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诊断技术范文

诊断技术精选(九篇)

诊断技术

第1篇:诊断技术范文

关键词:汽车;故障诊断;发展

现代汽车的技术性能已变得越来越好,结构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同时,故障诊断的难度也有了相应的增加,人们迫切需要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可维修性和安全性,因而有必要建立一个监控系统来监控整个系统的运行状态,不断检测系统的变化和故障信息,进而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因此,汽车故障诊断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已成为科技研究的热点之一。汽车故障诊断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它涉及多门学科,如现代控制理论、信号处理、模式识别、计算机工程、人工智能、电子技术、应用数学、数理统计以及相关的应用学科。

1传统的汽车故障诊断技术

1.1万用表诊断

汽车故障一般分为持续性故障和间歇性故障,万用表诊断主要针对持续性故障,比如电路的断路、短路、电子元件的损坏等。

1.2汽车示波器

汽车示波器的诞生为汽车修理技术人员快速判断汽车电子设备故障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无需任何设定和调整就可以直接观察波形了,它的设定调整是全自动的。

1.3专业综合诊断

专业综合诊断以将单项、分散的检测设备联线建站为特征,使诊断工作成为汽车维修工作中一项新的专门任务。诊断工作是依靠仪表和设备,在不解体或不拆卸零件的情况下,得到一系列准确数据,并与规定的标准技术参数相比较,以确定汽车零部件是否需要维修或更换。

2现代汽车故障诊断技术

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汽车电控系统日趋复杂。传统的诊断方法和诊断设备无论是精确度和使用方便性,还是对汽车技术发展的适应性,均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为了提高故障诊断技术,不断完善诊断理论和方法,必须广泛应用各学科的最新发展成果,并且借助于数学工具和计算机。目前应用的主要方法有:

2.1人工经验诊断法

人工经验诊断即直观诊断,其特点是不需很多设备,在任何场合都可进行,诊断的准确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诊断人员的技术水平。

2.2故障树法

故障树(FTA)法是把故障作为一种事件,按其故障原因进行逻辑分析,绘出树枝图。树枝图中,每下一级事件都是上一级事件的原因,而上一级事件是下一级事件引起的结果。

2.3故障症状关联表

故障症状关联表描述故障症状和故障部位之间的关系,通常用关联表表示。表中的行标明故障症状,列标明相关部件或子系统。当相互关联时,在对应的交叉点作标记;如果资料完整,也可以用1、2、3、4、⋯⋯标出其检查顺序,其中1表示可能性最大的原因,2表示次之,以此类推。

2.4普通仪器设备诊断

普通仪器设备诊断是采用专用测量仪器、设备对汽车的某一部位进行技术检测,将测量结果与标准数据进行比较,从而诊断汽车的技术状况,确定故障原因。

2.5汽车电脑专用诊断设备

汽车电脑专用诊断设备主要用于本公司生产的车系。如大众公司的V.A.G1551及V.A.G1552、通用公司的Tech一2、本田公司的PGM、雪铁龙公司的FLIT等。它们不但能读取各系统的故障代码,而且还具备执行元件诊断、部件基本设定与匹配及阅读测量运行数据、清除故障代码等功能。

2.6汽车电脑通用诊断设备

汽车电脑通用诊断设备(如元征X431、车博士、修车王等)把故障诊断的逻辑步骤及判断数据编成程序,由计算机执行各车系的诊断过程。

2.7汽车电脑自诊断系统

一般汽车电脑含有自诊断系统,用于检测信号网的故障。如有故障,仪表板上的发动机警告灯“CHECK”亮,通知驾驶员汽车存在故障。系统进入自诊断后,即可通过故障指示灯的闪烁次数读取故障代码。自2001年以来,美国的安然、世界通信、默克制药、施乐和法国的威旺迪等国际大公司相继曝出假账丑闻,而且愈演愈烈。这些国际大公司的丑闻不仅引起人们的震惊和愤怒,同时严重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欧美两地的股市频频刷新历史低点,给刚刚复苏的美国经济蒙上了一层阴影,

2.8汽车检测站

在由外观检测、尾气检测、前轮定位检测、制动性能检测、底盘测功、灯光检测等工位和相应检测设备组成的检测流水线上,在标准测试条件和方法下对汽车进行室内检测,将检测数据与标准数据相比较,检查车辆的运行状况。

3汽车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一些新的科学分支的出现和发展及其在设备故障诊断中的成功应用,为汽车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开拓了新的途径。如基于信号处理的小波分析法;基于人工智能的神经网络法;分形几何在汽车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等。

随着计算机、电子、汽车等高新技术的发展,汽车故障诊断技术发展会非常迅速,将朝着网络化、多功能化、智能化和专家系统化发展的方向迈进,以微机及其网络为平台组织并综合集成各种专用分析仪器,资源共享。现代汽车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和生产应用,今后必将得到更加深入和迅速的发展,在生产力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江冰.现代汽车故障诊断技术的探讨[J].山西交通科技,2002,(4).

第2篇:诊断技术范文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病毒诊断 分子诊断技术

中图分类号:R5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1-0274-02

就目前而言,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多属于慢性肝炎,该病毒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能够耐高温、耐寒,甚至对紫外线和高浓度消毒剂等也具有明显抗性,该病毒能够在人体存活几年、几十年,临床治疗难度较大。[1]患病时间越长患者患有原发性肝癌或者肝硬化风险越高。近年来,将分子诊断技术应用于乙型肝炎病毒的临床诊断中,这对于探寻新的预防、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2]。

一、乙型肝炎病毒的结构特点

乙型肝炎病毒属于DNA病毒的一种,这种病毒主要感染于人体,并且具有比较活跃、强烈的复制能力,传染率高[3]。乙型肝炎病毒的结构特点包括很多方面,首先基因序列具有明显的多变性;其次结果不是完全统一的,也不是完全双链环状的;最后,在该病毒的蛋白质编码区的不同病毒结构活跃性明显,能够进行序列调整[4]。

二、分子诊断技术

首先,PCR技术。分子诊断技术包括不同方面,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技术即为PCR技术,这一技术主要用于扩增,在病毒诊断实验中要保证其阴阳性放置正确,并且相互对应放置。可以用于测定的方式包括普通的PCR技术、竞争性PCR技术和实验研究比较常用的两种技术即套式PCR和免疫杂交PCR技术[5]。将PCR技术应用于实验研究中,有研究专家选取两种不同的检测技术对乙型肝炎病毒进行测量诊断[6],其中一项检测技术即为本文提到的PCR技术,与之对照实验研究的另一项技术即为常规定性法,实验结果显示PCR技术检测结果更准确,其对于病毒的活性及特征等方面指标检测灵敏度更高,更能够准确判断患者的实际患病情况和传染情况。

其次,核酸杂交技术。这一项检测技术的最大优点即为对于技术要求和设备要求均较低。通常检测人员只需要选取实验所需的标本即可,将其放置于实验所需的硝酸纤维素薄膜上即可,观察所选标本的形态并将其详细准确记录。检测人员将乙型肝炎病毒DNA寡核酸探针放置于选取的实验样本中,保证两者能够相互融合,实现杂交效果。经过这一实验操作后检测人员能够直观的看出所选的检测标本中是否存在乙型肝炎病毒,根据两者融合情况能够对病毒进行半定量测量。将这一检测技术方法与上述提到的PCR检测方法相比较而言,其虽然检测结果的特异性较好,但是从检测结果或者是病毒的活性检测灵敏度方面来看的话较差,而且这一检测方法的另一局限性是检测步骤较多、更为繁琐,一旦出错将会影响整个实验的检测结果。

最后,支链DNA技术。这一项检测技术与上述两项检测技术均不相同,其在行检测操作过程中需要共同应用支链DNA分子和另外一项比较重要的探针,这里需要重点提到的即为探针部分,其主要由三种不同探针组成,其中包括靶探针1和2,还有另外一个捕获探针。在乙型肝炎病毒诊断中这三个探针具有重要作用,检测人员选取待测核酸样本,靶探针1和2在实验检测操作中分别与样本-捕获探针和样本-支链DNA分子进行相互融合、杂交活动。完成上述操作后能形成酶催化反应,从而进一步判定样本的核酸含量情况,对乙型肝炎病毒进行有效判定。支链DNA技术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其在行乙型肝炎病毒检测实验过程中能够保证实验反应的稳定性,同时这一检测技术涉及到三种不同探针,能够进行重复病毒检测,根据每次不同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能够判断最终有效检测结果,能够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准确性。但是相对应的这一检测方法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其检测成本较高,同时其与PCR技术最大的差异就是放大倍数过少,不能够将这种检测方法适用于临床所有病症的诊断中,检测范围过于狭窄。目前,我国仅有较大的部分医院能够进行支链DNA技术检测操作。

三、分子诊断技术应用于乙型感染病毒诊断的意义

首先,可以用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早期诊断。从传统意义上来讲,我国大部分医院在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诊断中多参考临床比较常见的免疫学指标变化情况,其中主要包括抗HBc指标、抗HBs指标和临床病症判断参考比较重要的HBsAg指标等。相关研究专家表明[7],对于一般典型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诊断是可以参考免疫学指标变化情况的,但是进一步研究发现,其仅能够检测出病毒的表型指标情况,应用于病症的临床诊断中存在误诊或者漏诊的风险,对于病症较轻或者刚感染的患者早期诊断是不利的。当前,将分子诊断技术应用其中,能够最大程度提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早期诊断准确性,这种检测方法甚至可以检测到患者体内的一个病毒颗粒,在病症早期临床诊断中应用具有重要意义[8]。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检测结果判定患者的实际患病情况,对其及时制定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这对于患者病情控制甚至临床治疗均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其次,应用于治疗效果监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接受正规、有针对性的临床治疗可以被治愈,但是临床治疗时间较长,过程较为复杂。患者在接受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予以监测,以此判断其治疗效果,同时也能够对后续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一定指导。当前,分子诊断技术被逐渐应用于乙型感染病毒感染治疗效果监测中,其中检测指标107copies/mL和另外一项指标104copies/mL两者分别表示病毒活跃性较强和病毒被抑制,病症好转,通过该检测指标能够判断患者的具体治疗效果[9]。

最后,治疗方案的拟定。从上述文章阐述内容中能够明确,乙型肝炎病毒具有一定传染性,主要是由于该病毒具有灵活的拷贝复制能力,从而出现人与人之间的传染情况。有相关研究专家提出结论[10],称可以将分子诊断技术应用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诊断中,根据检测结果能够看出患者乙型肝炎病毒的拷贝复制活性程度,通常情况下,其活性程度越高说明患者的病症越严重,感染体的传染性越明显,进一步来讲患者的干组织结构受损程度越严重,患者患有肝硬化或者肝炎的风险就越大。医护人员要根据这一指标为患者制定合理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有利于在最短时间内控制病情发展,达到预期临床治疗效果。

结束语

当前,将分子诊断技术应用于乙型肝炎病毒诊断中,能够有效提高病症早期诊断效果及临床治疗效果监测等,对于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艳,徐万洲.检验科应该抓住临床分子诊断技术及个体化医疗的发展机遇[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3,36(2):100-104.

[2]黄山.分子诊断技术在心血管疾病诊疗中的应用[J].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14,6(4):279-283.

[3]陈刚,饶新辉,王晓阳等.分子诊断技术指导肺癌个体化治疗前瞻性研究[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6,18(3):135-137,141.

[4]汪洁.分子诊断技术和靶向治疗在乳腺癌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J].上海医药,2016,37(10):3-5,10.

[5]李永刚,曾伟伟,王庆等.草鱼呼肠孤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13,34(4):97-103.

[6]付极,林国乐.分子诊断技术在结直肠癌个体化精准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6,19(1):22-26.

[7]孙海燕,童海江,崔大伟等.2013至2015年浙江地区人感染 H7 N9禽流感病毒蛋白关键位点分子特征分析[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6,9(4):330-335.

[8]杨小二,俞菁,胡荷宇等.肌酸磷酸激酶检测联合分子诊断技术筛查新生儿杜氏肌营养不良症[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5,38(1):32-34.

第3篇:诊断技术范文

Abstract: Circuit Breaker (CB)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devices in power system. Its running status is crucial to the power system reliability. Rather than traditional maintenance strategies such as regular inspection and troubleshooting, condition monitoring suits the requirement of intelligent grid better because of its initiative and predictability. This article gives a review on the online monitoring and fault diagnosis technology for circuit breaker.

关键词:断路器;状态检测;在线监测;故障诊断

Key words: circuit breaker;condition monitoring;online monitoring;fault diagnosis

中图分类号:TM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5-0226-04

0 引言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至关重要,断路器作为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保护和控制设备,承担着关合、开断电力线路、线路故障保护、监测运行电量数据等的重要作用。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断路器能够将故障部分迅速从电网中隔离出去,断路器的故障将带来线路和设备受损甚至可能影响到居民生活和社会生产,因此,断路器的状态好坏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断路器的运行维护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和基础。由于断路器的寿命一般为20-40年,一些部件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而不断老化,因此及时对其进行维护和检修是十分必要的。

当前电力设备的维护方式主要有定期检修、故障维修以及状态检修三种。定期检修就是根据预先规定的时间周期对设备进行检修,故障维修是在故障发生后才对设备进行修理,这两种方式作为目前最常用的检修方式,存在着针对性较差、效率低下、维护成本较大的问题。为了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及运维效率,状态检修开始得到了关注。

状态检修是基于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的检修方式,它能够根据先进的状态监测和诊断技术提供的设备状态信息,判断设备的异常,预知设备的故障,并做出针对性的检修计划。对断路器的重要参数进行长期连续的状态监测,不仅能够及时判断出故障的位置和严重程度,而且可以对故障设备进行原因诊断。这不仅对于提高设备的利用率、降低维修费用、增大设备的维护保养周期十分有效,而且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坚强性、可靠性及自动化程度。作为主动性和预见性的检修方式,状态检修更能适应现代智能电网对于安全性和经济性的要求,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断路器的在线检测及故障诊断已经成为电力行业的热点问题并受到国内外研究机构的持续关注。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断路器一般包括操动机构、开断元件、绝缘支柱、基座、二次回路和中间传动机构等等。断路器的故障即为某部分元件丧失其规定动作的现象。国内外的故障统计显示,断路器常见的故障表现见表1。

这些故障不单会造成断路器功能的缺失,甚至会危害电力系统的整体安全,因此,进行有效的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至关重要。

1.1 状态监测

对断路器的状态监测最早是通过离线的方式进行,这种测试方法主要对断路器的分合机械参数进行测试。国外在上世纪90年代就有这样的断路器试验设备,代表厂商如德国WEIS公司和美国Doble公司等等都有相关产品,国内如国电南瑞、华天电力后来也有类似的产品。但是这种机械特性测试仪只适合进行出厂检测和故障检修,无法满足状态监测的要求,因此,对断路器检测进行智能化改造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国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早,Goto K. 等人在1989年就提出了针对气体绝缘断路器(GIS)的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系统,并在断路器动作时间、气体压力、局部放电、液压系统等多方面进行了监测[1];McllroyC等人利用录波设备和接口组件实现了对分合闸线圈电压、电流和触点位移的监测[2];美国德州农工(Texas A&M)大学采用专家系统对断路器进行状态分析,监测对象包括分合闸线圈电流、相电流、触头接触信号等等[3];Dupraz JP等人开发了对六氟化硫气体,操动机构和断路器机械特性的在线监测系统[4];Knezev M等人开发的系统主要对断路器控制线圈电流及主回路电流进行监测,并对信号处理和专家系统方面进行了研究[5]。

国内对断路器在线监测技术的研究工作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清华大学最早对该领域进行了研究实践:单片机作为核心芯片被用来控制整个开关柜智能化状态检测装置,并初步探索了断路器振动信号在监测和故障诊断方面的应用[6-7];华中科技大学的张永伟等人开发了基于CPLD+CPU结构的在线监测数据采集结构[8];重庆大学的熊小伏等人利用网络服务器开发了分布式机械特性监测系统[9];此外,包括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在内的多家研究单位在断路器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方面都有持续的研究[10-12]。

目前市场上已有的高压断路器状态监测产品一般是利用微处理器对断路器设备参数进行连续监测,核心控制芯片包括ARM、FPGA、DSP等多种方式,并且逐渐向更高级的芯片和多核系统发展。

在线监测对象的选择是进行有效故障诊断的前提和基础,随着数据采集技术的发展和完善,监测对象也从最初的简单机械参数向复杂参数发展。目前常见的监测对象包括:①分、合闸线圈电流;②储能电机电流;③振动信号;④位移信号;⑤断路器触头温度;⑥环境温湿度;⑦主回路电压、电流;⑧局部放电;⑨真空断路器的真空度;⑩微水(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GIS);???气体密度;???断路器运行状态、接地状态、储能状态等等,这些监测对象能够从不同角度反应断路器的工作状态,实现手段也各不相同,以下为几种典型信号的具体监测方法。

①分合闸电流信号。

作为高压真空断路器中的重要元件,电磁铁利用线圈中所通电流产生的磁通对断路器的操动机构进行控制来实现分闸和合闸动作。断路器的分、合闸电流波形包含了断路器在此过程中的工作状态信息,通过监测分合闸电流能够判断出多种断路器控制回路的故障类型如线圈铁芯卡涩、电源电压过低、铁芯空行程过长等操动机构故障。同时,线圈电流易于采集的特点使其十分适于对断路器进行故障诊断。实际应用中分合闸线圈电流信息可以通过霍尔电流传感器采集,典型的断路器合闸电流波形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铁心的运动主要分为五个阶段,分别对应图1电流曲线的5个区间:①t0-t1,接通电源,电流持续增大,铁心准备运动;②t1-t2,铁心开始运动,电流逐渐减小;③t2-t3,电流明显增大,铁心停止运动;④t3-t4, 延续阶段3,电流趋于稳定;⑤t4-t5,辅助开关断开,触头产生电弧,电弧被拉长且电压升高,电流迅速下降至0。由此划分出的电流特征量I1,I2,I3和时间特征量t1,t2,t3,t4,t5可作为故障分析诊断的特征量。

②储能电机电流信号。

储能弹簧是断路器弹簧操动机构中最核心的部分,一般采用电流传感器测量储能电机的电流信号来间接监测储能弹簧的工作状态。典型的断路器储能电机电流波形如图2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储能电机电流的变化共分为4个阶段:①t0-t1,接通电源,电流迅速增大,储能电机到t1时刻开始平稳工作;②t1-t2,储能电机稳定工作,电流大小基本不变;③t2-t4,储能弹簧随着电流的增大进行储能;④t4-t5,辅助开关断开,电流减小至0。各个阶段的电流典型值Ia,Im,Ip和时间典型值t1,t2,t3,t4,t5能够反映断路器的运行特性,如Ia能够反映电机转子的状态,Im能够反映弹簧的状态等等。因此,通过对这些特征电流及时间的监测,可以判定储能弹簧是否存在松动、电机转子有无卡涩等故障现象。

③位移信号。

断路器的触头位移信号是表征断路器机械特性最为重要的监测信号之一,它反映了断路器动触头在分合闸过程中的动作信息。对位移信号的分析和处理可以用于计算断路器的分合闸速度、时间和行程等参数。典型的断路器触头位移-时间曲线如图3所示。

断路器的触头位移-时间曲线包含了很多重要的机械参数如合闸时间、合闸不同期、分闸时间、分闸不同期、超程、开距等等,这些参数可以通过对时间特征量t1,t2,t3,t4,t5,t6和位移特征量S1、S2的监测计算得到。

④振动信号。

振动信号由断路器中的运动部件产生,部件的启动、制动和撞击行为都能够产生一定的振动信号,因此它能够反映断路器运动过程中许多重要的状态信息。很多机械故障如触头磨损、螺丝松动等都能够通过监测振动信号来及时发现。基于其特征明显的性质,振动信号在机械故障诊断中被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受到噪声和随机振动的影响,断路器的振动信号的分析处理比较困难。实际应用中振动信号一般由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进行采集。

⑤触头温度信号。

断路器的触头温度反映了电路故障中是否有过载、短路等异常的电流,当设备的接触连接部位或隔离触头等位置由于种种原因电阻明显增大时,热损耗将会造成绝缘击穿或件损坏等严重的事故,因此,及时监测和发现触头温度的异常变化是保证断路器安全稳定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常用的温度监测方法有红外温度传感器、红外测温仪、热电偶间接测温等等,将测量温度与断路器触头等部分的允许温升极限相比较分析便可实现对温度信号的诊断。

1.2 故障诊断

断路器的故障诊断就是对断路器运行参数的监测、分析处理和诊断,它能够分析故障的成因并预测其劣化趋势,并提供针对性的检修计划,是断路器状态监测的最终目标。故障诊断对于提高断路器运行的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提高断路器工作效率以及运维效率的重要手段,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常见的故障诊断方法总结见表2。

20世纪80年代开始,故障诊断技术引起了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随着传感器技术、信息技术等的持续发展,多种智能诊断系统被相继开发应用,故障诊断技术日渐成熟。将计算机引入故障诊断方法之后,人工智能技术和专家系统、粗糙集理论、模糊数学、人工神经网络等等继续在实际工程中开始被采用并取得了很好的发展。基于之前大量的研究基础,很多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广泛应用智能故障诊断技术。

国内在断路器故障诊断方面技术的发展虽然也取得了一些进步,但完善的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系统大多数还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其市场化应用仍需要进一步开发。

断路器的故障诊断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①信号采集:信号采集即采集断路器运行的特征信号,由于信号的变化是断路器工作状态的直接显示,因此,信号采集是断路器评估及故障诊断的基础。

②信号处理:信号处理是从采集到的信号中提取特征量的过程,其目的是消除信号噪声以提取到精确的信号。

③状态识别:状态识别是根据特征量和其他诊断信息来识别检测断路器的工作状态的过程,其原理是将提取到的特征信号与标称信号进行比对。

④故障诊断:当断路器处于故障状态时,故障诊断能够给出诊断对象故障的具置、原因及维修措施。

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经历了从传统的物理化学诊断、征兆诊断、阈值诊断等等方式到人工智能诊断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故障诊断方法有着诊断快速、操作简单的优势,然而其只对部分故障类型行之有效,且可信度往往与操作人员的经验相关,复杂的故障问题以及大量的监测数据处理则更需要应用智能诊断技术,其对提高诊断准确率及诊断效率都具有明显优势。

断路器实现智能诊断的算法包括三大类型[12]:基于解析模型的算法、基于信号处理的方法以及基于知识的方法。基于解析模型的算法是通过对诊断对象进行较为准确的数学模型仿真,将采集信号与标称值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系统故障是否存在及严重程度。其又可以分为状态估计诊断法、一致性检验诊断法和参数估计诊断法,一致性检验诊断法通过建立断路器正常情况下的数学模型并将其与故障模型进行对比来确定故障类型,在实际中应用较多。Demjanenko V等人利用振动信号的一致性对比对断路器进行故障诊断[13];Michael S. 等人利用计算机辅助诊断的概念,将模拟故障信息存入数据库,并与采集的状态数据进行比较以检测故障[14];基于信号处理的方法通过对数据进行特征值提取来进行故障诊断,实际应用中,多元统计方法、时域频域分析方法等都得了较多应用,文献[15]利用主元分析的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降维处理,既提高了诊断效率也确保了诊断精度;基于知识的方法作为断路器故障诊断的主要研究方向,主要涵盖了逻辑推理、机器学习、神经网络、模糊理论等多种人工智能算法,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的关注。这种方法通过模拟大脑的思维方式来进行故障诊断,能够对大量监测信息进行快速且精确地分析和诊断,是未来智能诊断的主要发展方向。

2 总结与展望

对断路器设备采用状态检测的方式是必然的发展趋势,这种方式不仅解决了传统定期检修和事后故障维修针对性差、效率低的弊端,而且满足现代电力系统对于智能化的要求。目前断路器的在线监测技术在分合闸电流、储能电机电流信号、触头位移-时间信号等等参数方面都有了成熟的应用,故障诊断技术也从传统的诊断方式逐渐向智能诊断方式过渡,随着人工智能算法的发展,故障诊断技术将适用于更多复杂参数的监测并进一步提高故障诊断的可靠性。

断路器的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在具体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①在线监测系统的监测参数仍需进一步完善。为了提高故障诊断过程的精确性,监测设备需要增加监测的参数而非采用单一的监测参数。

②部分监测对象还未实现精确有效测量,采集监测数据的传感器仍需进一步提高精确度,这对于故障诊断的精确性提高至关重要。

③虽然人工智能算法用于故障诊断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但是较为可靠地可市场化的智能诊断算法仍在探索中。

虽然断路器检测从定期检修到状态检修的完全过渡仍未完全实现,但是相信随着传感器、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断路器的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也必将更加成熟和稳定,为智能电网的可靠运行提供更优质的保障。

参考文献:

[1]Goto K, Sakakibara T, Kamata I, et al. On-line Monitoring and Diagnostics of Gas Circuit Breakers[J].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Delivery, 1989, 4(1): 375-381.

[2]McIlroy C, Richey KR, Wagon R, et a1. Circuit breaker condition based monitonngdevelopments[C].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rends in Distribution Switchgear, London: 1994: 168-172.

[3]Zhifang R, Wavelet Based Analysis of Circuit Breaker Operation. Texas A&M University, 2003.

[4]Dupraz JP, Jung T, Ficheux A, et al. Remote Supervision for Intelligent Circuit Breakers and GasInsulated Substations[C]. 2008 IEEE Power and Energy Society General Meeting-Conversion andDelivery of Electrical Energy in the 21st Century, Pittsburgh: 2008: 4718-4725.

[5]Knezev M, Djekic Z, Kezunovic M. Automated Circuit Breaker Monitoring[C]. 2007 IEEE PowerEngineering Society General Meeting, Tampa: 2007: 2580-2585.

[6]黄瑜珑,关永刚,徐国政,等. 高压开关柜智能化状态监测装置的研制[J].电工技术杂志,2000(7):7-9.

[7]沈力,黄瑜珑,钱家骊.断路器振动信号的相频特性及在监测中的应用[J].电工技术学报,1997,12(3):42-45.

[8]张永伟,尹项根,李彦武,等.CPLD在断路器在线监测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3,23(4):34-37.

[9]熊小伏,孙鑫,蔡伟贤,等.基于DSP及ARM的分布式高压断路器机械特性监测系统[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09,37(6):64-68.

[10]杨飞,王小华,荣命哲,等.一种新的中压真空断路器三相同期在线监测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8,28(12):139-144.

[11]Huang J, Jiang XF, Hu XG, et al. Automated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for High Voltage CircuitBreaker[C]. 5th IEEE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and Applications, Taichung: 2010: 599-603.

[12]Zhang X, Liu XD, Fan XM, et al.A High Accurate Sensor Research and its Application for VCBs’Internal Pressure On-line Condition Monitor[C]. 2012 25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Discharges and Electrical Insulation in Vacuum (ISDEIV), Tomsk: 2012: 477-480.

[13]Demjanenko V, Valtin RA, Soumekh M, et a1. A noninvasive diagnostic instrument for power circuitbreakers[J].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Delivery, 1992, 7(2): 656-663.

第4篇:诊断技术范文

【关键词】医学影像技术;医学影像诊断;关系

1医学影像技术与医学影像诊断专业特性

现阶段我国医疗机构的医学影像技术人员处于饱和状态,但在影像诊断人员十分稀少,一方面由于医学院中影像诊断人才较少,由于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对于影像急速以及诊断的培养目标发生改变,多数院校注重于影像技术的掌握,对于影像诊断的培养实践性不足,因此比较符合医疗结构医学影像技术人员的需求,导致影像诊断人员出现断层现象。熟悉医学影像技术以及医学影响诊断的专业人才处于缺失状态,能够在临床中具备生物医学工程能力的专业人才是医疗体制改革的社会急需人才。因此在医疗改革背景下,医学院校应该强化对影响诊断以及影像技术人才的综合性培养,从培养目标到课程体系实现改革与发展,针对各级医疗机构的需求实现人才与医疗设备的共同发展,从影像诊断与影像技术的关联性入手,实现综合性课程的设定,通过医院实践以及案例分析等等,提高医学诊断技术人才的培养,是提高医学影像诊断以及医学影像技术发展的根本,也是联系两者和谐共进的必要条件。专业独立性是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人才培养特点,由于涉及到多个学科内容,因此人才培养中,既需要从电子学,临床医学以及基础医学理论知识入手,提高对医学影响诊断技术以及临床影像诊断知识的了解,从X线影像技术,超声、SPECT、ECT、PET、MRI等设备以及技术掌握入手,强化基础理论与操作技巧的提升,实现医学影像学的各个分支理论知识与发展方向,从而促进影像诊断技术人才的培养,提高其对疾病诊断以及医疗设备使用的准确性,提高临床诊断正确率以及提高患者治疗的针对性。这是目前论医学影像技术与医学影像诊断的综合型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高校需要进一步提高对医学影像人才的培养。

2医学影像技术与医学影像诊断的专业互补性

2.1影像技术与影像诊断实践工作整体性

在医疗机构中医学影像诊断与影像技术的工作是紧密连接的整体,患者通过影像技术的医疗设备进行影响诊断疾病,然后反馈给医生进行治疗,这是医院医疗过程中常见的流程。实际工作中影像诊断工作的开展需要影像技术的支持,患者以及医院对高水平影像诊断的需求,反馈到影像技术的拓展与发展中,伴随着影像技术的创新,影像诊断标准亦会逐渐上升,如此影像技术与影像诊断之间构成良性循环,互为整体,虽然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双方共同制约以及促进对方的发展。实际工作中纵使成像原理存在本质差异,但是影像技术的局限性以及专业性都会在实际应用中展现出现,无论是超声、SPECT、ECT、PET、MRI还是计算机X线技术,都具有自身的特性以及整体的共性,所以在临床诊断中,需要根据实惠、方便以及影响最小原则进行选取,以影像金叉信息的客观性和互补性进行综合利用,确保现代医疗技术促进医学影像诊断技术与医学影像诊断的融合,满足医疗体制改革下临床治疗融合整体的形成,提提高治疗效果以及诊断效率,实现医疗诊断技术整体的共同发展。

2.2医学影像诊断中常见的影像技术临床应用

临床诊断中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应用,是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实现医疗质量提升的关键,在影像诊断中需要减少对人体的辐射与损伤,软组织鉴别中需要优化工作机制,利用影像技术的先进行以及患者诊断的需求,针对性影像技术的使用。(1)CT技术的应用主要是针对于骨骼肌肉或是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诊断效率,例如重视系统以及寄生虫等等疾病而言,临床应用价值较高,故而常用鼻窦疾病、鼻咽早期肿瘤疾病。(2)CR技术的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多数临床诊断中都会采用这类工具,因为鉴别能力较高,及时对人体造成一定的损伤,却可以有效发现软组织中的疾病,所以常用与骨骼或是神经系统的疾病诊断。(3)磁共振技术,对直肠的检查效果高于CT,但肺部的检查低于CT与CR,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看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多用于人体创伤情况、炎症情况、肿瘤情况、子宫情况,肝脏与胰腺检查中不推荐使用。

3展望

总体而言在影响技术临床诊断应用中,需要根据各技术的使用优势,合理分配技术的应用范围以及区域,才能够实现高校的综合性影像技术应用,不仅全面提高了诊断范围以及诊断内容,其诊断效果以及诊断技术得到改善,提高临床对患者身体生态指标的掌握,有利于临床诊断以及治疗的开展提高影像诊断效果与准确率,便于现代化医疗体制改革下医疗治疗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赫明锋.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10(03):171-172.

[2]杨东奇.论医学影像技术与医学影像诊断的关系[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6):155-156.

[3]谈彩琴.论医学影像技术与医学影像诊断的关系[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28):5921+5924.

第5篇:诊断技术范文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故障诊断;红外测温

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不仅可以实时监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工作状态,发现机电一体化设备中存在的问题,还可以及时找到机电一体化设备出现问题的具置。所以采用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了工作环境的安全性,更重要的是可以保障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工业生产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接下来我们将主要探讨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的概述、具体诊断方法,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的概述

所谓诊断技术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检测技术,我们采用诊断技术主要是为了帮助工作人员及时发现机电设备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明确隐患存在的具置和隐患的严重程度,以便于我们的工作人员可以在短时间内找到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另外,根据机电设备的故障诊断过程,我们可以将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划分为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故障诊断技术可以根据被诊断设备的具体情况,选择有效的、极具代表性的检测信号。

(二)故障诊断技术可以根据获得的某一设备的检测信号来获取与该设备的工作状态相关的信息。

(三)根据获取的某一设备的工作状态的信息来判断设备的工作状态。

(四)在正确地判断完某一设备的工作状态以后,故障诊断技术可以进一步分析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的发展情况,确定故障发生的具置。

(五)根据上述分析所得到的结果,采取相应有效的解决方法,以免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

二、常用的传统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

目前我们国家比较常用的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诊断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振动检测诊断技术

所谓的振动检测诊断技术就是指利用相关的检测设备的震动参数和信息特点来判断机电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发现机电设备存在的故障的技术。振动检测诊断技术主要用于检查机械设备的工作情况。机械设备在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剧烈的震动,机械振动的检测参数中包含着速度和加速度等。在检测的时候,如果我们想获取足够的检测信息,正确地判断出机械设备的工作情况,就要学会正确的选取测量点的位置。振动检测诊断技术不仅操作方法简单,而且可以直接明了的检测出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大大提高了诊断系统获取的检测信息的精确度。

(二)油液磨屑分析检测诊断技术

油液磨屑分析诊断技术主要通过识别油液磨屑颗粒的形态和油液的成分特点来判断设备的运行情况,该检测技术主要被应用于机械设备的系统和液压系统。油液磨屑分析诊断技术不仅可以根据油液中的微粒尺寸判断设备的磨损程度,根据微粒的形状判断设备的磨损类型,还可以根据微粒的组成成分来判断设备发生磨损的具置。

(三)红外测温诊断技术

红外测温诊断技术是通过检测设备不同部位的温度变化情况来判断设备的工作状态。该诊断技术所采用的先进的仪器不仅可以远距离工作,还可以不用接触设备就能测出设备某一部位的温度,而且仪器测量的结果具有很高的精确度。

(四)射线扫描技术

Y射线诊断技术是一种刚刚发展起来的诊断技术,主要用于检测工艺设备的故障。该技术主要通过分析图谱的特点来判断设备的具体运行情况。

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存在的问题

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已经具有很长的发展历史了,但是至今为止还没有形成一套非常完善的理论体系。我们国家目前的故障诊断技术主要是针对某一个具体的故障或者某一个具体的设备而言的,这些诊断技术的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较少。另外,我们国家的故障诊断技术在准确度方面还有很大的缺陷,我们目前的当务之急就是想方设法地提高故障诊断技术的准确度,而提高故障诊断技术的准确度的核心工作就是要处理好设备的故障与检测到的信息之间的因果关系。

目前,我们国家的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模糊理论、神经网络、小波分析和智能方法几个方面,在这些领域,我们对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还仅仅局限于理论层次,在实际的生活中的实用性很小。所以,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情况,加大对该方面大投入,不断完善故障诊断技术的理论体系,更新技术方法,加快我们国家的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速度。

四、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国家综合水平的提升,我们国家的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开始朝着精密化、多元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我们国家的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发展方向:

(一)基于网络的远程协助诊断技术

如今的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网络时代,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故障诊断技术必须要结合先进的网络技术,只有这样,故障诊断技术才能满足生产企业的需求,才能得到广泛的应用。网络化的远程协助诊断系统综合借鉴了多种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诊断的成功经验,不仅可以诊断出不同设备存在的故障,满足不同工业现场的生产需求,还可以成功地将检测现场和诊断中心联系起来,提高了诊断系统的准确性,获得了用户的普遍认可,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

(二)人工智能专家系统

所谓的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就是将故障诊断专家成功的工作经验和计算机拥有的数据信息相结合的故障诊断系统。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利用专家处理故障的实际案例来帮助网络获取知识,将针对同一个问题的所有知识聚集在一起,这样不仅提高了监测系统获取信息的速度,还提高了诊断系统的精确度。

(三)小波分析

小波分析是一种关于信息的时间和尺度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时频定位功能,一般被应用于时变、瞬态及非线性信息的分析领域。小波分析为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

(四)研究和改进传感器与监测仪器

目前我们所采用的传感器和检测仪器的技术水平比较低,检测的准确性不高。为了提高故障检测的准确度,我们应该不断研究新技术,不断改进我们所用的传感器和检测仪器的技术水平,为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五、结束语

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是为了满足生产需求而诞生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国家的故障诊断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的故障诊断技术仍然在很多方面存在着问题。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以及故障诊断技术存在的问题,以便于人们可以想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不断完善我们的故障诊断技术,加快我们国家的故障诊断技术在智能化和多元化方面的发展。因为先进的故障诊断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机电设备工作的稳定性,还可以提高机电设备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建业.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研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8).

[2]宗存元.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诊断技术[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01).

第6篇:诊断技术范文

关键词: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发展

0.引言

目前,在国内外,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技术是一项倍受欢迎且发展快速的技术,它可以预报故障发展趋势。通过它可以了解和掌握设备在工作中的情况,对设备故障隐患进行检测,以确保其是否正常,尽量在前期发现设备的故障与原因,并及时进行处理、做出估计。基于以上优点,因此,对于设备恶性事故的发生起到了预防的作用,能够减少人员的伤亡,而且还可以有效的避免环境的污染,降低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对于设备的维修管理来说,它是重要的依据,有节约维修成本、防止突发事故等显著特点,并在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保证设备安全运转、降低成本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1.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发展的历程和现状

机电设备诊断技术来源于军事上的需求,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当时采用仪表对设备进行参数的测定。随着时间的推移,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等的普及,使机电设备诊断技术更加完善。二十世纪末,在交通运输、化工、农业等部门的机械设备上已经应用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技术,且发展快速。这一技术已经融合到国民经济中,技术水平也逐渐提高,开始转向智能化发展[1]。

由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历史不难看出,其发展大概可分为三个阶段:初级阶段,即诊断结果取决于专家的感官及专业知识和经验;通过传感、动态监测技术还有计算机信号处理技术等现代诊断技术达到智能化,并且向诊断、监测、管理、调度集成化的方向发展。

日本、美国、瑞典等国家在机电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方面,研究起步较早,它们在一些方面还一直遥遥领先,我国对于这些方面的研究起步虽晚,却有很快的发展速度。比如,西安交大对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方面的研究;天津大学对轴承和齿轮的状态监测进行了研究。另外,设备诊断仪器的研发也发展较快,这些对我国的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2.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常用传统技术方法

2.1振动监测的诊断技术

振动监测诊断技术根据设备的振动参数以及特征来了解设备的状态和故障,它是人们将机械设备振动监测诊断当作机械设备故障诊断优先选择的方法,其原因是此法的参数多维性和振动的广泛性。一般来说吧,要选择能够对机械的振动状态做出反映的敏感点,还有距离机械诊断核心部位近的易损点和关键点,确保测量的有效性。将各种设备状态信号经放大滤波处理后放入A/D转换器中,这样可以得到振动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根据结果可以判定设备运行的状态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此法能直观、精确的表征机械动态及其变化过程,且监测诊断方法简单实用,因此被广泛使用[2]。

2.2油液磨屑分析检测的诊断技术

此法判断机械运行的状况是通过观察油液介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变化,也可以通过观察油液屑粒的形态来判断,其在机械设备液压系统以及系统中较常用。各种元素在受到能力激发时都有吸收或者发射波长光的性质,光谱仪利用其对油液发射光谱进行化学分析,就可以检测到其化学成分和含量,进而判断设备的磨损部位和程度。这种诊断方法更方便,更准确,并且分析速度快,适用于分析磨损状态处在十微米一下磨损状态的磨屑粒。

2.3红外测温诊断技术

该方法分析机械的运行状态是通过分析机械部位的不同温度变化来实现的。机械的磨损和液压系统的油液性能所导致的常见故障都会使相应部位的温度产生变化,此外,其材料的机械性能也和温度有关,所以,对故障机械进行温度检测是一种主要的方法。由于测量数据存取方便,可以实现全系统监控,保证机械正常运行并提高使用寿命[3]。

2.4射线扫描技术

γ射线的扫描技术应用范围很广,它对于工艺设备的诊断来说,是一项新的技术。在物质中的衰减,γ射线要按照Lamber-Beer的指数规律,所以,再检测的时候,可以根据工艺设备的特点来对设备进行检测。它可以得到设备内反应其介质密度的关系图谱,通过这个图谱来判断故障。

3.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在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

当前,机电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有了快速的发展,可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也没有有效的诊断技术。所以,大多数的技术都是针对性的,还需进一步完善。再者,故障诊断技术的准确性急需解决。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关键在于确定故障与特征间的因果关系。因故障与特征之间可能是多元化的,也可能是间歇性的,故诊断时依赖人们的认识和经验,但人们的认识存在局限性。现今,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属于开放性的课题,建立完整的理论方法体系对指导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4.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发展的趋势

随着科学的发展,今后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可概括为:基于Internet的远程协作诊断技术,这是今后发展的必由之路。小波分析是一种信号的时间―尺度的分析方法,它具有多分辨率分析的特点,将其与神经网络和分析理论相结合就可以把故障诊断的可靠性提高。此外,对传感器进行研究和改善,进行设备故障诊断,也需考虑设备的结构、材料等因素[4]。使故障的检测、诊断、传输与修复融合为一体,对快速修复故障设备提供了保障。

5.结语

综上所述,人们越来越重视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及效果。既要有好的理论方法的指导,又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随着科学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智能技术、微电子的出现,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准确性越来越高,操作性越来越方便。相信在今后的发展中,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技术会越来越先进。

参考文献:

[1]王利.矿山机电设备的安全监控系统研究[J].才智,2010(24).

[2]杨超,李亦滔.机械设备故障智能诊断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1(05).

第7篇:诊断技术范文

【关键词】液压系统;故障诊断;智能诊断

0 引言

液压系统故障诊断技术是随着液压设备不断高度自动化和复杂化以及对液压系统工作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而发展起来的,是针对现代液压设备需要及时排除液压故障而提出来的,是将医疗诊断中的基本思想推广到液压工程技术而形成的,是建立在液压控制理论,信息理论和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基础上的一门综合性新技术。回顾液压系统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基于人的主观诊断法、基于模型诊断法和基于智能技术的诊断法。

1 主观诊断法

主观诊断法主要是依靠简单的诊断仪器,凭借个人的实践经验,判别故障发生的部位及其原因。这种方法要求诊断人员掌握丰富的故障机理知识和诊断经验,需利用系统或元件的结构、模型和功能等方面的知识,综合分析才能了解。基于人的主观诊断法主要包括系统分析法、参数测量法、方框图分析法、鱼刺图分析法等。

2 模型的诊断法

模型的诊断法是先运用一定的数学手段描述系统某些可测量特征量,这些特征量在幅值、相位、频率及相关性上与故障源之间存在着联系,然后通过测量、分析、处理这些特征量信号,来判断故障源所在。这种方法实质上是以传感器技术和动态测试技术为手段,以信号处理和建模处理为基础的诊断技术。基于数学模型与信息处理的故障诊断方法通常有状态估计方法、参数估计方法、频谱分析法、小波分析法等。

3 智能诊断技术

液压系统故障智能诊断技术是人工智能技术在液压系统故障诊断领域中的应用,它是计算机技术和液压系统故障诊断技术相互结合与发展进步的结果。智能诊断的本质特点是模拟人脑的机能,又能比人脑更有效地获取、传递、处理、再生和利用故障信息,成功地识别和预测诊断对象的状态。因此,智能诊断技术是液压系统故障诊断的一个极具生命力的发展方向。目前,智能技术的故障诊断法主要有:故障树分析的诊断法、模糊逻辑的诊断法、神经网络的诊断法和专家系统的诊断法等。

3.1 故障树分析的诊断法

故障树分析法是一种图形演绎方法,通过对可能造成系统故障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画出逻辑框图(故障树),再对系统中发生的故障事件,由总体至部分按树枝状逐级细化的分析,其目的就是判明基本故障、确定故障原因、故障影响和发生概率等。故障树分析诊断法的关键是建立故障树,故障树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到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因而,需要分析人员对分析系统的设备及运行环境有透彻的理解,将故障症状作为树顶,将发生故障的各种因素逐一排列,然后建立故障树的数学模型,对故障树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给出分析结果。故障树分析法具有直观性和理论性强、逻辑严密等特点,对一个系统而言,一切故障诊断都必然要先经过某种程度的故障树分析,是故障诊断系统的基础。

3.2 模糊逻辑的诊断法

模糊逻辑的诊断法是借助模糊数学中的模糊隶属关系提出的一种新的诊断方法,它将各种故障及其症状视为两类不同的模糊集合,它们之间的关系用一个模糊关系矩阵来描述。由于液压系统故障既有确定性的,也有模糊性的,表现为同一故障可能由不同的原因造成,同一故障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故障症状,不同的故障也可能引起同样的故障症状,多故障并发时故障症状更加复杂。当确定性故障和模糊性故障相互交织、密切相连时,就需要通过探讨液压系统故障的模糊性,寻找与之相适应的诊断方法,才能有利于正确描述故障的真实状态,揭示其本质特征。

3.3 神经网络的诊断法

神经网络的诊断法是利用神经网络具有非线性和自学习以及并行计算能力的特点,对液压系统的故障进行诊断。它具有的超高维性、强非线性等动力学特性,使其具有原则上容错、结构拓扑鲁棒、联想、推测、记忆、自适应、自学习、并行和处理复杂模式等功能,带来了提供最佳诊断性能的潜在可能性,解决了传统方法在知识表示、获取和并行推理等问题上的“瓶颈”问题。神经网络在出现新故障时通过自学习不断调整权值、闽值,以提高故障正确检测率,降低漏报率和误报率。

3.4 专家系统的诊断法

专家系统是一种基于知识的应用软件系统,从领域专家那里获得专业知识,用来解决只有专家才能解决的困难问题。它是研究最多、应用最广的一类智能诊断系统,主要用于那些没有精确数学模型或很难建立数学模型的复杂系统。由于在专家系统中,知识通常是系统性、理论性较强的知识,因此求解结果可靠性高,并且由于知识是显式的,使其具有很好的解释能力。然而,专家系统在发展的同时遇到了知识获取的“瓶颈”、“窄台阶”等困难,使其支持能力受到较大的限制。

4 未来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

液压系统故障智能诊断技术是液压系统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但任何一种诊断方法,不论多么先进,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单一的故障智能诊断方法难以胜任液压系统的故障诊断。随着知识工程的发展及数据库、虚拟现实、神经网络等技术的日新月异,必然引起智能故障诊断技术在下列几个方面的不断发展。

4.1 混合智能故障诊断技术研究

将多种不同的故障诊断技术有效地融合,进一步提高诊断系统的综合性能,是智能诊断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结合方式主要是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与神经网络的结合,CBR与基于规则系统和神经网络的结合,模糊逻辑、神经网络与专家系统的结合等。其中模糊逻辑、神经网络与专家系统结合的诊断模型是最具发展前景的,也是目前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4.2 数据库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相互渗透

人工智能与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科学的两大重要领域,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表明,这两种技术的相互渗透将会给故障智能诊断系统带来更广阔的应用前景。人工智能技术多年来曲折发展,虽然成果累累,但比起数据库系统却相形见绌。其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像数据库系统那样较为成熟的理论基础和实用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越来越表明,结合数据技术可以克服人工智能不可跨越的障碍,这也是智能系统成功的关键。对于故障诊断系统来说,知识库一般比较庞大,因此可以借鉴数据库关于信息存储、共享、并发控制和故障恢复技术,改善诊断系统的性能。

4.3 基于internet的远程协作诊断技术研究

基于internet的设备故障远程协作诊断是将设备诊断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用若干台计算机作为服务器,在液压系统的关键元件上建立状态监测点,采集设备状态数据,在技术力量较强的科研院所建立分析诊断中心,为企业提供远程技术支持和保障。

5 结束语

液压系统故障具有隐蔽性、复杂性、随机性、模糊性及分散性等特点,尽管国内外学者对液压系统故障诊断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但实际诊断过程中仍面临许多问题。对于今后越来越复杂的液压系统的故障诊断,最佳途径是将专家系统与神经网络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为智能诊断的发展方向,同时融入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如多媒体技术、internet技术、信息融合技术、智能传感器技术等,提高控制系统的开放性、容错性和实用性,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参考文献】

[1]史纪定.液压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

[2]刘永健,胡培金.液压故障诊断分析[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

[3]张兆国,包春江.机械故障诊断与维修[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第8篇:诊断技术范文

关键词: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发展过程;应用现状;发展趋势

Vehicle Inspection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diagnostic technology

Following Lee II

Co., Ltd. Guangdong Yun Long Day

Abstract: At present, it has been clearly recognized automotive diagnostic technology to improve the detection efficiency of the vehicle protection. To this end, research auto detection and diagnosis technology is important. Overview of the article in the detection and diagnosis of automotive technology and vehicl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application status detection and diagnosis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vehicle detection and diagnosis of key technologies, and testing of automotive diagnostic technology trends.

Keywords: car detection and diagnosi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pplication status; trends

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在汽车维修保障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大力研究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对提高汽车维修保障效率和汽车可用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汽车检测诊断技术的发展过程

1.1原始诊断阶段

在汽车诞生之初,汽车结构比较简单,此时,汽车故障诊断技术处于较原始阶段。故障诊断主要依靠个体专家与维修人员通过感官直接获得汽车状态信息,并凭经验辅以简单仪表对故障进行直接判断。

1.2关键性能参数监测与诊断设备应用阶段

在汽车诞生后漫长的时间里,汽车故障诊断主要凭借维修人员长期积累的经验。人们逐渐认识到许多关键部件运行状态需要随时进行监测,于是在汽车上安装了监测系的机油压力表、监测冷却系的水温表及发动机转速的转速表、汽车行驶里程表等。对于电气系统,主要依靠通用的万用表、蓄电池电解液密度计等进行参数检测与故障诊断。

直至20世纪60年代末,随着汽车数量增加、汽车结构日益复杂,在英国、美国、法国、日本、德国、俄罗斯等发达国家出现了部分专用检测设备。代表性的检测诊断设备有:汽车电气检测综合试验台、发动机综合测试仪、前轮定位仪、制动性能检测试验台、汽车功率测量试验台等;便携式诊断仪器有:汽车万用表、无负荷测功仪、曲轴箱窜气量计、尾气分析仪、机油品质分析仪、点火示波器、烟度计等。

1.3嵌入式检测诊断系统应用阶段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在汽车上大量使用了嵌入式监测、诊断、控制系统,由CAN总线将各个分布式的嵌入式系统连接成一个综合可控系统。汽车电子燃油喷射技术逐渐取代了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汽车化油器技术。此时,电控燃油喷射、自动变速器、ABS、电控差速锁、中央充放气系统等技术在小轿车、商用汽车上得到广泛使用,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制动性、通过性、操纵稳定性等性能指标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应用嵌入式监测诊断系统,能监测电子控制系统的传感器、执行器、ECU及有关电路的运行状况。对常规油电路系统、机械系统故障还是依靠普通仪表、便携式诊断设备等进行故障诊断。

1.4远程故障诊断与交互式电子手册应用阶段

进人21世纪,汽车维修保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即远程故障诊断与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应用阶段。每辆汽车配有一本类似维修手册的交互式电子手册,当汽车行驶过程中出现异常或故障时,驾驶员根据交互式电子手册的提示查找故障,若不能排除故障,则采用远程故障诊断系统进行技术支援。

汽车远程维修支援是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项技术。经过授权的用户无论处于什么地方,都能够获得在线快速服务,通过移动通讯网络,特约汽车维修厂能够随时知道汽车的运行状况。当汽车“抛锚”而驾驶员无法排除故障时,通过系统请求支援,服务中心利用系统及时向驾驶员提供远程故障诊断,大部分故障能由用户现场排除;而少部分不能由用户排除的故障,维修厂派拖车或巡回维修解决。

2 汽车检测诊断技术的应用现状

2.1国外汽车检测诊断技术的应用现状

当前,工业化发达国家的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在管理上实现了“制度化”,在检测指标上实现了“标准化”,在检测技术上实现了“智能化、自动化”。主要特点有:

1)检测管理制度化。在工业发达国家,汽车检测工作由交通部门统一管理,在全国各地建立了由交通部门认证的汽车检测场(站),负责新车的登记和在用车的安全检测,修理厂修过的汽车也要经过汽车检测场(站)检测,以确定其安全性能和排放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2)检测指标标准化。工业发达国家的汽车检测有一整套的标准。判断受检汽车技术状况是否良好,是以标准中规定的数据为准则,避免主观上的误差。如美国规定,经过修理后的汽车只有经过严格的安全与环保检测后才能出厂。

3)检测技术智能化和自动化。汽车检测诊断设备正向智能化、自动化、精密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应用新技术,开拓新的领域,研制新的检测设备。

2.2国内汽车检测诊断技术的应用现状

近30年来,我国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到2006年底,我国已经建立各类汽车检测站1400多座,全国汽车综合检测站年检测汽车超过1000万台次。目前,我国汽车检测诊断技术的应用,主要有两方面特点:

1)检测技术水平逐步提高。在充分借鉴国外汽车检测诊断技术的基础上,研制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检测诊断设备与仪器。其中,发动机故障诊断仪、汽车底盘测功机、四轮定位仪、悬架检测仪、制动检测台、侧滑试验台、全自动转向角检测仪、汽车传动系故障诊断仪、轴距差检测仪等达到了较高的水平,逐渐缩短了与国外先进技术的差距。汽车检测站中的大部分设备实现了与计算机联网,满足了快速、方便、准确测试的要求。

2)法规建设逐步完善。从加强汽车管理的需要出发,国家有关部门相继颁布了《道路运输汽车综合性能技术要求与检测方法》、《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通用技术条件》、《汽车维修技术规范》等法规制度,提出了对汽车实施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的维修制度,明确了汽车检测站的职责与资格认定条件,规定了汽车维修检测设备技术标准。最近几年,交通管理部门又颁发了一系列标准、法规,对汽车检测站、维修企业的检测维修项目、开业技术条件等提出了明确要求,有力地促进了汽车检测维修行业的建设与发展。

3汽车检测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

1)智能传感器得到广泛应用。所谓智能传感器,是指该传感器除具有普通传感器获取信号的功能外,还具有信息处理、信息选择等人工智能的一些功能。在汽车检测诊断领域使用智能传感器,可以更准确地获取汽车特定部件的信息。

2)微型计算机、单片机将成为诊断仪器的一个组成部分,虚拟仪器技术与嵌入式系统的广泛应用,使汽车检测诊断技术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3)信息科学中的时一频分析技术、机械系统的磨屑光谱分析技术、红外热成像技术、机械振动和噪声分析技术会越来越成熟,形成具有特色的工程诊断技术分支,能更有效地处理复杂信号;模糊集理论、神经网络、混沌理论相结合,为故障分析开辟了新的途径,故障诊断将向多参数综合发展;近似推理、模糊识别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故障诊断的速度更快,诊断的准确度进一步提高;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知识发现等技术广泛应用于智能诊断系统,能从冗余的、繁杂的、含有大量噪声的信号中提取出诊断规则。

4)远程故障诊断与支援技术得到更广泛应用。利用intemet和各种通信网络,更多的远程故障诊断与技术支援系统投入使用。人们可以通过网上查询法迅速获得需要的大量资料,获得专家的热线咨询,当汽车有故障时,可以获得“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指导。通过网络技术,可以将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远程传输到计算中心处理,并可立即得到分析结果反馈回现场指导故障诊断。

5)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向集成化、综合化方向发展。大型汽车检测诊断设备,将综合采用声、光、电等技术,进一步提高诊断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便携式检测诊断设备将体积更小、具有更加友好的人机界面,在统一的硬件平台下,采用更换软件模块的方法,实现更强大的功能。

参考文献:

[1]牛伟,翟富德,阎继生.浅议汽车故障诊断技术.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2009年第01期

[2]朱则刚.汽车技术检测的新趋势.汽车工程师,2009年第09期

[3]李天鹏.我国汽车检测诊断设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第13期

第9篇:诊断技术范文

关键词:汽轮机;故障诊断技术;分析

汽轮机在电力领域的作用十分重要,但是由于汽轮机的结构复杂,系统设计的各方面因素比较多,运行环境存在一定的特殊性,所以汽轮机出现故障的几率比较高,一旦出现故障造成的危害也比较大,所以应用汽轮机故障诊断技术是十分重要的,其能够通过汽轮机的状态和行为等进行综合的故障判断,根据相关数据信息定性故障,判断故障产生原因和机理,制定解决方案并最终排除故障。本文将就汽轮机故障诊断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希望能够为汽轮机故障诊断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1汽轮机故障诊断技术概述

汽轮机是大型旋转机械,能够将高温、高压蒸汽具有的机械能转换成汽轮机转子旋转的机械能,然后驱动发电机进行发电。所以汽轮机在电厂的日常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汽轮机在实际的运行中十分容易出现故障,所以研究分析汽轮机故障诊断技术是十分必要的。

研究分析汽轮机故障诊断技术只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首先能够及时掌握设备状态,对设备运行异常及早发现并采取措施,减少故障发生的几率;第二是一旦发生故障能够记录相应的故障数据,对其进行研究并作为日后同类型事故处理的参考;第三是通过分析设备异常状态并采取适当措施,能够进行设备状态的及时调整,为汽轮机的维修提供科学依据;第四是通过机器数据能够更加了解机器性能,便于更好地改进设备设计,提高铲平质量;第五是通过汽轮机运行状态的变化了解机器设备的性能,便于对汽轮机的管理。

汽轮机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现状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是信号采集和分析,汽轮机信号的采集和分析的重点在振动信号的分析和处理,大多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但是要想进一步提高信号采集和分析的质量就要研究新的信号处理技术;第二是对故障机理的研究,目前有现场试验法、实验室模拟法、计算机仿真法等对汽轮机故障机理进行研究,故障机理研究是汽轮机故障诊断中非常基础的工作,但是非常重要,可以从故障规律、征兆和模型等方面进行研究;第三是诊断方法,有振动诊断法、噪声诊断法等,振动诊断法是常用的诊断法,通过汽轮机机械振动产生的噪声获得汽轮机的状态信息,还有其他的诊断方法能够通过热、力等进行故障诊断。

2汽轮机故障诊断技术方法

汽轮机故障诊断是指在了解汽轮机运行状态的基础上对设备的发展变化进行预测,能够及时发现设备中存在的隐患,并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判断,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在电厂中,汽轮机发生故障的原因一般是设备零部件磨损过度和振动较大,所以汽轮机故障诊断技术主要是油液分析和振动分析。

汽轮机油液分析法是通过检测诊断汽轮机系统的方法对汽轮机状态进行分析,由于其诊断方式的独特性很难被其他方法取代,能够及时发现隐患并处理。还有,油液分析法还有利于设备振动的确认,所以是汽轮机故障诊断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油液分析法中还有很多技术,比如有油料光谱分析技术、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等。在汽轮机设备的故障诊断中,使用铁谱分析技术最佳,其可以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性,这项技术的主要流程是对油样进行采集、制谱、磨粒分析、磨损趋势和机理分析、故障诊断等。

第二是汽轮机振动分析方法。大致分为波形分析法、轴心位置分析法、轴心轨迹分析法和频谱分析法。波形分析法是通过对汽轮机设备上传感器输出的振动信号的时间波形进行分析,技术人员能够对故障进行初步判断,这种方法比较简洁,而且可以通过波形直接地反映出故障,适用的范围比较广,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区分不同种类的故障;轴心位置分析法能够对汽轮机的运行状态进行判断,汽轮机轴心的位置通过轴承的内径和间隙等多个数据综合得出,其能够反映轴心的平衡状态,是技术人员判断故障的重要参考;轴心轨迹分析法是通过汽轮机转子运转的轨迹判断是否发生偏差,在正常的运转中,转子每次转动都处于同一位置,轴心轨迹是固定的,但是如果发生偏差,轴心轨迹的大小和形状就会出现变化,这时技术人员就要及时进行调整;频谱分析法也是比较常见的故障诊断方法,使用幅值谱和功率谱进行诊断,幅值谱反映了谐波震动分量的振幅,功率谱显示振动频率的分布。频谱分析将信号的频率成分进行分解,技术人员通过分解的频率成分能够辨识振动的来源,从而提高了汽轮机故障诊断的准确性。

3总结

电厂汽轮机故障诊断是设备管理的重要一项,使用各种故障诊断技术已经是电厂运行中必不可少的手段。通过上文我们已经得知油液分析法和振动分析法是目前常用的故障诊断方法,但是还有一些技术文中并没有提及。对故障进行及时的诊断能够保证汽轮机的正常运行。如今的市场竞争激烈,我们更应该保证电厂供电的质量,减少故障发生的概率,提高市场竞争力,使电力行业更好地发展。本文对汽轮机故障诊断技术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故障诊断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刘刚.汽轮机故障诊断技术分析[J].科技展望,2016(32):38-39.

[2]阎学深.浅析汽轮机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与展望[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0):113.

[3]付丽莉.汽轮机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分析和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08):89.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