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师存在问题自查材料范文

教师存在问题自查材料精选(九篇)

教师存在问题自查材料

第1篇:教师存在问题自查材料范文

一、选做题的试题命制特点分析与学生存在问题

(一)选做试题的命制特点分析

1.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2009年考与明治维新题,注重考查学生依据课程标准对基础和主干知识的掌握,如了解两次变法内容,理解近代化的多样性;注重对三维目标学科知识能力考查,尤其突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运用,如考查两国变法比较,探讨改革原因与成败等;此外还考查学生利用新情境、新材料进行知识理解运用的能力,如要求学生据材料说明康有为建议学习明治维新的理由等。

(2)2010年考民族关系与北魏孝文帝改革题,第一问侧重基础知识的掌握;第二问侧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判,此外还考查了以教材为载体,对教材综合利用的特点。

(3)2011年考日本确立近代的内容及比较日英两国政体差异,注重考查考生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并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材料不新,但设问角度新颖,对教师的复习角度也提供了借鉴作用。

2.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2009年考资产阶级政治家华盛顿与孙中山题,第一问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第二问更多关注史学观点和史学研究及人物评价方法,并非单纯考查考点的具体内容。

(2)2010年考亚洲觉醒先驱甘地题,试题考查学生历史分析、评价能力和从历史结论向历史认知过程的转变,特别突出对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的要求,从而达到多角度探寻历史,形成对历史的思考与认识等。

(3)2011年考拿破仑题,人物熟悉,但提供的材料学生不大熟悉,很好地考查了“材料在课外,答案在书本”的知识迁移能力,笔者认为教师如能善于把学生不大熟知的设问转换成学生熟知的设问,这样可取得事半功倍之效,该题与选做1类似,也重在考查学生对事件或人物的评述。

3.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1)2009年考近代法国国家政治体制设置题,考查学生运用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并使用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

(2)2010年考梁启超与孙中山关于国民素质与实现民主政治关系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人的观点对立与否,该题考查学生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限信息以及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的理解,从而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

(3)2011年考康有为题,人物熟悉,但有关民主政治的知识却为广大学生所不大熟知,并进而考查了康有为与谭嗣同改革的观点异同比较。

(二)选做试题答题存在的症结分析

1.提取与解读史料中有效信息的能力薄弱。高考历史非选择题按提示语划分为四类型:一是根据材料回答;二是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三是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四是综合上述材料或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如2009年与明治维新题目,第一问“据材料一说明”和第二问“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2010年孝文帝改革题目,第一问“据材料一指出”和第二问“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11年日本题第一问“据材料概括日本确立近代内容”和康有为题“概括康有为在君权与方面的主要思想”,便是这一类题型的最好写照,失分原因在于考生因不重视提示语、材料的引文出处和基础不扎实等而导致失分。

2.概括归纳能力差,不能达到论从史出。在答题中考生难以找出材料与试题设问间的关联点,造成考生在组织答案时语言不够准确精练,无法达到论从史出,即所得答案没有史实做支撑。如2009年华盛顿与孙中山题目第二问“你对他们的辞职以及辞职后重新投入政治活动作何评价”,2010年甘地题目第二问“评价甘地的经济思想”,2011年评析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迅速走上对外扩张道路的情况。针对以上存在问题,思考之余发现症结存在主要缘于历史学科本身叙事性较强的学科特点,教师习惯于“教师强行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旧教学模式,未能及时建立“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新教学模式,从而导致“苦教”与“苦学”的无效,只有摆脱以往旧模式,整合优化必修与选修教材知识的交叉点,方能实现历史教学有效性。

二、选修教材与必修教材的内在联系为实施有效教学提供了可能

选修教材的编写者在分析教材知识结构的时候,均撰文提及选修教材与必修教材二者间的关系“选修教材从内容上看是对必修教材的必要拓展与延伸,是对必修I教材的延伸与扩展”,显而易见,虽然不同模块的立意及具体内容在选择上互不相同,但它们在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等目标要求方面却是一致的。教师在讲授选修模块时应善于整合选修与必修教材之间部分知识点存在的交叉和重叠之处,打破模块间的壁垒,并根据一定的主题(俗称的小专题)对模块的内容进行重新整合、配置,进而形成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和整体性(本人另撰一文,内容涉及新课程历史备课如何整合、配置必修与选修教材)。如2009年选修1康有为题目第一问的第一个小问题《应诏统筹全局折》在变法中的地位,这一设问的答案可直接在选修教材第15课P107页体现出来。本题较难的第二设问“指出康有为主张效法日本的实质及其局限性”,实质可从必修3教材第20课康有为主张向西方的学习实际处在“仿制度”层面,即主张中国仿效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的观点;而局限性一问可直接参照选修1教材第14课P100页“明治维新的历史局限性”来进行回答。再如2011年拿破仑题第一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主义的种子勃然萌发”的原因可回归到选修4教材第9课P42进行摘录相关信息,而第二问的综述题则可回归第9课P41进行参考回答。总之,学生答题欠缺的能力是如何根据题意在分散的必修与选修教材中选取有效信息为己所用。当然,这一能力主要应落实在平常的教学中多多引导学生,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三、2012年选修教材复习备考建议

1.以《考试说明》为指导,不拘泥于选修教材,可渗透一些必修教材中有关的背景知识,注重与必修教材的衍接与深化,避免简单重复做无用功。

2.夯实基础,狠抓落实基础知识,进一步优化选修教材复习效果。

第2篇:教师存在问题自查材料范文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年)严格执行国家七部委《年治理教育乱收费规范教育收费工作实施意见》规范办学行为和教师从教行为,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加强师德师风和教育行风建设,强化教辅选用监督管理,积极探索教学方法,着力提高教学质量,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和家长经济负担,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

二、加强领导。淘精品返利,让您省钱如此简单

以县为主”和“谁主管,按照“分级管理。谁负责”原则,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教辅材料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略

副组长:略

成员:略

三、整治措施

切实统一思想认识。校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省、市关于加强小学教辅材料管理的有关文件精神,广泛宣传发动。统一认识。要将认识统一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规划纲要(年)教育部、国务院纠风办、监察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审计署、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年治理教育乱收费规范教育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教监【8号)和《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教辅材料管理办法的通知》新出联及《关于印发市中小学教辅材料管理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坚持与加强学校管理工作相结合,坚持与开展学校民主评议相结合,坚持与推进争先创优活动相结合,坚持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相结合,坚持与规范学校办学行为相结合。

四、整治重点淘精品返利.

重点整治以下三个问题:一是斩断教辅材料订购中学校与教师与书商之间的利益链;二是治理教辅材料过多过滥的现象;三是切实纠正教辅材料订购选用“被自愿”行为,根据全校教辅材料专项检查发现的问题。坚决落实学生自愿原则。

五、整治步骤

月底前重点整治中心学校订购选用教辅材料存在问题;月中旬重点整治村小订购选用教辅材料存在问题。整个过程分三个步骤进行。

(一)宣传发动。联系本校实际,制定本校教辅整治工作方案,专题研究整改工作。5月11日召开各村小校长会议,宣传发动;5月19日,召开教师大会,让广大教师充分认识专项治理的目的和意义,积极主动自查自纠,抓好整改。

(二)集中整改。

1已经购买使用的盗版教辅材料。从学生手中全部收回并向经销商索赔;属于教师个人行为的由当事人负责,并严肃追究相关责任。

2学校、年级组班级及教师积极纠正错误。主动将教辅材料折扣款退给学生的以教育为主,从轻处理,整治过程中,顶风违纪或存在违纪违规问题,又不配合整改的从严查处。

3一教一辅”现象。从轻处理;一教多辅”现象要严肃查处

4家长选代表与书商沟通。协商,学校,教师没有参与,学生或家长自愿购买的教辅,充分尊重学生或家长的意见,不得强制性收缴。

第3篇:教师存在问题自查材料范文

论文关键词:中职学校 教学档案管理 问题 对策

教学档案是学校教学活动的真实记录,它是在学校及教师在从事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音像、电子载体等材料。它能够完整、准确、真实、系统地反映教学管理的全过程,直接为教学活动服务,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档案工作的核心和重点。

1中职学校教学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1.1中职学校教学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

学校以教学为中心,教学活动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体。中职学校教学档案归档范围应包括教学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各种材料,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综合类。主要包括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的指令性、指导性文件;学校教学改革、培养目标、培养计划、专业设置方面的规定和办法,学校发展规划、实施计划及名种会议记录等。

(2)规章制度类。包括教学管理制度、教师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教学设备管理制度等。

(3)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类。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课程建设、教案、试题库、教学实习、实习实训基地、毕业实习、教学质量检查、教师考核和教学质量测评等材料。

(4)学科、专业与实验室建设类。包括专业设置、学科设置及实验室建设的材料,重点学科、重点专业和精品课程的申报论证,评估及建设方面的材料以及申报国家重点学校的实验室论证、申报和审批材料、总结等建设性材料。

(5)学生学籍类材料。包括在校学生的基本情况、学籍变更、学习成绩、教育实习、实验实训实习材料及成绩、学生奖惩材料,学生入团、入党情况,学生参加各种大赛的情况,毕业生材料等。

(6)教材类。包括各专业征订教材的情况;自编、参编、主编教材的情况;优秀教材的比例、自编教材的比例、各科习题集、实验报告及实习实训指导书等。

(7)招生就业类。包括招生宣传材料和招生申报计划、上级主管部门的材料、新生录取材料、报到生的比例、年度招生的总结材料;毕业生就业率、就业情况反馈等材料。

1.2中职学校教学档案管理的特点

(1)来源渠道多、涉及面广泛。

教学档案来自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和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也包括上级各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学工作、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指令、规定及条例等。教学档案既涉及到上级有关部门,也涉及本单位的教研室、实验室、实训基地以及教学管理部门和学生工作部门等;人员涉及到各级领导干部、教师、教辅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和学生等。

(2)形式多样。

由于教学活动的多样性,记录活动的形式也是多样的。只有档案原始资料的多样性,才能如实反映多样性教学活动的面貌,才更具有档案的作用和价值。数学档案原始资料应包括纸质的、图片、音像、电子稿、光盘等。

(3)专业性强。

除普发的一般性文件外,教学内容是由名个不同学科、专业组成的。不同学科专业人才的培养采用不同的方案,实施不同的教学计划,设置不同的课程,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提出不同的培养要求,实现不同的培养目标。各专业的教学工作不同,显示出不同专业各学科的差异性、系统性和科学性。

2中职学校教学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档案材料的重视不够,没有普及教学档案管理意识

大部分基层管理人员、教师到学校领导对教学档案管理工作认识不足。学校重视教学工作和其他管理工作,但对教学档案的管理投入欠缺,如机构和专兼职人员的配置,档案管理条件的完善,管理人员的培训等投入不够。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中的授课计划、教案等相关文字材料、图片资料、证书文件等不能主动上交存档。造成档案材料采集困难。

2.2缺乏正规的指导和系统的规划。没有系统的管理。导致档案管理混乱

中职学校都存在档案管理人员不足的问题,对各部门教学档案的管理缺乏正规的指导和系统的规划。管理人员和教师大多忙干日常的工作,相当一部分教学档案材料散存于他们个人手中,导致教学材料不齐全、不完整。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来学校进行教学评估时,为了补充档案材料的缺口,往往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补全档案,这不仅造成很大的浪费,而且给正常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同时使得档案材料的真实性大打折扣,失去了档案的真正意义。因为没有系统的管理,各部门各自为政,为了自身利用的方便将一些重要的文件的和材料自行保管,不移交档案管理部门,导致材料损坏或丢失而无法查找。

3加强中职学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对策

3.1系统管理,完善档案管理机制

学校领导要重视教学档案的建设,要把教学档案工作提到学校党政领导的工作议事日程中去,把档案工作纳入教学工作计划,增加投入,改善档案保管条件,及时研究和解决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要突出教学学校日常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及时调整档案工作的机构设置,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设置综合档案室,由一名校长负责统一管理全校档案工作。各管理部门就建立档案分室。教学档案分为校、教务科、教研室三级管理,校办为一级管理,教务科为二级管理,教研室与实验室为三级管理各部门要有一名领导分管档案工作,教务科档案管理由教务千事兼管,教研室与实验室档案管理由主任兼管。档案管理人员统一管理本部门、本系统的教学文件,并按期向学校综合档案室移交档案。

3.2明确责任,强化档案管理意识

教学档案的收集整理,不只是少数人的事情,而是全体人员的共同责任。同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落实措施。规章制度是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制度建设,强化监督指导和落实,加大管理力度。

3.3组织检查,增强档案管理责任

第4篇:教师存在问题自查材料范文

关键词:学生;解答;历史材料题;能力

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每次考试,学生解答的历史材料题总是失分的“重灾区”。 每次考试质量分析都会发现,无论题型如何不同,材料呈现形式如何变换,也不论试题难易,很多学生对解答历史材料题总是“束手无策”,而且学生在解答材料题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同质性和普遍性。教师如果没有采取有效对策,这种情况即便是到了高三复习阶段,也不会发生根本改观。下面就这个问题,结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尝试和做法,谈谈如何提高学生阅读、分析及解答史料的能力。

一、学生在解答历史材料题中的常见问题

1.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不少学生在提取材料信息、阐释论证历史问题时往往只是简单地从材料中摘抄信息,只会直观现象描述,不能对材料信息进行有效的提炼概括总结,无法深入到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规律性认知和本质探索;对所学过的历史知识只会机械运用,不会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具体分析;思考问题角度单一,不善于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和发现问题。

2.胡子眉毛一把抓

有些学生在解答历史材料题时,忽视试题设置的限定条件,甚至脱离材料要求胡乱作答,泛泛表述,回答问题缺少针对性、逻辑性、层次性。

3.存在一定的阅读障碍

解答历史材料题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一些学生不能捕捉有效信息,理解题意偏差、回答问题出现方向性错误等等,究其原因是学生存在一定的阅读障碍,特别是对文言文的阅读。

4.基础知识不扎实,表述欠规范

有些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在表述问题时,时空人事记忆错乱颠倒,关键词句不突出,史论结合缺乏逻辑性甚至自相矛盾,语言组织能力差,不会用学科语言进行规范、准确表述。

二、提高历史材料解析题能力的应对策略

“岁岁年年题不同,年年岁岁错相似”,以上几点是学生在解答历史材料题中的常现问题和错误。学生对如何改正这些问题,有效提高历史材料题解答能力感到无奈和迷茫,这就需要老师的点拨和引导。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指导学生答好历史材料题。

1.教师要充当实践的先行者

“欲教人者先教已”是陶行知先生的一个教育理念。这个理念对我们教师来说非常重要。现在的高考试题既是考学生,同时也是在考教师,因此战斗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实提高自己。只有教师水平提高了,才能教出更高水平的学生。教师平时要多关注一些和历史专业相关的教学杂志,对于上面介绍的一些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实录等,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善于反思。

2.基础永远是提高能力的关键

通过对全国、各省市历年高考试题的研究来看,虽说其试题类型各异,提问方法多样,试题涉及内容五花八门,但对于历史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查却是其共性。同时,学生理解、分析史料能力的提高也必须建立在熟练掌握课本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所以掌握基础永远是提高能力的关键。教师在平常授课中要引导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基础知识,不要盲目追求做题、搞题海战术而轻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教师要教授学生理解掌握基础知识的方法与技巧。

3.提高学生基本的阅读素质

新课标下的高考历史试题设置,相当一部分是以史料为依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提高学生基本的阅读素养也成为备考的当务之急。学生对文言文、外文翻译史料、外交辞令等材料存在较大的阅读障碍,以致学生在表述问题时总是词不达意、表象肤浅。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除了在课堂上进行史料专项训练之外,我还有意识地创设学生阅读的机会和环境。还可从阅读方法上加以指导,指导学生要利用目录形成整体印象;要通过章、节、子目,构建知识体系,掌握它的基本结构和层次;要通读与精读相结合,即先快速阅读全文,了解概貌,然后对全文中一些重要的史实、结论、规律、观点等精细研读,得其精髓;要读与思相结合,在阅读过程中要多想想材料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内涵与外延、现象与本质的内在联系。通过这种方法上的指导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了普遍提高。

4.加强审题与提炼信息能力技巧的指导

学生审题与提炼信息能力技巧,教师必须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重视相关方法的指导和能力培养,要教会学生如何审题、如何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与技巧。我根据教学经验总结了以下一些方法:

(1) 在审题训练中,我强调学生要审时间、审地点、审关键词、审提示语、审材料来源、审问题限定条件,这些都可以作为信息提取能力培养的基本方法。(2)指导学生要善于从材料中数据信息的对比、变化分析中得出结论,这主要适用于图表、数据类型的材料。要注意观察数据对比发生变化的程度、趋势,这往往是解题的关键。(3)要特别注意材料的标题、时间、引文出处和注释,这些地方往往包含了解题的关键信息,它能帮助我们准确理解把握材料的主题、背景、作者、基本内容和思想、答题的方向。(3)要指导学生从材料的关键词句中获得信息。抓住了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就等于掌握了这段材料的中心思想,尤其是结论性的、解释性的、破折号、省略号后面的词句。这其中可能就蕴藏着问题的答案和思考的角度。(4)注意材料与教材的有机结合。历史材料解析题,一般是以教材为依托,或是教材的内容,或是教材的观点。我们反对照搬教材,要求忠实于材料;也反对脱离教材,一味地自由地发挥。材料与教材间多少有联系,而且材料很多时候也会要求我们结合教材来思考问题。在题目中有要求结合教材,结合所学知识,或者什么也没说时,我们都要联系教材相关内容,结合教材寻找正确答案。

总之,我们老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进行反思总结我们的教学效果,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地思考应对策略,适当地对学生加以指导训练,适时地引导学生积累经验,学生解答历史材料题的能力就一定能得到有效地提升。

参考文献:

第5篇:教师存在问题自查材料范文

【关键词】英语教材的问题 提高成绩 提高人文素养

一、引言

人们对英语教材的第一概念就是英语教科书。而英语教材实际上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在现代教学理论中,我们所指的英语教材是广义的教材,即教学资料,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在从事教学活动中所使用的教学材料。英国学者Tomlinson定义教材为“所有有利于语言学习的材料”。另外,《新课标》的定义如下:“英语教材是指英语教学中使用的教科书以及与之配套使用的活动册、故事书、自学手册、录音带、录像带、挂图、卡片、教学实物、计件等等。”以上对教材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此定义属于广义的教材。从这里可以看出英语教材不仅仅是通常所说的教科书,它还包括各种教学辅助材料甚至教学工具和手段,它是相互配套的系列资料。在这个英语教材体系中既包括以教科书为主体的图书教材:如学生用书、练习册、教师用书、自制补充练习、配套补充阅读材料、同步辅导材料、英语报刊杂志;又包括各种视听教材;还包括各种电子教材:网络材料、电子课件、动画材料等;还有来源于教学实际的现实教材,如实物、教师的课堂总结和说明、生生或师生之间的讨论等。狭义的英语教材是指传统观念中的教材,即指课本(教科书),它集中反映了我国的英语教学意识形态和教育理念,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

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简称《课标》),当中提出了外语教育教学的新理念、课程设计的新思路和目标,并且对高中英语教学资源的开发和教材的编写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根据《课标》“英语教材要以英语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和教学要求为编写指导思想,在满足课程标准基本要求下的前提下,教材内容应尽可能灵活多样,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就教材分析这一方面,国内部分学者已经作了些研究。例如湖南科技大学的黄婷专门就《牛津高中英语》教材Task板块评析;广西大学李氯的《论英语课程教材评估》等等。为此笔者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对本校高二共计98名学生(两个平行班)进行问卷调查,以我校10名教师为访谈对象,对我们目前所使用的牛津教材进行了情况了解与分析,了解到该教材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和应用效果。

二、研究方法

1.调查对象。本校高二共计98名学生(两个平行班6,7班)进行问卷调查,以我校10名教师为访谈对象。

选择6班(理科)和7班(文科)学生为调查和比较对象是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1)两个班级学生的高一升高二时英语基础一模一样,这对之后的研究比较大有帮助;(2)两个班都由同一个老师教授,消除了由于老师教学水平不同而造成的实验结果差异。

2.调查方法。A调查问卷(学生) 本次调查所采用的问卷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包含两个方面的问题,1-5题为对教材的基本看法,6-15题则是对教材具体内容的想法,第二部分为问答题,主要调查:在课堂上,学生希望教材以哪种形式呈现,有否觉得自己的人文素养得到极大的提高。

B.两次联考成绩的对比。

C.访谈(教师) 根据教学年限,将该校英语组10名教师分为两组,5名为教龄在5年以上,5名教龄在3-5年,采用的工具为个别访谈,就以下问题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1)牛津教材使用存在什么问题;(2)在使用教材过程中你怎么面对这些问题;(3)如何有效利用教材提高学生考试成绩并同时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3.数据采集和分析。对问卷调查每题所获的信息进行定量分析,即为每个选项设置数值:分值分为五等:“5”表示完全赞同;“1”完全反对;“4”、“3”、“2”表示不同程度的赞同。分值3是分界线,低于3说明学生对有关问题持否定意见,高于3说明学生持肯定的态度。

(1)教材有利于激发我的英语学习兴趣。

(2)教材每个单元的内容编排得很合理。

(3)教材的阅读材料难度我可以接受。

(4)教材有利于我提高写作技能。

(5)教材有利于我了解英美文化。

(6)我喜欢讨论Welcome to the unit 中的问题。

(7)Reading中的Reading strategy和相关练习有助于我掌握阅读技巧。

(8)Word power提供的词汇学习策略很有帮助。

(9)Grammar and usage中的语法规则我喜欢先自己尝试探究。

(10)Task中的听力材料难度我可以接受。

(11)Task中的步骤指导有助于我完成任务。

(12)Task中的对话练习我很感兴趣。

(13)Task中的写作训练很有必要。

(14)我希望完成Project中的活动。

(15)Self-assessment有助于我反思英语学习。

以班为单位,把收回的有效问卷的各项得分分别加起来,除以总人数得出各项的平均分值;然后再把各班的男女同学的得分以同样的方法分别计算,得出其平均值。统计结果见表2(表中的1、2、3、4分别代表问卷调查中的1项、2项、3项、4项……)。

对两个班级第一次,第二次联考的英语听力理解(20分)阅读理解(30分),和书面表达(25分)的得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每项算出总分然后除以人数。图表如下:

4.访谈结果。对此进行的是定性研究。每位教师每次访谈时间在10分钟左右,边访谈边记录。

(1)牛津教材使用之初存在五大问题:1)《牛津高中英语》内容多、容量大,难以完成教学任务;2)《牛津高中英语》生词多,词汇教学压力很大;3)各单元涉及的语言点多,难以把握讲解和练习的深度和广度;4)课文中有时有语法超前的情况,教学中难以把握 ;5)Task和Project设计科学、实用,很多时候却为了赶进度或者认为考试不考而不讲。

(2)在使用教材过程中对这些问题的处理:很多时候将与考试无关的内容省略。往往每单元一开始就将词汇教学统统完成。碰见超前语法,有经验的老教师会取与高考有关的让学生背下来。

(3)如何有效利用教材提高学生考试成绩。拎出重点,出相应的作业纸,教会学生总结错题,以背默为督查手段,定期考察为辅,帮助学生巩固知识使之提高成绩。

三、结果与讨论

通过问卷调查和学生成绩的分析,教师对教材的整合使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成绩。通过表2我们可以看出,6班和7班在一年来成绩明显有着提高。但是,在对第二部分的回答中,我们得知孩子对有否提高自身人文素养不是很在意。同时,教师对所设定的三个问题基本都能够表达出自己的见地。但是基本没有教师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高多做探讨和研究。众所周知,国民的人文素养与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新时代的中学生肩负着祖国的未来,更应该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这就需要我们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地结合教材、教法对学生进行美学、情感等方面的熏陶,让学生成为新时代既有专业知识又有文化底蕴的高素质人才。然而,目前英语教学的现状却是:能把人文性体现在教学中的情况实在很少,英语课大多是以老师讲解词汇和语法知识为主,其次就是搞听说读写这些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课后是大量的做题巩固。

这点很值得我们深思。我们的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种种问题,如代沟问题、青少年审美问题、如何与同学相处问题等。《牛津高中英语》教材在许多文章中用典型的事例让学生去感知、领悟和思索如何正确地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例如,在Module1 Unit 2 Reading Home alone《独自在家》中,课文利用青少年成长中的烦恼,论述了当前不少青少年普遍存在的问题:怎样去和父母沟通,是采取克制、避让的态度还是去向别人寻求指点,旨在帮助他们认识到当遇到问题时应与自己的父母进行沟通,从而更好的促进自己的成长。在Module1 Unit 3 Reading Dying to be thin《渴望苗条》中,课文用典型的事例论述了一位青年为追求美的体型而导致不良结果的现象,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文以活生生的事例告诫学生不要以生命的代价而盲目地追求体型的美;保持健康的唯一途径是健康的饮食习惯、充足的睡眠和经常的锻炼,通过该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明确美的真正内涵。又如,在Module 5 Unit 1 Reading Secrets and lies《秘密和谎言》中,针对学生之间对友谊存在的误解进行展开论述。在文中作者利用典型的事例论述了青少年正确的友谊观:人与人的友谊通常是建立在共同的情感、共同的兴趣爱好上的,即使在某些问题上会产生分歧,但只要彼此之间能相互理解、相互沟通,最终一定能化解的。上面的几篇课文都说明了在中学阶段加强学生心里健康的教育是教师不可忽视的问题。教师应该结合课文内容对其加以正确引导,使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里状态,对学生心里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疏导,使他们明确是非、辨别真伪,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促进其健康的成长。

四、结论

通过本次调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牛津教材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五大问题可以有效解决; 2.根据考纲合理整合牛津教材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主要是能够提高学生成绩;3.有效利用牛津英语教材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在这方面,可以做得更好。

以上研究对我们的高中英语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1.老师对于教学活动可以进行适当的组合和重新加工,确定取舍和添加。在平时的教学中,衡量一堂课是否成功,并不取决于是否完成了既定的所谓“教学任务”(这个任务可能设定过高),而取决于是否能让每一个学生有所收获,是否能让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进步。2.德为素质之基、为人之本。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教育最基础,也是最永恒的话题。《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也指出,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本身的教育性因素,注重实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教育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是信息的载体。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获取了由之带来的各种信息。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实现知识性和思想性的统一,寓思想教育于文化科学知识之中,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促使学生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养成道德行为,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受到美的熏陶、情感的陶冶及道德规范的教育,以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在使用《牛津高中英语》时,老师们要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英语教学的特点和自己学生的实际,积极而有创造性地探索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Grant N.Making the Most of Your Textbook[M].New York:Longman,1987.118-128.

[2]Hutchinson T,Waters A.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107.

[3]Tomlinson B.Materials Development in Language Teaching [M].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2.

[4]程晓堂.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l-2.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8.

[6]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7]胡壮麟.语境研究的多元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3).

第6篇:教师存在问题自查材料范文

(一)学生不重视

部分学生对毕业设计不够重视,以为毕业设计只是走过场,到时都能按时毕业。甚至有的学生认为毕业设计成绩等级是按比例的,反正自己不是垫底的。为了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毕业设计中,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调整了毕业设计的时间,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第七学期或是第八学期进行毕业设计,但是仍有部分学生以各种借口拖延毕业设计进度,到了要验收材料时就东拼西凑敷衍了事,甚至还有少数学生通过网络购买资料或是抄袭。为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做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将毕业设计分成硬件和软件两个主要方向供学生选择,但有的学生不结合自身情况,而是根据毕业答辩时哪个方向容易通过,哪个老师好说话,哪个选题更容易实现的原则进行选择,存在混日子的想法。

(二)教师指导不尽责

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推行“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的模式,由实习单位工程师和学校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有效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弥补了教师实践的不足。但有的指导教师存在依赖性,把指导的工作寄希望于实习单位的工程师,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跟学生联系较少,对学生放任自流,指导不到位;也有的指导教师“责任心”太强,生怕学生完不成任务,亲力亲为;还有的指导教师因为学生毕业设计材料不符合要求,院里要处理学生时,生怕影响对自己的评价,为学生说好话。这些问题都导致了学生毕业设计质量不高。

(三)管理不到位

虽然学校和学院都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办法,但在执行过程中存在执行力度不够、形式化问题。如:学生的选题确定并开题后,有的学生不愿花时间和精力去完成任务,随意更改毕业设计选题,找一些有现成资料或是更简单的选题,存在网络抄袭的现象,或是选题雷同的情况。虽然学院制定了进度表,要检查任务书、开题报告、初稿、二稿,并进行中期检查等,但在检查时主要还是看文档材料,并没有仔细检查学生所设计的硬件或软件的功能是否实现。对于学生是否按时提交材料,所提交的材料是否符合要求的处理意见没有落实到位。毕业答辩时并没有严格要求现场演示所设计的产品,存在部分学生没按要求实现相关功能,弄虚作假,通过采用视频演示来蒙混过关的现象。

二、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

(一)提高认识

首先要让学生和指导教师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毕业设计的重要性。指导教师要端正思想,明确指导工作职责,提高工作责任心,对学生的指导不能越俎代庖,也不能放任自流,无论思想上还是行动上都要认真对待毕业设计工作。学生要清楚毕业设计的意义、目的、任务、评分标准与质量考核要求、任务进度计划以及不达标的后果和责任,并要妥善处理好毕业设计与择业等时间冲突的问题。

(二)加强交流

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才能使指导教师能对毕业设计进行全程监督和指导,才能保证毕业设计的高质量[7]。因此,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应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根据毕业设计的进度定期检查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并进行相关指导。每位学生将前段时间所做的工作做汇报并将存在的问题向指导教师请教,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导,督促进度迟延的学生抓紧完成任务,并将考勤、任务进度完成情况进行登记作为学生最终成绩的评价依据。另一方面也要加强指导教师与实习单位工程师之间的交流,首先在选题上双方应进行沟通,确定选题是否结合了工程实际、难易程度是否合理、是否符合专业培养要求;双方讨论确定学生的研究方案是否符合要求;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如需改变设计方案应向指导教师和工程师汇报,三方沟通确定。

(三)落实过程监控

毕业设计主要分为硬件和软件方向,参照项目管理体系进一步细化毕业设计进度安排表,分为选题、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开题、总体设计、详细设计、开发实现、测试、撰写毕业设计文档,根据毕业设计进度表进一步规范各阶段应提交的材料,同时学生应根据进度表定期向指导教师进行工作进展汇报和疑难问题请教,指导教师将学生的汇报情况、答疑情况和考勤做好记录,并将相关文档存档备查,用以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根据预先安排的进度计划表,学院应成立专门的监控小组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学生毕业设计任务的完成情况和教师的指导情况,将检查结果纳入学生毕业设计成绩和指导教师的考核中,并以教学简报的形式将检查结果进行通报,督促进度滞后的学生进行整改,这样对学生和教师形成有力的监督作用,严把毕业设计的指导关,进一步促进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

(四)改革成绩评定方式

毕业设计成绩评定是毕业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应重点考核毕业设计的质量。将以往主要看毕业设计文档的方式改成:毕业设计过程(占30%)+毕业设计文档(占30%)+毕业设计成果(占40%),同时对于毕业设计成绩中“优”、“及格”与“不及格”等级不限制比例,而应根据成绩评定标准客观评定学生的毕业设计成绩。毕业设计过程的成绩根据学生在进度安排表各阶段的表现由指导教师评分(占60%)和学院监控小组评分(占40%)两部分组成。毕业设计文档的考核还是根据指导教师(占40%)、评阅教师(占30%)、答辩小组(占30%)三部分成绩组成。毕业设计成果的成绩评定由指导教师(占50%)和答辩小组(占50%)给出,主要考核制作的产品功能、采用的开发技术、人机交互界面是否友好、是否按预期实现了全部功能以及创新之处。在毕业答辩时应延长答辩时间,要求学生现场全面演示所设计的产品并回答教师提问。

(五)开展团队合作

第7篇:教师存在问题自查材料范文

一、引言

作为一门应用型的社会科学,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与旅游市场经济运行的实践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旅游管理专业的这种实践性特征决定了在专业教学中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由于案例教学能够运用与现实环境相联系的信息,再现特定的管理情景,组织学生进行分析和决策,从而达到将枯燥的专业知识学习,变成一种寓教于乐的素质培养和能力训练的效果。因此,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案例教学开始受到国内高校旅游专业的普遍重视,并被大量引进到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环节中。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旅游教育界已经普遍意识到案例教学中学生参与的重要性,指出了案例教学中缺乏学生的参与互动,案例分析难以深入,案例教学效果不佳等现实问题。

但是,这些研究又并未对影响案例教学中学生参与度的因素,以及如何改进提高案例教学中学生参与程度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作为案例教学中的重要主体,学生的参与程度成为衡量案例教学质量的关键指标。

基于这种考虑,本文力图从深层次上实证研究影响旅游管理专业案例教学中学生参与度的因素。以期达到通过系统的教育教学改革措施,提高旅游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效果,提升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素质能力的目的。

二、案例教学学生参与度影响因素的选定

国内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关注案例教学学生参与度问题,陈效兰(2006)认为案例教学效果的关键在于教师;张夫妮等(2007)认为案例教学中教师主体的参与度会明显高于学生主体的参与度;袁书卷(2006)指出案例教学中的影响因素包括师生关系的互动、学生积极性、学习体验和教学方式等;王青梅、赵革(2009)认为在案例教学中,让学生首先面对的是一个问题案例,他们指出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在现象中发现问题,可以变认知客体为认知主体,尝试性地解决答案;郭俊辉等(2010)提出了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学生个体、案例题材和案例分析的三因素理论框架,认为案例教学主要取决于取决于案例题材的选择是否适当。WWW.133229.COm

综上所述,学者们就案例教学中影响学生参与的诸多因素提出了自己的不同观点,但在案例教学参与度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主要以定性为主,定量及实证分析不足。同时,由于各个影响因素之间往往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影响关系,这增加了分析问题的难度。因此,我们有必要基于对已有文献的回顾,并结合案例教学相关主体之间相互作用过程以及案例教学本身特征的分析,初步拟定影响旅游管理专业案例教学中学生参与度的因素,并通过访谈及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实证研究。最终,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得出影响旅游管理专业案例教学学生参与度的因素。

三、问卷调研及数据分析

(一)问卷调查方案设计

为深入探讨案例教学中学生参与度的影响因素,为指标确定提供数据来源,笔者开发设计了调查问卷。问卷正文部分采用的是李克特态度量表(likert-type),要求被调查者对影响案例教学中学生参与度各个因素的重要性进行打分,每个因素都采用了五点likert量表来测量(按照被调查者所认为的重要度进行打分,5分为最高分,依次递减),量表的语句尽可能简单明确,保持客观并避免歧义。

(二)问卷对象的选择与前测

案例教学中所涉及的两个重要主体是教师与学生,因此,本文将研究对象设定为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与学生。课题组选择了笔者执教的重庆工商大学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2008-2011级共计368名学生和59名教师为调查对象。为了使设计出的问卷更加科学和合理,能够为绝大多数被调查者所理解和接受,笔者在正式大规模发放问卷之前还进行了小范围的预调研。此次调研的重点在于征询被调查者对各条款同意与否,同时还希望被调查者指出问卷中各问题的提法是否科学,是否存在理解上的歧义和含义上的遗漏,是否便于被调查者理解。问卷设计初稿完成后,课题组选择从本校旅游管理专业共4个年级在校学生中分别选取12人(学生8人、教师4人)作为前测参与者对问卷进行了前测。首先请前测参与者在不经任何提示的情况下,对前测问卷进行试答。随后对前测参与者进行面对面的访谈,并对问卷中的每一个项目逐一进行说明,并听取记录被调查者意见,然后进行修改。前测结果发现,受测者对题意并无看不懂或混淆的情况发生。

(三)案例教学数据分析

本次问卷调研共发放问卷427份,共获得有效问卷412份。问卷有效率为96.4%。其中男生占34.6%,女生占65.4%。样本比较符合当前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实际情况。问卷调查所得信息经过spss13.0软件。首先对问卷数据进行了信度分析,结果如下,统计结果显示本研究中17个因子的cronbach a系数是0.783,具有很高的内部一致性说明该问卷信度可靠,可以作为参与度影响因子测评问卷使用:

其次,通过问卷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按照17个影响因素进行因子分析,由表1可以看出kmo的取值为0.845,大于0.5;bartlett氏球形检验的卡方统计量,显著水平为0.058,通过两种检验,表明这些变量间存在共同因子,适合做因子分析。

由表2所显示根据特征值贡献率大于85%、因子载荷的绝对值差异大和变量不出现丢失的原则,确定因子的个数为5,旋转后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90.228%,得到的数据分析如表2。

使用主成分法计算的因子载荷矩阵可以反映各个因子在各变量上的载荷,即影响程度。为了使因子载荷矩阵系数向0-1分化,对初始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方差最大旋转,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如表3所示。

通过因子分析,我们可以将影响旅游管理专业案例教学学生参与度的因素归纳为五个因子:学生素质、课堂教学组织、教师素质、案例材料和课堂教学环境。其中,学生是案例教学的重要主体之一,影响参与度的学生素质指标有: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学生生活学习习惯、学生个人性格、学生专业层次;另一个重要主体是教师,教师是否善于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和课堂讨论,与教师教龄、从业背景相关;以上案例教学中的两个重要主体,需要通过课堂教学组织这一“桥梁”进行联接互动;现实案例教学中,教师采取何种方式进行课堂提问或者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课堂讨论,学生的参与度是有差异的;最后,案例教学还需要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尤其是环境的安静舒适程度和教学设备是保证良好教学成果的前提。

由此得出因子解释方式为:

因子1为学生素质=0.814专业层次+0.737专业学习兴趣+0.601生活学习习惯

因子2为课堂教学组织=0.821小组讨论、课堂讨论的团队管理+0.763教师对学生的引导+0.745教师对学生考核+0.512案例分析过程。

因子3为教师素质=0.617教师学历+0.887从业背景+0.763教龄+0.781教师性格+0.796教师表达能力

因子4为案例材料=0.706案例材料展示形式+0.796案例材料所包含的信息量+0.842案例材料来源

因子5为课堂教学环境=0.617环境的安静舒适程度+0.763教学设备

(四)影响因素指标权重确定

接下来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目的是为了研究这五大影响因素之间与案例教学参与度究竟存在怎么样的关系。

由表4的回归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出标准的回归方程为:

案例教学学生参与度=0.332×学生素质+0.336×课堂教学组织+0.312×教师素质+0.476×案例材料+0.237×课堂教学环境

此外,由回归系数看出:案例材料与案例教学学生参与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是最为突出的要素,说明被调查者普遍认为案例教学学生参与度受此因素的影响和贡献最大;其次是课堂教学组织方法和教师素质;再次是学生素质;最后才是课堂教学环境设备的因素。

四、结论与启示

以上对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显示目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案例教学中学生参与度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排序依次为:案例材料新颖程度、案例材料所包含的信息量、案例材料展示形式、教师对案例分析过程http://、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教师对学生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方式、教师从业背景、教师教龄、教师性格、教师学历、学生生活学习习惯、教学环境的安静舒适程度、教学设备状况。

这说明旅游专业案例教学学生参与度仍然与案例材料这一学生有实际性接触而引发的感知有关,这与前人研究的案例教学中学生参与度影响因素相同;此外,教师对学生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方式、学生专业学习兴趣也成为了旅游专业案例教学参与度的重要影响因素。旅游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正面积极认识和对本行业的乐观看法,有助于提升旅游教育的成效;学习动机即是否决定从事旅游行业工作,也成为影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案例教学中学生参与度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我们可以认为虽然案例材料影响非常重要,但案例材料中值得分析挖掘的内容仍然很多,既使是较为陈旧的案例材料也拥有较多值得分析挖掘的内容。一旦学生习惯性的将自身视为旅游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职业群体,其负有社会责任的想法会提高其在案例教学中的参与度。而对于自身缺乏专业学习兴趣的学生,其在案例教学中的参与度会大幅下降。因此,不难理解学生素质对旅游专业案例教学参与度的重要性越来越大。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高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参与度。

(一)加强案例材料的收集

案例材料收集是旅游专业案例教学的基础环节,上述调查分析表明,为了提高案例教学学生的参与度,案例教学取材范围应当广泛,具有新颖性、时效性、典型代表性。这就要求旅游专业教学案例材料收集应尽可能在全面综合一手、二手材料的基础上完成。其中,一手材料主要可以通过教师、学生对旅游企业的调查访谈的方式来获取;二手资料则主要应通过教师、学生对具有权威性、公信力的报纸、行业期刊杂志、网站等渠道的检索予以收集。

其次,囿于教师个人时间、精力的有限性,案例材料收集应尽可能由教师与学生合作共同完成。在此过程中,应由教师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拟定案例材料选题,学生按照教师拟定的选题,借助各种渠道广泛收集案例材料。值得强调的是,案例的整理必须结合课程内容。为使旅游专业案例教学材料更有吸引力,更能启发学生深入思考,除了遵循案例编写的共同规律外,还应当遵循旅游专业的课程特点,将所收集到的案例紧扣旅游专业基本理论和教学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体现已讲理论从抽象到具体、拟讲理论从具体到抽象的思路,使案例发生的时空与授课的时空尽量衔接。其次,案例编写必须围绕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在案例教学中,案例的编制和每一案例教学环节设计,都应紧扣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如果案例偏离了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案例即使再典型、再生动,其作用也必将大大降低。

案例材料收集后,教师应对其进行评阅并给出评阅意见。学生则根据评阅意见,对案例材料重新修改,针对案例材料中所存在的疑点进行实证调查分析。以达到对所收集案例材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完善其内在逻辑性的目的。

(二)加强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激励

案例教学中学生参与度本身是学生学习态度的一种表现。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使大学生在有无学分考核激励情况下,表现出不同的学习态度。为了改变案例教学中学生消极被动参与度低的局面,具体而言,在案例材料的收集环节,教师应根据所收集案例材料的新颖性、时效性、典型代表性进行分数评定;在案例教学的课堂讨论环节,教师应强化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进行成绩评定,评定的成绩作为学生专业课程考核的重要依据。

以上分析表明,影响案例教学中学生参与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现实中,多种因素可能影响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培养本身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它要求教师将专业学习兴趣教育贯穿于课程教学当中,正确的引导学生学习动机目的,提高其专业学习的兴趣。

(三)案例教学的人员保障

案例教学的重要主体是教师,受多种因素影响,教师对案例教学方法的掌握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以上调查分析表明,如果教师没有接触过旅游管理实践,分析问题往往难以深入。教师对教学案例有深刻的体会,在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时,才能将系统理论知识与实践巧妙结合,富有说服力,更好地启发和引导学生。因此,旅游专业进行案例教学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双师型”教师,它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而且还应有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和实际操作技能。要求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以及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和无法求解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旅游专业教师中具有行业从业背景的“双师型”教师还占少数,教师实践经验的匮乏导致其对案例教学的组织驾驭力不从心,进而也导致案例教学中学生消极被动参与度低的状况。因此,—方面,高校旅游专业应加强对具有实践经验“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力度;另一方面,应创造更多的机会与条件,使不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能够通过各种实训实习途径,了解行业发展的实践。

(四)教学的组织保障

以上调查分析表明,教师在案例教学组织能力上的缺陷,也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参与度。因此,加强对教师教学组织能力上的培训对于提高案例教学学生参与度显得尤为重要。高校教务部门可以通过定期的说课比赛的形式,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高校教务部门统一组织、管理、评定案例教学,形成硬性的案例教学要求,检查案例设计等基础性教研工作。教务部门应要求教师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分专题编写教学案例,便于教学引用。

(五)案例教学组织的规范化

案例教学并非是一个无章可循的活动,以上调查分析表明,通过案例教学组织的规范化,有助于提高案例教学学生参与度。具体而言,它要求明确学生与教师在案例教学中的角色与地位,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在案例教学组织中的关系。案例教学的中心应是学生,学生是案例教学的表演者、主角,教师是导演、配角,起引导和纽带作用。因此,在案例教学组织中,教师应尽量不直接将答案展示在文字材料中,为了引导学生思考与参与讨论,教师应先“有节奏”的陈述案例事实。教师可以先隐去相关问题信息,通过设问形式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案例材料进行开创性分析思考的兴趣。

第8篇:教师存在问题自查材料范文

以《全县中小学民主评议工作的实施方案》的要求为指导,紧紧围绕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以规范教育收费行为和教育教学行为为重点,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核心,以社会广泛参与为基础,将学校民主评议工作与开展创建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学校活动结合起来,通过民主评议,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招生和收费行为,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禄劝服务。

二、组织领导与责任分工

(一)组织领导

为保证民主评议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学校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和县教育局的要求,成立了民主评议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赵加华

副组长:曹映芬 保永生 张汉英

组 员:段银华 李绍斌 张文富 武继明 陈坤伟 李建明 刘兴付

(二)分工与责任

1、赵加华:对学校民主评议工作负总责。负责学校民()主评议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的分工、民主评议工作的布置督查;

2、曹映芬:负责规范办学行为管理;对上级部门民主评议代表的工作汇报;负责自查自纠报告的落实;并建立长效机制与整改工作。

3、李绍斌:负责学校民主评议实施方案的拟定;对学校民主评议工作的日程作出具体安排。

3、李建明:负责规范收费行为和收费管理,负责好民主评议自查自纠工作的具体情况落实工作。

4、段银华:负责规范招生行为管理;教材征订与教辅资料使用管理工作。

5、张文富:负责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管理;负责民主评议自查自纠工作。

6、武继明:负责校务公开和学校民主管理;对教职工职称评定及聘任,对师生反映的问题解决和回复工作。

三、评议内容

1、规范办学、招生、收费及学校工作管理情况

(1)是否认真贯彻落实民族地区特困生补助政策,是否存在挤占、挪用正常教育教学经费的问题;

(2)是否存在以办重点班、实验班为名额外收费的问题;

(3)是否存在自立项目、提高标准和扩大范围收费的问题;

(4)是否存在强制并代收保险费、校服费、体检防疫费、军训费、电影费、饮水费等问题;

(5)是否在校园醒目位置对收费项目、标准、政策依据等内容进行公示。

(6)是否收费后给学生开据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票据。

2、征订和使用教材、教辅资料情况

(1)是否存在使用盗版、盗印和非法出版的教学用书和教辅资料现象;

(2)是否存在强制学生统一购买教辅资料、课外读物、报刊杂志等。

3、师德师风建设的情况

(1)是否存在违反《昆明市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禄劝县教育局关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暂行规定》的行为;

(2)是否存在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

4、校务公开及民主管理的情况

(1)是否实行民主管理并按要求进行校务公开;

nn40.com

(2)是否存在违反教职工代表原则,有个人独断专行的现象。(3)是否对学校建设资金等在校务公开栏进行公示。

(4)是否公开对教职工的评先推优。

5、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解决和回复情况

是否按政策解决并及时回复教职工反映的问题,

是否存在拖办和推诿的现象。

四、评议方法和步骤

根据《全县中小学民主评议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民主评议工作分3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动和自查自纠阶段(20xx年9月1日―30日)

1、分别召开中层以上干部会和全体教职工大会,进行分层动员部署,认真传达、学习县教育局关于开展全县中小学民主评议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广大教职工对行风建设和民主评议工作的重要性认识。

2、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橱窗、黑板报、宣传栏、校园网站等媒体,大力宣传行风民主评议的重要意义和评议内容,不断增强全体师生推进学校校风、师风、学风等行风建设的自觉性。

3、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对照评议标准和公()开承诺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和整改工作,确保行风建设起到规范办学行为、促进民主管理、提高办学质量的作用。

4、分批次有计划地召开党外人士、学生代表、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及社区代表座谈会,组织开展问卷调查和征求意见活动,多渠道地了解师生及各界人士对学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5、充分利用评议热线电话、校长信箱、考纪考风举报箱、学校网站等形式,进一步拓宽征求意见覆盖面,努力提高自查工作实效性。

6、归纳整理所征集的意见和建议,对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全校公示,并提出改进和解决办法,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由主管领导督促相关部门给以纠正和解决。

(二)评议阶段(20xx年10月1日-10月15日)

1、积极准备。认真写好自查自纠报告,积极准备各项“迎评”材料,让迎评代表全面详细了解学校民主评议工作实施情况。

2、主动配合。根据县民主评议工作小组的安排,主动做好问卷调查、会议场所、人员安排等协助工作,保证民主评议工作顺利完成。

(三)建章立制、全面整改阶段(20xx年10月16日-10月30日)

1、搞好问题梳理。对行风监督员和评议工作小组所收集的、师生和社会各界反映的问题认真进行再梳理,在一定的范围内予以公示。

2、抓好问题整改。针对师生反映的突出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制定整改方案。对于有条件解决的问题,务必限期解决;对于一时无条件解决的,务必列出整改计划;对于涉及政策性的问题,务必作好耐心细致的说明,让全校师生切实感受到学校整改工作有力度、有效果。

3、健全规章制度。在自查自纠、全面整改基础上,不断健全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学校行风建设长效机制。

4、做好材料报送。按照县教育局要求,分阶段认真做好各种相关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及时上报教育局。

五、评议工作要求

第9篇:教师存在问题自查材料范文

【关键词】教务档案;教学评估;档案管理

为促进学校及其主管部门进一步重视教学工作,加大对教学工作的投入和资源配置的力度,改善教学条件,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教育部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评估制度,对全国所有普通高等学校进行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就本科教学评估结果来说,教务档案既是基础也是依据,基层教务档案作为整个学校教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教学评估的结论。评估过程在展现档案建设成果的同时,也必然会显露出平日不易被发现或容易被忽略的各种问题与不足,对这些问题与不足进行反思的结果,又必然会引发关于提升档案工作水准、开创档案工作新局面的新思考。教学评估给高校档案工作带来的不仅是压力,而且还有许多有益的启示。

1 高校基层教务档案的主要内容

院、系及教研室的教务档案是高校基层教务档案,根据其内容和载体,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类:教学管理档案、学籍管理档案、教师业务档案和声像档案。主要包括:上级有关教学的管理规定、办法,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及执行细则,教学进程表、教学任务分配表、教学日历,听课记录,学术活动材料,教师工作量统计,使用教材情况,试题库,考卷、考试安排、考场记录、试卷分析表,实验实习材料、毕业论文及答辩材料等等。学籍管理档案主要包括学生名册、入学登记表、学生成绩单、学籍变动材料、学生奖惩材料等。教师业务档案包括教师简况、教学情况、科研成果、进修情况、获奖情况等。声像档案包括照片、磁盘、光盘、碟片、录像带等载体形式,如开展教研活动的照片、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等等。

2 基层教务档案管理责任归属

做好基层教学文件材料的整理归档工作是院、系教务秘书的工作职责之一。教务工作过程中形成的材料很多,有长期性材料、短期性材料、临时性材料等。对这些材料的鉴别是教务档案建档工作的关键。对那些有保存价值的材料,按内容和时间分袋专柜保管,要做到完整、准确、系统。只有院系的基础工作做扎实了,整个学校的工作才牢靠。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教育部委派一些专家到学校进行院、系实地考察,对照评估指标,查看原始材料。如果教务秘书在日常工作中,多一些档案意识,多一些责任心,将这些原始材料及时整理归档,那么任凭专家组抽调什么材料,都可以及时提供。

3 高校基层教务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高校评估中的考察专家不仅依重于校级档案资料,而且要走访院、系等基层教学单位,随时调阅材料。由于许多基层单位档案意识不强,经常会看到平日档案管理运行机制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各种缺失,其中最主要的是:

3.1 档案材料不齐全:教学档案是在教学活动及其教务管理过程中自然形成,由教学及其管理中直接使用的各种文件材料转化而来,其信息数据丰富全面,是一系列教学及其管理活动的真实轨迹。它不同于时事文章可以掺杂主观评价;不同于一般文献可以事后编撰;更不同于文学作品允许虚构。它被史学界称为“没有掺过水的材料”,相对于其它来源的信息,它具有权威性和可靠性。

而有些基层单位在规划和工作制度中很少涉及档案的收集、管理工作,因而造成档案收集难、收集不全的问题。例如许多当时应该形成的材料没有形成;应该及时收集保管的材料,还散失在个人手中;许多重大活动,当时是热热闹闹,过后却没有留下任何文字声像材料,无档案材料体现曾经开展过此次活动。某些方面的档案资料残缺或单薄,缺乏对陈述材料的支撑力;有些原始资料虽然齐全,但看上去是崭新的“原始档案”,纸张大小、纸质、字号、排版整齐划一,有根据回忆再造之嫌。这些都意味着档案收集工作环节的缺陷。

3.2 档案工作不规范:档案资料整理无统一的分类标准,多按习惯存放,各行其是,重复归档或“档案死角”现象普遍存在。比如,需要提供给评估专家的档案资料并非多多益善,如果有的卷宗资料庞杂而体系凌乱,有的资料没有什么价值,就说明着档案的整理与鉴定存在着薄弱环节。又如,有些数据在前后左右的资料关系中存在着不吻合的矛盾现象,这又意味着在内部各单位之间档案的服务机制和利用关系存在着不顺、不通和缺位的问题。另外,有的档案查询不便,调用迟缓,这便显示出档案的编目检索不尽合理和管理手段的滞后。

4 评估对基层教务档案工作的启示

评估给教务档案工作带来的不仅是压力,而且还有许多有益的启示。评估工作促进了高校办学水平的提高,也给教务档案工作带来了发展的机遇,要抓住有利时机,改进薄弱环节,结合评估工作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基层教务档案规范管理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4.1 建立督促基层档案工作自评自建的长效机制:档案工作要以评估所带来的强有力的推力,来促进整顿、改革和建设,提高管理效能。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在接受评估之前有一个自查自评的过程,档案工作也应当形成一种周期性的自查、自评、整改和自建的长效机制,以此为档案管理日常运行机制提供质量上的监控与保证。这种周期性的自评机制能够成为档案工作自我驱动的动力,推动档案工作在反思总结、扬长补短的过程中,构筑扎实基础,与时俱进,持续发展。而自评自建长效机制的建立是通过建章立制,监督与促进基层教学单位做好教务档案建设与管理工作。 4.2 制定基层教务档案管理制度:高校制定的教务档案管理制度中,学校主管领导是档案管理一级责任人,教务处和各教学单位负责人是二级责任人;教务秘书是一级执行人,各科室及教研室主管人员是二级执行人的制度。实施定期检查验收公示制度和奖惩制度,已把档案的管理和建设纳入各级领导目标责任管理之中。基层教学单位也应该制定基层教务档案管理制度,要建立起相关的考核措施、评价措施、激励措施,形成制度保证。院、系及教研室是教务档案信息的源头,从教务档案形成之始就直接影响着整个教务档案信息的质量。要根据基层教务档案的特点,制定院、系及教研室相应的归档范围,并将各条款分别落实到人,纳入个人的岗位职责,使相关人员明确自己应该收集什么,何时上交。教务档案收集工作是整个教务档案工作的起点和基础。收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务档案的齐全、完整程度。应建立严格的检查监督机制,保证基层教务档案管理质量。

4.3 做好文件材料的收集、积累工作:做好文件材料的收集和积累工作,是档案管理的基础和前提。作为一个学院、系或教研室,其文件材料主要来源于三方面:一是校院颁发的一些管理性、指导性文件;二是院、系教研室正常开展教学活动形成的大量教学文件资料,三是学院、系或教研室的“特色材料”,需要教务秘书具备较强的档案意识和责任心,才会形成和具备。

“特色材料”主要包括院、系或教研室会议记录、大事记、声像资料、宣传报道材料、校外专家讲座摘要等。第一,院、系或教研室要建立会议记录、大事记录制度。会议记录反映了部门各项工作的布置落实情况,学科建设的开展情况;教务秘书对本单位教学方面发生的大事要事都很清楚,可以利用这一条件,建立大事记录制度。大事记录贵在坚持,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你会发现,大事记就是一部院、系及教研室发展的历史,记载了部门曾经的辉煌及发展壮大的过程。第二,要重视声像资料的收集工作。声像资料也是档案材料的一部分,与文字材料同样重要,而且比文字材料更具有直观性,更易引起人们的兴趣和注意力。第三,对院、系及教研室开展的一些重大活动,如专家来院、系讲座活动、外事活动、学生开展的一些大型活动都要做好相关宣传报道材料的收集工作;同时,对于各媒体有关本单位的报道材料,要注意收集。第四,对于校外专家学者来院系讲学,教务秘书除积极做好联系接待等工作外,还要及时索要和收集专家学者讲座讲学的提纲,对他们所提建议作好记录。

4.4 建立教师业务档案:要建立教师业务档案。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高校教师队伍,是教学建设和改革的关键。而教师业务档案是反映每位教师业务能力、学术水平、工作实绩的真凭实据,为师资队伍的建设与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因此,教务秘书可对本院所有教师都建立业务档案,并不断补充新材料,内容涉及:每位教师承担与参加的各级教学改革项目、各类教学成果奖的申报与获奖、年度教师教学学生评教与学校督导团评教等。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如借助于教师业务档案,教务秘书可以对每位教师的基本情况和整体师资队伍状况进行统计分析,为领导确定引进师资和选派教师进修人选等,提供依据。

4.5 做好文件材料的整理归档工作:文件材料收集齐全以后,还要将这些处于零散状态的文件材料进行整理,对其进行分类、组合、排列和编目,利用档案盒(袋)、卷皮等保管工具,进行整理装订,使之井井有条,便于查阅利用。对文件材料进行整理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从文件的载体、内容、时间、来源等方面进行考虑,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但必须坚持一个指导思想,即档案的整理必须最大限度地保持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便于保管和利用。

5 结语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务档案是学校开展教学及教学管理活动的产物,是教学及教学管理活动情况的直接体现和反映。教务档案的规范和完善程度,也是学校管理水平高低的体现,规范完善的教务档案能够促进教学及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

教务档案管理工作在评估中的全面亮相,有助于检阅教务档案工作的成就,及时总结经验,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有助于发现教务档案管理中的不足,使高校的教务档案工作与其他各项工作一样也达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丁晓丽.高校基层教学档案建设探讨[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8)

[2] 张明明.高校评估:提升档案建设水准的重要契机[j].档案与建设.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