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铁路施工安全事故案例范文

铁路施工安全事故案例精选(九篇)

铁路施工安全事故案例

第1篇:铁路施工安全事故案例范文

(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永煤公司铁路运输处,河南 永城 476600)

摘 要:铁路新入职员工必须接受岗前培训,它又称为入职教育,是将员工从社会人变为企业人的重要过程,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岗前培训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员工对工作的认知度与忠诚度。好的培训能够使员工迅速成为团队的一员,熟悉、适应铁路文化与环境,明确自身的定位与职业生涯规划,不断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个人最大价值,从而企业能够实现安全发展,长治久安。

关键词 :铁路;员工培训;方法

中图分类号:D412.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5-0132-01

收稿日期:2015-02-07

作者简介:崔红超(1985-),男,河南长垣人,大专,技术员。研究方向:铁路运输。

目前永煤矿区铁运处共有员工500人,从2007年开始,新老人员交替,大量年轻职工招进,他们大部分都是从学校刚毕业,一方面给企业输进新鲜的血液,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与人才培养的接续,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大大小小不少的问题,通过近几年的跟踪发现,岗前培训对新员工的职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重视岗前培训,会出现很多问题。

一、原因分析

1.前期人员流失率偏高

新进职工前2年的流失率较高,离职的员工大都是对本岗位没有信心、对企业的文化不认同,可以说岗前培训做的越好,员工的认知度越高,也就越愿意留下来,企业也就越能够留住人才,也会节省人员招聘和培训的成本。

2.岗位适应时间长短不一

岗前培训较好的学员不仅能充分了解岗位的性质与企业的文化氛围,也能够清楚自己岗位的定位与生涯设计,能够迅速融入到岗位中去,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不会因别的原因而分心。

3.减少对企业的抱怨

如果新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度不够,思想就容易被别有用心的职工忽悠,对企业怨天尤人,干活时牢骚满腹,这样肯定干不好活。

二、岗前培训的措施

永煤铁运处经过长期摸索,对新入处的职工采用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和专业理论培训方法。

1.第一级(处)安全教育由处安检科负责,培训内容为企业文化与战略定位、员工的福利与职责、《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铁运处安全生产奖罚规则》、《铁运处事故应急处置预案》、铁路事故案例、铁路安全常识等。

2.第二级(站段、科室)安全教育培训由站段、科室负责,培训内容:本单位的主要生产设备概况及其特点;本单位安全生产制度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结合本单位特点,学习防火、防爆、防毒、防触电、防机具伤害等安全防护知识、抢救知识;典型事故案例教育。

3.第三级(班组)安全教育培训由班组负责,培训内容: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事故案例剖析、本岗位(工种)事故教训及预防措施,劳动纪律和岗位讲评等。本岗位(工种)的生产规程、工作特点及安全注意事项。

4.岗位理论、实操培训由站段和科室负责,培训内容:(1)安全生产法、铁路法、安规、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本岗位(工种)设备、用品、工具性能及其使用方法;(2)本岗位(工种)岗位责任制、工作标准、标准化作业程序等应知必会内容,以及相关的《技规》、《行规》、《站细》、《维规》、段修标准等规章制度;(3)岗位通用安全知识(行车安全、维检修安全常识及本工种典型事故案例);(4)专业理论知识、自救互救、非正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理知识;(5)岗位基本实操项目和简单应急处理。理论培训必须以课堂授课形式,培训时间不少于24个学时。实操培训采取教练式或导师带徒的形式。

5.三级安全教育和专业理论培训必须经过考试。考试合格后,新员工必须与师傅签订导师带徒合同。车站值班员、调车员、列检员、线路工、桥梁工、内燃机车钳工、通信工、信号工、轨道车副司机签订3个月的师徒合同,道口工、列车员和其它辅助工种签订1个月的师徒合同。合同期间,新员工必须先在师傅带领下进行实习和操作练习,严禁新员工实习期间独立操作。实习时主要应了解本单位生产过程,本工种的操作规程及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了解铁路主要设施、设备的作用及性能。理解、掌握本工种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技术水平应达到初级工应知应会的要求。

三、应用效果评价

通过2007年至2014年的岗前培训来看,以上措施的实施,大部分新员工能够迅速找到自己的定位,消除工作顾虑,迅速融入到工作岗位,有部分员工目前已走入技术管理、班组管理岗位,企业的人才培训进入了良性循环。

四、结论

岗前培训不可忽视,可以起到传递企业价值观和员工行为的作用,永煤铁运处的三级教育可以在铁路培训中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庆凯.单项培训活动评比实施方案,2014.

第2篇:铁路施工安全事故案例范文

关键词:铁路铁路箱梁制运架 施工 危险 安全管理

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只有同时抓好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才能使工程得以顺利的展开和完成,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收益,高铁铁路箱梁制运架的施工亦是如此。对于高铁铁路箱梁制运架的安全管理,只有对其主要危险因素及危险源进行详细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应急措施,才能防患于未然,有效避免施工中的重大安全事故。

一、高铁铁路箱梁制运架施工主要危险因素分析

1)高铁的铁路箱梁的体积和吨位通常都比较的大,其的施工的精确度要求严格,技术的难度很高,对于其的提升、运输以及架设都需要特别制定的大型的设备才能够满足,设备的安装、拆除、使用以及保养维修中大多是高空作业和起重作业。存在较大的风险,不注意就可能造成设备的垮塌以及机械的损伤、高空的坠落、触电等危险的事故。2)箱梁运输以及架设的路线通常较长,沿途需要经过多条的公路和高压输送电线和通讯线路,以及架梁过程中的工厂、居民区等也相对的较多。3)箱梁制运架施工的过程中其环境较为的恶劣,时常会遇到暴雪、大风、雷雨等恶劣的天气状况。4)在施工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投入较多的大型的机械设备。这时就存在机械设备的保养不足,设备发生故障以及人员操作故障等都会诱发机械事故。5)由于架桥机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多次的安装和拆除,这就存在着机械伤害、高空坠落以及物体打击等事故。6)起重作业较为的频繁,存在较多的交叉作业。7)存在较多的梁场预应力钢筋张拉、孔道压浆等施工项目,安全防范一旦疏漏就容易发生事故。8)某些情况下,存在作业人员没有经过培训就上岗工作,特种作业人员、门吊司机、运梁车以及架桥车司机等没有经过技能培训就上岗工作,从而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9)运梁的距离较远,运梁车走道离两侧防护墙比较的进,而且运梁作业和防护墙、竖墙施工、遮板吊装以及轨道施工之间存在较多的交叉作业,一旦管理不善就会出现交通事故。10)对于现场的临时用电的管理不完善,存在较多的问题,例如,电线乱拉乱接,工焊工没有工作执照等。这些隐患的存在都可能造成机械伤害事故。

二、主要危险源分析

1)对于大型的搬提运架设备,其安装、拆除存在使用没有编制的安全施工方案问题,操作的司机以及负责机械维修保养的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较差,造成设备故障,人员误操作等问题。2)暴雪、大风以及雷雨等恶劣的天气条件下,临时的大型的设备未使用安全管理方法。3)在箱梁预制厂内,利用50t龙门吊机在胎具上绑扎完成的钢筋笼整体吊装到制梁台座模板内,起重作业、交叉作业较多,,很容易造成事故。4)由于箱梁的运输以及架设线路比较的长,沿路必将经过多条公路、铁路以及高压输送电线、通讯线路等。在架梁的过程中工厂和村落比较的多。5)梁场预应力钢筋张拉、孔道压浆等施工的安全保护措施存在问题。

三、安全管理措施

1、健全制度,落实责任,兑现奖罚。制定相关的铁路箱梁制运架施工重大危险控制管理制度,组织以项目责任人为第一责任人的领导监控管理小组,制定一系列的奖惩办法,严格执行考核制度。同时可以建立箱梁制运架安全奖励基金,定期的对施工的现场进行检查,考核,对于在安全工作中做出重大贡献的,要给与丰厚的奖赏。

2、制定专项的安全施工方案,同时进行专家评审,并严格执行方案。梁场相关的方案制定人员要结合梁场施工中存在的安全的隐患,制定一系列的专项安全保护措施,并在施工中严格的执行和落实。同时,要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以及《危害性较大的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办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要求,细致的制定安全专项保护措施,并进行专家审评。

3、建立有效的监控体系。在施工的过程中,建立科学的监控体系,将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的通告给作业人员。例如,每一次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一次安全讲话,重点反复的强调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从而不断的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危险监控人员的责任意识。

4、准备有效的安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小组,准备齐全安全应急的救援物资。在施工的现场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一些应急演练,来增强工作人员对于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增加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患意识。

5、进行标准化的施工。在梁场的施工中,要根据相关的规定进行标准化的施工建设,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人员配置,现场安全管理以及过程监控的标准化。对于危险源可以进行分级监管控制,确保梁场施工过程中的存在危险隐患的地点时刻受到监控。

6、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梁场的相关领导者要根据梁场的危险源监控管理制度,定期的对对现场进行检查。同时,为了加强监控管理的力度,梁场还可以建立一支有一定人数组成的安全监导组对施工现场进行时刻的监督控制。

总而言之,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于安全生产施工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梁场的施工,工作人员要时刻坚持安全第一,极力推进安全标准化的监控管理机制,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在全体施工人员中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施工的工作理念。在施工过程中,要时刻确保施工处于可以控制的状态,保证安全、质量、进度三方面协调发展,从而降低风险,保证施工质量,降低工程的施工成本,保证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周靖,崔庆和.铁路箱梁制运架施工主要危险源及控制措施[J].山西建筑.2010(16)

第3篇:铁路施工安全事故案例范文

安全道德可以说是铁路工作者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是其应该履行的义务。这就要求铁路工作者在工作的进程中必须保持高度的责任意识以及安全理念。这是对他们道德层面的考验,可以从层面证实他们的人格素养。

1.1政策安全文化

这个方面体现在与安全有关的规章制度上,其涵盖内容覆盖了铁路事业中的各个环节。还有各级党政机关进行安全的文化宣传内容。铁路的安全文化一般都是通过政治形式的宣传实现的,对铁路工作者的安全意识以及责任意识进行培养,确保他们在工作中将安全放在第一位。

1.2实体安全文化

这个概念中的实体指的是物质层面,是对于铁路系统中的与安全有关的设施的概括。针对这个文化层面,有许多措施为其提供手段保证。它为铁路安全文化实现了物质层面保证,并随着社会的大发展而趋于成熟,其内容和形式不断得到丰富。

2铁路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安全事故是在综合性因素的作用下发生的,可以从人为和非人为角度进行分析。一般情况下,非人为因素主要是设备、环境等方面出现了问题。当铁路上的设备出现损坏的时候,就会使行驶的车辆发生倾覆或者脱轨现象。环境条件可以体现在气候和地形等条件上,当机车经过泥石流地段的时候,就会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其实,人为因素发生的比例也较大,因为人的疏忽造成的安全事故已经成为铁路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诱因。调查显示,在劳动领域中发生的事故超过80%都是人为原因导致的,比如印度公布调查资料显示,印度铁路安全事故中带有死亡事件的有70%是认为造成的。

3实际案例

2008年4月,济南的胶济铁路发生了一起客车相撞事故。这次事故共造成70多人死亡,416人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其中的一辆机车遭到了毁灭性的伤害,14节车厢处于报废状态,接近650米的供电设备也出现了严重损毁。有关部门在事故发生之后,展开了大力调查。据调查结果显示,这场事故是人为造成的,其中的T195次列车存在超速现象,当其处于时速限制为80公里的路段时,竟然将车速提升到131公里。当调查员发现这个状况之后,了限速指令,但是这个指令并没有发给列车,导致列车没有及时采取限速措施。此时的王村站的工作人员也没有对最新限速指令进行核对,导致T195次列车再次错失防止事故发生的机会。从这次安全事件中可以发现,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缺失,营运部门的安全文化落实力度不足,对于安全责任没有清晰的认识,造成事故发生之前就存在安全隐忧。调查指挥人员在列车行驶中,对于其实施的可能引发安全发生的问题没有采取重视,检查管理的人员的工作也不到位。

4铁路安全文化传播策略

4.1组织安全培训活动

职教部门应该重视安全文化的传播工作,组织安全教育培训活动,对员工进行安全意识灌输,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对于工作中应该遵守的安全准则进行讲解,让他们在工作中懂的如何做才能保证安全,从他们的内因入手,增强其自律性。最能起到教育意义的就是实际案例,因此培训人员应该寻找典型案例,将其讲解给接受培训的工作人员,使他们了解到安全事故发生的危害,对他们起到警醒的作用。对于已经出台的安全制度要进行必要的讲解,激发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经过一些列的教育活动,使他们时刻保持清醒,杜绝人为因素导致的事故发生。培训之后,要让学习者对所学内容进行实践检验活动,实行严格的考察制度,让他们的安全操作水平切实得到提高。

4.2培养安全责任意识

第4篇:铁路施工安全事故案例范文

[关键词]轨道交通;事故;统计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6-0105-01

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崛起,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得以空前的发展。经历了起步阶段,兴起阶段,提速阶段,爆发阶段[1]。经过40多年的发展历程,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地铁建设市场[2]。截止到2013年10月份,全国有19个城市总计开通地铁运营线路72条,运营总里程达到2082.815公里,运营车站数量为1413个。极大地缓解了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问题,促进了中国城镇化进程。

由于我国轨道交通建设起步较晚,技术不够熟练,工程建设经验不足[3],在工程建设中存在着很多不安全隐患,由人为的和非人为的因素导致的工程事故不断出现。2001至2008年国内共发生157例地铁事故,地铁事故发生的数量正在逐年增多[4]。

1 事故案例说明

本文统计分析的轨道交通事故案例时间区间为2008至2013年,共95起,涉及22个城市。年事故发生率为15.8起,百公里事故率为7起。事故数据主要来自于:各地方反馈事故案例资料58起,?经网络、期刊及相关专家调查了解等渠道37起。

2 事故分析

本次统计的95起事故中,工程风险事故57起,安全生产事故28起;工程风险事件6起(未达到事故破坏等级);运营期间事故4起。

事故等级分布情况为:48%为轻微事故,41%为一般事故,10%为较大事故,无重大事故,1起特别重大事故。

2.1 事故发生的时间规律

将事故按年份统计后发现,事故数量随时间呈周期性起伏变化(见图1)。通常在前一年发生事故较多的情况下,迫于政府和社会舆论压力,建设管理层会加大对施工安全的关注力度,从而后续年度的事故数量会有所下降,反之则上升。事故数量的起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管理强度、技术人员的风险意识。

2.2 事故发生的区域性规律

将事故按不同地质区域进行统计后发现,处在复杂地质区的城市事故数量最高,冲洪积地质区城市事故数量次之,平原软土地区城市事故数量最低(见图2)。

3 工程事故影响因素分析

3.1 客观因素分析

经分析发现,每起事故发生均与其所处的不利地质条件相关。不同施工方法对不利地质条件的敏感程度各不相同,引发工程事故的地质因素统计如下:

明挖法:软弱土质(59%),地下水位(29%),岩溶地层(6%),软弱夹层(6%)。

矿山法:上层滞水(33%),松散土层(26%),高地下水位(14%),空洞(14%),砂层富水(10%),复合地层(3%)。

盾构:软硬不均匀地层(33%),富水砂层(20%),裂隙水(13%),地下水位高(10%),淤泥质地层(7%),上层滞水(4%),断裂带(4%),球状风化地层(3%),坚硬岩层(3%),空洞(3%)。

不利地质条件是引发工程事故的重要原因。事故多发生在松散与软土地层、复合地层、岩溶、空洞、断裂带等发育的区域。其中,由地下水问题导致的工程事故所占比例非常大。

3.2 主观因素分析

通过对地铁施工事故原因的调查表明,主观因素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由于设计、施工不当造成的地铁施工事故占到了事故总数的35%和46%[5]。引起工程事故的设计因素有:1).土体参数取值不当,2).围护结构嵌固深度不足,3).围护结构方案设计不当,4).地层加固方案设计不当,5).支撑体系设计不当,6).监测方案设计不当等。施工因素有:1).围护体施工质量不合格,2).止水帷幕施工质量不合格,3).施工工艺、工序不合理,4).对险情重视不够,5).监控量测失效,6).应急准备不足等。

3.3 宏观因素分析

宏观因素是指行业发展的相关宏观状况,比如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建立完善情况、技术人员数量和质量、工程建设规模、工程造价、工程工期等。

4 小结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事故控制,既要依靠技术手段也要依靠管理手段,同时还要加强风险管理[3],通过对2008~2013年的95起事故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和建议如下:

(1).年事故数量随时间呈周期性起伏变化。事故在数量上的起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程管理强度、技术人员的风险意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应明确工程责任,加强安全管理,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

(2).处在复杂地质区的城市事故数量最高,冲洪积地质区城市事故数量次之,平原软土地区城市事故数量最低。设计施工人员应充分结合当地地质条件和国内外类似经验提前做好安全防范,对特殊风险源特别关注,将风险系数降到最低。

(3).不同施工方法发生事故的位置及其比例各不相同,主要危险点与其施工特点密切相关。技术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危险点的控制方法。

(4).工程事故后果主要以路面破坏为主,建(构)筑物坍塌事故比例最低。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加强隧道区间上部和车站周边路面沉降监测,并注意及时反馈。

(5).不利地质条件是引起工程事故的重要原因,不同施工方法对不利地质条件的敏感程度各不相同。应加密软弱地质区域和地质变化区域岩土勘察点位,以便准确了解地质变化,规避高危风险源。

(6).地铁设计和施工技术人员的经验和安全意识也是造成工程事故的重要原因。提高技术人员能力,强化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加强风险管理,明确各自责任,减少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1] 刘晓光,王莹,赵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历程、问题与对策[J].中国国情国力,2010,10:59-62.

[2] 邓小鹏,李启明,周志鹏.地铁施工安全事故规律性的统计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0,09:87-89.

[3] 胡群芳,秦家宝.2003-2011年地铁隧道施工事故统计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3,03:705-710.

第5篇:铁路施工安全事故案例范文

【关键词】养路机械;铁路工务;集中修施工;安全风险

1 大型养路机械施工安全风险辨识

1.1 风险因素分类

大型养路机械施工过程中,安全风险因素主要来源于管理、环境、机器以及人员。进一步细分,根据导致事故原因可以分为环境因素、人为因素、物因素以及管理因素。

1.2 风险辨识方法

针对大型养路机械施工安全风险,风险辨识方法主要包括:检查表法、头脑风暴法、故障树分析法、故障模式影响分析法、对照经验法、类比法、系统安全分析法等。简单实用的风险管理,在初期可以选择检查的方法帮助确定,也可以使用对照法和类比法。当对风险管理有一定认识之后,就可以选择更加严谨的方法,深入识别风险。

1.3 安全风险辨识重点

大型养路机械施工安全风险辨识,可以根据一般的类型事故进行划分,有车辆冲突的安全事故、人员伤亡安全事故、火灾安全事故等等。这些划分为重点安全事故。根据安全风险基础信息以及安全特点,根据上下结合、自下而上原则做好辨识工作,详细寻找风险源,将安全风险因子控制住,杜绝安全隐患的存在。

2 大型养路机械施工安全风险分析

2.1 风险分析评价及分级

大型养路机械安全施工中,其实是有定性和定量的评价方式的,根据每个风险特征,风险点,风险原因以及可能出现的风险来进行等级划分可以划分成:A、B、C、D四个等级。划分的标准是:A级风险程度比较高,具备源头性、突发性以及系统性明显特征。这些特征会直接导致车辆出现冲突,会引发火灾或出现脱轨等等。B级风险,风险程度比较高,比较容易突发,而且突出过程中会有阶段性,可能会导致A级风险出现。C级风险,这个级别的风险程度一般,具备局部特征,会出现比较严重的安全问题。D级风险,风险程度比较低,具备个别特征,可能会发生比较小的安全问题。

2.2 定性风险及分级分析示例

大型养路机械施工中引起的安全事故比较多,某例风险是引起了冲撞接触网支柱,这个安全风险已经在安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三起。调查发现,出现安全风险最主要的原因是人为操作失误引起的,加之设备自身就缺少了防备撞击的装置,因此,将安全风险隐藏起来。另外,在管理上也存在管理缺陷问题,这个问题的存在导致了人员出现触电,造成了停工。

3 大型养路机械在集中修施工中的安全风险控制

3.1 细化施工方案,强化风险意识

拿到施工方案之后,相关人员要仔细研读,清晰每个细节要求。在此基础上安排人员到现场进行全方位的线路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结合大型养路机械施工项目,根据施工总体安全需求以及实地调查情况,开始制定自己的施工配合方案。该方案不仅将每个施工细节包含在内,而且将施工组织方案、职责分工以及应急抢险预案都被包含在内。每个参与施工的人员都需要认真阅读,为更好的进行大型机械养路施工奠定基础。

众所周知,大型养路机械施工线段比较长,人员属于分散状态,安全管理跨度比较大,这不利于施工安全进行。因此,理当做好管理工作。管住边远作业人员不失管,管住单独作业人员不失教,管住重点施工人员不失控,参与施工的车间以及各个部门,都应该掌握好安全风险控制方法,在施工中基于安全理念进行。不断提升遵章守纪自觉性,将安全风险根植在脑海中。干部职工要根据自己的安全岗位职责,加入安全风险排查,落实安全风险责任。

3.2 全面研判安全风险,制定完善风险控制措施

大型养路机械施工,一般承担的施工项目比较多,参加的施工人员数量也比较大,投入的机械设备也比较多,安全管理难度会相对较高。因此,在管理过程中,要及时研判安全风险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第一,对人员进行风险研判。关键是针对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的评判,尤其是对一线施工的人员,更需要对其进行重点分析,查看这些人员的业务素质、业务能力。第二,对设备风险进行研判。对大型养路机械等自轮运转设备,从最日常的检查、保养,运行使用以及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研判,及时排查和识别出潜在的故障,从而提升设备使用效率。第三,对作业存在的风险进行研判。主要是对大型养路机械司机进行研判,从他们的作业标准、作业流程查看作业过程中是否根据标准执行,是否落实了安全标准。第四,对管理风险进行研判。从安全制度落实情况,排查出可以导致风险出现的漏洞,对作业环境也需要进行分析,及时控制住风险。

参与施工的人员数量多,相互配合的单位也多,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作业穿插以及相互影响的问题。因此,在具体的施工方案准备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该问题,尽量和施工主体单位协调好。提前查清楚大型养路机械对当下相关工程会造成哪些影响,也要明白这些施工单位存在的缺陷。在清楚了前提问题之后,在严格的施工条件下,尽最大能力和主体单位建立起和谐的施工关系,提供便利,在合适的空间和时间内完成工作。总而言之,在施工过程中,要尽量提高施工天窗的利用率,施工主体单位指派专人配合大型养路机械施工,提前排定大型养路机械进路、提前标识地下电缆位置等,不但提高了对安全风险的有效掌控,也加快了施工进度,同时还为其它施工配合单位的施工提供了便利,收到了多赢的效果。

3.3 落实安全管理制度,把控现场安全环节

大多数的集中修施工的空间比较限制,在这个复杂的环境下,只要存在一个小小的疏忽就会导致更大的问题出现,这就要求施工队伍中的每一个人都要尽职尽责,都要落实责任,保障施工顺利进行。施工过程中,根据第一手资料,结合大型养路机械作业环境,制定出安全风险控制措施,从作业流程、施工防护以及方案中落实。每个作业人员肩负起自身范畴内的责任,必须做到责任落实到人。

4 结束语

为了实现大型养路机械在铁路工务集中修中的施工安全,应该细化完善具体的施工方案,将其作为安全风险保障,在施工中逐渐强化风险意识,将其作为安全风险控制的第一手段,进而落实安全管理制度,责任明确到人。严格根据作业需求进行风险控制,使得集中修施工安全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孙昊.大型自动化物流――我们信任昆船――访昆明中铁大型养路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物流中心主任杨自辉[J].中国储运,2014(4).

[2]戴明宏,张君霞.四岗递进、四地循环的铁路大型养路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

[3]陈政南,张天婴,姜成,苗晓雨.大型养路机械车辆侧滚对曲线通过性能影响的试验分析[J].铁道机车车辆,2013(6).

第6篇:铁路施工安全事故案例范文

关键词:铁路安全 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 监管责任 监督过失

一、问题的提出

1990年铁路法第70条规定:铁路职工、违反规章制度造成铁路运营的,,利用办理运输业务之便谋取私利的,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求刑事责任。该规定在司法实践中产生的影响便是将造成事故的铁路管理人员和一线职工划归不同罪名——原1979年刑法第187条所规定之“罪”,以及第113条之“交通肇事罪”(或第114条重大责任事故罪)——分别处置。

直到1997年3月13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主席团第三次会议上将“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单独成罪之后,上述处理模式才有所改变。我们注意到,自刑法增设“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后,当发生铁路运营安全事故时,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大多为一线职工(以“铁路安全运营事故罪”论处),而负责铁路运营安全的管理人员通常只给予一定的行政处分(降级、记过等)。问题在于:当铁路安全运营事故发生时,直接负责铁路运营的一线职工责任更大,还是肩负安全管理的相关人员责任更重?进一步追问——负责铁路安全管理的人员责任是不是止于行政处分?其是否也可能涉嫌“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抑或如1979年刑法通常处理的那般,径直以“罪”论处?

二、铁路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问题

以胶济铁路刑事判决为例,现行处理模式可能衍生出“职位越高、越可能不负责任”、“在重大事故面前的管理责任几乎等同于行政责任”、“离事故现场越远、责任反而越小”等背离民众朴素法感情和正义观念的现象,这显然不利于提高、强化铁路运营安全管理,亦有可能违罪刑法定原则。

我们认为,发生铁路安全运营事故时,负责铁路安全管理的人员视案件具体情况,也可能存在追究其刑事责任的空间。就刑法理论而言,这可以归属为监督过失。过失是责任论的重要内容,承担责任的前提一般情况下是违反了一定的注意义务;监督过失行为是过失行为的下位概念,在具备过失实行行为一般特征的同时,有自身的特点:

首先,必须存在监督义务或注意义务,此乃必要条件。注意义务具有双重性质,表现为领导者、管理者或者监督者预见自己懈怠监督、管理失职或者不当、错误的指挥及指示行为,可能引起被监督人的过失,而被监督人的过失行为,则会产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为了避免这种结果的发生要求管理监督者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行动;其次,违反监督义务的行为具有导致构成要件结果实现的实质危险,监督者违反监督义务的行为如果不具有导致法益侵害的实质危险,则不构成监督过失。

应当指出,监督过失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监督过失包括监督过失和管理过失,管理过失指的是对各种物的设备、机构、安全体制等的不完备所造成的危害结果承担责任的情形;狭义的监督过失是对被监督者的过失行为或者其他非犯罪行为负有监督义务的监督者,应当预见到该结果的发生,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到该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但轻信能够避免,因而未采取措施,最终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一种主观心理态度。

1973年日本法院对森永奶粉案件的判决被认为是监督过失理论之滥觞:日本著名乳制品企业森永公司从享有盛誉的某药材商处采购了一批能够提高奶粉溶解度的添加剂(事后证实该添加剂中含有大量砒霜)。森永公司在生产奶粉前,未对此添加剂进行检验便直接掺入奶粉中,致使所生产的奶粉含大量砒霜成分,最终导致日本西部一带食用奶粉的婴幼儿出现各种症状。在追究责任时,该厂厂长和制造科科长被以“业务行为过失致死罪”。判决认为,该厂制造科科长对乳制品具体的生产、加工具有绝对权,为了防止不合格产品的发生,其应该对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包括对肇事添加剂的化学检验,但由于其业务过失、怠于履行注意义务,没有要求相关人员对购进添加剂进行必要的化学检验以确定其是否符合食品相关安全标准,因而负有监督上的过失责任。由此案的判决可见,虽然被的是“厂长和制造科科长”,但法院最终的判决只认定制造科科长负有监督过失责任,这与我国刑法规定较为一致,负刑事责任者必须是直接责任人员,具体的监督者必须是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根据铁道部《铁路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职责规定》(铁道部令第31号)第二条规定:“铁道部所属各铁路局加挂‘××铁路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牌子,依照《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和《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的管理权限和程序,履行铁路安全监督管理职能,具体负责本区域内的运输安全监督检查、行政许可、事故应急救援、事故调查处理和相关行政处罚工作。”第三条规定:“安全监管办主任由各铁路局局长担任。安全监管办副主任由分管安全、应急管理、运输、客运、货运、机务、车辆、工务、电务和法律事务工作的铁路局领导班子成员担任。”

第7篇:铁路施工安全事故案例范文

关键词:铁路隧道;案例;原因分析;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 F530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隧道施工有着一般工程的通性又具备施工环境复杂、条件恶劣、不确定因素多等特性,安全风险高。近年来,铁路隧道建设发展迅速,隧道建设长度也逐年增多,与此同时,施工中安全事故也是频频发生,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安全施工是隧道工程管理的主要内容,采取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措施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成为隧道参建人员最为关心和重视的问题。

一、我国铁路隧道安全事故案例

爆炸事故:2012年12月25日,山西省临汾市境内中南部铁路南吕梁山隧道1号斜井正洞右线进口方向工作面附近违法销毁爆炸物品引发爆炸事故,造成8人死亡,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026万元。

坍塌事故:2013年3 月 30 日,贵州省平坝县境内沪昆铁路贵州段关口寨隧道工程,在掌子面进行喷射混凝土支护作业时,喷射作业后方拱顶突然发生坍塌,溶腔填充淤泥裹带约 250 吨巨石坠落,造成 4 名施工人员被埋在坍塌体中死亡,另有 2 名施工人员轻伤。

二、铁路隧道施工中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分析

1、隧道施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敏感性不强

隧道施工的地段地质条件复杂,比如软岩、黄土、断层、岩溶发育等,因此隧道施工难度大,工序复杂,这就要求隧道参建人员设计足够的初期支护强度,提前做好地质预报,对变形进行有效的监控测量,加强围岩的动态和实时管理,及时调整设计和施工方案。但是,在实际施工中,不按设计和规范施工、擅自变更设计、随意改动施工方法、编造监控测量数据、偷工减料的现象屡屡发生,另外洞内用电、用火、爆破、机械作业等施工时缺乏安全意识和有效防范措施,安全敏感性不强,极易导致安全事故,同时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社会负面影响。

2、地质勘查的深度不够

铁路隧道施工地段的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地质勘查需要对地形、地貌、地质情况进行详细勘测,详细查明隧址区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不良地质等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并作出详细分析评价。根据控制隧道围岩稳定的各项因素,分段确定隧道围岩级别, 提供必要的岩土物理力学指标和参数,为工程设计提供基础依据。实际上,有的地质勘查深度不足,造成工程和水文地质状况与勘查的结果相差甚远,对滑坡、岩溶、断层破碎带、膨胀岩等特殊地质情况判断不够精准,不能提供隧道真实有效的客观情况,加之施工单位不能严格做好地质预报、盲目施工,加大了发生事故的几率。

3、应急预案流于形式

施工现场出现事故苗头、隐患和险情,是难以完全避免的。现实的情况是,由于没有可行、有效的应急预案,使事故发生和升级的可能性加大。

三、铁路隧道施工事故预防措施

1、坍塌事故在铁路隧道施工安全事故中占得比重最高,造成的后果也最为严重,因此,隧道建设必须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1.1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工作

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循隧道施工地质预报方案的要求来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工作,针对不良地质段,加强监测,提前预报,根据监测结果为支护参数、衬砌类型以及施工方法的正确选择提供依据和参考,以正确指导施工工作。

1.2做好监控测量和洞内勘察工作

监控测量是隧道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施工安全与质量的重要保障。在铁路隧道施工中,必须检测围岩和支护系统的稳定状态,使喷锚支护和二次砼衬砌的参数调整有据可依,以保障铁路隧道施工安全、经济、快速进行。施工期间,现场施工负责人会同技术人员对各部支护进行定期检查。在不良地质地段,每班责成专人检查。严格按照量测方案进行监测,当发现量测数据有突变或异变时,立即通知现场负责人,采取应急措施或通知施工人员撤离危险地段。锚杆和喷射混凝土的质量、厚度,以及钢拱架的安装位置、间距等严格按设计施工。若已锚地段有较大变形或锚杆失效,立即在该地段增设加强锚杆,长度不小于原锚杆长度的1.5倍。用于临时支护的立撑底面加设垫板或垫梁,并加木楔塞紧。喷层的异常裂缝作为主要安全检查内容,喷层面要平顺,以免应力集中,出现喷层开裂。

1.3选择合理的开挖方法

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应选择不同的开挖方法。比如,对于粘聚力较小的土砂围岩,应选择辅的开挖方法,如开挖面喷射混凝土、超前支护、安设锚杆等等;对于明洞的开挖施工,首先应做好洞口的防护措施和防排水措施,避开雨季进行,对洞口滑坡、坠石等做好预防工作。同时,在开挖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各开挖分部,进尺应循序渐进,必须紧密衔接开挖和支护工序,以减少围岩变形程度。

2、机械设备与火工品安全管理措施

2.1机械设备的安全措施

在铁路隧道施工中,应对机械设备进行严格的管理及控制,首先要保证进洞的车辆处于有效的制动状态,各类机械和车辆应该选用带有净化装置的柴油机动力;其次,严禁运载车辆超载、超宽、超高运输,装运体积较大、长度较长的料具时,应设专车和专门的指挥人员,并设置指示红灯起警示作用;再次,进出隧道的工作人员应走人行道,严禁扒车、搭车或是追车,不与车辆和机械抢道;最后,在机械装渣时,应留出足够装载机械安全运转的空间,并严禁人员通过。

2.2火工品的安全管理

对于爆破器材的购买、运输、入库、发放、使用、退还、销毁和保管等工作,按国家和行业的有关规定建立严格的专项制度。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爆炸物品管理领导小组,组长对爆炸物品的安全负总责。涉爆人员由政治可靠,责任心强,身体健康,并经公安机关培训取证后方可上岗。通过对火工品严格的全过程管控,确保不发生涉爆事故。

3、制定地质灾害处理与意外事故的应急预案

由于隧道施工的特殊性,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事故的发生往往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当发生塌方、突泥等地质灾害时,应杜绝施工人员的蛮干,施工单位也不要仅根据自己的经验制定施工方案,而应将情况及时的反映至业主和设计单位,经过多方商议后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应由四方共同探讨确定,并对所采取的施工方案进行效果评价,判断所采取的施工方案是否合理,并将情况及时反馈给相关单位。由于隧道施工属于地下工程作业,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较多,如电气设备漏电可能造成施工人员触电,围岩掉落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为了减少这些意外事故所带来的损失,科学合理、严谨务实的应急体系非常重要,应结合隧道的特点,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建立事故应急救援组织、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做好应急演练,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或控制事故发展、减小事故损失。

结束语

在铁路建设的诸多工程项目中,隧道工程属于高风险项目,施工规模大、施工的地质环境复杂、安全隐患多,因此各方应重视隧道安全施工工作,对隧道施工中可能会发生的一切相关问题都应引起高度重视,以确保隧道工程的安全施工,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赵勇.隧道施工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J].铁道标准设计,2007,(S1).

第8篇:铁路施工安全事故案例范文

关键词:铁路运输;调度;安全;风险

铁路调度是运输中确保行车安全畅通的指挥者,他们是日常运输组织的中枢,在面对客货混装运输的复杂环境中,要确保安全效益优先并使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实现,要通过有效和科学的铁路调度掌控,提升铁路运动中行车安全的可靠度,在保证重点运输任务完成的情况下,以铁路运输调度为重点,全面推行铁路运输安全风险管理,架构铁路运输的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强化铁路安全基础,保障客货运输的安全。

1铁路运输调度安全管理系统的功能及运行模式概述

当前的铁路运输系统正在向高速化、信息化方向发展,由于铁路机车的密度及速度有了大幅的提高,为铁路运输行车安全及铁路运输安全调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目前的铁路管理局积极推行铁路运输行车调度无线通信系统,以信息化的服务,进行铁路运输中的设施紧急抢修、行车事故急救等应急和管理,同时,还对各站、场点调车业务进行安全管理,负责调度中心与列车之间的行车命令传达。它的主要工作模式为两大类:①语音通讯。这是借助于有线调度电话系统,实现调度中心与行车各站点进行的通话联系,然后,再由各行车站点通过无线通信系统与列车司机进行命令传达。②数据通讯。调度中心在有线调度电话系统的传输下,向各车站点进行行车命令的下达,待列车行至车站点时,由车站工作人员将行车调度命令向列车司机传达。铁路运输高度安全管理应当具备如下功能:其一,实现全自动化进路控制。在信息化、自动化的条件下,调度中心通过CTC掌握列车的行车位置情况,再以列车时刻表为调度依据,进行信息化、自动化的进路控制。其二,实现数字化行车状况及设备监控。在数字化的电脑控制状态下,调度中心通过对列车运行状况的监控,进行行车控制,并根据各站点列车的到/发时间、轨道等顺序,确定进路设定。另外,还要密切关注列车的通讯及电力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数字化的监控。其三,混乱状态下的应急行车调度的实现。在出现列车运行意外情况之时,调度中心要及时传达发车顺序或发车变更等待、规避等警讯,在信息化、数字化的条件下,进行应急情况下的列车行车状况分析和调度作业整理。其四,要实现行车计划实绩与行车计划的对照运行图。其五,实现即时性的车站旅客信息服务,通过列车的即时资料如:运行班次排列、运行位置及到达、出发时间等信息,实现各车站点的旅客信息系统的传达。

2铁路运输调度安全管理的风险管控与保障措施

2.1强化铁路运输调度安全风险管理意识

首先,在铁路运输调度安全员的选拔上,要进行严格的审核选拔,要注重行车调度员的文化素质、专业素养、岗位技能,从“车、机、供、电、辆、工”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把握,还要考虑“人、车、天、地、图”等业务,要杜绝调度过程中的蛮干、盲目指挥等不当行为,使基础调度知识无隔阂,同时,还要加强行车调度员的日常学习,尤其要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学习,要运用专业的信息化环境,为行车安全管理提供有效的依据,加强工作中的交流和探讨,及时对事故案例进行分析,为日常调度行为提供有益的借鉴,为安全风险管理奠定基础。

2.2构建铁路运输调度安全应急预案,进行风险管控

在行车调度安全管理中,要进行调度安全应急预案的构建和完善,由于在日常运输指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设备故障,调度人员要紧急根据预案进行故障的处理,要进行规范的救援流程设计,避免设备故障的事故升级。在行车调度紧急处置过程中,调度人员要具有灵活、镇静的应变能力,要及时、准确地传达拦停列车、封锁区间、限速行车的调度相关命令,要果断地下达事故救援方案,尽量在最佳的救援时间进行处置,因而,要提高列车调度员的快速应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果断决策能力、镇静心理素质等。

2.3注重班组自控措施,进行实时的安全风险管控

班组在铁路运输调度过程中,是重要的核心,它在调度安全管理体系中具有全程和实时的监控效用,因而,要对班组自控安全建设进行体系的架构和完善,实现循环安全管理模式,要在班组内加强党支部和党小组的基本制度健全,强化民主建设和开放、畅所欲言的民主氛围,使班组人员在调度安全管理工作中,积极参与自控建设,要养成作业标准化的自控、互控习惯,在日常的调度安全管理工作中,实现实时的、全程的安全风险监控。

2.4借助数字信息化技术,创设铁路运输调度安全模拟系统

为了预防和落实铁路运输调度安全管理工作,要以设备故障、车流量、列车非正常延迟等意外突况为切入点,进行调度模拟体系的信息化建设,要汇聚设备不同故障以及事故案例,使调度人员参与救援模拟演习之中,以前瞻的眼光和预防性的安全理念,进行模拟演习下的训练,在模拟安全系统的演习之下,锻炼调度相关人员的安全处置能力和专业能力,全面强化列车安全、调度命令的、应急处置、信息反馈等风险管控,要落实和细化安全报告流程和相关规定,推进和完善列车行车安全的快速响应制度和预案,同时,要实施间距控制策略,合理调整事故列车与前车之间的间距,可以采用先行列车暂停或后续列车暂停方式,进行有效的列车间距调控,尽快恢复列车班表的正常运行。

3结束语

在现代化铁路运输调度安全管理的背景下,要注重调度人员的业务素养和安全素养、心理素养等,加强对调度人员的培训,关注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应急情况处置,用信息化的调度安全模拟系统,进行列车运行的模拟演习,并以列车事故为借鉴,进行调度员之间的交流与经验探讨,以避免和减少在调度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错误,用科学、合理、全程、即时的调度安全管理流程,实现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晖.铁路运输调度系统管理、创新问题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04).

第9篇:铁路施工安全事故案例范文

近年来,我省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运输安全形势基本稳定,但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各种危及铁路、公路安全的隐患,各类事故仍有发生。为全面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障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设施安全的通知》(明电〔〕15号)精神,杜绝各类人为因素造成交通运输设施损坏的现象,确保运输安全畅通,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保障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设施安全的重要性,全面落实护路联防责任制。铁路、公路等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确保铁路、公路等设施安全,对于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推进“平安*”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保障铁路、公路等设施安全的重要性,按照各自职责,全面落实护路联防责任制,防范和制止危害铁路、公路等设施安全的行为。铁路、交通等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交通设施安全工作的检查指导和督促协调,努力形成各方齐抓共管的合力。

二、依法开展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设施安全全面检查和专项整治。各地要组织力量,加大依法治路工作力度,依照《公路法》、《*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和《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对铁路、公路沿线及运输设施安全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和专项整治,对危及铁路、公路设施安全的取土挖砂、围垦造田、拦河筑坝、架设浮桥、采矿爆破、抽取地下水、生产储存危险品、违章建筑等行为,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共同制定整改措施,限期解决。对检查中发现违法、违规作业危及运输安全、情节严重的企业,要依法吊销资质证书和营业执照。要结合治理公路车辆超限超载工作,严厉查处超限超载车辆,运用源头治理与路面执法相结合的方式,杜绝超限超载运输车辆上路行驶破坏公路设施。检查整改的情况,由各市政府汇总,于8月30日前书面上报省政府办公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