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健康教育优质课范文

初中健康教育优质课精选(九篇)

初中健康教育优质课

第1篇:初中健康教育优质课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心理健康;必要性;可行性

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凯洛夫所说“心理活动的规律贯穿人的生命过程的始终,贯穿于人类社会实践的始终,贯穿于每门课程发展的始终”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人们的生活开始由传统的追求物质生活到现代的追求精神生活。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的必需品。初中学生正是生理和心理快速成长的时期,同时也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性阶段,在这个重要的阶段,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是教育部门的职责。当前,我国的很多初级中学并没有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因此,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自然而然落在了语文教师的肩上。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摆在众多语文教师面前的难题。本文从初中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出发,探索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策略。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1.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时展的需要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希望。初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性阶段,发展的不稳定性使得他们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因此,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加强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历年来,青少年犯罪已经屡见不鲜,一桩桩、一件件血淋淋的校园突发事件以及种种带有一定普遍性的灰暗的心理慢反应向人们昭示着当代青少年学生诸多严重的心理病垢。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很少有学校、教师和家长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致使青少年犯罪率逐渐上升。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作为新世纪的教育工作者,无论从党和国家教育方略的高度,还是从广大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状况的实际出发,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初中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新时代赋予的神圣职责。

2.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传统的应试教育,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往往是教师青睐的对象,教师基本不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致使很多学生在考上大学、走向工作岗位之后,由于其自身的性格缺陷,在社会生活中屡屡碰壁。近年来,大学毕业生走极端的案例并不鲜见。一些曾经在初高中时成绩优秀的佼佼者,在大学和工作时却难以融入到正常的生活中。究其原因,那就是在初中或者高中阶段,由于成绩的优异,使得他们的心理健康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而一旦走向工作岗位,当这些学生自己独自面对生活时,心理上的问题以及性格上的缺陷完全暴露出来,致使其不能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这就是传统应试教育对青少年一代的残害。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健全学生的人格成为教师教学的一部分,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教学的目标,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3.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理念,与之相适应,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要“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可见,初中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必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新课程改革和发展的内在要求,既反映了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又标志着新课改实践的深入和发展。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从前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时展的必然选择,是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如何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又成为了教师教学的难点。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否具有可行性呢?笔者认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可行性,原因如下:

1.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有交叉性

《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目标就是要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他们人格的健全发展。而当前我国的初中语文教师绝大部分是班主任,班主任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兼顾着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重任。语文新课程改革标准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这里可以看出,语文新课程标准和全国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纲要之间,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上具有一定的交叉性和共性,这就为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初中语文教学本身也涵盖了心理健康教育

当前,国家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尊重学生的心理需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促进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形成。而教师在教学中实施的小组合作学习法、情境教学法、课堂教学氛围营造等教学方法,都涵盖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从这里可以看出,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可行性。

总之,初中阶段的学生正是生理和心理未成熟的时期,也是快速发展的时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极为重要。初中语文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当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

【参考文献】

[1]李百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3

[2]教育部.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基[2004]14号文件

第2篇:初中健康教育优质课范文

关键词:心理拓展训练 初中生 体育与健康课程

一、心理拓展训练运用于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价值

《初中体育新课程标准》突出强调:“要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将心理拓展训练应用到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当中,使学生真正成为主体,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承受挫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助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实验组、对照组前测后测实验法,对心理拓展训练应用于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价值进行量化的分析。

二、心理拓展训练应用于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践研究

1.目的

考察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应用心理拓展训练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体育学业成绩;心理拓展训练可能对初中生产生什么影响。

2.对象

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共3个学年6个学期的时间内,选取笔者任教的呈贡区第一中学不同年级的8个初中教学班的学生426人。

3.方法

(1)自编问卷调查。每学期用自编问卷《心理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价值问卷》对实验组班级共209名初中生进行调查,本问卷是笔者根据平时的体育教学和拓展训练实践经验,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制而成,共5道题目,采用封闭和半开放式问题条目相结合,主要是用来调查初中生对体育与健康课中加入心理拓展训练后自己的主观感受。

回收有效问卷197份,问卷回收率94%,并统计结果。

(2)采用实验组对照组的实验设计。第一,将每学期4个班的教学班级分别以2个班为实验组班级,另外2个班为对照组班级,在实验组班级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应用心理拓展训练,而在对照组班级不应用心理拓展训练;第二,体育成绩前测。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班级的所有学生都进行体育成绩测评,主要项目是:肺活量体重指数、立定跳远、100米、800米(女生)、1000米(男生)、握力(男生)、仰卧起坐(女生),计算出每个班级学生体育学业成绩的总平均分,得分越高,表示学业成绩越好;第三,前测以后,在对照组班级进行常规体育教学,不加入心理拓展训练内容;在实验组班级进行常规体育教学同时加入心理拓展训练内容。第四,体育成绩后测,后测的项目和方法均和前测相同;第五,每学期开学进行前测,期末进行后测。

4.结果

(1)自编问卷调查结果。①有97.8%的学生表示喜欢在平时的体育与健康课中加入心理拓展训练,2.2%的学生表示没什么感觉;没有同学表示不喜欢心理拓展训练。②94%的学生表示加入心理拓展训练后,觉得体育与健康课更加有趣了,在体育与健康课上的主动性更高了。③对“你认为在体育与健康课中加入心理拓展训练是否有助于提高体育学业成绩?”的问题,87.4%的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3.2%的学生作否定的回答,9.4%的学生的答案是不清楚。④98.4%的学生表示经过体育与健康课中的心理拓展训练,心理素质得到了提高。⑤对半开放式问题“你认为体育与健康课中加入心理拓展训练的作用是什么?”有97.5%的学生选择“可以培养我们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94.8%的学生选择“可以让我们真正成为体育与健康课的主人,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96.2%的学生选择“心理拓展训练让我们感受到了和谐、平等、友爱,有助于我们形成集体的凝聚力,让我们学会了合作,89.1%的学生选择了“能够增强我们初中生的责任感,形成一种积极健康的竞争意识”,100%的学生选择了“让体育与健康课变得更加活泼生动,上体育与健康课的时候更开心了”。

(2)实验组、对照组体育测评成绩比较结果。实验组班级的体育成绩全班总平均分、优秀率、良好率、合格率这几个指标不同程度的高于对照组班级的学生,而且3个学年6个学期的结果都是一致的。结合对学生的自编问卷调查结果可以推测: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加入心理拓展训练可以提高初中生的体育学业成绩,即有助于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

本实验的不足之处:体育测评成绩无法转换成标准分,因此无法就实验组、对照组班级的每位学生的体育前测、后测成绩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统计分析,比如做差异性t检验等相关统计,只能以学生体育成绩的原始分数、平均分、全班平均分、优秀率、良好率、及格率等指标进行比较和做简单的统计。

三、结论

1.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应用心理拓展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体育学业成绩。

2.心理拓展训练对激发初中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兴趣和主动性、初中生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良好心理健康素质的形成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四、讨论

初中体育新课改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但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应用心理拓展训练需注意:

1.确保学生在心理拓展训练中的安全是前提。因此,教师在将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过程当中也应当严密组织、严格管理、因材施教,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之下创新体育教学。同时,组织实施心理拓展训练的体育教师应该进行专业的学习和培训,保证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能够科学有效。

2.笔者认为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应用的心理拓展训练不同于专门拓展训练机构的项目,应主要结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规律,设计出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使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利用体育与健康课的准备阶段或结束阶段进行简易有趣的心理拓展训练。

3.在拓展训练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全程公正的评价,学生同时也应当踊跃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教学双方互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素质体育教学目标,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得到更大提高。

参考文献:

[1]汪健.初中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应用探析――浅谈初中体育课堂的游戏教学[J].运动训练学,2013,(33):34-35.

[2]吴军.谈心理拓展训练在中学体育中的开展[J].运动训练学,2013,(21):22-24.

第3篇:初中健康教育优质课范文

摘要:当前农村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普遍存在课时不能开足、“主课”挤占体育与健康课;体育与健康课成为中考训练课;体育教师的的不平等待遇影响体育教学的积极性;场地器材的不足;农村初中的学校管理体系等一系列问题,文章根据实际,从端正教学思想,加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的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及业务水平;加强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的建设和维护,增加体育经费的投入和使用;建立切实可行的学校体育工作管理制度等几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4.06.000

近年来,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纳入中考考试科目,而且分值在不断加大,体育中考考试的组织工作也越来越严密,考试设备采用全智能化、全自动化、全电子化测试系统,杜绝了不平等的人为因素,考试做到公平公正,这使得大家对体育与健康课程越来越重视,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学校领导、老师和学生家长,对这门课程的教学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但在农村,受到人们的思想观念、应试教育、场地器材、教师水平、经费投入等因素影响,农村初中的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农村体育与健康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农村初中普遍存在不能按照国家标准开足、开齐各年级的体育与健康课程

由于历史的、传统的和主观的原因,人们对体育与健康课认识程度不一,对学校体育的本质观、目的观、价值观和质量观的认识程度深浅不一,目前仍然处于较低水平的社会意识层次上。农村初中学校的大部分领导,对每周多上或少上一、两节体育与健康课无所谓。据不完全统计,我县农村初中几乎所有学校九年级体育与健康课不能每周开足三节,有部分学校在九年级不开设体育与健康课,他们只在中考体育加试前组织学生就行集训,以应对体育中考。

2、忽视学校体育的功能

由于在农村,广大的学生家长受到教育程度的限制,他们只知道让自己的孩子能考上优秀的示范高中为目标,不关心孩子的健康。也有一部分学校领导和教师,思想观念陈旧,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智育第一”、“分数第一”、“升学第一”,这样很难发挥学校体育的功能和作用。甚至有学生家长会错误的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经常让学生跑,不但影响学生的文化课学习,还会把学生跑伤了,影响学生身高的增长。

3、对体育与健康课无要求,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的现象比较严重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大家认为体育与健康课就是让学生玩玩而已,上多上少都无所谓,加上体育与健康课学校无检测要求,体育教师对上多上少也无所谓。为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虽然班级课表上安排的体育与健康课符合国家标准,但实际上体育与健康课的时间很少,大部分课都被所谓的“主科”所占用。

4、体育与健康课变为训练课

随着体育中考分值的增加,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家长也越来越重视体育中考成绩。再加上农村初中师资的不足、场地器材条件的限制,学校领导的陈旧观念,体育与健康课不能开足课时(这种现象九年级表现更为明显)。体育教师面临中考压力,中考项目也不能不练,学生平时也无时间锻炼,体育教师只能利用体育与健康课进行练习,这样就把体育与健康课变为体育中考训练课。

5、对体育教师的不平等待遇,影响教师的积极性

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村初中体育教师受到不平等待遇普遍存在。如上课工作量的核算体育14-16节等同于语文和数学10节;体育与健康课由于课程特点无书面作业,在作业工作量考核时又要打折或不予承认;在评优和评先根本没有体育教师的份;业余训练、“两操”、“体育大课间”等也很难得到工作量的认可;由于学校领导的不重视或经费等原因,体育培训、教研活动、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运动会几乎不能参加;体育教师的服装补助不能按时按标准发放等。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也影响着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质量。

6、体育场地不够、体育器材缺乏

虽然这几年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薄弱学校进行了一定的投资,近期配备了一些体育器材,但部分器材质量低劣,使用效率很低。再加上农村初中体育场地和器材底子薄,生均场地和器材很少,由于学校经费问题、学校领导的意识等方面的原因,农村初中每年学校很少能添置体育器材。这不但使正常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工作难以完成,也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体育场地与器材的缺乏,这也大大影响了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带来的后果是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体育活动的要求难以落实。

7、农村初中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体系没有形成,体育工作在整个学校教育工作规划中没有充分体现

农村初中学校体育工作的组织机构流于形式,对体育教师、农村学校体育的随意性教学,处于目标模糊和“放羊式”的管理方式,缺乏宏观目标和微观管理意识,农村初中学校体育制度化、科学化还存在许多问题。

二、解决现实问题的对策

1、加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的培训,提高他们对体育的思想认识

(1)加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的培训,提高他们对体育的思想认识,把体育纳入学校教育的发展战略,真正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求所有学校按照国家规定,开足、开齐所有年级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提高对体育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是解决农村初中学校体育工作蓬勃开展的重要环节之一。

(2)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初中按标准开设体育与健康课的监管力度,不定期进行抽查、向学生了解情况,或者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要求所有学校把学校总课表上传教育局网站,让整个社会给予监督,每学期进行考核,并把考核的结果与学校的考评和学校校长的考核挂钩。

2、从实际出发,端正教学思想

多年来,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思潮影响下,在农村初中,上从学校领导,下至每一个学生,对语文、数学、外语和数理化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体育与健康课。学校越到高年级体育与健康课开设的越少,有时也是应付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农村体育与健康教学实际上是处于一种不规范状态。作为农村的体育教师首先要端正思想,本着负责人的态度,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利用学校的场地和器材,认真组织体育与健康教学,上好每一节体育与健康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其次要争取学校领导和班主任的支持,把学校体育摆在学校教育的重要位置上,增大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投入。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作正面的引导,向学生们宣传体育与健康课的重要性。

3、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及业务水平

(1)转变思想,具备强烈的责任感,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过去那种“一个哨子两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的“放羊式”教学,是一种典型的不负责任的态度,这既对学生不负责任,也损坏了体育教师的光辉形象。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很大,这就要求每位体育教师在课堂上精神饱满,严于律己,拥有一颗强烈的责任心去上好每一节体育与健康课,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2)讲究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体育教师应根据农村初中学生的特点,结合学校的实际,认真备课,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趣味游戏、竞赛等方法。使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上保持积极高涨的学习兴趣,这样他们就会积极与老师配合,教学质量自然也就提高了。

(3)注意知识更新,重视学生全面发展。知识都有一个产生、发展、老化的过程,知识一旦老化,就不能适应新的教学要求,要在教学过程中做得好,跟得上时展的需要,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我们就必须不断地学习新观念、新知识、新技能,并充分利用到教学中去。

(4)探索农村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规律,研究符合农村初中的体育教学模式,促进农村学校大面积的提高教学质量。

4、同等对待体育教师,充分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对待体育教师工作量的认定要按上级有关文件进行,不能随心所欲,带有偏见或歧视,并要做到同工同酬;对待体育教师评优、评先要一视同仁,公平对待;对体育教师的服装补助要按照有关文件执行;鼓励教师参加教研活动,支持体育教师积极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类体育竞赛活动,充分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

5、加强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的建设和维护,增加体育经费的投入和使用

体育场地、器材设备是进行正常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和体育业余训练的物质保证,农村初中要根据学校的财力,形成制度,逐年添置体育器材,并加强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的建设和维护。

6、建立切实可行的学校体育工作管理制度

建立切实可行的学校体育工作管理制度,目的是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管理,对体育教师“放羊式”和随意性教学进行限制。这也有助于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增强学生身体素质,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三、几点建议

1、把体育工作列入学校全面工作的评估条件,加强农村学校体育规章制度建设,使农村学校体育逐步实现规范化、科学化,不断发现和培养乡、村体育工作的先进典型,树立榜样,使得学有方向,赶有目标,创造良好的体育环境。

2、加强体育中考的组织和监督工作,真正做到“公正、公平、公开”, 真正做到体育中考等同于文化课考试,让广大师生和学生家长满意。

3、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分类设立多个考试选考项目,每年在考试前一个月由教育主管部门抽取考试选考项目,然后告知考生。或分类设立多个考试选考项目,由考生在考试前抽取考试选考项目,再就行体育考试。

4、加强对体育教师的业务培训,更新观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第4篇:初中健康教育优质课范文

《初中体育新课程标准》突出强调:“要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将心理拓展训练应用到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当中,使学生真正成为主体,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承受挫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助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实验组、对照组前测后测实验法,对心理拓展训练应用于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价值进行量化的分析。

二、心理拓展训练应用于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践研究

1.目的

考察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应用心理拓展训练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体育学业成绩;心理拓展训练可能对初中生产生什么影响。

2.对象

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共3个学年6个学期的时间内,选取笔者任教的呈贡区第一中学不同年级的8个初中教学班的学生426人。

3.方法

(1)自编问卷调查。每学期用自编问卷《心理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价值问卷》对实验组班级共209名初中生进行调查,本问卷是笔者根据平时的体育教学和拓展训练实践经验,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制而成,共5道题目,采用封闭和半开放式问题条目相结合,主要是用来调查初中生对体育与健康课中加入心理拓展训练后自己的主观感受。

回收有效问卷197份,问卷回收率94%,并统计结果。

(2)采用实验组对照组的实验设计。第一,将每学期4个班的教学班级分别以2个班为实验组班级,另外2个班为对照组班级,在实验组班级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应用心理拓展训练,而在对照组班级不应用心理拓展训练;第二,体育成绩前测。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班级的所有学生都进行体育成绩测评,主要项目是:肺活量体重指数、立定跳远、100米、800米(女生)、1000米(男生)、握力(男生)、仰卧起坐(女生),计算出每个班级学生体育学业成绩的总平均分,得分越高,表示学业成绩越好;第三,前测以后,在对照组班级进行常规体育教学,不加入心理拓展训练内容;在实验组班级进行常规体育教学同时加入心理拓展训练内容。第四,体育成绩后测,后测的项目和方法均和前测相同;第五,每学期开学进行前测,期末进行后测。

4.结果

(1)自编问卷调查结果。①有97.8%的学生表示喜欢在平时的体育与健康课中加入心理拓展训练,2.2%的学生表示没什么感觉;没有同学表示不喜欢心理拓展训练。②94%的学生表示加入心理拓展训练后,觉得体育与健康课更加有趣了,在体育与健康课上的主动性更高了。③对“你认为在体育与健康课中加入心理拓展训练是否有助于提高体育学业成绩?”的问题,87.4%的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3.2%的学生作否定的回答,9.4%的学生的答案是不清楚。④98.4%的学生表示经过体育与健康课中的心理拓展训练,心理素质得到了提高。⑤对半开放式问题“你认为体育与健康课中加入心理拓展训练的作用是什么?”有97.5%的学生选择“可以培养我们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94.8%的学生选择“可以让我们真正成为体育与健康课的主人,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96.2%的学生选择“心理拓展训练让我们感受到了和谐、平等、友爱,有助于我们形成集体的凝聚力,让我们学会了合作,89.1%的学生选择了“能够增强我们初中生的责任感,形成一种积极健康的竞争意识”,100%的学生选择了“让体育与健康课变得更加活泼生动,上体育与健康课的时候更开心了”。

(2)实验组、对照组体育测评成绩比较结果。实验组班级的体育成绩全班总平均分、优秀率、良好率、合格率这几个指标不同程度的高于对照组班级的学生,而且3个学年6个学期的结果都是一致的。结合对学生的自编问卷调查结果可以推测: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加入心理拓展训练可以提高初中生的体育学业成绩,即有助于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

本实验的不足之处:体育测评成绩无法转换成标准分,因此无法就实验组、对照组班级的每位学生的体育前测、后测成绩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统计分析,比如做差异性t检验等相关统计,只能以学生体育成绩的原始分数、平均分、全班平均分、优秀率、良好率、及格率等指标进行比较和做简单的统计。

三、结论

1.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应用心理拓展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体育学业成绩。

2.心理拓展训练对激发初中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兴趣和主动性、初中生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良好心理健康素质的形成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四、讨论

初中体育新课改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但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应用心理拓展训练需注意:

1.确保学生在心理拓展训练中的安全是前提。因此,教师在将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过程当中也应当严密组织、严格管理、因材施教,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之下创新体育教学。同时,组织实施心理拓展训练的体育教师应该进行专业的学习和培训,保证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能够科学有效。

第5篇:初中健康教育优质课范文

关键词:心理教育;思想教育;关系;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辅导,使学生形成健全的心理健康意志品质。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质应该包括乐观、自信、勇于面对困难挫折,积极战胜困难挫折以及对自己有全面的认识。当前的初中学生,随着身心发展,已经形成了最初的价值判断,这种价值判断或价值认识可能比较模糊,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引导。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心与脑是支配人类活动的重要器官,我们也可以简单地将心理健康教育看做是对人类心灵的辅导,把思想政治教育看做是对人类头脑的培养。那么,任何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都离不开心与脑的共同配合。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初中的思想政治教学课堂上,开展心理教育,是向学生普及心理知识,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中小学生对于外界的感知和对事物的认识可能还不太全面,那么一方面拥有健康的心理可以使学生用恰当的态度去面对和感知外界的事物;另一方面具备优良的品德可以让学生采取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是相互促进的。

二、用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当今各个中小学校开设心理辅导室,配置心理辅导教师以及设置专门的心理教育课程。首先,任何一位学科教师都可以是一名合格的心理辅导老师,任何一堂课也都可以潜移默化地进行心理辅导。其次,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就包括,学科教师要以身作则,成为合格的道德表率。教师在严肃认真的同时要注意民主和平等,这样学生才会与教师产生共鸣,才会在优良道德的指引下做事平和友好。另外,教材是天然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本,教师要深刻挖掘课本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通过耐心的讲解心理健康知识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来说,两者缺一不可。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将学生培养成时代所需要的接班人。

第6篇:初中健康教育优质课范文

自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颁发以来,学校体育工作受到了进一步重视,取得了积极进展。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与监测结果表明,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与2005年相比,已经有所改善。

但从总体上看,学校体育工作仍是教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健康第一”观念没有牢牢树立,“重智育、轻体育”的情况相当普遍;学生体质健康的教育评价机制尚未建立,学生学习和参与体育活动的内生动力不足,学校体育工作缺乏有效的激励、监督和考核机制;体育课程没有开足开齐,据教育部对15个省的抽样监测,小学四年级体育开课不足率达到56.5%,初中二年级开课不足率达到76.0%;“一小时锻炼”落实不到位,课外锻炼缺乏,小学四年级有31.6%、初中二年级有83.5%没有组织过课外体育锻炼;体育基础设施条件比较薄弱,据2010年统计,小学、初中、高中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学校分别为52%、68%和81%,体育器材配备达标学校分别为55%、69%和80%。

虽然学生体质健康情况下滑的势头得到了遏制,但形势依然严峻。一是半数左右的学生体质不达标,据抽样调查,44.9%的四年级学生和50.9%的八年级学生低于及格分数。二是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下降。与2005年相比,19~22岁年龄组除“坐位体前屈”指标外,爆发力、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水平继续下降。三是各学段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继续上升,并出现低龄化倾向。其中7~12岁小学生视力不良率为40.89%,13~15岁初中生为67.33%,16~18岁高中生为79.20%,19~22岁大学生为84.72%,分别比2005年上升9.22、9.26、3.18、2.04个百分点。其中低年龄组视力不良检出率增长尤其明显。四是学生肥胖和超重检出率继续增加。7~22岁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肥胖检出率分别比2005年增加1.94、0.63、2.76、1.15个百分点;超重检出率分别比2005年增加1.56、1.2、2.59、3.47个百分点。

从以上情况来看,学校体育工作仍然面临十分艰巨的任务,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刻不容缓。对此,我们应该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第一,全面准确认识体育的价值和意义。要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教育方针的高度,在思想和行动上真正把体育放到教育的基础地位。我们虽然是一个奥运金牌大国,但并非体育强国。各级政府领导、广大青少年、各级各类学校和全社会都应树立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和健康观。要认真宣传学校体育工作的政策要求、典型经验和有效做法,加大对学生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宣传报道力度,形成有利于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的良好氛围。

第二,开足、上好体育课,保证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要严格按照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的要求,保证体育课时,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借口占用体育课时。同时,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统筹安排课堂教学与课外锻炼,把体育课程、大课间(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一体化的阳光体育运动做实做好。对于开足、上好体育课和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督导机构要明察暗访,在学校评价中实行一票否决制。

第三,加强体育教师的培养和配备。要保证所有学校配齐体育教师,努力办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扩大免费师范生和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中体育专业的招生规模,完善农村学校补充体育教师的机制,鼓励社会体育运动爱好者和各种体育俱乐部到学校兼课带队伍,鼓励退休体育教师返聘,支持退役优秀运动员从事学校体育工作。同时,要加强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和兼职体育教师的培训。

第四,加大学校体育投入,落实体育场地设施。在国家新增教育经费中,应优先安排学校体育工作的经费。保证中小学校公用经费中有合理的比例用于体育的支出,并随公用经费标准的提高而逐步增加。优先支持农村和民族地区学校体育工作。落实《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推动将学校体育设施建设、体育活动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的落实,确保所有学校有基本的体育场地和设施。

第五,建立健全学校体育评价机制。各地、各学校要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定期对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并公布测试结果。利用教育部从2013年起全国学校体育年度报告的契机,全面了解各地经费投入、条件改善、阳光体育运动、学生体质健康等情况,有针对性地改善部分地区和学校的体育工作。在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中,要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作为学生素质报告书的重要内容,列入高中生和大学生档案,并作为学生毕业、升学的重要参考依据。

爱因斯坦说,他生平喜欢步行,运动给他带来了无穷的乐趣。的确,教育是一件奇妙而立体的事,肉体与精神会相互影响、促进和激发。为此,我们必须加强学校体育工作,首先保证学生的身强体壮,以为他们的精神强健奠定基石。

第7篇:初中健康教育优质课范文

关键词:学生耐力素质 我校 现状 对策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十分关心和重视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状况,有关部门在不同的时期先后推行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学生体质健康的测量与评价制度,使学生体质健康测量与评价标准逐步发展并趋于完善。2007年颁布实施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虽颁布了诸多体育锻炼标准,但近二十年多来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本文是在新的《标准》规定的评分准则下对初中学生进行的耐力素质检测。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针对我校初中三个年级进行研究,学生2518人,其中男生1381人,女生1137人,参加测试的学生均按照规定完成所有测试项目。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在学术期刊网、万方数据库等查阅国内外有关体质健康状况的文献资料。

2.测试法。所用的仪器、场地,肺活量测试仪、田径场,秒表等。

(1)测试项目:P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测试学生耐力素质,包括肺活量和800米或1000米跑两个指标。

(2)测试方法:1)肺活量。使用干燥的一次性口嘴。肺活量计主机放置平稳桌面上,受试者手持吹气口嘴,深吸一口气,屏住气向口嘴处慢慢呼出至不能再呼为止,防止此时从口嘴处吸气,测试中不得中途二次吸气。2)800米或1000米跑。受试者两人以上一组测试。站立起跑,听到"跑"的口令后开始起跑,躯干部到达终点线的垂直面停表。以秒为单位记录测试成绩,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3.数理统计法。通过实际测量获得原始数据,并把原始数据输入Excel,然后进行数理统计。

4.访谈法。访谈我校相关领导和负责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老师,获得相关的信息。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我校学生测试总成绩

从表1看出男生的优秀率为12%,良好为53.4%,及格为22.3%,不及格则占12.3%,平均分为76.8。相比于男生,女生的成绩从各项数据的显示上要好于男生,优秀为18%,良好为65.7%,及格为14.5%,不及格的只占1.8%,平均分为82.8,比男生要高出6分之多。女生的及格率为98.2%,明显高于男生的87.7%。

2.我校学生肺活量分析。最大深吸气后,再做最大呼气时所呼出的气量称为肺活量。肺活量的大小反映肺每次通气的最大张力,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

表2我校男女生肺活量测试均值

通过表2数据显示,通过测量统计,男、女学生肺活量均值处于良好,男、女生均值分别为3610ml和2637ml,高于一般学生肺活量均值。与肺活量平均值(男性约为3500ml,女性约为2500ml)相比,男女学生的肺活量均值也要明显高于平均值。不同年级男、女生肺活量均值随年级递增而增加。

3.我校学生耐力素质分析。耐力素质是指人体在长时间进行工作或运动中克服疲劳的能力。也是反映人体健康水平或体质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主要包括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在本次体质测试耐力素质测试中选取的项目男生是1000米,女生为800米。

测试的结果从表3中反映,优秀率最高的是初二年级的男生为59%,其次是初二女生为46.5%,初三男女生的优秀率也同时达到了43.2%,相比较初一男女生的优秀率则相对要低许多,说明初一学生的心肺功能发育的还不够完善,心血管呼吸系统的机能不够健全,在跑步过程中克服极点的意志力还较为薄弱。

三、影响我校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因素

本测验所得结果反映的学生体质状况虽然和全国的数据对比,处于略高水平,但却不能冒然地判定学生的体质是上身的或是下降的,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1.测试指标存在"被动接受"和"主动配合"的问题。所谓"被动接受"类指标项,是指无须被试对象进行任何意志努力而仅凭其自然状况即可测得真实数值的体质表征。例如身高、体重。其实,若严格说来,此类指标项是不多的,而且即便是身高,上午测量与下午测量也有区别;即便是体重,也会因被试对象的饥饱时况而有波动。

2.学校应试教育的压力。许多学校对学校体育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甚至迫于种种压力,以应试教育替代素质教育,以"升学第一"替代"健康第一"。结果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学习时间过长,睡眠不足,精神紧张,根本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

3.家庭结构和教育。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让孩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在家里不断地灌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片面观念,使子女的学习压力不断升级,所带来的身心疲惫更是弱小的身体无法承担的。家长重智育,轻体育,重营养,轻锻炼是造成"土豆"和"豆芽"长成的不可忽视的原因,是造成"小胖墩"、"小眼镜"增多不可忽视的原因。

四、结论与对策

(一)结论

1.体质健康测试成总体成绩比较理想,男女生的及格率分别为87.7%和98.2%,但优秀率比较低,多数集中在良好水平上。总体成绩不及格的学生主要体现在身体形态发育不完善,导致身体各种素质测试成绩不理想,肥胖的学生占的比例越来越高。

2.学生的耐力水平从数据的显示来看,处于中等水平,女生成绩优于男生。但并不能如实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此测试的系统误差比较大,学生的被动接受和主动配合之间存在很大的出入。

(二)对策

要提高现阶段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那是一个大工程,一场拉锯战,不是本人在此浅薄的谈论几句就能解决的事情,有关部门,各类专家已经过多年的呕心沥血在潜心研究解决这个问题,在此表达几点本人的想法。

1.学校体育教育的保障,让学生主动参与运动。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主要表现形式,体育课要保证开足课、开好课。培养学生的运动参与积极性,激发学生运动参与的兴趣,不断的丰富体育课堂教学的内容,拓展课余体育活动的形式,提高体育课的质量,让学生对体育不再有抗拒感。

2.建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健康观和成才观。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举止很大程度影响着子女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要求家长要保持一种健康的教育观、健康观,不能一味地要求子女在学习成绩上取得佳绩,而应是以培养一个全面的健康的人才为指导目标。不但要持有支持子女适当地参与体育锻炼的态度,而且要以实际行动积极投身共同参与运动的氛围中来。

3.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和锻炼的意识,培养坚韧的意志品质。随着生活条件的逐步富裕,堵塞校门口的人群逐渐稀少,取而代之的是姿态各异的汽车将学校所在道路堵塞得水泄不通。生活方式的转变更使独生子女越发缺少锻炼,他们极少参加家务劳动,多数达到"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境界,像重要连基本的生活都无需自理,何谈另找时间参与要花力气,出大汗的体育运动呢?活动不足在造成学生体质下降的同时,更使他们缺乏吃苦耐劳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所以,改变还需从主观开始,只有自己认识到了运动的重要性,才有可能去投身运动,培养意力,锻炼品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编委会.《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M]

第8篇:初中健康教育优质课范文

[关键词]心理品质课程价值认同内化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040079

一、心理部分的课程内容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心理部分课程内容分布和渗透于“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和集体”“我与国家和社会”三个板块24个具体课程内容中。“成长中的我”共有14个内容,其中“认识自我”这一主题共分七个教学内容点:前两点是基础目标,引导学生了解并悦纳自己在青春期生理与心理的变化;中间三点是核心目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学习压力,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开拓进取的能力;最后两点是延伸目标,引导学生形成完整的自我概念,培养健全人格和良好个性品质。这七个教学内容点知情意行统合,并针对初中生的实际问题由知到行逐步推进。“自尊自强”这一主题从“成长中的我”的视角提出七个教学内容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要求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命,体会生命的价值;第二部分要求学生养成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第三部分要求学生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选择,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七个教学内容点层层深入,目的是引导学生在养成自省自立的生活态度的过程中,成为自我负责的人。此外,“我与他人和集体”部分主要有三个内容,渗透在“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有七个内容。

二、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必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只有内化为稳定的心理品质,才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才能拥有健全的人格。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浪潮以及资讯时代、网络时代、消费时代的到来,青少年的价值目标与道德信仰容易陷入模糊化、虚幻化的境地。一个人能否适应挑战,心理素质异常重要。

学生处在人生的过渡阶段,心理上具有变化大、周期短的特点,而且充满了依赖与独立、幼稚与成熟等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通过整合心理健康的学习内容,希望能引导和帮助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形成沉着冷静、务实高效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新课改后的思想品德课程,愈发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教材中融入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重要课堂,在促进和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上起到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可能性

思想品德课在课程目标、内容设置以及评价方式等方面,较初中其他学科具有明显优势。首先,在课程目标方面,思想品德课的总目标之一是“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思想品德课更加重视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其次,在内容设置方面,思想品德课蕴含着更加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再次,在评价方式上,思想品德课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更易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而非知识的生成与落实,学生也更乐于参与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这样能最大限度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三、教学中心理部分课程内容的落实

(一)心理部分的教材内容遵循原则

1.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并举。思想品德具有知识的形态,同时也需要个体的言行表现,心理部分内容的学习离不开现实生活中的践行。进行实践教育要注重课内外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关注学生自主建构与社会建构的统一。

2.引导教育和自我教育并重。健康的心理品质需要引导,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过程也是他们自觉成长的过程。只有建立在自觉自律基础上的心理品质才是稳定的,才能实现思想品德的自我生长。

3.说理教育和体验教育相结合。心理部分教学内容对实践操作方面的设计较多,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这些活动设计的作用,创造一定的现实条件,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生活感受和情感体验,从而领悟思想品德的理论认识,将学习内容作为自己的生活追求”。

(二)心理部分的教材内容实施注意点

1.优化课堂心理环境,提高课堂实效。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优化教学过程。既要准确把握教材,吃透教材,也要激活教材,超越教材。

3.重视开发课程资源,尤其是对学生自身资源的开发。

下面,就以本人上的一节市级公开课《钢铁是这样炼成的》中的心理部分课程内容的具体实施说开去。

需要说明的是,本课的设计是基于前测所反映出学生在意志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的。开课前,笔者先后在南京市金陵汇文中学、南京市第十七中学以及六合区横梁初级中学三个学校的十多个班级进行了前测。经过前测,较为全面和真实地了解了学生意志品质中存在的共性和个性的问题,使教学有效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而有的放矢地开展教与学活动。通过前测,了解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认识上存在误区,行动上有不足,方法上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就全书地位而言,本课承前启后,既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心理品质提供精神支持,也为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提供信念支撑。课程实施的前两周下发《我的意志训练实践活动方案》,指导学生进行意志磨砺的实践,并做好过程性材料收集与整理。

“课前暖场”环节,呈现配乐视频――“磨砺意志,我们在行动”。素材均来自学生意志训练实验中的过程性材料,直观反映学生磨炼坚强意志的各种不同做法。主体教学环节为“我有我方法――探究磨炼坚强意志的方法和途径”。将学生所选择的生活题材划分为“生活能力提升行动”“体育锻炼类话题探讨”“交往能力挑战行动”“才艺能力提升行动”“学习能力提升行动”五个方面的话题。教学中,有学生上台展示、有家长寄语呈现,有现场采访,有话题拓展等,大家共同分享和交流各自磨砺坚强意志的方法和途径。

从教学设计看,《钢铁是这样炼成的》这一课属于体验式教学,通过课前完成《意志训练实验方案》,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指导学生开展意志训练实验。这样的处理方式,使课标中“感受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这一空洞的思品知识具有情感,使情感在生动的过程和方法中变得鲜活真切,让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一体有效协整”。归纳起来,本课充分体现了心理部分内容实施的以下要求。

四、心理部分内容实施的具体要求

1.面向生活实际,以生活为基础

陶行知明确提出:“生活教育就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我们看到,《钢铁是这样炼成的》一课中“锅碗瓢盆交响乐,盛饭洗碗家务活”这一环节,很好体现了心理部分内容面向生活实际,以生活为基础这一特点。

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依循以生活为基础的人本路线,要求我们在心理部分内容实施中要回归学生生活世界,以学生生活的逻辑来设计、组织德育课程的内容、结构及呈现方式。心理健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努力就是要让学生在热爱生活、了解生活、亲身感受生活的过程中来培养德性,学会过一种道德的生活,而不是在现实生活之外的另一个或抽象或说教的世界里,去培养一个人所谓的健康心理。

2.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上述课例还很好关注了学生的精神成长,从家长寄语、话题拓展、现场采访等环节不难看出,心理部分课程内容的实施,时刻关怀了学生的精神成长,主张德育应回到个体生命之中,遵循生命之道。

心理教育被视为一种精神成长的过程,而非脱离生命体的外在束缚,关怀生命的德育发展方向。只有准确把握学生个体不同的发展状况,思想品德课才能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困惑,也才具有生命力和实效性。

3.体现思品学科课程价值

思想品德课程属于综合课程之列,侧重于初中学生的发展,立足于初中学生的生活。本课例最大亮点是让课程回归初中学生的生活,尤其注重课程对初中学生成长的意义。整节课教学设计使学生真切感受到这门课程的“个人意义”,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亲子互动引导着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提升,帮助初中学生在生活中成长。

4.准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性质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旨在引导和促进初中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德育课程。课例中无论是“生活能力提升行动”,还是“体育锻炼类话题探讨”,都准确把握了思品课程的德育性。事实上思品课的根本目的,不就是引导和促进初中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吗?失去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心理健康发展就无从谈起了。

课堂最后的总结,学生感言、家长寄语和教师寄语可谓是精彩纷呈,使课标中“感受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这一书面知识与学生的生命主体相融合,教学很好地为学生的生活和心理健康服务。这启发我们,作为思品教师要准确把握和深刻理解思想品德课程的性质和目标,努力使知识的学习服务于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需要。

5.全面落实课程目标

第9篇:初中健康教育优质课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心理健康教育;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一、深挖语文教学素材渗透心理教育

初中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都涉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资料,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挖掘教材,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1.剖析文章主题,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语文教师应该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语文教材是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载体,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一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备课时要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心理因素,找准每篇文章的渗透点,对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2.利用作家感人事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德国著名的民主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初中语文教材涉及的作者大都具有异于常人的感人事迹,他们的经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故事本身就是一个震撼人心的心理教育素材。教师可以以他们的事迹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3.分析作品中人物的形象,引导学生形成主流价值观。初中语文课本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样,既有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也有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人物;既有社会底层的人,也有杰出的人;既有优秀高尚极具“真、善、美”特质的人物,也有阴险狡诈、贪婪自私、愚蠢无能的反面人物。语文教学中,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对初中学生的主流价值观有较强的引导和正面教育作用。教师要深入挖掘人物身上的品质,结合学生的生活特点加以发挥,使其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认识与追求,将语文课堂打造成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

二、利用教学阶段的特殊性渗透心理教育

1.开学第一课。刚开学,学生经过漫长而轻松的假期,如果缺少缓解与过渡,心理上难以迅速接受紧张的课堂学习,开学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在一学期中的重要意义。语文老师在开学的第一课不必忙着上新课,做好学生的心理思想教育才是最重要的,此时抓住时机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有效的。教师可以给学生提要求,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假期的见闻与体会,谈谈假期与父母的相处,说说自己的游历。教师可以抓住契机适时引导,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让学生满怀希望,做好一学期长期坚持的准备,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明确新学期的奋斗目标,营造浓厚的开学气氛,为新学期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并以此激励学生振奋精神,锐意进取,挑战自己,战胜自己,以良好的精神风貌投入新学期的学习。2.课前三分钟演讲。语文教师利用课前三分钟演讲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演讲的内容丰富多样,可以涉及生命教育、人格教育、情绪情感、人际关系、爱国教育、感恩教育等。教师可以利用新闻媒体对学生进行安全防范教育、国防教育,增进爱国情感,引发学生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惑,现场解决。通过学生演讲互相探讨进行思想碰撞,最终给学生指点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