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金融知识范文

金融知识精选(九篇)

金融知识

第1篇:金融知识范文

据《赣州晚报》报道,石城县大由乡一名姓叶的老人将一本1万余元存款的存折藏在了房屋后山一古树洞内,不料让老汉吃惊的是,从树洞里取出的存折连同裹在外面的一层塑料袋被白蚁蛀蚀得千疮百孔、面目全非。叶某担心存折可能作废,一时慌得身体发颤,说不出话来。(《赣州晚报》2014年8月9日A6版)

其实,类似叶老汉这样的尴尬事情在农村并不鲜见。有的将现金藏在谷堆里,被碾米时碾成碎片;有的掖在垫床的稻草里,不小心同稻草一起化为灰烬;有点卷成卷塞进墙窟窿里,最终被老鼠或虫子咬毁等等不一而足……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农村人手头上富裕的现金余款也日渐增多。但,怎样保管贮存这些现金却成了摆在人们面前一个大问题。还有,农村人尤其是老人对金融业中的识别假币的知识、存款征收利息税的知识、选择存款种类的知识、贷款抵(质)押知识、贷款过期被罚息的知识、使用信用卡的知识、电子汇兑的知识、防范电话诈骗的知识和抵制非法集资的知识等等还很缺乏。所以,“增强金融服务、普惠社会公众”便成了摆在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相关部门、金融机构义不容辞的责任。

普及金融知识惠民生。首先,应建立由政府主导、金融机构主办、相关部门联动的宣传体系和长效机制,以切实推进农村金融知识普及工作。其次是要加大宣传、普及金融知识的力度,在营业网点和群众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设置了集中宣传点,就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反假币、反非法集资、征信建设、支付结算、存贷款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宣传,组织宣传志愿者向农民耐心解答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金融问题,同时针对广大群众比较感兴趣金融产品和服务进行较为详尽的介绍和宣传,并主动为农民提供上门金融知识普及服务,引导培育社会公众的金融意识,让广大农民群众放心存钱、理性理财,过上更和谐美好的生活。

第2篇:金融知识范文

2020年“金融知识普及月 金融知识进万家 争做理性投资者争做金融好网民”活动情况报告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湛江监管分局、湛江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关于开展2020年“金融知识普及月 金融知识进万家 争做理性投资者 争做金融好网民”活动的通知》湛银[2020]81号(下称《通知》)的要求,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湛江中心支公司(下称我司)结合实际开展了金融知识普及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统一部署

我司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精心筹备做好湛江市2020年“金融知识普及月金融知识进万家 争做理性投资者 争做金融好网民”活动的准备工作,并结合相关通知要求制定并下发了《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湛江中心支公司2020年“金融知识普及月 金融知识进万家 争做理性投资者 争做金融好网民”活动方案》,明确指导思想,统一组织、统一要求、统一部署,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具体负责活动的各项工作。

二、积极参与、营造氛围

为保障金融知识宣传专项工作的高效开展,我司一方面在公司前台放置包括扫黑除恶、防范非法集资、保障消费者权益等各类金融知识宣传材料,在职场内张贴宣传海报,利用LED电子显示屏滚动显示金融宣传月的活动主口号“普及金融知识,防范金融风险,共建小康社会”,营造浓厚金融知识宣传氛围,动员全体员工参与金融知识宣传工作。同时,我司自行制作了金融知识视频,利用“抖音”等线上渠道进行金融知识普及工作,扩大金融知识宣传覆盖面,提高金融知识宣传实际成效。

三、广泛宣传、注重成效

我司通过多种渠道组织骨干员工先后三次开展活动,一是在中支本部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面向客户宣传基础金融知识,合理引导客户理性参与金融活动,正确选择、使用金融产品和服务;二是到市行政服务中心大厅开展以“普及金融知识,防范金融风险,共建小康社会”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面向广大市民宣传基础金融知识,协助提高市民的金融基础素养和风险责任意识,避免市民在开展金融活动期间遭受违法违规金融活动的直接侵害,合理引导市民理性参与金融活动,正确选择、使用金融产品和服务;三是中支扶贫点吴川市梅菉塘尾社区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面向农村宣传基础金融知识,协助提高农村青年的金融基础素养和风险责任意识,避免村民遭受违法违规金融活动的直接侵害,我司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助力脱贫攻坚,对照目标任务,确保不折不扣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月”宣传活动,向社会公众普及保险知识,对切实推进社会公众与保险行业的良好互动,进一步加深大众对保险知识方面的了解,共同营造良好的金融保险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司将以此次宣传活动为契机,严格按照各级政府及金融监管部门工作要求,把保险知识普及工作常态化,提高保险知识普及活动的力度和广度,践行社会责任,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优质的保险服务。

特此报告

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第3篇:金融知识范文

一、度重视,精心筹备,确保活动有序开展

为确保此次金融知识普及宣传工作顺利有序开展,根据成都分行、中支相关宣传活动工作布置,县人行迅速行动起来,详细制定了2014年“金融知识普及月”活动方案,及时召开了金融机构负责人联系会,充分准备了“金融知识普及月”所需的各种宣传资料,并要求各金融机构度重视、加强组织、周密部署、确保成效。各金融机构也结合辖内实际制定了活动方案,细化了工作任务,明确了职责分工,积极响应和配合支行组织的综合性宣传活动。支行三位行领导在宣传活动中发挥示范作用,根据不同的宣传普及内容,制定多项具体实施措施和形式,带头深入社区、学校、企业、农村开展宣传工作。

二、认真落实,深入群众,拓宽金融宣传覆盖面

在宣传活动中,县支行本着“整合资源、厉行节约、务求实效”的原则,带领各金融机构深入开展“金融知识进社区”、“金融知识进校园”、“金融知识进企业”、“金融知识进农村”等系列金融知识普及活动,切实把金融知识普及落到实处,务必让金融知识深入百姓人心。

9月2日,县“金融知识普及月”活动正式拉开序幕,人行县支行与县六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联合,在县庆符镇硕勋公园开展金融知识集中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宣传人员向行人发放宣传折页,接受群众的金融知识咨询,通过宣传资料向公众讲解非法集资、个人征信、客户理财等金融知识,解答银行卡、atm机、手机银行等业务疑问,提示反洗钱、反假币、反诈骗等金融风险。活动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000余份,接受金融知识询问近1000人次,整个金融知识宣传活动持续了3个多小时,宣传人员的热情服务和细心讲解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和积极响应,取得了良好效果。有声有色的集中宣传为县支行随后紧跟的各项金融知识宣传奠定了牢固的基石,支行便以此为指导,再接再厉,加紧拓宽金融宣传覆盖面。

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提升金融宣传效果

县支行指导各金融机构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制定活动方案,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以行之有效、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并要求各金融机构及时向县人行报送动态信息,认真总结活动中的特色做法,收集活动中呈现的生动案例和消费者感言。

在县金融联系会议召开后,县各金融机构严格落实人行要求,在多个营业网点放置宣传海报、宣传折页,制作led显示屏和宣传横幅突出宣传主题,以电子银行小贴士、电子自助设备、银行卡使用攻略、利率政策、打击制贩假币、非法集资和防范诈骗、理财知识、黄金投资等为主要宣传内容。9月10日,人行县支行率领农行县支行到县电力公司等开展“金融知识进企业”宣传活动,针对企业员工这部分金融消费群体,主要介绍了反洗钱、反假币、反诈骗和防范打击非法集资犯罪等方面的知识,共发放了专题宣传折页200多份,并现场向电力员工进行了相关金融知识讲解。

同时,县支行还率领县农村信用联社、工商银行、城商行县支行的负责人深入来复镇、罗场镇,东升社区、庆符社区等地就各自的日常业务、收费标准等向村镇居民进行简要的金融知识普及。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形式给公众耳目一新的感觉,让他们能快速了解金融知识,充分提升金融宣传效果。

四、突出特色,立足长远,共建和谐金融环境

第4篇:金融知识范文

 

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和金融市场日趋活跃,金融知识普及教育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早在20世纪30年代,欧美国家就积极倡导金融普及教育,并采取了有力措施。与之相比,我国针对社会公众的金融宣传教育仍然十分薄弱。因此,借鉴欧美国家的成功经验,有效推进我国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尤为重要。为此,人行安新县支行在对辖内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分别选取70名社会公众(公务员、企业员工、自谋职业者、城镇退休人员、学生、金融业员工、农村居民各10名)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62张,有效率90%。

 

一、金融知识普及教育需求与现状失衡

 

1.金融知识普及教育需求情况

 

(1)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金融活动增多,客观上需要金融普及教育跟进。2011年安新县城镇居民家庭全部收入63555元,农村居民家庭全部收入59470元;2014年分别增长到87488元和81360元。三年中分别增长了37.7%和%36.8。结余的收入除了消费以外,需要投资、储蓄。如何使这些资金得到更多收益,并有效规避风险,需要具备基本的理财知识。

 

(2)参与金融活动的个体增多。据统计,辖内银行卡累计发卡数量已经由2011年的181527张增长到2014年的256241张,三年中增长41.2%。这些持卡人需要掌握一定的金融知识:诸如银行自助终端设备的使用、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的操作、如何防止金融诈骗等等,以更方便快捷地进行金融活动,有效保护自身权益。

 

(3)金融创新不断涌现,金融服务、产品、工具种类增多,面临的金融风险增大,因此急需普及金融教育。据对60名社会公众的问卷调查,62% 的人把家庭结余存在银行或者借贷给个人,只有20%的人投资股票、基金或者期货,还有5%的人不知道如何办理存款和贷款手续,更不知理财产品为何物,而且答卷者中使用信用卡的只占8%。

 

2.我国金融普及教育现状

 

我国的金融教育普及相对落后,先进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亟待推广普及。特别是在小城市和农村,由于金融知识匮乏,金融违约现象和非理性投资行为仍然比较突出,金融诈骗屡有发生,甚至出现人民币储存不善导致虫蛀鼠药霉烂火烧的现象。

 

(1)在学校教育方面,据对我县中小学调查统计,初中、高中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相关课程的设置几乎为零。这方面的师资也严重缺乏。

 

(2)媒体传播力度不够。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相关网站及户外广告牌等载体对金融知识的宣传不足,据对我县广电局调查,2014年涉及金融普及教育的广播、电视时长每季度平均不足5分钟。公众接受金融知识教育的机会、渠道和方式较为缺乏。

 

(3)金融机构危机公关意识淡薄,各商业银行基层行没有专门的内设宣传机构,虽然设置了宣传岗位,但都是兼职。县辖各金融机构一年一度的上街发放宣传材料,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收效不显著。基层行设置的咨询台效果较好,但覆盖面不大。宣传经费不足。

 

二、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的国际经验

 

1.成立专门机构,加强组织保障

 

美国在金融危机之前,就设立了金融普及教育专门机构,即美联储内部的社区事务计划部门。分别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开展各具特色的的宣传教育活动。金融危机之后,设立了金融消费者保护署,下设金融知识办公室,专职负责公众金融教育。后又成立了金融知识咨询委员会。

 

英国成立了两类机构,一类是代表政府的机构:指英国金融管理局和英格兰银行。分别向社会公众和金融领域从业人员进行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另一类是教育科研机构。负责研究制定学校金融教育规划,并组织实施。英国大、中、小学均十分重视对学生的金融教育,课程安排都包含金融基础知识。

 

2.对金融普及教育实施总体规划

 

英国金融管理局研究制定并组织实施了《提高国民金融素质的总体规划》,开展了“金融能力培养战略规划”工程,并专门推出了未来十年的宣传教育战略规划。明确了重点工作和任务,内容涵盖中小学金融知识普及、工作场所金融知识讲授、消费者金融知识普及、新婚夫妇理财和金融事务咨询等。有组织、有目标、有重点地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教育活动。美国的金融素养与教育委员会制定了《金融教育国家战略》,明确提出全国性金融教育目标和任务,并定期对战略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估。

 

3.融入国民教育,列入学校教育必修课程

 

2008年英国将个人理财知识纳入了《国民教育教学大纲》,要求中小学校必须传授基本的金融知识和理财技能,涵盖信用卡使用管理、税收、信贷、债务、金融风险、制定个人及家庭预算、简单的投资等诸多内容。

 

美国将金融教育列为从启蒙教育至大学教育的必修课程,美联储为学生设计了趣味性和针对性较强的金融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并将修习金融课程学分情况列为学生获得助学贷款的必要条件。不仅在欧美发达国家,在巴西、哥伦比亚、印度、乌干达等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将金融教育引入学校教学体系。

 

4.多渠道筹措专项资金

 

英国在金融知识教育普及方面投资巨大,早在2004年,英国金管局筹集了大约4000万英镑的专项资金。2005、2006两年,英国投入200万英镑,用于制作、推广金融宣传资料。

 

美国用于宣传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三个渠道:一是联邦储备银行从事公开市场业务获取的收益,二是向金融机构提供有偿服务的收费,以及联邦储备委员会向各联邦储备银行抽取一定比例收入;三是在开展合作金融知识宣传教育过程中,由参加合作的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以及其他组织提供的资金。

 

三、对我国的启示

 

1.制定总体规划,明确组织架构

 

国家应制定《金融知识普及教育规划》,明确实施规划的主体、目标和任务。教育部成为推动学校金融知识教育普及的领导机构,制定《学校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实施方案》,从编写教材开始,将金融知识教育纳入九年义务教育的范畴。使学生在小学、中学阶段就能接触金融,了解金融基本知识,学会理财,树立金融安全理念。在大学阶段,把金融学有关课程作为各专业必修的公共科目。通过小学、中学、大学三个阶段的系统学习,确保形成完整的金融知识体系。

 

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应该成为国民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的领导机构。人总行应设置专司金融普及教育的司局,并在省市县设置相应的科室。选调既有金融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员充实这些机构,分层次定期对公众进行金融知识培训。同时,建立由人民银行牵头,各商业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教育部、广电总局等部委共同参加的国民金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各部门要针对各自的新业务及时派出人员授课,使公众的金融知识不断得到更新和丰富。

 

2.建立考评制度,加大资金投入

 

建议人民银行出台《金融知识普及教育考评制度》,对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层层分解,并纳入年终考核内容,每年通报金融普及教育任务完成情况,形成金融普及教育“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此外,必须加大资金投入。财政部可以直接拨付金融普及教育专项资金。其资金来源可以借鉴国外做法,从公开市场业务收益中提取。同时,建议设立“创新基金”,支持、鼓励那些在金融知识普及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3.丰富教育内容,采取多种方式

 

在教育内容上,一方面加强基础性金融知识的教育,例如存贷款的办理,真假人民币的识别等,又要对个人征信、客户理财,以及银行卡、ATM机、手机银行等金融新业务、新工具、新产品进行宣传,还要加强反洗钱、反诈骗、防范打击非法集资等金融风险教育,促进金融客户树立正确的金融消费和投资理念。此外,要针对不同宣传对象,设计相应的宣传教育内容和重点。

 

在教育形式上,要不拘一格,特别要注重趣味性。使公众在欢声笑语中、在潜移默化中学到金融知识。为此,我们除了运用金融知识讲座、开展“金融知识进社区”、“送金融知识下乡”等传统手段以及设立专门的公众金融教育网站,利用各种载体外,还要积极倡导文娱团体和文艺工作者利用相声、小品、电视剧等形式传播金融知识,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第5篇:金融知识范文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我国的经济正处于发展的状态当中,通过数据调查可以发现金融知识和投资经验对家庭的资产选择有着一定的影响,金融知识的掌握量关系到一个家庭是否会进入到金融市场当中,对家庭的风险投资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针对金融知识、投资经验和家庭资产选择展开系统的研究,发现诸多的因素对家庭金融投资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金融知识 投资经验 家庭资产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家庭金融的相关信息,而随着金融市场的变化,金融产品也逐渐多样多化,这些金融产品产生的资金利益促使家庭大量的投入到金融市场当中,现如今家庭需要理性的投资,对资产的配置实行最优化的处理。

一、家庭金融资产的概念

家庭是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而家庭金融资产就是特指家庭实际控制的经济资源,这一经济资源可以为家庭带来现金和维持基本的生活生产活动,为家庭的投资消费做出保障,这一经济资源主要是以货币进行计量的。

现今的家庭资产可以具体划分为实物的资产以及金融性质的资产,家庭所拥有的房屋以及土地,还有车辆等其他具有价值的用品都在实物资产之列,而家庭的金融资产具体指的就是权益类和债券类的资产,这是家庭应用消费之后产生的剩余资金得来的,家庭金融资产受宏观经济水平的影响,而家庭金融资产整体上会影响国家的金融发展状态,家庭资产也逐渐具有流动性和收益性,中国的家庭金融资产主要包括外币、现金和储蓄存款等。

二、家庭金融资产的特征

自从我国实施改革开放的举措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处于迅猛的发展状态,市场晋级也处于不断的转变当中,随着家庭财富的增加,家庭财富的储蓄也正在逐渐的增加,家庭进入金融市场的步伐也就随之加快,而家庭金融资产也具有自己的特点。

(一)总量不断上升

我国的金融资产的总量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不断的增加,于三十年间已经增长了千倍,经济分配收入的改革促进经济的增长,家庭经济也随之增长,家庭的消费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现如今,家庭的金融资产已经越来越多,国家政策的调整使得收入分配合理化,家庭的现金和存款正在大幅度的提升,家庭的风险投资也不断的加大。

(二)绝对值低

家庭的整体收入和财富值会影响到家庭金融资产的总量,但是家庭收入的差距比较大,相应的财富值也会有所差距,收入高的家庭会更多的进行风险投资,资金的流动性也就相应的增大,随着金融总量的上升速度的加大就需要金融机构的介入,金融机构对金融的投资知识掌握的更加的多,同时拥有比较丰富的经验,能够帮助家庭获取更多的利益,金融市场的繁荣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以增加资金总量的上升绝对值。

(三)风险资产增加

我国金融市场正处于不断的完善的阶段,金融产品也是日新月异,金融市场为家庭提供了更多的金融资产形式的选择,可以为家庭提供风险资产,而家庭收入的增加也会促使家庭更多的选择将资产投入到风险市场当中,由于社会保障体系为家庭金融资产提供更加完善的保护措施,家庭对风险投资的资产投入的力度也逐渐的加大。

三、金融知识和投资经验对家庭资产选择的影响

(一)金融知识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通过调查和研究可以发现,家庭当中有从事金融工作的人对参与金融市场的积极性比较大,金融行业的家庭会更多的选择家庭金融资产的投资,从另一方面来讲,金融知识对金融市场有绝对的影响,金融知识掌握的丰厚的家庭参加到金融市场的概率就比较大。家庭财富的增加也会影响到家庭积极的投入到金融市场中来。

从教育程度上考量,高等教育的人的思想普遍较为理性,对金融投资的兴趣不大,也很少受到其他人的影响,从城市家庭上考虑,金融知识仍旧起着绝对性的作用,家庭的资产和收入对金融市场起着正向的影响。

(二)金融知识对家庭资产选择的影响

近年来,风险资产占据的金融资产的比重逐年加大,从调查的结果中可以看出,对金融知识掌握的程度较多的家庭会更多的选择风险投资,家庭的净资产以及收入对风险占比的影响也是正向的。随着年龄的增加,风险投资的比例呈现出先增加然后下落的趋势,位于六十五岁以上年龄段的人们对家庭资产的投资没有较大的影响,从受教育的程度分析,学历越高的家庭会相应的增加风险投资,也就是其掌握的金融知识影响着家庭资产的选择,而人均GDP对家庭资产的选择有着正向的影响。

城市家庭的生活成本较高,家庭要支付房子等固定资产的费用,在子女的教育当中也会投入大量的资金,相应的也会更多的选择风险投资以增加自己的资金收入,金融知识可以帮助家庭更好的分析风险资本的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家庭增强风险的投入能力和相应的承受能力。

(三)投资经验对家庭资产选择的影响

投Y经验对家庭资产的选择有着重大的影响,从调查中可以发现,投资经验能够提高家庭风险资金的投入,投资经验对于现今的家庭的金融投资比较重要,经验越多就对金融市场的了解越多,相应的金融知识也就掌握的越多,对风险投资的信任程度也就越大,家庭会更多的投入到风险投资当中去,从人均GDP和风险爱好来看,投资的经验对家庭资产的风险投资和股票投资有着正向的影响。

投资经验对于家庭股票资产的影响是显著的,金融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对家庭风险投资的能力有着正向的影响,而投资经验对家庭的高风险资产有着显著的影响,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我国的经济命脉已经离不开金融市场的影响了,而家庭金融资产对于金融市场有着直接性的影响,也就间接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因此,加强金融知识的培训对经济的发展有促进作用,降低交易成本和减少家庭的税收可以鼓励家庭投入到金融市场当中。

第6篇:金融知识范文

关键词:金融知识产权 外资银行 保护措施

2006年12月11日,中国银行业结束入世过渡期,全面履行对外开放的承诺。中国银行业承诺的开放内容主要包括:第一,在加入世贸组织的时候,即向外资银行全面开放外汇业务;第二,加入后两年内向外国银行开放中资企业的人民币业务;第三,加入世贸组织五年内向外资银行开放中国公民个人的人民币业务;第四,开放人民币业务的城市将逐年增加,每年增加4~5个城市;第五,加入后5年内,要全面取消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和客户限制的同时,也要取消其他的非审慎性限制。

汇丰银行、花旗银行、渣打银行、东亚银行、恒生银行、日本瑞穗实业银行、新加坡星展银行、荷兰银行等八家银行向中国银监会提出申请,将分行改制为法人银行,并提出在华零售业务及改制申请。外资银行进入后,人民币零售业务即将成为中外资银行竞争的主战场。有关人士指出:“原来由于受制度限制,主流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只是试水,现在才是中外银行对人民币零售业务全面展开争夺的时候,如果中资银行不能在零售业务领域拿出有效应对之策,其市场份额必将流失严重。”

一、金融创新保护的必要性

从1996~2003年底,美国花旗银行向中国国家专利局提交了19项金融产品的“商业方法类”发明专利的申请,现均已进入实质审查阶段。2003年4月,国家专利局通过了对中国工商银行的牡丹国际卡“一卡双账户银行卡处理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审查,同时这也是国内银行卡首次获得的国家专利。金融产品专利可以使商业银行强化自身的服务能力、金融创新日趋“品牌化”、对同类产品实现垄断并可授权他人获利,所以外资银行都很重视金融产品的专利申请,并建立了相应的企业专利战略,但是我国银行业长期以来忽视金融产品专利的作用,在外资银行的专利壁垒面前处处掣肘.

面对日益严峻的竞争压力,各家商业银行都在金融创新领域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希望借助于金融创新以达到占领市场的目的。但是如果没有适当的法律对金融创新进行保护,那么,那些投入了大量资源所产生出来的创新成果就会被其他的竞争对手学习甚至使用,从而弱化创新效果,同时,也会减损创新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因此,加强利用知识产权这个法律武器对于保护自由金融创新具有现实意义。适当合理的知识产权保护会极大地推动创新主体从事创新的积极性,激发其创新潜能,最终提高创新效率,实现创新目的。通过知识产权这种权利方式对金融创新进行保护,可以从更高的层面上体现法律对“私权利”及“财产”进行保护的意图。

鼓励创新的最有效方式是知识产权专利制度。如果能采用类似专利的方式对金融创新加以适度保护,必将增强市场的竞争,促进整个行业水平的提高。

知识产权在保护创新上具有天然的优越性。首先知识产权的保护客体主要为智力劳动成果。智力劳动成果的本质属性在于其为人类利用自身的智力资源对物质及精神世界进行加工产生的外在结果,而金融创新则恰恰是人们在金融领域进行富有创造性劳动而产生的智力成果。同时,知识产权客体具有无形性和信息性以及可共享性,这也是金融创新的重要属性。无论从制度创新、市场创新还是监管创新均具有无形性的特点,它们并不表现在“现实”的“固定资产”之中,但是,这些无形性资源与有形资产一旦结合就能创造出巨大的效益,而这些也正是知识产权能够成为新时代与传统“物权”并驾齐驱甚至有所超越的主要原因。金融创新与许多知识产权客体一样,它的产生都是建立在现有的成果之上的,它的创新性也往往表现为比现有的技术、产品具有新的特点和应用性。与其他的方法相似,金融创新很容易为创新主体之外的其他市场主体所学习和掌握,它带有一定的共享性。也正是这种自然状态下的可共享性,使得知识产权成为保护金融创新的合理的工具。其次,知识产权作为法定“私权”可以给金融创新主体以切实的多方位的保护。知识产权所包含的权利是十分广泛的,它可以涵盖大多数的金融创新的内容,并给予其适当的法律保护。

二、申请知识产权的难点在哪里

就现在的状况来看,金融创新产品申请知识产权还有很大的困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金融产品的创新需要金融机构付出高昂的研究开发成本和承担相当的风险

在现实中,金融产品市场的推广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资源,但能够很快被复制,开发产品的企业往往不充分获得创新所应带来的回报。尤其是中小金融企业,有极强的创新动力,付出的创新成本也较大机构高,但常常是为他人做嫁衣,这在相当程度上抑制了金融创新的活跃。

(二)金融产品的创新被公认为是属于智力产权的范畴,但如何采取措施予以保护在实践上是一个难题

美国的专利保护制度较为发达,有商业模式(Business Method)的保护条例,多数具有创新意义的互联网服务模式都有专利保护。在金融产品方面,受专利保护的最著名例子是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但在国内的专利体制下,单纯的商业模式难以获得专利认可。前一段时间花旗银行申请30余项商业模式专利的事例,一方面显示了国外企业对自身开发的商业模式的强烈保护意识;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国内对于此类专利保护意识的缺乏和机制的缺失。

(三) 金融产品一般生命周期较短,专业化程度高,如在现有专利法的框架内解决问题,有可能较复杂,可操作性较差,因此保护策略要有别于专利模式,使之简洁有效

在此方面没有以往的经验可以参考,因此寻找到一个可行且为行业所能接受的方案决非易事。本人在此提出采用行政审批制度的方案,供有关政策制定部门参考。

三、金融知识产权的保护策略

(一)区分应该保护的内容

金融知识产权保护并不是指对银行的所有产品都进行专利申请,都进行保护。这样做一方面是客观上不允许,每一项专利的申请都需要一个时间差,对每一种产品都进行专利申请,势必造成人力、财力的大量浪费;另一方面是没有必要,金融产品的形似都是很高的,就单纯的两种金融产品我们不能以一个严格的标准来区分,例如,理财产品,如果两家银行的理财产品设计相差不多,仅是收益率和多客户的一些承诺有些许不同,没有充分的理由来说明是哪一个抄袭了另一个。所以,若以这样的案例来打官司的话,结果对两家银行都无利。所以,对金融知识产权保护的内容作出区分有充分的必要。我们界定的金融知识产权保护的内容为银行的操作系统创新、金融产品的创造系统创新以及银行内部管理系统创新。

(二)基于金融创新开发的特点,商业秘密也是十分适合的保护手段

商业秘密又称为未披露信息。从概念可以看出,商业秘密的表现形式为一种信息,特点在于其秘密性,同时,这种信息具有强烈的财产性。商业秘密要求符合:作为一个整体或者作为其各部分的具体构造或组合,不为通常触及此种信息的领域内的人们所普遍知悉或者容易获得;具有商业价值;合法控制该信息的人根据情况采取了合理的保密措施。商业秘密大量的存在于金融创新之中,与利用专利制度保护金融创新有所不同的是,商业秘密在获得保护时不需要公开其内容,同时,商业秘密的保护也没有时间上的限制。只要金融创新的主体能够有效地保证其所掌握的信息具有秘密性,那么,就可以长久地给予其保护。金融创新的主体一般会对其创新的内容制度化、文件化。这些商业秘密往往体现在该项金融创新的文件、数据、客户名单上,只有对这些信息给予适当的保密才可以实现商业秘密的价值。但是,在当前的金融创新环境下,许多创新没有能够有效地保护,致使许多金融创新成果被其他竞争对手无偿获得并使用。从而导致许多客户以及市场的丧失。

众所周知,金融业的各部门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相似性,一旦金融创新产品的知识产权确定后,就会随之带来一系列问题,如会不会造成金融各部门之间的差异过大,从而使某些小规模的机构不能维持,会不会影响客户的利益等等,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五、结论

知识产权制度尽管不能保护所有的金融创新,但是,适度的知识产权保护是当今推动金融创新的重要因素。由于金融创新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因此,金融创新取得知识产权保护也隐含着风险和不确定因素。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不断地推动金融业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金融资本国际化的进程。在这种趋势下,只有有效地利用知识产权自身的利益平衡机制,在促进创新和维护正常的竞争秩序的同时,加大我国金融机构的创新力度,形成自己特有的创新产品才是合适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第7篇:金融知识范文

摘要:商业银行如果想在这个新的时代实现可持续性增长,就必须尽快突破现有的发展战略和经营模式,进行大力度、大规模的金融创新。本文首先分析了知识经济时代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必要性,其次,就知识经济时代如何有效实现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知识经济时代 商业银行 金融创新

1 前言

目前,人类已经进入到了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意识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最直接动力。由于知识经济时代的金融创新和过去那种金融创新方式有较大区别,使得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以网络为载体,以先进技术为依托,具有知识密集型等特征。

2 知识经济时代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必要性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和过去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商业银行将彻底告别低风险高利润的时代,而真正进入挑战风险和微利的时代。商业银行如果想在这个新的时代实现可持续性增长,就必须尽快突破现有的发展战略和经营模式,进行大力度、大规模的金融创新。

3 知识经济时代如何有效实现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

3.1 要更新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思路、为人民服好务。

以润丰农村合作银行为例,该行按照“四个面向”的市场定位,将支持中小企业、城乡居民和社区经济发展作为贯彻落实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履行社会责任、改善信贷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机遇,通过加大业务创新步伐,实现了自身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据介绍,为落实“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宏观政策,润丰农村合作银行根据中小企业的生命周期和融资特点,为中小企业量身订制了动产质押贷款、流动资金循环授信、汽车合格证监管贷款、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等中小企业“成长之路”系列产品,并通过担保公司合作,拓宽了担保渠道,解决了中小企业担保难。同时,针对个人金融需求,润丰农村合作银行结合城乡社区信用工程建设,创新性地推出了“润丰惠万家”社区居民贷款,为城乡居民创业和消费提供了多层次的金融服务。

通过一系列的业务创新,润丰农村合作银行进一步加强了对中小企业、社区居民的金融服务支持力度,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和社区居民贷款难,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截至2009年6月末,该行各项存款余额达141.2亿元,较年初增长24.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到103.6亿元,较年初增长12.2亿元。

3.2 加强服务精细化管理提升客户满意度。

中国建设银行四川省内江支行不断强化“服务兴行、服务强行”的理念,为进一步提高员工服务意识,规范员工服务行为,提升客户满意度,从四方面入手加强服务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服务水平。

3.2.1 着力提升员工服务意识。以分行开展的服务竞赛活动为契机,并结合星级员工评比活动,广泛开展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的教育,提升员工主动服务、微笑服务的意识,使优质文明服务的意识深入到每个员工心中。

3.2.2 着力提升员工业务能力。员工业务素质的提高是确保服务效率,提升客户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为此,该行加大了员工的学习培训力度,建立了学习的制度化机制,坚持每月组织员工学习各种新业务及业务规章制度,每天各网点以训代学等各种方式的学习,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不断提高员工业务技能,提高办理各项业务的效率,同时为确保学习效果,加强了对培训及学习效果的测试考核,对考试不合格者由网点负责督促进一步学习。

3.2.3 加强服务规范化管理。依据上级行下发的有关服务考核方案及服务标准,先后制定下发了《客户投诉处理办法》、《服务检查管理办法》等服务考核制度,实施了服务首问负责制,进一步完善了服务标准,规范了服务流程。在服务管理中,明确要求对客户反映的问题诉必须认真对待,及时给予答复,出现投诉的必须向客户道歉,检查发现的问题必须及时整改,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切实不断提高各级员工对服务工作的重视。

3.2.4 实行“行长”坐班制。为了加强服务质量管理,提升全行服务水平,深化“二线为一线服务”工作理念,在全行推行行领导挂点各网点,定期、不定期开展网点现场办公,及时发现、及时反馈、及时解决问题。

3.3 加强金融服务方式创新。

在知识经济时代,商业银行的服务不能只满足于传统的柜台服务,应该与时俱进,加强金融服务方式创新,而中国建设银行的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短信银行就是其中创新之一。我们以网上银行为例,网上银行是建行客户通过因特网享受的综合性个人银行服务,包括账户查询、转账汇款、缴费支付、信用卡、个人贷款、投资理财(基金、黄金、外汇等)等传统服务,以及利用电子渠道服务优势提供的网上银行特有服务,合计有类、百余项服务。特色优势:

①安全可靠:采取严密的标准数字证书体系,通过国家安全认证。

②功能强大:多账户管理,方便您和您的家庭理财;个性化的功能和提示,体现您的尊贵;丰富的理财功能,成为您的得力助手。

③方便快捷:24小时网上服务,跨越时空,省时省力;账务管理一目了然,所有交易明细尽收眼底;同城转账、异地汇款,资金调拨方便快捷;网上支付快捷便利。

④信息丰富:可提供银行利率、外汇汇率等信息的查询,配备详细的功能介绍、操作指南、帮助文件及演示程序,帮助您了解系统各项功能。

参考文献

[1] 何军,刘凯.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制约因素及策略[J]. 大庆社会科学, 2004,(04):115-118

[2] 王丽.国有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障碍及途径[J].北方经贸,2003,(12):120-123

[3] 李风震.对制约目前国有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要素及对策的分析[J].河北审计,2003,(06):145-147

第8篇:金融知识范文

关键词:高中生;金融理财知识;学习途径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1

一、以互联网、纸质书籍为媒介,学习理财相关知识

高中生虽然日常学习任务繁重,但也不乏使用手机资讯来愉悦身心。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我们可运用手机来了解天下大事周边新闻。但很多人使用手机无非就是聊天、用各种app知晓娱乐八卦新闻、购物,很少有人能合理的利用互联网来关注理财知识、学习理财技能。 我认为我们应该恰当的选择性使用网络,这样技能放松身心缓解学习上的压力又能获得有益的知识拓展才识。如用浏览器浏览新闻可以适当看一些理财方面的新闻,刷微博可以关注理财教育类,手机电脑上观看电影电视剧的同时不乏看一些财经专题类的节目如《财经天下》或名家讲座等,通过这些了解理财相关知识,了解各种不同的理财产品,了解国家相关政策,通过这些来更好的开启金融理财知识的学习之路。

理财知识是内容是方方面面及其庞大的,它不仅包括财富管理,也涉及财富投资。财富投资意味着高风险高收益,作为高中生的我们不适于参与其中,但学习理财知识,掌握一些理财的基础内容,则是必要的。毕竟我们不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难,只知道要学习理财却不知道理财是什么。我认为高中生应该选择一些浅显易懂的理财书籍,涉猎其他高深的相关专业知识,不仅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热情而且太晦涩难懂也很难从中学习到理财。纸质类的书籍,我们可以阅读一些基础性的报刊杂志,如《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等。我们也可以从市面上评论上佳的基础理财知识书籍来了解学习。图书馆是学生学习的一大宝地,在学习基础知识有余,我们也可以到图书馆借阅一些专业投资教科书,但这些需要有一定的基础知识铺垫,才能更好的进行更上一层次的学习。学习是无止境的,我们在了解理财知识中,应该一步一步由低到高的阶梯式的学习,以便更好的掌握这一理财知识。

二、消费过程中合理支配金钱

作为高中生的我们资金的使用一是学习,如买教材、辅助类练习书籍、学习工具等。二是吃穿,吃饭和买一些生活用品是不可避免的的花费。三是娱乐,这一方面的花费往往数额是及其惊人的,一场旅行、一次ktv、一顿聚餐等;但高中生思虑不够健全,消费习惯往往是不理智、不节制的。对于过节日、生日留下来的红包、父母平时给的零花钱,在一些基本的花销后还留有余地的时候,我认为应该将其存入自己的储蓄卡中,学习一些相关的储蓄知识,更好的学习理财知识,这样也有利于我们更好的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不应大手大脚的使用金钱。当有了一定的储蓄理财知识后,也可以用账户里面的资金规划,一些用于购买资金或低风险的理财产品,一些用于一般储蓄。如此,我们不能渐渐学会合理使用、储存自己的资金,也能将所学理论知识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提升自我的理财能力。

三、养成理财习惯

作为高中生,我们应熟知理财方面要养成的六种习惯:

第一,记录财务情况。能够实时记录清楚的,必然能整合成图表分析,了解自身消费状况。准确的、持久的记录对于理财而言至关重要。在正式开始学习理财之前,必然要有详细的记录与分析,才能达到效果。

第二,明确价值观和经济目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个理念同时适用于经济,只有了解自身的重要需求,才能统筹兼顾。如果没有详细的价值观认识与经济目标分析,没有方向感便没有预算的合理性与理财计划持续性可言;只有足够的指导目标和约束价值,才能有益于理财计划的实践。

第三,确定净资产。确定净资产的前提与基础是记录与实际情况――这便是大多数理财者计算财富的方式之一。若想了解自己离目标值的远近,只有确定自身拥有的净资产。这也是对未来计划的订立基础。

第四,了解收入及花销。很对人对收入与支出的概念不够明确、清晰,到清算的时候糊里糊涂。了解自己每一部分、时期的收入与花销,并清楚地记录,适当的调整,才有利于我们理财实践的大局

第五,制定预算,并参照实施。资产不仅仅是指收入,还有支出后的净资产。预算虽然是纸上工作,但是落到实处就有实用价值。通过预算分析,我们可以在日常花费的每一笔项目发现自己资金的流向与应用价值,从而得出消费习惯与生活习惯的结论,并加以改进与规划。

第六,削减开销。若是我们在保证学习生活花销的情况下,把每个月多出来的资金当作储蓄,结果是怎么样呢?14岁时开始规划理财与投资,至少拿到10%的年利润,十年之后就有了20,000元人民!。这笔钱可以当作大学毕业后找工作空白期的准备费用。而且我们开始的投资时间越长,复利的作用就愈明显。储蓄和投资带来的利润随着时间的累积,必然显而易见。

四、学习、借鉴他人的理财知识

作为一名高中生,对于理财知识方面大体都是无经验的。学习金融理财是一项复杂的课程,自己盲目的学习,不如让名家指路更受裨益。现在,为了让更多的学生普及到理财教育,很多银行、理财专家都会到各大学校进行理财知识的宣传、教育讲座、活动。我们应该积极的参与其中,依据自身的情况,学习一些理财知识,通过借鉴他人的理财知识经验,制定适合自身的理财计划、理财产品,更好的优化自身的理财能力。高中生理财要切忌求财,我们是为了获取理财知识,掌握一定的技能,通过接触理财教育,以便积累理财的丰硕智慧,管理好财富,建立一种健康的生活消费方式。

五、结语

高中生通过互联网信息的一定了解,关注理财知识、通过纸质书籍学习理财知识,并加以询问和实践,我们在学习之余定能掌握基本的理财资讯。合理的支配、使用金钱,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与理财习惯,不耻下问,与有经验的理财者交流,相信我们高中学生定能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学习,掌握理财的相关知识与技巧。

参考文献:

[1]胡广宇.高中生消费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06).

[2]刘益琴.高中生消费价值观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17).

第9篇:金融知识范文

关键词:金融教育 金融素质 生态基础 长效机制 路径选择

一、金融服务需求、金融体系运行的社会生态基础、现代公民素质视角下的金融知识普及教育

1.金融知识、金融意识与素质是公民健康有效金融服务需求形成的动因。现代社会金融已经渗透到现代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金融与公众的生活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城乡居民的生活与生产、工作与学习、理财与经营、投资与创业、保险与风险防范等无不面临着日益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选择。社会公众和客户的现实与潜在金融服务产品需求决定金融服务业发展的市场的容量。在金融知识基础上形成的金融意识与素质是公民健康有效金融服务需求产生的动因。当前, 金融业正在发生令人瞩目的创新和增长, 金融服务的范围不断扩张,为满足特定市场需要打造的金融新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与此同时,根据有关调查发现, 国内社会公众金融知识普遍缺乏、金融理解力较差、金融决策缺乏自信、理财能力较弱, 不能有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情形。上述现象存在必然影响公民健康有效金融服务需求的形成,从而阻碍和制约金融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

2.掌握现代金融知识、具备基本金融素质的公民是国家金融体系安全运行的社会生态基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在调节经济活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金融体系的安全运行、健康发展, 关系一国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关系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而公众对金融知识的了解、公民现代金融意识与素质的提升,公众对国家金融体系信心的增强,是金融体系安全运行、健康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社会生态基础。因此,对国民金融知识的普及教育,提升公民的现代金融素质,成为我国金融市场、金融服务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3、在金融知识基础之上形成的金融素质是现代公民素质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合格的公民必须具备基本的金融素质。公民的金融素质是指在了解和掌握必要金融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的现代金融意识和理解及参与金融活动的能力。金融意识包括参与意识、理财意识、诚信意识、安全意识;公众理解参与金融活动的能力包括选择接受金融服务的能力、金融理财能力、履行承诺诚信的能力、防范风险的能力。在了解掌握金融知识基础之上形成的金融意识、金融素质是现代公民素质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必须具备基本的金融素质。

二、发达国家金融素质与金融知识教育启示与借鉴

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在国民金融素质教育方面起步较早。美联储从二十世纪30 年代成立以来就一直致力于这项工作, 英国金管局从1998 年开始启动了有目标、有组织、有重点的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美、英国家在工作中积累的丰富经验, 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成立专门机构, 开展特色活动

美联储设有社区事务计划部门, 专门负责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工作, 在12 个联邦储备银行设立相应机构, 开展项目合作, 共享信息和资源, 并从全国性、区域性、支持其他组织的宣传教育等三个层面, 开展内容实用、形式新颖、对象明确的宣传教育活动。与美国类似, 英国金管局成立了金融能力指导委员会,专门负责制定实施国民金融素质培养总体规划。2006年起, 英国金管局启动金融知识宣传普及“七项重点工作方案”, 内容涵盖中小学金融知识普及、帮助年轻人树立理财观、工作场所金融知识传授、消费者金融知识普及渠道、在线工具、新婚夫妇理财、金融事务咨询等。

2、筹措专项资金, 密切多方合作

英国在金融知识教育普及方面的投入巨大, 早在2004 年5 月就通过金管局筹集了大约4000 万英镑的专项资金。2005 年又设立10 万英镑的“创新基金”,2006 年末达到20 万英镑, 用于奖励在金融知识普及方法创新方面业绩突出的机构和个人。英国金融能力指导委员会专门设立顾问委员会和工作组,网罗有关单位,共同推进金融知识教育普及工作。美联储用于宣传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两个渠道: 一是联邦储备银行从事公开市场业务获取的收益和向金融机构提供有偿服务的收费, 以及联邦储备委员会向各联邦储备银行抽取一定比例收入; 二是在合作金融知识宣传教育中, 由参加合作的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以及其他组织提供的资金。美联储系统与几个全国性组织密切配合, 联邦储备委员会委员按职权范围在其他金融教育联盟委员会兼职, 联邦储备委员会官员和职员积极参与联盟举办的活动。

3、融入国民教育, 关注弱势群体

英国将个人理财知识纳入2008 年正式实施的《国民教育教学大纲(修订)》, 要求中小学校必须对毕业生进行良好的金融知识教育。同时, 有关部门免费向学校提供教学材料、课程设计、师资培训等帮助。美联储在中小学广泛开展教育普及工作, 对在校生设计趣味性和针对性强的金融知识宣传教育活动。许多联邦储备银行都允许学生参观, 以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同时, 英国和美国都将宣传普及对象的重点定位在相对弱势的群体, 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为避免出现受众对象“真空”, 英国政府还采用“实施教育、信息、提供咨询” 的全方位普及方法, 通过中小学、高等院校、工作场所、网络、出版物等渠道, 向消费者群体提供宣传普及。

三、构建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的长效机制的路径选择

1、建立稳定的工作协调机制,为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提供组织保障

要有效开展公众金融知识遍及教育、提升公民金融素质工作,必须立足于国情,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构建长效机制。即由“政府主导、金融机构支持、社会参与、高校配合”的相对稳定工作协作机制。政府主导是指负责国家及地方金融政策与监管的“一行三会”及其分支机构,省、市、县政府的金融办应该把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提升公民金融素质工作纳入工作职责范围,设置专门机构配备人员履行该项职能;机构支持是指各级各类金融机构和企业把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提升居民金融素质作为公司的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和重要的社会公益活动纳入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和年度工作安排,在资金、人力配置与制度安排上给与保障;社会参与是指各级各类与金融学术、业务相关的学会、协会,各级社科联、消费者协会,有关民间团体把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提高社会公众金融素质的公益活动作为机构团体的重要事项和活动内容列入工作职能和计划中,并在制度机制、物资条件上予以保障;高校配合是指大专院校充分发挥其金融相关的学科专业师生人才与学术资源优势,积极主动参与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提升居民金融素质的公益活动,为该项活动与工作持久深入地开展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撑。

除了政府及社会相关方面履行各自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提升社会公众金融意识职责与义务外,还需要在政府主导下建立多方参与、配合与支持的国家、地方层面的统筹协调机构与运行机制,统一制定不同层次与范围的金融知识普及教育与金融素质提升的事业规划、工作方针;提出年度工作安排,明确活动重点与内容,界定职责、分解任务,落实监督考评。国家层次的协调机构由国家“一行三会”分管负责领导组成,办事机构设在中国人民银行;地方的协调机构由地方“一行三会”和政府金融办公室的相关领导构成,办公室可设在人民银行分支行或政府金融办。通过建立纵横交织的组织机构与协作协调机制,为可持续深入推动金融知识普及教育与金融素质提升公益事业提供组织载体与机制保障。

2、多方筹措专项资金,为金融知识遍及教育工作可持续开展提供资金保障

金融知识普及教育与公民金融素质提升工作是推动国家和地方金融事业发展和经济社会进步的宏大基础性工程,是利国利民的社会公益事业。其参与主体涉及政府及社会方方面面,需要长期可持续深入开展。这就需要多方筹措专项资金,为金融知识遍及教育工作可持续开展提供资金保障。

国家和区域的“一行三会”、地方政府金融办可根据公益事业规划与工作计划,以专项预算的方式从财政支出项目中筹措专项资金;各级各类金融机构与企业可从单位社会形象宣传塑造、开展社区公益活动的项目筹集专项资金;社会团体、民间机构通过自愿捐赠、筹款的方式吸收民间资金用于金融知识普及教育与金融素质提升工作与活动。

建立全国和各级地方“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基金,整合与集聚各类基金资金资源,用于金融知识普及教育与公民金融素质提升公益事业。基金成立之初,可从上述渠道按一定比例形成启动基金,通过基金会的有效运作、实现基金增值,同时大力吸收金融机构、企业、民间团体、公民个人捐赠,不断壮大基金规模,筹措更多的资金支持公众金融知识普及教育与金融素质提升的公益事业。

3、启动志愿者工程,为金融知识遍及教育工作可持续开展提供人力及智力资源保障

启动并实施以在校大学生为主体的“金融知识遍及教育”志愿者工程。充分发挥财经大学、其他大学金融经济管理院系学生的学科专业、人数众多、分布面广、鼓励假期社会实践、长期稳定可持续的特点与优势,建议国家设立由一行三会、教育部和倡议发起,各金融机构与企业支持配合、有关高校组织实施的“高校大学生‘公民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志愿者工程”。国家和地方金融知识教育普及协调机构领导、指导志愿者工程并提供相关条件支持;各级设立的 “公民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基金”以项目立项,评选优秀项目、先进志愿者团队或优秀个人等方式“给与大学生志愿者工程必要经费支持;各相关高等学校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利用寒暑假在当地主管机构和金融企业支持下深入城市社区、企业、城镇、农村及中小学开展多种形式、途径的金融知识普及与提升的活动。包括金融知识讲座、培训、咨询、调查与访谈交流、在城市社区、乡镇与中小学设置金融知识普及专栏、文艺汇演等方式、派发金融知识普及读物等方式开展金融知识普及与提升教育工活动。“大学生志愿者工程”既为国家地方长期持续开展公民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及金融素质提升公益事业提供了源源不断高素质人力与智力资源保障,同时也是金融相关专业在校大学生深入社会实践,掌握社情民意、熟悉国情民情,把知识奉献社会的有效途径。

4、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培育未来公民的金融意识和金融素质

公民掌握的金融知识要转化为金融意识,进而表现为金融素质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不仅要重视对现在公民普及金融知识、增强金融意识从而提升金融素质,而且更要抓好未来公民金融知识的普及教育、金融意识与金融素质培育工作。由此可见,抓好在校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金融知识启蒙与遍及教育,培育未来公民金融意识与素质,对于持续提升国家公民整体金融素质尤为重要。

建议全国人大立法把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素质培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高度重视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教育部应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把金融素质培育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从小学阶段就开始对学生进行金融知识启蒙教育,让他们从小就接触金融、了解基本金融常识;在中学阶段逐步增加有关金融知识课程,帮助学生熟悉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金融现象,树立初步的金融消费、金融理财、金融诚信、金融安全和金融市场的理念;在大学阶段,把征信及相关金融课程作为各专业必修的公共科目。国家“一行三会”应与教育部配合共同推动金融知识普及教育进学校的工作,同时向学校免费提供教学材料、课程设计、师资培训等支持与帮助。“一行三会”各地分支机构,各级政府的金融办,各金融企业大力配合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开展金融知识普及进校园的工作,同时积极支持中小学学生参观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通过现场演示、展示和讲解的形式,以增强学生金融业务与流程的感性认识。

5、拓展创新活动形式,提高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致使金融发展呈现地区、城乡差异性,这种差异性造成社会公众掌握金融知识程度,金融素质高低的层次性和复杂性,由此决定了金融普及教育对象的多样性、复杂性。要提高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必须总结和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方式,不断拓展创新活动形式。

各级主管机构和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基金会可以通过有偿向社会征集“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活动优秀方案的方式,经过筛选评比,择优推广;通过向大学生志愿者征集优秀活动方案,以立项或评奖的方式予以激励并加以普及;通过向文学界、艺术界、影视界、广告界及大众媒体有偿征集金融知识普及教育题材的优秀文艺作品、影视作品、动漫作品及公益广告作品,为公众提供丰富的喜闻乐见、寓教于乐作品;通过向金融与漫画专业人士征集优秀的金融普及教育题材的通俗读物,漫画作品;通过向高校、金融研究机构、金融企业专业人士有偿征集优秀金融知识普及教材等。

加强社会公益性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站、报刊等多种新闻媒体宣传征信及相关金融知识,让社会公众多渠道了解金融知识,增强诚信和风险意识;加强对金融消费者、投资者的教育,建议各金融监管部门督促指导银行、证券、保险业协会积极组织金融机构做好客户教育;同时,不断拓宽金融知识宣传面,扫除宣传普及教育的盲区。

参考文献:

(1)杜秋英.天津探索公共金融教育新方式 2005.11.17

(2)薛建波,英国金融知识普及工作的重点及其实践,《金融论坛》,2007.5。

(3)杨晓嘉,尽快将金融理财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证券日报》2008.3.10

(4)杨子强,加强社会公众金融知识教育,《中国金融》,2008.2

(5)沈红.李希宏,农村金融知识普及问题应给予关注,《内蒙古金融研究》,2009.8

(6)吴晓灵,积极开展农村金融教育《中国证券报》2009.4.19

(7)唐小惠、探讨,“后危机时代”金融教育使命与责任。《金融时报》2009.12.10

(8)牛蕴等.中国农村金融教育试点在河南启动《金融时报》201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