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超声主治医师工作总结范文

超声主治医师工作总结精选(九篇)

超声主治医师工作总结

第1篇:超声主治医师工作总结范文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今天的李俊来医师博学多思、拓新践行,在乳腺超声诊疗领域全国先进,只是这份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源于“泰山起于垒土”的长期积累。

1964年李俊来出生于内蒙古一个贫穷落后的山区,在艰苦的条件里他学习勤奋,1979年考取内蒙古重点中学――集宁一中,是从十几个县区挑选出来的“尖子”。然而,1986年从内蒙古医学院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县城卫校任教,基层条件很差。一个志向远大的人是不甘于平庸地过活的,李俊来萌生了继续深造的想法,并付诸行动。终于,1990年他不负众望,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北京医科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并成为从该县城考取西医的第一个研究生。

研究生时期,李俊来师从于我国著名的超声介入专家董宝玮教授,也是从此,他真正走上了超声医学的学术行列。研究生毕业后,李俊来跟随导师进入了现在的总医院超声科工作。总医院具有较高的综合医学实力,有很多在国内外享有名望的医学专家,设备和医疗环境比较优越,学习氛围浓厚,对有志于医学领域的李俊来来说,那是难得的发展平台。于是李俊来不断努力学习和勤奋工作,要求自己每天早上六点之前到办公室,有时凌晨三四点就起来看文献查资料,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现在,当一名医生的苦与累在他身上得到充分地体现。

同时,来自基层的李俊来也充分体会到病人看病不容易,因此特别珍惜作为医生的这一职责,憨厚、踏实诚信的他,总能和很多患者成为朋友,被同事称为“良好医患关系的楷模”。在同事之间,他也处处为别人考虑,不喜欢争抢,用他自己的话说:“工作自己多做,光环要别人多拿。”因此很多科室同事愿意与他团结共事、协作医疗。

梅花香自苦寒来,在日积月累中,如今李俊来已在浅表器官、血管和腹部超声方面形成一定的学术优势,目前是总医院南楼超声科学术带头人、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在对超声诊断技术的临床诊断和学术研究中,李俊来逐渐专攻起乳腺超声领域。乳腺疾病是妇女常见病,乳腺癌是国内外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们国家的发病人群较多,2007年据国家卫生部统计,乳腺癌已超过宫颈癌成为女性癌症发病的第一位。

据李俊来介绍,我国乳癌大多发生在工作和劳动的关键年龄,其防治工作一直颇受医务界重视,各类诊疗技术不断出新。紧跟形势和学术前沿,李俊来从2007年到现在先后开展了很多新技术和新业务,如乳腺超声造影、乳腺3维超声、动态光学成像、B-CAD辅助乳腺诊断、标准化自动乳腺筛查超声系统、萤火虫技术、血氧成像、热层析成像、弹性成像、超声引导下乳腺病灶的活检、未能触及病灶的导丝定位、乳腺囊肿的抽液硬化治疗、乳腺脓肿的抽液注药治疗、乳腺良性病灶的微创旋切治疗、乳腺纤维腺瘤的HIFU治疗、乳腺癌的微波治疗前的实验研究等。可以说,李俊来在乳腺超声方面的项目开发上堪称我国医院之最,发表相关论文40余篇,其中有5篇内容属国内首次报道,以副主编和编委出版专著8部,参与获奖6次,对我国乳腺疾病的诊治工作做出了很大贡献,2013年他还被医院评为“百位名医”培育对象。

近年来国家对乳腺疾病日渐重视,2008年3月由卫生部组织、中国抗癌协会和天津医科大学承办的“中央转移支付地方乳腺癌筛查项目”启动,由理事长郝希山院士主持。李俊来作为本项目乳腺超声组组长在大会上作了“规范乳腺癌普查流程,提高超声检查诊断水平”的报告,会后整理的报告内容以专家论坛的形式发表在《中华医学超声》杂志上。在对城市妇女的筛查项目结束后,卫生部继续对我国农村适龄妇女进行乳腺癌筛查,李俊来作为其中之一负责为全国各地乳腺超声进行专业技术的规范化培训和资格考核。该项工作成绩得到了国家卫生部和各地政府卫生部门的肯定和赞许,2009年李俊来获得了北京市级的奖励,目前工作仍在进行中。2008年9月,“国际乳腺论坛暨女性影像进展”在美国著名城市芝加哥举行,李俊来作为大陆华人首次在这一国际高级别的乳腺超声专业学术会上作报告,演讲的题目是“中国乳腺超声现状和乳腺癌筛查”,与会者纷纷前来就超声在乳腺影像诊断和筛查技术中的地位交换意见。这次会议以后,李俊来把代表乳腺微创旋切的最新技术“Encor”首次引入国内,并在医院首先开展,效果显著,技术团队两千余例的应用经验发表scl论文近10篇,2011年获医院医疗成果一等奖。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做一名合格的医生不容易,不仅要不断学习跟上科学步伐,还要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和突破,李俊来对此深有体会。响应总医院以建设一流“研究型”医院的奋斗目标,李俊来将科研基础研究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他承担了多项国家和军队科研项目,其中2012年获科技部重大科学仪器开发项目“热层析分析仪的研发与应用”的课题“肿瘤生长与代谢产热的热层析新方法研究”,预期通过功能学和形态学双重信息对临床早期乳腺癌得以发现和检出;2013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乳腺癌剪切波弹性模量差异的病理基础研究”,预期通过微观病理认识恶性肿瘤产生硬度的原因;2011年获得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乳腺超声影像库的建立和自动识别系统的研发”,2009年获得军队专项保健“下肢静脉血栓风险预测临床量化研究”。随着李俊来在学术高度和深度方面的进展,也有效地促进了科室的临床治疗水平。

第2篇:超声主治医师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基地;课程建设

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课程思政是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是深入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精神的重要任务,也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保障。课程思政不是具体的一门或一类教学课程,也不是某一类教学活动,它是一种教学体系,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相结合,形成协同效应,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做好课程思政必须在立德树人教育要求的指引下做好顶层设计,探讨课程思政的体系构建和实施步骤。

1筑牢课堂阵地,推动理论创新融入专业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学生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水平培养的重要保障。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为坚持“立德树人、德才兼修”,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的人才培养观,提升学生岗位核心技能的水平和综合素养,要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课程建设中。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

1.1寓课程思政于课程标准的建设中,提升课程建设的质量

始终树立课程标准是教学实施的航标与准绳,舍此难有优质的教学质量可言的理念[2-3]。2017年根据教育部全国卫生职业教育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工作安排,利用医学影像技术分委会组织高等职业院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建设调研工作的机遇,集全国11个省市21位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育专家、行(企)业专家的集体智慧,历时3个多月对国内25个省市89所医院(三级医院47所、二级医院27所、一级医院15所)及19所本科和高职高专院校进行了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就业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行业岗位转型升级趋势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能力的新需求及学校教育的专业现状进行广泛调研[4],共获得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放射、磁共振、核医学、超声检查技术四大核心岗位学生专业素质、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要求8大项561个小项数据,研究结论提示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主要工作岗位职业能力的总体需求及其变化中,优秀的专业素质,包括职业道德、职业诚信、心理素质、服务态度、人际沟通等职业素质已上升为第一评价要素。同时结合此次新冠肺炎防疫中钟南山院士、陈薇院士及无数逆行而上的医务人员、普通群众的先进事迹,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课程标准建设中。将“立德树人、德技兼修”的理念及不同的思政要素融入课程标准建设中,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和质量监控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1.2以教材建设为抓手

深刻理解“教材是教学的基本依据和基础资源,也是反映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新要求载体”的内涵。坚持行业专家主导、院校合作的教材开发机制,目前主编的《超声诊断学》《超声检查技术》《超声设备及检查技术》教材分别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和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双方合作确保教材编写切实反映职业岗位能力标准,对接临床操作流程,符合医院用人需求[5]。坚持贴近岗位、服务学生、引领学习、强化思政的教材编写原则,将《中国超声诊断60周年历史回顾》《海上影像百年辉煌》《医学与人文交响曲》等专著及思政教材中行业专家服务祖国、献身医学事业的优秀事迹与呼唤医学人文精神回归的医者精神融于教材内容中,强化教材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取向;坚持课程标准引领、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为指导的内容取舍标准,将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建设调研工作中获得的材料充分融入教材编写内容中,很好地体现了职业性、技术性、实践性的岗位任职特征。

1.3以思政教学案例为载体

课程思政注重在专业知识的传授中强调价值引领,推进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融合。将上海健康医学院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比武近百篇比赛资料的案例融入专业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成绩评定中,使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将素质教育、理想信念、人文关怀等思政教育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中,强化课堂育人功能。

1.4以创新教学方法为突破,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成效

充分利用互联网、多媒体、实践基地等社会资源,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虚拟仿真全覆盖。推广案例教学、社会实践教学、互动讨论教学,不断丰富教学形式。加强与学生暑期社会下乡送医送教、防病健康教育宣讲贯通;与大学生社会实践“小橘子”品牌活动贯通;与学生党建工作贯通,发现培养优秀大学生,以“三贯通”融入“三全育人”大格局。录制完成一批紧扣课程思政主题的微课视频,使学生能更好地拓展思维、独立思考,充分调动其参与兴趣,多维度营造良好的大思政课堂。

2弘扬中国精神,构建思政教学基地资源

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强调课堂教学主渠道育人的基础上,挖掘思政教育资源,创建课程思政实践教学基地,将思想引领和知识、技能传授有机融合,构建课堂育人和实践育人的大思政环境,形成教育合力。

2.1以“立德树人、行医育德”为主要标准,遴选实践教学基地(见图1)

选择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作为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程思政实践教学基地,该院超声医学科终身教授周永昌主任是中国超声医学诊断奠基人、中国超声医学教育家、中国超声名医大师。一代代六院超声人始终践行“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立德树人、行医育德”,为超声医学人才培养及全国超声医学事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学生在那里学习掌握规范的超声检查操作方法和流程,提升岗位胜任力,同时在基地的工作中接受价值观的教育,培养自己的家国情怀和服务患者的工作担当。

2.2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德才兼修”育人的主要目的,进一步挖掘职业精神的内涵,并内化成为学生的医学素养

学校教师与六院超声科医师积极开展交流研讨,挖掘专业课程思政元素,共同开发思政案例、制订课程思政实践评价标准,加强医者仁心教育,培养医技工匠精神,将学生培养成为“心中有患者、岗位有奉献、操作有标准”的医者,将“立德树人、德才兼修”的育人观根植于心,践行于行。

3抓好理论武装,提高教师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强调“高校要明确所有课程的育人要素和责任,推动每一位专业课老师制定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做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增强专业教师授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推动专业课教师自觉地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以教育者先受教育的理念为切入点,开展“教、研、评、学、导”的师资培养,将课程思政教育纳入新教师培训、在岗培训、师德师风和教学能力培训,按照“四有好老师”标准,不断增强师资队伍育人能力,使教师真正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3.1重视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

开展“以老带新”系列活动,从如何上好一堂课、如何备课等多方面引导青年教师开展教学。培养青年教师既要把课备好,把专业知识讲清楚、讲明白,也要认识到专业课的教学过程是育人过程,不断以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标准来要求自己,养德修身,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

3.2加强思政教育工作研究

通过劳模采访、基地实践与调研、社会志愿者服务、院校集体备课、教师试讲、示范授课等方式,探讨开展课程思政的方式方法。立足课程作为学科专业发展的基础地位,建设示范课程,从育人维度实现思政寓课程、课程融思政,发掘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通过示范课程的引领,指导其他专业教师开展课程思政。

3.3强调学习教育

为实现课程思政的进一步发展,学校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明确教师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增强思想认同,使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真学、真懂、真信,真正领悟到国家提出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强调理论武装,教师通过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等相关文件的学习,明确课程思政融入素质教育、理想信念、职业道德教育的要求。

4强化组织保障,建立健全保障机制

4.1建立组织保障体系

学校成立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小组及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办公室,统筹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工作并开展各项管理及监督工作。

4.2完善教师评价及管理制度

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6]。评价原则是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提高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质量,将育人置于首位。评价方式采用校院两级评价,重视同行评价及学生评价。评价制度围绕校课程思政评价指标开展,学院制定课程思政制度,严格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等。

4.3建立实践基地制度保障体系

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机制及制度保障条例,实行基地主任负责制,直接负责学生课程思政教育的医院临床见习、实习及专题讲座等,例如宣讲中国超声医学诊断奠基人周永昌教授行医立德70年,一生在平凡岗位无私奉献的精神,勉励继承周永昌教授“一要爱病人、二要有技术”的人生信念,做一个对超声医学事业发展有用的人。教育引导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职业素养。

4.4建立报道推介制度

强化价值引导,专人负责优秀学生、优秀教师的特别报道,加强微信平台、学院网站等宣传阵地的建设。

5探索评价机制,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的评价体系

课程思政最终要落到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发展上。课程育人是系统性活动,本研究围绕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教师队伍、育人阵地、学生评估和保障措施的“五层次”及培养方案、课程体系、队伍建设等13个方面,构建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专业教师的立德树人能力,详见表1。

第3篇:超声主治医师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超声诊断;教学方法;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有相当部分医生集中在基层医疗机构,如二级以下医院及部分县(区)二级医院、社区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等,他们承担着重要的医疗任务。但是由于地域不同,医疗知识更新途径有限,医疗技术、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相对落后,特别是一些偏远山区及西部地区形势更为严峻,有些甚至根本得不到岗前培训及岗后继续教育。这些因素往往使得基层医疗队伍水平停滞不前,难以满足当地老百姓的医疗服务需求,迫使老百姓有病不得不前往医疗水平较发达城市,是造成普通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政府医改意见中,关于加强医药卫生队伍建设规划和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临床教学医院在心脏及大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超声心动图学是针对心脏和大血管疾病的诊断技术,是循环系统疾病影像诊断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超声诊断专科医师,作者承担着大量针对临床医学生和基层进修医师的教学任务,结合多年的临床带教,对如何使超声心动图教学结合临床,融会贯通,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和提高基层进修医师在本专业领域诊断水平进行探讨。

一、基础教学

超声诊断学作为一门影像学科,其作用是为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信息。帮助临床医生及时做出准确的临床诊断,尽早制定治疗方案,减少病人痛苦。超声诊断是为临床医生服务的,那么就需要尽可能全面地了解临床诊断的相关知识。

首先,基层来进修学习的医师应牢固掌握解剖学知识。超声诊断是以系统解剖、局部解剖和断面解剖为基础,观察心脏的位置、大小、形态及功能等方面,熟悉掌握与断面解剖相对应的正常心脏超声切面图。目前临床广泛使用的超声图像是二维图像,需要通过人脑对连续断面的图像组合才能获得脏器的完整立体形态,这需要检查人员有一定的空间想像力,而空间想像力需要以丰富的解剖知识为基础。

其次,学习和掌握各种心脏和大血管疾病的病理改变特点。根据超声图像反映的心脏结构和功能表现的特点,判断心脏是否有病变及病变的特征情况,作出初步诊断和鉴别诊断。

二、手法教学

操作手法在心脏超声诊断中起很重要的作用,手法决定图像的质量,决定能否提供足够的信息量支持诊断。在实践工作中,对于同一个病人,由于操作医师手法不一致,得到的切面就不一致,就会造成诊断意见的差别,甚至会导致误诊及漏诊。

首先,在教学中强调常规标准切面的显示,如四腔心切面必须横平竖直即二尖瓣与三尖瓣处于同一水平,四腔与心尖处于垂直状态,而非标准切面则可导致腔室的测量出现误差,进而影响正常的诊断;短轴切面要达到“圆”,短轴圆形各点的直径等长,而斜切易导致测量室壁厚度过厚。

其次,在手法教学中始终强调对任何一位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时,应按顺序扫查各个标准扫描切面,特别是易忽略的胸骨上窝切面、剑突下切面和左室短轴的心尖部切面,养成全面、细致的扫查习惯,以对疾病的诊断提供足够的信息。如一部分房间隔缺损在胸骨旁切面由于受回声失落及多普勒效应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能显示,但剑突下切面可以减少这些干扰因素,很好地显示断端及过隔血流。而对于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若不顺序显示左室短轴心尖部切面则有可能导致漏诊。

三、多媒体教学

心脏超声诊断学是一门形态学科,它强调从观察图像的角度来认识各种病变,理解病变的发生和发展规律,从而提示疾病的本质。心脏是一个不断运动的重要器官,理解心脏的正常做功过程,必须了解和掌握心脏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反之,如果诊断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异常,需要通过对大量典型病例的动态超声图像的感性认识,包括对心脏血流动力学改变的评估,才可能对该疾病的超声诊断要点有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和掌握。利用计算机PPT形式进行部分内容的讲授,克服了单纯教师讲解的不能演示心脏结构和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动态变化的困难与盲区,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大大缩短了授课时间。多媒体技术有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思维;有助于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弥补示教病例不足的问题;有助于使复杂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正确理解和牢固掌握,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很有帮助。因此,利用多媒体在心脏超声诊断学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实现多媒体教学,首先,要求带教老师收集典型心脏疾病的超声资料,包括多种超声技术的动态和静态图像;其次,将相关的图像信息资料进行及时整理、储存、标注和备份。利用存储丰富、翔实的心脏超声诊断资源,将特殊病例通过光盘、磁盘存储后,建立了图像数据库及相应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将视频、音频、图片、录像动画、文字等信息进行有机的整合,把它应用于教学中,结合临床信息现场教学,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四、规范书写报告

规范超声心动报告的书写。书写超声心动诊断报告是心脏超声诊断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它以精准的专业术语,将正常以及异常所见如实地反映给临床。规范的超声报告是按照质量控制的要求,结合医师的临床经验,归纳总结出示范性、指导性的超声诊断报告。在书写超声诊断报告的过程中,可以学习并掌握不同疾病超声诊断的思路,这不仅是诊断的过程,更重要的是鉴别诊断的过程。在书写过程中,带教老师可以发现其中的错误以及不足,及时进行修改,可以使学生在书写报告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学习和提高。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主动看书、主动学习的动力。

五、因材施教

第4篇:超声主治医师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医学;超声影像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1-0131-02

随着医学超声影像技术不断的发展,超声造影、三维超声、弹性成像、腔内超声、介入超声、超声靶向诊断与治疗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使超声影像成为一种全新的诊疗学科,与外科学、肿瘤学、微创医学等学科联系越来越紧密,在临床诊断及治疗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由于临床对超声检查的依赖性越来越高,以及诊断范畴拓宽,导致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在大幅上升。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才能更好地适应医学超声影像技术发展和专业学科的发展,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才能很好地达到教学目的,这是从事超声影像学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课题。

一、改善超声影像学教学方法

医学超声影像学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与学生为了实现共同教学目标,完成共同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可采用教授法、谈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启发、实习等多种方法,以便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过去多采用教师教授为主的方法,教学方法比较单一,超声影像学内容学生不易接受难于理解,学习兴趣不高;当前以案例教学、研讨互动、情景模拟等方法更加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医学超声影像学的主要学习内容包含各系统、器官的理论基础和超声图像的识别,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其内在联系,不能认为课程标准要求什么教师就教什么,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学生初次接触超声图像,很难把超声图像与解剖图像之间进行联系,可视化超声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将超声图像与解剖图像之间进行概念转换,建立人体器官解剖断面图像与超声图像间的立体思维概念,改变单纯平面思维概念,帮助学生加强实践能力,促使学生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转变。为了真正体现医学超声影像学的教学特点,不断的丰富超声影像图库,插入大量的典型超声声像图、对比结构解剖图,根据教学内容适当插入简短的三维超声动态图像。因此利用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变静态为动态,变复杂为简单,变枯燥为生动,使抽象的、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为直观的、形象的、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内容。

医学超声影像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除了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必须具有丰富临床实践能力。在实践教学中采用学生一对一互动操作练习,通过自身练习来体会和学习正常声像图。对于异常超声声像图的学习,我们建立了超声图像库和可视化超声实践教学软件系统,组成超声诊断典型病例的声像图资料库,所选病例图片均按疾病分为心脏及血管、腹部、妇产、小器官等,充分利用学生第3年学习的时机,由带教老师指导学生通过软件系统调阅并查获感兴趣的病例,用于�W生示教。

二、改进超声影像学教学效果的评价

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可以从老师和学生两方面入手来评价,首先我们应明确评价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检验教学效果,制定评判标准,结合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教龄、学历、职称、成果),按照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通过学生评价、同事评价、教师自评、专家评价、领导评价等多种方式,采用纸笔评价或网络评价。对于医学超声影像学课程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价,过去多采用理论课考核成绩占100%,现使用考核形式为期末理论笔试考核成绩占70%,实践能力考核成绩占30%,包括上机动手操作、典型病例思考与分析、以及检查报告的书写完整性和规范性。

三、转变教学模式

常见教学模式类型有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高度集中型、以教育教学民主为中心的温和型、以学生为中心的松散放任型、以程序模式为主的管理型。医学超声影像学理论课内容抽象,学生不容易听懂,对超声图片的理解难度大,所以需要将超声图像与解剖图像之间进行概念转换,建立人体器官解剖断面图像与超声图像间的立体思维概念,我们通常采取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高度集中型结合以教育教学民主为中心的温和型融合教学模式。

过去采取“4+1”的教学模式,即前四年公共课、基础课以及专业课的教学,最后一年进行实习。为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结合学校总体培养方案,为使医学超声影像学教学方案更加科学、合理,依据教育教学规律及本学科教学实践,安排第七学期学生在接受理论课学习的同时,穿插性的在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实践教学,并专门配置超声诊断仪用于教学,老师可以一对一的进行教学演示和指导,学生可以随时亲自动手操作,从而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联系更加密切。

在第八、九学期实践教学实习,比传统实践教学安排提前一个学期,不仅体现了早期接触专业、早期接触临床的理念,又避免了学生考研、就业等社会因素对实习的影响,第十学期采取个性化强化培养,使学生能力和素质进一步提高。

四、加强师资建设

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师资是关键。师资力量建设应满足学科发展建设的需要;满足专业和专业特色凝练的需要;满足科研工作上水平的需要;满足提升教学质量的需要,师资力量在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过去我们师资力量薄弱,仅2―3名理论课教师,现师资队伍不断强大、结构更加完善合理。

1.加强理论课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建设,需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积极引进超声医学高学历人才,建立一支稳定的教师队伍,积极加强对教师的知识和技能培训,使其不仅具有扎实的超声医学知识,及时掌握超声医学的新技术、新方法,还要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同时要加强师风师德建设,乐于奉献、忠于职守、严谨求实、率先垂范,创造性地做好教学工作,充当教育教学改革的中流砥柱。

2.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分实验室和医院,医院工作的重点仍然是临床工作,加强与实践教学基地沟通和交流,提高实践教学基地对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充分利用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资源,努力提高实践教学基地教学的效果。

第5篇:超声主治医师工作总结范文

摘要目的:总结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89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引导下的麦默通治疗,并接受系统的临床护理,观察其效果。结果:89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发生手术针道出血5例,皮下血肿4例,经对症处理后均得到控制。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中,术前要注重健康教育,术中要有较好的全局观,术后要注意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关键词 超声;麦默通;乳腺良性肿瘤;护理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3.018

乳腺肿瘤在妇产科较为常见,女性乳腺肿瘤发病率较高,良性肿瘤中以纤维腺瘤最多,部分良性肿瘤如不及时治疗均有恶变可能[1]。采用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进行乳腺组织微创切割术,该操作在B超引导下进行,工作原理为真空负压吸引原理,具有创伤小、效果确切、术后基本不影响乳房外观的特点[2]。但由于患者对该治疗系统相对陌生,所以有必要向患者耐心讲解,以减少其顾虑和疑惑,提高配合性[3]。笔者对89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治疗,并配合系统的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2月采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治疗的89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均经超声和病理组织检查确诊,病灶肿块无粘连,活动性较好,患者均无相应的治疗禁忌。平均年龄(28.7±7.2)岁。平均病程(14.1±3.9)个月。肿瘤类型:增生瘤样变26例,纤维腺瘤63例。单侧48例,双侧41例。

1.2方法患者取仰卧位,进行常规消毒后使用超声探头探明病灶位置,在明确肿块位置后选择与其较近的位置或是乳晕周围作为手术穿刺的位置,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后穿刺,切口约3 mm,随后使用微创旋切系统对患者病灶进行扇形旋转切除,进行清理后拔出旋切刀,将穿刺口清理消毒后进行加压包扎。

2护理

2.1术前护理生理方面:(1)完善相应的术前检查,以便医护人员更为全面地掌握患者生理状态。由护士根据医嘱提醒和督导患者完成相应检查。(2)术前调理。主要从营养方面进行调理,使患者术前能有相对稳定的生理状态。由于本组患者较为年轻,无其他严重慢性基础疾病,因此药物调理的内容较少,护理人员主要从饮食和作息方面对患者予以指导。心理方面:(1)给予患者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述麦默通治疗的基本原理、手术过程、手术时间、手术效果和可能出现的不适反应等,让患者对本次拟采用的治疗有一个基本的概念。(2)心理支持。患者普遍担心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护士应多与患者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以便针对性地给予心理支持。嘱家属多陪伴患者,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注意培养患者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治疗。

2.2术中护理协助患者取仰卧位,采用局部麻醉,多功能监护仪密切监测相关指标,护士严密观察患者临床反应。在此基础上对患者主要采取以下方面的护理:(1)配合医师密切报告B超显示的肿瘤数目、位置和大小等情况,以便医师更精确操作[4]。(2)密切关注麦默通旋切系统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配合医师传递相关的手术器械,以便医师能够更顺利的操作手术。(3)密切观察患者标本平台处有无新鲜血自套管内流出[5],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4)根据患者自身意愿,采取佩戴防护镜或用纱布覆盖眼部,以避免手术操作加大患者的应激反应,同时采取聊天的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解释相关的手术操作,减轻患者的紧张感。(5)妥善保存组织标本,手术结束后在穿刺口上方用无菌纱布按压,之后采用免缝合胶布固定,敷料填充,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2.3术后护理(1)身体康复。嘱患者注意休息,适度活动上肢,但注意幅度不要太大,动作要慢,以免弹力绷带滑脱。可以采用深呼吸、听音乐、聊天等方式缓解疼痛,必要时给予镇痛药,以免剧烈疼痛影响休息。切口部位保持干燥卫生,内衣宜柔软、宽松。术后可进普通饮食,但食物要以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为主,避免进刺激性食物。(2)并发症观察。密切关注患者临床表现,增加巡视频率。注意倾听患者主诉,询问患者有无憋气、胸闷等不适症状。详细观察患者绷带周围皮肤有无皮下血肿,必要时调整绷带松紧度。查看有无绷带渗血,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必要时检查凝血功能。相关护理要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发生感染。

3结果

本组89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平均手术时间(37.2±8.6)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7±1.8)d。术后发生手术针道出血5例,给予局部穿刺抽吸后得到控制;皮下血肿4例,给予局部冷敷和使用巴曲酶后得到控制。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感染,顺利出院。

4讨论

麦默通微创手术治疗乳腺肿瘤主要是利用系统的旋切装置和负压系统,通过旋切装置切除病变组织,然后通过负压装置抽吸出来[6],其手术切口较小,一般为3 mm左右,出血少,可较好保持乳房外观。此外,由于在超声引导下,手术的靶向性和精确性高,可以在尽量减少健康组织创伤的前提下,准确地切除病灶组织,在临床上的应用较为广泛。

在围手术期的护理中,由于患者普遍相对年轻,相关的慢性基础疾病较少,因此身体调理相对容易,需要注重的是心理护理,同时患者对乳房保持美观的意愿较为强烈,也担心术后复发,因此在术前护理中要加强健康教育,让患者对麦默通微创手术治疗有所了解,减轻其心理疑虑。术中由于医师需要同时关注手术操作和超声影像,注意力高度集中,因此护士需要重点关注有无大量的术中出血,以便医师及时调整,此外,还需要对患者、医疗器械以及自身工作等有较好的全局观,以便更好地配合医师进行手术。术后虽然身体康复较为重要,但患者普遍较为年轻,一般来说不存在大的困难,需要重点注意的是相关并发症。由于在超声引导下进行手术操作,其与直观的开放手术有一定区别,因此有时难免出现误伤,导致出血和血肿等并发症,因此要重点观察绷带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本组89例患者均手术成功,虽然出现9例相关的术后并发症,但均给予对症处理后得到控制,并顺利康复。我们认为,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中,术前要注重健康教育,术中要有较好的全局观,术后要注意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是保证手术安全和顺利进行、确保患者术后尽快康复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李幸霞,程月红,赵志妹,等.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5):1372-1373.

[2]卢洪霞,吴卫群,胡艳宁,等.超声引导下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系统治疗乳腺良性肿瘤216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6):107-108.

[3]张焱,陈国庆,向家梅.Mammotome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手术配合与护理[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0,4(5):594-596.

[4]王蕾,狄华君,曹飞磷,等.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治疗乳腺良性肿瘤589例的围术期护理[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3,13(12):1159-1160.

[5]邓江波,王楚华.B超下Mammotome微创系统治疗乳腺良性肿瘤[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6):141-142.

[6]李幸霞,程月红,赵志妹,等.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术后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2,11(2):156-157.

第6篇:超声主治医师工作总结范文

 按照《云南省卫生厅办公室转发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试点评估工作的通知》(云卫医发〔2011〕1098号)文件精神,***区卫生局结合我区实际,在我区内认真进行了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试点的工作,确定了***区人民医院、金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小板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家单位为试点医疗机构,以中医康复为抓手,不断提高康复医疗服务能力。根据对照评估工作方案内容,对我区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两年来开展工作情况进行了总结,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1、***区人民医院

2012年***区人民医院主要做好康复医学科的筹建工作,包括房屋、设备、人员、经费的逐步配套。医院将门诊三楼原中医门诊和针灸门诊的重新设计装修,并新建了近70平米的康复训练厅。先后选派3人次到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康复科进修学习。配备了中药熏蒸床、理疗床、牵引床、远红外线按摩理疗床、中频治疗仪、红外线烤灯、电针仪、周林频谱仪、温热磁场振动治疗仪、TDP治疗机、激光疼痛治疗仪等设备。开展了针灸、电针、温灸、火罐、腰椎牵引、颈椎牵引、中频治疗、超短波、红外线、热磁疗、推拿、按摩、中药熏蒸、药离子导入、中药涂敷治疗康复理疗项目等。在卫生局统一安排下购买了7张电动牵引床、3台蜡疗机、2台热敷治疗机等物理治疗设备。经过一年的准备,今年区医院成立了康复医学科,现有医师4人、护士3人、治疗师3人。在医院内建立疾病早期康复介入制度。指导3家社区开展康复治疗服务和康复咨询服务。两年来门诊康复服务7860人次,住院病人61人次。

2、金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金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开展康复项目:牵引、手法复位、中药熏蒸、中频治疗、推拿、电针、火罐、放血疗法。

卫生技术人员32名,其中中医3名,没有康复专业人员。结合原有的中频,熏蒸等中药理疗康复,做好了专科优势病种的经验总结,进一步完善专科病种的诊疗规范,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继续打造好康复理疗在社区的影响力,让康复理疗成为真正的具有同等竞争力的特色专科。在两年里科室共接诊病人1250人次,收到广大患者好评,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金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有康复医疗设备:普通电脑牵引床、多功能电脑牵引床、中频治疗仪、中药熏蒸床、神灯、电针治疗仪。2012年区卫生局配备了①熏蒸治疗机一台②智能疼痛治疗仪③离子导入治疗仪④极超短波治疗仪⑤艾灸治疗机⑥电针治疗机⑦神经损伤治疗机⑧磁振热治疗仪等设备,填补医院的医疗空白,为颈腰椎等病的治疗提供了又一经济有效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疗效。

3、小板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小板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中医康复科,工作人员3名,其中中医主治医师2名,中医执业医师1名。现有设备:红外线治疗仪2台,中频治疗仪2台,超声波治疗仪1台,电麻仪2台,牵引床1张。开展的项目为中医、针灸、推拿、耳穴、艾灸、拔罐、牵引、中药导入、电疗、超声波治疗。目前重点康复人群为中风后遗症患者,主要以针灸、中药、推拿、心理治疗和偏瘫康复器帮助病人进行恢复,并总结出一套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并将经过医师系统规范治疗的康复者进行了记录,并建立了规范的档案进行管理。今年已有5位患者参与了康复管理,对康复建档者定时认真的进行随访,及时的与患者沟通,并且给与患者予有效的建议。另外,今年对脑肿瘤切除术后肢体功能障碍的一名患者进行了康复治疗,也取得了一定疗效。今年特派两名专业技术人员外出学习,提高了中心的康复水平。

二、工作中存在问题

1、康复场地不足及康复设施不全,康复专业人员缺乏。

2、针对性、系统性、实用性康复知识学习还在起步阶段,可以说针对性有了,系统性、实用性还刚刚开始。

3、由于康复体系建设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卫生部门无法单独完成,因此相关配套政策措施缺失,有利于此项工作的财政、医保、人事方面的政策措施有待出台。

4、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不成熟,还需磨合,适合双方的分工协作方式有待探索。

5、对公众的康复知识有待普及,康复医疗服务病源不明确,服务数量和质量有待提高。

6、康复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还没有显现等。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局将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力度,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突出打造技术品牌。将康复医疗体系的建设纳入我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制定相应工作规范,努力做好我区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工作。

 

 

                               ***区卫生局

第7篇:超声主治医师工作总结范文

  医院医生进修心得感悟

  为期1年的进修学习刚刚结束,我又回到了我所熟悉的工作岗位。首先要感谢医院、领导给予我这个宝贵的机会,还要感谢各位同事,因为他们的辛勤工作,使我安心完成学业。

  我进修的单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呼吸科,它是我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学科,陕西省优势医疗学科,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基层建设标兵科室,是西北地区支气管镜诊治培训中心、呼吸机培训基地。陕西省医学会呼吸结核分会主任委员单位和全军呼吸学科副主任委员单位。呼吸内科共两个病区,设有床位80张,另有过敏反应疾病研究室,肺功血气室、支气管镜室、呼吸内科重症加强病房及呼吸内科实验室。是陕西省和西北地区呼吸内科技术、设备最精良的先进单位。这儿的老师医德高尚、知识渊博、平易近人,不仅诊疗水平在国内名列前茅,而且十分重视后辈的培养,保持着强大的人才梯队,桃李遍天下。

  他们科室主任每周查房1次,三线每周查房2次。查房时感觉气氛和谐,讲求实事求是、重视循证医学证据,很多原则性的问题已达成共识,但允许不违反原则的分歧。唐都医院一向强调综合治疗,全科不定期组织有放射诊断科、病理科、外科、内科、放疗科等多学科参加的联合大查房。查房时,先由一线或进修医生报告病史;上级医生仔细阅片,分析可能诊断,进一步检查及治疗方案。这样能系统的有计划的使患者得到合理治疗,同时年轻医生了解很多相关知识。合理的综合治疗是唐都医院高诊疗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科室要发展,必须重视再教育、再学习及后备人才的培养。我参加的学术活动主要有:每周2次理论学习、治疗新进展;每周1次科内学术讨论;不定期的

  对外学术交流,包括国内外著名专家的讲课、国内外的学术会议。长期高强度、自觉的学习、交流也是他们长盛不衰的重要因素。

  我也小有收获。首先是系统学习了相关基础知识、最新的诊疗技术,全面熟练掌握了呼吸科及相关科室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熟练掌握呼吸科常规操作如胸膜腔闭式引流、胸膜活检、经超声、ct引导下经皮肺穿,基本掌握支气管镜、胸腔镜等操作要领。

  再次,各学科人员的通力协作是提高诊治水平的保证。各个科室都有技术专长,每位医生也有技术专长,才能使科室的诊疗水平得到保证。光有好的临床医生还不够,必须有先进的设备和完善的辅助检查,才能设计出理想的治疗方案。同时医院各科室间的协作也很重要,如手术科室、病理科、诊断科等。综合实力的突出,才能有诊疗高水平。

  先进的设备及技术也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在我们基层医院有许多困扰我们的难题,有了先进医疗设备及技术,会让我们迎刃而解,豁然开朗。尽管如此,常规治疗仍是最常使用的治疗手段。我觉得,依靠我院目前的技术、设备,只要能规范的、合理的运用常规技术,开展力所能及的新业务、新技术,也可以使大多数患者获得满意的疗效。

  进修体会及建议:1、科室要发展,医院要强大,在竞争的医疗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走专科化建设道路,学科门类齐全,科学在发展,学术有专攻,学科门类越分越细,必须加强各学科人才培养,必须重视再教育、再学习及后备人才的培养。

  2、医院要发展,必须要加强内科各亚科、外科各亚科、儿科、妇产科、放射科、ct室、超声室、心电图、肺功能室等各科室之间的合作,光有好的临床医生还

  医院医生进修心得感悟

  新医神经外科是全疆神经外科的带头人,全科主任医师、教授5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6人,同时在科进修医师10人左右,护理人员16人,编制床位30张,颅内肿瘤、颅底疾病、血管疾病、脊髓疾病的诊治和手术都很成熟,全疆各地患者络绎不绝,最高同时住院人数高达70人,每个角落都是加床,危重病人占一半以上,每日平均手术在两台以上,我在短暂熟悉工作环境后就参加了单独值班和收管病人,见到了很多以前只在教科书上看到的疾病,遇到疑难问题虚心向老师请教,下班后翻书查资料巩固知识,经常下班后在科室一边看书一边等急诊手术,急诊手术是提高我们动手能力的好机会。通过学习使自己对神经外科疾病有了更多认识,对以前我院的常见病又有了新的认识,对我院常见的颅脑外伤的诊断治疗及手术的精细化、熟练化及人性化有了很大提高。通过科室老师每周授课在神经系统解剖和CT、CT-A、DSA、MRI、MRA及MRV等的阅片也有了一定提高。

  本人还利用有限的进修时间完成了神经显微培训课程,毕业考核要分别完成30克小白鼠腹主动脉的端-端吻合,颈内静脉、颈总动脉端-侧吻合,另外附加难度较大的小鼠肾脏移植手术,对此学习班规定完成前两项考核即可发医学院神经显微培训证书,有能力完成三项者可获北京天坛医院颁发的yasgil亲笔签名的培训证书,手术是在显微镜下利用显微器械在直径不到一毫米的血管断端吻合6~10针,还要保证解剖和功能的完整。自培训以来三项过关率不及50%,其实肾移植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一次手术下来至少需要4个小时,这4个小时需要全神贯注,有时快结束了一针没处理好,或者手上的力道稍没掌握好血管就破了或是不通了,就可能全功尽弃,刚开始几天也做不成功一例肾移植,有时候也想放弃,但是想想觉得这次学习机会不容易,而且得到领导的关心,我不能对不起自己和辜负帮助过我的人,经常加班加点训练,在两个月内完成了三个月的培训课程,顺利的考核过关获得了天坛医院颁发的培训证书。

  本人进修期间还与新医继续教育办和护理部联系,使我科一名护士顺利进修,期间共同学习、协作,为回来提高科室工作、加强医护协作打下了基础。还从进修医院带回许多书籍资料,手术录像及最新的神经系统解剖光盘,为我科室医护人员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医院医生进修心得感悟

  进入超声医学科学习后,有以下七点让我印象深刻。

  第一,协和之“早”、协和之“忙”。早晨7点开始,门诊就出现了排长队等待诊疗的病人,医护人员也都早早到岗,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第二,学习资源丰富。教学楼胡应洲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医大图书馆都向我们开放。在图书馆经常可以看到穿着白大衣和刷手服查阅资料的医护人员。而我工作的医院就没有这么便利的资源,也就没有这种方便快捷的学习途径。

  第三,注重收集疑难病例。来协和后,我发现每个老师都有存图、随访疑难病例的习惯,而且对于特殊病史会及时查阅文献。老师们自我学习的方法也影响着我,这将有助于我今后的学习提高。

  第四,超声报告言简意赅。首先,实行病变分段描述,便于临床医生在繁忙的工作中快速获取超声信息。其次,超声提示非常谨慎。新手因为对病变认识的局限性,在异病同影的情况下,认识不到相似的超声图像会有更多的临床诊断。而协和老师们基于开阔的眼界及渊博的知识,在看到超声图像时会有更多的思考,把严谨的临床思维带进检查过程中,对于疾病的认识更充分,增加了诊断提示信息。

  第五,罕见疑难病例科内交流。协和医院的罕见疑难病例很多,在科会、读片会和病例汇报上,同一病例的诊治经验众人获益,教授的点评更是锦上添花。

  第六,老师教学意识强。协和老师们会在出诊过程中讲解疑难病例,提出启发式问题,最后耐心地引导解释进修生提的问题,这样加深了进修生的理解认识。

  第七,就诊病人医学知识比较丰富。来协和就诊的患者,多是基层医院首诊后为求进一步明确诊断而来的,甚至有一些病人是辗转了北京数个权威医院后再来协和就诊的,患者的医学知识已经在多位医师的解释下很丰富了。加上现在网络发达,病人获得医学知识更加方便。记得有一次一位乳腺病人就诊,做完检查后问她的乳腺结节属于bi-rads几类,老师告诉她是4类,她紧接着问是属于a/b/c哪类,当时我就汗颜了。病人丰富的医学知识要求医生解释时更加全面严谨,更倒逼医生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四种学习方式让进修医生全面发展

  经历过协和熔炉历练的我,对如何把握进修机会有了深刻的体会。协和超声医学科为进修医生安排了如下四种学习方式:记录岗、参观学习、上机操作岗、上机操作+记录岗。选择不同的岗位会有不同的学习经验,也需要不一样的学习技巧。

  先说记录岗。在记录岗可以学习老师对于病变的描述及判断,发现自己对于病变的描述不足之处,使自己对于病变的描述更加规范。同在记录岗的进修生们工作方式会不一样。有的.会等老师讲解,自己在旁边记录;有的会一边看图像,一边就记录了,这样等老师描述病变的时候就可以修改自己的报告了。这种情况下,如果自己的描述和老师的不一样,印象会比较深刻。当然,前提是打字速度要快,要有一定的专业基础。记录时有的老师会让进修生自己先做,老师在旁边看着,如果有什么错误,老师会指出来,并告知正确的做法。这样进修生会对报告描述和扫查方法的差异留下更深的印象,收获更大。

  其次,参观学习。通过参观学习,进修生可以紧随老师的图像变换,学习老师的扫查手法、判断思维,同时可以学习老师对于病变的描述及判断。这种学习方式的最大优点是可以自由选择,去感兴趣的老师那里多学习,但缺点就是不是自己亲自检查病人及记录,思考可能不深刻。

第8篇:超声主治医师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超声医学;学科建设;亚专业

随着超声医学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超声医学科已从早期单一的病情诊断发展成集诊断、治疗于一体并涉及生物医学工程等众多领域的医学学科。超声医学科发展涉及学科发展方向、学科亚专业分化、与临床相关科室协作、科研助推学科工作发展、人才队伍建设等内容。本文探讨了超声医学科如何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1找准自身学科发展方向

超声医学科要根据自身的人员结构、原有的基础和实力,结合临床学科发展的实际情况,列出学科主攻方向,加强优势技术建设,加快特色技术创新,不断提高诊治水平,更好地为患者和临床服务。

2进行学科亚专业分化

2.1超声医学科的发展

目前,超声医学已由静态软组织结构显示(灰阶超声1972年)发展到实时动态结构显示(实时灰阶超声1984年),再到功能显示(彩色多普勒1990年;超声造影1992年);已由单一的低频探头向高频、宽频和变频探头发展,由二维超声向三维超声、四维超声发展,结构显示更清晰、全面。随着集成电路和超细光纤的发展,超声探头小型化、微型化,腔内超声、血管内超声有了很大发展,超声影像诊断已发展到亚微结构水平。现代超声引导穿刺器械和超声引导下精细化介入性治疗得到迅速发展。超声这门新兴技术学科,既有“设备新、技术新、人员新”的三新特点,又有“技术发展快、设备更新快、理论老化快”的三大特征,同时要面对全院各个专科,知识要求面宽,但易造成医生临床知识不系统、碎片化。

2.2亚专业分化

学习新技术、开展新项目是亚专业细化的基础,每项新技术的开展都有可能分化为新的亚专业。亚专业的划分主要是促进学科向纵深发展,发挥自身专长,集中专业性人才,深入研究学科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填补医疗空白,不断扩大医疗范围,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减少超声诊治中的低水平重复,提高医疗质量,以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六个亚专业学组:妇科组、肌骨组、浅表组、腹部组、血管组、介入治疗组。亚专业建设要求:服务患者,服务临床;学习制度化,视野国际化;专科研究,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亚专业建设措施:加强基础理论系统学习:80%临床+20%本专业;技术提高:请进来,走出去,时刻保持与国际接轨;医疗行为:规范操作,规范诊断,形成制度,严格制度管理;激发和培养医务人员的创新意识:以各种方式培养专业技术人员的求知欲和创新意识,使其在医学实践中始终保持对新技术、新业务的学习渴望。

2.3亚专业学科管理

(1)架构:设组长、副组长各1名,由高年资医生担任。组员6~7名,住院医生不固定(1年轮岗),每位医生均有两个方向(一个为主、一个为辅)。(2)组长选拔:组长为亚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其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学科建设的水平和质量,因此,对学科带头人的选拔不但要求其拥有高超的专业技术水平、敏锐的科研思维和强烈的创新精神,还要看其是否具有高尚的医德、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否具有一定的领导能力。(3)亚专业管理核心:核心是组长的管理,设定医、教、研、人才培养目标,充分授权,学术方向引导,部门、学科协调给予指导和帮助。

2.4亚专业分化意义

(1)学科建设的亚专业分化,为每名医生规划一个专业方向,创造一个发挥各自特点的工作平台,使人才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满足其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学科发展与个人事业同向而行,实现“双赢”。(2)技术得到更充分的应用。目前超声现代诊疗技术,全面开展,并得到临床的广泛认可,并积极创新,形成特色优势。(3)设备利用率得到更有效的提高,把目前的仪器进行分类管理,高、中档搭配,既兼顾日常诊疗工作,又要考虑专科开展新技术所需要的平台。(4)打破论资排辈,为年资不高但掌握了新技术和新业务的人员提供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5)引进适当的科内竞争机制,人人思进取,激活内部动力和活力,进一步营造科室的学术氛围,形成一个学习型科室,使学科建设向“横的普及、纵的深入”全方位的快速发展。

3主动与临床相关科室协作

现代医学诊疗观点的转变,促进学科分化与交叉融合相协调。大型医院为适应患者的需求,逐步打破学科壁垒,整合医院内部资源,积极推进科室间有效联合。搭建重大疾病的多学科、多中心综合防治平台,不断深化重组以疾病链为纽带的学科群。比如,肿瘤治疗中心等,给超声医学科带来客观的压力。临床循证医学要求诊疗依据客观化、标准化;临床各种操作要求精准化;患者的检查要求无损伤等也给超声医学科的广泛应用带来机遇。我们的策略和措施是关注学科发展方向,主动与临床配合,体现本专业的价值,使其成为疾病诊疗团队中不可或缺的成员。

4科研助推临床工作发展

科研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科医疗技术水平综合实力最为重要的标志之一。没有坚实的科研基础,临床工作就难以有发展后劲。只有把临床工作与科研工作有机结合,切实建立科研课题来源于临床、研究成果用于临床的良性机制,才能不断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5人才队伍建设

第9篇:超声主治医师工作总结范文

——记宿松县中医院主治医师孙杨

孙杨,男,1982年4月生,中共党员,2006年7月毕业于皖南医学院医学影像专业,毕业至今一直在宿松县中医院超声科工作,并在医院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工作之余,在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工作中,他严格要求自己,时刻牢记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提升自身道德素质,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急患者之所急,将患者的需求总是放在第一位,数次获得医院“优秀医师”及“优秀党员”称号。

2006年刚来超声科时,由于人员短缺,他主动承担了所有的日常二线加班和春节加班。经常在某个熟睡的夜晚,突然电话响起,说急诊科有外伤病人需要做B超,孙杨二话没说,披衣下床就往医院赶;有时在忙完了一天的工作,准备回家时,却又接到某科室的急诊电话,说有大出血病人要做B超,孙杨只好推迟下班;有一次,孙杨准备下班和朋友相聚时,急诊电话突然响起,有一个产后大出血患者10分钟内到达,请他好会诊准备,他只好推辞掉朋友的请约,匆匆赶往办公室。有时上完夜班,又上白班,他整个人连轴转,不知不觉中,已把医院当成了自己的“家”。工作十几年来,为了科室工作,为了更好的为患者服务,他主动的将在外地的父母接到了宿松,因为工作,他已经连续十几年没有回过老家过春节了。

在日常工作中,患者在就诊时,做完B超总是会问一些问题,每当这时,他总是耐心解释,指导她们下一步该进行什么检查,使患者感到温暖,普遍反映,在宿松县中医院做B超,心里有底。由于检查的特殊性,B超检查需要憋尿的时候很多,有时一个患者需要反复做几次,但他总是不厌其烦,直到患者满意为止,从不应付了事。每次遇到疑难病例,他也亲自帮忙联系上级医院的专家,尽量替患者预约,指导患者到上级医院检查,并进行随访,患者心里踏实,他自己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记得有一天深夜,一个阴道流血,腹痛患者来医院就诊,B超确诊为宫外孕,由于该患者是一个人来的,孙杨便和医院同事一起护送该患者到妇产科,详细的跟临床医师汇报检查结果,并给患者家属打了电话,直到患者家属赶到后才离开。

还记得有一次一个剧烈腹痛的患者来做B超检查,临床医生怀疑他是胆囊结石,可是B超检查患者的胆囊是好的,没有病变。然而患者表现出的那种疼痛难忍的症状让孙杨倍感焦虑。尽管医生没有开其他的检查医嘱,但他还是静下心来详细的为患者做进一步的检查,终于发现引起患者疼痛的原因是因为临床上非常少见的疾病:腹主动脉夹层。这种疾病非常凶险,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患者就会有非常大的生命危险。他急忙联系急诊科医生,安排病人尽快转诊。正是因为转诊及时,患者最终转危为安。当患者病愈出院时,特意对他说:“真的感谢您的精确诊断,如果不是您发现了我是主动脉夹层,我可能今天就不在这里了。”

严谨的工作态度体现在认真仔细、踏踏实实地检查每一个病人。有一次,一位孕妇经孙杨检查诊断为胎儿先天性唇裂畸形,引产前,产科主任带她再次复查B超,并对她说:“你也要做好万一不是畸形的心理准备。”孙杨当时就告诉主任和病人:“没有万一,我绝对不会出错!”因为对他来说这是生命,生命是不允许有万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