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公共基础课范文

公共基础课精选(九篇)

公共基础课

第1篇:公共基础课范文

关键词:高职;公共基础课;建设;反思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改革热情,各种新的教育理念、办学模式纷纷出现,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热火朝天,呈现出一派繁花似锦的局面。然而,在高职教改浪潮中,存在着不平衡,甚至存在着“被人遗忘的角落”,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公共基础课程领域。在部分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建设严重滞后,教师队伍老化,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厌学情绪严重,教学目标达成率低。实际上,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已陷入困境之中,严重影响到高职教育的整体质量,成为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软肋。因此,从现实出发,系统反思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建设问题,深刻总结经验教训,探索超越困境的实践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反思一:对高职公共基础

课程地位与作用的认识有偏差

思想决定行动,对高职公共基础课程认识的偏差,是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建设滞后的首要原因。在部分高职院校,有一种比较普遍的声音,即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型专门人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是重点,而公共基础课程主要承担学生相关基础知识的培养任务,与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就业竞争力的打造关系不大,在专业建设任务重、教育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公共基础课程建设不具有重要性与紧迫性。在此思想的影响下,公共基础课程建设被摆在了次要地位,在有的院校甚至被边缘化。据笔者调查,在多数高职院校,从机构设置、课程安排、教师队伍建设、科研教改、经费设备投入等方面来看,公共基础课程远远落后于专业课程,有的学校至今没有公共基础课程的专门管理机构,没有相关专题研究过公共基础课程的建设问题,相当多院校的基础学科教师“只出不进”、“只用不培”,年龄严重老化,信息吸收渠道狭窄;部分专业随意削减公共基础课学时,使公共基础课总时数长期处于动态之中。此种状况已严重影响了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导致了社会对高职与中职的界定模糊,以及对高职毕业生“上手快,后劲不足”、“眼光高,基础不牢”的负面评价。

高职公共基础课真的与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就业竞争力的打造关系不大吗?其建设真的不具有重要性与紧迫性吗?显然不是。高职公共基础课不仅承担着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任务,还承担着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科学素质、身体与心理素质并使其可持续发展的任务,它与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就业竞争力的打造密切相关,是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试想,学生基础知识不牢,基本技能不熟,后续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学好吗?其职业技能会强吗?学生人文素质、科学素质不高,身体与心理素质不强,其就业竞争力会强吗?在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专业调整快,建设任务重,教育资源可适当倾斜,但并不意味着公共基础课程建设不重要、不紧迫,没有公共基础课程建设的支撑,专业课程建设犹如不打地基盖房而成为空中楼阁。因此,纠正对高职公共基础课地位与作用的认识偏差,深入、全面地理解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建设的重要意义,积极推进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建设,是当前必须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反思二:高职公共基础

课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有主导地位,教师队伍状况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就目前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师队伍来说,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结构不合理。由于部分领导对公共基础课认识有偏差,在人才引进、内部师资调整、教师送培、职称评审中片面操作,致使多数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师队伍年龄老化、学历偏低、职称失衡,结构极不合理。(2)观念陈旧。部分公共基础课教师不认真学习高职教育理论,不认真思考高职培养目标与自身教学的关系,自认为不管怎么变,基础知识的教学都是一回事,思想观念停留在过去,落后于高职教育的发展。(3)缺乏内动力。公共基础课程被边缘化,资金、设备、收入分配向专业课、专业课教师倾斜,年龄老化带来的惰性以及职业倦怠,致使部分公共基础课教师工作热情降低,缺乏改革动力。(4)教改、科研能力偏弱。年龄老化、观念陈旧、内动力缺乏以及学习培训、交流机会偏少,致使公共基础课教师教改科研能力整体偏弱,在多数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教学成果、精品课程榜中难觅公共基础课踪影,与公共基础课应有的地位极不相称。

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高职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质量,阻碍了公共基础课程建设的步伐,是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建设滞后的重要原因。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公共基础课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公共基础课教师队伍素质。(1)通过人才引进、内部调整、进修培训,充实公共基础课教师队伍,改善队伍结构,使其逐渐趋于合理;(2)多渠道、多方式强化高职教育理论学习,让教师明白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中职教育的不同,充分理解高职教育中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应用性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正确认识基础课与专业课以及与培养目标的内在联系,改变教育观念,自觉进行公共基础课程改革;(3)根据公共基础课地区差异性小、稳定性强的特点,构建从国家到地区的教研网络,搭建科研平台,加大信息交流力度,真正做到资源共享;(4)加大对公共基础课程的资金、设备投入,合理制定分配方案,建立公正全面的评价考核与激励机制,激发公共基础课教师的工作热情,使其逐步建立应有的自信与职业认同感。

反思三:高职公共基础

课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

教学内容是课程目标的具体体现,是师生交流的载体与平台。教学内容的选取,直接关系着课程目标的达成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就目前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而言,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存在两大问题。

一是严重脱离学生实际。公共基础课多是文化理论课,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与系统性,不同阶段的学习内容必须与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心理发展水平相吻合,过高过低都会产生问题。众所周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现阶段高职生文化基础水平相对较低,就高考录取分数线看,高职控制线基本在300分左右(满分750分)。客观地说,大多数高职生的文化基础知识与技能未达标,处于较低水平,而多数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在定位上是按达标甚至较好来考虑,严重脱离了学生实际,使学生觉得“高不可攀”,产生畏难情绪与抵触情绪。这一点上,以数学、物理、外语三门课程最为突出。

二是缺乏培养目标的针对性。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不同于本科教育与中职教育,教学内容必须与本科、中职有所区别,具有自己的特色,但现在多数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基本是照搬过去的本专科教材,仅作了些简单的压缩与删减,未作深入的研究与认真的筛选,并且同一教学内容覆盖所有专业,缺乏对不同专业的针对性,影响了基础与专业的有机联系,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带来困难。

要解决以上问题,必须花大力气进行公共基础课程教材建设,打造好教学内容选取的基础平台。在教材建设思路上,要改变过去以各校自编或多校联编为主的模式,改以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委托出版社组织专门班子进行编写为主,各校自编为辅。因为各校自编或多校联编的模式会受到编写者精力不够(兼职)、水平参差不齐、观念风格不一致的制约,其教材质量难以保证,而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委托出版社组织专门人员进行编写,一可选出具有相应水平、能力的编写班子;二能保证编写者集中精力编写;三能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与支持,保证教材编写的调研、论证的深入与充分,其教材质量能得到保证。在抓好教材建设的同时,应积极组织公共基础课教师进行专业调研,了解相应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与素质,研究所任课程如何有力地支撑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寻找教学内容与专业的切入点与结合点,使教学内容的选取与专业有机结合,增强教学内容的专业针对性。

反思四:高职公共基础

课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单一陈旧

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它对于教学目标的达成起着关键作用。就目前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来说,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教学方法单一;二是教学手段陈旧。不少教师认为公共基础课任务重,课时少,内容理论性强,要保证教学计划的完成以及内容呈现的系统性与完整性,传统的讲授法最为可靠与实用,至于其他的教学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不过是专家、学者们研究的事。因而在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习惯用讲授法,习惯粉笔加黑板,习惯教师讲、学生记,教师问、学生答,忽略了学生的感受与收获,使得学生普遍对公共基础课教学不满,产生厌学情绪,将其视为最难、最想放弃的科目。

要改变这一局面,首先要解决教师的认识问题,让教师明白,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与创新,不仅仅是专家、学者的事,而是每个公共基础课教师必须面对的任务。不改、不变,公共基础课教学将走不出困境,将无法真正完成教学任务。具体操作时,首先应打破公共基础课程领域讲授法“一统天下”的局面,要让教师正确认识讲授法的利与弊,明白讲授法虽然是一种应用最广泛的最基本的教学方法,有着方便、省时、经济、易于系统完整地呈现知识与展示教师的个人经验等优点,但也有突出的缺陷,易使学生注意力下降、产生学习疲劳,在文化理论基础相对较弱,学习内动力不足的高职教学中长期使用,会使其弱点加倍放大,产生严重后果,因而不能长期使用,更不能让其“一统天下”。应鼓励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大胆探索和尝试其他教学法,如案例教学法、发现法、小组讨论法、自学辅导法、模块式教学法等,通过不同教学法的综合应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其学习效果。其次要鼓励教师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口授、书面材料的基础上,辅之以影像、音响、课件、实物等教学媒介,从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加大信息交流力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联合.公共基础课教师在高职高专学生专业培养中的作用[j].教育与职业,2008,(29).

第2篇:公共基础课范文

当今世界是个人才竞争的世界,;

摘要:针对一些高职院校忽视公共基础课的情况,指出要顺利地完成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重视公共基础课的教学。简述了高职院校课程的教学状况,分析了公共基础课在培养合格的高职生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在教学中如何改革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同时与张新德老师就高职数学教育价值的某些观点进行了探讨,认为对高职公共基础课的重视要适度。

关键词: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作用;改革;重视:适度

笔者拜读了刊登于《职教论坛》(2005年12月号下)张新德老师的《高职教育的目标定位及数学价值的思考》一文,有所感触。笔者均为公共基础课的教师,对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公共基础课的作用及教学改革也有一些体会,也想就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谈点认识,同时与张新德老师就高职数学教育的某些观点进行商榷。

一、高职院校课程的教学状况简述

2000年1月,《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规定了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教育部这一文件为高等职业教育指明了培养目标。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但由于起步较晚和定位不准确,目前在诸如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教材的内容上有的采用的是本科压缩饼干型,有的是借用普通专科型,有的是本科、专科、中专的拼凑、剪贴型。它们共同缺陷之一是不能根据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及要求来选用适当教材。同时,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差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许多高职院校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加强实践性教学。

但这在另一方面又出现忽视公共基础课教学的问题,尤其是存在着专业课、实践教学课挤占公共基础课,学生不重视公共基础课的现象。并且受社会传统思想影响,专业设置上普遍存在着重理轻文的现象,还有人认为只要专业过硬,公共基础课学不学都无所谓。其结果是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单薄、人文素养缺乏,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难以满足社会对高职人才的要求。面对越来越多高职院校出现的这一问题,许多企业都感到困惑:高职院校好像是在为我们培养一个个“机器人”。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也曾指出,“现在,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成熟,很多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和课程的时候,已经有意识地以就业为导向。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在大部分院校中却‘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一些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目标片面理解,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过窄、文化底蕴薄弱,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处于“弱势”。因此,肩负教育职能的高职院校有责任培养出“德才兼备”的毕业生,而在这方面公共基础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高职公共基础课的重要作用

当今世界是个人才竞争的世界,人才的竞争不仅在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更在于人才的基本素质。这些基本素质主要包括远大的理想、高尚的情操、科学的思维、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健康的心理。科学家爱因斯坦尖锐地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我国著名科学家钱伟长也说过:“我们培养的学生首先应该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是一个爱国者,一个辨证唯物主义者,一个有文化艺术修养的,道德品质高尚的,心灵美好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拥有学科、专业知识的人,一个未来的工程师、专门家。”可见,只有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充分重视公共基础课、人文课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才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公共基础课程主要由哲学、法律、语文、外语、体育、数学和计算机等课程组成。公共基础课在高职人才培养中所体现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公共基础课作为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公共基础课是学习一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是现代社会中学习和掌握其它学科知识的必备文化。高职教育虽然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但任何一种技能的培养、发展和提高都是要建立在一定的文化基础之上的。作为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学生要学习掌握现代化的生产、管理或服务技术,就必须在已有高中阶段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基础知识。况且,我国高职院校招收的学生基础普遍比较差,综合素质相对薄弱,更需加强公共基础课的学习。

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安排是为了满足高职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张新德老师在文章中谈到“数学是培养人的科学思维能力的一种最好的训练。”并例举出四川大学曹广福的话:“一个大学生未来成就如何,关键要看他的数学修养达到何种程度。”笔者认为此观点片面,且有王婆卖瓜之嫌。数学尽管在培养人的逻辑思维、发散思维、严密的推理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但哲学的抽象思维、法律的逻辑思维难道不也是科学思维吗?学习这些课程不也是“最好的训练”吗?中国历史上一些大有成就者数学修养就不高,例如。在高职中,数学训练重要,但也只是思维训练的一个方面。

其次,在现代社会中,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变化迅速,职业和岗位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一个人终生只从事一项工作已变得越来越不可能.个人无法预知自己将来从事何种工作,如果只掌握一门相对固定岗位的专业技能,必然会使专业过窄,职业知识和能力受限,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市场。因此学好基础课,是将来转岗、创业立业的前提条件。高职教育对于每个学生都只能作为终身学习的一个环节,所以教学必须为学生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和终身学习预留出一定的发展空间,在这方面,公共基础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再次,高职教育除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外,还须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职业能力是指职业角色从事一定岗位工作所需的个体能力,它由知识、理解力和技能诸要素构成.并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综合地发挥作用,其中任何一种孤立能力要素都难以完成职业活动。职业能力包括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动手能力、竞争能力、管理能力、经营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而高职院校要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就要精选必需的社会知识、心理学知识,把人文社会学等基础知识和科学理论有效地结合起来。

最后,加强公共基础课的学习还是素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需要。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写的报告中提出的未来教育发展的“四大支柱”,即学知、学做、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发展。2005年11月国务院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搞好以敬业和诚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学习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在我国现阶段,大学生个人主义倾向严重,诚信缺乏,协作精神差,国家和集体观念淡漠,……但同时他们又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开设公共基础课程,尤其是人文课,有助于大学生养成具有民族观念、大局意识等政治思想素质;诚信、敬业、团队、勤奋等职业道德。

三、浅议公共基础课教学的改革

在短短的二三年高职教育时间内.既要完成一定量的公共基础课、基础理论课的教学.又要完成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训,任务十分艰巨。要顺利达到高职教育目标,就必须进行必要的课程改革。而高职公共基础课由于涉及面广.学时多(一般占到总课时的三分之一),又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培养和今后工作的基本能力,它的改革就显得重要又困难。那么,公共基础课教学应如何改革呢?

第一,教学内容定位要科学。传统的高职课程强调学科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按照学科的逻辑顺序来确定课程内容、组织课程体系。打开高职教材,似乎遍布“知识点”,从抽象的概念到严密的理论体系,但缺少与实际相结合的应用知识,使学生觉得进了大学就要进行深奥的理论研究。而这些枯燥的理论在教学中,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使得学生上课没兴趣,只是考前死记硬背,教学效果较差。

在有限的时间内,学校不可能也无法给予学生所有基础性的知识,那么,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的选择就应科学定位。首先就必须大胆地对课本内容进行删减整合。目前的公共基础课教材.内容大都是本科教材的翻版,注重理论的体系.同时内容庞杂。这就需要我们明确高职的基础理论不要求学生掌握严谨的学科理论,完整的学科体系,而是掌握的理论知识线条要粗,所以在教学中要大胆删去“偏、难、杂”的理论知识,保留必需的基础知识,但知识面应当宽泛一些。其次要注意把握“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高等职业教育的公共基础课.它的主要功能不是单纯为学习系统的专业知识服务,所以对学生需掌握的理论知识.要按照“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来选定。对公共基础课理论的“必需和够用”的原则如果把握不准,在实际教学中要么偏难,要么偏易,会造成学生难以适应。笔者认为,“必需”,是指知识的讲授和学习能够满足专业和职业能力的需要,而不是像本科教育那样,立足打好深厚基础;“够用”,是不再追求学科体系逻辑严密性,强调教学内容“实际、实用、实践”。再次,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既注重知识的获得又兼顾学生素质的培养。例如语文课.要在增强学生语言文学知识的同时,更要教给学生终身受用的“做人”道理。在众多优秀作品中,选择既有艺术性又最能呼唤良知、给人以生命启迪的作品。在文学作品的学习中,除了使学生了解文学知识,感受人事景物形象外,更要让学生感悟人生,认识社会,唤起学生的生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在获得审美享受的同时自然而然地陶冶情操、净化灵魂。

张新德老师在文章中谈到,高职院校“在实用主义的影响下,忘记了数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想给学生‘有用’的东西,把数学知识的体系搞得支离破碎,学生学得似是而非,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根本得不到严格的训练。”高职院校中三年制的高等数学课时一般在180至220学时,约占总课时的6%左右,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要学好完整的数学知识是不可能的。更何况如果哲学课、语文课、英语课等都提出如此要求,高职院校又如何培养出具有高等技术应用性的专门人才呢?笔者认为,强调学科体系的完整并要求再增加课时,对高职的任何一门公共基础课来说,都是不现实的。加强高职生的数学思维训练,可能更应重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方法,应该因材施教。例如方法上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办兴趣班等),一般培养与特殊培养相结合。

第二.把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重点。公共基础课要体现“基本素质和基本工作能力的培养”,在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与体系的构建上,依据的不是学科理论知识体系,而是高职生应具备的能力体系。对于公共基础课,理论知识应通俗、浅显,减少理论的推导方面的内容,理论教学要在讲清概念的基础上.强化应用。即结合实际应用多,突出知识与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注重提高学生运用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利用数学知识逻辑性强、推理严谨、定量精确等特点,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各种基础能力(如观察想象能力、逻辑思维与创造思维能力等)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第三,改革公共基础课的教学。传统的“灌输式”、“讲稿+粉笔十黑板”的教学方法及手段,以教师为主体,把学生当“容器”,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成了抽象的、晦涩的说教,加上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出现大部分学生对公共基础课厌学的现象。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对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进行改革。

首先,要调整教师、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公共基础课的教学中,要在发挥教师教学主导作用的同时,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大胆探讨,以造就具有鲜明个性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其次,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因材施教,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法,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独立地进行分析和综合,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给学生创造积极思维的条件和思路。

再次,要注重教学手段的改革。加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加快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使用,实现教学技术和手段的现代化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内容。

最后,要改革考试方式方法。传统的考试方式以理论考试为主.缺乏对教学效果的多层面的评价,因此考核的结果不能准确地反映教学的实际效果。改革后的考试方法应坚持开卷、闭卷相结合,口试、笔试相结合,还可以有答辩等多种形式;考试题以分析应用型为主,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哲学、法律课程的考试中,考试内容、方式就要能反映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能力,体现出高职的特色。

总之,我们认为,对高职的公共基础课既要重视,但又不可强调过头,要适度,课程的设置,调整,改革要受高职培养目标制约,为高职培养目标服务。

参考文献

[1]陈智.以人为本,探索通专结合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研究,2005,(5).

[2]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6.

[3]王浪,凌-Z-.面向人的全面发展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J],职教论坛,2003J12).

[4]谢苗枫.高职,如何才能“高质”[N],南方日报,2003-11-21.

[5]高职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思考[N],潇湘晨报,2005-12-12,http//www.xxcb.com.cn.

[6]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N],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10页,

第3篇:公共基础课范文

一、高职教育中公共基础课的实用价值和意义

公共基础课是高等和中等专业学校各专业学生共同必修的课程,然而,很多学生甚至包括教师在内,对公共基础课的重视远远不及对专业课的重视。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公共课的实用价值及其重大意义。

公共基础课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发挥基础性作用,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当今全球性科技蓬勃发展,高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因此,加强科技知识与创新能力的建设意义重大。而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最薄弱的就是创新能力。很多外国人都说中国人聪明,老百姓当中确实有不少心灵手巧的能人,却无法真正地担当起创新的主角,而从高校、高职走出的大学生呢?有的成了书呆子、考试机器,有的成了机械的机械操作手…也不能让创新的机制真正运行到位。“症结”在哪里呢?一句话,学生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不够好!要么忽略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尤其是基础课程的学习,要么不重视实践,不注重在实践中总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经验。很多学生认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没有直接的关系,甚至是风牛马不相及,丝毫不沾边,事实上,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是相辅相成的而非各自独立。

公共基础课的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同学们增强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法国文学家雨果曾说过“思想就是力量”,这句名言虽经百年的风雨洗礼,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学生在没进入社会之前对社会的认识是懵懂的,甚至是浅薄的,而《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等等这些公共基础课为学生将来认识社会提供了可靠的、丰富的理论知识,对于他们的人生观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深刻的领会了这些理论知识,才能更好的应用到实践中。

二、高职教育中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改革的必要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的本质。现代教育的方向是重视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重视和发挥教育过程和教育系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自然也要遵从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但是,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却普遍存在着以下两个问题:

1.缺乏对教学内容的准确定位。公共基础课主要可分为三大模块:社会科学公共基础课、自然科学公共基础课、实践环节公共基础课,内容抽象,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那么对教学内容的定位就显得尤为重要。众所周知,高职学生文化水平低、基础薄弱,是普遍的现象,甚至大多数高职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都未达标,他们对基础课存在抵触情绪和恐惧心理,尤其是对数学、英语等课程。面对这样的现状,很多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定位仍然处在较高的水平,严重脱离学生实际,导致很多学生对基础课的学习失去了兴趣。

2.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设置倾向于本科院校的教学内容设置,过分强调系统性和严密性,理论性强,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缺乏培养目标的针对性。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不同于高等教育和初等教育,而这种教学设置没有体现出来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特色,缺乏对不同专业的针对性,造成了基础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严重脱节的现象,影响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增加了困难。因此,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改革已成了高职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高职教育中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改革的方向

公共基础课教学服务于专业培养,因此,教学内容的改革必须紧紧围绕专业的需求、学生的需要。

1.密切关注专业变化,科学组织教学内容。不同的历史时期学科的发展有所不同,对教学内容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要真正做到基础教学服务于专业,就必须跟上时代的脚步,时刻调整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组织教学。专业需要什么,我们就有什么。比如在经济学中,高等数学是必不可少的研究工具,为了使学生脱离繁复的计算,更好地投入学习,我们增加了数学软件的学习。利用计算机使麻烦的微积分、线性代数计算变得简单,从而节省了大量时间。

第4篇:公共基础课范文

关键词:高职;文化课;对策;思考

报载,2009年12月,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公共文化课教师说课竞赛分别在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等4所高职院校同时进行,本次说课比赛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出发,贯彻“两个系统”(实践技能教学系统和基础理论课教学系统)融会贯通的课程理念,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文化素养、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科学确定课程目标、内容体系及评价方法等。看到这则消息,笔者喜忧参半。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是由各教学系部和专业教研室安排,公共课处于“被安排”的状态,以至于高职院校的有些技能型专业过于“自我”,存在忽略“人文”强调“物化”的倾向,即偏于专业知识和能力训练,而忽视文化素质教育的公共课教学。

一、对文化课地位与功能的再认识

1.文化课是高等教育阶段的必修课

高等职业院校开设文化课是毋庸置疑的,关键是要求的高低,内容的选择,层次的把握,评价标准的发展性。高等职业教育文化课应具有基础性、工具性、情感性和广泛性等这些主要的功能。

2.文化课必须适应学生就业需求,应当强调它的基础性

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但在文化课教学如何为提高职业能力服务上还有不少差距。我们既要解决教学内容问题,也要修订教学标准和层次要求,因为,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和目标,仅在课堂教学上进行改革是远远不够的。

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是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应该以岗位能力为导向。但是,怎样改呢?是以普教课程体系为基础,进行小修小改,还是以经济建设中岗位标准为前提,分解岗位能力,建立技能模块体系,进而组织以行动为导向的横向综合的课程结构?就业方向的文化基础教育与升学方向的文化基础教育,如何进行合与分?这都是关系文化课改革的方向性问题。笔者认为,最好的办法是提前分流,采取分层教学。

3.文化课是公民基本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认识和理解社会的基础

多元智能论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不存在哪一种智力重要,哪一种智力不重要的问题,教育者可以从开发学生的强项智能入手,带动其弱项智力的发展。高职学生应当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但是,他们仅是搭上了高校学习的末班车,他们不仅需要补课,而且,面对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成人教育、生存教育、职业预备教育,没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素养是很难在社会长期立足的。

4.文化学习是人生最基础的认知阶段,是形成学习基本能力的必要过程

在过去的“面向用人单位需要”的思想指导下,单一地传授知识技能,往往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或者用人单位觉得有些职业院校毕业生的素质偏低、“不理想”。这是因为,单一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难以提升人的全面素质。任何一个职业角色,首先应该是一个完整人的社会角色,其次才是具有特殊性的职业角色。

教育专家徐国庆曾针对职业院校轻视文化课的现象尖锐地指出:“任何一种教育,如果忽视对学生心智的开发就不称为一种教育。教育的真谛在于挖掘人的潜力,启发人的心智,形成人的智慧。如果教育被扭曲为简单的技能练习,那就与动物训练无异。”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应该有两个层次:一是必须让学生毕业后学会或掌握一技之长,这是第一位的;二是还应该有更高的理想和追求……即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比较高的文化品位,比较丰富精神世界的人。”“职业教育的价值在于让受过职业教育的人,能够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诗意地栖居。”

二、文化基础课教学改革的对策

1.实施“因材施教”的分层次教学

即按照“调整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目标,实施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和“在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组织中,要尊重学习者意愿,允许学习者根据学业进展情况对文化课程进行多次选择”的要求,将分层次教学从实现同一目标转变为适应不同的目标。我们一方面要继续寻求更符合实际、最为有效的教学管理方式,在主要文化课分层教学改革中,重点推广以行政班(又称自然班)为基础的学科分层走班教学,或班内分层的模式,形成有利于学校管理又方便学生选择的方式。在分层教学模式上,采用目标分层、教学分层、指导分层、考核分层;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做到:(1)科学地制订教学目标;(2)客观地把握学生层次;(3)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4)有效地实施个性指导;(5)成功地沟通教学情感。另一方面,教学研究部门和教研室,要根据专业特点和就业需求调整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在认真进行职业岗位能力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本专业必备的文化知识与学科技能,将联系行业实际的事例、问题作为补充教材或教学案例,逐步形成自己的校本讲义。

实施分层次教学,主要的着眼点是解决基础差异大和学生同步发展的矛盾,减轻各方面的压力,包括学习和心理的压力,实事求是安排教学任务,不断树立学习和教学的信心,逐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为就业做好职业素质和技能的准备。同时,在分层教学中,大胆地引入了自主选择的因素,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状况,选择合适的层次;在滚动分层管理中,学生还能通过层次调整确定最适合的学习层次,这有利于学生自主意识的形成,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提前做好设计。

2.尝试模块课程教学

探索模块课程,按照能力要求组合相关知识。传统的学科教学特别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他们把用什么学什么,学什么教什么看作是实用主义教学观。当前,职业教育的改革提出加强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倡导文化课为专业课学习服务,以及参照国外以活动为中心的课程思想。我们认为,在文化课教材的改革上,可以借鉴“核心能力课程”的理念,将学科知识按照能力归类,重新组织教学。

实行文化课能力模块课程方案,充分考虑了职业特点,又从学生能力不均衡的客观实际出发,给他们以较为宽松的学习空间。学生在发挥优势智能的同时,也在努力带动弱势智能的发展,这对突破文化课学习的瓶颈是有一定好处的。

3.改革课堂教学内容,让文化课联系职业岗位的实际

通用的文化课教材曾经对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文化素质发挥过很好的作用,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我们不能停留在一般化的教材上,要按照职业需求和专业特点改进教学内容,引用来自职业岗位的案例或结合职业实际的问题进行案例分析教学,让学生更多、更早地感受或体验职业工作领域的实际问题和社会问题,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在文化课教学中提出以实践感知教学、实践活动教学、生活案例教学等作为主要方式,正是解决厌学、焦虑、逆反现象的有效做法。

学校应组织文化课教师深入企业,了解生产流程、企业文化、业务范围、典型案例,编辑整理作为教学素材或编写成讲义。通过真实的例子去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按照职业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战略,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改革,应该更多地选取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实例、个案。把这些实例当作研究对象,让学生观察、实验、分析、编码和加工,在此基础上培养社会生产与生活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提升其整体的职业素质。对于文化课校本课程的开发也不例外。

4.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教育部针对文化课课堂教学改革曾提出“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习者顺利完成所选定的课程目标”,“高等职业院校的文化基础教育要更加注重知识的应用能力、学习能力和实验能力的培养,保证必要的实验和社会实践环节”的要求。文化课教学改革应学习普教的成功经验,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在教学设计上多采用探究式、案例式、讨论式、活动式等有效的方法模式,在教学过程上多运用互动式、问答式、启发式等全员参与的形式,在检测上多使用客观的、多角度、多层次的考查方式。

只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坚定地落实主体性教学的思想,把学生的学习效果放在首位,把提高他们的实际能力作为教学的落脚点,才能有目的地不断地钻研教法、学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5.探索专业课与文化课结合的综合课程模式

将专业课学习与相关文化知识联系起来,探索以工作行为为导向的、按照流程和操作规范学习专业技能和相关文化知识的做法,是职业培训的有效做法。我们何不尝试按照“实践——理论——应用”的模式,先进行工作岗位分析、生产或服务流程分析、关键技能分析,然后按照“操作技能+专业知识+相关文化知识”的顺序组织模块式综合课程呢?当然,这样的改革对教研部门和教师又是新的挑战。目前,文化课的类似改革还很少。

总之,加强高职公共文化课建设,一是要把公共文化课教学摆在应有的位置。在专业教学改革中,要深入学习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深刻理解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定位,正确处理好专业能力与职业综合能力,专业素养与人文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的关系,决不能以削弱公共文化课教学为代价,片面强调专业课的作用。二是要深化公共文化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公共文化课教学内容的选择既要考虑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又要考虑文化素质养成的需要;既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又要传承现代文明。三是要充分发挥公共文化课教学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作用。公共文化课教学既承担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传承文明的重任,又肩负着营造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校园文化以及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使命。要鼓励和支持教师结合公共文化课教学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活跃校园文化生活,陶冶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促进文明高校与和谐校园建设。四是要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课教师的素质。要重视公共文化课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和自身素质的提高,通过教学观摩、教学比武、教学研究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弘扬锐意进取、互相学习的良好风气,培养公共文化课教师的敬业精神,提高教学设计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努力造就一大批在公共文化课教学领域能起示范、引领作用的课程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以此推动高职公共文化课建设和改革。

高职院校只有重视公共文化课教学,才能使其培养的学生既具有较高的职业技能又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真正成为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联合.公共基础课教师在高职高专学生专业培养中的作用[J].教育与职业,2008(29).

第5篇:公共基础课范文

摘 要:坚持以“必须、够用”为原则,积极推进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应构建具有基础性、综合化和服务于专业教学改革的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职;节约型;公共基础课;改革

第6篇:公共基础课范文

Key words: 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teaching content;traditional teaching;modern teaching;teaching quality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5-0254-02

1 概率统计公共基础课教学现状

面对新常态下的强化高等教育和全面提升人力资本素质的需求[1],大学数学教育需要为各类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增强其用数学思维分析问题的意识,提高其用数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3]。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现代化的脚步,国内高校纷纷在概率统计公共课教学中更新观念,改革教学模式,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4]。

1.1 概率统计教学内容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概率统计教学内容中依然以数学理论为主,强调问题分析和计算能力的培养,内容设计时忽视了高中数学中的概率基本知识与大学概率统计课程内容之间的衔接,概率统计课程体系中采用一本教材教遍所有专业的本科生,忽视了各个专业本身的特点和对概率统计课程内容需求的差异,教学内容重视理论知识传授,忽视了知识背后的故事,做不到知其所以然,造成对本质的理解不深入。

1.2 概率统计教学方法存在的不足

在概率统计课程教学过程中,虽然已经开始重视使用信息化技术和多媒体工具,但是依然以直接使用网上已有课件,缺乏深度加工和结合自身特点设计和完善教学课件,教学理论中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但是真正的教学实践中互动往往被忽视,如何合理使用信息化技术、授课与互动相结合,完善概率统计教学实践体系,依然是一个重要问题。

2 优化概率统计教学内容

2.1 内容设计中体现数学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随着中学数学教学的改革不断更新,中学数学教学内容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的高中数学只有代数和几何两部分知识,而如今除了这两部分传统知识还包括了原本属于大学数学的微积分一部分知识(极限与导数)和概率统计的基本知识。

从具体内容角度来说,高中的概率统计内容和大学的相应内容本质上没有太大差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二者没有差异性,高中讲授的很多概率统计知识可以看做大学中的知识的简易版本,中学教学很大程度上重视了学生使用原理和方法来解题的能力,而往往容易忽视对原理和方法的深入探究,也容易忽视对于学生分析和解答概率统计问题的良好习惯的培养,例如,在讲授概率论基本概念这一章,利用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式分析解答实际问题时,很多大学生在课后的练习作业和课程考试中还停留在中学生时养成的习惯解题模式。

学生在高中养成的做题习惯和大学中培养的数学素养和数学习惯具有一定差距,这就要求大学概率统计教学引导学生在更高的数学平台上学习概率统计知识,培养良好的数学素养和数学习惯。

2.2 教学内容与学科专业特点紧密结合

大学的概率统计虽然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但是对于理工类的学生和经管类的学生的要求又有所不同,对于授课老师而言,除了要讲好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素养,还应该努力结合所教授班级专业的特点和知识需求,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专业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对于机械专业的学生,在学了概率统计课程之后还有一些后续的专业课程与其紧密联系,比如可靠性理论, 在给机械专业的学生讲授概率统计知识时,涉及到可靠性方面的内容,就需要授课老师仔细讲解,为其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作为经管类的学生,学习概率统计知识之后,会在很多课程中遇到正态分布的应用和一些数理统计中的方法,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注意研究如何将公共课程教学与专业特点紧密结合,引导学生有重点地学习相关知识,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2.3 重视教学内容与实践相结合

概率统计是和实践紧密联系的,这一特点从它的产生到发展处处可见,在现代社会,概率统计几乎遍及各个领域,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和军事技术等,从教学角度来说,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具体说来,就是掌握基本原理的同时,也要学会应用统计方法合理建立数学模型,使用正确的方法和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对于实践教学,还要引导学生使用相关统计软件,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计算机技术的进步给我们处理很多数据提供了便捷的工具,现代社会衡量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使用计算机的能力。目前流行的统计软件很多,有SAS、SPSS、R、Excel等,作为公共基础课的概率统计,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介绍Excel的统计功能,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再适当介绍其他软件,在讲授随机变量、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线性回归等内容时,结合Excel中的统计函数功能讲解,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课堂效率,也可以适当安排或者布置学生课后上机操作。

3 改进课程教学方法

教和学是相辅相成的,教师的教学方法对课堂教学质量也有很大的影响,合适的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使教学质量得到保证,目前来说常用的教学方法有传统教学和现代化教学等。

3.1 合理运用媒体工具,构建现代化教学体系

传统教学是以教师在讲台前讲授和黑板板书为主要形式,这种形式的教学弊端突出,讲授内容有限,难以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而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使得课堂教学枯燥,缺乏师生互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影响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现代化教学是根据现代化教学环境中信息的传递方式和学生对知识信息加工的心理过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支持,调动尽可能多的教学媒体、信息资源,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知识信息的主动建构者,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和课堂的主宰。

考虑到概率统计的课程特点,可以将传统教学和现代化教学方法结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传统教学方法主要应用于概率统计的定理、推论和其他结论的证明推导,常规习题的解答等,这种演示,有利于学生对定理结论和习题解答的理解,并且有利于学生模仿老师的解答步骤,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可以培养学生解答问题的基本功,现代化教学方法可以应用于概念解释、图表展示、实际问题演示等含有较大信息量的项目,以课件为媒介,结合概率统计课程特点与授课班级的个性化需求,构建合理的现代化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超越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有利于学生通过多种感官接受信息,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2 互动式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挖掘和主动学习能力

互动式教学模式,强调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和交流,注重交往与沟通,以动态发展的目光来认识教学过程,实现教与学深度统一与融合互通,这个过程中,教师授课与学生实时反馈,构成了动态可调节的教学方式,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学媒介之间的频繁互动,和谐共进,优化教学质量。

概率统计课程既包含数学理论,也包括实际应用,经验丰富的授课教师,对概率统计理论与应用理解深刻,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深入浅出灌输基本思想和传授基本方法,而通过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实时反馈,形成研究型课堂氛围,可以极大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实现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培养,例如,讲授概率统计基本概念时,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挖掘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并且鼓励学生主动分析案例与抽象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活跃的课堂氛围,互动的教学方式,将极大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互动式教学实施难点在于根据课程教学任务需求如何进行课前设计与现场调整,考虑到概率统计课时限制和教学任务,教师在课前设计互动式教学进程时,既要合理安排时间讲授基本知识,又要充分考虑学生互动时间,将知识讲授与课堂互动有机融合,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互动式教学模式给教师带来的巨大挑战体现在互动进程的管控和应变,教师在互动式教学中既扮演与学生平等探讨问题的角色,又是进程掌控者,如何在角色之间转换并对课堂中遇到不可预见的问题及时应变,成为互动式教学中的难点与挑战,教师只有具备更加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现场管控能力,透彻理解概率统计课程,设计合理互动教学进程,才能完美实施互动式教学。

第7篇:公共基础课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改革;分类教学;计算机课程设置;层次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0)18-5004-02

A Study of the Reform of Basic Computer Course Teaching for Non Computer Majors

HUANG Han-tang

(The Computer Science Department,Qiannan Normal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Duyun 558000,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setup of basic conputer course for non computer major in teachers colleges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comes up with the idea of different levels and teachings, suggests advice on teaching contents and using limited teaching resources effectively, thus enhances the levels and standards of computer teaching.

Key words: basic computer course for non computer major; teaching reform; Classification of teaching; computer course setup; level

计算机基础课在各类高等院校开设有相当长的时间了,主要是对在校的本、专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课程,各院校对课程的名称有不同称呼,但授课内容和要求基本相同,很多边远民族地区的院校对该课程的教学也从无到有,并不断改进提高,参与该课程教学的授课老师和实验等教学人员为课程的建设做很多探索和实践,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也编辑出版了大量的结合教学实际的教材,部分院校及相关部门还开发了无纸化考试系统。该课程的建设日趋规范,我院也经历了这样的历程,并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计算机公共课教学部,大批经验丰富的教师参与了课程的教学、建设,近年我院的毕业生在各种技能考核中都充分展现了相应计算机应用的技能,2007年教育部对我院进行本科教学水平的评估时,该门课程的建设情况和教学水平也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人才这方面的技能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近年来大部分有条件的中、小学都开设《信息技术》课等相关课程,目前从中、小学课程教学内容可以看到,有部分内容与大学开设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内容有交叉。另外,各院校相应专业,主要是理科专业相继开设了第二门计算机课程,课程的开设通常只按开课系相关专业的培养计划来操作,对课程的开设的合理性、课程授课内容以及教学大纲等都还未作充分的论证,对课程的实用性,将来学生就业以及就业后的实际应用也没有过多考虑,本文就这方面的问题作些探讨。

1 《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的现状

1.1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现状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对大学《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提出的课程衔接要求: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开设,大部分县级以上中学都开设了这门课,由于地区差异等原因,目前对课程的要求没有统一规定,也没有全面纳入高考的综合课程中,但已有部分省、区、市已经开始把《信息技术》课程纳入综合课程考核。随着国家对教育的软硬件投入增多,该门课程终将会成为学生的一项基本技能,计入学生综合素质考核指标中,因此有必要考虑课程衔接。

1.2 学生情况

从整体情况分析,录入的新生来自不同地区,由于中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没有统一要求,一部分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地处边远欠发达地区的民族院校由于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原因,对《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的教学仍然采用采用一刀切的办法,不加任何区分,从头再来,没有充分利用中学阶段的教学成果,反而造成部分学生理论课不认真听讲,实验课不按老师的要求完成操作等现象。

1.3 目前的教学情况

目前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是:时间紧、内容多。大部分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开设在第一学期,时间大约是十四周,周4学时(包含上机操作、实验),一般教学内容是WINDOWS XP操作系统、OFFICE2003办公软件等,按教学实际进度只能完成OFFICE2003中的WORD和EXCEL的教学,POWERPOINT、ACCESS、FRONTPAGE,还有一些压缩、杀毒等工具软件都没有介绍,而这些内容对学生将来的就业、工作等非常实用,这样造成教学内容的缺失。

1.4 社会需求

2009年度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录用考试中很多工作岗位对计算机应用技能提出了明确要求――全国计算机等级二级以上,各地也在前些年提出相应要求,在前面的教学内容和时间都满足的情况下,学生也只能够参加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与就业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

2 《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改革设想

由于学生、教学内容、社会需求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我们有必要对现有的教学进行必要的调整,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就业保证,方案如下:

2.1 分层次、分类教学

鉴于学生来源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调查、统计、分析,结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成两个层次,即低起点――从零开始、高起点――已经具有相应基础。由此,实现了分层次、分类教学。结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分层次教学,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起点,提高计算机应用的层次,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2 教学内容的相应调整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很多专业,特别是理科专业的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但要掌握OFFICE等基本技能,还要掌握一定的程序设计能力、数据库应用能力等。因此很多专业开设了相应的程序设计等课程,并鼓励学生参加每年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但由于对课程的设置缺乏了解,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就业的需求,因此开设的课程不尽合理,造成教学资源浪费,有的系部考虑到了学生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却没有考虑学生知识、技能的系统学习过程以及将来实际应用,只追求结果。因此,作为我院承担相关计算机课程的计算机公共课教学部应该提供一个系统的指导性的计算机课程开课方案,根据文、理科各专业的特点,制订计算机课程近期的和长远的规划及方案,明确开设课程、内容,以及达到的等级(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减少课程开设过程中的盲目性,全面、合理的利用好有限的资源,提高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层次和效益。

2.3 课程的规划设想

针对以上情况对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可作如下设置、调整:

第一门课《计算机应用基础》

第二门课《程序设计》和《数据库管理》

注:表中的等级是指学生可以达到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级别

课程改革的重点主要体现在第二门课程上,文科、理科的低起点层次在学习OFFICE中的WORD和EXCEL后学习用于数据管理的ACCESS,可以实现数据的统计管理等;对于理科各专业的要求是不一样的,物理、化学、生物等专业主要考虑的是简单应用程序的设计(包含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基于C/S结构的应用程序,数学专业由于其专业特点,以学习C/C++和SQL数据库为主,学生有参加三级、四级相关内容的等级考试。

以上仅是对公共计算机课程教学提出自己的设想,开课的学期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课程的设置也要根据教学的要求,计算机等级考试从实际效果看也只是体现考生某些方面的能力,不是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全部,因此,课程的设置等还需经多方的调查、论证,结合学院自生的条件等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

参考文献:

[1] 龚沛曾,杨志强,陆慰民.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程(第三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 蒋加伏,沈岳.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XP版)[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出版社,2008.

[3] 耿文兰,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与开发[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第8篇:公共基础课范文

公共基础课;教师评价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2)7-0016-01

为构建具有职业学校特色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深远发展,通过对湖北省黄石地区8所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教师、专业课教师以及教学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各校公共基础课教师的教学及其评价情况。

一、调研对象

本次问卷调查以黄石地区的湖北省机械工业学校、湖北城市职业学校等8所中等职业学校的公共基础课教师、专业课教师以及教学管理人员为对象,共发放问卷210份,回收183份,回收率87.2%。

二、调研方法及内容

1.方法

采用无记名问卷方式进行调研,分学校进行,8所学校问卷内容一致。

2.内容

要求教师根据自己在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如实选择相应的选项。本次问卷主要分为四个要素:(1)教学方法手段要素,5,6,8,9,10,11,16题;(2)教学过程要素,2,3,7题;(3)教学评价要素,12,13,14题;(4)其它要素,1,4,15题(调查问卷略)。

三、调研结果及分析

(上面从左到右分别为图1、图2、图3、图4)

图1反应调研对象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手段应用的看法。90%的调研对象认为教学手段的应用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很重要,8.5%的教师认为教学手段的应用不是很重要,1.5%的教师认为教学手段的应用一点不重要。

图2表明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课堂氛围的情况。20%的调研对象认为在公共基础课程课堂氛围活跃,30%的调研对象认为在公共基础课程课堂氛围枯燥无味,50%的调研对象认为在公共基础课程课堂氛围一般。说明公共基础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大量教学手段,但不能提起学生的兴趣,不能将学生带到我们并不是很感兴趣的公共基础课程中来。

图3说明对学生的评价侧重点。64.2%的调研对象认为公共基础课程应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的评价,31.4%的调研对象认为公共基础课程应注重对学生知识能力的评价,仅有4.4%的调研对象认为公共基础课程应注重对学生作业评价。

图4说明学校对公共基础课程的重视层度。只有20%的调研对象认为学校是重视公共基础课程,10%认为一点不重视,70%认为学校不是很重视。

四、对策

调研显示:①公共基础课程教师的教学方法运用,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好公共基础课程有较大帮助;②活跃的课堂氛围对可以很大层度上帮助学生集中学习的注意力;③公共基础课程教师应在学习和交流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鼓励;④公共基础课程教师应该适当掌握所教授班级的专业课知识;⑤学生学习态度对提高公共基础课程成绩有很大影响。

结合问卷调研体现的四个要素,对公共基础课程教师提出如下建议:

(1)教学方法手段要素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公共基础课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

(2)教学过程要素方面,一是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结合生活中息息相关的例子进行预习;二是摒弃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过程,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研究的热情,鼓励学生参与其中。

(3)教学评价要素方面,注重能力的评价。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缺乏有力的外部评价机制,如等级证书。要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公共基础课程评价机制,对待不同的专业,评价的要求也不同,根据专业的要求决定考试或者考查,主要在于应用能力培养。

第9篇:公共基础课范文

关键词:高校;公共基础课;应用型本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4-125 -02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这种大形势下,创新型人才目标的实现势必离不开课程的创新,尤其是公共基础课程,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对于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明确,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营造自由、自主的创新环境,知识创新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明确,需要从课程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着手,特别是对办学思路的转变,对课程设置的完善,对教学内容的梳理,对教学方法的创新等要求,这些都迫切需要从解决学生的需求上,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真正从当今经济的大环境中,培养出更具实用型、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的人才,适应新时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为此,本文从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公共基础课的必要性入手,就其存在的若干问题展开研究,并提出自己的一些创新思路和对策。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公共基础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公共基础课是构成高等院校课程体系的重要基础之一。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体现了高等院校对专门类人才培养的普遍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我们国家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如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高等数学课程、计算机基础课程、英语课程及体育等其他相关课程等。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更好地开展公共基础课程的必要性体现在公共基础课程能够构建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基本素质能力的养成。

从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来看,不同的院校、专业、年级下设的公共基础课都有其自身特点,公共基础课程的开设,对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起到了类似地基的重要作用。其规划与实施体现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走上社会、适应自身岗位的要求。大学生能够从自身能力的提升,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能够放眼关注社会,积极上进,养成健康向上的人文意识。

二、当前教学实践中,公共基础课所面临的困境

高等院校公共基础课是公共课和基础课的统一结合,也是高等院校在面向多学科、综合性知识发展背景下确立的,旨在培养专门性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基础性课程。这些课程的目标在于提升学生的知识幅度和宽度,增强学生适应社会、适应未来工作需要的潜力。然而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实践中,尤其是像我校这种刚刚从专科转为本科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存在问题还很多,将这些表现出来的问题整合为以下三点:

一是公共基础课的边缘化。从学生方面来说,在近年来高校纷纷扩招的形势下,生源素质普遍下降,由于部分学生知识学习能力偏弱,学习专业课程就非常吃力,间接影响了公共基础课开设的作用,为了学分而学习,而不是为了提升自己而学习,上公共基础课却不好好学习;从教师方面来说,开课教师在几年的任教过程中,遭遇疲惫期,普遍感受到单调和被动,没有与时俱进的学习动力,教学热情降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多年来不变,都还是老一套,重理论说教,轻改革创新,不能从课程特色与学科专业建立关联与渗透,教师抱怨学生不学习,而学生又抱怨公共基础课程缺乏吸引力。

二是课时设置呈现逐年缩减现象。以我院现状来说,有的专业去年开设六门公共基础课,到了今年就降为四门,或者去年的课程开64课时,今年的同一门课程就降为48课时,减少公共基础课课程门数和授课学时也都非常随意。越来越少的公共基础课难以强化学生的学习认知力。在高校推进实用性的办学实践中,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课程配置上进一步缩减了公共基础课的课时。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学习综合文化素养,影响了创新潜力的发挥。

三是目前流行的大班化授课模式使师生互动大大减少。教师耗费过多时间和精力在课堂教学秩序的管理上,教师缺乏上课激情,学生的学习热情降低。公共基础课程在高校课程组织与实施中,多采用大班化授课方式,课堂人数动辄两三百人,课堂教学秩序的管理存在较大的困难,教师不得不耗费过多时间在点名上以保证出勤率和到课率,在备课上的精力必然相应减少。教师的讲解稍有平淡就会使课堂氛围低落,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培养,这就更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学生的参与性的降低,又使课堂教学陷入了死气沉沉的尴尬局面。

三、面对困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要加强对公共基础课课程一线师资队伍的建设。应用型高等院校公共基础课师资队伍建设是推进教改方针的重要力量,可以为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要努力建设一支学历和职称结构合理、年龄结构合理、兢兢业业、教学水平优良的教师队伍显得尤为重要。高等教育要面向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师资队伍建设的成败关系到整个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目标的成败,这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以我院为例,一线教师队伍中,高级职称教师相对较少,大部分都是中级职称的年轻教师,职称结构不够完善,要督促教师提升学历,尽快取得高级职称。要利用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竞赛,全面发动教师进一步提升教学能力,通过准备比赛发现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的问题,及时总结现阶段教学中的经验与不足,对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改进。我院近三年一直在进行教学比赛,为提高教师的授课能力进行了细致的安排和严格的考核,如教案的书写、课件的制作、授课的录像及授课竞赛等,大大提高了老师们教学能力和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参赛教师纷纷表示从比赛中收获很多。要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高水平专业带头人充实到教学岗位上,积极争取引进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且在科研方面崭露头角的青年教师,带领相关学科的教师在教学、科研、教学管理等方面有所突破,提升整个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另外,积极利用网络资源,按照课程要求构建了在线学习小组,由组长负责,制定学习规划、学习记录和学习小结,利用网络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其次,优化课程建设,整合教学内容,提升教学内容的实践性。课程建设是实现教学目的和达到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是人才培养的根本保证。在教材的选择上,要注重知识内容的时代性,鼓励全体教师积极参与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构建新的公共基础课教材体系,拿出一套适应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需要的实用教材。对于公共基础理论知识来说,要从教学上强调实践性,贴近学生的生活与认知实际,着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并在基础理论的实践操作中,促进知识的内化,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鼓励教师学习获奖微课和多媒体课件作品,并要求教师在授课之余认真思考,做出自己的作品。已获准立项的课程要抓紧时间认真准备,在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网上资源、师资队伍(团队),尤其是在教学效果和特色上狠下功夫。

最后,要与时俱进,注重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从功利性的学习习惯考虑,肯定会把更多精力花在专业课学习上,为了吸引他们主动学习公共基础课,就需要公共基础课的策划者和主导者――任课教师花更多的精力积极备课,不断添加新内容,适当借助多媒体手段,营造出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课堂教学氛围,以学生为本,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学生教学主题的地位还给他们,变“讲堂”为“学堂”,教学相长,从知识的传递及文化的熏陶上,积极引入创新的教学方法,力争激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不能重理论轻应用,只强调理论灌输,忽视对学生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缺乏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训练。同时,强化对上课相关专业负责人和辅导员的对接与联系,从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科建设与学生知识方向入手,与专业学生辅导员和专业负责人加强联系,可以把专业课中的一些应用案例融入到公共基础的课堂教学中来,将这些专业特殊性的案例作为重点吸引学生,注重知识的针对性与应用性,着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促进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程以及实训课的融合与顺利衔接。建立教师与辅导员联系制度。任课教师要主动与所任教班级的辅导员取得联系,并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交流和沟通,听取学生对教学的反馈意见并向辅导员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单一的考核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考核方式的创新迫在眉睫。在近几年的教学管理实践中,我们发现,要加强过程管理,即加大平时成绩的权重,鼓励学生多参与课堂教学互动,让他们在课堂上积极讨论锻炼提升自己并对同学造成有利影响,把功夫用在平时的作业和课堂表现上,杜绝过去上课玩手机,课后抄抄作业,只有期末考试临时“抱佛脚”的现象。从教师方面来说,组织课堂教学时可以适当添加课堂小测验,将考核融入课堂,杜绝期末考试一考定乾坤的考试模式。

参考文献:

[1].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2011-4-25.

[2]周群英,陈光玖. 公共基础课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01):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