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光伏专业范文

光伏专业精选(九篇)

光伏专业

第1篇:光伏专业范文

【关键词】光伏材料专业 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5C-0045-02

近年来,太阳能光伏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国光伏专业教育与人才培养。以光伏为方向的材料本科专业(简称光伏材料专业)主要培养具有系统扎实的光伏材料科学与工程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服务光伏产业领域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它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其实践教学体系作为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主要是通过其课程体系的实施来培养大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思维,以及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设计科学合理、在实际工作中管用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对提升新开办的光伏材料专业育人水平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同时,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人才培养定位、学科基础、理论课程体系和一定时期教改重点和方向等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有密切的关系。光伏材料专业作为本科院校新建立专业,目前受到了各承建院校的高度重视,这些院校通过与地方产业紧密结合来优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加强工程实践,以培养市场需要的合格高级专门人才。但由于各本科院校建设该专业时间较短,均处在摸索阶段,因此,研究怎样建设该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很有必要。

一、建立光伏材料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内容

光伏材料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结构主要由相应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基本实验实训课程、光伏工程实验实训课程以及一定时期集中校内实验实训和校外生产实习工程实践课程三者构成。这些课程体系是围绕达到确定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而设置,通过在校学生学习具体实验实训课程或项目而达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因此,光伏材料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建设是为实现专业设置目标而建立在材料学科、光伏工程学科及生产实践对技术人才实际要求的基础上而确立的课程体系。

(一)材料学科的实践课程内容。材料学科是基础性和应用性均强的开放性大学科,涉及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体系庞大而繁杂。光伏专业方向决定了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必须在材料学科中取其有用的课程内容而学之,体现材料学科基础性,使其成为支撑该专业的基石,这些基础性强的课程在较长时间内应该保持基本稳定,集中力量建设。同时,实践教学必须与理论教学合理衔接,将基础材料学科的科技创新和光伏产业发展的最新科技成果融人实践教学内容中,使实践教学内容涵盖“基本实验”、“综合实验”、“设计创新实验”三大类型,并逐步向应用性实践方向转变。

设计光伏材料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必须高度重视并体现基本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基本实验必须与对应的理论课程相衔接,使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通过基本实验的训练,学生牢固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基本操作、培养实验基本技能,并与实际应用结合,做到学以致用。基础实验是开设综合实验和设计创新实验的基础,只有加强巩固学生基本理论与实验技能,才可能向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方向的顺利转变。综合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是不同实验课程的大综合,对学生分析问题和动手能力要求较高,应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在独立完成实验项目中培养实践技能。设计实验是学生根据教师给出了实验目的、要求和条件来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项目,对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设计实验课程内容应有利于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和才能的发展。

(二)光伏工程学科的实践课程内容。光伏工程学科是随着世界光伏产业的兴起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其知识体系包含光伏产业链主原料链(金属硅环节、晶体硅路线环节、薄膜硅路线环节以及光伏电站)、辅料链、装备链、光伏服务链专业知识。光伏材料专业实践课程内容应围绕这些产业链涉及的实际应用专业知识而构建,重点体现对工程技术人员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性要求。其实践课程体系内容也应包括“基本实验”、“综合实验”、“设计创新实验”三大类型,课程内容注重针对生产实际,体现应用性。基本实验课程内容应包括光伏工程中主流成熟经典内容。综合实验课程应模拟生产中某个或几个环节内容而安排。设计创新实验课程内容应针对未来几年光伏产业发展有潜力的技术方向上某个具体细节而设计。光伏工程学科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应更加重视综合实验内容的构建和设计,多针对生产中的技术工艺问题,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结合理论中的技术原理以独立完成为主。

(三)校内外工程实践课程内容。光伏材料作为一门工程性、实践性较强的本科专业,工程实践教学是实践教学课程体系重要组成内容之一,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其课程内容必须包括科研、工程、社会应用等内容,鼓励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践教学项目,实现基础与前沿、经典与现代的有机结合。通过参加工程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掌握实际生产情况。

校内工程实践教学课程内容主要是光伏材料设计、制备、加工、检测、工程应用以及生产管理的基本环节,体现出针对性和专一性,训练学生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素养,培养在其成为某个技术环节的专业人才或专家,为学生将来职业发展增添后劲。校外工程实践教学课程内容主要是实际生产中的工艺环节和装备状况逐一熟悉,体现出应用性和综合性,使学生了解生产中的技术细节,发现技术问题,培养学生与实际操作人员、老工程技术人员的合作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习惯,使学生身心适应实际职业的要求。

二、光伏材料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方向

第2篇:光伏专业范文

Abstract: It is inevitable trend the vocational colleges establish photovoltaic technology profession and cultivate the corresponding professionals. By investigation and survey with the vocational college photovoltaic technology profession, this article makes the thinking and practice on the developing objective, the mode of personnel training, the curriculum system, the experimental training conditions, and teaching staff in photovoltaic profession.

关键词: 光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Key words: photovoltaic technology profession;the mode of personnel training;curriculum system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4-0258-02

0 引言

作为工业大省的湖北,化石能源匮乏,风电、核电等清洁能源应用难度较大,而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日益增加。光伏发电将太阳能的光照资源直接转换为电能,目前,湖

北省发改委已经出台相关政策,结合湖北省自身的特点,拟在湖北省打造千亿元光伏产业链。随着湖北省对光伏产业的重视和光伏产业的迅猛发展,职业院校开设光伏技术专业,为社会培养光伏专业人才是必然趋势。

1 高职光伏技术专业现状

2008年9月1日,我国高校首个光伏技术专业在江西新余高等专科学校开班。全国1200多所高职院校中,开设光伏技术应用专业的不超过30家。由于国内缺乏光伏技术专业专门的高技能人才,企业只能招用电子以及化工机电一体化等毕业生,从而制约了企业的进步发展。

高职院校光伏专业人才培养刚刚起步,有关光伏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验实训条件等建设的理论非常有限。目前,比较典型的理论有江西新余高等专科学校的工学结合“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江西、江苏等少数高职院校对高职光伏技术专业提出了一些有意义的思考,但都不成系统。

当前,光伏技术专业还属于新兴专业,其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验实训条件等还处于摸索阶段。通过对武汉光谷中的光伏企业,如武汉日新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兴隆源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等进行了详细的调研,以及2011年对江西新余高等专科学校光伏专业的学习,笔者所在学院对光伏技术专业的建设有了一些思路,积极探索适合该院的光伏技术专业办学模式。

2 对高职光伏技术专业建设的思考

2.1 构建“项目引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校内实践基地与校外实训基地教学场所相补充、校内专业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教学团队、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相一致、融“教学做”为一体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根据企业岗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与相关光伏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2.2 构建“任务驱动,能力递进”的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光伏材料加工与应用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分析,从掌握原理、制造工艺等基础能力,到相关电池生产等专项能力,再到设备安装与调试等综合能力,构建基于工作任务的能力递进专业课程体系。目前,该院与企业合作,根据光伏产业现状和光伏产业对人才需求开发了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教材――《太阳能风能发电技术》,较好的适应了光伏专业教学需求。

2.3 建设校企合作实验实训基地 加快建设具备光伏发电系统所特有的实验实训设备以完成太阳能光伏系统的相关实验实训。此外,由校企双方人员共同实施“校中厂”、“厂中校”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与教学质量监控。争取校企共建小型光伏发电系统以及组件加工实训室。

2.4 建设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 通过教师到企业顶岗时间以及参与企业项目和技能培训,从而提高师资队伍的水平,培养在光伏行业具有影响力的骨干

教师。

3 光伏技术专业建设的探索

3.1 人才培养目标 2011年,该系光电子专业成功申报为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专业,增设光伏技术方向,培养目标为面向光伏、光通讯、激光、LED芯片类高新技术企业,培养掌握光电子技术相关理论,能在光伏太阳能、光通讯、激光技术、光电检测等方面从事光电子产品的装配、调试、检测、维护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

人才。

3.2 实验实训条件 该系已经成功申报校内光伏技术实训室计划,投资73.7万,购买光伏发电系统、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太阳能电源实训系统、太阳能电池组件、焊接练习片,通过以上校内实训室,可以完成太阳能电池和蓄电池的相关实验实,以及完成太阳能光伏系统的相关实验实训,为光伏技术专业实验实训创造了良好条件。

此外,我系与积极开展校外实训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和武汉理工精博光学有限公司、武汉高理光学公司、武汉天宇光电仪器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建立了10个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提供保障。

3.3 由校企双方人员共同探索“校中厂”、“厂中校”深度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校中厂”就是由学校出场地,企业出设备,校企共同管理,在校内建立加工车间。企业参与校内实训基地,提供技术支持和实践指导,实训基地环境向真实生产环境靠拢。“厂中校”就是企业建设教室和学生宿舍等教学和生活设施,完善教学条件,共享企业先进设备资源,提高校外实训学习基地的教学功能,确保顶岗实习、校外实训实习的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实习实训质量,形成校企双方合作培养、共同考核的校外实训实习管理机制。2012年7月,该院与华工正源光子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校内“校企合作研发生产实训基地”。前期企业共建的实训基地都是一般生产性实训基地,而此次与华工正源技术有限公司合作,不仅是该院第一次与上市公司合作,同时也是该院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中层次最高的一个,从单纯的生产实践环节向研发性实践转变,充分发挥产、学、研相结合的合作优势,为我院光伏技术专业学生实习、实训提供更多平台。

3.4 教师脱产进行企业定岗实习 为促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切实有效的提高教师队伍双师素质,该系光伏技术专业教师从2011年开始实施分批次到企业顶岗实习,实习时间不少于半年。通过定岗实习,教师可以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产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充实自己的教学内容,提高自身的教学管理水平;其次,熟悉企业相关岗位职责、操作规范、员工工作标准及管理制度等,以便教师在以后的学生工作中注重学生相关素质的培养;第三,为了使毕业生适应企业要求,教师应当深入企业学习新技术、新方法;第四,积极参与企业的研发、技术服务以及企业管理工作,做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达到双赢。

十二五规划之际,湖北省已经将光伏太阳能作为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湖北各高职院校应该抓住有利机遇,在相关专业中增设光伏技术专业方向,培养多层次的光伏专业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世辉.低碳经济与职业教育――对中等职业类学校开设光伏技术专业的思考[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6):198-200.

[2]宋伟杰,杨晔,王维燕等.光伏产业:现状、前景及研究需求[J].太阳能,2011(3):15-17.

第3篇:光伏专业范文

【关键词】创新工程师;培养模式;产学研合作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工程教育。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工程教育成绩斐然,培育了上千万的工程科技人才,有力地支撑了国家工业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但不容忽视的是,当前我国工程人才质量的国际排名仍比较靠后,我国工程教育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欠缺多样性和适应性;培养目标不清楚,学术化倾向严重;工程性缺失和实践环节薄弱等。美国工程院院长查尔斯?韦斯特有句名言:“拥有最好工程人才的国家占据着经济竞争和产业优势的核心地位。”因此,可以看出,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工程型人才,是增强我国核心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这就要求我们要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基于我国目前工程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不健全、研究效果不显著等问题,结合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我们提出了 “基于企业与课堂教学的产学研相结合的互动式能力培养模式”。

一、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内涵

产学研合作创新是指企业、大学、科研单位及政府的相关部门为追求发展目标在利益驱动下,运用各自资源相互协作所进行的经济和社会活动,其活动结果是实现了资源在新起点的配置。企业、学校和科研单位是合作创新主体,这种合作的内容是发挥各方优势,相互协作实现资源的新配置,合作结果是产生先进的经济和社会科技成果。产学研合作创新有利于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有利于培养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更好地服务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加快发展。因而深入系统地剖析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内涵、 探讨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机制,对推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企业自主创新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二、创新工程师培养的教学模式

(一)破除学生的自卑感,树立创新的自信心

为了破除学生对创新的神秘感,树立创新的信心,我们已在光伏专业开设了“光伏创新设计”的课程,并成立了创新工程师班,对学生进行创新理论的系统教育与训练。首先,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创新,坚信自己具有创新能力。其次,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做创新的“有心人”。

(二)整合课程,加强学科间融合

基础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另外光伏技术已成为由研究、开发、设计、制造、管理、营销等多环节的系统工程,为了适应这种需要,在光伏工程教育的培养体系中必须增设综合性课程和跨学科课程,建立多学科交叉课程体系。

(三)建立和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强化实践训练

加强实践训练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工程实践动手的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目前,我国高校与企业的联系虽然依然存在,但企业在实践训练方面的纽带逐步削弱,因此,必须尽快打通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路子,否则在培养学生的综合性工程素质方面,难以取得与当今世界水平相匹配的效果。我院依托新余市是“国家新能源科技城”的优势,先后与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江西瑞晶太阳能有限公司、广东汉能光伏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使之成为稳定的专业实习基地,为我院创新工程师的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将创新能力培养融入毕业设计教学环节

毕业设计是人才培养计划中重要的教学环节,是教学、科研与社会实践的重要结合点。提高该环节综合训练的效果,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增强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要培养适应21世纪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创新性课程设计题目延伸研究

由于创新课程设计时间比较短,学生的创新思维往往只能停留在形象思维层面,在毕业设计时可选定创新设计的题目进行研究,从而使学生有机会对自己构思的作品进一步研究,也可以让他们真正有机会从头至尾完成一件作品。

(2)将专业研究的前沿内容引入毕业论文

将专业研究的前沿内容作为毕业论文,比如,选择光伏建筑一体化、绿色设计与制造等方面的题目进行探索性研究。通过几届学生的实际操作,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学生基本上都能在规定方向上做出有一定价值的研究成果,在资料查询、发现新问题、制定研究方案、解决问题的策略及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3)产学合作完成毕业设计

通过产学研合作完成毕业设计,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实践训练的良好的环境,可以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是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尽快适应企业环境的最佳途径。具体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1)岗位培训与毕业设计相结合 这种方式可以在学生与某企业有签订工作的意向中进行,毕业生在企业的岗位培训与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部分结合并在企业进行,指导教师由企业工程技术、管理人员与学校教师共同担任,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来自企业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2)完成工程项目 这种方式是企业提供题目,给学校提供一定的设计(开发)经费,成果归企业所有,并限期完成。学生部分时间在校内设计,部分时间在企业调试,由企业技术人员与学校教师共同指导。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料、设备和师资等方面的资源,开发出质量较高的产品,也有利于学生的管理。

三、结束语

从实施培养创新工程师的实践看,我们认为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可以培育的,创新能力也是可以训练出来的,其需要把握的关键是寻找有效途径来培育这种意识,训练这种能力。

(一)在教育理念方面,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个性化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智力技能和思维习惯,理性引导和正确评价学生的科研成果。

(二)创新思维的培育和创新能力的训练要有一套科学系统的方法。在教学内容方面,强调知识的融合、反映学科交叉,拓宽学生视野,拓展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实现多元思维,以科研项目带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给学生提供一个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机会。在教学形式上,进行科研教育、科学精神教育和批判性、创新思维教育。在教学手段上,以学习技能教育转变学生原有的学习策略和思维方式,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获得解放。

参考文献:

[1]杨威.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机制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8,(30).

第4篇:光伏专业范文

关键词:光伏电池;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教学方式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41

一、引言

近几年来,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但与我国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不相适应的是新能源专业技术人才需求严重不足。新能源产业人才培养落后于产业发展,已严重阻碍了我国当前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大学教育的本质目的是发展每个学生个体,并且获得学生的认可与社会的肯定,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使培养的学生所具有的知识与能力具有竞争力,并且得到社会的认可。常州工学院是一所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普通高等院校,一直追求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要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以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

常州工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针对学生如何掌握各种知识与能力这一问题,结合常州工学院的办学定位、地方本科高校生源特点,以及当代“90后”大学生的认知规律与个性化特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与手段,实现课程知识体系与学生能力结构的有效融合。在光伏电池原理与工艺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创建以“二八定律安排课内课外时间与内容分布的完整教学过程、二八定律控制教师主导与学生主导课堂比率的互动教学方法、二八定律分配教学资源的现代教学手段、二八定律划分课程成绩考核比率的全程考核方式”,形成以学生为主导的,以“主动型课堂”为特色的“二八式”课程教学新模式。

二、“二八式”的完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不能只停留在传统授课的45分钟内,或者一门课程的四、五十个课时全部由老师讲授,而应将45分钟的课堂按二八定律分为20%的时间由老师讲授,80%的时间由学生演讲与讨论,并且将45分钟课堂拓展为课内和课外两个过程,课内所学的知识与花的时间只是完整教学过程的20%,课外所学的知识与花的时间为这个教学过程的80%。

课内采用“二八式”互动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提高学生获取知识与能力的效率。整个光伏电池原理与工艺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成多个专题教学,每一个专题安排2至3节课,老师占用课内20%的教学时间,利用各类教学资源,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等措施,对每一个专题的知识体系框架、技术原理进行摘要式的讲授与呈现,并对下一个专题内容进行布置。课内余下80%的教学时间,让学生根据老师布置的专题内容,将课外学习过程中搜集的资料与学习内容通过PPT演讲的形式与大家分享,并展开讨论,教师只是一个记录员与成绩评定人员,真正实现以学生学习为主导的“主动型课堂”。

课外,老师布置的专题内容,采用“二八式”的现代教学手段,迎合当代“90后”大学生的认知规律与个性化特征,激发学生兴趣,养成其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20%的学习资料与内容可来源于教材,80%的学习资料与内容可来源于图书馆、网络、论坛等课外教学资源,这样学生展现的PPT不会重复,而且凸显了每一个学生的个性,以及反映了学习过程的态度与效果,迎合了“90后”的张扬个性与网络控的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二八式”的互动教学方式

在课堂教学上,形成学生主导课堂,占用80%课内时间,讲授80%教学内容,教师是裁判为特点的“二八式”互动教学方法。

光伏电池原理与工艺课程采用专题教学的形式,整个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成多个专题教学,每一专题内容,老师利用课内20%的教学时间,讲授20%的专题内容,讲授一些启发式、概述性的、摘要式的专题内容,并对下一个专题内容进行布置。课内余下80%的教学时间,学生将在课外学习过程根据老师布置的专题内容,搜集的资料与学习内容通过PPT演讲的形式与大家分享,并展开讨论,学生演讲与讨论的学习内容将占据整个专题教学内容的80%,真正实现学生学习为主导的“主动型课堂”。

四、“二八式”的现代教学手段

光伏技术这种新兴行业,技术更新非常快,教材上的知识与技术远落后于产业领域,要想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必须快速更新课堂教学内容。

采用“二八式”的现代教学手段,实现20%的学习资料与内容可来源于教材,80%的学习资料与内容可来源于图书馆、网络、论坛等课外教学资源,同时学生通过展现PPT,凸显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及反映学习过程的态度与效果。这种教学手段符合当代“90后”大学生的认知规律,迎合了“90后”的张扬个性与网络控的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增强专业综合技能。

五、“二八式”的全程考核方式

高等教学应该更看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因为学习过程影响学生在将来工作中处理问题的方式与方法,尤其是应用型本科教育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行为,工作能力、工作行为,而非专业课、专业知识。因此,学生的课程学习成绩考核方式也应该注重能力考核,而非文字记忆与解题技巧。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PPT演讲与讨论过程,能够较好地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与效果、学习行为与能力。教师做好每一个记录,并评定每一堂课程的学生成绩。最终的课程考核成绩20%来源于期末考试试卷,80%来源于课堂上的PPT演讲与成绩讨论。这种“二八式”的全程考核方式,能更合理地反应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效果,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行为,更有利于促进每一个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与能力的提升。

光伏电池原理与工艺采用“二八式”课程教学新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实现以学生学习为主导的“主动型课堂”,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专业综合技能,促进课程知识体系与学生能力结构的有效融合。

参考文献:

[1]王伟东,艾建军,杨坤.新能源产业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1(12).

第5篇:光伏专业范文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关注,新能源的开发和应用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其中以太阳能在军地的应用最为广泛。太阳能发电在解决边远山区和边防海岛连队供电难题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在总部提出构建“生态营区”的要求以后,太阳能同样在部队“生态营区”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以光伏发电系统和太阳能热水系统为主,包括太阳能景观灯、太阳能路灯、太阳能发电系统、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等,都取得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光伏系统在部队应用的广泛调研,分析整理资料和建议,得到三点启示:一是光伏系统在部队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以解决偏远营区的供电为主,其他多种形式的应用发展迅速;二是独立光伏系统中的能量控制策略过于简单,没有根据系统的容量大小进行具体的设计,造成能量的利用效率较低,储能蓄电池容易失效,运行成本较高;三是实行储能系统的分组充放电,能够有效地提高供电可靠性。 本文将对独立光伏系统在军营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同时对系统的能量控制策略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分组充放电控制策略,为解决光伏系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二、光伏系统在军营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现在战争对于后勤电力的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必须拓展多种供电渠道,研究多种供电保障方式,以满足各种复杂条件下的供电要求;同时由于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官兵对于居住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环保、绿色的军营更能营造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形态,同时激发官兵爱岗敬业的意识,而太阳能作为一种绿色能源,正好满足了以上要求。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环保、绿色能源,在部队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光伏系统的应用调研,光伏发电在部队主要的应用和意义有以下五个方面: 1.解决了边防和海岛连队的供电保障难题。我军很多驻扎在边防和海岛的连队,以及很多驻地远离大电网的部队营区,基本上都存在着供电保障难的问题。目前,其用电主要是通过自备的发电机(组)来解决。很显然,这一方案存在发电成本较高、噪音大、污染环境、燃料运输成本高等的不足。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改善这些部队平时和战时的供电条件,已经越来越重要,其中以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和小型风力发电系统应用最为广泛。建设一个小型的独立光伏电站不但可以解决供电问题,同时可以减少运输燃油的费用,降低对于燃油的依赖。 2.户外独立工作站点的供电。对于各种微波中继站、户外检测点和航海灯塔等户外独立工作设备,常常远离电网,电网的延伸供电困难重重,光伏系统能够很好的解决这类室外工作站点的电源供电问题。 3.在部队“生态营区”建设中应用广泛。部队营区的改造和建设都以生态营区、环保营区、绿色营区为目标,一般都会根据营区所在地的自然环境条件进行新能源项目的论证,主要包括太阳能路灯、太阳能景观灯、光伏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等,其中以太阳能景观灯的应用最广泛。 4.为探索后勤供电保障的新方法提供了思路。拓展各种供电渠道,研究多种供电方式,光伏发电系统为现阶段探索后勤供电保障的新方法提供了思路。例如综合应用薄膜太阳能电池和新型储能装置(超级电容),开发小容量的移动太阳能发电装置就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目前小型太阳能数码充电器已经在为手机、数码相机、笔记本充电中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成为户外数码产品辅助备用电源的首选。 5.为开发其他新能源系统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光伏发电系统的投建,对于其他多能源的开发和应用具有良好的参考作用,也可以不断地提高官兵的环境保护意识、节约资源意识。同时,对于开发和应用其他新能源系统,如风光互补系统,也可以提供很

第6篇:光伏专业范文

不仅是劳教专业,随着社会形势变化,还有一些专业的大学生也面临出路问题。“与时俱进”是这些专业学生必然的选择。

全国劳教院校面临改行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矫正教育系主任高莹表示,从2001年起,在学校内部,劳教系已改名为矫正教育系,并开设了社会学和教育学专业代替劳动教养学专业。高莹介绍说,劳教系更名后,学生在校期间要学习心理学等知识并考取心理咨询师、教师资格证等,以备到基层单位后可以从事教师、心理咨询师等社区矫正工作,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学生的就业面将更加宽泛。

由于劳教制度在我国曾被普及,各省、市、区都有劳教系统,不可能完全依赖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的毕业生来弥补警力的不足。之前,几乎每个省都有自己专门的劳教院校,或者在本省的公安院校中开设有劳教专业。在四川司法警官学院,其专业早已改名为城市管理、社区管理等,但学生课程中一直有劳教管理课程。

高莹表示,专业改名不是为了应付危机,更重要的是专业的内涵发生了变化,劳教制度是要用劳动教育改造人,矫正教育的内涵则更加广泛,方法更多、更人性化。学生学习的内容会更多,毕业后对社会的适应性会更强。

新兴行业,明日黄花

2008年成立的南昌大学太阳能光伏学院,是全国第一家开设本科光伏专业的学院。2013年,该学院只招收了34名新生,招生规模不到2012年的一半。光伏产业是最近十年在中国出现的行业,这个领域的高等教育专业还是一个新兴事物,但是专业教育尚未成型,行业已经濒临死亡。

所谓光伏产业就是研究开发和利用太阳能发电的产业。由于近年来出现了更新、更高效、更环保的光伏技术,新技术要求更高的投入,产出电能的维护成本也很高;我国光伏产业仍处于上一代水平,而升级成本过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中国的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垄断了输电卖电,这两个电网有自己的发电设施,新生的光伏发电行业产出的电能因此不能顺利接入电网,这样一来民营化的光伏发电就不能实现正常经营,行业也就发展不起来。

“我后悔选择了光伏这个专业。”南昌大学光伏学院2013届毕业生刘晶晶无奈地说。2009年,刘晶晶刚入学时,国内光伏行业正处于投入阶段,此前并没有光伏专业人才从高校中走出。高就业率和高行业进入率一直是光伏学院师生的骄傲。2010年,毕业生进入光伏行业的比例高达80%。2013届毕业生吴永华回忆说:“我们的学长、学姐去光伏行业的都很吃香,月薪随便六七千元。”南昌大学材料学院教授于立新甚至表示:“那个时候,做光伏比贩毒还赚钱。”

但仅仅几年后,光伏产业就濒临绝境。南昌大学光伏学院2013年有70多名学生毕业。其中,只有3人到光伏企业工作,月薪两三千元;而2012年,该学院进入光伏企业工作的有5人。第一届南昌大学光伏学院的50名毕业生,目前只有3个还在干老本行。

专业完了,学生怎么办

2013年考入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的学生徐阳住在北京市石景山区衙门口村,他告诉《教育》旬刊记者,劳教系也是法学院,与其它法学院的区别就在于学生毕业后以劳教管理为职业目标。其实一直以来就有很多学生并不打算从事劳教工作,现行体制也不支持劳教系毕业生直接进入劳教系统,要经过公务员考试、系统内部笔试、面试等多个环节才能成为劳教干部。一些学生本来就不向往这个职业,毕业后或者参加司法考试,或者考公务员,取消劳教制度对这些学生的主要影响就是,开玩笑地说一声:不会不发毕业证吧?

第7篇:光伏专业范文

【关键词】光伏工程,项目承包,管理,特点

中图分类号: E271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绿色节能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光伏作为一种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在工程项目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近年来,我国的光伏产业发展迅猛,光伏发电技术不断提高,光伏工程项目承包管理不断普及,光伏工程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二、 建筑工程中的光伏发电系统简述

1、建筑工程中的光伏发电系统构成。 建筑工程所用的光伏发电系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太阳能转换成热能再转换成电能,另一种是太阳能直接转换成电能。

光能、热能至电能转换主要是通过太阳辐射产生热能转移成电发电,过程是太阳能集热器把本身吸收的光能转换成热能,使汽轮机运动产能电能。光能转成热能后再转换成电能,类似与普通火力发电。但太阳能热发电并不适合和建筑;太阳能直接转换成电能则是利用光电效应,直接把光能转化成为电能,这种直接转移的设备就是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是因为光生伏特效应作用而将太阳辐射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元件,太阳能电池作为光电二极管,当太阳光照到二极管上时,它会自动将太阳能转化电能进而产生电流。当把多个太阳能电池串、并联后,就形成了在输出功率的电池方阵。

2、建筑工程中的光伏发电系统分类。 独立光伏发电:由光伏器件、控制器及蓄电池组成。独立光伏发电系统适合偏远和无电地区应用,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发电容易受到气象、环境等影响,相对不够稳定,所以供电时要添加安装管理和储备能量的装置。

并网光伏发电: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主要发电原理是,太阳能电池通过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后并入供电电网中。这个系统的组成主要是光伏阵列和光伏并网逆变电源,并网逆变电源负责将光伏阵列产生的电能转换成与电网同频同相的交流电,同时负责跟踪、控制和平衡电池的最大功率点和并网功率。

建筑光伏发电系统使得建筑物的屋顶面积被有效利用,无需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既能有效减少建筑能耗,实现建筑节能,又能有效地缓解电网高峰用电,降低输配电损耗。同时光伏发电系统没有噪音,没有污染物排放,不消耗任何燃料,具有绿色环保概念,可增加楼盘的综合品质。

3、建筑工程中的光伏发电系统检测和维护。 为保证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光伏发电系统正常运行,就要对其进行日常检测及维护,主要要做到:检测及维护光伏组件和逆变系统。主要检查设备外观是否符合发生破损,检查、测量并记录电池阵列的电压、电阻,以备进行定期维护时参考;检查和维护逆变器,主要是降低设备被腐蚀和损耗,以保持外观正常、布线不受损伤、线路未发生松动,还要检查温度是否正常、环境能否保持干燥等,以增加设备的使用寿命;为使光伏系统正常运行,要设专职人员管理、检查、维护系统,若有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定期检查,手动清洁太阳能电池,时刻保证光伏系统的正常发电并且输出功率最大;配电及并网系统的检查和维护工作则是天天检查系统运转是否正常、定期按照维护要求进行维护和检修,要求三个月一小检,每半年一中检,一年一大检,以提高系统运行效率,时刻保持最优发电状态。、

三、光伏发电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光伏建筑一体化是光伏技术、建筑学和社会效应的统一体,已经成为了光伏应用的选择。光伏建筑设计是一个综合过程,把光伏建筑技术的能源意识和环保意识加到建筑学上,是一种最有希望的未来光伏技术市场,它像一座桥梁,把光伏技术应用从小规模新型产品过渡到大型发电中心技术。随着光伏发电成本的降低,光伏技术和建筑学会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光伏建筑技术和整体光伏技术市场将会越来越大。

1、BIPV建筑一体化

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是应用太阳能发电的一种新概念:在建筑为维护结构外表面铺设光伏阵列提供电力。可以说在众多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中,光伏发电是最绿色最环保也是最值得期待的一项技术。

2、光伏与建筑相结合的形式

光伏与建筑的结合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建筑与光伏系统的结合,把封装好的光伏组件平板或曲面板安装在居民住宅或建筑物的屋顶上,建筑物作为光伏阵列载体,起支撑作用,然后光伏阵列再与逆变器、蓄电池、控制器、负载等装置相连。建筑与光伏系统相结合是一种常用的光伏建筑一体化形式,特别是与建筑屋面的结合。

另一类是建筑与光伏组件相结合。建筑与光伏组件相结合是光伏建筑一体化的一种高级形式,它对光伏组件的要求较高。光伏组件不仅要满足光伏发电的功能要求,同时还要兼顾建筑的基本功能要求。

四、光伏工程项目加强分承包管理的必要性

1、建筑市场逐步向完善的专业化分包体系发展

(一)建筑市场竞争加剧,分工更趋专业化建筑市场早已是卖方市场了,夺标竞争激烈无比,利润空间被压缩得越来越小。提高竞争力,将集中于提高专业技术能力,管理服务水平,提高本专业的知识信息深度,即在产品的附加值上展开竞争。专业的才是最好的,建筑行业的管理整体正向着成熟的管理体系迈向一大步。

(二)以顾客为中心的市场需要,促使专业化管理和专业化的分包企业的分化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以顾客为中心的管理观念得以突出。对顾客来说,顾客的要求和顾客所掌握的知识同时增长,都越来越高、越来越挑剔,而非价格最低,为判断标准的。

(三)国家政策法规促使专业化的分承包体系完善新的建筑业资质划分,高层次的向专业管理型建筑综合承包商发展,低层次的向专业化的分承包企业发展。新颁布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也预示了项目管理的发展,要求建立完善的分包体系。

2、建筑企业的专业化趋势

(一)为增强核心竞争力对大型建筑总承包企业来说。所面对的顾客,要求其具有良好的管理服务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劳务队将发生分化,劳务队中的优秀管理和技术人员将逐渐稳定下来,成为固定的职业人员,而非农民工,劳务队将由自身技术管理能力的差异,分化为大大小小的专业承包企业,既走劳务承包,又走专项工程承包的道路。专业施工能力是专业分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率、生产率的需求。大型建筑企业一旦抛弃低端资源,必然更多地依赖于分包商来完成任务,分包管理能力要增强;而专业的分包队伍和劳务队必须提高管理能力、技术水平,使用新型机械设备,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从而获得更高的生产率和利润率。

五、实践中分包管理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

1、分包商工程质量不佳

分包商材料方面质量问题,以次充好;施工质量不符技术规范。对策:合同中详细指明材料品质、品牌、性能参数等,现场严把材料关,总包方深入了解相关材料知识和市场信息,提高业务能力,堵住分包商的空子。

2、分包商现场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素质不高

对策:合同询价阶段注意考察分包商施工技术能力、人员素质;施工前,采用样板工程的办法,实际考察,防止低劣素质队伍进入;总包方督促分包采取措施增加培训投入,必要时直接介入专项管理。

3、分包商工期拖延

对策:总包加强现场进度检查监控,制定激励、奖罚措施,与有关各方及时沟通。

4、分包商只顾自身施工管理,忽略项目整体系统性

对策:在合同中要求分包商承担直辖市配合义务,现场管理采用将罚等激励措施,强化分包商主动配合总包管理的行为,弱化分包商内敛行为,教育分包商树立项目整体的系统观念。

5、总包商逃避自身义务

对策:分包商要与总包方建立利益共同体的观念,切实履行合同,承担各自义务;同时建立同期记录,完善书面凭证。

六、结束语

以上是对光伏工程项目承包管理的探讨,在这个科技发展迅猛的时代,光伏发电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光伏工程项目承包管理也随之普及。每个企业都应该重视分承包管理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钢 工程项目承包管理特点的探讨 现代装饰・理论-2011年5期

[2]王世英 论建筑工程中的光伏发电技术 大观周刊-2012年24期

第8篇:光伏专业范文

介绍了辽宁省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发展现状,分析了辽宁省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促进辽宁省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辽宁省;分布式光伏发电;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TB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8-0197-02

1 辽宁分布式光伏发电现状

1.1 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基本概念

在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是资源最为丰富、最清洁的能源。光伏发电是根据光生伏特效应原理,利用太阳电池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按照国际分布式能源联盟WADE的定义,分布式能源的主要特点是安装在用户端的,能够在消费地点(或附近)发电的系统。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又称分散式发电或分布式供能,是指在用户现场或靠近用电现场配置较小的光伏发电供电系统,以满足特定用户的需求,支持现存配电网的经济运行,或者同时满足这两个方面的要求。分布式光伏发电是一种新型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清洁发电利用方式,它倡导就近发电、就近并网、就近转换、就近使用的原则,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同等规模光伏发电站的发电量,同时还有效解决了电力在升压及长途运输中的损耗问题。在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也因为输出功率相对较小、污染小、能缓解局地用电紧张状况的特点,而被业内寄予厚望。

1.2 辽宁太阳能资源概况

根据国家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评估中心划分标准,辽宁属于太阳能资源二类地区(资源较富带):全年辐射量在5400~6700MJ/,相当于180~230kg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据沈阳区域气候中心辽宁省太阳能资源评估报告显示:辽宁省年均太阳能辐射总量大于每平方米5000兆焦,年日照小时数超过2200小时,除东部山区外,总体上属于太阳能资源比较丰富地区,尤其是整个朝阳地区以及盘锦、营口、大连的沿海地带,太阳能资源丰富;历年变化相对平稳,各年代呈小幅度波动;春夏季好,秋冬季差,5月份最好,12月份最差。

根据辽宁各地年均太阳总辐射量,可将太阳能资源划分为丰富区、较丰富区、一般区、较小区4个区域。Ⅰ级:太阳能资源丰富区。包括辽东湾东部沿海、大连和长山群岛以及辽西北的建平县。这些地区的年均总辐射量大于5200MJ/,年日照时数一般超过2700h,可以充分的利用太阳能资源进行大规模的发电或热利用。Ⅱ级: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区。主要包括辽西、辽西南、辽南地区以及辽北一带。该地区年均总辐射量处于(5000~5200)MJ/,年日照时数一般超过2600h,可以在该区域推广应用太阳能采暖、农业温室、太阳能热水器等。Ⅲ级:太阳能资源受限区。主要分布在辽宁省的中东部地区。这些地区的年均总辐射量处于(4800~5000)MJ/,年日照时数一般在2400~2600h之间。该地区太阳能资源仍有利用价值,可开展农业温室、太阳能路灯、太阳能电池备用通讯等。Ⅳ级:太阳能资源短缺区。位于辽宁省东部山区,包括抚顺东部和整个本溪地区。该地区的年均总辐射量小于4800 MJ/,年日照时数少于2500h。该区太阳能资源较少,一般只能小规模、季节性或临时性的利用。以上数据表明,辽西、辽西南、辽南地区以及辽北一带为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区,可以充分的利用太阳能资源进行大规模的发电或热利用。

1.3 辽宁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现状

2013年,在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及一系列配套政策支持下,光伏发电快速发展。截至2013年底,全国累计并网运行光伏发电装机容量1942万千瓦,其中光伏电站1632万千瓦,分布式光伏310万千瓦,全年累计发电量90亿千瓦时。2013年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1292万千瓦,其中光伏电站1212万千瓦,分布式光伏80万千瓦。

2014年初,国家能源局提出全年光伏发电新增备案总规模1400万千瓦,其中给予分布式光伏的备案规模就达到800万千瓦。国家能源局8月7日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容量99万千瓦,超过2013年全年分布式光伏新增并网容量。2013年12月5日,辽宁地区首个超兆瓦级分布式电源项目大连电机集团有限公司分布式电源项目并网接电,并网容量共计3000千瓦,电能消纳方式为自发自用余量上网。2014年辽宁省计划增分布式光伏发电建设规模20万千瓦。

2 辽宁省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2.1 发电成本较高,缺乏市场竞争优势

分布式光伏发电具有小而分散、技术简化等特点,但目前每瓦成本还需7元左右,成本仍比较高。要想扩大推广范围,降低成本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分布式光伏发电泛指满足自发自用比例、单个并网点在6MW以下的光伏发电项目,这类项目通常从几千瓦到几兆瓦不等,单个项目容量越小,单位造价越高。即便是兆瓦级的大型分布式项目,LCOE(度电成本核算)也基本都在0.8元/(kW・h)左右,相比光伏发电时段(早8点到下午4点左右)工商业正常用电加权平均价格(0.7~0.9元/(kW・h)),价格优势也并不明显。即便加上国家给予的分布式补贴0.42元/(kW・h),项目的投资回报率也不是很高,投资收回年限基本都在6~8年左右。从辽宁省自建且已并网的家庭光伏电站来看,投资一个中等规模的家庭光伏电站,需要投入5万元―8万元,这种电站成本回收期一般都在10年以上,最长的甚至称要20年。另外,专业市场的缺乏也抬高了家庭光伏市场的门槛,因为光伏电站建设依靠专业技术,大多数普通居民人难以自己解决。从经验上来说,由于余电上网部分卖给电网公司只能得到脱硫煤标杆上网电价(0.25~0.52元/(kW・h)不等)加0.42元/(kW・h)的补贴,就目前居民用电价格水平来说,靠家庭光伏电站投资赚钱几乎没有可能性。家庭光伏电站的意义主要体现在试验和环保示范效应上,投资回报期长和低盈利性,制约着家庭光伏电站的推广。

2.2 并网服务工作效率低,电费结算及回收难度较大

虽然国家发改委的《分布式发电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也对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和运行作了具体规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分布式发电项并网难这一关键问题。但在分布式发电项目的备案程序、并网程序、审核办法、验收程序、技术标准、补贴发放等执行层面,尚缺少细则的支持。各地方电网对并网没有细化标准,审批手续复杂,工作效率低,导致一些准备建设光伏发电项目的企业单位、公共建筑,都打消了念头。由于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属于新型发电业务,目前在居民分布式光伏发电上网电费结算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按照国家财税政策规定,居民分布式光伏发电客户结算上网电量时,需向供电企业提供结算凭证,即销售发票。而居民无法开具增值税发票,供电企业就不能根据现有政策进行财务处理。

2.3 项目单位和用户不是同一主体,经济关系复杂,融资平台仍不完善

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是建在城市建筑物屋顶的光伏发电项目。建筑物屋顶拥有者、项目单位和用户不是同一主体,经济关系复杂,利益难以平衡。造成很多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申请下来后无法顺利推进,或由于没有可租用的大面积连片屋顶,建设成本难以控制。目前,国家电网只承认拥有大产权的房屋住户拥有自主上网发电的资格。但是,还存在着一部分小产权房的业主希望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国家电网实际上也为他们提供了用电服务,但当这些人建设光伏电站时,却不允许其并网发电。这不仅有失公平,更会丧失一部分潜在的光伏电站建设者。

3 促进辽宁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对策建议

3.1 通过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削减光伏发电成本

近20年来,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光伏应用发展迅速,究其原因在于:一是科技,二是补贴政策。因此,我国可以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通过技术创新和补贴方法降低成本,使分布式光伏发电得到推广。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应从国家保障能源安全和供应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太阳能特点和不同地区的差异,按照有利于太阳能电力经济合理发展的原则,尽快细化居民光伏发电税收优惠度和补贴政策标准,并根据发展需要适时调整,使得普通居民安装家庭光伏电站有利可图。同时,也要进行服务模式创新,以有效推动这个市场的发展。在建立光伏专业服务市场和服务模式创新方面,可以借鉴美国的太阳能租赁模式。

3.2 加强电网规划和建设,提高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并网服务水平

电网企业应加强电网规划和建设,提高电网吸纳光伏发电的能力,为光伏发电企业提供结网服务;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的要求,与光伏发电企业签订并网协议,优先调度和全额收购其电网覆盖范围内符合并网技术标准的并网光伏发电项目的上网电量,并及时结算电费。

为规范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并网管理工作,提高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并网服务水平,各地电网企业应广泛开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业务的相关培训,内容涵盖光伏并网服务工作动态、服务举措、项目进展情况和光伏发电相关知识等,使员工增强了对该项工作的认识。对此,沈阳供电公司要求针对设备安装、检修维护等各环节的流程规范开展系统排查,加强现场勘察,明确光伏发电用户危险点,堵塞管理漏洞,消除风险和安全隐患,完善安全保障措施,实施安全管控措施,梳理停电通知等流程。同时明确安全责任义务,在调度和运行单位建立详细的用户档案,加强光伏用户发电管理。

3.3 政府主导、统筹协调,创新分布式光伏发电投资运营模式

分布式光伏发电作为一项新技术,在成本上还高于常规能源,在发电特性上又是波动的,在现阶段不可能单纯依靠市场自我发展,还需要各级政府的积极扶持。地方政府应做好屋顶资源的统筹协调工作,引导建筑业主在符合安全的条件下积极开展或配合开展光伏运用,协调电网接入、项目备案、建筑管理等事宜。可根据需要,对达到一定屋顶面积、符合安全条件且适宜安装光伏的新建和扩建建筑物要求同步安装或预留光伏发电设施。地方政府还可以将建筑光伏发电应用纳入节能减排的考核及奖惩制度,并允许分布式光伏发电量折算成节能量和减排量参与相关交易,进一步增加经济效益。同时,应放宽投资主体限制,让投资主体更加多元化,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分布式光伏发电领域,创新分布式光伏投资运营模式。

3.4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是做强辽宁光伏发电行事业的根本

光伏发电行业是一个新兴行业,发展也非常迅速。正因为这样的行业特点和现状,使得该行业的专业人才严重缺乏。人力资源是一个行业发展的基础。为应对人才的紧缺局面,我省一些高校设立了相关专业,如沈阳工程学院,已经于2011年开始招收太阳能光热技术专业的学生,培养光伏发电一线技术人员。我省应大范围地进行光伏发电各层次的人才的培养和培训。有相关专业基础的高校都应该承担起为国家培养人才的责任。国家相关部门也应该在政策上对这些院校给予政策倾斜和必要的资金支持,帮助建立专业的硕士点和博士点的学科建设,以满足不同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人才培养,要走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光伏发电专业作为一个工科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需要有良好的实验环境和实践基地。

参考文献

第9篇:光伏专业范文

目前,我市的光伏产业已初具规模,尤其在太阳能光伏装备制造的组件方面,*的企业已抢得先机,优势较为明显。现已集聚了奥瑞特科技有限公司、博硕光电设备有限公司、鑫美源工贸有限公司等近20家光伏设备生产厂家,其中绝大多数厂家分布在海港区。这些企业主要生产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主要设备“层压机”,产量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二,其他还有一些企业生产配套产品如:电池板组框机、玻璃、焊带、电池板接线盒、EVA胶片等多个厂家。

客观说,*光伏产业起始于2000年成立的奥瑞特科技有限公司。近几年,在市、区的重点扶持下,企业得到了快速提升,产品远销欧美等数十个国家,陆续向光伏行业提供900多台各型太阳能电池组件封装设备,位居国内同行业龙头地位。中国光伏前30家企业中,有27家使用奥瑞特设备。最近四年,企业每年实现产值翻一番。企业的快速成长,也带动了我市光伏装备制造业的整体发展,目前以奥瑞特科技有限公司、博硕光电设备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太阳电池组件封装设备制造业,已在我国光伏产业占据了一定位置,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可以说目前全国光伏产业封装设备的主要基地就在*,并有一定的产业发展基础,太阳电池组件封装设备制造业产业链已具雏形。2008年,全市光伏企业年总产值达2.5亿元,根据整个光伏产业发展趋势及未来对装备的需求,仅现有品种年递增将超过50%。

二、我市光伏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发展机遇

近年来,我市太阳能光伏产业虽然有了较快发展,却也并不尽如人意,整个光伏产业基本上还是处于“幼稚期”。正确认识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把挑战转化成机遇,是推动我市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

(一)我市光伏产业目前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是产业规模不够大,企业竞争力不强。企业规模普遍比较小,多数企业散、小、乱,在全国的知名度还不够高,整体实力不强,规范化水平不高,产品单一,品牌零乱,产品附加值低。同时,光伏产业又是资金密集型产业,“三高”——高投入、高产出、高回报是重要的产业特征,稳定的资金链是支撑企业正常运转的“生命线”。目前受大环境影响,在国际市场硅料、硅片和组件价格大幅下跌,资本市场骤然变冷时,多数光伏企业资金回笼难、流动资金短缺,资金链高度紧张,使企业发展陷入困境。

二是产业链发展不平衡。“腰板不硬”是我市光伏产业的一大弱点。在光伏产业链中,产业结构明显呈现金字塔形,最上游是高纯度硅料生产,技术含量最高,利润最大,价格约占太阳能电池成本的70%以上;其次才是电池片、电池组件等环节,越往下游技术和资金门槛越低,利润越薄,竞争力弱,受市场冲击就越大。在整个光伏产业链中,我市既没有上游产品做支撑,下游应用产品开发基本也是空白,上、下游产业链的缺失,成为制约我市光伏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是光伏企业间缺乏沟通与协调。目前企业间的沟通、交流、合作不多,市内各设备生产厂家基本上各自为战,为了抢占市场,相互之间不能在技术上沟通,一味在价格或降低设备的性能方面进行竞争。而且没有统一规范的行业标准,各家生产的设备规格不统一,用户在使用、配套消耗品选择、工艺系统配备等方面感到不便,甚至影响到标准工艺的推广应用和最终产品的质量。由于企业间未能形成有效的协作与配套体系,使有限资源难以集中使用形成发展合力,无法形成产业集群的吸引力和整体竞争力。

四是产业扶持政策不到位。与先发地区比,我市对光伏产业的重视程度还不够,特别是对光伏产业爆发式增长态势及巨大的发展空间缺乏应有认识。在全市范围内认识、了解、研究光伏产业的人不多,既没有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也没有在企业界引起共鸣。与先进地区相比,我市推进光伏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差距明显,在光伏产业的政策、布局、人才和资金等方面还没有配套齐全,形成合力。

五是科技支撑能力弱。虽然我市光伏设备制造能力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但像奥瑞特一样能够掌握核心技术、具有很强研发能力、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企业还太少。目前在光伏企业中也只有奥瑞特被河北省科技厅认定为河北省高新技术企业,能够享受有关优惠政策。大多数企业为近年成立的小型企业,自身处于艰难发展之中,无力投入资金研发,创新能力极其有限。由于自主研发能力跟不上,导致企业在科技创新水平,技术攻关能力上明显不足,企业发展后劲不足,成为产业链中的“短板”。

六是光伏产业人才短缺。我市有众多的光伏生产企业,显然要求有一大批科技人才支撑,但由于我市尚无太阳能开发应用专业,适用型技术人才和技术工人严重短缺,众多企业基本上是高薪聘请外地专家、高薪聘请工程技术人员,加之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光伏企业引进人才难,留住人才更难。一些小企业为了生产,甚至相互“挖人”,有一技之长的工程技术人员频繁“跳槽”的也不在少数。

(二)当前我市光伏产业挑战与机遇并存

一方面,金融危机给光伏产业的非理性成长踩了一脚“急刹车”,同时给管理者和投资者注射了一针“清醒剂”。业内人士开始认识到,不进行产业规划,不扼制盲目投资,不引导结构调整,不重视技术研发,不加强人才培养,光伏产业就永远“长不大”。目前,中国光伏产业正处在快速发展和战略布局阶段,主要板块和重点城市都面临洗牌压力,国内34个省市都在抢占光伏产业制高点,明确提出发展光伏产业,大上光伏项目,把光伏产业作为新的主导产业,竞争十分激烈。今后一段时期,光伏产业面临结构调整的严峻考验,产业整合趋势将加快,具备资金、技术、品牌以及管理优势的企业在未来几年将主导市场,而以代工、配套服务为主的中小企业将面临市场转型甚至被淘汰的危险。

另一方面,近三年中国光伏产业以每年50%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长,2008年中国光伏产业产值已达1600亿元。今年3月23日,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鼓励城市光电建筑一体化应用。这两个文件被称为“太阳能屋顶计划”,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经济发达、产业基础较好的大中城市积极推进太阳能屋顶、光伏幕墙等光电建筑一体化示范;二是积极支持在农村与偏远地区发展离网式发电。对符合条件的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最高给予20元/瓦的补贴。4月15日国务院《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光伏产业被列入其中,而中科院的“太阳能行动计划”也早已启动。同时,在我国高达4万亿元的投资中,节能环保行业占据重要角色,这些投资都为太阳能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遇。依据欧美国家的经验,一旦政府出台对商业化太阳能光伏利用的补贴,就意味着这个国家的国内市场将启动,太阳能光伏产业每年将呈现100%的爆发式增长。

*是国内光伏设备重要的生产基地,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在国内市场占有重要份额。从近几年国内太阳能光伏设备销售情况看,2006年销售额为5.97亿元;2007年销售额为10.35亿元;2008年销售额为17.66亿元;2009年在各种利好政策的推动下,光伏设备产业的市场需求会依然强劲,也将继续保持较高速的增长。当前,如果我市能够抢前一步,抓住机遇,以打造“国内光伏设备生产基地”为突破口,同时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就能逐步跻身光伏产业梯队前列。

三、先进地区发展光伏产业的启示及思考

通过调研,突出感到,有些光伏产业发展走在前列的地区,太阳能资源并不占优势,光伏产业起步也不比*早,但他们光伏产业的发展步伐、太阳能应用的广度和深度远远超过*。他们的成功经验对我市加快发展光伏产业有诸多启示。

必须善于抢抓发展先机。可以说,资源优势不是经济优势,也不可能自然转化为发展优势,就看是否善于从国家发展全局和宏观政策中发现机遇,抓住机遇。我市在光伏装备制造方面已经有了先发优势,应该敏锐把握住当前难得的发展机遇,充分认识加快光伏产业发展和太阳能应用步伐对我市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增加社会就业、改善和提高城乡群众生活质量诸方面的重大意义,感悟到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和广泛应用将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保效益,抢抓发展先机,占领发展高地,培育壮大光伏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战略格局中确立一席之地。

必须注重形成产业集聚优势。*光伏设备制造企业发展较早,但目前全市却没有一个光伏组件生产厂家,值得深思。要真正做大做强我市光伏产业,必须重视和研究产业自身特点,在光伏产业发展之初,就把分散的产业节点联成产业链,使各链条有序衔接,同类相关企业形成产业聚集,最终形成产业集群。同时加强与省内外光伏企业的合作交流,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产业招商和“补链式”专业招商,壮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集聚度,引导产业集群化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固支撑。

必须依靠政府的强力推动。一个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和壮大,离不开政府积极有力的扶持和推动,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合力互动是朝阳产业加速发展的希望所在。我市光伏产业发展刚刚起步,虽然有些优势,但若政府支持的力度不足,强度不够,也难以在强手如林的光伏产业领域争取到发展先机,也就难有作为。要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利用规划、政策和必要的行政措施给予强有力的组织指导,有效引导市场、企业和社会积极参与进来,增强企业增加投资、加快发展的信心,形成促进光伏产业做大做强的合力,培育形成优势产业。

我市位于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地带,有发展光伏产业的区位优势和比较优势,如若借鉴先进地区发展光伏产业的成功经验,加强对发展趋势的分析与把握,采取有针对性地措施给予扶持,以积极的姿态加以推动,我市光伏产业就能在未来国内市场中占得先机。

四、加快我市光伏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发展我市光伏产业应坚持前瞻性与可行性相结合,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按照产业环节实施“适时突破材料、发展电池组件、壮大装备制造、有序试点应用”,依托我市光伏产业的基础和优势,强化项目引进,打通产业链,形成区域产业集群优势,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强化政府推动,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一是在海港区建立光伏产业园,为我市光伏产业发展提供平台。由于我市80%的光伏生产企业集聚在海港区,要立足海港区现有基础,建立产业园实现产业集聚,短期内形成区域产业集群优势,有利于抢占国内光伏产业制高点。二是出台促进光伏产业发展的激励政策,对入驻产业园的光伏企业在投资、用地、税费等方面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目前海港区已经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快发展光伏产业基地的若干政策规定》,但由于市、区管理权限不同,在用地、税费等方面存在一些局限,建议在光伏产业政策制定上要实现市、区联动,市、区有关部门加强沟通,切实提出对光伏产业发展具有前瞻性、可行性的政策措施,从根本上促进我市光伏产业整体发展。三是设立光伏产业发展基金,专项扶持光伏产业发展。市财政从每年增加的财力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统筹设立光伏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成立协调机构,强化对光伏产业发展的组织引导。光伏产业的发展和推广应用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广,联动要求高,而且是一个新兴的产业,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离不开统一、高效、科学的组织引导。由于我市光伏产业尚无统一高效的组织机构,推进光伏产业发展的合力不足,已经较大程度地影响到太阳能光伏这一朝阳产业的加速发展。建议考虑实行由市领导牵头,有关部门参加的光伏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并成立光伏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的组织机构“光伏产业发展办公室”,加强产业发展重大问题的研究;协调产业发展有关政策的制定;跟踪、关注光伏产业发展动态;引导市内外投资者来我市对光伏产业进行投资。要明确牵头部门和职责分工,形成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分工负责、有机协调的工作机制,增强加快光伏产业发展的合力和动力。

——加强规划引导,促进产业协调发展。从调研掌握的情况看,我市现有光伏企业都在迅速扩大产能,另外还有不少企业准备投资光伏领域,企业发展光伏产业的积极性高涨,但处于各自为战的境况,缺乏统一的引导。我市应尽快制定《*市光伏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导向要多听专家和企业意见。重点对光伏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目标、产业布局、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保障措施作出明确的具有前瞻性的谋划,对太阳能推广应用的重点、目标、步骤制定出具体的工作方案,统一各方面的行动,促进部门分工职责的落实。这对加强行业管理,引导产业集约化发展,降低成本,增加市场竞争力,具有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同时能够引导企业找准定位,正确制定企业发展战略,促进企业发挥各自优势,加强相互合作,完善产业分工,形成发展合力。

——注重产业的有序衔接,形成合理的产业链。目前,我市在光伏组件的组装设备(层压机)和组装材料(光伏焊带)方面已形成规模,具有国内知名度。但在硅材料、硅片、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终端应用产品及光伏发电系统集成方面还很薄弱,几乎没有企业在做。当前应着力破解产业链难题,根据我市情况,努力保持住光伏产业中游占据的优势地位,在产业结构上以做强中游为核心,加强与省内上游生产企业合作,在材料方面适时寻求突破,并注重下游产品的开发应用。可按照“适时突破材料、壮大电池组件、发展装备制造、有序试点应用”的思路,有针对性地打造更趋合理的光伏产业链,增强产业竞争力。同时,注重把握市内光伏产业的前后衔接及合理配套,引导企业投资相关产业链上下游配套项目,作到资源共享,前道扶后道或后道扶前道,实现产能、效益最大化,避免造成恶性竞争。

——培育强势龙头企业,着力打造国内光伏设备生产基地。由于太阳能电池封装设备的制造是集机械、电子、真空、加热系统为一体的高科技产品,其生产过程必然形成紧密联结的产业链,其规模化的分工协作,构筑了各资源、技术、成本等优势的区域产业集群,其大规模的发展必然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从先发省市经验看,也是紧紧抓住龙头企业,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重点支持,产业带动效果显著。无锡通过扶持尚德新能源、邢台扶持晶龙集团、保定扶持英利新能源等,均在本地形成百亿产值的光伏产业群。在我市现有光伏企业中,奥瑞特、博硕两家企业已在国内光伏能源设备制造方面取得了较大优势,具备了较强龙头带动能力。所以,我市应积极扶持这两家企业做大做强,通过他们的辐射带动作用,吸引更多的企业发展光伏产业和相关产品,拓展、延长光伏产业链,实现增量推动,提升产业水平,培育产业集群,加速形成光伏产业发展优势。

——加大对光伏产业的宣传和产品推广应用力度。要加大对光伏产业发展和产品推广应用的宣传力度,提高对光伏产业发展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性的共识,增强加快光伏产业发展的机遇意识,创造加速发展的浓厚氛围和良好环境。同时,在产品推广应用方面,要因地制宜,重点推进,注重成效。结合城市三年大变样和新农村建设,适当加快我市太阳能路灯、交通指挥灯、广告灯箱、太阳能广场照明、建筑亮化美化工程太阳能源的推广应用,加速新建公用设施和住宅小区太阳能集热采暖建筑一体化建设的步伐,引导对既有建筑实施应用改造,形成太阳能应用的示范效应,进而带动全市城乡太阳能的规模应用,使太阳能应用成为节能减排、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