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师年度自我考核总结范文

教师年度自我考核总结精选(九篇)

教师年度自我考核总结

第1篇:教师年度自我考核总结范文

一、思想觉悟不断提高

1、用“爱“来教育。

丁有宽先生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抱着一颗爱孩子、爱工作的心精心呵护每个孩子的心灵,与孩子们平等相处,做他们的好朋友,尊重他们、信任他们、理解他们,积极主动与他们相处。尤其是听了学生优秀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后,更让我感受到爱学生对于一位教师来说是置关重要的。我还深感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必须先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传”,以自己的人格、行为去感染学生。作为一名教师,自身的言谈举止与形象要时刻注意,在工作中我积极、主动、勤恳、责任心强,给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榜样。

2、用“新“来律己。

要成为一个新世纪的优秀教师,不仅要有老牛拉车的韧劲和耐力,而且要有勇于革新的创造力。我们面临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的大环境,我认真学习新课标,积极参与各种培训与听课,向别人学习新鲜的教育理念,结合自己所教的学科,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逐步培养自已的教学风格。

二、教学实效力求突破

一年来,本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 为目标。根据学校的工作目标和教材的内容,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钻研教材、研究具体教学方法,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期工作计划,保证了整个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每一个教学内容,都做到精心准备,努力钻研教材,力求设计出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切实落实教学目标教学方案。在课堂教学的实践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自主思考,运用尝试学习、发现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力求创新。课堂教学重视学生的能力训练,精心设计练习作业,练习作业有层次有针对性,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我要求学生先要认真审题,边审题边思考,进行自觉检验。平时要求学生对题目中的数字、运算符号必须写得清楚工整、规范,作业做完后,要养成自觉检验的习惯,端正认真学习、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培养独立思考和认真检查的作风、习惯。

辅导工作扎实到位。根据学生的学情每学期及时制定辅导计划,并结合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辅导。对学生每一次独立练习都进行分析,找出错误的原因,运用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多层面的辅导。特别是毕业班的后进生,他们由于基础差,上课听不明白,产生了“烂罐子烂掷”的心理,上课无论学习什么,他们都摆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如所任班中的何民康,吴泽锋等这两位同学。针对这种问题,我首先是不能抛弃他们,多次与他们进行沟通,利用课余时间帮他们补基础,从最简单的学起,让他们在测试中能做好基础题,成绩有所提高,尝到收获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与信心。并经常与家长进行联系,并力争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多管齐下,努力使他们得到真正的提高。

积极参加教育研究工作,努力向教育科研型发展。平时积极参与本校的校本科研,认真听课、评课,在与其他教师交流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及时总结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困惑或体会,认真撰写教学论文。

三、安全纪律常抓不懈

本人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有事主动请假。在工作中,尊敬领导,服从工作安排;团结同事,能正确处理好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平时,勤俭节约、任劳任怨、对人真诚、热爱学生、人际关系和谐融洽,处处以一名新时代人民教师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努力地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

第2篇:教师年度自我考核总结范文

[关键词]河北省 高职院校 绩效考核 评价机制

近年来,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快速发展,据课题组调查统计,目前我省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18所,普通高等学校中本科院校61所,高职院校57所,高职院校占普通高校总数的48.31%。从规模上来看,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省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打破过去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进行有效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改革,已成为目前高职院校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个迫切要求。本文通过调查我省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核的现状,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对制定合理科学的教师绩效考核评价制度具有积极意义。

一、我省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核现状分析

经调查统计,我省高职院校现有57所,课题组走访了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邯郸职业技术学院、邢台职业技术学院、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廊坊职业技术学院等10所高职院校,并就相关情况进行了深入探讨。这10所高职院校中既有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又有国家骨干高职院校,还有一般高职院校,他们的教师绩效考核情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经统计整理,现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核评价存在如下问题:

(1)教师的考核偏重于定性的评价,具有可比性的量化数据偏少

在制定岗位职责和年度考核目标时,教师考核目标定性指标偏多,考核的最终成果一般是以文字表述形式提交的考核材料,一般都缺少具有可比性的量化数据;定性考核又因存在一定的主观因素,不同的考核主体对同一考核指标往往会有不同的考核结果。对部分指标即使采用量化测评方式,其量化的分值仍然是根据主观测评分数来计算,即每项考核指标的分数是请考核主体进行主观评分,而不是根据客观数据的汇总,即仍是主观、定性的考核,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综合考核评价。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指标评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重结果考核,轻过程考核

一个好的结果必然来自于好的过程,没有过程考核作有力支撑,年终考核很容易流于形式。考核工作不是只到了年终才考虑的阶段性工作,而应是贯穿全年的全过程管理。目前,高职院校对部门、部门对员工考核目标的运行监控体系尚不健全,目标实施的进度情况、均衡情况及完成效果情况的数据信息采集不够全面、准确和及时,以至于年终考核时不是依据可比性的量化数据打分而往往是凭主观印象进行评议;同时,目标运行情况的反馈和沟通也不够及时,从而也影响年终考核指标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3)在考核评价中存在打分或评议失真现象

考核评价打分或评议失真主要体现在:一是考评结果与部门或教师实际表现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二是评议人在评议打分时存在敷衍现象,不愿意得罪人,部门或教师的考核结果趋中现象严重,往往大体相同,没有拉开差距,导致考评的激励作用大打折扣。这个现象在部门互评或部门内部教师互评打分中尤为突出,常常出现大多数部门或教师得分均为清一色的高分或满分的现象。

这样的考核结果产生了不好的导向和影响:一是教师认为考核不过是个形式,个人考核结果高低与干好干坏没什么关系,造成了既打击了高绩效部门和教师的积极性,也助长了低绩效部门和教师不求进取的思想;二是部门和教师个个得高分,意味着工作都很优秀,而实际上的绩效水平离学院的期望和总体要求还有较大差距,这样混淆了部门和教师自我评价的标准,失去了绩效提升和改进的目标和动力。

(4)考核结果没有能够有效利用,教师的激励机制不健全

考核结果信息反馈是考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但在工作实践中,往往重视考核的过程和氛围,而忽视对考核结果的分析和反馈,致使考核结果的反馈往往不了了之。考核反馈渠道不畅或不及时,必然使考核工作成果不能得到有效地发挥。一方面,如果被考核者不能及时了解考核结果,不能及时形成有针对性的整改方案和措施;如果反馈情况不清甚至与实际不符,也使被考核者失去了一次解释、补充和纠正的机会。另一方面,另一方面,教师所反映的情况,在一定时间内听不到组织上的答复,也会产生反映情况没用的心理,给考核工作带来消极因素。当然,学院部分部门在考核结束后,能够及时将结果反馈给教职员工,并且也对整改工作进行监督;但是,由于没有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奖优罚劣没有做到,不能促进教师的工作激情。

二、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核评价的内涵

(1)以教师为本

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核的对象是被考核的教师,如果教师只是被动的参与考核,不能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那么绩效考核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失去自身的价值和意义。作为高职院校的绩效考核而言,应该以教师为本,绩效考核工作围绕教师展开。一是明确教师的主体地位,教师要积极地参与到考核中来,对其自身进行评价。二是教师参与考核,考核的指标体系、考核的流程、考核的主体和考核的结果等对教师保持透明,并且各个各个成员之间应该具有良好沟通,以利于教师很好的接受考核的结果,认识其自身的成绩和不足,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素质,促进教师职业的发展。

(2)多层次多视角的参与和评定

为了对高职院校教师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需要来自不同层次的人员参与,从多个视角对教师进行绩效考核评价。不同层次的人员包括上级、同行、学生和教师本人,由于每一个层次人员所站的高度和角度不一样,可以达到优势互补,这样获得信息比较全面,质量较高,客观评价准确。同时,由于教师本人参与评价,绩效考核结果很容被教师接受,极大程度上改变了高职院校过去领导一人考核的不足,体现了绩效考核的价值和意义。

(3)准确而及时的反馈

教师绩效考核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教师确定成绩和不足,以利于教师的职业发展。所以说,准确而及时的把绩效考核评价结果反馈给教师是非常关键的。一是为教师客观准确的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提供参考,有利于教师的工作的改进和提高。二是有利于高职院校的领导、同行和学生等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明确改进的方向,提高改进的效果,增强高职院校教师的教育质量。

(4)系统而全面的发展

绩效考核评价极大程度上促进了教师的发展,尤其是连续性动态的绩效考核评价分别指出教师所处不同阶段的成绩和不足,进行激励,帮助教师逐步提高绩效水平,同时,教师也可以把绩效考核评价的过程和活动作为教师本人展示自我和发展自我的平台,从而实现自身素养和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三、改进和完善河北省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核评价机制的对策建议

经课题组分析研究,拟定了适用于高职院校的教师绩效考核评价机制。

(1)建立和完善相应的配套机制

做好考核工作,一是要强化校内中层领导班子的目标管理制度,此项制度的建立为业绩考核提供了一个参考坐标。应把目标管理与业绩考核衔接起来,互相配套。二是进一步完善岗位职责规范,这是业绩考核的基础性工作,每一个班子、每一个岗位有什么要求,达到什么标准,要与学院岗位聘任工作相衔接,才能把业绩考核工作的基础打好。三是建立日常的教师业绩数据库,及时采集工作业绩信息,实行动态管理,逐年积累,为评价教师一贯表现和业绩情况奠定客观的定量、定性基础,以减少具体考核过程的繁琐,减轻被考核人的工作量,达到考核工作尽量简便、易操作,不占用广大教师过多的时间与精力。

(2)明确教师绩效考核内容

从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行为、工作能力、工作结果四个维度进行绩效考核内容的设置。工作态度是指教师对高职院校价值观和具体工作岗位认知的基础上,所持有的个人感情和行为倾向;工作行为是指教师为了实现岗位工作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活动,它由连续简单的动作构成;工作能力是指教师为了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它表现为知识和技能;工作结果是指教师工作态度、工作行为和工作能力的结果,反映了教师取得的绩效状况,对高职院校所做的贡献。

(3)编制系统、合理、科学的考核目标体系

教师的考核由各部门围绕部门年度中心工作,结合每位教师的岗位职责,层层进行分解,确定教师的考核目标,要求进一步细化岗位目标,使得考核目标明晰化、具体化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提高对教师潜力的开发效果,并根据学院考核办法制定本部门的具体实施意见,主要考核教师的考勤考绩。各部门要分别建立每位教职工的客观观测点数据库,做好相关信息的采集和反馈工作。

教师的考核由所在部门成立考核小组负责组织实施。根据每位教师的客观观测点信息,采取360度评价法对所属专业群的教师进行考核评价,并确定相应考核等次。

教师的基本客观观测点:教学任务、教科研任务、教学质量、工作配合等。

编制考核目标时,须制定各项目标的考核标准,每项目标的考核标准均分为过程标准和最终标准。考核标准须明确完成时限、数量和质量(包括完成的程度、准确率、通过率、满意度等)。

(4)进一步完善考核目标运行监控体系

目标的运行监控是正确评价目标成果的基础性资料,为年终考核提供有效的评价依据。运行监控的主要内容包括:目标实施的进度情况(包括各项目标是否按规定进度实施,有无拖进度的现象及原因)、目标实施的均衡情况(包括各项目标是否均衡地运行,有无进度相差悬殊、某些目标被重视而忽略其他目标的现象)、目标实施的质量情况(即是否按照目标的要求实施)。

各部门根据年度各教师岗位考核目标,分别建立每位教师的业绩数据库,做好相关信息的采集和反馈工作。如发现问题,要及时向相关人员反馈。

(5)落实和完善考核结果反馈机制

考核结束后,要及时做好考核结果相关信息反馈工作,尤其是及时把教师的意见反馈给部门或本人,利用整改的机会,帮助改正不足,以促进部门和教师工作绩效和能力的提升。反馈时,既讲成绩,更重要的是要讲清楚存在的差距和群众反映较大的问题。同时,根据奖罚分明的原则,实施相应的奖惩工作。

总之,为打破过去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进行有效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改革,最大限度的消除教师工作中效率低下、人浮于事、职责不清、动力不足等人事聘用综合症,课题组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大胆提出社会发展相匹配的高职教师绩效考核评价激励机制,以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高职学院有序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智敏,高校干部考核工作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8

[2] 切实改进领导干部考核工作[J] 党政论坛.姚桂芳2003.11

第3篇:教师年度自我考核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校教师;聘后管理;绩效考核;绩效工资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2月27日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实行了岗位聘任制度。聘任制是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聘任制的实施有利于加速高校人才合理流动,建立人才竞争机制,实现高校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带来高校薪酬分配制度的改革,是高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现自身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聘后管理的意义

聘后管理是聘任制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聘任制得以发挥优势的保证,聘任制是否实施到位,取决于聘后管理的水平。聘后管理是对教师聘岗后履职情况的总结和检验,作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核心职能,聘后管理对教师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聘后管理是建立激励机制的内在要求,有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教师职业发展,使教师队伍充满活力。包括聘任合同管理、绩效考核、绩效工资管理等内容。

二、合同管理

《教师法》第17条规定:“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逐步实行教师聘任制。教师的聘任应当遵循双方地位平等的原则,由学校和教师签订聘任合同,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聘任制实质上是聘任合同制,在聘任工作完成后,学校与每位受聘教师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聘用合同,合同中要包括受聘岗位的职责要求、聘期任务、工作条件、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岗位纪律、劳动保护、合同变更、解除和终止的条件、合同期限以及解决合同争议的办法等内容。通过签订聘用合同,确立高校与教师间的劳动雇佣关系,高校与教师的权利和义务都以聘用合同为依据。教师依照聘用合同开展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工作,学校依据聘用合同对教师进行考核、奖惩、兑现待遇等。聘后合同管理是高校人事管理制度走向法制化的表现。高校教师要加强合约意识,转变过去“身份管理”的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明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维护自身权益的方法。

三、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是以岗位职责为基础,采用科学的方法,评定教师履行职责与完成工作目标情况,并将评定结果反馈给教师的过程,以达到对教师的管理、监督和激励,从而提高教师的绩效,实现教师与学校的共同发展。绩效考核是聘后管理的重点,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难点,它不仅是教师岗位调整、绩效工资发放、职称晋升等的基础,也是学校制定教师培训计划和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依据。只有实行真正意义上严格绩效考核,才能发挥聘后管理的激励功能。

(一)绩效考核要“以人为本”。高校教师的绩效考核要建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把教师放在学校的主体地位,将促进教师全面发展作为绩效考核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充分考虑教师职业的学术性、长期性、创新性和学科性等,建立起符合高校教师职业特点的考核制度,并在岗位职责制定、考核指标和内容设计、绩效反馈等过程中实现民主管理,加强教师的参与性,进而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实现组织激励与教师个人发展相结合。

(二)绩效考核要做到客观公平。绩效考核要做到标准明确、制度严格、方法科学、过程透明,以期能够客观公平地反映出教师的业绩和水平。要根据既定的岗位职责和考评标准进行考核,在考核中尽量避免加入感彩和主观意识,用事实说话,使教师对考核结果信服。考虑到不同学科之间的差别,通常建立以二级单位为主的考核体系。由各二级单位制定具体的考核细则,并在考核指标上针对不同岗位的教师有所侧重,力争全面、科学地评价每一位教师的工作水平和业绩。

(三)建立健全的考核指标体系。高校必须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来制定考核指标,将学校的办学定位融入教师的考核体系中,从而引导教师将个人发展和高校发展目标相统一。指标体系要详细界定教师在聘任期间的工作任务和要求,明确个人业绩的衡量办法。高校的三大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在教师考核指标的设计上应围绕三大职能分解展开,既要考核教学,又要考核科研;既要考核专业能力,又要考核师德师风;既要考核学术工作,又要考核社会工作;既要考核个人绩效,还要考核团队绩效。不仅要考核完成的数量,还要考核工作的质量。将教学与科研的质量考核充分反映在考核体系中。教师根据考核指标体系开发自身的工作能力,提高工作水平,进而提高学校的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四)科学的考核方法。绩效考核科学与否,直接影响教师教学活动和学术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根据学科类别与层次、教师岗位类别的具体情况,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在考核方式上,将自我评价、其他教师评价、领导评价和学生评价统一起来。绩效考核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要把日常考核、年度考核与聘期考核结合起来。日常考核和年度考核是聘期考核的依据和有益补充,有利于学校和教师掌握绩效完成情况,实现过程管理。考核结束后将考核结果反馈给教师,使教师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和解决办法,明确努力的方向,促进今后进一步发展,从而真正起到激励与鞭策的作用。

(五)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绩效考核的结果是教师续聘、解聘或调整岗位的依据,同时也是绩效工资发放、评优评先、培训深造的基础。绩效考核合格者继续聘任,不合格者低聘或缓聘,并辅以绩效工资发放上的奖惩措施。考核结果要进行通报,使优秀教师有荣誉感,激励其更加努力工作;使考核不合格教师有危机感,对其起到促进作用。真正实现“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人员能进能出”的灵活用人机制。

总之,绩效考核不是目的,它是一个动态管理的过程,存在于聘前、聘中、聘后整个聘任实施过程,其直接目的是用于教师的岗位聘任、奖惩、绩效工资的计算,而根本上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变革。考核的各项工作、各个环节都要随着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地完善,如考核指标的变化、考核方法逐渐科学化等。

四、绩效工资

2009年9月2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0年1月1日起对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从2010年起,高校教师正式实行绩效工资制度。高校绩效工资是根据教师的工作业绩的考核结果来发放的工资,其将教师的薪酬收入与岗位、业绩、贡献相挂钩,打破了过去收入只和职称、职务相关、“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分配状态,实行可变薪酬,通过合理拉开教师收入差距,实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吸引外校优秀人才,推动学校发展。

以绩效工资为基础的薪酬制度符合国家“建立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的以绩效为导向的薪酬体系改革”的要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一致,是能够激励人才创新的薪酬制度。建立具有激励作用并适合高校自身特点的绩效工资体系是高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关键,因而也是聘后管理的重要内容。

(一)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思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办法》中规定:国家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实施总量调控和政策指导,事业单位在同级政府人事部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按照规范的分配程序和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和办法,自主决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高校可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结合自身的层次、规模和办学效益等因素构建绩效工资体系。通过绩效工资传递高校的发展战略和目标,通过收入分配杠杆引导教师行为,将教师个人发展融入学校整体发展目标中,将学校与教师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薪酬激励――教师绩效提高、收入增加――学校绩效提高――教师收入进一步增加的良性循环。

(二)建立具有公平性和竞争力的绩效工资制度。高校要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可将薪酬水平定在稍高于或等于其他同类高校的薪酬水平上,使绩效工资具有一定的竞争力。绩效工资还要达到公平性,包括教师自我公平、外部公平和内部公平。绩效工资要与绩效考核紧密联系起来,能准确衡量教师的业绩和水平,与教师取得的成果、完成的绩效相一致,使教师感到收入与付出是对等的,实现自我公平。外部公平是教师获得的绩效工资与本地区相近行业同类职工相比所能感觉到的平等程度,内部公平是教师横向上与校内其他人员比较,纵向上与自己过去所能感觉到的平等程度。只有教师认同绩效工资的公平度,才能真正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

(三)建立激励性与保障性相结合的绩效工资制度。实行绩效工资后,高校教师的薪酬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津贴补贴和绩效工资组成。其中,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和津贴补贴都按国家标准发放,属于基本薪酬,对教师薪酬起到稳定和保障作用。介于高校教师必须有比较稳定的薪酬,从而安心地从事教学和科研,所以高校薪酬要兼具保障性和激励性。根据绩效工资以岗位和绩效为基础的原则,可将绩效工资分为基础绩效工资和奖励绩效工资,并合理确定二者在绩效工资中的比重。基础绩效工资依据教师所聘岗位确定发放标准,可作为岗位价值的一部分;奖励绩效工资根据教师完成业绩情况发放。奖励绩效工资较之基础绩效工资,更具有激励性,真正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筹”。

总之,高校要建立适合本单位特点的绩效工资制度,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调节作用,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鼓励贡献和创新的激励机制,通过绩效工资的实施,优化高校内部管理制度。

聘后管理要把教师的考核评价、岗位聘用、绩效工资各个阶段统一起来,通过科学的绩效考核和绩效工资形成衔接、配套的管理体系。高校要高度重视聘后管理工作,不断探索聘后管理的功能和方法,健全和完善绩效考核、绩效工资制度,真正实现聘任制改革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守银.试论现阶段我国高校教师的绩效管理[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8.5.

[2]贾海军.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机制探析[J].人才资源开发,2010.2.

第4篇:教师年度自我考核总结范文

瑶曲中学是一所山区寄宿制初中学校,位于瑶曲镇教场坪村,学校现有6个教学班,285名学生,28名教职工。2020年1月被确定为全市公办中小学幼儿园职薪绩效改革试点学校。这既是我们学校发展的一次机遇,同时也是对我们的学校管理水平提出的一次挑战,为了做好试点工作,不负广大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待,我们认真学习和领会市、区有关职薪绩效改革工作的文件和会议精神,在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广泛征求教师意见,多次召开校委会、教代会研究、讨论,及时拟定了我校改革试点的内容,半年来全校上下凝神聚力,扎实开展工作,改革工作推进平稳,成效显著,下面就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我们的主要做法

1、党建领航,师德铸魂,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强校先强师,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甘于奉献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工作的前提和保障,为此我们一是加强学校党组织建设,强化政治引领。落实了党组织书记,校长“一肩挑”改革措施,完成了学校班子组建,建立了支部班子决策、部署,监督、检查,行政班子落实、执行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了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以打造一支扎根山区、爱岗敬业的青年教师队伍的思路确定了“三引领、三提升”的党建品牌,认真研究制定了创建方案,目前正在按计划组织实施中。二是常态化开展“师德讲堂”活动,提升教师师德素养。学校利用周例会和政治学习时间以学理论、谈感悟、观看先进人物事迹视频常态化开展师德讲堂,要求教师每月就学习情况撰写心得体会。通过师德承诺、党员示范、汇报交流等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活动营造师德师风建设的氛围。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世界观,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工作氛围进一步浓厚。三是学模范、做模范、正教风、促师德。我们充分挖掘和培树自己身边的先进模范,让先进模范看得见、摸得着,开学以来先后开展了向“全国模范教师”朱亚玲同志学习活动,组织成立“全国模范教师朱亚玲工作室”。以“榜样的力量”为主题,通过瑶曲中学微信公众号大力宣传朱亚玲、宋卫平、焦家鹏、杨莹莹等同志的先进事迹,号召全体教师以他们为榜样,争做最美山区教师。四是积极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在区教研室的帮助下推荐我校3名青年教师加入省级名师工作室、坊,在校内开展以老带新、结对帮扶,促进青年教师成长。五月份组织了骨干、党员教师立标课展示活动,全国模范朱亚玲老师,党员教师李伟、陈梦佳、杨莹莹引领示范,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合力打造优质示范课,学校领导深入活动听课点评。名师和骨干教师在高效课堂中体现出的先进的教学思想、新颖的教学理念和非凡的教育智慧,使全校教师获益匪浅。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在教师中形成了乘借改革东风,不断提升师德素养和自身专业素养的良好氛围。五是完成定编定员和岗位申报。按照区级核定编制完成了定编、定员,并按照学校实际申请补充的7名教师,也已列入今年的区级招考计划,希望届时能增加我校的师资力量。同时组织全体教师按照我校职薪绩效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完成了本学期岗位申报,为下学期实施竞聘上岗奠定了基础。

2、完善制度,狠抓教育教学管理。

研究制定了《瑶曲中学职薪绩效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和《瑶曲中学绩效考核方案》,通过了区、市级审定,并与4月1日提交全校教职工大会表决通过。在学校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的框架下,制定、修订各类考核细则、职责、制度共计15项,使得学校不断从管理规范化向精细化的方向迈进。在工作实践中我们主要加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构建科学的班级管理模式,促进良好班风、校风形成。班级是学校基本构成单元,班级管理影响和决定着学校整体管理,我们一是加强了班主任管理,全方位调动班主任工作积极性。各项制度向班主任倾斜,尽力提高班主任待遇。在各类评优树先、晋职晋级的活动中,优先考虑工作责任心强、带班有方、业绩突出的班主任。二是建立健全班级量化考核制度。我校班主任绩效由基础部分和量化考核部分组成,学校政教处负责根据班主任工作实际,从德育活动开展、班主任考勤、完成学校交办各项任务组织、落实等方面进行考核得分,采用周评比,月汇总进行绩效兑现发放。三是通过活动强化学生德育工作。开展主题班会,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情操。结合各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充分挖掘整合各类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诚实守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感恩教育、安全教育、励志教育,让学生从小树立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争做时代好少年。四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以调节学生的课余生活,舒展她们的身心,争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本学期我校结合实际组建了手工社团、足球社团、创客社团,开展了“美丽瑶曲我的家”学生摄影展,深入贾曲河村“梦中梦种养殖基地”进行劳动实践;通过诗歌朗诵、手抄报、演讲比赛、宣讲抗疫英雄故事,弘扬时代精神;“童心向党”、垃圾分类等活动的开展,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

(2)不断创新教研形式,丰富活动内涵,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一是坚持课时反思与周记录相结合。学校要求任课教师在每一课时结束后,都要对课时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反思,这已经成为惯例,同时各教研组要求任课教师每周要完成一周的反思总结,周反思总结不局限于课堂,它涵盖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可以是一周的教学反思,也可以是教学随笔。这项活动的开展促进了老师不断地思考总结,提升了教师的业务能力。二是以改促教,激活动力。学校根据职称绩效改革的要求制定了教师课时工作量的考核方案,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大大的激发了老师的工作热情,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打下了基础。三是明确不同年级的教学目标,责任落实到人。为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使行政管理和教育教学不脱节,学校中层领导都深入一线承担不同程度的教学工作。同时实行学校行政领导包年级制度,每一学期的教学质量都和包年级领导的绩效考核挂钩。四是重视指导总结,全方位提升质量。中考是每一年的重头戏,但是中考要取得好成绩,七八年级的基础是关键,因此学校在保证中考质量的同时也非常重视七八年级的教学质量。除了开展正常的教学工作以外,学校还积极在各年级开展“两分析一指导”活动。 “两分析”即每次考试后及时召开教师质量分析会,分析考试成绩,查摆存在问题,共商解决措施;考试后及时召开学生考试质量分会,指出学生复习学习和考试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学习方向、目标和任务。“一指导”即考试后及时抽调老师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帮助学生明确考试规律,传授学习方法和答题技巧,指导学生学会复习和学习,以提升学生的成绩。五是尝试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差异在学生的作业上下功夫,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层级,根据实际情况分层布置作业,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使得学困生能够重拾自信找到奋斗目标,对于培优扶差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3)精细过程管理,保证中考质量。为了保证九年级中考取得优异成绩,学校根据九年级实际情况制定了中考目标,与全体任课教师签订了中考目标责任书,同时采取完成目标“四到人”的措施:领导包年级到人、指标落实到人、心理辅导到人、跟踪指导到人。将中考质量纳入到绩效考核中,大大的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学校科学规划中考复课,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三轮四阶复习计划”即“梳理构建知识体系、有的放矢专题复习、适应中考综合模拟、查缺补漏回归教材”。通过系统规划的复习保证中考复习课质量。学校也格外重视临界生转换工作,对有薄弱学科或学科中有薄弱环节的临界生,从七八年级抽调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将临界生分解到各科老师,落实责任,因材施教,个别辅导,精准补差,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努力提升办学条件,改善师生生活环境。

由于我校地处山区,基础设施相对薄弱,试点工作实施以来,我们乘改革东风,瞅准校园面貌陈旧、办学条件差等工作短板,大力推进学校师生生活环境改善工作。我们投资近6万元对学校供水、供电、供暖等基础设施进行了维修改造;已完成学生宿舍楼、餐厅内部刷新。争取上级项目资金25.8万元,完成了男生宿舍楼卫生间改造工作,对校内原有的两所旱厕进行了拆除。截止5月25日先后拆除旱厕2个共150平方米,新建男女生宿舍楼卫生间6个150平方米,清理、维修综合楼卫生间4个160平方米,全面完成旱厕改造工作,原先脏乱旧臭的旱厕已变成现在干净、整洁的水冲式卫生间。

学校两栋教学楼和一栋办公楼建于上世纪80年代,建筑等级较低,被相关部门鉴定为Csu级,建议更新处理。我校积极争取新建教学楼项目,现已完成规划设计、项目建议、可研报告审批,目前正在进行初步设计方案的编制,其他工作项目手续正在按程序进行申报。可以设想,项目实施后,我们的校容校貌将焕然一新。

4、加强安全教育与管理,促进平安和谐校园建设

一是明确目标,健全组织。我校安全工作的总体目标是:以树立安全意识为主线,以强化层层管理责任制为核心,以落实具体措施为重点,全面排查、清理和整顿校园内不安全因素,努力创建一个管理有序、防控有力、环境整洁、校风良好的安全校园。二是加强教育,完善网络。坚持开展周例会、班会“安全教育三分钟”活动,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级安全体系,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维护校园安全。三是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和宿舍传染病防治管理,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四是加强检查,及时整改。坚持问题导向,学校每月都进行一次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安全。

二、工作特色及亮点

我校职薪绩效改革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关怀支持下,有条不紊的进行,我们结合山区寄宿制学校的特点做了大量地探索和实践,学校各项工作发展势头良好,体现出以下特色和亮点:

1、集思广益、发挥集体智慧,制定了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为试点工作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也为全区义务段学校绩效考核工作做了有益的探索。

学校在相关政策和教育主管部门的会议精神的指导下,召开学校领导班子会议,向每位教职工征求意见,拟定《瑶曲中学职薪绩效考核方案》及配套的相关制度,然后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集中讨论通过,最后报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后公布实施。为慎重起见,在报上级批准之前,我们花了近两个星期的时间先后召开了多次不同类型的专题会议,力求将这一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关系到广大教职工切身利益的好事办好。随后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考核细则,其主要内容为“课时绩效考核(占总量的50%)、常规工作绩效考核(25%)、教学质量绩效考核(25%)”。我们严格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实施:

(1)明确绩效考核目标。依据考核方案出台了清晰的绩效考核细则(即细化、量化了学校教育教学、班级管理、校务管理和后勤服务等方方面面的岗位职责目标)。对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确定了不同的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和考核周期,全体教职员工都有了十分清晰的工作目标。

(2)规范绩效考核步骤。依据学校管理应注重过程管理的实践经验,在考核的方式、方法及过程方面进行了明确的要求。严格按照《考核细则》进行,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同时适当听取多方面的意见。月末的考评会上严格做到五个一(行政领导或职能处室梳理一次本月工作开展情况、抽查一次工作资料、抽查一个教学时间段的教师视频监控、汇总一次当月的考勤、召开一次考评会)。切实兑现奖惩制度,并通过总结分析考核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不断完善、改进绩效考核的内容和方式。

(3)从加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角度,积极做好沟通交流,充分发挥考核激励作用。一是尽最大可能与教师多沟通交流,防止教师间相互猜忌等副作用的产生(从实践情况看,这点十分重要)。二是通过教师绩效考核,帮助教师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和有待改进的地方,促使教师在不断自我完善中得到进步和发展,使其在增强信心、体会关心的同时,理解支持绩效考核工作。三是及时地公开考核过程和考核结果,完善考核申诉程序。从制度上促进绩效考核工作的合理化,把处理考核申诉过程作为互动互进的过程。

目前,绩效考核工作在我校实施近两个月来,对学校发展的影响已逐步显现出来。学校在细化评价体系、量化客观指标、内化工作部署、转化教师绩效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正确的导向机制,形成了客观的评价机制。教师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管理人员从被动地应付转变为主动地使用新的考核制度,教师在考核体系中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在考核评价中受到激励,促进了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师工作绩效的提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主动性、创造性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绩效考核将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规范学校科学化、精细化、人文性管理的有效平台;真正实现学校的可持续的发展。

2、组建学生会,推行学生自主管理。

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一个难题,为破解这道难题,我校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积极尝试,推行学生自主管理法。在学校政教处的安排部署下,以学校团总支为核心,选拔优秀班干部和团员组建学生会、成立学生服务志愿队,开展学生自主管理,为师生服务。

本学期主要进行了两方面的尝试,一是早晨查操。二是三餐就餐监队。由全体团员担任,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落实到人,各司其职。每组都有一名组长,负责这一天的管理工作,并详细记录当天执勤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每个组长都会积极进行自主管理的总结,将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方法传达给其余组员。执勤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在学校生活、管理及教育活动中的自主性、主体性和主人翁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管理能力,最终实现学生自我管理、主动发展,取得了出乎意料的管理效应。全体师生对学生自主管理的效果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学生自主管理也给学校的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

3、因地制宜开展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为构建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精神,我校积极谋划探索我校劳动教育工作,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设劳动技能实践课程,形成课内课外指导,校内校外实践的劳动教育新格局。开辟了校内劳动教育基地,利用校园空地开辟出了劳动实践基地,统一规划,由各班认领一块土地,组织学生开展种植实践;开辟了校外劳动实践基地,学校利用瑶曲镇蔬菜大棚种植示范区的便利条件,与耀州区梦中梦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签订了劳动实践基地合作协议,于5月份分两次组织学生到该基地开展了参观、体验活动,同时邀请铜川市身残志坚模范崔普选同志现场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的示范指导和励志教育,在学生中反响良好。

学校还积极组织老师结合我校劳动教育规划,编写劳动教育校本教材。教材主要围绕学生的生活基本技能、当地农作物、果蔬的种植与管护、手工制作等方面内容进行编写,现在已经基本成型,完成初稿的校对、审定。

三、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措施

1、部分教师对执行职薪绩效改革工作的认识还不到位,一部分老师只看重绩效考核以及绩效工资的发放,对改革工作的整体认识不足,高度不够。我们将进一步组织教师加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全面正确的认识职薪绩效改革工作的重要性,充分发挥支部和党员作用,深入开展谈心谈话,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将职薪绩效改革工作落到实处,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贡献。

2、行政、后勤工作量化难度较大,已制定的考核方案在考核过程中缺乏刚性依据,容易走极端,或挫伤积极性或流于形式,我们将进一步研究探索、积累经验,征求教职工意见建议,为后期修订考核方案奠定基础。

3、绩效考核方案的导向效果到底如何没有十足的把握,只有在考核实践中去检验。

第5篇:教师年度自我考核总结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改革教师考核评价机制,把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作为教师评价的基本标准,重师德、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着力构建符合教育教学和教师成长规律、导向明确、标准科学、体系完善、评价多元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立德树人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尊重规律。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关注学校、教师个体差异及岗位特点,充分体现教师教书育人工作的专业性、实践性、长期性。

(二)以德为先,注重实绩。坚持师德为首、育人为本,注重教师履行岗位职责的工作表现和工作实绩,引导教师完成好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任务。

(三)多元开放,科学合理。坚持评价主体和方式的多元化,构建学校、教师、学生、社会等多方参与评价机制,力求科学规范、全面准确地评价教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持续发展。

(四)客观公正,简便易行。坚持依法实施考核,考核过程公开、透明,考核结果公平、公正;程序严格、操作规范,讲求实效、力戒繁琐。

三、考核类别、内容和方法

教师的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

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师履行教育法律法规规定的教师职责、师德表现以及完成学校规定的岗位职责、工作任务的实绩和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

平时考核重点考核教师师德表现和遵守纪律,出勤和履行岗位职责,完成日常工作任务、阶段工作目标等情况;年度考核以平时考核为基础,根据学校的特点,可以年度或学年为周期进行;聘期考核以年度考核为基础,一般在聘期结束前一个月内进行。聘期考核与年度考核期间不超过半年的,可以合并进行。

考核工作坚持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基础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统一性评价与差异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不得以升学率、考试成绩为主对教师进行评价和奖惩,不得简单以民主测评得票率确定考核等次。坚持以聘用合同和岗位职责为依据,以岗定评,不同岗位应有不同的标准和要求。教师兼职的,考核内容应包括履行兼职岗位职责的情况。

各学校要按照《县中小学教师考核主要内容与考核方式》(见附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考核办法,细化考核内容和评价标准。

四、考核程序

教师考核工作由县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学校具体组织实施。

(一)成立组织。学校成立由学校领导、教务、人事和纪检等有关部门人员,以及班主任、教师代表等参加的考核工作小组,负责考核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其中,班主任、教师代表不少于考核工作小组组成人员的1/2。班主任、教师代表的产生,要履行相应的民主推选程序。

(二)确定方案。学校依据本意见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的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考核实施方案。考核实施方案要征求教职工的意见,并经学校教代会或全体教职工会议审议通过,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备案。

(三)实施考核。学校考核工作小组依据学校考核实施方案,对教师进行考核。平时考核由考核工作小组或考核工作小组确定的考核机构,按照学校制定的考核方案,依据教师考勤、教学常规、工作表现、日常记录等随时进行。年度考核一般在学期末进行,按照个人总结,在一定范围公开述职或书面述职,教师互评、民主测评,并采取适当方式征求学生、家长、家委会、社区意见,汇总平时考核和年度考核成绩,确定考核等次等步骤实施。

(四)学校公示。将教师考核结果在学校范围内公示,公示期应不少于7个工作日。

(五)结果反馈。考核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被考核人,并由本人签署意见;对拟确定为基本合格、不合格等次的教师进行组织谈话。教师年度考核被确定为基本合格或不合格等次、聘期考核被确定为不合格等次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在30日内向学校申请复核或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申诉。

(六)总结归档。考核工作结束后,教师个人考核结果存入本人档案。学校考核工作总结和教职工考核结果汇总情况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

五、考核结果及使用

(一)年度考核的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档次。聘期考核结果分为合格、不合格。其中,年度考核优秀等次人数或比例,由学校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根据规定的考核等次比例,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指导监督下,依据对学校的社会多元评价结果和年度工作考核结果确定。对学生规模小、教职工人数少的学校,以及安排教师支教走教的学校,年度考核优秀等次人数或比例可统筹使用,并报县教育行政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

(二)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岗位聘任、职务晋升、表彰奖励、绩效工资发放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1.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周期内,教师年度考核结果不合格或基本合格的,暂缓进行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注册周期内年度考核每年达到合格及以上等次的方可进行定期注册。

2.教师年度考核被确定为基本合格等次的,应对其诫勉谈话,限期改进;连续两年被确定为基本合格等次的,应转岗或接受专门培训。

3.教师年度考核被确定为不合格等次的,学校可以调整岗位,或者安排其离岗接受必要的培训后调整岗位,教师无正当理由不同意变更岗位的,或者虽同意调整岗位,但到新岗位后年度考核仍不合格的,学校有权按照规定的程序单方面解除聘用合同;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合格等次的,依法解除聘用合同。

4.教师任现职以来,年度考核均为合格以上等次且符合相应条件要求的,方可申报评审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年度考核被确定为优秀等次且符合相应条件要求的,同等条件下可优先推荐评审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聘任高一级专业技术岗位。

5.教师绩效工资分配要结合考核结果确定,实现“多劳多得、优教优酬”。

(三)学校要重视发挥考核结果的激励、指导、诊断功能。考核工作结束后,要深入分析研究考核结果,对教师加强专业指导,帮助教师发扬成绩,改正问题。

六、组织实施

第6篇:教师年度自我考核总结范文

一、改革创新,探索实施“八步”运行机制

为顺应高校岗位设置改革要求,打破吃“大锅饭”现象,提高办事效率,该校立足现状,成立专门机构,按照“宣传发动、方案制定、实施操作”三个环节,坚持“公平公开、简便易行、统筹协调、区别对待”的原则,采用群众路线这一根本工作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分步骤、分阶段,循序渐进,探索实施了2013年度各岗位人员分类考核“八步”运作机制。

㈠岗位自选。各二级部门要求所属部门每位教职员工应立足于自己实际从事的工作岗位情况,填报《分类考核岗位自选登记表》。即需从教师专业技术岗位(高校系列专业技术职称: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见习研究生/见习教师/员级)、其他专业技术岗位(旁系列专业技术职称:正高/副高/中级/初级/见习研究生/员级)、管理岗位(中层正职/中层副职或副调研员/科长/副科长或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或见习生)、工勤技能岗位(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四种岗位类别和等级中选择一种作为自己本年度绩效考核使用的岗位类别和等级,一旦选定某一岗位类别和等级,则按其选定的岗位类型考核标准进行年度绩效考核。

㈡个人自评。每位教职员工根据自己选定的岗位类型和等级,并据此依据《教师专业技术岗位人员量化考核指标》、《其他专业技术岗位人员量化考核指标》、《管理岗位人员量化考核指标》、《工勤技能岗位人员量化考核指标》,选择与自己岗位类型相对应的考核指标体系进行自我赋分量化评价。

㈢部门核查。各部门考核核查小组对所属部门教职员工根据量化指标所提供的有关教学、科研、荣誉获奖等方面的佐证材料以及一年来的工作实际表现情况,对其自评情况进行逐一审查,并将部门评议结果上报至学院考核办。

㈣抽查审核。学院考核办组织教务、组织人事、科研、督导、宣传统战、纪检监察等相关职能部门,分线、分组、分块从不同岗位类型考核标准中选取若干个主要考核点进行全面抽查审核。

㈤初定等级。考核办工作人员将考核办抽查的部分审核得分加上考核办未抽查但经各部门核查的考核点得分,得出不同岗位类型不同等级的每个教职工的年终绩效考核得分,并由此初步确定全院各岗位人员分类考核等级。

㈥公示反馈。考核办将教职工的年终绩效考核成绩分别发放至其所属部门,由部门公示,并接受对绩效考核结果有异议的被考核人的申诉申请,汇总上报至考核办。

㈦申诉复核。考核办组织召开由参与抽查审核的职能部门组成的申诉复核工作会议,对提出申诉的被考核人的申请复核加分项逐一进行复核审定。

㈧最终定级。召开绩效分类考核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核定最终考核等级结果,报党委会议审批。

二、总结反思,理性透视运行机制新的困境

新的“八步”考核运行机制,尽管遵循了“自愿选择、阳光考核”的原则,在尝试阶段运行得亦较平稳。但总结反思,其也存在以下主要困境:

㈠注重自评,忽视互评。由于仅考虑到考核指标体系中的量化规定性要求,可以通过藉助审核佐证材料的真实性而确保每个被考核人自评行为的自觉性及其结果的有效性;却严重忽视了考核指标体系中的定性成分,因其不确定性,加之受“趋利避害”人性使然的支配,必然会出现部分被考核者非理性、非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开展自我评价的现象。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因此,严格意义上说,仅有自评而无互评的考核机制,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合理的。

㈡自我保护,部门主义。根据新的考核机制,考核结果运用直接与被考核人的年度绩效增量分配相挂钩。而各岗位各等级的综合划分又是基于全院通盘考虑,即同岗位同等级人员的竞争排名、等级划分,不是以部门为单位,而是在全院范围进行。于是,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心理驱使下,以及在“好人主义”管理思维支配下,绝大部分部门审核人员从维护本部门所属人员的利益,使其在全院综合排名中不落于低等次的愿景出发,出现了“部门保护主义”,未能真正履行核查之责。即,在考核审查本门所属被考核人员自评情况时,存在把关不严、随意审核的现象。

㈢情况不明,审核困境。“八步”考核运行机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职能部门抽查审核。其最初的设计预期为:一是对部门审查情况的监察,看是否存在徇私舞弊、乱作为、不作为等行为;二是对被考核人员考核成绩作出最终审定。然而不难发现,实际操作中却事与愿违。这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职能部门对被考核人的德、能、勤、绩、廉等表现情况认识不够、不足、不全,致使对被考核人员的考核中所涉及到的非量化考核项的审核势必把握不准,加之部门审查又囿于“保护主义”和“好人主义”,其结果的真实性本身就值得质疑。因此,职能部门的抽查审核陷入困境,举步维艰。

㈣划等定级,参照异化。新考核运行机制的最后环节就是划等定级问题。其做法是将所有被考核人员打破部门身份界限,在全院范围内实行同岗位同等级人员的综合排名、等级划分。这看似很公平、合理。但其有一致命弱点,在于可比性的弱化,尤其是管理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人员更是如此。从某种程度上说,某些部门岗位在宏观范畴划分上具有一致性,但在微观层面上因其工作性质、岗位特性等差异性而呈现出多样性。因此,将同岗位同等级人员在全院范围进行比照排名划等定级,实则以表面上的公平性掩盖了各部门工作岗位的差异性,最终导致他们之间工作岗位的不可比性而呈现出不公平。

三、优化完善,考核机制更趋于科学合理化

针对以上出现的新困境,我们没有浅尝辄止、固步自封,而是清醒地认识到任何一个新事物的产生、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它总有一个从不成熟到比较成熟再到成熟的质量互变过程。高校各岗位分类考核机制亦是如此,也要经历一个“凤凰涅??”式的蜕变过程。对此,我们又分线分块地组织专题座谈会,广泛讨论、征集意见、优化完善,使其更加科学、合理。

㈠“八大”变革,考核机制更贴近实际。这主要表现为:①考核指标的改变:由《教师专技岗人员量化考核指标》、《其他专技岗人员量化考核指标》、《管理岗人员考核指标》、《工勤技能岗位人员考核指标》4个指标体系整合为《专任教师量化考核测评标准》、《坐班人员考核测评标准》2个指标体系;②考核重心的改变:由“全员考核”转变为“以考核坐班人员为主、考核专任教师为辅”;③考核果运用的改变:由“与年度绩效增量挂钩”转变为“坐班人员年度考核结果与当年坐班补贴发放挂钩,同等级的同行政级别人员享受相同的坐班补贴,同等级不同行政级别人员以及不同等级不同行政级别人员实行差异性坐班补贴。专任教师年度考核结果与晋升专业技术职称挂钩,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同一职称内部等级晋升与推荐评聘上一等级专业技术职称”;④考核责任的改变:由“职能部门负责”转变为“各考核小组负责”;⑤划等定级的改变:由“全院同类人员比较”转变为“部门(或考核小组)内部成员比较”;⑥考核内容的改变:由“自评赋分、审查审核定成绩”转变为“个人自评、集体互评、领导评议按一定比例综合得出考核成绩”;⑦考核主体的改变:由“教师专技岗、其他专技岗、管理岗、工勤岗”四类人员转变为“中层正职人员、其他坐班人员、专任教师”三类人员;⑧考核方式的改变:由年终绩效量化考核与评优评先考核,“两步走,有所借鉴”的考核方式转变为“两者合二为一,无缝对接”。

通过改变,优化了考核指标,减少了重复考核,强化了考核程序,考核不仅更具操作性、合理性;而且更加贴近工作实际,更符合考核的预期愿景;还能破除部门保护主义和“论资排辈、轮流做庄当优秀”的弊端,造就了部门内部人员竞争态势,更有利于人事管理,以致于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7篇:教师年度自我考核总结范文

为了考核,我简单地对自己三年的工作做了一个小结,上交组织。

一、在政治思想上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廉洁自律。 自觉遵守学校各项管理规定和各项纪律。团结同志,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严守职业道德和学术道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二、工作上首先在教学中认真履行自己的教师职责,很好地履行教学计划,认真组织教学,较好地完成了学院规定的教学任务。教学效果良好,受到学生的好评。

其次科研方面,结合社会学实际的教学和科研情况,积极申报教学科研项目,参与教学研究,努力提高教学科研能力;同时克服困难,积极争取科研资金,三年的科研经费超额完成,总体上完成学校要求的科研任务。最后在工作中,充分协调好各方面关系,与同事们一起共同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第8篇:教师年度自我考核总结范文

为了考核,我简单地对自己三年的工作做了一个小结,上交组织。

一、在政治思想上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廉洁自律。 自觉遵守学校各项管理规定和各项纪律。团结同志,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严守职业道德和学术道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二、工作上首先在教学中认真履行自己的教师职责,很好地履行教学计划,认真组织教学,较好地完成了学院规定的教学任务。教学效果良好,受到学生的好评。

其次科研方面,结合社会学实际的教学和科研情况,积极申报教学科研项目,参与教学研究,努力提高教学科研能力;同时克服困难,积极争取科研资金,三年的科研经费超额完成,总体上完成学校要求的科研任务。最后在工作中,充分协调好各方面关系,与同事们一起共同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第9篇:教师年度自我考核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校教师;考核;评价

作者简介:陆慧(1980-),女,江苏靖江人,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讲师;张瑜(1980-),女,江苏常州人,金陵科技学院商学院,讲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江苏 南京 211169)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8-0184-03

1998年以来,我国大部分高校陆续加强了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如北京大学将教师岗位分类,分为教学科研岗和专任教学岗两类,且后者占教师总数的15%,其目的是为了引进市场机制,通过考核淘汰不合格的教师;中山大学每三年为一个考核期,根据《教师职务聘任合同》规定的权利和责任条款对每位教师进行考核,各院系制定本院系的教师职务基本责任标准[1];复旦大学从思想品德、工作能力(包括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学科建设工作,管理、服务、支持工作)、考勤方面、绩效方面来进行考核。总体说来,各高校的具体做法上,如具体考核内容、指标设计、权重设置等有差别,但在流程上,大部分高校对教师的考核流程基本雷同。

近几年来,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加强了对高校教育质量的监督,如开展本科教学合格评估等,同时社会上兴起的大学排行榜对高校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使得各学校越来越重视和加强对教职工特别是教师的工作考核,以此来促进高校自身办学实力及整体绩效水平的提升。但是,在高校教师考核评价的实践中,由于高等教育的学术性强等突出特点,高校教师工作评价体系的科学化一直是个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与样本分析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现今高校教师考核评价的现状,分析所存在的问题。

1.抽样方法

本调查采用分层抽样及定额抽样方法的组合来进行抽样。所谓分层抽样是指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把总体分成若干个子总体(称为“层”),在每层中独立地抽样。所谓定额抽样就是依据一定的标志将总体分成若干层(或若干部分),确定各层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

目前,我国本科院校按科研规模分,可分为研究型大学、研究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四种类型。根据分类标准及地域局限性,本文选取江苏省10所大学作为样本,分别是:南京大学(研究型)、东南大学(研究型)、南京师范大学(研究教学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教学型)、南京林业大学(研究教学型)、河海大学(研究教学型)、南京邮电大学(教学研究型)、南京审计学院(教学研究型)、金陵科技学院(教学型)、常州工学院(教学型)。

在每层所确定的样本中,通过定额抽样方法来确定最终样本。也就是说,在所选取的10所大学中,把每所大学调查对象按工作性质分为普通教师和管理者两类。由于调查对象最主要的应是普遍教师,但为了调查客观性,作为管理人员也可参与调查,因此,在调查过程中,普通教师和管理人员参与调查的比例最低为8∶2。

2.确定样本量

为了能更有效地收集真实数据,反映实际情况,保证调查结果的普遍性,本次调查拟发放1000份调查问卷,每所大学100份。

为了保证调查质量,问卷发放后要求被调查对象独立填写。为保证调查结果的有效性,对回收问卷一一核对,剔除信息填写不完整、有明显错误的问卷。对部分教师进行的现场访问调查,由调查人填入问卷,并纳入统计。

本调查的调查时间开始于2010年11月,结束于2010年12月。此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回收调查问卷886份,有效问卷共877份,有效问卷占发放总量的87.7%。

二、数据处理及分析

问卷回收后,有效问卷的信息全部输入计算机,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处理。本次调查的对象共有877名,从教师性别看,男性408名,女性469名,各占总人数的46.5%和53.5%;从教师年龄看,35岁及以下的有554名,36岁至44岁的有222名,45岁及以上的有101名,分别占总人数的63.2%、25.3%和11.5%;从教师职称看,教授有56名,副教授有183名,讲师有501名,助教有137名,分别占总人数的6.4%、20.9%、57.1%和15.6%;从教师职务看,校领导有5名,职能部门领导有25名,院系领导有57名,普通管理者有87名,兼职管理者有48名,无职务的有655名,分别占总人数的0.6%、2.9%、6.5%、9.9%、5.5%和74.7%,且普通教师(职务为兼职管理者或无)和管理人员(职务为校领导或职能部门领导或院系领导或普通管理者)参与调查的比例为8.01∶1.98,符合抽样方案中关于抽样方法的设计。根据数据统计结果,大部分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存在如下特点:

1.高校普遍进行教师考核评价

根据调查数据,在877名调查对象中有848名教师认为学校每年都对教师进行考核,占总人数的96.7%;有29名教师认为,学校不是每年都进行考核,占总人数的3.3%。这说明目前大多数高校每年都会对教师进行考核评价,不进行考核的高校很少,仅为3.3%。

2.考核评价通过指标体系来量化

目前各高校对教师的考核与传统考核有着一些不同,不仅仅是写一份年终小结,而且还有一系列指标来考核一年的工作业绩。在调查中,几乎所有教师都认为学校有一套考核指标体系。只不过60.8%的教师认为学校考核指标体系不太合理,有待改进;29.2%的教师认为比较合理;8.8%认为不合理,急需改进;只有1.3%的教师认为很合理(参见图1)。

3.考核结果与教师利益相挂钩

据统计,64.0%的教师认为考核结果对工资、晋升和聘任有影响;18.9%认为没有影响;8.8%认为没有影响;8.3%则认为有很大影响(参见图2)。

4.考核结果反馈有效性较差

从图3可以看出,44.4%的教师认为考核结果得到了反馈,并且管理者通过其他途径转达了意见;39.8%认为学校对考核结果划分了等级,但管理者未发表任何意见;9.9%认为没有任何反馈;5.9%认为考核结果得到反馈,并且管理者对自己提出明确建议。这表明在反馈这一环节中,管理者的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5.考核过程公开和透明度不够

877名教师中,有658名教师认为学校考核过程公开化、透明化,占总人数的75%;另有219人则认为不公开、不透明,占总人数的25%,如图4所示。该项统计结果表明在各高校考核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公正性。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高校对教师的管理与传统管理有一定的区别,不再把教师作为实现学校目标的工具,不再是一种被动的、操作式的事务性管理,而是把教师作为学校最宝贵的资源,对其进行主动的、开发性的策略性管理,强调选人、育人、用人、留人、发掘人的潜力这种全面而系统的动态管理。

三、现行高校教师考核评价体系的局限及解决建议

尽管各高校对教师考核评价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在具体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引起教师对考核评价的排斥心理,若不重视这些问题,不仅会扼制教师本身发展,而且也会阻碍高校发展。

1.构建合理的考核指标

在调查中,目前高校教师考核评价中以指标构建的不合理性这一问题最为严重。调查数据显示,超过六成教师认为考核指标体系不合理,需进一步完善。笔者与部分教师进行交流,这些教师认为指标未能较科学、较全面地体现被考核者的工作表现,具体体现在:一些指标权重设置不合理,如不分职称,而考核指标权重却都一样;一些定性指标的量化方法过于复杂;有些指标体系不能全面反映教师的工作业绩等等。

进一步分析调查数据,如表1所示,从教师的职称看,教授中有42.9%的教师认为学校指标体系不合理;副教授中有61.2%;讲师有74.9%;助教有72.3%。这说明,认为学校指标体系不合理集中在职称较低的教师身上。

表1及表2的数据进一步说明了目前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对青年教师的考核存在着不公正性、不合理性,显然,这不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青年教师是高等学校的未来和希望,是创新的生力军,但又是一支弱势群体,处于事业的起步阶段。考核指标的不合理,会扼杀其优势,阻碍学校未来发展。青年教师的优势在于年富力强、趋于成熟、开拓创新、青春活力、独特可塑;其劣势在于职业角色尚未成熟、职业修养不够丰富、职业心理不够健全。因此,唯有掌握其成才规律,才能建立起一支又红又专的青年教师队伍。青年教师的成长遵循着“激昂—消沉—重振”的规律。在激昂阶段,青年教师表现出一种高昂的激情,充满青春活力,富有生机,有用不完的精力,有强烈的创造和探索精神。在消沉阶段,青年教师表现为意气消沉、彷徨、苦恼、迷惑、愤懑、满腹牢骚、压抑不快、进取心下降、生活悲观失望。在重振阶段,青年教师重振旗鼓,努力进取,目标明确,追求执著,表现出成熟的热情。考核评价指标作为政策因素,是影响青年教师成长的诸多因素之一。只有建立科学的、合理的人才政策,才有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

总之,目前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还很不完善,特别是对于职称较低、年龄较轻的教师,具有机械性。产生这一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考核体系不科学。科学的考核应从实际出发,切实了解教师的需要,根据高校教师劳动的特点,构建客观的、科学的、准确的指标体系,准确地甄别教师的实际业绩,并以此作为评价依据,对教师给予相应奖惩,从而促进教师有针对性地改进自我、完善自我。随意地构建考核指标或是盲目地追求与其他高校考核指标相一致,不仅失去了考核的灵活性,而且也达不成考核的目的。因此,要使得绩效评价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要使得教师的业绩能够得到公允、充分、正确的反映,关键在于考核体系要具有科学性,具体而言,即是指标的设定要有客观实在性,并且考核标准本身须有挑战性,是绝大部分人经过努力可以达到或超过要求的。

2.强调考核评价过程的公正性

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在教师考核评价过程中,同行间的评价、管理者的评价往往会带有感彩,对教师的评价未从实际出发,影响该教师的真实绩效,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这种带有感彩的考核有失公允性,不能客观地评价一个教师在一段时间内的工作表现,进而影响该教师今后的发展,包括心理状态、人际交往、对工作的热情度等等。对于这种不公正性而产生的评价误差,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可归为以下几类误差:晕轮效应误差、近因误差、感情效应误差、暗示效应误差、偏见误差。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也与考核体系缺乏一定的科学性有关。科学的考核应是在考核过程能正确引导其他评价主体不带任何主观偏见对教师进行评价。当然,完全不带个人感彩的评价是不存在的。因此,正确地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引导评价者注意指向能满足被评价者情感需要的信息,而回避或忽略与被评价者情感需要相悖的信息。

3.提高考核结果反馈的有效性

在“考核结果是否反馈”这一题的统计中,有大约50%的教师认为管理者没有有效反馈考核结果,因此,笔者认为,存在相当一部分高校对整个教师考核管理认识不清晰,忽略了反馈这一环节。有一些高校管理者对教师考核出来的结果,只关注等级较差的教师(如不及格者),往往会通过面谈来了解考核不达标的原因。而对于及格者或优秀者往往只宣布考核结果,不会或很少对其提出期望。由于没有反馈,教师没得到管理者的认可,可能会产生一系列本可避免的矛盾。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也可归为考核体系不科学。因为科学的考核体系是包括反馈这一环节的。考核是一种控制手段,根据前述行为控制理论,控制过程是需要通过信息反馈来提示绩效与标准之间的偏差,从而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偏差。

参考文献:

[1]梁雅淇.我国高校教师绩效考核问题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09.

[2]蔡永红.对教师绩效评估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5):73-76.

[3]李红楠.高等学校教师实行绩效管理考核指标的设定[J].经济师,2005,(5):163-164.

[4]马涛.美国加州大学教师评估政策及启[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7):9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