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范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精选(九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第1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范文

可按教学目标的要求,把包含不同媒体信息的各种教学内容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例如,外语教学目标通常有“听、说、读、写”等四方面要求,相应的教学内容应包含文字、语音和视频等不同媒体的信息,但是在传统的印刷教材中,有关语音和活动影像的内容无法与文字内容组成一体化的教材,只能以教科书、录音带、录像带三者各自独立的形式,分别出版,既不便于教师的教,也不便于学生的学。与超文本方式组织的图、文、音、像并茂的丰富多采的一体化电子教材不可同日而语。

可按教学内容的要求,把包含不同教学特征的各种教学资料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学内容的每个单元均包含课文、练习、习题、测验、对测验的解答及相应的演示或实验等,把这些教学内容相关而教学特征不同的教学资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无疑对课堂教学、课外复习或自学都是大有好处的,利用超文本方式可以很自然而方便地实现这一点。但是若按传统的线性、顺序方式把这些不同特征的教学内容组合在一起则将成为杂乱无章的、让人无法阅读的大杂烩。

可按学生的知识基础与水平把相关学科的预备知识及开阔视野所需要的扩展知识组成有机的整体。因材施教是优化教学过程的重要目标之一,但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差异很大,要在传统印刷教材中同时满足基础较差学生、一般学生和优秀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不同需求是作不到的,而在多媒体电子教科书中这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只需利用超文本特性设置和预备知识有关的热键以及和扩展知识有关的热键即可。

(4) 计算机网络特性有利于实现能培养合作精神并促进高级认知能力发展的协作式学习

传统CAI只是强调个别化教学,个别化教学策略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进行因人而异的指导无疑是有好处的,但是随着认知学习理论研究的发展,人们发现只强调个别化是不够的,在学习高级认知能力的场合(例如对疑难问题求解或是要求对复杂问题进行分析、综合、评价的场合),采用协作(Collaboration)式教学策略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更能奏效。

所谓协作式教学策略,要求为多个学习者提供对同一问题用多种不同观点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综合的机会,以便集思广益。这不仅对问题的深化理解和知识的掌握运用大有裨益,而且对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合作精神的培养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而,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协作学习正日益受到国际上愈来愈多教育工作者的研究与关注。目前在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中,常用的协作式教学策略有竞争、协同、伙伴和角色扮演等多种不同形式。可以说,协作式是最能体现网络特性,也最有利于21世纪新型人材培养的一种教学策略之一,目前围绕协作式教学策略的探索,已成为国际上计算机网络教育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5) 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有利于实现能培养创新精神和促进信息能力发展的发现式学习。

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包括获取、分析、加工与利用信息的能力)是信息社会所需新型人材必需具备的两种重要的能力素质。这两种能力素质的培养需要特定的、有较高要求的教学环境的支持,多媒体的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正好可以为这两种能力素质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环境。众所周知,因特网(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它拥有最丰富的信息资源,而且这些知识库和资源库都是按照符合人类联想思维特点的超文本结构组织起来的,因而特别适合于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这样就为学生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孕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与此同时,由于学生从小就有机会在Internet这样的信息海洋中自由地遨游、探索,并对所获取的大量信息进行分析、评价、优选和进一步的加工,然后再根据自身的需要加以充分的利用,显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将得到关于信息能力方面的最好的学习与锻炼,从而能较快地成长为既有高度创新精神、又有很强信息能力的符合21世纪需求的新型人材。

综合以上五个方面的分析可知,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若能与各学科的课程加以有机整合,确实可以具有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多种宝贵特性,这些特性的集中体现就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教学环境,而这样的环境正是创建新型的教学进程结构所必不可少的。

第二部分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探索

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加以有机整合,近年来国内已有许多地区、许多单位在不同的学科领域进行试验性探索,并已在不同程度上取得效果,其中有些效果还相当突出,很令人鼓舞。这里仅举两个试验时间较长、影响较大的教改试验研究项目为例,用以说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仅是信息技术教育深入发展的需要;而且也确实有显著的效果。这两个项目,一个是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项目,另一个是运用“几何画板”革新数理化教学(特别是数学教学)的试验研究项目。下面就对这两个项目作一简要的介绍。

一、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

第2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范文

【关键词】数学技术;信息技术;数学课程

一、数学技术——信息技术的技术支撑点

技术就是运用知识、工具和技能解决、探索一些实际问题,用以扩展人的能力的手段与方法体系之和。技术是一个技术性过程,它是人们在做、制造和实施的不断演化过程中提高技术水平、发挥技术功效(美国2061计划);技术是人们认识世界和认识自我的一种体现,它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断进步,是人类文明的基本象征,也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一种动力源。从古代的钻木取火技术、近代的蒸汽机技术,到今天的信息社会中的信息技术,从扩充人的体力的技术到如今扩充人的脑力的技术,无不体现出技术的价值和它所承载的人类智慧。综观技术的发展,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创造了许许多多的技术,它们或多或少都与数学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可以说是相生相伴。人类最初掌握的比较完善的技术之一可以说是记数技术,从几万年前的刻痕记数(以树干、骨头为物质载体,把数刻在其上记事)、结绳记数(用草绳打结记事)、石子记数、手指记数,到近代用的纸笔记数、现代的计算机计数,这些记数方法的不断改进与演化已经形成了今天相当完善的记数制与计算技术。这些计算技术也就成为数学技术的主体,而承担其实施的载体就是电子计算机。现代计算机就是神奇的0与1的组合体。要是没有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1646~1716)发明的二进制,也就不可能有今天计算机的出现。正是由于数学以它惊人的特性与人类的发展息息相关,以独特的身份介入技术的发展并融入其中,而且以它的精确性和内在美体现出它在方方面面的有效性,那么数学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关键技术的关键,成为信息技术的支撑点。

数学技术一般指实现数学运算、推理、应用的信息技术,它总是伴随着数学的进步而进步。数学的原理、思想、方法与技术结合而形成的数学技术本质上就是一种高科技。离开了数学技术,信息技术将成为无源之水,也就谈不上发展了。

数学技术是数学与技术以灵巧方式组合而成的二者不可分割的和谐整体。从某种角度讲,数学上的每一次重大的发展和突破都是技术(当然包括科学)有大的发展与进步的前奏,而事实是数学的发展往往超前于重大技术的发现而走在前面。数学的追求与技术(科学)发展的目标是相一致的,都追求简单、清晰、方便、可操作、易于掌握。其实,现阶段数学总是任何计算机仿真的核心,数学通过对复杂现象的仿真建模,借助计算机对数据流进行缩成和可视化,将有助于人们把事情做得更好、更快、更安全、更便利。数学技术正在以不同的形态广泛地应用于现实生活世界的各个方面。检查身体的ct扫描技术,车辆、飞机的模拟、设计和控制技术,金融证券价值的估算技术,天气和气象的预测技术,电子设计自动化以及生物工程等技术,其核心都是数学技术。数学技术正是依附于计算机来显现它的威力,而计算机正是依靠数学技术得以工作与革新换代。

“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加工、交流、应用的手段和方法的体系。”信息技术按表现形态的不同分为硬技术与软技术,前者指各种信息设备,即一种物化形态的技术;后者指有关信息获取与处理的各种知识、方法与技能,即一种智能形态的技术。前者就是将人类的一切信息都以计算机语言的0或1的二进制来表达,这是人类文明在数学基础上的一次史无先例的科学整合,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巨大科学成就,而最具代表性的计算机的设计者就是20世纪最著名的数学家冯·诺依曼;后者所指的信息获取与处理的知识、方法、技能都是与数学技术密不可分的,从某种程度上看,就是数学化的过程。由此可见,数学技术是信息技术中最为关键的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技术支撑点。

二、信息技术——数学及数学技术发展与应用的平台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把数学以技术化的方式快速地传送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使得数学对科学、技术、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更加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促使数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图形计算器、数学软件的功能增长,用于计算、解方程、绘图像、解微积分方程、因式分解、数据统计、数值计算、符号演算、机器证明、图形演示以及进行思维实验都能以更加简洁快捷的方式进行,而且使得计算机的验证功能、编程功能、联网功能更加强大。由于数字化经济、数字信息处理以及大量的探索性数据分析、观察、实验、模拟与计算技术密不可分,因而数学就同时具有科学和技术的双重身份,这也就从某一侧面反映了数学的实质性内涵。由于计算机的发展,使人们可以解决非常复杂的非线性问题,已经超越了常规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计算机的支撑能揭示本来数学的现象,能给数学以强大的推动力,计算机不仅为数学应用提供了解答,而且赋予人们以灵感和直觉,数学实验室软件能够动态地揭示知识的构造,并形象地对数学知识进行表述,而且能动态地呈现问题产生的过程,并自动解决,相互推理。计算机的应用对数学家而言犹如望远镜对于天文学家、显微镜对生物学家,给数学家进行数学研究和创造提供了锐利的武器。

信息技术为数学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在计算机面前由于好多知识变成动态化,可以激发人们对数学的热爱,引发人们展开想像的翅膀不断思索与追求,使得数学以与以往不同的形态——可视化、快捷化、人文化而展现在人们面前。由于计算机的影响,数学正在加速改变着它的内容、结构和方法,也加速改变着人们对数学的理解方法,这是因为几何现象的实验成为可能,从数学上看,迄今为止代数的表现形式在书写表示方面有非常有利的一面,几何不是记号,而仅仅是你头脑中的某个几何对象——图形,表现的是更为抽象和复杂的数学概念,借助计算机就可以传送出比现在更多、更丰富的几何内容,如可以展现一些分形模型、一些动态的复杂曲线等。用计算机进行科学计算是计算机最为基本的功能,它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收集和处理大量的数据,作出判断,形成公式,构建理论;计算机可用于作数学实验,如火箭发射、核弹爆炸、军事演示、飞机汽车桥梁设计等都是借助计算机进行实验的;计算机同时还可以进行数学证明,如四色定理在1976年被两位美国数学家用计算机予以证明,我国数学家吴文俊也在计算机上用代数方法证明了欧氏几何已知的一切定理。

数学是一个非常美的领域,这是因为数学的主要部分是由人类的心灵构成的。你可以自由探索自己心目中的数学世界,正是这种自由探索才是数学美的力量所在。计算机技术为数学这种美的展现提供了一个丰富的平台,给人们以丰富的探索与实验空间。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描述、刻画、解释、理解,其目的是发现现实世界中所蕴藏的一些数与形的规律,为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服务。正是有了信息技术,加快了人类认识自然与人类自身的速度与质量,基因工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题。在信息技术条件下,许多新的数学思想与方法不断突破,数学结构与内容的不断丰富,一些新的学科——近代数学技术、运筹优化、工程自控、信息论、数理统计、计算机科学、模糊识别等也就应运而生。计算机与数学的结合,使得数学开拓了研究领域,成为数学探索的新平台。

数学家们总是用他们的思想眼光来审视出现于数学研究所有领域中的抽象的目标与过程。计算机技术的巨大进步已经使得把这些模糊、主观和只能在头脑中想像的抽象的对象、目标、过程外在化而变得很容易,也就是用精确、客观和其他人可以共享的可视化来表现、演示,从而使思维及过程视觉化。数学对象可以用计算机来表示、展现,从而使人们对数学对象产生新的认识,由静到动、构形、成形,进而进行操作、实验,特别是几何对象——曲线、曲面、多面体,而成为任何计算机仿真的核心。在计算机环境下,人们更多的是用渐近方法、数值方法去探究数学规律,进行建模和科学计算。如利用计算机可以对进行小数点几十亿位以后的计算,用来检验人类的智慧水平。同样好多在数学领域无法实现的一些设想在计算机环境下正在不断实现,如几千年来人们梦想的数学定理的机器证明的实现就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例证。由于计算机的介入使得数学的应用与普及不断深入,已逐渐渗透到各个学科,取得了惊人的成绩,数学价值与功能的不断挖掘促使人们对数学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刻。

三、信息技术——教学课程整台的助推器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也迫切需要我们改变教育方式。为了迎接信息技术的挑战,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面展开。正是由于数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依存关系,那么在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数学课程的改革就显得意义更加深远和重大。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为数学教育的普及与传播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另一方面也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改革要反映信息技术所引发的变革,就必须在数学课程理念、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中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

1.信息技术与教学课程理念的整合

理念是理性化的一些观念,具有稳定性、长效性、持续性、指导性。形成正确的数学课程理念是更好从事数学教育的逻辑起点,因为理念在数学教育活动过程中具有统驭作用。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标准中,基本理念专门有一个方面来阐述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课程中的地位,其他的几个方面也间接或直接地涉及到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框架设想中也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对数学课程的影响,认为应不仅重视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课程内容,更应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设想中提到要在课程中使用科学型计算器以及各种数学教育平台,加速数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在内容上,要突出算法在整个数学发展中的独特作用,使算法成为理解数学发展的重要线索,力求把算法融入到数学课程的各个部分。正是因为信息技术已经融化到数学教育的深层结构,融入数学教育的知识体系,成为传播内容的最佳工具和学生探究知识、体验数学、感受知识的中介,在可预见的将来,信息技术将使数学教育发生一些实质性的变化,数学教育的面貌将会焕然一新,数学教育的实践与数学教育的理论研究将会更加深入。

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类学习与生存发展的环境,也改变了几个世纪数学教学、数学学习的方式。由于它对人发展的重要性,迫使人们不断思索数学与现实的切合度;更是因为信息技术与数学技术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使人们认识到它在数学课程结构中的重要性。信息技术不仅被看做是教师教的工具、是学生学的工具、是学生的认知工具与情感发展工具,而且也是数学教育工作者在建构数学内容体系时首先考虑的因素,进而引发人们重新思考数学课程的基础性、多样性、选择性以及如何在信息技术条件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打好基础与追求创新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更进一步促使人们思考在数学教育过程中如何利用与发展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如何处理好师生关系。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必将改变人们对数学的内容、形式、应用、人文价值以及评价的认识与看法,可见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理念的整合是数学教育发展的必然。

2.信息技术与教学课程内容选取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内容的整合可以打破数学知识间的条块分割局面,使传统代数、几何、三角分家的体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打通知识融合的道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按不同层次将学生必须学的数学知识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以及实践与综合运用四部分,然后按不同学段整合成学生的学习领域。而这些内容标准只给出具体目标,不直接对教学具体内容、教材编写体系、教学先后顺序等问题作出硬性统一的规定,使学生所学和教师所教富有弹性和力量。在当今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各种信息扑面而来,越来越需要人们综合素质的提高,需要学生动用各种知识、方法和手段来获取信息,特别是一些数据信息的处理,借用计算机来完成更加快捷方便,使得与我们不能分离的数显得更具应用价值。即使对一些烦琐的计算、方程的求解、递归、迭代,也能在计算机上实现,使得日常生活中一些重要的数学知识以快捷方便的形式出现在课堂上,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容,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疆界。利用计算机可以更方便地寻找数与形的规律,使得观察与验证得以进行,使得数与形的结合真正从理论走向实践。正是借助于计算机,才使得一些现代数学的内容能够及时地渗透到中学数学内容体系之中,如分形、混浊问题、孤立子等非线性知识进入学生课堂。同时才有可能把原先一些费劲的烦琐计算问题简化下来,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考虑如何探索获取更多的知识,使得有更多的内容以方便的形式介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真正实现数学内容的弹性化、学生发展空间的扩大化;使学生有机会接触一些有重要价值的数学知识,如高中数学中设计逻辑框图让计算机去执行、用计算机符号系统表示数学内容、用计算机语言表达数学命题、用程序和算法表示数学过程、“if…,then…”这样的语句可以在数学课程中出现等。

信息技术的介入使得数学知识的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可以使学生认识数学知识的组成要素,特别是对它的一些基本属性进行重新认识,使知识更多的以过程的方式进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而从事编写教材的人也有更多的选择余地、更大的思考空间,数学教材中的一些知识呈现方式动态化、可操作化,更多的是让学生去试验。使得师生的思维方式得以不断扩展,人们更有信心和力量。

3.信息技术与教学教学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最直接的就是教学方式的变革与学习方式的变革。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引起数学教育工作者更多的就是对教学观的反思与课堂结构变化的关注。信息技术环境下所发生的最根本的变化之一是教师作用与角色、学生学习环境的变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提供者、权威和智慧的源泉,而成为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的伙伴、援助者和指导者、促进者、引导者。学生不仅仅是从听与做作业中获取知识,而是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探索者,问题讨论的启动者和调整者,问题解决的参与者、经历者,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与权利。

第3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范文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要求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是信息技术课程和其他学科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就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目标,信息技术在课程整合中扮演的角色,以及课程整合的三种基本模式等作了必要的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能力培养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国已经确定在中小学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一定的交叉性、继承性、综合性,并具有相对独立特点的教学类型。它的研究与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 那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重点是什么?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中,尤其在课堂教学中的整合,信息技术扮演怎样的角色?怎样才能使信息技术的学习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弄清这些问题对于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试运用当前相关的研究成果以及学校的教学实践,研究和探讨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一、 21世纪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目标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变化和发展,即从“计算机文化论”到“计算机工具论”,再到现在提出的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正是人类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认识的不断提高。换句话说,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不仅要掌握社会生活必备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对于我们21世纪的学生来说,基本的“信息素养”应包括: ① 信息获取的能力。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主动地、有目的地去发现信息,并能通过各种媒体,如互联网、书籍、报纸、电视等,或者自己亲自调查、参观等,收集到所需要的信息。 ② 信息分析的能力。能够将丰富的获取到的信息进行筛选鉴别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判断它的可信度,然后对认为真实有用的信息进行分类。 ③ 信息加工的能力。将不同渠道获取的同一类信息进行综合,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重新整理组织、存储,并能够简洁明了地传递给他人。 ④ 信息创新的能力。在信息加工的时候,通过归纳、综合、抽象、联想的思维活动,找出相关性、规律性的线索,或者能从表面现象分析出事物的根源,得出创新的信息。 ⑤ 信息利用的能力。利用所掌握的信息,使用信息技术或其他手段,分析、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⑥ 协作意识和信息的交流能力。能够通过互联网等平台拓展自己的交流范围,面向世界,开阔视眼,并能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与他人的联系、协作。 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教学的优势,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使学生将上述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等能力,内化为自身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从而形成影响人的一生的品质。而在所有形式的教育中,创设一个在实际生活学习中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根据“课程整合”的理念,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或者与实际的社会生活问题进行整合,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变革性推动作用。 二、 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基本原则 课程整合将信息技术看作是各类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主要在已有课程(或其他学科)的学习活动中有机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但整合不等于混合,它强调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教师要清楚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学科教学的需求,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学习效果,使学生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事。对于学生来说,信息技术则是一种终生受用的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 课程整合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它的学科交叉性和立足于能力的培养。它承认事物联系的整体性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具有如下的基本要求。 1.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课程整合以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进行驱动教学,有意识的开展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甚至多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的教学。这些任务可以是具体学科的任务,也可以是真实性的问题情景(学科任务包含其中),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学习。通过一个或几个任务,把相关的各学科知识和能力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就完成了所需要掌握的学习目标的学习。 2.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基本认知工具。在课程整合中,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的任务。学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并且对这种工具的使用要像铅笔、橡皮那样顺手、自然。 3.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目标。课程整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包括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想象、不断创新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科学严谨、有计划的动手实践过程,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且通过这种“任务驱动式”的不断训练,学生可以把这种解决问题的技能逐渐迁移到其他领域。 4.“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在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材料来实现。同时,在课程整合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优化,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一环。 5.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和谐统一。信息技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利用它实现相同的目标,我们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同时,课程整合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学目标固定后,可以整合不同的任务来实现,每一位学生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工具来完成同一个任务。这种个别化教学策略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进行因人而异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但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人们具有协同工作的精神。同样,在现代学习中,尤其是一些高级认知场合(例如复杂问题的解决、作品评价等)要求多个学生能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的观点,并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协作完成任务。而网络环境(尤其互联网)正为这种协作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三、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三种基本模式 在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教学的总体能力目标是一致的,即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但对于不同学科定位,信息技术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为此可以将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分为三种基本课程模式。 1.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对象(Learn about IT)。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开设,主要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工具的使用。 然而,信息技术课程并不仅仅是简单地为了学习信息技术本身,还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因此,同样要按照课程整合的理念,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整合到实际任务中进行学习。这些任务可以是其他学科的知识,也可以是社会性的问题。教师在任务设计时要灵活创新,对于相同的知识点,在完成所要求的学科目标的前提下,要根据不同的学校环境、教师特长和社会背景等,创设不同的情景任务进行教学,不能拘泥于教材或参考书所提供的材料。 2. 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Learn from IT)。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信息技术完全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服务。 在这种整合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分别进行教学和学习。首先,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决定用什么形式来呈现什么教学内容,并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整个教学的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化得到较大的体现,这样的教学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同样,教师通过整合的任务,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研究型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Learn with IT)。学生作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并最终以电脑作品的形式完成研究任务。 研究型课程中的整合任务,一般不是教材中的内容,而是课后延伸,甚至是社会现实性课题,如环境保护、旅游类问题等。课题的设置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年龄特点,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一般小学低年级以生活实践性的活动为主,小学高年级以社会综合课题学习为主,初中以学科性综合实践活动为主,高中以综合性学科的学习为主。 研究型课程超越了传统的单一学科学习的框架,它按照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将社会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主题活动的形式来完成课程目标。学生通过主体性、探索性、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过程,将多个学科的知识、学问性知识和体验性知识、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统一地发展。 从研究型课程的特点看,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的过程性。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从研究方案的形成、方案的实施,到最后任务的完成都由学生自主完成,而教师仅对学生选题、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等进行一般性指导。

四、 三种整合模式的区别和实践 三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模式的课程设计,都是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教学。甚至,有时候,三种模式可以利用同一个任务进行驱动,使我们从表象上不能马上就区分出它属于哪一类课程。但是,由于三种模式的课程定位不同,导致相应的教学要求、教学方法、学生所需的必备技能等都不一样。 下面,我们就以“江南忆,最忆是杭州……”(要求学生用Word或PowerPoint完成作品)作为相同的整合任务,举例说明三种模式的区别。 教学概述: 学生从网络上(或实地调查)搜集有关杭州西湖的资料,或者有关“游在杭州,住在杭州,学在杭州,创业在杭州”的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分析,并从各自的角度理解“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再用Word或PowerPoint以作文、幻灯片的形式完成作业,最后大家相互研究讨论。 主要区别: 课程定位 教学目标 学生必备技能 课前准备 评价重点 模式一 信息技术课程 1.从互联网下载资料。 2.引用网页上的图片、文字资料。 3. 信息加工、整理的能力。 1. 基本写作技能。 2. 从网络上查找资料的能力。 3. PowerPoint或Word的使用。 教师提供有关杭州、西湖的网站地址。 作品内容与学习目标相吻合,布局设计精美,有自己的风格。 模式二 语文(作文课) 1.懂得围绕要表达的意思选材、剪裁。 2.按一定顺序,有详有略安排材料。 3.根据所选材料组织成文,要求条理清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意思连贯。 1.会浏览网页。 2.Word的使用。 3.会清楚通顺、流畅地表达内容。 教师提供“杭州西湖”网页。 1. 文章的中心明确、条理清楚。 2. 观察仔细,思路开阔,内容具体。 3. 组织材料地能力。 模式三 研究型课程 1.在任务引导下,利用各种资源(包括网络),收集相关资料。 2. 信息分类整理、加工处理。 3.分析杭州让人难忘的原因,写出考察体会或制作成幻灯片,进行交流。 4.体会生活与环境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会,加强环境保护意识。 1. 利用互联网查找并下载有关的图表和文字资料。 2.信息分类整理的基本方法。 3.基本的写作技能。 4.PowerPoint或Word的使用。 1.教师只起组织、指导的作用,一般不为学生准备材料。 2.除了任务布置和最后的交流评价,整个研究过程基本在课外进行。 1. 课题研究计划的可行性、研究方法的有效性。 2. 每位学生的参与程度、协作意识。 3. 作品是否切合主题,内容的丰富性、合理性、创新性。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如果模式一(信息技术课程)中选取其他学科的知识作为任务,则与模式二的教学过程非常相似。它们的主要区别就在于两种模式教学目标和必备知识的相对应,以及评价的侧重点不同。在模式一中,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目标(未知),写作技能作为必备技能(已知),相应的评价重点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上;而模式二中,写作技能作为主要训练项目,而信息技术的使用作为学生已经掌握的必备技能,评价重点也转到习作要求上。 而模式三中,侧重学生在实践中进行能力的培养。对于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需要的学科知识,一般要求是必备技能(已知),或者能够自学的知识。 五、 结束 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对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文件. 教基[2000]35号 2.陈至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中国教育报.2000-11-07 3.章剑卫.基于课程整合的新型信息技术课程模式.浙江教学研究.2000(2)

转贴于

第4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美术教学;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2-0214-01

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为了能够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国已经确定在中小学中逐步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与此同时还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合理整合。

那么,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中,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的整合,信息技术扮演怎样的角色?怎样才能使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美术学科教学引入信息技术的优势

1.1 大量的信息资源。

美术是一门造型艺术或叫做视觉艺术,每节课都离不开具体的、可视的形象。形象的视觉效果,往往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在备课阶段,我利用光盘和网络查找了大量教辅的资料,我还用计算机将课内让学生欣赏的图片复制下来,在实地考察时用照相机、摄象机进行资料收集,经扫描进入电脑存放,配上音乐,解说词和画面文字提示,做成的课件可长期存放在电脑内,随用随取,既丰富了教师讲课内容,又提高了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十分明显。

1.2 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例如:在乡土教材《戏马台》一课中,我自制了课件。首先,我安排了戏马台最具代表的人物项羽的雕像作为:课件的序曲,课题的书写也由计算机处理,这样既表达了本课的主题,又使人感到亲切。接着我选择了戏马台中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和雕塑让学生进行浏览,伴随着古琴曲的背景音乐和我配上的解说词,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最后,我就戏马台的起源,戏马台的建筑特色及人物事件组织课堂讨论。在设计课件时,我将学生讨论中可能提到的建筑物或事件场景缩小后放在屏幕一角,在讨论中学生提到时,我就用放大程序及时进行全屏显示,形象清晰,人机配合,协调自然。本节课,由于课前教学资料准备得充分,操作简便,画面、文字、音乐、话外音等配合得浑然一体。教师上课时情绪好,师生互相呼应,课后同学们对这一新的上课形式反响强烈,很多学生表示:“用计算机上课使我们的课堂变得无限宽广。”

1.3 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化学习的开展。

《新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按照常规,学生要进行设计实践必须学习过基础造型,否则学生有了好的创意是没法将其表现出来的。现在有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帮助,电脑绘画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绘画表现技巧的不足。在教学中,我结合教材内容或者让学生用电脑设计《梦中的家》他们将自己的创意通过鼠标操作,命令输入,资料复制等手段正确表现出,来,并且快速地、不留痕迹地进行多次修改,使作业完成得既有创意又有技巧,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2.信息技术引入美术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美术教师一定要将先进的教育方法和思想与信息技术科学的相结合,建立让学生创造性地、积极自主地学习环境。要依据教学地实际情况,开发制作计算机的教学课件,将传统教师的仅仅单纯的讲授变成以学生主动学习探讨为主,与学生间合作学习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教与学的形式。在设计作业练习的时候,要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低到高的步骤设置相应的操作练习,使学生加深对美术课难点、重点的理解,通过独立的思考和实践,培养和锻炼学生发现和获得新知识的能力。

3.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怎样进行课程整合

3.1 对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进行课程整合的探索。在课程整合的实验中,教学模式是比较固定的,即学生以信息技术作为工具来学习美术,但教学手段则是很灵活的,除了制作教师与学生使用的教学课件用于上课外,还可以用实物投影仪直接将教学所需的图象传到学生机上。还可以事先将教学所需的多媒体文件准备好,需要时点击播放。这种方法虽然整体性不是非常好,但使节省了大量制作课件的时间,比较容易实现。

在课程整合的实验过程中,教学中所使用的软件不作规定,而是依据教师的爱好和特长自主选择。在整合实验过程中,要重视教师的教学设计,而不是课件制作。在使用计算机的时候,强调发挥计算机的特点,使计算机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

第5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化课程文化;全方位整合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02-500-04

Full Ran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urriculum Integration

XIONG Shi-y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 Anhui Normai University, Wuhu 241000, China)

Abstrdct: In order to fully grasp the objectives and nature of Curriculum Integr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n a deep analysis on the background and the basic conception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urriculum Integration. Accordingly, The article proposes the goal of the three levels of Curriculum Integration. Based on "information", the analysis on the essence of curriculum is to intermerge the concrete function chai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ith curriculum variables, and to link the learners' four-stage of digitized learning. Therefore, there will be a construction of Technology Literacy and Media Literacy-based, Information Literacy as the core of the Trin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urses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of Digital Learning.

Key words: infotmation technology and curriculum integration; information curriculum culture; full range of integration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IITC,Integrating IT into the Curriculum/Course,以下常称“课程整合”)包括四个基本阶段:计算机教育(L-About-C)、计算机辅助教学(L-From-C)、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小整合观,L-With-C)和信息化课程文化(全方位的整合,L-In-C)。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地发展和演变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社会背景。

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背景

黄甫全(2002年)认为整合来自四个方面的规定性:历史的、社会的、人的和现实研究的规定性。综合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种因素,笔者从整合的动力出发,认为整合来自:

1.1 后现代主义知识观

传统知识观相对于工业社会而言,表现出客观性、普遍性和中立性。后现代主义知识观针对传统知识观狭隘性,提出知识具有文化性、境域性和价值性。因而,要求学习者应根据其所处的时空、理论范式、价值体系、语言符号等文化、民族和地域的不同而对知识应有不同的理解,而不能出现传统知识观那样的文化殖民统治、知识霸权,甚至是符号暴力的现象。

1.2 信息文化环境下的课程观

劳顿从文化角度认为:“课程在本质上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选择”,“课程的轴心乃是文化发展”。文化是课程的基础,课程是从文化的总体中选择出来的,“文化的变革与课程的发展是一种互为动力的双向过程。”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随之丰富的当代信息文化对课程的影响,已经涵盖了课程目标与理念,课程设计与开发、课程实施与评价,以及课程形态与结构等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全部领域。”在这种背景下,课程的变革是信息文化催生的结果。“从文化学的视野上来说,它实质上是社会信息文化对当代课程改革、建设和发展的影响和渗透过程,是信息文化环境下传统课程文化的解构和新课程文化的重构的过程。”

1.3 创新理念及建构主义理论下的学习观

21世纪是创新时代,多次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学习就是在获取信息知识的基础上,批判、分析、加工、创造、发现以及运用新知识的过程。这是一个完整的信息处理过程,在信息社会需要借助于信息技术等数字化学习手段来进行。在数字化学习中,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增强学习者地自主探究意识、自主构建对知识的理解、强化创新意识、辅以人文素养、从而解放学习者的创新个性,培养学习者创新精神。

1.4 复杂性思维中的整体观

长期以来,教育领域研究中的简单化倾向表现得十分突出,如盲目追求普遍性、忽视特殊性;过分追求确定性、线性化和忽视教学整体以及各个构成要素的自组织性等等。近年来,随着系统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教育领域中存在着大量的复杂性现象。在课程整合中,把整合系统看成是一个有机整体的信息系统、耗散结构系统,并对整合系统实施有效控制,创设良好的信息传输环境,运用整体联系的观点探讨整合系统中信息技术要素的子要素与课程要素的子要素之间的耦合关系。从而建立相对稳定有序整合结构模型,优化整合系统结构。

课程整合思想与实践的来源是多方面的,都是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的发展在教育改革领域中的映射。总体来说,知识观决定着学习观,学习观决定着课程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想便应运而生,这其中思维观也起到重要指导作用。

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概念

对基本概念的探讨是本文立论和思考的出发点,有助于我们对课程整合的深入分析和探讨,从而构建全新的整合模型。

2.1 信息技术(IBT, Information-based Technology)

当前,我国广大的教育工作者,甚至是部分专家学者都把“信息技术”狭隘地理解为单纯的媒体技术甚至是媒体,如“包括计算机在内的信息技术”的说法随处可见。正如技术有智能形态和物化形态之分,物化形态的信息技术指我们日常所说的信息技术,智能形态的信息技术指信息方法。无论是信息技术还是方法,处理的对象都是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说,“信息”也是信息技术的不可或缺的组成成分。因而广义上的信息技术是指基于信息的信息方法和技术的统称,笔者给的翻译是:Information-based Technology,IBT(借鉴CBE的翻译,Computer-based Education,计算机辅助教育)。

1)信息技术(狭义,IT, Information Technology):狭义的信息技术是指能够完成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再生和施用等功能的一类技术。信息技术可以分为:感测技术、通信技术、智能技术和控制技术。从系统论和信息论的角度来说,这些技术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信息处理过程,可以看成是“人”系统的信息输入、传递交流、加工再生和输出施效技术的四个功能环节,形成一个“功能链”。

时空是我们思考问题的框架。信息技术也有时间和空间框架,其四大功能环节在时间上是前后相继,在空间上是同时并存的,因而其时空框架集于一体――功能链。

根据加涅的“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我们可以建立一个类似的、人类自身和外部信息环境结合的、由人及其感官延长的信息技术构成的“信息技术模型”。

2)信息方法(InformationMethod):信息科学方法是与传统的以物质、能量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方法相对应的一组方法论体系。信息方法具有相对独立和相对完整的体系结构,它包含三个基本方法:信息分析法、信息综合法以及信息进化法。信息方法是处理高级复杂的信息系统,是整合系统的必须的、高效的方法之一。

2.2 课程

在课程论中,狭义的课程是一门学科或者及其教学;广义上是指学科总和及其(教学) 进程安排。这里我们将课程与教学不做详细区分。根据系统科学和思维的时空框架,课程(教学)也有:

1)空间结构,即静态课程(Curriculum),指课程要素的个数、关系及其排列结构等空间关系,称课程(教学)结构。主要包括:课程研制者、课程学习者、课程内容(信息)和课程环境(主要指媒体环境)。

2)时间结构,即动态课程(Course),指课程要素的时间动态过程关系,称课程(教学)过程。从教育传播学的角度来看,主要要素包括:课程测量、课程设计、课程传播(交互,实施)、课程的管理与调控和课程的评价与反馈等。

课程是时间与空间结构的函数。笔者对时空课程的翻译进行了区别。

2.3 整合

由系统的整体性及其在系统核心的统摄、凝聚作用而产生的使若干相关部分或因素和成为一个新的统一整体的建构、程序化的过程。简言之:整合就是系统要素(变量)与要素之间要无缝耦合,以充分、彻底发挥系统整体功能。

2.4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概念

这里撇开大整合和小整合的提法,我们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其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互动双向整合。

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本质与模型

3.1 课程整合的目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有直接和间接的、具体和抽象的;有内在教育个体发展功能和外在的教育社会功能。综合起来可分三个层次:

1)宏观层次――教育层次:课程整合的宏观目标是在一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下,基于教育系统层次实现教育信息化、教育数字化、教育文化化、教育民主化和教育现代化。

整合的过程是实现以信息为基础上信息化过程,信息化过程离不开数字化的形式,以数字化的媒体、信息实现信息化的内容。课程整合是在信息环境下进行,学习者的思想、情感、方法、手段以及工具等都深深地打上了“信息”烙印,整个学习是在一种信息文化的环境中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作为一种信息文化在教育、课程中实现的载体形式,必将体现出社会文化的鲜明时代特征,从而形成信息化课程文化。信息化课程文化中的学习,资源共享、机会均等、教育公平,学习者的角色地位得以充分的尊重与实现,体现出教育的民主化与主体化的现代化气息。

2)中观层次――教学层次:“素养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个基础和主要内容。教学系统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媒体、教学信息,因而素养分为主体素养和客体素养。主体素养针对素养主体而言,主要包括教师素养和学生素养;客体素养则针对素养对象而言,主要包括信息素养、技术素养和媒介素养。另外还有包括教育技术素养和人文素养等,这些都可以内化为主、客体素养。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在于教师与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与学的课程整合过程中,与信息素养、技术素养和媒介素养之间形成的互为基础、互为前提和互相促进的主客体互动关系。

3)微观层次――个体层次:课程整合从目的和手段上都必须要促进学生个体发展为基础和前提。根据人类信息加工过程以及信息技术的各个环节的功能与作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课程信息知识获取、信息交流传通、信息的批判加工与创生以及信息应用与输出等能力培养方面有着独特优势,并分别对应着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由此而形成数字化自主创新学习,构建21世纪的数字化生存能力。

3.2 课程整合的本质、核心与数学模型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不是简单的计算机或媒体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是基于“信息”的完整处理过程的技术;课程的整合本质必然是在“信息”的基础之上,在信息方法的指导下,围绕课程目标和课程整合目标,把具体(狭义的)信息技术的“功能链四环节”(时空框架)与课程变量(时空框架)充分融合,并与学习者的数字化学习四阶段耦合相连:以信息获取为基础的继承学习、以信息分析评价综合为基础的批判学习和创新学习、以信息传播交流为基础的协同学习和反思学习、以信息输出应用为基础的迁移学习和实践学习,从而构建以技术素养和媒介素养为基础、以信息素养为核心的三位一体的信息化课程文化环境下的数字化自主创新学习。

由此得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基于信息技术(IBT)的课程空间结构(C,curriculum)下的课程时间过程(C,course)。其“数学模型”表示为:

Y=f(C,C,IBT)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核心,便是落实在微观个体层次的数字化自主创新学习和数字化生存能力上。而中观教学层次上目标为数字化自主创新学习奠定了能力基础,宏观教育层次上目标为数字化自主创新学习提供“信息化课程文化”的这一前提环境。三者统一于信息化文化环境下的学习者数字化自主学习和数字化生存能力上。

4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全方位整合

4.1 信息技术的要素与课程的整合

1)信息与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是关于信息的技术,其处理对象便是信息。而课程的产生是人为的知识分类的结果,知识是来源于信息。信息作为事物运动规律的整体,由于人们的某些主观因素,而将信息进行不同划分从而形成知识――课程。另外,教学结构系统四大要素之一也有信息。因此国内有些学者提出:“信息统整”策略,将“信息”作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最佳整合点。在整合过程中,抓住“信息”这个作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联结点和发展线索之要素,来进行整体推进、全面发展整合策略。抓住同点进行整合,是对整合过程中,关于“整什么”的最好回答。

信息统整,把我们对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关注,带向更基本的“信息”层面。启发我们如何从“信息”的网络式关联观点,如何把技术(信息技术)与信息(课程知识)结合起来,利用信息技术优势特点重新审视课程的构建,从而实现整体协调与优化,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2)信息方法与课程的整合:信息统整,基于已定整合角度上的整合设计与实施,就是一个对整合系统中的“信息”进行“搜集、整理、解析、构建、融合、创生”的予以深层次的解析构建和优化集约的过程。因此,信息统整必须借助于信息方法。“技术无法依靠自身特性独立自主地发挥其教学乃至推动教育变革的作用”。

① 课程整合的信息分析法,就是要从信息的观点出发,把课程整合的看作是一个信息过程,来分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系统及其过程的工作机制、包含的环节以及其间的逻辑关系,从而把握内部结构状态、状态的变化方式及其与外部联系的状态和变化。

② 课程整合的信息综合法,就是要从信息观点出发,在分析法的基础之上,根据课程整合系统的功能、整合设计者的要求,模拟、设计、综合或构造出一个人工信息模型――课程整合模型;并进一步明确模型中各个环节应当满足的功能指标、地位作用以及角色任务等;再考虑政策法规环境、物质软硬件条件以及教师人员素质要求等来实现这个课程整合模型。在整个综合过程中,人们主要应该着眼于课程知识信息和及其教育功能要求,而不是技术手段。

③ 课程整合的信息进化法,就是把课程整合看作是一个系统过程,并从信息的观点出发,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和方法获得该整合过程现时的工作状态及其变化方式,从而判断整合系统当前的功能“优度”,将它与目标“优度”相比较,在此基础上找出两者之间的差距,通过控制作用改变系统的状态,完成整合系统优化过程。此方法类似于“情境评价”。

3)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狭义的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把具体可操作层面的狭义的信息技术的四大功能环节与课程融合起来。结合下面内容进行论述。

4.2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要素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要素整合,是指信息技术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以及课程实施等有机融为一体,从而对课程的各个层面和维度都产生变革作用,促进课程体制的转变和变革。如果从日常的学校教学中来审视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话,那么(计算机)媒体及其技术也都被看作信息技术的一个很狭义的方面,因此,课程整合中也包含和体现着媒体及其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即为信息技术与课程“空间”结构变量的整合,形成信息文化环境下信息人(信息思想、伦理、道德、情感、意识、法规和素养等)、信息课程资源、信息课程环境和信息课程支撑技术/媒体等的信息化教学结构,从而构建“信息化课程文化”(CIC,Culture of Informationization Curriculum)。由于整合过程的各个具体环节不是一层不变的,在不同环境下,根据教与学不同的策略而应有所不同,因此,这里没有给出具体内容(下同)。

从课程整合模型中可看出,整合中的信息技术是广义的,包括:信息、媒体及其技术和狭义的信息技术,如“信息”要素与其他要素的整合。

5 结论

信息技术的时空框架:输入、交流传递、加工再生与输出施效,总体上表现为一个纵横的“功能链”,分别与课程的时空变量整合,在课程教学与学习过程形成的上游、中游、下游的各个环节中发生纵横交错的网络运动,最终形成了技术内化为课程教学的全新“信息化课程文化”,以及课程学习外化于技术的“数字化自主创新学习”,从而达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双向互动整合,整合的结构与过程、环境与目的统一。

信息技术进入课程教学系统,必将引起教学系统变化,变化的教学系统又影响信息技术本身及其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使其不能按照最初人们预定的或理想的方式运作。信息技术与课程若想在这种互动变化作用中发展,必须借助于信息方法,加工出改变整合系统当前状态、缩小差距、达到目标优度的策略信息,然后在其指引下,通过控制作用改变整合系统的状态,使它逐步逼近课程整合目标,实现性能的优化。

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结合其模型图作到全面理解,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整合中的信息技术是“广义的”而非“狭义的”;是全面的“信息技术”而非片面的“媒体技术”整合于课程;是“信息”而非“媒体”整合于课程。信息技术只是一个效能手段、方法和认知工具,主体在于信息化课程文化的构建,目的在于学习者的数字化自主创新学习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 黄甫全.试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2(7).

[2] 黄甫全.试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及基本原理[J].教育研究,2002(10).

[3] 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2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49-163.

[4] 赵祥鳞.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5] 郭德侠,楚江亭.课程:文化的价值选择[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

[6] 刘成新,李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文化解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5(9).

[7] .中国共产党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R],2002-11-8.

[8] 陈卫东,李芒.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复杂性[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1)

[9] 王成武,王月梅.基于三维视角下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观[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

[10] 黄荣怀.信息技术与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

[11] 钟义信.信息科学原理[M].3版.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2:374.

[12] 黄甫全.整合课程与课程整合论[J].课程.教材.教法,1996(10).

[13] 徐晓东.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43.

[14] 李克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和方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4).

[15] 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81.

[16] 陈晓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信息统整”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04(11).

[17] 刘成新.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69.

[18] Bruce B C, Rubin A.Electronic Quills:A situated evaluation of using computers for writing in classrooms. Hillsdale, NJ: Lawrenc, Erlbaum associates,1993:215.

第6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学科整合;课程整合;信息素养

Abstract:Withthequalityofeducationandeducationaldevelopmentofinformationtechnology,informationtechnologyeducationinChinahasbecomethebasisofthecurrentreformoftheimportantissues,informationtechnologyeducationandcurriculumintegrationintotheappropriatepeopletotalkaboutahottopic,thisarticlefromprimaryandsecondaryeducationandinformationtechnologydisciplinesCurriculumhasbeentalkingabouttheperspectiveoftheirown.

Keywords:informationtechnologyeducation;informationtechnology;integrationofdisciplines;curriculumintegration;InformationLiteracy

前言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信息技术进入教育领域,对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中国基础教育面临着深刻的变革,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整合则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信息技术课程在西方国家新的基础教育中已经改称为信息和交流技术(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technology)简称ICT或TIC(Technologyof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这表示学生不仅要掌握社会生活必备的信息技术知识而且还要能够灵活地使用这一技术进行交流,也就是必须要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关于信息素养的定义和评价标准有多种说法,但我认为所谓信息素养概括成一句话也就是个体能够获取、分析、加工并能够有效地、创新地利用信息和交流信息的综合能力。因而信息社会的教学,“已不再只是教学生学习的问题了,而且还要教学生寻找信息,使这些信息相互联系起来,并且以批判精神对待这些信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学校教学的优势,创设一个在实际生活学习中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学习环境,并根据“课程整合”的理念,将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能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的推动作用。

二.课程整合的概念与外延

2000年10月,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提出要“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从而第一次从政府的角度提出了“课程整合”的概念。

这里所提出“课程整合”我认为应该包括“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与其它课程整合”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两个方面。前者是指课程与课程之间的整合,是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渗透其它课程的内容,既要完成各自的教学目标又要实现课程“整合”的教育目标的活动。后者则是以教师为主体将信息技术(即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总称)作为制作课件、获取资源、交流信息的工具来实现本学科的课程教学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一)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与其它学科课程的整合

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与其它学科课程的整合,则是指把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与其它课程的教育综合起来考虑,使两者的教学相互协调、渗透,是把信息技术教育做为工具和手段,把其它学科教育作为载体,既巩固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又可以更好地实现相关课程的教学目标的活动。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等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简单混合,也不是用信息技术来解决教学中的所有问题,而是从实际出发,寻找最佳结合点,突出教学重点,解决难点,探索规律,启发思维;是“要把信息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中——就像在教学中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自然、流畅。”这就要求教师在熟练掌握技术手段的前提下,深刻了解学科教学的根本目的,了解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所在,了解传统教学的优点和局限性,清楚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并将信息技术与本科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增强学习效果,从而使学生完成那些用其它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事。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把新技术融合到教育教学中去,作为新型学习生态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促进基于信息技术的全面教学改革,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材.。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将信息技术看作是各类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五个方面。

1.教学内容的整合

通过学科教学内容的数字化和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使各学科的教学内容变成信息在师生之间交流,信息技术变成学习学科知识的工具,从而使信息技术教育内容与学科教学内容融合,实现教材的电子化。

2.教学模式的整合

使长期以来的以教师填鸭式“教”,学生强迫性“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变为以学生自主式“学”,教师针对性“导”为主的教学模式,使教学信息由单向性向实时交流的双向性转变,进一步促进师生交往与共同探索,从而实现学习的自主化。

3.教育技术的整合

信息技术对教学过程的支持,使教师从一支粉笔,三尺讲台的“教书匠”,变成驾驭现代化教学工具的教学设计师。学生可以通过“人机对话”,进行自主学习、复习、模拟实验、自我测试,从而实现教学过程智能化。

4.教学资源的整合

学科教学资源库、多媒体计算机系统、互联网共同构成了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环境。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快速、方便地搜索到学科教学所需的内容,并根据需要自主设计、组织加工所获得的教学资源,制作出充分体现教师个性的课件,创设学习情景,渲染学习气氛,活泼生动地开展教学活动,充分体现出资源的泛在化和知识的体系化。

5.学生学习活动的整合

学生学习活动不仅要围绕教师的“导”展开听、说、读、写、想等常规活动,而且还要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开展研究性的学习,通过人机互动、师生互动、协作学习的活动,在师生交流与共同探索之中求发展,充分体现出人力资源的网际化。

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在以上五个层面的整合,实现教学的多媒体化、网络化、智能化、社会化、情景化、工具化,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驾驭能力,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这也正是实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终目的。

总之,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把信息技术作为工作、学习的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的需要,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核心,是改革教育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重要途径,是为当今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所以我想我们要不断的在教学中探索和实践,总结经验和教训,尽快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教育实际的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整合的新路子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文件.教基[2000]35号

2.陈至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中国教育报.2000-11-07

第7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问题分析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课程整合成为热点,从我县的实际情况看,虽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了较大的发展,但许多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和操作上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2012年12月,笔者对我县30多个乡镇的农村小学600多名教师作了一次问卷调查,从中总结归纳出了较有代表性的一些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若干改进措施,希望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起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缺乏认识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学校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虽有一定的认识,但并没有真正理解整合的内涵。简单的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和计算机辅助教学划上了等号,认为只要是在课堂上使用了计算机就是进行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仍然停留在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而没有从改革教学模式的根本和实质出发,来引发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变革。如果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仅停留在这种较浅的层次上,就丧失了其应有的价值。

2.为了整合而整合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学校领导仍然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教师面临的考试压力很大,又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很少有勇气在平时教学中尝试实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际应用,迫使他们采用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有些学校和上级教育部门把是否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等作为评优课的标准之一,致使许多教师只在某些优质课评比、示范课和领导检查教学时,才被动的做些课件,将计算机搬进课堂进行一些整合,背离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初衷。

3.课件设计偏离教学使用价值

有些教师过分追求多媒体效果,为了突出信息技术的优势,而不顾是否有利于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实现,将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文字、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尽数罗列到课件中,结果是五彩缤纷的多媒体信息包围着学生,其琳琅满目的程度令人头晕目眩。明显存在着重形式轻内容、重教轻学的倾向。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课件的外在表现上,忽视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这样的课件教学极易导致学生的视、听觉的疲劳,思维训练的不足,既缺乏实效,又超出了教师精力承受能力,偏离了课件使用的本义。

4.教师的信息素养的匮乏,阻碍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顺利开展

随着计算机的逐步普及,我县教育行政部门对小学教师举办了多种形式的信息技术培训。目前,大部分教师已经学习了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和一些常用软件的使用,但其信息技术整体水平不高,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许多教师虽然认识到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但他们缺少必要的信息素养,使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难以开展。如有的教师所用课件是从网上直接下载或者请专业人员帮助制作,对课堂上一些突发性技术问题无法处理,影响实际的教学效果。

二、对策探讨

针对以上整合中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1.树立现代教育理念,转变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的的转变是顺利实施课程整合的先决条件。教师必须认识到,一堂好课并不是单纯地把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入教学就可以了,信息技术也绝不是解决教育症结、攻克教学难关的万能工具。教师必须系统学习相关教育理论,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己构建知识意义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使教师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因而,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时,决不能一概而论,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学科特点和课程目标,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进行有机地整合,从而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

2.完善评价机制,科学评价课堂教学

在评估教师的课堂教学中不是说一定要加上信息技术手段这一条件,应该全面评价,要看相应的课堂教学内容、环节是否适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要看是否依据学生和本校现有资源实际,科学地设计了这节课;是否确实改变了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实现了自主学习。正如王鹏远老师所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务实,即不是追求表面繁荣、热闹。衡量整合的效果要看学科教学效果,用过之后教学质量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整合有效地进行。

3.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在学科整合中的作用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立足点始终应当是课程,而不是信息技术,必须正确处理好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关系。信息技术无论多么优越,都应是为了教学服务,信息技术只能起辅助教学的作用。信息技术的运用应遵循适时、适用、适度的原则,即应在恰当的时候,适当的运用信息技术,而不能滥用,更不能一味追求技术的奢华和时髦,追求的永远应是教学效果。应围绕教学目标决定是否用,用多少,以提高教学质量。

4.认真学习,提高教师自身信息素养

教师自身信息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达成度。如果教师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提高了,而教学思想仍然因循守旧、墨守成规,那么信息技术只能成为传统教学的附属物,不能很好的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既要认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又要具备现代教育教学思想观念,掌握先进的教学设计思想与方法。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和不应该以及怎样在学科中应用信息技术;懂得怎样解决和组织信息技术资源;懂得怎样评价在使用信息技术时的学生的学习效果,才能实现教学的优化。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2)。

[2]袁建敏,翟振宏,王玉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J].中小学电教,2004。

第8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范文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信息技术进入教育领域,对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中国基础教育面临着深刻的变革,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整合则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信息技术课程在西方国家新的基础教育中已经改称为信息和交流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ICT或TIC(Technology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这表示学生不仅要掌握社会生活必备的信息技术知识而且还要能够灵活地使用这一技术进行交流,也就是必须要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关于信息素养的定义和评价标准有多种说法,但我认为所谓信息素养概括成一句话也就是个体能够获取、分析、加工并能够有效地、创新地利用信息和交流信息的综合能力。因而信息社会的教学,“已不再只是教学生学习的问题了,而且还要教学生寻找信息,使这些信息相互联系起来,并且以批判精神对待这些信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学校教学的优势,创设一个在实际生活学习中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学习环境,并根据“课程整合”的理念,将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能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的推动作用。

二.课程整合的概念与外延

2000年10月,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提出要“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从而第一次从政府的角度提出了“课程整合”的概念。

这里所提出“课程整合”我认为应该包括“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与其它课程整合”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两个方面。前者是指课程与课程之间的整合,是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渗透其它课程的内容,既要完成各自的教学目标又要实现课程“整合”的教育目标的活动。后者则是以教师为主体将信息技术(即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总称)作为制作课件、获取资源、交流信息的工具来实现本学科的课程教学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一)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与其它学科课程的整合

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与其它学科课程的整合,则是指把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与其它课程的教育综合起来考虑,使两者的教学相互协调、渗透,是把信息技术教育做为工具和手段,把其它学科教育作为载体,既巩固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又可以更好地实现相关课程的教学目标的活动。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等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简单混合,也不是用信息技术来解决教学中的所有问题,而是从实际出发,寻找最佳结合点,突出教学重点,解决难点,探索规律,启发思维;是“要把信息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中??就像在教学中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自然、流畅。”这就要求教师在熟练掌握技术手段的前提下,深刻了解学科教学的根本目的,了解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所在,了解传统教学的优点和局限性,清楚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并将信息技术与本科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增强学习效果,从而使学生完成那些用其它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事。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把新技术融合到教育教学中去,作为新型学习生态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促进基于信息技术的全面教学改革,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材.。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将信息技术看作是各类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五个方面。

1.教学内容的整合

通过学科教学内容的数字化和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使各学科的教学内容变成信息在师生之间交流,信息技术变成学习学科知识的工具,从而使信息技术教育内容与学科教学内容融合,实现教材的电子化。

2.教学模式的整合

使长期以来的以教师填鸭式“教”,学生强迫性“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变为以学生自主式“学”,教师针对性“导”为主的教学模式,使教学信息由单向性向实时交流的双向性转变,进一步促进师生交往与共同探索,从而实现学习的自主化。

3.教育技术的整合

信息技术对教学过程的支持,使教师从一支粉笔,三尺讲台的“教书匠”,变成驾驭现代化教学工具的教学设计师。学生可以通过“人机对话”,进行自主学习、复习、模拟实验、自我测试,从而实现教学过程智能化。

4.教学资源的整合

学科教学资源库、多媒体计算机系统、互联网共同构成了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环境。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快速、方便地搜索到学科教学所需的内容,并根据需要自主设计、组织加工所获得的教学资源,制作出充分体现教师个性的课件,创设学习情景,渲染学习气氛,活泼生动地开展教学活动,充分体现出资源的泛在化和知识的体系化。

5.学生学习活动的整合

学生学习活动不仅要围绕教师的“导”展开听、说、读、写、想等常规活动,而且还要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开展研究性的学习,通过人机互动、师生互动、协作学习的活动,在师生交流与共同探索之中求发展,充分体现出人力资源的网际化。

第9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农远教;学科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224-02

如今,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知识传播的速度更是急剧的递增。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教学使得知识不再以单一的文本形式来传递,而是融入了声音、图片、影像等多种媒体,它不仅改变了人的思维方式,同时也引起了全世界的教育改革。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逐渐重视,并加大了投入。国家远程教育项目的实施,使农村学校的教育走出了一个新天地,贫困落后的农村也将在改革的大潮中成为过去。教育信息化改革也给农村学校的发展创造了一次新的契机,更是给师生们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对农村教育的发展无疑是一种机遇,更加促进了农村教师对专业知识、教育手段和方法的更新,不但为目前在农村学校从教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很好的教育平台,同时也为今后大学生就业拓宽了平台,让优秀的大学生走向农村,走向农教。目前的现状,无论在哪方面农村的教育和城市的学校教育都存在明显的差距,这就使农村孩子的发展方向更窄,区域的差异、观念的差异导致了他们不能接受公平教育的机会,从一出生就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使自己的目标也变得更单一。所以国家实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简称农远)工程是一项民心工程,它通过先进的传播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等各种平台展开教学,这样就能转变农村教育的发展方向,同时也缩小了城乡间的教育差距,极大地满足了广大农村广大师生对知识的渴求,给农村教育教学带来了质的飞跃。因此,逐渐提高农村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用网络平台把农远资源引入农村课堂教学,服务学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由于我一直从事计算机方面的教学工作,已经获得了一些经验,现介绍给大家。

一、农远与教学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促进基础教育和谐发展和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的一项国家工程。但如何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利用电脑真正发挥出农远工程建设应有的效益,这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问题。在“农远工程”中教育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是大家关心的问题,每位教师怎么设计,怎么上好每一节信息技术课,也是我们处在信息技术教学一线的人最关心的问题。笔者通过多年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以及“农远项目”的开展,与大家探讨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使我们的计算机教师上好每一节信息技术课。由于农远资源接受及培训工作量很大,学校安排专职管理员,农远项目管理员工作积极性很高,在学校局域网内,而且也将教师办公室电脑上的IE浏览器“农远资源”设为首页,这样方便了教师查阅资源。教师需要的资源保存在自己的电脑中,上课过程中随时可以拿来用。远程教育的资源,架起了文本与学生的“桥梁”,也拉近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们上课非常感兴趣;走进课堂同时也给课堂注入了活力,给课堂教学带来了莫大的变革,这样就形成了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场面。

二、教师扩展视野的平台

国家对教育的投入虽然巨大,不断有新的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更新,但教师却对这些先进技术工具带入课堂的积极性不够高,有的宁愿将这些设备放在仓库里,也不愿把它们带进课堂,这就导致了国家对教育的大量投入与教师的冷淡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基于这一现状,我校领导大胆创新,积极进取,实施了利用农远资源进行集体备课的研讨。用说课的形式进行学科整合,然后根据教师的不同层次,开展有领导检查的讲课,各科室集体教研等,让有电脑基础的老师教那些不太懂的老师,这样大家互学互利,果然效果非常好。我们学校领导还要求每次考试都要用微机打印的试卷,这也就给老师提供了一个必须学习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途径。现如今,我校无论是集体备课还是每次的教研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农远资源在备课中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进行集体备课的探索,有利于课堂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变革,更是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的一次历史性变革。它必将有力促进新一轮教育教学课程改革的实施,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信息技术与教学

中专学生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动手能力较强,但理论知识掌握较差。所以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最理想的手段就是“以学为主体”“以教为手段”,二者相辅相成,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这种理论正好能适应“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要求。要想把这种理论运用到教学设计可中,信息技术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当做一种重要工具,所以信息教育运用到教学别是农村学校的教学中是与目前教学改革相适应的。首先信息技术与课程相整合的过程决不是一个简单的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它必将带来教育、教学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对于目前我国的中专教育的现状来说,如何把远程教育融入学校教育中,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因为不但要解决资金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解决技术的问题。它不是单纯的国家的资金投入,更重要的是如何循序渐进地让农村的教师能熟练运用信息手段进行教学,而不是在上面检查,学校提出时才用,所以教师的观念要更新,教师的培训要加强。对于我国教育界的现状特别有针对性——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所以如何让学生转变老的学习观念,如何利用新兴的手段学习,才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因此当今的信息社会不是教育机构提出如何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而是执行者如何灌输信息手段。其次学校要高度重视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与维护,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有有丰富的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及先进的信息技术,没有这些就谈不上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教师主宰课堂,学生不能被动接收知识,而要主动地去学习,教师是最好的领路人,只有这样才有创新,才不能让创新人才的培养方向落空。重视教学资源的建设,并非要求所有教师都去开发多媒体软件或者设计非常好的课件,而是要求广大教师努力搜集、整理和充分利用农远资源、如何利用网上的已有资源,把这些资源充分利用到教育教学中去。总之,远程教育进入课堂,将多姿多彩的生活情景也带入了课堂,创设了虚拟的真实情境,体现了生活教育的教学理念;将漫长的科学发展史,最新的现代科技成果带入了课堂,激发了学生积极学习的主动性;将书本上抽象的宏观的信息呈现给学生,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远程教育,为课上老师和学生的合作交流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也为教师的教育创新、课程的有效改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农村远程教育是一个长远的工程项目,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想实施好这一项目,我们在一线的教育教学工作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人就从自己的实践出发,探讨了当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模式,进一步提高农村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确保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