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化的意识形态范文

文化的意识形态精选(九篇)

文化的意识形态

第1篇:文化的意识形态范文

[关键词]文化 意识形态 发展

[中图分类号]B036;C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9)06-0025-05

一、在某一个确定时段内,文化乃是某种意识形态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基础和结果

从意识形态内容的横向结构来分析。人们普遍认为任何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都可分为政治意识形态、经济意识形态和文化意识形态三个部分。政治意识形态是指维护或批判某种政治法律制度和国家政权的系统的思想观念。一般来说,在一种社会形态中,政治意识形态总是指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只有在社会的大变革或社会形态的交替时期,才会出现同一社会中的多种政治意识形态并存并相互对立和斗争的局面。这是因为政治意识形态的指向是国家制度和政权性质,会直接褒扬或贬损现实的政治法律制度;统治阶级为稳固自己统治的长治久安,对此方面的研究和说明都非常敏感,不允许有异端思想的存在。更谈不上其传播和发展了。经济意识形态是指维护或攻击某种经济制度、经济形式的思想理论体系,又可称为政治经济学。文化意识形态是相对于当前阶级而言,在历史上形成的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念、伦理思想、心理情感、风俗习惯、交往方式等与现实社会中为统治阶级所倡导的、为经济基础服务的、以政治法律思想为核心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观念相互作用而表现出来的思维价值取向。不管是哪个阶级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经济意识形态还是文化意识形态都是那个阶级所处社会中的所有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当时那个阶级社会中的全部文化内容。政治意识形态、经济意识形态和文化意识形态都是政治、经济和狭义文化中的主要内容,但并不是政治、经济和狭义文化的全部内容。政治意识形态、经济意识形态和文化意识形态都是文化中的一部分,广义的文化就是这三种意识形态的基础和母体。

从意识形态内容的层次性来分析。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各种意识形式与经济基础关系的远近来看,意识形态可以划分出三个主要层次。第一层次主要有在当时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和经济思想。它们是以最直接的方式反映经济基础的,它们之间以及其内部的意识形态的内容与非意识形态的内容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但是,文化和意识形态都是以经济为基础,不同程度地对当时社会的经济基础产生不同程度的作用和影响。所有的经济、法律和政治思想对当时的现实的经济基础可能产生促进、维护作用,也有可能产生批判、反对和削弱作用;但是这些意识形式中的意识形态的内容对当时的现实的经济基础只能产生维护、论证、服务、引导等功能。第二层次是社会思想、教育、伦理和艺术等。它们离经济基础比较远,是意识形态总体中的中间部分。它们中的意识形态部分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尤其是伦理道德,对人的行为方式和性格的形成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三层次是哲学和宗教等。它们是离经济基础最远的,但在意识形态中的作用并不因此而稍减。比较起来,宗教更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影响人们的信仰和行为,特别是当某种政治理想或信仰不能获得大多数人认同时。哲学虽然是十分抽象的,但它是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的抽象形式,其不仅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工作,也影响着其他意识形式理论研究的方向和价值等内容。从而,有人认为哲学中的意识形态是整个意识形态的灵魂或核心。这三种层次中的所有的意识形式都是文化的内容和范畴;而这三种层次中的所有意识形式都包含有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可见,从意识形态内容的层次上来说,文化也是意识形态的基础和母体。

从意识形态内容的纵向结构上来分析。从奴隶制社会以后的阶级社会意识形态,其中包含有旧时代的意识形态、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和代表未来社会的意识形态。由于思想意识的历史继承性及其惯性作用,后一社会形态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前一社会历史时代的思想观念。这些观念有些是积极的,对现实社会生活仍然能够起促进作用;有些观念则需要经过内容和形式的改造,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注入一些新的内容而为现实社会所容纳和应用而获得积极意义;有些观念则完全是旧时代的意识形态的核心观念,只能代表过去,对现实社会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因而必须要抛弃、肃清其影响。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是产生于现实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作为该社会精神支柱的思想观念,它直接为现实的基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服务,规范人们的行为,引导人们的价值取向,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观念理论体现。统治阶级总是凭借着政权的力量,利用各种媒介、途径向人们宣传、灌输甚至用行政的手段强迫人们接受这些思想观念,以便把这些观念逐渐变成人们的心理习惯、思维定势和行为上的自觉、自律,把统治阶级的理想目标教化成全社会人们的共同目标。保证统治阶级统治的长治久安。超前性的、代表未来社会、预示着社会发展前途的意识形态具有理想性,其中的一些具体目标可能还带有幻想的色彩。所以,它是现实社会人们的一种理想信念,对社会中的少数先进分子具有行为上的制约作用,但对绝大多数的普通百姓来说则不具有直接的实际作用。阶级社会中的文化,不仅是包含了旧时代的意识形态,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超前性的、代表未来社会、预示着社会事物发展前途的意识形态;还包含了旧时代的非意识形态的文化、现时代的非意识形态的文化以及未来时代的非意识形态的文化。可见,意识形态只是阶级社会中文化的一部分,其本身的发展也会反映在文化的发展上,同时意识形态的发展还受到非意识形态的文化的制约和影响。到了未来的无阶级社会或者是共产主义社会,阶级消灭了。剥削不存在了,国家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意识形态也将会终结。以前各个阶级社会中存在而且起着重大作用的意识形态都将成为历史和传统文化。

由于文化是意识形态发展的前提、基础和结果,所以说。任何社会只要发展文化就可以在总体上和基础上促进意识形态的完善和发展。文化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正功能或负功能。负功能主要表现为文化滞后和负文化。正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满足需要的功能。人的需要具有多层次、多样化、直接性、间接性、无止境性、发展性等特点,文化可以不同程度、不同方式、不同顺序地刺激人的需要、开发人的需要以及不同程度地满足人的不同需要。二是认知功能。文化的认知功能表现为人类所具有的一种知识能力和创造能力。文化的认知表现为人类文化的知识和成就。包括对自然、对自身认识的知识和成就;因为正是这些知识和成就,给人类的文化认知提供了具体的内容,文化的认知就是一种对于文化学习的过程。三是历史遗传功能。这是指文化具有储存、保护和教育、传播知识、信息和社会经验等功能。文化就是通过语言、文字等复杂的符号系统或者实物,能够储存社会经验并把它们从上一代传到下一代,从上一个时代传到下一个时代,从一个国家传到另一个国家。四是规范和调整功能。文化

的内容中必然包括有关处理、约束、应对和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各种关系的标准、规范和制度,以实现人、社会、自然相互之间的和谐共处和持续发展。五是整合和凝聚功能。物以群分,人以类聚,反映到文化上,文化有一种认同的特性。正是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形成了文化强大的凝聚力和整合力。文化的凝聚力和整合力是来自于文化认同中相同的思维模式、道德规范、价值观念、语言、风俗习惯、民族种族、生活背景等因素而产生的巨大的认同和抗异的力量。六是价值导向功能。任何文化都内含着价值观的内容,从而使文化的使用者形成某种十分明确的价值需求和价值取向。主要表现在掌握某种文化的人们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需求、目标和动机等。发展文化。发挥文化的正功能,抑制和减弱文化的负功能,都会对阶级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和完善起到促进作用。因为意识形态可以从发达的文化中吸取为已所用的更多内容和形式,并有助于自身的统治效率的提高,统治成本的降低,统治时期的延长等。

二、在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是文化的核心并指导着文化的不断发展

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在统治社会的过程中,人民群体对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是在不断地进行的。阶级斗争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和丰富,使文化在不停地创新、发现、传播、进化、涵化、改良和革命。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来说是第二性的东西,马克思主义深知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原因所决定的,但它并没有因此而否定意识形态的重要历史作用。恩格斯认为:“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任何国家为了巩固其社会制度,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和社会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都必须具备两种手段:一是手段,即用政权和法制等强制力量规范人们的行为;二是意识形态手段,即用统治阶级的理论、观点、道德、信念等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感染人们的性情,陶冶人们的灵魂,进而加固和维护自己的统治。这种意识形态的手段就表现出其既是社会文化的核心,也指导着社会文化的发展。意识形态不是虚无飘渺的社会意识,而是存在于各种文化现象中的本质,并且通过各种文化现象表现出来。意识形态是文化的核心,从传统文化的流变到现代文化的发展,从外来文化的选择到民族文化的吸收,从遵循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自身规律到新意识形态对旧意识形态的超越和确立,都必须符合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

在阶级社会中,精神生产或一般社会意识形式的发展主要是以意识形态的演变和发展为表现形态的,意识形态不仅是统治阶级的阶级意识,即阶级社会的维护意识,也是阶级社会的主流文化。在阶级社会中,由于精神生产从一开始就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一个集团占有其他集团的物质劳动为前提的活动,所以阶级社会以来精神生产都是以一部分人的立场出发而进行的。尽管非意识形态阶层的精神生产活动可以在理论上被设定为是自由的精神生产活动,即摆脱了意识形态羁绊的创造活动,但在实践中,这一阶层总是有意无意地要受自己所处的物质生产状况、阶级状况以及先前的思想文化遗产等社会状况的影响。即便是自然科学家的自由创造活动,也必须以一定的意识形态作为自己的舞台,有时甚至还直接地为意识形态提供合理性根据。可见,在阶级社会中,所有的精神生产都必须在一定的意识形态情境中进行,意识形态为人类精神生产提供思想文化的氛围和环境。人类的精神生产或一般社会意识形式,主要是以意识形态活动的面貌出现,意识形态承担着人类文化发展重要场所或载体的角色。当我们说意识形态作为人类文化发展的载体而存在的时候,作为人类文化发展主要载体的意识形态,其载体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它作为既定的环境,制约着人们创造文化的视点;二是它作为既定的思维结构。制约着人类创造文化的方式;三是它作为既定的社会评价体系,制约着人们对文化的创造。也就是说,在阶级社会中,文化主要通过意识形态的途径进行生产。因为在文明社会中,文化的制造者大多属于意识形态阶层,意识形态生产和文化生产在他们那里是一个同体的过程:意识形态的制造同时也是文化的生产,反之,文化的制造同时也是意识形态的生产。因而,在经济社会中,文化总是具有一定的意识形态性,而意识形态也总是具有一定的文化性。

意识形态是一种强大而具有深远影响的力量,它对人们的行为是一种无声的命令。在阶级社会中作为社会文化核心的意识形态对社会文化发展的指导作用可具有两种结果和效用:一种是推进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另一种却是阻碍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列宁说过:没有革命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也总是利用新的意识形态作为前导,并为之开路的。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就是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前奏:“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就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当前。我国进行的改革,也是通过解放思想、克服旧观念,才真正打开局面的。

在阶级社会中,作为社会文化核心的意识形态其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价值导向功能、服务保证功能和教导育人功能。这些功能主要是通过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反映在了进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身上,使实践主体在实践中无意识地、自觉地把意识形态所要求的内容体现和反映出来。文化对社会的整合往往是通过个人与个人、个人和社会之间的互动互补、相互选择来进行的,这个过程更多的是泛化的与非线性的特征相比。意识形态对文化的指导作用和功能具有强制性,其目的是理顺并规范个人意识的行为遵从意识形态的范式,它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控制形式和操纵结果。

意识形态的结构体系呈现出很强的自我认同、内在调节和本能排他,赋予一定社会、一定人的思维、认知、取舍上的模式,这就是它的价值导向功能。意识形态包含有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的内容,它具有认识上的立场界限性、分析中的观点指向性、判断时的标准取向性等。理想信念的导向主要是通过一定形式的意识形态教育使广大社会民众形成意识形态包含着的一定理想信念,并且通过这种理想信念来凝聚社会合力,激发社会动力,指导人们的行为等。如果人们具备了一定意识形态的理想信念,由于理想信念具有指导性、方向性、持久性、稳定性等特点,人们自然地就根据自己的理想信念所遵循的价值准则来分析问题、评价事物、选择态度和实施行为,也就会对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产生明确的指向性和导向性,从而产生出了各种物质文化成果及其对社会实践的新认识等制度文化、关系文化和精神文化成果。奋斗目标导向主要是运用社会发展目标和人的发展目标进行导向,实现统治阶级的各项方针、政策,各部门、各单位的具体目标等。行为规范导向就是按照意识形态的伦理道德、法律法纪的准则和要求进行导向,是实现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保证,既具有规范性特性,也具有方向性特性,这种方向性是具体的行为方向。理想信念导向、奋斗目标导向和行为规范导向是意识形态从三个不同层次上对社会民众进行价值导向的表现,从而保证统治阶级的理想信念、伦理道德、法规纪律得到尽可能多的大众的内化和执行;同时也是引导社会大众进行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为各种社会生产提供价

值引导和行为导向,从而也是对文化的生产和积累提供精神动力、价值引导、目标激励等作用的过程。

意识形态的服务保证功能,就是意识形态是为经济和政治服务,保证社会经济正常发展、政治统治有序进行。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自己的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批判和预防异己的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能为自己的经济和政治作合理合法的理论论证,它或者推动自己的新经济政治制度成为统治地位的经济政治制度,或者巩固自己的已成为统治地位的经济政治制度。意识形态要在理论上系统论证自己经济、政治制度的产生合乎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要求,它比被取代的或将要被取代的经济政治制度具有优越性和更光明的前途,因而更能得到社会上大多数人的认可和支持,并为他们带来较多的福利。这种论证是建立和维持经济政治制度的思想基础。失去意识形态的有效服务,经济政治制度就丧失了基本的保护机制,迷失价值和发展方向,最终会走上混乱甚至导致制度的动摇。列宁曾经说过,摧毁一种意识形态。就意味着一种社会制度。马克思也明确指出,“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意识形态对整个社会思想的整合程度是一个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和社会秩序稳固的重要前提。意识形态的这种服务保证功能反映到社会大众的具体行为和思想政治上,就表现出社会大众的政治共识性、思想一致性和行动统一性。意识形态的这种服务保证功能,也是阶级社会的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的一种“粘合剂”。任何社会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领域都充满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矛盾和冲突,意识形态的服务和保证功能可以维护社会的团结和稳定,为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提供前提条件:意识形态的服务和保证功能还可以一定程度上化解经济、政治和社会领域内的多种冲突,使其有一种核心的因素、力量、利益或观点占据核心地位,发挥中心作用;从而也使文化的发展形成一个主流文化,处理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矛盾发展的各种关系。

意识形态的教导育人功能。意识形态是一个国家、一种制度、一系列与这个制度相关的基本价值的法理和逻辑基础,是系统的理论形态。作为具有法理和逻辑的理论系统总能说服人、影响人甚至左右人。人是理性动物,他一定得受某种意识形态的支配,在某种意识形态的指导下建构自己的价值系统,并形成自己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它能整合具有同样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的人们,在思想之形成高度统一,结成党派团体,变个体价值为团体价值,然后通过话语的转换、团体的力量和宣传的技巧使之成为社会的普遍价值形式。对社会大众和整个社会生活起着教化和导向的作用。这种作用有时是以公开的、自觉的、有组织的形式进行,如一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有时是以隐蔽的比附性的形式展开,如一个社会的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流传。无论是宣传、教育还是流传都具有掩蔽意识形态价值观的群体性而使之普遍化的特征。正如马克思所讲的,每一个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就是说,这在观念上的表达就是: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把这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意识形态思想教育、传授到每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之中,既体现了意识形态的教导育人功能;同时也使一部分文化的教育和传授得以完成,从而也使文化的传播得到进行。意识形态教导育人的功能也是通过一定的内容来激发人们的智力、潜力、创造力,任何人在进行各种思维和创作时必然会有文化产品的生成和创造,这就使意识形态的生产和文化的生产在一定程度上重合起来。

在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的作用或功能并不总是正功能或者总是负功能。马克思曾经说过:“自我异化的扬弃同自我异化走的是一条道路。”评价意识形态的作用和功能的性质及其大小,不仅要从文化的角度来分析,还要从统治阶级本身的性质变化来分析。从文化的角度讲,文化有先进文化、落后文化、民主文化、专制文化等各种正负评价,如果某一阶级的意识形态本身包括的正向文化多或强,那么它的正功能较大,表现出正功能来;反之,则表现出负功能来。从统治阶级本身的性质来看,当这个阶级代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时。或者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时候,其先进的经济基础决定了其意识形态的正功能;反之,其意识形态就会表现出负功能来。一般而言,一个统治阶级在其争取政权或者执政时间不长的时间内,其主要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其意识形态表现出正功能来。但经过一段时间后,由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前进,其政治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等会表现出滞后性,可能就主要表现出负功能来。在这种情况下,统治阶级一般都是经过改良和改革,或者被革命来解决这种阻碍,以使其在一定时间内、一定程度上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延长执政时间,或者实现改朝换代。这种先进、落后、再先进、再落后的循环情况,只有人类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时才能结束。

[参考文献]

[1]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2]郑永廷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叶启绩,文化市场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第2篇:文化的意识形态范文

[关键词]美国影视;文化输出;意识形态

一、缘何应重视影视文化中的意识形态问题

面对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新形势、新局面、新问题,正如在2013年8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上所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①依据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影视文化应被理解为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表现形式,并在意识形态领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②在意识形态影视理论看来,影视文化都内摄一定的社会意识,并通过特定叙事和修辞方式来表示传达意识形态的含义。所谓影视文化意识形态,应是指以影视为载体表现出来的与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紧密相连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包括一定社会的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观念、经济价值理念、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各种主流意识(主要是统治阶级的意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正处在改革开放攻坚期,各国文化、各文明之间的交流空前扩大,各种文化思潮交汇激荡,传统价值观念受到极大冲击,各种文化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与斗争会更加突出。③

虽然从应然层面上讲,影视本应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承载广大人民博大精深的艺术能量和朴实的精神追求,不应掺杂其他任何集团的利益或意识,以出口电影的名义推销意识形态、搞文化霸权。④

凭借各种强制或者非强制管控手段,美国将本土文化、意识形态、价值观等通过影视出口、传播等方式源源不断地输入到中国,以此消减中国的文化软实力、社会公众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达到根本上攻占中国“文化堡垒”和同化中华民族之目的。⑤当今之国人(尤其是青少年)由美国影视文化引发的种种针对中国社会的不良之言论、现象,诸君都能或多或少地看到、听到,相信不必在此赘述。这正是美国“和平演变”图谋的真实体现,是美国意识形态霸权主义的真正反映,是后殖民时代的一种美国“文化侵略”⑥。因此,学界必须坚持辩证思维,深入反思外国影视文化教育与国际国内意识形态斗争问题。

二、美国影视对华意识形态输出的表现形式

与其他文化产业部门相比,基于“影视文化”的特性,影视业与出版、教育、娱乐等文化产业部门之间存在十分密切的联系与互动关系。在文化产业发达的美国,影视被称作其他各文化产业的“发动机”⑦。 具有如此之大影响力的美国影视,又是如何对中国人的意识形态产生影响和进行文化输出的?⑧综观此问,美国影视大致是从以下几方面悄无声息地影响或改变中国人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其一,习惯于时刻在影视中展示其星条国旗。譬如,《与狼共舞》《毕业生》《十二怒汉》《夺宝奇兵4》等影片中都有美国国旗镜头,在影片《独立日》中的国旗镜头就不下六个,甚或在《西雅图夜未眠》等影片中还特写美国地图。足见,美式爱国主义宣扬确实不留痕迹,无不体现出那种以美国为荣耀的自豪感。

其二,宣扬“美国中心论”是美国影视(战争片、灾难片)的永恒主题思想之一。⑨例如,在《世界大战》《独立日》《地球停转之日》等影片中,美国总是一马当先,自觉担当地球守护者角色,主导对外星人的反击战,其他国家听命是从即可。可见,在潜意识、骨子里,美国人就认定自己代表地球人,是当之无愧的全球领导者、世界警察。

其三,传导炫耀先进的社会制度是其黑暗揭露片的绝技。⑩譬如,在《刺杀肯尼迪》中,检察官不畏强权、唯求真理,以体现美国司法人员的高尚品德。在《十二怒汉》中,以证据存疑为由将小男孩无罪释放,反映出美国司法制度的先进性。在《自豪与荣耀》中,警察大义灭亲并受美国政府奖赏,标明政府高层永远是道德榜样。这类影片向充分输出美式民主、政治、司法制度。诚如戈达尔在《英国之声》所言:当帝国主义影片上映之时,即是在向世界人民推销老板的意识形态……B11

其四,向世界传递“美国精神”一直是其刻意追求的结果。B12比如,《碟中谍》中的英雄主义、《完美风暴》中的人斗自然、《独立日》中的美式英雄主义与爱国主义精神等,竭力宣扬人类的美德(如勇敢、担当、忠诚与奉献等),以满足世界人民的精神期望,但这些都往往以“美国精神”的面目出现,与美国人扯上关系,将美国人塑造成“理想民族”。

其五,散播“美国价值观”是其拿手好戏。比如,《教父》中的家庭观念、《独立日》中的美式完美家庭、《哈利・波特》中的极端个人主义、《黑客帝国》中的爱的力量大于邪恶,等等,大肆宣扬尊重私有财产、事业进取心、家庭观念、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等美式资本主义的基本信条。

其六,刻意异化中国历史典故,推销美国意识形态是其重要手段之一。譬如,以电影艺术为名,迪斯尼以中国古代典故和中国武术为依托,刻意异化《花木兰》《功夫熊猫》等原有精神内涵,侵蚀内生的中华文化价值内涵,注入美国的意识形态元素,推行其“文化霸权”。

三、以政治文化自信抵御美国意识形态入侵

美国将其物质生活方式、人生观和价值观等作为普世行为准则,推行“文化霸权”或“文化侵略”,从而支配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作为美国文化产业支柱之一的美国影视,俨然成为推销其意识形态的有力工具。B13几乎所有美国影视都在把美国勾勒成一个充满机会的国度,把城市拍得很漂亮,把科技拍得很先进。人人都能富裕,努力就有回报。似乎只有美国才是全人类的乐土,才是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典范,才是人们心中的那个民主、开放、自由的“乌托邦”。美国影视让别国人产生崇尚美国的心态,责难、贬损、反叛自己国家的思想越来越强,产生较为强烈的去美国定居的欲望。诚如爱森斯坦所谓,电影是强有力的宣传武器,能在人们心中确立电影构设的各种图像、观念、语言等,宣传新的社会制度赖以建立的思想、观念,并引导强制人们朝着电影预设的方向思索、前进。

倘若国人继续一味将美国影视简单视作一种娱乐方式,对这种意识形态的入侵毫不理会,犹如正在被煮的“温水中的青蛙”,那么就会渐渐失去我们先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果实和阵地,包括中华传统伦理道德体系、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和政治文化等,最终被美式意识形态同化,沦为后殖民时代新的“美国殖民地”。

综上可知,倘若非要引进或观看美国影视,就必须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理性批判思维;继承、发扬和创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独立性,反击美国影视的意识形态霸权;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教育,大力培育新型政治文化传播人才,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和有关法制建设,创新推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品牌,筑牢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堡垒,真正做到中华思想文化自信。

注释:

① 《: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新华网,http:///mainland/special/yishixingtai/content-3/detail_2013_08/20/28828185_0.shtml,2014年1月10日最后登录。

②⑦ 李恒基、杨远婴主编:《外国电影理论文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326页,第198-200页。

③ 章国锋、王逢振:《二十世纪欧美文论名著博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92-193页。

④ Fredric Jameson:Archaeology of the Future,London:Verso,2005年版。事实上,“文化霸权”一词最早是由意大利共产党创始人葛兰西提出的,是指统治阶级将有利于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普遍施行于社会各阶级的行为,而这依赖于大多数社会成员的自愿认同、非暴力缓和的意识形态控制等手段来实现。

⑤ 王一川:《大众文化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43页。

⑥ 马妮、朱韶峰:《征服世界的好莱坞电影》,《大众文艺》,2009年第16期。

⑧ 芦世玲:《帝国神话――从好莱坞电影看美国文化传播》,《新西部(下半月)》,2009年第7期。

⑨B12 克里斯蒂安・麦茨、吉尔・德勒兹等:《凝视的――电影文本的精神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3-95页,第132-133页。

⑩ 崔露什:《从拉康的镜像理论看电影及其他媒介影像的镜子功能》,《社会科学论坛》,2013年第3期。

B11 凌乐祥、张静、王玲:《当代好莱坞电影中的美国文化帝国主义剖析》,《科技信息》,2009年第14期。

B13 莫国芳:《好莱坞电影与大众文化意识形态》,《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第10期。

[参考文献]

[1] :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OL].新华网,http:///mainland/special/yishixingtai/content-3/detail_2013_08/20/28828185_0.shtml,2014-01-10.

[2] 李恒基,杨远婴,主编.外国电影理论文选[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3] 章国锋,王逢振.二十世纪欧美文论名著博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4] Fredric Jameson.Archaeology of the Future[M].London:Verso,2005.

[5] 王一川.大众文化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 马妮,朱韶峰.征服世界的好莱坞电影[J].大众文艺,2009(16).

[7] 凌乐祥,张静,王玲.当代好莱坞电影中的美国文化帝国主义剖析[J].科技信息,2009(14).

[8] 芦世玲.帝国神话――从好莱坞电影看美国文化传播[J].新西部(下半月),2009(07).

[9] 莫国芳.好莱坞电影与大众文化意识形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10).

第3篇:文化的意识形态范文

[关键词] 好莱坞;电影;美国意识;象征

好莱坞,美国电影业中心,位于加利福尼亚州西南部。早期电影拍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天气,摄制组不得不向美国西部寻找适宜取景的地点,好莱坞这座终年阳光灿烂的城市逐渐成为美国电影制作基地。1913年派拉蒙公司在好莱坞创建了历史上第一座大型电影摄影棚,好莱坞影业的繁华拉开了序幕。

1927年10月23日,世界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时代》上映,有声电影的创新使电影公司和广大观众成为受益者,好莱坞正式进入黄金时代。1929年5月16日,第一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在罗斯福饭店举行。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萧条席卷全球,高失业率、对未来缺乏希望,人们选择看电影逃避惨淡的现实世界,电影业是惟一没有被大萧条冲击的行业。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好莱坞的黄金时代,许多超越时代的经典影片都在这一时期制作完成:《乱世佳人》《卡萨布兰卡》《魂断蓝桥》《蝴蝶梦》等。这些的影片不仅取得良好口碑,而且收获巨额票房收入,全世界都被好莱坞电影征服。好莱坞通过电影向世界宣传美国意识形态—美国文化、价值观念、美国精神。1946年,美国全年售出50亿张电影票,难怪当时有影评人吹嘘世界电影史就是好莱坞历史。

可是好景不长,1947年美国国会发起“反对非美国裔左派分子”运动,许多进步导演、剧作家和演员被捕或被指控犯间谍罪。著名喜剧演员卓别林也迫于压力不得不离开美国,好莱坞电影开始走下坡路。好莱坞电影如何才能重振辉煌?好莱坞引进了欧洲独立制片人体系,在影片内容上一改以往的保守作风,增加血腥暴力与性镜头。1968年,电影评论家保琳·吉尔把美国电影概括为“接吻—接吻—刺激—刺激”,这是对好莱坞电影日渐堕落的讽刺。据统计,20世纪70年代公映的4 257部美国影片中,约80%为限制级影片。1978年,人们建造了150米长的巨大“Hollywood”广告牌以纪念好莱坞诞生76周年,这标志着好莱坞复兴之始。以《超人》《星球大战》为首的科幻片和以《现代启示录》《回家》为代表的战争片在艺术造诣和票房收入上都取得丰收,好莱坞慢慢走出衰退阴影。

20世纪80年代,好莱坞拍摄了大量家庭人伦题材影片,促进美国人反思家庭价值观、亲情和人生的意义,《金色池塘》《雨人》就是其中翘楚。20世纪90年代至今,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好莱坞电影画面呈现出更逼真的效果,电脑特效和三维立体电影《骇客帝国》《阿凡达》《加勒比海盗》让观众视觉上得到极大享受。电影制作成本激增的同时,票房收入也屡破纪录。

一、好莱坞电影对美国人个性的影响

著名导演则米斯基曾说,“好莱坞电影的每个角色都是美国人个性的再现”。电影就像是人类生活的微缩版,它尽力呈现人类的思想与行为。电影是人类有意识地导演、表演、制作出来的产品,电影或多或少都会对人类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个性养成产生影响。鉴于好莱坞电影在世界电影之林的重要地位,好莱坞电影对美国人个性的影响可谓深远。

美国西部片几乎与好莱坞同时诞生,西部片的主人公通常是勇敢坚毅、行侠仗义的牛仔形象。他们外表冷酷、行踪不定、居无定所;内心却浪漫火热,不愿为爱情羁绊。西部片的女主角大多是举止端庄、富有教养、热爱自然、勇于追求幸福的大家闺秀,这样的角色设计让广大女影迷纷纷重视个人举止、提升自我修养,希望配得上心目中的英俊牛仔。男影迷在生活中模仿牛仔们勇敢、独立、自由、顽强的生活态度。某种程度上,西部片影响了美国人的个性形成,唤醒了美国人对独立精神的追求,这就是西部片的成功所在。直到今天,人们还可以在万宝路香烟广告上看到牛仔形象,牛仔已经成为美国精神的代言人。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好莱坞引发了一场无政府主义、反对传统观念、特立独行的批判潮流。二战之后婴儿潮时期出生的美国人没有经历战争阴霾,物质生活富裕却精神空虚,质疑生存的意义,这代人被称为“垮掉的一代”。马龙·白兰度、詹姆斯·迪恩、埃尔维斯·普莱斯利是垮掉一代的精神偶像。在电影《欲望号街车》中,马龙·白兰度饰演一位喜欢、饮酒和女人的角色,他总是按照自己的欲望或反应做事,没有是非标准。在影片结尾,他了妻子的姐姐,可是他并不感到内疚,因为他根本不在乎别人的评价。马龙·白兰度的演技和英俊外表征服了影迷,人们纷纷效仿他的举止言谈和人生观。詹姆斯·迪恩虽然英年早逝,可他依然是好莱坞的传奇巨星。与马龙·白兰度一样,他扮演的角色也是叛逆、冷酷、我行我素。另一位明星,“猫王”埃尔维斯·普莱斯利与其说是电影明星,不如说是摇滚巨星更为恰当。他在好莱坞参演的影片中演技并不出色,然而他所宣扬的享乐主义和打破世俗常规的勇气却深入人心。

20世纪80年代,好莱坞拍摄了一批以家庭为主题的电影,倡导传统家庭观念的回归。美国人开始怀念那些以家庭为核心的美好旧时光,电影《金色池塘》俘获了美国观众的同时,也让人们反思家庭的重要性。这部电影在1982年赢得奥斯卡最佳男、女主角、最佳影片等诸多奖项。同样的亲情主题也出现在1988年拍摄的电影《雨人》中。为了夺回父亲留下的大笔遗产,汤姆·克鲁斯扮演的弟弟把患有自闭症的哥哥从精神疗养院带走,想利用哥哥善于记忆数字的特点到赚钱,然而兄弟之情最终战胜了私心与贪婪。

20世纪中后期,好莱坞引进欧洲独立制片体系,不少优秀影片都是独立制作完成。伍迪·艾伦就是一位出色的独立制片人,他的电影获得影评人高度评价,斩获奥斯卡奖、金球奖、恺撒奖,而且大多数都能够盈利。一些明星即使片酬很低也很愿意与他合作,这样电影的制作成本就不会过高,影片拍摄风险降低。由于制片资金属于独立制片人,他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向公众传达他们的想法、品味和价值观,不必担心其他因素干扰。独立制片体系倡导个人主义,这与美国社会对个人主义精神的追求不谋而合。

好莱坞电影宣扬的豪华、气派场景诱导了美国人对大型物体的迷恋:加长款汽车、带游泳池的大别墅、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巨无霸汉堡包……不一而足。以詹姆斯·卡梅隆为例,他执导的影片《泰坦尼克号》和《阿凡达》都是大成本制作。《泰坦尼克号》最初预算是11亿美元,可是实际花费却超过2亿美元,全球票房高达18亿美元。《阿凡达》预算5亿美元,全球票房累计超过27亿美元,位列全球电影票房排行榜首位。

二、好莱坞电影对政治事件的影响

作为美国社会主流媒体,好莱坞电影与美国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好莱坞电影通过宣传把新人包装成为明星,为影片上映制造话题。美国政客通过竞选宣传片、电视辩论宣扬各自竞选口号,提升自身或者政府形象。如果离开宣传,好莱坞电影和美国政治恐怕无法获得如此高的认知度。

20世纪30年代,政治题材电影《史密斯先生去华盛顿》获得不错的票房收入。电影展示了美国议会的工作流程、共和党与之间的明争暗斗,这种题材对于观众而言很新鲜,满足人们对政治的好奇心,吸引更多政治。政客们看到电影与政治的相同之处,开始加以利用。

二战期间,政治家们招募摄影师到前线拍摄战争纪录片或者邀请明星担纲主演战争题材电影,为获得舆论支持造势。《卡萨布兰卡》拍摄于1942年,影片弥漫的反法西斯激情激励着美国士兵在前线奋勇杀敌。当英国首相丘吉尔、前苏联主席斯大林、美国总统罗斯福1943年1月在卡萨布兰卡举行三边会谈时,罗斯福下令连续三天放映《卡萨布兰卡》鼓舞士气。

秉持言论自由的原则,好莱坞电影并非在所有政治议题上都亦步亦趋、与政治家合作。好莱坞在越战(1961~1973)问题上与美国政客的观点针锋相对,制作了不少反战题材的经典影片。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佳作是《回家》和《现代启示录》。拍摄于1978年的电影《回家》讲述的是一位参加越战的美国军官的妻子莎莉·莱德,志愿来到疗养院照顾从越南战场受伤回国休养的军人,在疗养院她爱上了一位受伤瘫痪的士兵,他们意识到这场肮脏的战争没有任何意义。莎莉·莱德的丈夫曾经以为战争就像是盛装游行牌,但他错了。他受伤后被送回美国,当被迫再次前往越南前线时,他投海自尽。这部反越战电影拍摄过程并不顺利,美国政府拒绝把士兵疗养院提供给剧组拍摄。虽然政客并不认可这部电影,但是它给美国人更客观的视角反思越南战争给美国社会带来的心灵创伤,影片获得第51届奥斯卡奖。与《回家》相比,《现代启示录》更直接呈现血腥杀戮无辜平民,战争造成人性道德的沦丧。

除战争题材外,美国总统也是好莱坞电影热衷的拍摄对象。华盛顿、林肯、罗斯福总统的生平故事多次被搬上银幕史。1995年《美国总统》上映,剧情主要围绕总统的公众和私人生活展开。时任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正身陷白水丑闻、宝拉琼斯丑闻,支持率屡创新低。他的好莱坞朋友给予克林顿的最好礼物就是《美国总统》。这部电影让人们了解到总统也是正常人,会犯错,但会尽力弥补错误。可以说电影《美国总统》为克林顿成功连任出力不少。

三、好莱坞电影的先锋地位

随着信息技术的兴起,计算机成为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工具。好莱坞最先嗅到计算机在处理图像视频音频方面的独特优势,并推动计算机技术在电影制作中广泛应用。世界上最优秀的电影特效制作团队效命于好莱坞,为各大电影公司赚得盆满钵满立下汗马功劳。位列电影票房排行榜前十位的影片包括《阿凡达》《泰坦尼克号》《哈利·波特》系列、《加勒比海盗》系列、《指环王》系列,几乎部部影片都是凭借电脑特效吸引人们观赏。

尽管时尚一词如今已经泛滥成灾,一个世纪以来好莱坞影星的时尚领军地位却毋庸置疑。世界各地的影迷们追随、效仿他们心中偶像着装和生活态度。由于克拉克·盖博在影片《一夜风流》中不穿背心,数家内衣厂因此倒闭。好莱坞意识到明星的时尚号召力与影响力,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邀请可可·香奈儿女士为明星们设计戏服。各种电影首映礼以及一年一度的奥斯卡、金球奖颁奖礼红地毯上,人们总是能够通过好莱坞明星的婀娜身姿看到当今最流行的时尚元素。

好莱坞电影本身就是一场现代传奇,从最初的默默无名到飞黄腾达,从黄金时代跌落到入不敷出,然后凭借技术创新重回巅峰。好莱坞电影宣扬的开拓创新、独立自由精神不仅是美国意识形态的体现,也是美国文化的最佳代言。

[参考文献]

[1] 孙建京.世界优秀电影赏析[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

[2] 徐昭.世界电影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

[3] 郑亚玲,胡斌.外国电影史[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

[4] 潘桦.世界经典影片分析与解读[M].北京:中国广播出版社,1999.

第4篇:文化的意识形态范文

关键词: 网络文化 大学生 主流意识形态

一、网络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关系

网络文化是一种全新的、多元的文化。学术界对网络文化含义的表述和理解有多种。广义的网络文化是“指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融合为物质基础,以发送和接收信息为核心的一种崭新文化,这是一种与现实社会文化具有不同特点的文化”。[1]狭义的网络文化则是指“人在网络空间进行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包括以‘比特’的形式存在或曾经存在于网络空间的文字作品、图片、画面等”。[2]换言之,“狭义的网络文化是指在电脑互联网上进行的文化活动”。这种文化活动由于网络的特殊性作用于社会文化,进而影响社会成员的文化观念选择和价值取向。主流意识形态通常指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经济、法律思想、道德、宗教和哲学等社会意识形式。它表现为一定社会中所有成员共同具有的认识、思想、信仰、价值等。在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是指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反映。网络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之间虽具有诸多方面的差异性,但也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首先,网络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主流意识形态亦是,而后者在社会文化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它内在于网络文化所蕴含的政治、经济、法律思想、哲学、宗教、道德、艺术等具体的文化表现形式之中,即网络文化中必然蕴涵着主流意识形态因素。其次,从网络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受众群体来看,它们都体现出大众性、自主性特征。由于网络文化具有很强的文化渗透性,能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文化理念,因而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重新构建起新的道德规范和准绳。同时网络文化又具有强大的舆论导向性,不同网络舆论往往又代表着不同的意识形态导向。最后,从网络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的作用来看,两者又都具有维护社会稳定运行的功能。网络文化对主流意识形态有着超强的传播功能,主流意识形态则对网络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要导向作用,它是网络文化产生和更新的一个重要条件。此外,网络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在内容上也有很强的关联性,这一点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上得到了充分的说明。我国目前的主流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也是网络文化中的核心组成部分,理应成为网络文化宣传的主流。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

网络文化是信息时代最重要的文化,也日渐成为大学生文化的主流,但由于网络的自身特点,它如同一把双刃剑,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开阔了他们的眼界。另一方面,形形的思潮、观念也充斥其间,对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1.网络文化的多元化对大学生头脑中沉淀的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冲击,造成思想意识混乱。

网络为学生的社会化创造了更为开阔的空间和更为有利的条件,网络所构筑的虚拟环境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大范围的社会实践环境,促使他们关心世界,关注社会,了解和认识自我,从而在社会化过程中趋于成熟和完善。但是网络也带来了文化的冲突和矛盾,网络文化的多元化、开放性、快捷性等特征,使许多大学生丧失了是非判断力和从善弃恶的选择能力,与他们头脑中沉淀的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冲突,对于他们的意识形态必将起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社会的和谐安定显然是一种潜在的威胁。

网络文化的丰富性也极大地导致了网络文化信息的过度膨胀和泛滥。与传统媒介不同的是,网络文化基本上是无法控制和过滤的,因为没有检查者,有的只是信息的快捷交流,这种情况极容易诱发大学生的无政府主义、极端民主化和个性化,从而冲击高校大学生的思想体系,使大学生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时,面临很多新的困惑,更给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价值取向带来了严重的冲击。

2.传统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方式受到网络文化的挑战。

互联网的发展为开展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网络化时代,大学生已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教师和学生面对面的教育模式,他们希望能及时获取更多的信息,这些信息最好能生动形象地再现事件发生时的情形,融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因此,传统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模式逐渐受到网络文化教育模式的挑战。而且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往往因为其渊博的知识而受到学生的尊重,学生尊敬教师,也就自然会信其道。但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学生可以轻易地从网上获取大量的信息,教师如果不注重自身知识的不断更新,就会跟不上学生需求的变化。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新的课题,迎接网络文化给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带来的新挑战。

三、网络文化背景下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对策

1.强化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阵地意识,防范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侵袭。

当今世界,某些掌握先进互联网技术的西方国家在强行推销其主流意识形态上动用了一切可能的途径和物质力量,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别国的头上,凭借其掌控信息传播的技术优势,以各种看似公平的、正当的虚假面目,打着“民主”、“自由”和“人权”的幌子,大肆美化和兜售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来抢占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阵地,加紧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活动。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所说的“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的整个世界”的话言犹在耳。因此,在培育有利于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建设的网络文化过程中,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牢固树立阵地意识,大力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网络传播。同时,对于网络文化领域的一切,要像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那样,“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眼光对它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进行分析、鉴定和批判”,及时防范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侵袭。

2.积极发挥网络技术优势,改进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传播方式和手段。

网络给我们的思想教育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同时也为教育工作者创造了新的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方式和手段。网络传播的迅捷性、大容量性、跨空间性和时效性等特点,是新时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方式和手段的一个创新,众多大学早已利用校园网进行思想教育,而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有些还创建了专门的思想教育网站,占领了网络阵地。要有效地进行网上思想教育,首先要大力开发信息资源,让主流意识形态的最新理论成果抢占网络阵地,在此基础上,抵制一切、反科学、反人类的反动信息,遏制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入侵。其次,要改变传统的教育工作方法,彻底抛弃“填鸭式”、“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充分利用网络,在网上开展知识性、趣味性较强的教育活动。同时,要注重双向交流,改变过去“你说我听,你打我通”的单向被动教育方式,建立一个速度较快的“反应系统”,使大学生随时能在网站上开展思想交流、讨论,让他们对主流意识形态做到由内而外的心理认同,真正实现网络文化和现实文化的和谐互进,从而也使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真正形成多途径、多形式的立体化新格局。

3.要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就必须要强化网络文化队伍建设。

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网络文化队伍是培育有利于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网络文化的重要条件。没有一支政治素质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专兼职网络文化队伍,是不可能培育出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的。各高校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网络文化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特别是加大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运用网络、驾驭网络、及时解决网络传播中出现的问题,并开展教育工作的能力,努力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既生动形象又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以适应高校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

总之,网络文化的出现和发展给当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使广大师生在享受因特网传播便利、信息快捷的同时,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提高抵御错误思潮和腐朽生活方式影响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用主流意识形态占领高校文化阵地的意识,提高对网络文化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主动出击,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进网络和利用网络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服务作出具体规划和统一部署,不断地增加和创新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扩展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空间和渠道,使网络文化与现实文化中的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相结合,实现“网内网外,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新格局,以增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和影响力。因此,可以预料,随着网络文化的不断拓展,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新局面也必将不断得到拓展。

参考文献:

[1]匡文波.论网络文化[J].图书馆,1999,(2).

[2]李梁.试论网络传播中的文化现象[J].现代传播,1999,(3).

第5篇:文化的意识形态范文

关键词 意识形态 大学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1 意识形态理论

马克思在1845年的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完成了对以前意识形态的清算,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思想文化阵地,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的思想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非无产阶级的思想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①马克思主义还认为作为精神现象的意识形态,以“社会水泥”和“社会炸弹”的功能既可以凝聚人心,促进社会的稳定,又可以激荡人心,导致社会的动荡。”②恩格斯在大会中指出:“希望你们的努力将使大学生们愈益意识到,正是应该从他们的行列中产生这样一些脑力劳动无产阶级,他们负有使命同自己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兄弟在一个队伍里肩并肩地在即将来临的革命中发挥巨大作用。③这就需要我们发挥“社会水泥”的作用,对各种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及其内容进行整合,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并在实践中全面贯彻这一重要思想,对于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等院校,尤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意识形态理论对大学校园文化构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 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

2.1 一般内涵

从内容来看,大学校园文化的基本内容是在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下,文化育人,以人为本的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从形式来看,社会主义性质的大学校园的理念文化、校园环境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活动文化为基本形式;从特征来看,大学校园文化是从特征来看,大学校园文化与社会有着紧密的联系,具有民族、科学、先进的特点;从功能来看,它是培养对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对党和政府充满信心,坚信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再者,我们具有理论的高度和实践的深度,保证大学校园文化健康成长。从性质上看,基于意识形态理论,其基础是以无产阶级利益为出发点,大学校园文化是一种以经济基础、政治为导向的意识形态。

根据恩格斯所言“每一个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确立的基础。”④它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反映和政治形态的体现,在社会精神生活领域占统治地位。所以说校园文化也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2.2 新时代的大学文化——“和谐”与“创新”

“和谐”与“创新”是我国新时期在选择大学的发展战略中作为国家社会发展的知识核心力量,提升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结合全球性政治、经济、文化竞争发展提出的重要思想和战略任务。同时打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僵化和保守,重建有利于“和谐”与“创新”的文化氛围。

由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要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在这个环境中,老师和领导、教师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都要有和谐的关系,在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尊重的环境中尽显和谐,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化相协调,形成“和谐”的校园文化。

3 大学文化构建

3.1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主导地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立足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文化的一般指导意义以及对大学文化中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观、管理观的特殊指导意义;先进的大学文化建设对于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意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积极的校园文化具有激励凝聚等功能,进入21世纪以来该校开展的特色文化建设,我们要坚持这个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就是把握社会主义主旋律,根据学校的办学章程,完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形成机构、岗位精简,职责明确,注重效能节约,考评科学、奖罚得力,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与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激励机制,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主导地位。

3.2 广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和德育的有利平台,它有利于大学生的智力开发,身心健康和人际交往的能力提高。首先,高校社团活动应根据时代步伐,开展校园文化教育。组织学生到革命烈士纪念园、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片;利用各种纪念日,组织开展读书宣传活动,敬老院慰问活动。举办各种知识竞赛或演讲会等活动,还可以举行“红色文化进校园” 活动,为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在革命时期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增强教育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验、感悟和发扬红军精神,进一步加强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统一思想。以选择各种重要节目,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为主要载体,以艺术表演以及摄影、美术作品展的形式展现出一片温馨、祥和、和谐、融洽的景象,营造了积极向上、民族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

3.3 教育层面

应在“三育人”(即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过程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只有在干部职工中树立起实事求是、艰苦奋斗、 勤政廉政、团结协作、高效严谨、服务周到、细心耐心的工作作风和在教师中树立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治学严谨、认真负责、耐心细致、开拓进取的教风,才能引导和促进勤奋学习、积极向上、严谨求实、尊师重教、遵纪守法、举止文明的优良学风的形成。高等学校是意识形态领域最活跃的地方,是思想、学术、文化交汇的重要场所,也是西方敌对势力同我们争夺青少年一代交锋最激烈的阵地。所以在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允许各种学术观点讨论的同时,必须坚持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前提,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认真做好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工作,决不允许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因此,基于意识形态的角度,中国校园文化具有和谐与创新特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文化建设,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和心理认同,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校园文化,对于提高青年综合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注释

① 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② 董岗彪,刘莹.意识形态理论视角的大学校园文化.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9.12(12).

第6篇:文化的意识形态范文

一、文化多元化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提出挑战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全球化逐渐突破经济领域,向文化领域扩张。我国的传统文化被注入了新的元素,文化的发展趋势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亨廷顿指出:“世界上将不会出现一个单一的普世文化,而是将有许多不同的文化和文明相互并存”。[1]文化的多元化一方面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另一方面也对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提出挑战。

1.文化多元化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冲击

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作为我国意识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主流意识形态,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源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并不排斥社会思想观念的多样化,马克思主义从来就是在同多种思想观念的相互激荡和斗争中发展完善的。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以及社会信息化程度大幅度提高,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多种多样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在此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非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甚至出现了一些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观点。而非主流意识形态一旦形成并传播开来,一定会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造成冲击,导致社会成员思想上的混乱、理想信念的淡漠、价值观念的扭曲等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着社会成员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并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提出了挑战。同时,面对新的形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还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存在着说服力和吸引力不强的问题。所有这些,都表明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面临新的挑战。

2.文化多元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侵蚀

文化多元化趋势的发展使我国年轻一代接触到了许多西方的思想文化,其中很多迎合了当下年轻人追求时尚,寻求刺激的心理状态,使得他们更愿意花费时间去学习。相反,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却不屑一顾,认为它们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属于被淘汰的一列。文化多元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侵蚀对目前的和谐文化建设是一个不小的障碍,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是解决文化多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的重要举措。“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文化,属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范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重要组成部分。”[2]和谐文化的时代性要求我们站在世界的角度看待文化,用本土意识处理问题。国家的文化建设必须与全球化发展相联系,科学处理民族文化建设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合理的接受外国优秀文化增强其民族文化的机体,但不能放弃文化自主的立场。如果文化意识上丧失了主体性,经济掠夺就会畅通无阻。为此,就应该思考如何保持自身文化的纯洁性,制定相应的政策来抵制强势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侵蚀。

3.文化多元化对封建腐朽思想的复辟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多数封建腐朽思想和价值观念已经逐步的退出历史舞台,但是还有一些却以新的形式遗留下来,并借助于文化多元的发展趋势,仍然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并不时影响着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例如,经济领域的权钱交易现象、政治领域的个人专权现象、人际关系上的“走后门”现象以及思想作风方面的官僚主义、特权思想等。这些封建腐朽思想和价值观严重的侵蚀着我们党的肌体,败坏着社会风气,造成了某些党员、干部忘记了自己人民公仆的身份,开始腐朽变质,逐渐的走到人民的对立面。封建腐朽思想在现今社会所造成的不良影响,都使人们对马克思主义所提倡的公平、公正、平等等观念产生不信任感,对我国的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产生怀疑和动摇,这样下去势必会影响到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巩固和完善。

二、网络文化对价值观的冲击

伴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到来,信息网络化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事实,它目前的发展已经达到主权国家所难以控制的自由度。信息网络化给我国现代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它不仅缩小了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信息差距,并为我国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但是随着信息网络化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网络文化的发展,我国的价值观也在经受着考验。

1.网络文化引起了诚信危机

网络为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庞大信息量,人们可以不出家门就可以便利快捷的了解到想要知道的信息和知识。但是这却带来了一个信息网络形成之初没有想到的后果,那就是网络文化造成了人们诚信危机的出现,这在我国大学生中表现的尤其严重。大学生中抄袭现象泛滥,无论是什么样的题目,都可以在网络上找到相似的内容和信息。有些同学的作业直接从网上复制和粘贴或是抄袭其他同学的作业,甚至有的网站明目张胆的打出写作的广告。网络文化的开放性也滋长了大学生在考试中作弊的风气,现在网络上,“诚信助考”、“助考联盟”之类的信息随处可见,而且还在网上公开推销用于考试作弊的隐形耳机,这些均暴露出大学生中普遍的出现了诚信危机的事实。另外,为了在找工作时使自己更具有竞争力,很多大学生在制作个人简历过程中,对简历内容进行夸张表述,这种现象可以说在每一年的毕业生中都普遍存在着,所占比例不小。所有这些诚信危机暴露出的深层问题是他们价值取向出现了偏失。

2.网络文化助长了犯罪行为

网络由于本身所具有的匿名性,致使一部分道德败坏的人通过网络传播淫秽色情信息,这些不良信息对人们,特别是对自制力差辨别力低的青少年造成精神污染,严重摧残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甚至将他们引入歧途,我国近年来因青少年访问色情网站而走上堕落和犯罪道路的案例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时有发生。另外由于计算机网络传递信息的匿名性,社会对人思想行为的约束性降低,这就给一些非法组织或个人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通过网络危害国家安全的信息,蛊惑人心,扰乱社会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最后,网络上的暴力文化泛滥,它们借助于影碟、游戏软件等,通过网络传输给人们,造成暴力行为的增多。暴力文化的大量传播,对青少年的影响要比成年人严重,他们极易通过网络传媒接收暴力文化的误导,常常在现实生活中我轻易的做出各种暴力行为,导致暴力犯罪,我国目前暴力犯罪呈现低龄化趋势。

3.网络文化致使社会主义信仰淡化

第7篇:文化的意识形态范文

关键词:文化产业;意识形态属性;文化市场;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4-0044-02

所谓的文化市场体系,指的就是由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市场以及其他文化要素市场共同组合的市场体系。文化市场体系的建设是我国文化产业完善与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在文化市场体系的建设当中,除了要关注市场机制、社会现实以及国家经济建设对其的影响以外,还需要重视文化产业意识形态的属性对于文化市场体系建设的影响。

一、文化产业意识形态属性对文化产业政策的影响

从宏观角度来看,在文化市场体系的建设当中,文化产业意识形态属性对文化产业政策有着巨大的影响,甚至会直接影响到政策的倾向。在我国的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当中,文化产业政策是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对于文化产业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国家在文化产业中进行宏观调控的一部分,充分反映了国家的意识形态以及国家社会经济结构。

文化产业政策对于文化产业的管理包括了文化资源的利用、文化市场的规划以及人才的分配等。因此,在进行文化市场体系建设时,一定要注重文化产业政策的制定。但是,在市场经济当中,除了国家的宏观调控以外,资本的流转、占有以及利用大大影响了市场现状。因此,一旦出现任何问题,那么市场经济很有可能出现严重的问题,并且直接导致社会资源的大量消耗与浪费,从而对社会的发展造成极大的阻碍,对于我国文化市场体系建设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文化市场作为以精神文化产品为商品的市场,很容易受到市场经济活动中不良行为的影响,包括腐败、恶性竞争、垄断等,导致整个市场的紊乱。同时,考虑到文化市场体系的建设在我国依然停留在初期阶段。因此,无论是在政策的管理还是法律的监督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出现文化企业诚信度较低,企业经营活动存在严重不良行为的情况。因此,在建设文化市场体系的过程中,必须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文化产业政策,这样才能更好地规范文化市场的秩序,建立一个更加良好的市场环境,使得文化市场能够有更好的发展。而一套完善的文化产业政策是离不开文化产业意识形态属性的影响,因此政府以及相关部门一定要注重文化产业意识形态属性的宣传,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文化市场体系建设。

二、文化产业意识形态属性对文化资源配置的影响

众所周知,在文化市场体系的建设当中,文化市场是文化产业意识形态属性的具体反映。而文化产业意识形态属性对于整个产业的建设有着指导以及教育作用,同时也能够帮助文化的传播,并且在文化传播的过程当中,宣传主流价值观,使得国家民众能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与学习当中,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而在这个过程中,文化产业意识形态不仅会影响国家民众思想观念,同样也会影响到文化资源的配置。这是因为,在文化产业中,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根据价值观的表达与社会竞争的需要来进行的。一旦离开了价值观与竞争,那么资源的配置也毫无意义。

笔者认为,要想建构健康的文化市场体系,就必须要重视文化产业意识形态属性对于文化资源配置的作用。一定要在市场经济体制规则与原则的基础之上进行意识形态的传播,并且对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包括国家民众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也让文艺工作者能够自觉遵守市场规则来进行创作,从而满足国家民众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而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可以依靠国家的宏观调控以外,同时还可以依赖市场经济的特性,通过经济效益的实现,以此来达到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文化产业意识形态属性对文化市场结构的影响

众所周知,在市场经济当中,文化市场属于市场经济中较为特殊的一部分。在文化市场当中,是按照普世价值规律对于文化产品或者文化产品服务来作为商品进行交换。在这样的情况下,文化市场的结构也不同于一般的市场结构,是一种十分特殊的市场结构。在文化市场当中,文化企业是市场中的主体,而文化企业的规模与数量的关系以及不同文化企业之间所形成的竞争关系共同组成了文化市场结构。在文化市场当中,其结构的形态也决定了文化市场的功能。因此,只有保障了文化市场结构的合理性,才能确保文化市场功能的合理以及健全性,从而形成一个良好健康的文化市场,以此来促进经济的发展。

除此之外,人类社会任何的经济活动都是基于当前社会发展的程度以及生产力的发展程度来决定的。然而,根据国家以及社会制度的不同,导致无论是社会经济制度还是社会文化制度都会有不同的发展。这也就决定了在不同的国家与地区当中,文化市场的结构以及运作方式也存在差异。而除了国家和地区不同导致的文化结构差异以外,国家在历史进程中,社会文化以及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也会对文化结构产生影响。譬如说,中美之间的文化市场结构就存在明显的差异。美国的文化市场奉行的是自由主义,而中国的文化市场结构则是基于富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市场经济原则之上形成。而会造成这样的差异,可以说就是由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所导致。

四、文化产业意识形态属性对文化内容创新的影响

从当前我国文化市场体系的建设来看,文化市场体系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具体表现为,文化市场不仅会对各种不同的市场开放,同时也会将不同的市场进行串联并且相互渗透,使市场与市场之间更好地发挥作用。除此之外,文化市场另一个开放性的表现就在于,在文化市场的发展当中,要求文化市场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地进行创新并且吸收更多新的事物,以此来确保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使得文化市场更加富有活力。

然而,想要在文化市场当中更好地进行创新,就必须要重视文化产业意识形态属性对于文化内容创新的影响。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文化产品的流通以及文化产品服务的提供,不再是仅仅局限于固定的场所当中。互联网以及新媒体,在目前的文化产品的流通、文化产品服务的提供和文化市场的建设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在进行文化内容创新的时候,必须要将互联网以及新媒体的优势与特性充分地考虑进去,这样才能更好地符合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而文化产业意识形态属性能够指导民众的文化内容创新过程,使民众能够更加W⒌亟行创新工作。除此之外,文化产业意识形态属性对于整个行业乃至整个社会评价体系的形成都有着重要影响。而文化产业评价体系的衡量标准,对于整个产业乃至市场的创新都能够起到促进作用,同时提高文化产品的内容质量。

五、文化产业意识形态属性对国家文化安全的影响

众所周知,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文化也是评判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而在文化领域的竞争中,不仅是经济水平的竞争,同时也是文化发展程度的竞争。而在文化发展程度的竞争当中,同样也在进行着意识形态的竞争。而当一个国家在进行文化产品的输出时,同样输出的也是这个国家的普世价值和社会意识形态。因此可以说,文化产业不仅仅是经济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意识形态宣传的主战场。而从当前全球发达国家在文化市场竞争中的表现来看,发达的文化创意产业,对于国家意识形态的宣传更有帮助,同时也能够起到保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作用。这是因为,从目前国际文化市场的表现来看,当部分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拥有较强的活力,并且向周边乃至全球地区进行扩展和输出之后,必定会导致另外一部分的文化迅速衰弱。可以说,文化的全球化同时也造成了文化的同质化以及弱势文化的消亡。而在文化的产生与传播当中,意识形态是其核心,对文化的性质以及发展方向都有着巨大影响。因此,一旦文化消亡必然也会导致意识形态的消亡。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必须要注重国家文化安全,以此来对抗外来文化的入侵,确保我国意识形态能够更好地进行传播。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注重当代文化市场体系的建设。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重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要加强文化产业意识形态属性的建设与研究,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其次,要设置一道文化屏障。这样一来,才能对外来文化的引入进行一定的限制,确保本土文化产业能够健康良好的发展,才能更好地维护我国的文化、政治以及经济利益,将中华民族的文化发扬光大。

六、结语

综上所述,文化产业意识形态属性对于文化市场体系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无论是对于文化产业政策、文化资源配置、文化市场结构、文化内容创新以及国家文化安全都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我国文化市场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发挥意识形态的指导和帮助作用,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文化体系的发展,在国际文化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 王卓英,罗萍.文化产业意识形态属性对文化市场体系建设的影响[J].当代传播:汉文版,2016,(4):64-67.

[2] 谢鲁海.论文化的作用及其意识形态属性与产业商品属性[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7,(1):78-80.

[3] 李娟.文化产业视角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2,(8):77-80.

第8篇:文化的意识形态范文

关键词 文化研究 葛兰西转向 大众媒介 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斯图亚特,霍尔曾在《文化研究:两种范式》一文中将“葛兰西转向”前的文化研究划分为两大范式,即文化主义和结构主义。文化主义范式以理查德・霍加特、雷蒙・威廉斯、E,P,汤普森等人为代表,他们以社会学、人类学、社会理论为基础把文化定义为一种产生于人们日常生活经验基础上的特殊的、整体的生活方式,“文化是对一种特殊生活方式的描述,这种描述不仅表现艺术和学问中的某些意义和价值,而且也表现制度和日常行为中的某些意义和价值。”。根据这种定义。文化研究的目的是将文本分析和对它们的社会制度和结构的分析结合起来,并进而发现整体生活方式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作为这些关系复合体的组织的本质。因此,“它研究特殊意义和价值,目的不在于对它们进行比较以确立一种标准,而是通过研究它们的变化方式,去发现从总体上更好地理解社会和文化一般发展的某些‘规律’和‘趋向。”以雷蒙,威廉斯为代表的文化主义范式将文化视为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奠定了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础,也奠定了大众文化研究平民化和非精英化的基础。

60年代初,文化主义范式的另一重要代表E,P,汤普森对威廉斯的文化定义提出质疑,认为文化产生于不同利益集团和社会力量问的斗争。到60年代中后期,一种与汤普森持有相似文化观念的理论思潮涌入英国本土。极大地冲击了伯明翰学派早期的文化研究范式。这就是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随着结构主义的涌入,文化研究出现了结构主义范式,形成了两大范式并存的局面。结构主义范式在理论和方法上主要吸收了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以及语言学和符号学理论。它强调文化不是某一社会集团的客观经验,而是一个生产意义和经验的领域,认为:人的意识和经验都是由文化和意识形态建构的,人并不是文化的创造者,相反,只是文化和意识形态的产品,因此文化的结构和意识形态特征是人的实践的最终条件或决定因素。霍尔分析到:“在‘文化主义’中,经验――‘活生生’的领域――是基础,意识和条件在其中相互交叉;而结构主义却强调‘经验’不能被定义为任何东西的基础,因为人们只能在文化范畴、分类和框架之中并通过它们去‘生活’,去体验自身的生存条件。然而,这些范畴并不源自或存在于经验之中,而经验倒是它们的‘结果’。”

结构主义理论的引入对文化研究的文化主义范式形成了有力的冲击。按照霍尔的观点,结构主义的巨大活力在于对“决定性条件”的强调,在于“整体”这一概念,以及它对“经验”的解中心化,对“意识形态”这一概念的原创性阐释。但它过分强调“结构的整体”,牺牲了过程和具体经验的复杂性,牺牲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因而走向了“结构决定论”。无论‘文化主义’还是‘结构主义’都不足以将文化研究构造成一个有明确概念和充分理论根据的领域。

解决文化研究“范式危机”的是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葛兰西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上层建筑”概念应包括两个方面:“一个可称作‘市民社会’,即通常所称作‘私人的’组织的总和,另一个是‘政治社会’和‘国家’。这两个阶层一方面相当予统治集团通过社会行使的‘霸权’职能,另一方面相当于通过国家和‘司法’政府所行使的‘直接统治’或管辖职能。”也就是说,在“政治社会”或“国家”中,统治集团主要通过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对被统治集团进行直接的、强制的统治,而“市民社会”作为一切“私人组织的总和”,是指统治集团在意识形态领域内对被统治集团进行宣传、教化和渗透的组织和机构。诸如政党、工会、学校、教会、新闻机构等。所谓(文化)霸权,就是指文化领域或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一个社会集团的霸权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即‘统治’和‘智识与道德的领导权’……一个社会集团能够也必须在赢得政权前开始行使‘领导权’(这是它赢得政权的首要条件之一):当它行使政权的时候就最终成了统治者,但它即使是牢牢的掌握了政权,也必须继续以往的‘领导’。”葛兰西进一步指出,上述两种职能包括两个层次:“1、对于主要统治集团强加于社会生活的总方向,人民大众所给予的‘自发’首肯;这种首肯是由统治阶级因其在生产界的地位和职能而享有的威望(以及由此带来的信任)‘历史地’所引发的。2、‘合法地’对那些既不积极也不消极‘首肯’的集团加以强制的国家强权机构。该机构是为自发的首肯不复存在,整个社会陷入管辖和统治危机的关头所建立的。”。在葛兰西看来,文化霸权不是一种简单的、裸的压迫和支配的关系,并非通常理解的支配阶级和从属阶级压迫反抗的单一关系,文化霸权是一个不断变动的斗争过程,是支配者与反支配者之间力量的较量。在这场文化能力的角斗中,既有主导阶级的支配、统治和从属阶级反支配、反统治,同时还存在不同阶级为了换取其他阶级、阶层的支持与信任而做出的妥协与让步。作为一种调停对立阶级文化因素的结果,资产阶级文化实际上成为了一种从不同阶级月的取来的不同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联合。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文化只能存在于这样一种能够包容某些对立阶级价值的妥协的形式中。由于霸权是占支配地位的集团与居于从属地位的集团问谈判的结果,所以它是一个抵抗和融合的过程,体现出一种“动态的平衡”。

70年代后,英国文化学者霍尔对大众文化和大众传媒的关注最多。在《解构“大众”笔记》一文中,他对大众文化做了三个层次的分析:第一,以最常用的含义来说,事物被称为“大众的”,是因为成群的人听它们,买它们,读它们,消费它们,而且似乎也尽情享受它们,此为该概念的市场或商业定义。第二,大众文化指“大众”在做或曾做过的一切事情。它接近大众概念的“人类学定义”:“大众”的文化、社会习惯、风俗和民风,总而言之,所有那些标志他们“特殊生活方式”的东西。第j,用关系、影响、抗衡等延绵不断的张力来界定“大众文化”,集中探讨大众文化与统治文化之间的关系。这是霍尔本人最看好的定义。第i种含义中,霍尔从阶级的角度阐释统治阶级意识形态文化控制和被统治阶级反抗此文化控制的斗争和妥协。正是葛兰西文化霸权理论的文化认知。

霍尔将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广泛地用于媒介分析和媒介批判。按照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传媒是葛兰西所定义的“市民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意识形态交锋、冲突的场所。媒介是不断炮制强大的、具有霸权地位的意识,但同时也容许较为弱势的多种多样的意识出现。在大众传媒时代,这种霸权更加明显,大众传媒一方面维护领导集团的利益,为其歌功颂德,灌输他们的政策思想,另一方面,为了

维持社会的稳定,维持自身所赖以生存的观众群。又使其他属于各个集团的、个体的观念充斥进来,社会中冲突与共识、统治与抗争在文化霸权之下进行最根本的运作。

对媒介的意识形态的研究,霍尔所着力探讨的问题是。醇力‘国家的大众传媒是如何生产出“普遍赞同”或“一致的舆论”的。在《编码・解码》一文中,霍尔指m,任何信息在进入大众传播领域时都必须先进行编码。首先,信息必须以某种符号的形式在传播领域中流通;其次,要通过加上对材料进行取舍,因此必然带有倾向性。事实上,它是一种有选择、有目的加工,它所反映的是新闻媒体所代表和希望促进的舆论。霍尔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一致的舆论”至少是由媒介或部分由媒介生产出来的。

他同时认为这种生产过程是异常复杂的,因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传媒一般是独立于公开的压制和限制的,也不会裸地去鼓吹占据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霸权。他用“伪装、分裂和重新组合”来描述媒体的意识形态化过程。伪装,是将社会和经济体系的真实特匿起来的过程。分裂是指社会的整体性分裂为孤立的无联系的部分,这些部分再接着以假想或误导的方式重新组合。传媒通过其过滤作用把人们的视线集中到某些事件上而使人们忽略另一些事物,霍尔称之为选择性结构。也就是说,媒介通过表意过程建构现实,制定“形势的定义”,给受众提供一个世界的图景。

按照葛兰西的霸权理论,某一阶级获得统治权,只是一个时期的权力均衡,而不是永久性的稳定结构。它必须与被统治阶级协调,在社会和政治的各个领域巩固自己的统治。反映在文化政策上,就是利用各种手段寻求社会各阶层的赞同。而大众媒体正是使他们的权力得以长期稳固地保持并通过不断普及、潜移默化来建立他们的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规范的工具。媒介所呈现出来的是独立和开放的形象,但前提是遵从占支配地位的文化规则。某些看似具有个性特征的不同声音,实际上不过是在某种意识形态的框架内部形成的,它本身已受了这种意识形态体系的影响。它对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规则的体现和服从并不是公开的,它保持高度的敏感,既独立又暗合,寻求在普遍的范嗣内或一致舆论的框架内合法地生存,并适应一致的舆论,传媒因此成了生产“普遍赞同”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使得媒介总是代表着国家中优势的社会利益。

同时,霍尔用结构和能动的关系来说明传播的过程,他指出文化传播不是一个从传播者到接受者的直线行为,意识形态的被传送不等于被接受。传播有一个相当复杂的结构,在其中编码与解码是彼此分开的,相互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在实际的传播过程中,编码者与解码者各有一个“意义结构”。它们之间没有直接的同一性。“在传播过程中出现的‘扭曲’和‘误解’。恰恰是因为传播交流的双方缺乏对等性而产生。”“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差异造成意义的断裂,而编码者和解码者各自的“知识架构”,所处的“生产关系”与“技术基础结构”组成的社会背景结构则造成了符码的不对称。相同的符号在不同的情境下,其内涵和外延都是不同的,意义的再生产过程也具有多义性,因此,解码是“相对自治”的。受众的接收过程是相对独立的,媒体的影响往往是难以估计的,它无法支配解码的结果。

在《编码・解码》一文中,霍尔提出了假想的三种解码立场来描述话语被解码的过程,

第9篇:文化的意识形态范文

>> 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与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大数据时代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维护 发展网络文化,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 新疆主流意识形态文化传播机制的构建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及对策 知识分子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作用思考 关于农村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思考 建设主流意识形态的标准研究 努力增强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能力 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文化主体意识及话语体系创新 浅淡主流意识形态的特征 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 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像书写 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探析 浅论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途径 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建设的现实思考 从意识形态安全的高度加强教材管理 新时期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若干思考 西方文化渗透对我军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及其对策 网络文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与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3卷)[M],第5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3]郝良华.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国家文化安全与文化创新[J].理论学刊2004

[4]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译本序)[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3.

[5]王列、王雪冬.每球化与世界[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0.

[6]范树成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现状分析与建设对策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04).

[7]吴琪.意识形态与国家安全[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8]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6-7.

注释:

[1].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W],http:///house/tj/2013-11-14/c_118121513.htm

[2]新华网: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W],http:///zgjx/ 2014-02/28/c _133149243.htm

[3].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何玲玲,杨毅.探源与思考: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正面临被“边缘化”的危机[J].求实,2006(07).

[6].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杜,1986.

[7].中国近代民族觉醒与传统文化的命运.中国传统文化再估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8].陈正良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专题.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10.

[9].云杉.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红旗文稿[J].2010:15.

[10].建设中国新文化之管见[N].人民日报,(海外版)1986-07-01

[11]陈正良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专题.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10.

[12]..把我国从网络大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EB/OL〕

http:///politics/2014-02/27/c_119538788.htm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14]..把我国从网络大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E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