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信息技术校本研修总结范文

信息技术校本研修总结精选(九篇)

信息技术校本研修总结

第1篇:信息技术校本研修总结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体系;校本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7)01-0036-04

自浙江省将信息技术纳入新高考“7选3”选考科目以来,信息技术课程越来越受到学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然而,面对在课程改革中发现的新问题,学校急需构建与教育形势相适应的信息技术学科课程体系。这是学校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也是教师校本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那如何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笔者在广泛调查学生需求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了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行动研究,并致力于学校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研制。现将主要的构建思路和成果总结如下,与大家共享、讨论。

课程哲学

要构建学校信息技术课程体系,我们先对课程价值、课程理念和育人目标作哲学思考(如图1),寻找课程设计的逻辑原点,以正本清源。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已发展到“育人为本”的新阶段,要把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任何学科的教学都不是只为了获得学科的若干知识、技能和能力,而是要同时指向人的精神、思想情感、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生成与提升。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的课程价值观。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素养已成为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国家实施素质教育,十分强调基础教育要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要克服学生素质的片面发展或畸形发展。因此,普通高中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对人的发展和社会变革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它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方面。于是,学校确立了该门课程“提升信息素养、同创适合教育”的基本理念和培养“具备信息素养的人”的育人目标。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群)的系列学习,将信息技术学科素养内化为个人的自我修炼,外化为社会品质的整体提升。

课程群架构

n程是育人的载体,课程的内容模块确定和布局(如下页图2),要根据该内容模块的教育功能与价值来衡量,考虑其是否对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起作用、是否符合学生需求、是否符合校本实际等问题。

学校课程是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整合体,是根据教育形势和学校实际,统筹规划国家、地方和校本三级课程,是在学校教育目标统率下整合实施的过程。我们所研究的视角,正是用学校课程整合“三级课程”的思想来建构学校课程体系,统一规划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以避免出现必修与选修“两张皮”的现象。

搭建课程群框架,要先考虑国家和地方两个上级课程的方案要求,否则就会偏离上级政策。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课程内容逐渐落后于时展,所以教育部正在研制新的课程标准,即将出台的新课标内容对构建学校课程方案有着前瞻的指导作用。但是目前的几届学生还是依据浙江省现行的地方课程方案进行学习,教师主要依据2014年版《浙江省普通高中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指导教学,依据2014年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标准》指导测评。具体的课程内容模块、修习层次与测评要求如表1所示。

搭建课程群框架,还要考虑学校自己的生源、师资、现有课程资源等状况,否则就会脱离校本实际。由于我校是一所农村薄弱高中,生源基础差,并且能力差异也很大,所以学生选择信息技术为高考科目的人数特别多。据学校教务处统计,目前高三、高二学生选择信息技术为高考选考科目的人数分别占72.6%和81.9%。面临升学或“没书读”的问题,势必有许多学生对高考知识及其拓展内容有着选修需求;对于一些虽不统考但对生活很实用的必备知识,部分学生也有着选修需求。目前,学校建有“电子创新实验室”,学生对创客教育也有着极大兴趣,所以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优质的校本资源,将创客教育融入信息技术教育,因地制宜地开发、开设相关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学校的学科特色。

因此,课程群模块的设置是在适合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围绕育人目标,立足校本实际,为满足学生的多元需求而架设。为了明晰课程内容模块的设置意图,现将各模块按照育人目标的素养水平划分为3个层次的课程群,其对应的课程群内容、核心素养和通用素养如表2所示。

体系模型

为了直观地反映课程设置的内在逻辑体系,现将课程群布局绘成模型(如下页图3)。

该“钻石”形课程体系模型,表达了“追求璀璨的幸福人生”的育人之意,强调课程设置要以学校办学理念和发展学科素养为总目标,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及阶段目标来分层分类,并基于校本做出课程举例和修习说明。这为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提供了可选择的课程,形成了层次清晰、递进有序的逻辑体系。简约的分层分类,也方便学校实行“选课走班”的教学方案。

实施建议

1.模块、学分与选课

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学分结构及选课指导如图4所示。

(1)基础课程(群)

学校的信息技术基础能力课程是全面提升高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基础,它强调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渗透学科基本知识与技能,明确每位高中生必须达到的初级信息素养水平,是后续选修拓展课程和创新课程学习的基础。基础课程包括全体必修(学考)类和校本自定选修(生活常识)类两个部分。必修课程采用浙江省统一的“信息技术基础”和“多媒体技术应用”两门课程。由于学校十分重视“文化育人”和“学以致用”,所以设置了“IT名人堂”和“网络搭建与电脑维护”两门基础性的自主选修课程,内容以生活必备常识为主,作为必修课程的补充。

全体必修模块为4个学分,每个学分18学时,共72学时,建议从高一开始学习,学完后参加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合格性测试。生活常识类自主选修模块为1个学分,每个学分18学时,建议有需求的高一学生选学,学完后可参加任课教师安排的学业测评和学分认定。

(2)拓展课程(群)

学校信息技术拓展提高课程是根据学生升学和知识拓展需要设计的,旨在为学生将来进入高校继续学习信息技术相关专业和后续选修创新课程学习打下基础,使他们达到中级信息素养水平。拓展课程包括高考必需的限定选修(选考)类和校本自定选修(知识拓展)类两个部分。限定选修课程采用浙江省统一的“算法c程序设计”课程。由于学校的生源学习底子薄、差异较大,所以设置了“PS平面广告设计”“Flas制作”和“VB语言趣味编程”三门提高性的自主选修课程,它们不是对必修和限定选修课程的简单重复,而是拓展提高与适度加深。

在修满必修4个学分的基础上,学生按需选学,每个模块为1个学分,每个学分18学时。限定性选修模块,建议有高考选考的学生必选,其学完后可参加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等级性测试(高考选考);另外三个提高性的自主选修模块,建议有需求的学生选学,其学完后可参加任课教师安排的学业测评和学分认定。

(3)创新课程(群)

学校信息技术创新研究课程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兴趣和专长研究需要而设计的,旨在为学生提供应用信息技术进行个性化创新、创造的STEAM教育平台,为学生今后的兴趣爱好、学业发展、职业选择培植梦想,使他们达到高级信息素养水平。课程内容以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为主,基于学校的“电子创新实验室”资源,融入创客教育,突出跨学科综合的“做中学”,开设“三维设计与3D打印”“玩转Arduino机器人”“安卓编程应用”等研究性课程,拟将这些创新课程培育为学校特色精品课程。

创新课程体现了学科的前沿性、应用性和特色性,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能力、兴趣爱好或职业倾向的需要进行选学。三个自主选修模块都为1个学分,每个学分18学时,可安排在高二、高三或兴趣组中学习,学生学完后可参加任课教师安排的学业测评和学分认定。测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如作品展示、表演、达标、比赛、文本等多种评价方式,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评价。

2.资源建设

(1)师资队伍和课程开发

教师本身就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要开展多样的教师培训和业务进修,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教学能力、研究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为学生提供多元可选的课程,师资是关键,要加强对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培训与指导,鼓励教师参加各级精品课程开发评选,以评比促提高。学校也可以与高校、中等职业学校、社会机构等合作开发选修课程,还可以引进国内、国际精品课程并进行二次开发与利用。

(2)课程试验

重视校本课程在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下的调适和改造。国家课程都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实践和论证而形成的,总体上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因此,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更需要经过实践试验和论证,才能在实施过程中避免出现一些不可预知的问题,从而使其适用于特定变化的课堂情境。课堂好比课程实验室,既有的课程方案不过是提供一种经验参考,真正的课程并不是在实施之前就固定下来的,它是情境化的,是在具体的课堂情境中“创生”新的教育经验。

(3)实验室和信息资源建设

学科教室、创新实验室是信息技术课程得以实施和研究的重要场所,所以学校要配齐必要的设备设施,加强管理、使用、维护和更新。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信息资源,除了教辅图书、报刊以外,还包括数字化资源,如教学软件、专业资源网站等,也要重视搜集、组织和开发。尤其是要重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辅助平台的开发、应用和管理,微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来变革课程实施形态,创造有限课堂的无限学习。

结束语

笔者以信息技术学科为例,进行了系统的课程设计,构建出学校信息技术课程体系,这对有计划地推进后续的课程建设有着指导意义,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也在课程实施中得到大幅度提升。

参考文献:

第2篇:信息技术校本研修总结范文

【关键字】人工智能;课程改革;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 (2008) 10―0043―04

教育部在2003年颁布的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中,首次把“人工智能初步”设置为选修模块,与多媒体、网络、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等一起列入信息技术课程体系[1]。此举曾被视作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然而,在如今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改已经全面铺开之际,人工智能选修课程的推进仍然举步维艰,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

一 高中人工智能课程的现状分析

自2004年我国部分省级实验区开始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以来,信息技术课程改革已经开展了四年之久。从目前的总体情况来看,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模块与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三个选修模块的实施情况较好,而数据库技术与人工智能初步两个选修模块的推进情况相对不佳。特别是人工智能课程,至今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开设该课程的学校寥寥可数,少数高中展开了一定的探索和实验,而大多数学校仍持有观望态度。以下分别从实施取向和实施层次的角度分析该课程的现状:

(1) 课程实施的取向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全国统一的课程与教材,按照统一规定执行教学计划,对学校和学生的评价也是按照统一标准与方式实施的,因此我国以往的课程实施基本上都采用了忠实观的取向[2]。本次新课改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过程难免受到这种取向的影响。然而,新课程标准中对信息技术技术各个模块的具体实施并没有明确而详细的规定,从而使教师对包括人工智能模块在内的课程实施缺乏长期惯于依赖的参照和依据,增加了课程实施的难度,造成部分模块的课程难以开设的情况。

(2) 课程实施的层次

课程实施包括五个层面的变化,即教材的改变、组织方式的改变、角色和行为的改变、知识与理解的改变、价值的内化[3]。目前高中人工智能课程在教材改变的层面已经做出了一定的努力。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现已出版的五套教材在体例、版面、学习活动、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多样化的设计,基本上贯彻了新课标所倡导的课程目标和理念。在组织方式的层次,少数已经开设人工智能课程的学校结合学生的兴趣与学校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了课程的组织。然而,仍然有一些地区或学校不愿或不习惯打破原有的课程组织方式,而是采用硬性规定的方式,人为指定两三门课程,将选修变为必修,限制学生的自由选择,依然维持原有的固定班级授课的形式。教材的改变仅仅是课程实施的开始,在组织方式、角色或行为、知识与理解、价值等层次,大部分学校还未发生变化或变化还很小。

(3) 课程实施的典型个案

目前国内开展人工智能课程教学或实验的典型学校如表1所示。总体来看,这两所学校都地处东南沿海地区,且学校本身比较积极参与高中新课改的实践探索,属于“敢于吃螃蟹”的类型。考虑到课程本身的要求较高,两所学校都选取了基础较好的学生开展教学。到目前为止,两所学校均已开展了三期的教学或实验探索,任课教师及时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并在相关教学刊物或课程研修活动中与广大一线教师分享教学经验。

二 高中人工智能课程的影响因素

根据Snyder的研究,可以把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归纳为四个方面:课程改革自身的性质、校区的整体情况、学校的水平以及外部环境[4]。结合高中人工智能课程的现状,本文分别从以上四个方面来探讨影响该课程的主要因素。

(1) 课改自身的性质

课程改革本身的性质是影响课程实施的第一要素。它包括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及其相关性、改革方案的清晰程度、改革内容的复杂性以及改革方案的质量与实用性。结合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调查研究,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和教研人员对课改的必要性应该认识得比较到位,然而他们对信息技术课程中是否有必要单独开设人工智能模块存有疑惑。其次,不少教师对课程改革方案(课程标准)的认识并不是非常清晰。他们认为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理念、实施建议等内容相对抽象,不易把握和理解,缺乏具体的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再次,人工智能课程的实用性相比其他模块并不明显,课程内容也相对难度较高。这些因素造成课程设置的必要性不强、实施难度大、实用性不高,直接影响人工智能课程在学校的顺利设置。

(2) 校区的整体情况

校区的整体情况主要包括地区的适应性、地方管理部门的支持、教学队伍的培养、教学研讨和交流等等。各地区对课程改革的需要程度会直接影响人们实施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国东西部地区的学校对课程改革的需求程度不同,从而造成了课程实施的地区差别。从目前开设人工智能课程或教学实验的学校来看,均分布于东南沿海较为发达的地区。这些学校的共同特点是基础条件较好,对课程改革的积极性高,敢于进行教学尝试和革新。此外,地方管理部分的支持对课程实施也有很大影响,如广东省为了推动信息技术课程改革,专门出台了关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指导意见[5]。其中强调“要特别注意人工智能初步”,并针对人工智能课程提供了较为具体的教学建议,从而促使该省出现了全国最早正式开设人工智能课程的学校。师资队伍也是影响课程的因素之一。目前大多数高中缺乏熟悉人工智能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专业教师,使得学校无法开设该课程。因此,有关人工智能课程的研讨和学习交流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这些方面的活动总体上相对缺乏。

(3) 学校的水平

学校水平对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包括校长的作用、教师的个人特征和教师集体的行为取向。学校是课程改革的基本单位,校长和教师是学校课程改革的动因。校长对课改理念的理解,以及对课改的支持、参与程度都会影响课程的顺利实施。校长通常会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意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权衡课程改革可能对学校形成的各种影响。在高考的影响下,信息技术课程在高中各科中长期存在地位“低人一等”的现象,甚至出现课时常被“侵占”的现象。如果校长对信息技术课程本身不重视,那么要求学校开设人工智能选修课无疑是一种奢望。此外,一所学校教师个人和集体的改革意识的强弱也会影响课程的实施。从人工智能课程的现状来看,恰好印证了这一点:改革意识强的教师个人或教研组即使没有上级的硬性指令,也能积极展开各选修模块的教学尝试和探索,并自觉地从教学者成长为研究者,而思想保守的学校即使具备了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也不愿积极开设相关的选修课程,长期停留于课程的“忠实执行者”的层次。

(4) 外部环境

外部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的重视、外部机构的支持以及社区与家长的协助。各国课程改革的经验表明,教育行政部门和相关机构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新课程的顺利实施。特别是我国长期以来受到前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课程改革通常是自上而下的模式,新课程的实施主要依靠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和指令的推动。本次新课程改革同样继承了这一模式,但是整个教育体制和评价体系未能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因此在某些方面造成各级教育部门的政策抵触,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此外,社区与家长对新课改的认识和态度也影响到人工智能课程的实施。研究表明,社区与家长更加关心的是新课改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是否会给学生造成更大的负担,而对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培养则是其次的考虑。因此,要使社区与家长认识和了解课程改革的意义和目标,引导其关心新课程、支持新课程才能更好的促进新课改的健康发展,进而才可能使得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高中各科选修模块得以全面开设与实施。

三 高中人工智能课程的反思

通过调查访谈以及与相关授课教师的交流,笔者了解到高中人工智能课程的教学情况和教师的经验体会。总体来说,该课程的推进情况不如预期理想,需要从课程的设计、管理、教学以及评价等方面进行反思。

(1) 课程设计

本次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将原来的一门课程分解为1个必修模块和5个选修模块,从而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人工智能初步”选修模块是作为智能信息技术处理专题设置的,以反映信息技术学科的发展趋势,体现教育的时代性要求。课程设置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技术掌握与使用的过程中,逐渐领会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以及对科学技术和人类发展的深远意义[6]。然而,以上的描述更多是该模块的隐性价值,相比其他模块该课程的显性价值并不是很直观。而一线的信息技术教师较多关注的是该课程的显性价值:课程能给学生带来些什么?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否有较大提高?教师们在没有找到一个合理的价值依托之前,一般不会贸然开课。这一点值得课程设计者和教研人员的深刻思考。

通过网络问卷调查,不少教师认为人工智能课程在高中开设是有一定必要性的[7],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学生都需要学习该课程。课程应面向对人工智能有一定兴趣的学习者,且最好有一定的基础。事实上,相对于其他选修模块,选择人工智能课程的学生并不是很多。因此,结合我国目前的情况,可以考虑优先在发达地区条件较好的部分学校开设,再进一步利用其示范作用,以点带面,逐步铺开培训、指导、交流的规模和影响面,积极稳妥地推进高中人工智能课程的建设。

(2) 课程管理

课程的有效管理有助于提高课程实施的质量。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中小学课程由原来的中央集权管理体制逐步转变为国家、地方、学校的三级管理体制。国家负责课程的总体规划,省级教育部门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课程计划或实施方案,而学校也将有权根据学校传统或学生兴趣开发适合本校的课程。目前人工智能课程虽然已被列入国家课程标准,但在地方管理层面并未得到应有的认可。部分地区考虑到高考因素,直接将人工智能模块排除在学生的选择范围之外,无疑成为阻碍该课程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原因。

目前我国高中了解熟悉人工智能教学内容、方法的教师十分缺乏,相关教育主管部门需加强该课程的师资培养,邀请教材编写人员和相关专家,积极开展各级培训、研讨和交流活动,以务实的态度来听取学科教师的意见,为他们提供一些明确的、可操作的指导和建议。也可以开展优秀教学案例的征集和评奖,通过公开课的观摩和点评活动,或吸纳中学教师参与有关课程改革和教学研究的课题,以此提高教师参与改革的积极性。此外,国内高等师范院校信息技术相关专业应该对新课改作出及时的反应,针对高中信息技术各选修模块为师范生开设相关的课程,为课改的成功实施提供后备师资力量的支持。

(3) 课程教学

从已开展的人工智能课程教学或实验情况来看,主要的教学体会包括:教学对象选取时要有针对性,不宜硬性指定,应结合学习者自己的兴趣和学习基础供其自由选择;由于课程的理论和技术的要求较高,不宜大量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应设计一些有挑战性的活动供学生实践;为保证教学进度有序进行,可通过课堂小测及时巩固所学内容;应提供良好的网络条件和计算机设备以支持课程教学和实践的顺利开展。

国外一些高校通过远程网络的手段与中学合作开展人工智能教学,加快了课程建设的步伐,并提高了教学质量。大学负责教学网站的建设维护,主持与中小学的讨论答疑,中学则负责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文中个案也印证了这种做法的有效性:让一些致力于高中人工智能课程研究的高校和部分条件较好的中学建立共同体,协作推动课程的实施。一方面,高校研究人员能为中学提供教学指导建议、技术和资源的支持;另一方面,中学的教学实践也为高校进行课程教学研究提供了材料和依据。

(4) 课程评价

研究表明,评价目前已成为影响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问题[8]。从本次课改的动因来看,针对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下的高考选拔制度在很多方面呈现的弊端,新课改力图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一局面,努力使学习者能够真正获得全面的发展。但是,在目前情况下以高考为“指挥棒”的评价体系短期内仍然无法发生质的变化。高中新课改实施以来,部分省份相继将信息技术课程纳入了高考的范畴,以往信息技术课程不受重视的情况逐渐得到了一些改善。然而,高考是否解决信息技术课程评价问题的一剂良药,进而为人工智能课程的实施及其评价带来新的希望,目前仍是值得怀疑和思考的问题。特别是当前高考科目已经较多,再增加科目无疑会加重学习者的负担,且很容易回到应试教育的老路上。

其次,虽然新课程标准中提供了关于课程评价的建议,但是其中的内容仍然比较抽象,可操作性不够。如在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中,提倡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综合应用多种过程性评价方式,适当渗透表现性评价的理念,等等。这些内容从理念上来讲都是很好的,但是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加以操作实施,对一线教师而言仍是不够明确和难以把握的问题。而且,信息技术课程的每个模块各有特色,然而课程标准并未就此提供专门的评价建议。因此,一套科学合理、适合人工智能课程的评价体系和方法仍需要教研人员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9.

[2] 钟启泉. 课程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07-214.

[3] Fullan, M. & Pomfret, A. Research on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implementation [J]. Review of education research, 1997, 47(1).

[4] Snyder J.B. & Zumwalt K.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M]. In Jackson P. W. (Ed).Handbook of Research on Curriculum.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1992.

[5] 珠海教育信息网. 广东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教学指导意见 [DB/OL].

[6] 顾建军等.技术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北教育出版社,004:9.

第3篇:信息技术校本研修总结范文

1. 在信息化建设上,我校建设了三个平台。

学校网站――长春市第164中学――土顶中心小学。(1)“中小学携手教研之路”博客圈;(2)土顶中心小学“丑小鸭”习作园地博客圈;(3)教师研修博客;(4)学生习作博客(待建)。

2. 在信息化建设功能发挥上,侧重了三个层面。

(1)学校网站――学校全面工作向前发展的展示窗口、教学资源积累的平台;(2)“中小学携手教研之路”博客圈、土顶中心小学“丑小鸭”习作园地博客圈

――教师网络研修平台、学生习作展示交流平台;(3)教师研修博客、学生习作博客(待建)――师生自主研修、发展、交流的平台。

3. 在信息化管理上,畅通了三个环节、五个步骤。

(1)三个环节:教育局政务平台、上级职能部门的QQ群组――中心学校信息管理领导小组――学校对村小的QQ群组。

(2)五个步骤:信息员接收文件、信息――教导处登记转交主管领导――主管领导批示后转交――主办科室人办理――教导处主管领导收回经批示办理结束的文件通知。

4. 成立信息化管理、网络研修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协同合作。

信息化管理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教学校长任副组长、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任组员;信息化管理领导小组成员分工。

校长――负责全面工作;教学副校长――负责中小学具体工作布置、安排、总结、汇报;负责“中小学携手教研之路”圈子网络教研工作。组员1,技术指导、信息接收与上报工作。负责学校网站维护工作;组员2信息登记、请示批复、转交科室办理、收回文件批复;组员3负责“土顶中心小学丑小鸭习作园地”博客圈工作;组员(4―7)协助副组长负责各组的网络研修工作。负责督导信息上报工作、学校网站内容更新工作。

通过以上信息平台的搭建与管理,奠定了我校信息化办公、网络化研修的基础,把我校引入了与时俱进的教育现代化高速公路的入口,为我校实现现代化教学,打造农村精品学校提供了保障。

二、依托区域网络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我校凭借“吉林省教育社区”这个省级网络教研大的平台,由骨干教师技术引领,学校领导带头示范――“校长博客”;组织教师建立教师个人“博客”和博客圈子――“中小学教师携手教研之路”。

学区内的圈内成员根据不同的学科类别,分为“语文、数学、外语、品社科学、“音体美”等五个网络教研小组;组内以教育教学中提炼出的问题与困惑为主题,以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案例、小主题论文等形式,分组分学科进行交流与评价。

在开展网络教研的同时,我们还注意到了常规教研与网络教研相结合,在各个教研组开展了绿色教研活动。即在备课、上课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研讨、及时解决,并做好记录。避免为教研而教研。

我校通过“博客”、“论坛”,校长带头,骨干教师率先参与学科教研,促进了教师在学科教学中不断互研和自研的形式,记录教学中的反思、心得、叙事,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从而也潜移默化地帮助教师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提高了信息技术素养和技能,教师自身也会在写博、读博的学习交流中找到了自己学科教学的趣味性,实现教师个人专业的发展和学科追求。

区域性网络教研的基本模式:理论构建与校本小主题研究。模式链:“发现问题并学习研讨一提炼为校本小主题并组织实施一在实施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网络教研、交流研讨、课例实践一形成有效的解决问题策略”。

区域性网络教研在博客中的实际操作步骤是:

1. 问题与困惑。

2. 确立的主题及实施计划。

3. 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案例分析、教师论坛等相关主题研究材料。

4. 在博客空间发表“小主题”论文。

第4篇:信息技术校本研修总结范文

一、研修项目及内容

(一)高中、职专教师全员远程研修

高中、职专教师远程研修参训对象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学科(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和教辅人员)教师。研修以“用技术改变教学”为主题,开展信息技术应用理念、方法、应用案例、工具等模块的学习,推动高中、职专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研修共50学时,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集中研修6天,教师根据学校选择的课程套餐,自主选择具体的研修专题,36学时;第二阶段分散研修两个月,14学时。分散研修阶段高中、职专教师要学以致用,将集中研修所选学信息技术应用于日常教学实践,并通过平台提交应用成果。

(二)初中教师全员远程研修

初中教师远程研修参训对象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德、历史、地理、体育、音乐和美术12个学科教师。以基于新课标的课例研究为主题,聚焦新课标贯彻和混合式课例研究,主要包括学科教学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基于课标贯彻和学生学习的教学设计与研究、学科教学问题与对策、贯彻课标的混合式课例协同研究、课例研究常态化及其变式应用等。研修共50学时,第一阶段集中研修6天,36学时;第二阶段分散研修,14学时。分散研修阶段,旨在学习借鉴应用集中研修期间的成果,结合日常教学,进行课例设计与研究,并通过平台提交研修成果。

(三)小学教师全员远程研修

小学教师远程研修参训对象包括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体育、美术、品德与生活(社会)8个学科教师。研修以“用技术改变教学”为主题,开展信息技术应用理念和方法、小学应用案例、小学教师常用工具等模块的学习,推动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研修共50学时,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集中研修6天,教师根据课程套餐A自主选择具体的研修专题,36学时;第二阶段分散研修两个月,14学时。分散研修阶段小学教师将集中研修所选学信息技术应用于日常教学实践,并通过平台提交应用成果。

(四)幼儿园教师全员远程研修

幼儿园教师研修内容以幼儿园教师专业知识提升为主题,围绕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科学组织与实施,开展幼儿园一日活动流程及组织要点、生活活动中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区域活动的组织与实施、集体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游戏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和家园沟通的艺术与技巧六个专题的学习,在普及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的同时,提高我市幼儿教师实施一日活动的科学性、规范性、实效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研修共50学时,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集中研修6天,36个学时;第二阶段,分散研修,14个学时。分散研修阶段,旨在学习借鉴应用集中研修成果,结合日常幼儿园一日活动,进行实践研究,并通过研修平台提交研修成果。

二、研修时间

研修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集中研修6天,第二阶段分散研修两个月。

1、集中研修时间:

幼儿园教师:7月7日-7月12日;

高中、职专教师:7月15日-7月20日;

初中教师:7月22日-7月27日;

小学教师:7月30日-8月4日。

2、分散研修时间:暑假结束开学后。

三、研修形式

以学校为单位,集中组织在校研修。研修按照“省课程专家团队—市县学科指导组—研修小组—参训学员”的教学组织模式,依托“省教师教育网”研修平台进行。

在省教师教育网上凭已有用户名和密码登录。首次参加远程研修的教师以默认账号(身份证号码)和密码(姓名的全拼<小写>)登录,并及时修改密码。

四、研修考核评价

1、指导教师、研修组长和研修教师达到合格标准,在其信息管理系统个人账户计入相应学分。

2、市项目办将对暑期研修的所有单位进行量化考核,依据平台数据,并结合各单位研修过程中的实际表现,对于组织到位,研修有序,研修人员积极参与,认真学习的单位,将给予考核加分,评选省远程研修工作先进单位。凡出现不合格指导教师或学员的单位,将不得被评选为远程研修工作先进单位。

3、所有研修人员按照省远程研修的评优标准,依据平台数据,评选省远程研修先进个人;对于研修态度差,不听从领导和安排,被省市通报批评的研修人员,取消本年度评先选优的资格。

五、研修组织管理

1.本次远程研修实行市、镇(街道)、校(园)三级管理。市教体局成立研修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由教师进修学校牵头的“市中小学教师远程研修项目办公室”(简称“市项目办”),办公室设在教师进修学校,下设各相关职能组,具体负责我市远程研修的组织、管理、宣传等工作,对各研修点的研修过程进行巡视督导。集中研修期间,负责指导教师团队集中办公的组织、管理、服务工作。

2、各镇(街道)教育办和市属学校要成立远程研修项目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制定切实可行的研修工作计划,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加强对研修工作的管理。于7月6日前,将《2015年远程研修实施方案》和《暑期远程研修应急预案》,书面的形式(加盖公章和校长签字)报市项目办。

3.参训学校校长(园长)是此次研修工作第一责任人,集中研修期间,全程在岗。要保障教师上网学习条件,网络应达到规定标准。要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加强管理,严格按照课程进度播放视频,督促、引导教师按时收看视频、完成作业和积极参与网上研讨,保证每一位学科教师保质保量完成研修任务。

六、其他要求

1、市项目办、各研修学校做好研修的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反映教育和教师的良好形象。要安排专人负责研修的宣传报道,及时总结研修情况,及时发现研修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暑期研修期间,以研修点为单位,至少报送3篇稿件。

2.各单位研修项目负责人要保持电话畅通,每天登录研修指导QQ群,查看最新研修信息,加强过程监管和指导。请各单位负责人、管理员、指导教师加入学段QQ群(加入时注明:单位+姓名)。

3、高中(职专)学科指导教师组由市教育局负责组建。集中地点和时间另行通知。初中、小学、幼儿教师远程研修指导教师组由我市负责组建。集中地点在教师进修学校,集中时间分别为:

第5篇:信息技术校本研修总结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报修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2-0096-03

1 概述

近几年,随着个人计算机等用户急剧增多以及校园网络服务的高速发展,用户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电脑故障,但由于非专业性的原因又无从下手。在此严峻的背景下,本文来自广东理工学院的实际需求,设计并研发的计算机报修管理平台。

通过报修平台,用户可以在需要寻求计算机维修的情况下进行报修,解决了用户不知如何处理故障的难题,更提供了不用出门的便利,同时应用增添了信息平台,方便计算机协会对内外部信息的。

1.1 系统平台主要完成工作

本文以基于的算机报修管理平台,所要完成项目功能模块的需求分析、设计与实现,通过多方面与学院计算机协会的积极交流和沟通,确定对此进行来分析计算机协会的需求,并对系统进行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在此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得以实现。

系统平台上线于服务器端,用户通过浏览器即可对平台进行访问,应用从功能上主要划分为用户登录模块、报修信息模块、报修管理模块、信息模块。在项目的开发实现过程中,主要工作是能独立完成整个系统平台的开发建设。

1.2 本文组织结构

本文按系统的设计共分为六大章节,安排了下面详细的章节:

第一章分为引言,简要概括本文的背景和选题方向,综合广东理工学院计算机协会的报修管理,阐述本文的具体工作和组织结构。

第二章把系统的开发环境和相关技术作概括性介绍,详细对相关背景与技术的研究进行分析,包括软件架构、技术、前端框架、数据库应用,以及开发过程中所使用到的一些工具。

第三章主要分析系统的总体设计,同时对需求也进行详细的分析,从系统的需求中分析系统的功能,另从系统的总体设计中分析系统的非功能性,并对此功能性的需求建立相应的数据库设计。

第四章重点分析计算机报修管理系统的详细设计,然后通过系统的代码实现系统平台各项功能,对系统平台的需求,则采用总体设计和单独演示,设计出不同版块和功能,更清晰的实现系统各功能。

第五章详细分析计算机报修管理系统的实现价值,此章节对系统应用部分和实现功能进行全面直观的介绍与展示,并对系统的实效价值逐一实现。

第六章为结论和参考文献,对本文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做出总结,并提出目前系统的不足,以及本文需要借鉴的参考文献。[1]

2 开发环境与相关技术

在本章节中,主要介绍系统平台使用的软件架构、、前端框架和SQL Server技术。

1)系统软件架构

系统软件架构,本文从软件的需求中分析代码,从系统分析中体现出系统设计的价值,而从编码研发中解决系统运行和维护出现的各种问题,努力为软件系统架构的实现提供可靠的系统平台,为系统的体系结构提供稳定的支撑。而软件的使用,则需要更强大的代码来运行和应用,但为了降低开发运行和维护的成本,我们常用的浏览器,就是B/S结构最好的服务器结构,对此而言,也是为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提供更好更直接的更新改进结构。因此,我们可以要求一般用户会使用浏览器便能对本系统平台进行维护,而不需要懂得一些计算机专业代码来修改或维护。这就使得开发者在经费的使用中,可以从中减少很多费用;在系统维护和升级中,这些成本还会更少,所以维护的工作量也大大地降低;而对客户端的电脑,也简化了其中的载荷,这是开发者一直追求的系统软件架构。[2]

2)技术

是微软公司推出的新一代脚本语言,也是本系统应用平台中的最重要技术之一,以其众多的控件群组、快速的编程语言以及直观流畅的编程环境著称,基于.NET Framework的Web开发平台,能简化程序,减少使用者的工作量,并能够简单开发程序环境,对工程的整体开发更能提高效率;对ASP以前的版本,很多缺点都在新的版本中去掉,而发挥新版本的最大优点;对照Java语言,借鉴VB语言,进行过更多的开发优势,从中吸取了更多、更新的特色;系统进行时,也对ASP以前的版本进行了代码纠正。[3]

3)jQuery与Bootstrap框架

jQuery以简洁的JavaScript框架在IT领域上占有一席之地,也是一个快速方便的语言程序。用户使用中,jQuery更作为界面清晰得以使用者的厚爱,作为一个优秀的JavaScript代码库,为使用者带来全新的JavaScript框架更是一大特性。

首先,Bootstrap使用起来比较简单,操作简洁灵活,给用户使用的一大特点就是更加快捷的开发Web;其次,Bootstrap是基于HTML语言,对网页操作更加便捷;最后,Bootstrap给使用者一个全新的界面。[4]

4)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

对于现代大型的校园网应用,全体师生的访问和海量数据的存储,已成为本系统设计的一大问题,作为要解决此瓶颈问题之一,就是通过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来解决,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作为微软公司的一大数据库管理系统,它不仅推出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更优秀于之前的版本。[5]

3 系统的功能分析与总体设计

3.1功能性需求

本系统的架构和设计则采用较新的架构,基于B/S模式的三层架构,B/S模式作为一种网络结构模式,系统平台的客户端将统一,而服务器集中了系统功能实现的核心部分。而三层架构则将用户界面表示层放于首位,业务逻辑层置于中间,数据持久层则放至第三,此三层架构也来以后的系统运行提供优质的技术支持,而系统的表示层主要由g览器组成,WEB服务器上则放至业务逻辑上,持久数据库重点放至数据层之上。[6]

1 )用户登录模块:

用户登录功能是应用程序的一项基本功能。本系统平台下的操作用户为管理员,只有登录系统平台才能对系统后台进行操作。

2 )报修信息模块:

用户提供报修服务必须在报修信息模块中填写信息,系统设计时需要大量的原始数据。

报修用户通过在线系统提交报修表单,要求填写用户的姓名、地址、电话、计算机问题描述。

3 )管理报修模块:

管理报修模块即系统管理员对报修用户的信息表进行管理操作。

系统管理员拥有对报修信息表的删除、查找、修改等操作。

4 )信息模块:

信息平台即系统管理员对计算机协会的内外部消息通知的,包括会员授课消息、校内义务维修消息、协会通知信息。

3.2 非功能性需求

非功能性需求作为系统的需求分析,必须得到有力的分析说明,计算机报修管理系统作为提供大众服务,功能性需求则需要重要的补充。

1) 计算机报修管理系统的实现操作界面,必须保持一致的设计风格,统一系统的子菜单。

2)系统的报修界面设计美观,且开发为响应式布局,兼顾个人计算机和手机移动平台,对各个平台的报修进行优化,提供良好的界面体验。

3)系统必须注重用户体验和用户操作习惯,手机平台占的比重较大。

4 系统详细设计与代码实现

4.1报修信息模块实现

4.2信息模块实现

5 软件成果展示

5.1报修页面展示

5.2管理报修页面展示

5.3信息页面展示

6 总结

高校计算机报修管理是高等院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在校的师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个人使用计算机者来说,更是一项民生工程!计算机报修管理也不再是简单的人工操作,而是能发挥校园网和广域网的优势,充分利用好各网络资源。对于管理人员的压力,本系统尽量减少其工作量,而工作效率便从中得以提高,系统操作简单就是系统开发者的初衷;系统平台的实用性,就是对系统运行好坏的基本衡量;计算机报修管理系统的及时处理,便是此系统的最直接、最有利的效果检测,也是计算机报修系统开发的意义所在。

本文系统开发的背景意义来源于广东理工学院计算机协会,相关技术都是从平时教学和学习使用中,运用各种开发工具,对系统的需求进行详细的分析,在设计与实现中,综合测试了系统软件的成果展示。分章节对基于平台的计算机报修系统开发过程进行全面详细分析,将整个计算机报修管理系统分为多个模块,让每个模块都能体会出每个模块的具体功能,并且逐一进行单个模块设计,从中让模块功能正常运行。在系统完成的过程中,笔者通过不断的学习新知识,运用网站的最新知识,对框架知识的学习更是积极主动,从而让系统不断地完善和顺利运行。

本文在设计的开始阶段为了尽快获得计算机报修管理系统的需求,以模块为单位,对项目整体进行了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同时对数据库结构设计进行简单介绍,并对系统的详细设计与代码实现做了叙述,对系统软件部分中的功能,都进行简单的运行,而效果更是直接展示,为以后的系统维护提供更有保证的条件。

由于本系统尚未在广东理工学院的计算机报修管理中使用,目前尚次于研发阶段,离现实的大规模使用和操作还有一定的距离,另因研发时间过短,教学任务比较繁重的情况下,系统还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本系统也只在信息工程系的计算机实训室中运行使用。例如本文的系统有个别模板的功能较少,实际操作时需要对个别功能进行完善并加以修改;对网络要求调用的服务还处于局限的内部局域网,实际使用后的校园网和广域网要求更高。

展望不久的将来,随着广东理工学院办学的不断发展,基于的计算机报修管理平台在学院未来的发展建设中,能起到更好的挥作用,而的计算机报修管理平台能围绕满足用户需求、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进行配套设计和实施来中心,更好更直接地服务全校师生。

参考文献:

[1]徐礼金.基于J2EE框架的高校宿舍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1.

[2]张伟杰.基于iOS平台的新闻应用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4.

[3]王白娟.基于.NET技术的高校基层团学工作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科技创新导报,2010(3).

[4]曙光就在前方的博客[EB/OL].http://.cn/u/1830216477.

第6篇:信息技术校本研修总结范文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教育教育课程;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10-138-03

一、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调查

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离不开对其现状的了解和分析。笔者收集了6所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方案,从设置目的、整体课程框架、学时学分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总结教师教育课程方案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育课程的比重偏低

教师教育课程是培养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课程,也是体现高师院校“师范性”特征的主要载体。通过调查发现,教师教育课程在高师院校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偏低。尽管教师教育课程在高师院校的课程方案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但仍不及原国家教委颁发的《高等师范院校教学方案》规定教师教育课程应占总课时15%的标准。同时,各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在课程方案中所占的比例参差不齐,最高的院校达到15.1%,最低的院校只有6.1%。

(二)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类型不合理

1.教师教育选修课程设置不科学

首先,我国高师院校教师教育选修课开设门类偏少,少的开设1门,多的开设20多门,平均在10门左右,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如“新加坡有选修34门,日本22门,韩国19门”;其次,教师教育选修课内容范围窄,有的学校只设置教师教育技能选修课程,有2所学校只设置教师教育理论类选修课程;再次,教师教育选修课安排的时间短。主要集中安排在一个学期或者两个学期。

2.教师职业技能的课程设置较少

关于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的主要内容,1994年国家教委颁发《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规定:“讲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技能、教学工作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等四项。”按照这个规定,教学工作技能以及班主任技能是必须具备的职业技能,但在高师院校课程方案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从调查看来,各高师院校基本注重开设“现代教育技术”,其次是“教师口语”和“书法”;另外,职业技能类的课程数目也不尽相同,有的达到3门,有的只有1门。

3.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的内容涉及较少

通过分析6所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方案发现,只有一所学校设置了“教育法规”课程,其他院校都以“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和“教育技术”等,作为教师教育课程的主要部分,很少有院校开设“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伦理”、“教育法律法规修养”等培养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的课程。培养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的课程设置尚且如此,这类课程的教学实践更是令人担忧。

(三)教师教育实践课所占比例少、形式与内容单一

教育实践课主要是见习和实习两种形式,教育实习是衡量和检验高师院校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也是师范生走向工作岗位前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美国科南特博士说:“教学实习被认为是贯彻理论的机会―一既是理论应用价值的学习,又是学生把理论应用实际的理解的检验,可以说,未来教师能力如何是靠教育实习来检验的。”而教育实习时问的长短及安排是否合理,都会影响教育实习目标的实现与否。

调查发现,6所高师院校教育实习时间平均为8-10周,有的院校没有见习,仅8周实习,有些学校是2周见习和8周实习。除了实习准备和总结各占一周,实际上就只有6周左右。仅有的6周的教育教学实习也多数没有进行严密的安排,教育实习趋于形式化,部分学校的实习名存实亡。实习生要在短时间了解中小学的教学情况,熟悉各种教学活动的设计、班主任管理工作等,往往是好多方面还没机会尝试到,教育实习就结束了。实践课时间安排得不仅短,所占比例也小。

(四)教师教育课程信息化滞后

近年来,高师院校虽然也引进实现教育信息化的设施,但是在课程信息化方面做的功夫不够,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效果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在课程信息化建设方面,一些研究者在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课程整合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和宝贵经验。但是,研究者所关注的整合是建立在对信息技术工具性认识的基础上,因此,这种整合仅停留在课程实施的操作层面上,没有深入到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内核之中,即学科课程体系和文化之中。同样,信息技术文化的内涵也没有根植于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之中。因此,高师院校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课程的整合没有质的改变,教师教育课程信息化的目标很难实现。

通过实地观察也发现,大部分教师教育课程的任课教师缺乏对学科课程信息化内涵的了解,认为学科课程信息比就是在学科课程实施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明显的特征是在学科课程教学中传统的教室换成了多媒体教室,文本教材换成了计算机课件。这些现象说明教师教育课程的任课教师缺乏对信息技术文化在促进学科课程体系改革中作用的正确认识。

二、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教师教育课程定位出现偏差

我国高师教育长期以来比较注重学术性,忽视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和师范性,使得多数高师院校重视学科知识的传授,偏重于按学科专业模式来培养师资,忽视学生作为准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因此,高师院校培养的学生出现专业口径过窄、知识结构单一、综合能力欠缺等问题。

由于这种重学术性轻师范性的观念,使得现有的课程设置离开了培养中小学教师的基本目标,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偏差和失误。在整个高等师范课程体系中,学科专业课程被视为主干课程,是基础的和必要的,教师教育课程则是辅助的,有些高师院校只是赋予它们专业课之名,而无专业课之实,不起决定作用的。因此,我们需要对教师教育课程进行重新定位与认识,从宏观上将师范教育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其微观价值也同样不可低估。

(二)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缺乏理论研究

我国课程理论专家王伟廉所说:“改革开放以来,整个高校改革都碰到理论滞后于实践的问题,虽然近年来加快了研究的步伐,但因为历史欠账太多,理论仍然很不成熟,尤其在课程领域更显突出。”同样,我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也不例外。从现有文献资料看,国内研究者主要停留在对国外教师教育课程的介绍和借鉴。因此,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呈现出以下问题:有的高师院校忽视了对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有的高师院校主要以教育学科体系为基础设置教师教育课程。缺乏对于为什么要设置某类课程、课程之间有何关系、增加或减少课程有何依据等深层次问题的思考。另外,诸多高校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偏重每门单独课程,即“微观课程”,很少触及课程总体或结构,即“宏观课程”,较少专门从设计这一角度来对教师教育课程进行分析和讨论。可以说,目前的教师教育课程领域课程设计还是一片较为“贫瘠”的土壤。近年来,我国的很多高师院校在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上不断推陈出新,由于缺少成熟理论的指导不可避免地呈现出诸多不合理、不规范的现象。

(三)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缺乏合理的逻辑

20世纪80年代,随着课程民主化的兴起,原来过度集中的课程权力逐渐被下放到高师院校。但是,习惯了被动自上而下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的高师院校,对如何发挥学校的资源优势和特色来设计课程感到茫然。

当然,部分高师院校也进行了新的尝试,开设了一些新的课程,但课程设置却不合理、不科学。面对课程设置,“很多人固执着一种传统的见解,认为小学课程设置应该是学生中心,中学年级越高,越应该学科中心,大学则完全可以学科中心。这也就是说,大学的课程设置不必考虑学生的发展特点”。因此,正是持有这种错误观点,高师院校的课程设置随着教育学科的发展而逐渐膨胀,课程设置的决策范围也只有少数高职称教师。“尤其是高校扩招以后,许多学校已将提高质量的目标转向到考虑怎样在现实有限的条件下,尽量将计划中的课程全部排出,至于课程安排的科学性、规律性更是无法兼顾”。

(四)高师院校教师信息素养偏低

当前,我国多数高师院校缺乏对教育信息化的理性认识,缺乏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对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等一些问题的研究。陈旧的教育观念致使教师教育信息化意识淡薄,缺乏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应有的激情。一些教师也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但只会制作简单的教学课件,不擅长运用网络获取、重组、传递信息,缺乏应有的信息素养。

三、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对策

(一)增加教师教育课程比重,调整设置类型

培养高素质的教师离不开优质的教师教育课程支撑,因此,在设置教师教育课程时,要改变过去以“学术性”为主导的取向,要真正从《教师专业标准》的角度去构建课程体系。首先,要加大教师教育课程在教师培养课程体系中的比例,增加教师职业技能类、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课程。其次,要设计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这种选修课应该是必修课程以及规定选修课的必要补充,让学习者按照自己的意愿支配,能选择自己感兴趣、发挥自己特长的课程。一般这种选修课最好只规定选修的最低学分或者选修的范围,而不应该硬性规定具体的学科。所有的选修课程都是开放的、流动的和发展的,学校应该根据每年学生选修的具体情况不断进行调整或重组,新的课程、新的研究成果将不断地引进课程体系,陈旧过时或脱离实际或不受学生欢迎的课程将不断被淘汰。总之,使课程更有弹性,变得更“活”正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再次,均衡设置教师教育课程类型。不同的课程类型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具有不同的价值和地位,对未来教师素质的形成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主要有两种划分方式:一是分为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二是分为理论课、技能课、实践课。这些课程的主导价值各不相同,需要处理好彼此间的关系。

(二)重视教师教育实践课程,提高师范生专业实践活动能力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传授知识,还应灵活扮演各种角色,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些能力的养成,需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职前教育实践活动。正如佐藤学所说:“教师是以经验的反思为基础,面向儿童创造有价值的某种经验的‘反思性实践家’,其专业成长的性质是,在复杂情境的问题解决过程中所形成的‘实践性认识’的发展。”近些年,教育信息化对传统教育教学提出新的挑战,要求师范生具备更高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因此,高师院校应重视教师教育实践课程,提高师范生专业实践活动能力。

在设置课程时,首先,延长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的时间。只有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来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才能深入了解中小学教师的实际工作,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其次,丰富教师教育实践的内容和形式,将校内模拟实习、集中见实习、分散见实习、顶岗实习结合起来。再次,在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方面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倡导案例式、参与式教学,让师范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中提高专业能力。还要结合具体课程,设计一些技能、才艺竞赛活动,打破封闭、僵化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以开放、灵活的课程形式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活动能力。最后,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考虑理论与实践交叉的课程内容体系。教育科学是一门应用性强的科学,教师职业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职业,教师专业化发展不是一个由理论学习到实践学习的线性过程,而是一个理论与实践交织渐进、交叉互动的过程。因此,教师教育课程设计不能片面地突出实践性,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要考虑理论与实践交叉的课程内容体系,提高课程的实效性。

(三)丰富课程呈现方式,优化课程实施策略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的呈现方式由以印刷形态为主向数字化形态为主的方向发展。因此,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师教师教育课程的内容呈现方式也应发生转变,不能仅仅是单一文字稿本的呈现,要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多种媒体元素融合进课程中。教师教育课程的内容呈现要具有多维性和灵活性,要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方式相互融合起来,而不能仅仅偏向于某一种方式。

通过教育信息化,在课程实施中引入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利用包括网络和学校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方法和途径,关注知识的发生、形成和应用的过程,使学生学会学习,形成终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四)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信息化教育意识

,教育信息化使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发生重大变革,教师教育课程教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学思想、师生思想、人才思想,以正确的思想观念指引教育活动。教师不仅教学生专业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中学习研究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培养出具备信息化专业素质、专业洞察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专业智能型教师。教师应更新观念,主动在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技术,迎接教育信息化的挑战。

教师要掌握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虚拟仿真技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教师教育课程教师更要重视终身学习,研究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研究教育信息化下的教学新模式,积极参加教育培训、教学竞赛、教学评估等活动,吸收转化教育信息化的成果。教师要具备创新意识,以科学研究、科学创新为基础,培养具有专业创新精神的人才,努力成为一名具有信息化意识的高素养教师。

第7篇:信息技术校本研修总结范文

关键词:以校为本;新课程;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6-0269-03

在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信息技术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内容、课程体系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最终目标是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比传统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新课程改革提出“信息素养”为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培养,我们的信息技术教育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因此当前的信息技术教师要想胜任新的教学工作,必须坚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然而,信息技术教师在长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队伍的一些特点,如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相对较低,教师个体之间差异明显等。由此提出了针对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需求而开展的校本培训,我们认为新课程改革下的校本培训将成为促进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从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出发,结合信息技术课程改革中对信息技术教师的发展需求,分析信息技术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校本培训的实施建议,以期对中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概述

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是专业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过程。现有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可概括为:

1.入门培训专业发展模式。对于新入职教师一般设置岗前培训,即担任教师正式上课之前的培训教育。这种新任教师培训模式,大致有三种情况:老教师传、帮、带方式,教师集中培训方式,新教师专业研修方式。教师入门培训专业发展模式可以有效促进新教师培训工作的全方位深入展开。

2.以高校为依托的专业发展模式。依托中小学教师部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目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培训可以高等教育机构为培训基地,在高等师范院校及综合性大学教育学部实施。以高校为依托的专业发展模式具有较强的学科理论优势,可使教师系统地学习信息技术专业理论知识。但由于高校教师在长期教学过程中相对封闭,会导致其专业培训经常会一定程度地脱离真实一线教学实际。

3.校本培训模式。校本培训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英国等国家提出,“校本”表示“以学校为根本”、“以学校为基础”。校本培训是指以学校为单位,面向教师的学习方式,内容以学校的需求和教学方针为中心,目的是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此外,校本课程是一种新的课程领域,基于学生的直接体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验对知识综和运用的课程。它的基本学习方式是探究学习。

我国“校本培训”的概念最早是在1999年教育部《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意见》中提出的,根据素质教育发展学生个性专长和创造能力的要求,校本培训要从改革传统的课堂灌输式传授知识的陈旧方法入手,攻克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以此谋求学校素质教育的办学特色;建设一支具有健康的心理品质、健全的人格、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较强的创造能力的有特色的师资队伍。

二、校本培训中出现的问题及实施建议

校本培训作为一种未来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形式,比较符合我国地域分布广、培训任务重、经费短缺、保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等实际情况,成为一种与离职培训优势互补的运作方式,一经提出就受到广泛重视。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学校对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关注较少,认为信息技术教师只要技术好即可,学校没有组织专门的信息技术教师科研活动;很多学校只有为数不多的信息技术教师,学校常采取的办法是让信息技术教师参加通识培训或者其他理科教研组培训活动。但是信息技术学科有很强的学科特点,信息技术教师即使参加了通识培训,也很难将新课程理念落实到自己的教学实际中;由于对信息技术课程解读不到位,信息技术教师培训内容的制定往往局限于专业知识的技术内容,认为信息技术教师就是以学习“技术”为目标的,培训主要内容是课件制作、网络技术等,很少涉及到教育理论、学科教学论、教学法等方面的内容。然而,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显然与信息技术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有本质区别,信息技术教师不仅需要完善和提高信息技术学科专业知识,在新课程背景下,更急需在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育理论等方面进行全面学习。针对这些问题,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提出如下实施建议:

1.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作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各个学校在新一轮校本培训、校本研修中都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形成了一些有代表性的研修成果,取得的成果和经验本身就是很好的研修资源,无论是成果本身还是创造成果的信息技术教师,都可以在学校中发挥示范作用。可以以学校网站为主阵地设立信息技术教师论坛,探讨教育教学规律,分析教育教学现象,发表教育心得,激发创新思维,提高专业发展水平。可以开展主题教学研讨和技能培训,帮助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技能、现代教育技术和课堂教学整合的能力,引导教师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育教学行为,并对教育教学问题进行实践、分析、反思、总结,促进教师综合能力的提高和专业化成长。可以以课题为载体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科研基本理论及方法的培训,指导教师有效地开展教育科研,将教育科研工作融入新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步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所以,各学校不但要加强校本培训和校本研修的组织活动,更要重视对研修成果的总结,经由合适的方式向其他学校进行成果共享和传递,以扩大社会影响力和认可度,引导全体信息技术教师走研究型教师专业发展之路。学校也可以定期聘请校内外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教师、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以扩展教师们的视野,提高教师们的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2.校校联合的校本培训。由于部分学校信息技术教师较少,没有学科带头人,校本培训难于组织和管理,学校很难建立完善的校本培训体系来促进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因此,在组织形式上,可以以各个学校为单位,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学校为基地开展校校联合的校本培训。学校逐步加强与其他兄弟学校、联谊学校的合作,充分利用兄弟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资源,拓宽校本培训的师资渠道,增加教师培训机会。虽然不同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需求会不尽相同,但学校的发展现状决定了必然有着很多共性的发展需求,如新课程理念的学习、教学内容的更新、经典教学案例的分享等,通过校校联合的校本培训方式,可以有效地组织各个学校之间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师进行交流、合作和共同发展。可以选择一所固定的学校作为区域培训的基地,可以在几个学校之间轮流组织开展实施,也可以根据学校自身的情况有针对性地独立组织教师开展培训。在校校联合的校本培训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各地区的特点和各学校的优势,灵活开展校本培训活动。

3.以新课程改革为中心,适度延伸培训内容。校本培训的内容应以信息技术课程改革为中心,在新课程理念、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理论方面作适度延伸。不同学校、不同个体的信息技术教师的需求不尽相同,校本培训内容应根据需求不同灵活设置。学科专业知识包括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信息文化、信息技术前沿等多类问题,涉及到相关教育教学理论、学科教学理论、学科教学法更是种类繁多。那么,如何处理好校本培训中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呢?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是一个大的背景,在这个背景下的部级培训、省级培训等集中培训都必将围绕新课程改革进行。在这个改革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师校本培训的目的之一是将集中培训的课程理念在教学一线中得以实践,使更多的信息技术教师真正参与到新课程改革中,实践到新课程改革中。因此,校本培训的内容应该以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为中心,在具体设计培训内容时,将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理论方面作适度延伸,包括加强师德修养、更新教育观念、加强专业基础和更新专业基础和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

4.提供培训实施保障。通过校本培训,调动和发挥学校和教师层面的积极性,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但无论是学校自身组织培训还是校校联合的形式组织实施校本培训,只靠学校和教师的自发行为是不够的,必须有市地教育主管部门的人力和财力等资源的支持保障才能保证校本培训的顺利展开。例如,请专家或者市地教研员等参与培训,有时需要通过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协调和组织。因此必须有地区教育主管部门的行政推动、区域推进、学校支持和教师主动参与,才能确保信息技术教师校本培训的有效实施。

5.建立健全校本培训档案。校本培训档案可以包括:①成立校长为组长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及职责。②各项规章制度。③培训计划(培训的专题名称、培训的目的要求、参加培训的对象、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培训的具体时间安排、培训活动的保障措施以及每次培训活动的组织者)。④校本培训活动记录(培训活动的地点、培训活动的日期与持续的时间、培训的主题、培训活动的组织者和主讲人、培训活动参与者的签名记录、培训的主要内容)。⑤校本培训教材(含录像带、光盘、软件)及其他文件资料。同时要建立校本培训教师个人档案,包括参加学校集中培训情况记录、自学笔记、听课笔记、上公开课教案、个人课题研究情况等。⑥建立考核与奖惩制度,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实行过程监控与结果考核,将考核结果纳入教师业务考核内容。

三、小结

本文以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对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根据现有校本培训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校本培训中的一些实施建议。校本培训既是一种模式,更是一种思路。通过校本培训可以加深对课程改革的理解和支持,进一步学习课改理念,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校本培训,将课程改革的理念深入到教学第一线,深入到学生的课堂实际教学中,推进课程改革稳步、快速、有效地前进。在学校内营造一种研究和创造的氛围,提供环境支持,使教师边行动边研究,在实践中落实新课程理念,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为新课程实施提供反馈。围绕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以校为本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仍然是今后研究的重点之一。

参考文献:

[1]郭莉.现代信息技术在新形势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2,(6).

[2]李方.浅谈教学技巧的形成基础―教学反思[J].教育研究,2009,16(8).

[3]武博、宋智勇.浅析教学反思技能[J].新课程研究,2009,(8).

[4]于环宇.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协作学习设计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人学,2009.

[5]赵可心.信息技术课程的协作学习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人学,2008.

[6]蔡笑岳.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科研[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

[7]张伟.自我反思 同伴互助 专家引领―谈校本教研的三个基本要素[J].吉林教育,2006,(3).

第8篇:信息技术校本研修总结范文

关键词:科研管理;需求分析;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3) 01-0163-02

1 科研管理系统的提出

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对于一所高等院校来说,学科门类多,科研项目及成果所涉及科学领域较广,其数量亦比较大,这给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山东协和学院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普通本科高校,建校于1993年。学校下设机电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护理学院、医学院、人文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基础部等9个二级院部。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坚持以研促教、以教促学。建立健全系列配套规章制度,实现了科研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加大扶持和激励制度,鼓励教师参与科研,调动了广大教职工投身科研工作的积极性。目前,学校共承担省级科研课题14项,厅级科研课题33项,出版学术著作4部;获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7项;获山东软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学校科研工作虽然取得明显成绩,但科研管理手段相对滞后,学校科研管理工作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人工来进行,即先由科研处管理人员下发科研通知及项目类别,教师个人通过填写相关表格完成项目的申报,科研处收齐全校的项目申请表的电子版和纸质版后进行审批,对科研成果信息进行人工分类、核对和汇总,然后核算教师的科研工作量。这种方式不仅给学校的科研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因此,为能使科研管理人员系统的跟踪掌握所有科研项目的各阶段情况,利用先进的IT技术建设一个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已是大势所趋。通过科研管理系统建设,可以实现对学校科研工作的网络化管理、科学化管理。

2 科研管理系统可行性分析

2.1 技术可行性。山东协和学院校园网建设先后累计投资近一千万元,实现了网通和CERNET的双线接入,在同类院校校园网建设中处于领先地位。目前学院校园网已基本上覆盖了全校园,实现了楼宇之间千兆互联、百兆到桌面、三校区的同城互联,为学生、教师的网上学习、交流和科研活动提供了便利。

学校下设的网络信息中心及计算机学院,教职工均为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并有大多数人员曾亲身参与了学校的科研工作,对协和学院科研管理系统的需求及学校科研管理的业务流程有深刻的了解,为科研管理系统的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

2.2 经济可行性。目前,学校对科研工作非常重视,对各科研项目都提供了一定了人员及经费支持,况且学校内部计算机专业人员就可以对该系统进行开发,总体成本不会很高。

2.3 社会可行性。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科研项目越来越多,如果靠传统的人工管理档案的方法势必产生极大的工作量,更容易产生差错。科研管理系统能够对每个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管理,通过统一的数据模型,提供了与项目相关活动的准确的各角度视图,使科研主管部门能够为项目分配合适的资源,确保项目能够按计划实施。从而提高各项目组的科研能力及效率。所以一款能自动实现科研管理工作的系统的推出势必受到大家的欢迎及肯定。将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3 科研管理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3.1 科研项目管理:主要包括:项目申报通知、立项管理、项目评审、合同签订、开题、建立课题信息、结题、经费管理、课题信息查询等。

3.2 科研成果管理:包括成果申报、成果审核登记、查询。对每个登记的成果来说,包括成果登记基本信息、成果主要完成人员信息和成果主要完成单位信息。并能统计各种成果信息,对其能进行修改和删除。

3.3 成果获奖管理:包括奖项申报和成果获奖两部分,并能进行查询、修改及删除。

3.4 技术合同管理:完成对技术合同信息的管理。能够对技术合同信息进行登记、查看、修改及删除。

3.5 论文论著管理:完成对论文论著信息的管理。能够对论文论著信息进行登记、查看、修改及删除。

3.6 量化管理:建立科研成果的量化评估指标体系,对各单位、个人科研业绩进行核算,实现了科技人员工作量、成果水平的评价、重点学科的量化评估。研究机构的量化评估。

3.7 成果专利管理:包括专利申报和成果专利记录两部分,并能进行查询、修改及删除。

第9篇:信息技术校本研修总结范文

新的世纪,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每一位现代人必须掌握的工具。今年初国家教育部明确规定普通高中最迟于2001学年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但是,由于目前高中教育评价机制、硬件条件、师资和教材等问题的限制,使得信息技术教育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有不少疑虑需要解决。主要有:1、如何确定信息技术课在普通高中教学中的地位?2、高中信息技术课教什么?3、高中信息技术课怎么教?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首先要确立信息技术课的基础性工具性学科地位。二、要坚持正确的教学方向。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并重。三、规范学科建设,实行多层次教学。一是要科学规范高中信息课的教学目的、指导思想、内容体系。二是教学形态和教学内容必须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三是要坚持培养能力与开发智力并重。四、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水平。我们要积极开展信息技术课教学模式和理论的研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

疑虑

分析

对策

[正 文]

新的世纪,信息社会已经来临。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已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工作与学习方式。为推动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迅速发展,国家教育部于今年初制定了《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全国普通高中最迟于2001学年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各级学校也开始给予重视,不断增加投入、增加课时。但是,由于目前普通高中的评价制度并没有根本的改变,普通高中实际开设的信息技术课,普遍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有不少的疑虑需要解决。如: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的地位问题,信息技术课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开设信息课的现实意义问题等等。本文将就这些疑虑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解决疑虑的一些看法,与同仁们共勉。

疑虑之一:如何确定信息技术课在普通高中教学中的地位?

多年来,虽然说从中央到地方、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到学校、从教师到家长,都一致认为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是进入二十一世纪的通行证,是未来社会每个人必须掌握的。但是,由于高校招生制度没有根本的变化,进入高等学校深造仍然是每个进入普通高中学生的唯一首选。不纳入高考,不计入高考总分,在这个仍然以高考质量评价一所高中办学水平的时代,使得考生和学校不得不急功近利,从思想上和行动上不重视信息技术课。造成的直接后果是不少的学校将建立微机室、校园网仅仅作为标榜现代化的摆设,学生将进入微机室上课当作放松自己、玩玩游戏的好去处。信息课、信息课教师在普通高中的地位都比较低下。这显然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要求是不相符的。

    疑虑之二:高中信息技术课教什么?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也是一个争论很多的问题。由于缺乏明确的要求和相对统一的教材,加上各个学校的硬件条件的限制,各个学校课程的设置都不一样,选择的教学内容差异很大。有的侧重于理论知识教学,重点对学生进行计算机基本结构和计算机语言方面、程序设计的教育。有的侧重于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计算机这?quot;工具",重点对学生进行计算机操作和应用方面的教育,把计算机看作一个辅助工具,掌握使用这一工具的方法和要领。有的二者兼而有之。如何根据学生和学校的实际,选择既适应现有的硬件条件、又适应时展的需要的内容,确定好教什么,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疑虑之三:高中信息技术课怎么教?

由于高中信息技术课开设的时间不长,属于一门新兴的学科。对于究竟应该怎么教,目前,既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学,也没有一个专门的教研机构组织研究,更没有一个系统的理论作指导。另外,由于信息技术课在普通高中所处的地位,许多的信息课教师长期处于教学辅助的地位,更多的陷于事务性的琐事中,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深入研究信息技术课本身的教学。同时,学校也很难吸引水平较高的计算机专门人才。使得目前对于信息课究竟应该怎么教的问题研究得很不够,教学效果不佳。

从上述我们可以看出:目前,高中信息技术课的现状并不乐观,急待改观。要改变这种状况,消除疑惑,笔者以为:

    一、首先要确立信息技术课的基础性工具性学科地位。

计算机(信息学)课程必须作为基础学科,这是时代对我们高中教育的课程设置的要求,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小学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计算机信息技术将不但是学校教育中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习效率的有力工具,更是学生离开学校以后继续学习和工作的基本工具。我们必须逐步确立其在高中教育中应有的工具学科地位。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以作为其继续学习和工作的基本工具。学校一定要切实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提高全民族素质、以及祖国未来的发展出发,全面落实好《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确保经费、课时、教师到位。在适当的时候,国家可采取考试杠杆的作用,将它纳入高考的范围,促使其真正得到落实。

    二、要坚持正确的教学方向。

高中的计算机教育应侧重于基础教育。《指导意见》将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表述为: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计算机基本结构和计算机语言方面的教育,以使他们了解计算机的工作系统,为将来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打好基础;另一方面应着重对学生进行计算机操作和应用方面的教育,把计算机看作一个辅助工具,掌握使用这一工具的方法和要领,侧重于如何使用计算机这个"工具",以便将来进入大学或工作岗位时,对那时的学习环境和工作环境、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有一个超前的基础教育。因为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程度的迅速提高,几年之后,在学习、工作中一定会被广泛应用。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要有超前意识,让学生接触到代表计算机操作系统发展方向的操作环境并掌握几种最常用的应用软件。这种面向应用、面向未来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是我们所必须坚持和提倡的。

    三、规范学科建设,实行多层次教学。

1.计算机学科建设要规范化、科学化。

高中信息技术课正在逐渐成为(有的地区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工具性学科,其教学目的、指导思想、内容体系不能再有随意性,必须规范、科学。国家教育部应进一步对高中计算机课程的地位、性质、目标、内容作出具体、明确地规定。同时,要求各地以此为依据编写教材,教材建设实行"在统一教学基本要求(即统一教学大纲)、统一审定的前提下,逐步实行多样化"的方针,规范信息技术课的教材。

2.计算机学科教学要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一是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都要统一到《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上来。《指导意见》上规定的基础知识、操作和应用作为基本教学内容,全体学生必须掌握。

二是采取多样性的原则,一方面要坚持课程形态的多样性,即分设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必修课是对全体学生的要求,选修课和活动课由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爱好、兴趣自由选择。另一方面要坚持学习内容的多层次,根据学生原有的基础,以及心理和生理特点、兴趣、爱好和认知能力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例如,必修课(面向全体学生)只学习基本的常识、操作和应用;选修课和活动课(面向少数有兴趣的学生)学习较难、较复杂的包括程序语言在内的内容,为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打下基础。

3.计算机学科教学要坚持培养能力与开发智力并重。

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我们的教学内容不可能完全跟上这种飞快的发展速度,只能择其最基本的、有利于了解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趋势、有利于进一步学习的内容,而在教学的方法和目标上,主要应着眼于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不应只计较点滴知识的得失,要使学生通过计算机学科的学习能具备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能力,适应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四、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水平。

1、建立自上而下的信息技术教研机构。

目前,各级教研部门均没有设立专职的信息技术教研员,其职能通常由劳技教研员兼任,由于信息技术专业性强的特点,使他们很难组织起有效的教研活动。学校一般也未设立信息技术教研组,缺乏教研的氛围。我们要建立系统的信息技术教研机构,定期组织教研活动,切实加强对信息技术课教学的研究,建立一套有指导意义的信息技术的教学理论,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效率。

  2、加强师资建设,提高师资水平。

高质量的教学要靠高水平的教师。目前,由于专业人才缺乏,信息技术课的教师多半是半路出家,专业素养不高。要解决这一矛盾,我们必须采取分层培训、逐步提高的原则,开展多种形式的岗位培训,尽快建立一支业务精良、敬业爱岗的信息技术教师队伍。要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师的地位,吸引更多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投入到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中来,以满足信息技术课教学的需要。

3、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