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网红经济的特点范文

网红经济的特点精选(九篇)

网红经济的特点

第1篇:网红经济的特点范文

网络助推红人

网红具有强大的“吸粉力”,借助互联网这个庞大的“孵化器”,依靠微博、微信、QQ等自媒体,利用爆料、搞笑、幽默的图文与场景化视频聚集起大量的人气,并通过淘宝等电商平台将数以十万计的粉丝转化为消费群体,创造收益。“Papi酱”微博粉丝数已有800万之众,微信公众账号的浏览量几乎每篇都超过10万,视频总播放量已超过2.9亿次。嗅觉一贯十分灵敏的风险投资机构看准了这个商机,闻风而动,资本疯狂涌入网红市场,追逐丰沛的利润。以“人不穷怎么当网红”自我调侃的“Papi酱”很快就成了风投的“猎物”,3月19日,真格基金、逻辑思维、光源资本和星图资本联合注资,总投资额为1200万元,成为2016年网红界的标杆性事件。

百度财经人物风云榜搜索指数排名第一的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也是一位大名鼎鼎的网红,目前其微博粉丝数达227万,有机构预测他的身价估值超过10亿元。去年,《财经郎眼》栏目制片人王牧笛和天翼资本合伙人匡澜一起创立了北京牧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李大霄是其股东之一,同时也是其微信公众账号的“当家花旦”,他不仅继续充当意见领袖的角色,发表财经文章,还制作关于A股市场的搞笑视频。网红经济在李大宵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潮起难免潮落

不过,既然是一波又一波的潮水,就会有涨落的周期。说白了,网红只是一个短暂的网络现象,如过眼烟云,一如当年红极一时的“痞子蔡”“芙蓉姐姐”“犀利哥”等,走马灯似的来去匆匆,只是历史的过客。随着时代的变迁,一拨人来了,一拨人又走了,这就决定了依托于网红的网红经济难免浮躁,随着某个网红的昙花一现,网红经济也上演了从烈火烹油到锅空灶冷的嬗变。再说,时下人们对网红经济颇有微词。在流量变现成为互联网商业逻辑的时代,网红经济利用网红奇货可居。但网红经济有一个与生俱来的“硬伤”,就是网红时不时地以粗俗为卖点,吸引粉丝的眼球。网红们很多简单、直接的短视频选取日常生活中的“槽点”与“痛点”,单刀直入、毫不留情,网民随手一点便捧腹大笑。但视频内容中时不时会出现一些粗俗的言语。特别是一些“段子手”网红,有的段子幽默诙谐、针砭时弊,也不乏哲理,但也有的段子透露出低俗甚至下流。由此衍生的网红经济不免打上灰色经济的烙印,就算能增加GDP,但对国民素质是一种伤害。

目前的网红们既靠颜值也靠神技,不仅要美貌如花,还要妙笔生花。但网红生命周期短、盈利能力弱等短板始终是网红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瓶颈。更有人尖锐地指出,目前难谈盈利的网红经济注定是一场虚假繁荣的游戏,速生速朽符合规律。但风投们不傻,将巨额资本投放在网红身上,自然有其利润想象的空间。网红经济在极短时间内能积聚起巨大的购买力,风投们在速战速决中也能赚得盆满钵盈。因此,风投的商业表演应是跑步进入网红经济,捞一把就走。精明的风投更愿意把资本投给“庇护”网红的平台,因为平台容易产生很多网红,有更多的可能性选择。

务必遵纪守法

第2篇:网红经济的特点范文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一旦出名,大众的注意力就会往这个地方集中,一旦集中,各种各样的事情都会发生,一些原本就存在的或者本来是无足轻重的小问题也会被舆论放大,一时间感觉甚嚣尘上,好不热闹。对于善于评论的段子手或者能舞点笔墨的人来说,有这样的热点供消费,自然是不能放过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网红经济的繁荣,所谓水涨船高,也是这个道理。

首先,网红经济的本质还是明星经济,或者换个角度也可以说是粉丝经济。网红的着力点其实不是“网”,网只是助推器,关键是在于“红”,“红”不是动词或形容词,而是名词,是指名人或者知名的事、物等,只不过名人更常见,特别是女的比较常见,所以大家往往喜欢等同于那些颜值高的、甚至是“蛇精女”,直接形象化了,这种等同其实偏差还是蛮大的,但不管怎么说,都是靠“红”来进行经济上的转化,销售的基本上也都是“红”的影响力,买单的差不多也都是粉丝。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只要出名的,聚集了大量粉丝的,无论是人还是物,都能转换成网红经济。为了在眼球经济中保持受捧热度,网红们需要对自己进行精心雕琢,以防止粉丝们因审美疲劳弃之而去,为此他们甚至不惜压缩私人空间,煞费苦心地包装各个生活场景并努力迎合粉丝们的互动需求。

其次,网红之所以会成为一种现象,会升格成为网红经济学,很重要的原因是借助了移动互联网这个助推器。我们知道,互联网对信息的处理具有快速、海量和放大的特点,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又把“网”的作用提高了一个层次,所以网红们的热点效应就会出现叠加,其舆论能力就会被放的很大。

第三,大部分的网红来去都是一阵风,能沉淀下来的,靠的还是内容。网红经济是以内容创作为基础的,保持优秀创意、创新精神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现在的网红已经不像几年前的“芙蓉姐姐”、“凤姐”、“干露露”等这样的纯粹靠吸引眼球来扩展影响力和发展的群体,目前比较热的基本上都是靠内容起家的,比如说papi酱,大家记住的虽然是papi酱,其实根本原因并不在于她的颜值,核心的还是她的内容触动了大家,她的吐槽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另外像一些淘宝上的网红,早年可能仅仅靠拍拍照片、卖卖萌就能奏效了,但现在完全不行,做的好的基本上背后都是有一个团队在做整体的内容策划。还有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些网红,比如罗辑思维的罗振宇、鸿观的宋鸿兵、晓说的高晓松、秦朔朋友圈的秦朔等,甚至之前的任大炮,基本上都是靠持续的内容来维持其影响力周期的,没有内容或者内容稀少、内容质量差的往往就是一阵风,来的快,走的也快。

第四,资本联姻的网红成为一股非常强势的力量。以前的网红往往只是单兵作战,其影响力转化的渠道大部分都落在了淘宝店和微商上面了,很难带来可观的或者说可以拿得出手的经济效益。但是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生物进化论的兴起,很多资本越来越重视单点影响力的作用,只要发挥的好、引导的好,完全可以进化成一颗参天大树,具有非常高的溢价能力,网红的资本作用越来越明显,网红背后的资本力量也越来越集中。

今年3月19日,被称为“2016年第一网红”的Papi酱正式获得真格基金、罗辑思维、光源资本和星图资本的联合投资共1200万。在随后举办的广告拍卖会上,Papi酱的广告更是拍卖出了2200万的天价。这被认为网红经济史上的标志性事件。事实上,各路资本在去年就已开始布局。21世纪经济报道进行的不完全统计,去年以来,网络直播平台吸引的融资额就已达到50亿人民币。百度视频、爱奇艺、腾讯视频、网易、乐视等互联网巨头均表示看好网络直播对视频产业的革命性影响,已经或者即将进入直播产业。当前的市场以及融资数据都在说明,网络直播行业正在成为一个庞大的新兴市场。

今后几年,在资本的作用下,相信也一定会有很多强势的网红被孵化出来,一些原来的网红也大都会和资本进行联姻,共同开花结果。

第五,网红的边界是法律而非道德。当网红的经济能力逐渐被开发出来之后,大量的想成为网红、希望通过网红迅速带来经济利益的人就会涌进来,或者原本一些才华不怎么样的网红为了千方百计地维持自己的热度就会刻意去突破一些底线,寻找一些个性的、另类的事件来消费粉丝、娱乐大众。

互联网传播的是信息,信息的表现形式一般只有四种,即图片,视频,音频以及文字,其中除了音频外,基本上都是视觉要素,所以大部分网红为了吸引粉丝的注意力,首先想到的就是吸引眼球,比如前几年的芙蓉姐姐们。“吸睛大法”一旦用多了,用过火了,基本上都会误入歧途,进而突破道德的约束,引起舆论的纷争,然而这种“纷争”也是早前网红或者能力差一些网红的目的,他们往往会陷入到这种纯粹的眼球陷阱里面出不来。这种情况下,在网红的世界里,道德的约束力不但很差,还极有可能会成为网红的工具,成为网红的帮凶。

还有一些以“言论自由”为幌子的一些暴民“网红”,肆意传播负面信息,攻击政府、攻击同行、攻击竞争对手......总之,他们用所谓的“吐槽”和“谩骂”的方式宣泄各种不满,甚至把攻击当成是营销的手段,不断地突破道德底线,甚至是不惜触犯法律。

网络本身是充满包容性的,但是网络上的“自由”,不是为所欲为的自由,不是绝对的自由,不能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无论是网络世界还是现实世界,主体都是人,一些关系到公序良俗和基本的权利和义务的本质并没有发生改变,适用于线下的道德感和法律规范同样也适用于线上。所以,一些“玩过火”的网红开始遇到问题,比如任志强的微博被关闭,papi酱的粗口被限制,网络主播的涉黄、涉暴力的行为被禁止......

在去年的乌镇第二届互联网大会上,曾向全世界表达一个观点:互联网世界不是无主地,互联网也需要规则,网民也需要一个天朗气清的网络环境,营造一个安全的、积极的互联网世界也是各国政府的职责,也符合全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3篇:网红经济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网红经济;消费行为;大学生;引导与规制

网红经济通过互联网名人的影响带动新的消费趋势和习惯,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发展的一个趋势与信号。网红经济是互联网时代飞速发展的产物,而与之相关联的最直接群体主要是大学生。网红经济基于粉丝数量的个性化营销中受到了很大的欢迎,完成了整个市场经济活动中的销售行为。网红经济和网红是时尚的代名词,其强大的吸引力逐渐影响着大学生消费观念的转变。关于网红经济方面的研究已经很多,但研究成果更多是泛泛而谈,缺乏具体可行的深入研究。因此,文章将着重针对网红经济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及措施引导开展研究。

1网红经济:影响大学生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

研究显示,近年来大学生消费呈稳健增长趋势。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缺少经济来源,人数比较多。没有生活压力的负担,更多的消费集中在文化、娱乐、服饰消费,倾向多样化,且经常会有冲动消费的现象发生,缺乏理性消费经验,具有相当的购买能力。对品牌忠诚度高,易形成固定偏好。同时作为刚刚拥有独立能力的年轻人,有较强的猎奇心和个人追求,对于价格、文化、潮流及品牌认同有特殊要求。大学生消费行为也受到群体生活的影响,具有很多共同的消费特点。脱离了升学的压力,他们会用很多时间去上网、关注一些新鲜的事物,乐意为产品付费,更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作为当代消费群体的主要力量之一,大学生消费的重点领域已经从基本的生存消费向更高层次的生活质量消费转变。大学生这个年龄阶段喜欢的比较独特,他们求新求异,追求时尚,好奇心强,乐于尝试新鲜事物。在选择商品购买方面,喜欢与众不同的物品,喜欢个性化定制,网红的时尚个性化品位吸引了大批学生的关注,部分大学生过于追求网红品牌和时尚个性化消费,来达到自我满足的效果,而网络恰恰为他们提供了这样的平台和机会。网络推荐的产品应该能够满足大学生多方面的需求,大学生缺少经济来源,没有较多的收入来源,而网红推荐的产品一般都是小众品牌,或者是自己的品牌,价格相对较低,比较适合学生购买。同时网红推荐的一些大品牌,网红团队会与品牌方沟通为粉丝们争取到较好的福利和价格,为粉丝争取更多的消费权益。一些正面的、积极的网红将正确的积极的消费观念传递给学生。例如李子柒、papi酱以及黑脸V都还是有正确的消费观的,他们会告诉学生粉丝适度消费、合理规划,有些东西不一定非买不可,这些消费观念让学生有强烈的认同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拓宽了获取商品信息的渠道,学生在购买同类产品的时候可以进行对比,能选择到更好的、更划算的、更适合自己的产品。

2网红经济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

2.1“网红”诱导大学生不合理的消费观

在这个复杂的互联网时代,一些网红是缺乏道德观的。由于市场化经济及社会普遍价值观庸俗化,网红作为一种新兴职业,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对网红本身的素质也难以控制。同时行业恶俗现象频发,不乏少数网红以低俗内容吸引观众眼球,获取关注。巨大的经济利润导致他们将“庸俗和媚俗”称为“加粉”。经常通过以身体上的诱惑、暴力刺激等方式进行直播赚钱。此类行为会让学生误以为这种赚钱方式是可以的,危害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例如通过“裸贷”来获取金钱满足自己的超额消费欲望。同时,在学校这个大环境里面,贫富差距在大学生群体中也有一定程度上的存在,有些家庭条件好的学生会选择高档的奢侈的东西来彰显自己的优越感。大学生作为一个年轻的消费群体,有较强的猎奇和跟风攀比消费心理,其他学生在好奇和跟风攀比消费心理的驱使下,极易产生冲动消费和盲目跟风消费等行为。

2.2网红经济诱导大学生对金钱的崇拜

调查显示,在当代大学生中有21.43%的人生活费不足1000元,有50%的人生活费在1000~1500元,有14.29%的人生活费在1500~2000元,有7.14%的人生活费在2000~2500元,有7.14%的人生活费在2500元以上。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的生活水平在1000~1500元,他们购买网红安利产品的购买力是有限的。但当前大学生消费观念不够成熟。同时社会以及大多数学校对于大学生的理性消费教育问题并未表现出太多的关注与重视,导致许多大学生的理性消费意识不足,容易落入消费陷阱并产生不理智的消费行为,甚至产生超额消费的现象。一些网红经常在互联网上炫耀豪华车、衣服、化妆品、食物、旅行等,并将这些符号与丰富的上层社会、浪漫、情感、美丽和其他美好的想象联系在一起。这种“物质爱”的隐喻不断激发人们的消费冲动,向周围的人传达对金钱、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崇拜,诱导大学生形成金钱至上的观念。

2.3网红经济扰乱社会风气

因为社会上一些不好风气的影响,让当代大学生缺少理性消费观念。网红经济现象下,许多不良消费氛围和风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消费习惯。某些网红的极端自由化直播也极易导致年轻大学生跟风模仿,从而使大学生产生一些缺少理智的消费行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大学生消费行为的改变,对于大学生不良消费习惯的养成起到了促进和催化的作用。

3加强网红经济对大学生消费行为引导的途径

3.1加大政府对各类直播App的监管

网红经济大环境下,要保持科学的道德教育和舆论指导,另外政府要积极地发挥监督作用,着重管理网络不端行为,增加考试信息。例如包括娱乐、暴力、刺激、想象力和其他网络管理与控制,阻止互联网粗俗的沟通渠道,必须严厉打击色情、暴力和粗俗行为。宣传核心价值观,领导社会思想和舆论。另外,要加强媒体监督,加强责任追究,净化互联网环境。计划、检查、监控和总结以确保有效的结果。要建立相应的机构协调工作,取缔违法直播组织和平台,并设立24小时监督电话。对各类网络犯罪行为严惩不贷,从根本上减少网络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毒害。

3.2网络平台要加强自我约束

(1)增强品牌效应。选择鼓舞人心的故事并传播正面的品牌广告,吸引大学生消费者的注意力并在互联网上提高积极影响力。比如聚美优品首席执行官陈欧拍摄了广告选择公司的企业文化。聚美优品首席执行官陈鸥描述了大学生创办企业的艰辛,并表示其不会放弃或损害他们的形象。这不仅传播了陈鸥自强不息的青年形象,也引起了许多年轻人的共鸣。投放广告后,聚美优品的关注度持续提高了数倍。这一模式被模仿,成了公众讨论的热点话题,并受到媒体的报道。特别是大学生的讨论和模仿。特别是许多大学生模仿陈欧求职,表达大学生成长的艰辛和艰辛,语言简洁易懂,因此聚美优品的广告越来越受欢迎。“我是陈欧,我为自己代言”就是聚美优品给大众留下的印象。(2)选择合适的媒体平台推广。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的定位,每个平台特性不同。例如在针对大学生的营销微博中,首先,沟通内容应与大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其次,要注意沟通策略,使语言幽默生动。最后,注意反馈。在微博平台及时和大学生开展交流。在推广阶段,京东商城、天猫等官方电子商务微博的信息转发和优惠活动是微博经营和营销活动中最活跃、最具表现力的时刻。使用微博作为营销传播平台可以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的在线消费。

3.3提高大学生对消费观念的理性认识

大学生应调整自己的消费习惯,控制自己的消费行为。首先,大学不是时候创造财富。主要的生活费用来自父母。其次网红推荐的产品购买满意度并不是很高,不要过分依赖于网红产品,推荐的产品不一定适合自己,不要盲目跟风。互联网消费以其简单、快速和低成本的独特优势,激发了大学生的购物欲望。据统计,2018年全球在线购物量超过8000亿美元。然而,随着这种新的购物方式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沉迷于在线购物。手机每天都会向他们提供商品以在线购买。在线购物的便利性已成为培养购物狂的隐形场所。当代大学生有着强烈的“享受生活”的观念,主张“赚钱,花钱”“分期付款”和“贷款消费”等概念。但是,大学生的收入并不稳定,他们需要有计划地花钱并适当地管理它,不能每个月都成为月光族。

3.4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学生购买网红产品的原因主要受网红个人魅力和个人需求影响,有的学生还是会根据自己的自身需求购买,但大部分学生受网红个人魅力影响,形成购买意愿,盲目信任网红会导致自己购买原本不需要的产品,造成不必要的花费。对于网红产品,不应存在从众心理和盲目信任。尽量避免情绪化的消费,坚持从个人的实际需要出发,在购买时,必须结合自身情况选择产品,量力而行,选择能承受得起的价格和条件,为自己找到合适的产品。树立良好的消费观,学会合理消费、科学消费。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我们需要发扬光大。

4结论

网络和网红是时展的产物,需要辩证地看待它们的优缺点。随着网红现象的不断扩大,网红经济要想趋向于更加专业和高质量的发展,有必要建立健全法律机制,网红也要不断提高文化素质。同时自己要提高对理性消费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文章不足之处在于论文是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过于单一,不够全面。要想网红经济的发展更加全面专业,需要打开更大的研究市场,才能提供更全面的建议。

参考文献:

[1]金萍,袁鑫富,杨菂.探析网红经济对大学生消费的影响[J].金融经济,2019(2):139-140.

[2]丁浩然,杨菂.网红经济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发展模式分析[J].中国商论,2019(2):21-22.

[3]刘晓旭,夏利畅,刘雪韵.如何利用网红经济促进大学生创业[J].法制博览,2019(21):67,83.

[4]穆娟,朱钬敏.网红经济视角下大学生消费观调查及思政教育[J].管理观察,2020(25):131-132.

[5]胡德平.大学生“网红”现象分析与教育引导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17(4):77-82.

[6]刘杨雪莹.网络经济环境下大学生消费行为转变的研究[J].管理观察,2020(2):128-129.

第4篇:网红经济的特点范文

从网红到网红经济

随着网红吸粉能力的壮大,各种变现的商业横式逐渐出现,网红经济也应运而生。

早期红人靠脸吃饭:通过尝美食,穿美衣,满世界游而积攒粉丝,并依靠淘宝等电商平台售卖商品,做模特和获得品牌商赞助、广告等收入。催生了一批网红电商、网红经纪等变现模式。

网红经济依托上游产业链:红人的社交资产;个人的高颜值和强实力,聚集海量粉丝;到下游孕育出的粉丝经营及变现的商业模式,未来将走向多元化成熟化,带动整个网红经济规模的扩张。

新世代为当下文体娱乐等领域的消费生力军,消费能力逐渐崛起,未来的需求强劲。而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助力网红积攒粉丝。以男性用户为主的微信,是帮助红人吸引男性粉丝的重要流量入口;而作为网红的主要聚集地新浪微博,其活跃用户数连年增长,且用户的扩散信息意愿强。因此在市场大需求下,网红经济市场空间巨大,仅从网红淘宝电商角度来测算,就有超百亿经济规模。

看好具有IP价值各类网红

以上游时尚生活类网红为核心,催生了下游的自创品牌网红商铺,衍生了供应链服务商、网红孵化器等。红人商铺发展较早且较成熟,线上以淘宝女装店,线下以餐饮店为主。发展较成功的网红,已形成独立IP价值,他们的核心是具有特色,并满足粉丝需求,产品易传播。网红经济服务商:网红负责颜值担当,公司负责后台包装。衍生服务类公司同样值得关注。

变现模式呈多元化,各行各业网红正风生水起。资本合作变现、产品服务变现及电竞主播的持续走红背景下,各行业网红正野蛮生长。网红经纪公司、孵化器模式的成熟也将助力网红经济持续发展。

网红经济重点标的梳理

华斯股份(002494):公司持股30%的优舍科技,运营着手机应用端软件微卖。微卖不仅为公司布局网红供应链服务提供资源和经验,且助力现有主业转型升级。微卖的C2C、B2C2C业务与公司现有的中国肃宁国际毛皮交易中心和华斯国际裘皮城业务相契合,能为公司现有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提供多项互联网解决方案。

南极电商(002127):公司是一家向众多小微电商及供应商提供品牌授权服务、电商生态综合服务、柔性供应链园区服务,并经营货品销售业务的现代综合服务商。公司的主要盈利来源于品牌授权服务及电商生态综合服务。

公司计划投资1亿元,开发“明星港商城”项目,是集明星交流与明星商品购买于一体的综合平台,以明星和高颜值红人为吸引点建立PC端和APP移动端商城。该项目是中国目前尚处于市场空缺的一个精准购买的平台体系,拥有巨大的商业价值。

第5篇:网红经济的特点范文

网红的背后,是一种经济形态的崛起。它超越了注意力经济本身,体现的是经济模式的嬗变。

“网红”出现的原因很简单,当某种经济形态的上升通道堵塞了,人才无法通过正常渠道上升,只有通过网络平台起来,各种社交论坛、视频网站之类的。

“网红”其实一点也不新鲜,从最初的天涯,到后来的各大论坛,再到微博、微信,一直就没断过。这十几年来,“网红”出现的领域:网络、网络歌手、网络段子手、网络主播、网剧演员……

这些领域的共同特点,无一例外都是被把持死了的领域:利益阶层固化,几个人、几家公司、几个机构,把握了绝对话语权。所以,“网红经济”是个伪概念,不过是大一统经济体系之外次生经济体系的崛起。去年“双十一”,淘宝的销售排行榜中,依托互联网起来的品牌占据了至少半壁江山,除了大家熟悉的手机、电视,食品、服装、家具都有,比如三只松鼠、韩都衣舍、林氏木业,这些算不算“网红”呢?

这只是冰山一角,归结起来,“新市场主体”依托社交网络去中心化的特性,在营销、设计、生产等层面,剥离臃肿迟缓的流程、紧追热点、快速反应,重塑现有的商业形态,领域包括:文化娱乐、电商、传统制造、餐饮、服务,不一而同。

所以,微商的导购模式算不算网红?虎嗅的培育写作者的媒体模式算不算网红?类似小米及其创始人雷军的形象构建是不是网红?阿芙精油、雕爷牛腩、薛蟠烤串、河狸家美甲开创知名度的模式是不是网红?无论是公司、企业抑或个人,通过Live Show,Show online or offline等途径,获得了知名度并能够使之变现,皆可以称之为网红。

明白了网红的本质和逻辑之后,就会发现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从媒体的形态来讲,报纸时代有副刊专栏作家,广播时代有夜间的知心姐姐,电视时代则是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主持人,直到网络兴起,开始颠覆与重构所有的传播形态,才让网红一词活跃起来。这种“红”并不单纯地依附于Internet本身,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合力的结果。平台需要内容,内容需要关注度,于是网红适时出现,填补某种特定的需求,不管这种需求是三俗还是高雅,都撑托起一个个的细分市场。像如今方兴未艾的YY直播、斗鱼直播,凭借的皆是打造平民偶像化的平台式秀场,通过缔造一个个的“偶像”而牟利。

说到这里,再回头来看PAPI酱,3亿的估值多不多?在整个娱乐产业大盘子里,真是一点也不多。

第6篇:网红经济的特点范文

电视直播网络直播传播格局直播模式影响力

一、绪论

电视直播作为一种单向传播的模式,最开始被应用于各国重要新闻及国际赛事的转播。在2016年到来之前,直播似乎只是电视媒体的专有特权,受众只能被动的接受媒体的传播内容。小视频的出现让人们初步感受到了实况转播的快捷与生动,随后各类新生的网络直播APP软件以其无可比拟的即时传播、即走即播即看、软件使用免费的特点以及主播大多是拥有靓丽外形的年轻人,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与使用。

网络直播软件的出现和兴起,让传受双方能够及时的获取对方的信息和资源,这种提高受者参与度的模式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单向传播模式,同时促进了直播的普及,据统计,2016年中国现有的网络在线直播平台有200余家,平台市场规模高达90亿,平台用户的规模则高达2亿,同时在线人数可达400万,同时在线房间数量有3000g。全民直播的时代已经到来。

二、网络直播新形式催生主播群体

网络直播这种社交新形势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媒体格局,同样也改变了普通民众的生活娱乐方式,这种线性的、不可修改和撤回的特点对真实行的保障是前所未有的。网络直播新形势的发展同样也带动了一批新兴产业和经济的延伸发展。

从最初的直播新闻类到现在多种内容和形式的直播,网络直播内容呈现了多极化的趋势,类型不同的直播精准的投向自己的内容市场,观看直播的人群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各取所需,区别于普通的同质化同类化视频播放网站,这种直播市场的多样化繁荣发展不仅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粉丝和看客,同时也催生了更加多的兼职或职业主播,网络直播经济产业也在无形中催生。

“网红”一词的出现,大多指在网络上有一定关注度和粉丝群体的网络红人。曾经一手推红了“芙蓉姐姐”“干露露”等人的的网络推手“秦火火”被捕,引起业界一片哗然之声,曾经隐藏在阴影之下的网络推手公司这一行业也浮现在了社会众人面前,他们大多披着“模特公司”“传媒公司”的外壳,实则为网络红人的制造机器和推手。这些经纪公司会挑选、签约长相甜美又颇有才艺的女生进行统一的培训。在网络经纪公司包装下,主播往往能够拥有更多的资源、更多的流量、和更多的观看者,走红的几率也会大大升高。

三、网红经济模式的形成

通过网络走红后,“网红”大多会通过录制一些短视频,其中包括美妆教程、穿衣搭配教程甚至日常生活等等,以自己的品位和眼光为主导进行推广,利用粉丝的关注程度引导粉丝消费,类似于熟人经济的消费模式,这种心理的影射会使粉丝从对网红的模仿中得到外在形象满足感,而网红们在抓住粉丝这一心理后顺势创办的美妆店或者成衣店,也就更加能被粉丝所接受了,这种经济模式下的创收被称为“网红经济”。近42%的受访者表示会根据产品的质量和喜好程度支持自己喜欢的网红店铺并进行购买消费。这些群体以大学生和已经工作有独立经济能力的年轻群体为主。

网红经济也成为了近几年来经济领域的一个奇特景观现象,一直被人们所诟病的“网红”,却创造了数以亿计的经济营销额,强大的话题性、资本认可的商业变现能力、环环相扣的产业链,让人们不得不开始正视网红这个群体,以及他们背后的经济效益和价值。

最为轰动的网红经济消息应属2016年初“papi酱获网络公司融资1200万”,一名通过录制短视频走红的网络红人,是有怎样的能力让网络公司可以融资上千万打造她,只为了她视频后首次推出的papi酱定制广告位。工作室的成立更把papi的模式推向了专业化和公司化,树立品牌,完成了从网红到“网红经济”的转变。

据统计,2016年网红产业产值将近580亿元,这一数据让很多人对网红经济的看法由“美丽的泡沫”向“未来的走向转变”。据《2016中国电商红人大数据报告》显示,从关注度上来看,25岁左右的年轻人和20岁以下人群相加,所占比重达87.2%。从消费群体上来讲,“85后”是网红店铺主力消费人群,占到消费总人数的49%,年轻女性的所占比例相对较大。网红经济的受众这一看似狭小的受众群体却创造了如此大的经济消费能力,不能不说是中国经济史上一个奇观。

行业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直播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50亿元,到2020年,总规模还将上升至1060亿元。其中,仅移动秀场直播一项,预计就将拿下400亿元的市场规模。

四、微博直播平台在网络直播当中的发展

直播其模式的核心是受众全面、即时的参与和互动。直播人在活动现场,通过控制多技术、切换传受双角色,将丰富的现场信息以多种呈现方式传递至场内场外、线上线下,在大量受众的即时互动下直播信息完成抵达和扩散。这种两端能够直接的进行信息的交流,让受众从单一的接受信息变成主动地参与者,参与感,关心程度自然也会提高。基于微博直播的效应和效果,许多政府部门也开通了微博政务的专栏,中国第一位选择在微博上进行直播受访并对危机事件进行回应的厅级以上官员杨达才(网络称其为“表哥”),充分展现了网络直播对当今社会报道模式的改变与冲击。

网红经济的发展强烈需要“直播”这个平台来吸引人气,于是拥有巨大粉丝基数以及网络红人聚集的新浪微博客户端,顺势推出了合作直播平台---“一直播”。微博利用其已有用户作为直播观看群体,同时利用认证明星和红人大V的影响力作为吸引点,迅速聚集了大批的观看者。“一直播”建立在微博之上,因此不需要用户再额外下载任何的软件,用户通过直播的链接即可跳转至主播的直播画面,同时即使错过了主播的即时直播,也可以找到直播的回看,这种方便快捷的操作也迎合了微博使用群体年轻化的这一趋势。

除了直播功能,还有很多的功能吸引着年轻群体,微博“热门搜索”的这个功能甚至成为了很多年轻人代替新闻软件的选择,微博“one to n”的传播模式也加剧了消息的传播,全民微博时代的信息关注度也是微博使用者的使用点之一。这些功能不断在巩固自己原有的使用者群体,微博发展未来的趋势势必要迎合新鲜的网络元素,只用不断地推陈出新,把握受众心理,让受众有较强的参与感和使用感时,才会提高微博在同类社交平台软件中的核心竞争力。

换句话说,微博很适合于未来移动通讯或者移动互联网之下的这种传播的形态,它成为这样一种传播形态、传播时代到来的一种预设。

五、网络直播现状分析:直播乱象问题

在网络直播的市场当中,水平不一甚至与灰色地带打球也是其不可避免的短板。直播在内容上往往都没有逻辑,大多是零散和无序的,直播平台和监管部门对直播的管理也是缺失的一大重要部分,同时因此怎样利用网络的平台扩大其影响力也是直播所需要继续探索的。

网络直播通过观看者购买虚拟礼物送给主播,主播则可以用虚拟的金币兑换真实的货币,这种营销模式使得直播市场在金钱的簇拥下乱象横生,许多主播打色情球的手段吸引观看者,这无疑是对社会道德的一种挑战,在金钱利益的驱使下许多主播剑走偏锋,去触碰灰色地带,造成了社会的不良影响,然而这不会是市场的本质需求,通过市场决定论我们可以得出,直播的内容终究还是积极地内容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同时许多不具备相应经济实力的观看者一掷千金在网络直播的身上,“男子送30万虚拟礼物示爱主播”“13岁男孩偷刷父亲银行卡打赏主播,竟花光家庭所有积蓄”这类的新闻层出不求,尤其是对未成年人来说,若网络直播得不到很好的监管和条例约束,那无疑会成为成长中的岔路,因此网络直播规范化制度的出台日益紧迫。

六、网络直播应加强监管体系完善

网络直播的乱象在没有官方的规定和法律的制衡下一直无法完全规避,直到2016年11月4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才了《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为“风口”上的网络直播立下规矩,对主播的主体责任、对弹幕不能太“任性”的要求甚至鼓励群众监督举报等等都涉及并说明,这一规定的出台,标志着无序发展的网络直播业务开始进行全新的治理阶段。这对网络直播行业的健康绿色发展,无疑使有利的。

除了国家在制度上的完善和监管,网络直播平台作为直播接触受众的直接渠道,也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配备“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专业管理人员及团队

2.建立健全信息审核和信息安全制度

3.完善“应急处置”管理措施。只有相关部门和平台双管齐下,才能够营造更好的网络直播的健康绿色发展。

七、结语

网络直播的出现顺从了时展的大潮流,在其之前产生的“网红”也借助这一趋势大力发展,甚至创造了“网红经济”的奇特景象。网络直播作为新兴的媒介产物,现在仍处于较为娱乐化的阶段,而直播对于新闻的传递也有着不可比拟的作用,发掘出直播对新闻的强效型,充分发挥起效用,才能使直播行业经久不衰,监管部门的机制完善,也是保驾护航不可或缺的。

从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愈来愈多的观看者在众多的直播平台中选择微博“一直播”平台观看,是基于其不可替代的主播资源和便捷性,同时更多的用户期望网络直播在提高外在管理因素,除法律监管的健全,平台的巡查监控等等外,网络主播自身素质的提高是更重要的,从源头上改变才能根治网络直播平台乱象横生的现状。

参考文献:

[1]喻国明.传统媒体内容变现能力在直线下降[N].华夏时报,2016年6月6日,

[2]“2015年中国在线直播市场数据”[R].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

[3]“网红经济--美丽的泡沫还是未来的走向”[J].经济师.:2016(7).

[4]“网络直播热背后的隐秘操盘手”[N].脑报.2016年5月16日(003).

[5]王婧.微博传播的传播模式及应用研究[D].

第7篇:网红经济的特点范文

在说“口红音乐”之前,有必要解释一下“口红效应”。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首次提出的“口红效应”经济理论,其意思是指因经济萧条而导致口红热卖的一种有趣的经济现象,也叫“低价产品偏爱趋势”。在美国,每当经济不景气时,口红的销量反而会直线上升。这是因为,在美国,人们认为口红是一种比较廉价的消费品,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人们会转而购买比较廉价的商品。口红作为一种“廉价的非必要之物”,可以对消费者起到一种“安慰”的作用。再有,经济的衰退会让一些人的收入降低,这样手中反而会出现一些“小闲钱”,正好去买一些“廉价的非必要之物”。“口红效应”理论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套用于艺术消费上,则是好莱坞电影却乘势腾飞,热闹的歌舞片大行其道,给观众带来欢乐和希望,还让卓别林和秀兰・邓波儿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

“口红效应”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电影产业中提及率最高的词汇之一。近几年来,中国内地电影市场异军突起,电影投拍量、影院银幕数量、票房数值及观影人数均成倍数级增长,《捉妖记》20.6亿元票房更是一跃成为华语电影NO.1。毫无疑问,“口红效应”的最大显性受益者是电影产业。其实,“口红效应”在流行音乐市场上的表现亦不容小觑。如果说电影市场上有《捉妖记》值得一提,那么今年的流行音乐市场上诸如李志、“好妹妹”等冲破既定模式、杀进工体并异乎寻常的爆红的局面,此等“作妖记”则更值得大书特书!

当然,就事论事的“大书特书”已然够多,我们还是不妨抛开经济原因,也撇开市场运作的偶然性,而从社会学的角度列举几个促成“口红效应”的潜在因素。

首先来讲,“口红效应”是网络时代的阶段性产物。网络时代不仅仅打破了传统经济和物流,也改变了人们的审美表达。从网络时代伊始,口语化、世俗化的民间写作就已经为“波普”式市场文艺的爆发奠定了基础,而这一次的“口红效应”只是序幕。

第8篇:网红经济的特点范文

围绕其节目“是否粗俗低级”,口水仗都打了好几轮,长安君(微信ID:changan-j)就不凑热闹了。如果说,互联网崛起使人类走进“大众麦克风时代”,那“网红”无疑是把“大众麦克风”玩得风生水起的一群人。近来,除了papi酱,一些网络直播间的女主播们也“事业不顺”。似乎一夜之间,她们的日子不好过了起来。

于是今天,长安君想跟小伙伴们聊的是——“网红”怎么了?以及,TA们还有未来吗?

今年是我国接入互联网的第22个年头。从Web1.0到Web2.0,从PC终端到移动终端,互联网瞬息万变,功能也愈发强大。互联网催生出独特的文化,这种文化呈现出一个明显的规律:往往一个新生事物,崛起于边缘,新兴于野蛮,盛隆于失控,治理于狂野,冷峭于肃杀,衰败于风险,回暖于主流,持续于产业。

作为网络文化的衍生物,“网红”近年来发展势头正劲。这群“网络红人”,因某个符合网民“审美”或“审丑”心理的事件或行为,被互联网传播、放大而得到广泛关注。有的“网红”甚至成为一定范围内的意见领袖,影响着网络空间的话语构建。

奶茶妹妹、王思聪、凤姐、papi酱……不知道这些名字的小伙伴,请后台留言长安君单独给你点个赞。“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网红”发展到今天,已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它的历史你却不能不知——

十多年前,“网红1.0时代”已经来临,其特征是“草根化”。代表人物有凤姐、芙蓉姐姐、奶茶妹妹、犀利哥等。那时的“网红”,某种程度上,折射的是互联网的“解构文化”和“颠覆文化”。再具体点说,他们多是具体的人,名气引爆点通常有故事做铺垫,成名周期长,本质上仍然还带着传统“明星”的范儿。

随后,“网红2.0时代”来临,其特征是“符号化”。很多“新网红”的一夜成名,靠的是价值观共鸣。有时只需一句话或一张图,都会掀起全民创作、全民传播的浪潮。比如,小伙伴们很熟悉的“杜甫很忙”、暴走漫画、“臣妾做不到”、“主要看气质”等。与其说是“网红”流行,不如说是“网红”受众力量的崛起。

而现在我们所身处的,是“网红3.0时代”。Papi酱,就是典型。

其特征是“品牌化”。Papi酱们已经不止娱乐那么简单了,商业属性凸显,并呈现出去政治化传播的特征。而且,雷军、周鸿祎、王思聪、董明珠、罗永浩……政治人物和商业人物也逐渐加入“网红”的队列,但他们往往不提政治和商业,而是通过宣扬自己赞同的价值观,暗中形成一种事先张扬的网络营销。“网红”逐渐演变成了“网红经济”,弥漫上了金钱的味道。

如果对“网红经济”下个定义,那不妨说是这6个字——“价值观货币化”。“网红=价值观”,“经济=货币化”。毫无疑问,在“网红3.0时代”,“网红”的价值观是可以用来卖钱的。一个应运而生的社会问题就出现了:既然“网红”可以变现,在这个虚拟名利场上,必然就会存在为了攫取经济利益而不择手段的无良“网红”。

有人消费色情,有人消费戾气,有人消费其他。有买,就有卖。当卖方底线越来越低时,很难指望买方“出淤泥而不染”。

比如,下面这样的“网红”,就触碰了法律底线——

为了获取更大的商业利益,部分无良“网红”在跟自己粉丝互动的过程中,往往充满刺激性的语言、挑逗性的行为和低俗性的审美趣味,有的甚至会在镜头前干一些毁三观的事。经常有新闻报道称,不少月入惊人数字的网络女主播,以对话、脱衣为条件,要求粉丝给红包,让许多未成年粉丝哗哗往外掏钱……

而这样的“网红”,则频频在公序良俗等软性底线上打擦边球——

一些“网红”为搏出位,在网络上炫富,宣扬不劳而获的拜金价值观。很多青少年不了解真相,还以为这就是自己应该去过的生活,导致为自身错误地进行了社会定位。等他们走上社会后,发现生活满不是这些“网红”宣扬的样子,失望和愤懑随即产生,其中就不乏有酿成悲剧的实例。

所以,papi酱和网络直播间接连被规范,先别忙着吐槽,这可能涉及“网红”的未来呢!

大概所有人都认同,无论网上网下,没有“法外之地”。任何人、行业、新业态,没有规范便会失控;过火,便可能反噬自身。一些“网红”靠公然违法或者打“擦边球”赚得盘满钵满,总要由另一部分人来买单,或者干脆,全社会都必须成为买单者。这种模式可以持久吗?抱歉,不能。

作为一种小伙伴们都喜闻乐见的文化形态,长安君不希望“网红”消失——当然,也不可能消失。但“网红”乃至整个产业链,至少要有底线。

比如这三条底线,不知小伙伴们是否也认同?第一条,是法律底线。任何一个互联网产业,其初始阶段基本都处于社会的边缘。随着发展,势必要被纳入社会主流产业,所谓“主流化改造”。“网红经济”有它积极的能创造价值的一面,但所谓“主流化改造”,就是要让该产业的任何一个环节,都符合公序良俗,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只有这样,“网红经济”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它的正面能量,同时,将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压缩到最低。

第二条,是道德底线。越来越多的微媒微号和网络红人奋战在舆论场中,经济效益、粉丝的崇拜及各种荣誉是“催化剂”。付出劳动,收取效益,这种利益化诉求很合理,但必须有一个大前提,即:经济利益应该同道德伦理相均衡。中国有句古话:“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第三条,是对未成年人负责。长安君的小伙伴中,不少已为人父母。甚至“网红”自己,也会成为父母。对“网红”的这个底线期待,毋庸赘言。即使是一个普通网友,在法治国家,一切成年人,都要谨慎地评估自身产业,对于青少年的导向。网上传播的内容,是否会对青少年造成偏激的影响。无论中外,概莫能外。毕竟,网络不只是我们的,还是下一代的。他们的青春注定与网络相连,为他们维系一个健康有序的空间,是某种成熟社会的标志。

写到这里,长安君正好看到一个关于papi酱的最新消息——papi酱首单广告拍出2200万天价。以为下线整改就能“压垮”这个“网红”?不要太小瞧papi酱了。真有含金量的“网红”,能游刃有余地在底线之上起舞。如果非要突破底线才能“红”,那,这个“网红”不要也罢。

以后,给“网红”一点挑战吧!否则,一水儿的v脸姐妹团都能成“网红”,长安君分辨谁是谁也很花时间的。

同意的举手!

(注:作者沈阳系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导,微博名:@新媒沈阳,网址:gsdata.cn,本文网红阶段划分部分来自作者的演讲幻灯片)

长安剑致力于创作精品好文,欢迎小伙伴分享转发,微信公众号转载此文需标注“转自长安剑微信公众号ID:changan-j”并标明作者,否则视为侵权。

有想向长安君投稿的小伙伴,可以发至这个邮箱喔:changanjwj@163.com等你!

互动区

昨日文章《重磅信息!的新头衔公布:军委联指总指挥》、《【穿越之“法”】林黛玉的钱去哪儿了?《红楼梦》中话继承》、《三分钟法治新闻全知道》、《【实用帖】70年后,你的房子产权属于谁?看完这个就全明白了!》

@“蝉鸣林溪”:大大威武。

@“toolove”:黛玉父亲死去,在当时的制度下她一个孤女是分不到多少遗产的,就算有贾府出面料理有钱也到不了自己手里,且一个小姐是没法过问这种事的,所以她说自己一无所有确是真的!

@“雁渡秋山”:长安君读《红楼梦》比较细,甚好!

第9篇:网红经济的特点范文

不只是女播客,同样火起来的还有Skm破音,Skm破音是美拍里面一名高颜值的男主播,目前粉丝121万,总播放量超过一千万,《新年猴嗨森》短视频被赞11.7万次。与一般的歌手不同,破音的美拍内容比较特别,他自己会比较注意和粉丝之间的互动沟通,而“破家军”(他的粉丝团)则会投桃报李,为他的每支歌手打歌词,创造了#弹幕填歌词#的形式,并将#弹幕填歌词#在美拍中形成一种潮流。

新晋升的网红总是伴随着疑惑,担忧和乐观都有,乐观派认为,视频生产门槛已降低到历史最低点。并且列举了很多例子做佐证,比如:“主流的智能手机终端都已经支持1080p的高清视频录制;手机端的剪辑甚至特效APP已经足够流行;基于社交网络,用户生产的视频内容可以迅速流行。”因此“内容分发模式的变化为碎片化的视频创造前所未有的消费场景。”

质疑派的观点主要集中在“如何避免”火一把就死的尴尬局面,毕竟在互联网界这样的例子多的数不胜数,如果这些短视频平台上的草根网红不能够维持其不断的内容生产力,是不是会像这些被施加“速生速死”魔咒的现象级产品一样,在大红大紫之后迅速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之中?

质疑也好,力挺也罢,在我看来都忽视了一个关键的事实,网红经济爆红背后,短视频平台已经成为了网红经济的温床,这些不断涌现出的网红主播,成名路径都非常相似:先在美拍这样的短视频平台上传短视频,积累用户和名气,成名之后再延伸到其他领域,短视频平台实质已经成了网红经济的。

为什么短视频成了网红经济的温床

我们回顾一下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历程就能发现,移动互联网内容形态大致经历了这样的几个阶段,从最早的图文,到语音,再到短视频,以及现在风头正劲的直播,每一代形态的扩充都是为手机用户增加了更多的使用场景。背后的推动力是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手机技术的升级换代。现在的智能手机的运算能力已经堪比小型电脑,或者换句话说,电脑正在朝着手机的形态进行演变,便携是标配,短视频的兴起,很大程度上迎合了这种场景的需求。

来自行业研究机构《2015移动视频应用行业报告》显示,在所有移动视频应用中,短视频应用款数最少,仅占6.1%,但用户数增长幅度却是最大的,同比增长401.3%。可见短视频在整个移动互联网的受欢迎程度。

短视频的兴起无外乎两个原因:一方面是需求长期处于洼地,另一方面是因为视频生产门槛已经降到最低——我已经想不出有什么比拿起手机打开app就可以录视频直播更方便的方法了。有死角?没关系,自动帮你p图,需要固定位置?淘宝有支架可以买。不想加五毛钱的特效?AE级别的特效做不到,但一般简单的特效肯定没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图文时代,语音时代中,具有表演,搞怪,模仿能力的人被赋能和激活——于是我们看到,在类似美拍这样的网站上,才能诞生这么多有才艺有趣的的视频内容。

网红经济某种意义属于社群经济或者粉丝经济的范畴,但实现形式主要是通过直播(秀场)平台来实现的。从技术角度来说,相对直播,录播也是最容易过渡的一种内容形态,因此我们看到,大量的移动直播app,映客也好,花椒也好,ME直播也好,早期的市场扩张,都是围绕短视频平台进行的,美拍,唱吧,faceU等都是网红们活跃的平台,市场推广人员在这些平台里不断搜罗已经成名的或者潜在的女主播,邀请其加入直播平台。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这些短视频平台成了直播行业的上游供应商。

在短视频平台里成名的主播们,papi酱也好,Skm破音也好,艾克里里也好,变现的方法也非常多,以他们的影响力,一场付费的直播,一个小时至少数万元入账,此外还有虚拟道具的分成,以及电商,广告的收入,活跃在各大移动直播的女主播们,很多月入百万,坐拥这么多的粉丝拥趸,想不赚钱,都难。

美拍成了造星平台,表明上看是成就了其他内容平台,比如映客花椒,美拍在网红经济中并没有获利。但实质上,美拍的价值其实并没有被完全挖掘出来,网红经济的供给端,也是主播资源大部分都是靠短视频平台去培养,再主动或者被动的延伸到其他内容平台去变现,这中间的价值差价,有点类似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差价,手头有资源,那么短视频网站几乎可以毫不费力的切入网红培养,网红经纪包装这条线上,美拍负责艺人全方位的包装和培训,再输送到其他平台然后分成。

短视频是风向标,国外已经在这么玩了

短视频是天然的筛选工具,UGC很大程度上能够解决信息过滤和分发的问题,尤其是对于拥有巨大流量和分发能力的短视频平台,播放量,粉丝数,评论数,以及能否出现在首页,这些数据都决定了这个主播的人气以及潜在的商业价值。

放眼国外,老外现在已经在这么玩了。

来自好奇心的报道,Instagram成为了印第安纳大学的另一个研究要素。Instagram已然成为时尚圈的重要阵地。如今品牌找代言人、经纪公司找模特,都要绕不开它。为了预测下一位超模,研究者会评估新人的Instagram表现,包括关注人数、发图片的频率、点赞数量、评论数,甚至还要统计评论的有效性。比如喜欢你的记为正向,吐槽你的标成负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