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跨国投资的方式范文

跨国投资的方式精选(九篇)

跨国投资的方式

第1篇:跨国投资的方式范文

现状分析

随着全球竞争的加剧和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寻求国际化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有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两种。然而,企业必须选择以何种方式进入。

绿地投资是指采用独资或合资的方式在东道国兴建全新的企业,形成新的生产能力,是一种传统的对外直接投资方式。跨国并购是指跨国公司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渠道,依照东道国的法律取得东道国现有企业的全部或者部分资产所有权的投资行为。

一、2005年后跨国并购所占比重上升,但绿地投资仍是主要方式

我国跨国并购比重于2005年开始上升,而2005-2009年中,只有05年和08年跨国并购所占的比重略高于50%,其余三年都明显低于50%。同时,05年和08年两年跨国并购额明显上升,主要是由少数几宗大型并购推动的。

二、跨国并购多由国有企业完成,民营中小企业多采取绿地投资方式

目前,我国81%的海外并购交易是由国有企业进行的,民营企业在总量中只占12%。已完成的比较著名的民营企业跨国并购案例都是由国有企业完成的。调查表明,目前民营中小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多采取新建独资企业和新建合资企业的绿地投资方式,并购方式采用较少。

三、跨国并购的主要目标是获取战略性资产,而绿地投资则是拓展新市场

调查结果显示,寻求市场是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第一诱因,其次是寻求降低成本和获得效率。然而,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主要目标是获得战略性资源。调查表明,45%的大型国有企业跨国并购的首位目标是获取自然资源,而民营中小企业绿地投资的首位目标是拓展新市场。

四、跨国并购主要集中于经济发达地区,绿地投资集中于经济不发达地区

绿地投资主要集中于经济不发达的亚洲和拉丁美洲,比重分别为71%和20%;跨国并购在经济发达的北美和欧盟的比重则明显增加。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往往是为了获取全球性的营销网络资源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资源,而这些资源通常存在于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老牌企业之中。

对策建议

本文通过分析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的现状,从而知道了企业在选择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时,均受到了企业自身特征、行业因素和地区因素等的不同影响。因而,我国企业在进行对外投资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在进入前要对东道国的法律政策和市场状况等情况有一定的了解

若东道国对跨国并购进行相关的法律限制,那么就尽量避免采用此方式。若东道国的市场是一个新兴市场,其潜在的市场空间较大,较已饱和的市场容易开发,则可以采用绿地投资方式。若东道国存在一些能为企业提供互补性的战略资源,投资企业可以采用跨国并购的方式直接获取所需资源。

二、在持有股权比例方面,企业应尽量避免一次性获取绝对控股权

企业在能够对海外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发挥实质性影响的前提下,尽量避免一次性获取绝对控股权。这样一方面可分散投资,实现资产多元化,保障海外资产安全;另一方面,可降低东道国政府和民众对我国企业的疑虑,降低失败风险。

三、对于不同地区的投资,企业应采取差异化的投资方式

对于在东南亚和非洲的投资,应采取绿地投资方式;对于澳大利亚、加拿大和中东等能源、资源丰富的地区,应以跨国并购方式为主;对于欧美发达国家,也应以跨国并购为主;对于转型国家,更多采取绿地投资方式。

四、要帮助企业实现并购后的文化整合

对企业并购的支持,不能停留在并购前的资金支持上。并购后企业整合的成功,才使并购真正的成功。政府应发挥驻外机构、行业协会等组织的作用,帮助企业实现并购后的文化整合。

第2篇:跨国投资的方式范文

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

当前跨国公司投资已经成为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500强的跨国公司中已有约400家在华投资了2000多个项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家先后施行了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外商投资电信、民航、银行、保险、以及外商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上市公司公司国有股、法人股向外商转让、QFII等多项法规,进一步增强了跨国公司来华投资的信心。

国际闻名跨国公司纷纷加快在中国的投资步伐,跨国公司新投资和增资项目大量增多,去年1-11月,经国家计委(或报经国务院)审批的大中型外商投资项目38个,总投资逾120亿美元。一批由大型跨国公司投资的重化工、能源、汽车、电子等资金、技术密集型大项目相继签约和开工建设,银行、保险、商业流通等服务贸易领域的投资日趋活跃,新来华投资的跨国公司不断增加,我国吸引跨国公司投资呈现良性发展势头。

一、新的趋势和特点

相比入世前后,跨国公司在华的投资出现一些新的趋势和特点,主要集中以下三个方面:

(一)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

1、在外商投资最集中的加工制造业中,资金技术密集型项目明显增加。

如电子通信制造业,2001年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为70.9亿美元,占全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比重达15.1%,比1997年提高了9.2个百分点,2002年1-10月,这一比重进一步上升到17.1%.该行业国际前10位的跨国公司中,已有8家在华投资设立了130多个合资或独资企业,这些企业的产品已经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占据了相当的份额。

汽车行业中,上海大众、南京依维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增资,宝马、现代设立了新的合资项目,丰田、日产分别与一汽、二汽签署了全面的合资合作协议,本田计划在广州合资建立出口轿车基地。

石油及石化行业中,西气东输、上海联合异氰酸酯、福建炼油乙烯一体化等,均为闻名跨国公司投资的数十亿美元的特大型项目。

这些资金技术密集型的大项目弥补了我国产业链中的空白,并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企业为其配套,形成产业聚集的区域,极大地增加了我国制造业的技术水平、产品附加值和国际竞争能力。

2、随着入世后我国扩大服务贸易领域的对外开放,服务业利用外资发展迅速。

2002年1-9月,我国服务业吸收外资合同额161亿美元,同比增长36%;实际外资金额95亿美元,同比增长49%,约占我国同期实际利用外资的1/4.部分地区外商投资服务业的势头更加强劲,上海1-10月服务业吸收外资合同金额增长了97%.表明入世后境外投资者,非凡是跨国公司对我国服务业的投资日益活跃,服务业吸收外商投资的巨大潜力初步显现。

2002年以来,金融、商业领域吸引跨国公司投资取得了积极进展,其中,商业分销领域,新批外商投资商业企业17家,其中连锁企业16家,原有外商投资商业企业新设分店7家;银行领域,至9月底国内已设立外资银行分行147家,其中45家获准开展人民币业务,最近美国新侨投资参股深发展银行超过18%的股份;保险领域,继去年11月英国标准人寿等3家外国保险公司获准进入中国后,在华外资保险公司已达34家,设立的营业性机构约50家,近期汇丰集团出资6亿美元参股平安保险10%的股份;证券领域,德国安联公司己获批准,率先在北京组建了合资证券治理公司。

服务贸易领域一直是跨国公司投资的目标,一些跨国公司已预备多年,随着服务贸易领域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将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进入该领域,也是今后跨国公司投资的热点之一。跨国公司投资服务业,对我国服务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并可以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跨国公司更加注重本地化经营

经济全球化和激烈的国际竞争,促进了国际产业转移,跨国公司为提高全球竞争力和开拓中国市场,纷纷来华投资,而中国的综合优势使众多跨国公司增强了“扎根”中国的信心,跨国公司开始在中国推行全面的本地化经营策略。他们不仅利用中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在中国生产其产品,而且将全球经营网络中几个核心部分都向中国进行转移,在生产、研发、治理、采购、品牌各个方面都加强了本地化的进程。

1、跨国公司将生产制造中心向中国转移的速度加快。

虽然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大幅降低了进口关税,但是,从降低成本、增强国际竞争力和确保市场份额等长期战略考虑,跨国公司仍纷纷将制造业的生产重心向我国转移,将中国作为跨国公司重要的制造基地。

如拜耳公司、巴斯夫公司、Bp公司等都已经开始实施几十亿美元的大规模投资计划,在华建立一体化的生产基地。这也为中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2、在转移制造业的基础上,跨国公司加快了研发本土化的战略调整,在华设立研究开发中心。

目前我国外商投资设立的研发中心已近400家。摩托罗拉公司在华已有18家研发中心,去年9月又公布,将在未来5年增加10亿美元研发资金,并在北京建立全球研发基地。爱立信公司在已有6个研发中心基础上,去年5月在北京成立了中国研发总院。这些研发活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技术开发,而更关注于如何在中国特定的环境下面向全球进行最有优势的生产活动,将进一步提升中国在跨国公司全球经营中的地位。

3、随着跨国公司投资规模的扩大和投资水平的提升,原先分散投资、分散治理的模式已不适应其发展战略的需要,跨国公司客观要求将运营治理中心转移到中国。

目前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投资性公司已有约220家,大部分承担着统筹治理在华业务的职能,其中世界500强公司设立的投资性公司已超过120家,有很多将逐步向中国甚至亚洲地区的总部过渡。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和上海两地设立的跨国公司地区性总部已达28家,近期即将设立的还有4家。

4、为了增强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降低采购成本,许多跨国公司开始在华设立全球采购中心。

将中国质优价廉的商品和原材料、零部件同跨国公司强大的全球销售网络相结合,既扩大了中国的出口,也为跨国公司实现全球配置资源,不断发展壮大提供了动力。如沃尔玛公司,以深圳为基地,开始在全国布点,2001年在中国直接和间接采购的金额达103亿美元;GE公司明确表示,中国生产能力强的领域他们不预备投资建新厂,而将进行大规模的采购,2001年GE的医疗部门在华采购达3亿美元,联合利华也公布将在上海建立全球采购中心,未来5年内采购原材料和商品超过5亿美元。

跨国公司在品牌、人才等方面也加大了本地化的力度,将“中国化”作为实现全球化的一项重要战略,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中国经济的外部空间,同时也给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宏观治理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三)投资的方式更加多样化

入世后,跨国公司加快进入中国的同时,投资方式逐步突破了传统的“三资”模式,呈现出更加多样化的新局面。

1、外商独资方式发展迅速

外商独资方式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并呈上升趋势。2002年1-10月新批外商独资企业18049家,占新批外商投资企业总数的65.3%,同比提高了6.3个百分点。新批外商独资项目合同外资金额为512.7亿美元,比重达68.4%,比2001年同期上升7.5个百分点。反映出我国的投资环境不断完善,外商对华投资信心进一步增强。

2、跨国并购已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

跨国公司对中国企业的并购同样怀有巨大的爱好。但跨国并购投资在我国发展比较缓慢。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数据,1991-2001年年平均金额只有12亿多美元,占全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平均比重仅为3.4%.对此,我国政府明确提出鼓励跨国公司采取并购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国家有关部门也在职权范围内制定了一些政策措施,使跨国并购在中国逐渐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2002年以来,跨国公司采取并购方式的投资项目明显增多,如法国通用水务公司收购上海浦东水厂和管网项目。

此外,BOT方式、经营权转让、项目融资、境外上市、外资收购国有金融资产治理公司处置的不良资产、中外合资的产业投资基金、引进“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等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积极成果。使跨国公司在华投资逐渐向多渠道、多方式转变,有利于更多更好地利用跨国公司投资。

二、抓住机遇,积极吸引跨国公司来华投资

跨国公司拥有资金、技术、治理、人才和全球营销网络等巨大优势。吸引跨国公司投资,对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都将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21世纪前20年翻两番的宏伟目标,快速增长的投资需求和日益扩大的巨大市场,为跨国公司提供了广阔的投资空间,我国面临利用跨国公司投资的良好机遇。抓住机遇,大力吸引并积极引导跨国公司投资,是今后我国利用外资工作的重要任务。

(一)积极营造有利于跨国公司投资的良好软硬环境

适应投资者结构改变、产业结构升级和生产经营方式变革等新情况,努力改进投资环境非凡是投资软环境,将成为中国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的要害因素。跨国公司更加重视受资国的法律环境、市场环境、人才、融资、物流、零部件等配套环境,对我国投资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改善投资环境已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比如,在减少审批环节、简化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方面,鼓励类不需要国家综合平衡的外商投资项目,由地方政府自行审批,在西部地区,鼓励类外商投资项目和西部地区的优势产业项目,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合并一道审批;国务院第一批取消的行政审批项目中,涉及外资的就有16个部门的35项等。但目前的投资环境还不能完全适应跨国公司投资的新形势。

必须全面继续改善和优化投资环境。要努力建立稳定、透明、可预见的法制环境,诚信、规范、统一的市场环境,物流通畅、中介服务体系健全、便于配套生产的企业发展环境,有利于人才聚集和可持续发展的人文和自然环境,加快解决外资企业发展中碰到的突出矛盾,使投资环境再上一个新台阶。进一步增强吸引跨国公司投资的综合竞争力。

(二)积极吸引和引导跨国公司投资,提高利用外资质量

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鼓励跨国公司投资现代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化;鼓励跨国公司投资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鼓励在华设立生产基地和制造中心;鼓励跨国公司和战略投资者参与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

要按照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承诺的地域、数量和时间表,积极扩大商业、外贸、银行、保险、旅游、会计、审计、律师等服务贸易领域的对外开放,使之成为我国吸引跨国公司投资新的增长点,并促进投资环境的进一步改善。

鼓励跨国公司在华设立采购中心、研发中心和地区性总部。适当放宽中西部地区吸收外商投资的条件,积极引导跨国公司参与中国的西部开发。抓紧修订《中西部地区吸收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鼓励跨国公司投资西部地区的优势产业,加快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步伐。

(三)多方式吸收跨国公司投资

第3篇:跨国投资的方式范文

创业投资是一种股权投资,寻求资本的长期投资收益,而不追求资本的流动性,属于直接投资的范畴。在知识经济时代,创业投资是推动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的关键因素,这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学界和商界的共识。从1995年至今,国际创业投资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根据普华永道公司研究报告提供的数据,1995年到2000年期间创业投资取得了爆发式的增长,全球创业资本筹资总额从440亿美元增加到2500亿美元;在2000年达到最高峰之后又呈现出快速下跌趋势,2002年下降到880亿美元;到2003年下半年开始复苏。商业活动的全球化和全球经济壁垒的逐渐消失,使得创业资本的跨国界流动日趋增多。而对于任何想要参与国际化竞争的国家来讲,创新能力是极其重要的;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一个健康成长的创业投资业能够帮助其经济驶入成熟的轨道,并且能推动其进入经济全球化参与者的前列。因此,一个国家的创业投资必须融入到国际市场中来,才能充分利用国际创业资本的供给和需求。实际上,在创业投资业最发达的美国,从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外国创业资本就占同期美国创业投资总额的10%左右,在2000年则达到了26%。在2002年,流入美国的境外创业资本占其总量的20%;在整个欧洲,国家之间的创业资本流动和海外流入占其创业资本总量的27%;在亚洲,创业资本在国家和地区之间跨界流动及海外流入占其总量的51%。这些数据表明,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跨国创业投资已经形成规模,成为了国际直接投资的一种新动向。

跨国创业投资产生的条件

跨国创业投资具有高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等特性。首先,创业投资的过程本身就具有较高的风险,而跨国界因素又带来了附加风险,如政治风险、汇率风险和高成本等。其次,在创业资本的运营过程中存在着资本的两级委托问题,即投资者与创业投资家之间、创业投资家与创业企业之间的委托关系,由此产生的信息不对称在创业企业运营中引起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第三,作为一种股权投资,创业投资的资本增值收益是通过股权转让退出创业资本而实现的,所以创业资本的退出问题独具特点。因此,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国际直接投资,跨国创业投资产生的条件更具复杂性。

1. 内部动因。折衷理论是解释国际直接投资动因的一个经典理论,折衷理论认为,当投资主体具备了企业优势(资本优势和管理优势)、内部化优势(内部交易优势)和投资区位优势时,就会导致国际直接投资行为。我们认为,这三种优势也是跨国创业投资的必要条件:第一,企业优势。跨国创业投资主体主要是专业创业投资公司和跨国公司附属的创业投资公司,两者都具有雄厚的资本优势:一是由于投资业绩显著形成的声誉品牌所带来的强大融资能力;二是由于长期经营自身积累的资本或母公司强大的资本支持。创业投资运营的特殊性使得创业投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投资主体凭借丰富的运营管理经验,其管理能力优势不仅体现在跨国创业投资整个过程的系统管理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对创业投资的增值服务上。所以说,跨国创业投资的内在动因首先是企业具备了跨国界投资的能力,其表现就是资本优势和管理优势。第二,区位优势。投资主体在选择投资区位时,首先要考虑的是该地区创业投资业发展的环境以及创业资本退出的环境。因为只有一个地区的投资环境有利于创业投资业的发展,大量的创业投资活动才会产生对外援资本的需求;而跨国创业投资的最终目的是创业资本的退出而获利,所以资本退出环境是区位分析的重要因素。另外,由于投资主体的投资偏好和投资战略的不同,对投资区位的选择也各有偏重。例如对行业投资的偏重,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创业企业投资偏好,投资主体全球投资战略的统一部署的需求等。第三,内部化优势。内部化优势主要体现在减少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包括产品关联和技术转让等。当跨国公司附属的创业投资公司进行跨国创业投资经营时,内部化优势就会体现出来,例如在创业资本退出时可以通过公司系统内部转让或并购,减少了交易成本,还可以满足公司总体投资战略的要求。

另外,风险分散理论、寡占理论和学习期权理论也可以解释跨国创业投资的动因。第一,创业投资的高风险性客观上需要利用国际化分散投资降低风险已获取较稳定的收益。第二,作为一种投资战略,跟随竞争对手进行跨国创业投资以维持寡占平衡,是投资者保持市场地位的一种策略。第三,为了保持在某个领域里的技术优势,投资者需要在全球范围内搜寻最优的技术创新项目,甘愿冒着一定的风险进行跨国前期投资,以获取技术创新的投资选择权。

2.外部环境。如果说内部动因是决定跨国创业投资的主观因素,那么外部环境则是影响跨国创业投资的客观因素。与一般国际直接投资相比,跨国创业投资的特殊性对外部环境的要求更为苛刻。第一是国际投资环境。首先,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运动使得全球经济壁垒逐渐降低,从而推动了资本市场国际化的发展,创业资本的跨国界流动更加通畅;其次,对技术创新的追求增加了对创业资本的需求,相应地也拉动了创业资本的供给,国际创业资本市场的供求关系得到了改善。第二是东道国创业投资环境。东道国对创业投资的规制和国内创业投资业的活跃性是吸引跨国创业投资的基础。基于对创业投资重要性的认识,许多国家制定了专项政策以吸引国际创业资本;东道国创业投资业的发达程度和集聚效应(区域集聚和行业集聚),对国际创业资本的进入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第三是创业投资退出环境。创业投资是靠资本的退出来实现其投资收益的,所以对退出环境的要求显得尤为重要。退出环境一般包括资本市场特别是IPO市场、政策环境、法律环境和国际环境等,这些因素决定了国际创业资本从东道国国内渠道和国际渠道退出的选择和效益。

跨国创业投资的进入模式

国际直接投资的进入模式指的是投资方的资本、技术、管理技能等生产要素进入他国市场的途径以及相关的法律制度安排。传统的国际直接投资进入模式主要有绿地投资、合资企业和跨国并购,这三种进入模式都是将东道国的资产置于跨国公司(投资方)的控制之下,都涉及到一国企业对另一国企业的管理控制。相比而言,跨国创业投资的进入模式显然有其独特性:首先,跨国创业投资不追求对所投资创业企业的资产控制,而通常以可转换优先股、可转换债券等特别的股权安排来投资;其次,投资方通过创业投资家对所投资创业企业提供增值服务,提高创业资本的运营效率,使得投资方和引资方的合作关系更为密切;再次,跨国创业投资要依靠创业资本的跨国退出来获得投资收益,对引资方的资本市场环境和政策法规环境要求较高。因此,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我们认为跨国创业投资主要的进入模式有以下几种:

1. 直接投资。直接投资是指投资方以直接投资于东道国创业企业的方式进入东道国市场。直接投资进入模式一般适用于投资国和东道国创业投资行业环境差别不大的情况。这里的环境因素主要是项目搜寻,跨国投资风险控制,资本退出渠道等。根据投资方数量的多少,我们还可以把直接投资进入模式分为两种:第一是独立直接投资。境外投资者单独对东道国创业企业进行投资。跨国公司附属的创业投资公司大多采用这种模式,因为其投资目的主要是满足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安排,而且独自直接投资其经营战略明确,资本退出比较容易(必要时可以在跨国公司内部转让)。专业创业投资公司进行独自直接投资时,主要是对项目的投资预期看好。第二是联合直接投资。境外投资者联合其他创业投资者对东道国创业企业进行投资,联合方既可以是境外创业投资公司也可以是东道国的创业投资公司。联合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一是分散创业投资风险,二是拓宽资本退出的渠道。这种模式一般用于投资额较大的项目和分阶段投资的项目,这样既分散了资本投资的风险又增加了阶段投资的融资能力,而且还能充分利用东道国和其他国家的资本退出渠道。

2. 间接投资。间接投资是指投资方以间接投资于东道国创业企业的方式进入东道国市场。间接投资进入模式一般适用于投资国和东道国创业投资行业环境差别较大的情况。由于投资环境差别较大,创业资本的进入、运作和退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随之加大,为减少投资风险投资方通过与东道国创业投资机构合资的方式进入。根据合资方式的不同,我们亦可以把间接投资进入模式分为两种:第一是联合间接投资。境外投资者与东道国创业投资机构合资成立新的创业投资公司。新创业投资公司的优势体现在双方资金和管理优势的联合,其主要投资对象是东道国内的创业企业,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境外投资者的风险,另一方面可以增加东道国创业投资机构的资金量。专业创业投资公司在开始进入一个国家市场时采用这种模式比较稳妥。第二是委托间接投资。境外投资者在本国注册创业投资基金而委托东道国创业投资机构管理。这种间接投资模式的目的一是充分利用东道国创业投资机构的优势发掘该国有潜力的创业企业,二是充分利用本国的资本市场实现投资退出。通常是投资者资本规模较小或者投资经验较少时采用这种方式;另外有些专项创业投资基金的主要业务在东道国,而本国的资本退出便利,这种情况下委托间接投资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跨国创业投资产生的影响

创业投资已经成为新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对一个国家的技术创新、经济发展、就业和社会福利等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Kortum和Lerner(1998)以美国20个产业三十年来的数据为样本,研究了创业投资对产业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某一产业中,创业资本增加会带来专利发明数量的增加,虽然近几年来投向研究与开发的创业资本比例不足3%,但估计创业投资对产业的创新贡献率可达15%。美国国家创业投资协会(NVCA)2003年公布了一份文件,分析了创业投资三十年来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在1970―2000年间,美国50个州的创业投资家总共向16278家企业投入了2733亿美元的创业资金,其中在1995―2000年间的投入就不少于1920亿美元;在2000年,创业企业雇用的员工为760万人,总销售额为1.3万亿美元,分别占全国职工总数的5.9%和国家GDP的13.1%;平均每3.6万美元的创业投资就会创造一个新的工作岗位。欧洲创业投资协会(EVCA)2002年了一份调研报告,基于351个创业企业5年来的资料,总结了创业投资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报告显示:95%的企业认为没有创业资本的支持它们将不能生存或者发展缓慢;60%的企业认为没有创业资本的支持肯定已经倒闭;平均每个企业增加了46个工作岗位,总数达到16143人。可见,创业投资的作用正日益凸现出来;那么,跨国创业投资对于东道国也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1. 强力推动技术进步。创业投资的范围主要是高新技术产业,跨国创业投资首先为东道国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巨大的资金支持,使这类高风险性产业得以生存和壮大;其次创业投资家提供的增值服务,大大提高了创业企业的成功率,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科技生产力。国外创业资本和管理资源的输入,强力地推动了东道国的技术进步。

2. 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把技术进步看作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跨国创业资本的投入一方面促进了技术进步,另一方面推动了东道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从而改变了经济增长的方式。另外,由于创业投资的对象主要是中小型企业,这将为东道国的劳动力资源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第4篇:跨国投资的方式范文

一、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及其影响

(一)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的积极作用

1.跨国公司带来了新技术、新产品,加快了我国工业技术进步的步伐

截至2003年,全球制造业500强跨国公司已有400多家在中国设立了投资项目。大跨国公司投资企业具有先进的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其技术转移效果更为显著。在汽车、家用电器、计算机、通讯器材、数控机床、仪器仪表、医疗器械、食品加工等领域,跨国公司投资企业或直接转让了技术,或带来了新产品和新工艺,促进了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使我国这些行业的技术和工艺在较短时间内缩小了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

2.促进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我国贸易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

在跨国公司投资和技术转移的推动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获得了高速增长。1996―2003年间,我国高新技术制造业产值年均增长率达到了20.8%,高于同期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9.9个百分点,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和整个产业结构升级做出了重要贡献。

3.跨国公司进入产生了多方面的技术溢出效应

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跨国公司进入使国内企业和消费者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先进技术、设备和产品,提高了国内消费者、企业及相关研发人员对新技术、新产品、新管理方式的学习兴趣和模仿能力。其次,面对跨国公司投资企业的竞争压力,国内企业纷纷加紧技术冲刺。再次,带动了为跨国公司配套的国内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时,跨国公司还为国内配套企业提供了技术标准、技术指导、产品样品、存货管理、物流等方面的技术支持,以帮助这些企业提高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另外,跨国公司通过OEM、ODM等方式,与国内配套企业建立长期供货公司,并逐步将配套企业纳入其全球生产体系。

此外,跨国公司在我国的技术转让和研发活动还产生了其他一些间接效应,包括人员培训、人才流动、技术创新的组织管理经验、各种层面的技术合作以及集群式研发等等。这些间接的促进作用不仅有利于我国创新体系的完善,而且有利于我国技术和人才市场的成熟发展。

(二)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的局限性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部分行业出让了市场,却没有换回先进技术

这种现象在饮料、啤酒、洗涤用品、化妆品等多国内产业以及计算机、移动通讯等高新技术产业比较突出。而且由于跨国公司进入后造成部分内资企业的市场份额萎缩,使我国一些本已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产业面临着人才流失和技术主导权失控的困境,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内资企业的研发活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2.跨国公司技术转让的水平仍然偏低,而且以生产设备等硬件技术为主

即使在利用外资中获益非浅的汽车、电子等行业,跨国公司对高端技术和核心技术也进行了封锁。在计算机、通讯设备制造等高新技术行业,跨国公司从全球布点出发,利用我国劳动力的总量和成本优势,在我国主要从事最终产品的加工组装,而关键零部件仍大量依靠进口。组装环节一般增值幅度小,技术含量低,不利于我国全面掌握技术、形成完整的生产和研发体系。

3.在技术转让方面,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外商投资企业的表现存在较大差距

一项调查显示,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全部进行了技术转让,来自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对华技术转让的有19家,占被调查对象的55.9%,进行技术转让的香港企业的数目和比例较低,仅有21家,占比为36.2%。从转让技术的类别来看,大跨国公司更注重对技术诀窍、服务性技术等“软技术”的转让(转让这两类技术的跨国公司均占被调查对象的100%),而对商标(品牌)的转让进行了更多限制,跨国公司在中国商标(品牌)转让的比例为75.6%。技术转让中的这种差距是由不同来源地外资企业的原有技术水平、投资动机等因素共同决定的。

4.挤占了我国有限的创新资源和科研人才

目前,跨国公司对我国科技人才的争夺不断升级。外资研发机构工作的专业人才中,我国本土的科技人才占了90%以上。一些大跨国公司通过在我国著名高校设立奖学金或及早签约的方式,将提前优秀人才招致麾下,增加了人才储备,拉大了与国内企业在人才竞争方面的差距。

5.跨国公司技术溢出的范围有限,其实际效果有待进一步扩大和提高

特别是在通过技术交流促进产业关联等方面,跨国公司技术溢出的作用较弱。一项对苏锡常三地科技园区中跨国公司投资企业与当地企业技术交流情况的调查显示,跨国公司投资企业很少与当地内资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信息方面的交流。另外,有关研究表明,即使跨国公司投资企业采用最先进的技术,从带动当地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角度上讲,在中国各行业中并未产生同等的溢出效果。内资企业与跨国公司投资企业之间竞争能力差距较小的行业,溢出效应相对容易产生。可见,技术溢出是有条件的,内资企业与跨国公司投资企业之间的技术差距是影响技术溢出效果的重要变量之一。

对于跨国公司技术转移中出现的这些不理想情况,应做具体分析。首先,利用外资过程中毕竟存在着“利益错位”。跨国公司不具有技术转移的天然动机,其技术转移安排要服从于全球战略和整体利润目标。出于维护竞争优势的考虑,跨国公司不可能转让过多的高新技术和关键技术。其次,外资来源构成不合理,直接影响到外资项目的技术含量和总体水平。再次,我们必须认识到在引进跨国公司投资过程中,有些技术根本就不可得。如可口可乐公司在世界任何地方投资都不会转让可乐配方。对于这类投资项目,还应从扩大国内消费选择、改善消费结构、增进消费者福利、刺激国内企业学习和模仿的角度看待跨国公司进入的意义。第四,我国自身技术吸收与创新能力有限,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跨国公司技术转让和技术溢出的效果。我国利用外资主要以直接大量重复引进生产能力为主,对跨国公司转让技术的再开发和创新投入一直较低,对引进技术的升级基本上处于跟踪爬行的状态。同时,在引资谈判中,由于信息不称,中方往往对外方技术的先进性缺乏准确的判断。这些都是造成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出现一些偏差的重要原因。

二、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移的新动向

加入WTO后,高速增长的经济和日益开放的投资环境使中国作为引资东道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跨国公司加快制造业海外转移的过程中,中国凭借丰富低成本的劳动力、巨大的市场潜力、完善的国内配套体系以及不断完善的投资环境,成为跨国公司产业转移重要的区位选择。同时,随着中国国内市场竞争不断加剧,跨国公司开始依据全球价值链,重新调整对华技术转让和研发投入的策略,使其对华技术转移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征。

(一)跨国公司投资企业技术转让步伐明显加快,已经成为我国技术引进的主要力量

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初期,其技术转让多采用渐进式策略。进入21世纪,跨国公司加紧了对中国市场的争夺。为了应对来自其他跨国公司投资企业和迅速成长的中国企业的竞争,跨国公司改变了技术转让策略,将其对中国的技术投入与中国市场的开拓同步进行。一项调查显示,目前,约有60%的跨国公司投资企业在中国采用了最近3年内的创新技术。大众汽车公司将在5年内投资60亿欧元与中国的合作伙伴共同扩大产能,并在现有车型的基础上,将大众汽车公司的全线产品平台向中国市场开放。

随着技术转移步伐加快,跨国公司投资企业的技术引进规模持续扩大,进而带动了我国技术引进的发展。据商务部统计,2002年我国共签订技术引进合同6072份,合同总金额为173.89亿美元,同比分别上升了55.7%和91.3%。(二)跨国公司投资企业由被动的技术转让转向自觉的技术投入

以往我国对外资企业的技术转让实行了一些强制性措施。2000年修改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规定设立外资企业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同时,国家给予使用先进技术的外资企业设备进口免征进口环节税等优惠待遇。但受制于国内市场发育状况及竞争环境,这些措施并未达到预期效果,技术转让成为引进跨国公司投资项目谈判中最大的难题。

加入WTO后,根据入世相关承诺,我国取消了对外资企业技术转让的硬性要求,相应放宽了专利保护期,加强了知识产权保护,从而为跨国公司技术投入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加之国内市场竞争的压力,这些因素促使跨国公司投资企业由原有保守、审慎的技术转让观念逐步转向自觉的、系统性的技术投入方略。

(三)跨国公司在华的研发活动日趋活跃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随着中国在全球制造业分工地位的提高以及国内市场竞争加剧,跨国公司掀起了在我国进行R&D投资的高潮。目前,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的各种形式的研发机构已达400多家。从研发机构的行业构成来看,跨国公司在华的研发活动主要涉及信息技术、商务技术、化工、医药、汽车、家电等行业。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的这种行业分布格局与跨国公司海外研发活动的行业特征基本一致,同时也与我国各行业的人才储备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现状有直接的关系。现阶段,跨国公司在我国进行研发活动仍侧重于适应型和专用技术的开发方面,其根本目的在于直接面对中国市场、招募优秀科技人才、寻求研发资源等。总体来看,这些R&D中心的建立及其技术开发活动有助于提高我国产业技术的整体水平,但也将进一步拉大内外资企业之间在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方面的差距。

(四)跨国公司加强了与内资企业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首先,随着内资企业竞争力的不断增强,跨国公司不仅将内资企业视为竞争对手,而且开始积极谋求与内资企业开展全方位的合作,与其建立长期的战略伙伴关系。在技术合作领域,近年来跨国公司与内资企业结成了各种形式的战略联盟。通过技术合作,跨国公司与内资企业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有助于内资企业加入跨国公司全球研发体系,实现研发的规模效应。其次,跨国公司将技术投入与中国相关配套能力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加大了对配套企业的技术支持力度。

(五)采取多种方式,强化技术控制

尽管近年来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移的速度和力度不断增强,但跨国公司技术控制的动机并为减弱。在进行大规模技术投入和研究开发的同时,跨国公司的技术控制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

1.设立独资企业,或通过增资扩股加强对合资企业的控制,以便于实行技术内部化策略

随着我国外资政策的放宽,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越来越倾向于采取独资的方式。1997年外商独资企业项目数开始超过合资企业,2002年独资项目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占当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总额的比重达到了60.15%,在各种利用外资方式中第一次居于首位。另外,在合资企业中,部分合资企业的外方通过增资控股等手段,取消中方原有的研发机构,或把中方的相关机构置于附属地位,使中方技术发展受制于外方。

2.从研发机构的投资方式和股权结构来看,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研发机构主要采取独资形式

跨国公司设立独资研发机构主要是出于防止技术外溢、延长技术收益期以及强化总公司对全球R&D活动的控制等战略考虑。

3.跨国公司为了在中国市场上保持长期的技术领先优势,十分注重对专利的保护

4.采取内部技术转让方式

2002年我国45%的技术引进项目属于跨国公司内部技术转让,同比上升了15%。另从不同行业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让的情况来看,内部转让仍是最主要的方式。

5.跨国公司加快了在中国的业务整合,并通过向产业上下游延伸,将其在华投资项目纳入其全球生产体系

尽管跨国公司的重组活动有利于跨国公司优化在中国市场上的资源配置,提高本土化程度,但同时跨国公司以此加强了对中国产业的整体控制,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中国相关产业各环节对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的依赖。

三、对策建议

第5篇:跨国投资的方式范文

关键词: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独资企业;合资企业;股份收购

随着我国开放政策的深入和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的了解加深,跨国公司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不断增加。据《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公布的资料,中国于2001年吸收外资446亿美元,是世界上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是世界上第六大投资吸引国。按照跨国公司对投资企业拥有股权比例的不同,可将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形式分为四种:1.同投资所在国成立合资企业。成立合资企业的双方共同投资,共同管理,共享利润,共担亏损和风险。2.在东道国成立独资企业。独资企业是指投入企业的资本完全由一国的投资者提供,投资者对投资企业的股权拥有的比例在95%以上的企业。3.收买并拥有外国企业的股份并达到一定比例。按照IMF的定义,凡拥有25%投票权的股东,即可视为直接控制。美国规定,凡拥有外国企业的股权10%以上者,均属于对外直接投资。4.投资者利润的再投资。

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形式主要是与中方企业成立合资企业,如世界闻名的汽车巨头丰田、通用、大众,通讯业的诺基亚、爱立信、摩托罗拉、日用品和洗涤用品行业的宝洁、高露洁等跨国公司均在华设立合资公司。但是,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经济的崛起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跨国公司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形式正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地采用独资或收购我国企业股份这两种形式,特别是收购我国上市企业的股份。在笔者看来,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形式的变化,主要有如下五个方面的原因:

一、跨国公司正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新一轮的战略调整

长期以来,中国政府出于保护本土企业的立场,对外商在华的投资领域、投资形式、投资比例、投资规模、经营范围等设置了许多政策壁垒。为适应当时的情况,跨国公司不得不采取化整为零的政策,将一个企业按照功能或生产程序分解为若干个部分,在不同的地区设立多个合资企业。结果, 跨国公司在华的各个企业在功能或产品上往往无实质性的差异,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其在华企业难以形成规模效益,也影响了全球或区域性财务的统筹安排。而有些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合资企业,基本上是各自为政,彼此之间缺乏功能、管理上的有机联系,对跨国公司实施总体经营战略、统一管理、共享资源造成困难。譬如,松下国际集团曾采用日本制造业辉煌时普遍采用的“事业部制”,在中国拥有50家企业。这50家企业都是独立法人企业,从研发生产到销售各自为政,这50家工厂的经营只能通过电话向日本的事业部请示,松下(中国)的统筹管理作用微乎其微。而还有些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合资企业,互为对手,互相竞争,造成渠道重复、品牌冲突和高昂的投入。再如德国大众在中国成立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两家合资公司。这一“以中治中”的模式曾是中国汽车业中外合资企业的典范。但现在,德国大众开始为自己“一女嫁二夫”的战略带来的麻烦困扰。一来这两家中方合资公司同时又是别的外资企业的核心合作伙伴(上汽与通用合作,一汽与丰田合作),在资源上总会有所倾斜;二是大众汽车车型冲突和品牌矛盾也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针对上述种种情况,跨国公司正在对中国业务进行战略调整,以期整合资源,凸现品牌,争取企业的控制权,从而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反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建立合理高效的管理机制和研发体系,最大限度地降低经营成本。在此过程中,松下、西门子、宝洁等跨国公司直接将原来设立的中外合资或合作企业转为外商独资企业,以便更好地协调全球战略,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通过规模经营降低成本,获得竞争优势。因此,进行战略调整,是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形式发生转变的重要原因。

二、跨国公司通过收购股份可以快速占有市场,取得规模经济,实现战略扩张

随着我国对外资并购的限制条件进一步放宽,以跨国公司为主的外资并购正成为我国WTO后的主要经济热点。WTO后,大量跨国公司争相进入我国,收购国内各行业的优势企业正成为跨国公司争夺中国市场的重要战略行动。我国加入WTO后,在跨国公司经营战略中所占地位显著上升,跨国公司将会选择收购国内经营状况较好的企业,向我国转移具有区位优势的生产环节,实现强强并购。据悉,索尼以超过亿元的人民币,1800万美元的溢价收购成都索贝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67%的股份,成为索贝的控股股东,其原因在于:一是索贝10年来在多媒体技术上的开发力量;二是索贝已建立起全国营销和服务体系。由于索尼在中国目前只拥有单机销售网,而索贝形成的是系统集成。因此,索尼要实现本土化战略,还必须在销售系统上进行变革。事实上,像索尼这样的境外资本通过向国内企业购买部分股权且实现控股来进行投资的,近来在家电业、零售业、制造业等均有突出案例,如联合利华收购和路雪、中华等国内名牌,伊莱克斯收购东宝,东洋电机收购中意的空调生产线等。目前,我国不少上市公司拥有垄断性经济资源,加上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程度不高,地区分割、行业分割的现象相当普遍,相当多行业的进入壁垒仍较高。跨国公司收购这类公司,不仅可以迅速占领国内市场,而且可以为跨国公司打破行业壁垒。另一方面,我国的上市公司基本上处于所属行业的前列甚至龙头地位,经营管理和生产设备等各项经济指标位列行业前茅。他们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致力于熟悉国内市场,重视内部经营管理,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管理和营销网络,以及知名本土品牌等核心资产。这些公司正为跨国公司所青睐,在跨国公司的“本地化”战略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收购这样的公司,技术转移和管理磨合的成本较低,能够实现并购的战略目的。

三、中国市场孕育的机会和中国投资政策的进一步开放是跨国公司改变其投资形式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现在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快速增长的经济实体。近几年来,由于亚洲金融危机和9.11事件的影响,加上各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全球经济整体低迷,北美、日本和欧洲经济疲软,增长乏力。但中国经济却实现了快速增长。2002年中国GDP增长率达到7.7%,2003年中国第一季度GDP实现9.9%的增长,第二季度虽有SARS的影响,但GDP增长也达到6.7%.据多家权威机构估计,中国2003年全年可实现8%左右的增长。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正成为世界经济回暖的动力,吸引了无数跨国公司的眼光并使得众多的跨国公司纷纷调整中国市场在其全球战略中的地位。而中国于2001年年底加入WTO以后,将按照协议的承诺,在“入世”后35年的时间内逐步开放非国家经济命脉性质领域的合资壁垒。这意味着跨国公司打破在中国的“合资瓶颈”的机会来了。因此,跨国公司越来越多地采用在中国成立独资企业的形式。

四、强化管理,减少跨文化管理冲突的发生也是跨国公司改变其投资形式的原因

一般说来,跨国公司通过与中方公司成立合资企业,可以与东道国政府、顾客、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建立良好的协调关系,有利于当地业务的发展。其次中方公司通常对当地的社会文化、风俗语言、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经济政治体制及经营环境十分熟悉,有利于把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目标与当地的现实状况联系起来,减少判断偏差和决策失误。但是由于跨国公司、合资公司、中方公司拥有各自的立场,而且由于文化、管理、社会传统、价值观取向等方面的差异和冲突,跨国公司通常很难通过成立合资企业来协调并实现它的全球战略。例如有一家叫星海货运码头公司的中泰合资企业,一次公司出现失火,中方经理离开办公室赶去抢险,回来后反而遭到坐在办公室里纹丝不动的泰方经理的责备。泰方经理认为他去灭火,不仅不能起多大作用,反而是一种人才的使用不当和浪费。可以想象,在此后的合作过程中,摩擦和冲突肯定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选择建立独资企业的投资形式,以期提高决策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协调全球战略,减少跨文化管理冲突的发生。

五、跨国公司对技术的控制性增强也是其改变投资形式的原因之一

跨国公司的显著特征之一是对技术的独占性。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其核心就是技术的竞争,谁拥有了最先进的技术谁就会在竞争中取得优势。跨国公司拥有的技术大都是专有技术,因此,如何控制和对技术保密就成为跨国公司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总结以往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情况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规律:越是高新技术产业外商投资企业越是要对企业控股,越是技术先进的企业,跨国公司越是要采取独资形式。跨国公司在中国采用的技术主要还是以应用技术为主。通常来讲,在独资企业和外方控股的合营企业中,跨过公司转让的技术都是在中国国内领先的。实际情况也表明跨国公司投资的独资企业的技术先进程度要优于合营企业,合营企业中跨国公司控股的企业的技术水平要优于其不控股的合营企业,跨国公司投资企业的技术水平要大大优于其向内资企业转让的技术,这也是这几年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大多选择独资企业的原因之一。2001年外商投资设立的项目中独资企业占60%以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这一趋势愈加明显,2002年外商投资新设立的项目中独资企业进一步上升到65%以上。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跨国公司对技术的控制性增强也是其改变投资形式的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第6篇:跨国投资的方式范文

关键词:文化差异 跨国公司 投资模式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利用外资的成绩显著。截至2011年,我国已累计吸收外商直接投资11643.92亿美元。2010年和2011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超过1000亿美元,居发展中国家的首位,全球第二位。可见,中国已成为企业跨国经营的首选国家之一。而对于在华投资的跨国公司而言,其进入模式的选择至关重要。因为一旦确定采用一种模式之后,企业便不能在不失去原有资源的前提下迅速撤回资本,或是在短期内转变投资资源。由此看来,选择正确的进入模式是企业跨国经营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模式的选择受到多种内部或外部因素的影响,包括母国企业所有权优势、母国企业战略目标、东道国产业环境和东道国制度环境。而在这些因素中,文化差异因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跨国公司自身包含了多种不同的文化,其在跨国经营的过程中远离母国,必然会面临来自东道国的文化摩擦与碰撞,这会给跨国公司的国际化经营带来一定的投资风险与经营阻碍。Mi-roshink(2008)指出,对跨国公司海外业务出现的问题和失败原因的分析表明文化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东道国与母国的文化差异正在成为跨国公司经营决策时不能不考虑的重要因素。因此,笔者试图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分析文化差异对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进入模式的影响。

一、文献回顾与评析

母国与东道国之间的文化差异,是影响跨国公司进入模式的重要因素。跨国公司在华进行直接投资时,需要在独资与合资的进入模式之间作出选择,但是文化差异对跨国公司进入模式产生影响的程度目前仍没有定论。根据现有的文献,国内外学者对该问题的讨论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是交易成本理论。按照交易成本理论,跨国公司在海外市场选择不同的进入模式体现了跨国公司对目标市场控制程度的偏好,是跨国公司基于成本与收益比较后的最终抉择。跨国公司从合资经营中获得的收益包括在本国经营不能得到的互补性资源、销售市场、由合资伙伴控制的专用性资产,并可以通过合资伙伴学习在东道国经营的经验和知识等。而在合资经营中,由于专用性资产、环境和行为的不确定导致的市场风险,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合作伙伴之间的机会主义行为,容易引起内部交易成本上升。因此,如果交易中存在大量专用性资产,以及在交易各方行为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为了最小化交易成本,文化上的巨大差距使跨国公司在进入时选择更大的控制权(Hennarta和Reddy,1997),即选择独资经营的进入模式。王俊(2007)在交易成本理论的基础上,以文化距离和心理距离为解释变量,运用Logit模型,分析了跨国公司母国与我国的文化差异对其进入模式的影响。其结果表明,跨国公司母国与我国的文化距离越大,其在华投资越倾向于合资经营;而跨国公司母国与我国的心理距离越大,其在华投资越倾向于独资经营。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跨国公司在根据文化差异决定在东道国投资的进入模式时,主要是出于降低风险的考虑。东道国与母国的文化差异越大,跨国公司在投资时就越倾向于选择合资经营的模式。一些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跨国公司在文化距离大的国家投资,获得当地知识非常困难,因此偏好于合资经营方式。在文化距离大的国家投资,还会因为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投资的风险,跨国公司倾向于利用合资形式以规避风险(Gatignon和Anderson,1988)。在文化差距大的东道国市场中放松对子公司的控制可以作为减少不确定性和信息交换成本的一种手段。在高文化差异的条件下,跨国公司希望有更大的灵活性,因此,在投资时更愿意选择较低投资比例的合资形式以规避风险。Brouthers(2002)在对西欧国家跨国公司进行的研究中发现,制造业的跨国公司在进入文化差异较大的东欧国家时更愿意选择合资经营方式而不是独资子公司。Kogut和Singh(1988)认为,较大的文化差异增加了跨国公司采用合资的可能性,文化差异越大,采用合资时失败的比率越低。Bell(1996)对荷兰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不管文化差异大小与否,合资经营都比独资经营更有可能性。根据Bell的解释,原因在于合资经营的原因是多重的,在文化差异较大的国家投资时合资经营可以较为容易地与当地企业沟通,而在文化差异不大的国家投资时合资经营同样可以达到便利合作研究以及成本削减等目的。

尽管学者们对于文化差异影响跨国公司在东道国投资时进入模式的问题存在不同的看法,但跨国公司必须充分考虑东道国的文化环境对公司今后的生存、运营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最终决定是选择合资还是独资模式来进入东道国市场。

二、文化差异的表现及度量标准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世界变成了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国界”在全球化的趋势面前越来越缺乏实际意义。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统一,使生产力要素和各种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有效配置。但是,无国界的生产和经营,并不意味着文化的界限和差别也随之消失。文化差异带来的矛盾和冲突,对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进入模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果跨国公司选择的进入模式不能降低文化差异造成的负面效应,这会对跨国公司的经营带来严峻的挑战。

(一)文化差异的表现

对于文化的定义,由于不同的学者、组织的角度不同,因此存在着差异。本文采用荷兰文化协作研究所所长霍夫斯蒂教授的观点:文化是一组织成员或者一种区划下的人群在精神气质方面的集体思维方式,是一种共同的心理程序。文化为一种复合体,包括人们的风俗习惯、法律道德、、一个地区或民族所具有的整个价值体系,是人们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生产方式中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而成。

文化差异主要是指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模式,存在语言沟通、、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社会组织、风俗习惯、教育和工作态度等方面的差异。文化差异源于文化产生的具体历史过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有其各自产生的历史的必然性与合理性。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彼此之间的差异就在于其历史环境的不同。任何一种文化,即使是同属一种文化体系,因各个民族所处地理环境不同、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不同,使得同属一个文化体系中的各个民族国家的文化呈现其独特的个性。尤其是民族文化的心理层面,即由于地域和历史原因长期形成的民族传统习俗、生活方式、社会风情、心理意识及思维模式,是一种具有特殊超稳定性的民族的整体心理结构和精神力量。它所具有的稳定性、长久性、普遍性、承继性等多种属性,使得民族文化在走向世界文化的过程中,永远保持着自身的特点。

在跨国经营中,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语言现象等文化差异成为跨文化交流的无形壁垒。对中国而言,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拥有了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机会。但许多有实力的公司在跨国经营中失利,其主要原因不在于资本和技术,而是缺乏对当地文化的理解,忽视了文化差异的影响,而这种差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思维方式的差异。

中国人多用意象思维方式,偏重于直观直觉,而英美人则是呈线性顺序进行演绎推理。在跨文化交流中,这种不同表现在不同国家的人对于客观事实的主观看法。中国人则着眼于对对方发出的信息或表明的态度所作出的直接反应。例如,对于一件产品或一项设计,不论满意与否,英美人倾向于先给予赞扬,而中国人往往更挑剔。对于别人的赞扬,中国人和英美人的反应也是不同的。英美国家的人对称赞会表现出欣赏、高兴的态度,认为对方的赞扬是对自己的认同和认可。而中国人觉得,谦逊是一种美德,因此得到他人赞赏时,则常会表现出不好意思和受之有愧之感。

2 价值观念的差异。

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其历史的发展不同,沉淀下来的文化也不尽相同。历史文化的不同会使人们在对待同一事物时形成不同的观念。在企业跨国经营的过程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时间观念、决策方式和处理冲突的态度上也会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例如,美国人信奉个人主义,在他们看来,个人敢于承担责任在美国人眼里是一种美德,是积极进取的表现。然而,中国人却十分注重集体决策,强调集体智慧。中西方价值观念差异导致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对某些事物理解不同,造成在企业经营及语言交际中不能相互沟通。

3 风俗习惯的差异。

中国与西方国家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在传统生活方式爱好、忌讳等方面体现出的风土人情都不尽相同。中国受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商务洽谈时,往往使用一些不确定的模糊词,来表现谦恭、随和的态度。而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说话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过多的模糊词则给人一种模棱两可、缺乏自信的印象。他们会觉得和中国人商务交往非常困难,造成商务往来的困难和低效率,造成了对外商务交往的冲突。

4 语言现象的差异。

美国文化学家萨姆瓦认为,对跨文化交流产生影响的文化因素,除了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外,还有语言形式和内涵的差异。不同的语言形式和丰富的语言内涵的客观存在影响着对语言的理解,成为跨文化交流的障碍,并造成跨国经营过程中的误会和冲突。两种文化中都具有某词句、某事物或某现象,但两种文化分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或感彩,因而影响语言的准确表达。

(二)度量文化差异的标准

1967—1973年,Hofstede对IBM公司的国际员工进行了问卷调查,用20种不同语言在72个国家里发放并回收了116000多份调查问卷。调查和分析的重点是问卷回答中员工价值观上表现出来的国别差异。在此项研究中,Hofstede提出了4个衡量各国文化的维度:权力距离(power distance)、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不确定性避免(uncertainty avoidance)和男性主义(masculinity)。

1 权力距离(PD)。

权力距离(PD)涉及一个基本问题,即人类社会的不平等问题,这种不平等表现在名望、财富、权力等方面的不平等。对此,不同社会采取了不同的应对策略,对于在这些领域保持地位上的稳固性有着不同的重视程度。在组织内部,权力的不平等是不可避免的,反映了管理者对权力的态度。来自高权力距离国家的经理,在组织中往往以领导人自居,善于控制下属,喜欢获得较大的权力。而来自低权力距离国家的经理,并不在意是否处于一个领导者的地位,在组织中愿意和低级别的同事相处。因此,来自高权力距离国家的投资者一般具有控制性权力偏好,比较喜爱控制程度高的独资进入模式;相对而言,来自低权力距离国家的投资者比较喜欢控制程度低的合资进入模式。

2 个人主义(ID)。

个人主义(ID)指的是个体在诸如家庭这样的群体中保持个人独立或融入的群体的程度。在个人主义文化中,价值观和道德观都鼓励追求个人成就、个人权力以及自我独立性,人们倾向于对自己负责,不需要在情感等方面依赖群体。与此相反,在集体文化中,人们更关心群体利益而不是个人利益,群体较个人有优先权,个人身份是建立在群体成员的基础上,群体负责保护个人,个人要对群体保持忠诚。个人主义反映了一国管理者与人合作的态度。来自个人主义色彩强烈国家的经理,比较关心个人利益,而对于具有集体主义特征国家的经理来说,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善于与人合作。因此,个人主义指数越高的国家越倾向于选择独资的进入模式。

3 不确定性避免(UA)。

不确定性避免(UA)指的是特定文化中的成员在那些新奇的、未知的、异常的和令人吃惊的情景中感觉舒服或不舒服的程度,反映了一国管理者对待和处理不确定环境的态度。不同国家的文化在这一维度上有强弱之分,来自于不确定性避免程度较高国家的管理者,大多是风险规避的,通常会采用严格的内部规章制度来处理不确定性的问题,所以在进人海外市场时,他们往往比较谨慎,设法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来减少不确定因素,不愿意采取控制程度高、风险相对较大的进入模式。而来自于不确定性避免程度较低国家的管理者,大多是偏好风险的,较少采用严格的规章制度来规避风险,愿意采取风险程度更高的进入模式。因此,不确定性避免指数越高的国家越倾向于选择合资的进入模式。

4 男性主义(MS)。

性别的二元性是社会中基本的事实,不同的社会选择以不同的方式去对待这个事实,Hofstede关注的焦点是两性的生理差异对男性、女性的情感和社会的角色有着什么样的含义和影响。男性主义(MS)反映一国管理者对社会中男性角色的态度。如果一个国家中的男性居于主导地位,而女性只负责和处理一些支持性的社会活动时,那么这个国家就是男性主义国家。在男性主义国家中,人们更加注重诸如职业生涯和金钱等个人目标。在女性主义国家中,男性和女性的社会分工并没有明显的区别,人们比较重视诸如人际关系、帮助他人、自然环境等社会目标。

三、文化差异对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模式的影响

Hofstede的理论自问世以来,就一直是各国学者进行跨文化研究的主要基础之一,尽管存在着文化偏见、数据陈旧等缺陷,但是该理论衍生了大量新兴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提供了很有实用价值的指导和参考。因此,本文将沿用Hofstede的划分方法,选取对我国直接投资存量较大的国家与我国的文化指数进行对比研究。

(一)国别差异导致文化差异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0)》,按照对我国直接投资存量的排名顺序,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即对我国直接投资存量排名靠前的新加坡、韩国、日本、德国、加拿大、美国、法国及荷兰等8个国家,查找其文化指数(其各项指标如表1所示),并与我国的文化指数进行对比分析。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中国、新加坡、法国的PD指数较其他国家高出很多,属于高权力距离的国家,这些国家的投资者偏好独资的进入模式。相比较而言,德国、荷兰等低权力距离的国家,其投资者则倾向于控制程度低的合资进入模式。

从ID指数来看,美国、德国、荷兰、法国非常高,特别是美国达到了91,可见这些国家的投资者更加关心个人的利益,倾向于选择独资的进入模式。相比较而言,中国、新加坡、韩国的ID指数则极低,属于具有集体主义特征的国家,其投资者在进行跨国投资的时候,则会更加倾向于选择合资的进入模式。

从UA指数来看,新加坡的UI指数极低,仅为8,可见该国的投资者不确定性避免程度非常低,多数人偏好风险,愿意选择独资的进入模式。而日本、韩国、法国的ID指数则均在85以上,所以这些国家的投资者在进行跨国投资的时候会更加谨慎,尽量规避风险,因此他们会更倾向于合资的进入模式。

从MS指数来看,中国、美国、德国等国家的MS指数均略微高于60,并不算是明显的男性主义国家。而日本的MS指数高达95,是典型的男性主义国家。荷兰的MS指数低至14,是典型的女性主义国家。可见日本人注重诸如职业生涯和金钱等个人目标,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更倾向于选择独资的模式;而荷兰人则更加注重诸如人际关系、帮助他人、自然环境等社会目标。

综合分析上述各项指标的影响,可以看出在选择对外直接投资模式方面,来自中国、新加坡、韩国等国的跨国公司更倾向于以合资的模式进入东道国市场,而来自日本、德国、美国等国的跨国公司则更加倾向于以独资的模式进入东道国市场。

(二)文化差异程度影响投资模式

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有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商独资,即“三资企业”的组织形式。企业在选择进入模式时,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Kim和Hwang(1992)提出的跨国公司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综合分析框架中,使用了环境、交易和全球战略三类变量因素,解释跨国公司进入模式的选择与变化,可细分为母国企业所有权优势、母国企业战略目标、东道国产业环境和东道国制度环境,其中,文化差异因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了分析文化差异对在华直接投资进入模式的影响,本文以中国文化维度的各项指标作为基准,计算不同国家与中国的文化差异程度,如表2所示。

从表2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各个国家与中国的文化差异程度。其中,新加坡、韩国、日本前两项指标与中国的差异较小,而后两项与中国的差异较大。相比较而言,德国、美国、荷兰与中国的各项指标差异则与前者呈现相反的情况。为了综合考虑各项文化维度指标的影响,将这些国家与中国文化差异数值的绝对值加总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新加坡与中国的文化差异最小,韩国其次,而日本、德国、荷兰、美国与中国的文化差异较大。

根据表3可以发现,在外国对我国的直接投资中,与我国文化差异大的国家,如日本、德国、美国,更倾向于采用合资的进入方式;而与我国文化差异较小的国家,如新加坡、韩国,则更加倾向于采用独资的进入模式。这正支持了上文的第二种观点,即跨国公司在根据文化差异来决定在东道国投资的进入模式时,主要是出于降低风险的考虑。东道国与母国的文化差异越大,跨国公司在投资时就越倾向于选择合资经营的模式。

(三)在华投资者青睐独资模式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知,文化差异对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模式选择确实起着重要作用,不同文化差异的国家选择不同的进入模式。但是,从表4中可以看出,近年来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出现明显的独资化趋势,外商独资企业已经逐步替代了合资企业。

2000年,外商独资企业仅占到46.94%,还未超过半数,而自从2001年中国加入WTO开始,外商独资企业的比重呈现迅速上升的态势。截至2010年底,外商独资企业已占到全部企业的76.58%,在数量上有着绝对的优势,已经成为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其主要表现有三点:第一,新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中,外商独资企业的比例有着显著提高,成为主要的外资利用方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中独资企业新设的数量和投资额所占的比重一直呈上升趋势。1998年,合同外资金额中外商独资经营企业所占的比例(41.8%)首次超过了中外合资企业(33.2%),成为我国主要利用外资方式。此后,外商独资企业所占的比例急剧增长,从1998年的41.8%上升到2011年的78.62%,大大超过中外合资企业和中外合作企业所占的份额,成为中国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第二,在新批独资企业数量和外资金额超过合资企业的同时,原有合资企业也加快重组步伐,逐渐向独资企业转变。最初,跨国公司通过增资扩股方式成为合资企业的大股东,2001年以后随着政策的调整放开,不少跨国公司开始采用收购合资企业中方股份的方式把合资企业变为独资企业。第三,在中国加入WTO以后,跨国公司通过收购和兼并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如美国爱默生公司斥资7.5亿美元收购华为公司下属的安圣电器,美国AB啤酒公司收购青岛啤酒,法国达能公司控股乐百氏和娃哈哈等。

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的独资化倾向日益增强,究其原因,可以从中国国情的改变和外国投资者的转变来分析。就中国本身而言,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购买力大大提高,成为了当今世界一个巨大而且极具潜力的消费者市场。因此,在跨国公司全球战略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跨国公司力图抢先占领中国市场,扩大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也正是由于中国市场稳定快速地扩大并蕴含巨大的增长潜力,使得跨国公司在进入中国市场的模式上追求高度控制的独自企业形态。此外,在经济开放初期,我国颁布了《中国合资企业法》,限定了外国直接投资的进入方式,因此,合资企业成为当时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最普遍的方式。在与外国投资者的长期合作过程中,我国相继颁布了数十项法律法规,鼓励和规范外商在中国的投资,这为外国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更具吸引力和更稳定的投资环境,降低了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也增加了外国投资者对中国投资的信心。特别是从2000年到2001年,中国政府先后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这些法律的颁布和实施,一方面规范了外商投资者的行为,使它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另一方面也放宽了外商投资股权的某些规定。这些政策法规的出台导致外商独资企业的大幅度增长和合资企业数量的下降。

而对进入中国的投资者来说,一方面,随着投资者在东道国运营时间的增加,对东道国的文化、政策制度、经营惯例的认识逐步加深,投资者在实践中将逐步获得关于如何在东道国经营的隐性知识,并将这种隐性知识规范化、流程化,形成组织自身不可模仿的战略性资产,所以,在投资者后续的进入模式选择中,文化差异带来的不确定性大大减少,文化差异对进入模式决策的影响强度降低。另一方面,跨国公司的独资化也反映了外国投资者在华经营若干年后,合资企业内部的冲突逐渐扩大,合资经营的交易成本开始迅速上升。因此,跨国公司扩大合资经营中的股份或直接变更为独资经营是情理之中的选择。

四、对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启示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际经济环境也随之发生变化,国际分工不断加深,国家间、区域间的关系日益加深。面对这种新局面,我国开始鼓励企业“走出去”,加速对外直接投资,充分利用国际市场,逐步实现国际化经营,成为有实力的跨国企业。但是,文化的差异性存在于企业跨国经营的过程中,这种差异性使来自于不同文化背景的管理者和员工在企业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上产生文化冲突,从而影响到跨国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以明基和西门子为例,2005年6月,明基收购西门子公司的手机业务,但是由于中德文化上的差异,具体表现在西门子的企业文化中就是其独特的管理制度、经营制度及强势的工会文化,使得并购之后明基移动连续亏损。仅四个月的时间,明基就宣布停止向德国子公司注资,申请破产保护。由此可见,如果不能处理好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那么企业很有可能遭遇失败。因此,我国企业在跨国经营的过程中,必须对此问题格外注意,尽量消除文化差异、化解文化冲突。

(一)明确东道国的文化特征和外资政策

我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由于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地域环境中,势必会遇到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文化差异对跨国公司的经营环境、营销策略、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我国企业要选择正确的进入模式,必须清晰地把握文化差异对进入模式的影响,了解东道国的文化特征和外资政策,并以此为基础调整自身的经营管理策略。此外,由于各国对于外商直接投资的限制与奖励措施各不相同,我国企业在跨国经营时必须要充分考虑东道国政府对待外资的态度,从而调整自身的经营理念与经营策略。

(二)降低进入成本和经营风险

由于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对其而言,降低企业在东道国的进入成本和经营风险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文化差异在这个过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为了尽快地融入东道国的环境,最大限度地降低文化差距带来的风险,我国企业在“走出去”的初级阶段,尤其是在文化差异比较大的国家,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选择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进入成本和经营风险的进入模式,从而使企业的跨国经营取得成功。

(三)促进文化交流和文化融合

时代的进步对文化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企业在跨国经营时应以更宽阔的视野来认识文化的资源价值和优势,开展更深层次的文化经济交流合作,即积极开展对外文化展示,利用影视交流、图书展示等多种形式,以交流活动为载体,做到兼容互补、博采众长、促进合作,展现我国深厚的文化内涵、典雅的文化气息和精湛的艺术水平,打造企业的文化品牌,推出更多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进一步激发创新发展的活力。

对于企业的跨国经营而言,识别和正视文化差异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矛盾和冲突,实现跨文化融合。跨文化融合是指不同形态的文化之间,在承认彼此差异的基础上,相互吸收、相互补充,形成一种稳定的全新的组织文化。我国企业家张瑞敏在总结海尔在美国的成功经验时提出,只有把海尔的企业文化融入到美国当地的文化中去,才能使企业具有生命力。所以,从现代跨国公司的经营实践来看,不同文化间的相互融合是化解文化冲突的最佳选择。

(四)构建跨文化管理的新模式

多元文化的差异、冲突和挑战要求企业在跨国经营中,必须具备全球化的眼光,构建自身的跨文化管理战略。首先,寻找不同文化的共性,实现企业价值观的整合与重塑。一方面,企业需要创造条件和建立相应的机制,让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能享受到企业发展的成果。另一方面,企业要把自身的经营目标与员工、东道国的利益充分结合起来,建立可以被普遍认可和接受的企业经营理念和核心价值观。其次,实行本土化企业管理模式。本土化管理兼顾了当事双方的利益需求,能充分利用当地优秀人才为企业服务,有利于化解利益和文化冲突,实现双赢目标,现已成为跨国企业解决异域环境障碍和化解文化冲突的核心策略。

参考文献

[1]谢冰、谢军:《文化管理: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决策的关键》,载《江苏商论》,2006(7)。

[2]周凌霄:《东道国文化环境对跨国公司直接投资行为的影响》,载《亚太经济》,2006(5)。

[3]胡浩:《论文化差异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载《社会科学》,2004(10)。

第7篇:跨国投资的方式范文

关键词:欧债危机 跨国公司 投资 中国

2009年年末,希腊爆发债务危机以来。三大国际评级机构又随之将其扩大成为欧洲债务危机,向全球经济掀起了巨大的“风潮”。尽管欧盟及IMF对外宣称将投入7500亿欧元来解决这次危机,但这一举措却未能够有效解决遏制住危机的扩大。随着时间的推移,欧洲较多的企业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发展景象也是呈现负面形势[1]。国际跨国公司也随着危机的扩散而危机四伏,在对外界进行投资时也是非常慎重,这无疑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巨大。

一、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的调整

经过欧债危机跨国公司对中国投资战略有了一定的变化,这是中国逐渐融入到全球化进程的必然趋势,同时中国为了应付欧债危机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在投资政策上出台较多的优惠策略,投资环境的改善,以及对独资、并购等投资情况的限制也随之降低。因此,尽管受到欧债危机的影响,但由于多年来中国对市场经营的熟悉下,中国已经具备充足的应对经验。因此多数跨国公司将中国作为全球战略体系的重要部分,为此欧债危机后跨国公司积极调整对中国的投资战略是发展的需要。就总体发展趋势来看,这种调整主要表现为:

(一)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行业结构的变化

经过相关数据分析,跨国公司近两年来在中国的行业结构变化非常巨大。就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情况来看,其在中国的投资总额有所下降,尤其是在欧债危机发生后,每年的投资实际比例相较于欧债危机前也有所下降,但在危机爆发后却出现了大幅反弹的情况,在部分行业甚至出现了快速上涨的情况,但中国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在制造行业投资金额相应的减少,因此可以看出传统的制造行业对跨国公司的吸引力正逐渐降低,尽管在欧债危机中使速度得到了控制。但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批发零售业及商务服务行业等却深受跨国公司的喜爱,在欧债危机后其投资比例也出现了明显的涨幅。同时IT行业和科学性技术行业也逐渐受到了跨国公司的关注,在投资比例上也有了相应的涨幅。

(二)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地域结构的变化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主要投资地域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这两大区域,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政策的改革,这两大区域在区位优势、基础设施设备等上面都有着明显的优势,这使得他们更加深的跨国公司的青睐,但在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计划下,跨国公司同时也注意到了西部地区的广大市场潜力[2]。根据近年来跨国公司的投资趋势可以分析得出,跨国公司在各地区的投资总额在逐渐上升,但在中西部地区投资总额明显高于东部地区,但由于受到欧债危机的影响,中西部的发展速度非常缓慢。使得东部地区超越到了中西部前面,这无疑显示出东部的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等方面都远远超前东部地区,但随着我国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视程度上升,投资政策的进一步改善,优惠策略的推陈出新,大多数跨国公司也随之向中西部迈进。

(三)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方式的变化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包含了独资、合资等形式各样的方式,近年来在欧债危机的冲击,跨国公司为了更加便于实施投资管理,在投资方式上也是不断更新。其中非常明显的变化是:跨国公司为了提高对企业的控制管理,多通过对股权结构进行大力调整、运用扩股增资的方式或者利用收购兼并等方式,来进一步提高合资企业的股权结构的独资化。随着欧债危机的推移,越来越多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并将总部或者投资性子公司落户到中国,这主要还是由于跨国公司共同营造的一个优越的投资环境。在欧债危机的推动下,使得跨国公司将发展步伐集中到了高端的业务上。

二、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战略调整对中国产业发展的影响

跨国公司对中国的投资战略进行调整,对中国的各方面都有着不同的影响,就当前中国的产业情结构、市场结构以及贸易结构三大结构而言都受到了影响,而这三方面与中国的经济又有着直接的关系。

(一)跨国公司战略调整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对产业结构进行及时的优化能够有效对公司进行升级,并且能够有效整合产业结构,是加快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措施。工业化的快速提高可以说是经济总量的有效提升,也可以说是对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随着欧债危机推动跨国公司对第三产业的投资力度的增加,尤其对服务性行业中投资力度,这使得中国的第三产业越来越活跃。简而言之,跨国公司投资整合产业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跨国公司战略调整对中国市场结构的影响

随着跨国公司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力度,中国的市场结构得到了有效改善,同时,在国际竞争力日渐激烈的今天,跨国公司的投资无疑对中国的市场进行科学合理的改善。跨国公司在加大对中国投资力度是其调整战略的重要环节。跨国公司凭着其雄厚的条件,结合中国的人力成本等先天优势,在中国的市场中创出了一片天。

(三)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战略调整对中国地区贸易结构的影响

跨国公司加大对中国的投资总额,使中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推进,增强了中国的世界影响力。同时对中国的出口产品结构也有了明显的改善,并且在对各地区的出口上也有了明显的调整,使得中国企业更加接近国际化轨道,使得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第8篇:跨国投资的方式范文

关键词:国际投资;发展;新趋势

中图分类号:F832.4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2-0194-01

一、国际投资的内涵

国际投资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随着国际资本的发展而发展。当商品经济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以后,银行资本与生产资本相融合并日益发展,促进了资本积累的进一步扩大,并形成了规模庞大的金融资本,出现了大量的资本过剩,以资本输出为早期形态的国际投资也随之产生。参与国际投资活动的资本形式是多样化的。它既有以实物资本形式表现的资本,如机器设备、商品等,也有以无形资产形式表现的资本,如商标、专利、管理技术、情报信息、生产诀窍等;还有以金融资产形式表现的资本,如债券、股票、衍生证券等。参与国际投资活动的主体是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是指独立行使对外投资活动决策权力并承担相应责任的法人或自然人,包括官方和非官方机构、跨国公司、跨国金融机构及居民个人投资者。而跨国公司和跨国银行是其中的主体。国际投资活动是对资本的跨国经营运活动。这一点既与国际贸易相区别,也与单纯的国际信贷活动相区别。国际贸易主要是商品的国际流通与交换,实现商品的价值;国际信贷主要是货币的贷方与回收,虽然其目的也是为了实现资本的价值增值,但在资本的具体营运过程中,资本的所有人对其并无控制权;而国际投资活动,则是各种资本运营的结合,是在经营中实现资本的增值。

二、国际投资的发展阶段

1.国际投资的初始形成阶段(1870―1914年)

这一时期,以电力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出现后,生产力得到了快速发展,国际分工体系和国际垄断组织开始性形成,银行资本和产业资本相互渗透融合,从而形成了巨大的金融资本,为资本输出提供了条件,以资本输出为特征的国际投资也随之形成。这一时期的国际投资,表现出如下特点:(1)投资国的数目很少。(2)投资的形式以间接投资为主,直接投资比重极小。(3)投资的来源主要是私人投资,官方投资比重很低。(4)投资的主要流向是由英国、法国和德国流向其殖民地国家,目的突出地反映为寻找有力的投资场所,以便获得超额利润。

2.国际投资的低速徘徊阶段(1914―1945年)

这一时期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时期。由于两次世界大战和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是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程度的受到了战争的破坏,资金极度短缺,市场萎缩,使得国际投资活动也处于低迷徘徊之中。这一时期国际投资活动的基本特点可概括为:(1)国际投资不甚活跃,规模较小,增长缓慢。(2)私人投资仍占主体,但比重有所下降,官方比重有所上升。(3)间接投资仍为主流,但直接投资的比重有所上升。(4)主要投资国地位发生变化,美国取代英国成为最大的对外投资国。

3.国际投资的恢复增长阶段(1946―1979年)

自从1947年美国“马歇尔计划”的事实,大规模的对外投资活动拉开了序幕。加之,这一阶段世界政治局势相对平稳以及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兴起,使国际投资活动迅速恢复并快速增长。这一时期国际投资活动的基本特点可概括为:(1)投资规模迅速扩张。(2)对外投资方式由以间接投资为主转变为以直接投资为主。(3)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加入到国际投资国的行列之中,特别是石油输出国,其“石油美元”成为国际对外投资的重要资金来源。

4.国际投资的迅猛发展阶段(1980年以后)

这一阶段,由于科技革命、金融改革和跨国公司全球化经营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国际投资蓬勃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但不同国家的国际投资增长速度并不一致。其中美国的增长速度放慢,而日本的增长速度加快。

三、国际投资发展新趋势

跨国公司的并购行为是发达国家间实现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和内容。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跨国公司规模的扩大与改革开放初开始的数次全球性购并浪潮有着直接的关系,很多跨国公司已日益将收购兼并作为向新产业起步。

跨国越来越普遍的提高了发达国家对外投资的绩效,产生这一变化趋势的原因在于跨国公司在经济一体化和投资自由化的背景下,面对全球化和新技术变革带来的日趋激烈的竞争压力,各国为政府吸引外资发展本国经济而逐步解除产业管制,进而在市场开放和投资壁垒降低的环境中,为了生存和发展,更好地充分利用世界市场的不同生产要素和全球市场巨大的容量,竟相扩大公司规模和进行多元化投资。

在国际市场和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公司的一体化战略和全球战略,跨国公司的国际投资行为日趋多样化,除了常见的独资经营和合资经营方式外,合作生产、技术转让、分包、许可证生产、特许专营等形式正得到广泛地运用,甚至还出现了跨国公司间主要从事研究开发合作的战略联盟。同时,由于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服务业在各国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的不断提高,在世界经济和对外直接投资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跨国公司投资也与母国的产业转换和升级相呼应并开始加快向服务业拓展的速度。高新技术产业也已成为跨国公司全球范围直接投资的热点,特别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和航天技术等更受跨国公司青睐。跨国公司国际投资行为多样化及向服务业的快速拓展,实际上是跨国公司经营战略转变的必然性,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重要标志。

国际投资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占国际投资的主要地位且发展最为迅速。跨国公司又是国际直接投资的组成部分,跨国公司通过各种方式直接投资,它的影响力在日新月累的项世界经济领域的各个领域。

参考文献:

[1]杨公朴.产业经济学教程夏大慰编[M].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6.

第9篇:跨国投资的方式范文

关键词:资本流动;监测预警;中国

中图分类号:F8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428(2007)05-0073-04

中国加入WTO后,由金融、贸易和投资引起的各类跨境资本流动日益频繁,跨境投机和跨国公司资本抽逃逆转的潜在风险逐渐上升。尤其是其中投机性直接投资的出现,对中国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预警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跨境资本流动监测预警的主要模式

研究表明,国际资本跨境流动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证券市场开放带来的资本跨境流动;(2)金融机构业务带来的资本跨境流动;(3)外国直接投资带来的资本跨境流动;(4)外债带来的资本跨境流动;(5)国际贸易(包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带来的资本跨境流动;(6)黑色或灰色市场带来的资本跨境流动。从资本流动的规模和对经济的冲击程度来看,(1)、(2)、(6)与金融市场直接相关,尤以其中非正常渠道的、投机性的证券资本流动对一国经济的冲击性最大,是跨境资本流动监测的主要目标。其次为外国直接投资带来的资本流动。这是因为跨国公司利润转移、红利汇回等资本跨境流动也会对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产生重要影响。最后,外债和国际贸易带来的资本流动通过外汇交易,也可能产生一定的金融风险。因此,国际组织和一些国家的金融管理机构往往采取对跨境资本流动进行监测预警的方式来防范风险。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根据各国和地区风险控制路径的不同,其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预警又可以分为单线控制模式、双线控制模式和多线控制模式等三种。其中,单线控制模式以监测本国或地区核心风险传导层的跨境资本流动为主,风险传导层的跨境资本流动为辅;双线控制模式同时监测本国或地区核心风险传导层和风险传导层的跨境资本流动;多线控制模式则对涉及证券投资、直接投资、外债和外贸的跨境资本流动进行全面监测。(详见表1。)

1. 单线控制模式:以色列、印度和菲律宾。

单线控制模式又可以称为核心风险控制型,其特点是:以控制跨境资本流动的核心风险传导层为主,风险传导层为辅,通过对跨境资本流动关键领域的风险控制,切断风险从第一层次(核心风险传导层)向第二层次(风险传导层)的传导与扩散,达到控制跨境资本流动风险的目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采用单线控制模式的国家或地区往往选择证券投资、直接投资、外债或外贸中的某一领域作为重点监测对象实施监测预警。比较典型的有以色列、印度和菲律宾等国家。详见表2。

2. 双线控制模式:智利和土耳其。

双线控制模式又可以称为核心――风险控制型,其特点是:以控制跨境资本流动的核心风险传导层和风险传导层为共同目标,通过对跨境资本流动关键领域和重要相关领域的风险控制,切断风险在第一层次(核心风险传导层)和第二层次(风险传导层)以及两个层次之间的传导与扩散,达到控制跨境资本流动风险的目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采用双线控制模式的国家或地区一般选择证券投资、直接投资、外债或外贸中的某两个领域作为重点监测对象实施监测预警。比较典型的有智利和土耳其等国家。详见表3。

3. 多线控制模式:韩国和巴西。

多线控制模式的特点是:以控制国家或地区受跨境资本流动风险影响最大的领域为主要目标,通过对相关经济指标的监测和控制,防范风险在各领域之间的传导和扩散,达到控制跨境资本流动风险的目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采用多线控制模式的国家或地区往往对涉及证券投资、直接投资、外债和外贸的跨境资本流动进行全面监测和预警。比较典型的有韩国、巴西等国家。详见表4。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建立跨境资本流动监测预警体系的路径和方式与其本国的金融脆弱性程度有关。针对本国的实际情况,它们先在最容易受跨境资本流动风险影响的领域(核心传导层)建立监测预警系统,然后再逐步向其他领域(传导层)拓展,直至建立起全方位的跨境资本流动监测预警体系。尤其是一些在20世纪80、90年代遭遇严重金融危机的国家如智利(1982)、土耳其(1994、2000-2001)、韩国(1997-1998)、巴西(1999)等,在危机之后都建立了高频债务系统(或类似系统)以及市场预期调查系统(或正在建立),并致力于建立更为全面和完善的跨境资本流动监测预警体系,以便从各个层面对跨境资本流动风险进行监控。

二、中国跨境资本流动监测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研究表明,跨境资本主要通过两种渠道:核心传导机制和传导机制冲击中国的金融和经济。其中,核心传导机制通过利率、汇率等主要环节直接影响国家的金融稳定;传导机制通过跨国公司利润转移、红利汇回等主要环节影响国家的宏观经济稳定。核心和传导机制通过政府、中介和外国银行相互影响,从而构成“品”字型风险传导与扩散的结构模式,给国家的金融和经济发展带来隐患。

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高频债务监测预警系统和市场预期调查系统,并正在加紧对中国资本流动性监测预警体系的研发。因此,在建立和健全跨境资本流动监测预警体系的过程中,中国应借鉴巴西、韩国等国家跨境资本流动监测预警的方式,在现有高频债务监测预警系统和市场预期调查系统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包括间接投资、直接投资、对外债务、外汇交易等四个子系统的跨境资本流动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形成以多线控制模式为主,单线控制模式和双线控制模式为辅的跨境资本流动监测预警体系,全面防范跨境资本流动风险的产生。详见图1。

1、证券投资子系统。

证券投资子系统由3组指标构成,分别是:(1)证券投资收益指标,包括国内外利差、实际汇率等若干指标;(2)证券投资结构指标,包括资金来源结构、投资品种结构、投资期限结构等若干指标;(3)证券投资增长指标,包括证券投资的交易量、交易金额、换手率等若干指标。

2、直接投资子系统。

直接投资子系统由3组指标构成,分别是:(1)直接投资收益指标,包括外资企业进出口贸易占比、跨国公司利润转移和红利汇回等若干指标;(2)直接投资风险指标,包括资金来源结构、投资产业结构、投资地区结构等若干指标,其中重点关注投机性直接投资的资金来源和流向;(3)直接投资增长指标,包括外资依存度、外资增长率、外资利用率等若干指标。

3、对外债务子系统。

对外债务子系统由3组指标构成,分别是:(1)外债清偿能力指标,包括外债偿债率、外汇储备与外债余额比率、外汇储备与短期外债比率、短期外债占外债总额比重等若干指标;(2)对外债务结构指标,包括外债类型结构、外债期限结构、外债币种结构、外债利率结构等若干指标;(3)对外债务增长指标,包括外债负债率、外债利用率、外债增长率等若干指标。

4、外汇交易子系统。

外汇交易子系统由3组指标构成,分别是:(1)金融机构外汇交易指标,包括金融机构外汇资产负债率、金融机构外汇资金划拨和清算情况等若干指标;(2)个人外汇交易指标,包括个人外汇交易情况、大额可疑资金外汇交易等若干指标;(3)银行代客交易指标,包括银行代客业务资金收入、企业和个人外汇汇出情况等若干指标。

参考文献:

[1]Ilan Goldfajn・Assessing Capital Flow Vulnerability Using a High Frequency Debt Monitoring System And a Market Expectation Survey System. 转引自国家外汇管理局课题组.金融脆弱性分析――中国跨境资本流动临测预警体系构建(英文附件三)[M]. 北京: 中国商务出版社, 2005

[2]国家外汇管理局课题组. 金融脆弱性分析

――中国跨境资本流动临测预警体系构建 [M]. 北京: 中国商务出版社, 2005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