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卫生年度考核个人总结范文

卫生年度考核个人总结精选(九篇)

卫生年度考核个人总结

第1篇:卫生年度考核个人总结范文

一、院长年薪组织结构

院长年薪仍然由三部分构成坚持工作业绩、经营成效、兼顾公平相结合的原则,坚持责任与利益、风险与报酬相一致的原则,坚持有利于调动院长和职工两方面积极性的原则,坚持有利于全区各乡镇卫生院协调发展的原则,结合事业单位“工改”,调整原乡镇卫生院院长年薪由基本薪金、风险薪金、奖励薪金三部分为由基本薪金、绩效薪金、奖励薪金三个部分构成。

二、调整了三部分的内涵和考核指标

原来院长年薪制中,基本薪金是院长收入的基本保障,风险薪金偏重于体现乡镇卫生院的效益,奖励薪金是促使乡镇卫生院积累而提高抗风险能力。我们尊重乡镇卫生院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乡镇卫生院筹资已经从首要任务转变成了任务之一的实际,调整院长年薪构成的内涵,以充分借助分配的杠杆作用,引导乡镇卫生院全面履行职能。

(一)为院长提供基本保障的基本薪金。基本薪金主要根据全区乡镇卫生院院长档案工资中岗位工资的平均数确定,中心乡镇卫生院、普通乡镇卫生院院长的基本薪金分别为每月700元、600元,由农村卫生事业费预算解决,不以考核结果为依据,按月发放。

(二)体现院长全面履行职能的绩效薪金。以全区乡镇卫生院职工现行档案工资总额减去岗位工资总额后的平均数作基数,根据对工作业绩指标的百分制量化考核结果确定。考核得分在70分以下的,绩效薪金为1倍;考核得分在70分以上的,按基数的1—4倍兑现绩效薪金。

一、用对核心指标进行考核的办法来考核院长工作业绩、履行职能的情况。

核心指标由三类19个组成。一类是公共卫生工作核心指标10个,即免疫规划接种调查吻合率、结核病人转诊率、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慢非病规范管理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儿童系统管理率、孕产妇住院分娩率、报告传染病发病率、食品行业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证持证率、农村家庭宴席卫生规范化管理率。二类是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核心指标4个,即卫生服务质量、基本卫生服务满意度、基本卫生服务满足度、新农合医疗服务。三类是社会卫生管理核心指标5个,即村卫生室建设情况、村卫生室人员管理情况、村卫生室药品管理情况、村卫生室新农合医疗服务管理情况。19个核心指标分别确定了分值,共100分。每年可根据工作重点调整核心指标的权重。与此同时,还设定7个扣分指标,即发生预防接种事故、发生责任性孕产妇死亡、发生重大食物中毒、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履行职责不到位、发生影响较大的医疗纠纷和医疗责任事故、违反新农合有关规定、乡镇卫生院或院长被区卫生局通报批评。扣分指标也分别给予了2-5分不等的分值。

二、改变原来对年度目标责任书、院长任期阶段目标内容进行考核

绝大部分指标依据日常工作落实情况得出结果,如免疫规划接种调查吻合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儿童系统管理率由每季度的调查结果确定,卫生服务质量由每年的两次外部评价结果确定;部分指标根据日常管理确定;只有基本卫生服务满意度、基本卫生服务满足度等少部分指标需要通过年终考核时通过问卷调查确定。采用核心指标考核,考核工作量大大减少,考核分值的随意性降低。

三是绩效薪金纳入所在乡镇卫生院的年度支出预算,年底经考核、审定后一次性兑现。

第2篇:卫生年度考核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新医改 乡镇卫生院 绩效考核 指标体系

2009年3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出台,重点加强五项工作的建设,其中,强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即明确了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责和义务。乡镇卫生院作为我国农村卫生保健的核心,是乡村公共卫生的枢纽,在农村卫生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乡镇卫生院的绩效考核和质量改进问题,也就能抓住农村卫生改革和发展工作的重点。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是指运用运筹学和数理统计等方法,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对照统一的考核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性和定量对比评价,对卫生院一定经营时期的经营业绩和效益,做出准确、公正和客观的综合考核。但当前对于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标准不统一,且各地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人口及疾病发生发展等存在较大差距,已有的考核指标不适合应用于本省。因此,本文试图从投入与产出方面建立考核指标,规范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标准,以期建立一套适用于偏远地区的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一、绩效考核框架的构想

查阅文献获知,目前,国内对于绩效考核的研究较多,但是没有一个具有普遍适用的指标考核体系,考核指标较多,内容较为繁杂,大多是以赋予权重后综合评价。并且,在我国经历了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后,乡镇卫生院的重要功能体现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方面,特别是在乡村一体化管理发展趋势下,乡镇卫生院的绩效考核更应该结合已有的实际情况,因地因时,制作适用于不同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根据国家新医改农村卫生相关政策及乡镇卫生院“六位一体功能”定位,结合已有研究结果,期望以一种较为简单合理的、具有普适性的、便于实际操作的方式对乡镇卫生院进行绩效考核,以节省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因此,本指标体系建立在国家对乡镇卫生院的公益性定位,将所有政府拨款、业务收入、固定资产等投入与其公共服务、基本医疗等产出作比较,在一定区域、一定范围内进行绩效考核评价。通过初步建立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框架,经过反复咨询相关的专家、学者的意见,广泛收集反映乡镇卫生院绩效的指标,组建一系列指标体系,包括7项二级指标:投入、产出,28项三级指标进行筛选,确立最终的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二、研究方法

1.拟定指标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在已有的研究结果基础上,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根据乡镇卫生院“六位一体”功能定位,结合投入与产出基本理论,采用德尔菲法反复咨询卫生管理领域相关专家、学者的意见,同时与卫生相关行政部门领导座谈,初步构建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指标框架,即2项一级指标、7项二级指标、28项三级指标,以此作为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指标筛选的基础。根据指标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及数据收集的可得性,设计《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咨询表》,由乡镇卫生院负责人、乡镇卫生院相关人员及有关专家填写。

2.筛选指标

将所收集数据录入统计软件SPSS 17.0,并运用相关方法进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筛选指标时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利用界值法,即包括变异系数、等级和、算术均数、满分比等进行指标的筛选,即分别计算每个指标重要性、可得性的变异系数、算术均数、满分比、等级和,以此综合确定指标是否纳入。对绩效考核指标进行量化评价标准为:“该指标的可得性”结果用“是,否”表示,赋值为1分,2分;“该指标的重要性”结果用“非常不重要,不重要,一般,重要,非常重要”表示,赋值为1分,2分,3分,4分,5分。

三、结果

1.绩效考核指标筛选

重要性等级和界值为:各项指标总分在165~33分,指标的总分按60%界定,112.2分以上作为指标的纳入标准。变异系数界值为:得分低于0.51作为纳入标准。计算均数界值为:得分高于2.89作为纳入标准。满分比界值为:大于60%以上作为纳入标准。规定满足以上三个或三个以上界值标准的指标应纳入指标体系。

可得性等级和界值为:各项指标总分在33~66分,指标的总分按60%界定,52.8分以下作为指标的纳入标准。变异系数界值为:得分低于0.51作为纳入标准。计算均数界值为:得分低于1.2作为纳入标准。满分比界值为:大于60%以上作为纳入标准。规定满足以上3个或3个以上界值标准的指标应纳入考核指标体系,具体见表1。

表1 绩效考核指标筛选情况

重要性 可得性

变异系数 等级和 均数 满分比 结果 变异系数 等级和 均数 满分比 结果

A11人员经费 0.106 141 4.27 27.3 0.169 34 1.03 97

A12公共卫生 0.134 124 3.76 3 0.357 46 1.39 60.6

A13医疗业务 0.109 142 4.3 30.3 0.36 45 1.36 63.6

A14其他 0.144 125 3.79 6.1 0 66 2 0

A21接受的捐赠及项目经费 0.236 141 4.27 63.6 0.357 46 1.39 60.6

A31上年度机构收入 0.336 136 4.12 69.7 0.36 45 1.36 63.6

A32上年度机构支出 0.27 140 4.24 66.7 0.36 45 1.36 63.6

A33开展各种活动人员奖金及劳务支出 0.171 152 4.61 69.7 0.247 58 1.76 24.2

A41房屋固定资产总值 0.268 148 4.48 81.8 0.343 40 1.21 78.8

A42设备固定资产总值 0.324 131 3.97 57.6 0.36 44 1.33 66.7

B11年门急诊总人次数 0.094 138 4.18 18.2 0.228 35 1.06 93.9

B12年出诊服务人次数 0.169 119 3.61 6.1 0.153 63 1.91 9.1

B13年院前急救人次数 0.127 146 4.42 45.5 0.357 46 1.39 60.6

B14年住出院总人次 0.149 143 4.33 42.4 0.357 46 1.39 60.6

B15年手术人次数 0.45 107 3.24 33.3 0.153 63 1.91 9.1

B16年化验总人次数 0.391 130 3.94 57.6 0.298 54 1.64 36.4

B17年辅助检查总人次数 0.347 130 3.94 48.5 0.153 63 1.91 9.1

B18平均住院天数 0.319 127 3.85 33.3 0.356 42 1.27 72.7

B21年疫苗接种总人次数 0.145 151 4.58 63.6 0.351 41 1.24 75.8

B22儿童保健人次数 0.18 144 4.36 51.5 0.343 40 1.21 78.8

B23孕产妇系统管理服务人次数 0.112 144 4.36 36.4 0.351 41 1.24 75.8

B24健康教育服务人次数 0.149 148 4.48 57.6 0.296 37 1.12 87.9

B25慢性病患者管理服务人次数 0.091 157 4.76 75.8 0.351 41 1.24 75.8

B26慢病新建健康档案人次数 0.138 154 4.67 75.8 0.332 39 1.18 81.8

B31计划免疫下乡工作人日数 0.121 159 4.82 90.9 0.153 63 1.91 9.1

B32健康宣传工作人日数 0.199 150 4.55 72.7 0.036 45 1.36 63.6

B33卫生信息收集分析报告工作人日数 0.121 159 4.82 90.9 0.261 57 1.73 27.3

B34完成政府指令非卫生工作人日数 0.266 129 3.91 42.4 0.318 52 1.58 42.4

备注:结果显示“ ”的为纳入指标体系,未标示的指标被淘汰。

2.确立最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利用重要性和可得性对28项指标进行筛选,最终产生了完整的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2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19个三级指标,见表2。

表2 乡镇卫生院最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A投入 A1财政投入 A11 人员经费(人员工资)

A12公共卫生投入(不含人员工资)

A13医疗业务投入(不含人员工资)

A2社会投入 A21接受的捐赠及项目经费

A3机构上年结余投入 A31上年度机构收入(医疗和其他收入)

A32上年度机构支出(医疗和其他支出)

A4固定资产投入 A41房屋固定资产总值

A42设备固定资产总值

B产出 B1基本医疗产出 B11年门(急)诊总人次数

B13年院前急救人次数

B14年住(出)院总人次

B18平均住院天数

B2公共卫生服务产出 B21年疫苗接种总人次数

B22儿童保健人次数

B23孕产妇系统管理服务人次数

B24健康教育服务人次数

B25慢性病患者管理服务人次数

B26慢病新建健康档案人次数

B3社会服务与管理服务产出 B31健康宣传(讲座)工作人日数

四、讨论

1.建立的指标体系科学性、可操作性较强

目前国内开展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的系统研究较少,缺乏完善的、可操作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有不少学者通过研究,建立了一系列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但指标内容较多,各类考核指标体系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如有从技术效率、质量、配置效率、公平性以及满意度五个方面,选用13项指标对乡镇卫生院绩效进行考核,也有从效率、效果和服务质量入手进行指标体系的构建,虽然其具有较多的创新之处,但是考核指标体系存在考核内容不是很明确、指标体系过于繁杂,实际操作较困难。一些地区在建立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时,一级和二级指标都比较明确,但是三级指标几乎有很多的细则组成,导致实际要考核的项目偏多,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指标过于复杂。不仅增加了考核的工作量,对于贵州这样的偏远地区操作性不大,而且大多数乡镇卫生院为了应付考核,比较容易出现造假的情况。

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根据新医改的相关政策要求及乡镇卫生院“六位一体”功能,根据本省实际情况,在咨询相关专家、学者、卫生管理领导的意见的基础之上,以投入与产出为理论基础,充分考虑乡镇卫生院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运用相关定性研究方法,如德尔菲法、专家咨询法等在构建绩效考核基本框架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三级指标体系,覆盖面较广,体现了乡镇卫生院的主要活动即基本医疗服务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同时在满足考核目的的前提下,筛选考核指标时,以其重要性和可得性作为判断标准,采用界值法,最终形成了包括2项一级指标即投入、产出,7项二级指标和19项三级指标的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根据所筛选的指标,收集相关数据,计算产出/投入,得出相应的比值,从而对乡镇卫生院工作效果进行排序,得到绩效考核结果。该指标体系较为清晰,且所有指标在现有政策条件下都能从常规的报表中取得,可操作性较强,方法较简单,方便基层操作。根据排名先后顺序确定优、差,奖罚分明,利于提高基层卫生机构工作积极性,更好地评估乡镇卫生院绩效的整体水平,并且还可以观察到各项具体指标的绩效状况,为卫生院实行科学的职工绩效工资奠定基础。

2.指标体系应随着实际工作的全面展开而不断变更和完善

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工作是一项常规性的、连续的工作,而评价其工作成绩的指标除了前文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外,还应包括满意度指标。群众满意度是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贯穿乡镇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的整个过程,是群众是否真正受益的体现。在本指标体系中未单独列出,而将其作为考核乡镇卫生院服务质量的实时动态监测指标,有利于适时调整工作,更好地为群众服务。而在指标筛选过程中几项在卫生服务工作中比较重要的指标最终被剔除,如计划免疫下乡工作人日数,是因为目前乡镇卫生院人员配置不合理,公共卫生人员只占较少比例,在实际工作中,计划免疫下乡工作较困难。当然,随着新医改的深入进行,乡镇卫生院各项工作的不断完善和展开,其评价标准也不应该一成不变、墨守成规。绩效考核指标应该不断地更新、完善,特别是一些重要工作应该尽快开展,真正落实新医改的农村卫生政策。

参考文献

[1]雷瑞杰,高建民,钱玉燕.基本型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指标探讨——以陕西省眉金县渠镇中心卫生院为例[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1):18-19

[2]林振平,陈志,钱东福等.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建设的实证分析——以江苏省连云港市为例[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43):110-114

[3]熊巨洋,张亮,陈迎春等.乡镇卫生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08,27(5):85-87

[4]熊巨洋.农村地区乡镇卫生院绩效评价研究[D].湖北:华中科技大学,2008

[5]毛立坡.四川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示范机构评估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7

[6]胡鹏飞.广州地区乡镇卫生院资源配置与绩效评价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2008

[7]王文.四川省乡镇卫生院绩效影响因素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7

第3篇:卫生年度考核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卫生服务;绩效考核;分配制度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全国各地卫生医疗机构都进行了改革,尤其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得到了很多的经验,但是也发现了一些问题[1]。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的绩效考核和分配制度的改革上要遵循公平公正多劳多得奖罚分明的原则,来稳定基层医疗卫生对我调动积极性,提高卫生服务质量。我们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的绩效考核和分配制度改革进行了探索和实践,现报道如下。

1 绩效考核机制的建立和分配制度改革实践

群众或者组织来按照某种程序或者步骤去完成工作或者计划,期望达到所预期的结果的一种能力叫做绩效[2]。考核这种工作或者计划的过程和其效果就称为绩效考核。我们的绩效考核和分配制度改革,在不一样的岗位有不一样的考核内容和方法;绩效考核应该处在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中,保证绩效考核结果的准确性。通过绩效考核结果实现多劳多得奖罚分明的原则,对于关键岗位职劳大的工作人员适当提高收入。

选取有经验的社区工作人员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社区工作人员分析社区卫生服务的现状找出重要的绩效考核指标。初步选取指标后,在结合社区的卫生评审原则进行补充和修改,完成最初的绩效考核指标。然后就是要将初定的绩效考核指标做成问卷的形式发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由工作人员对绩效考核指标进行选定,对于选择率小于50%的进行修改或者删除。进行评定选择的社区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检验人员、管理人员、后勤人员,他们都对自己负责的社区卫生服务如工作职责、服务范围等充分了解,这些工作人员必须能够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上进行评定。最终制定出了绩效考核指标的类别和内容,如表1。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是按照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但是仅仅按照工作数量来决定收入是片面的,也要考虑到工作的质量和群众对于工作人员的满意程度去评定收入情况和考核效果。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满意度调查窗口,对于患者的表扬或者是投诉定期告知给所有的工作人员;每隔3个月开展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座谈会,听听患者对卫生服务中心有什么意见和需求,对工作进行完善。对于各科室不合理的开支和消耗,在当月的绩效工资中扣除。在绩效分配上面,先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分配各个科室的绩效工资总额,然后根据科室各个工作人员平时的工作量工作难易程度和工作完成情况进一步进行分配,真正的做到多劳多得和各个工作人员之间的公正,使分配的更加合理,能促进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更好的为社区居民服务,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社区医疗环境[3]。

2 绩效考核和分配制度改革产生的效果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的绩效考核和分配改革后,使医疗人员更好的服务于广大群众,更努力的提供医疗服务 治疗,把人民群众的方便放到第1位,把精力放在完善服务和提供群众身体素质上[4]。以前,中心的奖金是按照医疗收入的多少还有岗位的不同而分配的,因为没有收入就没有奖金,这势必造成了很多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和公共卫生工作因为医疗收入低得不到重视,工作人员待遇低。绩效考核和分配制度改革后,绩效奖金的多少来源于不取决于医疗收入的多少,中心可以通过各项考核指标,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得到了属于自己劳动价值。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也有时间和心情更好的让社区居民享受到了人性化的服务,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使用药合理,明显降低了医疗费用,缓解了群众看病贵看病难得问题。

中心通过积极探索绩效管理,不断完善绩效考核标准,提高了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促进了社区卫生工作的发展。我中心实施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的绩效考核和分配制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2013年平均满意度为98%,比2011年平均满意度87.9%增长10.1%。2013年累计门急诊92145人次,比改革前的2010年63 119人次增长48.56%;次均费用118.06元,比改革前的204.13元降低42.16%;单处方费用99.12元,比去年同期141.92元降低30.16%。3~9个月新建健康档案数为11521份,比改革前的2010年增长162.24%,预防接种和儿童体检人数比以前增长了32.24%。可以说中心的各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和公共卫生工作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3 讨论

当前的绩效奖金分配制度还存在很多问题,首先,由于目前中心绩效考核奖金总量的多少取决于在编人员的数量,而不是真正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量的多少,所以,社区卫生服务的绩效考核和分配制度改革还是不能真正客观公正的体现多劳多得,奖勤罚懒的精神和目的。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采取"以岗定责、以责定量、以量定分、以分定薪"的科学方法、检验标准和操作程序,依据评价结果发放工资、奖金(绩效工资)建立以岗位责任为重点,以绩效考核为核心的分配模式, 并计算出分值进行绩效工资的分配,对考核未达标者,扣发相应数额的绩效工资。但目前有些岗位、有些工作人员还不太适应新的绩效奖金分配原则,在改革初期会遇到很多阻力和困难,经常有一些职工会"闹事",单位为了和谐维稳,往往让这个绩效奖金分配政策难免有点差强人意。同时,社区卫生服务的绩效考核和分配制度改革实施以来,有一些考核指标已经不在适合现在的情况,需要进行改进和调整。我们需要在实施绩效考核和分配制度改革的过程中,认真总结之前的工作经验和教训,广泛听取在一线的工作人员的建议,对考核指标进行完善,保证卫生服务各项工作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

参考文献:

[1]张力,潘小红,张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建立的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5):400-402,405.

[2]韩,冯亿,刘向红,等.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绩效考核与分配制度对社区卫生机构激励的效果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71-74.

[3].潍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考核与分配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上海医药,2013,34(20):16-18.

第4篇:卫生年度考核个人总结范文

xx乡卫生院于去年9月正式实施基层医改,全面落实医改工作任务,管理体制回归了公益性,实行了全员聘用制,建立了体现绩效的考核机制和收入分配机制,全面实行了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零差率销售,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进一步加强。截至目前,本院网上采购药品共计xx万元,药品直接让利患者xx万余元。去年9月至今,门诊xxxxxxx人次,住院人次 xxx人,业务收入xxxx万元,门诊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0%,住院病人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5%,业务收入总量已较上年同期下降约60万元。

医改以来,我们的工作主要突出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强化管理,确保卫生院规范良好运行

基层医改后,县财政给予人员支出保障,卫生院的工作重心已从“保吃饭”向“保规范”转移,我们不再为“吃得上饭”范愁,摆在我们面前的突出问题是如何履行好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两个基本”的职能。为此,我们着力于规范管理,以确保卫生院的良好运行。

一是抓建章立制。我们结合实际,制定了《xx乡卫生院医护管理制度》、《xx乡卫生院考勤及奖惩制度》、《xx乡卫生院职工绩效工资考核实施办法》、《xx乡卫生院职工绩效考核细则》等一系列制度,利用制度来规范管理,使得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从而建立起卫生院良好运行的长效机制。

二是抓责任落实。从院班子成员到科室再到每一位职工,我们层层明确了各自的年度工作目标和责任,并于年初,由卫生院与各科室、科室与职工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形成了院班子抓科室负责人、科室负责人抓每位职工的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通过明确责任,工作放权,我院领导班子及中层干部切实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推动了工作的落实。

三是抓工作规范。我们坚持定期例会、监督检查、医疗质量检查制度,分析存在问题,部署本周工作,并及时传达上级会议和有关文件精神。每月组织一次全体职工会议,以会代训举行业务学习,介绍医疗卫生方面的新知识、新动向,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通报卫生院收支、职工绩效考核、监督检查结果、医疗质量检查结果等方面工作情况,从而促进了工作规范。

二、强化考核,确保卫生院各项工作的“绩”和“效”

考核是促进工作落实的保证措施。我们通过严格的绩效考核,将绩效考核结果与职工的工资挂钩,进一步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推进了卫生院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

一是明确考核内容。我们将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和数量以及收入和支出指标核定到各科室,各科室再分解到每位职工,做到考核指标量化、细化,可操作性强,使得人人有任务,人人有压力。

二是确定考核办法。我院对职工的绩效考核,每天职工进行自考并记录,每周监察监督组进行督查自考情况,每月有考核结果,结果公示后无异议将作为兑现职工奖励性绩效工资的依据。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发放体现优劳优酬、多劳多得,对不同的岗位依据技术含量、责任风险、劳动强度等确定不同的分配系数,再按照考核得分和分配系数核定其绩效工资。

三是严格兑现奖惩。我们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制定了多项奖惩办法,如,值班、加班、误餐给予补助,出满勤、卫生清洁,给予满勤额外加分,兼职人员给兼职补助,科室负责人给职务补助,等等以经济奖惩促进了职工的行为规范。

三、强化监管,大力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

村卫生室是农村卫生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的网底,是基层医改的一项内容,也是卫生院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如何调动村医的积极性?如何使村医服从卫生院管理?如何规范村医行为?为此,我们做了大量工作。

一是建立了包干负责制。我院成立了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委员会,主任由院长担任,防保专职站长任办公室主任,为具体负责人,抽调了卫生院3名骨干人员分别担任组长,将全乡13个卫生室分成3个组,包保负责各组村卫生室的日常监管工作,委员会成员每月对村卫生室进行一次督查,监督村卫生室各项工作的落实,解决村卫生室在一体化管理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指导村卫生室开展工作。

二是实行绩效考核。我们制定了村卫生室的绩效考核办法,对村卫生室下达了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任务指标,每月进行一次督查,半年一次绩效考核,绩效考核结果与下发财政补助经费挂钩。我县对村卫生室的补助经费是在省补助每1200人口8000元的基础上,县财政再补4000元,平均到每个村医,每月人均近1000元。此项经费对村医还是有一定的吸引力的。我们对村卫生室主要考核门诊人次、医疗质量管理、药品管理、财务管理、门诊统筹以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完成情况,考核分数90分及以上,全额拨付补助经费。

三是严格督查监管。我们制定了村卫生室的各项管理制度,并与绩效考核挂钩。我们要求每月5日前,村卫生室需把当月公共卫生服务完成情况的各项数据报送至卫生院防保站,迟报一天,扣除当月绩效得分5%,以此类推。对医疗服务工作:处方要求规范,每张均要有分类收费金额注明,并附有发票;门诊登记要齐全,注明患者的联系电话;抗生素二联及以上联用处方百分比不超过10%,超过的扣分;消毒登记要齐全,缺项及不登记的均扣分。对村卫生室的财务管理,卫生院对其设置总账及收支、明细账,村卫生室设立现金日记账和往来账户,村卫生室收支账目每月统一卫生院、经济实行独立核算,采取“三查、三看、二核对”的办法,即:查规章制度、查医生处方、查购药票据、看登记表册、看药品台账、看收费票据、核对库存实物、核对就诊病人,监督村卫生室药品采购和零差率销售情况,对违规行为坚决纠正。

存在的问题:

三、分配问题 特殊人才待遇得不到体现,人心浮动。因我院临床一线人才部分为医改前自聘人员,业务能力相对较强,尤其是热门专业如:麻醉、骨、外科临床等,医改后只拿见习工资,待遇大幅下降,不足合肥市民营医院待遇的一半,导致部分人才辞职。

四、院长支配权过小,绩效考核方案可操作性不强,收入距离无法拉大,职工积极性得不到有效调动,吃大锅饭现象无法遏制。

五、管理、监督力度不够,本人因管理水平有限,监督机制不够健全,又人才缺乏,本人大多时间充当一线人员,对部分职工串岗、脱岗缺少监管,对旷工、违规违章人员处罚落实不能到位,导致一些规章制度形同虚设。

第5篇:卫生年度考核个人总结范文

【摘要】目的 对襄州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进行绩效考核,综合分析并总结实施经验,提出政策建议和方法。方法 采用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方法,对襄州区各镇级和区级医疗机构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19个乡镇卫生院,考评为合格的7个,考评为基本合格的7个,考评为不合格的5个。结论 实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能够全面、客观、科学评价开展公共卫生服务情况,为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内涵建设提供依据。

【关键词】公共卫生服务  绩效考评  分析

        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湖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办法(试行)》和《襄州区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方案》的要求,2010年10月11日至26日,区卫生局和区财政局组织考核组按计划对全区各镇级和区级医疗机构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情况,对各镇卫生院、区直各有关医疗单位2009-2010年度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情况,进行了现场考核。

        1  对象和方法

        1.1考评对象及方法

        本次参与考核单位共19家卫生院。每个卫生院抽查2个卫生室。主要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随机访谈、问卷调查、询问、电话核实等方式对各单位公共卫生任务落实情况进行考评。

        1.2考评内容

        1.2.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等9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等数量和质量情况。

        1.2.2考评结果评价 绩效考核结果分为3个等次,考评分值200000分(折合为70分,含70分)以上为合格,,1000000-20000000分为(折合60-69分)为基本合格,1000000分(折合为60分)以下为不合格。

        2  结果

        各镇(编号1-19)的综合考评结果见表1,全区编号19、15.6、17、4的考评等次为“不合格”,编号为3、8、10、1、14、18、12的考评等次为“基本合格”,其余各镇的考核等次均为合格。其中,编号为5、16、2、9的乡镇得分超过了90分,编号为13、11、7的乡镇得分不足80分.。见表1。

        3  讨论

        襄州区2009-2010年按照15元/人标准,其中国家补助9元,省补助2元,地方补助4元,总计投入1034万元,实施政府购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保证经费使用效益,加强绩效考核是非常重要的管理环节。

        3.1目前在公共卫生服务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3.1.1对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重要性缺乏认识  一是相当部分单位的领导、特别是院长对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重要性、紧迫性、长期性缺乏认识,没有采取必要措施,组织人员开展项目工作。个别院长甚至基本未过问项目工作。二是对项目工作缺乏计划性,采取的措施具有很大的临时性。

        3.1.2专职公共卫生人员少,专业素质差  一些卫生院仍没有把公共卫生摆在重要位置,没有安排必要的人员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人员存在年龄老化、素质偏差问题,很多公共卫生人员是滥竽充数,导致无法完成基本的公共卫生工作。

        3.1.3工作机制不健全 一是标准化公共卫生科建设未到位,职责不清,也缺乏管理;二是卫生院没有很好的履行组织计划,人员培训、督查等方面职责;三是未发挥村卫生室在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中的作用,不清楚村卫生室应承担的项目具体工作,如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重点人群健康管理等必须由村卫生室为主完成的项目工作,也由卫生院包办,结果是根本无法完成好;四是没有建立完整的镇村考核与奖惩制度,未能充分发挥镇村公共卫生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1.4公共卫生人员待遇偏低  重临床、轻公卫的思想仍普遍存在。有些卫生院仍未将公共卫生科视为主要业务科室,工资待遇比单位其他业务人员相差悬殊,有的甚至未得到基本保障,严重挫伤了公共卫生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2对策与建议

        (1)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提高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举措,是看得见、能拿到的蛋糕,是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卫生院的主要职能之一。因此,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要深刻认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重要意义和现实性,主动创造条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保证,特别是要认真做好标准化公共卫生科建设,保证公共卫生人员到位,进一步抓好公共卫生工作管理。

       (2)进一步加强对项目实施工作的督导管理,认真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进一步加强督导考核,今后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疾病预防控制项目和妇幼保健项目工作的考核,都分别由疾控中心和妇幼保健院具体实施,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项目考核有卫生局基妇科实施,每季开展一次考核,并兑现部分项目经费,同时作为年度总考核的重要依据。各镇卫生院要充分发挥村卫生室在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的作用,将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慢性病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等,适宜卫生室开展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以卫生室为主开展,卫生院给予协助,同时要加强对村卫生室督导考核,及时兑现相应经费。

        (3)强化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抓好基层卫生人员岗位培训,重点加强全科医学知识、社区护理、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等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基层卫生人员业务技能,夯实公共卫生服务的基础。严格执行项目服务规范,健全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为全区居民提供优质公共卫生服务。

        (4)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要加强社会宣传,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向群众宣传免费服务项目,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营造群众理解支持、积极参与项目工作的良好氛围,推动项目工作深入开展。

        (5)做好补缺补差工作。对这次考核提出的问题,各单位要组织专班制定整改措施,现时整改。

        总之,加强公共卫生服务的绩效评估,是对公共卫生服务成效的反映和评价,将有利于促进和深化公共卫生服务改革,引导和规范公共卫生服务行为[1]。充分利用绩效考核指标杠杆作用,对当前居民迫切需要的、政府高度关注的工作要在评估指标权重上重点倾斜,更好地发挥政府的宏观指导作用,保证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有序和高效地推进。

        表1  2010年慢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总得分统计表 

        

第6篇:卫生年度考核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 绩效工资; 考核; 分配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23.097

2010年卫生部在公共卫生事业单位推行绩效工资改革,建立绩效工资考核体系是落实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的有效措施,是推动血站改革和提高服务质量、血液安全的有效保证。在绩效工资改革过程中,本站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包括绩效规划、绩效实施、绩效考核、绩效反馈等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实施情况报告如下。

1 绩效规划

1.1 绩效工资实施范围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规定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包括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从2009年10月1日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1.2 绩效工资总量与水平 公共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由相当于单位工作人员上年度12月份基本工资的额度和规范后的津贴补贴构成。绩效工资水平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卫生部门按照与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的原则核定,同时综合考虑单位类别、人员结构、岗位设置、事业发展、经济来源等因素,联合制定本地区公共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在此总量内,单位主管部门核定所属单位的绩效工资总量。

1.3 绩效工资的组成 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两部分,基础性绩效工资一般按月发放,主要体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岗位职责等因素,占绩效工资的70%。奖励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工作量和实际贡献等因素,根据考核结果发放,奖励性绩效占30%。

2 岗位设置

2.1 基础性绩效工资的分配按岗位职责、职称层次和上级核定的标准一般按月随工资发放。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结合单位实有在编人员情况,核准单位设置岗位总量89名。按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17个等次,核定相应的绩效工资标准,作为基础性绩效工资的发放依据。详细设岗情况见表1。

表1 岗位类别及等级设置

2.2 编制岗位说明书 对全站岗位进行职能、职权划分,对岗位职责和要求进行详细描述,为了操作和管理,组织各科主任结合本科室业务性质、质量体系要求、职责任务、操作流程,分专业、等级编写,一岗一书。

2.3 竞聘上岗 严格按照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以不低于国家规定的基本条件公开招聘、竞聘上岗,被聘用到相应岗位的人员,享受该岗位的工资待遇,参与该岗位的绩效工资分配。新取得高一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人员,被聘用到相应岗位后,方可享受该岗位的相应待遇。

3 绩效实施

3.1 制定考核方案和分配办法 针对不同的岗位设定岗位系数,岗位系数的设定主要考虑职务、职称、工作环境、责任风险、劳动强度、技术含量等要素,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贡献的工作人员倾斜,各岗位之间的岗位系数适当拉开距离。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血站绩效工资综合目标考核方案。具体测算办法为,一个岗位系数平时奖励性绩效工资(用W表示)的计算:W=全站每月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即30%部分总和)/全站岗位系数总和。各科室每月绩效工资实发数额(用∑表示)的计算:∑=科室岗位系数总和×岗位系数工资额×月考核得分数。核定出不同的标准在制定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方案。

3.2 绩效考核  本站根据不同科室、不同岗位、不同层次人员的工作特点,制定了详细的绩效工资考核方案,实行百分考核制和站、科两级考核制。成立血站考核领导小组,所有科主任均为领导小组成员。由办公室、业务科负责平时考核,每月5日之前(节假日顺延)对各科室上月工作进行全面考核,将得分情况汇总后报财务科发放。绩效工资的发放也以科室为单位,这样可以较好地把员工个人的业绩、部门业绩有机地相结合,从而加强了内部分配的竞争和激励作用。单位根据绩效考核的结果将绩效工资分配至科室,科室根据对员工的个人考核结果发放至个人,这一分配模式是建立在综合目标考核基础上,结合责任风险、技术含量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的一种方案[1],在增加竞争力的同时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更便于科室工作的开展与管理。

3.3 绩效反馈 绩效考核是对员工劳动付出的准确评价,又是绩效工资发放的依据,建立一套系统的规范的程序和方法对员工在采供血服务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能力、业绩和不足的评价体系,在实施过程中坚持优绩优酬、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的原则,对事不对人,将考核结果及时反馈到科室主任和员工,以利于他们自我调整、自我改进。对在绩效考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分析、研究对策、寻求解决的办法,不断改进提高、考核方案不断补充完善。

4 讨论

绩效工资改革关系着医务人员的切身利益,也关系着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成败,医务人员是支持赞同、积极参与,还是被动接受、消极应对,会对公共卫生事业单位改革进程产生截然不同的后果。因此,各地在制定政策尤其是核定绩效工资标准时,要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消费水平、平均工资水平等综合因素,制定合理的标准,让医务人员的付出得到相应的报酬,既引入竞争机制,又不打击职工的积极性。

岗位设置是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工作,是落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的迫切要求,是绩效工资发放的重要依据,通过建立岗位管理制度和人员聘用制度,创新管理体制,转换用人机制,整合人才资源,凝聚优秀人才,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调动单位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单位事业的发展。从总体上看,本站在岗位管理基础上,实行绩效考核和绩效工资分配一年来,方案合理,考核及时,考核结果使用公平,通过绩效考核进一步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工作的潜力[2]。绩效考核发挥了良好的监督促进作用,增强了职工的责任心和积极性,服务质量、医德医风显著提高。目前绩效考核已形成制度化,员工达成了共识,收到了满意的效果。但在合理设岗和考核细节方面仍有待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补充完善。

参考文献

[1] 杨惠,丁烯.绩效评估与医院管理[J].现代预防医学,2005,32(6):667-669.

第7篇:卫生年度考核个人总结范文

一、实施范围

(一)单位范围

由县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设立,按独立事业单位管理,经批准执行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

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包括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包括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服务机构。

(二)人员范围

上述单位中,年10月1日及以后在编的正式工作人员(年9月30日及以前已达离退休年龄未按干部管理权限批准留任的人员除外)。

二、实施时间

我县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从年10月1日起实施绩效工资。

三、清理核查津贴补贴

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与规范津贴补贴结合进行。全面清理核查在国家统一规定的津贴补贴之外发放的津贴补贴和奖金,摸清收入来源、支出去向、账户情况和津贴补贴实际发放水平,坚决取消资金来源不合法、不合规的项目。具体工作按照中共市委办公厅、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纪委等单位<关于做好事业单位津贴补贴清理核查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渝委办﹝)30号)执行。

四、绩效工资总量和水平的核定

(一)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由相当于单位工作人员上年度12月份基本工资额度和规范后的津贴补贴水平构成。

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绩效工资水平,由县人力社保局、县财政局按照与我县事业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的原则核定。

(二)县人力社保局、县财政局综合考虑单位类别、人员结构、岗位设置、事业发展、经费来源等因素,核定本级政府有关部门所属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总量。在县人力社保局、县财政局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单位主管部门根据所属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社会公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绩效考核情况、综合考虑人员构成、事业发展、岗位设置等因素,核定所属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总量,并报县人力社保局、县财政局备案。

(三)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核定绩效工资后,原则上当年不作调整。确因机构、人员和工作任务发生重大变化等特殊情况需要调整的,单位主管部门须报县人力社保局、县财政局批准。

(四)县人力社保局、县财政局结合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财政状况、物价水平等情况,适时调整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水平。

五、绩效工资的分配

(一)绩效工资由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构成

1.基础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我县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岗位职责、社会公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等因素,占绩效工资总量的60%,在考核的基础上按月发放。基础性绩效工资由县人力社保局、县财政局按照岗位层次分别确定标准,其中:体现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岗位职责和社会公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四因素各占基础性绩效工资的25%。

单位主要领导和工作人员的基础性绩效工资中,体现岗位职责和社会公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部分应根据考核结果发放。其中,考核结果为称职及以上等次的,基础性绩效工资全额兑现;考核结果为基本称职等次的,体现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水平的部分全额兑现,体现岗位职责和社会公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部分按50%扣减;考核结果为不称职等次的,体现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水平的部分全额兑现,体现岗位职责和社会公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部分全部扣减。

2.奖励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工作量和实际贡献等因素。由各单位在考核的基础上确定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分配方式和办法。各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奖励性绩效工资中设立综合目标考核奖励、特殊人才津贴等项目。其中,特殊人才津贴的设立应按照《县卫生局关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设立特殊人才津贴项目的管理办法》执行。

(二)充分发挥绩效工资分配的激励导向作用

1.县卫生局、县人口计生委要结合我县实际制定绩效考核办法,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加强对所属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内部考核的指导。绩效考核办法要符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方向,突出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公益性质,既要体现基本公共服务或基本医疗服务任务的功能定位,又要体现社会公益目标任务完成的质量与水平、患者满意度、居民健康改善状况等。县卫生局、县人口计生委在制定绩效考核办法时,应对工作人员事假、病假、延长产假、受处分、处罚等期间,以及年度考核确定为基本合格、不合格等次后如何发放绩效工资(含基础性绩效工资)等问题,作明确规定。

2.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要完善内部考核制度,根据专业技术、管理、工勤等岗位的不同特点,实行分类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在分配中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成绩和贡献的工作人员倾斜。其中,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内部绩效工资分配,应向承担疾病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与救治、环境恶劣的现场(实验室)工作等任务的岗位倾斜;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内部的绩效工资分配,应向承担公共卫生服务和临床一线工作任务的岗位倾斜。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制定内部绩效工资分配办法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职工意见。分配办法由事业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后,报主管部门批准,并在本单位公开。

(三)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主要领导的基础性绩效工资,按我县统一规定的标准执行;奖励性绩效工资,由主管部门在县人力社保、财政部门核定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内,根据对主要领导的考核结果统筹确定,不再参加单位内部奖励性绩效工资的考核与分配。单位主要领导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水平可高于本单位工作人员奖励性绩效工资平均水平,并保持适当差距。

六、相关政策

(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监察部财政部人事部审计署关于严肃纪律加强公务员工资管理的通知〉的通知》(厅字〔2005〕10号)下发前,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发放的改革性补贴,符合规定标准和范围的暂时保留,不纳入绩效工资,另行规范。在规范办法出台前,一律不得出台新的改革性补贴项目、提高现有改革性补贴项目的标准和扩大发放范围。

(二)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按原市人事局《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中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渝人发〔〕144号)规定,暂按绝对额保留的原工资构成中津贴比例高出30%部分(不含特殊岗位原工资构成比例提高部分),纳入单位绩效工资总量,按本单位绩效工资分配办法执行,不再另行发放。

(三)在实施绩效工资的同时,对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发放补贴,标准由县人力社保局、县财政局确定。绩效工资不作为计发退休费的基数。

(四)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和向离退休人员发放补贴后,不再执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关于对暂未实行绩效工资的事业单位中自荐津补贴水平较低人员实行过渡性不同的通知》(渝人社发〔〕46号)。

(五)实施绩效工资和向退休人员发放补贴后,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不得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和确定的补贴标准外自行发放任何津贴补贴或奖金,不得违反规定的程序和办法进行分配。对违反政策规定的,坚决予以纠正,并进行严肃处理。

七、经费保障与财政管理

(一)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和向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发放补贴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全额安排,由县财政全额负担。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所需经费按“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的办法由县级财政适当补助。

(二)要规范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专业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按照规定取得的收入,应上缴财政的要全部按照国库集中收缴制度规定及时足额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

(三)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应专款专用,分账核算。具体发放方式按照县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执行。基础性绩效工资按月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经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审核后,由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根据绩效考核情况划入个人工资银行账户。

八、组织实施

(一)全县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由县政府统一领导,县财政局、县人力社保局、县卫生局、县人口计生委具体组织实施。

(二)县卫生局、县人口计生委根据本实施意见制定所属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及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办法,报县人力社保局、县财政局批准后实施。

(三)隶属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生殖健康服务站实施绩效工资由县人口计生委负责。

九、工作要求

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是党中央、国务院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出发,经过反复研究作出的推动整个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配合医药卫生体制的重大决策,直接涉及到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广大职工的切实利益,全县各级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稳妥实施。

(一)各相关职能部门要统筹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与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和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及时研究和妥善处理实施中出现的问题,确保绩效工资平稳实施。

第8篇:卫生年度考核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新医改;乡镇卫生院;绩效管理

1乡镇卫生院绩效管理的必要性

(1)近年来,海盐县卫生事业稳步提升,推行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提升县镇医疗资源共享,提升基层服务能力,乡镇卫生院要精打细算,强化绩效管理,只有将本单位的门急诊量、出院病人数、服务人口、人均费用、公共卫生工作完成情况等结合起来,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绩效分配方案,才有可能真正发挥绩效考核在单位中的作用,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机制。(2)实施乡镇卫生院绩效管理是基本要求,海盐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011年已全部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利润缺口很大,基层补偿机制改革实行购买服务,财政补助与单位服务当量相挂钩,打破了原有公共卫生服务补助形式,这迫切要求我们建立绩效管理分配制度。(3)实施乡镇卫生院绩效管理势在必行,目前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有所下降,业务骨干流失,门诊人次虽有所增加,但住院病人减少。实行药品采购“两票制”后,药品流通环节有所改变,中草药利润也将进一步减少,卫生院创收能力有所减少,坚持按岗取酬、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显得尤为重要。

2海盐县绩效工资管理取得的成绩

海盐县卫计系统于2010年1月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经过七年多集中核算,进一步统一核算口径,规范全县卫计系统会计核算行为;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管理会计报账程序;根据县卫计局《关于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考核分配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各单位实际,制定各单位的绩效分配方案,卫计局每年对各单位进行绩效考核,并制定考核内容及要求,各单位对绩效分配方案逐年进行调整并贯彻执行。在日常工作中,卫生核算中心根据卫计局关于严格控制绩效工资发放总额的要求,对所有单位的绩效工资实施情况进行监测,按月或按季给单位负责人发送关于单位绩效工资执行情况和其个人绩效工资发放情况的短信,以便卫生院领导可以及时掌握单位及个人的绩效工资发放情况,年底对每个单位进行绩效总量控制,防止超额超标发放。海盐县卫计系统开展绩效审计,通过乡镇卫生院离任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对绩效工资管理进一步规范,使内部审计不仅仅注重单位的经济指标情况,更要注重单位绩效计算和发放情况,在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要求单位限期整改,审计组人员对整改情况进行监督。

3绩效工资执行时存在的问题

(1)实际发放与绩效分配方案有不符情况,有些单位发放社区绩效时计算过程与分配有较大偏差;有些岗位绩效工资制定过于笼统,不利于提高个别科室员工的积极性。如:财务科、办公室、后勤科室参照平均计算,甚至有些单位参照公共卫生科计算;绩效工资由管理会计计算,经会计核算中心审核后发放,虽然一再强调要按绩效分配方案进行计算发放,但某些卫生院为了平衡收入,进行宏观调控;部分单位领导发放绩效薪酬时,采取每月预发,年底清算的办法;部分单位虽制定分配方案考核指标,但实际未体现,也有实际执行已调整但方案未修正;有些卫生院只拿权重较小的绩效工资进行分配,难以真正体现出“绩效”二字,势必会造成“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大锅饭状态,与绩效体制改革背道而驰。(2)以收支结余为导向的核算分配体系根深蒂固,个别卫生院为片面增加业务收入,仍然按收入和检查开单计算作为奖励性绩效,未体现多劳多得的绩效分配理念。如:按业务收入(剔除药品及卫生材料收入)一定比例提成奖励,涉及开单提成,“大处方”依然存在,导致科室和个人为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没有真正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3)卫生院发放绩效考核奖时一般实行总量控制,虽然每年可能会略有增长,但每月发放时绩效总量是不变的,导致部分科室做多做少一个样,有时甚至会出现这个月业务做多了,反而绩效考核奖拿少了。举个例子:一名医生门诊数量比上年增加10%,另一名医生门诊数量增加5%,该科室门诊数量比上年增长7%,那么可能出现的情况是第一名医生的绩效考核奖会增加,而另一名医生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第二名医生业务量虽然增加了,但增幅没有超过该科室平均增长速度,就会少拿绩效考核奖,这会挫伤一线医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4)服务质量、群众满意度没有真正考核,从而使考核往往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效果。卫生院绩效分配方案明确规定,服务质量、群众满意度作为绩效考核的一个方面,但有些单位实际操作时,由考核小组打分确定,这是我们不愿看到的现象,这里由谁考核很重要,如“护士长”考核得分高低,则由护士、病人说了算;而“医生”主要是为病人治病,所以“医生”考核得分高低,则直接与看病数量、质量及病人满意度有关;个别单位有群众满意度考核分值,而没有设置群众满意度投票箱,显然这是虚假考核资料;个别单位没有定期考核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等。

4对做好卫生院绩效考核工作的几点建议

(1)加强领导,成立绩效考核领导小组。卫生院制定本单位绩效分配方案时,应综合考虑单位实际情况,以服务质量、服务数量和服务对象满意度为核心,以单位近三年业务收入、职工薪酬为基础资料,经领导班子人员及考核小组讨论,制定适合本单位的绩效分配方案,并加以贯彻落实,实际发放奖励性绩效与分配方案不一致时,应及时调整绩效分配方案。(2)进一步细化和完善绩效分配方案。由于卫生院绩效管理工作起步较晚,目前所定的考核标准有些是套用兄弟单位绩效考核指标,指标内容设计过于简单、笼统,考核标准有待进一步提高和深入研究,我们绩效总量是固定的,但每月的绩效发放不应该是固定不变,应根据医生、护士及各科室的服务数量、质量及综合考核得分确定每月的绩效发放金额;我们应该对关键指标进行量化,制定项目标化工作当量,在绩效分配方案中予以体现,由过去只关注创收转变为对完成本科室工作目标任务的关心,从而提高工作效率。(3)进一步完善考核方法:①深入实际,进行动态考核,考核小组成员必须熟悉具体考核内容及相关指标,绩效考核不能过于简化,考核形式不重要,关键是考核内容,我们要将日常考核、综合考核及群众满意度相结合;②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尽量让群众多参与进来。(4)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绩效考核离不开科学、有效的工作数据支持,由于绩效考核指标较多,数据上报时统计口径不一,数据的正确性有待商榷,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海盐县区域HIS的优势,设计一套完整绩效考核软件,统计出绩效管理常用的一些指标数据,这既节省了人力,又大大提高了数据统计的准确性与时效性。(5)卫生核算分中心要强化监管措施,积极探索事先控制方式。会计核算中心人员应遵守主管部门及财政部门政策规定的前提下,加强对绩效考核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理会文件精神,严控核算单位绩效总量控制,对月绩效发放较多的卫生院,应提前警示,防止超发现象发生,平时通过业务培训、检查指导等形式,规范绩效计算和发放。实践证明,实行绩效管理,就是要将卫生院各医疗行为进行量化,真正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绩效管理模式,才能提升卫生院的管理水平,最大限度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进而促进海盐县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健,孔晓妹,张忠英.在岗位管理基础上实施全员绩效考核的体会[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8(4).

第9篇:卫生年度考核个人总结范文

袁贵山

(2011年6月29日)

根据本次院长培训要求,现将肥东县张集乡卫生院基层医改工作实施进展和医疗卫生服务与管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张集乡共13个行政村,其中本辖9个村,2万余人口。乡卫生院占地面积50600平方米,医疗用房1390平方米,总资产300万元,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13所,卫生院开设病床22张,编制人员20人,实际在岗职工17人,近三年,卫生院平均年业务收入240万元。

张集乡卫生院于去年9月正式实施基层医改,全面落实医改工作任务,管理体制回归了公益性,实行了全员聘用制,建立了体现绩效的考核机制和收入分配机制,全面实行了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零差率销售,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进一步加强。截至目前,本院网上采购药品共计63万元,药品直接让利患者37万余元。去年9月至今,门诊11000人次,住院人次 510人,业务收入144.2万元,门诊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0%,住院病人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5%,业务收入总量已较上年同期下降约60万元。

医改以来,我们的工作主要突出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强化管理,确保卫生院规范良好运行

基层医改后,县财政给予人员支出保障,卫生院的工作重心已从“保吃饭”向“保规范”转移,我们不再为“吃得上饭”范愁,摆在我们面前的突出问题是如何履行好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两个基本”的职能。为此,我们着力于规范管理,以确保卫生院的良好运行。

一是抓建章立制。我们结合实际,制定了《张集乡卫生院医护管理制度》、《张集乡卫生院考勤及奖惩制度》、《张集乡卫生院职工绩效工资考核实施办法》、《张集乡卫生院职工绩效考核细则》等一系列制度,利用制度来规范管理,使得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从而建立起卫生院良好运行的长效机制。

二是抓责任落实。从院班子成员到科室再到每一位职工,我们层层明确了各自的年度工作目标和责任,并于年初,由卫生院与各科室、科室与职工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形成了院班子抓科室负责人、科室负责人抓每位职工的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通过明确责任,工作放权,我院领导班子及中层干部切实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推动了工作的落实。

三是抓工作规范。我们坚持定期例会、监督检查、医疗质量检查制度,分析存在问题,部署本周工作,并及时传达上级会议和有关文件精神。每月组织一次全体职工会议,以会代训举行业务学习,介绍医疗卫生方面的新知识、新动向,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通报卫生院收支、职工绩效考核、监督检查结果、医疗质量检查结果等方面工作情况,从而促进了工作规范。

二、强化考核,确保卫生院各项工作的“绩”和“效”

考核是促进工作落实的保证措施。我们通过严格的绩效考核,将绩效考核结果与职工的工资挂钩,进一步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推进了卫生院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

一是明确考核内容。我们将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和数量以及收入和支出指标核定到各科室,各科室再分解到每位职工,做到考核指标量化、细化,可操作性强,使得人人有任务,人人有压力。

二是确定考核办法。我院对职工的绩效考核,每天职工进行自考并记录,每周监察监督组进行督查自考情况,每月有考核结果,结果公示后无异议将作为兑现职工奖励性绩效工资的依据。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发放体现优劳优酬、多劳多得,对不同的岗位依据技术含量、责任风险、劳动强度等确定不同的分配系数,再按照考核得分和分配系数核定其绩效工资。

三是严格兑现奖惩。我们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制定了多项奖惩办法,如,值班、加班、误餐给予补助,出满勤、卫生清洁,给予满勤额外加分,兼职人员给兼职补助,科室负责人给职务补助,等等以经济奖惩促进了职工的行为规范。

三、强化监管,大力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

村卫生室是农村卫生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的网底,是基层医改的一项内容,也是卫生院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如何调动村医的积极性?如何使村医服从卫生院管理?如何规范村医行为?为此,我们做了大量工作。

一是建立了包干负责制。我院成立了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委员会,主任由院长担任,防保专职站长任办公室主任,为具体负责人,抽调了卫生院3名骨干人员分别担任组长,将全乡13个卫生室分成3个组,包保负责各组村卫生室的日常监管工作,委员会成员每月对村卫生室进行一次督查,监督村卫生室各项工作的落实,解决村卫生室在一体化管理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指导村卫生室开展工作。

二是实行绩效考核。我们制定了村卫生室的绩效考核办法,对村卫生室下达了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任务指标,每月进行一次督查,半年一次绩效考核,绩效考核结果与下发财政补助经费挂钩。我县对村卫生室的补助经费是在省补助每1200人口8000元的基础上,县财政再补4000元,平均到每个村医,每月人均近1000元。此项经费对村医还是有一定的吸引力的。我们对村卫生室主要考核门诊人次、医疗质量管理、药品管理、财务管理、门诊统筹以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完成情况,考核分数90分及以上,全额拨付补助经费。

三是严格督查监管。我们制定了村卫生室的各项管理制度,并与绩效考核挂钩。我们要求每月5日前,村卫生室需把当月公共卫生服务完成情况的各项数据报送至卫生院防保站,迟报一天,扣除当月绩效得分5%,以此类推。对医疗服务工作:处方要求规范,每张均要有分类收费金额注明,并附有发票;门诊登记要齐全,注明患者的联系电话;抗生素二联及以上联用处方百分比不超过10%,超过的扣分;消毒登记要齐全,缺项及不登记的均扣分。对村卫生室的财务管理,卫生院对其设置总账及收支、明细账,村卫生室设立现金日记账和往来账户,村卫生室收支账目每月统一卫生院、经济实行独立核算,采取“三查、三看、二核对”的办法,即:查规章制度、查医生处方、查购药票据、看登记表册、看药品台账、看收费票据、核对库存实物、核对就诊病人,监督村卫生室药品采购和零差率销售情况,对违规行为坚决纠正。

存在的问题:

一、债务问题 由于08年新建乡卫生院,留下了200多万元的债务,其中170万元为借贷,每年要承担近20万元的利息,新医改后,取消药品加成,收入锐减,靠业务收入已无法偿还这笔债务,严重制约了卫生院的发展,甚至影响了各项业务的正常运转。

二、人才问题 人员少、工作量大,我院在医改前实际在岗人员数达31人,其中临床10人,护理7人,住院病人平均80人次/月左右,门诊1000人次/月左右,月均收入20万元以上,医改后编制总数为20人,分流11人,辞职3人,其中从事临床只剩4人,护理3人,而门诊及住院病人数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公共卫生项目任务在逐渐增加,导致部分医护人员人均负荷量增加近一倍,我院自医改以来所有在岗人员基本没有休息日和节假日,特别是护士甚至需要连续加班几个昼夜,在突击公共卫生时,因人手不足,只得关闭部分科室。

三、分配问题 特殊人才待遇得不到体现,人心浮动。因我院临床一线人才部分为医改前自聘人员,业务能力相对较强,尤其是热门专业如:医学专用、骨、外科临床等,医改后只拿见习工资,待遇大幅下降,不足合肥市民营医院待遇的一半,导致部分人才辞职。

四、院长支配权过小,绩效考核方案可操作性不强,收入距离无法拉大,职工积极性得不到有效调动,吃大锅饭现象无法遏制。

五、管理、监督力度不够,本人因管理水平有限,监督机制不够健全,又人才缺乏,本人大多时间充当一线人员,对部分职工串岗、脱岗缺少监管,对旷工、违规违章人员处罚落实不能到位,导致一些规章制度形同虚设。

以上主观问题我们将加大力度进行整改,逐渐克服,客观问题恳请各位领导能否带到相关会议上,对医改政策进行再深化,为乡镇卫生院院长指明方向,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