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公共关系管理的重要性范文

公共关系管理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公共关系管理的重要性

第1篇:公共关系管理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区域性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科技,科技化服务体系

一、区域性公共安全以及应急管理科技性的价值和内涵剖析

区域性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具有公共性、人为性、社会性等特征,具有针对性,用于满足公民对于公共安全的需求,属于名声科技范畴。区域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由三层面组成,即制度、精神、器物层面。制度:即政府部门是公共服务的主导军,应制定完善的应急事件处理方案及管理制度,保障公民的公共安全。精神:即在公共安全的服务过程中的科技性要渗透到公民群众之中,加强公民的科技思想、社会科技意识、科技精神以及服务性的价值德行与公益性。器物:即区域应急管理科技和安全的器物层面,是为了满足公民安全需求、提高公民安全、实现公民群众科技权益直接提供公共可邮寄服务于产品,是三个层面中最具有外显性的特征。

价值理性与科技工具理性的统一是区域行公共安火热应急管理科技的重要体现。公民群众对于科技知识的血腥理解是掌握运用科技知识的重要内容。当今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现代化社会中,公民群众不应该被排除在科技发展之外,科技知识只有在满足了公众需求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好的在政治上面具有合法性。近年来陆续爆出例如奶粉三聚氰胺、SARS、圆明园防渗膜等事件。一是公民群主以利益相关的关键人物的角色通过各方面的科学决策及方式方法的过程中。一是各个相关政府机构对于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的事件进行合理处置。从这些实践证明:区域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学与技术越来越多地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改善公共生活质量,提高国民素质,维护社会,联系和谐紧密,充分体现出价值理性和科技工具理性的统一。

二、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服务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如今,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水平、社会的不断整合,使普通,社会科学和技术正在变得越来越明显,因为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日益严重和公共安全事件出现,影响了我国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技术服务有着非凡的意义。根据实际情况来看各级公共安全的特殊情况,怎么样有针对性地加强区域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技术服务凸显的十分重要。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开展区域公共安全问题《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第一次把区域公共安全科技纳为我国现阶段科技者的重点项目,而公共安全的核心则是应急管理问题。加强区域性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至少在以下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1)有助于在公共安全与应急事件处置过程中做到及时地优化调度救援力量、优化配置应急救援资源,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造成的损失,使得在整个事件处置过程中做到科学合理的处置;(2)有助于提高和加强统对于突发性公共事件的预警预测能力形成机理的研究和科学预测,由此创建完善有效的信息系统,做到科学决策;(3)有助于在公共安全事件处理后及时舒缓公民情绪、维护稳定社会公共秩序、化解社会矛盾和危机、保证区域范围内的社会和谐稳定。面对突然状况比如自然灾害风险以及社会风险的时候基于实情实地,加快区域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发展,建立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服务系统化是目前我过科技应用于发张的重要一环。

三、对我国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法制、组织体系及救援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已具备一定基础,积累了许多处置突发事件的经验,成功应对了一些专业领域的突发事件;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相关领域的项目经费和数量逐年增长;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所涉及的各个领域的科技得到快速良好的发展,各项研究成果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尽管如此,我国在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相关领域与发达国家比较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其具体表现在:(1)在整体层面上我国还没有进行系统的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的研究,没有完善的区域性公共安全服务体系,各个相关领域的研究处于分割状态;(2)我国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相关领域的安全体系的研究基础弱;(3)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服务的条件不足、设备相对落后;(4)区域性公共安全科技意识淡薄、缺乏专门人才、公众安全教育不到位;(5)公共安全科技经费投入不足,缺乏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的支撑。

(一)加强各级政府对区域性公共安全科技服务的认识,完善公共服务

加强区域性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首先要加强各级政府对公共科技服务重要性的认识,提升政府机关对于公共科技服务上面的责任意识,加强对于公共安全科技服务的建设;政府部门要明确的提供和实施公共安全科技服务中的职能,对公共服务的事权进行合理的配置,既不缺位也不越位。

(二)处理好责任主体与各供给主体的指导、协调、合作、监督关系

地方各级政府部门、机构、企业、社区组织、社区自治组织和公民个人和公共安全危机管理的区域科技服务体系形成供应,形成政府和人民团体和单位密切配合技术是至关重要的,新系统的合作。必须加强制度确立,使公共安全科技服务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协调关系、理顺指导、,实现有效的合作,作为一个整体部署,整合资源,需要有效地推动事业的发展科普

第2篇:公共关系管理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公共性;公共管理;研究;基础与核心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1. 132

[中图分类号] D035;D63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1- 0225- 02

0 引 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在生活水平得到广泛的提升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完善的保障个人利益的意识。公共管理工作的开展与群众的利益的保障息息相关,开展公共性下的公共管理研究的基础与核心的探究,可以为政府开展公共管理工作提供更加明确的方向,进而为我国的公共社会的良好发展奠定稳定的基础和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1 公共性下的公共管理研究的基础探究

开展公共性下的公共管理研究的基础探究,主要可以将公共性下的公共管理研究的基础分为以下方面。

1.1 公共管理工具性探究

公共性下的公共管理工作的开展,是政府在开展有关于公众的活动中所应用的重要管理工具之一。公共管理的工具性主要是指,政府在开展与公众利益息息相关的各方面的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开展公共管理工作充分的了解公众的意愿、期望和需求,进而有针对性的为公众创造更加长远的利益。因此开展公共管理的工具性探究,对于公共管理工作开展的方向性确立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1.2 公共管理的精神性探究

公共管理工作开展的精神性的具备,也是确保政府的公共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开展公共管理的精神性探究,主要可以将公共管理的精神性分为:人民意愿下的民主精神;平等的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的公正精神以及政府公共管理工作开展的为人民服务的服务精神。公共管理的精神性,应当成为政府开展公共管理工作过程中的核心思想,政府本着民主精神、公正精神以及服务精神开展公共管理工作,可以为人民的生活带来更加良好的保障。

1.3 公共管理的广泛性探究

公共管理工作的开展的广泛性的保障,也是实现公共管理工作的时效性的发挥的重要因素。公共管理工作的开展所响应的呼声应当具有广泛性,同时参与公共管理工作的人群也应当具有广泛性。公共管理工作的广泛性的保障,是实现其平等性的体现的根本前提。

开展公共性下的公共管理研究的基础探究,可以将公共性下的公共管理研究的基础分为:公共管理工具性、公共管理的精神性以及公共管理的广泛性三点。通过探究可知公共性管理工作的开展与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明确公共性下的公共管理研究的基础,有方向的开展公共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2 公共性下的公共管理研究的核心探究

在明确了公共管理研究的基础后,开展公共性下的公共管理研究的核心探究,主要可以将研究内容分为以下方面。

2.1 公共管理工作的自然与社会核心

马克思主义曾经明确提出,人类在开展生产生活各项生产活动的过程中,都存在着自然性和社会性两种特质,而公共管理工作的开展正是面向群众的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因此公共管理也应当具有自然核心和社会核心。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的主要开展方式也正在不断的发生着演变,在这一情况下,政府在开展自然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也需要相应的调整。

2.2 公共管理工作的社会关系核心

社会和政府的关系的平衡和调节问题,始终是政府开展公共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未开展改革开放时,我国公共管理工作的社会关系核心主要为“政府与社会一体制核心”。随着我国的不断改革,当下我国公共管理工作的社会关系核心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实现了社会与政府的关系的动态平衡,从多元化的角度确定公共管理工作的社会关系核心,以便于社会公共管理工作更好的开展。

2.3 公共管理工作的客观性核心

公共管理工作的开展,同时包含着“公”与“私”两个方面,因此在开展公共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也应当以客观的角度去处理“公”与“私”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公共管理工作的“公”主要指的是政府的权利实行区域。而公共管理工作的“私”则主要指的是狭义上的“社会区域”。在开展公共管理工作的进程中,以其客观性作为核心,适当的调节“公”与“私”的界限,可以有效的促使公共管理工作的开展真正的吻合社会所具有的客观环境。

开展公共性下的公共管理研究的核心探究,要可以将公共性下的公共管理研究的核心分为:公共管理工作的自然与社会核心、公共管理工作的社会关系核心以及公共管理工作的客观性核心。通过研究可知,公共管理工作的开展核心的确立,必须在本着客观性的基础上,充分的考虑社会和政府权利的平衡关系,才能够真正发挥公共管理工作的开展的应用力度,实现社会的和平稳定发展。

3 结 语

开展公共性:公共管理研究的基础与核心探究,首先应当明确公共性下的公共管理研究的基础,在明确公共性下的公共管理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公共性下的公共管理研究的核心探究。开展公共性下的公共管理研究的基础与核心的探究,可以有效的提升公共管理力度,为政府开展公共管理工作提供更加明确的方向,促使我国获得更加平衡和稳定的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进而促使我国社会平衡、高速的发展,为公众的生活带来更高的、更理想保障。

主要参考文献

[1]刘雪华. 论公共管理的公共性―― 一种公共权力的视角[D].长春:吉林大学,2004.

第3篇:公共关系管理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政府;公共管理政策;有效性;责任性

“资源”是指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它是一种自然财富。“资源”的本质表现为它是一种本来就有的、已经存在的财富,而且这种财富可以成为另一种财富的来源。推而言之,只要它本身是一种财富而且能给别人带来财富,或能赋予别人财富的都是资源,这些财富可以是新增殖的,也可以是原财富的重新整合。因此“资源”有三个特点,一是既有性,即它原来就已经存在;二是整合性,即它对原有的财富进行重新调整,形成新的结构和使用价值;三是增殖性,即它对原有的财富进行重新整合后形成新的财富。

    政府公共管理政策是指代表公共利益的公共组织(主要指国家、政府)在一定时间和空间里,为了有效增加和权威分配公共利益,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与服务,依法确定的路线和方针、制定的规则和措施。政府公共管理政策,实质上既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执政意志,也表现了一个国家的国家意志,但从根本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这些意志的本身是需要对公共利益的有权威性的、公正公平的分配。政府公共管理政策表现形式,既表现为原则性指导思想、理念、价值取向,也表现为法律、法规、规范,还表现为方案、措施、规则等。政策与法律法规、措施规则等是相对而言的。政府公共管理政策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它拥有强权和组织体系作保障。

    既然政府公共管理政策是对公共利益的一种权威性分配,谁得到了政府公共管理政策,谁就获得了一定的公共利益,因此政府公共管理政策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源。政府公共管理政策资源的开发,是府公共管理政策优化的重要途径。

    一、政府公共管理政策资源及其开发的理解

    (一)政府套共管理政策资源的理解

    政府公共管理政策资源是行政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资源”是指在行政系统中已经存在的已有的、既有的行政性的财富,它是一种社会财富。它包括三个部分,物质性实体,即政府行政机构、行政人员、设备设施等人财物;非物质性实体,即行政体制、政策、法规;物质性与非物质性实体的功能,即政府行政能力、权威力、影响力、号召力。可以说,行政资源就是行政财富本身及其外在影响。一切与政府行政有关的已有的“财富”及其已产生的和能产生的作用都是行政资源。行政资源开发与利用,是对行政财富的重组与整合,形成新的、有用的结构与功能的过程,包括对行政资源本身物质性资源的重新优化组合、整合利用,对过时的旧时的行政文化、职能的清理,对合适的、有用的行政文化、职能的升华,更重要的是对行政资源非物质性的实体如体制、政策、法规等进行创新,对过时的非物质性的实体与功能的抑制,形成并彰扬新生非物质性行政资源的外在作用与功能。因此,政府公共管理政策资源是行政资源中非物质性资源,是政府公共管理政策及其本身既有的和由此可以再生的政府公共管理政策性财富。

    (二)政府公共管理政策资源开发的理解

    政府公共管理政策资源开发,是对政府公共管理政策性财富的重组与整合,形成新的、有用的结构与功能的过程,包括对政府公共管理政策资源本身的重新优化组合、整合利用,对过时政府公共管理政策的清理,对合适的、有用的政府公共管理政策的再生。政府公共管理政策资源开发的关键是政府公共管理政策要创新,政府公共管理政策要用足、用活。

    我国政府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单一制的等级结构和由上级层层集权的关系。政府在中央政府和上级政府的领导、指挥和控制下,执行和制定政府公共管理政策,这就是政府公共管理政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由于执行者利益的驱动,政府公共管理政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会产生明显的效果差异。通常情况下,政府公共管理政策资源与执行者利益一致时,其开发和利用与产生效果是成正比的,反之成反比。

    二、政府公共管理政策资源开发的有效性

    政府公共管理政策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有效性,应该是政府公共管理政策的忠实执行与执行者利益的最大获取的有机结合。当然这里存在着一个前提,即政府公共管理政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执行者利益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因为政府公共管理政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决定着执行者利益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同时执行者利益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影响着政府公共管理政策开发和利用的有效性。从政府公共管理政策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程序上看,执行者只有在服从和执行政府公共管理政策的前提下,才有自主权,这种自主权,就是对政府公共管理政策资源的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权。开发和利用政府公共管理政策资源的有效性,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处理好忠实贯彻政府公共管理政策精神和追求执行者最大利益效应的关系

    开发和利用政府公共管理政策资源,首先必须肯定政府公共管理政策的科学性,坚持其权威性,在这一前提下,才能忠实地执行中央和上级政府的公共管理政策。忠实贯彻政府公共管理政策的精神实质,并非生搬硬套政府公共管理政策资源的内容,这是执行者追求自身最大利益效应的原则。执行者在处理这样的关系时,有两种方式:当政府公共管理政策规定的是不可作为时,执行者就可以追求除此政府公共管理政策之外的最大的作为;当政府公共管理政策规定的是可作为时,执行者就可在此政府公共管理政策范围内追求最大的作为。中央和上级政府的公共管理政策好比一个圆圈,其政府公共管理政策实质好比圆心,据此,如果圆圈以内是不可作为的,那么执行者就可以在圆圈外,大胆开发和发展;如果圆圈以外是不可作为的,那么执行者就可以以圆心为核心,追求最大的圆边效应。

第4篇:公共关系管理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公共卫生管理;卫生管理体系;处置对策

1.前言

公共卫生管理离不开社会公众一起努力,这样才会使环境卫生、医生诊治及防控疾病、提高重视程度及控制疾病流行等方面得到明显改善。政府针对各类突发状况,采取有效措施实施管理职能,对人们健康进行保护,从而实现对疾病的有效防控。公共卫生管理与科技水平及社会公众配合具有比较密切的关系,构建比较健全的公共卫生管理体系,对于提高公共卫生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公共卫生管理现状

随着不断深入的社会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得到快速发展。政府部门十分重视公共卫生管理,逐步完善传统公共卫生管理模式,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公共卫生管理体系,实现科学规范地公共卫生管理。因公共卫生管理目前还较为薄弱,特别是农村具有交叉的卫生条件,相对于城市还存在较大差距。基于政府的大力支持,不断增加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但还是难以改善农村公共医疗卫生现状,农民看病难、医药贵等现象难以有效解决。只有不断缩小城乡差距,才能使城乡居民享有基本公共卫生医疗服务,进而实现公共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3.公共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危机公关应对措施不足

危机公关一般是指企业等为减少或避免因危机导致的损失,有组织有计划的制定与实施管理职能与处置措施。危机公关基于公关理论及原则的指导下,在突发性危机事件中应用公关策略及应对措施。公共卫生管理部门目前还没有建立危机公关,难以改善突发性危机事件导致的危机局面,因此在发生危机时降低发生率难度较大。针对公共卫生管理现状,企业比较缺乏危机公关,导致实施危机公关应对措施具有一定的难度。

3.2 危机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危机管理目标是组织自身及外部环境,关键在于突发性危机事件的应对,明显降低危机可能引起的损害。借助于可能或即将发生的危机开展分析预测,与公共卫生具体情况相结合,制定较为完善的措施。公共卫生管理体制相对落后,职能不清晰,存在多头管理等客观现象,若引起危机,化解难度较大,将损害公共卫生信誉。因政府投入资金不足及医疗卫生事业逐步向市场化方向发展,卫生医疗费用大部分向城市倾斜,而城市中的卫生医疗费用主要用于大医院,导致农村地区卫生医疗费用极度缺乏。

3.3 应急预警系统不完善

公共卫生管理系统中,城乡区域的大部分都没有建立预警系统。因人们缺乏危机意识,遇到突发状况时难以利用预警系统将有效信息进行传递,因而无法面对各种危机情况。而缺乏充分的资源储备与支援准备,对于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改善公共卫生管理现状需要国家需要投入必要的资金支持。

3.4 医疗资源不足

医疗改革受市场化趋势发展的影响是未来的趋势,医疗卫生经费主要向城市分配是在一定时期内客观存在的,导致农村区域缺乏医疗经费、医药少、就医难等实际情况。引起公共卫生资源相对过剩与不足并存的现实情况,主要表现在公共卫生资源在发达地区闲置,在不发达地区普遍不足。

3.5 公共卫生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公共卫生管理系统中目前尚未得到社会公众的重视,人才断层状况客观存在。而公共卫生管理人员缺乏对公共卫生管理的广泛认识,无法适应客观发展的要求。因公共卫生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普遍不高,对于公共卫生事业的长期发展十分不利。

3.6 公共卫生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随着不断深入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医疗卫生事业也向市场化方向发展。一些发达及发展中国家,医疗卫生经费大部分还是需要政府承担,公共卫生管理体系的不完善,对于公共卫生管理部门应对突发性危机事件十分不利。

4.公共卫生管理的处置对策

4.1 构建完善的公共卫生危机公关体系

危机发生客观存在且难以避免的,因此需要做好充分准备。建立适宜于公共卫生管理的危机公关体系,便于对突发性危机进行处置。应提高对危机公关的重视,根据危机公关原则妥善解决危机事件,进而促进公共卫生管理事业的有序发展。

4.2 构建完善的公共卫生管理与宏观调控体系

应前移企业卫生职能重心,将医疗置于有效预防中,对各部分职能进行明确。将重点向构建完善的公共卫生管理与宏观调控体系上转移,对于目前公共卫生管理职能混乱现状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

4.3 构建畅通的公共卫生信息通道

在公共卫生管理与突发危机应对中,信息传递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构建畅通的公共卫生管理信息通道,能够明显提高工作人员信息处理能力。因公开信息可提高公众信任,避免发生随意性及不负责任行为。在人员素质提高、硬件设施配备及政府人员意识提高等方面,构建畅通的信息通道具有重要作用。

4.4 构建完善的农村医疗体制

农村医疗卫生保障是国家公共卫生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断发展的公共卫生事业中,应将农村卫生改革作为重要突破口,不断规范农村公共卫生建设。结合农村卫生优势,构建完善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及医疗防疫网,从政策与法律层面上保证农民可获得基本医疗服务。

4.5 构建高素质公共卫生管理队伍

因公共卫生管理队伍缺少高素质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共卫生管理水平的提高。所以应结合专业与技术发展的客观需要进行调整,合理配置公共卫生管理队伍。加强培训以提高专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进而在突发危机时可及时进行应对。

4.6 构建公共卫生管理及服务体系

国家作为公共卫生管理主体,离不开社会各阶层的参与,社会、民众及政府等方面的力量对于构建良好的社会氛围具有重要作用。因我国公共卫生管理相对比较薄弱,应构建完善的公共卫生管理体系,改善现有卫生管理体制,进而实现科学规范的公共卫生体制,这对于提高公众健康安全,改善我国公共卫生管理现状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第5篇:公共关系管理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公共管理;公民社会;公共治理;合作管理

一、从行政管理、公共行政到公共管理

行政管理、公共行政、公共管理,都是指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活动,尽管这三种称谓有着大致相同的指涉对象,但是它们之间却有着彼此理念的不同。

如果我们从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模式的角度去看,随着时代的发展,行政管’理、公共行政、公共管理它们依次铺就了管理模式由统治、到治理的演进之路。在公私没有区分、国家体系内部缺乏合理分工的专制社会时代,行政就是政治的落实,其功能是依靠暴力和强制负责国家政务的推行,以维护统治者的利益;公共行政出现在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相分离、行政与政治相分离的现代社会,其功能是按照代议制民主体制、非人格的法律体系、官僚制组织原则以及职业化的文官制度统揽社会公共事务,以实现统治者的统治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公共管理则出现在公民社会自治能力与要求不断扩展、市场机制不断成熟与市场力量不断壮大、政府独揽公共事务的“不可治理性”危机日益加重的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公共事务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和管理方法的多样性,适应了当今时代公共事务日益复杂化及其管理民主化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公共事务管理的“公共性”与“管理性”的有机统一,无论在合法性还是在社会资源方面,都为实现和增进公共利益开辟了新途径。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公民社会的兴起与壮大等原因,治理理论出现并发展起来。公共治理逐渐成为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一种新模式,其的理念也逐渐成为了公共管理的新内涵,同时,它也使公共管理进入了区别于行政管理、公共行政的新时代。

二、公民社会在公共管理中的双重身份与多重角色

现时代的公共管理最突出的特征之一是管理主体的多元性,它是政府与公民社会对公共生活的一种合作管理,是公共权力向社会的一种回归。现时代的公共管理有赖于公民社会的自愿合作和其对权威的自觉认同。公民社会在公共管理中具有管理主体和管理对象的双重身份,而且这种双重身份在公共管理的过程中又以其各自的特征优势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方面,作为公共管理的主体,公民社会与政府一道对社会公共生活进行合作管理。在这个过程中,公民社会以它那种来自基层、灵活多样的特性正好弥补了政府的种种不足和有限性,从而可以大大提升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同时,公民社会在与政府的合作过程中,能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到政府的权力运行,从而可以起到对政府更有效的监督作用。此外,在公共管理的过程中,健康有益的社会组织可以得到政府和社会更好的认可,这些组织以共同目标和信念把人们聚集到一起,在这个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增强了彼此的信任、提升了公益精神,从而有利于社会资本的积累。另一方面,作为公共管理的对象,公民社会在参与管理的同时可以切身的感受到公共管理的效果,从而可以以公共管理接受者的身份对公共管理的效果做出判定以利于公共管理渐至最优。其次,通过公民社会组织,公民在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同时又以普通社会成员的身份为政府增强了合法性。公共管理的过程也是公民社会完善的过程,公民社会的完善又可以促进更好的公共管理。公共管理最终是要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作为当代公共管理的一支重要力量,公民社会以其特有的双重身份在这个过程中又扮演着多重的重要角色,以其特有的价值诉求与功能表达影响着公共管理的成效。

第一,公民社会是政治民主的捍卫者。公民社会的自主发展能有效的分割和制衡国家的权力,从而能有效的遏制公共权力的专断倾向;公民社会可以为公民的利益表达提供多样的表达形式和途径,保障公民利益表达的通畅,从而提升民主政治的代表性与生命力;此外,公民社会对培育公民的民主参与意识具有积极的作用,能够强化民主的社会基础从而推动社会民主的发展。

第二,公民社会是经济发展的促进者。公民社会是一个以契约、法制、自由、平等、竞争为价值准则的社会,这为市场经济的运行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此外,公民社会中的工会、行业协会等团体组织可以起到规范行业行为、稳定经济秩序的作用。

第三,公民社会是公共服务的提升者。由于公共需要的多样性和政府的有限性,政府并不能为社会做好所有的公共服务。而以第三部门为核心的公民社会因其具有来自基层、灵活多样的特征和其“去私存公、取私为公”的“非营利”特性以及其服务社会、自助自主的公共精神,使之恰好成为公民参与公共服务的良好渠道,并能有效弥补政府在公共服务上的缺限和不足,公民社会组织可以通过委托承包、志愿服务、自助服务等方式和途径,去做那些政府未做、不想做或不宜做但却符合大众需求的公共服务,从而使社会公共服务的水平大大提升。

第四,公民社会是公共价值的维护者。与其他领域一样,公共生活领域同样存在着对善的追求。公共生活领域的善就是公共价值,它包括公民对公共生活的态度、责任与义务,对他人的尊重与关爱,对社会正义的维护以及公民的公益思想与修养。公共管理的核心是为了增进人类的公共利益和福祉,这实际上就包含了对公共价值的追求:公民社会是公共管理的对象,它同时又是公共管理的主体构成之一,公民社会的精神与价值必然会影响到公共管理的目标和价值。公民社会所倡导的诸如参与、友爱、信任、互惠、宽容、合作、平等、公正、开放、多元等价值理念,对于维拼良好的公共价值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五,公民社会是社会稳定的支持者。公民社会能够在个人和社会之间提供一种有益的中介结构。通过这一中介结构,它可以为不同的群体和阶层的利益诉求提供表达途径,同时又可以对他们的利益诉求进行整合;通过这一结构,它还可以为社会成员提供宽松的活动空间,满足他们多样性的愿望要求,同时这一中介结构还起到了排解社会怨气、释放社会压力的作用。可以说公民社会是一个社会和谐发展的“稳定器”、“缓冲器”和“调节器”。

三、公共管理;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合作管理

公共管理是政府与公民社会对公共社会生活的一种合作管理,在这种管理模式中,政府与公民社会之间应是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认同之上的合作关系,通过协商、伙伴关系、确立认同和共同目标等方式对公共事务实施管理。具体来讲,这种政府与公民社会合作管理模式下的公共管理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认识。

第一,公共管理是由多元的公共管理主体组成的公共行动体系。政府并非公共管理的唯一主体,除此之外,私营部门、第三部门等公民社会组织在公共事务的管理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在介于市场经济与公共部门之间的“社会经济”领域内积极活动并依靠自身资源参与管理共同关切的社会事务,在某些领域,公民社会组织甚至比政府拥有更大的优势。公共管理主体可以是公共部门,也可以是私营部门,可以是第三部门,还可以是三者多种形式的合作。这正如著名的治理理论研究者斯托克指出的那样;“治理意味着一系列来自政府但又不限于政府的社会公共机构和行为者。它对传统的国家和政府权威提出挑战,政府并不是国家惟一的权力中心。各种公共的和私人的机构只要其行使的权力得到公众的认可,就都可能成为在各个不同层面上的权力中心。”

第二,公共管理的责任边界具有相当的模糊性。公共管理责任边界的模糊性表现为许多民营部门向传统公共领域的进军,公共领域和市场领域的区分已不像以前那样明显。在市场和公共部门之间被称之为“社会经济”的领域中,涌现了所谓非营利组织、志愿团体、社区企业、合作社、社区互助组织等大量公民社会组织,它们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伴随着这些公民社会组织能够满足多方需要,解决社会问题而无需运用政府资源和权威的优势日益显现以及传统上由政府执掌的部分公共管理权向这些非政府组织的转移,传统上法律和制度规定由政府承担的公共管理责任便呈现出交由非政府组织和个人来承担的趋势。

第三,多元化的公共管理主体之间存在着权力依赖和互动的伙伴关系。多元化的公共管理主体之间存在着一种权力依赖关系,因为这些公共管理主体“不论是公共部门还是私人部门,没有一个个体行动者能够拥有解决综合、动态、多样性问题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与信息,也没有一个个体行动者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去应用所有有效的工具”,电们必须相互依赖,进行谈判和交易,在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中实现各自的目的。正是由于公共管理主体之间存在着这种权力依赖的关系,所以公共管理的过程便呈现为一种互动的过程。在这种互动的过程中,各个公共管理主体之间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合作伙伴关系。

第6篇:公共关系管理的重要性范文

电子化的政府改革决定公共管理必须电子化,而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整体性治理正好适合电子化的公共管理。整体性治理是在新公共管理的基础上结合时展而产生的,其具有现在信息时代高效和灵活的特点。整体性治理是以创新治理机制为组织的载体,整体性治理机制的完善是目前现代化行政的标志,信息化的社会管理需要大量不同类型的信息专业化人才。

关键字:

公共管理;整理性治理;分析

从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对公共管理的改革,就进入了新公共管理时代,不少人认为新公共服务解决了目前很多公共管理问题,通过推崇市场机制,借鉴私人部门的管理方法、管理工具,一切以效率为导向,解决了实现成本更小、更好服务的问题。但是在实践中,人们更为广泛的人类价值逐渐失去了作为评判标准的重要性,这时,一位英国学者提出新的模式,就是整体性治理,也逐渐成为政府治理的新的重要方式。

一、整理性治理产生的背景

(一)旧公共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端

第一,强调分散性,将大的等级部门分散开来,分离购买者与提供者,分开政治机构化系统组成,实现分离微观层面上的机构组织,只保留部分的公司化、思想化的组织管理机构,并通过竞争方式,使这一分散形式的机构组成,从内部达到各部门平衡的状态,这类似于之前的大型企业从U型管理结构转变为M型管理结构,通过对企业各部门管理及信息系统进行重构,实现对各部门不同的控制方式,进而提升综合管理水平。第二,过于强调竞争。在新的公共管理模式中,通过引进分离提供者与购买者这一模式,使得提供者之间竞争激烈化,并为其竞争创造了条件,而从前的那种等级资源分配被新的公共管理的竞争模式代替,而外包、政府间合同、产品市场自由化也都被终止,由公共物品与国家所提供的核心领域服务逐步缩减,丰富化、多样性的资源的供应方式开始兴起。第三,侧重激励。之前的绩效奖励更多是基于专业和公共服务精神层面,即以精神满足感和工作成就感为主要激励形式,而在新公共管理下,强调实际绩效激励,即物质奖励。资产所有的私人化、放松专业特权、私人财物创议和私人合伙都被终止了,真正成为了多劳多得的机制。但过去的二十年间,正是由于新公共管理的分散性、竞争性和激励性等特点的运作方法影响了整个政府的效率,造成政府内部的混乱,一些实证研究证明,新的公共管理已经走到末路了。

(二)整体性治理方式应运而生

具体而言,碎片化治理在其管理功能上,存在以上方面的缺陷:第一,转嫁问题,当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后,其代价与后果往往被转嫁于其他机构承担。第二,矛盾性,当一些机构之间的政策目标互相矛盾时,或是政策目标一致时,机构间的解决方式往往不是合作,而是采用相互拆台的方式。第三,重复,机构功能的重复,在浪费资源的同时,还容易引起消费者的失望甚至愤怒情绪。第四,目标冲突性,由于服务目标的不一致,使得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冲突,各机构间相互抵触拆台。第五,沟通不足,一些机构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及途径,导致问题结果出现。第六,在需要其他机构作出反应的时候,其他机构却选择各自为政,认为以自己的力量完全能够解决问题,但是结果往往并不如人意。第七,公众无法得到适当的服务,出现问题时公众会很困惑,无法找到适当的机构满足自身的服务需求。第八,缺少对问题的原因的探究,专业干预方式固化,并被过于强调,这使得服务干预机制遗漏的产生。上述问题无法由新公共管理本身进行解决,但在治理中可通过协调合作或整体性运作来解决。

(三)时代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对公共管理的要求更高

除了新的公共管理不能解决出现的大量问题以外,现在的信息化时代来临也是要应用整体性治理理论的重要原因。在公共行革过程中,信息系统始终具有至关重要的推定作用。现阶段,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政府实现现代化变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变革过程中信息技术作为中心,由众多公共管理机构占据着。第一,在构建作为技术系统的现代官僚组织的信息系统作用日渐突出,公民各项个人信息的管理记载是政府重要管理职能之一,公民信息记载管理由最初的纸质化到如今的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化管理。在政府组织中信息技术的作用得到进一步的增强,但就现阶段而言,在政府组织中专业化信息人才相当匮乏,这使得政府不得不在信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方面加大投入。第二,政府组织结构受信息技术影响。政府机构中最大量使用信息技术的是等级官僚制结构,随着信息系统在政府组织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政府在日常运行过程中大量运用信息技术,这使得政府内部组织结构逐渐向扁平化趋势发展,并对内部组织结构的其他相关方面产生影响,尽管没有大公司的扁平化程度高。第三,政府任务与信息技术关系。当信息理论被用于政府组织设计中时,计算机被认为有三种不同的方式可对组织设计进行重构,进而产生可更加深入接触的组织记忆,并能够对工业社会的潜力进行充分挖掘,为政府决策行为提供更多、更丰富的信息参考。第四,信息技术随政府主要政策及公关管理的改革而变化。大多数的政策的改革变化会让信息技术系统随之发生变化。这几方面足以体现信息技术在变革中的重要作用。

(四)增强民众和政府之间的沟通

现在的政府机构要更加注重民众的诉求,其文化结构和能力要更能解决民众关心的问题。以前的新公共管理没有注重公民问题,导致公民和政府部门不能及时地沟通,公民也无法及时地向政府申述问题,更有甚者,公民完全不知道如何申述,以及去哪儿申述。这也要求必须出现一个更好的公共管理模式来解决这个问题。现在的信息化沟通方式就给了公民申述的一个良好平台,公民可以借此加强与政府部门的联系,政府部门也能及时反馈消息。

二、整体性治理的主要思想

(一)重新整合

整体性治理中,整合是一个基本概念,两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重新整合的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逆部门化和碎片化,就是将功能相似的部门重新进行合并,重新组合成一个新的部门化的组织,取消一些准政府机构,重视微观层面的地方机构,变成以社区为主。

2.大部门式的治理,管理的集中是一个重新整合的中心要素,建立大部门体制,以应对特殊时期的极度分散化产生的无效和低效。集中管理有利于改变分散管理所带来的分工不明确和工作效率低些等问题。同时融合现代信息技术,能够使得集中管理更为高效。

3.政府的重新化,将私有变为国有。将之前所用被外包于私人名义下的公共部门,全部进行收回,并将其重新归属于相关公共部门的管理下,这样的集中管理模式有利于加强政府的管理功能。

4.中央秩序进行重新加强或是恢复。这能够有效解决新公共管理所导致的机构等级设置重复问题,在新公共管理中,由于无政府结构所导致的日常管理,散乱无序的,竞争激烈的,因而需要对秩序问题进行重新强调和恢复,特别是在政府机构中的信息系统必须进行加强或恢复。整体性治理的主要思想就是强调要加强中央秩序,有利于改变之前出现的无秩序的散乱的无政府现象。

5.行政成本的最大限度压缩,整体性治理侧重于集中性管理,因此在行政方面的开支可得到最大限度缩减。这一思想由布什政府所提出,英国政治上给予了这一思想高度的关注和重视

6.在服务提供链重塑公务支撑功能。以信息技术为基础,重新在行政服务工作中对公务支持功能以及事务处理系统进行设计,可选择由政府部门直接承担设计工作,也可选择设计外包的方式。

7.采购专业化、集中化。这可以免去部门和机构之间的大量重复采购,在未来几年里,由少数几个采购中心进行采购等一系列举措将可以节省一大笔开支。

8.共享服务。共享服务基础为“混合经济模式”,主要是对一些小型基层机构部门的共同使用服务支撑进行鼓励,从而改变以往集中提供模式下的运作反应迟钝问题,共享服务对下级不再是强制性关系,而是采用更加灵活的方式。

9.简化网络。通过紧密连接网络,在使现代政府内部结构日趋完善化、精简化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了外部机构之间的联系,尤其是对于一些敏感政策领域要制止多重管理队伍的建设,精简内部,为准政府、非政府机构网络及公关机构之间的高度连接提供了不同层次的指导作用。客户与政府机构之间关系的变革与简化是整体主义改革的关键所在,这一改革的基础是公众需求的变化,变成以顾客和功能为基础的组织重建活动。这一整体性治理远远超越了传统的公众不可参与过程的模式,把重点放在了以公民、服务和需求为基础的组织基础上。所有相关的公共部门网络均有涵盖于整体性治理范畴内,并对政府组织的宏观结构进行了重组,其改革的主旨在于重新评价重组及其过程,这从根本上彻底变革了现有的信息系统和管理方式,是适应新出现的问题的灵活反应的模式。

(二)整体性治理

1.提供和搜寻信息。整体主义的基础是公众的需求,在此前提下,政府的信息系统也必须以公众的需求为基础,信息系统应实现具备一定知识水平的企业和公民,可通过政府机器对相关报告进行提交和表达,这是能够满足公民和企业对政府机器要求的一项措施。公民和企业还可以根据需要提醒相关工作人员作出相应的调整措施,这种利用信息技术的互动机制则会对机构工作人员以及和信息系统形成自动催促的作用,使其能够从整体性上看待公众的需求。

2.组织重建的基础为功能和公民。比如把所有老人相关的福利,采用集中化方式进行提供,这在英国的养老金服务处得到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3.提供一站式服务。对政府来说,将之前分散化、碎片化的服务功能进行集中整合,从而实现服务的一体化,即一站式服务流程,这对于不同类型问题及重复性问题解决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这样不断地使用已经搜集的信息,而不再不断重复地搜集同一信息,使得公民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4.数据库的统一。在整体性治理的过程中,现在的所有数据都统一,政府在进行重大的决策时能够在数据库中调用个案的数据,得到有效的数据支持,而并非像新公共管理那样,不同的数据掌握在不同的部门手中,这样信息难以运用。

5.对服务结果的重塑。这一方式可以改变之前机构边界划分的人为干预问题,并使不同项目小组能够专注于自身项目的全过程。

6.政府结构的灵活化。政府结构的灵活化,最关键的环节在于构建能够针对意外发生事件,及时采取灵活应对方案的预报、预测及监视系统。这样可使政府决策在与企业实践进行竞争中取得灵活性,并使其应变系统在实践过程的灵活性得到提升。

7.可持续性。在新公共管理下,对能源开发利用及环保问题态度基本是置之不顾,其侧重点在于企业的运作是否高效,而完全忽视了企业运作过程中所产生的负面效应。而整体性治理是建立在企业与公民的实际需求基础之上,对于可持续发展高度重视,并致力于在公共部门内在运作部分与可持续发展形成统一协调关系。

三、从公共管理到整体性治理的简要评价

(一)整体性治理是在新公共管理的基础上结合着时展而产生的

也就是整体性治理是基于新公共管理的发展,是针对信息时代出现的管理问题的新的有效解决方法,它并不是对新公共管理的全面否定,只是加以修正和完善,使得能适应于现在的政府管理。如今,社会发展到高科技社会,就要求公共服务也需要多元化来满足现状,那么针对之前的新公共管理改革也成了必要之路。

(二)整体性治理具有现在信息时代的高效和灵活特点

从技术角度理解整体性治理,信息技术与其运作与治理息息相关,这与信息化时代的背景密不可分。信息化时代要求现有的管理能够集中,能够整体化,这和新公共管理的特点是相违背的,因此只能用新的治理手段来代替新公共管理。整体性治理主要解决碎片化管理和政府空心化等问题,其立足于政府的内部运作和各个部门的整体运作,在效率提升的同时,降低成本。

(三)电子化的政府改革决定公共管理必须电子化,而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整体性治理正好适合电子化的公共管理

整体性治理在很大的程度上正是取决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改革方式要求政府分层次、分部门及分功能进行,并在改革过程中逐步实现内部组织协调、不同层次治理以及非政府与政府机构组织之间的整合,并最终形成统一、完整的政府网站入口。这样的改革方式基于电子化技术的发展,需要借助大量的计算设备将各行政部门与机构通过网络进行紧密连接,从而能实现面向公民的整合。逐渐整合手段继续延展,越发多元化,这样的整合观念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要趋势,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四)创新治理机制为组织的载体,整体性治理机制的完善是目前现代化行政的标志

整体性治理需要基于连接性的整合与协调机制,这对于现代化治理机制的完善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形成的组织结构新形式也更加符合当前社会现代化发展要求。

(五)信息化的社会管理需要大量不同类型的信息专业化人才

政府的信息技术改革也需要一些具备深厚信息技术的人才,在计划的预算编制,还要其信息人才的综合素质,这包括网络的激活与管理。在实现这些任务的过程中,就必须要求其拥有一定的专业素质,并掌握必要的风险分析、调解谈判、项目管理等专业能力。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在资源受限或是跨专业、跨部门工作环境下妥善处理问题。并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政府的运用相辅相成,这对于这批人才来说是一个大的考量。当然,之后的整体性治理若是能够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地解决在组织结构、信息技术和政府能力这些方面的问题时,将会长期成为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社会公共服务模式。

四、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整体性治理的整合形式更加符合现在的社会、公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面对着信息化时代,必须使用信息化手段建立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和官僚机制,对政府内部进行整合,集中治理,更好地为公民的需求而努力。

作者:黄琴 单位:中共乐山市委党校

参考文献:

[1]高建华.区域公共管理视域下的整体性治理:跨界治理的一个分析框架[J].中国行政管理,2010,(11).

[2]竺乾威.从新公共管理到整体性治理[J].中国行政管理,2008,(10).

第7篇:公共关系管理的重要性范文

一、公共事务――公共管理的起点

公共管理是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没有公共事务,就没有公共管理。所以,研究公共管理,首先要明确公共事务的内涵、性质与范围问题。

在西方,公共事务是与私人事务相对的概念,是指提供关涉全体社会成员公共利益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相关活动。从根本上讲,这种观点来自社会契约论。个人经由社会契约而结成国家,在组成国家的过程中,个人把裁判纠纷等自然权利让渡给国家,形成政治权力,由此,国家的基本职责就是管理这些个人无法完成或不愿承担的事务,即公共事务。在这样的逻辑下,国家管理公共事务就是要满足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需要,当然也就是符合全体社会成员“公共利益”的。这种看法片面强调了公共事务与全体社会成员的相关性,没有揭示出国家管理公共事务的本质,也没有反映出国家是为谁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是在保护和实现谁的利益。

我们认为,在阶级社会中,所谓公共事务,是指该社会的统治阶级为了把社会控制在“秩序”范围内,推动社会发展,所进行的满足社会成员共同需要与要求的一系列社会活动。它具有四个主要特征:一是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的公共利益必然反映出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公共事务的具体内容也必然满足统治阶级的根本需要。二是公益性。公共事务的表现形式是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不能只为供给方单独享有,而是会使社会成员普遍受益。因此,从形式上看,公共事务的受益对象是一定范围的社会公众。三是多样性。公众对公共物品和服务质与量方面的需求偏好千差万别,而且呈现出不断变化的趋势。这就决定了公共事务种类繁多。内容广泛,同时也决定了公共管理方式。方法的多样化。四是层次性。公共事务所针对的是不同层次的公共问题,所涉及的社会成员范围有大有小,由此,公共事务可分为全球性公共事务、全国性公共事务和地方性公共事务等不同层次。其中,阶级性与公益性是公共事务的本质属性,多样性与层次性是公共事务的表现形式。

由于不同的公共事务在阶级性和公益性特征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可以根据这一点从理论上把公共事务分为政治性公共事务和社会性公共事务两类。所谓政治性公共事务,是指与国家政权建设紧密相关,涉及国家政权稳定和国家政治发展的,需要依靠国家强制力加以解决的公共事务,如军事、外交。司法、维护公共安全等。政治性公共事务具有明显的阶级性特征,但同样具有公益性,比如,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不仅对统治阶级有利,也对被统治阶级有益。社会性公共事务是不必然依靠国家强制力来解决的公共事务,如教育。科技。公共交通、医药卫生等。这类公共事务与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休戚相关,显示了较强的社会公益性,但在阶级社会中,任何社会性公共事务同样具有阶级性,都必然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与利益。

在阶级社会,国家承担着管理两类公共事务的职责,对政治性公共事务的管理职能称为政治职能,对社会性公共事务的管理职能则称为社会职能。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政治职能是为了人民当家作主,社会职能是为人民服务,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这表明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其活动方向、总作用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在政府职能转变问题上要注意防止一种错误倾向,即把我国当前政府职能的转变片面理解为以社会职能代替政治职能,强化社会职能必然要以弱化政治职能为前提。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割裂了国家职能的内在统一性。事实上,强化社会职能只是政府职能重心的转移,并不意味着要弱化国家政治职能,相反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政治职能,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公共事务管理的历史沿革及公共管理的产生

伴随着公共事务的产生,人类社会就出现厂对公共事务管理的社会活动。从历史上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类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在主体、客体和手段方面有所不同,根据这些方面的差异,可以把公共事务管理的发展粗略地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早期成长阶段,从公共事务管理产生之初起一直到19世纪中叶。这一时期还可以分作两个阶段:门)在原始社会中,仅存在简单的社会性公共事务,社会依靠自身的力量实现自我管理;门)在国家产生之后,政治性公共事务产生并日益突出,政府在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由于当时社会发展条件的限制,主要运用的是经验式的管理手段。

第二阶段是公共行政阶段,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80年代。在这一阶段中无论是政治性公共事务还是社会性公共事务,其内容和范围都迅速扩大,迫切需要通过有效管理来满足社会共同需要;政府最终成为公共事务管理最重要的主体,主要运用行政手段,保证公共事务管理的有序规范。

第三阶段是公共管理阶段,从周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在这一阶段,社会性公共事务的内容和范围更为扩大,复杂性大大提高。主要依靠政府管理公共事务暴露出诸多弊端,由此引发了西方发达国家大规模的政府改革浪潮,公共事务的管理主体日趋多元化。另外,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许多管理方法被引入公共管理之中,公共管理手段趋于多样化。

可见,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古已有之,但长期以来,或者是特定的社会条件限制了政府参与或不需要政府参与,或者是政府力量过于强大而拒斥了社会参与,一直没有形成政府与社会合作管理公共事务的社会条件,换句话说,一直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公共管理”,当然也不会产生单独的公共管理学科。今天我们所说的公共管理实际上是指对公共事务管理的一个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形成了以政府为核心的多元的。开放的管理体系。具体来说,公共管理就是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为了维护社会秩序,满足社会需求,推动社会进步,在互动合作过程中,采取一定方式。方法对公共事务施加管理的活动。随着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将越来越依靠社会自身的力量,在国家消亡之后,国家权力复归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将完全依靠社会自身力量来完成,公共管理这一特定的历史范畴也就会结束其使命。

在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也开始了行政管理改革。其根本的动因来自于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带来了国家与企业。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根本变化,传统的政府行政管理模式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必然要求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从观念。方法。体制等方面进行彻底变革。尽管这种变革和西方发达国家政府改革的背景和原因不尽相同,但总体上看,我国的行政改革也开启了公共管理的进程,这一进程与国际上从公共行政向公共管理的发展趋势相契合,同样需要我国学者和实际工作者重新思考公共事务管理的主体和方法等问题。

三、公共管理的主体分析

公共管理是以公共事务为主要对象的管理活动。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和公共事务本身的层次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公共管理主体的多样性。

在我国,依据管理主体与公共权力中心的距离,可以将其划分为六类:第一类是直接掌握公共权力处理公共事务的国家机关(广义的政府),也可称为权力组织;第二类是执政党,它在权力组织的形成和运行过程中有着正式的。合法的。重要的地位与作用;第三类是政治团体,它们与国家权力不具有正式的。直接的。法律程序上的联系,但是也与国家权力相关,如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第四类是依靠法律和政府授权来处理公共事务的公共部门,如各类事业单位等;第五类是在政府指导下,由基层群众组成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自治组织;第六类是不依靠公共权力来处理公共事务的民间组织,一般分为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两类。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中介组织将伴随政府职能的转变而发挥越来越显著的作用,成为不可或缺的公共管理主体。可见,随着与公共权力直接联系的紧密程度由强至弱,不同主体所处理的公共事务的性质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政治性趋于减弱,而社会性趋于增强。总之,公共管理的主体应该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开放式体系。目前,这一体系的构成是:中国共产党处于领导地位,政府是公共管理的核心主体,各种非政府公共部门。自治组织和社会团体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这种公共管理的主体体系与西方国家的公共管理主体范围不尽相同,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公共管理的重要主体,党的领导保证了公共管理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在西方国家,政党主要围绕选举和议会开展活动,组织松散,派系斗争激烈,充满权力倾轧,因此无法成为一个独立的公共事务管理主体。而在中国,中国共产党在公共管理中的领导地位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所决定的,也是历史经验所证明的。当然,党在公共管理中的领导地位并不意味着党要作为一个权力组织直接管理公共事务。党的核心地位和领导作用主要是通过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来实现的。也就是说,人民群众接受党的领导并不是因为党拥有权力,而是因为党是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所以,党要依靠正确的纲领和政策来发挥其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在一切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都要把党的领导原则贯穿始终。当然,党的方针政策要在全社会实施,必须通过国家权力机关的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人民行使权力的过程。

其次是关于政治团体的问题。西方国家的工会组织、妇女组织等社会团体,基本上是互益性质的,主要是为某一特定的人群服务,代表和维护这个人群的利益。在这一既定目标的基础上,或在追求这一目标的过程中,这些社团承担。参与和影响着公共事务的管理。而我国的政治团体,也称人民团体,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特殊的社会团体,特指参加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群众团体。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团体,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报告指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要在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中发挥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的作用,成为党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人民团体在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中,既体现党的政治性的要求,又要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与支持,从而发挥组织、参政、监督和教育等功能。因而,人民团体在公共管理中承担着特殊的功能,即寻找党和政府需求与其所代表的群众需求的结合点,这与西方国家社团只谋求其内部成员的整体利益有着严格区别。

最后,自治组织也是公共管理的主体之一,在公共事务管理中发挥着特定的功能。但在西方,自治组织一般在法律框架内实行自主管理和活动。在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主要包括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和企业单位中的职代会,这些自治组织在政府指导。支持和帮助下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在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扩大群众政治参与等方面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同时也承担着一定范围内的公共事务管理任务。这些基层自治组织自身的发展,行为的规范,以及效能的发挥,都取决于能否接受党的正确领导和政府指导。尤其是目前基层自治组织尚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还需要大力培育。健全和发展,只有其自身力量得到充分提高,其在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才能真正显现出来,才能协助、补充和延伸党与政府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四、公共管理的基本方式与方法

马克思主义认为,管理具有两重性――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一方面,管理普遍存在于一切社会协作生产和社会公共生活的过程中,具有自身的一般规律,这使得管理活动和方法具有可学习和借鉴性。另一方面,作为~种社会活动,管理是在特定的生产关系中进行的,必然体现出生产资料占有者的意志,这使得管理具有特定的社会历史性质,使得管理活动和方法具有特殊性。管理方法是一般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依据管理与管理方法的两重性原理,我们可以把公共管理的方式与方法概括为两个层次,即实质方法与技术方法。实质方法是由于社会属性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而采用的适合各国实际情况的管理方式,必然体现该社会的特定生产关系。它包括法律手段。政策手段、思想政治手段等。技术方法则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更新,但与社会生产关系属性的相关性不大,可以为不同社会制度中的人们共同采用的方法。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发达国家在公共管理技术方法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既采用了资源与支出控制的技术,也使用了用于保证个人和团体绩效的技术。其中,收支预测。财政趋向监控。战略计划。零基预算。目标基础预算和方案预算被西方发达国家认为是最有效的几种方法。另外,纯粹的管理技术手段也获得了极大发展,主要表现在计算机与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的普遍应用方面。我国同样处于公共管理的发展时期,对于这些技术方法,应该积极借鉴。吸收,使之为我所用。

在实质方法方面,我们必须充分注意到我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国家性质。政治体制和发展阶段上的不同,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发展道路,不能照搬照抄西方国家的模式和方法。

在我国,最具特色的公共管理方法是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结合。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2002年1月,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又指出,“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木可偏废。”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从治理国家的大局出发,指明了我们党治国方略转变的根本方向。法治是要求党和国家机关的活动必须依照法律,管理的目的是保护公民权利。德治是指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既包括提高人民群众道德素质,也包括提高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廉洁自律、奉公守法意识,尤其以党和国家机关干部的“官德”建设为核心。只有把党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依法活动和“官德”密切结合起来,才能贯彻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社会主义国家管理公共事务除了要应用法治和德治手段外,还要运用政策手段。尤其是在制定法律还不成熟的社会条件下,对新的社会关系和社会问题,就要由政策来加以解决。公共管理学所要研究的政策,是党和国家把解决全局性问题的方法细化、具体化的结果。在当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国际国内情况瞬息万变的条件下,决策就成为各项事业成败的关键。为了避免和减少决策的失误,就必须要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提高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是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科学化是对决策的共性要求,在中西方没有本质区别。民主化则必然反映一个国家的阶级属性。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的公共管理决策必然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意志。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公共决策在名义上反映的是全民的公共利益,事实上所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

五、立足国情,建构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学体系

公共管理学以公共管理活动为基本对象,主要研究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管理什么以及如何进行管理。从这个角度看,公共管理学不是对公共行政学的简单否定,而是对公共行政学的积极发展。我们主张积极借鉴经济学。管理学乃至社会学等多学科的先进成果,但中国公共管理学的发展,决不能脱离政治学和行政学这个学科基础。由于目前对公共管理的研究是在一个较短的时期里开展起来的,缺乏必要的基础理论积累,所以极容易出现纯技术化的“管理主义”倾向,即仅仅把公共管理看作是管理学,而切断它与政治学和行政学的内在联系。这种倾向是十分有害的。公共管理学应该是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体,不仅要解决“如何做”的问题,也要解决“为谁做”的问题;不仅要回答在实践中出现的各种公共事务和社会问题如何解决的“管理”问题,同时更要回答“为何做”和“为谁做”的“公共”问题。

从研究对象来说,公共管理学不再像传统公共行政学那样更多地将自己限制在对政府行政机关的研究上,而是把研究范围扩展到其他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方面。从研究焦点来说,公共管理学从以往公共行政学的“内部取向”转变为“外部取向”,由重视机构、过程和程序的研究转到重视项目。环境。战略与绩效的研究。从研究方法来说,公共管理学要改变以往以规范研究为主的做法,重视量化方法与案例方法的应用,广泛吸收经济学。管理学和政策分析方法等学科的理论与技术手段。因此,公共管理(学)的发展,离不开更开放的学术视野和更广阔的学科发展平台。就我国而言,既要从西方相关学科的发展历程中吸取经验教训,更要容许国内多种意见和看法的争鸣,从而把整个公共管理学的学科发展,建立在全面而充分的学术交流与讨论基础上,使其理论成果能够更好地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而服务。

明白了公共管理学与公共行政学的关系,我们就可以按照公共管理活动的主体。客体与方法等三个基本范畴,建构起公共管理学的学科体系。概略地说,公共管理学的学科体系应包括如下三个部分;

一是主体篇,主要内容包括:公共组织理论;政府职能理论;党政关系理论;政社关系理论;政事关系理论;政企关系理论;社会中介组织理论;社区发展理论等。

二是客体篇,主要内容包括:公共事务的基础理论;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供给;公共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公共安全与公共秩序维护;新兴公共胜社会问题;公共财政与预算管理;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公共组织外部关系协调等。“”版权所有

第8篇:公共关系管理的重要性范文

1.公共管理体系

一般认为,公共管理和公共管理学是有所不同的,前者着重研究实践活动领域,后者则着重研究理论领域。为了研究方便,本文不做严格的区分。

在我国,“公共管理”出现并广为使用只是近几年的事,虽然在解放前我国就引入了行政管理学的研究,但是在解放后,1952-1953年的全国高校调整中,撤消了政治学的有关学科,行政管理学也在其中。直至1979年底,行政管理学的研究才得到恢复和重建。后来国务院相关研究机构,修订了学科专业目录,将行政学、公共行政学,行政管理学从政治学归划到公共管理学中。从此公共管理学的研究体系才算正式形成。

所以在讨论公共管理的问题时,不仅仅要解读公共管理的体系构成,还要涉及行政管理学、政治学,行政学等相关的学科与行政管理关系,但国家有关部门对学科门类的编订,将公共管理学归属到管理学的门类中,似乎这个问题已经有了定论,所以本文对这个问题不做太多的讨论。

本文着重讨论的是行政和管理之间的关系、行政管理和公共管理的关系还有公共管理体系这三个问题。

1.1行政和管理的关系

管理和行政体现在人类社会活动同一过程中的两方面,简而言之就是只要有人类存在的地方即要有管理,又要有行政。而与管理不同,行政天生就具有“公共性”,一般的行政事务微观的主体要两个人以上。在传统社会中,行政就已经存在了,只是那时的行政性质和现在的国家社会行政有区别而已。而现今管理与行政遍及整个人类社会,二者究竟是什么关系,是等同,并列还是包含隶属的关系,值得深入研究。

一般来讲管理是侧重在特定的组织内,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和分配各种资源,达到组织的目的,可以细致到具体事务的处理上;而行政则是比较宏观的,侧重于对全局的战略行动处理。马克思说,行政是国家的活动,掌握国家政务和公共社会资源活动。根据马克思的这一观点,国家在社会产生时位置就在社会之上,因此,国家行政具有宏观性,涉及到谁执政,如何执政等问题。当我们把行政定位在对全局重大事件的把控上,“行政管理”就有了特定内容和新的关系。

经过学者的多年研究,将行政和管理关系界定为:行政层级与行政性质成反比,而与管理性质成正比。即行政层级越高就越具有行政性质,而具有较少的管理性质。从横向上看,往往领导职位上的公务员更具行政性质,而非领导职位的公务员更具备管理性质。我国政府经常在行政管理中出现的不该管,管不了的事情,和不同部门的推诿、扯皮现象,都是由于在理念上没有清楚的划分行政管理角色所造成的。

1.2行政管理和公共管理的关系

行政在天生就具有“公共性质“,夏书章认为行政管理学,实际的英文原文就是公共管理学,从这个角度看,行政管理和公共管理本质上是一致的。但是行政管理和公共管理在某些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差异,这些差异表现为以下几点:

从学科分类上看,行政管理属于二级学科,公共管理属于一级学科,显然不能把他们等同看待,他们在学科内涵和外延以及研究的主、客体内容都是不同的。

从静态维度看,公共管理和行政管理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公共管理在狭义上指的是公共管理中政府的管理,而在广义上指得不仅限于政府工作;行政管理在狭义上是仅指政府的管理,而在广义上非政府的机构也具有行政管理的职能。

从动态维度上看,行政管理是先于公共管理行动的,公共管理是行政管理的未来发展及展望。公共行政是在近代社会中发展起来的,在未来的社会中,行政管理超越公共管理的范畴,但属于行政发展的两个阶段。公共管理是由公共行政发展而来的,在未来的社会发展构成中,公共管理中又会形成行政的形式和内容。

从价值取向上看,行政管理和公共管理行政管理在实质上是有区别的。中国行政管理学有三大学派,夏书章派,郭济学派和欧阳雄飞派。其中郭济学派的影响比较大,曾经掀起了一阵“公共管理学”热潮。但此学说认为世界上没有“公共管理一说”只有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管理,这是对公共管理学的曲解。各个学说知识讨论的侧重点不同,没有本质的区别。实际上,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都突出了管理的“公共”性,不同点在于侧重行政还是侧重管理。其实从实践的角度上看“公共行政管理”是既有管理又有行政,可以作为行政和管理之间的媒介。

1.3公共管理体系

以当下中国的来看,以政府为主体的公共管理是值得提倡和发展的。从政府为主体到社会为主体公共管理的历史进程中,我国政府作为管理的主体和主导作用还尚未完全发挥。公共管理是相对私人管理而言的,一方面私人行政管理是不属于国家和政府的管辖范畴,如果越界管辖会侵犯到私人的利益;另一方面,私人行政和私人管理,以及非政府组织,也有公共事务,对这些公共事务的管理也可以称作“公共管理”。公共管理可非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国家机构的行政管理,它具有权威,广泛,多样的特点,第二种是私人行政和私人管理组织结合体,它其实是放大了的私人管理;第三种是非国家机构的公共组织。我国现在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现在效仿其他国家公共管理体系的多元化是不合时宜的,所以必须要加强以政府为主导,发挥政府在公共管理的参与主体性和不可替代性,这是符合我国道德体系和社会发展水平的。

2.公共道德体系

道德可以分为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等等,人们通常把社会道德称之为“社会公共道德”或者“公民道德”简称“公德”,但是本文中研究的公共道德是基于社会管理体系的,不同于公德。公共管理的体系类型决定着公共道德的体系和类型,有什么样的公共管理就有什么样的公共道德。政府行政管理必然会存在相对应的公共道德,政府公共道德属于职业道德的一种。政府在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中要履行的职能包括社会管理和阶级统治,这导致了政府公共道德的特殊性。这种既体现了社会阶级属性又体现了社会管理的综合道德,叫做行政管理的公共道德或者叫做道德的公共性。它在公共道德体系中起着表率和示范的作用,无论正负方面都影响重大。

张康之教授指出公共管理是建立在经济学、管理学基础和伦理道德基础上的,公共管理活动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职业活动,公共管理的目的是公共利益的实现。在所有的社会活动中公共管理是直接服务于公众利益的,所以,在公共道德素养是公共管理中最具现实意义。不论是公共利益的保障方面,还是社会生活的指导示范意义方面,公共道德都发挥着直接的作用。

通过本文对公共管理的阐释,认同陈庆云先生的三级公共管理体系,认为公共管理体系分为三个部分,那么公共道德就应该分为政府道德,非政府的公共组织的道德和公民道德三方面。从公共管理各种类型的角度上来看,公共道德体系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国家机构的政府以及私人的行政管理道德以及作为政府公共职能的公共行政组织管理道德的宏观公共道德体系,或者叫宏观道德生态,这种体系下公共道德的承担者因为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而变得多元化了,如同政府不是公共管理的唯一主体一样。其二就是政府行政所承载的道德体系,它主要有四个内容组成,分别是:政府的理念、制度、体系和组织结构。

所谓以德治国,主要是指以德治人,尤其是政府的公共行政人员。相对于政府公共管理人员的公共道德相比,公共道德化的政府里面,机构设置,政策制度,决策更具根本性。只有通过全面道德化的政府建设,制度建设,组织建设、决策建设,才能使政府工作人员将道德牢记于心,行为和行政管理工作更具道德化,更好的为民谋利。

第9篇:公共关系管理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公共关系教学;行政管理专业;意义;现状;解决方案

公共关系学是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必修课,应该说,在行政管理的课程设置中,还是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公共关系学本身虽然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在一定程度上却仍依赖于其他学科的发展,尤其是管理学。于是,就产生了这么一种情况,一方面,公共关系学是行政管理专业的必修课,很重要,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另一方面,它的学科地位还不够高,缺乏相对的独立性,制约发展的因素太多,直接影响到了行政管理学的发展。根据对此现象的分析,笔者产生了三个疑问:一是公共关系教学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而言,究竟具有什么意义?毕竟,如果只谈意义的大小和重要程度未免过于抽象,研究成果也会流于形式,缺乏价值。二是在现实的行政管理专业的公共关系教学中,公共关系学本身究竟是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现状?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充分地了解现实有利于我们对问题的进一步分析并得出解决方案。三是如果现状不容乐观,如何才能走出困境?这是本文最关注的问题,也是本文写作之最终目的。

一、公共关系教学对于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意义

考察公共关系教学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意义,首先应该从两者的研究内容入手,寻找它们的共同区间,找到了这个区间,意义就显而易见了。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内容比较广泛,是由其研究对象所决定的。随着这门学科的发展,其研究内容也不断丰富和发展。概括地说,包括政府自身的结构、功能及其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的规律,具体地说,包括行政职能、行政环境、行政组织、行政首长与领导群体、国家公务员、行政决策与执行、行政监督、行政法制、行政机关管理、行政管理的方法与技术、行政效率与改革等等。由此可见,行政管理学关注的面极其广泛,但它不可能真正做到面面俱到。而公共关系学是研究组织与公众之间传播和沟通的行为、规律和方法的一门科学。它旨在通过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利用有效的传播和沟通手段,达成公众对组织的了解、认可与合作[1]。公共关系学既有较强的理论性又有较强的应用性,这就决定了学习这门学科必须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公共关系学所关心的内容恰恰是行政管理学所需要的,在行政管理学看来,公共关系学是一种极其有用的工具,行政管理学只需要提出需要的内容,公共关系学则根据需要去完成。所以,在管理类专业设置这门课程就显得十分重要,没有了公共关系学,行政管理就如同断了一臂。归纳起来,公共关系学使攻读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认识到公共关系在现代管理中的性质、意义和作用,学习和理解公共关系管理的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和掌握组织与公众沟通的过程、手段和方法,最终的目的是努力培养现代公共关系意识,完善自身的公共关系素质,提高实际公共关系能力,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运用到工作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去。

公共关系学是行政管理专业中必不可少的核心课程之一,其理论部分是对行政管理理论的重要补充和完善,其实务部分是行政管理学生所必备的技能。

二、在当前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中公共关系教学的现状

既然公共关系教学在行政管理专业中的意义举足轻重,那么,它是不是真的就处于这么一个良好的现状呢?当然,成绩首先是不应该被回避的。应该说,通过努力,高校公关教学成绩显著,呈现出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发展的速度快、规模大。全国大部分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都开设了公共关系课程,教师和学生数量都有较大增长,为我国行政管理人才的培养立下了汗马功劳,由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公共关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发展和壮大。

二是与行政管理学形成了良好的互补关系,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与此同时,公共关系教学水平有一定的提高,配套的系列教材建设已经开始,师资水平也直线上升。

三是无论在校内还是在社会上,公共关系的教学效果已得到普遍认可和重视,培养出的学生在人才市场受到欢迎,而社会和企业对高层次公关人才的需要正呈现上升趋势[2]。

当然,高校公关教学虽然成绩显著,但同时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必须下决心、花力气尽快解决,这也是本文写作的意义之所在。

第一,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尽管现在我们拥有一支数量巨大的专业教师队伍,但是,由于我国高校专业设置上的问题,基本上就没有科班出身的教师,这就使得教师整体素质参差不齐,这种情况在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中尤其明显。因为一般院校都没有公共关系专业,公关教师大多是由其他学科、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转而从事公关教学,主要精力仍用于原来的专业研究,所以行政管理专业中公共关系的教学任务实际上是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在承担,这必然会对整个公共关系学的发展产生影响。

第二,教材的编写和使用问题重重。

目前的教材种类繁多,但质量上乘者则少之又少,况且,大部分教材是为公共关系专业教育或者职业教育服务,很少有适合于行政管理专业学生使用者[3]。虽然公共关系专业教材有一定的广泛适用性,但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也应区别对待,毕竟不同专业对于同一门课的要求不一样。

第三,公共关系的理论研究水平亟待加强。

一方面,学习公关专业的教师很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公共关系理论研究的进行;另一方面,国家在该学科的研究经费投入较少,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机会寥寥,教师就某一问题进行切磋的机会太少,也不利于学习借鉴国外的新理论和新经验。理论可以指导实践,理论水平的欠缺自然也会导致实践水平的降低。整个学科的研究水平欠缺,对于日常教学来讲,受到制约和影响也是必然的了。

三、走出公共关系教学的困境

首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学科发展的核心,学校应有组织、有计划、分步骤地逐渐完善公关教师队伍,可以以院系的名义聘请一些公关经验丰富、长期从事公关活动的资深专家作为校(院)系外聘教授或名誉教授,每年给学生开课,由此也带动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有条件的话可以引进一些既有公关实践经验、又有深厚理论素养的公关人才,补充到高校公关师资队伍中来。同时,鼓励教师参加一些全国性的学术交流活动,不定期或者定期地举行一些针对教师的培训活动,不断提升队伍素质水平。要注意对教师进行专业教育和培训,将不利条件转化为有利条件。

其次,在教学方法和教材建设方面加大投入,争取突破。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这就要求理论教学必须结合中国实际,特别是要结合中国行政管理的实际,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和配套教材。在教材建设方面,要组织有经验的专家学者编写适合于不同专业的公共关系学的示范教材,鼓励教材多样化,不仅采用书本教材,还要采用影音教材等多媒体手段,能够化说教为感知、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在教学方法上,要鼓励教师之间互相交流,还要充分注意到公共关系学的学科特点,有意识地将说教式教育转变成实践式教育[4],一方面要保证学生理论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又要注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例如,可以开展案例讨论,举办学生模拟创业大赛、商务洽谈策划、新闻会等情景模拟[5]。这需要公共关系学教师不懈努力,不断进行教学创新改革,挖掘学科潜力,实现教学模式多样化,多设计、安排课堂技能训练,灵活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实现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再次,重视公共关系学理论研究,鼓励创新性成果。国家和学校应对公共关系学的基础理论研究给予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多创造学术交流机会,争取我国的公共关系学研究与国际上接轨和对话。同时,又要保持自身的特色,发挥优势。行政管理学是一门中国特色非常强的学科,相对应的公共关系学自然也不例外,公共关系学理论的发展,必然为行政管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杨晓峰.把“公共关系学”课作为高等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切人点[J].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3).

[2]张克非.对当前高校公共关系教学的若干思考[J].科学·经济·社会,1994(4).

[3]肖丽萌.改进高校公关教学之我见[J].公关世界,19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