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管理者培养方式范文

管理者培养方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管理者培养方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管理者培养方式

第1篇:管理者培养方式范文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设置

一、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在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从上世纪50年代的“劳动经济学”专业发展而来的。1998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才进入独立发展时期。但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发展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的,一方面我国要全面推动人才强国战略,开展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新时代企业实施人才战略提升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随着企业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全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专业性要求日益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的职业化建设已成为社会共识,并逐步走向规范。

从笔者所在高校――华东交通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大概有毕业生20%投身考研,选择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从事人力资源专业工作的学生不到毕业学生的30%,50%以上学生从事其他相关专业,创业或者企业行政管理等工作。有一半的学生毕业不能从事自己本专业的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潜在需求和实际需求为何存在如此大的差距?根据调查分析,我们发现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求职者的素质要求比较严格,而这种“苛求”实质是凸显出了现行办学模式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的严重脱节,这也说明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

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综述

1.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

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综合学者们的看法而言,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或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根据社会对人才规格品格的要求和学校自身的教育资源和特点,在培养人才的实践中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结构状态特征和运行机制。

刘沫,陈海宁(2006)提出三种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很多学者有不同的见解和解释。有的认为包括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和培养过程三个关键因素。有的认为包括教育思想、培养目标和规格、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计划等方面。有的认为专业设置模式、课程体系构造形态、培养途径和知识发展方式、教学运行机制、教学组织形式、淘汰模式都应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题中应用之意。还有人认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应该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和培养制度。

2.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素质要求

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和课程体系的设置都是围绕着对学生素质能力展开的,对于人才培养中应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素质。靳秉强,郭爱英,王立校(2001)指出,高等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模式是:以勤奋敬业精神为核心,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技能为立足之本,具有不断学习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市场运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表达能力的新型人才。蔡厚清(2002)认为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核心素质包括敬业精神、系统思维能力以及情绪控制能力。孙达林(2003)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学生往往认为自己是专业知识的代表,而企业认为学生只要具备一般性知识即可;企业需要既懂专业又懂计算机的复合型多面手;企业关心那些能为企业带来直接效益的指标,并不需要与国际接轨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顾琴轩,朱牧(2001)研究发现,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的主要胜任力构成:沟通能力、分析能力、识人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服务意识、值得信赖、亲和力、学习能力、自我控制能力、承受压力能力、适应力、主动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

3.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研究

人才培养模式如何设计,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论点。陈万思,姚圣娟(2006)提出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胜任力为导向发展人力资源管理教育的思路。梁金印(2002)认为: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结合自己学校的学科专业特点,初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之后协调学科专业,同时整合课程以形成课程体系,使模式在目标维度、制度维度和过程维度上的构成要素初步具备。郭志文(2004)认为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从以下几点考虑:(1)实现从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的转变;(2)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3)加强专业实践环节的教学。周亚新(2002)认为人力资源培养方案的设计应定位于微观管理层面,不应该偏重于宏观管理层面,而应该着重于企业管理中的特定职能。

综上所述,人才培养作为一种学校教育过程,首先要从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出发,设定培养目标,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选择

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首先要确定合适的人才培养目标。笔者认为,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需要与学校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在此,笔者以自己所在高校为例,提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以作参考。

华东交通大学属于一般院校,学生生源素质上有一定限制,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培养是本科教育,而不是研究生教育或者高职高专教育,该校毕业生的去向是面向一般企业而不是其他特殊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该校开办已有7年,目前具备专业的教师队伍和办学体系。在此基础上,笔者主要探讨两个问题:培养的主体是谁?培养目标是什么?

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核心问题是“以谁为主体?”人才培养是以学校为主体还是应以学生为主体?传统模式认为学校是“人才工厂”,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学生是人才工厂的“产品” 。这种办学理念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其根源是长期计划体制的惯性。面对激烈竞争的外部环境,高校必须转换到以学生为主体的立场上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出生率的降低,高校之间的生源竞争将日趋激烈,毕业生的市场适应度将成为考生的择校尺度。作为国内高等教育“二梯队” 的一般院校,对此应有足够的警觉。为此,笔者认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培养模式更能适应社会和企业的要求。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源于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目前我国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对专业人才的需要;二是社会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专业资讯人才的需要;三是公共管理部门对组织人事管理人才的需要。前两年该校毕业生主要面向铁路部门,因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也主要输向铁路,但随着学生在铁路部门工作的情况可以发现,大多数学生认为在铁路部门不能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因而选择跳槽,去沿海等一些一般企业部门发展,或者选择自主创业。因此,学校应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与企业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的胜任力特质相匹配,这样才能使毕业生符合企业对人才的特质需求

1998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给出了指导性意见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为: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具体而言,以敬业精神、系统思维能力,以及情绪控制能力为核心,以人力资源专业技术技能为立足之本,培养具有人际技能、创新技能、写作技能、计算机技能的人才,另外要注意加强学生的的分析能力、识人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服务意识、值得信赖、亲和力、学习能力、自我控制能力、承受压力能力、适应力、主动性。

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应注意的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如何设置,还应视学校的具体情况而定,在此,笔者不准备设计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而是对于课程体系设置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加以强调。

1.改善专业课程的设计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可以细分为许多小模块,比如人员招聘、人才测评、人才培训、人员激励、薪酬管理等等,因此,专业课程会相对较多。在专业课程设计时,如果要求每个学生对所有相关专业课程都加以学习,在时间上和效率上都会存在一定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将这些模块的专业课作为选修课,由学生根据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自主选择。这样,不仅可以在时间上加以保证,而且有利于学生专业课学习的专和深。

2.加强心理学课程的设置

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种以人为主要内容的管理,与人的接触是不需多言的,甚至许多企业在招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时,愿意接受心理学专业的毕业生。如何掌握人的心理特征,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必不可少。在我国其他许多著名高校中,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中一项必不可少的课程是行为心理学,并且还有大量心理学的辅助课程。学校虽然也有组织行为学的课程,但明显不足。管理心理学、行为心理学都应成为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3.加强实践环节的设计

学而不用是学生学习的一大弊端,作为强应用性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更是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环节设计中,笔者认为应该提高课时量,增加内容。除了适量安排学生到实际岗位进行顶岗实习,学校可以让学生对企业的运行进行模拟,比如企业的薪酬管理体系设计、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设计与开发、组织设计等模拟实验。这样,学生会主动对企业的运行体制进行调查,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更多了解企业的实际运行,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将自己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加以运用实践。

4.加强人际能力和沟通的培养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所面临的客户都是人,人际交往能力必不可少,在形形的人的交往中,如何能和人成功交往,如何能应对各种人的各种问题,应从学生时代就培养学生的人际能力和沟通素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沟通沟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互动的课堂气氛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蔡厚清: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学生的素质结构及其培养.人口与经济,2002(10).P101-103

[2]陈万思姚圣娟:管理教育与管理胜任力差异实证研究.华东经济管理,2006,20(3).P85-89

[3]顾琴轩朱牧:人力资源专业人员胜任力研究.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1(10).P4-8

[4]郭志文: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论.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22(5).P70-72

[5]靳秉强郭爱英王立校:普通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1,24(4).P424-427

[6]梁金印: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2,17(1).P81-86

[7]刘沫陈海宁: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实现人才充分就业的战略选择.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3.P52-54

第2篇:管理者培养方式范文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管理类研究生;培养模式

产学研合作研究生培养模式是高等学校与合作单位(企业、科研院所)共同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伴随着经济一体化的热潮,高等院校除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功能,其社会服务功能也被日益强化。产学研合作研究生培养模式不仅能够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也为高等教育实现社会服务功能,推动经济发展提供重要途径。

然而,经过实践的检验,现有的产学研合作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着各种问题和弊端,不利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以及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如何创建适合研究生教育变革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已迫在眉睫。

一、现有的产学研合作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本文以J大学管理学院为例,通过运用核心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对管理学院的产学研合作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调研。为了更有针对性的设计问卷,本项目先对管理学院导师、研究生进行深度访谈,根据访谈内容和提纲设计了调查问卷。问卷内容主要包括:招生方式、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方式、导师指导、学位论文、产学研合作培养的制约因素。问卷共25道单选题,受测对象主要为高校与合作单位管理人员、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研究生,用以提高问卷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最终发放问卷380份,回收问卷357份,回收率为93.95%,说明本次调研真实有效。

本文结合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情况和结果,针对管理学院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的现状,从“招生选拔和培育方式”、“学位论文和导师指导”、“课程建设和保障机制”三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招生选拔和培育方式

招生选拔作为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输入”环节,直接影响着研究生培养的规模和质量。项目组对管理学院生源选拔、招生形式、招生宣传等方面做了问询。生源选拔方面,52%的受测者认为应注重知识掌握能力,30%的受测者认为应注重创新能力,18%的受测者认为应注重工作实践经验。说明生源的知识掌握能力和专业背景仍然十分的重要。

招生形式方面,49%的受测者认为由高校统一招生,后经合作单位与研究生互选确认。41%的受测者认为应以产学研合作培养名义招生,合作单位参加面试。前者是管理学院现阶段主要采用的招生形式,后者被广泛认同,也有可能会成为未来招生形式的主流。

招生宣传方面,73%的受测者选择参与产学研合作是为了“实习和就业机会”,而这部分人绝大多数是研究生。少部分是为了“创新能力的提高”。这体现了研究生选择的实用性,同高校和合作单位为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初衷有一定距离。

培育方式是研究生培养的重中之重。项目组对培B目标和培养方式进行问询。培养目标方面,有81%的受测者认为应培养“实践性为主,学术性为辅”的研究生,合作单位也倾向于此,而高校则坚持以“学术性”为主。这体现了研究生、合作单位与高校在培养目标上的认知差距。培养方式方面,有62%的受测者认为以合作单位实践为主,必要时返回学校,37%的受测者认为以学校学习科研为主,必要时进入合作单位实践。这表明研究生渴望贴近生产实践的愿望。因此,高校和合作单位应该努力为研究生提供生产实践平台,影响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培育环境。

(二)学位论文和导师指导

审核把控学位论文以及学术论文,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高校通过加强对学位论文开题、中期检查、预答辩、盲审等培养环节的监控,来提高学位论文的质量和水平。

对于学位论文选题的征询,49%的受测者选择坚持学术性,42%的受测者选择突出实践性,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关于学术的征询,51%的受测者认为应该与其他研究生要求相同,30%的受测者认为可以用专利、发明替代,只有19%的受测者选择适当降低要求。由此可见,高校坚持对研究生学术性和创新性的培养和要求,企业希望参与产学研合作后能够得到具有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高校培养人才的长期性与企业谋求利益迫切性的矛盾,导致二者在人才培养的侧重点不同。而研究生在此过程中表现出既要求积极贴近生产,又害怕降低学术标准而导致自己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本身又是一个矛盾体。

导师指导方面的征询,该模式的“双导师制”(校内导师为主),57%的受测者持肯定态度,39%的受测者认为权责不清,不利于指导。超过半数的受测者认为就导师而言,影响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指导能力、方法和技巧。导师指导方式方面,有51%的受测者选择参与导师的项目课题中,导师通过课题指导学生。在访谈过程中,研究生提到了害怕失去高校的学术环境,校外导师水平有限、缺乏经验而会误人子弟等方面的担忧。

(三)课程建设和保障机制

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影响着研究生培养质量和效益。根据问卷调研结果,55%的受测者选择增开选修课,扩大选课范围。52%的受测者认为合作单位应该参与课程设置,48%的受测者认为学生应该参与课程设置。在征询对现行的课程与教学是否能够反映专业前沿水平,21%的受测者选择不能,69%的受测者选择一般,其对课程建设的满意程度令人堪忧。这不仅反映了研究生强烈的自主参与意识,和对课程教学紧追专业前沿的高要求,以及希望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的愿望,同时,也折射了现行课程教学时代性和前沿性的匮乏。因此,在课程建设方面,开设满足研究生、合作单位与高校共同需求的课程体系,是产学研合作研究生培养模式需要深入探讨的关键问题。

关于如何提高培养质量的征询,57%的受测者选择需要加强的是“导师指导过程监督”,29%的受测者选择“课程教学质量监督”,14%的受测者选择“学位论文审核把关”。这说明导师指导过程监督是被广泛认同为提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如何能够建立科学有效的产学研合作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二、构建管理类研究生产学研合作培养“1+1+3+1”模型

管理类研究生产学研合作培养“1+1+3+1”模型,即1个明确的培养目标、1个科学的培养方案、3大系统的培养策略和1个配套的评估体系。如图1所示。

(一)聚焦培养目标――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产学研合作研究生培养模式是具有社会性、专门化的培养模式,其目标是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但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这一培养目标却变得越发模糊,甚至照搬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方式来进行产学研联合培养。因此,构建产学研合作研究生培养模式,首先必须要明确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并将这一目标具体落实到培养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使之在参与产学研合作的利益相关者中达成共识。

(二)完善培养方案――整合力量、统筹协调、科学设计

研究生培养方案是组织教学活动和培养人才的范本和依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因素。制定、修订和实施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应该以课程学习、科研训练、实习实践为基础,整合校内校外力量,统筹协调各方利益需求,科学设计培养方案。

1. 课程设置方面,应该高度重视合作单位与研究生对课程建设的参与度,将社会与合作单位认为研究生必须具备掌握的知识技能纳入到核心课程体系当中,突出现有课程的时代性和前沿性,变革传统的课程体系以满足社会和合作单位的需求。扩大选修课程范围,加强选修课的综合性、跨学科性和实践性,培养研究生的多学科视野,提高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科研训练方面,将研究方法类课程纳入到核心课程体系,通过系统学习研究方法,使研究生能够懂得如何选取适当的研究方法,从而顺利开展调查研究,增强结论的科学性和可信性。聘请优秀的管理领域专家、企业高管开设讲座,与研究生进行研究讨论,实现学术资源共享,为研究生提供能够接触行业前沿的科研平台。

3. 实习实践方面,要求研究生至少在合作单位进行1个学年的定岗实践,熟悉生产流程,在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的共同指导下,确定学位论文选题,完成开题环节。在结束实习返校后,根据定岗实习过程中的体验完成实习报告。

(三)制定培养策略――促分流培养、重导师指导、严过程管理

1. 促进分流培养,实施分类指导

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从原来的培养学术型人才变革为“既向博士生教育输送合格生源,又为社会培养各类高层次人才”。因此,学校要实施分类指导,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与兴趣所在,进行分流培养。既要培养高水平的学术型人才,又要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层次应用人才,集中力量、有针对性的进行产学研联合培养。

2. 重视导师指导,加强队伍建设

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不仅对研究生负有学术指导、品德示范的责任,其科研水平、指导能力以及品德素养直接影响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因此,要建立严格的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制度、研究生导师指导准则,从制度上规范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权责机制。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既要鼓励校内导师积极联系合作单位共建课题研究,又要聘请合作单位中的高级管理人才作为校外导师,既要坚持学术性,又要兼顾有专利和发明的杰出人才,在严格的导师遴选制度下壮大导师队伍。对导师所带研究生数量作出一定的限制,严格控制师生比例,保证导师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指导学生。新导师要接受导师指导技巧和方法的培训,使其尽快了解和熟悉研究生的整个培养过程和相关规定。

3. 加强过程管理,严格培B环节

过程管理是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中的管理方法,强调对整个过程的把控和关键点的监控。运用到产学研合作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在课程考核、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阶段汇报、论文答辩等培养环节中,重视过程控制,制定科学透明的学业标准,完善考核机制和淘汰机制。

(四)构建评估体系――加强配套管理,完善培养模式

在产学研合作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学校和合作单位都应该成立专门的服务管理部门,有专门管理人员及时对产学研合作培养的研究生的培养环节进行管理和监控,使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和研究生之间建立有效的调节、反馈和监督机制。并从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合作单位和学生对课程参与度和满意度、研究生培养质量、社会评价等方面构建产学研合作研究生培养模式评估体系,以促使模式的不断优化与改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工作的几点意见[R].教育部文件教研[2000]1号.

[2]陈立红.产学研合作教育及其办学模式研究[D].同济大学,2005.

[3]王娟茹.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及其运行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5(04).

[4]王艳.产学研联系培养研究生的实践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6(04).

[5]宋远方,李艳丽.构建学术型研究生培养钻石模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12).

第3篇:管理者培养方式范文

关键词 大学管理 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目标

Explore the Way to Optimize University Talents Training Mode――Comment on "My View of the University"

Abstract My view of university" discussed issues related to the reform of university training model. First, a comprehensive discussion of the target personnel training; secondly, in-depth personnel training mechanism dialysis, and finally, elaborated personnel training system. Management concentrated essence of a university in the book being.

Key words college management; talent training mode; talent training target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主要职能之一。自中世纪大学诞生以来,大学就承担着培养人才的职责。培养人才是一所大学最基本的任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也是大学一直关注的问题。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大学的声誉与竞争力,因而大学十分重视人才培养,不断学习、更新人才培养的理念,改革人才培养的实践。由于人才培养的复杂性、多变性,人才培养的理念与实践不是直接连通的,而是通过中介环节联系起来,这个中介环节就是人才培养的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既融会人才培养的理念,又贯通于人才培养的实践。具体说来,“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理论指导下,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为培养学生所设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目标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方式。”由此可见,人才培养模式是基于一定的教育理念,为了教育实践而设计的。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经历了知识型、专门型、能力型等不同目标的发展时期。在这些目标下培养出的人才,在一定时期内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造成了许多问题。譬如知识型的人才培养目标造就了一堆只会读书、考试的书呆子;专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致使学生知识面过于狭窄等等。当今社会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不仅是掌握牢固的知识,更多地是提升综合的能力与素质。同时,社会的发展促使人的进步,人的个性化需求不断表现出来。因而,大学在培养人才时不得不考虑充分考虑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需要,认真选择人才培养的模式。

当前,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上面临“专才”与“通才”之争,“知识型”与“实用型”之辨。可谓众说纷纭,让人迷乱无措。笔者读了杨延东教授所著的《我的大学观》一书,发现其中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回答了这些问题,值得其他高校借鉴。此书涉及了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人才培养的目标、机制、体系等问题,不仅从宏观层面回答了大学培养人才的目标,还从中观层面介绍了大学人才培养的机制,更是从微观层面阐述了大学教学与管理体系中的具体做法,可谓用心良苦。这本书不仅是为高教研究者所写,更是为高校的管理者所写。一所大学的管理精华浓缩于此书之中。

1 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全面表达

关于人才培养,每个大学都会制定一定的目标,用目标引导和激励实践。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与社会发展需求和个人发展需求有关。当今社会,知识、技术更新换代之快,仅掌握短期的知识和技能已经不能应对社会的发展需求;人的个性的解放促使人的需求也更加个性化、多变化,仅掌握某方面的知识或技能难以跟随个人需求变化的步伐。唯有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断提高个人的综合能力与综合素质才能应对各种多变的环境、满足个人多样的需求。这些综合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学习能力既指个体掌握阅读、书写等基本技能,也指个体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并持续不断地学习;实践能力指个体能够把理论应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动手能力较强;创新能力指个体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不拘泥于旧模式,勇于提出新的观点或开发新的技术。

我国部分大学意识到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紧迫性,并开始采取措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一些学校把培养“知识型”或“实用型”人才作为总目标。“知识型”的人才培养目标注重传授理论知识,让学生在学习中开阔心智、获得领悟,总体培养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重视实践,着重培养实用型的人才,改变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局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然而,这种两种目标存在明显不足。知识型目标在着重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缺少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成为“思想上的伟人,行动上的矮子”。而实践型的目标在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忽视了知识传授的重要性,导致学生知识基础不扎实,最终反而影响了实践能力的发挥。既然如此,我们是否应该结合“知识型”和“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精髓,把他们的优势组合,重新设定人才培养目标?其实,在杨延东教授的《我的大学观》书中帮我们回答了这一问题。书中提出了“适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弥补了“知识型”、“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不足。“适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强调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实践,并不断地创新。倡导品行、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的三位一体。它不仅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还强调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适用型”的目标可谓是对人才培养目标较为全面的表述,既看到理论知识的基础性,又体会到实践操作的应用性,还意识到思维创造的发展性。 2 对人才培养机制的深入透析

人才培养机制指的是用思想、制度和规定来引导和控制人才培养的过程,并使其高效地运行。“人才培养机制,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的管理模式方面,主要包括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管理机构设置、管理文件的制定、管理工作的实施等。”大学培养人才的过程不是任意而为,而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设定具体的运行规则,形成一定的管理机制。

用什么样的方式培养学生才能满足社会和个人的需求,一直是困扰大学的问题之一。制定统一化的标准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也不能使个性解放的学生得到满足。许多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实行“一刀切”,培养出来的人才都是同一规格的,没有特色。这一方面致使学生的特长和潜力难以充分发挥;另一方面造成人才分布的不均衡,有的专业人才过剩,有的专业人才稀缺。这些问题归根到底是人才培养机制出了问题,高校没有形成符合时代、社会、个体需求的培养机制,最终致使人才培养出现重重问题。

面临如此严峻的问题,高校开始反思人才培养,不断探索、寻找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在总体的构思上,分流培养成为一些大学的选择。分流培养是根据社会多方面的需求和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与潜力而提出的培养方式,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主张按照不同的人才培养规格对学生进行培养,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力。杨延东教授在此书中深刻、详细地阐述了分流培养的机制,并以其领导的BH大学为案例,具体地介绍了分流培养的原则、教育模式和特色等问题,帮助研究者和管理者深入分析了分流培养模式,对高校改革具有重大的借鉴价值。在学生学习管理上,完全学分制也被许多大学所采纳。“所谓完全学分制,就是用学分管理课程及其教学,由学生自己选择课程和任课教师、自己安排学习进程、自己决定毕业时间,在一定年限内休完规定课程学分并累积达到毕业要求即获得毕业证书的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在此书中,杨延东教授深刻分析了完全学分制的内含与特点,要求与保障,为我们了解学分制提供参考。在学生日常管理上,民主管理也被越来越多的大学所看重。曾有学者认为大学是一个学术共同体,笔者颇为赞同。这个学术共同体需要大家共同参与管理,才能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不应该只是听从各种安排的麻木人,而应该是主动参与到管理过程、表达自己心声的活生生的人。在此书中,杨延东教授提出了学生自我管理的“三三制”,即学生干部聘任制、学生干部定期轮换制和学生民主参与制,主张让学生成为管理的主体。正如作者书中所说,“学生管理不是为了管理而管理,其最高目标是不管理,最终达到学生自我管理。”这一管理机制为高校学生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3 对人才培养体系的具体细化

人才培养体系主要涉及大学中教学环节、课程体系的设置问题。教学环节如何设计、课程体系如何安排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结果。只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很难培养出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只安排本专业课程内容的课程体系也难以培养出通识型的人才。大学在教学环节和课程体系的设计上,必须明确培养的目的,并遵循目的设计出一系列具体的措施,最终采取行动、进行实践。

目前,我国高校在教学环节与课程设计上偏重于教师讲解理论知识,学生生硬地学习知识,学生既没有实践演练,也没有与教师讨论交流。最终造成学生学习就是记忆知识点,考试则是背诵知识点。在这样模式下培养出的大学生怎么能适应社会、市场的需求?也难怪人们调侃大学生毕业就等于失业。面对如此情形,大学必须觉醒,必须意识到教学环节与课程设置的重要性。要培养高分高能的学生,就必须在教学环节和课程设计上同时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杨延东教授在《我的大学观》书中,以BH大学为例,遵循精细化管理的思想,详细、具体地介绍了课堂教学的设计安排。他主张构建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这种课堂分为三个层面:首先讲清楚理论知识是什么;其次让学生明白知识的用处;最后让学生进行实践。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把学生学习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浓缩在每节课堂中,有利于帮助和督促学生的学习。另外,此书中还明确了学生的专业主修能力方面的问题,使学生的学习有的放矢,各显其长;还介绍了知行测评体系的内容,渗透着作者精细化管理的思想。作者从细节出发,以小见大,启发高校管理者和研究者。

当然,《我的大学观》这本书也并不是完美无瑕。作者在书中仅仅探讨了大学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在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方面较少涉及,而大学的职责不仅仅是培养人才,更承担着发展科学与服务社会的重任。但是瑕不掩瑜,此书有关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为当今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的抉择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借鉴,它探寻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之路!

参考文献

第4篇:管理者培养方式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 人才培养 模式

一、我国新媒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的尚且不多,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总结、批评与反思,另一类是在研究外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建议。而专门研究高等新媒体人才培养模式的论文和专著更少。

这些论文对国内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归纳,总结出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的新闻流模式、以复旦大学为代表的传播流模式和以武汉大学为代表的技术流模式三种新媒体人才培养模式。

国内学者同时指出网络媒体需要大量优秀的网络记者、网络编辑和网络经营人才,中国的新闻教育必须加大改革力度,从新闻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等方面予以改进。并且提出了培养新媒体传播人才,必须创新课程模块教学,优化课程设置;实行双专业双学位制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性教学,增强学生动手能力;注重双语教学,实现培养国际性新闻传播人才的战略目标。

国内学者对新媒体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研究主题集中在新闻人才的培养上,未能涵盖新媒体人才的全部范围;二是研究者集中分布在杭州和郑州两个城市的高校,其他地区少有涉及此领域的研究者;三是对我国新媒体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侧重于现状描述和总结,虽然都有问题分析,但是所提出的解决思路基本上都是泛泛而谈;四是对新媒体的认识不够全面,甚至把新媒体人才等同于网络新闻人才,缺乏对3G等其他新技术的认识。

二、国外新媒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状

国际方面,许多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相对比较成熟,对高等教育新媒体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也有许多理论和实践成果。美国的密苏里大学、德国的包豪斯大学、日本的同志社大学、英国的威斯敏斯特大学等都积极探索新媒体人才培养问题,并通过多次改革确立了各自富有特色的新媒体人才培养模式。例如,日本同志社大学媒体学系选择的是一条重学轻术的发展道路,他们把“媒体批判”作为新媒体教育和理论研究的起点。经过多次院系重组以及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日本同志社大学媒体学系形成了媒体和大学双轨并行的教育体制。

总体来看,国内学者对于新媒体传播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尚缺乏完善合理的分析框架,在研究方法和手段上也比较单一,因此,难以得出富有建设性的研究成果。而国外对新媒体传播与管理人才培养的研究,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卓有成效的。

三、我国新媒体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呈现出市场化、大众化、国际化、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因此,要立足国际背景与国内环境,把新媒体传播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完善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纵向上,按照时间顺序,对我国的媒体高等教育和新媒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梳理;在横向上,深入研究我国新媒体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与英美等发达国家的新媒体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构建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媒体人才培养模式。

当前主要研究的重点工作,一是新媒体传播管理人才的培养状况、需求状况调查。主要对目前新媒体传播管理人才培养和需求的宏观层次以及就业岗位进行工作分析,研究拟采用实地检测等形式,获取四方面资料:现有新媒体专业学生就业状况;现实工作对新媒体传播管理人才需求行业内部层次;各层次工作对新媒体传播管理人才的技能要求和知识结构要求情况;国内部分知名大学新媒体传播管理人才的培养条件及教学管理状况。

第5篇:管理者培养方式范文

社会发展对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与培养目标设计

(一)社会发展需要人才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人潜在的精神和素质。作为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创新能力的三个基本要素,创新意识、批判精神和奉献精神都必不可少,同时还应具有善于运用新的工具和方法进行公共事务管理的能力。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公共管理人才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他们要能够打破常规,寻求变革,更要能够多谋善断,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案和新途径,形成自己的工作方法和管理思路,结合自己的工作目标不断形成创新思维,提出改革措施。通过处理复杂的实际问题进行创新锻炼,逐步提高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以达到提高公共事务管理质量的目的。

(二)社会发展需要人才有较强的应用能力

公共管理人才具备的应用能力就是将理论转换为实践的能力或者将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付诸实施的能力,是一种执行力。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应用能力包括领悟能力、激励能力、授权能力和应变能力,能够根据形势的变化去分析、决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由公共管理人才去进行具体操作和执行。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在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和在各种复杂因素的作用下,对公共管理者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要求更高。此外,当今社会机会稍纵即逝,公共管理人才必须具备出色的应用能力,抓住机会,运用专业知识做出决策,谋求管理行为的成功。

(三)社会发展需要人才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公共管理人才不仅要能够适应外部环境变化,更要能够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改进自己的行为决策,拥有灵活的管理能力。近年来,公共管理组织在不断调整,并以发展的姿态对公共管理人才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国内某些群体矛盾加剧,产生严重的社会影响,极大地考验着公共管理者,要求公共管理者能够灵活机动地做出反应,恰当地处理各种利益矛盾。在处理公共事务过程中必须把标准化服务与灵活结合起来,在坚持一般科学原则的前提下,寻找标准化要求之外的有效执行政策的途径、手段与方法,快速准确地做出决策。

通识教育: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平台

从国外的成功经验来看,发达国家的公共管理教育(特别是MPA教育)都十分注重“通才教育”,这是社会政治、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公共管理教育必然的价值取向[6]。国外对于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通识教育培养,有严格的培养步骤和环节,第一年主要强调培养学生学术研究的方法论,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学科基础,让学生能在某一专业学术领域建立自己的兴趣点,提高其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国外培养公共管理人才的总目标相当明确,即为政府机构培养公共事务和公共服务的管理者、领导者和政策分析人才。如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口号是“为21世纪准备领导人”,它的MPA培养目标是:培养公共部门的政策分析者,通过一个严格的二年制训练计划,为未来的公共部门和非营利部门的管理者准备其职业所必须的广泛技巧和概念框架[7]。近年来我国各知名高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方案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完善,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厚基础、全能型的公共管理领导型人才。通过对比国内各高校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设置,不难发现其存在的共性特征。各高校对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基本上体现了以“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为人才培养的目标,符合时代与社会对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课程体系的设置实现大类课程与专业特色课程相结合,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学科专业课程模块与开放选修课程模块的相结合,理论价值类、专业知识类与应用技能类相结合,专业教学与政策科学研究相结合。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通识教育与实践课程的内容与课时有所增加,开始适当压缩和精简专业课。建立与课程体系相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如弹性学分制、选修制、主辅修制、导师制等。

(一)公共管理专业搭建通识教育的思考

兴起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专才教育,在工业化历史背景下,对培养专业化技术人才功不可没,但狭隘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导致重专业、轻通识、重技术、轻人文,功利主义现象严重,通识教育被严重弱化,所培养的人才基础、素质普遍较差,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近年来,我国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和欧美通识教育的成功经验,通识教育逐渐得到重视,并通过设置通识教育课程来弥补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缺陷。目前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中的通识教育主题日益丰富,课程体系设置与内容也日益饱满,但对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特色教学,各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趋同性高,创新性不强。因此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方案的平台设计要以“拓宽口径、发展个性、注重创新、适应需求”为原则,形成“平台+模块”的多样化的课程体系。公共基础、学科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方向四大平台与大类课程、专业课程、跨学科课程、实践课程四大模块相结合。此外突出人才培养方案的动态性,教学平台前期以实现宽口径的培养为目标,后期则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个性的发展实现柔性的专业分流。“平台+模块”教学模式关键是要结合各高校的具体教学条件与特色,对学生在不同平台的学习与实践进行考核与引导,实现公共管理专业建设“内涵特色型”与“环境适应型”两种基调的融合。

(二)公共管理专业实施通识教育的途径

无论是“文理渗透”、“知行合一”、“交叉学科”等现代教学理念,还是拥有完美的“管理主义”与“公共精神”的教学课程体系,要培养高素质、创新性、学习型、领导型的公共管理人才关键在于通识教育如何有效落实。基于各高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实践与“平台+模块”教育模式,要创新有专业特色的实践路径。第一,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知识传授搭配专业实践,课堂教学搭配网络教学。第二,生动的案例教学。如清华大学与国外学院合作成立了中国公共管理案例中心,根据教学需求开展案例调研与写作,并与地方政府合作,建立案例调研基地。第三,打造课外精品活动。融合学生与时代的个性,结合学院的特色,举办行政论坛、管理沙龙、素质拓展培训、学习交流茶话吧等。第四,“校府”合作,通过学校与政府合作,把政府部门作为学习、实践、调研的基地。

第6篇:管理者培养方式范文

关键词:项目;管理;职业化

项目管理原本是伴随社会建设和管理大型项目的需要而产生的管理学科,最初应用于航天、国防、建筑等少数几个领域。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与信息社会的进步,自20世纪80年代后,项目管理的应用领域迅速扩展到各行各业,成为现代社会中主要的管理模式[1]。目前,项目管理理念也逐步扩展到教育领域,是校企深度合作从理念引领到实践探索,再走向经验总结这一发展历程的重要体现。东莞理工学校在示范校特色项目建设中,开展了职业化培养体系建设项目。该项目本身就是基于项目管理理念而启动并运作的。随着项目工作的循序推进,在体系构建过程中,我们逐步探索并总结了基于项目管理理念而创设的师资职业化培养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接下来我们将以东莞理工学校职业素养研究传播中心师资职业化培养过程为例,分析项目管理对于师资职业化培养本身及培养模式构建的重要价值;对师资项目管理职业化培养模式实施过程进行可行性分析[2]。

一师资职业化培养模式构建的内涵需求

(一)师资职业化培养概念的界定

师资职业化培养,是针对师资职业化意识、职业化思维、职业化输出三个维度所进行的综合培养与提升过程。为了有效构建学生职业化培养体系,我校首先从师资职业化培养入手,着力打造具有职业化意识、职业化思维并最终能够职业化输出的师资队伍[3]。师资职业化培养模式的构建与运行,最终必须指向这三个维度,方能实现培养目标。

(二)师资职业化培养模式的内涵需求

1.深刻理解企业生存规律,具备目标管理能力。这是师资职业化意识培养的核心所在。企业的项目管理是伴随着管理方法在长期性组织中的广泛应用逐步形成的一种以长期性组织为对象的管理方法和模式,其主导思想就是把任务当作项目以实行项目管理,即“按项目进行管理”。无论是项目管理还是按项目管理,都需要管理人员具备大局意识与系统思维,这恰恰是教师队伍在与企业需求对接过程别需要积累、充实的认知底蕴。职业化的师资,是培养职业化人才的基石。2.思维职业化,扭转“能力速成”的成长观。在传统校园环境中,教育的非竞争本质及教学、管理工作对稳定性、规律性的内在需求,容易使教师把教育本质需求与社会对教育者的能力需求相混淆,这往往导致教师对自身成长效能的敏感度降低,进入职业自我封闭状态。师资项目管理职业化培养模式,目标之一是让教师在能力逐级提升进程中,辨析“速成”“渐进”成长观的不同发展轨迹,站在需求方(学生、委托方)的角度重新定义教育质量标准,首先实现教师自身的自主成长、自我管理[4]。思维职业化,是师资职业化的认知保障;自我管理能力是师资职业化输出的检验标准。3.教育、教学能力的职业化输出,检验市场化。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在传统校园环境中,评价体系并未建立需求方评价机制。学生作为需求方与听众,并没有成为评价主体。教师的教学能力,并没有在评价体系中得到即时反馈,而仅仅是以口碑的形式存在着,教师的教学、教育能力自我提升缺乏强大的助推力。项目管理,推动教师围绕质量目标而汇聚各方资源,在每一次项目管理中,实现综合能力的小跃进。这种跃进所带来的,不仅是教育能力的逐步增强,更重要的是让教师通过实践真切认同“跬步千里”的成长观。

二师资项目管理职业化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项目管理,就是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对日常中各种各样的任务进行管理,其主导思想上把任务进行项目管理,是一种以项目为中心的长期性组织管理体系。迁移到师资职业化培养领域,就是应用相同原理来管理大量持续发生的师资职业化培养活动,构建师资项目管理职业化培养模式[5]。我们学校为构建职业化培养体系,成立了职业素养研究传播中心,作为职业化师资培养项目的管理部门。中心的管理工作,由运作与项目两个部分组成。运作是指常规教学与管理部分,项目则指“按项目管理”的部分。具体操作要点如下:

(一)树立项目意识,开展项目管理

“当今社会中,一切都是项目,一切都将成为项目”,这是美国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委员会主席PaulGrace对于项目的看法。“项目是为创造特定产品、服务或者成果所进行的临时性工作。”——PMBOK(2008版)项目的一般定义:为达到预定的目标而从事的有时间和资源限制的一系列活动。素养中心的成员绝多数来自学校各个专业及教研科组,职业素养课程的常规教学工作由素养讲师兼任。但在职业素养常规教学工作之外,中心的素养讲师还会根据素养工作项目的需要进行人员调配。就项目组织类型而言,属于强矩阵型项目组织。除了职业素养常规教学,素养中心的校内外的各项任务、活动都转换为项目。这种转换,不仅仅是名称上的改变,关键是管理意识与实施过程的切实转换,表1。当每个项目都有特定的项目、子项目负责人的时候,每个负责人就可以根据项目目标、周期去调动环境内的一切资源,去完成项目。项目的目的性、一次性、独特性、制约性,给教师在专业教学基础上,增加了一个隐性成长目标——项目管理能力的培养与提升。项目时间、质量、目标管理过程中,教师需要开展人员调度、部门沟通、冲突协调、预案检验等等,有计划、拆步骤、懂控制、能协调、善合作等良好职业习惯得到强化,推动自身行为的职业化。师资职业化培养模式内涵需求之一—职业化输出,因此得以实现[6]。按照项目管理理念去规范行动过程,以项目促管理,借项目运作驱动能力提升,是师资项目管理职业化培养模式构建的意识起点,也是实践该培养模式的关键路径。

(二)关注项目结果,对接职业化思维

每个项目单独而言,都具有临时性、一次性的特点,因为项目生命周期可预见,项目的质量、结果也是可以及时、即时得以检验的。这对项目负责人目标管理能力提出了挑战,只能全力以赴,实现项目需求方的预期目标。例如,每位教师素养示范课的质量要得到对方单位的认可,也就意味着每位子项目负责人不仅要对子项目负责,还要对项目本身负责,每个子项目负责人都是项目整体质量的负责人。项目的质量要求,反过来就是教师成长的内在动力。正如企业生产产品,必须符合市场客户的需求,教师的授课质量,也需要满足项目需求方的预期要求。如果达不到要求,也就失去了再次合作的基础。这对于教师本身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每位项目负责人的项目管理质量都需要接受需求方的检验,而不仅仅是走完流程即可。因此,为了确保质量,项目负责人就会进行计划、管理,控制风险,根据自身能力进行课程开发,借助队友力量优化课程,为达成项目而进行资源、时间、进度等方面的管理[7]。这种压力是不言而喻的。不是每个人都敢立下军令状,也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守成。这样一来,项目管理就是一个平台,可以给教师的职业化成长提供真正的竞技、发展平台,成长梯度也就慢慢拉开了。这是师资项目管理职业化培养模式的可行性所在——只能自愿或者动员,无需强迫,也无法强迫,这就是推动师资成长的关键之处[8]。这跟教育领域关注过程本身的过程导向意识形成互补,帮助教师从过程导向意识为主,走向过程导向与结果导向并存,拥有从社会、企业角度反思教育、教学质量的职业化思维方式。

(三)规范管理流程,培养职业化能力

项目管理,包含项目整体、范围、时间、成本、质量、人力资源、沟通、风险、采购管理,这是企业项目管理的全部领域。师资项目管理职业化培养模式实践中,与之对应的管理流程有:项目整体规划、项目性质界定、完成时间、主要成本、质量要求、人员安排、各方沟通与协调、风险预测、物品采购及准备。校园与企业的项目管理,区别在于前者成本核算难度较低,运营风险也较小,后者则相反。素养中心在完成一个或者多个项目的时候,首先要根据项目需求确定人员安排,并进行相应沟通;人员初步确立后,就需要跟学校各个部门协调,完成人员调课、请假手续;车辆、采购等风险、成本核算工作同步进行。这些都是项目外部的协调、规划工作;与此同时,项目负责人及项目主讲人员根据项目需求、目标进行专业教学准备工作——授课前后的调研、反馈;授课后的小结与反思;项目管理工作的复盘……这期间也涉及中心内部人员的配合与调配。在项目管理中,教师的规划、沟通、合作、时间管理等职业能力逐步提升,工作流程日益规范,管理流程与工作流程都日趋规范化、职业化。这是师资职业化培养落地的重中之重[9]。

三师资项目管理职业化培养模式的成效

(一)师资队伍职业素养教育能力稳步提升

中心的讲师,在不同层级项目的带动下,在校内外平台的综合锻炼下,职业素养教育、教学能力呈梯队、梯度状态提升。职业素养教学能力显著增强,入职一年半、五年的青年教师就能够赴外校进行示范教学。来自电子、计算机、财经等专业的骨干讲师能够赴外校开展素养讲师团队构建工作。中心讲师还应邀赴大学、企业开展职业素养专题培训。随着职业素养教育实践工作的持续开展,来自全国各地院校、研究单位的教师、领导、科研人员,纷纷到学校进行素养教育相关话题的交流,沈阳研究院、北京教科院职成所、北京市教委职成处、北京大兴区教委职成科、北京市商业学校,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等。中心讲师的传播足迹遍布东南、华南、东北、西北、华中,从职校到大学,从私企到国企,中心讲师完成了传统教师角色到职业讲师角色的自然发展与无缝对接。

(二)师资队伍项目管理意识增强,职业化能力输出稳定

临时性、一次性的项目,当其不断发生,数量不断累积的时候,素养中心按照相同原理来管理各种项目就是所谓的“按项目管理(MBP)”了。“按项目管理(MBP)”突破了传统的管理方式和界限,是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我校素养中心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逐步体会企业的思维方式与生存规律,充分运用项目管理的理念,从而引导教师尝试学习、管理各种不同级别的项目,从管理校内公开课项目、校内学生素养专题培训项目逐步走向管理校内外教师培训乃至校外素养示范课、校外素养讲师团队构建项目,使师资队伍在提升素养教育、教学能力的同时,同步提升项目管理能力,培养职业化意识,走向职业化成长。对企业管理学发展趋势的把握和理解,对人才培养方向的觉察意识到日常培养思路的切实转变,正是师资职业化意识不断增强的重要体现。中心的项目从单一项目到集合项目,从项目群到项目组合,中心能够承接的项目不断升级,职业素养传播能力不断增强。中心的讲师,从举行职业素养示范课到跨地区举行专题讲座,从个体讲学到团队作战,从中心统一管理某个项目到多个项目同时进行,素养讲师在项目管理中由普通教师成为为项目管理人员,职业化输出能力明显增强,并实现稳定输出。

(三)职业化思维助力教学改革与创新,实现三个全国首创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职业化思维方式成为素养讲师团队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强大推动力,教研活动实现校企深度融合。2015年全国首创开发职业素养实训平台,创新开展学生素养提升实训模式;2016年在总结“33666”新员工成长规律的基础上首创开发大型素养教育职业案例视频——《走近企业》,为学生的职场生存与发展提供服务,推动职业教育从专业技术教育走向职业化培养。2017年,首创开发拥有“服务闭环”理论实践基础、融合“服务无处不在”社会发展理念的专业案例视频课程《服务关键时刻》。师资队伍与企业深度融合,职业化培养体系大型建设项目完成了从素养意识培养到素养实训平台开发的对接建设任务,完成了从认识企业到服务社会的素养教育系列课程的内涵建设,并切实培养了一支拥有30多名职业素养专业讲师的职业化师资队伍。在近六年的探索与实践中,随着我校职业化培养体系大型项目建设工作的推进,我们对于师资项目管理职业化培养模式的研究也不断深入。这一培养模式的实施与坚守,深化了教师对项目管理的认知,同时有效提升了教师的项目管理能力。透过建设成效,我们不难发现:从师资队伍职业化意识的培养与养成,到职业化思维的构建与巩固,再到师资队伍职业化能力的综合切实提升与稳定输出,师资项目管理职业化培养模式具有可行性与实际推广价值,该培养模式能够实现师资职业化培养的内涵建设需求。

参考文献

[1](美)哈罗德•科兹纳(HaroldKerzner).组织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2]中国(双法)项目管理研究委员会.中国现代项目管理发展报告[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3](美)美国项目管理协会.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4]任旭升.PDM系统项目管理模块开发[J].电脑与信息技术,2017,(01):32-34+37.

[5]丛靖.市场营销实践中项目管理的应用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7,(03):109-110.

[6]袁静.财务控制在项目管理中的运用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03):216-217.

[7]张立斌.项目管理在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6,(34):32.

[8]杨斌.项目管理的研究综述[J].经营管理者,2015,(02):134.

第7篇:管理者培养方式范文

一、工商管理专业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

目前我国工商管理类专业设置还不太科学,人才培养处于“大一统”的状态,专业特色不够突出,培养的毕业生“千人一面”,与市场需求错位。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不够全面

尽管近年来各高校普遍认识到培养能力的重要性,但大多数的工商管理教育仍然停留在理论灌输和简单的案例讨论阶段。创新型人才培养归根到底是能力培养的问题。当前我国的工商管理教育,较为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对于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则不够重视;较为注重培养对解决问题的各种办法进行分析的能力,而对培养学生针对问题提出独到见解的能力则不够重视;较为重视教给学生如何采取稳定可靠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对培养学生敢于承担风险的胆识则不够重视。

(二)企业家精神培养缺位

企业家精神是指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的才能表述方式,它是一种重要而特殊的无形生产要素。它涵盖了企业家才能,同时又有着更多的内涵,如冒险精神、效率精神、诚信精神、合作精神和敬业精神等,这些都是企业家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

有调查显示:在美国,每16 个人中可能有一人具有企业家精神;在欧洲,每26 人中可能有一人具有企业家精神;在日本,每36 人中可能有一人具有企业家精神;而在我们中国,每200 人中还找不到一个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2]这个调查结果为我们的工商管理教育敲响了警钟。当前毕业生就业都倾向于到现有的大公司去任职,而不愿到小企业去工作,更不知道自己如何兴办企业。这与他们在校期间学校没有为他们作好充分准备不无关系。

(三)忽视对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反应能力的培养

当今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变化是永恒的。企业经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环境变化的反应速度,所以有人认为如今是一个“快鱼吃慢鱼的年代”。“管理无定式”,究其原因就在于环境是随时变化的,因此对于环境变化的反应能力是企业和企业管理者关键的能力之一。反观我们的工商管理教育,只注重教给学生关于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如何运作、如何管理的知识,而没有重视培养学生对企业外部环境(如经济、政治、社会、法律等方面)发展变化的敏感性和应变能力。而从实际情况看,大多数企业所遇到的重大问题都是由于外部环境变化引起的。

(四)对信息技术的发展关注不足

当前,两个互相联系并正在加速的趋势是:经济向服务型发展和企业向信息密集型发展,这种趋势对工商管理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中的各个部门(财务、会计、营销、管理)都要应用信息技术,都要搜集、处理、传递和利用大量的信息。今后的商业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要依据于信息技术。显然,在工商管理教育中,仅仅开设一两门信息管理与技术课程是不够的。

二、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涵

针对传统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各高校纷纷进行创新教育。创新教育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创新意识培养,是指树立创新目标,发挥创新潜力,释放创新激情。(2)创新思维培养,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的方式方法,用来处理某种事情或事物的思维过程。(3)创新技能培养,是指创新主体行为技巧的能力,包括信息加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创新成果的表现能力及物化能力等。(4)创新情感培养,是指创新的情感动力,包括独特的创新目标,为提高人类美学价值而创新的高尚情操,为优化个体创新功能而掌握创新技巧的热情。[3]

结合专业特点,我们认为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应突出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保护学生自由探索的热情,培养自由精神和主体意识

高等院校工商管理专业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保护学生自由探索的热情,使每个学生都具有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以培养学生的自由精神与主体意识。自由包含了思想自由、个性发展的自由和生命价值得以充分实现的自由。[4]自由探索的热情是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基础。

(二)培养竞争意识、协作能力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之一,是市场经济的生命线,竞争能激活人的活力,是开拓创新的动力。竞争离不开协作。现代工业与经济的主要特征就是“学科交叉、知识融通、技术集成”,这种特征告诉人们,发展需要超越个人知识的局限性。团队合作已经成为竞争取胜的必要手段。所以,培养工商管理人才的竞争意识、协作能力已迫在眉捷。

(三)培养多元的知识结构和复合的能力结构

从知识结构上看,工商管理人才既要有较深的专业造诣和较宽的学术视野,又要具有丰富的人文社科知识;既要具备生产运营、战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又了解有关国际礼仪、风土人情、人文地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知识。从能力结构上看,工商管理人才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必须是多元复合型人才。既有较强的综合开发创业和实践应用能力,又有灵活的应变能力和果断的决策能力。应对经济全球化,工商管理人才应具有立体交叉的知识结构和多元复合的能力结构

三、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和措施

知识经济时代迫切需要创新型管理者。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铸造创新精神,培养创新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如何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使工商管理本科教育具有创新教育的内涵和功能,是刻不容缓的命题。

(一)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大力培养创新素质

创新素质的培养,首先要求转变重共性、轻个性的教育观念,注重人才素质的特质性。传统的教育模式对所有学生使用同一本教材,同一个教学计划,同一种教学方法,结果培养出的学生千人一面。其实,每个学生在知识结构、个性心理特征、兴趣和爱好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别。实践证明,某些独特的品质往往是其创新素质的表征。因此,强调培养学生创新品质,就首先要求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强调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大学应该更多强调给予学生一个广阔的知识视野,一种终身学习的兴趣,一种探索问题的意识。

(二)深化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增加创新创业类课程

在课程体系上,从学生应有的管理知识、能力、素质来总体优化设计,进行工商管理系列课程的改革和建设。在加强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建设时,注重提高学生知识素养的新型课程的设置,增加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可选择性,针对学生的不同兴趣,对学生实行分流培养;在课程体系改革方面,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突破现有课程的界限,注重系列课程的有机结合和相互渗透,构建“能力主导型”管理系列课程的新体系,引入西方先进的管理理论与地方经济特色相结合的课程,比如《中小企业创业管理》《三国演义与孙子兵法》《商务沟通》等中西结合、融会贯通的课程;在教学内容改革方面,精选教学内容,吐故纳新,处理好传统内容与现代内容的关系。在传授经典内容的同时,必须渗透现代管理的观点和方法,为现代管理适当地提供展示的窗口和延伸发展的接口。

(三)创新教学方法,提倡体验式教学等现代管理教学方法

因循守旧的教学方法无法适应现代工商管理的要求,难以培养学生今后工作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以人为本”、“彰显个性”和“鼓励创新”的社会背景下,用人单位更注重大学生的协作与沟通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掌握与运用知识能力。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高校学生越来越注重在接受知识的同时,积极参与到教学及实践活动之中,通过亲身体验享受获取信息的乐趣并培养专业情感,同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达到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目的。因此,我们必须在现有教学模式基础之上,进行大胆创新,转变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形式,让学生在真实或虚拟的环境中通过体验去感知、理解、领悟、验证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做到观念、判断、技能的自主形成并被主动掌握,这就是新型的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要求,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投入身心、情感、理智去亲身经历,从中形成认知和领悟,并成为具有团队协作、情知合一、实践创新的“完整的人”的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与传统式教学相比,不是简单的教学方式的改变,而是将认知过程与情意过程融合与统一,从而形成了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的综合创新。

(四)打造创新型师资队伍

教育能否为新世纪培养出理想的创新型人才,教师教育思想的更新和教育观念的转变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创新型人才需要具有创新型的教师来培养。创新型教师要具有如下特征:具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和真挚的教育情感;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方法;具有勇于开拓进取的创造才能和灵活机智的应变才能;具有创造性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和输出信息的能力;具有远见卓识,善于启发学生的创造性,鼓励和喜欢学生求异、创新,等等。工商管理专业特点,要求教师不仅要对理论有深入的研究,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管理实践经验,教师要从知识传授者角色调整为学习组织者、合作者、开发者、引导者,成为一个卓越的课堂组织者。教学方式从讲授式、灌输式转变为启发式、案例式、探究式,能调动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和讨论。

(五)构建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体系

传统教育评价体系使学生长于知识的接受和模仿,弱于逆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缺乏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出现极强的求同现象。要想打破这种“趋同现象”,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评价体系,构建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体系。一是要从注重结果评价转化为注重过程评价,更关注学生的心理历程、情感交流与理解沟通而不是知识的增减,更关注教学的互动过程而不是教学的知识授受结果,更关注师生在情境中参与的程度而不是结果的正误;二是要由单一的评价标准转化为多元化评价标准,在学习评价上,采取包括课堂观察、测试与练习、学生作品评价、学生体验与反思等多元化评价标准,着重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多元化评价更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在统一评价的基础上表现出一定的弹性,从而为他们的个性化发展提供空间。

参考文献

[1] 姚正海. 关于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17~18.

[2] 张建华. 生存——20 个卓越的企业领袖20 家有影响力的企业25 年生存发展历程[M]. 海口:海南出版社,2004.

第8篇:管理者培养方式范文

因为物业管理行业在我国属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多数的物业管理人员都是半路出家,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和培训,所以导致物业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比较低下,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就目前我国物业管理行业中管理人员的来源主要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由原来的房管所职工直接转化而来的,这些物业管理人员对于现今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模式并不了解,他们还处于传统的管理状态中没能转换过来。第二类就是经过系统学习和培训的中专生和高职学生以及大专学生,对于基本的物业管理工作可以完全的胜任,但是就是数量太少,对于整个物业管理行业来说有些微不足道,同时还严重的缺少工作经验。由于物业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不高、知识结构层次有限、物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是十分高,从而严重的制约了物业管理行业的快速发展,当今的企业和社会都十分的渴望高职院校能够培养出适应社会去求的专业管理人才,从而得到优质的服务。

二、高校对物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一)以服务理念作为培养模式的中心所谓的以服务理念为中心的培养模式指的就是将服务理念作为教学的中心,主要培养学生与业主交流的技巧,以这种方法来进行工作可以以优质的服务来争取业主的心,用心与业主交流,对于企业品牌的树立十分的有作用。但是这种工作方式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就是当遇到一些实际的问题时无法解决,并且无法胜任总体性的管理工作。

(二)以技能作为培养模式的中心所谓的以技能作为培养模式的中心指的就是对学生进行现代化的培养,主要体现在现代化楼宇设备设施的运行和维护、室内环境品质管理和能源管理以及大型物业管理等方面。要求学生必须要彻底的掌握机械、建筑、计算机应用以及电工电子等基础技能;以技能作为培养模式的中心主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技术水平,经过这方面的培训之后物业管理人员可以为业主解决一些实际性的问题,但是却不能体现出物业管理行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理念。

(三)复合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复合型物业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主要是针对前两种培养模式的有点,将两者的有点进行有效的结合,然后对学生进行培训,所以走的可以算是复合型人才培训的道路。尽管这种教学模式正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但是这是一个好的开头,能够为物业管理行业输送实用性的人才。

(四)最新物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物业管理专业对于人才的培养方向是物业的管理员、物业管理公司的部门主管以及项目经理等优秀的管理人才。其培养的目标主要是四个方面。第一方面就是在学术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培养文、理、工相结合的全面型人才。可以在工作中对多科的知识进行灵活的运用,当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也可以发挥自身的创造性思维。第二方面就是对学生进行方法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彻底掌握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在明确的管理思维支配之下,具备对所有问题都能够明确分析的能力,当遇到问题时可以灵活的对问题进行解决。第三方面局势在经营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所谓的经营方面就是将服务技能和服务理念进行有机的结合,在拥有专业的经济管理理论的同时还会一种或者是多种技能。不论是服务态度方面还是实际问题解决方面都能够应对自如。

在对物业管理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应该采用学校和企业合作的模式。学校和企业合作培养学生,可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赢。企业和学校联合办学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订单培育式、校企互动式、岗位见习式以及企业主导式,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资源对学生进行培养,为物业管理行业输送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三、总结

第9篇:管理者培养方式范文

一、工商管理专业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

目前我国工商管理类专业设置还不太科学,人才培养处于“大一统”的状态,专业特色不够突出,培养的毕业生“千人一面”,与市场需求错位。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不够全面

尽管近年来各高校普遍认识到培养能力的重要性,但大多数的工商管理教育仍然停留在理论灌输和简单的案例讨论阶段。创新型人才培养归根到底是能力培养的问题。当前我国的工商管理教育,较为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对于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则不够重视;较为注重培养对解决问题的各种办法进行分析的能力,而对培养学生针对问题提出独到见解的能力则不够重视;较为重视教给学生如何采取稳定可靠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对培养学生敢于承担风险的胆识则不够重视。

(二)企业家精神培养缺位

企业家精神是指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的才能表述方式,它是一种重要而特殊的无形生产要素。它涵盖了企业家才能,同时又有着更多的内涵,如冒险精神、效率精神、诚信精神、合作精神和敬业精神等,这些都是企业家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

有调查显示:在美国,每16个人中可能有一人具有企业家精神;在欧洲,每26人中可能有一人具有企业家精神;在日本,每36人中可能有一人具有企业家精神;而在我们中国,每200人中还找不到一个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2]这个调查结果为我们的工商管理教育敲响了警钟。当前毕业生就业都倾向于到现有的大公司去任职,而不愿到小企业去工作,更不知道自己如何兴办企业。这与他们在校期间学校没有为他们作好充分准备不无关系。

(三)忽视对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反应能力的培养

当今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变化是永恒的。企业经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环境变化的反应速度,所以有人认为如今是一个“快鱼吃慢鱼的年代”。“管理无定式”,究其原因就在于环境是随时变化的,因此对于环境变化的反应能力是企业和企业管理者关键的能力之一。反观我们的工商管理教育,只注重教给学生关于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如何运作、如何管理的知识,而没有重视培养学生对企业外部环境(如经济、政治、社会、法律等方面)发展变化的敏感性和应变能力。而从实际情况看,大多数企业所遇到的重大问题都是由于外部环境变化引起的。

(四)对信息技术的发展关注不足

当前,两个互相联系并正在加速的趋势是:经济向服务型发展和企业向信息密集型发展,这种趋势对工商管理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中的各个部门(财务、会计、营销、管理)都要应用信息技术,都要搜集、处理、传递和利用大量的信息。今后的商业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要依据于信息技术。显然,在工商管理教育中,仅仅开设一两门信息管理与技术课程是不够的。

二、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涵

针对传统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各高校纷纷进行创新教育。创新教育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创新意识培养,是指树立创新目标,发挥创新潜力,释放创新激情。(2)创新思维培养,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的方式方法,用来处理某种事情或事物的思维过程。(3)创新技能培养,是指创新主体行为技巧的能力,包括信息加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创新成果的表现能力及物化能力等。(4)创新情感培养,是指创新的情感动力,包括独特的创新目标,为提高人类美学价值而创新的高尚情操,为优化个体创新功能而掌握创新技巧的热情。[3]

结合专业特点,我们认为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应突出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保护学生自由探索的热情,培养自由精神和主体意识

高等院校工商管理专业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保护学生自由探索的热情,使每个学生都具有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以培养学生的自由精神与主体意识。自由包含了思想自由、个性发展的自由和生命价值得以充分实现的自由。[4]自由探索的热情是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基础。

(二)培养竞争意识、协作能力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之一,是市场经济的生命线,竞争能激活人的活力,是开拓创新的动力。竞争离不开协作。现代工业与经济的主要特征就是“学科交叉、知识融通、技术集成”,这种特征告诉人们,发展需要超越个人知识的局限性。团队合作已经成为竞争取胜的必要手段。所以,培养工商管理人才的竞争意识、协作能力已迫在眉捷。

(三)培养多元的知识结构和复合的能力结构

从知识结构上看,工商管理人才既要有较深的专业造诣和较宽的学术视野,又要具有丰富的人文社科知识;既要具备生产运营、战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又了解有关国际礼仪、风土人情、人文地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知识。从能力结构上看,工商管理人才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必须是多元复合型人才。既有较强的综合开发创业和实践应用能力,又有灵活的应变能力和果断的决策能力。应对经济全球化,工商管理人才应具有立体交叉的知识结构和多元复合的能力结构。

三、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和措施

知识经济时代迫切需要创新型管理者。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铸造创新精神,培养创新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如何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使工商管理本科教育具有创新教育的内涵和功能,是刻不容缓的命题。

(一)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大力培养创新素质

创新素质的培养,首先要求转变重共性、轻个性的教育观念,注重人才素质的特质性。传统的教育模式对所有学生使用同一本教材,同一个教学计划,同一种教学方法,结果培养出的学生千人一面。其实,每个学生在知识结构、个性心理特征、兴趣和爱好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别。实践证明,某些独特的品质往往是其创新素质的表征。因此,强调培养学生创新品质,就首先要求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强调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大学应该更多强调给予学生一个广阔的知识视野,一种终身学习的兴趣,一种探索问题的意识。

(二)深化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增加创新创业类课程

在课程体系上,从学生应有的管理知识、能力、素质来总体优化设计,进行工商管理系列课程的改革和建设。在加强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建设时,注重提高学生知识素养的新型课程的设置,增加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可选择性,针对学生的不同兴趣,对学生实行分流培养;在课程体系改革方面,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突破现有课程的界限,注重系列课程的有机结合和相互渗透,构建“能力主导型”管理系列课程的新体系,引入西方先进的管理理论与地方经济特色相结合的课程,比如《中小企业创业管理》《三国演义与孙子兵法》《商务沟通》等中西结合、融会贯通的课程;在教学内容改革方面,精选教学内容,吐故纳新,处理好传统内容与现代内容的关系。在传授经典内容的同时,必须渗透现代管理的观点和方法,为现代管理适当地提供展示的窗口和延伸发展的接口。

(三)创新教学方法,提倡体验式教学等现代管理教学方法

因循守旧的教学方法无法适应现代工商管理的要求,难以培养学生今后工作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以人为本”、“彰显个性”和“鼓励创新”的社会背景下,用人单位更注重大学生的协作与沟通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掌握与运用知识能力。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高校学生越来越注重在接受知识的同时,积极参与到教学及实践活动之中,通过亲身体验享受获取信息的乐趣并培养专业情感,同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达到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目的。因此,我们必须在现有教学模式基础之上,进行大胆创新,转变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形式,让学生在真实或虚拟的环境中通过体验去感知、理解、领悟、验证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做到观念、判断、技能的自主形成并被主动掌握,这就是新型的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要求,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投入身心、情感、理智去亲身经历,从中形成认知和领悟,并成为具有团队协作、情知合一、实践创新的“完整的人”的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与传统式教学相比,不是简单的教学方式的改变,而是将认知过程与情意过程融合与统一,从而形成了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的综合创新。

(四)打造创新型师资队伍

教育能否为新世纪培养出理想的创新型人才,教师教育思想的更新和教育观念的转变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创新型人才需要具有创新型的教师来培养。创新型教师要具有如下特征:具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和真挚的教育情感;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方法;具有勇于开拓进取的创造才能和灵活机智的应变才能;具有创造性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和输出信息的能力;具有远见卓识,善于启发学生的创造性,鼓励和喜欢学生求异、创新,等等。工商管理专业特点,要求教师不仅要对理论有深入的研究,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管理实践经验,教师要从知识传授者角色调整为学习组织者、合作者、开发者、引导者,成为一个卓越的课堂组织者。教学方式从讲授式、灌输式转变为启发式、案例式、探究式,能调动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