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国古代史试题范文

中国古代史试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国古代史试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国古代史试题

第1篇:中国古代史试题范文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体验是非规定性的思,从而也是非统治、非宰制存在的思,它倾听着、感受着、领悟着,在主客统一性中经历着生命过程和周遭世界的变化。”[1]体验是生命个体的直接经验,通过体验,生命个体成为自然性、社会性和自主性的有机统一体,体验将自然、社会和个人有机联系起来,打破了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界限。文学作为抒情言志的一种表达方式,不仅体现了生命个体独有的个性与风格,凝聚了他的情感和体验,而且因为“艺术家所经历的那部分人类生活在审美体验的瞬息获得了新的改造与美化”[2],具有了永恒的意义,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

    工具理性指导下的语文教学,以知识为本位,割裂了作品的意义世界,忽视了语言的人文意蕴,造成了教育价值的失落。文言文被很多人当成“第二外语”,与受教育者的阅读、写作、思维训练无关,更与他们的生活、心灵无关,古代文学作品的教学远离了生活,远离了大众,缺少对生命、情感和精神的深切关怀,拒人于千里之外,其中蕴含的文化传统、民族精神也被遗忘,古文教学甚至成了一种毫无价值的知识游戏。而体验式教学就是要跳出工具理性的束缚,从体验古文的文化意蕴出发,通过与古人心灵的对话,提高语文素养,理解生命的意义,唤醒生命的自觉意识,促进文化的传承与更新。

    体验式古文教学有利于受教育者个性的陶冶。个体的素质离不开文化,尤其是民族文化的影响,而阅读恰是愉悦情性、抒怀明智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传统的道德和价值观逐渐沦丧,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我们的心境能够得到慰藉,性灵得到舒展。古文作品包含的文化意义和价值意义,是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体验式古文教学注重对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培养和提高,在民族文化的长河中,追溯、探寻民族精神。通过对先民文化精神和实践的触摸和巡礼,理性地继承和发扬其中的优秀传统,面向未来,面向世界,以敞开的心境对待每一个独特的个体,促进多元化、创造性的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实现生命主体的自主建构。

    体验式古文教学强调对生命和文化的观照,这种观照不是空泛的玄想,而是要落实到古文教学的实践中。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天然载体,虽然时代变换,古文中的汉语形态与现代汉语有了很大差异,但它们之间的血脉关系是抹杀不掉的,在人文精神上也是一致的。中国古代文人的抒情言志之作,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和精神品格,其中蕴含的生命体验和主体精神可以跨越时空的藩篱,在人与我、古与今融通的过程中,将对古文的学习扩展到受教育者的阅读和写作中去,扩展到日常生活和实践中去,让学习对象和受教育者的心灵互相碰撞。

    古文教学的意义并不能简单地用获得多少知识、掌握多少技能来衡量,在工具理性和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下,古文独特的文化魅力被简单化,甚至忽略掉了,“人情或人性不相远,而历史是连续的,这才说得上接受古文学。”[3]体验式的古文教学要求把人文精神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注重生命意义的彰显和拓展。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并发挥受教育者的自主性,致力于他们自主精神的培养,通过探索世界、探索自我,体验到情感的满足、意志的独立和自由。

    在课堂教学中,工具理性强调客观,注重分析,而体验式教学关注的对象则是丰富多彩、变化多样的,将学生的知、情、意、行等各种认知和技能融汇到特定的情境中,以诚挚、敞开的胸怀,追寻文本的审美价值和情感意蕴。因此,体验式古文教学需要调动受教育者丰富的情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体验文本的多重阐释和解读。这种个性化、开放的体验方式,将受教育者从繁琐的知识教学和观念灌输中解放出来,发现了自我的力量和价值,开始积极、主动地理解他人和融入社会。在讲到《爱莲说》时,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到盛开的荷塘,去观察莲的姿态,感受莲的品格。在讲到《鸿门宴》时,可以通过分角色表演,模拟每个人物的神态、言行。通过创设特定的情境,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对文本的体验,对自我的体验,自然会不断深化。

第2篇:中国古代史试题范文

【考情分析】

[ht6]年份题型考点

2010年选择题儒学社会地位的提高

2010年选择题宋明理学

2011年选择题儒、道、佛出现融合趋势

2011年选择题古代中国文人画的特征

2012年选择题诸子百家的思想

2012年选择题明清时期儒学的发展

2012年选择题古代中国文学的时代特征

从近三年新课程地区的高考试题看,本专题主要考查的内容是儒家思想的内容及其发展演变,尤其是儒家思想发展演变的阶段本文由收集整理性特征,更是考查的重点。这突出说明新课改形势下高考依然注重对主干知识的考查。第一,对于“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主要考查儒家代表人物及思想,兼顾其他学派的思想,对东西方思想进行横向比较。学生复习时应注意掌握儒家及其他学派的思想内容,并能灵活运用;从纵向和横向比较中外思想家的主张。第二,对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重点考查董仲舒儒学的内容及影响,学生复习时仍要以此为重点。第三,对于宋明理学,主要考查理学代表人物的思想内容,学生复习时要对理学产生的背景和影响加以关注。第四,对于明清之际活跃的进步思潮,对李贽的思想考查较多。学生复习时仍要重视这一点,对其他思想家的思想要稍加注意。总之,思想文化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内容,在强调以文明史观审视历史的今天,本专题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生复习时应高度重视。

第3篇:中国古代史试题范文

关键词:古代音乐史;乐律;考古;文献学

中图分类号:J6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4-0114-02

对于古代音乐分析书籍,最全面的要属杨荫浏先生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稿》,这篇文章描述了各个历史时期中国人民创造音乐文化的累累成果,对整个音乐变化有深度的研究分析和探讨,为学习音乐之人,提供很好的参考研究资料。但是对于古代音乐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几部书上,应当对整个音乐文化,仔细阅读思考,用自己的思维总结概括,对音乐的学习必须学会独立思考。研究音乐要从本质上入手,只有从本质研究问题,才能更深层次的了解,并能掌握其发展命脉。比如,乐学律学方面的知识,通过对唐宋以降对于民间俗乐的极大关注表现出来。

一、考古学的最新成果

近十年来,音乐考古学主要围绕学科的规范、资料的收集、方法论的探讨以及新的表现形式的发展等问题,学科建设进入稳定的“深研”期。教育机构逐渐加强对古典音乐的重视。目前,对于古代音乐史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 “一本教材”、“一个中心”、“三种方法”、“一套编钟”、“一个乐团”。对音乐进行全面的分析,对古代各种音乐表现形式,加以详尽的概括。通过对本书的阅读,从中我们可以发现首次提出了“表层、中层、深层”的渐进研究方法。“一套编钟”是指河南淅川下寺2号楚墓王孙诰编钟。“一个乐团”即华夏古乐团。

杨荫浏先生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一书也是重要一部著作之一,内容的描写上,理论性知识更多,通过对理论知识的研究和实际古代音乐的各种表象形式,将其概括的很详细。我们可以说这本书有着转向唯物史观的历史性成就,对未来音乐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其中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不能忽视的,主要是以丰赡的资料、亢分的篇幅描述了各个历史时期中国人民创造音乐文化的累累成果。要想学好音乐,必须将这两本书吃透,对古代音乐发展有了解,如果研究一项艺术,不知道其发展根源,那么即使得到成绩,也不能显示纯粹的艺术。所以,学习音乐,首要任务就是了解音乐发展史,解读古代音乐史。

二、中国古代律学与乐学的新总结

围绕京房六十律是否依据“卦气说”的《易》学象数模式所创立而展开的辩论,这是最早的关于音乐律学的古代书籍,对此书要想深入了解,不但要有专业的音乐知识,还要有对古汉字理解能力,因为此书为古书。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陈应时先生撰文为《“京房六十律”申辩》,通过专业的知识,指出京房六十律没有附会八卦之说,将传统的错误观念及时纠正,为音乐史开拓一片全新天地,对其真实一面的展现有不可磨灭的作用,将会影响整个世纪。值得我们欣慰的是《黄钟》在2006年第l期发表了星海音乐学院教授赵宋光先生的《邦境语五十冬》一文,又带来不小的风波,再一次指明应当科学的研究音乐。

《邦境语五十冬》谈到的内容很多,对古代音乐有整体概括,主要谈到了我国的五声调式、民族和声与西方和声体系和律学体系的不同。提出学习音乐不能只顾着西方音乐,要学习中国古代音乐,希望能建立民族旋律学科,将乡土音乐文化引进小学课堂。中国古代是五声音阶,而现代是多元化音阶,五声和七声都是现代音阶的一种,已经发展到爵士、布鲁斯等。虽然有这么多音律,但是古代音律非常重要。

2007年,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了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李玫研究员的专著《东西方乐律学研究及发展历程》,这本著作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关于中国音乐的书籍,全面系统的概括了音乐理论知识,为后代人学习音乐提供重要研究资料。该书的主要内容是对当今律学研究提供研究方法,从本质上研究音乐,进而才能更好的解决各种问题。还介绍了律学研究的历史发展,涉及到很多国家,包括印度、阿拉伯、欧洲以及中国的律学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归纳,理清音乐发展系统。原本音乐的发展是非常复杂的历程,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很难将其概括,必须投入大量心血对其研究。2007年武汉音乐学院学报《黄钟》第2期刊发了天津音乐学院郭树群教授的文章《朱载培与“东方式的文艺复兴’’》,为今天进一步研究古代乐律学的深层学术问题指出了方向,需要我们重视的是其中心含义,文章认为朱载培是东方文艺复兴呼唤出来的“文化大师”,丝毫不逊色于西方文艺复兴的巨星,二者之间没有可比性,不同的文化背景创作不同的音乐,每个时代的音乐都在进步,或者说每个时代有不一样的东西产生,只要满足人们心理需求就是好的音乐,各自有各自特点,表现其文化背景下的优越性就是好音乐,这是其他事物无法替代的,进一步明确了朱载培的学术贡献。

三、对古代乐器的重要研究

第4篇:中国古代史试题范文

【关键词】古代;体育休闲;趋势

0前言

中国古代体育休闲的发展可以上溯到人类远古时期,历经了五千年的发展与演变,直至1840年的爆发。随着休闲时代的来临,国内外体育研究表明休闲娱乐与体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然而中国古代体育休闲娱乐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却被人们所忽视,当中国全面进入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体育休闲逐渐成为人们丰富生活目标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方法,体育休闲开始受到中国体育研究者的重视,对中国古代体育休闲的研究势在必行。

1 体育休闲概述

休闲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休息,过清闲的生活。“休”在中文字里是一个会意字,有“人依木而休”之意,意味着人在大树底下身心得到休整和颐养,而这一休整和颐养是需要时间的,便与“闲”(即空的时间)组成了“休闲”,人在空的时间里依木而休,成为了一种生存状态。1948年《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第24款的休闲权和1983年《世界休闲组织的休闲》中指出休闲是人们在一定约束下自由选择行动的时间,是可以使人们在与社会规范和价值保持一致的前提下获得快乐、可以充分发挥潜能实现最大抱负的体验。① 本人结合对休闲的理解以及对中国古代体育的探索,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采用体育休闲是人们在闲暇时间内,以体育为途径或载体,为达到娱乐、消遣、刺激和宣泄等多种目的,获取直接的生理或者心理的满足而进行的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休闲活动的定义。②

2中国古代体育休闲的发展进程

2.1 原始社会的体育休闲(公元前2070年以前)

原始社会是人类进化与发展的初始阶段,也是人类体育的萌芽阶段。原始社会的体育休闲主要以舞蹈的形式存在,主要有劳动舞蹈、生殖崇拜舞蹈、宗教祭仪舞蹈和战争舞蹈,这些都是史前人类体育休闲的原始娱乐形态。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在远古时代人类通过舞蹈的形式把自己的情感、身心的融入到了生活中,创造和发展着人类身心自我健康的体育休闲活动。

2.2 夏商西周时期的体育休闲(公元前2070年――前771年)

夏、商、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无论是经济、农业、畜牧业还是手工业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灿烂的华夏文化应运而生,而随着华夏民族的迁徙、聚合、劳动和战争,中国古代体育的雏形得以形成,且主要以军事活动中的体育、祭祀礼仪中的体育、学校中的体育教育为主,其中可归纳出田猎、燕射、乐舞等体育休闲活动。田猎活动在这一时期极受统治者的喜爱,是统治者用以娱乐享受的活动;燕射是天子与群臣宴饮、娱乐时所行的射礼。③ 统治者举行燕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慰劳使臣,使天子与众臣得到身心的愉悦;乐舞是奴隶社会贵族在朝会、祭祀和宴乐等场合进行的一种舞蹈,深受当时统治者的喜爱。综上夏商西周时期的体育休闲群体主要以统治者与贵族、奴隶主为主,当时这些群体已基本具备进行体育休闲的要素,他们通过猎、射、舞等体育活动,达到娱乐、消遣的目的。

2.3春秋战国时期的体育休闲(公元前770年――前221年)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文化“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时期,对中国古代体育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同时使古代体育休闲出现了新的局面,民间体育休闲活动普遍发展。这一时期的体育项目种类繁多,功能各异,且融合了各民族文化,大多数都具有一定的娱乐性质,如投石、游泳、划船、牵钩、蹴鞠、各种棋类活动等,但从项目的主要功能及体育休闲的内涵来进行分类的话,投壶、秋千、飞鸢才算得上当时真正的体育休闲项目。春秋战国时期的体育休闲活动开始向平民化方向发展,在普通百姓之间得到蓬勃发展,妇女和孩童逐渐成为体育休闲的主体。

2.4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体育休闲(公元前221年――589年)

秦始王统一六国之后,中国历史走上了继往开来的发展时期,体育作为这一时期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现了五个显著的变化,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随着儒家学说独尊地位的确立,按儒家礼乐观确立的社会行为规范,主张将休闲娱乐活动纳入“事功”(指为国勤奋努力的功勋)④与道德修养的轨道,这不仅仅是中国古代体育休闲的一次突破,更是两千五百年来中国体育休闲的重大转折。这一时期的休闲体育活动主要通过节日、节令习俗等文化形态展现出来,其中以踏青、登高、斗百草最具代表性。这一时期的体育休闲项目预示着户外休闲活动的兴起,人们崇尚自然,注重人与自然的结合。

2.5隋唐五代至明清时期的体育休闲(581年――1840年)

唐朝是中国古代少有的繁荣强盛时期,体育活动也得到高度发展。唐代重视军事训练和实行武举制,推动了武艺的发展,促进了马球、蹴鞠等体育活动的风行;城市的繁荣和宫廷娱乐有益于舞蹈、百戏的广泛开展;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唐代体育活动的内容;妇女与老人较为广泛地参加体育活动更是唐展的一大特色。唐代体育活动丰富的内容、各阶层民众的广泛参与以及体育活动的空前发展,使中华民族体育休闲活动在唐代基本定型,唐代沿袭并改良了之前的体育休闲活动(如:投壶、秋千、登高、春游等),并丰富创造了新的体育休闲项目(如:抛球、十五柱球、垂钓等),唐以后各个时期的体育休闲项目基本沿袭了唐代,但宋辽水嬉与冰雪游戏的盛兴、明清跳百索、踢毽子与打的盛行,丰富了这一时期的体育休闲活动。⑤隋唐五代至明清时期的体育休闲涵盖面较广,且结合了此前各个时期体育休闲的特色。

2.6 小结

以上对中国古代体育休闲的发展进程的简单阐述,分析并介绍了中国古代各时期体育休闲的特点,体育休闲无论是在宫廷、军队、府邸、还是民间都很常见,且这类活动在不同的时期和地域都有不统程度的发展。

3中国古代体育休闲对新时期中国体育休闲的影响

3.1 体育休闲将回归自然,成为人类新的生活方式

通过对中国古代体育休闲发展进程的阐述,不难发现,人类的体育休闲源于自然,只有回归自然,才能使人的身心从真正意义上得到解脱,使人得到自我发展、自我实现与自我完善。面对经济、文化、科学高速发展的新时期,人类远离了自然,在冷冰冰的钢筋水泥建筑里被紧张的工作、复杂的人际关系、金钱利益的诱惑所束缚,身心都处于亚健康状态。而事实上,在经济越发达,个人压力越大的状态下,人更应该走向乡村,走向山河湖海,把体育活动作为消除压力和愉悦身心的重要渠道,让自身尽量地贴近自然。因此体育休闲必将成为未来人类用以回归自然的新的生活方式。

3.2游戏将成为体育休闲新的追求目标

中国古代的体育休闲多属于带有娱乐性质的游戏活动,是人类在闲暇的时间里通过某一体育游戏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使身心达到愉悦。游戏既是体育休闲的手段,又是身心娱乐的目的。“游戏”通俗地讲就是“玩”,一个人,从婴儿时代开始就喜欢玩,在少年时代、青年时代也喜欢玩,甚至是到了老年时代还是喜欢玩,玩是人最原始的需求,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无论现在与未来,人总要在工作之外做些专门娱乐自己的活动,这样的活动就是玩,就是游戏。兜转了一大圈,新时期的中国体育休闲最终又将回到以追求游戏为目标的活动中来。

3.3加速了体育休闲产业化发展与体育休闲终身化教育

中国古代的体育休闲活动已较有规模,活动范围涉及海陆空等诸多领域,且影响了其他文化的发展,如书画、诗歌等,似有形成产业的势头,为中国现代体育休闲产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发达国家,所谓的体育产业多属于休闲娱乐产业,体育休闲在欧美已流行多时,而且形成了一系列产业。新时期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休闲意识的产生,为体育休闲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体育休闲娱乐成为一股强烈的社会潮流,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新时期中国体育休闲产业已成为新世纪的朝阳产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国古代体育休闲的参与主体非常广泛,那时的参与者根据自身特点与娱乐需求积极参与各种体育休闲活动,儿童们放风筝、打,青年们登高、踏青,妇女们跳百索、打秋千,

老人们玩起了垂钓,这样的景象在新时期的中国已经很难见到了。现代社会的儿童、青年、老年都不同程度地背负着各种压力,他们忘却了休闲,不懂得如何通过休闲来调整自己的身心,因此出现了儿童叛逆厌学、心血管疾病年轻化、老人孤独感增加等社会问题。体育休闲是解决以上一系列问题的关键,而加速体育休闲终身化教育是关键的关键,因为只有当人在各个阶段都懂得了如何通过体育得到休闲,人才能享受到高质量的生活,社会才会和谐发展。

4新时期中国体育休闲发展的新思路

4.1 积极推动体育旅游休闲

体育旅游是指以欣赏、观看或参与体育活动为内容的异地旅行浏览活动。它能使人类本身最直接地亲近大自然,从而使身心得到愉悦和放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同时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它还能拉动消费,带动国民经济水品,成为假日经济新的增长点。目前,关于中国体育旅游休闲的研究表明,虽然中国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但体育旅游休闲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无论从体育旅游休闲的项目设计还是组织管理都需要进一步创新与完善,因此积极推动体育旅游休闲不仅仅是体育休闲回归自然的重要途径,更是新时期中国体育休闲发展的重要内容,。

4.2扎实普及体育游戏休闲

游戏能够给人带来情绪的快乐,几乎被所有研究游戏的思想家所认同。⑥体育游戏融体力与智力发展、身心娱乐为一体,既是游戏的组成部分,又与体育运动有着密切关系。同时通过它能满足人类最原始的贪“玩”的本性,能使人的生活质量得到质的提高。目前,随着人们对体育游戏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化,在各种休闲方式当中,体育游戏被认为是人类余暇活动的主要内容和最佳形式,更是对于人的生命的健康发展来说最具积极意义的方式之一。扎实普及体育游戏休闲在一定得程度上不仅能使游戏成为体育休闲新的追求目标得以实现,还能大大加快新时期中国体育休闲发展的步伐。

4.3培养体育休闲专业人才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及人们余暇时间的增加,休闲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有钱有闲的人们开始希望得到身心的满足,不同的休闲方式需要不同的休闲产品和服务,专业的人才能更合理地从服务大众休闲娱乐需求的角度出发促进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而且通过专业人才的体育休闲教育能使人的精神世界得到更多的终极关怀,对于防止精神匮乏、缓解精神贫困、避免精神家园的荒芜具有精神导向作用,更能使各阶层的人群积极、健康、科学地投入到体育休闲活动中来,从而解决儿童叛逆厌学、心血管疾病年轻化、老人孤独感增加等社会问题。综上所述,无论是体育产业化发展还是体育休闲终身化教育都需要体育休闲方面的专业人才。目前,我国体育休闲方面的人才处于极度匮乏的状态,因此培养体育休闲专业人才是发展我国体育产业及体育休闲终身化教育的关键,更是新时期中国体育休闲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钱利安.休闲体育理论与实践调查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12).P1

[2]陈玉忠.论休闲体育与体育休闲[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10).

[3]崔乐泉.中国体育通史(第一卷)[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年(8).P88.

[4]徐永昌.中国古代体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4).P117.

[5]李季芳,周西宽,徐永昌.中国古代体育史简编[M].人民体育出版社,1984(8).P143.

[6]百度百科网:http:///view/2754399.htm

[7]崔乐泉.中国体育通史(第二卷)[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年(8).P366.

[8]赵彩霞,解毅飞.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休闲娱乐理论要素分析[J].福建体育科技,2008(12).

注释:

①钱利安.休闲体育理论与实践调查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12).P1

②陈玉忠.论休闲体育与体育休闲[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10).

③崔乐泉.中国体育通史(第一卷)[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8).P88.

④百度百科网:http:///view/2754399.htm.

第5篇:中国古代史试题范文

一、历史感的养成和史学功底的培养

历史学习从某种程度而言需要一种历史感,这种历史感是对历史学习的一种心境、一种直觉和一种领悟。历史学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一种尴尬之境,社会并没有从根本上否认历史学,且有些人还认同它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只不过现实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渐渐远离了它,有的甚至敬而远之。其实当今社会的学习心态是扭曲的,功利主义日盛,在很多人看来,学习就是一种应迅速带来效益的活动。历史学习是无法满足这种功利需求的,《中国古代史》学习则更加不能满足这种需求。历史专业学生从进入大学开始《中国古代史》学习时就应该养成一种泰然处之的心态,不为外界所干扰,平和又平静地学习历史知识,这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心理基础。历史知识的学习有时亦需要一种直觉,这种直觉是研究深化的指引,是达到某种成功的可能性。在研究性学习中,这种直觉很可能让专业学生抓住研究的切入点,从而让研究性学习易于产生积极结果。历史学习需要一种领悟,要能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某种有意义的释读,通过历史学习把握和揭示隐含在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后面的某些东西,这些东西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规律。从历史中所得之规律既要能解释过去,又要能理解现在。这种对历史的领悟是把历史相联系,把古今相通,但绝不是把历史作为一种工具,让历史服务于自己功利性的需要。研究性学习说到底是基于问题提出和问题解决的学习,历史专业学生要能在《中国古代史》研究性学习中提出问题,并不是随心所欲之问题,也不是无关痛痒之问题,要的是基于历史感基础之上的能深化思维和提升能力的问题。专业学生进行《中国古代史》研究性学习必须有比较扎实的史学功底,当然这种史学功底是需要慢慢养成的,但是是必须养成的。要具备扎实的史学功底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首先要有一种吃苦耐劳的精神,能板凳要坐十年冷,要“天长地久”而非“一朝一夕”。如前所说,历史学习所遇的阻力是比较大。一方面,整个社会做事言必称效益,《中国古代史》学习很明显不可能带来我们这个社会所期望的效益,它的学习只是对人的一种思维养成,一种能力提升,一种人文关怀;另一方面,对学生而言学历史没前途,最直接的问题就是毕业难找工作,找不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包括《中国古代史》在内的所有历史课程学习需要时间和精力的投入,要进一步开展历史研究则更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其次,史学功底的形成需要历史知识的积累和提升,学生在学习《中国古代史》时不单纯只是历史知识的识记,需要更深、更透地对历史知识加以认知和理解。最后,必须培养较强的文字功力和整合能力。《中国古代史》学习过程中须查询大量的资料,而这些资料的文字表述采用的是文言文,其中有些生僻字,有些句子又不易读懂,有些句意难以理解和把握。这种情况往往容易使新时代的学生产生挫败感,他们学习《中国古代史》的热情减少以致冰封。专业学生在学习《中国古代史》过程中必须慢慢培养文字功力和整合能力,这也是日后要成为史学工作者所应具有的基本素养。

二、深化知识的把握能力和提升问题的提出能力

进入大学后,在《中国古代史》学习中,绝大多数学生对知识的把握能力还停留在初级水平,亦相比于中学阶段而言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这也许是许多刚刚走入大学的历史专业学生困惑所在,中学学的东西似乎在大学仍旧在重复,难度没有陡然增加,层次没有截然不同。造成历史专业学生在学习《中国古代史》时知识把握能力不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囿于时间限制,教师在授课时往往会出现蜻蜓点水的现象。以衡阳师范学院历史学专业《中国古代史》为例,此课程共开设三个学期,第一个学期60个课时,每周4课时,共上15周;第二个学期54个课时,每周3课时,共上18周;第三个学期48个课时,每周3课时,共上16周。笔者承担第一个学期先秦、秦汉部分的教学任务,明显感觉时间上捉襟见肘,如果面面俱到的话,那所有问题都没有讲深讲透。没有教师深入的引导,学生也就无法更深入地把握知识。其次,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宰,一本讲义、一张嘴、一支粉笔写到尾。整个教学过程是学生以被动接受知识为满足。最后,对学生的评价机制也影响到了学生把握知识的能力。目前高校对学生专业学习的评价机制比较单一,一般而言就是考试。《中国古代史》考试绝大多数都是笔试,考试一般都在期末进行。考试出题比较呆滞,某些试题在书上或笔记上可以直接找到答案。通过记忆就能应付考试,甚至能得到高分,学生也就缺乏去追索的激情,绝大多数的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也只是停留在记忆层面了。如何在《中国古代史》的学习中提升学生的知识把握能力,教师和学生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其一,教师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做到以点带面,深化知识讲授。《中国古代史》的内容相当丰富,从纵向来说,中国古代史要讲原始社会、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内容。从横向来看,各个社会形态和朝代的内容中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社会等各个方面。从涉及的学科来说,包括历史学、考古学、文物学、人类学、社会学、文学、艺术、美学以及自然科学等等。《中国古代史》时间跨度又非常大,从远古到1840年,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中国古代史》学时相当的少,教师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如此庞大的教学体系,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教师应当对《中国古代史》的教学有整体把握,抓住重要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要具有典型性,能把整个中国古代历史串联起来;这些知识点要具有启发性,能带动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进行思考,探寻历史知识后面的东西。学生通过对这些精心挑选的知识点的学习,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对《中国古代史》知识的把握能力。

其二,学生要能够拓展和延伸知识。《中国古代史》的学习单纯靠教师传授和阅读几本教材是无法取得进步和成绩的,知识的延伸和拓展显得尤为重要。学生要能主动去了解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动态,这样才能掌握已有的研究成果,知晓研究程度,为自己以后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基础。学生要能大量阅读研究中国古代史的名家之作,要学习名家扎实的史学功底,学习名家的历史视野,学习名家的历史思维,学习名家的历史慧眼。学生在中国古代史的学习中要持之以恒地阅读原著,如二十四史等文献资料和简牍、帛书等考古资料,只有这样才能把历史读出新意,才有可能独辟蹊径。学生在知识的延伸和拓展过程中,实质也是在提升自己对知识的把握能力。笔者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明显地感受到学生做笔记非常认真,但思考少,提出问题更少,这显然不符合研究性学习的要求。研究性学习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摆在了突出的位置。造成专业学生提不出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其一,学生对历史学习本来就不感兴趣,更何况是离现代社会那么远的古代中国。笔者曾经做过调查,历史专业班学生在高考专业志愿填报中,历史作为第一志愿的班上只有一两个人,大多数学生是从别的专业调剂过来。本来就没有选择你,叫我怎么爱上你,学历史成为一种不得已的应付。

其二,专业基础薄弱,无法提出问题。历史课在中学教学中没有受到相应的重视,而且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中学历史学习停留在一种单一的记忆层面,直接为考试为分数服务。另外虽然现在中学历史学习针对性更强了,但是历史学习的内容较之过去大为缩水,学生接触的历史知识少了,头脑中的素材少了,进入大学学习《中国古代史》可以说多数人是处在补课状态,这也就无从提出问题了。

其三,目标简单,缺乏专业思考。怀着对历史迷茫和轻视的思想来学习历史,学习自然就缺乏动力,学习的目标也会相当简单,考试能过不挂科就行。进入大学后,很多专业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社会现实所需,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历史以外的功课上,平时根本就没有对专业课程有所思考。

其四,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历史教学上大多数情况下仍然是传统的讲授法,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往往是一个人成为课堂的主宰者,没有让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就要学会思考,学会提出问题,这里有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一是知识的掌握和扩充,问题的提出能力是建立在知识的把握能力基础之上的;二是思考能力,对所接触的东西要比较、存疑,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三、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并高度强调师生结合

在《中国古代史》的学习中,专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充分发挥专业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符合研究性学习的内在规律。但是我们在变革《中国古代史》传统教学模式时,或者说我们在提倡研究性学习中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在《中国古代史》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学活动是一种单向活动。在《中国古代史》研究性教学模式下,学生由被动学习者变成主动学习者,教学是一种双向活动。从传统教学模式向研究性教学模式转变过程中又容易产生一个新误区,即片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视教师的作用。这种错误让学生的主体地位流于形式,学生学习容易出现无内容、无目的的后果。专业学生在《中国古代史》学习中要避免这种错误,要高度强调师生结合、师生配合和师生合作。学生进行《中国古代史》研究性学习时教师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这也是师生结合、师生配合和师生合作比较好的诠释。

首先,《中国古代史》教师要擅于进行课堂设计。《中国古代史》的内容非常丰富,时间跨度大,知识点难把握,这给学习者出了难题———学什么?教师要对《中国古代史》所有内容进行全盘的考虑,抓住一些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对中国社会发展道路和发展规律产生重大影响的内容来设计课堂教学。教师通过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的精心设计,寻找一个恰当的切入点,激发学生去思考,去主动完成学习任务。在课堂精心设计下的教学中,教师成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辅助者,而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演变成为了学生与教师的合作与交流。

其次,《中国古代史》教师要擅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国古代史》的内容非常丰富,时间跨度大,这给学习带来困难同时又给学习带来优势———怎么学?纷繁芜杂的历史,汗牛充栋的史料其实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考空间,教师就要擅于引领学生提出问题,针对问题展开学习和研究。通过问题提出与解决的学习,可以让专业学生构建起《中国古代史》宽厚的知识基础,能够对《中国古代史》的知识体系进行调整和重构,最终实现深化思维和形成能力的目的。

第6篇:中国古代史试题范文

论文摘要: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实要求,反思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体系建构菲薄女性作家的缺憾。加大其改革力度,丰富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激活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彰显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特色。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学校建设中最基础的重要内容,不仅直接关系着学校教学改革能否深入进行,更直接关系着人才培养质量。学校教学水平的高低,教学质量的好坏,学生专业素质培养的优劣,直接依赖于课程的建设。学生知识的获得与视野的开拓,通常是由课程这一主要途径而在脑海中留下印迹,并由此激活个人的兴趣,生发出“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的追求。

精品课程既是教育部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而推出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课程建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地方经济社会对人才迫切需求的系统改造与创新升华。精品课程建设既是一个载体。又是一个平台。作为载体,鲜明地显现出学校教改方向所倡导的教育理念:作为平台,形象地体现出教学内容与知识点。平台与载体的互相作用,使学生能在精品课程所涉及的领域内夯实“重基础、宽口径”终身学习的知识基础,迈出个性人生追求的第一步。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体系的改革,鲜明地显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特色

一、活跃的学术动态发展显现出教材与教学内容的滞后

精品课程建设是以“一流教材”、“一流教学内容”为标识的,一流就是不能落后于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教学内容是由教材来载述,通过教材的文字表达、概念定义、图表符号等显现知识的系统性、信息的科学性、视野的开阔性、学术的前瞻性与思想的先进性。凝聚着教师心血与学者成果的教材,由于出版周期与纸质版本的限定,教材滞后着课程内容的不断充实与学术动态的快速发展成为不争的事实,就课程体系而言,传统的教学内容需要增添鲜活的新知识,这在古代文学的课程教学上显得尤为突出。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是中华民族在艰难而漫长的历史演进程中逐渐积淀而形成的“国粹学”。不仅以大智慧、大气派的进取态势对中华民族产生过并且正在产生着不同程度的不同层次面的积极影响,而且以“学科优势”、“文学情怀”、“人文精神”的力量,撑起课程一片天。中国文学史与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相融为一体的古代文学课程,其史显现着文学发展的“脉”。其作品凸现着文学内核的“魂”,并融两者,体现着文学鲜活多元的“态”,显现出文学史发展的无限魅力与代相传承的生命力。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郑振铎先生的《插图本文学史》问世,给古老的封闭的“国粹学”研究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古代文学课程成为五四“文学革命”后高等学府文科类的修业课。刘大杰主编的《中国文学发展史》、游国恩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相继问世。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古代文学课的设置层次面更宽泛,各个高校所用的古代文学教材可谓“百花齐放”。然而,不同版本标志性成果的古代文学教材的课程体系建构模式。均以男性创作为主。菲薄着女性与女性作品。这丢掉了文学发展的一脉,失去文学抒写情怀的一魂,破坏了文学史发生“现场”的“原生态”,不仅限定了古代文学课程体系深层底蕴的研究,而且不利于和谐社会的营造。

古代文学内在精神所显现的是人类思想与民族文化的智慧结晶,展现其丰富深厚的创造性,是古代文学课程体系建构培养人才宗旨所在。性别把人分为男性与女性。女性在文学创作上是否有自己的创造性?唐代诗人王建在《寄蜀中薛涛校书》诗中日:“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唐才子传》载:薛涛字洪度,为成都乐妓,居地浣花里,性辩慧,娴翰墨,通史书,工小诗。元稹使蜀,遂相知相识。元稹返京登翰林,作《寄赠薛涛》诗:“锦江滑腻峨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纷纷词客皆停笔。个个公侯欲梦刀。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其诗赞颂薛涛杰出的文才和口才。待到武元衡人相,奏授秘书郎,有了“女校书”之名。女性名“校书”,始于薛涛。男性,才子。女性,只能谑称为扫眉才子。

扫眉才子不逊色于才子,为何古代文学课程体系菲薄女性?传统观念起着不良影响。《诗经·小雅·斯干》诗日:“大人占之,维熊维罴,男子之祥;维虺维蛇,女子之祥。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罹。”《周礼》有太卜之官,掌占梦。太卜占梦有熊罴之象。是生男的吉兆。有虺蛇之象,是生女的兆头。生了男孩睡在床上,穿着华美的衣裳,带着精工细做的玉璋,声音肃然洪亮,红色的蔽膝耀眼辉煌,成人后将是一家之长,邦国之王。生了女孩就让她睡在铺席的地上,穿的衣裳由包婴儿的被子改做的,身上佩物是陶制的纺锤,只能讲些酿酒做饭的家务事。从着装服饰的现实待遇到人生未来的安排,男性女性有着天壤之别,从离开母体的那一刻起,性别锁定男女的社会地位。  中国是农业大国,自然经济的思维定势鲜明地印着男尊女卑的传统,男性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里垄断着人类文明的各个方面。今天虽然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主张“男女平等”,但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不能随着旧制度的灭亡而完全走进坟墓,古代文学课程体系以男性为主体也在情理之中,如果说上个世纪女性作家与作品难能跻身古代文学课程体系情有可原,那么新世纪没有大变化,便是人为的遮蔽与历史的误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渗透,女性研究逐渐成为全球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中国女性文学研究也浮出地表。不仅走向,而且形成富于特色的学术领域。面对文学类的学术研究的前沿动态,古代文学精品课程如果仍然重复着叙述视角为男性的教学内容,必将重蹈覆辙,精品课程势必与一般课程没有什么区别,使用教材所表述的教学内容必然滞后。

二、古代文学课程体系改革显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特色

改革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使教学有着时代气息,适宜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仅有紧迫感是不够的,必须结合学校的办学层次与办学定位,结合学生的实际,通过课程教学的实践来实施。而课程设置不是随心所欲安排的,课程是依据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目的与专业所在的学科门类及其结构开设的。有学期的顺序与课时的分配。任何一门课程的培养目标必须依靠每一堂课、每一次亲手操刀等教学环节所构成的教学过程的实施得以实现。换言之,精品课的建设也必须通过章节的教学,为学生提供由章节构成的知识体系与教学内容,通过现代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灵活多校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受到最好的教育。从而显现出人才培养的教学特色。

何谓“应用型”人才?对其内涵的理解,学术界各有各有看法,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各有的理解。比较认同的看法:应用型人才就是高校培养出的人才能够应用客观规律, 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或日社会效益。换言之,高校根据社会实际需要。培养面向实际,掌握一定理论,具有多面适应才能,将所学知识进行相应的成果转化,可以解决实际问题。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课程应以有利于学生成长与个性发展为出发点,改变课程内容陈旧、分割过细与简单拼凑的状况。沟通精品课程的“一流”标准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对地方高校精品课程建设来说,都是必须面对的问题。12I从古代文学课程性质而言,改革课程体系更谓势在必行。

古代文学课程是2003年立项的校级、省级精品课的,在课程教学中,注重采用“历史追溯法”,教师系统地讲授古代文学的经典作家与作品,让学生回到过去,以作家、作品为线索,设身处地地感受与思考:如何我们处在当时会怎么做?特别是“男尊女卑”封建制度下,女性如何“突围”呢?世人了解的古代女性作家常举的是与秦观、黄庭坚齐名的李清照,李清照仅因身在重病中所依非人而离婚事,便有秽言而不能进入正史。与李清照并称“隽才”的朱淑真,作《自责》诗曰:“女子弄文诚可罪,哪堪咏月更吟风。磨穿铁砚非吾事。绣折金针却有功。”在客观遭遇北宋灭亡与主观遭遇婚姻不幸、爱情追求不幸的社会苦难和人生苦难中,反其义而用之,将男性磨穿铁砚的文学功名视为自己主体意识的觉醒。奔涌的诗情倾泄而出。“春暖长江水正清,洋洋得意漾渡生。非无欲透龙门志。只侍新雷震一声。”(《春日亭上观鱼》)刚直的个性、横溢的才华,迫使她的追求与“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理学意识形成尖锐的矛盾冲突,缈小的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被强大的传统势力挤压到绝路上,她只有投水而死。胡文楷先生的《历代妇女著作考》,列出中国古代女性作家有4000余位,其中不逊色于李清照、朱淑真的闺秀何止百计。古代“才女”的不幸遭际与今天女大学生所遇的挫折相论。何足道哉?

省级精品课程的古代文学课程体系改革,打破“男权中心”的话语对文学话语权力的垄断,确立古代文学课程体系观念的多元化与叙述视角的多样化。古代文学课程不再是单调的男性心灵抒写,女性悲怨的吟唱。课程内容的充实、活脱,激发学生的极大兴趣,而且对人的素质教育、营造和谐起着不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建设中的省级精品课。古代文学课程体系改革的教学内容既在课堂教学上有着生动的体现,也在网站建设上有着精彩设置与凸现。古代文学网站不仅有蕴含课程知识体系的140个多媒体教学课件,有与课程教学相匹配的几千张生动人物画像图片或考古实物的网络资源,而且开设“区域文化”、“学生习作”、“文学天地”栏目,上传着载学生各类文章近几百篇(首),其中近半数是以女性为写作对象的。从课程内容体系到教学实践,显现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特色。

参考文献

第7篇:中国古代史试题范文

关键词: 高考 试题研究 备考思路

一、2016年全国高考历史试卷回顾与简析

总体特点:传承之下再创新,平稳之中求转型。

1.稳定和出新。

与2014、2015年试卷相比,2016年高考文综历史卷在试卷的形式和呈现方式,以及考查的知识、能力、思想内涵上呈现出延续性和稳定性,有利于中学历史的教学和学生的应考,也有利于保证考试的信度和效度。在稳定的同时,试卷也有一定程度的出新,如借助于当前的考古成就,考查历史的史学方法。再如37题第3问,为学生和教师所熟悉的“解读”类型的问题,在基本保持原有框架的前提下,与以往不同的是,列出了不同的观点,考查学生的判断和评析能力,进一步增加了试题的开放性,体现了贴近学生的特点。

2.整体设计结构平衡。

试题注重整体设计,以重大历史事件、现象为载体,构建学生的认知框架。试卷力图对一些历史问题进行古今中外多角度多层次的贯穿和呈现,把中国史与世界史置于人类文明演进的总体框架中加以反思与考察。这一整体设计的思路有助于学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提升人文素养。

试卷的整体结构比较平衡,基本反映了中学历史教学的结构和内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近似于历年的历史试卷结构比例。涉及了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许多重大问题和主干知识,有助于中学历史教学的稳定。由于增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考查力度,试卷对中国古代史部分试题的分量有所提升,以往的中国古代史分数在24分以下,2016年达到28分。

3.强调能力立意,注重独立思考。

试卷注重对历史学科思想和方法的考查,在考查学生的学科知识和诸方面能力的同时,试卷比较明确地突出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考查。在选择题方面,延续往年做法,通过设置多种新情境考查考生对历史的理解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生需要分析新情境,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与学科基本方法,进行独立思考得出结论。在5个非选择题目中,有37题第3问和40题第1问呈现这一特点,超过往年数量,加大了能力测试的力度,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发挥,对中学历史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二、2017年历史备考思路

指导思想:以“导向正确、方法科学、全面扎实、训练高效”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立足基础,强化主干,尤其重视培养灵活运用历史知识、进行知识迁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合理安排复习进度:延续三轮复习的模式。

一轮复习:(2016年4月―2017年2月)目标――单元突破,夯基提能。

二轮复习:(2017年2月―2017年4月下旬)目标――通史复习,融会贯通。

三轮复习:(2017年4月下旬―2017年5月底)目标――回归考点,由学变考。

2.夯实基础,构建体系,强化落实。

由“点”及面,实现知识的结构化;重视单元复习,揭示历史的阶段特征;以纵横联系法构筑立体的知识体系。

3.突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时空观念(要将所认识的史事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史料实证(对史事的推理和论证必须依据可靠的史料作为证据);历史理解(要从历史实际的角度客观地看待和理解过去的事情);历史解释(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历史价值观(对历史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及价值取向)。通过对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从而建构正确的历史认识。

4.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历史探究能力。

一是资料精心选用;二是加强检查督促;三是鼓励学生质疑;四是倡导合作学习;五是制作思维导图。

5.加强题型训练,提高解题能力。

高考历史三大题型:

选择题(第24―35题)

材料解析题(第40题和选做题)

开放性试题(第41题)

选择题的突出特点是:专业化程度高;阅读难度大;思维考查环节多;主干知识考查抠细节;题肢之间干扰性大。如何做好选择题,这就要求考生知识储备要扎实,认真审题是关键,勤练精思不可少。

对于选裉庥惺大判断方法:(1)常识判断;(2)时间判断;(3)空间判断;(4)概念判断;(5)史实判断;(6)逻辑判断;(7)规律判断;(8)阶段判断;(9)程度判断;(10)数据判断。

考生在完成选择题时也应注意十大“陷阱”设置方式:(1)以偏概全;(2)主次颠倒;(3)因果倒置;(4)张冠李戴;(5)鱼目混珠;(6)正逆颠倒;(7)舍本求末;(8)似是而非;(9)答非所问;(10)添枝加叶。

材料解析题(第40题和选做题)的命题特点是:坚持“小切口,大跨度”,或古今贯通,或中外关联,与社会热点有所牵连,围绕某一历史事物呈现宏大的时空格局,考察学科体系中的背景、原因、特征、影响等内容。

材料解析题解题步骤:

第一步:读(四读),即按照顺序读题引、读设问、读出处、读正文。

第二步:审(二审),即审分值――确定要点数量;审设问――“三定法”(定向、定法、定位)。

第三步:答,即答案要“四化”――要点化;精准化;段落化;整洁化。

例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乙卷第40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

(定向词) (定法词)

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

(定位词)

2)根据材料一、 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及形成

(定向词) (定法词)

的主要原因。

(定位词)

开放性试题(第41题)的解题思路:一是了解试题类型,明确观点,有的放矢。对于历史探讨题:观点判断+论证评价;对于历史阐释题:观点提炼+阐释说明。二是找准关键词语,理顺思路,有格有式。对于历史探讨题:常见行为动词为“评述”、“评论”、“评析”等。答题步骤一般为三步:①材料观点“是什么”;②我的观点“怎么样”;③论证过程“为什么”;对于历史阐释题:常见行为动词为“说明”、“阐述”(阐明并论述)。答题步骤一般为两步:①材料观点“是什么”;②论证过程“为什么”。

6.将精选精讲精练落到实处。

(1)精心选题:①侧重历年真题;②侧重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方面的内容;③侧重考点、难点、易混点;④侧重与社会重大现实问题有关联的题目。

(2)精心批改:逢练必改,逢改必批,落实两个“凡是”:凡是发给学生的习题,教师必须先认真做一遍;凡是发给学生的习题,教师必须全批全改。

(3)精心讲评:模式是“自查自纠――精评新练――查缺补漏――总结反思”。

参考文献:

[1]黄文钦.略论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下的高三历史科复习[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5).

[2]王百姓.浅谈高中历史复习方法的几点体会[J].江西教育,2012(21).

[3]陈伟国.基于高中新课程的历史复习策略[J].中学历史教学,2008(1).

[4]姬秉新,李稚勇,赵亚夫.理解与实践高中历史新课程――与高中历史教师的对话[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权威:教育部命题专家详解2016高考各科试题(搜狐―高考―备考策略).

[5]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2002年5月).

第8篇:中国古代史试题范文

一、关于试卷结构的调整

为了适应高考的全面改革和加强能力考查的需要,今年的历史命题注重吸收以往经验和近年研究题型考查功能的成果,对部分题型在试卷中所占的比例作了适度的调整,即进一步压缩了难以考查历史思维的填空题,适当增加了客观性强又较能体现历史思维考查的多项选择题。同时,对材料解析的考查进一步向选择题延伸,共有5道选择题计10余分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辨析的水平,从而在事实上扩大了试卷考查材料解析题型范围和分数比重并增强了材料解析的客观性。

近3年试卷题型结构的变化

对于试卷长度的调整,今年主要是增加了试题的文字阅读量。去年考生答卷需要阅读试题约3890字(不含标点符号),平均每分钟要阅读33字;而今年考生答卷需要阅读试题约4590字,平均每分钟阅读39字,其阅读量比去年增加了18%。从1993-1995年题型结构变化的轨迹看,试题数量则趋于稳定。从近两年试题答案字数总量看,今年考生答题需要书写字符约1670个,平均每分钟写14字,同去年无异。根据上述统计数字分析,在不增加题目数量和答题书写量的前提下,适当增加试题的阅读量,其意义在于有利于加强试卷的学科特点和对考生理解历史知识的水平与能力的考查。今年试题阅读量的增加集中在选择题部分,说明选择题考查能力的力度已有较大加强。另外,今年材料解析题的答案字数明显减少,有利于阅卷操作,减少评分误差和提高评分者信度。但是,问答题的参考答案字数反而有较大增加,这又不利于阅卷操作和减少评分误差,从而影响了评分者信度。

近两年试题字数和答案字符数之比较

从题型结构、试题内容以及参考答案来看,今年的历史命题还刻意调整了试卷的难度结构。这就是适当提高卷Ⅰ的难度而尽量降低卷Ⅱ的难度。在卷Ⅰ中,单项选择题的难度提高幅度较大,往年的单选题多为送分题,能力要求偏低,今年则明显提高了能力要求;多项选择题由于考查材料辨析和概念理解的比重增加,其难度也略有提高。在卷Ⅱ中,填空题的难度和去年比相差不大;材料解析题的难度比去年有较大提高,试题虽然注意降低阅读难度,尽量减少阅读障碍,但由于其考心向材料本身转移,主要考查考生对材料的理解领会和信息提炼,使得不少考生还不适应,再加上有些问题设计要求过高,因而其整体难度发生了较大变化;问答题的难度从题目本身看有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试题减少了理论概括与阐述的要求,降低了能力考查的层次,但由于问题比较具体琐碎,答案要点繁多且在中学课本上少有直接表述,主要靠考生自己分析、归纳,这也大大增加了阅卷难度,因而在客观上没能使试题难度降低多少。通过上述调整,中等难度的试题和问题在试卷中的比重增加,这对于增强对学科能力的考查,提高试题的区分度,还是比较有利的。

另外,今年的命题技巧和试卷设计水平又有新的提高,如在反向选择题的否定词语下加上重点号以示提醒;把每个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分别独立排在一页试卷上,这样既方便了考生答卷,又方便了阅卷评分。

二、关于学科知识的变化

今年的历史试卷,根据目前高中教学内容的变化,对各部分内容的考查比例作了较大调整,主要是取消了世界古代史,并相应提高了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的考查比例,即分别由过去的35%和30%,提高到40%和35%左右,其中中国现代史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内容增加幅度较大,由去年的4%提高到15%以上。由于世界古代史的取消和近现代史的比例增大,试卷对考试知识范围的覆盖面也相应增加。把《考试说明》规定的知识范围同高中教材的“章”对应起来,今年试题对中学知识的覆盖率达到60%左右,比去年增加了近20%,高考试题所考查的知识对于中学教学内容保持较高的覆盖程度,能够影响中学教师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对于提高中学教学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1995年各部分内容考查比例的变化

今年试卷调整了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内容的考查比例,增加了经济文化史的分量。经济、文化史的内容由过去的不足30%提高到今年的40%左右,其中经济史内容提高的幅度较大,在试卷中占40分,比原来超过了1/4;文化史内容尽管在中国和世界近代现代史中被排除在考试范围之外,仅考查了中国古代史部分,但其在试卷中的比重也超过了10%。在中国古代史试题中,经济、文化方面的内容分别占了28%和41%,其比重是很高的;在中国近现代史试题中,经济方面的内容占了近50%;在世界近现代史试题中,经济方面的内容则涉及很少,还不足5%,其余都是政治方面的内容,这显然有些比例失调。在高考试卷中充分考虑经济、文化史的比例,有利于考查考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引导中学教师重视经济史和文化史的教学。

今年试卷针对近年试题理论要求偏高的倾向,调整了对不同层次学科知识考查的比例,注意强调历史学科特点,突出历史本身,适当降低理论层次和压缩对理论思维考查的分量。其中,着重考查历史事实的试题达105分,占试卷的70%;着重考查历史概念和观点的试题约35分,占试卷的23%,这个比例比以往有明显提高;着重考查理论概括的试题分数只有10分左右,占试卷的7%,而去年则达到15%以上,今年试题对历史事实考查的比例虽然很高,但主要是着眼于对史实的理解、分析、比较和归纳等,而极少考查死记硬背。从表面上看,试卷对历史事实的考查加强了,理论要求降低了,但实际上对历史学科能力尤其是历史思维能力考查的比重也大大提高了。这在材料解析和问答题中自不必说,在选择题中,绝大多数题目也都是考查了对历史事实的理解、分析、比较和归纳等,仅以单项选择、多项选择的第1题就可以说明这一点:“《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A.允许工商者入仕为官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D.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的共同之处有A.按血统关系组成B.普遍使用磨制石器C.过着定居生活D.妇女掌握统治权力。”

由于今年的试题强调了对历史知识理解的考查,因此参考答案(含选择题的各选项)直接出自中学课本中明确表述的内容进一步减少,所占分值不足70分,为全卷的46%。其中中国古代史部分试题参考答案取自中学课本明确表述的内容有23.5分,占该部分全部答案的59%;中国近现代史有25.5分,占43%;世界近现代史有21分,占40%。这一情况表明,高考命题进一步摆脱了现行中学课本的束缚,试卷考查历史思维能力的比重大为增加。

另外,今年历史试卷在考查本学科内容时,注意了同相关学科如政治、地理等的联系和渗透。这甚至在最不起眼的填空题里都有所体现。如第33题就是间接地考查了遵化和松江两地在地图中的位置,而历史课本里则没有这个地图。再如第37题要求考生答出80年代非洲大陆尚未摆脱白人种族主义统治的两个地区纳米比亚和南非,其中当代南非问题历史课本里根本没有涉及。

三、关于能力考查的加强

为了增强学科能力考查的目的性和可操作性,今年的《考试说明》对历史学科的能力考查要求重新作了较为系统和明确的表述,归纳为“再认再现”、“材料处理”、“历史阐释”和“文字表达”4个方面共9条。依据《考试说明》,今年的历史试卷调整了能力考查的结构并进一步增强了考查比重。

1995年历史试卷能力考查分析

在试卷中,着重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试题分值近40%,其中要求“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的试题比重较大,占48.5分;要求“再认再现历史的阶级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的试题内容近10分,这类试题在试题中的问题主要分布在选择、填空和问答题里,并且绝大多数都着重考查了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如选择题:“下列关于‘地丁银’的解释,最准确的是A.取消人头税,只征土地税B.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赋税C.田赋和丁税均征收白银D.按人口和土地的多少统一征收白银”;问答题:“指出汉武帝在军事行动、役使百姓和加强思想控制三方面与秦始皇的类似之处”,等等。如果考生对这些历史知识不理解,是无法正确回答问题的。

在试卷中,着重考查“材料处理”方面能力的试题分值近40分,占全卷的1/4以上。其中只要求“阅读理解历史材料”的试题分值有10分左右;要求“对材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试题分值有24分,占了较大比重;要求“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的试题分值只有5分左右。值得肯定的是,试卷对“材料处理”的考查已经进一步冲破材料解析题的单一形式,在选择题里有了较大扩展,并表现出较高的命题技术水平。如试卷的最后一道选择题:“十月革命后,丘吉尔曾组织帝国主义国家武装干涉苏俄;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他主张‘给俄国和俄国人以一切可能的援助’;1945年3月,他又发表了铁幕演说。这些表明A.丘吉尔是资本主义国家利益的忠实卫士B.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可以结盟C.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D.英国政府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立场不断变化”。这个题目把对“材料处理”和“历史阐释”的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多层次地考查了历史学科能力。

试卷着重考查“历史阐释”方面能力的试题分值达53分,占全卷的35%。其中,着重考查“归纳、比较和概括历史知识”的试题分值所占比重较大,有24.5分,这类试题或问题主要分布在单项选择题和问答题里,如选择题“前夕,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的含义是A.禁绝中国对外贸易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C.一概排斥西方事物D.封闭边疆固守疆界”和“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共同之处是A.均为帝国主义世界大战的产物B.初期均为美国所操纵C.成员国都包括了所有大国D.都宣称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等都比较典型;着重考查“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试题分值有16.5分,主要集中在问答题里;着重考查“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的试题分值有12分左右,主要体现在问答题和少数选择题里,材料解析题里也有一定的要求。

关于“文字表达”能力的考查,试卷没能作出明确规定,“语言准确,逻辑严谨,史论结合”的要求虽然在一些试题中有所体现,并渗透在知识和其他能力的考查之中,但在实际上无法保证试卷对文字表达能力进行全面、有效的考查。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今年历史试卷明显增加了对历史知识、历史材料的理解、分析、综合、归纳、比较、概括,甚至运用历史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考查,要求考查这些历史思维能力的试题分值超过全卷的3/4左右。同时,注意降低各方面能力考查的层次,减少了高层次能力要求特别是理论要求的分值。这些情况反映了命题专家良好的主观愿望,即在不断加强以历史思维为核心的学科能力考查的同时,适当降低理论层次,保持适中的试题难度,以取得理想的测试效果。

四、关于思想教育的渗透

今年历史试卷在考查其学科德育功能,体现思想教育性方面,也注意突出了历史学科特点。许多试题不仅注意在知识的考查中自觉渗透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优良文化传统教育、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等,而且将这些教育内容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内容渗透到对学科能力尤其是思维能力的考查之中,体现了对考生思想认识水平和政治觉悟的深层次考查。关于这一点,在选择题、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里都有普遍反映。例如,选择题“之所以是中国农民战争的高峰,最主要是因为A.其规模和延续时间均属空前B.建立了与清政府对立的政权C.制定了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D.对封建王朝的打击空前沉重”和“1956年底,的实现标志着我国A.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提前完成B.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C.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国内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材料解析题第38题中的两问“应如何理解材料三(马克思语录)的内容?”“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问答题第42题“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了哪几个步骤?……你认为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什么原则?”等等。

第9篇:中国古代史试题范文

    一、关于试卷结构的调整

    为了适应高考的全面改革和加强能力考查的需要,今年的历史命题注重吸收以往经验和近年研究题型考查 功能的成果,对部分题型在试卷中所占的比例作了适度的调整,即进一步压缩了难以考查历史思维的填空题, 适当增加了客观性强又较能体现历史思维考查的多项选择题。同时,对材料解析的考查进一步向选择题延伸, 共有5道选择题计10余分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辨析的水平,从而在事实上扩大了试卷考查材料解析题型范围 和分数比重并增强了材料解析的客观性。

    表1 近3年试卷题型结构的变化

    (附图 {图})

    对于试卷长度的调整,今年主要是增加了试题的文字阅读量。去年考生答卷需要阅读试题约3890字(不含 标点符号),平均每分钟要阅读33字;而今年考生答卷需要阅读试题约4590字,平均每分钟阅读39字,其阅读 量比去年增加了18%。从1993-1995年题型结构变化的轨迹看,试题数量则趋于稳定。从近两年试题答案字数总 量看,今年考生答题需要书写字符约1670个,平均每分钟写14字,同去年无异。根据上述统计数字分析,在不 增加题目数量和答题书写量的前提下,适当增加试题的阅读量,其意义在于有利于加强试卷的学科特点和对考 生理解历史知识的水平与能力的考查。今年试题阅读量的增加集中在选择题部分,说明选择题考查能力的力度 已有较大加强。另外,今年材料解析题的答案字数明显减少,有利于阅卷操作,减少评分误差和提高评分者信 度。但是,问答题的参考答案字数反而有较大增加,这又不利于阅卷操作和减少评分误差,从而影响了评分者 信度。

    表2 近两年试题字数和答案字符数之比较

    (附图 {图})

    从题型结构、试题内容以及参考答案来看,今年的历史命题还刻意调整了试卷的难度结构。这就是适当提 高卷Ⅰ的难度而尽量降低卷Ⅱ的难度。在卷Ⅰ中,单项选择题的难度提高幅度较大,往年的单选题多为送分题 ,能力要求偏低,今年则明显提高了能力要求;多项选择题由于考查材料辨析和概念理解的比重增加,其难度 也略有提高。在卷Ⅱ中,填空题的难度和去年比相差不大;材料解析题的难度比去年有较大提高,试题虽然注 意降低阅读难度,尽量减少阅读障碍,但由于其考心向材料本身转移,主要考查考生对材料的理解领会和 信息提炼,使得不少考生还不适应,再加上有些问题设计要求过高,因而其整体难度发生了较大变化;问答题 的难度从题目本身看有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试题减少了理论概括与阐述的要求,降低了能力考查的层次,但 由于问题比较具体琐碎,答案要点繁多且在中学课本上少有直接表述,主要靠考生自己分析、归纳,这也大大 增加了阅卷难度,因而在客观上没能使试题难度降低多少。通过上述调整,中等难度的试题和问题在试卷中的 比重增加,这对于增强对学科能力的考查,提高试题的区分度,还是比较有利的。

    另外,今年的命题技巧和试卷设计水平又有新的提高,如在反向选择题的否定词语下加上重点号以示提醒 ;把每个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分别独立排在一页试卷上,这样既方便了考生答卷,又方便了阅卷评分。

    二、关于学科知识的变化

    今年的历史试卷,根据目前高中教学内容的变化,对各部分内容的考查比例作了较大调整,主要是取消了 世界古代史,并相应提高了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的考查比例,即分别由过去的35%和30%,提高到40%和 35%左右,其中中国现代史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内容增加幅度较大,由去年的4%提高到15%以上。由于世界古 代史的取消和近现代史的比例增大,试卷对考试知识范围的覆盖面也相应增加。把《考试说明》规定的知识范 围同高中教材的“章”对应起来,今年试题对中学知识的覆盖率达到60%左右,比去年增加了近20%,高考试题 所考查的知识对于中学教学内容保持较高的覆盖程度,能够影响中学教师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对于提高中学 教学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表3 1995年各部分内容考查比例的变化

    (附图 {图})

    今年试卷调整了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内容的考查比例,增加了经济文化史的分量。经济、文化史的 内容由过去的不足30%提高到今年的40%左右,其中经济史内容提高的幅度较大,在试卷中占40分,比原来超过 了1/4;文化史内容尽管在中国和世界近代现代史中被排除在考试范围之外,仅考查了中国古代史部分,但其在 试卷中的比重也超过了10%。在中国古代史试题中,经济、文化方面的内容分别占了28%和41%,其比重是很高的 ;在中国近现代史试题中,经济方面的内容占了近50%;在世界近现代史试题中,经济方面的内容则涉及很少, 还不足5%,其余都是政治方面的内容,这显然有些比例失调。在高考试卷中充分考虑经济、文化史的比例,有 利于考查考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引导中学教师重视经济史和文化史的教 学。

    今年试卷针对近年试题理论要求偏高的倾向,调整了对不同层次学科知识考查的比例,注意强调历史学科 特点,突出历史本身,适当降低理论层次和压缩对理论思维考查的分量。其中,着重考查历史事实的试题达10 5分,占试卷的70%;着重考查历史概念和观点的试题约35分,占试卷的23%,这个比例比以往有明显提高;着重 考查理论概括的试题分数只有10分左右,占试卷的7%,而去年则达到15%以上,今年试题对历史事实考查的比例 虽然很高,但主要是着眼于对史实的理解、分析、比较和归纳等,而极少考查死记硬背。从表面上看,试卷对 历史事实的考查加强了,理论要求降低了,但实际上对历史学科能力尤其是历史思维能力考查的比重也大大提 高了。这在材料解析和问答题中自不必说,在选择题中,绝大多数题目也都是考查了对历史事实的理解、分析 、比较和归纳等,仅以单项选择、多项选择的第1题就可以说明这一点:“《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 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A.允许工商者入仕为官 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C.承认土 地归私人所有 D.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的共同之处有 A.按血统关系组成 B.普 遍使用磨制石器 C.过着定居生活 D.妇女掌握统治权力。”

    由于今年的试题强调了对历史知识理解的考查,因此参考答案(含选择题的各选项)直接出自中学课本中 明确表述的内容进一步减少,所占分值不足70分,为全卷的46%。其中中国古代史部分试题参考答案取自中学课 本明确表述的内容有23.5分,占该部分全部答案的59%;中国近现代史有25.5分,占43%;世界近现代史有21分 ,占40%。这一情况表明,高考命题进一步摆脱了现行中学课本的束缚,试卷考查历史思维能力的比重大为增加 。

    另外,今年历史试卷在考查本学科内容时,注意了同相关学科如政治、地理等的联系和渗透。这甚至在最 不起眼的填空题里都有所体现。如第33题就是间接地考查了遵化和松江两地在地图中的位置,而历史课本里则 没有这个地图。再如第37题要求考生答出80年代非洲大陆尚未摆脱白人种族主义统治的两个地区纳米比亚和南 非,其中当代南非问题历史课本里根本没有涉及。

    三、关于能力考查的加强

    为了增强学科能力考查的目的性和可操作性,今年的《考试说明》对历史学科的能力考查要求重新作了较 为系统和明确的表述,归纳为“再认再现”、“材料处理”、“历史阐释”和“文字表达”4个方面共9条。依 据《考试说明》,今年的历史试卷调整了能力考查的结构并进一步增强了考查比重。

    表4 1995年历史试卷能力考查分析

    (附图 {图})

    在试卷中,着重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试题分值近40%,其中要求“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 概念和历史结论”的试题比重较大,占48.5分;要求“再认再现历史的阶级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的试 题内容近10分,这类试题在试题中的问题主要分布在选择、填空和问答题里,并且绝大多数都着重考查了对历 史知识的理解。如选择题:“下列关于‘地丁银’的解释,最准确的是 A.取消人头税,只征土地税 B.把丁 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赋税 C.田赋和丁税均征收白银 D.按人口和土地的多少统一征收白银”;问答 题:“指出汉武帝在军事行动、役使百姓和加强思想控制三方面与秦始皇的类似之处”,等等。如果考生对这 些历史知识不理解,是无法正确回答问题的。

    在试卷中,着重考查“材料处理”方面能力的试题分值近40分,占全卷的1/4以上。其中只要求“阅读理解 历史材料”的试题分值有10分左右;要求“对材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 取有效信息”的试题分值有24分,占了较大比重;要求“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 说明、论证”的试题分值只有5分左右。值得肯定的是,试卷对“材料处理”的考查已经进一步冲破材料解析题 的单一形式,在选择题里有了较大扩展,并表现出较高的命题技术水平。如试卷的最后一道选择题:“十月革 命后,丘吉尔曾组织帝国主义国家武装干涉苏俄;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他主张‘给俄国和俄国人以一切可 能的援助’;1945年3月,他又发表了铁幕演说。这些表明 A.丘吉尔是资本主义国家利益的忠实卫士 B.资本 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可以结盟 C.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D.英国政府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立场 不断变化 ”。这个题目把对“材料处理”和“历史阐释”的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多层次地考查了历史学科能 力。

    试卷着重考查“历史阐释”方面能力的试题分值达53分,占全卷的35%。其中,着重考查“归纳、比较和概 括历史知识”的试题分值所占比重较大,有24.5分,这类试题或问题主要分布在单项选择题和问答题里,如选 择题“前夕,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的含义是 A.禁绝中国对外贸易 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C.一概排 斥西方事物 D.封闭边疆固守疆界”和“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共同之处是 A.均为帝国主义世界大战的产物 B.初期均为美国所操纵 C.成员国都包括了所有大国D.都宣称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等都比较典型;着重考查 “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试题分值有16.5分,主要集中在问答题里 ;着重考查“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本质,阐述历史发 展的规律”的试题分值有12分左右,主要体现在问答题和少数选择题里,材料解析题里也有一定的要求。

    关于“文字表达”能力的考查,试卷没能作出明确规定,“语言准确,逻辑严谨,史论结合”的要求虽然 在一些试题中有所体现,并渗透在知识和其他能力的考查之中,但在实际上无法保证试卷对文字表达能力进行 全面、有效的考查。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今年历史试卷明显增加了对历史知识、历史材料的理解、分析、综合、归纳、比 较、概括,甚至运用历史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考查,要求考查这些历史思维能力的试题分值超过全卷的3/4左 右。同时,注意降低各方面能力考查的层次,减少了高层次能力要求特别是理论要求的分值。这些情况反映了 命题专家良好的主观愿望,即在不断加强以历史思维为核心的学科能力考查的同时,适当降低理论层次,保持 适中的试题难度,以取得理想的测试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