机构调研,较全面地掌握了全市农村母婴保健和生殖健康保健工作开展情况。二是组织开展记者采访报道活动。10月21日上午,组委会在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室举行*年三湘农民健康行(*)集中采访活动启动仪式。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和党组成员、市六届人大各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工作机构主要负责人、三湘农民健康行(*)组委会全体成员和新闻采访团全体成员参加,李湘岳主任亲自为采访团授旗。21日至22日,由市内7家媒体组成的采访团,深入到*县、*楼区的4个乡镇,采访近百人次,共刊发采访文章22篇。三是监督政府部门积极整改。结合调研和新闻采访中发现的问题,组委会督促卫生和计生部门进行整改,目前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三级妇幼保健网络得到巩固,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水平逐步提高,预防控制出生缺陷相关措施逐步落实,农村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全面开展。人口计生部门充分利用技术服务网络资源,在开展避孕节育、科普宣传和防治艾滋病宣传的同时,组织技术力量扎实开展乳腺疾病和生殖道感染免费普查项目。

四是协助常委会做好工作评议。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于8月中下旬对市安监局的工作情况进行调查。调查期间,召开了安监局干部职工动员会,与局党组成员、科室负责人个别座谈,到市建设局、质监局、交警支队和消防支队听取意见,深入平江县、*县和云溪区调查了解情况,并分别向部分市人大代表、市安委会全部成员单位、县(市、区)人大、县(市、区)安监局发出征求意见函。在常委会第5次会议上,调查组提交调查报告。调查认为,市安监局依法行政意识比较强,安全生产执法逐步规范;监管工作力度比较大,安全生产形势逐步好转;积极承担安委会日常工作,履行综合协调职能比较到位。调查中,也发现了当前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是宣传工作没有完全到位,少数地方和部分行业安全事故呈上升趋势,对部分地区和行业的安全监管存在缺位现象,队伍建设仍然存在薄弱环节。针对当前工作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调查组提出了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加大安全生产集中执法力度、抓好重点行业和领域的专项整治、强化安全生产源头监管、加强安监队伍建设等建议。目前安监局正在对照以上要求进行整改。

第6篇:体育旅游市场调研范文

1、**年是推进**旅游经济强省建设重要的一年。全省旅游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旅游经济强省,以“规划落实年”为重点,以“三带十区”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创新发展思维,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培育发展后劲,努力实现我省旅游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年全省旅游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入境旅游人数突破500万人次,增长18%;旅游外汇收入25.6亿美元,增长20%。国内旅游人数达到1.86亿人次,增长15%;国内旅游收入达到1790亿元,增长18%。实现旅游总收入2000亿元,增长18%。

3、实现今年全省旅游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创新思维、提升品质、增强后劲”,主动顺应产业发展趋势,在旅游业态、运行方式、产品建构、管理方式、营销模式、发展重心等多个方面进行调整,实现根本性转变。即:加快新型业态培育,实现旅游业从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变;加快产业运行方式调整,实现旅游经济体系从“点线旅游”向“板块旅游”转变;加快旅游产品转型,实现旅游产品从单一的自然文化观光产品向满足多种需求的主题产品、休闲度假产品和个性化产品转变;加快旅游促销理念更新,实现旅游推销向旅游营销的转变;加快旅游管理模式的调整,实现从单纯的行政管理向“小政府,大服务”转变;加快发展重心转换,实现产业发展从主要注重硬件建设向软硬件并重转变。

二、重点工作分解

1、加强规划落实和指导。完成《**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省海洋旅游规划》、《**省“三带十区”旅游发展规划》,继续推进长三角区域旅游规划的编制,开展《**省旅游露营地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的编制。举办全省旅游规划、景区管理研讨班,加强旅游规划管理人员业务培训和指导。积极支持**旅游科学研究院的发展。

责任单位:规划发展处

2、加强旅游课题调研。立足我省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经济先发优势,积极开展代表生产业的新型旅游业态如会展旅游、奖励旅游、商务旅游等研究,促进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和能级提升。与省委政研室联合完成《加快培育我省会展旅游业对策研究》,提出培育会展旅游业的对策措施。开展《中外海洋旅游发展研究》、《旅游度假区发展对策研究》、《**国际旅游市场营销战略研究》等课题调研。

责任单位:办公室、政策法规处

配合单位:各处室

3、加快推进重大旅游项目建设。以重大旅游项目建设为抓手,认真贯彻实施《**省“三带十区”旅游发展规划》。加强与省发改委等部门联系,选择在建的100个旅游项目为全省旅游重点项目;启动“**旅游精品库”建设,努力办好**中国旅游投资洽谈会。积极推进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二期工程、“印象西湖”大型山水实景项目、宁波东钱湖旅游度假区、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嘉兴九龙山游艇俱乐部、衢州旅游集散中心、舟山长峙岛综合开发等一批旅游重大项目建设,带动旅游产业发展,提高旅游业发展后劲。

责任单位:规划发展处

4、积极推进旅游企业改革,致力于做大做强旅游企业。研究旅行社发展总体思路,推进大型旅行社多元化,中型旅行社专业化,小型旅行社门市化。改革旅行社审批机制,促进旅行业批零体系的加速形成;适应旅游市场多样化需求,实施饭店业从星级化管理向业态管理的转变,推动饭店集团化、品牌化,积极开展创建绿色饭店工作;着力培育休闲度假产品,引导杭州、千岛湖、太湖等区域休闲度假饭店的建设,推进我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设。评选表彰**省百强旅行社和最佳出境游、入境游、国内游旅行社。

责任单位:行业管理处

5、加强区域旅游合作。以长三角作为区域合作的重头戏,建立政府主导的长三角旅游合作机制,进一步打造长三角无障碍旅游区。继续推进浙赣闽皖、活力浙东南、新天仙配、江南仙境游等区域合作,并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扩大合作的覆盖面,壮大区域旅游经济实力和旅游市场竞争力。开好全省旅游区域合作大会,办好第六届**省旅游交易会。与沪、苏等有关部门联合制订实施《长三角区域主要旅游景区(点)道路交通指引图形标志设置标准》。

责任单位:市场开发处

配合单位:规划发展处、政策法规处、人事教育处

6、积极推进“创佳、创优、创强”工作。以杭州、宁波为龙头,深入实施旅游国际化战略。在杭州市成功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的基础上,推动宁波、绍兴等优秀旅游城市争创“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完成丽水、乐清、余姚等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创建,积极推进义乌、永康等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创建工作,积极争取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强县”创建试点工作。

责任单位:行业管理处

7、继续推进“十百千”工程。在完成**省旅游经济强县、强镇和特色村评定标准体系的基础上,吸收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最佳旅游城市创建经验,以优化县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为重点,围绕“中国和谐城乡游”主题,结合发展乡村旅游、生态旅游、休闲旅游,采取典型示范引路的办法,鼓励各地积极创造条件,营造良好发展氛围。今年年底评定命名一批**省旅游经济强县、旅游强镇、特色旅游村。配合国家旅游局实施乡村旅游“百千万工程”(即在全国推出100个特色县、1000个特色乡镇、10000个特色村)。

责任单位:政策法规处

配合单位:规划发展处、行业管理处、市场开发处

8、继续加快旅游目的地建设。在西湖、雁荡山、普陀山创5A景区成功的基础上,推进并指导3家以上景区开展创建国家5A级景区活动;扩大A级景区在全省的覆盖面,争取全省3A级以上高等级旅游区达到100家。推广《生态旅游区建设与服务规范》标准的实施,重点指导和扶持10个生态旅游示范区。抓好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建设的推进工作。适应旅游自助化的趋势,重点推动2—3个大型景区建设示范性自驾车旅游营地。继续打好“四大硬仗”,完善全省旅游集散咨询服务中心建设,全省100个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实现联网;推动旅游厕所的标准化建设,实现三年在全省改造和新建生态化、星级化旅游厕所1000座的目标;加快旅游交通标志系统建设,在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主要景区交通沿线设置1000块旅游标志牌。

责任单位:规划发展处

9、大力推进旅游信息化工作。加快提升旅游信息化水平,大力发展旅游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办好**旅游政务网和商务网,办好**网上旅游交易会。加快信息技术在旅游行业管理、旅游市场促销中的应用,开展在主要入境旅游目的地国家设立海外网站试点工作;实施完善旅游卫星帐户,建立科学的旅游经济统计体系,加强全省旅游经济运行的动态分析。开好全省旅游信息工作会议,联合国内知名网站开展评选“**必游的五十个地方”。

责任单位:规划发展处

10、大力发展入境旅游。本着“巩固传统市场,拓展新兴市场”发展方针,进一步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加强国际市场调研,做深、做透、做细日、韩及台湾等市场,加强与欧美、西亚、南亚等国家的合作,千方百计将我省旅游产品打进海外主流市场。办好第十届“心手相连”浙台旅游高峰论坛、第三届**山水旅游节和“**西澳?中国**周”等重大旅游活动,充分依托媒体的推广力量,加强在境外的促销力度,从而增加**的旅游竞争力和市场认知度。

全面推广**旅游产品,优化丰富新江南旅游线,组合启动苏浙沪九大精品旅游线;创新交易会办会模式,创新海外重大活动促销方式,创新网络促销手段。继续营建“**旅游推广联盟”,构建海外市场客户销售网络。完善**旅游日语网,链接江浙沪旅游英语网。认真贯彻国家旅游局《关于积极发展入境旅游的指导意见》,制定入境旅游发展措施,制定完善入境旅游奖励政策机制。

责任单位:市场开发处

11、加强旅游法制和旅游标准化建设。结合加快建设旅游经济强省实际,开展《**省旅游管理条例》修订调研工作,形成《**省旅游条例》送审稿,报省政府审议,并争取将《**省旅游管理条例》修订列入2008年立法计划;制订出台《**省工业旅游等级标准》,进一步抓好旅游标准化培训。

责任单位:政策法规处

12、推行“旅游行业品质管理年”活动。加强旅游企业诚信建设,建立**省导游等级标准和旅行社信誉等级制度,设立**省导游基金,组建**省导游领队服务中心,评选表彰**省“百佳导游员”,从制度建设、行业管理、市场监管三个层面入手,建立服务于旅游诚信体系的机制。继续加大旅游市场秩序整顿和规范力度,开设**省旅游品质网,建立网上旅游投诉和旅游执法系统,加强对旅游服务企业诚信经营的社会监督,开展出境游专项整治活动,加大对旅游企业及从业人员失信行为的惩治力度。配合国家旅游局“诚信旅游百千万创建活动”(在全国推出百家诚信旅游景区、千家诚信旅行社、万名诚信导游员)。

责任单位:行业管理处

配合单位:规划发展处、政策法规处、人事教育处、质监所

13、加强旅游安全工作。抓好旅游安全管理目标责任的落实,进一步强化旅游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抓好重点领域的旅游安全监管,加强旅游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旅游安全宣传教育培训,确保全年旅游安全责任事故起数、死亡人数、事故损失三项指标“零增长”,并力争有所下降,旅游安全生产各项目标管理指标达到省政府安全生产责任书考核要求。以“安全、秩序、质量、效益”为目标,完善假日旅游工作机制,提高黄金周旅游质量。

责任单位:政策法规处

14、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完善全省旅游人才培养体系,优化配置旅游教育资源;继续抓好导游资格考试和等级考核;积极支持**旅游职业学院申报国家示范高职学院,尽快启动学院二期工程,扩大学校规模;筹建**省旅游人才交流中心,探索网络化培训和考试系统,通过专业深造、专题讲座、学术论坛、岗位培训、赴国内外同类旅游企业参观考察学习等形式,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旅游管理干部和企业骨干的培训,办好全省分管县(市、区)长和旅游局长培训班。

责任单位:人事教育处

第7篇:体育旅游市场调研范文

关键词 旅游教育 实训 培养模式

1.我国旅游人才培养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资料显示,2009年我国旅游总收入达到1.29万亿元人民币,增长11.3%,新增就业50万人,通过发展旅游中国已经使贫困地区约1/10的人脱贫。到2010年初,中国旅游就业人数已达到7600万人,另据预测,到2015年中国旅游直接拉动和间接就业达到1亿人左右。旅游业已成为中国吸纳就业的最主要行业之一。这其中,我国旅游高等教育对旅游业产生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与此同时,巨大的旅游市场驱动力也在促使我国旅游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09年,我国开设旅游专业的高等院校有852所,在校生498,379人,比2008年增加58,341人,增幅为13.2%。尽管旅游教育规模发展迅速,但我国的旅游高等教育却仍处于一个较为尴尬的境地:一方面,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增加了对旅游从业人员,特别是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量;另一方面,旅游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却非常低,即使已经进入旅游行业,其流失率也较高,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的旅游教育模式存在诸多弊端:

1.1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旅游教育特色不明显

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体制实行的是“宽口径、厚基础”的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大多数院校也都大致按照这一模式安排教学活动。事实上,这一模式对某些专业具有一定得适应性,但对以“工商管理”下的二级学科身份存在的旅游管理来说,就显出诸多弊端。首先,多数学校在人才培养定位时较为模糊,这一点在旅游人才结构中尤为显著,突出表现在多数旅游院校所设专业主要有旅游管理、饭店管理、导游,培养目标大体一致,旅游企业所急需的营销人才、景区规划管理人才、电子商务网络人才、旅游财会人才、旅游行政管理人才、高级导游人才等旅游主体人才较为紧缺。从课程设置上看,内容涉及与工商管理相关的方方面面,可谓面面俱到,但无形中却导致旅游管理专业特色模糊,学生所需要的旅游行业知识泛泛而谈,缺乏深度和针对性,旅游教育特色不明显,竞争力下降。这与我国旅游行业人才需求的专业化明显错位,如高尔夫球场管理这一领域的行业特征非常强,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较高,而以传统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无论从专业技能还是管理水平上都难以胜任。

1.2中国旅游教育体制难以适应市场需求

中国旅游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开设旅游管理等专业的院校急剧增加,也必然要求旅游教育必须紧贴旅游行业需求。但由于我国旅游高等教育总体上没有摆脱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或精英教育模式,在选拔学生时主要依据学生的分数,没有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成为导致人才流失的根本原因之一。同时,在旅游教育的管理体制上尚没有建立起“目标明确、管理规范、精干高效”的宏观调控的职能体系,造成了在申办专业审定上把关不严。其直接后果是,在利益的驱动下形成了广收薄种的旅游教育布局,严重的束缚了规模效益的形成与发展,最终导致低水平重复办学、教学体制陈旧、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的现象产生。

另一方面,在运行过程中,建设经费匮乏成为各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致使学科发展在教学设备建设、实验室建设、人才培养和引进等各个方面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实训环节缺失,培养的人才难以与市场牵手。

1.3师资与教材建设难以满足教学要求

师资是影响旅游教育培训质量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高水平的旅游专业师资紧缺,多数教师是由管理类、经济类、地理类等相关学科转行而来,缺乏旅游管理的系统教育,更没有旅游经营管理的实践经验,授课时多为照本宣科,无法将理论研究与旅游实践紧密联系。

旅游专业教材的建设滞后的现象也较为突出。纵观我国旅游教材的编写状况,内容雷同甚至抄袭现象明显,理论性较强,实践内容较少,缺乏创新。另一方面,通过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教材更少。

2.国外旅游教育总体特点

纵观欧美这些旅游业较为发达的国家的旅游教育体系,不难发现,由于不同国家的旅游发展历程不同,旅游经济水平、旅游产业地位存在较大差异,致使在课程设置、专业定位及管理模式等方面千差万别,但总体上都呈现出以下特点:

2.1注重学生兴趣和行业需求

在学生入学上,国外一般采取较为灵活的入学方式,主要通过本人申请和院校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院校在招生时强调学生从事旅游行业的意愿和兴趣,确保递交旅游相关专业入学申请书并参加面试的多为对该专业兴趣较大、愿意从事该行业的人员,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因对本行业缺乏兴趣或信心不足而导致的人才流失。在面试过程中,更加注重对面试人员工作经验和个人能力的考核,确保了这些人员毕业时的高就业率。

在专业设置上,国外特别是欧美这些旅游教育较为发达的国家,紧贴旅游行业需求,及时根据旅游市场发展动向,依托旅游行业增长点或行业热点整合教育资源,增设专业,为旅游业的发展储备了大量人才。

在课程安排上,灵活性较强。以美国为例,美国旅游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实行学院分权制,因此各级各类院校往往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方向及定位进行独立的课程安排,课程的内容和结构完全能满足不同层次旅游人才的需求。这种灵活的机制使得美国多数院校能针对旅游行业的需求状况,开设相关课程,如针对旅游行业人才供过于求的现状开设创业学,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拓宽了就业渠道。而旅游教育较为发达的澳大利亚,其课程安排都是根据旅游行业、企业的要求,在旅游行业、旅游企业人员的共同参与下研究制定的,课程内容符合市场对旅游专业人才的要求,有明确的依据和标准,并随着旅游市场的变化而调整。

2.2注重政府和行业协会在旅游教育中的作用

随着旅游业在全球经济地位的逐步提高,各国对旅游业的重视力度也在逐渐加强。这其中,政府和行业协会对旅游业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支持政策来保障旅游人力资源的开发和落实,并积极参与旅游教育及研究活动,促进旅游人才质量的提高;行业协会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代表澳大利亚旅游企业的最高行业协会——澳大利亚旅游理事会、由澳大利亚联邦政府资助的澳大利亚旅游研究局、瑞士的饭店协会及美国的饭店业协会(ah&la)等组织,这些组织在旅游教育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此,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与院校紧密协作,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形式、交叉式的培训网络结构,共同推动旅游教育事业的发展。

2.3重视实训教学环节

旅游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行业,对工作人员的操作性要求极高。加之国外旅游教育大多来源于职业教育,因此,对实训教学极为重视。

在课程上国外旅游院校多安排大量具备实用操作性的实践课,包括烹饪、调酒、酒店接待、俱乐部和、餐厅管理或会议运作等内容,并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安排时间长短不一的实习。如美国在三年制的本科学习中,在一、二、三年级分别安排为期9周、8周、16周的入门级实习、企业认识实习和管理级实习,让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知识结合起来,增强对旅游企业的认识,并直接参与到旅游企业的管理,获得实践工作经验。瑞士则采用店校合一、以店育人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经过理论学习后,到酒店进行三个学期的带薪实习,专门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另外,在教学活动中多以启发式教学为主,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通常以旅游企业运作过程中实际发生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让学生自主选题,亲自调查,并运用职业角色扮演法、情景模拟法、演讲和实验教学法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将研究的结果展示出来,通过学生亲身参与学习过程,增强其实际操作的能力。

3.国外旅游教育经验给我国旅游人才培养的启示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欧美是当今世界旅游接待业教育最发达的地方,其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培养模式对解决我国在旅游教育发展中的瓶颈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3.1依据市场需求细化培养目标

要培养适销对路的旅游专业人才,明确的培养目标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各高校培养目标大体相同,定位基本为“复合型人才”,目的是培养既能做导游员,又能做管理人员,还能进行旅游市场营销,更能从事服务接待工作的人才,但这一目标在实际操作中困难重重,往往顾此失彼,致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对专业知识认识不深入,大同小异,缺乏特色,成为我国旅游毕业生就业竞争激烈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要真正做到学有所长,学有所专,必须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经验,紧扣旅游市场需求变化,依托自身的学科背景和学科优势,走多元化道路,实时调整、细化人才培养目标,强化人才专业化。可将旅游管理专业分为导游、游客信息服务、市场营销与旅游产品开发、会议与活动管理、运作管理、团队领队、散客旅游营销等方向,将酒店管理专业细化为烹饪管理、餐厅服务管理、酒店设施管理和客房管理等方向,使培养出的人才有明确的专业就业方向,防止“四不像人才”的出现。

3.2优化课程体系

纵观国外的课程体系,不难发现,国外的旅游院校大都重视操作能力,因此,其课程设置门类很细,课程设置与专业方向结合紧密,内容针对性较为突出。如澳大利亚的烹饪管理类课程包括饮食、文化和餐饮、营养、烹饪艺术、后勤采购、美食学、厨房管理、风险管理、策略领导和管理等课程,主要学习与烹饪直接相关的管理内容[5]。再如美国德洲大学的游憩公园与旅游学系的本科专业课程在不同学期的安排各有侧重,在第一、二学期主要以基础知识为主,课程有公园与旅游运营、游憩与公园概论、旅游基础、游憩与公园基础等;第三学年侧重于游憩研究与分析、游憩资源机构管理、公园与多样化人群、原野地区游憩管理、闲暇与户外游憩、游憩与旅游活动组织、环境解说法、旅游研究等以游憩行为主要内容的课程;第四学年主要进行专题研究,内容涉及不同旅游区的规划设计、保护、管理以及相关法律的研究。与之对照,我国的课程体系就显得过于宽泛,多数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大同小异,多为旅行社经营管理、饭店管理学、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市场营销学、旅游学概论、旅游地理学等基础课程,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为了适应旅游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就必须科学分析旅游产业结构和旅游人才市场未来需求变化,根据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编写高质量的地方性、专业性教材,优化课程体系。实行“通识+专业+实践(校内校外)”的模块化教学,压缩与专业无关的思想教育课,增加有针对性的专业课种类,延长实践课时。在课程的安排中,要注意课程设置的梯度、层次之分,在一年级应以专业基础通用课程为主,奠定理论基础;二年级细化、深化专业方向课;三年级加强现代科技如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旅游软件分析等的应用性教学,并设置专题讲座、进行实地调研,对新兴热点做深入剖析,为学生积累实战经验;四年级为专业实习。通过课程的逐步深入,强化学生的知识水平,提高其就业竞争能力。

3.3重视实训环节建设

实训环节的建设除了上述课程安排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实训基地的建设。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整合校内资源,设立包括模拟导游实训室、旅游电子商务实训室、模拟餐厅等在内的校内旅游实训基地,为学生创造仿真的训练环境,增加操作技能。如可以利用校内宾馆、餐厅作为实训基地,定期安排学生实习,并组织专人指导。二是旅游院校与旅行社、饭店、旅游景区等旅游企业联系,走校企结合的道路,这也是美国旅游高等教育最鲜明的办学特色。

3.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水平的旅游专业人才离不开高质量的旅游教师队伍。由于旅游教育发达的国家多以培养具有较高实践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因此其对教师的任用资格有严格的规定,除学历要求外,专职教师必须有4~5年的实践经验或行业经历,必须有技能等级证书。这给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有专业理论知识,又要具备实践技能。而我国目前旅游高等院校的教师普遍是理论知识较高,科研能力较强,但缺乏行业实际操作经验,由此导致在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建立一支“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对此,旅游院校应该有计划的安排现有教师到旅游企业兼职、挂职,通过实践增强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强化教师的理论知识。此外,聘请相关旅游企业中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管理者为兼职教师,并定期安排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前来做讲座,以此弥补学校教学的不足。

3.5发展行业协会

如上所述,行业协会在欧美的旅游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旅游行业协会在行业自律、市场整顿、专题调研及市场营销等方面已经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还没有参与到中国的高等旅游教育发展中,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对此,我国应该借鉴旅游教育发达国家的办学经验,积极发展行业协会,为旅游院校和旅游企业牵线搭桥,实现校企合作,促进旅游教育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杰利.浅谈旅游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 广西轻工业,2009,(9):198-199.

【2】 刘名俭,毕斗斗.中国旅游教育与培训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1,19(5):9-12.

【3】何佳梅.中国旅游高等教育刍议[j].旅游学刊,2008,23(1):7.

【4】王厦,戴洋.中美旅游教育比较及其对我国旅游教育改革的启示[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26(6):51-52.

【5】沃斌峰.澳大利亚旅游教育特色及其启示[j].科技信息,2007(22):30-31.

第8篇:体育旅游市场调研范文

关键词:高校;体育旅游;策略

在我国科技与经济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人民的消费思想与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从注重物质生活向精神生活转变。因此,旅游这个行业作为新型产业发展起来。其中,体育旅游是旅游产业中的消费热点,吸引了消费群体,其中包括高校大学生。

对于体育旅游的研究,国内外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研究数量大,但是对于大学生这个群体的体育旅游研究却很少。在游行业中,管理者通常都把经济承受能力较强的人群作为主要对象,例如中老年。因此,大学生因为经济承受能力较弱受到旅游行业的忽视。事实上,旅游行业在大学生中有着很大的市场。第一,大学生文化素质较高,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面对新奇事物的诱惑,旅游的愿望强烈。第二,相对于中老年人群而言,大学生的旅游时间可以自由掌握,支配更为自如。另外,在大学中,体育健康教育理念激发大学生外出旅游的兴趣。通过参加体育旅游活动,大学生可以丰富课余生活,为大学时光增添色彩,并且开阔了眼界,可以提高面对社会生活的能力。

一.高校大学生体育旅游现状

(一)认知现状

通过对全国部分高校大学生对体育旅游的认知程度调查问卷,我们可以发现,对体育旅游没有了解的人占有一半以上,所占比例为62.76%;而且剩余的37.24%也仅仅是单纯知道,听说的层面。所以,大学生对于体育旅游只是简单的了解层面,需要进一步向前发展。

在信息获得渠道方面,多数学生是通过网络和报纸来了解的,其他的是通过电视、杂志、宣传手册等渠道来获取。

(二)实际参与现状

在大学生群体中,从参与体育旅游次数多少来看,只有一次旅游经历的大学生占39.07%,两道五次的占有24%左右;从性别上看,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要高9%。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来看,男生参加体育旅游的比例要高于女生,另外由于学生学业负担较重,经济负担能力有限等因素,因此,体育旅游在大学校园宣传较少。

体育旅游项目较多,分为休闲性,健身性,刺激性三种,其中休闲性和健身性两种更接近于大学生课余活动,费用较为合理,所以很容易被大学生接受,然而刺激性项目,在设备上要求较高,价格有压力,所以学生选择较少。

二.大学生体育旅游的问题

作为国家旅游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调整好供需关系,才能让体育旅游市场得到更好的开发,高校大学生就是开发体育旅游的重要市场之一。

大学生体育旅游不足之处可以概括为以下:大学生消费能力有限,体育旅游费用承担有问题;在现有的体育旅游项目来看,无法满足大学生;在高校的体育旅游宣传力度小;相关部门的忽视等。

三.体育旅游发展策略

针对体育旅游发展中面临的高校问题,并避免国家旅游经济受挫,我们应该采取各种解决方式来解救这些问题。

首先,对于大学生体育旅游项目,我们应该从社会各界力量来改善,为了得到更多部门的支持,第一步就应该争取国家相关政策的制订,这样才能扩大消费市场,帮助体育旅游的组织与发展,并且以此进行相关调查,在发展策略上推进发展。

第二,大学生体育旅游需要进行规划,只有合理的进行规划才能使旅游经济健康顺利的发展,在发展方向和步骤这些方面进行指导与规划,规划这些,首先要开发旅游资源,把市场做大,在经济承受能力方面制定与大学生相适应的计划。

第三,新生事物都有较强的生命力,有很大的市场与广阔的前景,旅游经济也是一样,体育旅游经济作为一种新生力量,刚刚进入市场,所以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让人们适应,于此同时,在人们慢慢适应的阶段还应该对此进行大力宣传,利用网络、报纸、电视与杂志等形式来传播,从而使广大消费者兴趣得到激发,打开广阔的市场。

第四,在开拓市场时,一定要注意市场的供求关系,把目标定在消费者的需要上,以最为合理的形式组织各种项目,研发与体育旅游相适应的产品。

另外从大学生生活习惯与特点来看,在对体育旅游进行开发时,一定要注意以下方面:

1.大学生旅游应该适宜短途旅游,因此应注意开发短程项目,这不仅给体育旅游带来了市场,同时也发展了当地的经济。

2.旅游事业具有季节性与地域性的特点,所以在大学生体育旅游组织活动时应该考虑大学生的时间,考虑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3.体育旅游项目包括刺激旅游、娱乐旅游、休闲旅游、健身旅游等,对于高校的旅游应该组合多种形式。

4.要知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各项旅游有自己的特点,对于不同的旅游应该按照自己的特点进行设计与构思。

在旅游产业中,体育旅游是一个新兴产业,它有着传统的旅游经济特点,但是在传统中还增加了娱乐与体育,二者有机结合,不但放松了心情,娱乐身心,同时还可以使人们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

大学生是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接受着社会上的新鲜事物,好奇心较强,体育旅游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他们的参与与支持。

参考文献:

第9篇:体育旅游市场调研范文

[关键词] 洛阳 体育旅游 开发 可行性 对策

一、洛阳体育旅游市场开发的可行性

1.旅游资源丰富,体育旅游资源基础厚实

体育旅游资源通常是指由各种体育因素所引发,能够吸引人们从事各种旅游活动的,或能够被利用开展各种体育活动,诱发人们前往旅游的各种自然、人文客体。洛阳,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古都。2001年以来,先后荣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最佳魅力城市”等光荣称号,被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评为中国十大魅力城市、欧洲人最喜爱的中国十大旅游城市。现有国家4A级景区7个,3A景区10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1处、省级77处;国家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8处、省级9处。富足的旅游资源,为洛阳体育旅游的展开,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2.政府重视,体育旅游开发具有政策支持

旅游业是洛阳的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之一,洛阳市政府对旅游业的发展高度重视,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200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按照打造“历史文化之都”、“休闲度假之都”和建设国际性旅游城市的总体目标,加快旅游业的深度开发,不断提升旅游产业化水平。增加小浪底、万山湖水上娱乐项目,使之成为休闲度假胜地;扩建栾川滑雪场,使其成为冬季旅游的亮点;办好伏牛山滑雪节等节会活动,以精品文化项目、大型体育赛事为载体,推进旅游与文化、体育的融合和互动,实现共同发展。

3.旅游基础扎实,社会支持系统完善

洛阳是一所旅游基础扎实,社会支持系统较为完善的国家优秀旅游城市。从交通方面看,地处陇海、焦枝两大铁路交汇处,陇海铁路横穿全市,焦枝铁路纵贯全境;207、310、311国道穿梭而过,境内有省道11条,县道78条,乡乡有公路,村村通汽车;洛阳机场位于市区西北10公里处,是国内净空条件较好的二级机场,辟有洛阳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的航线,开通了通往香港和日本冈山市的包机。从餐饮角度讲,拥有不同档次的星级饭店60余家,具有洛阳水席、燕菜、烫面饺等众多传统名吃。就旅游组织而言,已成立各种旅行社90家,其中国际旅行社8家,国内旅行社82家。

4.具有开展体育旅游的场馆设施和一定的运作经验

各种体育器材设备是开展体育旅游的前提和先决条件。截止到2005年底,洛阳共建设各类体育场馆2700余个,总面积432万平方米,人均场地面积约0.70平方米。特别是投资3.7亿元,占地1500多亩的新区体育中心,包括射击馆、游泳馆、体育馆、体育场、网球馆、自行车赛场等6个大型体育场馆及其他室外训练场地,分别具有承接省级综合游泳比赛和国家单项比赛的能力。这些场馆设施为洛阳举办赛事,开发观赏性体育旅游提供了牢靠物质基础。2006年7月在新区体育馆举办的“四国女篮邀请赛”,就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看。

在参与性体育旅游方面,已开发出栾川滑雪场、伊河漂流、洛河漂流、小浪底、万山湖水上娱乐、伏牛山登山、楼梯山狩猎场、青要山攀岩大赛等旅游项目,而且成功的举办过多次牡丹花会、滑雪节等旅游活动。体育旅游的开发探索和活动的举办,为体育旅游的开发运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5.旅游人数不断攀升,体育旅游潜在市场巨大

(1)体育旅游市场的定性分析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近几年,我国的旅游人数迅速攀升,截至到2005年,我国的旅游收入已经达到7500亿元,占全国GDP的5.8%。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20年世界处境的旅游人数到达16亿人次,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位的旅游目的地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接待游客将达1.31亿人次,出国旅游1亿人次。在旅游热潮的带动之下,近年来洛阳的旅游人数亦不断增加,旅游收入不断增长(表1)。

表1 洛阳市近三年旅游人数及收入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洛阳市2004,2005,2006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专家学者在2002年宁波召开的“奔向21世纪的中国旅游”研讨会上,指出: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将促使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出现重大变化;旅游者对旅游的参与性与体验性更加注重,休闲产品、娱乐产品、健身产品所占比重不断增大。根据专家们的预测,可定性的判断:不断增长的旅游业,将在客观上为洛阳体育旅游的发展开辟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

(2)体育旅游市场的定量预测

有人调查指出,“体育旅游在我国起步虽晚,但发展较快,目前正在以年30%至40%的速度快速发展”。路紫调查发现,目前在在我国的旅游人数中,50%左右的人都曾参加过体育活动。根据以上调查,若把洛阳体育旅游的增长速度保守估计在10%左右,结合其2006年的旅游人数,笔者认为,可以推导出洛阳未来几年旅游体育旅游人数的数学模型。即X(t)=1401.2*(1+10%)(t-2006),X(t)表示某年份体育旅游人数的预测值;1401.2是基数,即2006年体育旅游人数;t表示2006年之后的预测年;10%表示预测年内的增长率;以此模型,可以预测洛阳未来5年的体育旅游人数变化情况(表2)。

表2 未来5年洛阳体育旅游人口增长预测表

通过表2可见,未来几年,洛阳体育旅游需求较大,市场发展空间广阔,体育旅游具备一定的客源基数和稳靠的市场支持。

2.洛阳体育旅游开发的对策

(1)转变观念,盘清资源,合理规划

体育旅游是一种正在兴起的幼稚产业、弱势产业,其发展必然面临着所有行业起飞所共有资本注入不足、贮备人才缺乏、经营理念落后等问题。要得到快速发展,政府部门必须转变观念,高度重视。首先要正确认识体育旅游在带动体育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国民体育意识,扩充旅游业发展空间,促进旅游业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从培育国民经济新增长点的高度,有利于体育旅游快速、全面、健康发展的角度,全面审视体育旅游的功效,赋予其独立的产业地位。其次,邀请旅游界、体育界、经济界、环保界等部门的专家,厘清全市可开展体育旅游的景区景点、山水森林,并在充分市场调研和预测的基础上,确定开发的重点项目和区域,制定出一个项目分区协调、布局合理,产品层次有序、长远适度的体育旅游发展规划。

(2)加强融合,理顺关系,合理分工

体育旅游是体育与旅游交叉融合而成的复合产业,一方面在特性上兼有体育和旅游的双重特点,另一方面在管理和操作上分属不同的部门。这样以来,由于体育、旅游资源融合程度不够,往往会造成了在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中体育、旅游两种资源不能各尽其用,造成资源浪费,而且极易产生多头管理、职能不清,出现托诿、扯皮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会阻滞体育旅游的快速发展。因此,在体育旅游的开发过程中,应在政府的主导下,建立一个市场机制型的交流平台,加强体育与旅游的融合,明确体育部门、旅游部门各自的责权利,做到关系和谐、分工合理、职能到位、责任明确。

(3)细分市场,正确定位,多层开发

任何一项产品都不可能满足所有的消费者需求。作为旅游业多元化、个性化发展而孕育的体育旅游必须进行市场细分,才能最大限度的争得客源,获得最大的市场机会。在洛阳体育旅游的开发过程中应根据参与者的广泛性和层次性,基于不同类型的旅游者对体育旅游产品不同的需求,认真进行市场细分工,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开发不同的体育旅游产品。针对儿童少年以主体公园、歌舞表演赛为主;针对青年人应以探险、漂流、攀岩、登山等刺激性较强的项目为主;面对中年人应以登山、垂钓、游泳、自行车等项目为主;老人则可以开发一些万人健步行、太极拳表演、秧歌大赛等健身项目。

(4)区域合作,增强引力,扩大客源

从体育旅游产品层面看,一个地区的体育旅游能否实现快速、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其产品的吸引力。洛阳周边的其他地市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如郑州的少林寺、新郑的炎黄艺术文化节、登封的中岳庙会、三门峡的国际黄河旅游节,开封的相国寺、龙亭、清明上河园,安阳全国滑翔训练基地、划船训练基地红旗渠等。洛阳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可以采用本市资源和周边资源相结合的道路,来增强旅游产品的吸引力,扩大客源。在政府的引导下采用区域联动,联姻发展,市场运作的方式进行。

(5)举办赛事,广泛宣传,培育市场

外地游客的大量涌入,本市居民的广泛参与是体育旅游发展的根本途径。而这一途径的实现有赖于体育竞赛的拉动和广泛的社会宣传及引导。对洛阳市而言,具体对策是:

①积极申办和举办省内各种赛事;积极建议省体育局申报全运会及各种国家单项比赛,洛阳可以作为一个分赛场或某个运动项目的主场;以吉利区场馆为依托,积极举办各种排球竞赛,可以像宁波市一样设立中国女排的主场;利用牡丹花会期间积极举办各种部级的赛事,是竞赛和花会相映生辉,形成品牌。利用竞赛活动大力发展体育旅游,宣传体育旅游,特别是要把握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机,通过赞助、宣传团、推介会等形式大力宣传洛阳旅游。

②大力发展社区体育、大众体育,利用报纸、广播、展览、网站等多种媒体宣传体育旅游,特别是要发挥好社区、乡镇体育指导员的宣传作用;同时积极培育各种体育旅游协会、体育旅游俱乐部,通过各种组织群体,引导大众参与体育运动,参加体育旅游,培育体育旅游市场。

(6)培养人才,健全制度,多元融资

体育旅游人才欠缺是我国体育旅游发展中面对的共性问题,是制约体育旅游发展的瓶颈之一。从实践操作出发,其人才需求主要有两类:既要懂体育又要懂旅游的经营管理人才;懂体育技术和安全防护的技术的服务人员;对于前者,可以通过在全市旅游系统抽选部分人员,送到开设体育旅游专业的院校,如天津体院、成都体院培训的方式解决;对于后者,可以直接通过招聘体育、医务人员解决。对于其制度的建设,主要应该建立安全救护制度、环境保护制度、体育旅游活动举办的申请申报制度、从业人员资格制度,以及鼓励投资的政策扶持制度,对于幼稚的体育旅游业而言,当前紧要的是建立投融资的多元化制度,通过政策倾斜,逐渐建立起企业、个人、社会、国家多元化发展体育旅游的格局。

参考文献:

[1]柳伯力陶宇平:体育旅游导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18

[2]季新涛:现阶段我国体育旅游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5,20(1):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