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语言文字训练范文

语言文字训练精选(九篇)

语言文字训练

第1篇:语言文字训练范文

[内容]

1996年,我省小学语文教学在教改方面最突出的成绩,就是“语文教学一定要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观念已成为全省绝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的共识。尤为难得的是,广大教师在各自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创造了许多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好方法、好经验。但是,在每一堂课的40分钟里,如果要真正落实语言文字训练,还需要在时间、精力、群体研究上付出更大的代价。实际教学存在的问题表明如何加强语言文字训练,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因此,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应该继续在加强语言文字训练上下功夫,动脑筋,想办法,出经验,真正使语言文字的训练可操作,有模式,落实处,见效果。

课堂教学是学科课程的主渠道,也是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主阵地。首先必须把握好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和基本摸式。我们认为,在教师指导下的读书、思考、交流、练习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在这里,读书是基础,思考是关键;交流能让学生在童心童语的氛围中互相启发、互相学习,发挥班级授课的忧势;练习则使知识得到巩固和积累,并转化为能力,让学生开始初步的运用。很明显,这些环节都是以学生为活动主体的。因此,如果教师的指导基本得法,就能大致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步入语言文字训练的轨道而不致陷入“发胖式分析”的歧途或重蹈“满堂灌”的覆辙。当然,“教师指导”是至关重要且需精心设计的,否则,训练的效果就会不佳。这里,首要解决的又是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问题。从我省许多老师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课堂教学经验来看,先扫除障碍(生字、难词、有关背景、知识等),重点抓好识字写字;接着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结构;继而精读课文(或片断),侧重语言训练;之后勤读背诵,加强语言积累;最后迁移练习,促进语言运用,应该是我们语言文字训练课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当然,模式的把握和运用也有高下智愚之分。但只要牢牢把握这一摸式中的后三个重要程序,做到语言训练(包括分析比较)有重点,勘读背诵(全文或片断)有积累,迁移练习有运用,那么,语言文字训练的目标不难达到。

其次,要真正落实好语言文字的训练,在具体操作上应提出一些根本要求和硬性规定。比如,40分钟的课时目标要明确单一,除了思想感情教育方面的教学目标外,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目标要非常具体且数量不能过多,最多也不应超过三项。因此像作文训练课“教会学生按人物动作的先后顺序说。写,语句通顺连贯”的课时目标是订得具体且切实可行的,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课时目标却订得高而空洞、大而抽象。再如,“以读为本”、多读课文是一节成功的小学语文课所不可缺少的。在小语课堂的40分钟内,如果听不到琅琅的书声,那就很不好了。因此,每一节课,学生至少应该有10分钟以上的时间用来读书,包括朗读和默读。这样,到课文教完时,我们期盼“低年级学生对全篇课文,中高年级学生对重点句段能背诵”的要求,不仅可以达到,而且不增加学生的课外负担。又如课堂练习,包括书面练习,每节课也都应有具体安排。现在有一种把书面练习都放在课外的不良习惯,这实际上增加了学生的课外负担。从语文的角度来说,小学课外的语文学习应是阅读课外读物和自由练笔,所以我们认为书面练习,包括作文一般都应在课内完成。还有,指导学习方法,这既是完成中小学语文教学要使学生最后能做到“自能读书”广自能作文”的目标所必需,也是提高语言文字训练效丞所不可缺少的。最理想的学法指导应该是全盘考虑、分项设计,做到有序、有机的渗透。即使眼下一时达不到,我想也应该增强学法指导的意识,做到对单元、课文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学法指导,力求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基本掌握一般的学习方法、学习语文的方法和形成良好的读写习惯。在指导学法的随机渗透和专课讲授两种方法中,我们更加提倡前者,它更便于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在参与领悟、体会、总结中,更加深刻、更加具体地把握祝。

为了保证以上这些根本要求和硬性指标的达到,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还必须注意一些问题。第一,应精当讲解。每节课不论是思想内容的理解,还是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训练,教师的讲解都应当十分精要和恰当。当前在这方面的一个通病,是凡事均搞“联想”、搞“发散”。“联想”、“广发散”是思维训练的极好形式,但运用必须适度,以教材允许和学生能做到为宜。第二,要精简提问。提问力求具有启发性、导向性和示范性。有的地方为了克服以“提问式”代替“启发式”、以多提问来酿成“课堂活跃”的弊病,硬性规定一节课中老师提出的关于内容理解上的问题一般不超过五个,但却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是有一定道理的。第三,必及时反溃教师对学生的朗读、答问、提问、交流,要及时进行评价,组织学生讨论,对的肯定,错的纠正,并简述原因和方法。这是提高训练质量和效率的最好契机,最能给学生──不止于答间的个人,而是全体──以深刻的印象。高明的教师是从来不放过这一时机的。书面作业完成后,应要求学生自我检查或互相检查,然后尽可能地有重点地在课内评价和反溃第四,有自学时间。这里的自学是指预习,朗读前的准备,回答问题前的思考,查阅资料、草拟提纲、质疑问难等学生个别的学习。这种学习是不可缺少的。它是训练过程中知识和能力内化的必经途径,也是课堂教学中“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体现。学生自学时,教师要巡视指导,矫正反溃。

第2篇:语言文字训练范文

读篇课文,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课文的美,语言的美。范读、配乐朗读、诗朗诵、讲故事,都是教师常采用的方法。在教《鸟的天堂》中,学生读描写大榕树叶子的第八自然段时,我指导学生:要把能突出榕树茂盛的词语读重音,为了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要一边读一边想象榕树一点一点长大的样子。

二、理解课文,品味重点词语

对课文有了整体感悟之后,开始分析理解课文,这时要指导学生抓住和玩味重点词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如教《狼牙山五壮士》第四段时,我是这样训练的:(1)边读课文边画出描写班长动作的词语,并讲讲这些词语的意思。(2)思考课文中哪些词语用得好,好在哪里?

三、联系上下文,体会真情

《月光曲》里写贝多芬走近茅屋时琴声突然停了,屋里传来了兄妹俩的对话。这段对话的最后一句是妹妹说的话:“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师问:“‘随便说说’是什么意思?”生答后,师让学生找出“随便说说”指的是刚才说的哪句话。生指出是“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接着再问:“盲姑娘是真的这样随便说说吗?”生答说:“因为曲子非常难弹,她非常渴望能亲耳听到贝多芬是怎样弹的。”师接着问:“既然不是随便说说的,她为什么又说‘随便说说罢了’呢?这说明了什么?”

四、多种方法,积累运用语言

第3篇:语言文字训练范文

关键词:作文;训练;积累;综合素质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张中行先生在《作文杂谈》中阐述道:“所谓作文,不过是把经过自己构思、自己组织的话写成书面形式的一种活动。”这样看来,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和亲身经历的事情经过自己的构思和组织,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过程。而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的过程要求我们教师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上,在作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一、广泛阅读,注重积累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就是说,积累语言材料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多读,多读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也是现代心理学充分肯定的一种语言学习方法,对学生的作文素材的来源大有裨益。学生读熟了文章、积累了词汇,可以出口成章、落笔成文。学生在读文的过程中不仅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精妙,而且提高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为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我每天利用晨会组织学生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并在班级设立图书角,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意林中漫步,在书海中徜徉。真正做到“广泛阅读,不断积累”。

二、以日记为载体进行简单而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丰富多彩的生活能给孩子提供大量的写作素材。在作文训练过程中,我注意抓住有利的契机,指导学生观察生活、描写生活,在写作中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虽然也是“作文”,但要求比作文训练的要求要低,学生容易达到要求,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也消除了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在生活中我还注意抓住一些有意义、印象深的事让学生在日记中记叙,经过一次次锻炼,学生的作文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提高学生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在作文教学中,我通过讲故事、举实例,要求学生在习作中注意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不断提高他们驾驭文字的能力。例如:我给他们讲《一点值万金》《一字毁千军》的故事。他们听得津津有味,他们从故事中受到深刻教训,从而懂得做任何事都不能忽视细节,要从细节做起,至始至终保持认真严谨的态度,因为细节决定成败。

四、在作文修改中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

在作文教学中,我更注重让学生学会修改自己的文章,在千锤百炼中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

1.通过朗读来修改作文

习作完成后好多同学喜欢边默读边修改,可这种方法不是最好的。默读速度快,加上文章是自己写的,比较熟悉,有些错误常常忽略。而朗读则不然,速度较慢,易发现错误,同时通过文章语气、节奏、语感等来检查语句是否通顺、流畅,文笔是否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流畅动人的地方一定是成功的。

2.通过同学互相交换作文来互评互改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有时达不到理想效果,究其原因,是知识面窄或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看作文,有一定局限性。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所以可让学生3~4人一组阅读修改他人作文,集思广益,这样才能把作文改到最完美。

3.通过教给学生修改符号使他们能正确修改自己的作文

有些学生对一些常用的修改符号还认不全或不认识,更谈不上运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作文了。所以教师要把常用的修改符号教给学生,如:删除号,增补号……让学生学以致用,这也是我们语文老师的职责。

4.指导学生从几个大的方面去修改自己的作文

①把用词不当、不准确的地方改准确。②把不通顺的句子改通顺。③把长句改短句。④删去重复嗦的词句。⑤增添一些词句。⑥改正错别字和使用不当的标点符号。

5.结合名人故事对学生加以熏陶,培养学生“乐于修改”的品质

唐朝诗人贾岛在作《题李凝幽居》一诗中有这样一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他不知该用“推”好还是“敲”好,正在驴背上反复做“推”和“敲”的动作时冲撞了为官的韩愈,韩愈弄明事情的真相后,帮他解决了难题,“敲”字比“推”字好。所以才有文章要经得起“推敲”的典故。因此,适时结合名人故事陶冶学生的情操,对于学生“乐于修改”的品质及字斟句酌习惯的养成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第4篇:语言文字训练范文

关键词:语言;接触;学习型课堂

著名语文教育家顾黄初先生指出:“要谋求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要教学生掌握好语文工具,我们的思想就要向广阔的生活审视,要着重语言的掌握。”事实上,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就是使学生具备听、说、读、写等基础学力,同时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任何语文教学,只要脱离了这一点,就肯定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在课堂操作中落实与文本、与语文、与语言、与文字接触这一目标,从而引导学生积累语感,培养真正的语文能力呢?笔者很有幸听到了两节从化市举办的关于学习型课堂的研讨课例。在这两节同为《老人与海鸥》的课例中,两位教者对上述问题做出了很好的诠释:

一、以生为本,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

学习型课堂,要求我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在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的活动中,以语言训练为主线,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并在主动参与中掌握学习方法,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在这两节课例中,教者运用了大量的语言训练,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语言作了一次亲密的接触。

(一)落实语言文字训练,达到语文训练与思想教育、情感熏陶相统一

[片段]老师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文中能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们老人和海鸥关系的句子。然后,学生汇报:“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之后,教者马上又出示另一个句子:“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对海鸥就像亲人一样。”最后要求学生比较、体会用“对”字和用“和”字的不同,从而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与精妙之处,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在这句话中,如果用“对”,只是单方面地指老人对待海鸥像亲人一样,而用“和”则是指双方都互相把对方当做亲人,老人和海鸥的关系是无比亲密的。用“和”字更能体现老人和海鸥相互之间的深情厚谊。

这一比较,学生便可深刻地认识到:中国文字博大精深,简简单单一个字,便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用字用词都必须做到精确,才能准确地表达出我们要表达的意思。而且,这一引导,文章的中心不就呼之欲出了吗?对语言文字的训练不也同时得到落实了吗?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不就得到体现了吗?

(二)以语言文字训练为主线,实现语文训练与发展思维的相统一

片段一:一位教者在引导学生理解句子“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的时候,问:“瞻仰是什么意思?你能体会出海鸥对老人是一种什么感情?”然后,引导学生抓“瞻仰”一词体会海鸥对老人的敬仰、尊敬及把老人当作亲人,然后让学生带着这种感情去品读,并总结方法:要抓住关键词理解隐藏在句子后面的情感。

片段二:另一位教者在引导学生理解句子“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的时候,指导学生深刻感悟为何用“扑”而不用“飞”?引导学生想象海鸥大声鸣叫似乎在说些什么?从“白色旋涡”体会海鸥对老人的不舍、悲痛,对老人的一片深情。

在这两个环节的教学中,两位教者采用了先整体感知再深入感悟的方法,引导学生利用推敲、比较、替换等手段,理解语言文字的表达方法,懂得课文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这个过程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而且教者非常重视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理解隐藏在句子后面的情感。在高年级的教学中,这是一个难点,也是必须要教会学生的一项技能。两位教者在这一课例的教学中,不但在这一处,在另外的几处环节中也运用了同样的方法去指导,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阅读教学的语言训练是一种思维训练,用词造句的准确和灵活,反映了思维的准确性和灵活性。语文能力的提高是螺旋式的,必须有一个不断深入理解、积累的过程。在这些环节的处理中,教者处处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中,以语言训练和语言表达为主线,从“文本―语言―情感”之间的延伸,让每一个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掌握方法、发展思维,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二、科学训练,打造学习型的课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省分赋觯骸敖淌υ谥傅佳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鼓励他们采用适合于自己的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因此,在当前的学习型课堂中,我们要转向以导学为重的教学,注重读法、写法、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两位教者在教学过程中善于进行科学的训练,在训练中教给学生方法,在训练中让学生学会运用,既打造了人人参与的活泼课堂,也更深一层地引导学生亲密地与语言接触,进一步提升语文能力,构建了一个和谐、活泼的学习型课堂。

(一)夯实语文基础,落实积累性、巩固性训练,培养学生语文能力

[片段]老师指导学生认读生字,其中一个词是“相依相随”,教者马上对学生进行AABC形式词语的训练,学生纷纷举手,展示自己积累的词语。

这一环节中,教者善于抓住课堂的知识点以及课堂的生成,对一些知识点进行巩固、提高。这是我们在语文课堂中必须要落实的,只有这样才能对语言文字进行更有效的训练,学生才能学得更牢、更好。

学习语言要重视理解,更要重视积累,学生只有通过大量阅读,直接感知、熟记、积累课文的语言材料,才能提高语文水平。我们要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便要从积累抓起,只要学生头脑中的“语汇仓库”储存日丰,将来就会“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叶圣陶语)

(二)指导方法,落实运用性训练,营造语言训练广阔的空间

片段一:老师要求学生汇报两个段落的段意之后,接着要求学生说说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在学生的汇报过程中,老师指导学生正确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让学生总结出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老师再加以点拨。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总结方法的过程始终在教师的引导下一步一步地进行,整个过程,循序渐进,既复习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又培养了良好的思维习惯,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事实上,我们要构建学习型的课堂,不能停留在仅仅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方法。正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方法,给学生更多发展的空间,才是我们教学的根本目的所在。

片段二:老师出示句子:“‘太阳偏西,老人的塑料袋空了。时候不早了,再过一会儿它们就要回去啦。听说它们歇在滇池里,可惜我去不了。’老人望着高空盘旋的鸥群,眼睛里带着企盼。”教者让学生谈:“老人企盼什么?”紧接着追问:“企盼的近义词是什么?”学生汇报“渴望、盼望、期望”等词后,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出通过近义词来理解词语的方法,同时再引导学生复习理解词语的其他方法,最后让学生带着企盼的心情去品读句子,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在这个环节中,教者善于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再次温习理解词语的方法有:解词本义、利用近义词理解、拆字法、联系上下文理解……与此同时,通过学生的谈感受和品读,走进老人的内心,理解了作者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深层意思,可谓是“一箭双雕”。如此一来,学生对课文的感悟以及学习方法的掌握就有了一个深挖的过程,其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尼采说过:“在你立足之处深挖下去,就会有泉水涌出。”如此点拨指导,就是一次直至泉水涌出的深挖。

在以上环节的教学中,教者在操作过程中,引导学生的鉴赏不停留在浅尝辄止中,而是通过方法的指导,引领其进入词语、句子内部感受语言形式怎样表现文本内容,说到底,就是实现学生与文本、与语言的真正接触,既落实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训练,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学力。

文学作品,从根本上说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多数情况下,教学还是要走一个来回,即让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内容,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看看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感情创造形象的。两位教者在教学中,注重从“文本―画面―文本”之间的来回,引导学生发掘文本中深层次的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师引导的过程正是实现了“语言―形象(情感)―语言”的一个来回,实现了学生与语言零距离的拥抱,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三、落实自主学习,拓宽学生发展的空间

新课程要求我们,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引导学生与语言接触来提高语文能力,令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不断提高,而且在这一过程中能优化教学过程,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这一片沃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因此,课堂上,教师要学会把学习的交还学生,拓宽学生自由表达、自由发展的空间,而老师则做好“导师”的工作。

在这两节课中,执教的老师都能做到这一点。课堂上,不论是学习生字,还是品读句子,都让学生主动去读书,主动去发现,主动去思考,主动去寻找想学的东西,而老师切实做好了导学的工作,为学生的自由发展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

在教学过程中,两位教师都设计了很多让学生自由表达的舞台。有:

如果你是其中一只海鸥,你会怎样为老人祈祷、祝福?

如果你是其中一只海鸥,面对老人的遗像,你会说些什么?

(听教师配乐范读句子)谈谈你似乎看到了什么?

假如你是那位老人,你还会给海鸥们起怎样的名字?

如果你是那“翻飞白色”中的一只小海鸥,面对着这样一位深深爱着你的主人,你会说些什么?

(师出示老人塑像照片)之后又会发生什么事呢?发挥你的想象,把你的想象写下来。

……

在这些环节中,教师充分认识到语文教学必须通过学生与语言接触来提高语文能力,因此大力构建了一个让学生充分发挥的舞台,同时也通过读写结合的训练,实现了语文知识“从读到说,再到写的迁移”这样一个学习过程。

在学习型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更要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中,在情感的体验中学习知识,完善人格。

“语文课就是要与语言文字亲近、亲密、亲爱,而不是把它冷落在一旁。”从这两节课我们可以看到,学习型课堂,是教师和学生愉快学习与交流的地方,也是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以学生能力习得为目标,真正培养、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基地。

第5篇:语言文字训练范文

那么,在语言文字训练中应如何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使学生得到情感体验呢?这里笔者仅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一、利用语言,激感

学生的阅读不是简单地储存语言和知识的过程,“学生阅读的过程应伴随着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小学生年龄小,由于生理和心理诸方面的特征,他们在学习中很容易引起疲劳与注意力分散。教师应针对儿童的这些特点,结合教材内容,以情感为手段,运用生动、形象的感人的语言进行述说。这样既创设了和谐热烈的课堂气氛,又能唤起学生的情感,能使学生动情。

二、品词析句,入情悟情

入情就是玩味、追寻作者通过对客观事物描述所表达的感情。许多语言文字常常隐藏着作者的情绪曲线和心路历程。要让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发生共鸣,让学生的心灵与作者的心灵实现沟通,教师就要让学生原有的心理体验参与到相应的语言情境中。特定的语言总要表达特定的情感,有的词句意在褒扬,有的意在贬斥;有的激昂,有的舒缓……学生的阅读心理可分感知、理解、动情三个阶段,因此要达到与课文的沟通,首先要理解课文内容,感知文中的感情。教材中精选的那些典范的作品,其语言精雕细刻,妙不可言。教者要切实在语言文字训练上下功夫,特别是抓住那些重点的、精美的语句作为培养点,让学生进行比较、揣摩、欣赏,使其获得深刻的理解和感受。经过对语言文字的细细品味和琢磨,学生深刻地领悟了作者表达的情感,同时又受到感染,并产生强烈的情绪活动,这就是情感体验中的入情悟情。

三、创设情境,入境移情

文章的情感不是外在的东西,不是教师三言两语就能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借助语言文字渗透于字里行间。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走进课文”,获得与作者脉搏跳动的同频,语感自然而生。一堂好的语文训练课,不仅要让学生动情入情,而且要让学生入境,让学生学会与课文中的人物、事物、景物进行情感交流,并激起感情共鸣,自觉地接受高尚情感和美好事物的感染和熏陶。这就是情感体验中的入境移情。

四、运用语言,抒发感情

当学生的情感被激起层层涟漪时,学生会产生一吐为快的心境,“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动于衷而形于言”。此时,教师应及时启发学生语言表达的“启动器”,使之用自己的言语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抒情。

读者要沉浸在作品中,深入品味关键词语,细细推敲语气的变化,领会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感悟出作品深藏的意蕴和情感。把概念化的词语化解为他们能闻能睹、可感可触的形象时,这些文字才能被他们真正接纳,深刻地留存在记忆的深处。

总之,语言文字训练中的情感体验是复杂的,是多角度、多层次的。一般地说,情感体验包括感情的激发、感染、领悟、入情、入境、移情,以至感情的升华。它们都是在学生理解、积累、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逐渐实现的,从而达到灵活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参考文献]

1.王崧舟《心中的语文》

2.张 林《厚实 优美 和谐——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潜在环境》

第6篇:语言文字训练范文

关键词:有效性;理解;积累;运用

2011版新课标颁布以来,细读语文课标最为深刻的是这几点:落实年段学习目标、夯实识字写字教学,加强语言文字运用,呈现学生学习过程。细想想这几点正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最佳途径和有力保障。

在这里我就借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雷雨》一课探讨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目标定位准确,合理取舍

这堂课简单的教学环节凸显了简明的教学目标:

(1)建立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识记4个生字。

(2)借助课文插图,在运用中随文了解生词的意思,初步感受文章用词的精准。

(3)梳理左右结构字的规律并能自主运用在书写中。

(4)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练习用“ 越来越 ”的句式说雷雨前的变化。

目标定位准确,直指语言的运用这一重点。通常低年级教学重在识字,一般识字环节都在20分钟以上,《雷雨》一课只有四个生字,从字形、字音上来看难度不大。学生通过预习和课堂上的自主学习很容易就能学会。因此,课堂上教师充分地放手,给学生自主学习展示的机会。老师把教学重点盯在提升低年段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上,在教学内容上大胆取舍,重点突出,直奔语言运用能力增长点――带轻声词语的反复练读;重点词“垂下来”的意思和运用;“ 越来越 ”句式的理解和运用;“三看”写字规律的梳理和运用。目标与内容的聚焦和整合,提高了课堂效率,孩子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在轻松愉悦的过程中识字学文。

什么是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做好合理的划分,敢于取舍,就是有效的。

二、理解、积累、运用,层层递进

汉字是表意文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教学中要让学生在语境中识字学词,从而完成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让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雷雨》这节课教学设计的三个环节都给了我们一些启示。

1.第一环节互助识字、记字学词游戏化,把学习的过程还给学生

老师设计一些学生喜欢的活动,同学之间抽取卡片互读互听,通过这种检测的方式,同学之间互助学习,在同伴间矫正错误,读准生字的字音。接着,孩子们对“给拼音宝宝找朋友”这一活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学生参与度极高,由个人抽测变为群体展示,带动学生群体的积极性,借此平台教师及时巩固和内化“轻声”的知识和朗读技巧。

2.第二环节在理解词句中培养准确遣词造句的能力

语言拓展训练,以学生的“做”为核心。生词“压下来”和“垂下来”的意思,是难点。对这两个词的区别,老师把生活中习惯的用法联系起来,设计了一系列活动:先观察蜘蛛垂下来的动画展示,直观地感知“垂”的含义;接着比较“掉下来”和“垂下来”的异同;再创设生活情境理解运用“在什么情况我们习惯用‘垂’下来?什么情况习惯用‘掉’下来?”(石头“掉下来”、小猫的耳朵“垂下来”),这样的设计,让孩子们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就是在“运用中去理解。”再读课文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接下来创设语境(诗句填空)w会表达效果。“看图,想着意思,选生字填入两句古诗“万条( )下绿丝绦”“千朵万朵( )枝低中”,结合着画面,孩子们很快就掌握了词语的意思,这样的设计就是“理解”和“运用”互相帮助,互相融合。

3.第三环节借助已有的知识帮助学生梳理迁移运用

本课的顺序很清晰,按照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写出了景象的变化,课文中也用“ 越来越 ”的句式展示了不同的景象变化。本课教学中,课文句式“ 越来越 ”,如果单纯让孩子们仿照句式说话其实不难,孩子们已经有了一定基础。但是我们关注一下二年级的年段目标,“引导学生练习说复杂句式,把说话训练的重难点定位在‘连续说变化’上。”从说一句起,到用上好几个“……越来越……”连续说变化,表达一组完整的意思,在这种变化中感受雷雨这种自然景象的神奇、美妙,并且运用感受到的变化再次朗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情感体验。这样的运用来自文本,又对文本的理解、朗读有了提升。说一个“越来越 ”不是重点,学生如果无从说起,教师可以直接提示“天空、云、树……”重点要引导学生说多个“ 越来越 ”。什么是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凭借文本中语言的例子拓展语言运用训练的空间,恰当运用语境化、生活化、现场化等实践策略,引领学生走进扎实有效的语言运用训练活动就是有效的。

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突出“语文味”,打好基础教学?教师要明确目标、准确定位,遵循“识记―理解―积累―运用”递进的规律,才能让词语在低年语文阅读教学中“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第7篇:语言文字训练范文

关键词: 语言文字训练 换词品析 省词品析 添词品析 换位品析

何谓“语文”?1964年2月1日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答复一位同志的来信时,对确定“语文”这一称谓作了说明:“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诵习课本,练习作文,则读写之成效将减损。”[1]新课程标准的第一条基本理念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2]这表明在教学“语文”这门功课时要向学生进行全面的语言文字训练。那我们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时要注意什么呢?即三品,品词、品句、品读,通过品析、理解、感悟语言文字的精妙,学习准确生动的用词方法。而品词则贯穿于品句品读之中,用比较的方式对一定语言环境中的某个重要的词语品词义、品词性、品词类、品词法、品词序和品词的感彩,等等。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如下几种形式。

一、换词品析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对新词、难懂之词或某个重要的词语进行释义,学生常用的方法有: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借助工具书理解,老师直接解释等。这都是运用阐释性的语言直接解释词语的意思。如何充分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突破常规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体会、感悟词义呢?可用换词比较的方法,把句中需要理解的词语换成学生已知的和它意思基本一样的词语,然后品一品,加以比较理解,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当。如《精彩的马戏》开头语:“妈妈带我去看了一场精彩的马戏。”“精彩”这个关键词什么意思?教学时我不直接解释“精彩就是指表演、言语、文章等优美、好看、出色”,而是先提出要求:“哪位同学能把精彩这个词语换成和它意思相近的词语,使句子意思基本不变。”学生马上就在脑海里快速搜索已有的知识经验,有的学生换词成“妈妈带我去看了一场好看的马戏”,有的学生换词成“妈妈带我去看了一场很好的马戏”,等等。我在肯定他们换词正确的同时,继续追问:“这些同学把‘精彩’这个词语换成了好看、优美、很好等很多词语,那‘精彩’是什么意思?”由此学生就理解“精彩”的意思是好看、优美等。然后,让学生读读、比比、议议,哪个词用得好?通过比较,学生懂得了好看到极点、什么也比不上才算精彩,它的程度比其他词重些,突出了马戏表演的出色和马戏团叔叔阿姨非凡的技艺。这是近义词的换词比较品词义。也可进行反义词换词品析。如《认真学习的卓娅》一文中的一句:“敷衍了事的人什么事也做不好。”我先把“敷衍了事”这个学生难以理解的词换成与之意思相反的词“认认真真”,句子就变成了“认认真真的人什么事也做不好”。学生读后马上意识到这个句子的不合事理,让他们修改这个不合事理的句子,有改成“不认真的人什么事也做不好”的,有改成“马马虎虎的人什么事也做不好”的,由此学生理解了“敷衍了事”的意思是不认真、马虎。再让学生比较“敷衍了事”与“不认真”、“马虎”的用法,从而感悟到卓娅的认真学习与“敷衍了事”形成强烈的反差,凸显了人物的特性。我们还可以进行拟人句的换词比较。拟人句是把物态生动地描述成具有生命张力的人的动态,把事物人格化。如“麦苗醒来了”换词成“麦苗绿了”“麦苗长高了”……把拟人化的词语“醒来”换成学生通俗易懂的词语“绿、长”,通过换词比较,让学生品味“醒来”一词体现出春天万物如人一般生机勃发的强盛的生命力。换词品词义的方法也可用于比喻句的品析。通过换词比较,更可体现出比喻句的逼真、形象、生动。如《猫》文中的一句:“……在稿纸上踩几朵小梅花。”学生都知道这个句子中的“小梅花”实则是猫的爪子印,换词成“……在稿纸上踩几个爪子印。”老舍先生为什么不通俗易懂地直接说是猫的爪子印?学生把“小梅花”和“爪子印”两词作比较分析,就感悟到了用“小梅花”这词更能体现出猫在作者心目中的美丽可爱可亲。这种同近义词、反义词、拟人句、比喻句的换词比较方式,既能让学生理解词义,感悟用词的精妙,培养学生在说话写话时注意用词的准确生动优美,又能调动学生的探究意识,免去教师填鸭式的一言堂的繁琐之苦。

二、省词品析

小学语文教材中精选了许多经典篇目,文质兼美,用词丰富生动,语言优美。在教学这些篇目时,如果教师忽略学生的感受,一味地讲解好词佳句的优美,学生的思维就会永远地被禁锢在教师的个人偏见之中。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其想象力,边读书边在脑海中想象,把无声的语言文字想象成有形有声有色的画面,而省词品词的方法就会让语言文字变得形象生动丰满。把句子中某些特定的起修饰作用的词语省略掉后,再与原句比较有无该词语的差异,被省略掉的词语所描写的性、情、态就会深刻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如《春天来了》文中的一句“柔软的枝条随着微风轻轻地摆动”。省略掉修饰性的词语“柔软的”、“轻轻地”,则成:“枝条随着微风摆动。”学生读读比比后,理解到省词后的句子描写的事物(柳条、微风)毫无特点,不具体生动,更不能表现出春天里的事物所应具有的特色:刚发芽的枝条是多么的柔软,春风是多么的柔和。这样他们再读原句读到“柔软的”“轻轻地”这些修饰性的词语时,脑海里就会浮现出柳条、微风柔美的形态和杨柳依依、春风轻拂的画面,变文字为形态,变话语为画面,想象力得到无限发挥。再比如把:“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个句子说明性的词语“同时”省略掉后,句子是“两个铁球着地”。学生读后,定会产生疑问:两个铁球是怎样着地的?说明不清,就不知道该信奉亚里斯多德还是该肯定伽利略。而原句把两个铁球着地的时间说明清楚是“同时”,“同时”一词不正体现了伽利略敢于挑战权威、勇于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吗?所以,我们在教学中注意运用这种省词比较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在说明、描写事物时懂得运用修饰性的词语对事物的特点进行具体、清楚、明确、生动的叙述。

三、添词品析

有的学生在说话写话时可谓是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说话写话要注意具体表达的同时,更要注意其简洁明了,不重复累赘。比如,有的词本身已带有鲜明的感彩或它的说明程度已轻重分明,我们就没有必要再做补充说明。如:“我们的交通员发现敌人已经进了院子,他一边镇静地扫桌子,一边向屋里发信号。”这个句子中的褒义词“镇静”赞扬了交通员勇敢无畏的革命精神,如果在“镇静”前添加一词“故作”则是“故作镇静”,学生把添词后的句子与原句比较:“我们的交通员发现敌人已经进了院子,他一边故作镇静地扫桌子,一边向屋里发信号。”就体会出句意的不同、褒贬的差异:这位交通员可不太称职,不可信。再如《精彩的马戏》写猴子的表演时观众的反应是“它那顽皮的样子逗得大家直笑”。“笑”的意思学生都懂,在“笑”前有个程度副词“直”,“直笑”怎么理解呢?我们给该词语添词成“一直笑”,学生马上领会了“直笑”的意思。这是“直”与“一直”的意思完全相同,都是“一个劲儿地、不停地、不间断地”的意思。再把原句与添词后的句子作比较:“它那顽皮的样子逗得大家一直笑。”就觉得添词的句子在语气上读起来不比原句流畅简练,无法表现出观众与表演者轻松自如的心态。可见任何一句简洁流畅的语言让人读起来都能感受到语音和节奏上的美感。

四、换位品析

在现代汉语中,常式句是指句子成分按一般次序排成的句子,次序一般是:定-主-状-谓-补-定-宾-补。变式句是指句子成分打破一般次序,排列次序较特殊的句子。[3]小学语文常见的有主谓倒装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状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交换句子中词语的顺序,比较句意,可以培养学生用词造句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严密清晰的思路。换位后有的句意改变了,如:“他完全不懂得该怎么办?”把句子中的“完全”和“不”换位:“他不完全懂得该怎么办?”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变换词序,把主语倒装在谓语之后的,这种变换原来词语的位置的变式句具有强烈的表达效果。教学中碰到这种主谓倒装句时,我们就运用换位比较的方法来品析。如《再见了,亲人》的结尾一段:“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按常式句的正常语序应把主语“亲人”和“亲爱的土地”放在谓语“再见了”之前:“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再见了!”让学生把这两句念念、议议、比比,足见主谓倒装句感情更真挚强烈,“再见”一词放在句前突出了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离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意味深长,篇末点题。定语后置的句子,教学时,也可以进行类似的换位品析。如:“她一手提着竹篮,内有一个破碗,空的……”这是定语后置,按一般次序表达应为“内有一个空的破碗”,换位后再读再比,我们就知道该句把定语“空的”后置,起到突出、强调作用,突出表现了人物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的悲惨遭遇。可见,教学时,把变式句和常式句某个起突出强调作用的词换位比较,对培养学生写作时注意重点突出、主次分明确是很有帮助的。

五、结语

上述所简单阐述的只是“品词”在语言文字训练中的几种比较方式。但不论采取什么品析方法都要注意:比较要有针对性,要针对学生难以理解的在文中起主导作用的词语;比较要找出差异,在换词、省词、添词、换位的比较中找出不同点,比较运用得好坏,好在哪里,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比较要注意联系,即联系句意、文意帮助理解。只要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认真细致地研读文本,准确把握教学的切入点,授予学生赏析文章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就一定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情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第8篇:语言文字训练范文

一、遵循学生思维发展规律

一般的思维发展规律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在小学阶段,有许多抽象的概念学生没有感知过,这些抽象的概念如果得不到形象思维的参与,那都是无法顺利理解的,即使教师反复解释说明,学生读得再熟,也难以形成准确的表象。怎么办呢?只能从具体的形象事物出发,逐步来揭示事物的本质。如在教学《我要的是葫芦》一文,指导学生理解“盯着”,我是这样做的:“瞧,黄老师正盯着教室天花板!大家看看黄老师是怎么做的!”学生马上举手说:“黄老师在看天花板!”师:“对,‘盯’字里有一个目字旁,说明是用眼睛看的意思。大家再观察,黄老师是怎样看的。”我再一次盯着天花板,学生又举手了:“黄老师看得很认真!”“黄老师看得很专心!”“黄老师眼睛眨也不眨一下!”这样通过动作演示,化抽象为具体,生动有趣,既遵循了思维发展规律,强化了词语的训练,又发展了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指导学生掌握思维的方法

在语言训练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考虑如何传授语言文字知识,而且要考虑让学生掌握思维的方法。思维方法有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这些思维方法,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常常是联系在一起的。我们要教会学生思维,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通过比较进行抽象概括。如,教学《桥》一课中“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一句话时,有些老师直接说出这句话表达了老汉的不徇私情。多数学生不知其所以然。另一位教师则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请同学们看课文插图,看老汉的表情,你看到的是什么?

生②:是愤怒。

生③:是毫不犹豫。

师:再看这段文字,你从哪些字词中可以体会到老汉的愤怒、毫不犹豫。

生④:我从“冲、揪、吼道,像只豹子”体会到的。

屏幕出示这段话,点红生④说的字词。

师:请同学们自由练读,读出老汉的愤怒、毫不犹豫。

师:排到后面去!排到后面去!越靠后越靠近什么?(死亡)可这个小伙子是他的亲生儿子呀!这时,你心里油然而生的是什么?

这样,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形象的语言文字,一步一步概括出了“不徇私情”精神,学生不仅掌握句意,而且掌握了思维的方法。

三、创设思维发展的情境

创设思维的情境,主要在于教师,就是要想方设法为学生的思维创造一种氛围。

一要创设问题情境。任何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有价值的问题能启发儿童深刻思考,并能引导他们去提出新的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认识能力,促进读写技能的发展。因此,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设计出精当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思维。

二要创设活动情境。感情的东西越丰富多彩,学生的思维活动就越顺利越活跃。另一方面,在感性活动中,又必须让思维积极的参加进去,以提高活动的效果。如,有经验的教师教学《捞铁牛》一课之前,先在水中放一个盆,再往盆了放石快,然后再把石快拿出,让学生观察水盆的水的沉浮情况。在此基础上教学《捞铁牛》,学生对“船舱了装满泥沙”、“向上托的浮力”等词得到了真正的理解,并深刻理解了文中“装上沙”“铲上沙”“上浮”的因果关系,发展了逻辑思维能力。

三要留给思维的时间。教师接二连三地提问题,学生匆匆忙忙地回答,表面看来,重视了培养学生的思维,实则没有让学生很好地思维,再是教师只注重学生回答的结果,忽视了学生思维的过程。如教师问:这篇文章可以分为几段?学生答:可以分为三段。学生为什么分为三段?他是怎样思维的,教师心中无数,学生也未必思维得在理。因此,教师要舍得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把这个思维过程摆出来,才能看出学生的思维合不合逻辑,能否辨证地看问题,这时,教师才能因势利导,开阔思维,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

四、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教师切记给学生定筐筐设套套,要想尽千方百计把学生思路扩宽,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进行思考。还要强调灵活性,这条思路行不通,学生换另一条思路。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大量的感性认识,抽象概括出问题的含义。学生理解角度广,运用面就必须阔,语言文字得到训练,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第9篇:语言文字训练范文

为了帮助大家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语言上的突破,笔者从记叙文和议论文的角度分别谈谈在语言表达上为作文加分的策略,供大家平时练习作参考。

一、描摹诗情画意,叩动评卷老师的心灵

1. 使语言具有画面感。

语言具有画面感,是优秀记叙文的第一特征。“摩诘之诗,诗中有画”,才使得其诗在唐代诗歌的百花园里摇曳着独特的风采。我们写作记叙文,若能够用文字“刻画”出一种画面,再现一个场景,使“文中有画”,使读者身临其境,那么我们的作文就可以在几十万考生中脱颖而出。请看2008年江苏高考作文答卷《好奇心》中的一段文字:

相隔不过几米,奶奶每过几分钟,便会放下活儿,“老头子!”奶奶这么叫。

爷爷不应,奶奶便急,迈着碎碎的步子走到跟前。爷爷好好的呢,在藤椅上睡熟了。于是她孩子般地笑嗔:“这个死老头子,人家喊了也不睬。”

这样的事天天发生。

这是一段描写爷爷奶奶之间一幕日常生活情景的文字。这段文字表现爷爷奶奶历经人生风雨之后晚年生活中的相互牵挂、温情与爱:人在眼前,也要时刻知晓他是好好的,以求心安。这种心灵深处时刻牵挂的爱,通过几分钟便放下活儿“叫”,得不到回应时的“急”,以及紧接碎碎步子的“迈”,和孩子般笑容的“嗔”等动作,形象鲜明地刻画出来,展现出一幅人世间最美丽的“爱”之风景画。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这段文字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语言质朴,十分生活化。它的主要优势是作者观察并体验到爷爷奶奶生活中天天发生的最能体现深挚情爱的场景,将其典型的语言和形态“再现”出来,便具有十分形象的画面感,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仔细想想,我们要做到这一点是否就难于上青天呢?

2. 使语言具有流动感。

语言的流动感,就是用词要稳,句式要活。就是说,词语使用准确生动,句子形式流畅自由。读了有流动感的句子,常常使人有如咬一口贡梨一样清心爽口而又香甜四溢。请看下面的文段:

对一座城市抱有好奇心,会是你一生中最非凡的体验。

清晨的时候,当你穿梭在绸般雾气里的时候,这好奇心便开始了。露水润着青石板的路,布鞋踩在上面有轻微的声响,是什么在萌动?泡桐花紫色的蕊无声地落下来,绵软得仿佛一捏就会碎,轻柔得一吹便飞散,是怎样的娇羞躲在了里面?摇橹声由远及近,由近及远,“吱呀——吱呀——”地穿透了雾,又无声地消失于耳侧,是谁在哼唱?待到薄雾消散,这一切又似乎从梦境中抽离,它们又到哪儿去了呢?

你只能怀着好奇心继续走。

这是2008年江苏高考某考生题为《好奇心》作文中开头部分的文字。它描绘出一派清雅美丽而古韵悠然的城市景致。在这段文句里,考生刻画细节颇见功力。不论是动词“穿梭”“润”“踩”“躲”“穿透”“萌动”,还是修饰语“绸”“轻微”“紫色”“绵软”“轻柔”,等等,都运用得十分准确生动,也就是说用词十分“稳当”,你看,“露水”“润”着青石板的路,布鞋踩出的声响像什么在“萌动”,泡桐花“绵软”得仿佛一“捏”就会“碎”,泡桐花“娇羞”地“躲”在里面等,一连串的动词十分准确而富有想象地刻画出一幅晨景图;这段文字的句式也丰富多彩。有设问句,有比喻句,有拟人、排比句,有对称句,有陈述句,整饬而又富有变化,似行云,如流水,给人以美的享受。

3. 使语言具有含蓄性。

表达含蓄隽永,耐人寻味,是记叙文语言上品的标志。含蓄性语言的标志,常常是作者的思想情感寄予在启人思考的画面中,包孕在“醉翁之意”的描述里,它往往以有限的文字承载着深长的意蕴。它大多以概括、暗示、曲笔、言已尽而意无穷等方式表达广博深长的内涵。请看2007年湖南高考某考生题为《诗意地生活》作文的一个文段:

奶奶依旧用着最原始的柴灶。她说煤火只用来煮饭太浪费,气又太贵,所以还是烧柴好。于是,在那野草疯长的季节里,我和妹妹就跟着爷爷的斧头活跃在山野间,砍倒,捆扎,背回家,排开,晒干,一捆捆的柴草就进了柴房。于是,无数个炊烟枭枭的时刻,我和妹妹就可以在奶奶的灶堂里看到毕毕剥剥的声响里奶奶通红的笑脸。特别是在冬日,爷爷烧火,奶奶做菜,我和妹妹则抢着依偎在爷爷身边取暖。一串串欢声笑语随着炊烟升上天空,诉说着冬日的温暖。

读完这段文字,一种深挚绵长的幸福情味荡漾在我们的心头。作者在这段文字里,表现了一个普通农家的质朴人情和幸福温情,抒写了作者对诗意生活的独特感受和理解。那毕剥作响的柴火,那火光映红的奶奶的笑脸,那爷爷烧火奶奶做菜的温润和谐,还有那“我”和妹妹抢着依偎在爷爷身边取暖的天真可爱的画面,都生动地刻画了一个普通农家诗意洋溢的生活图景。而“一串串欢声笑语随着炊烟升上天空,诉说着冬日的温暖”的句子则为我们留下了深长的意蕴。

仔细体会这段文字,我们很多考生的文章是可以达到这样的水平的。其基本思路是,选取生活中的能体现文章思想的典型画面,将画面剪辑成几个部分,抓住每个部分最关键的“动作”,用一个适当的动词将其连贯地组接呈现给读者,让读者能从描述中体会其中的思想和情感,而不是由作者“出面”将思想直接“告诉”读者。

二、注重语言表达技巧,提高议论文分数

多年高考作文的数据表明,高考中写议论文的考生占绝对多数,但议论的语言大多单调呆板。有的文章全篇都是一种陈述句式,有的甚至全文都是逗号,段尾才有一个句号,连一个问号或一个感叹号都没有,真是静如止水,淡如蒸馏水了。有的议论语言概念不清,缺乏必要的修饰限制,进而导致表达不严谨,影响说服力。对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 长句与短句相结合。

一般地,议论文中有长句子可使文章表达更严密。但是,句子长,修饰成分多,往往会顾此失彼,以致使句子或成了结构上的病句,或因修饰不当而发生逻辑错误。考生在考场紧张的氛围中,尤其容易出现此类错误。我们建议,对复杂的句意,我们可以用几个句子分别表达。当然,如果我们训练有素,运用长句是能增添议论的色彩和力度的。所以,在考场作文中,我们应注意长句与短句的结合,这样还可以使句子形式富有变化而形成跌宕之美。下面文段长短句结合运用,很有启发性。

高尚的思维造就永恒的幸福。纵观古今,历览中外,楚之屈原,于“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中不合流同污而投身汨罗江,死亡的虽然是血肉的身躯而升华的却是永恒的幸福。在敌人的围剿之下,最后毅然决定长征,一个高尚清晰的思维就造就了新中国十几亿人的幸福。被流放的邓小平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然而思维的火花却在他的脑中飞扬——改革开放,一个让亿万中国人富起来的制度就这样产生了。至此,我们不得不说,思维的方式决定了人类文明的幸福,幸福需要思维的解读。(2008年海南高考优秀作文《思维解读幸福》)

2. 概括与具体相结合。

优秀议论文的语言应该富有思辨性。它文采斐然,但不能华而不实;它由材料充实,却不是完整情节的记录。在议论文中,我们学习运用概括性语言与具象性表达相结合的方法,可以使议论语言更有思辨的力度。如:

有一种“好奇心”在鲁迅的文章中最为常见:那驱使国民争先恐后看“砍头节目”的是好奇心;那驱使乡邻听祥林嫂哭诉的是好奇心;那驱使阿Q“革命”的亦是好奇心。但,也许这些都只能称为“好奇”罢了,“心”却是失去了了。这样的“好奇”,建立在对他人痛苦的窥探上,建立在“铁屋子”一般黑暗的愚昧上,如果这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好奇心”,那么没有,也罢。

试问:真正的好奇心又为何物呢?

真正的好奇心需要思考。如帕斯卡尔所言:“思维成就人的伟大,我们的一切尊严都在于思考——即使你只不过是强大自然下的苇草。”如果没有这种“灵魂在场”之下的思考,那么无论多少个苹果掉下来,恐怕也砸不出“万有引力”的发现;无论人类是多么费尽心思地观察与学习,也难有一丝一毫的创造与进步。(2008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