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色彩心理学范文

色彩心理学精选(九篇)

色彩心理学

第1篇:色彩心理学范文

关键词 包装色彩 色彩心理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J524.2 文献标识码:A

1色彩心理学的基本知识

色彩不仅是人类内心的外在显现,还可以直指人类内心,成为美化心灵,荡涤情志的最好的依凭。色彩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一种社会文化。色彩的情感作用,将人和世间万物有机的联系起来。使色彩具有了包容人类原始生命自发的色彩和社会集体色彩的整体涵义的功能。

在中国文化中,色彩贯穿了社会政治、经济、商业、天文、地理等各个方面,并最终与人性契合,成为人类品德的种种象征。早在人类早期的新石器时期,色彩的发展揭开了人类历史的第一页。法国拉斯科洞窟和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里的史前岩画,红色赭石颜料和黑色线条绘制的野牛,是史前人类感情和想象的生动的表达;新石器时期中国的半坡彩陶,是内心涌动的对于外界的懵懂认知使得我们的先人本能地把红和黑淬炼,用朴素的情感创造出朴素的色彩。新时期时期彩陶的红、黑、白三种色彩一直是中国人长期以来喜爱的色彩。这三种色彩奠定了中国人的原始色彩审美心理和道德文化的发生学意义。五彩彰施的象征性色彩是中国人色彩审美心理的一个重要特征。以“五行”、“五德”法则为依据建立的五色制体系,是中国人在原始色彩基础上形成的单色崇拜,也是色彩由原始自发的精神象征性向色彩自觉的精神象征性的转变。中国的道德等级制度也和五色相关。

古人把色彩与文化概念联系起来,既是日积月累中对色彩的一种感性认识,又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色彩的一种形而上的初步提炼与概括。发展至现代,随着对于色彩概念的进一步拓展,色彩在现代文化中的重要位置愈加重要。在我们的印象中,色彩成为了一种思维定式:白色是纯洁、天真、乐观的象征;银色代表平静、坚韧。灰色代表稳定;黄色和智能、革新、乐观、预警相关;金色代表实力、权力、奢华。橙色象征能量;红色代表活力、权力、激情、侵略性;紫色意味着安静、奢华、哀痛;蓝色:真诚、安静、和谐、忠诚、责任心、传统。蓝色、紫色和黑色对食品最不具吸引力的颜色,因为它们会使人联想到有毒、变质等。绿色是节制、平衡、传统、生态、薄荷味。黑色是寂静、权力、优雅、悲伤的象征。

色彩是再现和表现的完美结合。色彩再现着客观事物,表现着我们内心的感受,是外界事物与我们个人的情感沟通。每个人有着丰富的感情生活,不同的性格特征,又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对事物的看法,认识上的差别,促成了我们个人情感的个性化发展,但是色彩情感又具有共同性。比如,我们在一个明亮色彩的房间里和在一个灰暗色彩的的空间中所产生的舒畅与压迫感,使我们每个人心理情感上都要负担一定的承受力,好和坏、高兴与烦恼、紧张和平静、奔放和收缩等等。人有一个共同的对色彩感受的生理特点和相同的心理反映能力。

2色彩心理学在包装色彩中的应用

色彩在包装印刷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商品包装是指在流通过程中保护商品,方便运输,促进销售,按一定的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等的总体名称。也指为了上述目的而在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的操作活动。包装中,离不开色彩的应用。如今,越来越多的商品生产商利用包装色彩的完美应用,使企业获得了比同类企业更多的经济效益,也让色彩充满了整个社会现如今印刷色彩的广泛应用已经使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具有色彩感。

从色彩心理学的角度论述色彩,每一种颜色都具有两面性。有积极的意味,也有消极的意味。在包装色彩中,我们要积极地运用色彩的心理学尝试,比如,我们可以把红色运用在一些关于喜庆、欢乐的商品包装中,而不能将其用在关于丧葬、悲伤的场合中。另外,还要考虑色彩应用的风俗,比如,黄色可以用在食品包装中,能够刺激人的食欲;紫色常用在奢侈品的包装中,有神秘、高贵的象征。

现在商品包装中,还常常黑白灰三种颜色。黑色是力量与品位的象征,代表了时尚和简约,黑色常常用在高品位的男士商品包装中,显得沉稳、暗淡,同时,也有忧郁、恐怖、死亡的感觉。白色是单纯、纯洁和清洁的象征。灰色是徘徊在黑色和白色之间的中间色,很容易和周围的各种颜色妥协,同时,灰色也是一种毫无个性的色彩。

3色彩心理学在包装色彩中应用的成功案例

利用色彩的这种情感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将色彩运用到日常的生活与生产中来。好的商品包装善于应用色彩为商品服务。制造商经常用色彩将产品的独特创意植入消费者的头脑之中,使消费者在记住一种或几种颜色的同时,记住某种商品。

第2篇:色彩心理学范文

配方案。

红 色

红色型人活泼好动,她们健谈热情、极富正义感。这类人走到哪里都会引人注意,所以妆面宜内敛细腻,一点点改变就可以起到很好的点缀效果,避免粗枝大叶、大范围将色彩铺陈的化妆方式。

Step1遵循前后细、中间粗的原则,用黑色眼线笔填满睫毛根部,勾勒眼睛弧线;

Step2 用浅紫红色作为上眼影的底色,晕染眼窝的1/3,双眼皮褶内晕染深紫色作为第二层色,眼尾略延长1厘米,用色需淡出;

Step3 使用不结块的纤长型睫毛膏,刷匀上下睫毛,下睫毛需扇形刷开;

Step4 棕色眉粉强调内敛沉稳的眉形,还能使暖色系的眼影看起来更大气;

Step5 偏红色系的珊瑚色唇膏可以让双唇活色生香,唇色既显却看不出膏体的厚重。

黄 色

黄色型人目标至上,不能容忍平淡无奇的生活,渴望体验斗争的乐趣。太柔和的化妆方法不能让这类人的性格优势发挥出来,简洁的妆面会让她们自信倍增,更表里如一。

Step1 用黑色液体眼线笔画出上眼线,突出眼神的犀利度,眼尾可略上扬;

Step2 为避免眼神显凶,下眼线只需画出后1/3段,末端与上眼线上扬的地方相衔接;

Step3 将上睫毛从根部开始夹翘,为了搭配上扬眼线,睫毛可顺着眼线的方向夹;

Step4 用小眼线刷取金黄色眼影,在眼头上下方画出长度约为眼线总长1/4的眼线;

Step5 当眼妆比较突出时,一定要使用裸色系唇彩,使唇部看上去莹润饱满。

蓝 色

蓝色性格的人敏感细腻,高标准追求完美,遵循严肃的生活哲学。为了避免看起来古板持重,妆面应活泼一些,尽量避免老成和中庸,即使运用了低调内敛的蓝色为主色调,依旧可以摆脱冰冷的印象,发挥蓝色型人的性格张力。

Step1 用黑色眼线笔画出完整上眼线,再用珠光蓝色眼影描画约3毫米的上眼影;

Step2 瞳孔对应的下方也扫上珠光蓝色眼影,以细腻光泽赢得瞳孔中的光辉;

Step3 深蓝色眼影从眼线末端开始延长,拉长眼尾,塑造充满张力的狭长眼型;

Step4 眼头不尖的人,可用蓝色顺着眼裂向下画,加强眼头的尖稍,突出眼型魅惑力;

Step5 眼影采用冷色调的蓝色时,唇膏可选暖色系的珊瑚色,让整体妆容不至于太冰冷古板。

绿 色

绿色型人知足没脾气,天生就充满了温柔的吸引力,给人的印象一贯都是平和和柔软的。最适合绿色型人的妆法是注重透明感,画到眼线和眉毛等需要线条感的部位时,不要处理得太刻板生硬,遵循绿色型人柔和的特质,发挥绿色的真我个性,一字记曰——柔。

Step1 眼睛向上看,用黑色眼线膏在睫毛根部填画,上眼线的宽度不要触及到双眼皮褶,以裸妆的标准画上眼线;

Step2 将绿色眼影和灰色眼影交替叠在上眼线上,调和成复古的浅苔色,随即加强了眼睛的深邃度,同时避免绿色使人眼肿;

Step3 选眼影也采用绿色混合灰色来画,只画后1/5的长度,眼尾略上扬;

第3篇:色彩心理学范文

[关键词]色彩 幼儿心理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5-0213-02

幼儿美术教育在儿童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完善方面的教育作用,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此项目正是在这一理念下,通过改进现有的幼儿色彩教学,结合长期的教学效果反馈和分析,形成一种新的色彩教学方法。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为基础,在幼儿园色彩教学实践中引入儿童心理干预的最新研究成果,形成教学方法,加以实践。艺术教育是调节儿童心理的有效途径,我们的项目研究是这种教育观的具体应用环节,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当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尽管《纲要》在幼儿园的活动教学中已经实行多年,但真正地把握幼儿心理的特点,并进行美术色彩干预的方式几乎是空白,现在大多数幼儿园的美术教学没有把握幼儿心理特点,还是运用教小学生美术的方法来教幼儿美术,对于幼儿来说,这样小学化的美术教育,形式就会显得过于死板,方法过于僵硬,从而让很多孩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美术是幼儿的另一种表达认识和情感的语言。它能激发幼儿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能鼓励幼儿大胆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经验、感受和体验;教师要理解幼儿并积极鼓励幼儿创造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注意不要把艺术教育变成机械化的技能训练。

一、色彩在幼儿教学中的定义

在幼儿教学中,美术是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特点,针对儿童在绘画、动手操作及美术欣赏中出现的智力或非智力因素,并依据长期的学习经验,来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促进幼儿思维的发散,达到美育的效果的一种艺术,美术既能反映现实美,又能创造艺术美,而色彩则是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色彩的本质是光。色彩是以光为主体的客观存在,对于人则是一种视觉感觉,这种感觉包括三个要素:一是光,二是物体对光的反射,三是人的视觉器官――眼。光与人类的生命息息相关,生命离不开光,即生命离不开色彩,特定的色彩在我们身体的各个器官中也有体现,当光的不同波长作用在人的视觉器官产生色感时,会使人产生某种带有情感的心理活动,这就是色彩对人类身心的影响的一种特性。色彩是通过人的眼、脑和生活经验所产生的一种对光的视觉效应。色彩是将视觉元素搭配组合成新的视觉形象,是人在接受光的刺激后,视网膜的兴奋传达到大脑中枢而产生的感觉。色彩不同于颜色,颜色是色彩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在幼儿的教学过程中,色彩不仅是幼儿对颜色的种类的一种认识,更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反应和内心世界的一种表达。色彩心理学是研究人对色彩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从色彩到色彩心理学

说起在近代的色彩研究,就不得不提起两位伟人――牛顿和歌德,他们因色彩而被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纵然生活的年代相差近百年,但对色彩的研究着实让人惊叹,因此被称为色彩研究的奠基人和倡导者。牛顿用科学实验来解释自然的方式把光分解为七原色,而将这种七原色光综合起来就会还原成白色光,这就是牛顿发现的所谓的“混色原则”,因此树立了自己在光学领域里的权威地位,建立了色彩领域的“共和国”。

歌德的理论观点与牛顿的理论观点大不相同,为此他还用著作《色彩论》诠释自己的观点。他是最早注意到色彩与情感之间联系的人,他认为颜色的显现是通过对比展现出来的,色彩具有轻重感、冷暖感、强弱感,不同的颜色会给人以不同的色彩联想,因此有人甚至将歌德视为现代色彩心理学的开山鼻祖。

(二)从心理学到色彩心理学

自古以来,人们就没有停止过对心理探寻的脚步,从希波克拉底的“体液说”,到荣格的性格类型,再到一些发达国家进一步对色彩心理学进行深入的研究,特别是日本、美国,并出现了一大批以研究色彩心理学为内容的书籍,如:最近几年,出现的具有实用性的石井亚由美的《别笑,我是色彩心理学》,原田玲仁的《每天懂一点色彩心理学》等等;在国外,色彩心理学很早就被引入到幼儿的心理教育学校日常教学当中,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阿尔修勒博士,曾进行过为期一年的儿童色彩调查研究,并将他的研究成果广泛作用于现代教学当中。在国内,近几年,随着色彩心理学理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并且关注色彩心理学。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内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这个在近几年迅速发展的学科,并有意识地引入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当中,也有越来越多的关于色彩心理学与教学的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而在幼儿园日常教学活动中,色彩心理学以其去无所不在的特征和不经意间潜移默化的影响已在不经意间被运用于幼儿的教学当中,当然真正成熟的,有效地运用于幼儿教学中的实例却寥寥无几。

三、色彩在幼儿教学中心理影响的价值

(一)现实价值

色彩与幼儿的心理及情绪,有着相当大的关联性,是项灵敏的指示器。色彩偏好与性格有很大的关系,幼儿对色彩的选择甚至可以透露出他当时的情绪是快乐的还是忧伤的。对颜色无意识的选择习惯可能诠释了幼儿内心的秘密,他的深层个性与气质特征,幼儿极端的热爱某一种颜色,证明了其个性特点存在突出的问题,这种突出的个性特征常常是幼儿优缺点的“释放点”,这个时候教师要找准了这个“释放点”,正确地对幼儿进行引导,这样对其进行色彩的教育可以更加地有的放矢。既然颜色诠释了幼儿内心的秘密,我们可以运用简洁有效的“色彩引导”方式,如运用冷暖色调的对比,色调渐近的方式,或多让幼儿欣赏其他颜色的艺术作品,这样不仅弥补幼儿“极端个性”的缺陷,又培养了良好的审美习惯,又能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下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如果能在效地掌握色彩和色彩心理学的基础上,并能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有效地、灵活地运用,这对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展开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理论价值

通过色彩心理学在幼儿园的活动教学中的运用,能够使幼儿园、教师、家长更准确、快速地掌握孩子的情绪情感、心理动向,进而弥补其他活动领域的不足,并辅助常规的理论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积极健康的心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幼儿快乐的成长,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色彩在幼儿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幼儿认识色彩的过程从认知方式的转变,到色彩感觉的培养,到色彩心理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再到幼儿在美术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认知方式的转变

3―4岁是幼儿的色彩敏感期,这时的特点是幼儿开始对色彩产生感觉和认识,开始在生活中不断寻找不同的色彩,人类认知的发展正是从感觉训练开始的。

但是现在,在幼儿园的艺术教学活动中,其别是色彩认识教学中存在很大的问题,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色彩认知方式。传统的幼儿色彩认知方式是老师拿出色彩图片或相应的图书机械地教幼儿进行认识记忆,教师再用简单的游戏来进行强化,来达到认识的目的。说实在话,这样的方式确实会让幼儿准确地认识色彩,然而这种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会大大降低幼儿的学习兴趣,这对于幼儿的整体的身心发展是非常不利的。针对这种现象,我们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好动的天性出发,探索出一种新的认识色彩的方式,即运动认识法。教师在讲色彩时应准备饮料瓶若干,并装多半瓶水,提前把颜料放入瓶盖内(不让幼儿看见),教师做示范,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再通过亲手摇晃水瓶的方式来认识色彩。经过幼儿园的实践演练发现,幼儿在进行此活动时,一方面颜色的变化会刺激幼儿的视觉,进行记忆,另一方面身体的跳跃和手臂的摇晃等肢体动作的协调进行会加深记忆。事实证明,这种愉快的方式远比机械的记忆效果显著,同时可以在幼儿的交叉活动教学中进行有效的运用,如社会领域活动等。

这种“游戏化”的教学手段,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不仅尊重了幼儿的自主性,同时又理解、重视了幼儿的情绪情感,满足了幼儿的心理需求。

(二)色彩心理干预在幼儿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指南》指出,要培养幼儿去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觉,这时教师就应该给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材料,不同主题的版块、琳琅满目的游戏区角、优秀的艺术作品的欣赏等来调动幼儿的色彩感知能力,让孩子无意识地进行色彩交流。另外,在主题的环境创设中教师应有意识地通过色彩对幼儿进行心理调节和渗透,也可以针对幼儿的个性差异组织一些活动或游戏进行个别指导。

根据日本色彩大师野村顺一的调查研究可知,幼儿喜欢颜色的顺序是黄色、白色、粉色、红色、橙色,它完全不同于成人的色彩喜好。

色彩的喜好与幼儿的性格特点有着密切的联系,喜欢不同颜色的幼儿性格也大不相同,比较明显的是,喜欢红色的幼儿多为外向型,活跃,精力旺盛,但脾气易暴躁,自制力较弱;喜欢黄色的幼儿好奇心较强,乐于探索新事物,有很好的自我调节意识,但有时行动会较为自由散漫;喜欢蓝色的幼儿感觉敏锐,冷静,有较强的自控力,但有时会比较自我;喜欢绿色的幼儿率真,平和,富于忍耐力。色彩心理是幼儿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应。作为教师就更应该注意幼儿心理感受,通过色彩的调节使幼儿得到心理的满足。

通常教师可以通过幼儿园的相关色彩教学活动来判定幼儿的性格特点,但教师绝不能因为幼儿喜欢的颜色就定义幼儿的性格,幼儿对某种颜色偏爱才能能体现幼儿的性格特点,而且这种喜好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如家庭成员对幼儿颜色的引导性、幼儿现阶段的心理状况、周围环境的影响等。

(三)幼儿在美术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成人评价观念落后,只注重绘画技能训练,大大忽略了幼儿的创造性的发展。

现在很多家长都特别重视幼儿的艺术教育,把孩子送到美术班学习,而很多的美术班为了向家长展示孩子学到了美术知识,就特别注重幼儿的绘画技能、技巧,如:画出优质的线条,临摹优秀的艺术作品。优质线条的绘画要求不利于幼儿小肌肉群的发育,这种不考虑幼儿身体发展状况的学习行为,会使幼儿沦为绘画的“小技工”,而非真正的感受、发现,创造艺术的美;与此同时,不可否认临摹优秀艺术作品对提高幼儿审美能力有着极大的益处,但一味的模仿恰恰束缚了幼儿自我创作的天性,这种机械的、缺乏自主性的、不考虑幼儿的心理年龄特点的学习方式,会大大降低幼儿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以上这两种美术的学习方式只会使幼儿变成所谓的“乖宝宝”,这样的美育教育又有什么意义呢?

五、结语

使用色彩心理教育的方法进入幼儿的内心世界,不仅可以满足幼儿们在心理上的心理需要,还能帮助幼儿提高他们的能力,让幼儿达到心理上的自我完善和自我认同。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色彩在幼儿教学中的影响日益显著,这就要求在各级幼儿园的一线教学活动中,在一线幼儿英语教师的队伍中,能不断地学习色彩及色彩心理学的应用,能够花费一点时间不断创造出新的教育教学方式,为幼儿在健康、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有效的学习,从来都是快乐的。

【参考文献】

[1](日)石井亚由美.别笑,我是色彩心理学[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2](日)原田玲仁.每天懂一点色彩心理学[M].湖南文艺出版社,2013.

[3](德)爱娃・海勒.色彩的性格[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

[4](日)野村顺一.色彩心理学[M].南海出版公司,2014.

第4篇:色彩心理学范文

[关键词]色彩心理学;设计;方法

随着社会精神文明的快速发展,人们追求提升,让艺术设计工作变得更加重要。艺术设计离不开色彩的引用和配合,实践环节中巧妙的进行色彩调节,发挥色彩搭配技巧,将其和心理学有效结合,才能够满足当下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两方面需求。

1 色彩

早期的时候,色彩指源自自然界中的光,形成的基本原因是物体表面光的发射。分析日光发现,其包括很多不可见以及可见波长的光,在日光的照射下,三棱镜会反射出不同波长的光线,直接体现出对应的色谱,人类眼睛能够直接看到的七种颜色,具体包括紫色、靛色、蓝色、绿色、黄色、橙色、红色。生活环境中所能够直接性接触到的色彩受到色彩的色相以及色彩的亮度两个方面影响,色彩的亮度强弱关键在于日光的强度以及物体自身具备的反射能力,物体表面上接受到的光照如果较强,那么对应的色彩就较为明亮,如果接受的光照弱,那么亮度较差,光的类型对于色相产生影响,详细分析来说需要看物体反射出来的波长,可以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物体由于色彩的装点变得更加的美观和多样化。

2 色彩心理学

色彩心理学研究的关键内容是分析色彩对于人类心理造成的影响,经过科学的判定和分析处理,有效的控制和避免色彩对于人类产生的不利作用影响,缓解人类的心理冲击。每一个个体的性格可以通过不同的色彩直接性的反馈出来,从颜色方面能够间接判定人的性格,具有大致的把握,未来想要加强研究水平需要关注色彩的角度。目前,色彩心理学已经逐渐被应用到各个行业和领域中,包括商家利用颜色搭配,提升产品的视觉效果,促进销售量的增长。很多的发达国家对于色彩心理学已经具有较为透彻的研究,欧美已经建立具有自身特点的色彩理论体系。此外色彩对于人类的情绪具有直接性的影响,好的色彩搭配和控制能带给不同主体良好的心理状态,在医疗方面也具有积极的影响。

根据人类自身主观体验不同,将色彩划分为冷色调和暖色调,从色彩自身方面来说其不具备温度变化,冷暖区分主要是主体在和色彩发生接触后所产生的不同感受,例如常见的色彩反馈效果,出现大面积蓝色时容易联想到大海,带给主体清凉的感受,其被划分为冷色调中,橙色以及红色的出现,会让人类感觉到太阳以及火,具有暖的反馈,因此被划分为暖色调,此外冷暖色还会被明度的高低所影响,明度较高会给人一种冷的感受,低的明度让人感觉温暖舒适。一般状况下,艺术设计要根据气候的改变结合冷暖色的搭配,适当调整室内环境以及着装的颜色变化,最终让自身感觉到舒适。在不同的文化内涵以及背景作用影响下,色彩的冷暖感受具有不同体验。

3 色彩心理学和艺术设计的结合

公共环境设计环节中,通常会将室内的装饰和色彩有效搭配,例如很多的快餐店会大量的使用红色或橙色,提升人的温暖感受,此外由于很多的食物原材料是红色以及橙色,利用这两种色彩能够带给应用者良好的心理体验,让人的精神感觉愉悦放松,帮助吸引更多的人员;商品展示以及陈列方式的变化,会让销量发生改变,产品设计环节中会利用色彩影响进行搭配,选择最吸引消费者的搭配形式。办公环境中过多的应用白色空间,会加大人员的眼睛负荷,为解决该种状况可以应用冷色系的其余颜色代替。机械化作业的工厂内部如果没有任何颜色的装饰会给工人疲劳的感觉,工作效率降低同时容易引发事故,因此可以将墙壁改造成粉色;传统医院的墙壁大部分是白色,工作人员的服装大部分也是白色,这种颜色会让病人的心理压力增加,过去出现的白衣高血压状况正是色彩对于人类影响的最直接性体现,目前已经有很多的医院将内部的墙壁粉刷成淡粉色或是奶油色,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色彩设计还会对于公共交通产生影响,交通信号灯的色彩能够直接性影响驾驶人员的判断性,结合光学的基本原理,红色光能够产生最长的波长,所以在应用中传播的距离最长,更加吸引人员的注意力,因此红色作为禁止通行的信号指示颜色,绿色和红色能够产生鲜明的对比,能够轻易的被人类眼睛所分辨出来,能够直接性的表达出信号意义。路面的颜色大部分为黑色或灰色,这是由于该颜色能够让驾驶人员感觉镇静,但是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长时间的处于该种颜色影响下,交通事故出现的概率增加,因此大城市中逐渐的增加彩色路面的比例,刺激开车人员的神经系统,提升注意力。车辆本体的颜色也会产生一定的作用,蓝色和绿色属于后退色系,车辆行驶中会给人一种较远距离的感受,因此出现追尾的概率较高,红色、黄色提升行人以及其余驾驶人员的注意程度,特别是天气状况不良的时候,能够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因此在夜间以及天气状况较差的时候,部分的弱势群体需要借助色彩优势,降低出现事故的概率。

商品的外部包装色彩直接决定最终的销售效果,大部分的人会被包装色彩所吸引,艺术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并且利用心理原理。通常状况下,儿童偏爱靓丽的色彩,成年男性偏爱银色、藏青色、黑色,成年女性偏爱粉红色,因此大部分的化妆品应用粉色作为主体。食品包装中大多使用黄色、橙色、红色作为基调,因为这些颜色给人温暖的感觉,激发人的食欲。不同的包装设计环节中结合原料和食物,合理搭配后能够提升最终辨识程度;

总而言之,色彩直接性的给人视觉感受,进一步影响人类的心理活动,目前色彩心理学在设计以及生活中的应用作用越来越明显,如何正确的应用其中的原理,结合人类多种感官实际体验,进行突破性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第5篇:色彩心理学范文

 

随着社会精神文明的快速发展,人们追求提升,让艺术设计工作变得更加重要。艺术设计离不开色彩的引用和配合,实践环节中巧妙的进行色彩调节,发挥色彩搭配技巧,将其和心理学有效结合,才能够满足当下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两方面需求。

 

1 色彩

 

早期的时候,色彩指源自自然界中的光,形成的基本原因是物体表面光的发射。分析日光发现,其包括很多不可见以及可见波长的光,在日光的照射下,三棱镜会反射出不同波长的光线,直接体现出对应的色谱,人类眼睛能够直接看到的七种颜色,具体包括紫色、靛色、蓝色、绿色、黄色、橙色、红色。生活环境中所能够直接性接触到的色彩受到色彩的色相以及色彩的亮度两个方面影响,色彩的亮度强弱关键在于日光的强度以及物体自身具备的反射能力,物体表面上接受到的光照如果较强,那么对应的色彩就较为明亮,如果接受的光照弱,那么亮度较差,光的类型对于色相产生影响,详细分析来说需要看物体反射出来的波长,可以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物体由于色彩的装点变得更加的美观和多样化。

 

2 色彩心理学

 

色彩心理学研究的关键内容是分析色彩对于人类心理造成的影响,经过科学的判定和分析处理,有效的控制和避免色彩对于人类产生的不利作用影响,缓解人类的心理冲击。每一个个体的性格可以通过不同的色彩直接性的反馈出来,从颜色方面能够间接判定人的性格,具有大致的把握,未来想要加强研究水平需要关注色彩的角度。目前,色彩心理学已经逐渐被应用到各个行业和领域中,包括商家利用颜色搭配,提升产品的视觉效果,促进销售量的增长。很多的发达国家对于色彩心理学已经具有较为透彻的研究,欧美已经建立具有自身特点的色彩理论体系。此外色彩对于人类的情绪具有直接性的影响,好的色彩搭配和控制能带给不同主体良好的心理状态,在医疗方面也具有积极的影响。

 

根据人类自身主观体验不同,将色彩划分为冷色调和暖色调,从色彩自身方面来说其不具备温度变化,冷暖区分主要是主体在和色彩发生接触后所产生的不同感受,例如常见的色彩反馈效果,出现大面积蓝色时容易联想到大海,带给主体清凉的感受,其被划分为冷色调中,橙色以及红色的出现,会让人类感觉到太阳以及火,具有暖的反馈,因此被划分为暖色调,此外冷暖色还会被明度的高低所影响,明度较高会给人一种冷的感受,低的明度让人感觉温暖舒适。一般状况下,艺术设计要根据气候的改变结合冷暖色的搭配,适当调整室内环境以及着装的颜色变化,最终让自身感觉到舒适。在不同的文化内涵以及背景作用影响下,色彩的冷暖感受具有不同体验。

 

3 色彩心理学和艺术设计的结合

 

公共环境设计环节中,通常会将室内的装饰和色彩有效搭配,例如很多的快餐店会大量的使用红色或橙色,提升人的温暖感受,此外由于很多的食物原材料是红色以及橙色,利用这两种色彩能够带给应用者良好的心理体验,让人的精神感觉愉悦放松,帮助吸引更多的人员;商品展示以及陈列方式的变化,会让销量发生改变,产品设计环节中会利用色彩影响进行搭配,选择最吸引消费者的搭配形式。办公环境中过多的应用白色空间,会加大人员的眼睛负荷,为解决该种状况可以应用冷色系的其余颜色代替。机械化作业的工厂内部如果没有任何颜色的装饰会给工人疲劳的感觉,工作效率降低同时容易引发事故,因此可以将墙壁改造成粉色;传统医院的墙壁大部分是白色,工作人员的服装大部分也是白色,这种颜色会让病人的心理压力增加,过去出现的白衣高血压状况正是色彩对于人类影响的最直接性体现,目前已经有很多的医院将内部的墙壁粉刷成淡粉色或是奶油色,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色彩设计还会对于公共交通产生影响,交通信号灯的色彩能够直接性影响驾驶人员的判断性,结合光学的基本原理,红色光能够产生最长的波长,所以在应用中传播的距离最长,更加吸引人员的注意力,因此红色作为禁止通行的信号指示颜色,绿色和红色能够产生鲜明的对比,能够轻易的被人类眼睛所分辨出来,能够直接性的表达出信号意义。路面的颜色大部分为黑色或灰色,这是由于该颜色能够让驾驶人员感觉镇静,但是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长时间的处于该种颜色影响下,交通事故出现的概率增加,因此大城市中逐渐的增加彩色路面的比例,刺激开车人员的神经系统,提升注意力。车辆本体的颜色也会产生一定的作用,蓝色和绿色属于后退色系,车辆行驶中会给人一种较远距离的感受,因此出现追尾的概率较高,红色、黄色提升行人以及其余驾驶人员的注意程度,特别是天气状况不良的时候,能够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因此在夜间以及天气状况较差的时候,部分的弱势群体需要借助色彩优势,降低出现事故的概率。

 

商品的外部包装色彩直接决定最终的销售效果,大部分的人会被包装色彩所吸引,艺术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并且利用心理原理。通常状况下,儿童偏爱靓丽的色彩,成年男性偏爱银色、藏青色、黑色,成年女性偏爱粉红色,因此大部分的化妆品应用粉色作为主体。食品包装中大多使用黄色、橙色、红色作为基调,因为这些颜色给人温暖的感觉,激发人的食欲。不同的包装设计环节中结合原料和食物,合理搭配后能够提升最终辨识程度;

 

总而言之,色彩直接性的给人视觉感受,进一步影响人类的心理活动,目前色彩心理学在设计以及生活中的应用作用越来越明显,如何正确的应用其中的原理,结合人类多种感官实际体验,进行突破性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第6篇:色彩心理学范文

[关键词]色彩心理学;设计;空间 文章编号:2095-4085(2015)08-0046-02

色彩感觉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不同的色彩给同样的人的视觉的感受是不同的;同样的色彩给不同的人视觉的感受也是不同的。因此,人类的色彩心理和色彩生理(指人类受年龄、性格、经历等生理影响的色彩感受)有着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1.色彩心理常见表现

色彩是有冷暖的。红、橙、黄色常常使人联想到旭日东升和燃烧的火焰,因此有温暖的感觉;蓝、绿、青色常常使人联想到大海、绿树、草地,因此有寒冷的感觉;凡是带红、橙、黄的色调都带暖感;凡是带蓝、绿、青的色调都带冷感。色彩的冷暖与明度、纯度也有关。高明度的色彩一般有冷感,低明度的色彩一般有暖感。高纯度的色彩一般有暖感,低纯度的色彩一般有冷感。无彩色系中白色有冷感,黑色有暖感,灰色属于中性色。

色彩是有轻重和软硬的。色彩的轻重感一般由色彩的明度决定。高明度具有轻感,低明度具有重感;白色最轻,黑色最重。色彩软硬感与明度、纯度有关。凡明度较高的含灰色系具有软感,凡明度较低的含灰色系具有硬感;纯度越高越具有硬感,纯度越低越具有软感;强对比色调具有硬感,弱对比色调具有软感。

色彩是有前进和后退功能的。色彩的前进和后退与色相、纯度、明度有关。有的颜色看起来向上凸出,而有的颜色看起来向下凹陷,其中显得凸出的颜色被称为前进色,而显得凹陷的颜色被称为后退色。前进色包括红色、橙色和黄色等暖色,主要为高纯度或高明度的颜色;而后退色则包括蓝色和蓝紫色等冷色,主要为低纯度或低明度的颜色。

除此之外,人对色彩的感受还有很多。例如:使时间变陕或者变慢,产生明或者忧郁感,兴奋感或者沉静感,华丽感或者朴素感等等的色彩空间感受。

2.色彩心理的景观空间运用

任何颜色的心理感受都是相对于另外的颜色而说的。景观空间设计中,要把握好同类色、对比色以及黑白灰金银色的运用。

同类色组合在色相、明度、纯度上都比较接近,因此容易取得协调。在植物组合中,能体现其层次感和空间感。在心理上能产生柔和、宁静的高雅感觉。例如:有些公园,整个色调以大片的绿地为主,中央碧绿的水面,草地上点缀着造型各异的深绿、浅绿色植物和树木,结合一些景观设施,显得非常的宁静和高雅。

对比色是指有强烈差别的两个或多个色彩之间的反差比较。在色轮表中处在相互正对角度的是补色对比,如红与绿、黄与紫、蓝与橙等。还有不同的明度和纯度的对比,不同的面积的对比。因对比效果强烈、醒目,在室外环境设计中使用较多,特别是植物花卉组合中应用较为广泛。适宜于广场、游园、主要入口和重大的节日场面。利用对比色组成各种图案和花坛、花柱、主体造型等,能显示出强烈的视觉效果,给人以欢快、热烈的气氛。

黑白灰金银色多为人工色,多运用在建筑环境、景观小品、城市雕塑、护栏、围墙等方面。黑、白色在色彩中称为极色。在传统景观中多在南方的景观建筑和民用建筑方面应用。在现代景观设计中黑白两色在全国各地应用较多,特别是在护栏、围墙等方面采用。金银色在色性上讲,金色为暖色、银色为冷色。在传统景观中,金银色一般作为建筑彩绘中一种装饰色彩,其它环境中使用较少。在现代景观环境设计中应用比较普通,而且多采用的是现代工业材料,如铜、不锈钢、钛金和一些合金材料等。从色彩的物质载体性质的角度来说,组成园林景观的色彩可分为三类:自然色、半自然色和人工色。

自然色是指自然物质所表现出来的颜色,在园林景观中表现为山水、天空、植物的色彩。自然色是会随时间和气候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我们是无法控制这种变化的,只能对可控制的色彩因素进行设计。

半自然色是指人工加工过但不改变自然物质性质的色彩,在园林景观中表现为人工加工过的各种石材、木材和金属的色彩。半自然色是人类仿效自然的结果。因此,在景观空间设计中半自然色是自然色和人工色的过渡色,具有协调统一整体的作用。

人工色往往是单一的,缺乏自然色和半自然色那种丰富的全色相组成,但相较于自然色和半自然色,人工色可以调配出各种的色相、亮度和纯度。我们可以拥有任意的选择用于建筑、小品和铺装上,为景观色彩的营造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

第7篇:色彩心理学范文

关键词:色彩心理学;食品包装;包装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0-0162-02

在甲骨文的象形字中,“蒉”代表的用竹子或柳条编织成的筐,这也是原始社会,人类放置、保存食品的唯一方式,食品包装的概念尚不存在于人们的脑海中。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商品经济开始出现,人类出于商品交换之目的,对商品包装的制作和研究步入了新阶段。即便如此,食品包装依然较为简陋,多宣纸包裹或用木制箱子保存,其存在的意义不外乎是为了保证食物的洁净以及便于运输,相对于食品本身而言,其包装的价值不大。真正将设计融入于食品包装,源于十八世纪末欧洲的工业革命。凭借机械化生产,大众消费市场的食品种类空前丰富,顾客对于食品有了更多的选择,同时工业革命对食品包装的材料、结构和印刷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工业革命的主导下,食品消费市场竞争加剧,如何使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中吸引住消费者的目光,成为食品生产商必须考虑的问题。由此,食品包装设计开始走上历史的舞台。

食品包装设计从开始出现到走向成熟,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改进,如今已发展的较为成熟,其主要有三个功能:保存食品、介绍食品和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在这片文章中,我主要就食品包装如何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做些许讨论。

如今的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资源极度充裕的世界中,进入超市,琳琅满目的食品让我们应接不暇,消费者是如何在同档次、同种类的食品中选取其心仪对象的呢?通常来讲,消费者容易被包装新颖,用色大胆的包装所吸引,因此颜色之于包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透过现象看本质,消费者并不是对所有的色彩都能认可,包装上的色彩也并非越多越好,只有符合其心理倾向的配色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亲睐。

色彩在客观上对人有刺激和象征作用,在主观上能体现人的反应与行为,色彩心理学主要通过颜色来研究人类的心理活动,其作为普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有重要的意义。食品包装设计的色彩表达,首先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其次是对包装加工工艺的科学实践,最后亦是一种人文关怀,是以美为准则的设计。色彩可以帮助消费者识别产品形象,并由此产生视觉吸引力,现代的食品包装更是崇尚色彩的变化。色彩心理学在食品包装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色彩的注目性表达、色彩的识别性表达、色彩的象征性表达、色彩的情感性表达。

(一)色彩的注目性表达

消费者在选购食品时,眼睛的第一印象就是对食品包装的色彩感觉。在食品包装的设计上,颜色是对视觉感受影响最大也是最敏感的要素之一。绘画的知识告诉我们,人对于外界的视觉形象,如大小、空间、位置等,都可以通过色彩和明暗来体现,色彩带领人们认识这个世界,同时色彩对人有着强烈的冲击性,容易引起消费者的心理变化。

对比色是色相环中每一个颜色对面(180度对角)的颜色,也称为互补色,是对比最强的色组。例如从色彩心理学的角度,黄色和紫色它们同时具有明暗对比、冷暖对比两种属性,同时黄紫又是互补色,这样的3种强烈对比属性往往会给视觉神经留下深刻的印象。紫色在视觉心理上会给人一种神秘、迷幻的感觉,而灿烂、阳光的黄色却又可以非常有效的弥补紫色带来这样的一种心理感受,两者搭配既有活力又不失优雅,既抢眼又不刺眼。

在如图一所示的某品牌即食红枣包装的设计上,设计师就运用了对比色―红色和绿色作为外包装的主色调,这样的颜色搭配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虽然对比色的搭配能很容易地抓住购物者的眼球,但却不能胡乱搭配,否则强烈的色差会使人心情紧张,最终吓跑顾客。在这份红枣包装中,虽然运用了对比色,但两种颜色却都取自食品本身的自然色,即红色来源于红枣自身的颜色,而绿色则是树叶的颜色。这样的颜色搭配就能做到既吸引顾客的目光又让人觉得自然得体,容易接受。

(二)色彩的识别性表达

色彩的识别性在食品的包装中的运用,是指设计要配合企业已建立的视觉识别系统当中的主色调,通过色彩来拉开不同品牌间的差异性,同时运用色彩心理学有关颜色的暗示作用,加深顾客的记忆,让顾客在颜色和品牌间产生联想。有了色彩识别性,才能在市场中树立品牌的独特面貌。色彩的识别性不光体现在包装,在员工服饰、办公物料乃至交通工具上均有所体现。如果我们经常乘坐某航空公司的班机,那么在机场候机时,从空姐的着装上就能区分出其是否属于这个航空公司的,这是因为除了在服装款式上每个航空公司的要求不同,在制服颜色的选择上每个公司也都有自己的主打色调,空姐的服装就是公司的隐形广告,希望通过制服的颜色建立起公司和顾客的潜在联系。

可口可乐是被大众所熟知的碳酸饮料品牌,其品牌的主色调就是红色。可口可乐为了推广其品牌,无论在自身产品的包装上,亦或是推广的商业平面广告中,都把红色作为设计的主色调。这样的好处就是容易建立一个立体的、统一的品牌形象。消费者走在大街上看到主色调为红色的可口可乐广告就很容易联想起可口可乐的红色包装,使消费者产生可乐的包装就应该是红色的认知,待顾客进入卖场想要挑选碳酸饮料,首选的就会是以红色包装为主的可口可乐了。

图2 可口可乐伦敦奥运会系列包装

(三)色彩的象征性表达

色彩在不同的国家甚至是不同的种族都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性,其心理学的意义在于色彩能引起目标人群的情感共鸣,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意识和反应以及情感活动都与色彩有密切联系。在食品包装中,色彩与食品本身的属性需要有内在的联系。顾客在长期生活中已经对不同类别的食品形成了固有的概念,食品包装的色彩会直接影响到顾客对内在食品的判断。例如巧克力的象征色是褐色;奶糖用白色,给人以浓稠、奶味十足的感受;海鲜用蓝色、蓝绿色等冷色调,它给人以新鲜、美味的联想,这些都是人类潜意识中长久以来对自然色彩的收集归纳。

在包装设计中要掌握食物在自然界中的颜色属性,并在包装上体现出来,帮助顾客里了解包装食品的属性。若在设计时只考虑设计师个人兴趣爱好而忽略食品本身的颜色属性,就会造成顾客的疑虑和不信任,转而寻求其他的品牌。试想一下,若在巧克力的包装中使用红色或绿色,除非顾客仔细阅读文字说明,否则是极难分辨出包装内所含食品的。食品包装的颜色不光能反映出食品的颜色还能反映出食品的口感,比如可采用硬边风格的图形、折线式的纹样结合冷色系来表现入口松脆的食品,或者用流线型或者波浪形配合暖色调来表现出奶茶或炼乳的丝滑浓郁。由此可见,色彩心理学在食品包装中的象征性意义对于顾客了解食品的品质有很大的意义。

(四)色彩的情感性表达

“美丽的事物都是有色彩的”这是著名诗人泰戈尔所说。我们的地球之所以美丽,就是因为它具备各种奇妙的色彩。人类对色彩的直觉是一般美感当中最敏锐也是最普遍的视觉形成。不同的人群对色彩的认识存在差异性,比如女性偏爱暖色调以及纯度不高的粉色系,相对而言男性则更能接受冷色调以及黑灰色系。在族群差异上,由于地理环境及文化背景乃至的差别,都会对色彩有不同的喜好。在年龄上,一般而言儿童较为偏爱绿色、黄色、橙色等纯度较高的暖色系,而成人则青睐成熟稳重的色系,例如灰色、咖啡色和深蓝色等。

在如图4所示的儿童饼干包装设计当中,除了在加入儿童喜爱的卡通人物以及可爱的名称之外,在配色上采取了适合儿童的亮丽的橙色、纯真的绿色以及柔软的淡蓝色等,这些颜色的搭配都是儿童所喜爱的,契合了儿童的心理需求,可以给孩子以积极的心理暗示,从儿童的认知角度展开设计,展现了孩子天真趣味的一面,容易得到儿童的共鸣。

由于色彩能表达出的情感十分丰富,食品包装设计要建立在对目标人群的充分调研上,不同的目标人群的色彩倾向性差别是很大的,目标人群可以根据所在地区、性别、年龄等因素加以区分。根据调研得出的目标人群范围,找出最适合这类人群的颜色搭配,并运用到设计中去,肯定能为食品包装加分不少。

结语:

色彩的使用往往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我们除了保障设计师具有充分的想象空间,还应该为色彩的使用和搭配建立一条准则,确保食品包装上的色彩运用能符合大众的审美情趣,而这条准则的建立应该是基于色彩心理学的。色彩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较新的分支,是从实践当中逐渐归纳整理出来的,即从色彩的经验积累发展到色彩的心理规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于美的要求不断提升,色彩心理学在设计当中将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魏洁.包装设计基础[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第8篇:色彩心理学范文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居住区景观设计,色彩美学

引言

环境心理学是从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派生出的一门心理学学科,是以人的行为最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什么样的环境才是符合人的心愿的环境。人与环境的交互关系,是通过人在环境中的行为来体现的。而在现如今,环境心理学仍是一种新概念、新理论,现在才逐步完善起来。环境能够影响人们的情绪,它的影响虽然不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却一点一滴的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潜移默化的融入人们的心理,改变了我们的行为。在对环境心理学有了以上的认知与了解以后,再将其与色彩设计领域接轨,满足人对环境的要求,提高人们的物质精神生活的舒适度。

1.环境心理学内涵以及相关概念

1.1环境心理学。环境心理学是基于对建筑学心理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通过研究人对环境的心理需求,来改善周围的物质环境,环境心理学把环境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作为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一方面人通过视觉感知对其所处的环境产生心理,生理和行为反应,另一方面,人作为环境的创造者也影响这环境,两者在长期的共生和演变中,相互适应相互改变。所以我们对环境景观的研究应该着眼于环境与人行为之间的联系。相对具体来说,我们观察远处山岭间的一棵迎客松,他对于我们来说只是一个标志,当我们接近仰观时,我们就会展开无限的联想,去触摸那挺拔的枝叶。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我们会在午后在树阴下休憩,在树木间荡秋千,夏日的傍晚在老樟树下乘凉。正是因为有了人的联系环境赋予了新的定义并传递了不同的感受。

1.2 视觉感知:视觉感知是指人用视觉感受来接受环境信息,这种感知通过一种清晰和易于理解的方式被理解,然后把这些信息联系相关的经验和印象,形成人的视觉感知,人通过它来评价景观的美感。

色彩与居住区景观色彩

色彩源于大自然对人类的眷顾,我们的祖先用色彩赋予身体与环境新的含义。现在我们不仅发现、观察、创造、欣赏着绚丽缤纷的色彩世界,还通过日久天长的时代变迁不断延伸着对色彩的感受。著名设计师南多曾说过“世界上任何的设计都是用视觉语言来传达的。它是那样的直接而深刻。”建筑通过色彩创造生动与活力、表现力与视觉感染力。好的色彩运用体现着居住区的“性格”,反映着居住区的时代特征、也是国家发展的见证。在人通过视觉感受的短短几秒钟里,色彩给人强烈的印象,产生丰富的联想,触发内心对美的渴求。当色彩与其他设计元素融合时,可以共同影响居住区的环境形式。因此,色彩美学在环境心理学与景观设计学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什么样的色彩环境是人类所需要的?理想的居住区景观应该是怎样的?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决定了居住区景观设计中景观色彩的运用。一方面,景观色彩应该是赋予形体生动、愉悦的美感,使得人们的审美需求以及对美好事物热爱的情感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色彩通过冷暖、轻重、远近变化能引起人的生理反应。如红色让人联想到火焰、光线,使得血压升高、脉搏增加、情绪兴奋,蓝色会让人联想到天空、自由、让人感觉凉爽、恬静,使人缓解紧张情绪,起到一定的镇定作用;明度高、彩度低、偏暖的色彩能创造出欢快、愉悦、舒适的空间感受,反之亦然.。在实际设计中,色彩往往与特定的环境联系在一起,所以我们应该对居住区景观中的植物、铺装、小品、雕塑、水景进行合理化设计与组合,这样既可以增加景观设计的层次感与丰富性,又可以通过表现景观的个性、品质、特征、激发人的感情,营造出一种舒适的空间气氛。

另一方面,色彩作为一种人文特征,体现着各个民族的差异。而色彩的审美同时受意识形态、社会进步程度与地理环境的影响,由于多方面因素,也形成了迥异的色彩文化。如不同地域色彩使用不同。在物种丰富,气候炎热的南方地区,主要用高明度的中性色或冷色。相反,在气候干燥、冬季寒冷的北方地区主要以中明度或暖色,体现的是一种整体厚重温暖的风格。对于不同民族而言,由于社会文化、自然环境,生活习惯不同,对于色彩的需求也有偏好。如在封建帝王时代,黄色象征权利,但在一些阿拉伯国家它却预示死亡。正确的景观环境色彩用色,会使得拥有者在心理上产生对环境的认同感和归所感,能在自己和外部世界之间建立协调联系,因此居住区景观色彩设计应该在尊重每个地区发展历史的基础上,考虑颜色在不同地区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暗示作用。

景观色彩色属性作为研究居住区景观设计色彩的出发点基础。居住区景观色彩可以分为自然色,半自然色和人为色。自然色指由物质通过自然环境反映的颜色,通常指树木、山峦、水面的色彩;半自然色指在不改变物体的自然属性的前提下对物质进行加工,通常指原木构建,金属和半人工石材的色彩;人工色主要是通过现代的生产技术手段生产的产物,在居住区景观中表现为景观花钵,休闲构筑和各种墙面涂料的色彩;在居住区中应该设计一些容易被人感受的自然色和半自然色来体现设计的丰富性和层次感,所以在居住区景观中色彩的属性应该作为景观元素重要的属性来进行考虑。

居住区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广场、城市街道、公园共同组成了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同时居住区也是人们生活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居民物质行为和精神行为的空间。在城市设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居住区景观中的造景元素是构成住区景观色彩的主体,它包括以绿色为主色调的园艺植物和承载着丰富色彩的休闲设施(如雕塑小品,驳岸、铺装、照明设施等)。通过颜色的协调,营造出五光十色、色彩缤纷的景色。

2.2 环境心理学在居住区景观色彩中的用运用。作为景观环境中的重要标志之一,色彩对于居住区景观环境意向的形成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使得环境空间中的植物、铺装、驳岸、休闲小品等有了明确的标志,景观通过色彩的区分变成主要节点或者辅助部分,这样的区分使得居住环境里的结构变得清晰,层次更为分明。构成居住区的要素包括铺装、水景、休闲小品、有机雕塑,以下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铺装色彩。在居住区空间中硬质铺装是景观的躯体,一个精湛的设计往往从铺装中体现出来,在通过精心推敲的铺装色彩、质感、图案中可以获得丰富的环境景观。色彩的变化和多样的色彩构图形式会赋予地面生命力与个性。铺装在居住景观空间一般以中性色为主要基调,并由局部冷暖色作为点缀性纹样,做到统一中带变化,沉稳中带有几许新鲜,跳跃但不失淡雅。色彩里蕴含着鲜明的个性,鲜明的色调会给人兴奋与愉悦感,灰暗的颜色会给人恬静与安祥之感,通过铺装的色彩与景观空间的协调,让人获得心旷神怡的感受,例如老年人好静,性情沉稳,所以在休息区可以用颜色淡雅的铺装,而儿童性情活跃,所以娱乐区应采用色彩明度高且跳跃的铺装。景观空间中和谐的色调使得人得到心理和生理的双重享受。

2.植物。植物的色彩与造型是给人的“第一印象”。在进行居住区景观空间设计时,要做到以色取人,以态取人。同时植物也是构成景观主要元素,是园林绿化中最富有生命的材料。它由叶、花、杆、果、形状等综合构成观赏的特性,多变的形态创造出来的是优美的轮廓线,设计时既可以通过不同的颜色构成绚丽多彩的景观,也可以衬托其他的景物造园,创造出幽静旷远的不同意境。植物的美主要表现在植物的叶色,色度和色调的不同随着一年四季的变化而不同,在不同的季节这种色叶树种呈现红色、黄色、紫色等。如樟树在春天叶片由黄绿色变为淡色。在配置形式上,色叶树可以与开花乔灌木、常绿植物搭配。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将黄系的植物丛植于浅色建筑前,或以绿色的针叶树种为背景,将草花与绿色树种丛植,都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另外,以彩叶植物(如银杏、樱花,海棠)进行片植。每到金秋,硕果累累,意境迥然。

3.雕塑小品

居住区雕塑是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它以艺术优美性,公共融合性和表现多样性,成为居住区建设中的点金之笔。这样的“点金之笔”应该与居住区的主题相协调,对整个居住区起着烘托的作用。雕塑不仅能激发人的灵感与冥想,也给人美的熏陶。居住区雕塑的色彩应该符合人的心理感受,颜色设计上应从内容和形式上表达表达出高度的统一,使观者产生内心的共鸣。

4.水景与照明

在现代水景设计中,光影色彩的运用有非常明显的特色。水在环境中的势态生貌,留给人们无穷的联想。把水引入居住区中来丰富环境是对水的重新定义,水景中光影的变化恰似水中的花朵,给景观带来生命的色彩变化。如江南水乡为主体的小区中,水景在景观中映射了天光云影的碧蓝天空,倒影中本地的植物都映射出鲜明的色彩,浅浅的水底中的贝壳也放出绚丽耀眼的光芒,为单调的水面带来质感与活跃。如果景物本生就存在一定的韵律,那水的反射会加强这种韵律感,让空间更加诗情画意,渲染含蓄之情感。

结语

综上所述,协调自然的色彩搭配,使人产生愉悦的感受和视觉美的冲击。色彩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作用非同一般,它的运用潜移默化的体现着设计者的艺术修养和情感意识。在设计实践中,设计者应该把使用功能,文化脉络,技术因素等因素共同考虑,用色彩的语言,释放环境的魅力,展现景观的丰富形态,将人们的生活空间装饰的更加绚丽多姿。

参考文献

[1] 李芳, 陈诩斌 基于环境心理学的城市广场景观色彩美探析.资源与人居环境, 2009, (10),TU98

第9篇:色彩心理学范文

摘要:设计色彩是设计专业学生从色彩走向设计的重要课程,同时也是开阔学生眼界和拓展学生色彩表现手段的重要课程。色彩构成和平面构成、立体构成是艺术设计专业必须掌握的设计基础课程之一,是设计专业从客观认识与表现到主观组合与应用转变的基础课程。本文主要通过对《设计色彩》、《色彩构成》这两门课程教学目的、开课顺序、专业性质与本课程功能等的分析,从而设计出这两门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思路,从而让装潢专业这两门课程专业知识重点突出,目标明确,内容更加丰富合理,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设计色彩;色彩构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设计色彩、色彩构成两门课程都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两者间既有很大的联系又有着明显的区别,然而在现实上课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有意无意的忽略两者间的差别,比如在上课过程中两门课的老师没有就相关的教学内容做深入的沟通就很有可能会再教授的过程中忽略某部分的内容,也有可能会重复的教学内容,这不仅是教学资源的浪费,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更是对教育事业的亵渎。

设计色彩和色彩构成都是现今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的专业基础课程,设计色彩在于提高学生的色彩造型能力,并且要通过本课程使学生能够从原有写生色彩思维过度到设计色彩思维,更为注重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色彩构成在于从科学的角度研究色彩,旨在让学生从感性色彩到理性色彩的转变,如色彩的明度对比、纯度对比、冷暖对比,和心理感受等,重在能够在设计中熟练的运用色彩。两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当很容易产生混淆与误差,致使两门课程没有起到相应的教学效果,以下从几个方面来探讨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一、教学目标不同

设计色彩是设计者主观意识的产物,作为设计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能够从具象写生色彩、客观写实色彩等自然色彩过渡到意象色彩、情感色彩、装饰色彩等主观色彩、表现色彩的应用和表现。1它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色彩造型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从色彩到设计色彩观念的转换。它的具体实施要从培养学生色彩理论知识到色彩形式美表现;从培养组织画面能力到画面点线面形式的组织,从色彩的写实造型能力到色彩设计的应用能力。

设计色彩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在客观认识自然色彩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色彩的空间表达能力和对色彩的艺术思维能力,注重理性的分析和主观的表达;是通过理性分析客观事物表象色彩达到能动、灵活地表现主观色彩的一门课程,同时也是从传统色彩课程到设计课程的过度阶段,是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桥梁。设计色彩是一个从认识、掌握到应用色彩的过程,此过程是循序渐进、不断深化、逐步掌握色彩知识和色彩运用。

色彩构成和平面构成、立体构成是艺术设计专业必须掌握的设计基础课程之一,是设计专业从客观认识与表现到主观组合与应用转变的基础课程。三大构成课程重在将不同形态的若干元素或单体重新组合成为一个全新单元或形象,色彩构成是将人们对色彩应用的思维定势总结出来,这种定势是在人们长期形成的对色彩的感觉,色彩间的不同搭配与组合,能够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

色彩构成是设计者对色彩理性的认识和自己主观认识等知识的相结合产物,与设计色彩相比是更复杂、更理性、更具实用性的知识。色彩构成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在深入学习色彩知识,灵活表现主观色彩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在综合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直接运用到以后的设计课程中去。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别

首先是教学内容,两者都包含有色彩学原理,如:色彩物理、色彩心理;也包括色彩的分类,如:无彩色和有彩色,色立体等;还有色彩的混合,如:加法混合和减法混合、中性混合等。但两者也有很大的区别,设计色彩注重写生色彩和色彩的分段练习,如色彩三要素的掌握,分别针对色相、明度、纯度来展开,然而色彩构成是在掌握了这部分的内容后直接把所掌握的三要素知识用到构成要件当中;同时设计色彩还注重造型问题,造型塑造问题是它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要根据所学的色彩原理结合素描知识通过色彩表现和塑造对象,色彩构成在塑造物象方面并没有要求;设计色彩还注重主观意象和塑造相结合表现想象的场景或景物,而色彩构成注重色彩间直观的搭配;同时,色彩构成涉及到色彩心理的内容较为明显,并把色彩心理做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而设计色彩在色彩心理方面要求的不太明显。

教学方法也有很大的区别,设计色彩主要以写生色彩和色彩表现为主要手段,他有具体的表现对象,如针对所表现对象的明度、纯度、冷暖等怎样能够用更准确的色彩去表现对象。同时,针对色彩塑造方面的训练,可以进行单色塑造训练。针对色彩意象表现可以选取质感差别很大的静物进行组合训练。色彩构成由于教学内容的差别练习方法和方式主要采用色块组合、平面构成中色彩的拓展运用,还有色彩心理的表现。当然色彩构成的训练也可以针对特定对象来展开,如色彩构成表象一组静物或者是人物表情,或者针对同一个静物进行着色训练。

尽管设计色彩和色彩构成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有着较大的区别,在教学过程当中还是要注意两者相互衔接,倘若开课过程中两者有重复的内容,既浪费了教学资源,也给学生造成了心理上的厌倦,最终只能是以损耗教学效果为代价。如果开课过程中有内容没有涉及,那是学生被动的损失和教学的失误。

设计色彩和色彩构成两门课程有很大的共通之处,也有很大的区别,在教学中很容易造成疏忽,特别是两门课程分给不同教师来上,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课程的整体安排上要让两者形成一个很大的色彩知识与构成知识的和集,如:色彩学原理、色彩物理、色彩心理、色彩分类、写生色彩、意象色彩、情感色彩、装饰色彩、表现色彩等等知识。两门课程不论怎样安排,必须要把色彩知识与构成知识的和集内容教授完整,这样才能有最佳的教学效果。现在有很多教材把色彩构成归入设计色彩中,追求系统的、有逻辑的进行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对色彩知识的掌握。

色彩构成不仅要跟设计色彩相结合,使色彩知识能够形成和集,让两门课程各自发挥出自身作用的同时,保证和集内容能够被学生接受,不能有遗漏,而且色彩构成还是要跟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相结合,培养学生在设计中熟练应用色彩知识进行形象思维和设计创意。

总之,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在现今变化节奏很快的环境下,不仅要继承原有知识,还要掌握相关相邻门类的知识,更要把关系紧凑的相关知识有条理、有逻辑、有衔接、有节奏的传授给学生。设计色彩和色彩构成两门课程联系紧凑、关系密切,把握好两者的知识结构、教学内容间的关系,找到适合的教学方法,整理好两门课程的相互关系,分别做好每门课程的教学是每位教师的责任。不断研究两门课程的相互关系是每位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