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范文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精选(九篇)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

第1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范文

一、从大生态视阈认识消费需求的质变及其提升路径

生产和消费是社会经济循环(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两端,在市场经济下表现为供给与需求两方。现阶段我国已进入以科技创新为主导、以提升经济质量为主线,实现经济中高速发展的时期,我们既不能像凯恩斯学派那样单方靠财政刺激需求,也不能学供应学派那样完全靠市场去创造需求。应当利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使供需双方质量都得以提升,实现二者的和谐、协同、互动。

之所以不能苟同单从增加供给一方促进经济发展的看法,是因为我国消费需求质与量都存在不足,需求拉动经济的力量仍有很大的释放空间。仅就它对GDP的贡献率而言,多年仅为30%―40%之间,而发达国家达到70%上下,我国还有很大的差距。更重要的是质量。这需要扩大视野,遵循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前者必须服从后者),如同志所说:“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把消费放在大生态、大环境和人民需求上来考量,要从问题中找动力。

例如,大气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水污染,城乡环境治理滞后,城市建设的软肋日益突出,多数居民的消费能力总体较低,解决这些突出的矛盾,不能单靠增加供给解决,而且单独靠一只“看不见的手”,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可能使矛盾加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政府要侧重解决生产力布局、生态问题和共同富裕问题。这就需要靠全面深化改革,靠“两只手”协同,主要是四个方面:一是政府投资,二是利用市场机制鼓励社会投资,三是通过多方面基础建设,发展新兴产业(主要是环保产业),四是加快分配制度改革。这个方略,看来会一时增加国家的负担,但由于总体提高了人民的消费质量和水平,就可以为市场扩容,促进市场长期活跃。不过,其中一个特别关键的因素是利用科技创新和应用,解决深层次的难题。当前,我国许多技术处在低端,有的先进技术尚未运用。国家和各级政府应当组织技术攻关,包括引用一些国外成熟的技术。这样既总体提高了消费质量,也增加供给拉力,使得需求与供给协同互动。

二、科技引领以扩大内涵发展为主推动“内外”结合

一提资源配置人们就更多地想“铺新摊子”,好像不包括内涵式发展,这是片面误解。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要求看,必须把资源配置的重点转移到内涵式扩大再生产为主的方式上来。

内涵式资源配置,即在原有企业基础上不扩大场所,更多地利用存量资源,集约节约式扩大生产规模和实现产品更新换代,或者产业转型(机器人制造就很典型)。这种方式的最大优点是节约资源,充分利用原有的基础,侧重于控潜改造、提升质量,改善生态环境。从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看,这种方式更符合现展的趋势,尤其对于我国这样资源环境制约较突出的国家,更能节约投资、降低成本。从优化配置和运用科技创新的视阈考量,应把这种方式作为重点,用最节约、最有效、最有利于创新的方式实现转型升级,从提升产品做起(产品是产业的基础),再提升企业,扩展到整个产业,其中利用科技创新和科学管理必须贯穿始终,资源配置决不能离开全程管理。

在实际运作中,内涵与外延式经常是结合在一起的,多半是以内涵为主适当扩大外延。企业的产生与发育是一个由外延到内涵的延续过程,由外延建立企业,靠内涵主要是科技创新、精细而严格的管理,后者更艰难、花时间更长。科技从创新到创业进程其基本路线图一般为: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中间试验――企业孵化(商品化)――规模扩张。许多新兴产业的崛起大都是利用原有基础,逐步经过孵化而展开的。

以内涵为主适当扩大外延的最好方式是发展循环经济。它是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综合效益最好的资源配置方式,即可节约资源又可优化生态环境;既可增加供给,又可提升消费;既可赢得经济效益,又可获取综合效益。循环经济既符合自然规律,又符合经济规律。要想在资源环境的种种限制中寻求资源的优化利用,只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实施寻找“钥匙”,其中科学地构建和合理地运用循环经济链就是一种有效途径。循环经济以资源高效利用循环利用、保护和优化生态、坚持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宗旨,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基本原则,达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或高效利用,本质上是人工再造一个资源生态循环圈,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起来,打通“内部性经济”与“外部性经济”,连接微观效益与宏观效益,使生态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得以科学高效耦合应用,这是实现“三低一高”(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的根本出路。

以科技为支撑优化资源配置,以内涵式发展为主,内涵与外延相结合,从而提高市场的整体竞争力,需要克服在资源配置中重供给轻需求、重外延轻内涵的偏颇理解,树立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和系统化、整体性、协同性的理念,为经济转型、升级、健康发展提出符合实际的新理念。

三、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加强科技的引领和支撑

为深化提升经济质量的认识,必须摆脱西方教条,超越经济学的原有框架,把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统一起来,特别要重视科技在经济整体运行系统中的主导作用。反复强调:“中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依靠资源驱动,规模扩张、出口导向的发展模式空间已越来越小,必须更多依靠创新引领和支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新华社上海2014年5月23日电)“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要“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转变”。(《人民日报》2014年6月10日)对于企业的成长来说,从出生到巩固、发育,再到升级转型,科技创新的引领、驱动都贯穿全过程。整体经济的成长壮大更要靠科技引领支撑。面对如此重大转变,我们必须深化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多地运用自然科学,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不能停留在原有的思维定式上,必须实现经济学飞跃。

在加快科技创新时,应当把科学技术(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机制系统中,使之与政府和市场“两只手”耦合,形成合力,充当引领、驱动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配置资源的“参谋长”,用以预测未来、窥探风险、参与谋划、设计方略,克服经济决策中的种种近视症和短期行为,实现全程优化。

科学技术是一种生产要素,但它与实体物质生产力要素不同,属于精神生产力、抽象形态的生产力,具有两重性,既可以作为一种要素参与资源配置,又可以作为方法、信息、方案、蓝图、标准,成为引向力、驱动力,引领、驱动、规导资源配置。它与市场、政府形成一个完整的机制系统,能够助推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增强“正确发挥政府作用”,提供大量预测信息,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前瞻性、系统性、协同性,使之更加科学化,促进经济及社会的整体“优质发展”。

第2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范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内涵建设; 财务管理; 创新

一、内涵建设时期财务管理创新的意义

高职院内涵建设,是指学校在基础硬件设施得以改进的情况下,实施管理与教学改革,在“软实力”上下功夫,提高办学水平、办出特色、形成品牌,使人才培养质量、师资与管理队伍建设、专业与课程建设、科研与服务社会的能力等方面得以进一步提升。高职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教育,这就决定了其内涵建设追求的最高目标是“特而精”,其实质是“质”的飞跃。内涵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整体优化的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更需要高标准的人力、财力、物力和各方面管理的支撑,随着高职教育重心从外延发展向内涵建设、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移,如何有效地对高职院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科学的管理,成为内涵建设发展的关键,而财务管理的特点是具有广泛的联系性、集中的表现性、强制的监督性,能够规划和控制内涵建设资金,提高内涵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因此,为了促进高职院内涵建设的发展,必须深入开展财务管理的创新工作。

二、高职院财务管理的现状

目前,高职院的财务管理存在一些比较落后的思维定式,与内涵建设的需要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财务管理理念相对陈旧

首先是财务管理的微观环境滞后于内涵建设的发展,决策层重视资金的筹集和执行的结果,轻视资金的使用和理财的过程。职工参与财务管理的氛围不浓,多数人置身事外。其次是财务人才低谷现象不适应内涵建设的发展,在高职院重视教学科研人员的引进和管理人员分流时,未能兼顾财务管理队伍的培养和更新。最后是理财思路与新时期的经济规律不相适应,高职院的非盈利性,造成了学院缺乏成本意识、缺乏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和谐统一的观念。

(二)财务运行机制相对落后

首先是财务管理机构设置简单,远不能适应内涵建设经费精细化管理的实际需要。其次是内部监督机制不到位,会计环节监督不力,内审监督机制弱势。机构设置简单造成了财务人员短缺,会计环节的牵制力度大大降低;审计人员专业不精、方法陈旧、时间滞后,监督力度大打折扣。最后,预算约束机制不明显,预算方案缺少前瞻性,预算编制缺少科学性,预算执行缺少严肃性。

(三)财务管理方式不够科学

高职院对改革财务管理方式的关注度不够,以下三个方面的弱势尤为突出。一是财务预测方法相对失衡,科学定量预测的方法运用不足,更多的是采用定性预测的方法。二是财务分析方法相对简单,纵向分析多,横向分析少,综合分析也缺乏深度和广度。三是财务管理手段相对滞后,财务管理软件运用不够充分,与其他管理软件融合度差,网络财务管理资源运用有限。

(四)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随着经济业务的变化,特别是内涵建设的发展,高职院的财务管理制度逐渐暴露出了许多弊端。一是财务制度还没有完全覆盖所有的经济业务,内涵建设阶段许多新的经济业务问题还没有相应的制度对其进行有效的约束。二是财务制度还没能完全覆盖所有的会计环节,滞后于外部环境的变化。三是同类型的高职院校也没有形成大致相同的内部财务制度体系。

(五)财务管理内容亟待拓展

高职院对预算和收支的管理仍停留在简单核算阶段;负债管理中财务风险和货币的时间价值还未引起管理层足够的重视;各种资产的管理还缺少价值利用的概念;财务报告披露的内容还比较狭窄,对学院经济决策的影响力还不显著。

三、创新财务管理,促进高职院内涵建设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强调,要注重创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作为学院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环节,财务管理必须以服务学院内涵建设为出发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进一步优化财务管理结构,增强财务服务能力,成为内涵建设发展的助推器。

(一)更新财务管理理念

管好用好高职院内涵建设经费,首先要求更新财务管理的理念,树立以促进内涵建设提升为核心,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为重点的新的财务管理理念。

1.营造良好的财务管理环境

首先决策层要有敏锐的理财意识。高职院在内涵建设阶段,决策层更要思维超前,高度关注宏观的环境,不断地对财务管理环境进行审视和评估,并根据具体环境的特点,制定出能够支撑起学院内涵发展规划的近、中、长期财务发展规划。同时要提高法律和会计责任意识,对不断变化的财务情况作出实时、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其次要树立“阳光财务”的意识。“阳光财务”是提升财务管理质量和内涵建设经费透明度的必然要求,“阳光财务”的关键是财务信息公开。在预算的制定上,职工要有参与权,积极采纳内涵建设项目负责人和专家的建议;在财务制度的执行上职工要有监督权;对财务执行结果,相关各方要有知情权。通过实施“阳光财务”,能够增强职工的参与意识,增强合作各方对学院发展的信心,切实提高理财的效果。

2.选优配强财务管理队伍

内涵建设时期,高职院财务管理队伍必须具备高素质的内涵,一要高标准选用财务负责人。对财务负责人的任用,应始终坚持思想品德要硬、任职资格要严,业务水平要精、管理能力要强的标准。二要全面提升财务人员素质。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对财务人员进行财务管理知识、职业道德、会计业务知识的培训,更要注重财务人员对高职院校新的发展阶段管理业务知识的更新,使他们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严谨自律,忠于职守,不断增强适应学院内涵建设环境的理财能力。

3.引入“成本”与“效益”的理念

在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不可忽视经济效益,应大力提倡“成本”与“效益”的理念,探索“成本”与“效益”的管理模式,以精细的“成本”管理来减少办学的无效成本和不必要的损失;以科学的“效益”管理去选择创收途径和增加办学收入。

(二)改革财务运行机制

随着近年来内涵建设的深入推进,迫切需要把握建设要求,强化建设责任,当此之时,一套适合高职院的新的财务运行机制,可以对学院的内涵建设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认为,应重视以下几方面财务机制的创新。

1.增强机构管理能力

机构的设置应以高质量地完成财务工作任务为前提。首先应与内涵建设经济业务的变化相吻合,适应内涵建设中多领域的科研课题、多品种的专业建设等较复杂的经费核算要求。其次要考虑电算化会计岗位变化的要求。最后要向财务管理前置化的方向迈进。新时期财务管理工作的计划性和预测性要在财务管理的机构上有所体现。

2.强化内部监督机制

要构成多层次、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体系,应按照高标准的管理模式设置账务处理程序、会计工作流程,达到有效的过程控制和监督的目的。同时,要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扩大审计参与学院重大经济决策的层面;加强内审机构的预警防范机制,逐步介入源头和过程审计,改变内审监督的游离现象。

3.建立预算约束机制

高职院应组建预算委员会,预算方案、标准定额、预算执行考核方式的制定,要充分征询委员的意见。经费预算和预算调整都要委员会通过,以增强透明度。始终要把内涵建设经费预算作为重点预算项目,单独填报,加大对教学实践、专业建设、实训场所建设、教育改革、科学研究、教学实验相关设备以及图书设备等内涵建设方面经费的投入,保证拨款比重。同时,应引入绩效预算的概念,利用“预算”这一财务管理的主线,有效压制不断膨胀的公用经费支出需求,逐步提高用于内涵建设发展的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生培养等经费支出需求。

4.推进经费管理动力机制

随着高职院内涵建设的发展,一方面财政对学院内涵经费的投入将大幅度提高,同时,高职院校也将会以高新产业研究、科技服务的新姿态,主动参与地方新一轮的经济建设,这就要求经费管理亟待建立动力机制。针对财政以内涵建设项目形式拨款的经费,财务要改变以往一管到底的单方面理财行为,把项目经费管理的权力交给相关部门和团队去管理,实行内涵建设经费项目责任制,财务管理的中心转移到经费使用监督工作。在此基础上,应出台更加积极的激励政策,鼓励教学和科研服务社会,增强学院社会服务创收能力,加大筹措内涵建设经费来源的深度和广度,奖励包干经费结余。

(三)创新财务管理方式

在高职院内涵建设过程中,必然面临各种管理方式的变革与创新,财务管理的预测、分析、手段等方式也必须适应变革,走创新之路。

1.财务预测方法要科学化

财务预测充分体现了财务管理的事先性,现代财务预测正从单项预测走向多项预测,从表态预测走向动态预测。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模式的变化,或多或少地影响了财务的收入节点、支出趋势,也促使财务预测方法要适应多样化的预测需求。因此,应更多地建立数学预测模型,融入各种比率分析等科学的预测方法,逻辑化地推断出定量的结果,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测算出最能符合内涵建设经济活动要求的方案,为学院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2.财务分析模式要特色化

财务分析应与高职院的经济活动紧密结合,首先要在财务指标中增加能够全面反映内涵建设主要要素的指标,使经费透明化,以达到重点保证内涵建设经费支出的途径、进度和比重的目的。其次应在财务基础指标分析中增加资产和负债类的指标,尽可能完整地反映高职院的主要财务指标。再次要深入开展财务状况分析,把资产负债和偿债能力也作为指标分析的一个方面,使财务分析能体现现实的需求;最后要全面运用综合分析方法,以财务报表数据为基础、以比较法和比率法作出的分析数据为支撑,运用综合分析法,构建具有各高职院自身特色的财务分析模式。

3.财务管理手段要高效化

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拓宽了财务管理的空间范畴,也为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率提供了前提条件。高职院财务管理,应抓住内涵建设的机遇,全面提升财务管理手段。首先应充分运用财务内部局域网和财务管理软件,使内涵建设项目核算精细化。其次,应通过网上银行,使交易实现及时化。再次,应融入“校园一卡通”,使校园消费核算、学生费用上缴、书本费结算简易化。最后,应在保证财务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校园内外相关资源共享,财务管理逐步走向远程化。

(四)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制度是行为的规范,在高职院内涵建设中,制度建设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高职院应针对其办学特色,构建能够适应财务管理需要的制度体系,并不断完善,以保障和促进内涵建设的发展。笔者认为,首先应建立财务管理方向的制度,从宏观上来设计和高度浓缩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重要方面,对学院其他会计制度起到框架和指导作用。其次应建立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内部牵制等约束管理行为的制度,以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健康运行;建立账务处理程序等制度,以规范财务工作过程。针对预决算、货币资金等关键环节,应建立环节监督制度。最后,针对某些特殊和具体的会计业务,还要依据财政政策,及时制定具体的财务执行制度。

(五)拓展财务管理内容

在现有财务管理内容的基础上还应开展更深层次的探索,依据内涵建设发展的需要,不断拓展财务管理的内容。

1.开展绩效预算管理

内涵建设注重管理绩效的全面提升,落实在财务管理上首先就是经费预算的绩效问题,高职院应打破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重视预算效益和效果,以正常经费预算绩效为基础,以内涵建设项目经费绩效为重点,逐步探索实施绩效预算。实施绩效预算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从内涵建设重点项目入手,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预算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建立绩效预算管理机构,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阶段性跟踪,并积极开展绩效评价,以保证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经费支出的实际效果。

2.重视资源配置管理

高职院在实施资产和货币资金管理时,有必要考虑资源配置问题,一方面要合理配置资金、管理资产,用闲置资金生息,使闲置资产生租,让无形资产的概念逐渐走入财务管理的视野;另一方面,在资源的配置过程中,要把内涵建设的资源配置放在首位,明晰内涵建设项目的具体性质、项目费用,利用全院各方资源,按照内涵建设项目的实际需求,分清轻重缓急,逐项配置软硬件资源,使资源配置向内涵建设支出逐年递增的方向发展。

3.实施财务风险管理

在内涵建设经费占比愈来愈重的情况下,财务管理应增加对财务风险的识别和评价内容,坚持谨慎的会计原则,特别要重视对高职院规模扩张过程中形成的债务、应支付的利息和偿债能力进行全面的风险分析,并及早采取有效的措施防范和控制,以保障理财活动安全正常地开展。

4.提升财务报告的作用

高职院内涵建设时期,学院经济决策,需要获取财务与非财务、定量与定性、历史与预测、整体与部分等多方面的信息,同时,对财务报告的质量要求更强调信息的相关性、一致性与及时性。因此现行财务报告应扩大揭示范围,使决策者能对学院的财务状况有更全面、更透彻的了解,并据此作出利于学院内涵建设发展的正确决策。

综上所述,随着高校从外延扩张向内涵建设的战略转变,只有尽快更新财务管理理念,切实改革财务运行机制,创新财务管理方式,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拓展财务管理内容,遵循经济规律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不断地进行探索,以科学的方法、全新的思维方式,拓展出全新的理论视野,加大改革的力度,才能顺应建设“特色高职、精品高职”的要求,才能满足高职教育日益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刘彬彬.高校财务管理创新研究[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

[2] 刘荣.浅谈新时期高校财务管理的理念创新[J].经济师,2009(3).

第3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范文

关键词:英语专业 内涵式发展 策略

一.内涵式发展是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如果从1862年京师同文馆的英语语言教育算起,我国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以下简称“英语专业”)已有150多年的历史。改革开放初期,“英语热”席卷全国,英语专业迎来了发展的巨大历史机遇,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众多高校,招生人数节节攀升。英语专业2003年招收本科生87,808人,2004年招收102,388人,居所有普通本科专业招生人数第一位。截止2007年,全国开设英语专业的高校超过900所。[1]英语专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满足了市场的人才需求,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大批语言专业人才;另一方面,英语专业在专业点和学生数量上的激增也带来了诸多问题:英语专业师资和设备的数量与质量无法满足学生激增的需要,造成人才培养质量下滑;英语专业发展由于缺乏规划,导致其地域发展不平衡;各院校英语专业的定位缺乏特色,导致人才培养目标同质化严重;英语专业的教学大纲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课程标准亟待确立;课程结构不能有效地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尚待优化等等。这些问题更突显了如何处理英语专业发展中数量和质量两者关系的重要性。党的十报告站在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起点上,对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作出了明确部署,其中“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给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指明了出路,对我国高校各学科、专业的发展也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当前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正面临改革开放以来“粗放型”发展带来的毕业生数量大、就业困难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最终必须靠转换发展方式来实现。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只有变外延式发展为内涵式发展才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英语教育发展之路。

二.内涵式发展以理念、制度、文化、结构、质量和效益等为指征

内涵式发展是发展范式的一种,它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发展的原动力,是一种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范式。“内涵式发展”和“外延式发展”是常常被人提到的两种发展范式。“内涵”和“外延”是逻辑学的两大范畴,是“概念”的两个基本属性;“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本质特征的整合,即事物质的质的规定性;而外延是指具有概念该属性的对象的范围与数量,它说明该对象“有哪些”,即概念的量的规定性。“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也可以从隐喻学的角度来理解,所谓“内涵式发展”就是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强调事物“质”方面的发展;“外延式发展”是注重具有相同性质的同类事物的量的积累的发展范式。“内涵式发展”是通过事物内部的改革、结构的优化、质量的提高从而提升事物的发展品质;“外延式发展”是通过数量增长、规模扩大、空间拓展等外部形态与要素的扩张。“内涵式发展”不能等同于“内涵发展”。从逻辑联系上看,“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是相对应的。“英语专业内涵发展”是指“英语专业”这一概念的内涵的深化与发展;“英语专业外延发展”是指“英语专业”这一概念的外延的拓宽与延展。因此,“内涵式发展”和“外延式发展”的提法仅仅是借用了形式逻辑关于概念的两个基本特征来说明事物发展的两种形式或路径,两者在内容上并没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影响高校英语专业发展的因素有理念、文化、政策、环境、数量、规模、结构、速度、条件、质量、效益等。而内涵式发展是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范式,所以高校英语专业内涵式发展不是以专业点设置的数量、学生的规模等表面指标为特征的发展范式,而是以理念、制度、文化、结构、质量和效益等内在因素为指征的发展范式。其中质量和结构是内涵式发展的核心要素。[2]

三.内涵式发展视阈下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发展的策略

内涵式发展是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原动力的发展范式。高校英语专业内涵式发展的内容包括思想、理念、制度、文化、质量、结构和效益等。其中质量和结构是内涵式发展的核心要素。我国高校英语专业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就要重质量、重规划、重特色、重制度、重结构等。

第一,内涵式发展重质量,英语专业发展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

质量是内涵式发展的核心,质量是学科、专业发展的生命线。因为社会对某一专业的评价、学生对某一专业的选择、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专业的发展质量。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必须切实把提高质量作为首要任务和工作重点,采取得力措施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学质量的重要地位和教学投入的优先地位。英语专业的发展质量应确立市场标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各高校英语专业的定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英语人才,发挥自身优势,形成英语人才培养的特色,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具有扎实的语言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语言实践能力,同时能够完成服务社会和地方经济建设的使命。只有这样,英语专业才能摆脱由于学生就业率低而被“红牌警告”的尴尬局面。同时,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要考虑多样化和避免用一个统一尺度来衡量高等教育质量。英语专业分布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各高校英语专业建设与发展的质量标准也应该多元化。

第二,内涵式发展重规划,英语专业规划要科学布局要合理

英语专业规划是语言规划的一部分,许多国家的政府部门对于语言规划都给予极大重视,因为这涉及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安全和国内稳定等重大问题。美国历来把外语教育和国家安全联系在一起,早在1958年就有针对性地提出国防安全法案,把提高外语教育水平视为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3]英语专业规划要做到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就要在立足国情、了解我国英语专业教育现状(如英语人才需求、人才分布、各专业建设、师资状况等)的基础上,结合国家战略进行整体部署。具体而言,可从纵向方面制定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对英语专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发展目标等进行合理规划,出台相关专业教育政策和规定。从横向方面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专业、不同院校、不同阶段的英语人才需求以及教育发展现状,明确相应人才比例及规范要求,以免产生人才失衡与质量滑坡问题。同时要处理好英语专业同其他语种的布局,形成与其他专业语种和谐共赢的格局。同时要慎重对待英语翻译专业(2006年开始试点)和商务英语专业(2008年开始试点)等英语衍生专业,理顺英语专业和这两个专业的关系。[4]另外,还要注意高校英语专业的共时与历时的布局,处理好英语专业与大学外语、高职高专、基础教育外语之间的层次性和一体性问题。英语专业研究生教育和本科教育之间的有序衔接问题也应得到充分重视。

第三,内涵式发展重特色,各类高校英语专业要有各自特色

特色发展是内涵式发展的显著特征。近十年来,在我国高校英语专业规模不断扩张的过程中,存在着专业培养目标、专业课程结构趋同现象,一些地方高校英语专业也片面向综合性大学看齐,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脱节,没有特色,缺乏个性。经济发展、市场需求迫切要求高校英语专业从千校一面转移到个性化发展的思路上来。特色立“业”(专业)、特色兴“业”应成为各层次、各类型高校英语专业发展共识和追求目标。各高校英语专业要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有一定传承,突出特色,找准自己的定位,办出具有特色的英语专业。譬如重点综合院校和外语类院校要拓展专业视野,培养精英型、通识型、国际化人才;师范类院校主要培养高素质英语师资;财经类、理工类院校注重复合型人才培养;高职高专主要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同时各校的全日制英语专业教育与自考、成教、网络英语教育,以及大学英语教育等亦应均衡发展,从而避免产生各高校专业定位相似、人才缺乏特色甚至“同质化”的现象。[5]

第四,内涵式发展重制度,英语专业课程标准要确立

制度建设是内涵式发展取得成效的保障。制度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制度问题问题往往是事关全局的问题。同时,课程活动的本身就是一个关涉诸多不同的行为主体、组织机构和各种规范的复杂的系统,一切课程活动都必须在课程制度规定的框架内开展。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标准,是对英语专业课程的课程理念和课程设计的总体性规定,是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教科书编写等方面的基本规范与标准体系;它对英语专业的课程改革具有定向性、规范性和标准性的重要意义。制定英语专业课程标准应对人才培养规格、教育内容、学制、师资、教材、图书资料、实验室、实习基地、教学经费等方面予以规定。其中人才培养规格注重多样化,主张不同院校根据学科定位和社会需求,在应用型、应用研究型、研究应用型、研究型中选择一个或多个培养规格;各类人才在素质结构、能力结构、知识结构方面要求有所不同。英语专业的课程标准的制定要考虑到整体与个体的协调、地域差异和我国多民族、多元文化的现状,还要摆脱“工学模式”和开发人员单一、对立对课程标准研制的影响,[6]使我国英语专业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更加稳步、有序地发展。

第五,内涵式发展重结构,英语专业课程要优化

我国英语专业教育除了在宏观上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调整专业分布之外,还要注重英语专业微观结构的优化。这种微观结构就是指英语专业的课程结构。所谓课程结构是指高校某一特定专业为了达到其人才培养目标而设置的各类课程的构成要素及其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首先,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在达到教育部有关大学公共课课时要求和总课时数的基础上,可以因地制宜开发与开设与地域文化、地方经济建设关系密切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充分发挥高校自身的课程自,协调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开设各类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实践课程)的同时,注意各类隐性课程的建设,如观念性课程(校风、教风、学风、教育观、价值观、知识观等)、物质性课程(校园环境、教室环境等)、制度性课程(学校管理体制、班级管理制度等)、心理性课程(师生关系、学生心态等)。其次,高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要处理好工具科、社会科、自然科、体艺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要根据自身的人才培养定位处理好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限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和实践课的关系。

四.小结

我国正处于转型发展关键期,我国高等教育在经历了规模扩张和数量增加的粗放式发展后正在转变发展方式进入内涵式发展和改革的深水区。我国高校英语专业也正在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在此过程中,我们要注重专业发展的质量,不断提升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要对英语专业进行科学规划,使其在学科和专业的布局上更加合理;要对各类高校的英语专业进行分类、分层,使不同类型的英语专业有独特的专业定位和特色的人才培养;要尽快开发英语专业的课程标准,确立其在英语专业发展中的课程发展指导地位;要对各类型的英语专业的课程结构进行优化,使其更加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总之,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只有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才能顺应时展的新要求,才能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质量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部网站http://moe.go

/publicfiles.

[2]宋新克.论内涵式发展理论视阈中应用型高校ESP课程设置策略[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5(1).

[3]胡文仲.关于我国外语教育规划的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1).

[4][5]戴炜栋.我国外语教育60年:回顾与展望[J].中国外语,2009(9).

[6]宋新克.从非正式制度文化的视角看英语课程标准研制中的问题[J].教学与管理,2014(3).

注:英语专业,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英语专业是指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前者是后者的简称;广义的英语专业是人们对英语类专业的统称,涵盖了英语专业、商务英语专业、翻译专业等以英语语言为主要学习对象的专业。本文“英语专业”是狭义上的英语专业。

第4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范文

十一五期间,国家和各自示范院校的建设,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高职院校进入了飞速的发展时期,同时,高职教育的发展中亦存在不和谐的因素,前教育部部长把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总结为三相不适应: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心要求,不适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大规模的迅速扩张带来了发展得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如何强化示范建设的成果,走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一)政策依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年7月13-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发表了重要讲话。会前7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规划纲要的战略目标是办成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规划纲要的任务(:1)提高质量为重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2)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3)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4)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规划纲要的战略措施: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健全经费投入保障机制等措施。

2、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提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特别强调了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第一次在报告中提出了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确立了新的历史时期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方向。近年来,从跳出教育看教育,到提高职业教育服务能力,再到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现了我们对职业教育现代性认识的不断深化,体现了我们关于发展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新理念和新思路的不断成熟。

3、《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坚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

(二)经济发展的转变

我国经济正处于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粗放型、高能耗、污染重的经济增长方式很难支撑今后的经济发展。扩大内需,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节能创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今后经济发展方向。这种转变,需要新型劳动者和大批中高级技能型人才。这个任务,无疑是要落到职业教育的肩上,职业教育的发展迎来了一个大好的发展机遇。借此,要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必须科学分析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改革人才培养的路径。

二、会计专业内涵式发展的理论依据

(一)内涵式发展的含义

《现代汉语词典》指出,内涵有两层意思:一层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即概念的内容;另一层是指内在的涵养。外延是一个概念所确指的对象的范围。外延式发展强调的是数量增长、规模扩大、空间拓展,主要是适应外部的需求表现出来的外形扩张;内涵式发展强调的是结构优化、质量提高、实力增强,是一种相对的自然历史发展过程,发展更多是出自内在的需求。

(二)内涵式发展的形式与实践

从形式上看,内涵式是发展结构模式的一种类型,是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学校教育发展是一种社会存在,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过程。在这一运动过程中,学校教育的发展水平是通过一定的指标来体现的,这些指标包括数量增长、规模扩张、结构转换、速度加快、条件改善、质量提高、效益提高、公平程度等等。那么,在这些指标中哪些可称之为内涵式发展呢?数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提高是界定学校教育发展的两个最基本的维度。从学校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的多少表现为数量,而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制度、决策、管理、校园文化,以及目标大程度和工作满意度等则表现为质量;从学校教育活动的内容看,课程、教育、教学内容以及课时的多少表现为数量,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以及教育教学方法的合理度、教学力、科研力、时效等则表现为质量;从学校教育活动的结果看,学生的巩固率、毕业率、升学率、就业率的高低直接或间接反映了学校教育发展的数量,而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综合素质、适应能力以及可持续能力等则表现为学校教育发展的质量。

从实践上看,数量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教育的发展水平,但并不是学校教育发展的充分条件,它不能直接导致质量的提高。数量反映的只是学校教育发展的表层,数量的增长往往依靠的是教育资源的投入和对教育资源的消耗,属于外延式发展。质量则反映了学校教育发展的深层,具有满足师生和社会的明确或隐含的现实需要的能力的特性,质量的提高往往依靠的是科学的思想、内容和方法,属于内涵式发展。因此,质量是学校教育发展的本质,提高质量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内容。

二、后示范时期会计专业内涵式发展新方向

(一)后示范时期高职教育的新要求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相继经历了院校合并升格、规模扩张、水平评估、示范院校建设、骨干院校建设等五轮大的发展机遇期,无论从办学实力、品牌地位、社会影响等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也形成了我国高职院校的新版图。目前,高职院校进入了后示范建设时期,需要在冷静评价,理性回归的基础上,思考未来建设与发展的问题。为了适应经济结构转型的需要、转变高职院校发展路径即外延式扩张转变为内涵式发展、解决高职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瓶颈,结合现代职业教育的特征,提出了高职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现代职业教育是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生产方式变革,系统培养生产服务一线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类型。现代职业教育具有如下六个特征:

(1)现代职业教育是一个教育类型,以服务国家需求为目标,为国家形成合理的人力资源结构做贡献。

(2)现代职业教育是一个衔接沟通的完整体系,全面推动国家教育基本制度创新。

(3)现代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着力满足经济社会对高层次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4 )现代职业教育是产教深度融合的教育,整合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的力量,调动全社会共办职业教育。

(5)现代职业教育是致力于国家和公民个人实现技术技能积累的教育,提升国家竞争力,释放人口结构红利。

(二)后示范时期会计专业走内涵式发展的方向

高职教育的外延式发展是以规模狂涨为基础的人、财、物的增量,以及以消耗教育资源为基础的教学质量、效益的进步,是学校发展的数量表征;高职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是以师生身心发展为基础的教育质量、效益的全面进步,表现为高职教育质的发展。会计专业的内涵式发展正是基于质量为中心、教师为核心的办学水平和软实力水平的提升。

(1)以专业建设龙头。在立足产业集建设,合理调整专业结构,推进重点专业建设的基础上,要进一步突出区域意识和本位意识,依据适应产业结构,立足区域经济,瞄准岗位需求,强化技能培养的专业建设思路,依托行业协会,合作骨干企业,构建部级重点专业、省级重点专业、院级重点专业三层并进的专业建设体系。

(2)师资队伍建设为主体。在推行双主体培养机制的基础上,完善师资分类管理模式;改革师资考核机制,考虑将教师下企业锻炼和社会服务能力纳入职称评审、岗位聘用和绩效考核;在校企业合作基础上,成立与企业、行业协会共建的企业师资培养、锻炼基地,加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等,以期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3)课程建设为抓手。根据行业职业岗位新变化、新要求,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开发专业课程;面向岗位群及工作过程,完善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专业课程体系;参照职业证书考核标准,由校企双方组成课程开发组,制定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专业课程标准。同时,教师和技术人员共同编写针对性强、与生产实际结合紧密的特色教材,实现课程标准与职业证书的融合、课程内容与企业工作岗位的对接。

第5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范文

关键词:广西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高质量就业

课 题: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广西高校“党的十精神研究”专项课题立项课题《基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路径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课题编号:DSBD13YB032。

就业问题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发展都是党的十报告中强调的重大社会问题,就业工作是高校发展的生命线,人才的质量又是就业工作的生命线。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出现了新情况,面临着新矛盾。将这些矛盾归结起来,实际上体现了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接不顺畅,毕业生就业与市场需要之间不匹配。目前大学生面临的就业问题,有总量的问题,但更多的则是结构性矛盾造成的。开展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科学评估广西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与办学质量,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提高高校教育质量,推动高等学校在不同层次上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从大学生就业现状看广西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迫切性

近年来,广西高等教育发展较快,但与全国其他省区相比仍比较落后。广西教育厅提供的数据显示,近年来,全区区内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大学生的高就业率难掩低满意度,高就业率不等于高质量就业。为深入了解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课题组先后在柳州和桂林对110名近两年毕业大学生的工作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

一是大学生期望收入与实际收入差距较大。根据统计,72.2%的受访大学生们对月薪的期望值在2000元~3000元,占66.7%,但实际月收入在1500元~2000元的居多。这样的收入在支付房租、伙食费、通讯费和日常开销后,所剩无几。对“薪资福利”,广西本科毕业生的满意度是最低的。二是不同类别高校就业率差别较大。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提供的数据,截止于2013年7月底,广西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为91.5%,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为86.3%,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为79.1%,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为71.9%。三是毕业生自主创业能力不足。 2013年,广西全区高校毕业生数约为17.84万人,截至7月底,全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总人数约15.80万人,其中毕业生参与自主创业的人数仅为440人,占就业总人数的0.3%。四是从大学生就业单位与期望落差较大。调查显示,2012年大学毕业生在求职中的实际情况与就业期望之间仍然存在较大落差。其中,期望与实际就业单位性质差别比较大的为国家机关。期望去国家机关的毕业生比例为19.0%,而实际如愿就业比例仅为5.3%。每年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的学生很多,但最后能如愿的只有很小一部分。从雇主类型来看,“民营企业/个体”是广西壮族自治区2012届大学毕业生的最大雇主,但本科生对其满意度相对最低,总体满意度为63%。五是对自身专业技能缺乏信心。调查发现,“缺乏实际技能和经验”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时遇到的最大问题,33.3%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最缺乏专业知识和能力,还有33.3%的人认为自己的求职能力一般。六是高校毕业生对原就读高校的满意度不高。调查显示,广西2012届本科毕业生对学校的总体满意程度为69%,对 “图书与教学设施”“校风学风”两项较为满意,对“课程设置”满意度最低。

因此,从调查结果分析,当前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有待提升,这既有学生自身期望值同现实不一致的原因,但另一方面,这也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在2006年的《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近50%用人单位认为大学课程设置不合理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制约因素。可见,高校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是“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从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角度看广西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

1.经济快速发展同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之间的矛盾

由于历史上的原因,广西经济、社会、科技和文化发展仍然相对滞后,目前尚没有国家(部委)直接举办的高等学校,进入全国大学排名前100名的仅1所学校,靠近200名末位的有1所学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有3所(另有培育阶段3所)。现有高等学校多数是师范类院校,或是近10年内由师范类学校改名而来的学院,为经济发展提供直接支持的理工和财经类本科院校明显不足。显然,广西目前的高等教育发展明显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尽管近年来中央财政给予了广西部分高校专项支持,但这种支持的力度和惠及面还未达到理想的程度。经费投入不足从根本上制约了广西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和办学条件改善,直接的结果就是高校科技成果总量少、转化能力弱、人才培养质量不高。

2.地方高校课程设置同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转方式调结构的深入推进,产生了大量新兴职业,高素质、高专业技术人才严重不足。但另一方面,大学里一些专业的设置和课程内容陈旧落后,没有及时跟上“转方式,调结构”对人才的素质要求。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北部湾经济开发区的深入推进以及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速,广西涌现出了许多新兴产业,如钦州、北海的石化工业和柳州五菱的新能源汽车等,这为广西高校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机遇和挑战。因此,地方高校要根据市场需要,调整课程设置,以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然而,当前区内许多普通本科院校课程设置和定位模糊,缺乏前瞻性和可行性,盲目追求“高、大、全”,没有去思考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在社会上的定位问题,导致这些学校毕业生核心竞争力不突出,在社会竞争中出现“有业不能就”的状况。

三、从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角度剖析广西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实现路径

1.在发展模式上,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筑新课程体系,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之路

要以学生为中心,不断创新课程内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实现高端就业。对于高校而言,要积极探索内涵式发展之路,认清当前形势,综合分析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明确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扬长避短。在专业设置上,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理性地设置学校的专业,充分利用地方性独特资源来打造特色专业,即专业的设置与地方支柱产业和优势资源相匹配。因此,就业市场与所学专业的符合度、就业岗位与所学课程的符合度,应成为大学课程设置的最基本原则,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更新拓展专业方向,从而使培养的毕业生更具有针对性。另一方面,则需要高校大力搞好就业和创业教育,如可以通过鲜活的案例和邀请典型人物现身说法等方式,增强就业、创业教育的吸引力、感染性和实效性,以此提升大学生的就业意识,转变他们的就业观念,激发他们的创业激情。

2.在发展路径上,现阶段广西高等教育要走内涵和外延协调发展之路,在人才培养质量和数量上下功夫

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发展能力,与高等教育关系十分密切。根据广西2012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水平,到2020年广西要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GDP年增速要维持在12%,而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仅为7.4%。这对广西来说,任务十分艰巨,因此加快高等教育发展对广西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有重大意义。这既对广西高等教育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又为广西高等教育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提供了广阔空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

机遇。

2013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出台的《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振兴广西高等教育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广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高等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100万人。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在未来10年内,广西高等教育发展要坚持走内涵和外延协调发展之路。在当前高考录取率逐年提高和高考人数逐年递减的趋势下,高校现在不讲质量,将来必为质量所困。因此,坚持高校内涵式发展,要始终立足地方,特色办学。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欧美国家把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确立为提高质量的重要努力方向,树立多元化和多样性的质量观,这为我们改变办学思路和方向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3.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坚持市场需要的策略,寻找重点大学人才培养的空白点,培养适应地方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地方大学必须服务地方、依靠地方,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地方特色之路,才能谋求更大的发展。根据200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颁布的广西五大经济区发展规划(下称《规划》)的要求,广西将在桂南经济区、桂中经济区、桂北经济区、桂东经济区和桂西经济区分别发展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产业结构。因此,位于相应区位的广西高校应该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实际,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在不同层次上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在纵横交错的高等教育的激烈竞争中,贪大求全的办学模式不可取。

第6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范文

关键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内涵发展;特色战略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038(2012)04-0064-04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快速,驶入了多元化、大众化、国际化的发展高速路。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高等教育呈现出激烈的竞争势头,高等院校的竞争意识日益增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作为新生力量,在办学硬件、师资队伍、学科建设、管理经验以及文化积淀等方面相较于成熟的高等院校处于劣势,一方面处在传统综合大学与高职高专的夹缝中,另一方面群体内部也产生激烈的竞争。因此,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只有走内涵式特色发展道路才能突出重围,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内涵式特色发展的内涵

从事物发展的表现来看,外延发展和内涵发展是事物发展的两种形式。其中,外延发展是以事物的外在因素作为动力和源泉的发展模式,强调的是数量、规模和空间的扩张,是外在的表现形式:内涵发展是以事物的内部因素和结构的变革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它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强调内部变革,通过结构优化,激发活力,增强实力,提高效能。总的来说,外延发展注重“量”的扩张,内涵发展注重“质”的提升。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事物的发展总是遵循着从外延发展到内涵发展的轨迹,所以外延发展是基础,内涵发展是根本。只有在内涵发展之中,才能实现“质”的飞跃。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也分为外延发展和内涵发展两个阶段。外延发展阶段主要依靠教育投入的增加、办学条件的改善等。内涵发展主要依靠院校内部要素的优化和调整,充分挖掘院校内部的潜力,提升教育质量。经过多年的发展,当前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已经或基本走完了外延发展阶段,即校园的扩建、设施的升级、设备的完善等外部要素已经具备,寻求内涵的发展成为其未来路向。

在竞争激烈的高等教育市场里,同等条件下,谁更有特色谁就能脱颖而出,傲视群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者已经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并高度重视,各学校纷纷制定特色发展战略,努力创建特色院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年)》已明确指出,要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Ⅲ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强调,“特色可体现在不同方面:如治学方略、办学观念、办学思路;科学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运行机制;教育模式、人才特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解决教改中的重点问题等方面。”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区域性为创建特色院校提供了天然的条件,然而如何充分利用优势条件,发掘优势资源,发挥自身的特色优势以实现跨越式发展却是办学者们最为头疼的问题之一。在外延发展条件相当的前提下。发展内涵的特色性将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路向选择。

内涵式特色发展是指通过内涵发展的方式激活其内在的特色因素,展现出优势特色,即在内涵发展中求特色,以内涵的特色作为发展目标,以获取更多关注和更大资源,并在竞争中获胜。外延发展重在资源的配置和规模的扩张,发展的主体是政府和社会;内涵发展在于院校内部的优化和“自组织”,发展方式由外部输入转向内部改造,发展性质由依赖转向自觉,发展场域由宏观转向微观。内涵发展指向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教育教学的变革性实践,推动学校整体的转型升级,展现办学特色和核心竞争力。那么,如何实现内涵式的特色发展呢?

二、以办学理念和学校愿景引领学校发展

“理念”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大学精神的结晶,是对“办什么样的大学”的哲学回答,它确定了大学发展的方向。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结合自身特点,结合当地经济、科技、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办学理念,避免“假、大、空”的口号,确立明确的培养目标,凸显自己的独特内涵。

内涵发展是基于一个具体的院校,院校之间的差异存在,决定了内涵发展的根本是特色发展。我国学校最大的问题就是按文件办学,按通知治校,造成严重的同质化,千校一面,没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可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在顶层设计上改变这种状况,基于自身的优势,确立独特的办学理念和特色,不去考虑“卫星上天之事”,而要考虑当地老百姓的脱贫致富问题。

办学理念要落实为特定时期学校的发展愿景。愿景表现为一定时期学校发展的规划,是师生对学校发展的期待,它有三个基本要求:大家愿意看到的(期望的),大家愿意为之努力的(主动的),通过努力可以一步一步接近的(可实现的)。学校的愿景既是校长教育哲学和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更是针对学校实际的一种科学发展规划,它凝结着全体师生的共同认识,反映着全体师生的共同目标。只有这样,全体师生才能把学校的发展愿景转化为每一个人的奋斗目标,化作自己工作和学习的动力以及行动指南。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新成员,既缺乏办学经验和实力,也缺少文化底蕴和活力,要想“出人头地”,就得树立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满足当地支柱产业发展要求,体现当地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反映当地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是办出特色、增强学校生命力的重要基础。因此,应立足于自身优势和区位优势,设计和谋划符合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要求。同时能体现地方特色的办学理念,坚持“地方性”、“服务型”、“应用型”、“技能型”、“教学型”的办学定位,才能实现学校的发展愿景,“教学服务型”大学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较为现实的定位。

三、以内涵要素的特色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

外延发展体现为学校的物质形式,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我们不能否认外延发展的重要性。但在外延发展不相上下的条件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核心竞争力还是要靠内涵各个要素的特色发展才能在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内涵的特色发展主要表现在学科建设特色、人才培养特色、社会服务特色、内部管理特色和校园文化特色等。

1.学科专业特色

大学特色中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学科特色。在学科特色建设中,应以核心课程的建设带动专业的成长;以特色专业引领特色学科发展;让通识教育为专业教育奠基,这也是当前高教课程建设的潮流。具有优势的学科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志性特征。如哈佛的政治学和医学,耶鲁的法学和生物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物理学等等都是其闻名世界的标志学科。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基础较差,发展历史较短等原因,所以在打造特色学科的过程中,应该结

合本校实际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找准学科建设的切入点,即要使学科建设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能够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对于不适应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学科要进行调整或淘汰,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的学科要重点建设。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不能搞平均主义也不能只盲目追求热门,要突出重点、办出特色、办出“品牌”。在学科申报、学科管理和学科建设人才选拔上要有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保证学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人才培养特色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人才特色是高校办学特色的“名片”。人才培养理念能够为培养特色人才打牢思想基础,人才培养目标能够为培养特色人才指明方向,人才培养过程能够为培养特色人才提供保障,而人才培养质量则是衡量人才特色的主要尺度。因此。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从人才培养的理念、目标、过程和质量等方面进行特色人才的培养。面对具体的生命个体,树立个性化教育理念,以“应用型人才”、“服务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以“产学研”相结合为培养途径,才能培养出应用强于名牌大学,基础厚于高职高专的特色学生。为此,必须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因为强教必先强师。

3.社会服务特色

社会服务是高校的四大职能之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作为战略选择,只有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建立良性的互动,才能达到双赢的目的,地方高校在为当地服务和贡献的同时自身也得到支持与发展。但要体现服务社会的特色,就必须把目标定位于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成立专门机构负责与当地政府、企业等机构进行沟通与合作,参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等领域的建设,“成为地方社区发展的思想库,成为地方经济社会所需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基地,成为地方高新产业的‘孵化器’和技术改造创新的服务站,成为地区的教育文化中心”。在融入地方的同时,充分依托和利用地方各方面的资源和优势,使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拥有肥沃的土壤与足够的营养。

4.内部管理特色

特色的管理体制是创建特色学校的坚强保障。由于体制的原因,我国高校的办学自严重缺失,导致办学活力下降,办学特色丧失,长期以来产生了“体制依赖”的办学观念。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着办学层次的提升、办学规模的扩大等方面的挑战,传统的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已很难保证学校在竞争激烈的高等教育市场中占据有利位置,从而实现“内涵升本”的目标,以求得继续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所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创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手段,构建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为此,要完善大学章程,凸显大学章程在大学治理中的主导地位。要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开放性、服务性为管理手段,强化学术权力的地位,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要依法管理,民主管理。

5.校园文化特色

校园文化特色是校园环境和精神氛围的集中体现,是师生员工共同的精神、传统和作风的结晶,是一所大学的软实力。校园文化能够表达社会的主导思想观念、理想信念、社会风尚、作风规范、价值取向,其建设与发展不仅能够为引领现时段的主流价值文化起到重要作用,而且对未来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也能起到启示和形塑的作用。用高校的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导向和辐射功能,无形中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使他们感受、认同并习得校园文化特有的魅力,进而对社会产生辐射和感染,提升学校的品味和声誉。可以说,校园文化特色是一所大学的精神、灵魂和标志。所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重视校园文化特色的营造,要吸收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加以体现,从而形成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同时,加强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重视学术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创建,努力打造大学的形象文化,传承与创新地方文化。

总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实现内涵的特色发展。首先应创新办学理念,以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指导特色战略的实施;其次要深刻了解与把握区域的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的现实需求和发展动向做好办学定位,打造品牌学科,培养特色学生,营造特色文化,只有真正激发内涵各个要素的活力,才能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阻B/OL].省略/jrz2010-07/29/content 1667143.htm,2010-07-29.

[2]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方案(试行)[Z].教育部(2004)21号.

[3]王玲,学校愿景与执行力文化[N].中国教育报,2005-03-22.

[4]章兢,人才特色是高校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兼论湖南大学的人才培养特色中国高教研究,2005,(10):12-14.

[5]许霆,论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战略选择[J].江苏高教,2005,(1):40-42.

[6]张志远,新建本科院校内部管理制度化的理论与实践思考[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6,(6):96-99.

第7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范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专业建设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必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将其“作为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而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必须坚持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重要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作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提高劳动者素质。”[1]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特殊类型,它融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于一体,是高级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输出阵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进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也特别指出:“高职教育必须自觉承担起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一、区域经济与高职教育

(一)区域经济

我国疆域辽阔,面积广大。区域,作为一个涵盖了政治、经济、历史、社会、文化和自然等多维度、多层面内涵的综合概念而尤显重要。由于地理位置、资源储量、人文环境等因素的不同,各区域在经济发展模式、发展趋向、发展规模与发展规划上迥然相异,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区域经济是特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要素与外部环境互相作用而形成的生产综合体,是区域发展的核心成分,它突出强调有限空间即区域内各项资源的优化组合与合理配置,以期实现最大产出。区域经济政策是我国一项重要的经济调控政策,是国家宏观战略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致力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平衡发展,有效提升资源的空间配置效益,同时优化资源的空间结构布局。[2]自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三十年多来,我国区域经济政策历经发展与革新而不断趋于完善,目前已经形成较为科学、完备的综合体系而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二)区域经济与高职教育的双向互动关系

高职教育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突出强调实践技能与操作能力,旨在培养能够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的高级技能型人才。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决定了高职教育所独有的社会约束性和经济主导性,决定了其与区域经济之间既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又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双向互动关系。从区域经济对高职教育的正向影响来看,区域经济是高职教育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环境和背景要素,为高职教育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其发展水平直接决定高职教育的办学规模与发展速度;而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产生的人才和技术需求,则又成为高职教育持续发展和不断完善的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动力因素。[3]就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的反向作用而言,高职教育乃区域经济发展重要的智力因素,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为其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及科学技术的生产与再生产。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扩张与延伸,区域经济与高职教育的交互关系愈发紧密而走向协同发展。一方面,区域经济对高职教育的关注意识和重视程度日益增加,高职教育的规划与发展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总体目标与未来规划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高职教育产生的影响日趋扩大,正逐步渗透到区域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且影响程度也在不断加强。[4]

二、加强内涵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总体向好,已步入新的发展活跃期,呈科学、高效、可持续发展之势。区域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滋生了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从而对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的时代背景,以适应并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宗旨,加强专业建设,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成为高职教育必须破解的重要命题。专业建设内涵丰富,层次多元,在具体操作层面,主要涵盖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实训基地建设等几个具体方面。

(一)科学调整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位于专业建设的初始环节,具有重要的引领和导向作用,其科学性与合理性直接关涉专业建设全局,是衡量高职办学水平、办学质量与办学效益的重要指标。高职各专业培养目标和服务面向不同,具有多个维度与层面的不同要求。如何正确选择、科学取舍从而进行准确的专业设置,是高职专业建设所面临的首要任务。由于区域经济乃高职生存发展的外部决定性力量,故专业设置必然由区域经济发展及高职院校自身条件合力而为。因此,必须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引领,主动适应区域产业结构和人才需求现状,以与区域内各类基础、支柱产业以及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的现实与未来需求的匹配程度为依据,合理增设、调整、重组专业。[5]同时,及时跟踪了解区域各类专业技术人才需求发展趋势,客观分析,科学预测,据此不断对专业设置进行修正与调整。另一方面,要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态势,立足重点产业并结合自身办学实际,整合资源,集中优势力量,做大、做强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突出重点,强化特色,保持差异,以增强核心竞争力和服务社会能力。

(二)全面深化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建设是高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性环节,是专业建设的重要支撑和依托。首先,要积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以适应并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对各类技能型人才的现实需求为宗旨,科学审定各专业课程标准,合理调整课程架构与布局,注重课程内容的统筹兼顾,加强课程体系的优化和重组。要注重市场调研及岗位需求分析的持续性、广泛性和深入性,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和未来走向,坚持课程体系的动态调整和持续优化。其次,要重视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真正凸显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应用性及能力本位思想,明确实践教学的意义,突出实践教学的比重,在课程设置、教学设计、教材编选及评价考核各环节切实深化实践性内涵。要密切关注区域内行业、企业的现实情况与未来发展,据此指导实践教学各环节工作,避免实践教学的形式化、浅表化以及滞后与虚空。再者,要尤其重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充分结合与有效融汇,力争以专业知识助航专业技能,以专业技能光大专业知识,促进两者之间和谐共存,共同发展,呈动态平衡之势。

(三)切实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宏观教学资源中重要的人力因素,教师队伍整体实力的高低优劣直接决定专业建设的成败。高职各专业的不同内涵与要求决定了高职教师队伍构成的复杂性与特殊性,也决定了其师资队伍建设的必要性与艰巨性。首先,要转变思想,提高认识,明确师资队伍建设之于专业建设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一方面,积极鼓励公共基础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坚持求精求深,加强学习,提高专业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切实突出“双师”“双证”甚至“多证”的现实要求,以满足专业建设为总体目标,鼓励教师加强对相关学科领域的学习和实践,从而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6]其次,切实树立创新意识和科学发展观,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大力推进校企互动,加强校企合作。一方面,要逐步完善教师进修、培训制度,有计划、分阶段地组织教师到相关企事业单位、机构观摩学习、挂职锻炼、接受培训,以帮助他们熟悉真实的职场环境和行业要求,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升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切实改革人事分配及管理制度,聘请拥有精深行业背景、行业知识以及丰富实操技能的企业精英和部门骨干担任兼职教师,支持鼓励他们在专业建设的各个环节与校内教师沟通交流、团结协作,从而专兼结合,全面发展,有效丰富师资队伍的整体构成。

(四)有效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环节,属于宏观教学资源中重要的物力因素,高职教育对职业性、实践性及应用性的特殊价值诉求决定了其在专业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要真正把握高职教育所特有的开放性及社会约束性,同时立足高职各专业的教育教学特色,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在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上切实推行校企合作,加大各类企事业单位、部门参与指导、合作共建的力度和比重。其次,树立持续优化和发展创新的理念,广泛调研,深入论证,加大政策倾斜与资金支持,切实提高实训基地建设在速度、规模和内涵上与区域经济中相关行业、企业发展需求的衔接度与匹配度,确保各类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在实践能力、专业技能培养上的实际效能与有效产出。再者,立足各专业的专业特色及特殊需求,重点关注真实职场环境和职业氛围的创建和营造,突出专业综合实践的训练与强化,真正提升实训基地建设之于各专业建设及其人才培养目标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7]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关联,双向互动。必须要在高职教育专有属性的统筹和规范下,正确审视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交互关系,强调主动性,增强适应性,提升服务性。专业建设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路径,要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引领下,真正以区域内相关行业、企业的现实需求为依据,推动并深化专业建设,坚决避免盲目追求数量与规模,不问经济环境,不懂市场行情,闭门造车,纸上谈兵,“关起门来搞教育”的不良现象,确保专业建设真正“接地气”,讲实际,促进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6-7.

[2]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4-6.

[3]王守法.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34-35.

[4]刘国军.专业改革与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核心[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2):111-114.

[5]盖馥,林桂花.与区域经济互动的高职专业建设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32(8):70-73.

[6]曾绍元.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实践与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86.

第8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范文

关键词:马克思;扩大再生产;内涵;外延

中图分类号:F01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8-0016-02

马克思在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中,不仅将扩大再生产划分为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还将扩大再生产划分为内涵与外延扩大再生产两种类型。并对内涵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要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这对于中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关于两种扩大再生产类型的划分思想

马克思指出:“积累,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按其实际内容来说,就是规模扩大的再生产过程,而不论这种扩大是从外延方面表现为在旧工厂外添设新工厂,还是从内涵方面表现为扩充原有的生产规模。”[1]所谓内涵扩大再生产是指生产规模的扩大是依靠技术进步,改善生产要素(活劳动、生产资料要素)质量,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取得的,它是一种向生产的深度进军、向集约化方向发展的扩大再生产[2],人们也将它称之为“集约的”扩大再生产。而外延扩大再生产是指生产规模的扩大单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数量和扩大生产场所来实现的(即不靠技术进步),这是生产向广度的发展,也可以称之为“粗放的”扩大再生产。

其实关于生产规模的扩大是外延的还是内涵的是一个颇为复杂的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论。但首先要明确的就是“使内含的扩大再生产同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区别开来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方法有无改进和有无技术进步,而社会劳动生产率是否提高,则是区别扩大再生产的外延性和内含性的基本标志”[3],这一点不明确,很多问题将无从谈起。有无积累和折旧基金都不能成为区别外延和内涵扩大再生产的标准,资本的积累只有用于“从内涵方面扩充原有的生产规模”才是内涵扩大,用于“在旧工厂外添设新工厂”则是外延扩大。而且发挥原有生产资本的潜能,即强调一定量的资本既可通过外延又可通过内涵的途径来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这个资本作为价值形成要素和产品形成要素的作用大小是有弹性的,可以变化的。”[1]

二、马克思关于实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要素分析

在早期,社会生产以手工劳动为主的阶段和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初期阶段,生产力水平较低,当时经济的主要增长方式为外延扩大再生产。而当社会生产逐渐过渡到以大机器生产为基础,生产的社会化水平以及劳动生产率都高度发展的全面机械化、自动化阶段后,对于两大部类的生产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使得社会再生产须过渡到以内涵为主的方式来进行,这是生产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不由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篇的“货币资本的作用”一节里,分析不增加货币资本,也可以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时,就详细分析了实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有关途径,归纳整理为:(1)劳动工具方面:对于同一固定资本,通过增加使用强度的方法加速其周转。(2)劳动对象方面:对于生产上使用的自然资源(土地、海洋、矿山、森林等)和自然力,既可以通过提高劳动强度,又可以通过科学技术来提高其使用率,“它们发挥效能的程度,取决于不花费资本家分文的各种方法和科学进步。”[1](3)劳动力方面:在同样的劳动力报酬前提下,可以通过增加劳动强度、改进劳动组织和生产管理、提高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来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4)劳动生产率方面:利用科学技术的进步,来提高劳动生产力,“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同时形成新的资本材料,从而形成资本积累扩大的基础。”[1](5)资本集中度方面:劳动生产力的提高,生产规模的扩大客观上要求生产资本的集中;生产资本的集中反过来又会促进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6)资本周转方面:资本周转得越快,就越能实现较少的货币资本推动同一的生产资本,实现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

以上六个方面,去掉其中包含的资本主义剥削的内容,对于我们社会主义的内涵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是适用的,是一笔宝贵的思想财富。

三、实现以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的思想对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启示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而言,内涵更加丰富和深刻。它不仅包括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而且包括把单纯追求 GDP 量的扩张转变到更加注重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和经济增长质量上来[4]。这与内涵扩大再生产的根本目的是相一致的,马克思关于内涵扩大再生产的思想对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启示有:

1.技术政策方面。技术进步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前提条件,是内涵扩大再生产的必然要求。首先应注重技术创新,通过加强独立自主地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充分挖掘并有机结合原有企业的技术潜力进行集成创新,引进别国先进技术的同时更注重消化吸收再创新等,才能从源头提高社会生产的水平。其次,技术改造应全面规划,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5]。对于部门而言,第Ⅰ部类中的能源和交通部门应成为技术改造的重点,因为能源的质与量保障,交通运输力量的薄弱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能否顺利进行;同时重工业中的加工制造部门的技术改善问题也丞待解决,尽早改善中国“低端制造业”的处境。再者,注重对技术研发的资金和体制支持,增强技术产权意识;注重对科研基金的管理监督,优化科学研发的奖励机制。在这一点我们可以学习日本,有人形象地比喻:日本每引进 100 美元的技术,会用 200 美元来进行学习、消化和创新,并且用自行研发的专利赚回 300 美元。

2.投资管理方面。内涵扩大再生产是以提高投资经济效益为前提的,首先,投资新项目时,要注重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积极运用科学技术成果,改善劳动对象的质量及性能,节约生产原料,提高固定资本的利用率等,取代过去一味地依靠增加人力、财力、物力来实现生产规模扩大的粗放型方式。其次,应注重对原有生产企业进行挖潜、革新、改造。从经济效果上看,通过现有企业挖潜、革新、改造来增加生产能力,比通过新建企业来增加生产能力,具有明显的优点[6],这通过充分利用原有企业在技术力量、经营管理、物资供应、协作关系等方面的基础,较快地达到经济产量和技术指标,从而实现利用较少投资额,就能形成新的生产能力,这一点往往被我们所忽视,造成了大量社会生产资源的浪费。再者,重视投资生产的集中化和联合化即提高生产资本的集中度,这对于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把握投资机遇、应对经济风险、获取投资收益起着关键性作用。最后,在生产组织管理方面,通过建立、健全适应现代化技术发展的企业管理体制以及生产责任制,充分调动管理者、生产者的劳动积极性,是提高劳动效率的有效途径。

3.产业政策方面。内涵扩大再生产对产业结构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更强调产业间和产业内部结构的合理化,更注重产业结构对于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首先,需考虑产业的生产周转速度,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有些事业在较长时间内取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而在这个时间内不提供任何有效用的产品;而另一些生产部门不仅在一年间不断地或多次地取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而且也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在社会的生产的基础上,必须确定前者按什么规模进行,才不至有损于后者。”[7]因此,对于那些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产品有竞争能力的行业要引起高度重视。其次,我们既应建设一批水平先进、装备精良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同时也要结合中国的人口资源优势,发展相应的外延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另外也应充分发挥服务行业在解决就业问题、改善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方面的积极作用。再者,对于一直处于低水平重复建设,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落后生产部门应给予整治与淘汰,从而提高中国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4.劳动就业方面。首先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解决就业问题的长久之计在于广开生产门路,提高生产专业化水平,向生产深度和广度进军的集约型生产。其次,从劳动者自身角度看,由于先进技术是依靠人来发明创造,先进机器设备也是依靠人来使用,离开了劳动者的劳动,任何先进的机器设备都不能成为现实的生产要素[8],因此提高劳动者素质对于增强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中国技术工人匮乏的现象十分严重。在 7000 万产业工人中,高级技工只占 3.5%。与发达国家 40%的比例相比,相去甚远。人才的培养靠教育,重视人才培养,加大国家教育投入,提高科学文化教育质量,是发展生产的长久之计;既要大力发展正规文化教育,也要重视专业技术教育,加强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其组织协作能力以及技术熟练程度,是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客观要求。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55-396.

[2] 刘国光.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99.

[3] 刘国光.社会主义再生产问题[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17.

[4] 唐龙.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思考.[J].当代财经,2007,(12).

[5] 刘国光.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中的两个关系[J].财贸经济,1982,(1).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64.

[7] 张淑智.关于社会主义内含型扩大再生产的几个问题[J].财经研究,1981,(4).

[8] 卫兴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J].理论参考,2006,(4).

第9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范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基本特征;内涵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2-0250-02

自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学术界对之展开了多学科、多视觉、全方位的研究和讨论,取得不少研究成果。

一、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依据和背景

自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后,同志在2004年3月中央人口资源座谈会上的讲话和党的十七大报告等文献中,明确深入地阐释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 [1]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系统而深刻地阐明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现实依据、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把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高度概括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有学者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坚持和平发展崛起道路的根本保证,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着直接的内在联系,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现代化建设中的贯彻落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把宏观的指定性理论变成一个实际中可操作的指针。党中央提出这个问题,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是关系到2l世纪中国发展大局和前途的重大问题。从实践上提出,是因为一系列重大事情引起党中央的思考,如非典疫情以及抗击非典的发生,还有这两年群众上访事件的急剧增加等。因此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对实践中的经验的科学总结和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科学认识[3]。

有学者认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深入地思考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和把握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我们党在妥善地应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我们党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丰富经验基础上提出来的,是我们党在积极借鉴世界各国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深刻分析当今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的基础上提出来的[4] 。

以上分析表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决不是偶然的,也不仅是一种良好愿望、主管要求,具有深刻的必然性和客观的依据。

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际问题。总理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其基本内涵围绕着七部分内容展开,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人为本[5]。

有学者认为,一个完整的发展观,至少应当包括三方面相互联系的内容,即为什么要发展、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第一个内容主要回答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二个内容主要回答发展的宗旨和目的;第三个内容主要回答发展的方式和手段。我们党所提出的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等一系列论断,侧重阐述了为什么要发展的问题。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又集中地阐述了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实质:第一,这个发展观的基本出发点是:强调发展,而且强调要更好、更快地发展;第二,这个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一切要从人的需要出发,围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发展;第三,中国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强调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6]。

还有学者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其基本内容,认为科学发展观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发展的概念而言,是坚持经济增长基础上的量变扩张及其质变提升相统一的发展;二是从发展的本质而言,是坚持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三是从发展的社会角度而言,是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共同发展;四是从发展的主要对象而言,是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五是从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而言,是坚持人与社会、自然环境相和谐的发展;六是从发展动力而言,是坚持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的发展;七是从发展的效果而言,是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发展;八是从发展的趋势而言,是上述各方面的可持续的发展[7]。

还有学者从发展理论视域来看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认为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重要体现;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十七大报告中给科学发展观很好的定位: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新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8]。

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特征

有学者提出科学发展观有六大原则,即以人为本原则、求真务实原则、全面协调原则、宏观调控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共同富裕原则[9]。

还有学者认为科学发展观具有五个实践特征:第一,发展数量与发展质量的对立统一,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最基本实践特征;第二,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对立统一;第三,全面、协调与可持续的对立统一;第四,稳定性与动态性的对立统一;第五,发展政绩与政策调控的对立统一[10]。

有学者认为科学发展观是真善美的统一。人类对真善美及其统一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与传统的发展观相比是正确的、合理的发展观,它在真的基础上实现了善,在善的基础上实现了美,是真、善、美的高度统一,美以真为前提,又超越了真,美也以善为前提,但又超越了善,是人类认识和实践不断深化和扩展的结果[11]。

有学者认为和规律性和合目的性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的科学发展观要促进事实与价值的统一,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把“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相统一;第二,把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第三,把生态效益与生态公平相统一。科学发展观,是在社会发展的运行规律上,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在发展的价值取向上,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了和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事实与价值的统一,是对人类发展史的一大贡献[12]。

笔者很赞成从真、善、美的角度去解析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真、善、美分别从认识论、价值论以及审美观的角度解析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真善美相统一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蕴涵的“真”,体现为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创新认识;科学发展观蕴涵的“善”,体现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价值取向;科学发展观所蕴涵的“美”,体现为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实现世界和谐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目标。

参考文献:

[1] .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N].人民日报,2004-03-01.

[2] .十七大政治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5.

[3] 李君如.以科学的态度认识和落实科学发展观[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4,(5).

[4] 李佳.浅析科学发展观的内涵[J].现代企业文化,2009,(29).

[5] 范伟.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N].学习时报,2003-12-05.

[6] 李兴山.深刻理解精神实质正确把握辩证关系[J].理论动态,2004,(3).

[7] 郭代模.科学发展观的内容与体系[G]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参考.北京:红旗出版社,2005:124-125.

[8] 张强,鲁甜.从发展理论看科学发展观的内涵[J].运城学院学报,2009,(5).

[9] 林其屏.科学发展观体现六大原则[J].经济问题,2004,(6).

[10] 顾保国.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价值和实践特征[J].思想研究,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