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语文教育硕士论文范文

语文教育硕士论文精选(九篇)

语文教育硕士论文

第1篇:语文教育硕士论文范文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们看到,一方面大多数教育硕士很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在校学习期间刻苦努力,注意多方面提升自己,而另一方面教学的实际效果并不乐观,他们的学习多处于忙碌而盲目的“拿学分”状态,对实际教学的反思帮助很小。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硕士培养工作的深入开展。究其原因虽有多种,但课程设置的合理与否特别需要探讨。从教育硕士的学习状态、论文水平等方面来考虑,对课程设置的调整已经到了十分迫切的地步。

问题一:外语课程比重偏大,且应用性不强

在我国教育硕士课程设置计划表中,外语课的比重显得十分突出,开设学期为两学期,学习时数为160学时,占到了整个课时数的21%。作为研究生教育,要求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是无可厚非的,但在课程教学实施中,并没有突显出这门课程的应用性,更难以体现对教育硕士提出的“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的外语要求。尤其是第一学期,学生们把大量的学习时间放在英语上,学习的唯一目的就是通过考试。带着这种生怕过不去的担心忧虑,在专业课上似听非听的状态,必然会影响其专业课的学习,这对于仅有一学年脱产学习宝贵时间的教育硕士来说,时间与效率效果反差太大。

问题二:课程理论灌输多,针对实践研究少

教育硕士是带着一线教学中的许许多多困惑来学习的,他们渴望的课程是问题解决型的。“源自实践,高于实践”,这应该是课程设置的出发点。对比美、英及我国香港地区的教育硕士课程设置,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在教育理论课程与技能、方法类课程的设置上与我国有着明显的差别。比如,英国教育学位课程中,无论哪一学科方向,均没有单设诸如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一类的教育理论课程,而是将这些原理、规律、方法技术等基础知识有机地结合到了其他所有的课程之中。我国教育硕士从培养目的来看,需要更多关注的应是其教学实践的反思能力和教学技能的理论完善,因为教育硕士是从实践中来,还要回到实践中去。当然,理论学习是非常必要的,但脱离实际教学实践的理论学习并不都适合他们的具体情况。如果以为我们的课程越讲理论越解渴,就会偏离他们的实际情况,所以我们应该增加针对实践的研究性课程以适应实践需要。

问题三:学科交叉课程存在不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尤其是在初中阶段具体设计了文理科综合课程“科学”和综合课程“历史与社会”,以及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设计了综合的“艺术”课程。这样的背景对实施此类课程的教师提出了学科知识上的更高要求,即需要这些教师具备学科交叉的知识结构。对于以现任中小学教师为培养对象的教育硕士课程,在课程设置中提供一些学科交叉课程,帮助其获取在进行实际教学中所需的交叉学科知识,反映基础教育中这种变化的需要,是应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忽视这种需要,必会在课程设置的完整性上存在不足。

问题四:课题研究及论文撰写中存在误区

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在《关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标准的规定》中指出:教育硕士的论文“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要运用现代教育基本理论和学科教学或教育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结合所学专业对基础教育改革与中小学教学、教育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策略或方法”。在我们接触到的教育硕士学位论文中,有一部分偏重于理论性研究,而不是从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出发,他们丢掉了自己的优势,还以为如此研究才能显示深度;还有一部分论文缺乏理论性,如同教学经验总结。另外,由于平时缺乏教学研究和论文写作经验,论文格式、结构等不太规范,这都影响了学位论文的质量。

依据教育硕士培养目标对课程设置提出的原则,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的要求出发,结合近些年给教育硕士开专业必修课的体会,针对目前教育硕士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比国内外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的情况,提出以下课程设置及改进的建议:

建议一:教育硕士课程总体设置构想

在原有公共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的基础上,增加跨学科课程和教学实践研究课程。设置“跨学科课程”的目的在于打通学科界限,丰富教育硕士的知识素养,拓宽他们的单一学科领域,为适应中小学课程综合化对教师提出的具有多门学科知识基础和综合能力的必然要求,构建一个获取的平台。此类课程主要内容设想为人文社科类、自然科学类、艺术类。人文社科类供艺术方向和理科方向教育硕士修读,具体应包含文学、历史、哲学、法律、经济等基础知识内容;自然科学类供艺术方向和文科方向教育硕士修读,具体应包含数学、化学、物理、地理、生物等应用性基础知识内容;艺术类供文理科方向教育硕士修读,具体应包含音乐、美术、体育、艺术与设计等基础知识内容。设置“教学实践”课程的目的在于把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紧密联系起来,互相促进,更好地促进教育硕士的专业化发展。

建议二: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的分类构想

对公共必修类课程的设想:在原有政治、英语、教育学原理、教育方法和研究等课程的基础上,调整课时比例、课程内容。首先,减少英语课的学习时数,并开设专业英语,包括专业词汇,阅读、评价专业外文资料的基本方法与步骤,英语专业论文的撰写等内容,以增强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其次,调整教育类课程的内容与比例,增加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联系的教育理论内容,引进新的教育理念,以调整教育硕士的教育观念。其三,增设一门计算机辅助教学课程,作为教育硕士的公共必修课程,以多媒体课件制作,计算机辅助教学、互联网远程教学等为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应用现代技术实施教学的能力。

对专业必修类课程的设想:加重学科教育类课程,对学科专业课程应删繁就简,增加课程容量,突出重点,充分体现学科的前

沿知识和研究成果,减少课程比重。

对专业选修类课程的设想:可考虑打通各方向封闭开设的局面,学生可在任意方向选修专业选修课程,甚至打通教育硕士与其他研究生课程。在可能的情况下,修读全日制研究生的某些课程。

教学实践的设想:应对教育硕士教学实践的学习时数和实践内容进行具体的要求,为教育硕士提供对中小学各阶段的专业经验和实践经验的了解,以弥补我国现阶段教学中教师各管一段,缺乏前后了解和上下衔接的意识漏洞。具体应包括在有经验的中小学教师指导下,有组织的听课、备课、有效的课程教学管理、实习课、学生作业评定、教学实践和研讨以及自我评价等实践活动。

对跨学科课程的设想:此类课程设想为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和艺术三种类型,分别提供给非本领域的教育硕士修读。

建议三:教育硕士课程实施构想

对于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不仅要关注其结构是否合理、能否反映其课程的价值和体现课程的预期目标,同样需要关注的是在课程设置改革的基础上,打破旧的以传授知识、讲解理论为主,学术气味浓厚的课程实施方法,在提高教育硕士教育教学理论的同时,以实施训练型和研究型的课程来培养他们高层次的学科教学能力、教学艺术和教学研究能力。

其一,从课堂教学入手,打破施教者“坐而论道”、“满堂灌”、“一讲到底”的传统授课形式,通过学生自学、课堂讨论、教授释疑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开放性,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加强课堂教学的双边互动,尤其是在教育类课程和学科教育类课程中广泛采用专题讨论、案例教学的方式,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把以往以知识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以主动探求知识、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式,借助教育硕士已有的经验激发学生对教育理论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对教学的创新能力,使学生掌握教育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教学科研意识和能力。

其二,在教学实践课程的实施上,突破大学的课堂局限,深入到中学,组织教育硕士进行教学观摩和研讨,通过真实的教育实践活动,综合训练他们的教学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对已有的技能进行改造和完善,以适应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新要求,同时提高各种现代教学培训手段,进行教学的模拟实践,为他们提供及时、直观、全面的反馈,为他们直接观察认识自己的教学活动,进一步分析研究教学技能和细节提供现实的基础,提高训练效率、改善培训效果,真正把教学实践放到重要的位置,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完成“实践一理论一实践”的循环。

其三,真正将教育硕士论文过程作为课程来加以实施。教育硕士的论文过程是一项重要的课程学习过程,教育硕士的论文不仅要反映其学术的水平,更为重要的是在其论文过程中,通过导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写作过程,培养他们的研究意识和科研能力,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同时也会使他们在将来的教学中更好地指导中小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通过“论文写作”课的实施过程,促使教育硕士在课程结束之后,学会梳理、总结、提炼,学会用正确的观点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科学地、清晰地、系统地、符合逻辑地加以表述。

建议四:教育硕士课程评价构想

第2篇:语文教育硕士论文范文

关键词:应用型;民办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6-0229-02

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

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制定并颁布的《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规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是与国际汉语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主要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文化传播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专门人才”(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2010)

基于官方文件中给出的定义与描述,我们不难可以总结出专业硕士的一些特点,例如:跨文化交际能力,实践能力,应用型人才。

提起专业硕士,很多人经常与学术型硕士混淆,在此为了让大家更清楚认识专业硕士,我们有必要对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硕士加以区分,其实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硕士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为两方面:

1.学制长短不同,学术型硕士三年,专业硕士多为两年;

2.培养目标不同,专业硕士重视实践,是以培养符合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为导向,制定其教学大纲的。但学术型硕士以培养日后致力于本学科研究的偏理论性人才为导向。

二、应用型为导向的民办高校现存问题

现下我国开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民办高校趋势有所攀升,民办高校与公立型大学相比而言,若想要有所创新,突破,从而异军突起,吸引学生报考的确面对很多问题,以国内排名前十位的几所开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高校为例,它们的学科负责人曾多次表示,民办高校在生源方面很是担忧,一方面,专业若想办下去,招生是民办高校要考虑的头等大事,另外一方面,若对生源严格把关,那么也许会面临生源减少,某高校的负责人甚至说,报考其学校的学生都是调剂的,学生们往往把民办高校作为退而求其次的保险箱,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让民办高校略显尴尬。

基于民办高校的办学现实,以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日益火爆的局面,我们开始思考如何结合民办高校的特点,突出民办高校优势,使考生们对民办高校有所青睐,从根本上改变现存的尴尬局面。

三、应用型为导向的民办高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几点建议

1.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学理念。很多人误认为专业型硕士就应该以实践为主,少讲理论,甚至摒弃理论课,因此很多民办高校为了突出实践性,应用型,不断缩减与汉语本体相关的课程,笔者统计分析了目前国内排名前十位的开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高校的课程表,令人遗憾的是,这些课程中几乎不见汉语知识研究,汉语本体理论研究等课程,大多是教学法,第二语言习得,跨文化交际等偏实践类课程。

这里我们并不是认为开设教学法,第二语言习得类课程不好,毕竟我们培养的是面向国际市场的汉语教师,当今的教师不仅应该知道教什么,也应该懂得怎样教,更应该明白站在学生的角度,怎样学,甚至如何学,可以学得更好。但是不能为了实践而实践,为了突出实践性,应用型,完全抛弃了理论知识,这是不正确的,也是极端的。我们需要的从来不是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目标。换言之,如果汉语教师连最基本的汉语本体知识都不懂,那么他们绝不可能胜任教师一职。

李泉曾经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有过深刻的阐述,他提出不以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是没有灵魂的,李泉(2010)。笔者十分认同他的观点,结合近几年的生源情况,我们也不难看出,加强汉语本体知识的学习是刻不容缓的。举例来说,笔者调查了三所民办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生源本科专业,令人遗憾的是,其中高达60%的学生,其本科专业并非汉语国际教育,简单来说,学生们都是跨专业考到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他们的理论基础是十分薄弱的,几个月的突击复习是无法代替四年的系统学习的。

2.多提供见习与实习的机会。民办高校若想异军突起,就要在实习环节进行创新与突破。换言之,如果民办高校可以与国外一些高校或国外初高中进行合作,保证每年可以全数派出其硕士生出国任教,那么将会大大提升学校的知名度与认可度。毕竟现今开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公立高校有上百所,他们的知名度与吸引力大多高过民办高校。民办高校唯有靠“后天努力”来弥补一些“先天不足”。所谓努力就是创造多一些实习的机会,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就读期间,有学校公派出国的实习机会。其实除了国家汉办外派志愿者外,很多国外高校十分愿意与国内高校合作,现下也有很多人质疑国家汉办在一定程度上垄断了外派汉语教师这条路,这是非常不健康的,呼吁外派教师权利应该不断下放,让国内外各高校可以自由结合,促进汉语教师外派市场不断发展。

3.导师指导,生生互助。很多公立学校的导师,对学生完全不进行指导,很多学生指出,一年都见不到一次自己的导师。似乎导师制只是形同虚设,在读期间,没有被教师指导过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民办高校若可以将导师制贯彻到底,使学生们真正意义上被指导,被带领,将导师制落实到实处,则会对自己学校专业的口碑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另外,学生之间的讨论,互助,交流也十分重要。很多西方国家的著名高校特别强调学生们之间的相互学习,也就是说,老师与学生是平等的,甚至在一些方面,学生间的相互学习更重要,更高效。

4.重视学生外语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外语能力大体分为两类,一类为英语能力,第二类为小语种能力。我们建议国际汉语教师至少具备掌握一门外语的能力。民办高校应在教学过程中开设英语课程与小语种课程,供学生选择。特别是外语类课程应该与本科时期的课程有所区别,举例来说,本科时期的英语类课程大多与英语四、六级相关,仍然离不开应试二字,进入硕士阶段,我们认为,外语类课程应该与中文教学相结合,使学生们多接触教师语言,特别是本专业相关的英文表达,如何用外语授课,如何用外语开家长会,如何用外语回答专业问题,如何运用外语撰写邮件,与学生或家长,同事沟通等。

5.为学生建立学生一套档案袋评价机制。档案袋评价机制源于美国,最被大家熟悉的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的学生档案袋评价机制,简单来说,就是从学生入学起,到该生毕业。学校为其量身制作成长评价档案。档案中详细记录学生的表现,包括其课业表现,每一次与导师交流提出的问题,自我反思,学生实习时遇到的问题,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平时作业与重要考试的试卷等。笔者认为这样的评价机制有以下几大优势:(1)对学生而言,这样的记录无疑是自己在读硕士期间最好的证明,对于自己每一次犯下的错误,自我反思,教师的指导,包括每次作业与考试的表现,相信学生可以通过不断翻阅,从错误中总结自己,不断进步。(2)对学校而言,可以更好地了解每位学生的成长轨迹,从而不断调整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计方案等,力求将本校的硕士专业办得更好。

四、结语

通过对民办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特点的分析与总结,笔者提出了以上几点建议,以求使民办高校在激烈的竞争中可以异军突起,脱颖而出,吸引广大考生报考。教育的本质从来不是垄断,极端,教育应该是多元化的,兼容并包的,各取所长的。民办高校虽然在一些方面的确不如公立高校更有吸引力,更具优势,但是这并不等于民办高校永远在公立高校的“阴影下”发展,相反民办高校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比如办学的自由度,灵活度,多参考国外高校的先进办学理念,国内高校的办学经验,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们了解到,读书并不只是求得一纸文凭,而是真正学到更多更有用的知识,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通过多样的实习见习机会,为社会服务,体会到读书的价值,与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委员会.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三种)[S].北京: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2010.2:5-6.

第3篇:语文教育硕士论文范文

【关键词】文科类教育硕士 科学精神 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12-02

随着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迅速增长,研究生教育也开始走向大众化趋势。在研究生队伍中,理工类研究生大多从事应用型专业,学成后能很快见到经济效益;而文科类研究生大多从事理论型专业,其社会需求量远远不如理工类研究生。为解决此种矛盾,教育部推出了“全日制专业型硕士”作为一种全新的研究生形式,文科类教育硕士正是其中的一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具有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主要培养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但如今,由于硕士研究生的持续扩招,很多学校只顾数量,不顾质量,导致研究生的总体质量下降,由于文科类教育硕士是近几年国家扩招的重中之重,所以其中也必定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文科类教育硕士的教育现状及问题

文科类教育硕士的成长主要是靠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正因为文科类教育硕士汲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是经验的积累,所以他们的科研成果大都建立在自己或其他一线教师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过于偏向个人的主观感受,缺少确凿的研究数据,难以令人信服。文科类教育硕士存在的第二个问题就是知识体系不健全,知识范围仅限于一些教法和教学理论,而这些空泛的理论到底对实际教学有多大用处,到底是否适合中国学生,很少有人用相关软件进行科学统计,究其原因就是大多数文科类教育硕士根本不具备这种科学分析数据的能力。此外,文科类教育硕士存在的问题还体现在缺少像理工科硕士那样集体实验,共同交流的机会,虽然文科类教育硕士也有一些学术交流的机会,但是相对于其它比较成熟的研究生学科来说,基础相对薄弱,远远落后于国际水平。

二、科学精神的实质

(一)科学精神的客观性

科学精神的客观性是指科学追求的是客观的真理性知识,不迷信、不盲从,在不断地批判谬误中达到真理。批判精神源于怀疑的勇气,合理怀疑是科学精神客观性的体现。就拿英语教学中近几年兴起的任务型教学法为例,此教法一经引进就引起轩然大波,教师纷纷效仿,一时间不知道有多少老师因为尊崇此教法,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论文,获得了殊荣,评定了职称。可是,有一些老师敢于挑战权威,认为任务型语言教学只适合在母语为英语的国家进行。终于,这种观点在今年的英语国际研讨会上得到了大多数专家和一线老师的认可。这种不迷信、不盲从,敢于坚持真理的精神,就是科学精神的客观性。

(二)科学精神的主观性

科学精神的主观性是指从事科学事业,要有一定意识形态方面的价值观来指导科学人的行为准则。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认为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纯粹客观是不存在的,因此我们应时刻用正确的科学精神规范自己的行为。正确科学精神的价值观应该是谦虚谨慎、勇于进取。谦虚谨慎要求科学人严于剖析自己,对自己的学术水平给予科学的评价。而科学的发展正是无数科技工作者为了掌握真理而努力探索,创新进取的结果。正确的价值观还倡导团结协作,要求我们要有群体意识,充分尊重前人和他人的劳动,善于合作。

(三)客观性和主观性的辩证统一

科学精神的实质是客观精神与主观精神的辩证统一,也就是说,我们首先要明确科学既有主观性又有客观性。科学精神的客观性,在于它力求保持客观冷静的心态,力求将主观错误因素的影响减至最小,甚至抹除不见。科学精神的主观性,就是要时刻以正确的主观因素和价值观为准则来指导科技工作者,只有协调好主观和客观之间的关系,才是对科学精神的最好诠释。

三、科学精神对文科类教育硕士的启示

(一)转变文科类教育硕士的科研误区

文科类教育硕士的科研成果,大多建立在自己或其它一线教师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过于偏向个人主观感受,缺少令人信服的研究数据,造成论据不足,结论空泛的后果,长此以往,不仅自己的科研水平难以提高,而且也造成本领域教育硕士在科研过程中因缺少有价值的参考文献而步履维艰的局面。因此,文科类教育硕士应该强化科学精神的客观性,做到研究有理有据,有因有果。

(二)改变文科类教育硕士知识体系不健全的尴尬局面

文科类教育硕士科研误区形成的原因不仅仅在于观念上,还在于知识体系的不健全。复杂的统计软件总会让他们望而却步,也正是出于这种惧怕的心理,有些文科类研究生选课故意逃避SPSS这种课程,生怕自己无法通过考试。科学的精神可不是遇到困难就退缩,正是因为在这方面不足,我们才更应该强化训练,而不是讳疾忌医。

(三)加强学术交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大多文科类教育硕士的学术交流都仅仅局限于某些知名学者的学术讲座,学术氛围不够浓郁。那么要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呢?首先,文科类教育硕士,要加强自身的交流与合作。教育硕士培养出来的研究生大多会从事和教育相关的工作,不论是成为进入校园的实战家,还是成为教育界的理论家,都需要不断地进行学术交流,才能拓宽学术视野,提高学术水平。同时,我们的目光不能仅仅限于国内,尤其是英语类教育硕士,英语是英美等国家的母语,俗话说追根溯源。想要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一定要努力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只有抓住一切机会同学者进行学术联系,才能引领文科类教育硕士走向更加光明的方向,才能获得国际的认可。

结语

通过对文科类教育学硕士现状的分析,不难发现无论是在科研,知识结构,还是学术交流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是此学科问题长期积淀下来的结果,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但是如果能准确把握好科学精神主观性和客观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并以此来指导文科类教育硕士的学习和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的文科类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定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一定会得到国内外教育界的肯定和认可。

参考文献:

[1]赵妹明,李正熙.个性化研究生培养计划的制订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7,(10).

[2]刘欣,满东升.构建规范的学术道德机制,促进科研健康发展[J].天津科技, 2006,(5).

[3]艾诗根.对我国教育学研究生教育规模发展的若干问题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 2007, (12).

[4]雷水英.研究生科学精神的培养与探索[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1).

[5]唐玉康,王格灵.部分高校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理工高教研究,2007,26(3).

[6]庞跃辉.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J].科学咨询,2003(7).

[7]王庆节.知识与怀疑:当代英美哲学关于知识本性的讨论探析[J].中国社会科学, 2002(4).

第4篇:语文教育硕士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揭示了制约我国体育专业教育硕士培养的主要问题是招生困难、教育需求不旺、招生制度不合理等,对问题的解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立和完善配套制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加体育教师攻读教育硕士的内在动力;放宽报考条件;取消外语考试。

1996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设置教育硕士专业学位(MasterDegreeofEducation),1997年9月,首批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学员入学,由此,掀起了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事业发展的序幕。本文聚焦于我国体育专业教育硕士的培养现状,描述了培养过程中凸显的问题,初步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探讨了相关对策,以期抛砖引玉,寻求问题的最终解答。

1体育专业教育硕士培养现状分析

1.1培养规模鞍马冷落

1.2科学研究近乎空白

对所搜集到的上述文献进行潜心研读,发现除张勃、孙庆祝的《体育专业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评价体系研究》一文直接以体育专业教育硕士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建立体育专业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评价体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并给出相应的指标体系外,学界尚无类似研究。至于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或职后教育方面的研究,则基本上没有涉及到教育硕士这一培养方式。

2体育专业教育硕士培养现状的成因分析

2.1教育需求不旺

“教育需求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对教育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按照经济法则,个人教育投资要相应得到补偿和收益,个人教育投资与收益是一致的,多投资者多收益,少投资者少收益。在职教师个人教育投资得到的收益应该包括经济收入增加、社会地位提高、职业技能增强等。但从现实情况来看,攻读教育硕士给体育教师带来的收益不尽如人意。

首先,经济收入增加无望。目前,各省与地方行政对攻读教育硕士已基本不再投入经费,要求学校和教师本人自己承担。条件好的学校对教育硕士的费用予以部分报销,但大多数中小学校则不再提供任何资助。有的教育硕士不但奖金被停发,甚至连工资也受到了影响。调查发现,各地教师攻读教育硕士的经济成本介于2万至6万元之间。但高投入并不能给体育专业教育硕士带来高收益,他们的收入主要表现为工资收人、课时费、奖金、福利等。一般来讲,课时费、福利、奖金均与学位高低无关,而教师的工资水平主要取决于其职称的高低。教育硕士学位对中级职称评聘没太大作用,至于高级教师的评聘,则与学位无关。因此,教师是否获取教育硕士学位,对其收入增加几乎不产生任何影响。

其次,社会地位提高困难。教师个体的社会地位分显性社会地位和隐性社会地位,前者如成为名师,获得荣誉、称号,得到晋升等;后者如领导、同事、社会给予较高评价。无论是显性还是隐性社会地位的提高都有赖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做出成绩。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就是学生考试成绩在中小学教师评价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长期以来,人们将体育与贬义的“玩”等同,或把体育教师视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一类的教师,隐含着对体育学科的轻蔑和对体育教师的不尊重。领导偏重智育,忽视体育。一部分学校管理者及部分教育行政官员,即使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仍未真正认识到学校基础教育的长期性、迟效性的规律,仍在抓分数、搞“应试”。在这种先在的成见影响下,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很难有实质性的提高。"

再次,学习效果难以满意。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是体育教师攻读教育硕士学位的一个重要目标。然而,调查表明,体育专业教育硕士的学习效果满意度只有27;对专业课教师的满意度也只有35。被调查者普遍感觉给教育硕士配备尚无工作经验或不了解中小学学校教育的教师是不合适的,有些教师授课是在没有深入了解学生实际的情况下进行的,致使教学缺乏针对性。

2.2招生制度不合理

一是报考条件偏高。现行教育硕士报考条件是要求获得学士学位且有三年以上基础教育工作经历,或大学本科学历且有中学一级教师职称。对于第一种情况,教师法规定,我国初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合格学历均为大学专科及以上。上述学校的体育教师能够达到本科学历且具有学士学位者只占少数,且通过成人高考渠道接受成人本科教育而拿到学位也少之又少。对于后一种情况,一般而言,一个专科毕业生从拿到本科毕业证,再评上中学一级教师,大约需要十年时间。而由于体育在升学考试分数中所占分量有限,属非刚性科目,故体育教师在职称评定过程中的“加分”有限,往往在在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从而导致其一级教师职称的评定更加长路漫漫。

二是考试科目不太合理。主要体现在考试科目多、外语权重大,而体育教师的文化基础又相对薄弱,这就使得体育骨干教师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从而影响了社会对教育硕士的认同度。这既不符合教育硕士“加强基础教育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的培养目标,也不符合体育教师的实际。

3对策及建议

3.1建立和完善配套制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加体育教师攻读教育硕士的内在动力有别于MBA,教育硕士研究生学成后能否得到足够的经济回报,不是依靠市场机制,而是依靠政策机制。因此,有关部门应该出台相应政策,或对现行政策、制度进行调整,对高学历层次教师的任用、选拔、待遇等作出适当规定,以激励优秀体育教师攻读这一学位,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学位层次和水平。此外,教育主管部门还应该制定相应的保障政策,对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体育教师及其所在学校的责权利作出较为具体明确的规定,以规范学校行为,保障教育硕士脱产学习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减少其投人成本,提高其收益率。

3.2放宽报考条件

目前,我国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报考条件也只要求“大学本科毕业”,没有学位方面的条件。以中小学教师为招生对象的教育硕士,尤其是体育教师,其报考条件不应该高于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报考条件。

第5篇:语文教育硕士论文范文

【关键词】蒙古族硕士研究生;医学专业外语;教学;医学英语;医学日语;高等教育

1蒙古族硕士研究生外语教学现状

蒙古语是幼儿园到研究生阶段均可实施教学的少数民族语言,蒙古语授课的学生应用母语来学习外语相对于应用第二语言汉语来学习外语来讲有着更多的优势。但是蒙古族学生外语基础较差,学习的外语语种不同等情况均对于专业外语的学习有着非常大的障碍。蒙古语授课硕士研究生入学后既要面对医学专业课程的学习任务,又要学习医学专业外语,导致硕士研究生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时间越短,学生专业外语水平较低的可能性越大[7-8]。由此我们可以提出蒙古语授课学生外语水平参差不齐导致专业外语学习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这里在我们推断存在的问题如下:

1.1蒙古族硕士研究生在准备考研时会选择学习日语准备考试

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蒙古语和日语由于同属阿尔泰语系,在语法、语音、语序等方面有很多相近之处,因此蒙古族学生在学习日语时,比汉族学生容易。长期以来,学生们为了应付考试会选择短期针对性的考试辅导班来学习外语,蒙古语授课学生当中80%会选择日语,通过短期学习通过可以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但是从教学结果来看,这样的学生缺乏真正的外语交流。事实上,外语学习需要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深入了解目的外语的社会文化知识才能真正学习到外语。

1.2蒙古语授课硕士研究生的外语成绩相对较低

目前入学的大多数蒙古语授课的学生在小学时期只学习蒙古语和汉语,接触英语或日语等外语时间较晚,有的在高中或者大学时期才接触学习外语,成年后对外语学习有了抵触心理、轻视心理,只有在应对考试的时候才进行应试教育,因此导致了蒙古语授课学生的外语基础差、成绩不佳的结果。

1.3蒙古族硕士研究生的外语水平参差不齐

蒙古族硕士研究生当中有已经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的学生,也有只学习了几个月的学生,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使用同样的教材和方法进行授课,基础好的学生逐渐失去对课堂的兴趣,基础差的学生依然跟不上课堂的节奏。因此选择适合蒙古族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是少数民族专业外语教育的一个难点课题之一。

2蒙古语授课硕士研究生专业外语教学改革的初步思考

虽然专业外语学习过程中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但是不断的巩固学生大学外语基本知识、提高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及时把握国际发展趋势是非常有益的。蒙古语授课学生相对来讲已经掌握了2种语言,因此对于语言的学习有了自己的客观体会,另外,蒙古语授课学生发音法要比汉族学生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关于蒙古语授课硕士研究生专业外语教学改革有以下几点思考:

2.1明确专业外语教学的目的

专业外语教学的目的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使学生熟练应用外语这一门语言工具[9-10],医学是不断进步的科学,每年都有新的理论与实践的进步。熟练掌握专业外语的表达,能够及时了解把握自身专业在国外的发展动向,能够与国外同行专家进行沟通交流,能够学习国外专业知识和技术,达到改革开放、走向世界的要求。

2.2使用蒙古语授课硕士专业外语教材

关于教材方面目前种类繁多,比如医学专业外语、机械学专业外语等,人类社会科学方面有经济、金融专业外语等教材。医学专业外语里面针对蒙古语授课的硕士研究生目前尚无针对性的教材比如传统蒙医学、传统蒙药学等,使用这样针对性的医学专业外语教材可更好的认识专业名词,有更多针对性的文章收录以及语法方面的便利性。2.3阅读外语书籍目前市面上可以看到许多外语书籍,阅读专业外文书籍时需要大量的专业外语词汇,开始阅读时会比较吃力,但有一些书籍是针对普通人群的专业外文书籍,这类书籍阅读时相对来讲比较容易,可以从这方面着手进行。

2.4阅读专业论文

从整体出发,医学论文的写作内容要按照初步策划、具体设计、实施管理、运作经营等几个层次安排。硕士研究生的一个基本点就是掌握了科学论述方法的基础上,写作自己的医学论文,因此写作时筛选与自己的专业方向相关的专业论文,有了一定的专业名词基础上阅读论文会有更好的针对性[11]。

2.5考核考试改革

专业外语的考核可以采用综合评价与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价可以包括课下查阅资料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英文等方面。这样客观评价学生专业外语学习效果、能力、应用和实践能力[12-13]。

第6篇:语文教育硕士论文范文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150080)

摘 要:硕士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环节,肩负着培养高层次人才,提高我国学术研究水平,建设创新型社会的重任。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在研究生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直接影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我国硕士研究生的数量也有了迅猛增加。包括研究生课程设置、教学方等在内的国内研究生培养机制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借鉴国外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的优长,改进和完善包括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在内的研究生培养机制,已成为我国硕士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8-0030-05

收稿日期:2014-01-25

作者简介:安成日(1964-),男,吉林珲春人,黑龙江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东亚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研究。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的恢复,1977年我国也恢复了硕、博士研究生招生。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历经20世纪80、90年代的稳步发展阶段后,21世纪初为适应和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招生规模有了迅速扩大,尤其是2007年至2012年,我国硕、博研究生在校人数有了直线增长。2012年全国共有811所研究生培养机构,在校硕、博研究生达172万人(其中硕士生144万人,博士生28万人),我国已经成为研究生教育的大国[1]。但是研究生人数的增长并未带来研究生质量的提高,目前我国已出现高水平创新型人才严重缺乏与大量研究生就业困难同时存在的尴尬局面。尽快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创新水平,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已成为当前研究生培养面临的急迫任务。作为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如何改进研究生课程设置,夯实研究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成为当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点。

一、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研究生课程设置是指对整个研究生学习期间的课程规划与安排。《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大辞典》对研究生课程设置的解释是:所谓研究生课程设置是指研究生培养单位为研究生选定的各种课程的设立和安排[2]。它包括硕士研究生在不同培养阶段需要学习的课程科目,每门课程的学分、内容及需要达到的标准等。目前,我国的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并无统一的规范,不同高校和研究生培养机构根据自身特点和师资情况开设了不同的课程。主要包含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由高校和研究生培养机构统一设置的公共必修课,包括两门思想政治课,约为4学分;两门外语课,约为5学分。另一部分是所在学院或培养机构开设的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共有约30学分[3]。我国这种硕士研究生课程的设置模式已经存在了很多年,在实际的操作中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课时、学分分配比例不均衡

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课时、学分分配比例不均衡。这首先主要表现在硕士研究生公共必修课的课时、学分比例的设置上。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课程学分比例分配中,思想政治课和外语课普遍占到研究生所修学分的25%左右,所占课时也很高,思想政治课开设一学期,一般为72学时,外语课一般开设两个学期,为144学时。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年限一般为二至三年,其中扣除实习(或实验)时间和完成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的一年半左右的时间,硕士研究生在课堂学习专业课的时间只有一到一年半的时间。在相对较短的硕士研究生学习时间里,大量的公共必修课挤占了硕士研究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宝贵时间和精力,造成了硕士研究生专业课开设不足,导致硕士研究生专业基础知识薄弱、难以突出专业特色等问题。各高校或研究生培养单位为硕士研究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也未能有针对性地开设,而是采取了大而划一的方法。比如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生与学习国际政治的研究生在同一个班学习相同内容的外语;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硕士研究生与学习固体物理的硕士研究生在同一课堂里学习一样的思想政治课等。这种整齐划一,没有针对性的课程设置,即占用了学生大量学习时间,同时也没能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二)硕士研究生课程缺乏层次性和系统性

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不仅课时、学分分配比例不均衡,同时也缺乏层次性和系统性。目前,很多高校或研究生培养机构的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缺乏明显的层次性,硕士研究生课程与本科课程之间缺乏显著的层次感。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缺乏系统的规划,不同研究生课程开设的时间、课程之间的内在的联系等缺乏深入思考和系统规划。随着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的急剧增长,各高校或研究生培养机构师资相对不足的情形也较为突出。在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方面,不顾课程之间的内在的逻辑关系和内容衔接,因人设课,为学分设课的现象相当普遍。

师资的不足造成了现有师资能开设什么课程就开设什么课程;为学分设课导致名义上不同的两门硕士课程,在内容上的很多重合等现象屡见不鲜。很多硕士研究生考上来以后,导师从事哪方面的研究就学生就学习哪方面的课。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很大。这造成硕士研究生所学专业知识不够系统和不够全面。这不仅导致硕士研究生掌握的专业知识存在盲点,而且也造成了不同高校或培养机构相同专业研究生之间学习内容上的很大差异。这对硕士研究生就业和选择继续深造都产生了不良影响。

在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和教材的选择方面,很多培养单位借用本科生的课程体系来设置研究生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方面也只是简单更换教材了事,未能充分体现研究生课程的“研究”特色。大量跨专业本科毕业生的报考非本专业硕士研究生,也在客观上促成了硕士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的“本科课程化”,使其丧失了应有的层次感。研究生课程设置缺乏层次性,使已完成学业的硕士研究生很难达到预期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硕士研究生名实不符”的情况较为普遍。社会上也对扩招后的硕士研究生“质量”多有诟病。

(三)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对基础知识和方法类课程的重视不足

无论何种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如果不掌握扎实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就很难在学习中有所超越和创新。在国外,很多知名学府和研究生培养机构都十分重视硕士研究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科学研究方法的掌握。与之相反,国内很多高校和研究生培养机构片面强调社会需要和社会热点,开设了许多看起来非常时髦的课程,而往往忽视硕士研究生专业基础知识的培养,科学研究方法的习得。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对基础知识和方法论类课程的重视普遍不足,使很多研究生未能在读研究生期间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本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严重制约和影响了其发展后劲。

硕士研究生与本科生的主要区别在于,硕士研究生不仅学习和吸收新的知识,而且还需要进行知识创新。硕士研究生不仅是知识的“消费者”,更应是知识的“生产者”。只有这样才能为人类知识的进步贡献一份力量。“欲善其工,必先利其器”。硕士研究生要想在本专业有所创新,有所发明、发现,除了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之外,还必须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中,往往缺少与科学研究方法相关的课程。这一点在人文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由于我国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长期缺少科学方法论方面教育(经济学、社会学领域的科学方法论教育已有很大起色),很多人误认为本专业并不存在系统的研究方法,很多方法就蕴含在平时的学习中,看得多了、写得多了自然就能水到渠成,达到无师自通。其实这是很大的误解。长期从事是科研工作而达到“无师自通”的研究方法,是一种经验行为,是一种感性行为。自觉地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论并把它主动运用到自己的科学研究实践,这是一种科学理性行为。两者有很大不同。根据一些学者对我国重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类的硕士研究生专业进行的调查表明,64.9%的学生表示在研究生学习阶段没有系统学习过科学研究方法类课程,只有33.5%硕士研究生也表示在读研究生期间开设过研究方法类的课程[4]。一些开设过研究方法类课程的硕士研究生表示,他们在该方法论课程中也只了解到传统的与本学科相关的一些研究方法,而对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则表示了解不多。

(四)研究生课程内容陈旧,授课方法单一

面对迅速增长的研究生数量,很多国内高校和研究生培养机构直接“借用”本科教材,再加上教师有限的备课内容就给研究生上课。在信息技术和科技水平飞速发展的今天,很多教师不能及时把本学科的最新研究动态和热点问题传递给学生。在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中缺乏学术前沿动态研究类课程,直接导致了硕士研究生知识更新的滞后,同时也制约了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使硕士研究生所学知识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国对硕士研究生进行课程教育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坚持以教师讲授为主。这种授课方式强调,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二是,教师讲授与学生参与互动、研讨相结合的授课方法。这种授课方式强调,知识的传承是课堂中授课主体和客体良性互动的结果。三是,完全讨论式的硕士研究生授课方法,教师仅作点评。这种授课方式强调,硕士研究生的“研究”性质,强调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和研究生培养机构,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普遍走两个极端,要么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一言堂”灌输;要么以硕士研究生已是“研究者”为由,把课程开放成自由讨论和学生自主学习,从课程开始到结束学生难得见几次教师的面,期末考评则向教师交一份作业了事。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如今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交叉越来越紧密。美国《科学》期刊编辑玛西娅·麦克纳特就指出,未来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强调跨学科的发展,就靠单一学科很难取得突破性发展[5]。目前,国内的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缺少学科相关领域的选修课程和交叉性学科课程的设置。

二、国外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特点

在国外,不同国家根据自身的国情和研究生教育现状,设置了各具特色的研究生课程。尽管不通国家研究生课程设置各具特色,但也都遵循着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一般原则和规律。概括起来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有以下明显的特点。

(一)重视基础性课程设置以及交叉性课程设置

欧美发达国家高校和硕士研究生培养机构的研究生课程设置,都十分重视专业基础课程。他们希望通过相关基础性课程的设置,夯实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以便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为今后的继续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在美国,硕士研究生入学半年或一年内先不分研究方向,着重学习与本专业相关的基础课程。在美国,硕士研究生基础学科课时已达到了整个硕士研究生培养课时的50%,而专业知识才占整个硕士研究生培养学时的20%—30%。其目的就是为了稳固硕士研究生的基础知识,拓宽研究视野[6]。

英国在硕士研究生教育中也十分重视研究生的基础知识教育。在英国,一般把硕士研究生教育课程分为基础课程和学位课程两部分。英国高校和硕士研究生培养机构一般要求硕士生在完成基础课程学业的前提下,才允许修读学位课程,并最后完成毕业论文才可获得学位[7]。

在日本,硕士研究生必须选修规定的基础课程,才能毕业。至于硕士、博士学位的取得,可以在读期间完成学位论文,提交获得相应学位,也可以毕业后按规定完成学位论文后再提交论文申请相应的学位。

此外,为了顺应科学发展日益交叉化及学科越来越综合化的趋势,西方发达国家高校和科研机构不仅重视专业的基础课程设置,同时更加重视跨学科,跨专业的交叉课程设置。比如,在政治学的课程中加设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课;在机械设计学科安排材料学、生物学、力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课程等。发达国家的研究生课程设置越来越强调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重要性。

(二)突出研究方法类课程和学术前沿课程设置

为了培养硕士研究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的能力,为了让硕士研究生能够掌握通往学术殿堂的钥匙,欧美发达国家高校和研究生培养机构在设置研究生课程时,特别注重研究方法论类型课程的设置。该类课程被置于与专业基础课和学术前沿课程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研究方法类课程并不是特定的某一门课程,而是包括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在内的一系列方法论课程。比如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研究方法类课程中,就包括国际教育应用研究方法、国际教育比较研究方法、社会学调查方法、数据分析和统计方法等方法论类课程[8]。

为了拓宽硕士研究生的学术视野,让他们了解本专业最新研究动态和前沿知识,欧美高校和研究生培养机构一般都把学术前沿课程列为专业的必修课程。学业导师通过学术前沿课程把本学科前沿研究动态和相关知识介绍给硕士研究生,引导硕士研究生进行独立思考并表达自己的看法。此外,一些欧美高校和研究生培养机构还邀请知名学者举办前沿讲座或鼓励硕士研究生参加前沿性学术会议的方式,让学生接触和了解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的研究成果,在同外界交流中拓展学术视野,学习前沿知识。

(三)注重选课和修课方式灵活多样性

欧美发达国家硕士研究生教育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硕士研究生选课、修课方式的灵活多样。为了充分激发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和科研潜能,欧美发达国家高校和研究生培养机构都开设大量的选修课,供学生自由选择。比如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4个学院为学生开设的选修课多达7000余门,并设有100多种学位课程[9]。硕士研究生可以根据所学专业特点、个人学习兴趣、选择合适的时间,自由选修相应的选修课程。硕士研究生不仅可以跨学科、跨专业选择选修课甚至还可以跨学校选择选修课。欧美发达国家高校大多没有严格的学科和院系的分界,这也为这种自由开放式的选课方式的存在提供了可行性和便利条件。

欧美发达国家的硕士研究生教育,不仅在选课方式灵活,而且在选修课程的时间和方式上也有很大灵活性。比如在英国,硕士研究生可以和导师协商确定各个模块里的课程、结构及选修时间[10]。此外,硕士研究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研究兴趣,自设一门课程。这门课程需要硕士研究生自己确定学习目的,制定研究计划,通过定期与指导老师沟通,独立完成该门课程的学习。

总之,欧美发达国家在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方面,注重硕士研究生基础课程设置的同时,特别注重交叉性学科和边缘性学科课程的设置。同时也重视硕士研究生对研究方法和前沿问题的把握。在硕士研究生选课、修课和授课方面更加灵活、开放、多样,特别注重发掘硕士研究生自身潜能和创造力。

三、改进我国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授课方面的一点思考

他山之石能攻玉。通过对我国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之问题的分析和对欧美先进国家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特点的总结,在此就如何优化我国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想提出一些粗浅的建议。

(一)合理调整硕士研究生课程比重,增加基础课程的设置

目前我国的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外语、思想政治课等公共必修课所占的课时比重过大,相对专业基础理论课设置不足等问题。外语和思想政治课作为培养学生国际交往能力和思想品质的两门必修课程,在研究生课时中占有很大比重,但是两门课的投入和产出严重不成正比。就外语课程而言,硕士研究生阶段应该分层次、分专业有针对性地开设课程。

一是,在硕士研究生入学以后,应当根据其实际外语水平分几个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设不同难度的外语课程。按不同层次,分班教学有利于教师授课,也有利于不同外语水准的研究生选择适合自己能力水平的外语课程学习外语,从而可以节约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二是,根据不同专业的性质和专业特点设定所需要达到的外语水准,按不同的专业要求开设外语课程。把相同要求,相同层级硕士研究生分在同一个班级学习外语。这样不同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可以根据本专业的具体要求有针对性的学习外语。

三是,可将部分外语学习融入到专业课程学习当中。语言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在某一个时间段,集中上课往往起不到很好的效果。如果能把硕士研究生的外语学习融入到专业课程学习,不仅能够提高硕士研究生专业领域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同时也可以掌握国外的最新学术研究动态。至于思想政治课程,硕士研究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性思考能力,在课堂进行集中说教式的上课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反而容易引起研究生的反感。所以,硕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改变传统的集中授课方式,可以通过现代媒体手段或者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等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

欧美发达国家大学普遍重视硕士研究生基础理论课程的开设。我国的硕士研究生培养,也应该进一步加强硕士研究生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在硕士研究生入学的半年到一年时间里,不要急于分方向、分导师,要让研究生广泛学习相关的基础课程后再选择研究方向和导师。不仅要让硕士研究生系统的了解本专业的不同学派的不同观点,同时也应该鼓励硕士研究生选修相关专业的基础课,为硕士研究生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和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建立全面系统的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

针对目前国内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随意性很大和缺乏系统的现象,在设置硕士研究生课程中应该注重相关知识的循序渐进,并根据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系统地设置研究生课程。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应包括方法论类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并鼓励硕士研究生跨专业选修相关课程,借以开拓研究生的学术视野。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是硕士研究生进行专业学习和研究的起点,讲授的是硕士研究生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前沿问题的,是完整的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方法论类课程是探究科学研究方法的课程。在我国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中,是往往被忽视的课程。特别是在我国人文社科类专业里忽视研究方法类课程设置的倾向尤为明显。在学术研究中如果没有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和引领,就很难在学术上有所创新和突破。因此,在培养硕士研究生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重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不仅在日常教学中注意教授研究方法,而且有必要为硕士研究生开设专门的研究方法论类课程。这类课程,不仅包括本专业的方法论,而且还应包括相关专业的方法论课程。比如,政治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不仅要学习政治学、国际政治学的研究方法,而且最好还要涉猎社会学、经济学乃至数学的研究方法。同时,还有必要通过课堂训练、社会实践等,让硕士研究生实际运用所学方法,并在实际研究中具体运用所学研究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学术前沿课程也是研究生课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技术和科技进步飞速发展,当今世界技术和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如果不能很好地了解学术前沿动态,就不能在学术研究中取得创新和突破。因此,在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中,一定要重视学术前沿类型课程的设置,并根据学科发展及时更新课程内容,鼓励硕士研究生关注学科发展的前沿,主动学习和了解学科前沿知识。

(三)增加选修课的数量及门类,增强选课、修课的灵活性

丰富多样的选修课能够开拓硕士研究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激发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同时也可以让硕士研究生根据自身特点和学术兴趣选择自己想学的课程。这有利于硕士研究生形成具有自身个性特点的知识体系。

欧美知名高校都十分注重硕士研究生选修课的设置,选修课在整个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比重。比如,美国哈佛大学硕士研究生的选修课比重达到27%—33%,斯坦福大学的选修课比重达到25%—40%等[11]。硕士研究生选修课的设置,首先要保证课程门类的丰富性。只有存在大量可供硕士研究生选择的丰富的选修课门类,硕士研究生才有可能根据自身兴趣和需要进行课程选择。其次,硕士研究生选修课的内容应该侧重于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学术前沿和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使硕士研究生在学习基础理论课的同时能够更好地了解学术界的前沿动态。其三是,选修课程的授课方式、考核方式也应灵活多样。可以通过组织专题讨论、开展实地调研、组织前沿讲座等方式进行。课程的最终考核形式也不应拘泥于考试,可以采取多种评价方式。第四是,硕士研究生课程选修,应增强时间和空间上的灵活性。选修课在修读时间上应灵活。比如对选修课程的时间,由硕士研究生自主掌握;在空间上,选修课应该向所有相关专业开放,硕士研究生可以跨专业,跨学院选修自己感兴趣的或与自己专业相关的选修课。

(四)增强硕士研究生授课方式的多样性

硕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必须修满相应的研究生课程。其目的不仅在于充实和巩固硕士研究生的专业知识,更是在于通过相关课程的选修训练硕士研究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学术批判和创新能力。因此,硕士研究生的授课方式也应该有别于本科生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硕士研究生的授课方式应该注重调动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让研究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如可以根据课程内容,采取专题讨论式的教学方式,也可以采取参与式的教学方式,让研究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来。在专题讨论式的教学中,硕士研究生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题写出专题报告,在课堂上向教师和同学汇报报告内容,教师和同学向其提出质疑或咨询,共同研讨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锻炼硕士研究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让硕士研究生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相互启发,激发他们探索精神和学习兴趣。参与式的教学方式,可让硕士研究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让硕士研究生轮流承担部分本年级的课堂教学或本专业本科生的课堂教学。这可以激励硕士研究生去主动了解相关知识,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清晰的语言表达能力。硕士研究生课程,也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对人文社科类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可以安排客户访谈、企事业单位参观、社会调查等,让研究生在具体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理工科硕士研究生而言,学习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之后,可以尝试参加教师承担的研究课题的实验活动,在实验中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借鉴外国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有益经验,结合我国国情不断优化和改进我国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不断适应日新月异的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我国各行各业对高层次船新型人才的需求,是摆在我国研究生教育面临的迫切任务。纵观国内外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尽管硕士研究生课程模块设置中存在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但并不存在整齐划一的课程设置模式。不同高校应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需要不断探索符合自身实际情况,构建有利于实现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课程设置模式。

参考文献:

[1][6]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编研组.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年度报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4.

[2]秦惠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大辞典[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237.

[3][7]董俊红,董芳,王润孝.国内外高校研究生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5).

[4]李海生,范国睿.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7).

[5]柯白玮.未来科学强调跨界[N].澎湃新闻,2015-01-08.

[8][11]邝继霞,罗尧成.美国著名大学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特点及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10,(1).

第7篇:语文教育硕士论文范文

1.地方师范院校音乐艺术硕士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以重庆师范大学为例

2.回忆我“音乐硕士”的学业历程

3.音乐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能力的培养研究 

4.山东省音乐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现状调查

5.我院首次颁发音乐硕士、学士学位

6.中美音乐教育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 

7.有关高师音乐学硕士研究生教育问题的若干思考

8.音乐教育硕士研究生教学模式初探

9.综合性大学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之研究

10.音乐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现状与思考 

11.上海音乐学院第一个音乐硕士诞生 

12.日本东京艺术大学音乐学部的研究生教育情况 

13.关于高师音乐学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及质量的探讨与思考

14.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师范大学音乐教育硕士培养解析 

15.中美德音乐表演专业硕士教育的并置比较

16.台湾师范大学在职音乐教学硕士培养模式探究

17.音乐学硕士研究生教学现状之反思

18.我国音乐学硕士学位论文使用调查研究方法的分析与反思

19.积极探索 勇于实践 积聚能量 服务社会——记流行音乐作曲与理论硕士研究生论坛

20.从NBPTS音乐教师专业标准谈我国高师音乐教育硕士的培养

21.谈音乐学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的创新

22.浅议英国的音乐表演硕士教育

23.音乐教育研究的社会调查方法应用探索——基于108篇硕士学位论文的调查分析

24.音乐学硕士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

25.音乐专业艺术硕士课程设置量化分析的可行性 

26.回忆我“音乐硕士”的学业历程(上) 

27.关于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思考

28.谈音乐学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的创新

29.2000-2010年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方向硕士毕业论文综述

30.音乐学硕士学位论文的假劣之风当遏止

31.新疆音乐学硕士点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32.中美艺术管理硕士研究生入学要求比较之思考——以中国音乐学院艺术管理专业和美国乔治梅森大学艺术管理专业为例

33.儿童钢琴音乐在硕士研究生论文中的研究状况综述

34.中美音乐学科专业学位硕士培养之比较及思考

35.社会现实下的分享与抗争——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入学、教学与毕业要求

36.音乐硕士研究生扩招现状与分析

37.音乐教育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学探索——基于108篇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

38.留美硕士座谈音乐治疗学 

39.论音乐学硕士创新能力的培养机制

40.高师“音乐艺术硕士”(MFA)培养的若干思考 

41.民族音乐学方向硕士论文的社会调查方法审视

42.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硕士点介绍 

43.简论加强音乐硕士导师队伍建设

44.学术的探讨 人生的启迪——王耀华老师一堂普通音乐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的记录与感想

45.音乐专业艺术硕士教育教师调查问卷简析

46.音乐学系92届硕士研究生通过论文答辩

47.音乐专业艺术硕士教育学生调查问卷简析

48.普通高校音乐艺术硕士[MFA]培养的定位思考

49.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习态度调查研究——以音乐舞蹈生为例

50.我国音乐教育硕士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51.我国应当设立音乐表演类硕士专业学位

52.音乐治疗的临床操作规律  

53.音乐艺术硕士教育研究中的标志性参数 

54.论艺术硕士研究生学术活动平台构建的学科价值与意义——以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学术活动周为例

55.音乐专业艺术硕士课程设置的动态致变因素分析

56.音乐专业艺术硕士舞台表演实践的教学保证

57.音乐专业艺术硕士课程设置问卷的调查分析

58.《民族乐器演奏》选修课程在高校音乐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中设置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59.音乐专业艺术硕士课程设置研究的数学实证

60.音乐学硕士“声乐教学与研究”方向专业课程改革探析

61.赴美留学生马淑慧获音乐教育学硕士学位回国

62.武汉音乐学院2003届硕士研究生毕业

63.音乐学硕士“声乐类研究方向”名称需准确和规范 

64.中国音乐学院、中国美术学院获准开展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工作

65.吉林艺术学院喜获音乐学、绘画艺术(油画版画)两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66.高师音乐学硕士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

67.長江師范學院艺术硕士(音乐)学科简介

68.来自汾河畔的歌声——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硕士研究生杜兵印象

69.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调查与思考

70.音乐教育学科研究方法现状分析——基于五所高校硕士学位论文的定量研究

71.音乐类硕士学位论文的定量评估

72.音乐节奏与英语节奏的共性研究  

73.聚焦多元选题理念 彰显传媒音乐特色——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音乐学硕士学位论文综述

74.中西音乐专业艺术硕士教育现状比较及启示

75.音乐艺术硕士需提高文学修养

76.思考与实践——表演方向硕士研究生的西方音乐史教育

77.技巧·修养·境界——音乐“专业硕士”学位教学的三个基本追求

78.对吉林大学音乐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思考

79.从博硕士论文看流行音乐传播的研究

80.皖西锣鼓——中国传统音乐的一支奇葩——读田耀农先生的硕士论文《皖西锣鼓研究》

81.高师“音乐艺术硕士”(MFA)培养在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82.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引入“社会导师”的可行性研究

83.音乐殿堂里解译密码的行者——记徐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杨健

84.中央音乐学院一九八七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

85.《西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序言

86.大陆电视音乐传播的价值观调整  

87.音乐和语言神经基础的重合与分离——基于脑成像研究元分析的比较  

88.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改革  

89.音乐训练对认知能力的影响  

90.四川音乐学院表演专业首届硕士研究生举行毕业音乐会

91.民族音乐学:学术前沿与教学研究——访中央音乐学院杨民康教授

92.民族器乐演奏专业的就业形势

93.“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师资培养模式与研究生教育改革”成果报告 

94.国际关系中的音乐与权力 

95.关于歌剧《党的女儿》中音响运用的实践与探索

96.春花秋实 继往开来——武汉音乐学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97.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导师谈研究生教育 

98.为了一个承诺,呈一片赤子之心——高佳佳教授 

99.聚焦区域音乐文化研究 促进音乐地理理论建设

100.开启心灵 共筑前沿——访著名音乐心理学教授周世斌  

101.面向移动终端的普通高校音乐教学云平台构建研究 

102.论仪式音乐的系统结构及在传统音乐中的核心地位 

103.音乐与情绪诱发的机制模型 

104.中国传统音乐在高校存在方式的反思 

105.北京市音乐旅游资源分布规律研究

106.音乐疗法配合长强穴按压对初产妇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107.音乐疗法在失语症康复中的应用 

108.美国音乐版权制度转型经验的梳解与借鉴 

109.音乐干预在痴呆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110.高师音乐学硕士生课程结构失衡的审视

111.民族音乐学:学术前沿与教学研究——访中央音乐学院杨民康教授 

112.中国当代音乐学家  

113.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概况 

114.“学生喜欢音乐,不喜欢音乐课”现象之探究 

第8篇:语文教育硕士论文范文

[关键词]西悉尼大学;课程设置;翻译专业硕士

一、引言

澳大利亚是一个具有多元文化的移民国家,约有120多个国家、140多个民族到此定居。澳大利亚人口构成的多元化使其国内翻译需求旺盛,从而促进澳大利亚形成了极具特色的翻译教育产业。

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Western Sydney University,简称 WSU)的翻译与口译课程是全澳洲唯一一个被NATTI(National Accreditation Authority for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Inc.,澳大利亚国家翻译人员认证) 认证超过20年的学位课程,在全世界范围纫蚕碛泻芨叩纳望。所有授课老师皆为资深从业人员或者研究领头人,注重理论结合实践,将国际翻译界一流学者和专家的经验转化为学生的实际技能。笔者在西悉尼大学翻译专业进行了为期1年的访学,并与该专业的教师、负责人及学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在本文中,笔者主要以该校翻译专业硕士为切入点,从开设课程、授课形式及学业评估3个方面解读其课程设置情况。

二、开设课程

翻译专业硕士不分口译和笔译方向,全日制学生学制两年,共四个学期,可以在任意学期入学。四个学期共开设课程16门。第一年开设的课程有:口译导论(Introduction to Interpreting)、笔译导论( Introduction to Translation)、笔译技术(Translation Technologies)、社会服务笔译(community and social services translation)、口译技巧(Interpreting skills)、医学口译(Medical Interpreting)、视听翻译(Audiovisual translation)、专门笔译(specialized translation)。第二年开设的课程包括:法律口译(legal Interpreting)、商务口译(Business Interpreting)、文学笔译(literary translation)、语言及语言学研究方法(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Research Methods)、会议口译(Conference Interpreting)、口译及笔译专业实习(Interpreting and Translation Professional Practicum)、认证学习(Accreditation Studies)、语言及语言学专门项目(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Special Project)。

所开设的课程中既针对澳大利亚专职翻译所就职的领域,又对学生必须要参加的NATTI认证考试内容进行强化学习,涉及了基本的翻译理论和技巧,并就翻译及语言学研究开设专门课程。课程内容充分考虑学生口译和笔译能力的同步发展,兼顾翻译理论及实践。

三、 授课形式

西悉尼大学翻译专业硕士课程的授课形式独具特色。所有课程分为讲座课(lecture)和指导课(Tutotial)分别进行。讲座课教师由专职教师担任,指导课教师则聘请专职翻译担任。讲座课以讲解翻译理论、研究方法、翻译技巧和相关专业知识为主。指导课则以实践为中心,进行大量的翻译实践及并开展具体的研究过程。每周讲座课和指导课各一次,讲座课1小时,指导课2小时,共14周教学。

翻译专业硕士学生的母语包括四种语言,分别是中文普通话、日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所学内容也是英语和母语之间的互译。教师在授课时,讲座课采用英语授课,所有学生一起上课。而指导课则分成两类,第一类是语言及语言学研究方法、口译及笔译专业实践、语言及语言学专门项目、视听翻译和文学笔译,也是全体同学一起上课,教师采用英语授课;第二类是其余课程,按学生母语分别上课,教师母语与学生一致,授课采用双语教学。可以看出,第一类大部分是翻译研究类课程,第二类都是翻译实践类课程。

讲座课以教师讲授为主,信息量大,基本不安排与学生互动环节,但鼓励学生随时提问。指导课教学内容经常是本周讲座课程的实践性延续。第一类指导课由教师设定主题指导学生开展研究项目、交流心得;或者学生制作幻灯片分享研究内容、结合翻译理论提出讨论问题。在第二类指导课上,笔译课程在语音教室,口译课程在同声传译教室,围绕每周讲座主题展开,变换各种形式进行翻译训练。

四、学业评估

学科课程的总成绩通常包括:作业成绩、平时小测验成绩及期末成绩,教师会不定期统计出勤情况,仅作最终成绩的参考。各个学科的作业测验和期末考试会在讲座课和指导课分别布置和进行,最后按相应比例合成最终学科成绩。讲座课的作业通常是小论文形式,结合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写翻译总结,或者翻译类论文或书籍的读后感,平时小测验及期末考试的内容也以考察翻译理论及技巧和专业知识为主,题型是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考试形式是网络考试,限制时间和时长,每题只能一次性给出答案,不可修改。指导课的作业通常是翻译实践或翻译研究报告,第一类指导课的期末成绩通常基于学期论文的完成情况,第二类指导课的期末考试是翻译。笔译是段落或篇章翻译,口译通常是视译、模拟交传或同传。某些指导课教师还会在课上引入学生演讲环节并分配一定分数。在演讲中学生自选跟被学科相关素材,结合翻译理论,进行分析,并提出问题跟同学讨论。各个学科各项成绩的构成比例由任课教师向本校考核办公室申请,得到批准即可实行,学生如果不满,也可向该部门申诉。各学科期末总成绩为百分制,达到50%即为及格。

西悉尼大学翻译专业硕士学生毕业的条件是通过全部课程考试。拿到硕士学位的条件是获得至少一项NATTI资格证书。没有学位论文要求,因此翻译专业硕士只有课程教师及学科负责人,并不配备硕士导师。

五、总结

澳大利亚翻译市场的巨大潜力,催生了澳大利亚完整、规范的翻译教学体系。西悉尼大学翻译专业硕士的课程设置颇具创造性,讲座课与指导课分开进行,专职教师与专业翻译合作授课,理论学习与翻译实践融会贯通,学位教育与证书教育相辅相成。这种课程设置既满足了澳大利亚国家翻译人员认证署的实践要求,而且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让学生学会思考,并且在翻译实践同时又不缺乏对理论的的研究和对本质的学习。

本文系黑龙江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翻译专业硕士培养模式之中澳比较研究”( JGXM_HLJ_201503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苗菊、王少爽. 翻译行业的职业趋向对翻译硕士专业(MTI)教育的启示[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0(3).

[2] . 中国澳大利亚教育研究30年终述[J]. 大众文艺, 2011(8).

第9篇:语文教育硕士论文范文

关键词:国际商务;人才培养;国际商务专业硕士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8-0063-02

国际商务硕士是我国“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国际商务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国际商务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国际商务人才培养质量”设置的专业学位。到目前为止,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的培养不过两年,各高校在探索教育中对其培养体系的建设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这严重制约着国际商务硕士的发展。本文以北京工业大学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培养为例,深入剖析我国全日制国际商务硕士培养的现状,进而从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等方面探讨研究如何提高该专业人才的培养。

一、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建设的背景和人才培养的规模

国际商务硕士教育首先出现在英美国等发达国家,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这些国家已形成较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美国教育部早在上世纪60年代已根据教育法案成立了国际商务教育研究中心,并已建设了国际商务硕士的教育体系和课程”。我国在2001年之前一直将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放在职业技术教育中,2001年之后开始发展高校的国际商务本科专业。2010年教育部设置了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学位,首批授权78所院校开设该专业。这些院校中有25所是经贸类专业院校;有69所院校设有经贸专业博士点,其中50所为“211”院校,这使得国际商务硕士专业的开办有着很好的专业依托。

二、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建设的目标

国际商务硕士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胜任在涉外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从事国际商务经营运作与管理工作,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通晓现代商务基础理论,具备完善的国际商务知识、国际商务分析与决策能力,熟练掌握现代国际商务实践技能,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商务专门人才。各高校都依据教育部的上述规定确立了该专业培养的具体目标,并根据各自师资方面的优势进行了有所侧重的培养。以北京工业大学为例,它将2011级国际商务硕士的培养方向定位为外包服务型人才,这也是结合北京市外包服务迅速发展的现状并预测市场人才需求所做的定位。

三、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建设过程中所遇问题及建议

虽然各高校都确立了细致的培养目标,但由于前期经验欠缺、专业认知不深以及师资条件不足等因素,国际商务硕士专业人才的培养出现了以下问题。

1.学科定位不清。在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出现前,我国早已存在国际商务人才的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长久以来各开办院校对国际商务专业的学科定位不清,使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体系大相径庭。目前主要存在三种人才培养范式,即“语言学范式、经济(贸易)学范式和管理学范式”,但都存在很多问题,“难以胜任国际商务人才质量要求”。根据英美等发达国家对该学科的定位,应属商科,即包含语言、经贸和管理。对于中国来说,国际商务硕士是一个新的学科,应该使语言、经贸和管理三个学科的精华部分相互融合,在融合中形成全新的培养范式。

2.教学资源不足。该专业作为新开设的专业尚未在社会上形成明晰又全面的认知,导致学生生源差异化较大,学生的知识背景大差大离,给教师的授课造成了一定的难度,也制约了学校精英式教育的开展。此外,该专业教师团队也是由经管专业和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组合成的,师资质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和不足,而商务业界的校外导师资源更是稀缺。生源问题一方面要靠各招生院校根据培养方案细化招生要求,保证生源质量;另一方面则需政府和各院校加大对该专业的宣传力度。师资问题则要靠师资队伍的建设解决,重点要落实双导师制。除了要整合现有的师资力量,提升该专业校内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质量以外,还要通过政府、企业和学校的联合,切实解决校外导师的问题。

3.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滞后。教育部设置国际商务硕士学位时没有出台全国统一的MIB课程体系,所以各高校大多根据自己的学科优势和以往国际经济与贸易、MBA的教学经验进行课程设置,这势必会影响人才的培养质量。此外,在教学方法上对英美等发达国家的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方法照搬的现象比较严重,缺乏本土化的融合,仍需进一步发展创新。国际商务硕士是直接面向社会需求的专业硕士,因此各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应充分考虑社会对该类人才的需求,要以实践为导向,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的滞后则需各院校进行教学改革,针对国际商务硕士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结合现有的教学经验在引进西方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融合创新,充分利用校内校外、国内国外的资源丰富该专业的教学。

四、以北京工业大学国际商务专业为例探析国际商务硕士人才的培养

1.国际商务硕士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合理的课程体系建设是迈向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目标的第一步。“国际商务活动是一种包括了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全部经济贸易活动的过程,覆盖了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为了更好地满足国际商务专业研究生未来就业的需要,要构建更具针对性的国际商务专业的课程体系。我校国际商务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采用了模块形式,主要分为以下模块。①基础知识模块。主要包括商务英语、国际商务等基础课程,这些课程均采用英语或者双语授课,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②专业必修模块。主要包括国际商务前沿专题、国际商务谈判、国际商法等,部分课程采用双语授课。该模块以促进学生积淀专业知识和形成专业思维为目标。③综合素养模块。该模块由人文、经管类课程和第二外语的选修组成,通过选修不同领域的课程,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④国际商务实践训练。该模块由校内国际商务实训模拟和校外实习两部分构成。通过具体模拟和实践,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对专业知识的转化能力。

2.国际商务硕士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我校该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也是从经管和商务英语专业抽取优秀讲师和教授组建的,其中富有活力的青年教师和经验充足的中年教授各半。我校还定期输送优秀青年教师出国进修,不定期邀请商界人士做商务类的讲座。同时,在校外导师的选取上,采取学校推荐和学生自荐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有效资源,为学生选取合适的校外导师。此外,还可以在地方高校之间建立师资库,兄弟院校之间共享优秀的教师资源,进一步完善师资结构。在校外实训基地的选取上,可以跟政府有关部门以及相关企业签订长期协议,切实解决国际商务硕士研究生的校外导师问题,同时也使校外实习更加规范化。

3.国际商务专业教学方式设置。对该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要重点要提升其综合能力。综合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等多种能力。针对这些能力的培养,我校在教学中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式,包括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社会调查、角色扮演等。国别经济课程主要采用小组讨论的教学方式,教师会布置一个讨论课题留待下堂课讨论,并从该课题展开教学,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分组的随机性和经常性则培养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此外,该课程采用群体教学,参与教学的教师均有出国学习的经历,在授课的同时也介绍各国文化,引导学生了解跨国文化。商务英语课程则引入了社会调查的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等能力。此外,调查方案的书写与展示语言均为英语,又提升了学生对英语的运用能力,营造了国际商务的氛围。

国际商务硕士专业的人才培养才刚刚开始,我国对国际商务人才的需求则会随着我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程度的深化而不断扩大,如何培养大量符合国际需求的国际商务人才将是社会持续关注的热点。本文谨结合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对该问题提出了简要看法。在国际形势变幻的背景下,专注于国际商务人才的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探索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方案,将会大力推进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金融硕士等19种专业学位设置方案[EB/OL].2010.

[2]陈齐洁,凌斌.关于发展我国国际商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J].文教资料,2013,(1).

[3]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北京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M].2011.

[4]乐国林.我国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三种学科范式及其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2010,(5).

[5]李兵,于萍.《国际商务》课程的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19).

[6]教育部.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EB/OL].2010-03.

[7]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E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