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技强国战略的基本举措范文

科技强国战略的基本举措精选(九篇)

科技强国战略的基本举措

第1篇:科技强国战略的基本举措范文

美国:“再工业化”和

“新能源”战略

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实行了短期经济刺激政策和长期经济促进政策相结合的经济战略。短期经济刺激政策的主要手段是财政援助和减税,目的在于拯救危机中的美国经济和创造社会就业。与此同时,美国政府还同步实行了长期经济发展战略,该战略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再工业化”战略,另一个是“新能源”发展战略。

“再工业化”是奥巴马政府促进产业发展的主要战略方向,主张重新加强对国内工业尤其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视,通过促进制造业高速增长,让美国回归实体经济,并力图转向出口推动型经济发展方式。

发展“新能源”是奥巴马政府近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之一,投资发展气候友好型能源(Climate-friendly Energy)是其核心。具体来说,美国政府的“新能源”扶持政策的要义可以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在短期内(2010~2013年),通过对“新能源”电力企业提供信贷担保等资助,使美国国内新能源供应量增加一倍。第二,通过对使用“新能源”的个人、单位和地方政府实施补助,促进“清洁能源”的使用和能源效率的提高。第三,长期内,美国政府将重点扶持清洁能源领域的创新活动,并决定在10年内投巨资支持发展下一代新燃料和燃料基础设施。第四,通过实施总量控制与排放交易项目(Cap-and-trade Program)限制化石能源使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鼓励和促进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第五,启动“重塑美国能源科学与工程学优势”教育计划,通过提供奖学金、设立跨学科研究生课程,以及促进学术机构和创新公司结成伙伴关系等措施,鼓励学生从事清洁能源领域的工作。

欧盟:“2020战略”

制定于2000年的里斯本战略(Lisbon Strategy)是欧盟在2000~2010年实行的基本经济发展战略。该战略旨在通过提高就业和创新水平,使欧盟在2010年前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2001年6月,在哥德堡举行的欧盟理事会为里斯本战略增加了另一个重要内容――环境问题,由此构成了以经济、社会和环境为三个支柱的里斯本战略。

由于“里斯本战略”实施初期效果不佳,2005年欧盟对其进行了调整,以经济增长和就业为优先目标重新启动,并成为引领欧盟改革的政策框架。2008年3月,根据全球金融危机发生的新情况,欧盟审议通过了里斯本战略的第二个三年实施规划(2008~2010年),重点在知识创新、商业环境改善、劳动力市场改革以及能源和气候变化四大领域推动成员国深化改革,同时加强里斯本战略的对外开放,在全球化竞争中积极寻求与别国市场的对接和开放。

2010年3月,通过系统评价里斯本战略实施效果,并判断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的特征,欧盟委员会了欧盟2020战略(EU 2020 Strategy)的正式文本,作为里斯本战略的接续,描述了未来10年欧盟的经济发展战略。

该战略文本认为,后危机时代欧盟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是,通过高效使用资源和鼓励自主创新,实现经济更加健康和更为“绿色”地发展,而增加知识投入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欧盟未来经济战略的主要举措可以归为四个方面:一是发展世界一流高等教育,依靠知识和创新增强发展数字经济的潜力,通过知识增长创造产业附加值。二是提高就业能力,加快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减少失业率,加强工作转换和就业培训,并形成鼓励企业家成长的环境。三是建设具有绿色竞争力的经济,通过更有效地使用资源和能源、推进新技术的应用以刺激经济增长,创造新的就业和服务,实现欧盟确定的环境和气候目标。四是建设流动欧洲(Flowing EU),加强泛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以鼓励成员国公民特别是年轻人自由流动,并通过在线服务和高速互联网将欧洲连为一体。

日本:转向“需求引导型

增长”模式

早在2006年,日本就制定了“新经济增长战略”。随着金融危机的来临和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日本政府在2008年9月对这一战略进行了调整。调整方向有两个:一是对2006年设定的2015年各项经济指标进行适时微调。二是重新设计了经济发展战略,调整后的新经济增长战略可以概括为“两个战略,三个支撑”。

两个战略是:通过加强投资的集中度以改善国家资源利用效率,在“资源要素高价格时代”树立全球低碳经济的典范;建立健全自主创新机制,提升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并实行全球化战略,以获取更大的国际市场。

为了实现这两个战略,日本政府制定了三项支撑政策:一是调整经济结构,重构产业结构。二是重塑全球战略,深度获取全球市场,寻求经济持续发展动力。三是以“面向未来”为导向,着重促进地方经济、中小企业、农业和服务业发展。

2009年,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逐步消退,在此前新经济增长战略基础上,2009年12月,日本政府抛出了旨在确立危机后日本长期经济发展方向的“新增长战略”(New Growth Strategy)。它将成为日本未来10年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实施框架。

“新增长战略”认为,后危机时代是日本经济彻底摆脱“失去的十年”的绝佳机会,日本经济增长模式要从过去依靠公共投资和遵从“市场原教旨主义”,转向“需求引导型增长”模式。为此,日本政府将从利用国内要素和扩大对外开放两个方面寻求经济增长动力。

韩国:“绿色增长”战略

2009年7月,韩国公布了《绿色增长国家战略及五年行动计划》(Green Growth National Strategy and Five-year Action Plan),提出“绿色增长”的经济振兴战略,指出要发展绿色环保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技术,以实现节能减排、增加就业、创造经济发展新动力三大目标。

《绿色增长国家战略》提出,要在2020年前将韩国建设成为世界第七大绿色经济大国,2050年成为第五大绿色经济大国。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韩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将遵从以下三个主题:一是防范气候变化,减少能源依赖。二是发展绿色经济,寻找新的经济增长引擎。三是改善国民生活水平,提升国家经济地位。

在三大主题下,从2010年开始实施的《绿色增长五年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提出了十大经济举措。

针对第一个主题,《计划》提出要从有效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化石能源使用和增强能源自给能力以及提高产业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三个方面入手进行战略部署。

第2篇:科技强国战略的基本举措范文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产业发展; 技术创新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各国寻求新的发展动力、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的重要举措,我国各地也纷纷选择符合本地发展实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来扶持发展。长沙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的重要省会城市,为了在新一轮产业竞争中,把握机遇、发挥优势、抢占战略制高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成为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和加快建设“两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一、长沙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实条件

1. 高新产业基础较为扎实

2009年,长沙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1 483亿元,同比增长30%,全市已经形成了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电动汽车、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新材料方面,先进储能材料、复合材料的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主要电池材料国内市场占有率在60%以上,博云新材的飞机刹车盘覆盖了国内67%的市场;生物医药方面,拥有部级生物产业基地,初步形成了现代中药、生物育种、基因药物和生物制造四大产业集群,在酶法制备工业催化剂等技术领域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新能源方面,中电四十八所拥有世界领先的太阳能光伏装备生产技术,与西班牙索拉日科公司合作建设的太阳能电池制造设备生产基地,投产后年产值可达500亿元以上;电动汽车方面,汽车整车及相关配套生产企业已达120多家。比亚迪推出了f3bm、纯电动e6、电动客车3款新能源汽车车型,电动大巴中心的建成将使电动大巴生产能力达到年均2 000台;电子信息方面,长沙是中部地区唯一的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形成了动漫游戏、数字内容、软件外包和电子商务等产业集群。

2. 科技创新能力较为丰富

长沙拥有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部分领域的科技水平已跻身全国前列。全市拥有本科以上高等院校13所,部属科研机构18所,部级技术创新平台48家,各类科研院所300余家。拥有院士46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达30万人,科技活动人数占全省的40%以上。2006-2008年,长沙取得科技成果841项,申请专利9 449项,获得部级奖励89项。其中,碳/碳复合材料、动力电池材料等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基因工程、基因诊断与治疗、干细胞工程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在杂交水稻、油菜、油茶等领域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

3. 产业平台体系较为完善

长沙拥有高新区、经开区两个部级开发区,拥有一批部级的大学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创业服务中心等孵化基地,拥有生物、软件、数字媒体、动漫游戏、软件服务外包等10多个部级特色产业基地,是国家综合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另外,还组建了数字媒体、汽车及零部件、先进电池材料及电池等技术联盟,创建了多层次、多领域的创新机制,搭建了完善的产业发展平台。

二、长沙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制约因素

1. 优势产业缺乏核心技术支撑

长沙的工程机械、汽车等优势产业存在“技术空心化”问题,核心技术受制于国外跨国公司。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大企业,拥有全球80%以上专利,已形成牢固的专利防线和庞大的专利网络,而长沙工程机械企业掌握的核心专利的质量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例如,作为工程机械主导产品的移动式起重机,全球范围内的专利数约16 230项,其中liebherr、manitowac和terex这3家公司的专利数就超过了60%,并且一直垄断着高端市场,而长沙企业的专利数仅占1%。

2. 具有核心技术的产业规模偏小

长沙领先于国内甚至国际的现代中药、碳/碳航空刹车材料、动力电池材料、干细胞、工业微波能应用、酶法制备工业催化剂等产业,规模还偏小。例如,长沙九芝堂制药的销售收入约10亿元,而扬子江药业、哈药集团的销售收入已达100亿元以上;长沙新能源汽车拥有较完整的电池、电机和电控技术体系,但整车的产业化还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具有明显优势的电池材料及电池产业,规模还不到100亿元,仅1家企业达10亿元,而天津力神2009年销售电池1.22亿只,实现销售收入15.5 亿元。由此可见,长沙具有技术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先进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3. 高层次创新人才缺乏

长沙的发展经验表明,以袁隆平、黄伯云等顶尖人才为代表的创新团队,使长沙在杂交水稻、碳/碳复合材料等领域占领了科学技术的制高点,、三一重工、山河智能、长丰新能源等企业的成长也得益于拥有领军型的优秀管理人才。随着长沙产业群及产业链的快速发展延伸,人才需求不断扩大,而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供需矛盾也日益凸显。聚集国内外高端人才,促进人才结构的转型将成为引领新兴产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和突破口。

4. 投资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长沙在优化投资环境、鼓励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发展等方面有所进展,但与沿海发达城市相比,资本市场不活跃,商务环境和政务环境不开放仍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由于缺乏完善的风险投资、上市培育、财政投入引导等投融资机制,导致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够健全,好产品、好企业、好产业规模难以做大、做强;由于缺乏良好的商务和政务环境,项目的前期审批耗时较长,企业为此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降低了项目建设与投产效率。

三、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内外借鉴

1. 国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

在金融危机冲击之下,各国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前所未有。美国政府累计投入140亿美元,采取一系列补贴、减税、政府担保贷款等措施,重点支持新能源和环保产业发展。法国政府建立200亿欧元的战略投资基金,主要用于对新能源、汽车、航空等战略企业的投资和入股。德国政府把重点投向电动汽车研发,计划在2011年实现锂电池的产业化生产。日本政府出台了为期3年的信息技术发展计划,侧重于促进it技术在医疗、行政等领域的应用。

2. 国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

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效益等特点,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撑、资金保障和政策扶持,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是加快出台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国家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纳入“十二五”规划进行统筹研究和部署,国家发改委正在起草《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各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将陆续出台专项规划。二是加大对新兴产业的资金支持。中央财政继续安排资金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并引导地方财政和各类社会资金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融资渠道,通过发展股权基金、风险投资等多种方式,引导和带动更多的民间资本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是优化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国家正在完善产业、财税、金融、投资、对外经贸合作等扶持政策,加快推进或启动一批有利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的新产品应用重大工程。同时,国家将重点加强与重大科技专项的衔接,加快推进一批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式、规模化发展。

3. 各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举措

我国各地针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出了一些重要举措。一是注重政府主导,突出政策扶持。各地先后出台了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和专项规划。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在全国率先出台, 围绕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实施209个项目,力争年度投资达到700亿元左右。武汉市出台了一批扶持新兴产业的优惠政策,各部门用于产业发展的基金统筹60%投向新兴产业。二是注重科技创新,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各地在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过程中,有效整合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市场资源,调动企业家、专家的积极性。江苏省重点选择了专用芯片、太阳能光伏、风力发电、生物质能、轨道交通、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领域,设立一批重大专项,加强产业发展关键环节的技术突破,着力推动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宁波市政府投资10多亿元,引进中科院有关研究人员,建立新材料研究所。三是注重配套服务,提供优质发展环境。围绕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各地不断完善配套服务,加快构建公共创新平台体系。安徽省将建设国家(芜湖)汽车零部件产品质量检验中心,为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业技术进步和区域科技创新提供支撑。深圳市建设高新技术公共技术平台,由政府、企业、高校、行业组织等多元主体投入,采取市场化运作,面向社会开放,服务中小企业,研究开发产业共性与关键性技术。四是注重开放合作,引进高端人才。各地探索以开放合作的模式,在重点学科、重大专项、高新技术领域加快引进高层次人才。无锡市将在海外设立10个引才工作站,地点集中在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留学人员和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地,把引才重点定位在传感网、新能源、集成电路设计等新兴产业领域。

四、长沙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建议

近年来,随着资源环境约束和要素成本上升的不断加剧,长沙仅仅依靠工程机械、电子信息等产业的独立支撑,将难以满足下阶段经济高速增长的要求。因此,长沙应审时度势,选择若干个最具自身优势和市场空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替代传统产业主导的新格局。

1. 建立政策支撑体系,加大扶持力度

尽快完善产业、财税、金融、土地、投资等方面的政策支撑体系。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目录,政府投资工程以及其他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重大装备和产品的项目,在同等条件下应当优先采购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目录中的产品和服务。整合科技、技改等各类支持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专项资金,制定专项引导资金管理办法,加大科技成果转化、中间试验、平台建设、示范工程、风险投入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建立和完善重点产业“一站式服务”制度。

2. 引导产业合理布局,促进集群发展

综合考虑长沙的产业基础、资源禀赋、技术条件,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空间上合理布局,逐步形成长沙经开区、高新区两个部级园区,以及金洲大道沿线产业带、长浏高速沿线产业带、湘江西岸高新技术产业带的“两区三带”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向东以长沙经开区为核心,协同浏阳生物医药园、隆平高科技园、浏阳现代制造园联动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汽车、生物产业;向西以长沙高新区、宁乡经开区为重点发展新材料、新it、文化创意产业;向南协调环保科技产业园、天心环保工业园,重点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向北延伸金霞经济开发区、望城科技工业园,重点发展物联网、航空航天产业。

3. 强化资金支持作用,拓宽投融资渠道

加强政府投资引导,充分发挥金融机构、企业及各类社会组织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投融资中的主体作用,构建多层次的投融资体系。一是引进战略投资者、金融机构等设立约100亿元规模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基金,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二是尽快设立创业投资、科技投资、风险投资等引导基金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及再担保基金,支持科技型企业进行研发、中试和产业化。三是支持和推动实力强、成长性好的30家高新技术企业在国内中小企业板、创业板或境外上市融资。四是支持金融机构创新信贷品种、改进融资服务,对符合条件的产业化项目、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和公共服务平台项目提供信贷支持。

4. 搭建系列培育平台,优化投资环境

一是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组建产业技术联盟,支持联盟成员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支持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建立产学研创新基地,加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库的建设,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管理评价体系,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路线图,尽快形成支撑和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官产学研金用”体系。二是搭建项目建设平台。加快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库,科学谋划一批符合长沙产业发展趋势、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重大项目,争取一批新兴产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的产业规划。每年选择20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对投资在10亿元或者达产后年产值在20亿元以上项目,建立快速审批通道,并给予优先供地、土地出让金分期支付、固定资产投资贷款贴息、地方税收留成返还等优惠政策。三是搭建公共服务平台。通过整合资源,依托园区、基地、重点企业和科研机构,建设一批以前瞻性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的工程(重点)实验室,以重大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开发和工程化验证为主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新产品、新工艺研发为主的企业技术中心,与国际领先技术接轨的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为企业提供公共技术平台和产业化服务平台。四是搭建人才支撑平台。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加强公共培训基地建设和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建设。大力实施引进人才创业工程,力争5年内引进200名高端技术人才、高层次管理人才、高级金融人才及精英团队。五是搭建企业培育平台。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在重大项目、创新平台、人才培养、技术标准试点等方面,加大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培育100家拥有核心技术、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新兴企业,培育50家具有行业带动性和自主品牌的创新领头企业,形成一批市场占有率高的产品和国际知名品牌。

主要参考文献

[1] 王昌林.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j].宏观经济管理,2010(11):21-23.

[2] 陈文锋,刘薇.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与我国的对策[j]. 经济纵横,2010(9):63-66.

第3篇:科技强国战略的基本举措范文

(广西财经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3)

摘 要:日本依据国土情势、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国际竞争需求不失时机地积极推进海陆经济一体化,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日本推行海陆经济一体化的经验有所认知,有利于我国当下正在如火如荼展开的海陆经济一体化建设。

关键词 :日本海陆经济;一体化;经验

中图分类号:F13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4)16-0269-03

一、一以贯之推行海洋国家战略

日本基于典型海洋国家国情,一以贯之地推行海洋大国、海洋强国甚至海洋霸国战略。2006年4月,日本成立政界、学界参与的海洋基本法研究会。根据 2005年11月日本财团向政府提交的《日本 21 世纪海洋政策建议书》,研究会于2006年向当时安倍晋三首相提交了《海洋政策大纲——寻求新的海洋立国》、《海洋基本法草案》。2007 年4月20日,日本参议院通过《海洋基本法》。《海洋基本法》立足于海洋和人类共存思想,确立了七项具体原则:海洋环境保护、海洋合理利用和安全、海洋可持续发展、海洋科学文化的提升、海洋综合管理、国际海洋合作。《海洋基本法》主要包括十二项措施:确保有效管理国家海域;加强开发、利用和管理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加强海洋环境保护;推动海洋可持续利用;确保海洋运输安全;确保国家海洋安全;确保海域主权;促进海岸带开发和管理、发展海洋产业;加强海洋科技研究,提高全民海洋意识;积极参与国际海洋事务i。

围绕日本《海洋基本法》的出台及其内容,可以发现:

一是日本强调其海洋大国形象和海洋战略思维。日本学术界不遗余力地巩固和强化日本海洋大国思维及形象。日本自明治维新始即强调海洋空间战略意义。1892年佐藤铁太郎撰著《国防私论》,倡导“海主陆从”军事战略;1901年佐藤铁太郎又著《帝国国防论》,主张日本师法英国强化海军。20世纪60年代,受马汉《海权论》影响,高坂正尧著《海洋国家的日本构想》,主张日本走出“岛屿国家”思维,建构“海洋国家”思维和形象,实行海权制胜战略,走“通商国家”发展道路。ii战后,日本学界和政界秉承高坂正尧等日本海洋战略家思想,一方面,强调海洋战略的重要意义,认为“海洋国家”是通往“近代文明”和“现代化”的普遍路径,日本的独特性和本源性在于日本是一个海洋国家,既非东方亦非西方;另一方面,拓展和深化对“海”的认识,认为“海”包括空间、宇宙,从水体延伸到海上、海底、南极大陆和宇宙空间及因特网信息世界。

随着战后日本经济重建和腾飞,日本在海洋战略思维下力图重构其国防战略。日本各界反思战后秉持的“专守防卫”政策,认为该政策等同“国土防卫”,不利于“海洋防卫”和海洋强国构建;主张实行海洋大国、海洋强国战略。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在《海洋国家——日本的大战略》中认为,21世纪国际政治结构是海洋国家与大陆国家两个对立系统。日本海上自卫队参谋长石川亨在题为《海洋国家日本的未来》的访谈中认为,日本国防战略重中之重是守卫海洋国土、维护“海上生命线”及其他海洋权益。当今,“海洋日本论”在日本业已发展成为一种政治思潮。iii2001年日本内阁会议批准的科技基本规划中把海洋开发和宇宙开发共同确立为维系国家生存基础的优先开拓领域。

二是日本集全民之力强化海洋国家、海洋大国、海洋强国战略意识。日本设立海洋开发审议会,作为最高咨询和决策机构,主导海洋问题。文部科学省内设海洋开发分科会建构和推进中长期海洋开发构想和方略。该会2002年制定日本文部科学省《立足长期展望对海洋开发的基本构想和推进方略—— 21世纪初叶的日本海洋政策》,分析日本国内外海洋形势,确立日本海洋政策基本原则、基本思路及推进方案。2004年6月根据自民党《维护海洋权益报告书》,日本设立“海洋权益相关阁僚会议”,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保护领土、领海和海洋权益的战略。

日本政府注意政府、学术界、经济界乃至军界的广泛参与以推进海洋战略思想和重大海洋战略问题研究。1987年设立的日本国际论坛设有“海洋国家研讨组”,成员包括大学教授、研究员、评论家、财团和企业首脑或顾问、原海军将领和现职国会议员。该研讨组定期举办讨论会和报告会,向政府提交研究报告并出版各种书刊。

日本政府注重通过媒体强化国民海洋意识。2001年2月,外务省召开“21世纪海洋国家日本的外交政策”研讨会,讨论如何应对海洋秩序新问题,例如海洋法与外交、偷渡、海盗以及渔业等问题,通过NHK电视台播放,吸引上百万国民收视,加深了国民对国家海洋政策的理解。

三是日本力图通过海洋强国战略推进其政治大国战略。日本推行海洋强国不仅缘其国情即对海洋资源、国际经济的高度依赖,且力图以此实现其国际政治“大国化”抱负即政治大国、军事大国抱负。为此在国际海洋政治领域,日本尤其积极参与维护本国权益的国际海洋秩序的构建,积极应对海洋非传统安全(海盗、恐怖袭击、偷渡等)、保障海上生命线及海岸安全,积极强化岛屿和海域争端优势。

日本海洋战略具有摆脱战后所谓“普通国家”地位和形象的政治诉求。有日本学者甚至主张通过由海岛构成所谓“日本联邦”和西太平洋“海洋国家联邦”构想重塑日本形象。日本海洋战略具有明显的“中国威胁论”因素,着眼点在于台湾问题、东海问题,认为中国既是“现状维持势力”,又是“现状变更势力”。iv

四是日本海洋战略内容侧重适应时代而转换。日本以往海洋战略强调海洋开发利用即现实经济利益,当今海洋战略兼重“认识海洋”、“保护海洋”和“利用海洋”即更具全球性、战略性视野和更强调“海洋可持续利用”和海洋综合管理。再者,当今日本海洋战略更强调积极参与国际海洋政治和塑造更有利于维护和拓展日本海洋权益的海洋法秩序。在具体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时,日本以美国为师,通过国内法形式确立海洋权益,以国内法优先原则和行政司法分立原则应对外国异议;日本也借维护自由贸易体制、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等口实关注全球性和地域性共同课题,迂回地拓展其海洋权益。

五是日本力图以非法或合法手段强力扩张海洋权益。日本自明治维新始,就强力扩张其海洋权益。近代以来,日本屡次发动侵华战争,无不力图鲸吞中国海洋权益、兼并中国海洋国土。其吞并琉球、殖民台湾、非法窃据中国钓鱼岛,无不显示其一以贯之地强力扩张海洋国土、拓展海洋权益的企图。当今日本假借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罔顾事实,曲解“大陆架自然延伸”原则,顽固地主张采用陆地间等距离中间线划分中日两国间东海大陆架,企图蚕食中国海洋专属经济区权益。

二、大力推行海陆经济一体化战略

日本大力推行海陆经济一体化战略。在此战略大力实施前,日本着力实行陆域经济系统现代化战略。在陆域经济系统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继续向海域延展时,日本不失时机地推进陆域经济系统海域化,通过实施海陆经济一体化战略,为日本海陆经济系统持续发展注入动力、提供各种海域资源。

20世纪60年代始,日本面向海域经济系统调整海陆经济系统结构。其举措有:将大力发展重工业、化工业等陆域产业重心转向大力发展海域经济系统。因此迅速形成以海洋生物资源开采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建筑业等海洋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的现代海洋经济结构。随着不断推进海域经济系统发展,日本现今已构筑起包括海洋旅游业、港口及运输业、海洋渔业、海洋建筑业、海洋油气业、船舶修造业、海底通讯电缆制造业、海水淡化业等近20种海洋产业的新型海洋产业体系。v

三、注重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日本注重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注重从政府层面适时、有效地出台指导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生态环境系统治理和保护的长期性、指导性和战略性纲要。其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不断完善多部合作进行海洋事业规划的体制。日本实行海洋事业多部门管理体制,其涉海部门有国土厅、运输省、农林水产省、通商产业省、建设省、文部科学省、科学技术厅、环境厅等。2001年日本调整海洋事业规划体制,重组涉海机构为国土交通厅、通商产业厅、农业水产厅、文部科技省和环境省,并由国土交通厅负责海洋发展规划制定、海域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海域国土开发。

二是实行高层海洋政策综合协调机制制定相关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其机制主要包括:1969年成立的海洋科技开发推进联络会议、1971年成立的海洋开发审议会、海洋开发关系省厅联络会议及2004年成立的海洋权益相关阁僚会议。这些机构或由各相关省厅官房长官及首相官方审议室长构成(海洋科技开发推进联络会议、海洋开发关系省厅联络会议、海洋权益相关阁僚会议)、或由直接向首相负责的专家、学者组成(海洋开发审议会),负责海洋技术研发、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海洋权益保护和发展规划、海洋政策咨询的多项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三是日本长期不懈地适时出台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日本持续不断地出台了多项海洋经济发展规划。1968年日本出台《深海钻探计划》(1968-1983)、1979年出台《日本海洋开发远景规划的基本设想及推进措施》、80年代出台《海洋城市计划》vi和《大洋钻探计划》(1985-1994 )。90年代日本接连出台《海洋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海上走廊计划》、《天然气水合物研究计划》、《日本海洋开发基本构想及推进海洋开发方针政策的长期展望》、《日本海洋开发计划》、(海洋研究开发长期规划》(1998-2007 )等。21 世纪以来日本又相继出台《综合大洋钻探计划》(2000年)、《21世纪海洋发展战略》。vii

四是日本海洋发展规划重视科技引领、海洋战略权益维护及海域空间战略意义。日本历来出台的海洋发展规划表明,日本始终重视海洋高科技发展及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和经济效益贡献viii。日本也强调海洋空间战略意义,强调通过围海造地扩展海域陆地面积,并为此出台多项海洋建筑规划(70年代的《海上机场计划》,80 年代的《海洋城市计划》,90 年代的《海上走廊计划》)。ix而且,日本重视海洋战略权益规划,由“拦截对策本部”负责制定海洋权益争夺计划及采取具体行动,并投人大量经费支持与周边国家争夺海洋权益x。

四、持续地实施海洋经济发展促进政策

日本持续地实施各种倾斜性政策,大力扶持海洋经济发展。其举措包括:

一是实行优惠财税信贷政策,促进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日本根据海洋新兴产业投资大、风险大的特点,积极地调整信贷结构、拓宽海洋新兴产业融资渠道。同时,将信贷政策与优惠税收政策挂钩。现今,日本政府通过政策投资银行及通过贴息、担保等方式吸引商业银行,大力向海洋生态环境产业、海洋循环经济贷款xi。日本也通过优惠税收政策鼓励海洋经济发展(对某些海洋产业优惠14-20%的税收)xii。

二是增加海洋科技财政投入,大力推进海域科技发展。日本高度重视海洋科技发展,不断增加海洋科技财政投入。1960年,日本大幅度提高海洋科技研发经费。1978年,日本提出海洋开发设想和科学研究调查报告。20世纪90年代日本在经济增长不景气时期仍持续增加海洋科技研究经费。日本也将海洋科技研发经费与税收政策挂钩,对新增海洋科技研发费实行一定的税收减免。

五、重视海陆产业集群化、海陆空间联动化、利用集约化

日本重视海陆产业集群化、海陆空间联动化、集约化发展。2002年,日本经济产业省出台《产业集群计划》,推进海陆产业集群化。该计划实施取得良好效果,至2004年,日本已有19个地区如火如荼地海陆产业集群化建设,已有18个地区正式实施知识产业群。

日本海陆产业集群化建设与海陆空间联动化、集约化利用同时展开。日本倡导“海洋开发区都市构想”、“知识集群创成事业”等海陆产业集群化与海陆空间利用联动化和集约化相结合的产业-空间一体化发展构想。日本已经形成了空间结构相对优化的海陆产业关联、耦合群,形成了以大型港口城市为核心区、以其区域为腹地区的关东区海陆经济集群、近畿地区海陆集群等9个海陆经济区域集群。

日本注重海洋空间向立体化开发。在《21世纪海洋政策》中,日本提出应立体开发和利用海洋空间资源,大力推进海上港湾、海上机场、海上桥梁、海底隧道、海洋能源基地、海洋牧场等建设。xiii

六、重视海岸带综合管治及海洋资源生态环境保护

2001年日本提出实现“环之国”国家目标。“环之国”理念强调可持续发展、建设循环经济社会。2002年日本制定《立足于长期展望的海洋开发基本构想及推进方策》,提出“认识海洋”、“保护海洋”、“利用海洋”,实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政策。

日本采取一系列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日本《海防法》规定对油污、有害液体及废弃物排放与焚烧等进行规制及对船舶结构、设备等与环境保护相应的技术标准。日本也采取健全油污染防除体制、充实油污损害赔偿保障制度、加强海洋环保的调研与技术开发、对海上环境违法进行查处等政策措施等。xiv

七、大力发展海洋循环经济

日本自20世纪90年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视为可持续发展重要途径。日本循环经济政策贯彻“事前预防”、“以社会为本位”、制度约束与激励相结合、经济活动全方面(涉及生产、流通与消费等经济活动领域)的理念。

日本通过银行信贷手段支持海洋循环经济发展。积极地调整信贷结构,加大海洋循环经济信贷投入。日本积极引导商业银行组团贷款,降低贷款风险xv。日本银行通过利率利率杠杆促进海洋循环经济发展。xvi①

参考文献:

[1] 姜旭朝,王 静,美日欧最新海洋经济政策动向及其对中国的  启示[J],《中国渔业经济》,2009年02期.

[2] ①修斌.日本海洋战略研究的动向[J].日本学刊,2005(2).

[3] ① 刘中民,“海洋日本论”与日本的海洋扩张,http://dfdaily.com/html/51/2012/9/19/864565.shtml,2014-05-15,13:18.

[4] 修斌.日本海洋战略研究的动向.日本学刊,2005(2).

[5] 孙加韬,“中国海陆一体化发展的产业政策研究——基于海陆产业关联度影响因素的分析”,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

[6] 于盘.日本的海洋城市计划.环境,1997 (10 ).

[7] 苏陆.日本海洋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全球科技经济瞪望,1995(2).

[8] 吴闻.韩国、日本的海洋科技计划.海洋信息,2002(1).

[9] 兆国权.日本海洋开发计划.海洋信息,1998(12).

[10] 李双建、徐丛春,日本海洋规划的发展及我国的借鉴[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6年01期.

[11] 李莉、周广颖、司徒毕然,美国、日本金融支持循环海洋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借鉴[J],生态经济,2009年02期.

[12] 孙加韬,“中国海陆一体化发展的产业政策研究——基于海陆产业关联度影响因素的分析”,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

[13] 王磊,天津滨海新区海陆一体化经济战略研究,天津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14] 高艳,海洋综合管理的经济学基础研究—兼论海洋综合管理体制创新,中国海洋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15] 李靖宇,任洨燕,论中国海洋经济开发中的金融支持[J],广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5 期,第48-54页.

第4篇:科技强国战略的基本举措范文

把握发展大势,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战略作用

强调,科技兴则国家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纵观人类发展历史,科技创新能力决定着国运兴衰和民族复兴。自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率先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无一不是科技发达的国度,全球科技中心与工业化领先区域相伴而生、同步转移。古代中国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科技文明,但明清时期闭关锁国、禁锢思想等做法导致科技停滞不前,鸦片战争以来屡屡被人口总量、国土面积、经济规模远不如我们的国家打败,根本原因之一是科技落后造成的技不如人、大而不强。展望未来,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要有强大的科技作为支撑,使我国现代化建立在坚实的科技创新基础之上。否则,不仅发展难以持续,发展成果也难以保全,即使经济规模再大,也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强国。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最紧迫的挑战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实现经济结构优化、提质增效。最根本的措施是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发展动力从传统要素、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提高供给质量,优化产业结构,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开辟新空间。这不仅是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战略选择,也是应对新一轮世界范围内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由之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大国都纷纷推出新一轮国家创新战略,把发展高科技、培育新产业作为实现复苏、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加强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空天等领域的研发部署,积极抢占科技和产业制高点。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在以创新为主导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我们必须加快转入创新驱动发展的轨道,以科技创新支撑传统产业升级,引领新兴产业发展,在国际产业竞争格局中继续保持比较优势,努力形成先发优势。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技术进步是产业变革的先决条件,市场应用是拉动科技创新的最大动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要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进全面创新,以企业为主体推进技术创新。之所以把科技创新作为核心,是因为尽管商业模式创新、支付模式创新以及产业组织创新等对经济发展很重要,但只有以发现新原理、发明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为目标的科技创新,才能为企业创造具有排他性、独占性、受保护的知识产权和专有技术,才能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奠定基础。之所以把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是因为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科技创新能力只有变成企业的产品能力才能实现市场价值。创新能力决定着企业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决定着企业的赢利能力和产业在价值链上的位势,也影响着在国际竞争中的话语权。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在以技术突破为引领的新兴产业竞赛中,谁能领先一步,就能占据主动、胜者全得,从而成为新的竞赛规则的重要制定者、新的竞赛场地的重要主导者。

立足发展全局,明确科技创新的战略任务

强调,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在科技创新方面有新理念、新设计、新战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推进,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明确科技创新的战略目标、战略任务和重大战略举措。

有力支撑现代化建设进程,明确科技创新的战略目标。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前提和条件。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位,但科技创新能力与之并不相称,这是我国经济大而不强的原因所在。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相适应,科技创新能力必须同步甚至超前发展。到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科技创新能力要继续保持在发展中国家领先的水平,进入以发达国家为主体组成的创新型国家行列。到本世纪中叶我国要基本实现现代化,科技创新能力要达到与发达国家基本比肩,努力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紧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部署科技创新的战略任务。科技创新要坚持服务于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第一要务,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和国家重大需求,部署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的重点任务。针对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迫切需求,要加强技术有效供给,开发新产品,培育新产业,发展新经济,以创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针对事关国家战略安全的“卡脖子”的问题,要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组织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尽快实现战略性技术和重大产品突破,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关注颠覆性技术研究,努力取得更多原创性、突破性成果,抢占战略制高点。要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更加主动地参与和发起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为破解全球性科技难题、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中国人应有的贡献。

针对成果转化难“痼疾”,科技创新要以深化改革作为根本动力。科技与经济结合不紧、科技成果转化难,是多年来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解决科技成果转化难的问题要多措并举、系统推进,重点是“抓两头、促中间”。一头是科研机构,要重点解决课题立项缺乏应用导向、研究过程企业参与不足以及成果转化激励机制不到位的问题,深化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改革,加快落实新修订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及相关政策,确立技术创新项目的市场导向,调动科技人员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一头是企业,要重点解决企业研发投入不足、成果转化承接能力不强的问题,通过落实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活动、投入和成果应用的主体。促中间是强化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技术转移、产品中试、创业孵化、科技金融等创新服务,提升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专业化水平,打通转化渠道,降低转化成本,提高转化效率。要特别重视充分激发民间高手和草根创业活力,吸引各方面专业人才参与成果转化工作,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局面。

发挥人才第一资源关键作用,科技创新要把集聚激励人才作为战略举措。人才是科技创新最核心资源,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人才在创新实践中锻炼成长,人才价值最终要靠创新效益来体现,我国科技创新的宏伟事业为人才成长提供了广阔空间。青年人才是创新的主力,要勇于破除选人用人上的陈规陋习,让年轻人在重大项目中担纲领衔、历练成长。知识产权制度是创新型经济的核心制度安排,要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激励力度,让从事创新创业的科技人员、企业家和高技能人才获得合理合法的价值回报。要下决心提高科技人员收入水平,加大对研究机构的稳定投入,使从事基础性、公益性研究的科技人员能够潜心研究、体面生活,支持他们“甘坐冷板凳”“十年磨一剑”。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延揽全球优秀人才,加快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使我国成为全球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集聚地。要继续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传承中国知识分子修齐治平的传统美德,增强责任意识、拼搏意识、协作意识和诚信意识,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创新精神。

打造区域创新增长极,强化科技创新的战略支点。国家主导下的区域经济主动性、竞争性发展是我国经济成功的一个重要经验,创新驱动最终要落实到区域发展上才能打造创新型经济,建成创新型国家。近年来地方科技创新活动日趋活跃,部分区域已经呈现出创新驱动的良好势头。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发展条件差异大,在创新发展的路径选择上要因地制宜、各具特色。要尊重基层一线的首创精神,赋予地方更多的政策自和改革探索空间,激发区域创新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高新区集聚辐射作用,打造一批区域创新增长极,让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遍地开花、形成合力。

着眼长远发展,加强科技创新的战略保障

强调: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定创新自信,这也源于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自信。我们要遵循创新规律、保持战略定力,以坚定的信心、科学的方法、扎实的工作推进科技创新。

一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自信。我国科技创新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总体上我国科技水平还没有进入世界第一方阵,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技术有效供给不足依然是制约发展的短板,必须加快科技创新的脚步。在我国大部分领域技术水平已明显提高的新阶段,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空间已经有限,单纯依靠跟踪模仿也不可能走到别人前面。我们必须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摒弃迷信权威、不敢冒尖的陈旧观念,倡导崇尚创新、鼓励创造的社会风尚,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禁锢,增强创新自信,充分借鉴世界文明成果,善于站在巨人肩膀上前行,敢于开辟新的科学技术方向,努力引领世界科技进步潮流。

第5篇:科技强国战略的基本举措范文

首先,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哈尔滨顺应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当前,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已成为国际金融危机后各国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的重要举措,而且也成为一个地区把握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主动权的重大战略。我国各地几乎都把发展新兴产业视为“一条输不起的起跑线”,新兴产业生机盎然,积极领跑“十二五”产业发展。哈尔滨要在新一轮产业竞争中抢占先机,也必须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其次,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进哈尔滨产业结构升级的重大举措。哈尔滨市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传统产业的转型,难点是传统产业的升级,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必然要靠战略性新兴产业来牵引和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因为具有市场前景广阔、产业带动能力强、创新性明显、导向性强等优势,因此,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利于我市提升产业层次,促进新兴技术的产业化和传统产业的高技术化,实现产业的升级换代。从哈尔滨产业未来发展看,着力培育和发展6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助于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服务化、低碳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符合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发展方向。

最后,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拉动哈尔滨经济长期发展的新引擎。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代表着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方向。从宏观看,中国经济经历了3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资本深化、技术引进、体制改革以及城镇化和工业化等诸多经济增长因素已开始逐步进入“效应递减”期,潜在增长率呈放缓态势。哈尔滨市与全国各地市一样,都在积极寻找摆脱这一困境的途径。过去五年,我市以民用航空、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装备、电子信息、绿色食品6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产值由876亿元增加到2452亿元,年均增长22.9%,具有超强的发展潜力和发展后劲。实践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长期推力和较强的关联效应,必将成为我市未来经济长期发展新的增长点。

第6篇:科技强国战略的基本举措范文

如何保障企业核心业务及应用的安全?怎样使安全产品更有针对性,更加贴合企业的安全需求?安全产品专业化、细分化的需求日益加强。如何布局企业安全市场,满足企业安全需求?启明星辰与以太网科的战略合作对以上安全诉求给出了明确的答案。近年来,启明星辰积极布局企业级安全市场,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也不断地通过与业内知名企业的合作逐步推进企业市场战略。

2015年6月1日,启明星辰与腾讯联合召开新闻会,宣布达成战略合作,面向企业市场推出全面的终端安全解决方案――云子可信网络防病毒系统。云子可信融合了两家企业最优质的技术资源及产品经验上的优势,为企业级用户提供优秀、高效的终端安全产品。

2016年7月8日,启明星辰与北信源达成战略合作,并联合成立辰信领创公司,双方将充分整合各项资源,旨在打造中国企业级防病毒的第一品牌,这是针对企业级市场终端安全领域的强化之举。

此次与以太网科的合作是启明星辰布局企业级安全市场的又一举措。启明星辰针对企业业务应用的安全风险,推出商业企业系列产品。该系列产品与启明星辰原有的产品线有所不同,它将更加贴近商业企业的业务应用,更加专业化、细分化,保障企业的核心业务及管理应用。

用友网络的高层领导也参加了此次合作签约仪式。用友网络是中国最大的管理软件、ERP软件、财务软件供应商,是中国最大的独立软件供应商,同时也是以太网科重要的服务客户。启明星辰与以太网科达成战略合作后,启明星辰的商业企业系列产品将逐步服务于用友网络及其众多的企业用户,提高企业核心业务、数据及应用的安全性,同时协助提升用友网络的客户价值。

古人云:“天时、地利、人和”,企业安全形势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防御需求已从合规性需求向内在需求变化,专业化、细分化安全产品的推出成为大势所趋,启明星辰和以太网科的合作便是顺应了这一趋势。双方这一开拓性举措将为网络信息安全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气象,也将为商业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搭建更为坚实的安全平台。本次启明星辰和以太网科的战略合作正是基于双方的优势,面对商业企业市场用户,提供更为专业化、细分化的安全产品、安全服务及安全解决方案。

于企业级安全市场的服务商,以太网科有着自己成熟的商业模式及销售渠道,并积累了大量的企业级客户。

本次启明星辰和以太网科的战略合作正是基于双方的优势,强强联合,面对商业企业市场用户,提供更为专业化、细分化的安全产品、安全服务及安全解决方案。

第7篇:科技强国战略的基本举措范文

IBM开放专利的举动是否意味着IBM的专利战略与技术创新机制开始发生了转变?要全面理解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必须从整体上了解IBM的专利战略与技术创新情况。

一、IBM的专利战略、技术创新概况

现在企业间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知识产权之争已经成为其中相当重要的部分。知识产权战略足以影响一个企业的发展前途,而日本甚至已经将发展知识产权战略定位在基本国策的地位上。专利战略作为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个企业所不能忽视的问题。IBM作为一个高新技术企业,必须不断保持其技术先进地位,这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源泉。而技术领先的标志,又最集中反映在专利权上。因此,专利战略、技术创新是其不可缺少的企业发展要素。

1、IBM的专利战略

IBM本身是全球知名的大型IT企业。据美国专利商标局的相关数据,截止至2004年,IBM已连续12年居美国年获专利数量之冠。它在全球共拥有4万项专利,在美国也有2万5000项专利,是名副其实的专利大户。这就把一个问题展示到了IBM面前:究竟要如何利用专利战略,才能够最合理地利用技术优势,并最大化地增加企业利润、促进企业发展?

在专利战略的应用方面,IBM采取的策略主要是以大量的专利为基础,构建相对严密的专利网,形成复杂的技术壁垒,再以此为基础,综合使用进攻性专利战略和防御型专利战略。其中,技术转让、技术许可战略是IBM专利战略的重要内容。近年来,IBM公司光靠专利许可而实现的收入就达到了每年几十亿美元。

此外,IBM也将技术许可战略与标准化战略结合起来使用。

2、IBM的技术创新特点

(1)IBM很重视R&D投入,在全球拥有7个研发中心,它每年在技术开发上的投入达到了50多亿美元。

(2)IBM也重视技术创新激励,它花了大量经费用于对技术人员的奖励,以此来增加其技术开发人员的创新动力。

(3)IBM是一家大型的企业,它达到了技术开发、工程建设、制造和市场销售一体化,为其技术创新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也使其在自主技术开发中具有相当大的灵活性。

二、IBM的专利战略的新转折及其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步入2005年,一个事件成为了IBM专利战略与技术创新机制的转折点,那就是IBM于2005年初开放500项专利的举措。那么,到底开放专利之举目的何在?它对IBM的专利战略与技术创新又有着怎样的影响呢?

1、IBM开放专利的意义

IBM副总裁詹姆斯•斯特林(James Stallings)先生在2005年的一次访问中对这个问题给出了相对明晰的解答。他说,开放专利这一行动旨在鼓励其他公司公开专利文件以促进科技革新,“软件开发商们可以使用、更新或改动这些开放的源代码,我甚至非常希望他们能在此基础上创造出全新的东西来。”

由此可见,此次开放500项专利的举动是为了进一步推动技术创新,通过开放自身专利,而加速业界在利用或改进开源软件方面的技术开发。但是,我们应注意到,IBM此举并未放弃他们的专利权。Robert Sutor 博士(IBM 技术标准部门的副主管)在2005年4月一次访谈中进一步发表了如下言论,使这个问题得到了更清晰的阐释:“如果有人希望利用这 500 项专利中的某项来生产商业产品,他们知道该怎么办。他们可以像以前一样来与我们磋商。”

这即是说,IBM此次开放500项专利,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在开放技术的所涉技术领域内推行其技术标准、扩大其技术使用范围。当这些技术在更广泛的范围中被研究、使用时,必然会使自身技术的优势与特点得到更广泛的了解,还可使技术在开放的过程中日臻完善。这样自然会引致更多的同行或者其他人想利用这些开放的技术谋取商业利益。但此时,这些人仍然必须得到IBM的专利许可。

因此,IBM开放500项专利的行为,本质上是IBM技术许可战略的一种新的使用方式。通过这样的方式,IBM在开放这些专利的同时,推动与自己已有的基础技术密切联系的技术创新,并推广了自己的技术标准的应用范围,同时吸引了更多人进行相关方面的专利研究和技术创新,使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得到更好的认可、接受与完善。并以此为途径,最大化、最充分的实现了自己技术创新的利益,在根本上推动了自己技术创新的发展。

同时,我们应注意到,IBM早在2005年之前,就已数次开放一些软件专利,其主要范围是服务于Linux系统的源代码、以及一些数据库程序。但是,这些开放专利的规模都没有此次之大,技术涵盖范围亦没有此次广泛。且之前,IBM的专利开放都具有较明显的针对性,即通过开放专利,表明其对Linux的支持,从而起到压制竞争对手开发的操作系统的作用。然而,2005年初这次开放的专利共有14种技术,范围广阔,其中还包括了管理电子商务、存储、成像处理、数据处理、互联网通讯等,并不仅局限于支持Linux系统这样一个单一的目标,而是淡化了针对性,为开源软件使用者、开发者们提供了一个相对自由的大环境,其影响较之早前的数次开放更加广泛而深远。

2、IBM开放专利意味着专利战略的转变

此举标志着IBM高层在专利战略上的思路改变。此前,IBM的专利战略主要是建立在对专利权的牢牢把握和全面应用上,采取直接生产专利产品、技术转让、技术许可等方式从中牟利。如今IBM开放500项专利,比起从前,似乎是放松了对专利权的掌握。但是,这里的放松只是表面上的,只是技术许可战略的一种新应用方式,IBM通过这样的方式,以自己已有的基础技术带动了业界相关的技术创新,吸引了更多人进行相关方面的研究和技术创新,使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得到更好的接受与完善,从新的角度实现了这些专利技术的使用价值与利益。这证明,技术许可战略在IBM专利战略中的地位有所上升,且其应用方式也有了不同于传统的创新。

此外,IBM开放专利的一个潜在目的是为了推广其在开源软件上所推行的技术标准,扩大其标准内涵盖技术的使用及影响范围,通过标准技术的开放而取得更多的市场与潜在市场,从而使其技术许可战略能得到更多更广泛的应用余地。

而且,专利开放只是战略转型的第一步。正如IBM公司高级副总裁约翰•凯利所称,专利开放标志着IBM公司的知识产权管理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总体看来,这次开放专利的举措标志着IBM的专利战略在向着这样的方向调整,即:以技术许可战略结合标准化战略为主,以专利战略推动技术创新的发展。

3、开放专利对IBM技术创新的影响

开放500项专利的举动也标志着IBM直接将其专利战略与技术创新联系了起来。

专利这种知识产权形式,是保护和引导技术创新、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专利战略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是不容忽视的。技术创新则是一个高科技企业的生命力所在,可以直接决定该企业的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状况。没有技术创新,专利战略就失去了后盾与基础乃至是目标,没有专利战略,技术创新就丧失了重要保障与利益实现手段。因此,专利战略与技术创新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彼此割裂开来的。

对企业而言,尤其是IBM这样的高科技类企业,实施专利战略,是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大幅度提升企业创造、管理、实施和保护专利技术的能力与水平,并通过推动和引导技术创新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益最大化。专利战略和技术创新是密切相关的,专利战略是技术创新机制的导向。只有这样,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目标才更加明确,技术创新发展机制才更加系统化,企业才能更好地发展壮大、提高国际竞争力。

具体到开放专利的举措上,首先从业界的角度看,在过去的美国一直有人声讨专利法,认为专利法的制度不利于技术创新。尤其在软件专利上,过多的专利使得技术创新者为避免专利侵权,必须花费相当大的人力物力。这一点破坏了软件开发商更新创造的自由,严重限制了技术创新的发展与科技进步。而IBM这次的行动则如同是给予此类改革者一个回应:通过专利开放,给开源软件的技术人员使用、更新或改动这些开放的源代码扫除了障碍,甚至还能在它们的基础上创造全新的东西。这是相当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发展的。正如在2005年9月IBM副总裁詹姆斯•斯特林先生所言,开放这些专利将使这些创新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这样,可以从中获益的不止是IBM自身,还包括了整个业界,而且其对技术创新的作用将是一个长期的连锁反应。

其次,对IBM自身而言,因其实质上并未放弃自己的专利权,它依然可以甚至是更好地控制他人使用自己专利权的性质和程度;它可以在自己的技术或技术标准得到广泛研究和利用的同时,在世界范围内发展出一片专利许可使用的潜在市场;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就技术创新及使用的范畴发展长期合作伙伴,达成双赢、互利的结果;并可以带动未被使用的知识产权财产的开发利用。整体来看,这种做法可以推动IBM的技术创新,使之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得到发展和利用,并使其技术创新机制更加完善,技术创新方式也更加多样化。此外,通过其对业界技术创新的长期影响,也可以使IBM在此方面的技术创新成为业界的主导,实际上等于是为IBM今后的技术创新指明了一定的发展方向与发展范畴。

这说明,IBM的技术创新机制正与专利战略逐渐紧密地结合起来。专利战略与技术创新的关系不再象以前那样模糊不清,而是更加清晰更加密切。虽然不能就此而断言IBM已经成功建立并完善了一种以专利战略为导向的技术创新机制,但毫无疑问,在开放500项专利这个带有转折点意义的举措之后,IBM已经开始趋向于走上一条以知识产权战略尤其是专利战略推动技术创新、并以专利战略为技术创新之导向的发展道路。

三、IBM的专利战略与技术创新模式对我国企业的启发

IBM是一个技术大户,在发展专利战略和推动技术创新方面,IBM远远走在了我国IT类企业的前面。在专利战略方面,由于我国IT企业的发展历史还不够长,而且国人的知识产权意识相对较淡薄,对专利权不够重视,更遑论将之提到战略的高度了。而在技术创新方面,我国IT企业大多没有强硬的技术后盾,只有华为、联想等几个大型企业拥有相对较多的技术资源,能够在国际竞争中拥有一拼之力。当今的国际竞争,已经演变为激烈的技术竞争,因此,对我国IT企业而言,借鉴国外IT企业的成功经验,拟订自己的专利战略、走出适合自己的技术创新之路,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1、制定适合自己的专利战略

(1)要立足于企业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制定专利战略。

(2)应首先确立一个合适而明确的目标和定位。如IBM会开放专利,是因为IBM将自己定位在争取行业技术主导的地位上,这实质上是一种专利进攻的手段。

(3)必须要确定专利战略可以具体实施的方案、步骤,不能太笼统、抽象。

(4)专利战略应与技术创新结合起来。不光是要考虑如何利用技术创新,还要反过来考虑专利战略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IBM开放专利的做法就体现了其将专利战略和技术创新的结合。但是在这一点上,国内的企业做得十分欠缺。此外,我们学习IBM经验的时候,不能完全照搬兼收并蓄,而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如IBM此次开放专利,我们应该学习的是它将专利战略与技术创新结合起来的机制,但是开放专利这样的具体做法却是国内企业所不能模仿的。因为我国企业并没有IBM那样多的专利技术与标准为后盾。对于技术力量薄弱的我国IT企业来说,一个不小心,开放专利就变成了放弃技术优势,反而起到反效果。

2、建立企业技术创新机制

再好的专利战略也需要技术创新作为其实施的后盾与基础。在我国,IT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有的较为进步,有的则较为盲目甚至处在尚未形成机制的阶段。而将专利战略与技术创新相结合,更可能是大多IT企业未曾考虑的问题。事实上,专利战略可以贯穿技术创新的构思形成阶段、研究开发阶段、利益实现阶段、甚至于侵权保护阶段。专利战略可以指点技术创新的研发方向,保障技术创新的成本最小化和利益最大化,可以保护技术创新的成果尽可能少的遭受损害。这样可以避免单一技术创新机制的盲目、缺乏动力等弱点,减少了技术创新的成本损耗,在企业整体战略的高度上推动技术创新的发展。专利战略和技术创新是相辅相成的。IBM就是利用开放专利这一专利战略的新手段,来推动自己的技术创新发展。

因此,尽快结合自身技术、物质条件,形成适合自己的以专利战略为导向的技术创新机制,是我国IT企业进军国际的必由之路。

四、结束语

第8篇:科技强国战略的基本举措范文

关键词:知识产权战略;建立

目前,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及韩国、新加坡等发展中国家都纷纷制订或即将制订本国或本地区的知识产权战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国国际贸易与可持续发展中心、英国知识产权委员会等机构也对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作了非常深入的研究。面对这种形势,我们也应积极制定中国的知识产权战略。

1知识产权战略的主要内容

我们认为,我国的知识产权战略主要应包括3方面实际内容:第一,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第二,取得一批拥有知识产权的成果;第三,使这些成果产业化。这3个方面缺一不可。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法的基本完备,仅仅是迈出了第一步,如果缺少直接鼓励人们用智慧去创造成果的法律措施,缺少在智力成果与产业化之间搭桥的法律措施,将很难推动一个国家从肢体经济向头脑经济的发展,要在国际竞争中击败对手,就更不容易做到。第一个方面的法律体系很必要,但如果第二与第三个方面的法律不健全不配套,会使我国处在劣势的竞争地位,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进程会受阻。

2中国知识产权战略选择

关于中国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可包含两个层面,即国际战略层面和国内战略层面。

在国际战略层面,我们要注意把握后TRIPS时代知识产权制度发展的基本动态,积极推动国际知识产权制度的改革,并且针对TRIPS协议执行中的诸多问题,完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把发展更公平、更公正、更合理的知识产权制度作为自己的战略目标。

知识产权立法的一体化,意味着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原则与标准在全球范围内的普适性。在知识产权法一体化、国际化的潮流中,中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理所当然应遵守《知识产权协定》所规定的国际义务。但是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应当考虑本国的经济、科技与文化的发展水平,现阶段立法不必过于攀高,而应最大限度地实现法律的本土化与国际化之间的协调。

在国内战略层面,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和实施的成功与否也决定了21世纪的中国社会发展的最终走向。从战略的主体角度来看,可包括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地区知识产权战略、行业知识产权战略、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四个方面。对于四者的关系,要使国家的宏观战略与企业的微观战略相结合,行业间的战略与地区间的战略相协调;国家战略是对地区战略、行业战略和企业战略制定和实施的指导方略,企业战略是对国家战略、地区战略、行业战略最终落实的基础,而行业地区战略则是联系或指导其他战略的桥梁和纽带。

第9篇:科技强国战略的基本举措范文

亮点一:发展理念上注重传承与拓展

“十一五”期间,北京高技术产业提出了“高端、高效、高辐射”的产业发展理念,取得了创新发展的良好成就。《规划》在产业理念上有了新的提法――“高端化、总部化、集约化、轻型化、低碳化”,实现对“十一五”时期高端、高效、高辐射发展理念的传承与拓展。具体体现在:

一是保留了“高端化”的提法,既注重产业链的高端环节,也强调产业价值链的高端,与新时期提升首都经济竞争力及城市影响力的要求相适应。

二是提出“总部化”理念,与新时期首都经济总部经济特征的提法保持一致;同时,也体现了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对总部经济、对产业控制力的要求。世界城市的管理控制能力主要来源于聚集的跨国公司总部、国际金融机构及相关国际组织总部等,《规划》提出 “总部化”的理念,既是对产业高端化发展的细化,也是提升产业控制力、城市经济控制力和辐射力的重要路径。

三是在原来“高效”发展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首都水、电、土地、空间资源约束以及产业升级、发展方式转变的新要求,提出“集约化、轻型化”的理念。“集约化”体现通过生产方式、组织结构、集群布局等的变化,实现产业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产出,是高效发展的具体体现;“轻型化”既指服务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技术产业结构的升级,也指高技术产品的高知识性、高附加值、微小化、轻型化,体现对土地空间资源的高效利用。

四是按照世界城市“生态自然环境的和谐、可持续”的基本标准,结合全球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和我国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要求,提出“低碳化”理念,充分发挥高技术产业在“绿色北京”和“首善之区”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亮点二:产业导向上体现高端引领和对新兴产业发展引导

在高技术产业领域,产业分化、产业融合趋势日渐凸显,产业高端环节、新兴产业间的竞争已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规划》立足基础,着眼未来,在产业导向上体现了对高端产业、产业高端环节、新兴产业的发展引导,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顺应服务经济发展趋势,注重对高技术产业领域新兴服务经济、服务业态的引导,将高技术服务业发展放在突出的位置,并明确了信息技术服务、数字内容服务、电子商务服务、生物技术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等新兴服务领域的发展重点,着力将高技术服务业打造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在发展目标中提出,到2015年,高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占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80%,进一步强化首都在高技术服务业发展方面的竞争优势。

二是顺应国家创新竞争导向,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作为首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并结合国家战略部署、首都产业与创新基础,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细分领域都进行了详细的部署;提出打造若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彰显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首都经济中的先导性、支柱性地位,既体现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首都经济新发展的意图,也体现北京要在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起到积极的先行、引领作用。

亮点三:发展导向上突出高技术产业竞争力升级

就当今国际国内产业发展态势来看,单一的产业创新能力、产业规模或市场占有率等已不能体现产业竞争的核心,产业链环节、价值链环节及产业核心竞争力才是掌握产业发展主导权的根本所在。苹果与富士康之间差距明显的利益分配关系体现了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价值。《规划》将提升首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作为重中之重,明确提出“实施产业竞争力升级三大工程”,并从创新能力建设、产业集群打造、产业化推进等三个层面扎实推进部署。具体体现在:

一是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作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核心环节。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我国乃至全球创新资源最密集的区域,是国内产业创新能力、创新活力最强劲的区域,也是创新政策先行先试、创新模式不断涌现的区域,是首都高技术产业创新发展的龙头引擎。为更好发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引领辐射作用,《规划》提出,加强“1+6”先行先试政策探索、统筹利用好“央企、外资、民营、地方”各类要素资源、深化政产学研用各类主体创新协作、强化产业创新平台支撑等具体部署,强调通过自主创新实现核心关键技术跨越与升级,抢占科技与产业发展制高点。

二是将产业集群打造作为提升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路径。产业集群既是实现产业要素集聚、耦合、降低协作成本的重要路径,也是做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影响力的重要方式。《规划》在集群化方面,首先,提出“增强‘两城’自主创新与辐射带动能力,提升‘两带’产业集聚与规模效应”,体现了“两城、两带”不同区域在资源集聚、创新分工等方面的差异――“两城”重在集成央院、央企为代表的高端创新资源,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创新主体活力,打造自主创新引擎和产业辐射高地;“两带”重在加快相关产业要素集聚,推动高端创新成果落地转化,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尽快形成大体量的产业经济规模。其次,体现了通过“两带”大尺度范围的产业带构建串联各个分散的特色产业集聚区,做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意图。“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自西向东串联了“中关村软件园、上地信息产业基地、用友软件园、集成电路设计园、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永丰新材料基地、昌平风电产业园”等一批特色产业集群,并与东部顺义临空经济区形成对接;“南部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兴生物医药基地、采育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等为依托,向东联动“通州光机电一体化基地”、向西带动“房山高端制造业基地”,形成纵贯北京南部地区的万亿元级产业发展带。同时,特色产业集聚区、产业带的打造也是落实“建设一批千亿级特色产业基地,力争打造2个万亿级高技术产业带”等发展目标的具体部署。

三是将应用示范和产业化作为推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创新资源密集、创新成果丰富是首都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也是首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最大优势。每年北京产生上万件各类创新成果,根据统计数据,2011年,北京市输出技术合同53552份,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1890.3亿元,占全国的约40%;其中,流向本市、流向外省市和技术出口所占比重约为30%:30%:40%。基于此,通过应用示范、产业化工程推动众多高端创新成果的落地转化、产业化,不仅是快速做强做大首都高技术产业的现实抓手,也是发挥中关村及首都创资源优势,带动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发展的根本要求。《规划》从推动创新成果落地的体制机制、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成果落地转化、组织实施应用示范项目等层面进行了详细的部署,对发挥首都创新资源优势,加快高技术产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亮点四:政策举措上强调统筹整合与环境建设

《规划》政策措施是推进规划实施的重要保障,《规划》结合“十二五”时期的发展目标、重点产业方向、重点工程,重点从政策、机制、环境等层面加强部署,为《规划》的顺利实施奠定较好基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注重政策的创新与落实。随着产业融合与产业分化的不断深入,高技术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都为高技术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但相应也带来新的政策需求。《规划》强调以“1+6”先行先试政策、总部经济、国际化品牌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等为代表的政策创新与发展探索。据了解,围绕中关村“1+6”先行先试政策的探索与落实,中央部委共牵头出台了12项支持中关村先行先试的政策文件,北京市出台了20多项配套实施文件,对高技术产业创新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在具体扶持模式上,强调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租赁、入股、合作,设立产业发展基金、政府采购等新型的产业扶持模式。

二是注重发展统筹与资源整合。高技术产业创新发展涉及政产学研用多方主体,也涉及央企、地方、军工各类资源,需要加强发展统筹与资源整合。《规划》中在不同模块均体现了发展统筹与资源整合的内容。首先,提出了“统筹促进”的发展原则,注重对国家、地方各类创新资源的整合利用,旨在加强产业要素、创新资源、空间资源的统筹谋划。其次,在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中,注重发挥中关村创新平台这一中央与地方联动的服务平台,中关村科学城、未来科技城等“央地合作平台”作用,着力激发“央企、外资、民营、地方”等各类资源潜能。据悉,中关村创新平台吸纳了19个国家部委的37名司局级和处级干部、北京市相关部门和区县的110名派驻人员到平台办公,形成了“部市会商、部市联动、区县联动”的工作机制,在整合国家、市、区等各级资源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再次,为更好实现资源与项目统筹,市政府建立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产业项目统筹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安排500亿元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项目统筹资金,健全市级相关职能部门在产业重大项目扶持方面的统筹工作机制,形成发展合力。最后,将“推进区域合作与开放创新”作为一项举措,强调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龙头,探索各种“走出去”创新协作方式,集成、整合利用首都经济圈、环渤海周边区域、长三角、珠三角等全国重点经济聚集区、全国重点城市等国内创新资源;强调通过国际优质创新资源的引进来、重点行业产业组织和龙头企业跨国发展或国际合作,整合利用国际创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