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公共服务科年中总结范文

公共服务科年中总结精选(九篇)

公共服务科年中总结

第1篇:公共服务科年中总结范文

关键词: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公平分享;总体评价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9-0191-04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命题以后,该领域的研究明显增多。但主要集中在教育、医疗、就业、社保等方面,对科技类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的均等化研究相对较少。

公共产品及服务的公平分享,涉及区域公平、城乡公平和人际公平等多个层次,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递进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发展。由于公平的发展阶段不同,其测度也会有所不同。本文运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区域、城乡、人际三个维度,对我国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公平分享程度进行全面客观总体评价,并基于评价结果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一、我国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公平分享现状的总体评价

对于区域公平的测度,本研究从公共科技投入、科技成果、科技的公共效益三个方面,以省域为对象单元,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定性分析我国省际之间的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评价指数和差异程度;对于城乡公平的测度,本文重点选取科普类公共产品作为代表,测度城乡之间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的分享差异;对于人际公平,本文重点选取财政科技拨款,运用基尼系数法进行测度。

(一)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分享的区域公平度评价

对省域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分享情况的评价分两步走:第一步,测算各省域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的总体评价指数;第二步,再测算各区域之间的变异系数,根据变异系数反映省际之间的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的不公平程度。

1.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代表性、简洁性、可操作性、可比性、系统性的原则,并考虑数据可得性,从投入、产出、效果、效益等4个方面,选取16个指标,并赋予每个指标同等权重,构建了一套系统的省际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评价指标体系。

具体指标体系见表1。

2.数据来源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6—2010)、《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6—2010)、《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06—2010)、《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2006—2010),直接或间接计算所得。

3.计算方法

(1)数据的标准化

本文采用相对标准评价法对各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即以所有评级对象该指标当年的最佳值为标准,将具有不同量纲的指标转变成无量纲的属性数据。由于本评价体系均选用正效用指标(指标值越大,其效用值越高),因此,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Aij为评价对象第i类第j项指标统计原始值,Aijmax为所有评价对象中该指标的最大值(最佳值),Pij为评价对象第i类第j项指标的标准化值。

(2)综合评价指标的测算

在对各评价指标标准化处理后,再用综合评价分析法,计算各年度各区域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综合评价得分。由于本文对16个指标赋予同等权重,因此,以100分制计算,每个三类指标和二类指标的权重均为6.25。

其中,C代表某一区域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综合评价得分值,n为构成评价指标体系的所有指标个数,m为评价指标体系第i个三级指标的指标个数,Pij为评价对象第i类第j项指标的标准化值,数值“6.25”是每个指标的权重。

根据具体计算所得分值,可以对各区域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的供给做出判断评估:分值越高,说明该区域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的供给水平越高;分数越低,则说明供给水平较低。

(3)差异程度的测算

本文以变异系数考察区域差异程度。变异系数越大,表示差异越大;变异系数越小,表示差异程度较小。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Vm表示差异系数,Ci表示某地区综合评价指数,C表示该项指标的各地区的平均值。

(4)计算结果及评价

根据上述指标体系,本文以2005—2009年数据为样本(原始数据从略),对各省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分享情况进行比较综合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测算省际之间的差异系数及变动情况。

运用相对比较评价法得出各省(市)的综合评价指数。具体见表2。

表2反映了我国省际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公平分享的整体情况。显然,北京和上海遥遥领先其他各省市。这从客观上反映了这两个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的供给现状。不妨以2009年各地综合评价指数为依据,将全国31省市的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的分享水平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北京、上海。这两个地区综合评价指数远远高于全国其他地区,说明其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的分享程度最高,属于我国发展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的示范区域。

第二层次:广东、天津、江苏、浙江、福建、辽宁、山东、陕西。这8个地区的综合评价指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广东、天津、江苏、浙江等3省1市得分均超过40,属于我国发展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的发达区域。

第三层次:黑龙江、湖北、重庆、湖南、吉林、安徽、四川、甘肃、河北、海南、江西、新疆、河南。该类省份综合评价指数均超过20,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属于我国发展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的欠发达区域。

第四层次:宁夏、广西、山西、青海、内蒙古、云南、贵州、。该类省份综合评价指数均低于20,属于我国发展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的落后区域。

上述综合评价指数反映的是各省(市、区)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的发展水平。为客观描述省际差异,即不公平度,下面以各地区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的综合评价指数为基础,运用变异系数法,测算出各地区之间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的差异指数,即各省市之间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的不公平分享程度。具体见表3。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三点结论:(1)我国各地区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的分享程度存在较大差距,2005—2009年差异系数均接近或超过0.5,呈高位震荡态势。(2)2006年召开全国科技大会以来,各地区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水平都有所提升,但是区域之间的差距并没有缩小,甚至有扩大的趋势。这说明在分享科技发展的成果时,落后地区存在劣势。(3)2008年金融危机后,各地区进一步加大了对科技发展的重视程度和力度,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也更加完善,可能有利于各地区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的均等化。

(二) 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分享的城乡公平度评价

科普是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重点选取科普作为评价内容,分析我国城乡之间的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的公平分享程度。

近年来,我国科普事业保持着稳定的增长态势。科普人员和经费持续增加,一批新建的科普场馆正式开放,各类科普作品大量涌现,以科技活动周为代表的群众性科普活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但是,我国城乡之间的科普事业发展存在明显的差异,一定程度上说明城乡之间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的分享存在很大的不公平。

1.城乡人均科普经费补助差距较大

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每万人的科普经费补助为0.73元,是农村居民每万人科普经费补助的1.97倍。我国农村科普投入严重不足,远远落后于实际需求。经费的严重不足,导致许多乡镇的科技基本公共服务无法开展,使得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享受的基本科技公共服务存在巨大的差距。

2.城乡科普组织存在较大差距

一是农村人均科普工作人力资源数量远远落后于城镇。《中国科普统计》(2010)表明,2009年全国每万农村人口拥有科普人员数只为城镇每万人口中拥有科普人员18.40人的一半。二是我国农村地区的科普体系不健全,科普机构职能弱化,不能满足当前新形势下农村居民对科技服务的多元化需求。三是网络使用普及差距较大。

3.城乡科普场所建设差异较大

2009年,在村科普活动场所覆盖面上,平均83.5%的行政村建立了科普活动场所,还有13.5%的村没有建立科普活动场所,农村科普活动场所同时面临着科普活动场所的专用设施少、人均科普活动场所面积有限、科普器材短缺以及建设资金不足等问题。

(三) 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分享的人际公平度评价

人际公平是公共服务的公平分享的最高层次公平。本文借鉴测度收入分配公平的基尼系数法,基于选取2005—2009年我国各地区人均财政科技拨款的数据,对我国人际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公平分享现状进行测算。

1.基尼系数及其测算

基尼系数常用来表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财富分配状况。基尼系数的测算方法有很多种,本文采取张建华(2006)提出的简便易用的公式:假定一定数量的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顺序排队,分为人数相等的n组,从第1组到第i组人口累计收入占全部人口总收入的比重为Wi,则

该公式是利用定积分的定义将对洛伦茨曲线的积分(面积B)分成n个等高梯形的面积之和而推出。

2.数据选择与分组

为便于分组与计算,本文在31个省市中,选择人均财政科技拨款的前30个省份,按照由高到底排列,将其分为5个组,运用上述公式,进行测算。

3.计算结果及讨论

测算结果如表4:

尽管上述基尼系数的测算不能全面地反映我国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的人际之间的公平分享程度,但从一定程度上也能折射总体情况。从表4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分享的人际公平程度明显偏低,2006年以来,这种情况不但没有好转,甚至出现了更大的不公平。这种情况值得我们重视和关注。当然,财政科技拨款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是直接相关联的。

二、促进我国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公平分享的政策思考

(一) 提高政府和民众的公共科技产品的公平分享意识

应进一步加强和深化各级政府、公众对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理应被公平分享的理念和意识。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是社会的共同财富,是民众的共同财产,只有被民众公平分享,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才能实现其应有的价值,才能使民众的科学素养整体得到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才能增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目标才能实现。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应向民众开放、应被民众公共分享的理念不仅要成为政府部门的共识,而且应成为科技创新主体、社会民众的共识。

(二)提高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的公平供给能力

应以增加资源为前提,夯实公平分享基础。一是增加可供分享的公共科技资源。建立和完善以政府财政科技供给为主导的多元化科技供给机制,增加公共科技资源存量,促使科技资源开发向交互式的网络化模式发展,形成稳定的公共科技产品与服务供给渠道。二是扩大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覆盖的范围。公共科技资源与成果的影响范围越大,分享的社会效益越大。要通过政策的引导,整合各方面资源,推进前沿性、适用性科技特别是关乎民生的科技发展,加大基础性和先进性公共科技产品的供给力度,拓展公共科技产品与服务分享的受益面。三是提升分享主体的科技创新素质。应建立针对不同主体的教育培训工程和科普计划,加强人力资源的培育,着力提升大众科学文化素质。

(三)创新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的管理模式

应积极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和教训,创新管理模式。政府要在宏观层面以及产业层面发挥作用,如完善相关政策,进行科学规划,对基础性科技产品分享进行管理,对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共性技术提供服务等。应保证公共科技资源不被滥用和非法使用,激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科技服务等。政府对公共科技产品与服务分享进行管理的手段既可以是市场化的形式也可以是行政方式,需要根据不同形式的科技服务需要进行选择,不断改善管理方式,提高科技资源与成果共享效率。

(四)建立完善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公平分享的监督考核机制

建立健全科技服务目标责任制度,完善监督机制,提升科技管理与服务效率。加强对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公平分享的监督主体建设和监督机制建设,政府科技管理部门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对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的开放共享和公平分享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和定期检查,并督促整改。科技行政部门要加强第三评价机构的规范管理,树立社会机构的评价权威,赋予第三方评价机构及相关人员以必要的职权,如在信息查询、资料获取、独立取证等方面给予一些特定的权利。

参考文献:

[1] 陈晓芳.广东省科技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0.

[2] 陈云菲.我国基本科技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D].杭州:浙江财经学院,2010.

第2篇:公共服务科年中总结范文

[关键词]河南省;农村公共服务;绩效评价;政府职能;满意度

[作者简介]郝宏杰,郑州轻工业学院政法学院讲师,硕士,河南郑州450002

[中图分类号]F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8-0097-04

农村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通过提高农业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科学发展,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教育、科学、文化、体育、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公共需求的机制,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和生活水平,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村和谐社会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近年来,河南省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然而,与河南省经济发展水平相比,河南省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仍存在供给总量不足、供给结构不太合理、供给效率较低等问题。导致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不合理,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仅仅“对上负责”,很少考虑农民的需求偏好。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体系,通过对农村公共服务的科学评价来建立竞争和激励机制,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和效率。

一、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的内涵和原则

(一)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的内涵。“绩效”也称“业绩”、“成绩”、“效果”等,指的是个人或组织开展的活动所取得的成就或产生的积极效果。公共服务绩效评价就是为了向公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公共服务评价机构运用科学、客观的方法、标准和程序,对公共服务的绩效信息(如公众满意度)进行收集、整理、归纳、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公共服务组织的工作进行整体的尽可能准确的评价过程。

(二)农村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的原则。根据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的内涵,在实践上要构建公共服务的绩效评价体系,必须遵循以下六个原则。一是以公众为中心。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公共服务供给的对象也是公众,所以农村公共服务的绩效评价必须以公众即农民为中心,将农民作为建立评价体系、设计评价指标和结果应用的出发点,从而为农民提供满意的公共服务。二是以结果为导向,投入与产出并重。农村公共服务有20多个行业,每一个行业的供给模式和内部管理过程各不相同,如果农村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侧重公共服务供给过程的评估,不仅会盲目干预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过程,还会带来高额的评估成本,所以建立农村公共服务评价体系最理想的模式是结果导向型,即根据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结果来判断政府公共服务的绩效。投入与产出并重原则是指农村公共服务评价在注重公共服务结果的同时,也要考虑其投入的多少,并考察其自身具备的能力,考核其投入和产出、能力和效果是否平衡。三是整体评价。以结果为导向的评价原则要求具体评价的对象是整个公共服务供给的单位或组织,而不是单位领导或具体员工。一方面,如果外部单位来对所有单位领导和员工进行内部评价,就需要高额的评价成本,如果由单位自身来对员工评价,则评价结果很难置信;另一方面,对领导和员工的评价指标难以直接体现公共服务的质量,同时对某一领导和员工的惩罚和奖励很难促进整个组织公共服务质量的提高。四是系统全面评价。由于公共服务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特征,如果激励和惩罚措施不到位,每个供给者都会有懈怠的动机,所以每一种农村公共服务行业都必须实施评价,同时对所有农村公共服务行业的评价结果还必须有可比性和竞争性,在此基础上建立激励和惩罚措施。因此农村公共服务的评价需要建立专门的、独立的机构负责对当地的所有农村公共服务行业进行评价。五是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是通过选择一系列的数量指标,按照统一的计算方法和标准,对评价对象作出客观判断;定性分析是评价者运用自身的经验、知识,参照有关标准,对评价对象作出主观判断。单纯用定量分析或定性分析进行公共支出行为的绩效评价,都会影响评价结果的公平、公正性。如某些直接经济效益不明显但社会效应比较明显的,仅仅用定量分析则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真实情况。为此,在构建农村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体系时,一定要坚持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有机结合。六是客观公正评价,设置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农村公共服务评价能否准确描述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现状,是否对农民公共服务需求作出准确、迅速和及时的反应,关键是公共服务评价指标是否客观、公正和科学。因此必须建立能够反映每个公共服务行业投入和结果的核心指标来形成指标体系,才能保证公共服务评价结果的效力和可信度。

二、传统农村公共服务评价体系的弊端

长期以来,由于计划经济、农业社会和封闭社会的影响,我国农村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管制型的行政管理体制。在这种模式下,政府以管理者和统治者的身份,通过自上而下的命令和服从关系,对农民进行约束和控制,以实现政府自身所制定的管理目标。由于农村第三部门的发展缓慢,当前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河南省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主要还是政府和相关事业单位,且事业单位也归上级政府部门领导,所以当前河南省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体制实际上也是白上而下的管制型行政管理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公共服务供给的考核也主要立足于对政府自身的制度、运作和人员方面的考核,是一种上级领导对下级领导、重过程轻结果、法制化和制度化程度低、“运动式”、“评比式”的考核机制。这种考核既无法对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进行客观测评,也难以从提升公共服务满意度方面来改善公众与政府的关系,存在很多弊端。

(一)政府回应性差。农民缺乏话语权。当前在政府自上而下的评价体系中,政府对公共服务的评价是对政府内部工作的考核,政府首先考虑的是政府及公务员自身的利益,而非农民的公共服务需要。下级政府和单位为了得到上级政府的认可,往往是对上负责,而非对农民负责,上级政府和上级领导的需求总处于政府价值序列选择的前端,农民无法对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决策构成制约,最终导致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回应性差,无法满足农民需求。一方面,政府在公共服务评价中不会主动了解农民需求的信息,仅靠自己的判断作出公共服务的供给行为,农民的公共服务需求往往无法传达到政府层面,使得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脱离农民的需求,而政府对上负责的评价体制使得政府也不关心公共服务的供给效果。另一方面,即使农民通过各种途径把公共服务需求传递给政府,政府也不会对

农民需求进行回应,政府对上负责的评价体制使得政府没有回应农民需求的动力和机制。

(二)政府管评合一,缺乏社会公众参与。在当前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和评价体制中,公共服务的供给者和需求者的关系不对等,政府是公共服务的供给者,也是唯一的评价者,政府高高在上,它拥有强制权和垄断权,而需求者地位卑微,自始至终处于供给者的控制和约束之下。在这种体制下,在多数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和生产领域,宏观与微观,管理和评价、监督等都是由政府来负责,导致公共服务的供给缺乏有效的评价、监督和约束机制。一方面,这种体制导致政府职能越位、错位现象严重,在GDP政绩观引导下,政府将管理的重点放在微观经济管理上,而对政绩不明显的公共服务领域特别是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和社会保障等社会性公共服务投入严重不足。另一方面,管评合一的政府往往对社会的信息是封闭的,在公民知情权缺乏有效保障的情况下,公民、媒体和学者等很难对政府形成有效的监督。缺乏有效评价和监督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必然会导致公共服务投入不足、公共供给效率低下、公共服务供给结构失衡等一系列问题。

(三)评价指标不合理,政府公共服务职能难以实现。在管制型政府的评价体系中,对政府和事业单位的评价主要以定性为主,定量的指标很少,而这些定量的指标也主要涉及单位内部人事、财务、管理等方面,指标设计重过程、轻结果,重形式、轻内容,重政府自身利益、轻社会公众利益,具有很大的自利性、随意性和盲目性,缺乏科学的、统一的、定量的评价指标。一方面,评价指标不合理导致政府和事业单位为了追求政绩和自身利益,不顾现实条件和环境,不惜一切代价增加财政投入,扩大机构规模,而忽视公共服务供给的成本一收益分析,导致一些耗资巨大而社会效益较小的政绩工程越来越多,国家公共财政资源浪费严重,同时农民急需的公共服务无法得到满足。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结果的有效评价,导致政府不了解农村公共服务的真实供给水平,特别是每个农民真正能够消费到的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导致农村人均公共服务的水平较低,城乡公共服务的差距也在不断拉大,政府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职能很难实现。

三、建立新型河南省农村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体系

根据河南省农村公共服务传统考核体系存在的弊端,结合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的内涵和原则,以农村行政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为契机,本文为创新河南省农村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体系提出以下建议。

(一)成立独立的农村公共服务评价机构――农村公共服务评价委员会(简称“农村公共委”)。首先,农村公共委的职能。以结果为导向进行公共服务评价,应建立一种政府、农民和社会(媒体和研究人员)组成的三元评价机制。这就需要成立单独的公共服务评价组织机构,建议单独成立一个农村公共服务评价委员会负责河南省各级农村公共服务的绩效评价工作。农村公共委的农村公共服务评价体制见图1。农村公共委由省政府直接领导,在各市、县、乡镇建立相应的分支机构,分支机构采取垂直管理的方式,不受当地政府制约;各级农村公共委以行业形式对所在地农村公共服务行业进行全面、系统的绩效评价,每个农村公共服务行业又落实到具体的政府部门,政府部门再负责对所属公共服务机构进行绩效考核;农村公共委的绩效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并反馈给当地的党委组织部门、政府人事、财政等部门,作为所评价的政府部门、公共服务机构领导晋升、单位总绩效工资发放的重要依据。其次,农村公共委人员构成。农村公共委人员由专职公务员和兼职人员组成。专职公务员负责公共委日常工作;兼职人员主要由公共管理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媒体代表和农民代表构成,专家学者主要参与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和完善工作,媒体代表负责各项信息的社会公开和传播,农民代表负责传达农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和评价等信息。农村公共委负责人、专家学者代表、媒体代表、农民代表共同组成绩效评价委员会,负责农村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的组织领导工作。最后,农村公共委建设规划。农村公共委的设立和健全是一项长期工作,在近期应首先设立省级农村公共委,并在一些市、县、乡镇开展试点。在设立初期,农村公共委主要负责对公共教育、公共医疗卫生、公共文化、社会保障等社会性公共服务的评价工作。到2020年左右,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在全省范围内设立农村公共委分支机构,并逐步把其评价的公共服务领域扩展到经济类和行政类公共服务,到时农村公共委将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和农村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使用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法和评价指标。首先,评价方法。河南省农村公共服务的评价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农村公共服务总绩效指数,是农村公共委对该地区农村公共服务发展总水平的评价;二是农村公共服务分行业的绩效指数,用来评价各行业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绩效。计算方法如下:

农村公共服务总绩效指数=农村公共服务总投入度×30%+农村公共服务总职能履行度×30%+农民总满意度x40%:

农村公共服务行业绩效指数=(农村公共服务行业职能履行度×50%+行业农民满意度×50%)/农村公共服务行业投入度。

其次,评价指标。为实现结果为导向,投入和产出并重的农村公共服务评价效果,农村公共服务的评价指标应该包括三部分:一是反映农村公共服务投入的指标;二是反映农村公共服务职能履行情况的指标;三是农民满意度指标,农民满意度也是农村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的核心指标。

农村公共服务投入度,指政府为推动和保障公共服务的发展,调动各类资源,对公共服务部门给予支持的措施和力度,可以用政府财政投入来反映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度,即:

农村公共服务行业投入度=本年度财政对该行业的投入/上年度财政对该行业的投入;

农村公共服务总投入度=本年度财政对所有公共服务行业的投入/上年度财政对所有公共服务行业的投入。

农村公共服务职能履行度,指农村公共服务机构职能的完成程度。农村公共服务职能履行度的计算:首先要明确各行业的公共服务职能;其次在明确职能的基础上,挑选最能体现该项公共服务职能的几个核心指标,用本年度这些核心指标完成比例的加权和反映本年度该行业公共服务的职能履行度;最后所有行业职能履行度加权和为该地区农村公共服务的总职能履行度。

农民满意度,指农民在获得、消费农村公共服务时,需求得以满足的程度,是农民对农村公共服务最直接、最真实的评价。农民满意度的获得首先要设计农民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对某地区农民进行实地调查获得一手资料,通过统计学方法对这些一手资料量化分析,最后获得该地区农村公共服务行业农民满意度和总满意度。

第3篇:公共服务科年中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税收筹划

一、引言

财政公共性作为财政的基本属性,凸显了政府的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职能,表现为政府实现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稳定、提供社会公众所不愿提供、无力提供或不能有效提供的公共产品的活动的相应财政支出,要求政府政策考虑国民利益,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我国“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正是强调了加强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建设的重要性,客观上要求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有更大的作为;与此同时“大部制”的实行彰显了政府机构精简的决心,追求政府规模的控制。政府规模怎样影响财政公共性?怎样更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本文尝试通过对20年统计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二、文献综述

国内学者对财政公共性的研究较早,也较深入,近年来,随着建设“服务型政府”和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目标的提出,财政公共性的研究再次成为理论热点。李一花(2000)[1]通过对财政阶级性与公共性的分析认为,应在承认财政是两者对立统一的基础上,淡化财政的阶级性,强调财政的公共性,并指出应解决好财政支出的“缺/越位”问题,以有利于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建立。崔潮(2009)[2]在分析了财政公共性公共指向、时空依赖、整体性下的层次性等特征的基础上,指出财政支出“越/缺位”现象是财政公共性不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表现,主张推进财政公共性与市场经济有效结合。张映芹(2009)[3]指出财政公共性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与国民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指数,促进中国公民社会的建立。主张完善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认为全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就是财政公共性的基本价值理念.

对于政府规模的数量方面衡量指标的选取,国内学者的大多意见统一,王波(2009)[4]认为有政府财政开支占GDP比重、行政机构数量和公务人员占总人口或就业人口比重三个基本指标,认为在市场经济下,不能盲目提倡小政府,应找到使市场与政府作用得到最大发挥的平衡点。吕炜,单双(2009)[5]则构建了人员规模和资金规模两种新指标,运用1997-2006年21个代表省市数据运用CLS计量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政府规模与公共服务水平正相关的结论。

目前对于政府规模对财政公共性的实现及变动的影响的分析较少,本文想以全国各级政府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实证分析,希望得到有效结论。

三、模型构建

由于财政公共性概念的抽象性,目前并无一致认可的衡量指标,考虑到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是财政公共性的实际表现,而前者的获得又是通过财政支出中相应项目形成,因而本文采用将每年政府(各级政府,包括中央和地方在内)财政支出中用于国防、科教文卫、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出加总作为一个指标来衡量公共支出水平,用公共服务支出表示,该统计指标取自《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家财政主要支出项目中社会文教费(具体包括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教育费附加支出,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和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国防费和行政管理费这三个指标值的总和。同时考虑为避免价格因素对数据造成不必要扰动,把以1978年价格为基期水平,对其余年份进行平减后的数据作为模型数据;对于政府规模,在数量指标的衡量上可以采用行政机构数量、政府就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口比重和政府财政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等标准。本文采用政府(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加总)消费支出占当年GDP的比例衡量,并免于受价格水平影响,用消费支出/GDP表示。其中政府消费支出这一统计指标取自《中国统计年鉴》,是指政府部门为全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消费支出和免费或以较低的价格向居民住户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净支出,前者等于政府服务的产出价值减去政府单位所获得的经营收入的价值,后者等于政府部门免费或以较低价格向居民住户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市场价值减去向住户收取的价值。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7》《中国统计年鉴2006》收集整理,由于文中公共服务支出这一统计指标是新构建的,现有数据资料不能提供相适应的价格指数,暂使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代替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利用20年全国时间序列数据运用OLS法进行回归分析。实证分析得到公共服务支出与政府消费占GDP比重成正比,表明财政公共性水平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当期政府规模。同时我们注意到,该模型不能用政府消费支出占GDP比重解释公共服务支出的全部变动,这说明不能一味靠增加政府消费、扩大政府规模来提高财政的公共性水平,这就为当前的政府机构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建议可以阐述为以下几点:

1.加大对目前财政支出“缺位”领域的公共服务支出。所谓“缺位”,是指按照财政公共性的要求,应该但尚未发挥应有作用的财政支出项目。虽然自1990年以来我国财政支出以平均每年约为17%的速度增长,但基础性科研、基础教育,社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投资比重仍不足,这就要求政府在这些公共服务领域扩大消费规模,以实现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合理,同时也将提高财政的公共性水平,有助于关注民生的“服务型政府”的建立。

2.逐步消灭财政支出的“越位”现象。与“缺位”相反,在某些领域财政支出干预市场起到了负面作用,即对竞争性领域有较多参与,政企不分的现象仍然存在,对于这些领域,财政支出应有所限制,以免干扰我国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职能的顺利实现。

3.政府机构改革“精简”的基础上更要“增效”。诚然冗员的机构导致行政管理费的无谓扩张,造成资金使用的低效率。“大部制”的改革自实行以来,已取得很好的反响,但改革仅停留在精简机构、裁撤人员上远远不够,盲目追求政府规模的减小更不可取。由以上模型分析我们得知,财政公共性水平的提高有赖于政府规模,盲目“减员”不但不能“增效”,反而会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背道而驰。所以明智的政府机构改革需要在把人员编制控制在合理水平的基础上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4.合理利用政策滞后效应,提高财政支出资金利用效率。单纯根据目前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而忽略以往政策的滞后影响制定的政策,可能会在政策实际执行中产生偏差,达不到预期效果或者“过犹不及”。通过对政策滞后效应的研究,掌握其规律,更恰当的安排财政支出,不但可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还能实现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这对于“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和财政支出的绩效提升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一花.试析财政的公共性和阶级性[J].东南学术,2002(2).

[2]崔潮.论财政的公共性及其演进[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9(5).

[3]张映芹。民生本位时代的财政公共性——基于公共福利价值目标视角的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第4篇:公共服务科年中总结范文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理论研究;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4-0136-02

当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都在不同程度地关注“公共文化服务”,有关学者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有意义的实践和探讨,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然而,由于公共文化服务是一个重大而崭新的课题,公共文化服务问题在我们国家特殊的历史语境中,既是一个迫切的现实问题,更是一个复杂的理论问题。

一、当前存在的问题

国内学术界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理论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当前的公共文化服务理论构建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地方性的个案研究较多,系统性的宏观理论研究较少

在中央的号召以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有关学者针对本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取得的经验或出现的问题对公共文化服务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王京生以深圳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实践为依据,指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公民的文化权利,主要内容是满足公民文化权利多层次的要求[1]。蒯大申在上海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公共文化服务的构建需要正确认识的指导和整个制度的支撑[2]。此外,在专家学者的探讨基础上,一些关于公共文化的研讨会相继展开,一些总结地方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经验的研究论集也纷纷出版,如李景源、张晓明主编的《浙江经验与中国发展:文化卷》,主要介绍浙江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实践和经验[3]。

从以上研究成果来看,目前国内公共文化服务的理论研究还处于地域性的经验总结阶段,并没有形成整体性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公共文化服务的系统理论。现阶段,虽然也出现过一些关于公共文化服务的综述性的研究,然而,在学术界出现的一些研究成果多是对某一地区或某一领域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情况介绍或经验总结,或是针对某地区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实践中出现的具体问题的反思。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地方性的个案研究较多,系统性的宏观理论研究较少现象,一方面是因为公共文化服务的研究在我国刚刚起步,研究者没有现成的适合本国本地区的本土理论基础,只能在实践中摸索;另一方面,国内缺乏专业的公共文化研究人员,目前国内相关公共文化服务的理论研究者多来自于文化理论学者、公共管理学者以及各政府部门和文化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受其学科和原来研究背景的限制,对公共文化服务理论的全盘把握能力较弱。因此,目前在公共文化服务理论的研究领域,还缺少站在系统性高度的公共文化服务理论研究的文章,没有出现适合中国国情的、可供政府实施的可操作方案。

(二)国内公共文化服务理论的研究水平明显落后于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实践

虽然国内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公共文化财政总体投入规模不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存在结构上的缺陷、现行财政体制的调解机制和转移支付能力较差等,但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近年来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实践仍然发展较快。

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实践相对应,在理论研究领域,相关学者对公共文化的研究仍处于依托实践的经验式的总结和问题反思阶段。如徐轶尊的《北京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战略与首都文化品味》一文在考察了北京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之后,提出发展北京公共文化服务的三大建议[4];陈坚良在《和谐社会视野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一文中关注到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问题[5]。

公共文化服务是一项理论与实践并进的研究课题,但目前的发展程度来看,国内公共文化服务的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的发展,大多理论研究是对实践中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没有真正起到理论的宏观指导和事先预见作用。

(三)西方成熟文化理论与中国公共文化建设实践的初级阶段存在某种程度的不对称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政府开始加大对文化艺术的扶持力度,支持文化参与的机制蔚然成风,相关研究文化的理论纷纷出现,在半个世纪的发展中经历了一个马鞍形的变化。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为其创立和兴盛期,这一时期,新兴的文化理论备受青睐,成为西方社会政治分析的主要方法之一。进入70年代以后,它遭到了来自不同方向的攻讦和批判,人们指责它保守、僵化,低估了社会结构和权力结构的作用,不具有解释力和预见性等等。在这些批判声中,许多学者放弃了文化研究,文化理论几近被废弃。进入80年代,文化研究出现新的转机。进入90年代又进一步繁荣起来。发展到今天,西方的公共文化已经初步完成建设过程,进入管理阶段。

然而,中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从实践到理论研究都是刚刚起步,各方面发展还很不完善,加之中国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之下,有着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所以,这些相对成熟的文化理论是不能直接拿来指导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实践的。如果不从国内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具体情况出发,盲目将这些较为成熟的理论套用到实际建设中,不仅会出现一些“小脚套大鞋”的难以解决的问题,甚至会将中国的公共文化建设引入歧途。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

针对当前中国公共文化服务理论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在今后的研究中,要着重从两个方面入手:本土化研究,系统性研究。

(一)本土化研究

对公共文化服务理论的研究,国外学者涉及的时间比较早,成果比较丰富。中国学者在进入21世纪之后才逐渐关注该问题,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研究尚处于对西方公共文化相关理论的翻译和介绍性研究的阶段,还没有形成适合本国实践发展的理论体系。

虽然国外较成熟的公共文化服务理论对中国公共文化研究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但是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我们不能生搬硬套。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应该从中国社会的价值纬度、中国的社会制度和中国国民的行为方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研究,要立足于中国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实践,加大本土化研究的力度,寻求适合中国公共文化建设实践的指导理论。

(二)系统性研究

公共文化服务理论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理论,牵涉诸如文化管理、公共经济学、文化哲学、文化政策学、文化社会学、政府结构功能转型等理论。因此,在具体研究的过程中,需要研究者具有宏观把握的视角,做跨学科、宽范围的研究。同时,还需要微观的具体分析为基础,从公共文化服务理论自身学科内部各环节及其联系着手,分析公共文化服务理论的每一个细节,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总之,对公共文化服务理论的建构不仅要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理论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系统联系,而且要加强其自身学科内部的系统性研究,将公共文化理论的建构与整个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联系在一起,将微观的详细分析与宏观的大视角相结合,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理论体系。

三、结语

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初期出现一些问题是在所难免的,但也是值得相关学者在以后的研究中加以注意的。面对这些问题,在今后的研究中,相关公共文化服务的理论研究者应进一步综合各学科理论成果,整合理论界和实务界的资源,推动理论结合现实,更加注重本土化研究和系统性研究,不断创造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理论体系,最终走出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实践之路。

参考文献:

[1]李景源,陈威.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01-108.

[2]叶辛,蒯大申.上海文化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40.

[3]李景源,张晓明.浙江经验与中国发展:文化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第5篇:公共服务科年中总结范文

一、总体目标、工作思路及基本原则

(一)总体目标。深化集成电路设计、数字新媒体、软件、信息安全等国家现代服务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围绕生产业、新兴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等重点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形成一批现代服务业行业标准规范;培育一批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企业;开发一批现代服务科技产品和知名服务品牌,形成现代服务业产品链;建设一批现代服务业综合研究机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现代服务业技术平台,形成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实施一批现代服务科技示范工程,创新商业模式,构建现代服务业应用示范体系;打造一批现代服务业产业发展聚集区,带动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依托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促进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

力争到2014年,完成科技示范工程5-8个,建成现代服务技术平台10-15个,建成现代服务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45家以上,培育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140家以上;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4500亿元以上,年均增速13%以上,生产业、新兴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超过43%;服务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基本建成全国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区、国际国内高端服务业转移的重要承载地和辐射西部、面向全国、世界一流的西部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

(二)工作思路。围绕加快建设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世界生态田园城市,以国家现代服务业产业化基地为基础,以服务业态和服务模式创新为核心,以技术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为关键,以环境营造和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完善现代服务业技术支撑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和产业支撑体系,改造提升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服务业,推动发展科技服务业,加速建设全球知名的研发设计基地,推动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进程,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三次产业追赶型跨越式发展。

(三)基本原则。

1.科技引领,创新发展。以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基础,把商业模式创新、服务流程创新与科技创新有机结合,推动技术的系统集成和综合应用,变区域科技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

2.高端带动,聚集发展。选择重点产业实施现代服务业示范工程,建设高端服务聚集区和特色园区,引导生产业企业和创新型服务业企业聚集发展。

3.市场牵引,开放促进。利用现代服务业国际转移的机会,主动承接较高层次国际外包业务,积极参与高端服务业分工,积累自主创新能力,寻求现代服务业的技术和产业突破,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企业。

4.集成资源,协同推进。推动“官、产、学、研、用”结合、科技与产业部门协同,加强部、省、市和区(市)县联动,集中政策、人才、技术和资金资源,营造有利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环境。

二、试点内容

(一)重点领域。

1.生产业。

(1)软件及信息服务业。支持信息技术咨询、数据处理和运营、设计与开发服务等高端信息服务,鼓励信息安全、数字新媒体、物联网、云计算、电子商务等特色产业技术创新;抢抓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机遇,积极推动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探索新技术条件下的服务和运营模式创新;加快推进天府软件园、科技园、天府新谷、西部智谷、都江堰软件产业园、东区音乐公园、物联网产业园等软件服务业产业园区建设,强化产业载体和公共技术配套;加强软件服务化应用技术研究,构建开发系统服务外包平台,提高服务外包的技术支撑能力;加强区域互联网数据中心、数据存储与灾备中心、高性能计算中心、云计算中心等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2)服务外包业。加强软件服务化应用技术研究,构建开发系统服务外包平台,提高服务外包的技术支撑能力;加强天府软件园等专业园区的国际化软件业务承接能力建设,重点发展软件开发、通信研发、游戏动漫、数据中心等;支持服务外包骨干企业建设共享服务中心、研发中心,提升服务外包企业的支付能力和水平;加大政府和企业业务外包管理支撑系统软件研发与应用力度,促进能源、交通等领域实时数据库、智能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研发和业务服务外包。

(3)总部经济服务业。扶持新型服务方式、新兴业态和先进商业模式,构建完善企业知识型服务产业链;促进企业总部与区域金融保险等服务资源的融合共享,创新贸易和金融服务配套发展模式;加强工程总包和系统成套技术的研发,促进企业向综合化转型;加强产品服务生命周期关键技术研发,搭建重点产业零配件协同服务平台,完善企业服务价值链及零配件协同体系。

2.新兴服务业。

(1)推动科技与文化创新融合。依托东村,建立文化科技企业孵化器,引进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在国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文化科技企业。实施文化科技创新计划,支持一批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的重大创新项目,建设一批科技支撑文化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一批文化科技创新示范基地、产学研战略联盟和技术研发平台。

(2)创新社会化公共服务模式。加强城乡社区协同医疗服务平台建设,创新第三方医疗与健康服务模式,建立健全个人健康保健一体化社会查询系统;构建开放式教育、就业服务、社保以及公交、气象等日常信息查询公共服务平台。

(3)支持新兴服务业创新发展。支持物联网、云计算等智慧城市相关技术创新和示范应用;支持节能环保技术研究和应用,加强网络身份识别技术研究,大力发展基于新技术的新兴服务业态。

3.科技服务业。

(1)研发设计服务业。支持工业设计产业发展,鼓励研发服务外包、合同研发组织等新业态发展;面向重点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关键共性技术需求,开展共享技术研发服务;培育一批综合性检测服务机构,推动检测服务市场化;支持基础软件、嵌入式软件、行业应用软件等软件设计与开发。

(2)科技金融服务业。完善科技保险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开展知识产权责任、技术交易、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等险种的补助试点,引导保险机构做大融资性保险业务规模;加强科技金融风险评估,防范和化解科技金融风险,探索完善有利于科技银行业务发展的考核激励制度和风险管控机制。

(3)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业。以技术转移(集团)公司为载体,完善技术转移服务功能;加强知识产权评估交易体系建设,活跃技术、知识产权等要素市场;培育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多样化、服务领域专业化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孵化服务体系。

(二)重点任务。

1.面向现代服务业共性需求,建设一批基础共享平台。

(1)云计算平台。支持建设商业化云计算平台,为政务应用和商业化运营提供按需分配、动态扩展、按量计费的计算服务,建成国内领先、中西部地区最大的云计算基地。以通信运营商和第三方互联网数据中心为依托,建设数据灾备、信息安全、电话呼叫基地和通信交换、信息处理核心枢纽,推进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三网融合为代表的前沿信息技术在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应用。

(2)专业数据信息服务平台。运用第三代搜索引擎技术,对互联网中各种繁杂的信息和资讯进行检索、挖掘、整合和处理,并最终形成有价值的信息产品,为专业领域提供更有价值、更精简、更智能的数据和信息服务。

(3)服务外包行业在线培训公共平台。通过实时展现服务外包产业国际国内信息资讯,为从业人员提供在线产业资讯、就业方向引导、国际及名校开放课程等服务;通过实名注册及基于诚信档案基础的问卷调研、学习过程管理和评估,为政府决策提供数据信息。

(4)物联网信息安全中心平台。推进微功耗低成本安全电子标签、传感器专用安全芯片、MEMS(微机电系统)安全技术、无线及光纤传感网络安全技术、数据智能处理安全技术和安全中间件等产品研发,形成全国物联网信息安全产品生产中心。开展物联网信息安全需求分析、安全策略制定、安全技术架构设计,提供安全咨询、产品和系统安全测评、数据恢复、安全加固、应急响应、人员培训以及信息安全运行管理服务。

(5)科技应用创新服务平台。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向社会开放科技资源,完善资源供需双向补贴机制,提高科技资源使用效率。加强与部级和发达地区科技资源平台衔接,把科技应用创新服务平台建成国家科技条件平台体系的重要支撑点。

2.面向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平台。

(1)第三方服务平台。支持制造业服务、金融后台服务、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建立区域运营中心、结算中心、呼叫中心及研发中心,鼓励关联行业第三方服务平合重组,开展资源共享和产业链协同,逐步实现从“信息服务”到“资源服务”,再到“业务协作”的跨越发展,打造一批国内外知名的第三方服务平台及产业集群。

(2)新一代通信技术及增值服务共性平台。依托高速移动通信研究、试验与示范应用基地,支撑3G企业移动通信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为企业提供EDA(电子设计自动化)开发工具、试验验证、安全测评、游戏开发等公共服务。

(3)区域协同医疗服务共性平台。以医疗卫生机构为主体,集成共性技术及医疗卫生服务关键技术,支撑各医疗机构共享信息资源,协同开展医疗卫生服务、人才培养、医院管理、临床应用科研,创新医疗服务流程,构建新型现代医疗协作服务模式和医疗信息服务产业。

(4)工业设计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培育创意设计、材料工艺、模具设计制造产业,搭建快速设计验证、逆向工程、用户体验等实验室,为工业设计全过程提供资源保障,为“制造”向“创造”跃升提供技术支撑。

(5)数字游戏动漫开发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构建游戏动漫引擎、游戏测试、游戏动漫开发制作、影视工具资源库等关键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整合行业资源,建设数字游戏产品运营平台,拓宽中小企业产品推广运营渠道;完善数字动漫产业链,促进产业分工,优化产业结构。

3.组织实施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打造现代服务业科技产品链。开展产业链协同与现代物流、国际贸易和金融服务以及工程总包、设备成套、零配件配套、产品应用服务、制造资源协作等生产技术研究,加大无线移动、射频识别、智能终端等技术研发,解决现代服务业技术改造和经营模式更新中的共性问题。大力突破供应链管理、现代物流过程优化与监控、裸眼3D显示、虚拟现实、RFID(无线射频识别)芯片设计及组网技术等关键技术,大力发展协同医疗、健康和文化等民生服务技术。

4.建设现代服务业功能区,推进现代服务业聚集发展。

(1)高技术及信息服务业聚集区。以高新区、武侯区为重点,建设以总部经济、软件及信息服务、会展产业等为核心的高端服务业聚集区。

(2)科技服务聚集区。以高新区(西区)、金牛区、青羊区为重点,建设航空、轨道交通、生物医药、科技中介等为核心的科技服务聚集区。

(3)数字出版服务聚集区。以锦江区为重点,建设数字发行、电子报刊、数字游戏等为核心的数字出版高端产业集聚区。

(4)金融服务聚集区。以高新区、锦江区为重点,建设以金融后台服务、金融中介服务、科技金融服务等为核心的金融高端服务聚集区。

(5)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以东村为重点,依托高新区、锦江区、成华区、龙泉驿区和双流县,建设以传播、创意设计、游戏动漫、数字音乐、演艺娱乐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三)示范工程。结合产业功能区和天府新区建设,启动一批现代服务业特色科技示范工程,构建现代产业支撑体系,打造现代服务业产业链和增长点,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格局。

1.文化创意服务工程。

(1)战略区域。东部新城文化创意产业综合功能区。

(2)技术领域。文化创意、信息服务。

(3)示范性质。构建文化创意服务产业链,创新文化创意服务新模式。

(4)示范内容。建立文化科技企业孵化器,以数字出版、数字媒体、影视数字特效等为重点,引进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在国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文化科技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2.总部经济服务支持工程。

(1)战略区域。金融总部商务区、高新区。

(2)技术领域。总部经济、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现代商贸、电子商务等。

(3)示范性质。支撑集团企业开展工程总包、系统集成、国际贸易和金融服务,推进制造业服务化。

(4)示范内容。围绕总部经济的发展需求,针对国际贸易和金融服务以及工程总包、设备成套、零配件配套、产品应用服务、制造资源协作、移动电子商务等,研发协同服务平台,为企业总部开展服务提供支撑。

3.现代物流服务工程。

(1)战略区域。国际航空枢纽综合功能区、现代物流功能区。

(2)技术领域。现代物流、仓储业、配送业、快递业等。

(3)示范性质。多式联运、城市物流集中配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等。

(4)示范内容。以国际航空客货运枢纽、铁路物流枢纽、公路物流枢纽、口岸服务、城市物流集中配送为重点,围绕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园区的实际需求,通过现代物流信息整合及过程优化技术的综合应用,探索新型物流运作与管理模式,广泛采用GIS(地理信息系统)、RFID、移动终端等先进物流技术与装备,形成现代区域物流、公共信息集成与应用服务新体系。

4.产业聚集区域协同服务示范工程。

(1)战略区域。汽车产业综合功能区。

(2)技术领域。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服务外包、信息服务。

(3)示范性质。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重组产业价值链。

(4)示范内容。围绕现代产业体系目标,面向重点产业聚集区域,针对产业链协同需求,研发业务流程融合、信息互联互通的产业链协同服务平台,实施集成应用工程。

5.旅游与休闲服务工程。

(1)战略区域。“198”生态及现代服务业综合功能区,龙门山、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

(2)技术领域。电子商务、服务外包、信息服务、科技服务、会展旅游等。

(3)示范性质。创新休闲服务新模式和新业态。

(4)示范内容。通过数字化建设将旅游景区和休闲娱乐的各类信息可视化、智能化、网络化,实现旅游景区和休闲娱乐目的地信息的共建共享,完成数据到信息、信息到知识、知识到决策的流程,从而推动旅游景区和休闲娱乐目的地的建设和营销,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6.区域协同健康服务工程。

(1)战略区域。经开区医疗服务业发展区。

(2)技术领域。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健康服务。

(3)示范性质。集成资源,创新健康服务新模式和新业态。

(4)示范内容。以医疗卫生机构为主体,以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手段,集成共性技术及医疗卫生服务关键技术,支撑各个医疗机构共享信息、共享知识、共享资源,协同开展医疗卫生服务、人才培养、医院管理、临床应用科研,创新院前、院中、院间服务模式与流程,逐步形成分级、协作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形成医疗卫生信息服务产业。

三、进度安排

(一)启动部署(年10月至12月)。制定示范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试点工作总体目标、工作思路和主要领域,出台基础共享平台、产业技术平台、现代服务业聚集区、示范工程建设和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具体措施,细化工作任务分工,建立试点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统计指标体系和督查考核制度。

(二)组织实施(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

1.面向现代服务业共性需求,建设云计算、专业数据信息服务、服务外包行业在线培训、物联网信息安全中心、科技应用创新服务等五大基础共享平台,为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2.建设第三方服务、新一代通信技术及增值服务、区域协同医疗服务、工业设计共性技术服务、数字游戏动漫开发公共技术服务等五大产业技术平台,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专业化、开放式服务。

3.以市级战略功能区为主体,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物联网与云计算、现代金融服务、创意设计等重点领域,开展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试点,探索研究院运行方式,激发研究院内生动力,培育和聚集研发机构,提升技术成果转移能力。

4.组建技术转移(集团)公司,构建涵盖技术成果转化“发现、筛选、撮合、投入”的专业化服务体系,促进具备产业化前景的在研项目在我市实现技术转移和技术合作,并通过参(控)股、服务委托等方式与产业(技术)研究院、社会科技中介机构和高校、科研院所技术转移中心等形成技术转移服务网络。

5.推广高新区大孵化模式。在市级产业功能区、重点产业园区,构建以政府建设孵化器为示范、社会力量建设孵化器为主体、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中介服务有机结合的孵化网络体系。

6.在服务业重点领域开展理论研究和技术攻关,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形成一批现代服务业的标准和规范,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服务科技产品,为我市现代服务业科技示范工程提品支撑,打造现代服务科技产品链。

7.以五城区和高新区为重点,以产业基地(园区)建设为核心,打造数字出版服务等五大技术先进、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聚集区。

8.实施文化创意服务等六大特色科技示范工程,着力打造现代服务业新的增长极。

9.开展试点工作监测评估、督促检查和考核评议。

(三)总结提升(2014年1月至6月)。

1.对照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全面梳理试点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查漏补缺,集中力量加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工作。

2.全面考评和总结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城市试点工作组织实施情况,做好迎接检查验收各项准备。

3.明确进一步深化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建设的新思路、新目标,探索建立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建设长效机制。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市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城市试点工作协调小组,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建立专家咨询机制,营造有利于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的环境。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科技局。

(二)落实优惠政策。集成国家、省、市科技和产业计划,支持现代服务业关键技术攻关与应用示范;落实国家、省、市扶持现代服务业、现代物流、科技服务、软件及信息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兑现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服务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奖励政策。

(三)建立多元投入和风险投资机制。以政府资金为引导,带动社会资金、金融资金和风险资本参与,搭建面向现代服务业的投融资支持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风险投资、科技保险、融资担保等服务,提升企业研发能力,促进企业研发成果转化。

(四)健全指标统计体系。针对现代服务业产业融合、技术进步和模式创新不断加快的新形势,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行业统计指标体系,完善服务业统计调查方法,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研究、咨询、政策制定和投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五)构建企业孵化体系和技术创新联盟。进一步整合政策、资金、技术、信息、中介等资源,建立现代服务业技术联盟,完善以专业孵化器和大学科技园为核心的创业孵化体系,构建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技术现代化的中小科技型服务企业的孵化培育体系,形成现代服务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互动机制,提升现代服务业核心竞争力。

第6篇:公共服务科年中总结范文

一、规划背景

(一)经济社会概况

我市总面积9万平方公里。辖七旗、二县、三区。截止年底,有苏木乡镇116个,街道办事处21个,户籍人口457.74万(常住人口约434.8万),其中非农业人口109.52万。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080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为100.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108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5010元。

(二)卫生资源状况

1.卫生机构:截止年末,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977所(不包括嘎查村卫生室)。其中,医院67所,医院中三级综合医院4所,二级综合医院12所,二级以上专科医院4所,二级以上中蒙医院15所。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3所,卫生监督机构11所,妇幼保健机构13所。卫生院239所,诊所、卫生所、医务室491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90所,其它医疗卫生机构65所。嘎查村卫生室3375个。

2.医院床位:截止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床位16774张。其中,医院10863张,卫生院4547张,妇幼保健机构510张,专科疾病防治所32张,疗养院240张,其它582张。全市每千人口拥有病床3.65张。

3.卫生人员:截止年末,全市共有卫生工作人员23361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9人(执业医师6846人,执业助理医师1662人,注册护士5119人,药剂人员1503人,检验人员1917人,影像等其它技术人员3002人)。另有乡村医生4909人。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1.85人、注册护士1.18人。在卫生院5430名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医师占24.13%,执业助理医师占13.44%;本科、专科、中专和无学历的分别占8%、32%、42%和18%;中级职称、初级职称和未定级的分别占10%、62%和28%。

4.资产和设备:截止年末,全市卫生机构固定资产总值37.6亿元。房屋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其中苏木乡镇卫生院拥有房屋28.6万平方米,平均每所卫生院房屋面积1200平方米。全市共有万元以上设备122767台(件),其中,50-100万元设备201台(件),100万元以上设备163台(件)。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CT)35台,医用核磁共振成像设备(MRI)11台,800毫安以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DSA)7台,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LA)5台,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SPECT)1台。

5.医疗服务:年,门诊服务:全市医疗机构总诊疗16907405人次(门诊9895008人次,急诊296618人次),其中,医院诊疗4251825人次;社区诊疗694793人次;卫生院诊疗3799329人次;卫生所等诊疗1252939人次;妇幼保健诊疗390139人次;专科疾病诊疗15701人次;嘎查村卫生室诊疗6502679人次。年人均就诊3.7次。住院服务:全市入院人数为469189人,出院人数为461079人,住院率为10%,住院病人手术81700例。

6.主要指标:年,全市住院分娩率为99.9%,婴儿死亡率为9.34‰,孕产妇死亡率为43.5/10万。人均期望寿命73岁。传染病发病情况:全年报告传染病19种、16440人,死亡23人,年总发病率353.71/10万,死亡率0.49/10万,病死率0.13%。五苗报告接种率达到95%以上。食品卫生监督覆盖率达到100%。卫生事业补助占财政总支出的6.3%。

二、卫生管理与卫生资源配置的主要问题

(一)卫生事业发展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疾病谱的变化,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呈多层次、多元化趋势。提供方便、快捷、质优、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成为人民群众的新要求。目前,我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依然薄弱,医疗服务体系结构不尽合理,还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二)区域卫生资源配置不尽合理,资源不足与浪费并存。卫生资源过多地集中在城市,中心城区的医疗资源相对集中;农村牧区卫生基础薄弱,质量不高;公立医疗机构大而全,民营医疗机构发展滞后,缺少有效竞争;不同隶属关系的医疗机构条块分割,难以形成合力。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办医格局尚未形成。

(三)投入补偿机制不健全,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弱化。卫生投入达不到自治区要求高于财政经常性支出增长的幅度,公共医疗卫生机构的基础建设、设备购置、人才培养、人员经费和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不足,加之卫生筹资渠道狭窄、医疗服务价格不合理,迫使政府举办的医疗机构靠技术服务和药品差价收入维持正常运转,导致了公益性质弱化、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

(四)医疗卫生人才缺乏,学历职称结构不合理,队伍不稳定。在人员总量上,市区卫生技术人员总量相对偏多,农村牧区卫生技术人员严重不足;护理人员、社区全科医生和预防保健人员数量达不到国家配置标准的要求。在人员结构上,卫生队伍数量与人才质量之间发展不协调,高层次的医疗卫生人才、较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职业化医疗卫生管理人才匮乏,出现了学历结构偏低和职称结构失衡现象。加之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待遇得不到有效保障,导致了队伍不稳定。

三、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卫生改革与发展全局,以满足区域内全体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保护和促进健康为目的,以促进卫生事业发展为主题,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盘活存量、优化增量、调整结构为主线,贯彻落实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实现全市卫生事业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协调发展原则。区域卫生发展必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做到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协调发展。

突出重点原则。按照医疗卫生服务各领域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优先发展农村牧区、城市社区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举办各类医疗机构,扩大服务供给。

全行业管理原则。规划的着眼点是区域内全体居民的卫生需求,必须打破部门所有、条块分割的格局,对本区域内的所有卫生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由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实行属地化全行业管理。

统筹兼顾原则。充分体现综合性和全方位的特点,协调发展卫生服务的各个领域,统筹兼顾各类卫生资源的增量配置和存量结构调整。

(三)总体目标

到年,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督、健康教育、精神卫生、采供血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与功能进一步完善,建立统一、高效、快速的卫生应急救援系统。全市覆盖城乡的医疗服务体系结构更趋合理,以旗县区医疗机构为龙头、苏木乡镇卫生院为基础、嘎查村卫生室为网底的农村牧区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得到巩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推进蒙东地区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加快民营医疗机构发展,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建立起比较科学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

(四)主要指标

1.发展规模:到年,全市病床数增加到24210张。执业(助理)医师达到12280人,护士达到9684人。全市每千人口拥有病床4.2张、执业(助理)医师2.2人、注册护士1.7人。

2.工作指标:到年,居民平均期望寿命达到75岁左右,婴儿死亡率控制在9‰以下,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25/10万以内,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控制在500/10万以内,纳入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的12种疫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规范化免疫门诊覆盖率达到60%,其中城区达到100%,农村牧区达到40%,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城区人口95%以上,全市农村牧区卫生改厕普及率达到50%。

3.投入指标:到年,各级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增长不低于财政经常性支出增长的幅度。

四、卫生资源配置与调整

(一)公共卫生机构设置

1.采供血机构设置

设置市中心血站1所,中心血库2所,储血库7所,单采血浆站1家。

2.卫生应急救援网络设置

设置市卫生应急救援指挥中心1所,由市卫生局主管,独立于各医疗卫生机构之外,负责全市范围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急诊急救的统一指挥调度工作。整合现有120急诊急救资源,在各旗县区和市区内各综合医院设置16个急诊急救分中心,旗县区分中心在部分中心卫生院设立急救站,并以此为龙头和枢纽,建立起全市联网、统一调度、指挥顺畅、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市县乡三级卫生应急救援网络。

3.妇幼保健机构设置

设置市级妇幼保健院1所,旗县区妇幼保健所(院)12所。

4.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设置

设置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所,市职业病防治所1所,市结核病防治所1所,市健教中心(健康教育所)1所、旗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2所,旗县区结核病防治所12所,旗县区健康教育所12所。

5.卫生监督机构设置

设置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1所,旗县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12所。

6.精神卫生机构设置

设置精神卫生机构2所,其中市精神病防治院1所,市安定医院1所。

(二)医疗机构设置

1.综合医院

一级综合医院。原则上不再准入政府举办的一级综合医院,主要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方向发展。

二级综合医院。各旗县区政府所在地设置二级综合医院1-2所,其中必须保证1家为同级政府举办的非营利性医院,全市设置二级综合医院15-20所。

三级综合医院。全市设三级综合医院4-8所,其中,红山区3所,新城区1所,宁城县1所,松山区1所,元宝山区1所,另1所根据我市北部旗县医院实际发展情况确定。

2.中蒙医院

原则上不再准入政府举办的一级中蒙医院;各旗县区政府所在地设置中蒙医院1-2所,其中1所为同级政府举办的非营利性中蒙医院。全市设置二级中蒙医院15-20所;设置三级中蒙医院3-4所。

3.专科医院

原则上不再准入政府举办的一级专科医院;全市设二级专科医院9-15所;设三级专科医院3-5所。

4.专科专病治疗中心

5.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原则上按3-10万人口或街道办事处所辖范围设置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需要下面设置若干社区卫生服务站,具备条件的地区实行一体化管理。旗县政府所在地的乡镇卫生院逐步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变,承担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全市共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1所,社区卫生服务站139所。

6.苏木乡镇卫生院

每个苏木乡镇原则上设立1所政府举办的卫生院,苏木乡镇政府所在地以外的卫生院根据需要可继续保留。从功能上,分中心卫生院和一般卫生院两类。全市共设中心卫生院110所,一般卫生院128所。

7.嘎查村级医疗机构

原则上一个行政嘎查村只设置1所承担公共卫生任务的甲级村卫生室,实施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未纳入一体化管理的卫生室,从业人员具备执业医师资格的逐步向个体诊所方向转化,从业人员不具备执业医师资格的乡村医生,可试行申办乡村医生诊所。

8.民营医疗机构

民营医院。民营医院发展不受规划数量限制,重点向三级医院和二级综合医院,以及有技术特色、社会需求明显的专科医院方向发展。社会资本可按照经营目的,自主申办营利性或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个体诊所。鼓励有资质的人员开办诊所或个体行医,严格厂矿企事业单位卫生所(室)和城中村卫生室设置。已经关停并转厂矿企事业单位卫生所向个体诊所过渡,全市个体诊所和厂矿企事业单位卫生所总数应控制在1000所以内。

(三)大型医疗设备配置

严格按照卫生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关于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卫规财发〔〕474号)和自治区卫生厅、发改委、财政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内卫发〔〕135号)有关规定配置并实行准入制度。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CT)主要装备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中蒙医院和专科医院;医用核磁共振成像设备(MRI)主要装备设置有肿瘤科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800毫安以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DSA)主要装备取得介入诊疗科目许可的二甲以上医疗机构;直线加速器(LA)主要装备有肿瘤科或放疗科的二甲以上综合医院和肿瘤专科医院;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SPECT)主要装备三级以上综合医院。其它医疗机构暂不配置上述乙类大型医用设备,已配置的,设备报废后不得更新。放宽民营医疗机构大型设备的准入。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政府宏观调控。把区域卫生规划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同步实施,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树立大卫生观念,逐年增加政府对卫生的投入,回归公共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质。切实转变管理职能,运用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规划指导、信息服务和经济等手段,强化卫生全行业管理和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内涵建设,转变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实施现代化科学管理,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与效益,实现两个效益同步增长。

(二)落实卫生工作方针。坚持预防为主,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与功能,提高重大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等防控能力。坚持以农村牧区为重点,巩固发展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与功能,做大做强旗县区综合医院,保障苏木乡镇卫生院正常运转,推进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坚持中西医并重,继续加大中蒙医扶持力度,充分发挥中蒙医药的特色优势。坚持科教兴医,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大力发展重点学科和专科,全面提高医疗卫生技术水平。

(三)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实施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落实政策保障措施,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建立有责任、有激励、有约束、有竞争、有活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探索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医疗服务,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扩大医疗卫生服务有效供给。

(四)实施优先发展战略。“十二五”期间,在优先发展公共卫生和农村牧区卫生的同时,医疗卫生资源配置重点向社区卫生和卫生应急领域倾斜。加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合理划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的职责范围,逐步建立双向转诊制度。加快推进卫生应急体系建设进程,完善急诊急救网络与功能,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同时,不断加强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实现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化、数字化目标。

六、规划的实施与评价

第7篇:公共服务科年中总结范文

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均等化 公共产品供给 统筹城乡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12-181-02

1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要性

1.1 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立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当前是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我国发展不平衡,区域、城乡、群体间存在较大的发展差距,所以要优先关注和提高中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农村地区、弱势群体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把为弱势群体构建安全保障网问题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缩小弱势群体与其他群体的在整体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切实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促进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经济和社会的大发展大繁荣。

1.2 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现的重要举措

“以人为本”是党坚定不移的旋政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党和政府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的具体体现。当前,由于基本公共服务的不均等造成了许多诸如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农村贫困居民养老难;城镇青年人购房负担过重;贫困地区文化教育落后等社会问题。要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缩小长期在区域间、城乡间、群体间形成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全面提高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保证百姓公平、公正地享有文化教育、基本医疗、住房福利、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公共服务,使全体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1.3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根本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要求政府顺应社会转型的需要更加重视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政府的职责所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府工作的重点。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更多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使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惠及所有百姓是我国政府的实质也是核心任务。能否更好地更高效地为全体人民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建设让人民满意的政府是提高政府效能的改革目标。服务型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施政水平还表现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公平公正地实现程度。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科学合理地统筹存在差异的地区,群体和城乡间的公共资源供给,使公共资源能够得到政府财政的均衡支持。

1.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解决“三农”问题,历来为百姓所关注,也是党工作的重点之一。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当前,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需求不断增长。政府制定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体系有利于农村的生产发展,推进资源要素向农村投入,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民自身的全面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发展现代农业,刺激消费需求和扩大内需。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是新形势下我国新农村建殴的重点。

1.5 由城乡二元体制向城乡一体化转变的具体途径

为了加速推进工业化发展,我国长期形成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承载着向由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过渡的重要任务,涵盖了一系列制度的安排和创新。比如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居民身份二元化:加强耕地保护制度和土地流转制度,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推动乡村城镇化;完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继续推进“新农保”试点工作,实现农村居民老有所养;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保证每一个人都能公平、公正地享有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

2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基本公共服务总量不足

我国政府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性投入成效显著,但是公共服务支出总量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仍然较小,覆盖面窄,分配不均衡与全社会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十分矛盾。受工业化和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政府对城镇和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投入远远多于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东部整体优于中西部,城乡间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享受的公共服务有较大差距。以教育经费和医疗卫生支出为例,我国教育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不到4%,未达到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值,特别是农村、农村欠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的教育条件十分落后,西部贫困地区辍学的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我国在公共医疗领域投入仍不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发达国家对公共医疗财政投入则占国内生产总值近8%。全国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仍然存在。

2.2 基本公共服务质量不高

我国公共服务运营机制不合理,政府与市场界限不清晰。市场在公共领域存在失灵,政府对公共政府处于垄断地位,在行政审批、税收、财政补贴等供给制度存在壁垒,社会介入管理程序不规范,缺乏竞争和约束机制,服务意识不强。政府职能定位不明确,缺位、越位、错位现象普遍,机构部门设置不合理,人员队伍庞大业务素质不高,行政管理费用高。政府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市场把握不足,投资主体、投资渠道单一,产品种类不齐全难以满足不同的动态消费需求。公共性投入缺乏绩效考评机制和监督机制,对公众的满意度信息获取不及时。法制体系不完善,使政府对公共服务供给质量的监管无所适从。

2.3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低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绩效整体水平偏低,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增长落后于财政支出总量的增长,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总量的增长落后于经济发展,无法满足公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增长。特别是在社会保障、科学技术、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和公共安全方面。政府职能部门体制制度不完善,职责履行不到位,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对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中出现的问题监管滞后、力度不够。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过程中缺乏竞争激励机制,市场、政府和社会没有形成有效的合作模式。政府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体系不健全,对投入

数量关注过多,对产出的公众满意度关注不够。

2.4 行政成本高

由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仍不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不健全,行政性支出不公开不透明,缺乏有效的民主监督机制,行政成本意识不强等原因,使政府行政管理成本较高。公车使用、公费出国、公务接待,即“三公消费”支出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995年~2006年,国家财政支出中行政管理费由996.54亿元增加到7571.05亿元,12年间增长了6.60倍;行政管理费用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在1978年仅为4.71%,1995年为14.60%,到2006年上升到18.73%。远远高出日本的2.38%,英国的4.19%,韩国的5.06%,法国的6.5%,加拿大的7.1%以及美国的9.9%。不仅如此,我国政府行政成本已高出世界平均水平的25%。

3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具体对策

3.1 完善公共财政体系

基本公共服务的合理均等分配实质上是公共财政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完善公共财政体系要求:一是深化公共财政制度改革,调整转移支付结构,促进财政供给的充足和均衡,确保公共财政资源投入向农村倾斜,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二是提高财政资源统筹层次,增加中央对地方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三是加强财务审计和监督管理,健全公共财政支出的绩效审计考核体系,增强财务开支透明度。四是建立财政保障机制,使中央与地方的财权、事权相统一。五是加强政府对农村的政策性金融支持,完善金融市场。

3.2 转变政府职能

政府转变职能,明确“角色定位”,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要分清中央和地方各自职责权限,要在对经济宏观调控和加强监管的同时更加重视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二要规范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中介组织的职能界限,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和非政府组织的自主决策。三要政府机构改革,合理配置和协调宏观调控部门和各行业管理部门间的职责分工,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积极探索大部制改革。四要建立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法制体系,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五要建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绩效考核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六要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民主意识、责任意识、效率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3 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信息化

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信息化有助于提高政府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有助于改善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不足问题。为此,首先,要积极运用现代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即时接受来自社会各方面反映的公共管理问题,为科学统筹、制定合理公共服务决策提供全面系统、真实可靠的信息依据。其次,要积极促进电子政务发展,提高政府行政网络化、自动化,减少政府行政管理层级,降低行政成本,把政府内部管理与公共服务相结合,真正建立一个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服务型政府。再次,要不断创新电子政务应用技术和设备,培养专业电子政务技术人才,提高对电子公共服务的认识。

3.4 加强基本公共服务法制建设

第一,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法律法规。比如建立和完善《城乡社会保障接续办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法》、《住房福利保障法》、《义务教育法》、《公共卫生法》等以及与公共财政相关的税收、支付、补贴、补偿制度和规则,第二,明晰政府、公民和社会在提供和享有公共服务时的相应职责、权限和程序。第三,建立系统完备的实施机制和保障措施,增强依法行政的意识。

3.5 鼓励非政府组织参与

非政府组织参与基本公共服务领域,能够很好地结合市场与政府各自优势,引入竞争机制,增加社会资源的使用效率,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社会化。为了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作用,首先,要明确非政府组织、企业与政府组织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服务职责界限。其次,要加强非政府组织、企业、政府组织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明确规则和约束机制,构建有效合作模式。再次,要推动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增加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的资金支持,增强非政府组织决策独立性和法律地位。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时政文献辑览,2008

第8篇:公共服务科年中总结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历次全会、省委十届历次全会精神和市委X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改革开放,坚持量力而行,以实现城乡、区域和群体间公共交通均等化为目标,加大公共交通服务投入,创新公共交通服务体制,完善推进公共交通服务均等化的体制保障和配套措施,加快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水平适度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使公共交通服务全面、平等地惠及全市居民,从根本上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为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进步提供有力保障。

二、总体目标

到2020年,全市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水平适度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实现城乡、区域和不同社会群体间公共交通服务制度的统一、标准的一致和水平的均衡,全市居民平等享有公共交通服务。力争做到率先实现公共交通服务普遍覆盖,率先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交通服务体制,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在国内位居前列。在确定最终目标的基础上,具体分四个阶段推进:

(一)2015-2017年

基本实现全市公共交通服务均等化。城乡公共交通服务均等化基本覆盖全市广大居民。

(二)2018-2020年

总体实现全市公共交通服务均等化。在城乡、地区制度差别基本消除的基础上,最终建立相对完善的公共服务服务制度体系,在全市范围内总体实现公共交通服务均等化。

三、公共交通均等化的建设目标及实施路径

(一)建设目标

到2014年,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网络,初步建立相对完整的农村客运网络体系。到2017年,公共交通成为主流出行方式,基本形成覆盖全市城乡的交通客运网络。到2020年,基本建成惠及城乡、全民共享的安全、便捷、经济、可靠的多层次城乡一体化公共交通服务体系,有效满足居民出行需求。

(二)阶段目标及实现措施

第一阶段:2015-2017年。

(1)阶段目标

公共交通成为主流出行方式。建成全市公共交通基本网络,公共交通通车里程逐步提高,运送能力不断增强。农村公路网络进一步完善,基本形成覆盖全市城乡的交通客运网络。

(2)实现措施

完善公共交通投入机制,保障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地位;继续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重点扶持农村的村镇(乡)之间、镇(乡)镇之间的短途客运交通,扩大农村客运网络覆盖面。

第二阶段:2018-2020年。

(1)阶段目标

基本建成更安全、更通畅、更便捷、更经济、更可靠、更和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建成多层次和普遍服务的全市城乡一体化公共交通网络体系,实现“1小时城市生活圈”。

(2)实现措施

智能公共交通系统、大运量快速公共汽车系统全面应用;形成综合公共交通网络体系,城市公交、出租、公路客运等多种运输方式做到无缝衔接。继续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构建全市公共出行智能信息服务平台,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公共出行信息服务系统。

四、基本原则

(一)公平优先,兼顾效率

坚持公平优先,公共交通服务供给重点向农村、欠发达地区和困难群体倾斜,在覆盖全体居民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供给水平,保障每一位公民平等享有公共交通服务,实现“底线公平”。在注重公平的基础上兼顾效率,承认不同地区间、城乡间、群体间存在合理差别,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结合,平等与发展的和谐统一。

(二)统筹兼顾,重点突破

在推进,公共交通服务均等化过程中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区分轻重缓急,确立优先顺序;根据不同阶段制定相应的工作目标,统筹兼顾,重点突破。

第9篇:公共服务科年中总结范文

(一)20世纪80年代新公共管理理论范式的产生

上世纪70年代,多数工业化国家进入了自大萧条以来经济增长绩效最差的时期,虽然没有发生重大经济危机,但经济增长长期处于历史最低水平。为应对经济缓慢增长带来的财政危机和赢得公民对政府的信心,世界范围内的公共管理相继掀起了一场真正意义的变革,各国政府都采取管理改革以提高公共部门的效率——以更少的税收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用‘‘新公共管理”(NPM)总结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英国和美国政府改革,是由ChristopherHood于1989年提出,他当时预测“新公共管理”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1由此,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管理主义为主旨,主张私有化,以绩效、市场导向等理念重塑政府的公共管理研究范式产生并得到广泛发展。

(二)‘911”事件与反私营化改革

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揭示了美国政府能力中还存在危险的缺陷和弱点,促发了学术界对重塑政府等新公共管理改革的再思考。例如,自1973年以来的美国航空安全检查服务外包,被“911”事件证明是并非有效的改革做法;2001年11月,布什总统签署《航空安全法案》,将机场安全职能纳入联邦政府职责。2“911”事件也影响到欧洲国家新公共管理改革中的私有化议程。英国政府重新收回了原来于2001年7月出售的航空交通控制机构。航空安全检查公共服务的联邦化形成了对新公共管理私营化改革的不寻常的“颠倒”。

(三)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再思考

“911”事件后,公共管理理论界开始了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再思考。2004—2005年,系列总结和思考新公共管理的理论专著相继出版,包括《质疑新公共管理》、《改变中的政府角色》《政府现代化》等。虽然许多国家缩小了政府规模,提高了行政效率与公共服务水平,但是新公共管理并没有达到其预想的效果,表现在:执行新公共管理与宏观经济绩效关系不显著、没有达到大规模节约政府支出的目标等,新公共管理成效是有限的。3从管理和组织的角度来看,重塑政府与新公共行政是相似的,总体上,重塑政府是“新瓶装旧酒”。[4]政府不应该像企业来运营,而应该像民主来运营。5《政府现代化》(ModernisingGovern¬ment)认为大多数OECD国家政府改革使得公共管理更加效率、透明、顾客导向、灵活及绩效导向,但是也指出改革的负面结果:私人部门管理方法的采用和技术改变了公共机构的集体文化;精简机构和政府雇员可能影响公共机构的制度能力;过度重视结果造成牺牲长期结果来达到短期目的;以外包和公私合伙的市场机制威胁到公共责任。《质疑新公共管理》(QuestioningtheNewPublicManage¬ment)批评新公共管理重视绩效:许多公共部门绩效是不适合精确评估的;绩效结果有可能受到没有计入的外部因素的影响;没有考虑到公共服务的一些基本原则(公平、公正。《改变中的政府角色》(TheChangingRoleofGovern¬ment)提出新公共管理模式改革导致政府社会支出的下降“新贫困”的出现及发展中国家腐败的增加,改革时期把公共部门收入置于生活水平之下影响政府雇员士气。6

二“第六波”公共管理改革与研究理念及其发展趋势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宏观经济变化、技术进步等外部公共管理坏境变化,公共管理改革与研究进入“第六波”浪潮。在批判和总结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同时,学术界也逐渐提出了新的公共管理研究核心理念。虽然这些理念目前还没占据公共管理研究主导地位,但是已经开始成为公共管理改革与研究的替代方案。“新公共管理已死”新公共管理的理论盛世已经过去,不再占据理论研究主导地位。公共管理的讨论已经转到新的理论模式。7

(一)研究视野从新公共管理转向新公共治理

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治理(Governance)理论在批判和继承新公共管理和重塑政府理论范式基础上产生,成为公共管理新模式。治理模式强调公共管理需要除政府自身以外其他社会行动者的积极参与,吸取包括政府在内的更为广阔的力量处理公共事务。8治理理论指出管理主义导向的新公共管理存在四点缺陷:管理主义过多关注于组织内部的经济、效率、有效等,忽视了组织间的联系和科层控制;目标充斥于管理主义,忽视了保持组织之间关系和信任;管理主义过多关注结果,适合直线科层制,但不适于组织间的网络;管理主义理论核心中的竞争与掌舵存在矛盾。。作为“没有政府的统治”治理的使用情况包括:国家作用最小化;作为公司治理的治理;作为新公共管理的治理;作为良治的治理;作为社会网络系统的治理;作为自组织网络的治理。

治理与新公共管理的不同之处表现在:治理是民主政体的核心元素,新公共管理否认公共服务的政治文化因素;治理是过程,新公共管理是结果;新公共管理是组织内部管理改革,治理是组织间的视角;治理是维持公共部门资源,新公共管理是公共部门转型。[1°]随着世界范围内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衰落,治理等新理论已经开始成为大学公共管理课程教学的主题。基于本研究获取的公共管理研究核心文献记录,经科学计量学分柝“治理”是目前继“管理’、“公共管理’、“政府’、“国家”等词之后的高频率、高中心度公共管理研究关键词(见表1)。围绕治理模式,学术界提出了混合治理、运行治理、公共部门治理、新公共治理及数字时代治理等新公共治理(NPG)概念。

数据来源:基于WebofScience论文检索平台,以“publicad¬ministration”为题名,选择“公共管理”等十个学科方向,从1902年至2012年5月,在SCI-EXPANDED,SSCI,A&HCI等三大检索数据库中,共检索到2914条公共管理研究核心文献记录。

(二)研究重心从“管理”要素转向强调“公共”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