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动物的语言范文

动物的语言精选(九篇)

动物的语言

第1篇:动物的语言范文

但是,负责这项工作的不都是鼻子。比如,昆虫是用头上的触角来分辨气味的,而海洋哺乳动物鲸是靠舌头来感知气味的。

前苏联科学家用臭虫做实验。臭虫稍一受压,即散发出臭烘烘的“芳香”质,剂量不大,但足以使周围的臭虫不再爬向它所在的地方;如果压得再重一点,发出的“芳香”质浓度便增大,表示“我要死啦”。这时,附近的臭虫“弟兄们”就屏息静伏,庆幸自己没有落难。

前苏联科学家分离出一种耗子芳香质,表明“老鼠先生到此一游”,涂在鼠夹鼠笼上,前来送死的老鼠大增。后来又分离出另一种芳香质,表明“鼠君游此,心旷神怡”,这下子连警惕性最高的老耗子也顿释疑窦,欢欢喜喜地落入圈套。

昆虫吸引异性的性引诱素是保证昆虫延续后代的重要手段之一。因为有性引诱素,雄舞毒蛾能被半公里外的雌蛾所吸引,雄蚕蛾则可找到两公里半以外的雌蛾。而天蚕蛾、枯叶蛾的雄蛾,则能被4公里以外的雌蛾引诱。

第2篇:动物的语言范文

【关键词】 英语词汇 汉语词汇 动物 文化内涵对比

基金项目:宝鸡文理学院院级重点项目“恩格斯宗教哲学思想新论”(编号:ZK0944)阶段性成果。

引 言

生活在世界不同地区的人们由于地域的差异会形成生活习惯和民情风俗的不同,由于每个民族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就形成了每个民族特有的能够反映这个民族文化特色的国俗语义,这是语言的语义具有民族性的体现。所以由于生活环境、、心理因素和思维定势等方面的影响,不同民族对相同词汇的理解也会存在差异,使得其语言内涵具有明显的民族性。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人们曾把动物当作神来崇拜,比如说中国文化中人们祈求下雨时就会拜“龙王”,而且中国文化中还有十二生肖,英语中也有“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所以英汉语言中的动物词汇有着深深的民族文化的烙印。文章简要分析英汉语言中动物词汇文化内涵之间的异同。

英汉语言中同一种动物词语具有相同的文化内涵

虽然英汉语言的使用者有着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但人类生活的外部大环境存在着种种共性。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人们之间交流的日益密切,人们对于事物的认知也会逐渐趋同。不同民族的人对于同一种动物的基本属性会有共同的认识,这就使得同一动物的名称在英汉语言中具有了相同的文化内涵。

“猪”作为一种常见的动物,和英语中的pig有着相同的文化内涵,集“懒、笨、蠢、馋”于一身,肮脏又丑陋,即使小说《西游记》中的猪八戒也是一个又脏又懒、又蠢又笨的形象,英语中pig也有“greedy, dirty and bad-mannered”之义,eat like a pig来比喻贪婪地大吃大喝,不顾及形象;you greedy pig(你这个贪吃的家伙)等。

“蛇”(snake)在英汉语言中也有着大致相同的联想意义。汉语中蛇是一种让人恐惧和敬畏的动物,《农夫和蛇》的故事使得蛇成了“恩将仇报”的形象代表,具有“阴险、狡诈”的特征,如“美女蛇”、“蛇蝎心肠”等。英语snake“阴险、邪恶”的比喻义相对于汉语而言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西方国家,《圣经》的故事家喻户晓,蛇因怂恿夏娃偷吃智慧树上的苹果酿成大错而饱受人们的指责”[1],从此,它就是“阴险、邪恶”的代表,如warm a snake in one’s bosom(姑息坏人,养虎为患),a snake in the grass(阴险而伪善的朋友)。

汉语中的“狼”和英语中的“wolf”,都具有贬义,是一种不受人们喜欢的动物,谈到“狼”,人们就会想到“贪婪、凶狠、狡诈”等,所以汉语中就有“狼心狗肺”、“狼狈不堪”、“如狼似虎”等成语,英语中用wolf down 表示饿狼扑食或狼吞虎咽,cry wolf(狼来了)和wolf in sheep’s clothing(披着羊皮的狼)等。用于指人时,汉语中有 “色狼”的说法,英语中有a wolf whistle(调情口哨),“意指见到马路上的漂亮妇女便吹口哨以吸引女方的注意的男人”[2]。英汉语中还有很多具有相同内涵的动物名称词,如“fox”和“狐狸”,英汉语言中都有“狡猾、奸诈”之意,汉语中有“狐狸精、狐朋狗友”等,英语中有as cunning as a fox(狡猾的像狐狸)的说法。汉语的“驴”和英语的“ass”也具有相同的文化内涵,汉语中用“蠢驴”来形容人没有头脑,很愚蠢。英语中同样表示“愚蠢、笨”的含义。He is rather an ass in some ways.表示“在有些方面他简直就是一头蠢驴”。“ 鸽子”、“狮子”和dove、lion在英汉语言中也有大致相同的文化内涵,并且为人们所熟悉。

英汉语言中同一种动物词语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

尽管生活环境的外部条件存在相似之处,但由于人们的、心理因素、价值观念等的不同,使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英汉民族对于同一种动物会产生不同的联想意义,体现出不同民族文化的个性差异。所以同一种动物词语在英汉语言中也会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龙”和“凤”。

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龙”,在汉语中是“一个图腾形象。在我国古代传说中,‘龙’是一种能兴云降雨的神奇动物,在封建时代,‘龙’象征皇帝,历代皇自称为‘真龙天子’”。[3]中华民族也称自己是“龙的传人”,中国的许多河流山脉也以“龙”命名,所以“龙”在汉语文化中不仅仅是一种动物,更是一种精神,象征高贵、神圣,并形成了内涵丰富、意蕴悠远的“龙文化”。许多人给孩子起名时也带个“龙”,特别是男孩子,希望孩子将来能够有所作为,飞黄腾达。“藏龙卧虎”、“龙凤呈祥”等也都体现了“龙”在汉语言中具有“力量、强大”的文化内涵。英语中的dragon却有着不同于中国“龙”的文化内涵。如果称呼某个人为dragon, 则表示不是好人,并不是赞扬这个人具有和中国的“龙”一样的精神和气魄。《圣经》中撒旦被称为the great dragon,因此英语中的dragon有凶狠、阴险、邪恶的含义。因此,中国人常用Chinese dragon 或long表示中国的龙,以示英汉语言中“龙”的内涵不同。

“凤”是另外一种中国文化中常见的表示“吉祥、富贵”的动物。在传说中,凤凰是一种能给人带来吉祥和好运的神奇动物,古人认为如果世界上出现凤凰,则“时代呈祥”。凤凰被认为是百鸟之王,所以有“百鸟朝凤”的说法。古代人一般把皇帝称为“龙”,皇后称为“凤“,当把“龙”“凤”这两种具有神奇功能的动物放在一起时,预示幸福、好运和前途,如“龙凤呈祥”。但在英语中,phoenix (凤凰)与“复活、再生”有关。传说凤凰可以活许多年,每五百年凤凰就会唱着歌、扇着风烧掉自己的巢,也将自己烧死在巢中,然后从灰烬中会飞出一只新的凤凰,开始新的生活。所以英语中就有当一个城市、一个团体等因为失火或者其他原因而毁灭或者解散时,人们一般会祝愿他们像传说中的凤凰一样,在灰烬中崛起。

英汉语中还有很多具有不同内涵的动物名称词。猫头鹰和owl,汉语中猫头鹰是不吉利的象征,是厄运的征兆,但英语中owl是智慧的象征,有as wise as an owl的习语。蝙蝠和bat在英汉语言中的内涵也不同,“蝙”谐音“福”,在汉语文化中有“吉祥、幸福”的含义,英语中的bat却与“丑陋、邪恶”相联系,如as blind as a bat(有眼无珠)、have bats in the belfry(发痴、异想天开)等。汉语中的“蟋蟀”有忧伤凄凉、孤独寂寞的含义,而英语中cricket是快乐的象征,莎士比亚就说过“as merry as a cricket”。

英汉语言中同一种动物词语文化内涵的空缺

“国俗语义是语义民族性的一种表现,它反映使用该语言的国家的历史文化和民情风俗,具有民族文化特色。”[4]当一个民族特有事物名称在其他语言中难以找到对应词时,美国语言学家萨罗门(Louis B. Salomn,1966)称之为“词汇空白”(vocabulary blanks)或“语义非事实”(semantic unfacts)。本文中文化内涵的空缺指同一种动物词,在一种语言里有丰富的联想,而在另外一种文化中却缺乏相应的联想。

1.英语中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汉语中缺乏相应的联想

英国是一个畜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绵羊毛一直是出口产品,英国的财富来源,因此人们对绵羊sheep特别偏爱。对于goat(山羊),因为其性情好斗,且雄性尾部有臭腺,常常散发出一种恶臭的气味,令人讨厌,被认为是邪恶。所以英语中有the sheep and the goat,喻指好人和坏人。但在汉语言文化中,绵羊或者山羊都没有如此丰富的联想意义,它们只是动物而已,没有任何感彩。

“猫”在汉语中“是一只可爱温顺的小动物,人们对猫一般不会产生可怕的联想” [3],但英语中的cat却是魔鬼的化身,是中世纪巫婆的守护神,尤其是黑猫,更让西方人深恶痛绝、避之唯恐不及,所以cat常用来比喻心地恶毒、包藏祸心的人,如She is a cat意为“她是个邪恶的女人”, like cat in a hole表示”瓮中之鳖”。

还有许多动物词汇,在英语中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联想意义,但在汉语中却只是动物的名称而已。比如ostrick (鸵鸟)在英语中不但表示一种个头很大、体型笨拙的鸟,而且还有“逃避、愚蠢”等寓意;nightingale(夜莺)在英语中可以指代告密者;shark(鲨鱼)还用来指狡猾的商人,这些动物名称词汇在汉语中都没有任何的联想意义。

2.汉语中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中缺乏相应的联想

“鹤”在汉语中不仅仅是一种鸟,而且还有另外的三层含义。鹤以其亭亭玉立的外部形态,给人以“突出、出众”的感官印象,所以汉语中就有“鹤立鸡群”的说法,表示相貌或才能突出的人;其次,鹤还是长寿的象征,如“鹤发童颜”、“松鹤延年”;第三,“鹤”有归隐之意,如“闲云野鹤”表示自由自在、不受世俗之事所烦。英语中的crane(鹤)表示一种鸟,由于crane的脖子很长,有时可以引申为“伸长脖子”,但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含义。

还有汉语中的“鸳鸯”(mandarin duck),常用来表示“情侣、夫妻”,但在英语中没有这样的文化内涵;“蝉”(cicada)在汉语中可以代表秋天,具有“凄切伤感”之意,在英语中cicada只是一种昆虫而已,没有其他的文化内涵。“龟”在汉语中有“长寿、尊贵”之意,古代的宫殿、庙宇前一般都有石龟。“龟”用来喻指人时则含有贬义,如“缩头乌龟”、“绿乌龟”、“王八”等,而英语中turtle则没有这样的联想意义。

通过以上的对比和分析,我们发现动物词汇在英汉语言中的文化内涵存在差异,所以语言的学习,不仅要学习语言知识,还必须了解和掌握词汇的国俗语义,这样才能有效实现跨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申清丽.英汉词汇中动物形象分析对比[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10(65):128.

[2]罗春凤.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对比分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8:118-120.

[3]高忠.浅析英汉语中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J].电大理工,2006(3):48-48.

第3篇:动物的语言范文

黄鼠狼:我的气功生效最快。

猴子:我脸不红是我从未做过亏心事

:对主人的察言观色是我的安身之本,否则无异于狼

:我的名声全被羊这小子给败坏了

老虎:我们最好不在动物园约会

蝙蝠:我庆幸自己不属于鸟类,不然就要患夜盲症

:难道你的手比我的鼻子长吗?

:1.吃饱喝好睡足才能讲奉献。2.为了长寿,我宣布减肥

袋鼠:什么时候房改,解决我两代同居的现象

老鼠:我喜欢串门,这犯法吗?

蛰鱼:没有将我归于鱼类是读书人毫无知识的表现

苍蝇:我不是与蜜蜂一样在唱吗?

:你以为我这歌容易唱吗?你来试试看

蚊子:忘了吧,事先我已口口声声道过谢

跳蚤:破世界跳高记录并非一定要在运动场上

虱子:我生来就是有一种军事天才;潜伏,然后出击

叶蝶:我是树叶,树叶是我;我不是树叶,树叶也不是我

蜘蛛:自己心甘情愿送上门来的算不算受贿?

叩头虫:习惯成自然了嘛。

蜗牛:时间就是效率,速度是我的生命!

纺织娘:凭什么不选我当劳动模范?

:我是宇宙围棋大师

蚂蝗:你扰乱了我的生活就得付出血的代价

蛔虫:和蚯蚓一样,我也在默默工作

杜鹃:我把儿女自送到你家,难道还要我付一笔抚养费?

:1.如果有余热我当然要发挥2.我沉默因为我谦虚

:我最讲计划生育

乌贼:谁肚子里墨水最多,谁就最有学问

影子:难舍难分而又见异思奇的一种现象

地球:宇宙人的UFO

动物名言

狮子的训词:除我之外,谁配做王

鸭子的宣言:各有各的走法

猫的理想:吃饱喝足

黄鼠狼的心愿:鸡窝都别关门

猫的条件:一条鱼换一条老鼠

老鼠的建议:把猫拖进洞里咬死

乌鸦的抗议:天下黑的就是我们吗?

狼的计划:明天弄张羊皮披上

熊的骄傲:虽然笨点,但有力气

母鸡的经验:宣传工作很重要

哈巴狗的哲学:摇尾乞怜

寒号鸟的逻辑:得过且过

猫头鹰的呼吁:要重心灵美

牛的遗嘱

:别太忠厚了

猪的遗嘱

:赶快减肥

骡子的感叹:还是出生要紧

狗的信念

:不嫌主贪

乌龟的教训:骄傲不得

猴子的希望:山中为王

第4篇:动物的语言范文

民齐者强。

二人同心,其力断金。……

一个人像一块砖砌在大礼堂的墙里,是谁也动不得的;但是丢在路上,挡人走路是要被人一脚踢开的。

聪明人与朋友同行,步调总是齐一的。

第5篇:动物的语言范文

关键字:语言与现实的关系,本体论,对应,区分

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是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最重要的标志,人类用语言进行交际,实质是人们交流对现实的认识,协调彼此在征服自然、进行社会活动的行为,以期取得最佳的成效,这是人类有目的的自觉活动。语言就是符号化的人的思维手段。人通过语言与外部世界发生关系、关联,语言是沟通作为人的主体与作为客体的外部世界的一个通道、一个连接器、一根链条。语言是人的符合化的思维与实在的联系者,是主体与客体的中介。

现实是一种纯粹客观化的东西,而语言对它发生作用,就形成了现实。在人类之前,世界只有现实,只有纯粹客体化的、没有主体意识渗透的现实。有了人类以后,人的符号化的思维以语言的形式成立,然后,就已经具备了与一定的现实发生作用的条件。这就使世界具有语言、现实、存在和价值成为可能。语言和现实,都是人类作用于客观世界的产物。作为主体的人的语言具有主体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这种主动性和能动性自始至终贯穿于语言与实在的作用过程中。一个主体的语言,不会是从来固定不变的,一个人、一个集团甚至整个人类,对外部自然世界和人类内部关系的世界的认识也是经常变化的。这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主观的现实。从自然法则的理论上讲,一个集团中每一个人的主观现实的总和构成了这个集团整体的现实,整个人类的主观现实构成了人类整体的共同现实。

语言问题和本体论问题是联系在一起的。语言谈到深处就碰到了本体论的问题,而要把本体论的问题讲清楚,又必须考察语言。本体论研究存在的问题,追问什么是最基本的存在,什么是由这些最基本的存在构成的,什么是真实存在的,什么不是真实存在的,不同的存在者之间的关系如何,等等。但是为要追问一个东西的存在,就要弄清楚这个东西是什么。对于“是什么”的问题,就要从语言的角度考察。要弄清楚不同存在者之间的关系,就要弄清楚语言的概念之间的关系。哲学家所谓不同的存在者之间关系的系统往往就是语言内的概念之间的关系系统。语言把各种实在定义、规定,它赋予实在指涉、意义,但语言对任何实在的定义与规定都是有限的。语言赋予特定的任一实在一个指涉的和意义的范围,使相应的现实事物与现象在这一范围内存在、表征。也就是说,语言通过定义与指涉界限、限定事物与现象的特性。

现实,其实就是语言符号化的事物或现象。符号化,就是形成现实的语言状态。我们所能够关注、谈论、研究和表达的所有事物或现象,其实都是关注、谈论、研究和表达它们的语言状态。语言赋予事物或现象符号化、文化的意义从而成为世界的构成、组织和各种形态。从这种意义上讲,没有语言就等于没有实际的可以表达的事物。没有语言,就没有现实。语言由此构成了全部的现实的存在。不存在的一切,也是语言赋予它们的不存在。如果没有语言,它们只能是无可感知的、无可表达的、没有表达的意识的混沌的实在,连“不可言喻”的程度都达不到,自然就更不会有“不存在”虚无。所以,语言也构成了全部的虚无。语言构成人类可以认识和表达的全部的现实和世界,它构成了自然、构成了人的一切行为、存在与意义。语言是所有事物的生成因。语言是各种事物和现象形象化、名称化、名义化、情感化、存在化、否定化等的肯定的唯一前提,也是它们的肯定的总和。所以,语言是最大的绝对性。语言同样是它们的否定和含混的唯一前提,也是它们的否定和含混的总和,所以语言也是最大的不确定性。

语言与现实具有同存性。从人类的意识来讲,语言不仅对应事物与现象的存在、结构、特性和属性,对应事物与现象本然的存在和本身的方式,当然也对应于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状态,而且,如果说的大约、简约、直接化一些,语言直接就是它们,或者它们就是语言。从人类的理性上讲,语言与事物和现实是表征与被表征的关系,一种语言表征一种现实,一类语言表征一类现实,所有的语言表征所有的现实。语言就是现实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态势、状态的表征。因为语言与现实同存,它们不可分割,没有相互的独立性,是血肉般的整体。语言是自为的,它自足性地存在。语言也是开放的,它被人类能动地存在,它有着自身的生成、发育与成长的功能。如同物质体系一样,语言由一定的“语言细胞”构成,这些“语言细胞”之间以一定的规律生成,它们是运动的,它们的运动性可以使语言的形态发生数量的或质量的改变。由本真语言到伪语言,或者由伪语言到本真语言的改变,就是质量的改变。但实质上,从语言作用实在呈现的现实同人发生的关系上讲,人们是通过语言去认识实在,而后成为现实,语言与现实的关系的确类似于物体与其成像的关系。语言似乎呈现实体性的性质,而现实往往成为语言的“映象”。实在自然化的,现实是人化的。语言是人化的语言,但它沟通自然的实在而使其成为人化的现实,所以,语言既是一种自然话语,又是一种社会话语,它是所有话语的总和。

语言和现实在组织上和形态上与一切人化自然、社会行为、社会状态等是对等、同一的。因为语言,所以事物、现象、规律、特性存在,构成现实。所有事物、现象、规律、特性等等,都是一种语言呈现。有了这种语言呈现,所有事物为人类感知或认知。语言使事物获得概念与意义,使每一种事物获得自身的而且仅仅是自身的存在状态、存在方式与存在意义。语言把事物从实在的混沌中解放出来,它使每一种事物独立存在,在所有事物中各得其所。正是这一特性,各种事物相似、相对,或者格格不入,但它们有条不紊,每一种事物都有着独立的、与其它事物相区别的本质属性。语言使世界井然有序。

语言通过与各种层次的实在的作用,以层次的形式决定事物的存在。若干种事物或现象构成一类事物或现象,若干类事物现象构成更高层次的事物现象。总的、所有的事物或现象构成语言,构成世界的现实。

参考文献

[1]戴炜栋,何兆熊.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顾嘉祖,语言既是任意的,又是非任意的.外语与外语教学.第6 期.2004.

第6篇:动物的语言范文

一、东北方言中动物名词的特点

每一种语言本身都是一种集体的表达艺术,其中隐藏着一些审美的因素———语言的、节奏的、象征的、形态的———是不能和任何别的语言全部共有的[2]。东北方言里存在着大量的、不同于普通话的动物名词,它们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笔者通过搜集该类名词,发现它们具有直观易懂、吸收少数民族语言等特点。

(一)动物名称直观易懂有一部分动物名称在东北方言里直接按照它们的体貌特征和秉性习惯来称呼的,简单明了,形象直观。比如:1.瓢虫,它的颜色鲜艳,常见的是黄色、褐色、红色和橙色,身上长有斑点,东北人称它们为“花大姐”,既显出了它们的特点,又让人叫起来感觉很亲切。2.飞蛾,因为它飞的时候翅膀不断煽动,这个动作北方叫做“扑棱”,而且声音上也是“扑棱”“扑棱”的声音,所以被北方百姓俗称为“扑棱蛾子”。东北人也把“鸽子”叫做“扑鸽子”,其原因是一样的。这样称呼这些常见的动物,不仅简简单单,让人容易理解。把对于农民感到陌生的词语换为自己熟悉的日常词语,不仅减轻了人们的记忆负担,还丰富了语言词汇系统。

(二)语法的地域性特色分明东北方言里,动物名词在语法上具有鲜明的方言烙印。例1:对动物的称呼多加前缀“老”,如老牛、老抱子(孵化小鸡的母鸡)、老鸹(乌鸦)、老黄(黄鼠狼)等。例2:对动物称呼多用后缀“子”,如鸭子、杨喇子(刺蛾)、傻狍子、黑鱼棒子等等。这些语法特征,显示了东北方言的特点。人们这样称呼自己熟悉的动物,又表现出了东北人对动物的喜爱。

(三)少数民族语言的底层遗留由于东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在这里世代生活着汉族、满族、蒙古族、朝鲜族、赫哲族、鄂伦春族和达斡尔族等民族。各民族彼此之间的贸易往来、杂居共处、民族通婚等活动,自然会带来语言的接触,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方言。因此,东北方言里存在着大量的少数民族语言词汇。

二、东北方言中动物名词隐喻的使用

所谓动物名词隐喻,就是把人作为始源域,用来作比喻的动物是目标域,以动物的特点来喻人,实现始源域向目标域的投射。东北地区地广人稀,有着十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各民族以狩猎、捕鱼和农耕为主,人们在长期与动物的接触中,逐渐了解、驯化和使用动物,于是动物词汇便有了很多形象的比喻。

(一)动物名词隐喻在口语中的使用东北方言中具有隐喻功能的动物名词,大多出现在口语中。在东北农村,家家户户基本上都会养一些动物,以牛、羊、驴、猪和狗为主,人们在想要表达自己的情感时,当然会首选这些身边熟悉的动物。例1:驴是东北农村人很熟悉的动物,大家用它来拉车。东北人用“驴性”一词来形容人固执、鲁莽、暴躁、不明事理,像毛驴的脾气。比如说:“千万别招惹他,那人特别驴性。”大家还用“驴脸”来形容人很生气,把脸拉得很长。例2:鸡、鸭、鹅和狗是农家必养的动物,在饲养它们的过程中,也创造出一些有意思的词汇。如:鸡蹬狗刨,形容粮食剩的不多。秋收时,人们喜欢把粮食堆在园子里,主要是玉米需要堆在那里晒干了水分。这样就会被家禽吃一些,产生了浪费。于是,就用“鸡蹬狗刨”来表示自家的粮食被家禽浪费,再加上保管不力,已经不剩多少了。这个词语很形象地再现了东北农家小院的生活。

(二)动物名词隐喻在熟语、歇后语中的使用在东北流行的熟语和歇后语中,存在大量的动物名词隐喻现象。比如:1、听蝲蝲蛄叫,还不种地了。蝲蝲蛄就是蝼蛄,它喜欢吃植物的根部,如果庄稼的根部受损,就会死掉,等于农民的辛苦劳动付诸东流。但百姓以一种乐观的态度来面对它,“听蝲蝲蛄叫,还不种地了”,也就引申为在阻力面前,不要气馁,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和想法,勇敢的做自己想做的事。2、狗吃碗碴子———满肚词(瓷)儿这是幽默的东北人在调侃某个人能言善辩,话语富有生活化气息,同时诙谐、风趣。

三、结语

第7篇:动物的语言范文

关键词:认知; 动物; 隐喻

1.引言

传统的隐喻理论将隐喻看做是一种语言现象,是一种用于修饰话语的修辞现象。然而,[1]28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它更重要的是一种人类的认知现象(束定芳,2000)。1980,Lakoff和Johnson合著的Mataphors We Live By一书的出版,标志着隐喻研究正式进入了认知语言学的领域。现论认为隐喻属于思维和推理范畴,是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在隐喻结构中,两种看起来毫不相关的事物被相提并论,是因为人们在认知时对它们产生了相似联系。源域范畴里的事物通常是人们熟悉的、有形的、具体的事物,目标域范畴里的事物通常是人们陌生的、无形的、抽象的事物,由此达到以熟悉喻陌生、以具体喻抽象等的目的。本文试通过对比英汉语言中的动物隐喻,分析英汉民族在认知思维上的差异,克服英汉语言之间的交流障碍。

2. 英汉语言中动物隐喻的产生原因

[2]146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反映和传递着文化,而词汇载蓄文化的功能最强(何善芬,2002)。英汉语言中描述人类精神活动的词大部分都是借助于描述物质活动的词汇,[3]其中以动物为源域的动物隐喻尤为盛行。这类隐喻具有鲜明的情感―评价意义,用来表示人的内在特征和外部特征。隐喻形象、生动,在文艺作品里被大量运用,而且体现了口语的表情性(徐励,2003)。[3]

2.1 源于动物本身的特征

[4]不同的动物,它们的外貌、性格、心理、生理、习惯、行为等特征各不相同,人类在与动物的紧密接触过程中发现,它们的这些特性与生活中人类或其它事物的品质或特征相同或类似,于是就很自然地把二者联系起来,再通过形象的联想,创造出了大量丰富的词汇,从而形成了一种以动物为喻体的独特的修辞形式(袁彩虹,1999)。

动物给人类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们的体态,与人们在田间劳作密切相关的“牛”体积庞大,因此人们便用“九牛一毛”来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微不足道。相比之下,家禽“鸡”体积就小多了,人们便用“小肚鸡肠”比喻气量狭小,只考虑小事,不顾及大局。

体态和生存方式的不同使得不同的动物给人的心理感受也不同,人们觉得动物有憨厚、有可爱、有狡猾、有温顺等。人们常见公鸡昂首挺胸的走着,一副架子十足的样子,因此有cock of the walk比喻有威望的领导人。

在与动物的长期相处中,动物的生活习性也成为了动物隐喻的来源。在古代,人们常用鸡的鸣叫来辨别起床劳作时间。因此鸡鸣早起就成了勤奋的代名词,于是有了“闻鸡起舞”来比喻有志者及时奋发的精神。

还有些动物名字与其它汉字谐音,从而给人们带来了联系。如“鱼”与“余”谐音,因此过年大家喜欢吃鱼,寓意“年年有余”。

2.2.源于各民族独特的动物文化

我们人类就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与动物关系一直很密切。[5]许多动物被人类赋予了神性,视为图腾,顶礼膜拜,这些动物积淀着特定的民族心理,形成了各民族独特的动物文化。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因此,动物类词语也具有人文性,蕴含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范晓民,2006)。

一方面,人类文化的一般进程使得英汉动物词汇具有共性。各民族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生活经历、思想认识上存在着共性。也就是说,人类自身及其赖以生存的一切外部条件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某些共性,从而形成了人类对自身及外界的种种共识。这些共性使得人类用于交际的语言也存在着许多共性。另一方面,人类文化的特殊进程也使得英汉动物词汇具有差异性。环境的多样性和人类适应环境的不同,使文化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特点,这就是人类文化进化的特殊性。文化进化的特殊性比起一般性更为普遍,在英汉动物隐喻中就表现得十分明显。

3.英汉语言中的动物隐喻对比

[6]Lakoff将隐喻看作是人们思维、行为和表达思想的一种系统的方式,即概念隐喻(Lakoff,1980)。动物隐喻属于概念隐喻中的实体隐喻,[7]109“在这类隐喻概念中,人们将抽象的和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无形的概念看作是具体的、有形的实体,因而可以对其进行谈论、量化、识别其特征及原因等”(赵艳芳,2000)。动物是人类最熟知的朋友,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在人类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英汉语言中存在着的大量的动物词汇都具有丰富的隐喻意义,由于人类文化的进程既存在共性也存在特殊性,因此英汉民族对于动物隐喻词汇的认知也存在异同。通过对比,我们将英汉动物隐喻分为基本对应、冲突和空缺三种情况。

3.1 基本对应

人类生活在一个地球上,文化的相似性和认知心理的趋同性使得人类在语言使用时存在许多共性。这种共性使得人类在使用指称同一动物的词汇时产生相同或相似的联想,这种情况就属于隐喻意义基本对应。

英汉民族对狐狸(fox)的看法是基本一致的。在英语中fox被认为是一种非常聪明但狡猾的动物,因此常用来指狡猾、诡计多端的人。英语里有as cunning as a fox(狐狸一样狡猾),还有when the fox says he is a vegetarian,it’s time for the hen to look out(狐狸说它吃素时,母鸡要注意)。在汉语中狐狸给人的意象也是狡猾,人们通常用“老狐狸”来形容人老奸巨猾。

此外,英汉动物隐喻中还有一些非常相似的动物隐喻。如as grace as a swan(如天鹅般优雅),as black as a crow(像乌鸦一样黑)等。

由此可见,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英汉民族赖以生存的的客观世界,以及社会文化背景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着共性。这些共识也让我们对动物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相同认知,从而将动物映射到具有相同特征的人或者事物上,使得这些动物词汇的隐喻意义大体一致。

3.2 冲突

尽管英汉民族对动物隐喻的认知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但由于、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等的不同,使得英汉语言文化中存在着比起共性更为巨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比起共性来更为普遍。英汉语言中会出现同一动物隐喻意义不同或不同动物隐喻意义一样的情况,这就是冲突。

英汉语言中指称同一动物的词汇其隐喻意义不一样的例子随处可见。

狗(dog)的隐喻意义在英汉语言中的冲突十分明显。在英语民族,狗是人们十分喜爱的宠物,是人们最真诚的朋友。人们养狗不仅是为了看家,更多的是陪伴,很多人都把狗看做家庭成员。由于人们对狗的喜爱与保护心理,dog在英语中的隐喻意义多为褒义,如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the top dog(身居要职的人),old dog(资历深的人)等。而在中国,虽然狗有忠诚的一面,但人们往往对狗有厌恶、鄙视的心理,狗在汉语里的隐喻多带贬义,如“走狗”、“落水狗”、“狗眼看人低”、“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

英汉语言中同一喻意通过不同动物词汇表达出来的情况也很常见。

对于英语民族来说,狮子勇猛威武,是百兽之王(king of the animals)。英语里有regal as a lion(狮子般庄严),也有bold as a lion(狮子般勇猛)。但是中国人认为老虎才“勇猛”、“威武”、“王者”的象征,汉语里常用“虎虎生威”、“卧虎藏龙”、“如虎添翼”等来喻指雄心胆量和威猛勇武。

还有一些其他的喻意也是通过不同动物来表达。例如,喻指做法不对,不能达到目的时,英语名族说seek a hare in a hen’s nest,而我们中国人说“缘木求鱼”。

3.3 空缺

文化的多样性导致了语言的多样性,特定语言中的动物词汇承载着特定的文化。英汉语言中关于动物词汇的隐喻存在着空缺,即某一动物词语,它在一种语言中有着丰富的隐喻意义,在另一种语言中却没有隐喻意义。

英语中的dodo(渡渡鸟)有着“迟钝”、“过时”“绝迹”等喻意,as dead as a dodo来指彻底死了,早已过时,[8]而作为外来鸟类的渡渡鸟在汉语中没有特点(项成东,王茂,2009),不能代表某种特定的形象。turkey(火鸡)在英语中代表了一种负面形象,表示“无用的东西”,turkey farm指政府或私营机构专门安排那些工作无能、又不能开除的人聚集的地方。但汉语里火鸡没任何喻意。

[9]汉语中的“仙鹤”象征长寿(鹤的年寿长)。《淮南子・说林训》:“鹤寿千岁,以极其游”(廖光蓉,2000)。英语里它们却没有这种喻意。汉语里“鸳鸯”代表夫妻恩爱、白头偕老,有着“只羡鸳鸯不羡仙”这一说法。“喜鹊”代表着喜庆吉祥。这些都是英语里空缺的。

而英语里的某些词汇的隐喻意义也是汉语中没有的。英语民族的生活环境多与海洋有密切联系,因而关于海洋动物的隐喻也特别多。汉语民族的生存环境多以陆地为主,相对的,关于海洋动物的隐喻就比较少,有时甚至空缺。例如,英语中有许多以fish为喻体的隐喻,而汉语中没有。英语民族会说“to fish in the air”,但是汉语民族却说“水中捞月”,“鱼”字已不复存在。当表达“有别的事要干”时英语民族会说“to have other fish fry”。

4.结语

认知语言学20多年的发展证明了隐喻不仅是语言的修辞手段,更是人类认知的一种思维方式。它体现了人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观念系统的本质特征,是人们认识、思维、乃至行为的基础。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有着大量的动物隐喻,生动并形象,承载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与英汉语言民族的生活环境、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紧密联系。本文从认知的角度对比了英汉语言中的动物隐喻,并分析出了它们基本对应、冲突和空缺的三种情况。通过这些分析总结,我们能更好了解彼此文化异同,促进民族交流。(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 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 徐励,俄语动物名称的隐喻性转义浅析[J],外语研究,2003,(1):43-45.

[4] 袁彩虹,英语动物词汇的象征意义[J].外国语,2000,(5):18-27.

[5] 范晓民,英汉语言中动物名称的隐喻现象[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6,(6):41-43.

[6] Lakoff, G. &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7]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第8篇:动物的语言范文

1.被动语态由主动语态转变而来,因此主动语态是较基本的语态,也因此只有及物动词才有被动语态。

例:Mary cheated Rob. (vt.) (active voice)

Rob was cheated by Mary. (passive voice)

2.在转换方法上,由主动语态变为被动语态时,将主动语态句子的宾语变为被动语态

句子的主语,动词变为 be + v.ed 的形式。

3.主动语态句子的主语在句子变为被动语态后,或省略或在必要时由by 来引导。

例:He beat John. (active voice) -----①

John was beat ( by him). (passive voice) ------②

A.K.Halliday 创立的系统功能语法也对英语语态进行了探讨,其中多是极富意义的创新,从另外一个角度对语态和及物性作出审视,弥补了传统语法表现出的不足,并且提供了一个新的可供挖掘的视野。

以下就传统语法和系统功能语法之间对英语语态观点的差异作一尝试性对比分析。

从根本上说,传统语法和系统功能语法在语态分析角度和观点上的差异来源于两种语法体系理论基础和导向上的不同。传统语法一般被认为是从语言机体内部出发,力在展示语言的基本结构及其相应规律。系统功能语法则是从语言的使用、语言与社会的机体间关系出发,从语言的使用意义角度来解读语言。这两者代表的是语言研究的两种不同的方向。传统语法重语言结构系统功能语法以语言的使用意义分析为轴心,因而两者对语态的分析也体现出了重形式和重意义的差异。

如前所述的传统语法对主动、被动语态的描述均是围绕形式而展开的。这种描述旨在揭示语言作为一种形式系统的意义。对系统功能语法而言,语态表示的是一种语义关系,是一个过程的参与者与实际过程体现出来的意义上的关系。它所注重的不是主语而是动作过程的参与者或执行者,强调的不是这个过程是简单的主动或被动,而是把它放到更大的意义范畴。

出发点不同。系统功能语法在分析语态的具体方法上与传统语法也是大相径庭。功能语法对传统语法作了许多创新和改进,试图用较为合理的意义理论来解释英语语态,从而为语言实际意义分析提供完备确凿的理论依据。 M.A.K.Halliday在分析语态时由及物性(transitivity)开始引入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赋予及物性以新的含义,并依次建立了一个新的对语态的界定。

在传统语法中,有及物动词( transitive verb)和不及物动词(intransitive verb)之分。及物动词指可带宾语的动词;相反,不及物动词就是不带宾语的动词。(参见: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 Grammar”,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405)传统语法认可既是及物动词又是不及物动词的存在。依据主动、被动两种语态的转换条件,传统语法认为只有及物动词才有被动语态(参照前文)。在功能语法中,“及物性”的概念有另外一种含义。Thompson认为及物性是指描述小句的系统(1996:F23)。Thompson(1996:F23)和 Eggins(1994:266)都认为对小句作及物性分析,涉及的是确定小句表现的过程,参与者以及环境因素。王逢鑫(1989:39)在他的《英语意念语法》中也曾指出,及物性表明动词从语义上不能完整地叙述“做什么”地过程,需要涉及动作接受者、对象物等客观实体。Halliday在他的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中认为及物性代表的是意义的延伸(extension of meaning)或者说是某一行动指向某一目标地延伸(the extension of an action to another object )。延伸( extension )便涉及及物和不及物地区别。 Halliday认为存在一种具有普遍代表性的句子结构为所有英语小句所共享。由此出发,他转向追问动作代表的过程是由内部或外部而起,从而引入“施动”(causation)这一概念。施动和延伸两个概念是相互联系的,结合起来考虑使及物与不及物的对立转向另一种对立,由此Halliday开始对小句做格分析(ergativity)。Thompson(2000:114)认为施动和作格分析是紧密联系的,并且指出Halliday对小句作格分析是因为英语中有双重功能的词正在大量增加。如:

The movie moved me deeply. ---------①

第9篇:动物的语言范文

关键词: 生物教学 教学语言 策略

一、把握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思想性

中学教育的对象是接受基础教育的中学生,教师的语言是否规范,对他们有很大的影响。对于教学语言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有科学性和准确性,这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是指既要符合语言规范又要符合教学内容的科学性要求。生物学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具体地体现在正确地引导生物学术语,确切地表达生物学事物的现象和本质上。

生物学术语是生物学上用来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生物学概念等的专门名词和科学语言,如细胞、细胞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群落、生态系统等。在生物教学中,生物学术语对于生物学知识的掌握和生物学思维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这些生物学术语,就不可能顺利而有效地学习生物学。所以,生物学教师要准确地运用生物学术语,教会学生正确地运用生物学术语去打开生物学思维之路。例如,不能把呼吸运动说成呼吸作用,更不能把盲肠说成阑尾等。教学语言要使用科学术语、避免生活“俗语”,教学语言要避免生活中的某些方言、俗语,例如,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要避免把小麦说成“麦子”;子叶说成“豆瓣”;家兔说成“兔子”;骨骼说成“骨头”;翼说成“翅膀”;门齿说成“大牙”;昆虫的触角叫做“须”;复眼叫做“眼睛”等。不确切地运用生物学术语就不能正确地说明生物学事物或指明生物体结构。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还应注意叙述生物学事实的准确性。例如,把“细菌的营养方式一般为异养”、“苔藓类植物体一般有茎、叶分化”等中的“一般”二字去掉就会造成科学性上的不严密,因为有些细菌的营养方式为自养,有些苔藓类只是叶状体。诸如此类的例子说明,在生物学教学中,含混不清、模棱两可或过分绝对化地讲述和不正确地引用生物学术语,都会导致科学性上的错误,这不仅防碍学生正确地掌握生物学知识和技能,还可能使学生形成不良的表达习惯。所以,教师保证生物学教学语言的科学性是十分重要的。

为使学生深入理解教材,教师在讲授中常常作适当地加深和扩展,或进行必要地比喻,但也要注意这些内容的科学性,要特别注意不正确的目的论和不恰当的拟人观,例如“植物的叶子为了获得较多的光线而产生叶镶嵌现象”、“食性动物具有很长的盲肠是为了更好地消化食物”等。教师还要处理好通俗、生动和科学性的关系。

生物学教学语言的思想性也很重要。思想性是指要正确的方法、观点去阐明教学内容,发挥教学内容的思想性和教育性。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观点必须是正确的,应该以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作为指导,语言要求辩证,不能绝对化。它不仅包含在语义之中,还体现在语言的音调上,因为语言的音调代表了说话人的思想感情。例如,教师课堂上用满腔热情的语调来讲述我国在生物科学上的重大成就,就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所以,教师的语音、语调所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和意志,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听课的注意力、培养思想感情等都能产生不可忽视的教育作用。又如,生物教学过程始终要贯穿生命活动、进化发展和生态的观点。

二、把握教学语言的启发性

教学语言必须富于启发性,善于引导学生开展思维、分析、判断和概括,促使学生通过积极思维主动地进行学习。启发性语言要源于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和教学形式的设计。例如,在讲述线粒体等细胞器里,如果直接从细胞器的形态、结构、功能方面平铺直叙地讲述,无论用多么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的语言,都很难起到好的教学效果。我们不妨可以这样设计:先从线粒体的分布特点,引导学生推导其可能的功能,再探究其结构、成分如何和功能相适应,这种启发式效果就会好一些。例如,在讲授“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时,我们可以先从光合作用的实质展开,引导学生通过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两个方面来理解其在生物界乃至整个自然界中的重要意义,启发引导学生归纳出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结论。因此,启发式教学不单纯是语言本身的技巧问题,而是深深植根于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深度和对学生认识堆积的探索之中。启发性语言要符合思维的逻辑要求。

三、把握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语言是人类思想交流的工具,是教学过程的主要媒体。良好的教学语言艺术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语言的艺术性表现在简要流畅性、节奏性和生动性等方面。

1.简要流畅性表现在教学语言应简明扼要、言简意赅,既能讲透问题,又要少而精练。特别是讲授概念时,教师更要做到简明、透彻。简明,就是不要蔓生枝节,惟恐不全而添枝加叶。概念是反映本质的东西,是精华。透彻,就是要让学生逐字逐句弄懂,而又不遗留疑点,既清楚又明白。

2.教学语言的节奏性表现在根据教学内容,有高有低、有快有慢、有轻有重。教学语言的声音过高过低,吐字不清或节奏不当等都会影响学生听课时的兴趣与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一般说来,语调平板而无节奏,会使学生昏昏欲睡;讲话太快,学生来不及思考所讲的内容,会使学生产生消极情绪;讲话太慢,会使学生的思维受到抑制、思想涣散等,所以教学语言应吐字清楚,声音高低和速度适宜,语调自然而又抑扬顿挫,使之带有节奏感,这样学生听课就不容易疲劳。在讲到教学内容的重点或难点时,教师应加重语气,放慢速度,并使用诸如“请特别注意下列几点”或“若能记住下述几点,对你必定十分有用”的语句等,这样就能更好地起到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效果,也有利于思考和笔记。通过教学语言的节奏性,可以把单调乏味的单纯知识传授变为生动、活泼的知识讲演,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