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色彩教学教案范文

色彩教学教案精选(九篇)

色彩教学教案

第1篇:色彩教学教案范文

作者简介:徐丹旭,男,副教授,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邮编:321004。

通过《中国美术教育》“大家评课”栏曰平台,笔者有幸研读了蔡晓晴老师的《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教学案例文本,并观看了该课的教学视频。在本课教学中,蔡老师在整体设计上高屋建瓴、环节上丝丝相扣,细节上精到、细腻,令笔者获益良多。下面就该案例谈谈个人的心得和感想,与同行交流探讨。

一、教学的亮点

(一)巧设情境

建构主义认为情境是建构知识的重要条件,知识的获得过程是学生与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教师的任务是创设一个有益于学生去积极探索的情境,当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与情境中的信息相互作用时,生成对信息的有意义建构。笔者认为,该案例最值得欣赏之处在于贯穿始终的情境创设。

1.启发引导,链式问题情境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问题设计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甚至有学者认为:“问得好”是“教得好”的基础。蔡老师的问题设计在整体上层层推进,有很好的“支架”作用。如在色彩探秘环节,教师出示图片后提问:“这只风筝的色彩有何特点?”倾听学生回答后,追问:“为什么很醒目?”在学生能大致回答后再引领:“—讲到黄色、红色,我们心里就暖洋洋的,所以它们又叫做……?”从而引导学生做出满意的回答。

同样,在色彩面积对比的学习中,教师用布老虎作为观察对象,问:“运用了何种色彩搭配方式?”由于布老虎的颜色很“花”,学生并不能用先前所学习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教师预想到学习难度偏大,因此,在学生回答出现困难时予以耐心的启发:“这只布老虎哪些颜色用得多?哪些颜色用得少?如果按比例计算,冷色面积最多只占暖色的10%,这是一种什么对比呢?”所谓“问得好”的问题,是指能够恰到好处地发挥“引”的作用,问题设计在学生临近发展区的认知阈限,这时候老师就像是个优秀的组织后卫,传出的好球可以让学生来一个漂亮的空中接力,其中的教学乐趣可想而知。

2.精选范作,创设直观情境

教师始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创作。蔡老师在范作的选择上可谓颇费苦心,比如,所选用的风筝与教材上的“沙燕风筝”有较大的区别,它不仅极具民间特色,且其强烈的色彩对比更能刺激学生的视觉,对问题的解决能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福建漳州的木版年画《狮衔剑》,很好地说明了面积对比和明度对比的问题;苏绣《双鱼图》的选择也恰当地说明了明度的变化。

其次,配色口诀采用大量的民间俗语,如“软靠硬,色不愣。红靠黄,亮晃晃”,不仅情境感强,而且朗朗上口,用一种学生喜闻乐学的形式,寓知识的学习于快乐之中,更凸显了民间美术独特的色彩语言所具有的文化内涵。

另外,在学生动手操作过程中,以传统音乐《步步高》为背景,营造了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渲染了民间节庆活动的情境,利于学生的想象、体味和感悟。不仅如此,教师甚至在衣着上也选择了带有民间美术元素的服饰,真的是细致周到。

3.合作交流,探索发现情境

在本课中,蔡老师并没有把知识简单地呈现出来,而是创设了探究发现的情境。在色彩探秘环节,从活动设计及其意图中可以看出,教师一开始用问题引领着学生探究,再慢慢地放手,随着开放式问题的增多,最终在综合探究环节时将探究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并采取了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创设了一个共同思考的环境,让学生相互合作,主动面对问题,共同解决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4.迁想妙得,营造思维情境

在教学的前几个环节中,教师都采用“设问—追问一引问”这种链式的问题设计,最终达到问题的解决和学生认识的深化。但是,这些问题相对比较封闭,其答案的指向性比较单一,学生能够做到针对问题有思考,但是,这些问题还没有触及思维的深度,也没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其高阶思维。

在综合探究环节,教师采用“抛锚式”教学,要求学生围绕小毛驴玩具的配色方法展开讨论,如“是一种什么样的面积对比?”“你是怎么看出明暗对比的?”“是渐变,还是软靠硬?”面对这些开放性较强的问题,学生往往会生成多元的答案。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环节特别考验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思维能力,可以说是课堂质量提升的关键点,优秀的教师敢于在思维的情境中和学生们一起参与、面对,以自己对问题的思考带动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成为一个有主见的思考者,这对于学生知识的习得、言语的组织和思维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二)精布流程

一切事物都是有机的系统,美术知识亦是如此。在知识的传播与学习过程中,围绕着知识系统进行有效的统筹安排,是教学设计时应认真对待的问题。

1.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学习是一个由简入繁的过程,《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一节是以知识习得为主的课,教学重点是要学习民间色彩搭配的基本规律,并通过练习加以巩固和再创造。蔡老师总共安排了感受美、提炼美、探究美、创造美这四个环节,这样阶梯式的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其次,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分别是冷暖对比、高纯度、黑与白、面积对比、明度对比。粗看这些知识点之间并没有明显的上下位关系,但细品起来,其顺序安排却是逻辑关系非常严密的。如冷暖对比,其特点应该是最容易被学生发现和掌握的,而接下来留给学生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鲜亮的色彩纯度了。以上环节中,风筝是—个很好的载体。那么,如何将鲜亮的冷暖颜色协调起来呢?黑与白恰逢其时地出现了。最后是认知难度比较大的面积对比与明度对比这两块内容,而蔡老师也明显在问题的设计与活动设计上下足了功夫,从本课学生的实践结果看,这一设计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2.结构清晰,活动合理

综观整个教学案例,蔡老师充分展示其深厚的教学设计能力。导入、引领探究、合作探究、角色扮演、展示交流、拓展延伸,六个环节结构清晰,层次感强。首先,从导入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到程序性知识的探究,达到对民间美术色彩搭配规律的强化认识。其次,在知识领会的基础上,通过练习对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方法形成策略,从而达到能力内化。最后,通过展示活动使学生获得了对民间美术的情感认可,并促进了对其认识的深化。

不仅如此,蔡老师还在各环节中安排了类型多样的学习活动,每种活动均指向不同的主旨。如,淘宝——激趣;合作探究——思考;角色扮演——沉浸;展示交流——分享。活动的安排合理、高效,为有效教学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总的来说,蔡老师营造了一个理想的思维和探究的情境,设计精巧的活动与环环相扣的问题成功地触发了学生的思维激荡,这种思想的沟通与交流拉近了学生与作品、教师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民间艺术作品的色彩运用规律。换而言之,在这种理想的情境中,学生自己的“前见”通过解题的过程“迁想妙得”,在学习中有了“意外”收获。

二、商榷之处

这是一节朴实无华,看似平淡却丰满有料的好课。下面就该课的微瑕之处与蔡老师商榷。

1.预设与生成

课堂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整体,处处隐含着矛盾,其中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平衡与突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设计就是教师课前预设的蓝图。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教师在预设上花费的精力过多,势必造成生成时的畏首畏尾。这一点在蔡老师的教学案例文本上有所体现,在教学视频中体现得也比较明显。如在明度对比环节:“讨论中形成两种看法”,“学生的思维再次被激活,私底下讨论着,但对自己的答案都没有把握,都不敢举手”。其实,我们很难如此准确地预知学生的反应,因为教学时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个体,如果忽略了教学对象的多元性,就悖逆了知识是个体主观建构的原则,过度设计使得教学难以应对即时的情境,过度设计就有可能突出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存在。

2材料的选择

“我是民间小艺人”环节,学生在角色情境下进行色彩搭配练习,用水彩笔在图形的轮廓线里填色,这是非常有效而且便于操作的方法。但这种作业的方式是否还能再加以改进?是否可以拓展材料的范围?试想,民间美术作品的色彩搭配是其生产制作环节的一部分,如布老虎的制作过程中,在色彩搭配时可能是从大量的“模件化”的碎布片中选择色彩。教师可否收集一些废旧的形状大小不一的色布,设计色彩拼搭环节,这样,不仅可以节约涂画的时间,还能使学生有机会不断尝试错误,不适合的色块可以马上替换,也符合“设计·应用”领域的学习理念,便于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

3.文本的解读

对于民间美术色彩特征的解释,教学案例中写的是“受经济条件限制,只能用身边的工具材料创作”;而教材中的原话是:“由于经济条件所限,常用所能找到的材料和工具进行创造。”不知是否为教师笔误。须知,因为这个关键词的不同,将导致对文本的多重理解。民间美术色彩的选择,除了创作者在农业文明浸染下的审美体验之外,还是巫术、宗教、民俗文化、生活习惯、物质生活环境等因素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创作者情感与理想的投射。从这个角度看,“常用”和“只能用”还是有较大区别的。

三、结语

第2篇:色彩教学教案范文

1、美术融入烹饪过程中,使菜肴具有视觉艺术感

烹饪工艺美术课程不等于美术课程,教学不是以教画画为目的,因为烹饪工艺美术课上的“绘画材料”为食物,“绘画颜料”是食物颜色,以食物的颜色和可塑的形状,提高菜肴的视觉冲击力才是课程所研究的目标。因此,课程的落脚点是如何通过艺术手段使菜肴体现艺术性。

2、菜肴造型和色彩搭配突出伊斯兰民族特色

由于本课程是针对清真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所开设,因此伊斯兰文化、习俗、禁忌以及不同阿拉伯国家色彩图案禁忌都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所掌握的。针对清真烹饪工艺美术课程,教师不仅要讲美的法则、色彩的搭配,还应讲解伊斯兰民俗知识,避免在菜肴造型设计和色彩搭配中出现禁忌图案或色彩。

3、跨课程合作,弥补美术教室缺乏烹饪知识和技能的不足

缺乏烹饪工艺美术师资是影响烹饪工艺美术课程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有些院校是烹饪教师教授,有些院校是由美术教师教授。不管是烹饪教师还是美术教师,他们存在者部分知识技能的欠缺,因而不能使课程发挥其应有作用。而与冷菜拼盘、食品雕刻、面点制作等课程跨课程合作就能较好的弥补教师所欠缺的知识与技能。

4、优化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展示创造力的平台

课程教学应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变信息单向交流的方式,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并为学生提供展示创造力的平台,提供设计交流的平台,增强竞争意识,形成良性循环。

二、清真烹饪工艺美术课程体系

清真烹饪工艺美术课程本着服务于清真烹饪的理念,根据菜肴制作需要,将课程内容整合为四个模块,即:烹饪造型图案、烹饪色彩、烹饪宴饮器具的造型、筵席设计。烹饪造型图案,主要结合伊斯兰文化以及颜色图案禁忌学习烹饪菜肴中常出现的花卉图案、动物图案、人物图案、吉祥图案等。教学采用多媒体,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各种图案在烹饪菜肴中是如何表现出来的,以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烹饪色彩的学习,是将色彩的理论知识与食品色彩的应用相结合,使学生掌握烹饪色调的处理技巧,培养学生对菜品的配色能力及因料施艺的能力。烹饪宴饮器具的造型模块则是培养学生对饮食器具的审美能力,使学生掌握饮食器具实用美学原则,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对不同宴会的餐具进行选择和组合。提高学生对烹饪宴饮器具的应用能力。而筵席设计是根据菜单的种类,训练学生设计婚宴菜单、寿宴菜单、商务菜单、欢庆菜单等,并突出伊斯兰特色。理论知识贯穿在整个课程的学习过程中。

三、清真烹饪工艺美术课程教学模式

烹饪工艺美术不同与美术教学课程,可采用各种丰富的色彩颜料调配涂抹,构成烹饪艺术造型的内容必须是食用原料,它必须选用各种食用的美味原料,塑造出形形的艺术姿态和画面。它是融合进了烹饪菜肴制作中,经过严格的制作工艺和艺术处理,产生视觉冲击,达到“秀色可餐”、“赏心悦目”、“观之者动容,味之者动情”的目的和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绘画材料”为食物,“绘画颜料”是食物颜色的课程教学特点。采取适合本课程教与学的模式和方法,真正发挥清真烹饪工艺美术课程的基础作用。针对烹饪工艺美术与绘画的不同,本课程采用了“理实一体化,跨课程合作”的课程教学模式,以避免理论与实践脱离严重的现象。该模式打破理论课在前,实践课在后的课程设计。例如,我们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到学生在菜品配色时有一定困难,把握不好色彩搭配,运用“色环”知识进行讲解,使学生从色环中了解色彩的三要素、色彩搭配规律、色彩之间的对比关系。并结合烹饪原料固有色,引导学生将烹饪原料名称标注在相应色环颜色的位置上,如:色环上的绿色标注有(植物性原料油菜、菠菜、西兰花、青椒、芹菜、韭菜黄瓜等);红色标注(植物性原料西红柿、红辣椒、胡萝卜、殷桃、草莓、西瓜瓤等;动物性原料有大虾、熟火腿、酱肉、腊肠等)。在练习色彩搭配时,如我们要求菜品色彩感觉和谐统一,柔和甜美时,就在色环上找相互靠近的邻近色的原料进行配色;如需要菜品色彩鲜艳,对比强烈时,就选择互补色或对比色,进行搭配。以此类推,当学生在菜品配色中出现花、乱时,可以运用同类色、邻近色使其达到统一和谐;当菜品配色过于单一时,可运用对比色使其更加丰富多彩。这种学习方法,使学生将色彩知识与烹饪原材料有效的结合起来,真正实现对色彩理论知识的理解记忆。同时,也避免了学生在没有感性认识的情况下,对理论知识感到难以理解,感到枯燥,使得课堂教学不够理想。有时候,学生即便在理论知识方面掌握得较好,但是到了实训课堂就发生菜肴与烹调方法不符,张冠李戴的现象很普遍。为了使课程学习具有针对性,进而增强实用性,同时发挥课程的服务性,烹饪工艺美术与冷菜拼盘、食品雕刻、面点制作等课程跨课程合作,使教学效果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如在花卉图案练习中,先向学生展示烹饪菜肴中常出现的花卉造型有牡丹花、月季花、玉兰花、睡莲、水仙花、、梅花等,再请相关教师展示这些花卉图案分别在冷菜拼盘、食品雕刻、水果拼盘中是如何表现的,学生通过观看,最直接的感受到各种图案与烹饪菜肴的结合,然后学生进行课堂绘画练习,本课程教师演示图案绘画的方法,学生先进行临摹练习,再根据该图案进行相应图案的菜品设计,最后给设计的菜品配色。学生还可以根据所学,再加以实物瓜果、蔬菜品白造型练习,特别是在祥图案练习中,富有民族特色的菜肴如:红梅迎春、荷塘月色、金鱼戏莲等主题性造型设计练习,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第3篇:色彩教学教案范文

【关键词】教学方法场景教学法角色模拟色彩构成

引言:

在美术教学中应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是现在职业学校美术课的要求。为了能更好的与职业对接,我决定在色彩构成课上尝试使用场景教学法。问题:由于是为了高考服务,所以我校美术专业课也是以几项基本的美术基础课为主,例如素描、水粉、图案、速写,上课也是按照高考模式,老师讲课、做范画,都是典型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几乎没有。我国的相当一部分职业学校也都是学院式教学转化而来,所以这种现象并不少见。转型后,为了改变这种填鸭式教学,习惯了高考教学的师生们也在努力的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改变课堂教学的沉默现象,使课堂教学呈现生机盎然的新气象。问题的解决:在教学中,我们为了能够改变美术课堂的沉默气氛,进行了多种教学方法的尝试,如自主探究法,小组讨论法等,本次实验希望能够通过在色彩构成课上使用场景教学,使学生体验到学习专业知识对工作实践起到的重要作用,课堂学习与职业技能的息息相关。

(一)前提:

为了让学生能够较好的应用色彩知识,第一步,我先利用课件引导学生进行色彩的联想。如对红色的联想,红色联想到火、太阳、热血、红旗、婚礼、印章等,使人感觉热情、温暖、兴奋、喜庆或者恐惧、血腥,象征着革命、喜庆等。色彩的联想与色彩的心理效应是息息相关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是有所感触的。但是学生在进行色彩联想时只是简单的泛泛的联想,感觉不到色彩知识在设计师职业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二)场景教学准备:

在知识重点讲解完后,我创设一个化妆品公司的经理和设计师针对一个色彩方案设计的项目进行沟通的场景,在场景教学过程中,运用角色模拟法进行知识的应用训练,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为了适应课堂教学,设立了甲方经理和乙方设计师这样两个简化的角色。然后请同学们自己报名,经过一番角逐,产生了角色一:一位甲方经理邓俊鹏同学,其他同学自我组合成为四个小组,充当设计公司的设计师乙方。

(三)项目设计:

“美白化妆品的色彩方案”。首先,针对项目“美白化妆品的色彩方案”,与甲方经理沟通后,请他根据自己的产品市场定位和主打方向来思考自己的具体需求。而设计师则通过甲方的要求进行色彩方案的设计。老师要求设计师组成团队进行讨论、研究和绘制,拟定色彩方案后与甲方进行谈判的方式,这样既能把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乐趣又能把同学作品放到一起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能够起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更使学生体会到场景教学的乐趣,达到专业与职业岗位的对接的重要作用。

(四)项目实训过程:

在设计公司现场,甲方经理邓俊鹏同学提出自己的具体要求:本款产品是针对年轻女性来推广的,要求产品颜色符合年轻女性的消费群体,能够体现甜美、干净,并且让人从颜色上就能感受到产品美、白的功效,吸引年轻女性的目光。希望乙方设计师们能够本着这个原则来进行设计。当他提出自己的要求时,我注意到要及时给学生提示和补充,尤其要把本节课的知识点颜色的联想得以运用,这样会使要求更具体可行。邓俊鹏同学落落大方很有成功人士的气势,我对该同学给予大力的支持和鼓励,以便增强他的兴趣、提高他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设计师们听到要求后立刻凑到一起进行讨论,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每个设计团队都确定了自己的方案,进行了精心的绘制。我决定等到评价总结的时候对他们进行点拨和辅导。当然,我特地嘱咐他们也进行竞标,看甲方经理和同学们的反应。最后的谈判的过程也是交流沟通的过程。在项目完成后,我运用色彩知识对同学们的表现进行了一番点评和引导,同学们对色彩的运用又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都觉得特别有趣,希望还能有机会进行这种场景教学的练习。课后反思:场景教学在美术教学尤其是设计课上可以广泛使用,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作为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引导者,并且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基础,以能力和方法为主线,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中心。场景教学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勤于动手、敢于创新,课堂气氛活跃;从教学效果看,知识目标完全达到,过程方法和能力目标也基本得到实现。

参考文献:

[1][美]乔尹斯•P.高尔M.D.高尔沃尔特•R.博格.教育研究方法使用指南[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2.

第4篇:色彩教学教案范文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课堂教学;思考

一、关于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实施

1.平面设计教学法

传统的平面设计教学往往偏重于技能训练,忽略对学生审美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目前,艺术设计课堂教学怎样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培养创造能力将是重点解决的问题。

(1)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能抓住事物特殊的、本质的东西,对学习平面设计来说非常重要。有人说观察是创造之父,这是有一定道理的。良好的观察力是创造新形象的基础,正如图案的写生变化,如果不抓住对象的基本特征和典型动态就无法进行简化、夸张、添加等变形处理。要知道,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教师的启发引导是分不开的。在讲课时,要善于引导学生的创意思维,尽量采用实训课题,鼓励学生进行创作。例如,经过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在给学生上《装饰图案》课时,由于把握了契机,尝试让学生选择自由课题,或成语,或典故,或民间民俗故事重新设计构思,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每做一个环节的作业,都能成为自身能力和实践的升华。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一定要激励学生具有追求新知识和勇于创作的积极性。在课程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善于引导、启发学生探索丰富的设计表现语言。比如,开设一些专业课题的研究(如图形语言研究、设计符号探索、设计创意与策划等),在培养学生想像力的教学中,通过欣赏优秀的设计作品来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平面设计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基础训练与应用实践的结合。除了学习专业基础课程,还应使学生了解各门专业课程中的相关设计方法。平面设计教学要突出“实用、美观、经济”的原则,加强美术字、装饰纹样、构成和色彩等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敢于设想、敢于创造。

(3)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即表现设计意图的技能。设计的制作受到用途、生产工序和工艺材料的制约,因此,在平面设计教学中需要使学生了解与设计课程有关的生产和材料知识,这样省才能不断提高他们的表现能力。如,在教授《广告设计》中关于杂志广告设计内容时,就要适当地介绍制版印刷工艺的要求和特点,使学生掌握某些生产过程与材料性能对设计有利的因素,利用白地和叠色实现两色出现四色效果等。

可见,现代的教学方法应变传统的课堂讲授为启发、引导式,追求“教”与“学”的合作化,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但在教学方法上,根据教育学的观点,仍然要掌握循序渐进、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的原则。

2.艺术设计课堂教学内容的建构

封闭式课堂使人错误认为,艺术就是在工作室里进行创造的,而不是来自生活。这种观念必须改变,它必须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观考察或专题实践,主动延伸目前的课堂教学。这样做不仅可以推动教学内容的建构,还能促进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的多元化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学中一定要合理地组织教学,教师应勇于对所授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挑战,敢于探索,发现问题。例如,在《VI设计》教学实训中,我们尝试先让学生主动构想主题宣传手册的整体形象,再要求每个学生拿出整体设计的方案,通过竞标,点评学生的构思,挑选出最佳设计方案,经集体讨论评估使方案得以完善,最后做为自选课题的设计。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设计总的学习问题,而且要引导、帮助学生自己去思考和分析问题,组织不同见解的学生进行讨论,使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更充分的沟通和合作。它包括使学生学会理清自己的思路、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理解他人的想法;学会相互接纳、赞赏、争辩、互助,不断对自己和他人的看法进行反思和评判。通过这种合作和沟通,最后产生对某一主题的共同理解。

3.设计专业的多媒体教学

传统的设计教学最大弊病在于信息传递媒体的单一。教师靠口述,难以让学生直观感知、欣赏国内外众多的优秀设计作品,更无法从多角度、多环境、立体而全面地分析其创意形成的过程。多媒体技术的介入,无疑为艺术设计教学注入了新的内容。一方面,多媒体技术成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必须掌握的现代化认知工具;另一方面,教学内容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外在形式和内在结构将产生相应的变化。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电脑编排、电化教学、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等)在创意设计课程中运用实践,把教学知识与实践内容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一种动态的、开放的结构化认知空间,既注重学科的基本内容,又包括学科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既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又注重知识的结构,使教学内容的统一性与灵活性得到了完善的组合。学生可以对所授知识形成多角度的、丰富的理解,从而使他们面对各种设计问题时,更容易激活这种知识,灵活地利用它们进行设计,形成解决问题的程序。

多媒体技术运用于教学,在课件的设计中应该强调设计的关键是课程知识的构成体系与教学内容的定位、更新和优化,其目标是重在人的发展。因此在课件设计中应重视以下两个方面的开发。一是强调以“学”为中心的设计思想。在教学课件的设计中,提供丰富多采的学习资源,做到操作简便、使用方便、导航清晰,交互性及整体性强,注意各知识点间的横向联系特别是内容前后的联系与一致。二是强调课件内容的前沿性。在课件的开发中,既要对课程内容的传统知识有深刻的了解和表达,也要反映课程专业领域的最新进展和趋向。使设计教学中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建立新的教学模式、教学课件及管理体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知识情境,增强教学的系统性、深入性,以适应信息时代的设计教学。

二、对于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浅析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教学内容也将随着知识的更新而更新。因此,对于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进行同一门课程的讲授中,要求我们既要对该课程的传统知识有深刻的了解,也要注意专业基础与专业设计的衔接并及时反映课程专业领域的最新进展,以适应教学内容的更新。这样才能赋予课程更长的生命力,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从我院各艺术专业方向第一学年第二学期的专业基础课程设置上看,《装饰图案》《设计构成》《设计创意与策划》等课程一直在设计基础课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全院五个专业方向的学生都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进行这些课程的学习。

下面,我们拟对专业基础课程――《装饰图案》的教学作一些初步探讨。

《装饰图案》课程的教学要点是:第一阶段的图案写生与归纳;第二阶段的图案形式法则、装饰色彩及表现方法;第三阶段的装饰构图、造型及设计。

第一阶段是图案的写生与归纳。教学中发现本院一年级的学生大多对图案和装饰规律、美的法则不甚了解。因此,学生,首先要对于传统纹样、图形进行吸收和消化,对古今中外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纵向与横向的比较。通过学习,让他们了解写生不完全是客观对象的再现,而是要注重对自然和生活的感受与理解,体会对象内在的韵律和节奏,达到心手合一。掌握写生的自然衔接、过渡到归纳与变化,并在写生中渗透归纳与变化所强调的秩序与想像。我们还发现,学生对于对景写生、客观地描绘对象并不害怕,而对于变化归纳则显得力不从心,常常不知从何下手。对优秀的写生画稿,画不出相应优秀的图案来,这反映出写生与变化从整体上脱节。学生并没有从写生中感觉到装饰美的规律,仅仅是客观的绘制,而忽略了主观感受,这两者之间如何衔接则是我们教师要引导的。要以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教给他们如何表现美的感受,鼓励学生的创意思维和丰富想象。要让学生懂得,装饰图案的基本规律,即平面化、单纯化、秩序化、平衡化与和谐化。传统图案与装饰纹样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东西,但不能生搬硬套,许多程式化的骨架结构,造型布局,色彩搭配,是有规律可循的,遵法而不拘泥于法,才能更好的学习传统,发展传统,推陈出新。这一阶段的装饰图案的基础知识、规律和法则是任何设计专业都要掌握的。

第二阶段是装饰图案的色彩。教学大纲要求是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摹拟自然色彩和归纳色彩。我认为这一内容的教学可以适量淡化,缩减相应的课时量,强化和增加写生变化和装饰构图的课时量。把装饰图案色彩的原理重点放在色彩构成课里解决。如设置在色彩构成课里的色彩要素、色彩对比与调和、色彩心理、色彩的归纳与应用等知识,在课程里每个不同的单元都有系统的理论和实践,只是画面里呈现的构图形式没有装饰图案构图要求的那么严谨。所以,学习和掌握色彩构成,是理解色彩学,运用好色彩规律,为基础课、专业设计和绘画铺路架桥的最佳途径。就专业的实用性来讲,色彩在不同的专业里应是宏观把握并有所侧重。装饰绘画和视觉传达专业方向的学生重点是强调色彩不同调子的训练,注重色彩的适应性和现代感。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方向的学生要侧重色彩的整体感觉和冷暖调式上。工业设计专业方向的学生要偏重色彩的独立性、单纯性和鲜明性。侧重的目的是为了牵线引路,顺应不同专业方向的特殊性,完成向专业设计的对接。

第三阶段是装饰图案的构图部分。这部分是以学过的图案内容进行组合构图练习。骨架、结构、形式、构图实际上起着主导作用,不能被忽视。学习和理解装饰图案的构图旨在用装饰构图手法,平衡协调画面的各种关系,产生适应。作为视觉传达、电脑美术设计专业方向的学生应全面把握装饰造型的严谨性,结构与构图的完整性,重点放在装饰画的训练上,强调画面不同内容的组合,可以以一定的主题和特定的命题结合。因此,表现的对象可以是多方面的,植物、人物、动物、风景等在课堂实训里都要表现出来。对此,要把握好教学的针对性,要求教师不能仅上一门课或只能上一门课。就课程的联系性而言,选择周边学科的相应内容,既达到了学科间互补的目的,又为学科的拓展和发展起到良性循环的作用,这是行之有效的。作为绘画专业方向学生,应掌握传统装饰及图形变化规律是最基本的要求,着重在二方连续、单独纹样、适合纹样的设计训练上,有必要增加些装饰绘画的内容。作为环艺和工业专业方向,可以少学或不学这部分内容,因为装饰构图对这两个专业实用性不大,但可以增加一些制图,透视图画法,效果图表现等课程。

由此可见,教师在对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进行同一门课程的教学时,不但要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有深刻的了解、掌握,也要注意各专业方向的专业基础与专业设计课程的衔接,逐步形成系统的、完整的实践教学内容,为培养应用型设计人才打好基础。

社会正在不断的进步,从某种意义上说,未来的世界竞争是设计的竞争。作为艺术设计教育必须面对和适应这个竞争时代,教学改革将会挖掘设计教育这个“智力”潜能,使我们向前迈进。

参考文献:

[1]刘万岑.探索新的“艺术中心”――在商场进行美术学习[J].《中国美术教育》.2001.6

[2]辛艺华.电脑编排创意设计课程的多媒体技术运用教学实验[M].《中国美术教育》.2000.5

第5篇:色彩教学教案范文

【案例一】

在教授小学低年级学生立定跳远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学习兴致不高。讲解示范完毕,我将学生分成几组并组织到各组的地盘练习。可是还没跳几下,他们就开始“各行其是”,有的坐在地上休息,有的追追打打,更有甚者直接跑去看别的班学生跑步。我气不打一处来,把他们集中起来,狠狠训了一顿。可是训过以后,练习情况不仅没有得到改善,反而让一些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我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学生对枯燥无味的练习感兴趣呢?

我突发奇想,如果将学生立定跳远的区域由近及远,分别用赤、橙、黄、绿、青、蓝、紫的横线划起来,取名叫“跳彩虹”,也许学生会喜欢吧!说干就干,课余时间我用各色颜料把练习场地画好。第二天上课,学生看到五彩缤纷的线条非常好奇,争先恐后地问我:“老师,老师,这是什么啊?”我说:“彩虹啊!”孩子们更好奇了,一个个睁大眼睛看着我,接着问:“彩虹是用来干吗的呀?”我趁热打铁赶紧把“彩虹”的用处告诉他们:“彩虹是由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今天同学们就来跳一跳彩虹,看谁能跳到更远一点的颜色,好吗?”话音刚落,学生就主动要求分组练习,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在接下来的练习中,孩子们情绪高涨,兴趣浓厚,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向更远的线条发起冲击。我抓住时机,把学生集中起来,又强调了下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这次,学生听得格外认真,接下来的练习也都有意识地按照老师的要求做。一节课下来,我惊喜发现,几乎所有学生都比上节课跳的远,动作也规范了,教学质量有了显著提高。

【案例二】

在我教授的排球发球课上,学生的发球命中率非常低,不是出线,就是不过网,更不用说落点准确了。我运用集中指导纠错,加强练习,组织观看发球视频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加强学练,可是教学质量依旧没有多大提高。多次练习下来,学生体会不到成功的感觉,一个个像泄了气的皮球,对接下来的学练提不起半点兴致。

基于上个案例的经验,利用课余时间,我把排球场重新布置了一下。首先,在球网的最上缘,我涂上了醒目的红色线条;接着又在球场边界插上彩旗,最后我还在所要发球落点的区域内画上不同颜色的线条。

当学生再次走进课堂时,立刻被布置的错落有致、新颖美观的排球场吸引。这次发球练习时,各种颜色会无声提醒他们发球要过网,不能出界,要发在指定的区域。赏心悦目的色彩也提高了学生的学练兴趣,整个课堂气氛都很活跃。学生练习的更加努力、认真。如我预期的那样,这次的发球准确率有了明显提高,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案例分析】

案例一中,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自觉自律性差,枯燥乏味的立定跳远练习立刻遭遇了他们的冷遇。但是,这些孩子同样天真烂漫,想象力丰富。笔者抓住这一特点,运用色彩效应改变练习环境,创造出“跳彩虹”这项运动,增强了学生的学练乐趣,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色彩丰富的线条不仅让学生在单调乏味的练习中找到了积极的情绪,而且还能让他们根据自身情况设定练习目标。

案例二中,色彩主要是起警醒作用。就好像行人看到红绿灯,潜意识就会提醒自己红灯停,绿灯行,看到黄灯要注意。在后来的网球课上,球网上缘的红线,边界的彩旗,发球落点区的彩色线条引起了学生的无意注意,时刻都在提醒他们,发球要过网,不要出界,球要落在指定区域。

色彩在体育教学中还可以有哪些运用呢?

教师可以利用颜色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如在教授一年级学生广播操时,部分学生分不清左右,经常出错手或脚。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把红领巾系在某只手腕或脚踝上,告诉他们到哪个节拍时就出系红领巾的手或脚,醒目的红色会时刻提醒学生伸出正确手或脚的时机。

在人的感觉定势上,总觉得浅颜色要比深颜色轻一些。教师可以将颜色的这一特点加以利用。例如,把黑颜色的实心球涂上桔黄色,避免黑颜色带来的重量感;把深颜色的跳高横杆涂上浅颜色,让练习者在视觉上降低横杆的高度(其实高度没变)。

第6篇:色彩教学教案范文

关键词:色彩构成教学模式色彩设计

l 色彩构成的概念

在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教学中, 其构成教学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即所谓三大构成。而色彩构成是继写生等架上绘画训练之后又一个比较系统和完整的认识色彩理论,掌握色彩形式法则的艺术设计专业独立的基础科目。它是探讨色彩物理、生理和心理特征,通过调整色彩关系(对比、调和、统一等)以获得良好色彩组合的学说。是具有方法论意义的构成体系之一。

色彩构成还能够丰富学生的设计思维,提高审美的判断能力和倡导创新的变革精神。色彩构成的学习和掌握直接关系到今后设计作品中色彩修养和创意水平的高低。

2 传统色彩构成教学模式及存在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我们从香港和日本引进了色彩构成课(也有人叫它装饰色彩课)。其色彩构成理论猛烈地冲击了传统的图案色彩教学模式,使我们的色彩教育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的色彩构成教育体系逐渐趋于成熟和完善。但与我国的设计实践领域相比,无论观念还是手段,色彩构成仍是一个不太受重视的领地,处在停滞不前的边缘。目前的色彩构成教学模式比较传统和单一。通常是教师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手段授课。学生在你讲我听的方式中接受教学内容,再通过手绘训练,以作业形式呈现出来,最终由教师进行品评。作业过程中,学生将大量精力放在色彩的临摹及颜料调配上,不注重色彩设计意识培养,缺乏创造性,同时还困惑在颜料调配不均等表现力差等现象中。整个教学模式追求理论的完整性,注重对色彩理论的试验分析,偏重已有理论成果的再现,不注重对色彩运用的感性分析;不明确色彩构成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对色彩的认识、审美、整合和表现的创新能力。学生深感课程枯燥、乏味。当课程结束后,如云里雾里,形成临摹容易创作难的现象,为日后的专业设计设下了障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讲授色彩原理时,教师往往以字代色,致使两种或多种色彩的对比及调和效果,学生只能通过联想加以比较,直观性较差。尤其对一些色彩感觉较弱、对色彩知识了解也较少的学生,这一点表现得尤为明显。学生在后期的实际应用中,很难把构成中的色彩知识自觉地应用于创作中。出现了临摹不成问题,创作却难上加难的情况。有的学生甚至要求再重新讲解相关的色彩知识。这些都说明前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一些问题。

3 改革措施

3.1 注重色彩设计配色能力的培养

色彩,它能改变我们的心情,影响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和心理感觉。毕业论文一组成功的色彩配色与设计,将是传递设计师对作品的设计理念和对色彩的理解,直接带给人们强烈的视觉冲击。而现代社会所需求的是高效率、高品质的设计作品。由此对设计师来说,无疑是一种配色与设计对审美的挑战。配色与设计,既要考虑传统文化的影响,又要符合个人心理结构的印象。因此,色彩与设计,对设计师一个作品的成功,具有无法抗拒的亲密程度,几乎到了难舍难离的地步。设计配色和个性配色,在设计中的地位,又如何评点呢?一件成功的设计作品,必须具备三个基本元素一个结构,即色彩、图像、文字和构成三个基本元素连接的设计构成。而三个元素中尤为重要的是色彩。因为色彩的敏感,是对首次接触一件设计作品,最先攫取注意力的视觉印象。那就是作品的色彩配色。其次是图像,最后才是文字和整个作品的设计构成。

而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即使我们企图通过各种色彩对比来培养学生的配色能力,如明度对比、纯度对比、色相对比,但基本上都是临摹已有的各种色彩对比,而且未加重配色在色彩设计中的教学分量。因此,整个教学过程中,忽略了配色能力的培养。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加重配色能力的培养。通过典型实例,运用色彩学的理论分析,讲解色彩配色原理,使学生亲身体验不同色彩搭配带来的不同效果,体会优秀作品配色的奥妙,提高色彩在各类设计中的巧妙搭配,如服装设计色彩配色、包装配色,又如网页设计的10种基本的配色设计:无色设计、冲突设计、单色设计、分裂补色设计、二次色设计、类比色设计、互补设计、中性设计、原色设计、三次色三色设计等能力。另外,通过配色训练,使学生掌握配色在实际设计中的应用。

3.2 注重色彩在设计中的应用能力培养

自然中、生活中、文化中、美术中、商业中、社会中,优美的色彩俯拾皆是。它呈现着一种未经安排而又像经过安排的秩序之美。而色彩设计,则是指与广泛而普及的生活色彩、自然色彩铺陈有所不同的用色技巧。应用色彩设计,使人类除了领受自然中丰富的色彩外还能致其精髓来创造生活中更精致、更有组织、更符合需要的人工色彩。这不但丰富了原有的色彩世界,也拓展了人类历史、文化领域之美,更进一步地幻化出理想、缤纷的人类新秩序之美的环境。因此,色彩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在我们的传统教学中,色彩设计运用培训的很少,尤其在基础课中,导致学生在实际的设计中色彩运用能力非常差。针对此种情况,在授课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加强设计用色能力的培养。

首先,将色彩设计应用贯穿于色彩的基本理论中去。留学生论文 如在色相环中,设计成12色或24色同图案不同色相的对比(可以对图案进行各式的设计);或从现实中的生活提炼出基本图案,将明度对比、色相对比、纯度对比、色彩推移运用到图案中。

其次,讲授各种不同设计中的用色原则和技巧。如广告设计中的色彩设计、企业表观色彩设计、产品色彩设计、包装设计中的色彩设计、建筑的色彩设计、服饰设计的色彩设计等。

3.3 紧随时代步伐。整合信息资源。提高教学效益

在信息化、多元化的高科技时代,电脑辅助设计的日益普及,数字化色彩的建立及网络的出现,使我们要重新拟定教学目标,增添新的教学内容,不断在教学上推陈出新,从而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色彩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将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化为以研究为主的互动的教学新秩序。因此,电脑时代新技术新观念是催化剂。

我们应充分利用其对色彩构成教学完善发展的刷新作用,将传统构成教学与先进的多媒体工具相结合,职称论文 为传统色彩构成教学体系注入新鲜血液,产生新的活性因子,催化出更加合理和艳丽的教学奇葩。

教学中,我们可借助于计算机这一媒体更加直观地讲解色彩构成的基础知识,充实课堂的学习内容,调动课堂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轻松地掌握色彩规律。这是以往传统教学中教师用文字表达、学生靠联想去感受所达不到的境界。以《色彩知觉的视觉残像》这一节为例。如果用我讲你听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学生完全不明就里。而教师把色彩视觉残像的现象借计算机这一媒体制作课件,把现象直观地表现出来,使学生有了一点头绪。然后他们会带着疑惑,再通过对色组的长时间注视实验,实验结果有了,那么色彩视觉残像现象就一切尽在不言中。学生不但轻而易举地透彻理解了色彩知识,而且在一瞬间也发现了色彩构成的学习原来可以在乐中获取,这就激发了学生的学科学习兴趣。

对于学生而言,表现的手法不再局限在传统的手绘训练上,避免了因把精力放在画面的精工细做上、技法的表现上,而忽略了对色彩关系的研究与探讨,从而削弱了观察、思考和创新等思维方面的训练提高等不良倾向。因此,可以借助一些绘图软件,如Adobe Photoshop(它作为影像处理软件,在色彩的使用及调控方面有着强的优势,快捷的填充,灵活的色彩更换方式。每一项都简便易学)。把Photoshop应用于色彩构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屏幕对色彩间的复杂关系进行形象的讲解。学生通过真实的色彩表现,轻松掌握了色彩搭配规律,在作业的制作上,可免去手工操作过程中所出现的涂色不均等问题,并可衍生出多个方案,便于比较,扩大练习范围。作为设计专业的学生,除了教师的课堂讲授外,更多地需要借助大量深入而又系统的色彩作业练习去理解色彩原理,磨练色彩感觉,精纯表现技巧,提高自身的色彩修养,为以后与色彩相关的设计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新时代新技术赋予我们新观念。色彩构成教学必然要与诸多新兴技术和知识发生关系。而快捷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和推陈出新的教学思路是实现创新目的重要保障。电脑作为现代高科技处理信息的工具,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摄取、存储和处理视觉形象的功能,为色彩构成教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设计表现形式和巨大的艺术潜能空间。

参考文献

[1]吴卫.从表达色彩介质的转变反思色彩构成教学改革[J].株州包装设计艺术学院学报,2004(9).

[2]姜余.教育信息化环境下色彩构成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3]朱介英.色彩学:色彩设计与配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第7篇:色彩教学教案范文

【关键词】:动漫专业; 色彩教学; 有效教学策略

中等职业学校美术类主要开设有广告设计、服装设计和环境设计等专业,随着动漫产业的发展,不少学校顺应市场开设了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色彩依然是美术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但在教学上大多还停留在笼统的绘画能力培养上,大多采用相同的色彩课本和教学大纲,没有考虑不同专业对学生色彩能力需求的差异性。显然,不同的专业方向,不同的岗位能力需求,一成不变的色彩教学内容和模式是不能满足各个专业实际需要的。对于新兴的动漫专业,色彩教学既不能套用传统的艺术教学方式,也不能套用其他设计专业的模式。动漫专业该如何开展色彩教学?本文根据色彩教学的实际情况,探讨如何适应动漫职业岗位要求,实现色彩应用能力的有效培养。

一、转变教学观念明确为动漫专业服务的色彩教学方向

中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该目标体现了对人才能力要求的综合性,对人才素质要求的全面性。具体到动漫专业就是要培养适合行业发展,能服务于动画产业,具备基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动画专业人才。

当前中职色彩教学主要为绘画写生技法,色彩的对比遵循冷暖法则,强调条件色和作画的程序性,其注重的是绘画性,忽略了动漫专业对色彩实际应用的需要。在教学中,常出现学生能照着实物写生,但为动漫角色或场景上色则感到困难。学生普遍反映色彩写生的技法不知怎样应用于动漫作品的绘制中。中职学校开设色彩课的总课时常为2--3个学期,没有充足的时间先打好绘画基础再转专业方向。因此首先就要明确为动漫专业服务的色彩教学方向,结合动漫专业的岗位要求,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

二、整合教学内容编写与动漫专业配套的色彩教学方案

当前中职学校采用的色彩教材主要围绕如何进行绘画写生与临摹进行。教学内容由色彩基础知识、色彩静物和色彩风景写生知识与技法三部分组成,没有涉及动漫色彩应用知识的教学,导致教学与企业所需的技能脱节。表现为:学校在教学上投入了大量的师资、设备和学时,培养的学生却无法胜任工作岗位,教学效率低,因此编写与动漫专业配套的色彩教学方案势在必行。在教学的目标、内容和学时上对原色彩教学方案进行大刀阔斧地调整,从色彩基础知识入手,着重物体大色块的概括,结合动漫色彩的应用进行教学。教学内容可分阶段有所侧重,第一阶段用一学年完成,着重色彩绘画基础的训练;第二阶段在第三学期进行,第三阶段则在第四学期进行,侧重色彩在动漫中的应用训练。具体安排如下表:

表1 基于动漫专业的色彩教学方案

三、优化教学方法实施对动漫专业有效的色彩教学策略

明确动漫专业色彩教学的方向和目标后,就要优化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具体的措施如:教学模式和方法的革新与尝试;针对某一能力的培养设置专项训练,练习内容的设置应系列化;综合应用各种资源,将企业的部分工作任务转化为教学任务进行校企合作教学等。具体到色彩专业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一)基于绘画的色彩基础能力培养

着重色彩原理的理解与形体的概括。引导学生理解物体的结构,培养三维的观察与思维方式,为日后从事三维动画建模和渲染打基础。主要知识点为:色彩三要素及其在绘画中的应用;物体固有色、环境色和光源色的成因及其应用;色调的形成与表现等。

学生刚学美术,固有的观察和思维惯性会妨碍其对色彩原理的认知。表现为:学生看不出物体除固有色之外的色彩,不理解物体的结构,找不出细微的色彩变化。要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色彩知识,可以设计具有难易梯度的专项练习,用系统的训练不断地渗透色彩知识,提升学生的色彩绘画能力。专项练习设置如下表:

表2 基于绘画的色彩基础专项训练

(二)基于动漫专业的色彩表现能力培养

着重动漫角色与场景等题材的色彩综合表现能力培养。在前阶段积累的基础绘画能力上,学习按照动漫专业的用色要求上色。锁定色彩教学的专业化方向,紧扣动漫职业能力进行有效培养。主要知识点为:动漫作品绘制的基本要求;不同质感物体的手绘表现技法;手绘综合表现技法的应用等。专项练习设置如下表:

表3 基于动漫专业的色彩表现

“色彩就是思想”其对情感有力的传达,返给观众一种深刻的心理效应,让其对动漫色彩产生不同的直观感受和情绪变化,不断形成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直觉思维。动漫色彩应用能力的培养在今天的动漫浪潮中是取胜的“法宝”,色彩教学应紧密围绕动漫专业方向进行,以培养出能适应企业对口就业的中职生。

【参考文献】

1、[英]莉斯q费伯;[美]海伦q奥尔著 《动画无极限》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

2、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年

3、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思想研究》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年

第8篇:色彩教学教案范文

图案是装饰与实用相结合的设计方案,是实用美术、装饰美术、建筑美术、工业美术等方面关于形式、色彩、结构的预想设计,是在工艺、材料、用途、经济、美观、牢固等条件制约下制成图样、模型、装饰纹样等方案的通称,是一切艺术设计的基础。然而,作为一门重要的设计基础课程,图案教学在现今高校教学体系中,却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其教学也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区,有待改进。

一、珍视传统,加强传统图案文化的学习

我国传统图案艺术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先民就已开始使用图案来传达思想、沟通情感,从最初的岩壁石刻、彩陶纹样等最早的图案艺术开始,发展至今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发展,我国传统图案艺术在不断的沉淀、延伸、衍变、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个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特性和深厚民族民间文化底蕴的,我国所特有的传统图案文化体系。这一体系凝聚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智慧精华,并以其题材广泛、构图巧妙、形象生动、赋色绚丽、手法多样等艺术特性而在世界工艺美术史上独树一帜,

熠熠生辉。

我国传统图案资源是极为丰富的,例如魏晋南北朝的飞天;唐代的唐三彩、宝相花;清代的青花瓷等等,都是极具代表性的传统图案。这些图案,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既有相同的脉络,又有多姿多彩的风貌。例如,商周时期青铜器上的饕餮纹、夔龙纹体现出了威严神秘、凶猛冷酷的造型特点;汉代画像石则是造型古朴、形象生动,它们都充分彰显了各自不同的时代特征。这些优秀的传统图案,为我们的学习和创作,提供了非常丰厚而又天然的视觉艺术资源。而且,在这些优秀的传统图案上面,还蕴含着完备的图案设计法则,可以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实际图例,充分理解形式美法则和我国传统图案的构图法则。由此可见,珍视传统资源,加强对我国传统图案文化的学习,是高校图案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条重要学习途径,应该予以重视。

然而,我国传统图案体系庞大,内容极其丰富,要想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学生都接触到这些知识,是不太可能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所侧重,把学习重点放在传统图案的色彩与造型上,并有目的、有选择地引导学生对一些较为典型的优秀作品进行临摹学习。例如,我们以北魏至唐代时期的敦煌壁画作为学习内容,可让学生了解到,北魏时期的敦煌壁画以土红为主色调;隋代则在土红的基础上加入了石青、石绿,并加以白色的点、线点缀,以增加层次;唐代则又在隋的基础上加入了各种退晕的手法以及朱红、曙红的运用,使纹样造型更显富丽堂皇。此种安排,既可让学生充分体会传统图案中色彩与造型的微妙关系,又可让学生深入认识传统图案的风格特点和艺术处理手法,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师法自然,注重“写生―变化”环节的实施

大自然是神奇而美妙的,处处蕴藏着合理而完美的结构、丰富而美丽的色彩,因此我国古人在很早以前就提出要师法自然,要向大自然学习。而图案教学中的写生与变化环节,正是以自然为源点来展开的。其中的写生环节,是一个通过对客观对象的形态、动态、组织结构、色彩等进行仔细观察,并加以客观描绘的过程,这一环节的实施,既可以让学习者熟悉和了解写生对象的基本特征,又可积累素材,为下一环节的学习做好准备。而变化环节则是根据设计需要,对写生所得素材进行提炼加工,使之成为新的艺术形象的过程,这一环节也可说是一个从自然形到装饰形,从具象到抽象的转变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写生是变化的基础,变化是写生的目的,二者相互依存,并通过装饰变化的多种手法来达到使形象更典型、更生动的目的。

图案教学之所以要"师法自然",更因为大自然的构成和色彩是协调的,无论这些构成和色彩是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还是来自于自我繁衍的需要,它们都构成了大自然奇异而和谐的风景,成为了我们学习中取之不竭的丰富源泉。而图案的写生变化课,也正是向大自然学习,撷取自然美的造形、构成和色彩运用的一个重要学习过程。通过写生训练,可使学生养成深入观察的习惯,加深对自然规律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通过变化环节的训练,则可使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寻求素材,撷取素材为设计所用,学会用装饰的艺术语言,对写生所得的自然形象进行提炼和加工、美化,使其形象更为典型、更为精美、更为符合人们的装饰需求。从写生到变化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将自然形态转变为装饰形态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图案形象更为理想化。

写生与变化,是图案教学中的核心内容,应予以重视。在实际教学中,要灵活而科学地施教,既要注意避免程式化倾向的发生,又要注意让学生掌握装饰的规律和特点。

三、开拓创新,重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发展的社会,而现代设计的风格及形式也和社会发展一样,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高校图案教学,也应该顺应时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创新意识,既要让学生认识传统、师法自然,更要培养他们的设计创造能力。图案教学的最终目的,不在于仅仅让学生掌握前人总结好的规律,掌握写生变化的基本方法,而在于让学生掌握了基本规律和方法之后,开拓创新,进行新的创造。高校图案教学,不能仅停留在技术性训练上,它必须去积极探求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途径和方法。因而图案教学从一开始就必须站在创意的高度,将完整的设计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意识去理解和创造世界、表现世界,而非一味的摹仿和抄袭。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准备充分,要根据教学情况,多向学生展示成功的图案设计范例,多向学生提供设计素材,以拓宽学生的眼界和思路,引导学生逐步向多题材、多形式、多表现、多创意方向发展。

第9篇:色彩教学教案范文

大良区西山小学 赖清

一、教材分析:1、让学生收集一些日常生活中各种不同形状的空瓶,装饰一番,变成一个个美伦美奂的花瓶。通过将废置了的空瓶变成一件漂亮的工艺品,从而给小朋友带来了的是成功的喜悦和乐趣。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变废为美”的环保意识,也培养了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在整个制作过程中,为学生营造一个创造空间,充分地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大胆地设计装饰自己喜欢的花纹图案 ,从而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3、 通过一番设计装饰,为空瓶添“新装”,学生掌握了一些简易的图案知识。例如,单独纹样、组合纹样的设计,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设计图案的基础知识及提高创造能力。

二、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把空瓶设计装饰成漂亮的花瓶,使他们掌握简易的图案知识,加强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及创造能力。

2、通过装饰空瓶,启发学生的设计装饰图案意识和思维,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动手制作能力并使他们养成耐心细致的好习惯。

3、塑造学生在实践中“变废为美、美化生活”的意识。使他们从中受到艺术的熏陶,同时也进行了一次很好的环保教育。

三、教学重点:通过引导学生利用彩绘法和橡皮泥粘贴法为空瓶换“新装”,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四、教学难点:大胆设计具有个性和有新意的装饰纹样,尤其是根据瓶子形状设计适合纹样。

五、教学方法:1、先让学生欣赏,然后请个别学生上台尝试装饰瓶子。接着让学生在完成后说说自己所遇到的问题,最后教师与学生一起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就能带着问题来学习。学习效果也会更佳。

2、指导学生学会设计图案,利用单独纹样(各种线条或各种形状)组合成既简单大方又具个性的组合纹样,使学生既学得轻松愉快又学得有法。

4、在色彩搭配上让学生将学过的色彩知识――对比色、邻近色加以巩固,运用到装饰空瓶中。

5、树立学生的自信心,鼓励他们在练习中大胆地动脑想、动手画、动手做。

6、运用学生无意注意为主的认知规律,采取视觉欣赏导入课题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用提问法、谈话法、演示法和讲授法引导学生学习、思考,然后让他们大胆地练习,因为实践有利于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六、课前准备:

两组学生:空瓶、水粉颜料、毛笔、调色盒、小水桶。

另两组学生:空瓶、橡皮泥、剪刀、尺子、铅笔。

教师:多件花瓶范样、两件未完成作品、空瓶、水粉颜料、毛笔、橡皮泥、剪刀、尺子、等。

七、教学过程:

(一)欣赏引入:

① 以空瓶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教师出示空瓶,问“同学们在生活中常见到有许多的瓶子,但当用完后是怎样处置的呢?

学生可能回答说扔了它或是放在一边。

教师引导学生看看老师是如何将费置了的瓶子‘变废为美,美化生活’的。

② 欣赏作品:(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

a、 让学生欣赏后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说出为什么喜欢。

b、 再让学生观察及说出老师是用了什么方法为瓶子换新装的――绘画法、橡皮泥粘贴法。

教师提示课题《为瓶子换新装(装饰)》!

(二)讲解新课:

1、学生上台试用绘画法来装饰瓶子。 

请两位学生上台表演示范,教师应给予一定的指导。

完成后教师给予肯定及表扬。

接着老师问这两位学生:“在做的时候遇到了什么困难,同时该注意什么问题。”

从而引出了怎样设计好看的图案及选择漂亮的色彩。

2、设计图案:

a、让学生的作品欣赏中观察及领会单独纹样。

教师得用多媒体出示花瓶,要求学生找出各种的线条和各种的形状。然后教师总结这些各种的线条和各种的形状我们可称它们为叫做单独纹样。”

(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各种线条和各种形状。)

①各种线条

②各种形状

a、 启发学生利用各种线条、各种形状设计成各种组合纹样:(同时也可以结合动物、植物、人物等图案)

教师引导学生设计时灵活运用、相互结合。就可得到既简单而又美观的组合纹样。

(利用多媒体出示多种组合纹样)

为了结合瓶子圆柱体的外形,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用各种线条和重复出现的各种形状组合成条形的组合纹样。这样我们就可以结合瓶子的外形纬绕着装饰在瓶子上了。

(利用多媒体出示多种条形组合纹样)

同时鼓励学生设计图案时应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与众不同、变化多端、具有个性的图案。”

3、色彩搭配: 

教师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两组花瓶。 

教师与学生将学过了一些色彩知识复习、巩固。

让学生看着花瓶说出色彩感觉及说出用了什么色彩搭配方法如:色彩夺目、对比强烈的是用对比色的搭配方法。而色彩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的是用了邻近色的搭配方法。

注意以鼓励为主。

揭示版书:

b、教师分析:① 对比色(色彩强烈、夺目)

② 邻近色(色彩和谐、宁静)

2、制作示范:(教师边说边示范)

a、教师示范用绘画法装饰空瓶。(根据瓶子的形状设计)

步骤一:分格(形式灵活)

根据瓶子的形状将瓶子分成各个小块。教师引导学生分格的多种方法,及教学生画环绕瓶子的小圈的技巧。同时注意各种线条及各种形状灵活的运用。

步骤二:装饰(图案、色彩)

教师:“第二步是装饰瓶子,我想在图案的设计上同学们能给我一些

议见吗?”

学生提出各种单独纹样。

教师:“画的时候注意颜料要厚一点,不要加太多的水。但有时一些颜料流下来时,别 荒,就让它流。因为有时颜料的互相参和

也会得到一些特殊的效果。”

“好了,老师做得怎么样,值得表扬吗?” 

“色彩的搭配则可根据个人的喜好选择对比色或邻近色,咦!那可不可以两种搭配方法同时使用呢?”

学生:“可以!”

教师:“那当瓶子的底色比较沉时,我们则可以使用比较鲜明的色彩,或在颜料中加什么颜色使色彩变亮呢。”

学生:“加白色!”

教师:“对了!真考不了你们。看来同学们已有很巩固的色彩知识。” 

b、师生合做橡皮泥粘贴法装饰空瓶。

教师:“而橡皮泥粘贴法,步骤跟绘图法差不多。图案的制作方法是用手拙、捏、剪、切等方法做出各种线条及各种形状的,甚至我们还可以在橡皮泥上用笔、剪刀等印上花纹。”(结合教师示范)

“现在我有一件还未完成的作品,同学们能帮我一个忙合作完成这作品吗?”

“请你们动动手做些泥条或各种形状,装饰一下它。看哪个做得好的就可粘贴在老师的作品上了。”

师生合作。

教师:“大功告成!你们说我们合作得怎么样?”

学生:“非常好!”

欣赏顺德小朋友的作品,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装饰。

教师:“在做之前我想请同学们欣赏一下顺德小朋友的作品。” 

“有的用了直线、波浪线``` ```,有的用了星形、三角形、椭圆形``` ```。看这花瓶上的图案多特别呀!请看这瓶,他大胆、任意地用画笔在瓶子上画点、画线,而色彩则用了白、绿、蓝、紫,使得本来不规则的图案变得和谐、美观。”

“他们自由地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甚至放开手脚不受束缚使作品更具有个性魅力。”

“现在赖老师想开个xx学校三年(x)班的一个小小的‘花瓶展览会’,请看台上已摆放了两张桌子。1、2组摆在这边,3、4组摆放在那边。现在四人为一组装饰一个瓶子,看哪个花瓶的新装最好看。” 

(三) 放松时间:(师生一齐表演歌舞)

教师:“同学们上课累了吧,现在让我们来放松放松。同学们会唱《娃哈哈》吗?现在赖老师将他改成了《美丽的花瓶》,你们会唱吗?有信心唱得好吗?”

学生:“会!有信心!”

教师:“这样我们一齐大声地唱!”

《美丽的花瓶》

小朋友一起动动脑筋。

我们的花瓶变得美丽,

美丽的图案,漂亮的颜色,

每个人脸上笑开颜,

娃哈哈,娃哈哈,

每个人脸上笑开颜。 (多媒体显示)

(四)学生练习装饰瓶子。(在开始前师生同台表演歌舞,使学生在学习后能得到放松。)

分组合作设计练习。

(五) 师巡视、辅导。 

出示好的雏形让学生观察,发现问题加以引导。

(六)评选优秀作品:

让学生自己评选喜欢的作品,并说出理由。

教师:“同学们都做得真棒!现在我想请大家都来做个小评委,你们说哪一组的最好。”

学生都积极地选取自己的那一组。

教师:“这样吧!请几位同学做代表上台选出最喜欢的一个花瓶。并说出为什么喜欢。”

教师每组选两位同学拿着小红旗上台,将小红旗插在最喜欢的作品上。

教师:“得到最多红旗的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领取奖品。”

(七)小结:①发散思维:利用图片启发学生用更多方法装饰空瓶

教师:“其实,装饰瓶子的方法有很多例如有``` ```。你们还能想到什么好方法呢?”

学生积极回答。

②鼓励学生更多地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教育他们“变废为美”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师:“同样,我们美化生活的材料随处可见,只要多动脑筋,就会发现身边有很多东西都可以‘变废为美,美化生活。’不要让有用的东西成为了垃圾,破坏了我们美丽的生活环境。”

(八)尾声:现在请大家都自由地上台来参观这小小“花瓶展览会”。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