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语文味教学法论文范文

语文味教学法论文精选(九篇)

语文味教学法论文

第1篇:语文味教学法论文范文

运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A-

0072-01

趣味教学法,是指教师紧扣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营造积极、融洽、有趣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怀着愉悦的心情去领悟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教学方式。初中生渴望探索未知世界,获取未知知识,如果学生对某一教学内容感兴趣,教学就会事半功倍。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运用趣味教学法时,可通过情境激趣、生活激趣及活动激趣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上学习、高效学习。

一、情境激趣,诱发学习动机

情境激趣,是指教师遵从“寓教于乐”的教学原则,依据学生的学情构建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加强学生的体验,促使学生更为有效地把握教学知识,以提升教学质量。如在教学《苏州园林》(语文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时,教师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苏州园林优美风光,并配以古筝独奏曲和精彩朗诵,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充分激发,这是通过多媒体构建教学情境的方法;教师安排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工作,在课堂上扮演“小导游”,向大家介绍我国园林发展历史,并对苏州园林的景致进行详细讲解,这是通过角色扮演创建教学情境的方法;而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课前查阅历史资料,以讲故事的形式把苏州园林中曾经发生过的历史片段叙述出来,让学生的学习深度和广度得以拓展,知识内涵得以丰富,这是通过讲故事创建教学情境的方法……教师通过多种手段,挖掘教学内容中所隐含的风俗人情、历史文化等,构建丰富的教学情境,增强教学趣味性,能让学生的学习动机得到充分诱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生活激趣,升华真情实感

生活中有很多与语文教学相关的内容,比如新闻报道、书信往来、交流对话等都以语文知识为基础。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引用与教学内容相贴近的生活事例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其中新闻报道具有真实性、时效性等特征,事例鲜活生动,教师在课堂上对其加以利用,可以让学生缩短进入学习状态的时间。以《科学与艺术》(语文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为例,该课主要阐述了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复杂关系,教师可以把课文与一些与此相关的新闻结合起来教学,如2015年7月2日在中国质量新闻网上发表的新闻《清新“静”界,皮阿诺科学艺术家居之厨房里的环境工程学》,这则新闻颠覆了人们对厨房的传统观念,这间厨房不仅有大吸力抽油烟机、垃圾处理器等高科技厨房设施,还在外形设计上考虑到艺术美感,与整个厨房融为一体,不仅不脏、不乱、不臭,而且具备欣赏价值,体现了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笔者将这则新闻引入课堂,学生在看到这则新闻时眼前一亮,并就这一新闻展开了热烈讨论,深刻地理解了科学与艺术之间有着紧密关联的观点,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的。由此可见,在课堂上引入生活化事例,其效果比简单地按照课文授课要好。

三、活动激趣,碰撞思维火花

第2篇:语文味教学法论文范文

关键词:语文课堂;语文味;回归

语文课要突出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在把握语文这一重要的交际工具的同时,不断丰富自己的人文精神。“语文味”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也是语文教学追求的一种境界。然而,在当下的一些语文课堂上,甚至一些“公开课”“示范课”上还是经常会出现少了“语文味”的课。

一、语文课缺乏“语文味”的原因

1.学生活动过多

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模拟人物角色互动,有时能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获得真切的体验。但是,我们发现过多的活动表演只是活跃了气氛,并没有让学生获得真正的情感体验,反而丧失了语文课的本色。如,在《散步》的教学中,有的老师为了上演一幕动人的散步图,让学生上台表演,煞有介事地一番动作,搅得底下的学生发出一阵阵笑声。气氛是活跃了,而严谨而又多变的句式特点,深沉而又浓郁的情感氛围,强烈而又举重若轻的使命感却并未在课堂中进行分析与展开,课堂完全失去了“语文味”。

2.上课讨论过滥

讨论本是好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钻研精神、口头表达与明辨是非的能力。但有些语文课,教师为了追求活跃,想让所有学生参与互动,全班讨论、大组讨论、小组讨论,一应俱全,使课堂成了“菜市场”。最关键的是,有的讨论是为讨论而讨论,使课堂全然失去了“语文味”。

3.非“语文味”过浓

语文课缺少语文味很重要的原因,恐怕是没有处理好三维目标,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到不适当的位置,以至于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思品课、历史课。有的教师本意在于提高学生素质,丰富课堂内容,将大量的非语文元素源源不断地搬进课堂,简略的背景交代变成历史演义,作家作品介绍变成人物掌故……只要与课文内容稍有牵连,天文地理都可扯进去,这些都将导致语文课堂“语文味”的缺失。所以,在新课标下,如何使语文教学中日渐消失的“语文味”回归,便成了刻不容缓的任务。

“语文味”一词最早是由程少堂先生提出的。所谓“语文味”,就是指在语文教学中体现语文学科作为一门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基础学科,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个性所决定的语文课的个性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来,从而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兴趣,进而使师生双方都得到共同发展。简而言之,就是要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

二、如何使“语文味”回归

1.从多“读”上呼唤语文味的回归

“读”是语文学习的最好方法,教学中,对文章的感知靠读,感悟靠读,理解靠读,情感的熏陶也靠读。“语文味”是读出来的,反复地读、思考着读、美美地读,让学生通过听(听老师范读)、看(默读)、读(出声朗读,多种形式的读)等途径,从整体上感受语言,在读的过程中逐步感知与理解文章,从而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语文课要书声琅琅,书声琅琅本身就是“语文味”的重要体现。

2.从多“品”上呼唤语文味的回归

于漪老师认为“语文课就得咬文嚼字,该教的语文知识就得让学生掌握,通过对语言文字理解与应用的扎实积累,提高语文能力。语文课就是要和语言文字打交道,通过对语言文字的诠释、识别、辨认、理解、探究,领悟作者深寓其中的思想、见解、品德、情操。”语文中的语言就像沙滩上的一颗颗贝壳,是那么丰富;又像一颗颗发光的钻石,是那么精美;还像一杯杯龙井茶,耐人寻味。丰富、精美、耐人寻味的语言怎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田?靠品――品词赏句。

朱熹说:“读书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所以,语文教师应在课堂上引领学生咀嚼词句,品味语言,领略语言文字的风采神韵,让语言文字如桂花糖般满口生香。

3.从多“写”上呼唤语文味的回归

有人说,什么是“语文味”?说到底就是要看课堂上有没有让学生积累一定数量的语言材料,有没有教会学生一定的写作技巧。所以,有“语文味”的课就应该大胆地、扎实地、有效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这和新课程中指出的“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是一致的。因此,语文课无疑是扎扎实实的语文实践课,要让学生更多地接触文本,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过程中,掌握学习、运用语文的规律,不断提高学生的各种语文能力,并以此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总之,我们的语文教学要重在引导学生品读语言,体会人物情感,用文字表达感受。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在课堂上既要上出“语”的味道,更要品出“文”的韵味,让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第3篇:语文味教学法论文范文

一、语文教学“有意味的形式”的内涵

英国艺术理论家克莱夫・贝尔在其重要著作《艺术论》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美术观点:“有意味的形式”。一般认为凡是用来恰如其分地表现、传达或寄托艺术家主题内在生命并富于创造的形式即为“有意味的形式”。①贝尔的理论认为艺术作品的基本性质就在于它是“有意味的形式”。他指出“形式”是“有意味”的,它主宰着作品,能够唤起人们的审美情感。

中国美学范畴“意趣”颇堪玩味。冯煦《蒿庵论词》记录陈子龙言论:“以沉挚之思,而出之必浅近,使读之者骤遇之,如在耳目之前,久诵之,而得隽永之趣,则用意难也。”②吴雷发《说诗管蒯》:“诗须论其工拙,若寓意与否,不必屑屑计较也。大块中景物何限,会心之际,偶尔触目成吟,自有灵机意趣。”③二人对“意趣”概念都有涉及,“意”偏指作者的主观性,具体、凝重、充实;“趣”偏指客观性,玄远、清逸、容纳。“意”“趣”并举,给语文提供了一个展现美学意趣的空间。“意味”与“形式”交合会通产生艺术天地,最后浑然一体地表现为意境。“有意味的形式”,意味融于形式,浑然一体。

语文教学追求“有意味的形式”,常想到意味,多体验情境,注重联想想象,把情景相融、意境相偕、动静节律注入形式,创造出富有意味的教学。语文教学追求“有意味的形式”,触发“感性”“灵性”“悟性”,是对心灵审美情感的唤醒,也是对求知者心灵潜能的激发。

二、语文教学“有意味的形式”的外延

追求“有意味的形式”,它是内在的、活化的,引领师生体悟,感受形式之美。教师懂得从语文本真设计教学,进行有意义的素养训练。 “有意味的形式”最朴实的体现是:阅读像阅读,写作像写作,口语交际领。

开展专题阅读、问题阅读、比较阅读等系列阅读。读出意,读出形,读出情,读出味,读出神。要研究读的类型、读的目的、读的方法、读的时机、读的检测、读的质量。阅读教学向切实的文本语言体悟转变,咬文嚼字,认真揣摩,同时要有章法意识。阅读理解和学习表达统一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拓宽理解视野,充实内容环节,循序渐进品味领悟。对阅读活动进行立体设计,对阅读过程进行动态研究,充分而有效地阅读,体现语文的意味。

摸清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写作起点、写作需要,尽可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动笔,强调课堂上的写作体验、升格训练,写作的过程性指导是关键。简化作文课的教学环节,精简作文的材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体验写作。写作返璞归真,在简约中体现语文的意味。

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依赖语文实践。提供机会,组建社团、排演话剧、开展辩论、朗诵诗歌、新闻播报,鼓励学生缜密思考,大胆表达;老师巧妙退居其后,不越俎代庖,更不去压制“非主流意见”。成都的梁艳老师以她“让学、让热爱、让实践”的做法,让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独立的看法。她的学生思维活跃,充满自信,敢于质疑,善于表达。

三、语文教学中追求“有意味的形式”的途径

程少堂老师认为:“语文味”即“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④

语文追求“有意味的形式”即是获得“语文味”的过程。余映潮老师的《六读》一课就是在有“味”的形式中读出“意”来。笔者思考,在语文教学中追求“有意味的形式”途径包括:

1.潜入心灵

从“艺术以感情动人”的作用出发,要想创造“有意味的形式”,语文教师必须潜入心灵境界,去体悟审美感情及其多种意味,并把它们融于语文的形式之中,以达到感人的目的。语文教学不仅融入更多的生活情感,还要融入更多的审美情感。生活情感贴近生活,具有生活气息,容易引起共鸣,便于接受。但是要想获得深切炽烈的领悟,还需要为其心灵注入审美情感,让学生更高层面地思考认识生存的世界,在语文中升华人生、人性、人情的魅力。

2.亲身体验

一切审美的起点,都始于对审美感情的亲身体验。感人形式,因其包含着意向、意境和意味以及由审美感情引发的情绪、情调和情趣,故称之为“有意味的形式”。语文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创设出富有意味、意趣的形式,提供广泛的参与机会,制定和谐的体验内容,建立积极的评价机制。让学生在体验去经历,去尝试,去联系生活的本真。这样的“有意味的形式”,就要求教师本身就要有足够丰富的阅历来设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给学生预设最贴近生活的形式。

3.简化抽象

有意味的形式是通过简化而得到的。一是去掉语文课一切无意味因素,包括去掉大量视频、图片和音乐的视、听觉信息等因素,返璞归真,以求得纯净;二是追求一种纯粹的、不可名状的意味,追求有节奏的课堂旋律,以突出其抽象美。简化,就像中国的太极图,以S形曲线把图形分成反向的阴阳两仪,寓万象万殊于相反相成,纳万变万动于循环永恒。抽象,赋予语文不可塑性的造型,不可捉摸的理智,臻于化境的审美。“简单”“抽象”才能进入“有意味的形式”。

4.熔炼创新

语文最终粹取的是内涵。有意味的形式,是语文将各种有意味因素通过熔炼,使之形成一种有机统一的、富有生命特征的、具有变化和节奏的整体,即内涵的构成。形成内涵构成的先决条件,是要丰富情感;情商高了,灵感和反应就出现了。人的大脑受到情感所占据,就会创造出一个好的构成,从而也就会创造出艺术品般的人生。“熔炼”,是比拟运用高温,把矿石中的钢铁熔炼出来,用来激励语文教师以高度的热情和激情,把有意味的形式熔炼出来;把适应人的发展需要,富含时代气息,具有创新素养的健全人格创造出来。

掌握美的抽象规律,竭力表达抽象美,最终体现美的本质。这就是创造“有意味的形式”之根本要求。

语文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多成绩,改革要进一步向更高处迈进,就要正确处理好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既要反对能力水平原因导致倾向于形式的教学,也要反对单纯追求形式改革的“形式崇拜”,只有以重视内容、形式的统一和追求有意味的形式为目标,多些尝试,如从形式意味的角度教会学生去领略文学作品文本的魅力,语文教学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

注释

①方咸围、陈海英、陈志伟:《理科课堂教学应追求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教学研究》,2008年第3期。

②[明]陈子龙:《王介人诗余序》,唐圭璋:《词话丛编》第五册第3588页,中华书局1986年版。

第4篇:语文味教学法论文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有效教学

小学语文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学科,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基本语言能力的养成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甚至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着重要影响。所以,小学语文课堂高效性的实现成为关注重点。下面我们具体探讨下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

一、建立趣味课堂

针对小学生特点,小学语文教学应充满趣味性,这样才能唤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激情,放松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建立趣味课堂,不仅活泼了课堂,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向老师提问、进行思考的兴趣,使学生养成踊跃回答问题的习惯,从而紧跟老师的讲课步伐。这对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来说也是有成效的。总体来说,建立趣味课堂对于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具有良好的助力作用。但是也应注意的是,趣味性课堂的创建要遵循有意义的原则,其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到知识,所以,老师应特别注意掌握趣味课堂的“度”,不能盲目地将课堂打造成无意义的趣味课堂,为了趣味而趣味,这样会使学生降低对语文课堂的重视度,也会使老师的教学效果下降,不利于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二、实现情景教学

情景教学具备形象性和直观性的特点,已被大量运用于各种学科的课堂中,小学语文课堂也不能例外。情景教学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说,很容易将学生带入一种特定的环境中,带给学生真实的体验感,也就更容易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也可以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上升到一定高度,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对教学效果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三、引导讨论,释疑解惑

开展课堂讨论应作为语文课堂的常用教学方法,主要用意就是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其学习得到提升的一个重要条件,所以应极为重视。在语文课堂上,老师可以让学生对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进行讨论,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最终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高效语文课堂的建立应基于学生的需求来实现,只有老师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需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才能够真正实现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第5篇:语文味教学法论文范文

【关键词】讨论教学法;小学语文教学;应用

对于现阶段的小学课堂教学来说,教学方式是十分丰富的。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课堂讨论教学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怎样提高这种教学的效果是我们所必须研究的。采取这种方式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有效性,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可以说,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讨论教学法的实施有着紧密的联系,我们必须结合优秀的教育理念,对原有的不适应现有课堂的教学方法加以改革,从整体上加强讨论教学的实效性,加深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1讨论教学法的界定

讨论教学法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就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某一既定主题,组织学生通过讨论或辩论等形式交替地发言与倾听,以听、说及非书面语言的方式进行信息交流与分享,从而实现一定教育目的过程。而在我国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讨论教学法更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教育意义,它还是一种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并提倡学生合作方式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讨论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

在实际教学中,应当让学生在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积极的探究教学策略,创新教学方法,运用讨论教学的课堂施教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师生讨论活动中。通过师生之间讨论互动、生生之间的思维互动,培养学生提炼新思想和提高新胆识的能力。那么要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应用讨论教学呢? 一方面,可以利用课堂活动活跃课堂氛围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像多媒体、投影仪等,声音和画面都会对学生的感知产生强烈的冲击,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加强记忆更加深刻的理解语文。还要在平时的课堂上或是课下的交流中抓住有利时机,向学生讲述学习语文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以及重要性,使对待语文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学生明白了学习语文的社会价值、现实意义就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提升师生之间的融洽程度也很重要。假如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不和协,学生也很难对教师所教内容感兴趣,更不愿意去跟老师交流学习体验和请教不懂得问题,这样讨论教学就很难实施。因此,教师要着重培养师生情感,在生活中注意为人师表、在课堂上要幽默风趣,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教学。在课下要注重与同学的交流,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提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从而提高讨论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效率。学生通过与教师之间投入情感的讨论互动中不断发现自我、感受自我,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接受知识的熏陶,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提高讨论教学的有效性。

2.2为课堂设置趣味问题

如果课堂设置本身十分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大打折扣。教师在利用讨论法教学法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之间的兴趣。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应该设置趣味问题,从而增强学生兴趣,使学生踊跃参与到竞答环节。问题本身的趣味性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不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的具体特点对问题进行设置,从而营造更为愉悦的教学环境,使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得到显著提高。比如在进行小学语文二年级课文“云房子”这部分的知识点的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很多有趣的问题。比如,学生见过的房子有哪些颜色和形状;学生在看过课本中云房子的图片之后有何感想;这些云房子是小鸟们建造的吗……还有很多问题就不一一列举出来。通过这些包含趣味性的问题,学生的兴趣就会被激发,从而主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这些问题是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加以设计的,可在很大程度上扩宽学生的想象空间。相比于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是单纯地列出生词并朗诵课文而言,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迫不及待地进行课堂讨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3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提高课堂讨论教学的效率,必须采取推动讨论教学有效实施的策略,教师应该科学、合理的创新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模式,找出有效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实力,积极的投入到语文的学习中,提高小学语文课堂讨论教学效率,全面提升小学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周齐.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讨论教学法的实施现状调查与分析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第6篇:语文味教学法论文范文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趣味性 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有很强的综合性。语文课本的内容包罗万象,五花八门,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是一门极富艺术特色的创造性活动。如何将普通的课堂化为神奇的世界,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是所有语文教师关注的问题。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事物或关心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新课程标准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能力,要求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出发有效组织教学。

一、恰当使用趣味性课堂语言

小学生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的阶段,生动的形象在学生大脑中仍占主导地位,对于一些较复杂的故事情节的意义及转义较难揭示,因此,小学语文课本很注重直观形象性、生动有趣性,文章的主角也多选用年龄相仿的儿童或熟悉的小动物,贴近儿童生活的实际,易于让学生接受,增强趣味性。教师在研读教材过程中要善于提炼“愉快”因素,引导学生体味,激发其求知欲。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倡“教育就是生活”,就是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内容,不能脱离解决学习者的生活问题。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与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借助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开展综合性学习,可以使学生在广阔的生活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语文实践能力。如在六年级上学期的《诗海拾贝》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学生在我的指导下,搜集资料,整理资料,自己动脑动手,积极主动地投入活动中,学得兴味盎然。

二、巧妙设计趣味性课堂情境

教师如果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情景,就能激发出学生的热情,使他们尽快地、全身心地融入语文教学过程中。随着计算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普及,多媒体辅助教学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日益上升,并显示了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越性。面对年龄小、注意力容易转移的低年级小学生,传统教学那“一支粉笔加黑板,一本教材加嘴巴”的灌输模式是激发不了他们的学习兴趣的,更别说让他们领悟汉语言的魅力了。而多媒体技术综合了视听与计算机的优势,可以将图文、声音和视频并用,产生活泼、生动的效果,把学生带入宽松、愉快的环境中,使枯燥的识字变得形象生动。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要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关键是在课堂教学中应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只有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眼睛看,耳朵听,嘴巴讲,脑子思考,才会使书上的知识融会到他们的思想中去。如教学《小稻秧脱险记》这课时,我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把学生带进童话故事情节,从而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认知活动,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在玩中学习,在玩中思考,在玩中创新,教学效果不言而喻。此外,还可以开展其它多种形式的活动:可以说与课文的作者或人物有关的小故事;可以辩论课堂上有争议的问题;可以唱一些文学作品相通的经典歌曲;可以让学生编演课本剧,共同探讨一下戏剧表演,感受故事情节,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逐步增强学习的兴趣。

三、开展丰富多彩课趣味性课外阅读

这样的课外阅读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针对小学生具有好胜心强、不服输、积极上进的特点,教师可多开展与学生课外阅读为主题的趣味性比赛活动,如每周抽时间进行的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成语接龙比赛、看图说话比赛等,学生为了争取在班级比赛中取得好成绩,都会主动地进行充分的课外阅读准备,每次比赛后教师即时点评、反思和发奖状鼓励表彰,以赛促学,在无形中培养和提高孩子各方面的能力的同时更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面,而学生也乐此不疲。由于竞赛是一种具有趣味性、刺激性和挑战性的活动,为了取得胜利,学生必然要做充分的准备工作,必然要多读书。而学生通过读书获得了胜利,由于学以致用或读写结合,也就保持住了阅读的兴趣。

四、有效地组织趣味性实践活动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兴趣,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在教《“我们与周围环境”的调查》一课前,我本打算让学生通过询问家长、上网查阅等形式来了解当前环境的现状。经过再三斟酌,我觉得活动方式单调空洞,脱离实际,便决定采用“走出去,看一看”的办法,让学生亲眼目睹身边的环境问题和发展状况。由于是真实调查和感受,学生的参与性很高,感触较深,提出了种种改进方案。教师也可以采用语言交流、气氛渲染、观察调查和动手实践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使学生乐于“活”“动”。如在活动课《辩论:看电视到底好不好?》中,我把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分别由男生和女生组成。双方为了赢得辩论的胜利,积极收集资料和论据,在辩论会上,各自出谋划策,连后进生也不甘示弱,直争得脸红耳赤,教学高潮迭起,效果可想而知。

五、布置趣味性作业

小学生的行为方式受情绪影响很大,感兴趣的事情干得起劲,反之则消极对待。趣味性作业设计正是迎合了小学生的这种心理,弥补了传统作业死板、机械、枯燥、乏味的缺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在教学课文的同时,布置趣味性作业,引导学生做一些与课文有关的作业,既能使学生对课文的知识有更深层次的领会,又能扩大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信息量,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如学习了课文《赵州桥》后,我布置了以下作业:请根据课文的描写,画出赵州桥的示意图,喜欢制作的同学也可以制作桥的模型。第二天,有的学生用铅笔画出了示意图,两边的“栏板”上还画上了图案;有的学生为“大作”涂上了颜色;有的学生做出了实物模型,虽然比例不太谐调,甚至还有些歪斜,但不难看出,件件都是“倾力”之作。通过画画和动手制作,学生不仅提高了创造性技能,而且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总之,趣味性的课堂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他们自觉学习的好习惯,所以一定要多方面、多角度地加强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主动积极思维,挖掘潜能,增强语文学习能力,提高教学实效。只有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大胆创新,不断探索,灵活运用,才能让语文教学真正成为一门“愉快的艺术”。

参考文献:

[1]倪文锦主编.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

第7篇:语文味教学法论文范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B-0004-02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尤其是公开教学中,“有效”“高效”“倍速”之法层出不穷:师生问答,火急火燎;过渡衔接,马不停蹄。对于很多问题,学生未来得及思考,教师就匆匆揭示答案。课堂看似精雕细琢,实则耽于表演,欲速不达,效果堪忧。米兰・昆德拉在他的小说《慢》中问道:“慢的乐趣怎么失传了呢?”“慢”是一种悠然放松的状态,是一种细致入微的体悟。语文学习需要的是浸润、熏陶,需要的是咀嚼、品味,需要的是涵泳、遐想,这些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慢慢读,慢慢欣赏,摆脱的是浮躁,回归的是语文学习的从容,摒弃的是求快贪多,指向的是心灵“悦”读。在讲求效率至上的今天,将“慢”和语文教学联系起来,并不是一味反潮流,更不是哗众取宠,而是基于语文学习特点的一种反思,是对语文教学本质的一种回归。

一、“慢”是语文回归本真的必然

1.“慢”――从追求数量到追求品质

与“慢”相对的是“快”,“快”了,才能在单位时间内做更多的工作,完成更多的学习任务。不少教师上课追求“大容量”“高密度”,以完成更多的教学任务。有的学校还出台了相关的评课标准,对一节课的容量和密度提出了量化要求。这样做课堂的效率似乎提高了,但追求的只是数量上的优势,并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张志公先生在《〈传统语文教育初探〉序》中说:“进行语文教育……有两个重要之点:一是要符合本国语言文字的特点,一是要符合儿童和青少年学习本国语言文字的规律。”语文学习是语言文字习得的过程,汉语言的学习历来重“品”和“悟”,因此,语文教学要让学生的心能够沉静,让学生的思维能够从容,让他们有时间吟诵、摘录、圈点和写作,在“慢”的宽松环境之中细细品味语文的深味。这样,语文学习才能收到实效,语文学习的品质才能得到提升。

2.“慢”――从关注目标到关注学生

语文课“慢”不下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不少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设置了过多的教学目标,凡是课文中出现的内容,不管轻重主次都要去讲解,完全被教材牵着鼻子走。正如于漪老师在《语文教学谈艺录》中说的那样:“课就成了货郎担,什么货物都有,多目标成了无目标,学生弄不清楚究竟要学什么,要掌握什么。”结果教师天花乱坠地上完一课,却没有关注学生究竟有没有收获。“慢”下来,是语文教学关注学生的必然。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讲过不等于学生学到,部分绩优生的掌握也不能代替所有学生真正掌握。目标太多,结果什么目标都不可能真正实现;目标太高,大多数学生暂时都无法达到;目标定偏,是“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园”。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具体学情进行取舍,简化教学目标。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一课一得,其实已经是语文教学的佳境。在此基础上“得得相连”,语文教学的效果自然在积累中提高。

3.“慢”――从工业思维到树人思维

工业生产的特点是生产的标准化、模块化,讲究“多快好省”,但是把这种思维移植到语文教学中来则大谬不然。用模块化、标准化的所谓“高效”方法培养出来的只能是缺乏个性的“工业品”,绝不是具有活泼个性的“人”。教育家叶圣陶曾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学生和作物一样都是鲜活的生命,有着成长的愿望和内在的力量,外部环境不能彻底改变它,只能满足它,顺应它,引导它,发展它。张文质先生指出:“即使是知识的获得,经常也是困难、艰苦、缓慢的过程;人的成长更是曲折、艰难,有自己的规律,一点也勉强不得。”“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揠苗助长是任何一个农民都不会干的蠢事,培养人更是急不得。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改变思维方式,从工业思维回归到树人思维,踏踏实实地依据“天时”去播种、浇水、施肥,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细滋慢育中健康成长。

二、语文教学中的“慢”策略

语文教学所追求的“慢”,不是无原则、低效率的慢,而是要引导学生把目光聚焦在文本中,慢慢欣赏品味,深入沉静思考,多元互动交流,这样才能“慢”得有收获,“慢”得有价值。

1.反复吟诵“慢”欣赏

语文教材文质兼美,是学生学习语言、形成语感的好材料。在语文教学中,要避免不着边际的架空分析,引导学生通过吟诵去慢慢欣赏文章之美。叶圣陶曾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余应潮老师在教学《口技》一课时,就采用了吟诵法,用“五读”来构建课堂:第一次读,读得流畅响亮;第二次读,读得字正腔圆;第三次读,读得层次分明;第四次读,读得有情有境;第五次读,读得有急有缓。学生通过反复吟诵,慢慢欣赏,把无声的文字化为有感染力的语言,文字的音、形、义以及文章的内容、情感出于口而应于心,不仅有利于学生背诵记忆,而且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提升对文章的理解力、感悟力。

2.咬文嚼字“慢”品味

我们常说语文要上出“语文味”。“语文味”怎么来?朱熹曾说:“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也就是说,学习语文要讲究咬文嚼字,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中涵泳,慢慢品味语文的滋味。咬文嚼字的方法很多,关键在于大胆设疑,通过反思、探究语言的意义、用法,体味作者的匠心。在咬文嚼字的时候,不仅可以通过反复诵读来进行咬嚼,还可以采用对比法、置换法、联想法等方法来深入体味。例如鲁迅《藤野先生》中“东京也无非是这样的”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不满,看似平淡,但如果把“也”字去掉,对比一下就不难发现,“也”字暗含了作者对国内黑暗现实的哀叹和对东京现状的无奈,为下文写自己在日本的种种遭遇埋下了伏笔。再如欣赏朱自清的《背影》写父亲攀爬月台的场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仔细品味父亲“探身下去”“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等动作描写,学生自然就能够理解父爱的伟大和作者用词的精妙。讲究咬文嚼字,就是以心灵去慢品语言的真味。

3.沉静从容“慢”思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语文课堂上,课堂的静心思考比课堂表面的热闹更有深度。首先,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为什么”“怎么样”“理由何在”等成为阅读文本时的常规问题。其次,要引导学生在“无疑”处生疑,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意识。例如《孔乙己》一课,学生都知道主人公名叫“孔乙己”,但只要教师追问一下“他真的就叫孔乙己吗”“他为什么会被叫做孔乙己呢”,引导学生深入研读下去,就会发现这只是一个诨号,人们并不知道孔乙己的真名。再细究下去,这诨号只是描红纸上的“半懂不懂的话”,毫无道理可言,既契合孔乙己落第秀才的身份,也暗含了人们对他的漠视。另外,教师还要善于抓住文本看似不合理、矛盾的地方引导学生沉静思考。例如“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既然“大约”,何来“的确”?学生思考下去,自然会发现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必然性。再如朱自清《荷塘月色》里的“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一句,清香是嗅觉产生的感受,怎能如“渺茫的歌声似的”?深入探究下去,学生自然会对语言艺术之美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体味。

4.充分互动“慢”收场

语文课堂是师生互动的平台,“慢”下来的关键在于设计好互动的话题和情境,让互动能够充分开展,让思维和智慧相互碰撞,而不宜匆匆收场。首先,互动要有好的切入点,也就是要提出好的互动话题。互动话题的提出要扣住理解文本的关键点,着力开展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如教学臧克家的《有的人》,可以让学生在自由诵读的基础上,把课文中先后8次出现的“有的人”换成具体的某种人,再连起来朗诵、交流、评议。这样的互动既引领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又开展了语言和想象能力训练,可谓一举多得。其次要有好的规则。要创造好的互动情境,教师要放下架子,让学生有话敢说;要建立学习小组角色轮换制度,让每个人都能够在小组中得到充分发言的机会。另外,教师要抓住“生成点”不放手,要舍得放弃原定的教案,让学生充分互动。笔者在教学《爱莲说》一课时,临近下课时一位学生问道:“文章开头提到三种花的顺序是‘菊’‘牡丹’‘莲’,文末提到三种花的时候顺序则是‘菊’‘莲’‘牡丹’,前后不对应了,这是为什么?”围绕这个问题,笔者指导学生反复揣摩开头和结尾写三种花的语句,体味作者的情感态度,通过讨论,明确了开头最后才写莲是为了突出自己与陶渊明及世人不同的审美取向,而结尾最后写牡丹则是为了表达自己绝不“宜乎众矣”的人生态度,学生从中懂得了文法、顺序都应为表情达意服务的道理。对这个问题的讨论虽然放弃了一些原定的教学内容,但学生的思考更加深入,互动更加积极,课堂的讨论看似冗长,节奏似乎缓慢,但是课后学生普遍反映收获很大,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5.多元评价“慢”定论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我们对文本的理解和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应该是多元的。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看似不合理、不正确甚至是荒诞不经的观点或看法,教师不要急于定论。首先要赞赏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更要赞赏学生对教科书和教师的质疑和批判。在课堂教学中,要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引导他们充分听取别人的观点并学会质疑和批判,在互相评价、辩论中学会分析、学会思考。通过教师、同伴、自我的多元评价、多重激励,让智慧的火花燃烧起来,让思维的空间敞亮起来。“慢”定论,是对学生个性的尊重,是对学生自主思考的鼓励和肯定。那种依据教学参考书或者传统经验直接定论的做法,节奏固然是“快”了,但是学生思想的火花可能会熄灭,怀疑的精神可能会消亡。

第8篇:语文味教学法论文范文

关键词:“家常味”;小学语文;常态课堂;教学规范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2)03-0028-04

一、作为一种可能的“家常味”――“家常味”课堂的缘起

目前,“教学”最被广泛接受的定义是由“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全部行为方式”[1]。在此基础上,教学论被认为是“研究教学情景中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方式,对教师的行为方式进行科学概括,作出一般的、具有普遍性的规定或解释,用以指导教学实践。”[2]但在教学实践中,尤其是“公开课”教学失去了常态教学应有的平和,而呈现出一种“非常状态”,具体表现为:(1)凝聚众人智慧,“公开课”往往承载着种种功利的目的,因而担负着“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期许,往往是众多名师专家精心打磨后的“精品”,凝聚着每一个打磨团队成员的智慧;(2)超量物质投入,除大量投入人力智力外,教学手段(媒介)往往被精心包装,以期形成美轮美奂的效果;(3)除代表地方的参赛课外,在各地展现的公开课,往往是教学名家最新的研究成果,这些课堂因其新锐而褒贬不一;(4)作为非常态的公开课往往不是从学生的需求和感受出发,而是迁就于“观众”的口味,追求“观赏”效果,教师更注重自身才艺的展现,而学生往往成为陪衬。如此种种,让本应担负起研究意义的公开教学无奈地滑离了正常教学的轨道,出现了异化的倾向。

再看日常教学,最为重要的常态课堂教学往往被人为地忽视甚至无视,教学显得散漫而随意,因而教学时间虽长,但教学效率不高,教学效果不好。甚至在一些人眼中“家常课”成了一个并不光彩的贬义词。

反省“公开课”和“家常课”的种种偏差,我们倡导,“让公开课和家常课一样本真,让家常课和公开课一样出彩,和重视公开课一样重视家常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提高质量”作为今后一段时间教育工作重要的工作方针,绝不是偶然的。要提高教育的整体质量,不光要提高“聚光灯”下的展示课的质量更要提高千千万万正在进行着的“家常课”的教学质量。

二、成为一种愿景的“家常味”――“家常味”课堂的内涵审视

真正决定教育质量的是“家常课”的教学状态。然而我们应该认识到,并不是“家常”状态中的课堂教学,都必然具有“家常味”。“家常味”作为对日常教学的一种规范,作为一种普遍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共同愿景,应该有着某种共同的品质。“家常味”到底应有什么样的“味道”呢?

1.“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成熟味

教学首先是一门科学,有着必然的内在的规律。从心理学的角度,教学是一种“文化―心理”过程,是在教师激发下学生在原认知基础上积极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所有的教学必须把起点确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上,正如奥苏贝尔说:“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从社会学角度说,教学是师生主体间真诚“交往”的过程[3],交往便意味着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双方都处于一种“主体”的地位。在教育交往中“只有主体间的关系才算得上相互关系。因为主体间的关系是互动的、双向的,而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分主动和被动的,是单向的,因此不能称为相互关系”[4]。把学生放到与自己平等的“交往”地位,这需要教师高超的教育智慧,需要让自己站到“儿童的立场”。有效的教学行为力戒随意和轻率,都必须遵循教学规范,包括“引起、维持、促进”等等必要的过程,这些过程相互关联,互相促进,形成合力。所谓“引起”,从阅读教学的角度来说,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阅读期待,形成主动阅读、主动探求的愿望,没有“引起”的蓄势又何谈“维持”?所谓“维持”,主要指在生动的多边对话中进一步引发思考,掌握方法,开展语文实践,并始终保持学生情绪的高涨。所谓“促进”,便是要充分发挥即时评价的激励作用,有效增强学生学习过程中良好的心理体验。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摆正自己的导学地位,充分发挥示范、引领、点拨、评价、激励作用,做到教学有法。

2.“常教常新,课有所得”的生长味

“家常味”的语文课堂,只有在常教常新中,方能充分保持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那种可贵的惊异感。新鲜的感受能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持续的动力。“家常味”的语文课堂一定要有语文的课程视野。一是新选教学内容。教学文本仅仅是教学的重要资源,语文教学内容的重构是一门学科性要求很强的“技术”,教师要从教学文本中精选出教学内容,“将选文朦胧地顶替语言课程和教学内容,实际上是将课程与教学内容留为‘空白’”[5],是在教学上的不作为,必须实现“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转变。二是新选教学方法。“听说读写”既是语文学习的主要形式,也是教学的重要方法,而理想的教学方法并不是一种教学手段的机械运用,而是多种手段的优化组合。“对话”被认为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雅斯贝尔斯说:“对话便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实现。对话以人及环境为内容,在对话中,可以发现所思之物的逻辑及存在的意义。”[6]王尚文教授进一步指出:“听说读写可以是也应该是对话,都具有对话的共通性。”[7]三是优化教学策略。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即“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让学’,比传授知识、技能要困难得多,因为它要激发、培养、发展学生对自然,对世界、对人生的好奇心理、质疑心理、探究心理,并且学会质疑,学会探究,学会不断地更新自己。”[8]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日有所得,课有所进。

3.“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清新味

倡导清新自然的教学风格,也应是“家常味”努力的追求。“落花无言,人淡如菊”,教学真诚、自然,不事雕琢,更不矫作,在一种随意中显现出教学“深层的秩序”。这种“深层的秩序”是一种“无教而教”,不为教而教,不为学而学,就像是最朴实的生活,看似随意,实则有心。“家常味”课堂可贵的就是一种“家常”的气息,从学生生活中引入话题,到文本中去体验生活,带着别样的生活体验离开课堂。“家常味”课堂是轻松的,带着些许在文本中“散步”的味道,然而“家常味”课堂又是严谨的,学生总能在一个又一个的40分钟内体验到某种深刻之处,总会有或多或少的收获,总会有或多或少的留恋和回味。

“家常味”的课堂拒绝矫情,拒绝拿腔捏调的“感情”,但绝不能缺少真情。“家常味”的课堂拒绝情感的灌输,拒绝声泪俱下的“表演”,但绝不能缺少诗情。语文是一门感性的学科,形象和情感是构筑课堂丰满外形的基石。“家常味”的语文课堂倡导在课堂上流淌着师生投入的热情,尤其倡导在课堂上涌动着来自与文本会心对话后的“内在的激情”。情感之流发自心底,真诚地孕育,真诚地沟通,真诚地分享,师生或多或少会在课堂上产生“幸福”的体验,感受到课堂上弥漫的淡淡的“微糖风味”,就像百合,就像茉莉。

4.“大道至简,大成若缺”的真实味

教学离不开精心的预设,但更期待着精彩的生成。“家常味”的课堂预设是精心的,但绝不追求精致;“家常味”的课堂的生成是精彩的,但绝不追求华美。所以,“家常味”的课堂,是真实的课堂。教学首先是师生共有的一种真实的生活方式,一段真实的生活。“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对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今后多方面的发展和成长;对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生命价值的体现。”[9]师生在学习过程中真实的情感体验,往往比知识的传递还重要,也更加真实可感。因而,教学中师生的生存状态应完全依赖于文本基础上师生之间的多重对话,意义的溪流在对话中流动,而绝不应将真实的课堂寄托于诸如媒体、道具、课外资源、事先排练的表演等等语文之外的东西上。当然,现代教学,也应充分发挥现代教学媒体的便利,做到取之简便、用之有度,行之有效。师生把绝大多数的力气花在对文本本身的品味和琢磨上,放在对经典语言的揣摩、积累和运用上,让学生既得“意”,也得“言”。

当然,“家常味”的课堂,绝不排斥美。教学除了理应遵循必要的规范外,更多还要以美的尺度来创造课堂,教学的价值便在艺术的创造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彰显。从规范到技术,从技术到艺术是课堂教学由低到高的三重境界。教学的艺术来源于师者对文本深度的耕耘,来源于教者独到而精巧的教学设计,来源于教师高超的教学技艺,更来自于教师对教学艺术不懈的追求。

三、走向一种现实的“家常味”――“家堂味”课堂的生成

基于对当前语文教学现状的冷静审视,建立在语言学习理论基础上的“家常味”语文课堂的提出,既是对偏离正常轨道的语文“公开课”的纠偏,更是对当下普遍存在着的语文课堂的重新规范,是对提高整体语文教学低效状况,催生语文教学普遍繁荣的期许。“公开课”的语文教学要从高投入高消耗的高端舞台上走下来,以更为贴近地面的姿态与大众亲近。而每天在无数个班级“上演”的关系无数儿童未来的“家常课”也要从规范中走出,追求一种超凡和脱俗,发挥出每节课应有的价值。

1.拆除“心”的围场

语文是以发展儿童语言,培养儿童语文素养为最主要任务的专门学科。现代语言发展心理研究尤其重视儿童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环境”的影响。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必须在一定语言环境中通过语文实践活动习得。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学前的儿童在真实的交往情境中,语言的学习效率极高,而入学后,在作为专门的语文学科的学习中,表现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就在于语文课堂过于指向教学任务的完成,忽视了语言学习氛围的营造,缺失了语言发展的“交际场”。“家常味”的语文课堂应该拆除隔在师生语言交际中的“栅栏”,营造出“生活化”的“语言场”。师生在没有围场的学习空间里,忘身课堂,尽情言说。“‘生活化’不同于把语文课堂搬到社会开辟‘第三课堂’,而是把生活中的某些要素引入课堂,从而实现课堂内与课堂外的沟通,变课堂为言语交际实践的理想场景和处所”[10]。

2.抵达“真”的本质

既然“家常味”课堂,是师生一段真实的人生境遇,是特定时空里一段真实的生活历程,置身其中的所有人理当以敞亮的姿态投入到真诚的交流和对话之中。创设真切的情境,倾吐真实的感受,亲历真正的课堂,倾听真诚的声音,追求完美的教学。肖川先生说:“在我看来,完美的教学必定有两个不可或缺的要件,那就是深刻与真诚。”[11]从教师角度说,“深刻”或可理解为对教学文本的真实而深入地把握,“真诚”便是指师生在教学中坦诚的交流和对话。只有在由衷的言说中,教学才有意义,也只有在真诚的氛围中,才能真正激活儿童内部的语言。没有虚伪的托辞,没有闪烁的顾虑,没有虚假的臆造,没有空洞的说教,“以心会心,以情动情”,展现出“家常味”课堂“真”的力量。

3.呵护“戏”的精神

本真的儿童学习不可避免地表现出儿童“游戏”的特点;语文的丰富与美妙,也应以儿童的方式走近儿童。培养儿童对语文学科的热爱,是“家常味”语文课堂的首要目标,如果语文教学不能以贴近儿童的方式展开,又怎么能唤起儿童对学科本身的热爱呢?“戏”的方式不是“戏说”不是“水煮”,而是彰显出语文本身的形象性,以一种多姿多彩的方式调动起孩子多种感官,激发学生主动感受、主动理解、主动欣赏、主动评价的愿望,留下学生主动发展的空间。“家常味”的语文课堂,倡导“游戏”方式进入,“游戏”的形式,轻松而自由;“游戏”规则认真而严肃;“游戏”的心境愉悦而忘我。智慧的教者理当将教学视作一种别样的“游戏”,一种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基于语文的轻松旅程。学生在“家常味”的语文课堂中乐此不疲,乐而忘归,课堂与生活合而为一,学生在轻松学习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幸福而愉悦的情感体验。

4.淡化“课”的痕迹

王崧舟先生曾说过:“人如其课,课如其人。”又说:“课的最高境界乃是无课。”[12]我们理解所谓“无课”乃是指隐藏起教者的意图,淡化课的痕迹,让教育和教学化于无声无形之中。“润物细无声”当是“家常味”课堂的重要特征。教师娓娓道来,循循善诱,以清晰的思路引领学生领略祖国语文的奥秘无穷。淡化了“课痕”的语文课,教学多了一份机智,多了一份自然,也多了一份清新;淡化了“课痕”的语文课,便少了一份教训,少了一份生硬,少了一份刻板。“只有被灵魂所接受的东西才会成为精神瑰宝,而其他含混晦暗的东西则根本不能进入灵魂中而被理解”[13],不着痕迹,无迹可求,然而在不知不觉之中,教学的内容却在对话和交往之中深入到了学生的灵魂之中。

5.沐浴“家”的温情

“家常课”一般是作为“公开课”的反面而提出,同时“家常”二字也暗示了日常课堂的另一特点,即当具备“家”的特点。“家常味”的语文课,是师生栖居的精神“家园”,理应具有如“家”的温情。“家”的感觉是温暖的,安全的,舒适的,和睦的,“爱”是构成精神家园最主要的情感基石。让师生在课堂中沐浴着“家”的温情,这正是“家常课”追求的理想境界。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流动,更多是心智的开启,是情感的交融,是心灵的居所,这正如雅斯贝尔斯所提示的教育的本质:“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而不是导向由原初派生出来的东西和平庸的知识”[14]。让“家常味”的语文课堂,多一份丰厚,多一份灵动,多一份“家”的温情。

参考文献:

[1][2]王文彦,等.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纪旭.教学本质新论[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12).

[4]余灵灵.哈贝马斯传[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5]王荣生.语文教学内容重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6][13][14]【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

[7]王尚文.语文教学对话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8]王尚文.走进语文教学之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9]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J].教育研究,1997(9).

[10]李海林.言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11]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2]王崧舟.王崧舟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Reconstruction of New Order of Chinese Homelike Classroom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WANG Ai-hua & CAO Chun-hua

(Nantong Research Center for Education Science, Nantong 226001, China)

Abstract: The characteristic of homelike classroom teaching is genuinely the determining factor of educational quality. This essay reveals the connotation of homelike classroom teaching such as maturity, growth, clarity, and reality from the angle of didactics, pointing out the generative ways of homelike classroom teaching.

Key words: homelike taste; normal-state classroom teaching; teaching norm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重点课题“小学语文‘三味’课堂研究”(立项号:B-b/2009/2/045)阶段成果之一。

第9篇:语文味教学法论文范文

关键词:课堂情境;知识性;趣味性;生动性

一堂好的语文课,往往会使人得到一种美的享受。教学中要使学生仿佛置身于语言王国的园林之中,或信步漫游,或曲径通幽,时而欣喜于语言奇葩的瑰丽,时而沉醉于深邃意境的悠远,在愉悦中探寻并获得沉甸甸的收获,甚至乐而忘返。这种优美的语文课堂情境的创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文教师自身良好的素质和生动活泼的授课方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情感,注重授课方式的知识性、趣味性和生动性。

一、注重课堂情境的创设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个新颖巧妙的导语,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授课中,教师可以利用一定的教学条件创设课堂情境。积极的课堂氛围,才符合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师生、同学之间的融洽和谐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从教育的角度看,良好的课堂气氛是一种具有感染力的、催人向上的教育情境,使学生受到感化和熏陶,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从教学的角度看,生动活泼的气氛,会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易于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更好地接受知识且记忆长久。

二、注重授课的知识性

俗话说:“你若想给人一碗水,你自己必须有一桶水。”的确,渊博的学识及良好的语文修养是语文教师必备的素质。在课堂上要想把一个问题讲解得深入浅出,教师自身需对此有深刻的理解和高屋建瓴的把握,并能旁征博引,娓娓道来,才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我在讲《诗经》时,讲到诗歌的赋、比、兴创作手法,先说明这是后人从《诗经》里概括出来的三种写作方法,然后引用朱熹《集传》中对赋、比、兴的概括:“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同时一一进行解释,分别从《诗经》里的诗中举出例证,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对这三个概念的理解也就更加透彻了。

语文课的学习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因此,语文课的讲授,不应只局限于课本内容,而应以教材为本,适当增加一些有关的语言和文学知识,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使之产生阅读课外书籍的动力。如在讲授诗词时,我适当选讲了诗词创造的一些常识,如格律、词牌、平仄和一些代表流派及作家,不少学生对此极有兴趣,课后他们又找来一些有关书籍阅读。

三、注重授课的趣味性

讲课和写文章一样须有张有弛,有起有伏,平铺直叙只会使学生感到单调乏味。中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要想让他们认真听讲,必须在内容的趣味性上下功夫,要不时在课堂上掀起一个个高潮,把学生松弛了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一次我评讲作文时看到学生有注意力分散的情况,就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宋代李观任江西清江县令时,值欧阳修母丧,为之写祭文只短短数句:“昔孟轲亚圣,母之教也。今有子若轲,虽死何憾。尚飨!”然后问这篇祭文好不好,同学们的注意力一下子都集中起来了,议论纷纷,最后得出结论:这篇祭文言简意赅。在此基础上,我针对同学们作文中存在的笔力分散、重点不突出的毛病,进行了概括分析,效果很好。

中学生往往形象思维能力较强而逻辑思维能力较差,记忆力较强而理解领悟能力较差,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注意扬长避短,把较抽象的道理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和例子加以阐述,使学生能准确理解迅速接受。如讲类比论证的方法时,如果单纯讲定义,那么学生没有形象的感知,就记不住,更谈不上在写作中加以运用了。我在讲述时,先给学生讲了“晏子使楚”的故事,生动有趣的故事,加深了学生对这一语法知识的理解。

四、注重教学方法的生动性

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不仅取决于授课时的语言情感,授课的知识性、趣味性,还取决于教学方法和课堂的教学气氛。因为每个人天性中都有喜新厌旧的一面,如果天天都是一副老面孔,每节课总是解题导入、阐述背景、归纳中心、总结写作特点等老一套,那么无论你的技巧如何娴熟,天长日久学生也会厌烦的,这就需要经常变化方式。如同一个高明的厨师在你吃腻了山珍海味之后,送上一盘可口的白菜豆腐,会使你胃口大开。我们可以运用纵横比较、设置悬念、旁敲侧击、讲述历史、展示图片、讲练结合等方法,开启学生的思路,增加课堂的生动性。

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告诉我:语文教学绝不可唯“应试”是从,使学生陷入各种机械的题海中。应严格遵循语文教育学科的规律,培养学生终身受用的语文素养,那么就会“无心插柳柳成荫”,成绩也会如水到渠成令人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