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生的劳动教育范文

初中生的劳动教育精选(九篇)

初中生的劳动教育

第1篇:初中生的劳动教育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劳技课程;课堂教学;有效性

引言:在新课改下,我国正在进一步加大素质教育的开展和落实力度,注重在教育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初中劳动技术课程通过利用其蕴含的大量劳动实践内容,对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备扎实的基本劳动技能等有着一定的帮助作用。因此在初中积极开展劳技课堂教学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而如何提升初中劳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成为广大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将在此背景之下,结合具体教学案例,简要谈谈提升初中劳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办法措施。

一、初中劳技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在新课改的影响之下,现阶段许多初中学校的劳动基技术课程已经开始向研究型学习实践活动方向进行转变,虽然看似增加了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操作的机会,但实施上无论是学校开辟出的劳动实践活动基地,还是教师设计的学习实践活动,与劳动技术课程教学内容之间的关联性不足[1]。譬如说目前大多数教师设计安排的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围绕摄影、绘画等内容,而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当中很难学习到有效的劳动技术知识与技能,因此使得初中劳动技术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也迟迟不见提升。

二、新课改下提升初中劳技课堂教学有效性措施

1.与其他学科相联系 初中劳技课程虽然是一门单独的学科课程,但其与其他学科之间譬如说物理、化学、生物等之间同样具有紧密的关系,而教师在开展初中劳技课堂教学时,应当正确认识这一点,有意识地将劳技课程与其他学科进行相互整合,从而帮助学生学会将知识融会贯通。比方说在《花木栽培》一课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如何提高植物成活率的问题,并积极引导学生将其与生物课中有关植物根茎结构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有机联系,从而使得学生能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在过度为花木施肥影响其正常生长的内容讲解时,教师也可以将花木栽培同物理和化学中有关分子运动以及溶液浓度的知识进行有机联系,帮助学生了解氮磷钾等元素过量会使得植物细胞失水,进而出现烧苗现象影响植物生长[2]。

2.积极渗透德育教育 初中劳动技术课程中蕴含着大量有关德育教育的内容,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积极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从而在帮助学生树立良好劳动观念的同时也能够有效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实现身心健康发展。譬如说教师在《陶艺》一课的教学过程当中,可以通过积极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向学生展示多幅我国古代精美陶艺作品的相关图片或其他影音资料,并告知学生陶艺最早出现在一万年前,几乎人类在开始学会制造工具之后便有了陶艺,经过后期的不断发展,又从原始陶器发展成彩陶乃至瓷器等等,通过利用直观形象的影音视频资料,能够帮助学生准确了解我国发达的陶艺发展史,进而感受到我国深厚悠久的文化积淀,激发出学生弘扬和继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热情。

3.重视教师操作示范 初中劳技课程是一门兼具理论和实践的教学课程,尤其侧重实践内容,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进行操作示范,并配合穿插讲解理论知识的方式,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能够以这种直观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教学内容。譬如说在《印章与雕刻》的教学当中,教师可以通过利用电子白板等教学工具,向学生一步一步展示印章的雕刻步骤,同时利用电子白板的缩放、拖拽、批注等功能向学生讲解每一种刀具的名称、用途等,并模拟出具体的雕刻过程,另外还可以根据实际的雕刻内容向学生穿插讲解字体演变以及其他书法知识等,使得学生能够一边通过观看教师的示范操作,一边完成对基础知识的内化理解。

4.鼓励学生动手实践 教师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多多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并使其能够在“学中做、做中学”的模式当中有效提升劳技学习成效。譬如说在《航模与车模》的教学当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亲自动手完成航模或是车模的制作,从模型设计、材料准备到最后的动手操作、上色修饰等均交由学生独立完成,而教师只负责为其提供必要的指点和引导,通过此种方式不仅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通过最后对学生制作的车模或航模进行统一点评,并鼓励其参与航模或车模制作大赛,也能够帮助其提高学习劳技课的积极性[3]。

Y束语:总而言之,伴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深入落实,教师在重视开展初中劳技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也应当尽快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通过将初中劳动技术课程积极与其他学科进行相互整合。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一边进行操作示范一边为学生进行详细讲解,并且积极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同时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和实际学情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使得学生能够在掌握基本劳动技能知识的同时,也能树立起良好的劳动观念和思想价值观,进而实现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俞国新.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框架下,初中劳技课堂教学有效性探析[J]. 新课程学习(下),2016,01:48-49.

第2篇:初中生的劳动教育范文

关键词:劳动与技术教育;问卷调查;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1-0043-02

一、调查目的

在初中阶段,劳动与技术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方面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为了解目前石家庄市初中实施这门课程的情况、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以及哪些方面需要改进,进行了本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本文采取问卷调查法,包括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两部分。采取随机抽样法,对石家庄市的中学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教师调查选取了20所学校,学生选取了20所学校,调查发出问卷75份,其中,学生卷40份,回收30份,回收率为75%。教师卷35份,回收有效问卷份30份,回收率为85.7%。

三、调查结果分析

1.基本信息。本次调查中,男女比例为1:5,女教师的人数比较多。教师的年龄在26~34岁的占40%,35~45岁的占40%,46岁以上占20%,教师的教龄在10年以上的为60%,所教的年级包括了三个年级,其中初一20%,初二60%,初三20%。学生中初三年级为50%,初二年级为40%,初一为10%,也涵盖了初中各个年级。

2.对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认识。教师方面:在本次调查中关于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内容只有20%的老师知道,20%的不清楚,多达60%的老师不知道。并且80%的教师没有参加过专门的培训。说明劳动与技术教育没能得到重视,教师都无法清楚地理解劳动与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和内容,所以根本也就不会重视这门课程的开设。学生方面:50%的学生不知道综合实践活动以及活动包括的内容,20%的学生错误地认为综合实践活动只是班团活动,剩下的30%的学生虽然对此有一些了解,但是也没有正确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四部分内容,更不了解劳动与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之间的关系。

3.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开展情况。

(1)课程的设置。在教师调查中显示60%的学校开设了劳动与技术教育这门课程,但是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发现80%的学校都没有设立劳动与技术教育这门课,只有20%的学校选择有这门课程。结果表明学校中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计划和实施是脱节的。教师调查中,60%开设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的学校中,67%的学校不具备条件,基本没有办法开设。并且开设学校的课表上规定每周一节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但是67%的学校基本不占用课时,而是在课外进行。

(2)课程内容的选择。《综合实践指导纲要(试行)》规定初中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主要内容为7个部分:①劳动实践活动;②技能练习活动;③工艺制作活动;④简易设计活动;⑤技术试验活动;⑥发明创造活动;⑦职业体验活动。在调查中发现,开设了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的学校上课的形式和内容比较单一,67%的学校是劳动实践活动和工艺制作活动,33%的学校开设了简易设计活动。其他的内容在本次调查的开设的学校中没有涉及。可见课程的内容涉及到的领域比较单一,不能根据以上规定进行课程内容的设置。

(3)课程评价方面。参与评价的人员主要有教师、学生、家长等,有的只是教师为评价的主体,有的是学生为评价的主体,有的是教师和学生都是评价的主体,有的还包括家长。总而言之评价的主体单一,不能很好地把各个主体结合起来进行多方面的评价。评价的主要形式,在调查中发现学校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依据单一,评价的方式33%是书面考试,33%是档案袋评价,34%是学生自评。

(4)师资水平。调查发现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所任教的老师67%都是其他学科的老师,教师的专业素养不高,严重影响这门课程的开展。这门课程的开展对老师的要求是很高的,既要有专业的知识又要热爱这门课程。但是目前绝大部分学校的劳动与技术课的教师经常是让教副科的、年龄大身体不好的教师来教,教师整体素质普遍不高。

(5)教育经费投入情况。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的开展需要专门的费用,然而调查显示67%的学校经费不足,而且在教师的调查中,90%的教师认为无法开设这门课程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经费不足,这也是制约这门课程开展的一个硬性条件。如果没有足够的经费投入,这门课程便无法顺利开展。

三、结论

通过调查发现,石家庄市的初中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的开设并不理想,存在很多问题,如对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认识不足,课程的内容单一,评价体系不健全,师资不足等。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觉得有必要解决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发挥其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以下是笔者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的建议。

四、实施的建议

1.转变观念,提高对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认识。教育工作者必须加强理论学习,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切实认识到劳动与技术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学生只有通过理论学习加上实习才能树立劳动观点,养成劳动习惯,掌握劳动技能,提高劳动素养,成为现代社会需求的人才。学校教育不仅是为上级学校输送人才,还要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实施劳动与技术教育,能有效地改善学生知识和技能结构,增强动手操作能力,改变那种应试教育“纸上谈兵”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意识。

2.改变单一的课程内容。课程的内容要涉及到技术基础、家政、职业引导等方面。所以,课程内容要涉及到规定的每个方面。首先,课程的场所不能只是局限在学校内,要注意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学习要与课外活动、校外社会实践、家庭教育等途径相沟通、相结合。然后,实践活动课程内各领域学习活动要相互结合。劳动与技术教育不能独立地进行,要和其他活动相互促进。最后,劳动与技术教育内的内容如技术基础、家政、职业引导也要相互渗透和融合,要把劳动教育贯穿到技术基础、家政和职业引导的学习过程之中。

3.完善评价体系。评价要注重过程性。在构建学校的劳动与技术教育评价办法时,要遵循发展为本的原则,评价既要注重结果又要注重过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出发点的评价办法作为评价的主要手段。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人士都是学生评价的参与者。在评价中学生自我评价是很重要的,自我评价的过程既是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也是师生之间进行交流的学习过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不同,评价方式应当灵活多样,可以采用产品展示、开展心得体会考核、专题活动交流、自我评价、作品评定、日常观察等形式。

4.加强师资建设。劳动与技术教育是知识和实践、智力和能力的综合教育,因此要求所任课的教师要具有丰富的知识和专业的素养。首先,所任教的教师是要受过专门的培训的,对劳动与技术教育这门课程的特点、内容、教学方法等要熟知,要有相当丰富的生活和社会实践,具有一定的阅历。然后,挑选的教师要喜欢并且热爱这门课程,只有这样,才能积极地投身教学之中。

5.加大经费的投入。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果所需要的设备、设施和场地不能满足的话,劳动与技术教育便无法顺利地开展,效果更是无从谈起。因此,学校要对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投入足够的资金,设立教学专用教室并添置必要的设备,条件允许的话要建立劳动与技术教育实践基地,这样,才能在硬件上保障劳动与技术教育更好地开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7-9年级)[z].2008.

[2]乐素芬.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框架下的劳动与技术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7,(08):46-47.

[3]叶德芙.初中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1,(3):145.

[4]薛烂.初中劳动与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探析[J].方法交流,2013,(05):154.

第3篇:初中生的劳动教育范文

关键词:非农转移;劳动力细分;分层次培训

目前,我国无技能或低技能劳动力供过于求与技能型、知识型劳动力供不应求的双重局面已经形成。农村女性劳动力能否向城市、向非农产业顺利转移将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其进行职业培训的效果。但由于农村女性劳动力的个人情况差异较大,因此必须根据其在非农转移中体现出来的特征对整个群体进行细分,以便确定不同的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才能提高培训的针对性,促进其就业。

一、农村女性劳动力的细分

细分农村女性劳动力是分层次开展培训工作的第一步,其标准的选择一定要非常谨慎,一般来说必须满足以下三个要求:足够鲜明,便于对其群体进行有效地区分;符合培训的需要;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非营利性的培训项目对参与者进行甄别和筛选。

目前,参与非农转移的女性劳动力总体呈现出三大特征:转移主体为青年女性、婚姻状况以未婚为主、受教育程度以初中为主。从表面上看,以这三个特点为标准都可以将非农转移中的女性劳动力进行细分,但其中,年龄因素只与劳动者劳动机会的获取有一定的相关性,与职业收入和培训的关系并不显著,不适合作为细分的标准。婚姻状况虽然不仅可以通过影响流动的机会成本影响女性劳动者流动的倾向,也可以通过影响其家庭负担状况来影响其参与培训的形式,但对培训目标和培训内容的影响较小,也并非最佳选择。

而以学历层次作为细分标准则具有以下几方面优势:学历层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村女性劳动力的职业选择,有利于根据其职业走向确定不同的培训目标和内容;学历层次可以通过影响农村女性劳动力的就业水平和收入,影响培训投资主体的确定;学历层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劳动者的自学能力,从而影响到培训方式的选择。

综上所述,农村女性劳动力应该按照受教育程度进行细分,更明确一点说,应该以是否接受过完整的九年义务教育为分界线,将其分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和初中以上(含初中)文化程度两大群体。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村女性劳动力包含从未接受过教育、小学学历和未完成初中层次教育的女性。前者在我国政府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大背景下,数量日益减少,所占比例微乎其微。并且其中的绝大多数都选择在家务农,对她们的培训以农业知识和技能的讲授为主,不是本文探讨的重点。因此,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群体主要指的是具有小学学历和未完成初中层次教育的农村女性劳动力,而初中以上(含初中)文化程度的群体则包含初中学历、高中和中职中专学历、大学及大学以上学历的女性劳动者。

二、农村女性劳动力分层次培训目标的确定

(一)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群体

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群体的主体为具有小学学历和未完成初中层次教育的农村女性劳动力。对这一部分女性进行培训,目的是要把她们培养成掌握多种初级工作技能,适应城市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初级劳动力。确定这一目标的依据有四个:

1、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群体主要从事技术含量低或基本无技术含量的工作,门槛低,竞争激烈,失业风险大,收入少。在相应的社会保障还不到位的情况下,即使是短期的失去工作,也将给她们带来生存危机。掌握多种初级工作技能将大大增加她们的就业机会,缩短择业的时间。

2、这部分女性所从事的工作较为繁重,超时加班现象普遍,很难有时间和精力接受更高层次的正规学历教育和比较复杂、困难的技能培训,只能进行耗时较少的初级工作技能的培训。

3、这一群体的受教育程度太低,在获得更高学历之前,她们不具备到较高技术层次需要的职业就业的资格(企业招收技术性工人和管理人员往往有明确的学历要求),升迁性的职业流动基本不可能,参加中高级技能培训的动力不足。

4、这部分女性对城市生活的适应性较差,必须对她们进行专门的城市公共设施、法律法规、工作制度等方面的介绍,帮助其融入城市快节奏的生产和生活。

(二)初中以上(含初中)文化程度群体

初中以上(包含初中)文化程度群体是非农转移中女性劳动力的主体,所从事的职业分布很广,包括宾馆和餐饮服务、保险推销、汽车销售、个体经营和业务员,当然也有相当数量的女性流向劳动力密集型的制造业。对这一部分女性劳动力进行培训,目的是要把她们培养成中高级技术型人才和管理人员,以满足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其原因有:

首先,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一些产业衰落下去,另一些产业发展起来,要想进入新的产业就业,相关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在原有的产业中,新技术、新机器不断被引入,也要求其从业人员接受更高层次的技能培训。

其次,初中以上(包含初中)文化程度群体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学习能力强,可以完成较高层次的技能培训。

最后,这个群体的女性自我期望值较高,自我发展的意愿也比较强烈,收入也比前一个群体更高,有足够的动力和资金支持去完成相对复杂的技能培训。

三、农村女性劳动力分层次培训目标的实现

(一)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群体

1、引导性培训和技能性培训并重。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村女性对城市新生活比较陌生,适应能力也较差,这需要在培训内容上不能只注重技能培训,而要把引导培训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所谓引导性培训,主要是进行相关的基本权益保护、城市生活常识、市民道德规范、市情、社情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目的在于提高被培训者遵守法律法规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增强他们的文明素质,加快其融入城市生活的步伐。但对于农村女性而言,引导性培训还应包括正确两性关系的教育,帮助其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人格精神,鼓励其为自身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2、以政府为培训投资主体。如果按照“谁受益,谁投资”的市场化规则,培训的投资主体应该是多方面的。但是,对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群体而言,政府必须成为培训投资的主体,这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方面,这一群体的就业层次低,收入水平低,对培训收费将大大降低她们接受培训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低层次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十分突出,企业很容易就从市场上招收到符合岗位要求的劳动者,缺乏投资办培训的热情。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依靠政府,依靠财政力量才能保证培训的顺利进行。

3、“学”和“练”分离,合理设置培训地点。农村女性劳动力既要完成繁重的工作,又要承担大部分的家务劳动,往往精力和体力双重透支,如果培训地点设置不合理,就会浪费她们的时间,增加她们的培训成本。因此,应该从她们的利益出发,尽量将培训基地安排在吸纳农村女性较多的工厂周边地区或居住聚集区的附近。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这部分女性的学习能力是较弱的,职业培训不仅要进行课堂的讲授,还要进行实际的操作观摩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而在就近设置的每一个培训地点都建立实践基地是不现实的。因此,应该将“学”和“练”的场所相对分开,就近设置培训地点进行知识和技能的理论传授,利用已有的就业训练中心(例如技校所拥有的工厂)进行技能的实践。当然,这需要政府整合各类培训资源,进行统筹管理。

(二)初中以上(含初中)文化程度群体

1、投资主体向多元化发展,合理分摊培训成本。我国农民工培训经费的缺口是比较大的,单靠政府投资,只能满足一小部分农民工的培训需要。并且前文已经提到,财政应对初级技能培训倾斜。那么,针对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农村女性群体所开展的培训经费缺口将更大。因此对这类培训,应推行政府、用人单位和农民工个人共同分担的投入机制。首先,政府要从农民工培训专项经费中拿出一定比例,投入中高级技能的培训,这也体现了培训是农村义务教育的继续和向工作领域的延伸,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的特点。其次,应鼓励企业利用内部培训机构或向社会培训机构购买培训成果等多种形式进行培训的投资。最后,劳动者个人应承担一定比例的培训费用。由于整个群体的就业层次相对于前者较高,收入也较高,只要分摊的比例合理,培训内容有吸引力,让其自己掏腰包参加培训是完全可能的。

2、逐步落实就业准入控制,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力市场的“通行证”,对职业教育和培训起到规范和引导作用。将就业准入控制与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既可以保证劳动力市场的有序发展,又有利于引导劳动者由被动接受培训为主动参加培训,确保培训工作顺利进行。要想做好此项工作,一方面需要政府从法律法规上对该制度予以确认,另一方面需要企业内部奖励和晋升制度相配合。比如法国就规定农业职业证书和农业职业学习文凭持有者只能在农场或农业企业中当雇工,只有农业技术员证书持有者或通过农业职业和技术会考的学生,才有资格独立经营农场。

3、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设就业信息服务与网络职业教育平台。初中以上(含初中)文化程度农村女性劳动力受教育时间长,学习能力较强,其中的大部分能够掌握互联网的使用技术。政府和各级培训机构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为劳动力的培训和转移服务。例如,政府可以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各行业用工需求信息库和职业培训机构信息库,并向外公开,让求职者能够很容易的获知相应的就业与培训信息,自主选择培训机构和培训内容,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劳动力参加培训的盲目性。各级培训机构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开展职业培训的后续服务,包括解答疑难问题和就业指导等,同时也可以利用这一平台,让学生对学校的培训情况进行信息的反馈,或参与师资的考评,这将反过来促进培训机构的健康发展。

4、学历教育与技能教育相结合。对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村女性劳动力进行培训,要有发展的眼光,把学历教育与技能教育相结合。这一群体中的女性自我发展的愿望是比较强烈的。因此,除对她们进行技能培训外,还应利用成人中专、成人高校、职业技术学校以及普通高校的师资和设备优势,举办夜大学、函授、自学考试等学历教育,帮助其提高学历水平。只有获得了更高的学历,她们才拥有进入更高层次劳动力市场的资格、更多升迁性流动的机会,才能更好的改善自身的生存状况。

参考文献:

1、方向新,裴莉.农村妇女流迁:性别差异与内部差异[J].湘潮理论,2007(1).

2、张晓芬.被动非农化过程对农村妇女的影响[J].中国集体经济,2007(6).

3、聂亚珍.现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分析[J].兰州学刊,2008(2).

第4篇:初中生的劳动教育范文

我国在小学、中学分别设立了劳动技术课,对学生进行劳动技术教育。这些课程的设立是我国教育正在向素质教育转化的一个标志。由于生产的发展,对生产技术的要求,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特别是对技能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原来的教育对学生的技能素质的培养不够重视的状况,已不适应我国生产发展的需要。在现代生产比较发达的国家,早就开设了技术类课程,它与科学课程(理、化、生)是并重的。我国由于生产的发展,已出现了因职工的技术素质不高致使先进设备无法使用和影响产品质量的现象。随着生产的发展,特别是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对职工技术素质的要求也将提高。生产的发展要求提高国民的技术素质,首先反映在对教育工作的要求上,要求培养出具有较高劳动技能素质的人才,以适应未来生产发展的需要。

劳动技术教育包括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两个方面。劳动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劳动习惯、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感情,即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技术教育则是使学生掌握一些劳动技术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他们动手的能力,进而进行一些初级的职业技术预备教育,即培养他们的技能素质,使他们能适应现代生产和生活。应当注意到,劳动教育与技术教育两者还有个共同之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者的品质和行为习惯,即劳动者的个性心理品质。

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素质,在教育工作中的具体措施之一,就是劳动课和劳动技术课的开设。技能素质包括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操作技术。例如,物理、化学、生物等文化学科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属于必要的科学理论知识,劳动技术课中所学习的技术理论知识也属于必要的科学理论知识:劳动技术课中的操作技能则属于操作技术,它以动手能力为主。

劳动课和劳动技术课都是以培养学生劳动技能素质为主要目的的课程。根据学生的知识和体能水平,小学劳动课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为主,并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增多,逐步增加技术知识的含量:在初中。则是劳动素质和技能素质的培养并重:到了高中,由于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和体能水平,经过小学和初中阶段的教育,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劳动素质,因而,高中劳动技术课的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技能素质为主,兼顾劳动素质的培养。

总的来说,中小学的劳动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劳动技术素质。使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技术理论和技能,掌握一些学习技术的方法,并培养学习技术的兴趣。还应注意到一点。劳动技术教育、劳动技术课的教学不属于职业教育,它们只能为进一步进行职业教育打下基础。但是,由于各地大部分学生不能升学,而要在当地就业。因而,培养具有较高劳动技能素质的学生,对当地劳动力的素质的提高既是必要的,又是非常重要的。

第5篇:初中生的劳动教育范文

〔关键词〕农村地区 中等职业学校 潜在生源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我国的职业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农村地区的职业教育仍是薄弱环节。目前,农村地区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的最大困难还是生源问题,农村地区学生求学、家长送读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现实生源不足。

一、农村地区中等职业学校潜在生源充足

农村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的现实生源不足并不是因为没有生源,或者说并不是因为不存在职业教育生源,事实农村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的潜在生源市场巨大。本文以河南省信阳市为例,对农村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的潜在生源进行分析。

(一)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低,中职招生占初中毕业生人数的比例偏低

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以初中毕业生为主。但是信阳市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人数占初中毕业生人数的比例偏低。“十五”期间,信阳市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人数占初中毕业生人数的比例一直很低,没有突破20%。2006年信阳市初中毕业生为158095人,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招生37749人(不含成人中专),占当年初中毕业生的比率为23.88%。而同年信阳市普通高中招生60690人,占当年初中毕业生的比率为

另外,从表一可以看出,近几年信阳市初中毕业生升学率比全国平均初中升学率低很多。“十五”期间,信阳市初中毕业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但在2001—2004年间其升学率却下降了,由此可知未能升学的初中毕业生也在增加,这些未能升学的初中毕业生就是中等职业学校的潜在生源。这个群体相当大,从表一可以看出,“十五”期间,信阳市未能升学的初中毕业生人数几乎占当年初中毕业生人数的一半,2005年将近7万人。

(二)大量的初中生辍学需要接受职业技能培训

从对农村职业教育有潜在需求的其他生源来看,除了农村初中升学率低造成很多初中学生直接进入社会以外,在农村还普遍存在着辍学现象,而且辍学率很高。2005年6月27日《中国青年报》教育版(A6)头条标题“抽样调查17所农村中学显示初中平均辍学率43%”。这是教育部委托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作的一个“转型期中国重大教育政策的案例研究”课题,对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山东、湖北6省14县的17所农村初级中学进行的一份调查,该调查显示学生平均辍学率超过40%,与官方的统计数字2.62%有着很大的差距。???据笔者了解,在信阳市,许多农村孩子因为家庭收入低或学习困难在没有读完义务教育就被迫中止受教育,这部分流失的生源过早地进入劳动力市场。而这部分学生几乎都没有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参加学习和培训。据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2005年信阳市初中辍学率为1.2%,但就笔者的访谈情况来看,各县区的初中辍学率远远高于这个数据,许多乡镇初中辍学率都在1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30%。

另外,信阳市一些初中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在中招考试之前动员差生退出中招考试。2006年5月15日《大河报》刊登了一则消息:信阳市某初中“为提高升学率,动员差生退出中招考试”。该校一名老师表示,让差生退出中招考试的事,是公开的秘密,年年都这样。“这样做,主要是怕差生影响学校的整体成绩,影响全校的升学率”。据悉,许多初中都这样做,因此而失学的学生占有相当的比例。

(三)未能升学的高中毕业生也是中等职业学校的潜在生源

信阳市每年还有一部分高中毕业生未能考上大学,这也是中等职业学校的潜在生源。据统计,信阳市普通高中毕业生每年有5万余人,升入大学的有3.6万余人,仍然有1.4万人未能升学。加上每年未能升入高中阶段学习的七万余初中毕业生,还有近9万名初、高中毕业生无学校可上。???

(四)对外出务工青年的培训是中等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据笔者调查,信阳市城乡还有许多因家境贫因或学习困难而中途退学的青年及未能升学的往届初、高中毕业生,他们绝大多数都在外出打工。据保守估算,信阳市青壮年农民在200万人以上,外出务工人员占农村劳动力的51%???,所以出现了每年“百万农民工出信阳”的壮观景象。而外出务工人员主要集中在25-45岁年段,其中24岁以下的几乎占三分之一(占27.04%)???。但信阳市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文化水平不高、没有一技之长。据信阳市统计部门2005年的一项抽样调查结果,信阳劳务输出人员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8.21%???。所以,对信阳市青壮年农民的培训是中等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他们也是中等职业学校的潜在生源。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农村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的潜在生源市场是很大的。现实生源不足同时潜在生源充足,这是农村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生源困境的主要表现。

二、中等职业学校生源困境的原因分析

目前,职业教育的必要性已得到多数人理念的认同,但普遍的理念认同遭到了现实选择的嘲讽,即多数初中生及家长不同意被分流到职业学校,职业学校倍受社会歧视。中等职业学校生源困境的实质是学生及家长对中等职业教育需求不足。影响学生及家长对中等职业教育需求的因素很多,包括社会文化因素、教育因素、制度因素、经济因素以及中等职业学校自身缺乏吸引力等等。

(一)我国传统文化影响学生及家长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需求

我国传统文化对职业教育产生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历主义价值观。人们普遍重视普通教育,轻视职业教育,追求高学历。二是知识观方面:“重道轻器”,“重义理轻艺事”,视技术、技能为“奇技淫巧”,注重人文道德的研究,轻视对自然科学的研究。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严重冲击

自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毛入学率年年攀升。 2008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23.3%(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使老百姓觉得上大学变得越来越容易,因而以更大的热情投入普通高中教育。

(三)劳动力市场影响学生及家长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选择

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影响到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一方面,经济的迅速发展未能提供丰富的就业机会,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较低,劳动力需求难以大幅增长,劳动力总量仍然严重供过于求,就业的结构性矛盾随着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推进而日益突出。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劳动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制度实施不力,劳动市场不规范和“人才高消费”影响了中职毕业生的就业。。

(四)教育的成本-收益率影响学生个人及其家长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需求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主体是农民子女和城镇工人家庭子女。据调查,父母职业为农民、工人、无业和个体劳动者的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占96.4%,这些家庭一般都是低收入家庭,其中25.5%的家庭缴不起学费。另一方面,职业教育的收益率低。如今国家对中专生不再实行包分配制度,中等教育文凭对用人单位来说也不再具有吸引力,许多学生从职业学校毕业就相当于失业,学生和家长自然不愿意选择上中等职业学校。

(五)中等职业学校自身办学质量低下,吸引力不够

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模式单一,不能满足学生及家长多样化的需求。专业、课程设置滞后,没能紧跟市场需求。课堂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师资队伍建设薄弱。2006年我国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86.46%,职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71.89%。???办学模式大多是长学制模式,不利于对劳务市场中的变化做出灵敏的反应,满足不了学生及家长多样化的需求。

三、改善农村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状况的思考

(一)改造传统文化,引导人们的职业教育需求

改造不利于中职发展的文化环境,仅仅依靠电视、网络、报纸与杂志等大众传媒来宣传职业教育的意义是不够的,还需要充分依靠教育这一改造文化的主要手段。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课程的设置与实施及改革初中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来改变目前这种鄙视职业教育的社会文化环境,创造一种适合职业教育发展的文化环境,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乃至整个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建立合理的教育消费结构

高等教育的扩招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群众渴望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愿望,但同时学生人数的快速增长与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短缺之间产生了新矛盾。所以,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要与同期经济发展的水平相适应。要在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同时,要适当控制普通高中发展规模。

(三)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尽快建立和完善就业准入制度

劳动准入政策是实现合理就业的重要保证,也是规定就业者必须接受职业教育或培训,从而抑制“普高热”,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措施。政府应加大劳动准入制度推行的力度,扩大“准入”的范围,使应该实施准入政策的行业、企业和职业岗位尽快建立劳动准入制度,以确保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职业教育的长久不衰。政府要加强管理, 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的劳动预备制度,凡进入劳动力市场求职者都应预先接受某种专业技能训练,参加相应的职业资格考试,在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后才能被聘用,使“先培训、后就业”的精神得以真正贯彻落实。

(四)建立合理的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刺激职业教育需求

职业教育的成本分担一般应遵循“受益原则”,即谁受益谁负担。另外还要遵循“能力原则”,即能者多摊。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农民和乡镇企业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非常有限(有学者所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农村有60%的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支付不起个人成本而中止求学???),所以要求县级以上的各级政府要更多地承担农村职业教育的投资责任,特别是要加大省级政府和中央在农村职业教育领域的转移支付力度,以减轻县级财政压力,从而保证有更充裕的经费来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建议政府在要求中等职业教育各相关受益主体合理分担成本的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实行中职生的成本分担方式多样化,如实行实时收费制度、延迟付费制与学费减免制相结合的弹性制度。也可以建立助学金制度,完善个人成本补偿制度。另外,也可以借鉴国外职教的先进模式,加强企校合作,增加企业承担职业教育成本的比例。

(五)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中等职业教育,开发农村生源

本文所指的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是指以农村人口为对象,并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职业教育,不限于农业教育,也不一定发生在农村,既包括农村职业教育,也包括城市中以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为目的、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

1.政府要扶植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要加大投入,改善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和法律保障,特别要扶植农业类专业。

2.增强中等职业学校吸引力,吸引生源。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立职业教育的质量体系和控制与评价机制,改革专业与课程设置,提高内涵质量。同时,拓宽毕业生“出口”, 抓好升学与就业,拉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

3.实行弹性学制,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各中等职业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和实际情况,从学生的不同层次出发实行多种模式办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多样化的需求。这些模式有:“升学就业模式”、“订单教学模式”、“2+1”的教学模式、“两后培训模式”、“扶贫培训模式”、工学交替半工半读模式、“1+1+1”模式等。目前,应该大力发展“两后” 培训,扩大入学机会,实施教育机会的多元化。

总之,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主要来自社会中下层家庭,职业学校应该敞开大门,接受广大初中毕业生及其他适龄人员来校学习,或者进行学历教育,或者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满足不同群体的教育需求,这一方面可以改善我国农村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的现状,发展农村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更好地为“三农”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弱势群体家庭子女提供求学和发展的机会,这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对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也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注释〕:

根据信阳市和全国教育统计年鉴整理,中职不包括成人中专

涂晨光.从教育的供给和需求看中国农村初中学生辍学原因〔J〕.科教文汇,2007,2

转引自:万明云同志在全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信阳政务通报第50期,信阳市政府网

转引自:信阳市市长王铁在全国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会议上的发言,2004-6-21 信阳教育信息网

转引自省市社科联联合调研组:信阳市劳务经济品牌及其提升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06年9月,第14卷第五期

第6篇:初中生的劳动教育范文

中等职业教育主要是指在高中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也包括一部分高中后职业培训,其定位就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尤其是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完善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不仅中央财政拨出专款大力支持,而且也引起了各界专家学者的关注和讨论。然而笔者认为,单纯发展以九年义务教育后为指向的中等职业教育并不完全符合我国国情。当前,在我国农村初级中学中大力开展中等职业教育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紧迫。

一、在我国农村初级中学开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必要性

1.有利于降低农村初中辍学率,增加农村教育吸引力。

辍学是中国农村教育的一个痼疾,已严重影响义务教育的普及水平和农村教育的发展,也势必影响新一代农民素质的提高,阻碍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2004年,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对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山东、湖北6省14县的17所农村初级中学进行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农村初中生实际辍学率远高于国家控制的3%的标准,学生平均辍学率超过40%。新华网记者随机对河北省一个“普九达标县”进行的调查发现:该县每年初一入学学生保持在1万多人,在初三中考时只剩下4000来人,三年内学生流失率高达60%,其中辍学的学生主要集中在乡镇中学。

引起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现行农村初中学校课程与农村学生生活经验相疏远,偏重书本知识,忽视实践和技能操作,普通教育的内容与职业教育内容未能沟通与相互渗透,引不起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导致学生“厌学”,而家长也失去送孩子上学的积极性,认为“读书无用”。“农村教育的实质是农村职业教育”,有必要在农村初级中学开展职业教育,增强农村初中普教内容与职业教育内容的相互渗透性,这也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要把普通文化课程的教学与学生未来职业联系起来,使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适当开展职业技术教育,使学生能在心理和技能上适应就业的要求,从而增加学校和教育对农村学生和家长的吸引力,降低农村初中学生的辍学率。

2.有利于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就业观念。

长期以来支配人们头脑的“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儒家传统思想根深蒂固,我国农民供子女读书的最大心愿仍是希望自己的儿女能够考上大学,“跳出农门”,从而“光宗耀祖”,而职业教育学校似乎只是“差生”的“收容所”。所以,大部分家长不去考虑让子女接受职业教育,中途辍学以及毕业没升入普通高中的农村学生大多是直接进入社会谋求就业。另外,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在导向上也存在误区,普通中学更受青睐,地方行政部门给予的各种政策支持也更多。所以造成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劳动力市场对职业教育存在巨大的需求;另一方面,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却“等米下锅”,农村职业教育严重不足。因此,有必要在初中阶段纳入职业教育内容,使学生及早受到职业生涯的指导和教育,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职业发展观,从而改变人们传统的教育观和就业观,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和教育向着良性、健康的状态发展。

3.有利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对于大多数辍学或初中毕业即中断学业的农村孩子来说出路无非有两条:一是在家务农;二是进城打工。而进城打工是他们最理想的选择,但文化与技能的缺失,使他们只能从事一些诸如运输、建筑等体力活儿,他们始终是游走于城市边缘的人群。尽管在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八条中就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在就业前或者上岗前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的制度。”可现实的政策落实情况并不理想,现在的外出打工者大多持有初中毕业证书,极少一部分经过职业技术培训,绝大部分还处于盲目和自发状态,如亲属介绍、老乡推荐等方式实现进城务工。

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农业劳动者参加职业培训比例差距很大。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现有4.8亿农村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总量的70%,其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有4.2亿,占87.8%。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或教育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占0.13%,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13.6%,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竟高达76.4%。而美国、加拿大、荷兰、德国、日本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都在70%以上。1997~1999年“回流”民工23%的“回流”原因是素质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80%以上的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出现生存危机。根据目前我国农村教育现状,要想从根源上解决现存的矛盾单靠大力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后的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不够的,解决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之前的环节——农村初级中学职业教育缺失的问题亦十分必要。

二、农村初级中学职业教育发展策略研究

1.转变农村初级中学的教育观念和农村职业教育的观念。

尽管初级中学仍属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其根本指导思想是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双基”训练。但是鉴于目前我国农村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必须要转变原有的初中单纯实施普通教育的思想,树立起职业教育的观念。另外,要摆脱以农为“笼”的思想束缚,针对农村学生的职业教育要大胆跳出“农门”,不再局限于传授种植、养殖技能。2001年,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产业的比例为49.9%,转移到第三产业的比例为44.6%,转移到外地仍然从事农业的仅占5.5%。可见,劳动力迫切需要的是第二、第三产业的专业技能,农村的职业教育应该适应这种需要。在全面贯彻党和国家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等有关精神的前提下,应把农业技术、进城务工、经营、管理等内容纳入到农村初级中学的教育内容中,从而形成农村职业教育的新型模式。

2.在农村初级中学尝试采取不同的形式,纳入中等职业教育内容。

从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实际和当地经济建设与农民致富的需要出发,结合各地经济结构和产业调整,在“学生自愿、家长同意”原则的基础上,在农村初级中学尝试采取不同的形式,纳入中等职业教育的内容。例如我国新疆地区2007年开始实行的“职业教育分流班”制度。

初中职业教育分流班仍属于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性质,其课程坚持按基础文化课和职业技术课并重的要求设置。分流班的学生与其他学生一样同等享受义务教育的各项优惠政策。具体的模式有“3+1”和“3+2”式。“3+1”式即在初中二年级进入初中三年级时,在学生自愿和家长同意的基础上,组织一部分学生,单独编班举办职业技术教育班,调整普通文化课的学习要求,纳入为期一年的部分职业教育课程,初三毕业后再完全接受一年的职业教育、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或者二、三产业的相关技能培训。“3+2”式是针对初中毕业不能继续升学的学生开展两年职业技术教育。通过以上三种形式,使学生毕业后对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具有初步的认识和规划,树立起自信心,做到“升学有基础、务农有技术、进城有本领”。需要注意的是,要切实抓好职业技术教育班的学生教育教学工作,防止 “隐性辍学”现象。 3.课程设置坚持基础文化课与职业技术课并重的原则。

初级中学职业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有关职业生涯和职业发展理念的教育,可以作为课余或课外知识教给学生,也可以专门提供技能学习和实践机会。但是,基础文化知识学习仍是他们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务。在设置课程时应重视文化基础课的比重,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削减或调整课程门类和课时,利用节余时间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职业生涯、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教育。选择以职业教育为主的学生的基础文化课缩减幅度可稍微大一点,但要保证其职业发展所需基础知识的学习,专业课程科目应多于基础文化课程科目,突出其“职业教育”性。

4.经费、师资和设备保障。

在农村初级中学开展中等职业教育,应当由当地教育部门介入并指导此项工作的开展,尤其是在经费、师资和设备的保障方面。由于发展职业教育所需经费相对较多,各地教育管理部门在分配基础教育经费的时候应建立农村初级中学职业教育专项拨款机制,以提供资金保障。还可从中等职业教育经费中抽出一部分用以资助农村初级中学开展中等职业教育。基础文化课教学借助现有普通初中的文化课师资,专业课教师可以借助各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和职业教育学校,也可将当地富有实践经验的农艺师、技师、能工巧匠或者个体户、企业家引进校园。对于职业教育的设备问题,除了可以根据各地和各校开设课程及专业所需购买一些设备外,也可与当地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开展合作,共享设备,节约资金。

第7篇:初中生的劳动教育范文

【关键词】初中体育 思想品德 心理素质 劳动素质 综合能力

一、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1.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学校体育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为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如田径、体操、球类、游戏等项目,在集体注视下完成个人练习、整体练习;各种体育竞赛和体育表演或技评等,都是在同等条件下进行的。竞赛是体育运动的突出特点,作为运动者都有尽快实现追求目标的心理动机,所谓求胜心切。为此,他们有必要不断开发和发展自己最大能力的新的运动技术与方式。这种创造性的心理动机与行为,能使他们逐渐形成准备和乐意接受未来社会的各种新事物的心理倾向。因此,体育课上通过开展各种不同形式的体育竞赛能较好地动员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竞赛或练习中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

2.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关心他人。体育教学靠师生的合作,靠学生之间的合作,只有一个团结合作温暖的集体,才有凝聚人心,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要教育学生关心集体,热爱集体,为集体争荣誉,教会同学之间的相互交往,尊重人,理解人,善于与同学友好相处。让学生明白,只有生活在好的合作集体中,才能创造出优异成绩。

3.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体育课的学习很苦很累,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必须具备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由于任何一种体育运动的成效都是人们在长期磨炼的过程中获得的。良好的意志品质是人们所必须具备的素质,意志努力总是和克服困难的行为相联系的。它一方面在克服困难中得到体现,另一方面也在克服困难中得到锻炼。在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中,学生必须付出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克服一个又一个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困难或障碍。

二、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通过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提高身体活动机能,养成卫生习惯,培养学生脑体结合、综合适用脑力和体力的能力,把学生的心理素质调控在最佳状态。

1.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为了完成身体活动目标,不仅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比如:长跑项目,除了需要有较好的耐力素质以外,若没有坚强的意志力坚持下来,也不会取得好成绩,并有可能完成不了;又如斜径直腾越、杠上支撑、双腿摆越成骑撑等技巧类项目,学生完成这些动作时,不仅要求掌握动作技术,具有一定的身体素质条件,还要靠意志克服心理上的障碍,排除胆怯心理,才能获得学习成功。由此看来,体育教学不仅能磨炼人的意志,也为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品质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2.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激发学习兴趣

体育教学是实践活动为主要特征的,在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中,教师端庄稳健的姿势、准确流畅的示范都能给学生一个清晰的视觉,引起学生的赞叹和羡慕,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本身就是力与美的和谐的统一。如:健美操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节奏感和韵律感,具有强烈的激励性,能够比较直接地体现男性的阳刚之美与女性的阴柔之美。

3.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竞争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机制,未来的社会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正是为其步入社会做好心理上的准备。这种竞争意识再没有体育竞赛中优胜劣汰、能力至上的竞技法则更直接、更生动形象了。体育竞赛中胜利与失败是并存的,对学生胜负观的教育尤为重要,在竞争过程中使学生建立责任感、荣誉感、集体主义精神,使学生能正确对待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失败挫折。

三、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

让学生学会劳动,在劳动中磨炼意志,得到锻炼,提高对劳动技能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培养敬业爱岗思想。

1.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

体育教学的学习过程实现了学生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有机结合,而且往往体力劳动大于脑力劳动。通过体育锻炼使身体强壮有力,为以后从事各项工作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并且能使学生明白劳动付出的越多,取(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得的成绩就越大这一道理,所以通过体育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

2.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和敬业教育

学习体育动作要有吃苦耐劳精神,要经得起反复磨炼。而一项劳动技能的掌握,同样也需要多次实践的过程,进而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劳动,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培养学生热爱本职工作,敬业爱岗。

四、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不要忽略教师自身对学生品格的影响

结合教师自身,言传身教。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学生最可依赖的人,教师的言行举止是学生行为的典范,教师的思想品德对学生有极其深刻的影响。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以身作则,身正、言正、行正,做学生的表率。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教师不但要注意言行、衣着,还应注意思想面貌、工作态度等对学生的深刻影响,潜移默化。体育教师是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对学校体育提出的要求,即是对体育教师的要求,无论是体育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所以,作为体育教师,首先要树立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其次要端正教学思想,从适应社会需要,培养人才的素质出发,树立以育人为目标的现代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树立学校体育为健身、益智、育德、促美的观点。

第8篇:初中生的劳动教育范文

关键词:劳动与技术;动手能力;创作兴趣;想象力

由于学生长时间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为了升学和分数而努力,形成了极其不良的教学传统和习惯。“高分低能”的现象屡见不鲜,这样的教学不断地压制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样的教育程式早已被时代所淘汰。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教学也被广大社会人员所诟病,在初中教学中,特别是初三的劳技课,虽然学校还会在课表内安排劳技课的课时,但在实际教学中,劳技课都被其他学科霸占,学生无法利用劳动与技术课锻炼自身的创造力。

一、强化动手操作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初中学生正是处于好动的年龄,教师要有意识地利用这一特点帮助学生培养创造力。与此同时,教师要注重亲自动手操作以获得经验,而不是虚化模拟操作,这样是达不到真实操作体验的。劳动与技术课的主要学习方向就是基础操作学习,实践性是它的基础特性,也是对知识和技能等多方面的综合学习。因此,教师要更加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实践操作,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例如,引导学生开启多向思维:初一在学习了纸花制作后,可以延伸了解花卉该如何栽培,找出认为适合当地种植花卉的地方,什么样的花卉该怎样种植,怎么培育等。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除了培育花卉外,还可以种植什么呢?这时我们就可以分组探讨,自由地展开丰富的想象,有创造力的实践操作。除了花卉外,我们还有农作物和蔬菜类的种植,让学生自主去询问家长或者在互联网上搜索相关材料,去栽培属于自己的农作物和蔬菜等,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选择那些成熟期短的作物,让学生观察作物从播种到成熟的各个阶段,在成熟后选出一些优秀的种植物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在之后的学习中引以为戒,不断变化。这样的实践操作训练,能够极大地锻炼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激发创作兴趣以开启学生的创造力

学生在刚进入新的环境学习时,都会比较迷茫,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因此,大多数学生都会以兴趣为起点,从而产生爱好,而后才有动力去创作,去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尤其是学生的创造力和自我探索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培养,在完成任务后会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催生了对该事物的兴趣和爱好,那么,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呢?只是靠教师的嘴巴不断地进行讲解是不够的,还要让学生直接感受示范操作以及学生自行的实践操作,同时也要靠美好的艺术形象来吸引学生。例如,初一学习编织技术的时候,事先准备好以供示范的编织作品,作品中蕴含着浓重的民族风格和贴近生活的气息,可以很快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好编织需要用的材料和工具,并告知学生,如果编制出来的作品富有创造力,可以展览学生的优秀作品,也可以举行作品制作比赛,向学生展示同年龄段的学生编织出来的获奖作品。同时,国内也经常举办一些编织作品大赛,对学生在大赛上发表作品的事迹进行表彰,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使学生能够愉快地接受这门课程的学习。

三、展开想象迸发学生的创造力

劳技课程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十分重视,运用不同的方法鼓舞学生不管在何时何地都要发挥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不要畏首畏尾,要大胆创作,做出与众不同的作品。现代大众都盲目追求模仿,追赶潮流,没有自身独有的个性,因此,拥有求异思维是非常可贵的,在求异中展开丰富的想象,在想象中发挥创造力。

例如,教师要求学生准备一些刺绣必备的工具,巧用手里的刺绣针绣出富有创造力的作品,一根小小的刺绣针,几根颜色不一的毛线,在学生的手中仿佛有了生命,演绎出了各式各样的精彩,有的学生用黑色、红色和绿色的毛线绣出了正在绽放的玫瑰,有的学生用黑白毛线绣出了正在觅食的小兔子,有的学生用灰色和白色的毛线绣出了静止的自行车,有的学生绣出了一只憨态可掬的企鹅……

在这样富含创造力的实践中,有的学生生怕自己创作出的作品过于独特,被同学笑话,被教师不认可,所以,教师应多为学生着想,在实践前多加鼓励和表扬他们,即使学生创造出来的作品还不够完整,教师也要找出学生作品中的闪光点。要想让学生形成求异创新的意识,教师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敢于表扬标新立异的学生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在展示作品时,不再以现实中的模板作为标准进行评判,而要看哪个学生的作品与众不同,不跟随班级的大流,就是优秀的作品,劳动与技术课程就要体现这样的原则。

四、体验成功的喜悦可以激励学生的创造力

兴趣的开端就是动机,而由动机到兴趣,就要有一定的行为伴随,在过程中不断探索,才能够产生学习的热情,而要想一直保持学习的热情,就需要有从行动中获得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教师在劳动与技术课上要运用所学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由知识获得产生的效果来激励学生,不断地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成功带来的满足感以及对自身的自豪感,感受到其中的乐趣。例如在进行工艺制作时,教师让学生准备好可能用到的一切美工用具,学生用剪刀、裁纸刀和刻刀制作出多种多样的工艺品,有的学生用卡纸剪裁出一定的大小和造型艳丽的玫瑰花;有的学生用小木板不断雕磨,刻造出迷你的漏窗;有的学生用红色的细线制作出富有中国风情的中国结。然后在班级内展示这些工艺品,师生间共同对作品进行评价,锻炼学生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进行评价,可以巩固以往学过的劳技知识,延伸教学活动的深度,拓宽其广度。在展示评价的过程中,对不同学生间的个性和特征差异让学生一起评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再次激励学生进行二次、三次创造。

对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学习目的不是对前人所做过的事进行模仿,而是培养出富有创造力的学生,发挥初中学生的想象力,用其智慧和毅力发明创造出蕴含个人特性的作品。劳动与技术课的教学就是为现今的新课程改革要求服务的,进行深层次的创新教育,在初中劳技教育中实行创新性教育有着极大优势,学生的好动特性以及对事物的极大好奇心都是支撑劳动与技术课程不断创新发展的优势所在,我们要利用这些天然的优势配合那些教育教材设计出富有创造力的教学环节,有利于增强现阶段学生的思维创新性。

参考文献:

[1]黄盛仟.让劳动技术课富有活力[J].江西教育,2005(10).

第9篇:初中生的劳动教育范文

随着国家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的恢复和发展,全国高小和初中毕业生的数目逐年增加,这是我们伟大祖国繁荣昌盛的新气象。据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的统计,一九五四年暑期毕业的高小学生约有四百多万人,初中学生有六十多万人,比一九五三年增加了三分之一左右。每一个毕业同学,现在都在考虑怎样来安排自己未来的生活,他们普遍的想法是要继续升学。加上去年毕业后现在还想升学的同学,今年准备投考初中和高中的学生的数目是很大的。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文化的要求也跟着增涨,特别是劳动人民过去多少辈子饱受了没有文化的痛苦,现在渴望自己的子女多读几年书,这种心里是可以理解的。但必须明白国家办学校教育青年一代,目的是使他们能更好地参加劳动,成为社会主义的自觉的积极的建设者。小学和中学是担负着向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和为劳动生产培养后备力量的双重任务的。中、小学生毕业后,除一小部分根据高一级学校发展需要升学外,大部分都应该参加或准备参加劳动生产,源源不断地补充劳动队伍。千千万万的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政治觉悟的青年及时地投入生产,对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特别是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的改造,是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的。面对青年团的工作来说,他们参加到广大的生产基层中去,将使广大青年的政治和文化生活更加活跃起来。因此,团中央要求各级团委十分重视这个工作,在党的领导下,吸取去年工作的经验,积极地与有关方面配合,进行具体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妥善地解决不能升学的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参加或准备参加劳动的问题。

(二)

大力配合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行政、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教育,这是动员和组织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参加或准备参加劳动的首要关键。劳动教育是共产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学校中进行劳动教育的目的,是要使学生懂得“劳动创造一切”的根本道理,培养自觉的社会主义劳动态度,养成认真从事劳动的习惯,懂得现在在学校中学习各种知识,正是准备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国家而劳动。当前所要强调的,是要清除那种轻视体力劳动特别是轻视农业劳动的错误观点对他们的影响,使学生们对体力劳动有正确的认识。在我们国家里,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一切劳动都是光荣的事业。教师对施行劳动教育有重大的责任。教师中的青年团员应当以身作则,首先端正自己对劳动的认识,善于在日常教学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学校中青年团和少先队的组织,应密切结合着教学工作,并运用团和队的组织活动和课外活动,采用各种方式,如适当地参加体力劳动、参观农庄和工厂、请劳动模范和参加劳动有成绩的毕业同学作报告、组织讲演、座谈等,养成团员和同学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风气。在进行上述教育和活动中,青年团组织必须采用循循善诱和耐心说服的方法,决不能采用简单地粗暴地搞斗争的错误作法。

(三)

为着使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勇敢地走上劳动生产的岗位,青年团组织应当在党的领导下,积极进行宣传,树立正确的社会舆论。现在许多地方还存在着对高

小和初中毕业生的升学和参加劳动问题的误解,认为升学是唯一的“出路”,参加劳动是“屈才”和“耻辱”的错误看法,甚至对参加劳动的学生加以讥讽,增加了青年学生参加劳动的顾虑。必须展开广泛深入的解释和说服工作,向各阶层人民首先是学生的家长讲清楚我国小学和初中教育的任务,使他们懂得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参加劳动生产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在社会上形成一种欢迎这批生力军参加劳动的气氛。每一个青年团员,都有责任向自己的家庭、亲友、邻居、同学进行这种宣传工作。各地青年团组织特别是基层组织,应当以亲切的态度关心新参加劳动的同学,帮助他们迅速熟悉情况,学习技术,习惯于农村和厂矿企业的生产和生活,克服刚参加生产时所碰到的各种困难;并继续在政治思想上提高他们,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事业作出有价值的贡献。

(四)

要运用在劳动生产中得到显著成绩的高小和初中毕业生的范例,教育他们更好地准备参加劳动生产。这是一种生动的教育方法,具有极大的感染作用和说服力量。例如我们用吕根泽、徐建春、吕宜宝、郭统绪、李恩凤等同志把知识和劳动相结合的模范事迹去教育他们,就可以使他们懂得如何去热爱自己的事业和克服困难;如何主动地学习生产技术;如何同群众打成一片并帮助群众;使他们能够迅速成为生产能手。现在各地都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青年先进生产者,团的组织的责任就是要及时地发现和支持他们,继续培养和提高他们,并有计划地引导高小和初中毕业学生学习他们的经验。现在有的地方召开了高小和初中毕业生的代表会或座谈会,在会议上,通过对先进生产者的事例的讨论,进行了自我教育,既集中地反映了他们的要求,又鼓励了先进生产者继续虚心前进。这种办法很好,各地团委均可根据具体情况,在党委的领导下,以县或区为单位,于适当时机举行。

(五)

组织和帮助巳经参加劳动的高小和初中毕业生进行自学,是青年团组织经常的重要的工作。合理地解决他们的自学问题,可以促进他们更安心地从事劳动生产、不断地提高他们的才能,在国家建设事业中发挥更大的力量。现在有的地方注意这样做了,巳经收到显著的效果。但许多地方还是自流的,这种情况应加以改进。为着使自学更好地服务于劳动生产,除了文化和政治的学习外,应注意业务和技术的学习。学习的时间,一般也应该是业余的,以不耽误生产为原则。学习的组织,根据各地的经验,自学小组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形式,特别适宜于农村的分散环境。团的组织应积极加以提倡和领导,根据自愿原则,大量地普遍地建立起来。团的组织应注意选拔较优秀的青年团员和热心公务的人担任小组长,并给他们以学习的方便条件和具体帮助。现在有的县、区团委配合政府文教部门设置了领导他们学习的专职或兼职的辅导员。每隔几天分区集合小组长上一次课,各地可根据具体条件加以试用。另外,政府已在较健全的民校中,附设有高级班,在领导较强的有条件的城镇中设立了业余补习班、补习学校、函授学校,青年团的组织应该积极主动地配合主管部门,把这些学校办好。在城市中,对于某些年龄小还不适宜于立即参加劳动、或年龄较大但一时还找不到适当工作的高小和初中毕业生,也应利用城市的有利条件,广泛地组织自学小组。通过广播电台讲课,举办讲座,通过文化馆、少年之家等活动,帮助他们安心地较有系统地自学,以便将来更有准备地去参加劳动。在积极组织他们自学的当中,我们也需要向他们讲清楚,现在组织自学,在教材、方法和领导经验上都还有很多困难,不要作过高的要求。此外,各地团的组织还应组织初中和高小毕业生适当参加社会工作和社会活动,发挥他们政治上的积极性;并根据城市和农村的不同条件,积极组织他们参加各项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适当满足他们正当的体育和娱乐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