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手机对大学生利弊总结范文

手机对大学生利弊总结精选(九篇)

手机对大学生利弊总结

第1篇:手机对大学生利弊总结范文

关键词:财务舞弊;舞弊三角理论;帕玛拉特事件;防范措施

一直以来,财务舞弊都影响着企业经营管理以及社会的秩序。其实,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财务舞弊与反舞弊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经济斗争。对财务舞弊进行防范、对财务信息的质量进行提高显得尤为重要。而这一工作的完成依赖于对财务舞弊的分析识别并做好相应防范措施。

一、财务舞弊的含义及危害

财务舞弊是舞弊人利用财务欺诈等违法违规的手段为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从而造成他人受到伤害或遭受损失的一种故意行为。财务舞弊往往开始于很小的错报或不起眼的造假行为,而最终“成长”为提供重大误导性年度财务报告和季度财务报告的盈余管理。可以看出,财务舞弊不仅会阻碍企业自身的发展,也会危害投资人的利益,甚至破坏市场的经济秩序。

二、财务舞弊理论

(一)舞弊冰山理论。在“冰山理论”中,海平面以上的往往只是冰山一角,其庞大的危险部分总是隐藏在海平面以下。在财务舞弊中冰山理论同样适用,一个公司如果发生会计舞弊,需要从它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公司的财务压力方面方面进行考察。

(二)舞弊三角理论。著名的舞弊三角理论将机会(Opportunity)、压力(Pressure)、和自我合理化(Rationalization)作为财务舞弊的形成要素,并认为如果要形成财务舞弊,三种要素缺一不可。

(三)舞弊GONE理论。舞弊“GONE”理论是由Bologua等人在1993年提出的。该理论将舞弊的形成归结于N(Need:需要)、G(Greed:贪婪)、O(Opportunity:机会)、E(Exposure:暴露)这四种因素,认为它们共同决定舞弊风险程度。

(四)新舞弊三角理论。在认识了舞弊冰山理论、舞弊三角理论、舞弊GONE理论后,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了舞弊形成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舞弊的成因可以归纳为一个新的舞弊三角,即新的舞弊三角理论。在新的舞弊三角理论中,舞弊是由动机(Motive)、机会(Opportunity)、暴露(Exposure)三个因素综合而成。“动机”与行为人个体有关,“机会”与组织结构和内部控制有密切联系,“暴露”则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一点与舞弊冰山理论有相通之处。与传统的舞弊三角理论相比,新舞弊三角理论把压力概括在了动机之中。其次与舞弊GONE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新舞弊三角理论则把舞弊的贪心与需要都归结为动机。

三、基于新舞弊三角理论对“帕玛拉特事件”的解析

(一)帕玛拉特事件。成立于60年代的帕玛拉特,作为一个家族企业,在40年的时间里就从一家默默无闻的企业发展成一家跨国大企业。但这样的大企业不仅发生了财务舞弊,并因此在欧洲掀起了名为“安然事件”的轩然大波。帕玛拉特的主要舞弊手法包括:(1)利用复杂的财务架构和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粉饰公司资产的流动性。从1990年代初开始,帕玛拉特开始在一些监管松散的地区大量设立离岸子公司,然后利用这些子公司转移资金、虚构利润。(2)虚构交易,增加销售收入。(3)直接虚构资产。(4)虚减负债。

(二)基于新舞弊三角理论对“帕玛拉特事件”的解析

基于笔者在上文中提出的新舞弊三角理论,对帕玛拉特事件进行以下分析:

1、动机。90年代中期,公司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扩张。在扩张中帕玛拉特资金公司面临着资金短缺的压力,于是管理层在公众手里筹得资金后,便开始了掏空行为,即将帕玛拉特筹集的资金转移到家族企业。而为了解决资金短缺的难题,为了营造“表面的繁荣”,公司的管理层便将报表进行了粉饰。以上财务舞弊的动机就是由帕玛拉特管理层的压力、需要和借口所引发的。

2、机会。帕玛拉特作为家族型上市公司,绝对数额的企业股份都掌握在家族集团手中,其内部治理难以制衡。而意大利股市的规模以及活跃度都不尽人意,也没有能够制约大股东的驻董事,更没有严格的证券监管。这些都为管理层的掏空行为提供了绝佳机会。

3、暴露。在暴露因素中,帕玛拉特的注册会计师充当了一个并不太光彩的角色。此案中,他们以“受害者”的名义推卸本应该承担的责任,可以说对舞弊的发生保持了“默许”的态度。由此可见,审计监督的不到位使得舞弊行为的暴露变得如此薄弱,让原本可以被发现和被揭示的舞弊行为就这样顺其自然的发生了。

四、从“帕玛拉特事件”中得出的启示

(一)动机的控制。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民营企业而言,进行扩张和多元化可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有的企业进行多元化可能稳固了其市场地位,有的企业可能就死于扩张之手。对此,民营企业必须经过深思熟虑,慎重考虑。

(二)机会的降低。帕玛拉特事件中,其高层管理者作为主要的舞弊人员,必需对机会要素进行着力控制。出现亏损的企业有很多,但是在出现亏损的情况下,不仅不为人所知而且还能作为“楷模”的企业可谓少之又少。这说明,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内部控制出了大漏洞,而且外界的监督也出了大问题。于是有学者提出民营企业整体上市、“董事问责制”、“刺穿公司面纱”等方法使董事会保持独立。

(三)暴露的加强。有效地暴露机制是防范舞弊行为的强有力的措施,暴露的加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对注册会计师违规的惩罚力度。一方面可以借鉴西方民间索赔的制度,注册会计师如果发生违规行为将会承担无线赔偿责任。另一方面,加大发生违规行为后在相关行业的就业难度。

二是强化政府对企业财务信息的监督。政府相关部门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加强对证券市场监督,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是完善社会舆论监督,建立公开披露制度。利用社会舆论给舞弊者造成压力,在信誉、贷款以及融资等方面影响舞弊者,这些都会对潜在的舞弊者起到警示作用。

五、总结

企业财务舞弊的治理是一个较长时期的任务,不能希望一蹴而就,同时要想实施以上的舞弊防范措施,其花费的代价也是显而易见的。所以要从新舞弊三角论的角度来降低舞弊行为,成本效用的衡量不容忽视。但是天网恢恢,狐狸再狡猾也会留下蛛丝马迹。因此,在企业不断地努力下,在各项法律法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不断完善下,一定可以让财务舞弊逐渐找不到立足之地。(作者单位:湘潭大学)

参考文献:

[1]黄双蓉,杜鹏,黎子民.审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3:275-280.

[2]季荣君.舞弊三角理论的视角解析内部审计与舞弊防范[J].科技咨询报,2006(14).

[3]黄世忠.会计数字游戏―美国十大财务舞弊案例分析[M].福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169-196.

[4]邓华明.用舞弊三角理论透析帕玛拉特事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4(10):66-68.

[5]仇俊林,范晓阳.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187-218.

第2篇:手机对大学生利弊总结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 考场作弊 防治对策

近年来,大学生考场作弊现象日趋严重,引起了教育部以及各高校的广泛关注。考场作弊风的存在和蔓延,不仅污染了校风,败坏了学风,而且使考试丧失了作为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功能。更为重要的是大学生考场作弊现象违背了考试的公平性原则,严重影响了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为选拔人才设置了障碍。为此,国家教育部和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曾多次发文,要求迅速扭转这种不正之风。各高校也积极展开行动、采取各项措施,但作弊之风并未被遏制,反而愈演愈烈,还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因此应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来改变这种现状。本调查报告以河北省高校在校本科生为主,采用问卷调查和人物访谈的方式,抽样调查大学生考场作弊情况。在整理分析各项调查数据与资料的基础上,我深层次地对大学生考场作弊形式、原因和防治对策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展开调查,并总结出大学生考场作弊的新趋势,结合大学生考场作弊的主要原因,针对性地提出了规避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建议和对策。

一、大学生考场作弊形式特点

考场作弊现象自古有之,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调查显示当前考场作弊形式仍以翻书、夹带纸条等传统方式为主,但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形式和特点,其中以作弊类型多样化和手段高科技化为主要趋势。

(一)类型多样化。

调查所例举的8种作弊形式①,在考场的使用频率如表所示。

不难看出,传统的夹带纸条、翻书、交头接耳仍占据主要途径,但与以往不用的是出现了新的作弊方式。结果显示,70%以上学生认为最直接的,以及身边出现最多的作弊方式仍然是夹带纸条、交头接耳等传统方式。因此种作弊方式作弊成本低,可以单独完成,不需要求助别人,且隐蔽性较好,往往容易成功,学生可以视现场监考力度的大小选择是否行动。因此,监考老师的技巧、水平、责任心,以及巡查的力度,成为学生作弊的重要参考因素。

(二)手段高科技化。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考场作弊手段的高科技化提供了充分的条件,运用无线耳机等高级电子作弊仪器正“引领”着高校作弊形式的“潮流”。通过无线电或隐形文字传输信息到特制的手表、眼镜等常规物品上或镶入耳中的微型晶片中,隐蔽性极强,很难被辨别识破。调查中30%的大学生表示曾打听过最新的无线耳机等高科技作弊仪器,询问其使用方法与成本,并表示希望其使用的成本越低越好。毕竟多数大学生的消费能力是有限的,是需要综合衡量考试作弊的风险、成本的,无线耳机等高级电子作弊仪器的使用成本越高意味着使用频率越低。只有在国家的过级考试等相对重要的考试中,考场管理严格,监考老师监考力度加大,传统的作弊手段相对受限的情况下,许多人会考虑花较高的成本,采取更隐蔽的手段来达到考场作弊的目的。

二、大学生考场作弊原因

大学生考场作弊原因错综复杂,既有主观因素的驱使,又有客观环境的影响。以下主要从社会、学校、个人自身三方面因素加以分析。

(一)社会因素。

1.浮躁、功利的社会风气。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以来,我国一直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法治建设相对滞后,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以诚实守信为核心的道德观念还没有深入人心,大多数人的道德水平还远远没有达到把诚信作为社会活动的基本准则。②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可能不受其影响。为了拿到学位证和各项荣誉,尽可能创造完美的大学记录,一些学生不惜铤而走险,以提高考试成绩,达到顺利通过或考取高分的目的。

2.单一、不完善的社会评价体系。

无论是社会还是各大高校在人才衡量的标准上,都普遍重视学历,侧重于考试分数。上至各国家机关,下至各企、事业单位,在录取人员时,普遍把学生的学业成绩、资格证书作为衡量人才的硬指标,判断个人能力的唯一标准,而对其内在道德品质、个人素养等却很少加以考核。这种唯分数论、唯证书论的社会评价体系,必然诱发一些大学生急于求成的心理,试图通过考试作弊达到目的。

3.与日俱增的社会就业压力。

受当前严峻就业形势的影响,大学生要想在毕业后找到一份较理想的工作,不得不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从而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调查显示70%左右的学生作弊的首要原因是不挂科,因为一旦挂科,可能就与大学各项荣誉失之交臂,甚至影响学位证的取得。而25%左右的学生表示,作弊是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从而能争取到国家奖学金或学院各项奖学金,为将来的就业增加筹码。

(二)学校因素。

1.考场作弊课程的规律性。

就作弊课程类型分析来看,在国家英语等级考试、专业课考试、公共课、选修课、文史类考试当中,专业课考试作弊人数最多,占所有作弊学生数的46.4%。其次是文史类考试,占34.4%,两项共占所有作弊学生数的80.8%。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学生作弊人数呈上升趋势。专业课和文史类考试课中考试作弊人数较多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这类课程学习难度大,要求高,不易掌握;二是部分教师教学模式陈旧,教材老化,授课方法单一,导致学生学习兴趣降低;三是这类课要求背的东西相对较多,在考试中作弊的回报率最高。在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中作弊率呈上升趋势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新题型的变化,对学生在听力、阅读、写作等方面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的考核更加全面,难以通过;二是越来越多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对英语四、六级有了明确的要求,英语四、六级证书作为一个硬性条件将许多学生拒之门外。为了顺利就业,部分学生不得不铤而走险去作弊甚至买假证书。而在理工类考试中作弊人数较少的原因则由于是这类考试类型灵活,要求记忆的东西相对较少,需要自己演算或证明,平时按时上课,加强练习,考前认真复习,才能及格或取得好成绩,作弊与否对考试成绩的作用不大。

2.监考不严、处罚力度不够。

考场中部分教师监考不严、责任心不强,客观上助长了学生作弊心理的产生。各高校虽然都建立了有关考试工作的管理制度,制定了考试违纪处罚条例,但往往是抓典型,处罚力度不够,对学生作弊的处理大都也避重就轻,放任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预防和控制考场作弊行为的难度。

3.高校诚信教育不足。

各大高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从而赢得良好的社会口碑,往往将重心放在学生的成绩和就业指导等实在的东西上,对学生诚信教育的关注和投入都较少,导致学生普遍缺乏诚信意识,这也是考试作弊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追逐高就业、高分数的大环境下,学生大多唯分数和证书马首是瞻,而忽视了诚实守信等内在道德品质的修养。

(三)个人因素。

1.考场作弊学生的规律分布。

从考场作弊学生年级分布看,大三学生作弊人数最多,占所有考试作弊人数的一半,其次为大二、大四,大一最少。可能存在的原因:第一,刚进入大学的大一学生,面对学校庄严肃静的新环境,大多数是心生畏惧的,不敢轻易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再加上入校时学校普遍集体组织新生学习了《学生手册》并予以考核,工作的全面和深入,新生对校纪校规有了普遍的了解,遵守校纪校规的观念深入人心。而针对大二、大三学生,学校在上述方面的教育管理工作有所放松,加上学生对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与环境熟悉后,有了一定的应对方法,部分学生的校纪校规意识也开始淡化,自我约束力下降,考试作弊人数猛增。对大四学生,学校将重点放在了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和文明离校教育,考试作弊率又有所下降,除了那些需要重修重考才能合格毕业并取得学位和未通过国家英语四级考试的学生,他们为了取得学位证,不惜孤注一掷。

2.学生自身心理因素。

调查显示,考试作弊的学生多数存在以下三种心理:一是依赖心理,缺乏远大理想和目标,学习上有惰性和依赖性,寄希望于不劳而获;二是虚荣心理,受荣誉与利益心理的驱使,想要给老师和同学留下良好印象,同时想要争取入党、评优等荣誉的机会;三是功利心理,由于毕业证、学位证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以及各门考试成绩等挂钩,为顺利毕业拿到学位证,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故在考试中作弊。

3.错误理解大学生活。

经过三年的寒窗苦读,学生踏入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全新的环境、人和事物充斥着整个大学校园,学生的生活重心也逐渐由学习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如社团、人际交往等,一些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放松的心态,沉溺于参加社团或各种各样的活动中,而把大学的根本任务――学习抛诸脑后。

三、大学生考场作弊防治对策

针对上述的特点和原因分析,我们可以具体从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建立诚信制度机制、严格考场管理、改革考试制度四方面加以防治。

(一)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

缺乏诚信意识是高校学生作弊的根源。各高校应通过多种宣传途径,在校园里营造一种“人人讲诚信、守信用”的良好氛围,努力构建一个诚实守信的生活环境。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以公平竞争为荣,以考试作弊为耻”的观念,同时严厉惩处并批判各种不诚信守信的行为和观念。此外,高校还应当注意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方式、方法,在结合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以及80、90后学生新特点基础上,不断探索和研究出符合当代大学生特色的诚信教育模式。

(二)建立公开、完善的诚信制度机制。

在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健全的监督机制也是不可或缺的。高校应以学校为中心,结合整个社会的力量,为每一名学生建立一份考试诚信档案,供全社会监督查阅。首先,该档案要以公开、公平、公正为前提。其次,该档案应独立于各大高校内部,由国家相关部门负责统一登记管理,以备查考。此外,各高校应定期如实上报该校学生的考试情况,一旦学生有作弊行为,迅速处理,排除干扰,立即以公告的形式向全校公布,随即上报考试诚信档案管理相关部门,以防止个别教师、领导为作弊者说情,写条子、拉关系等。不良记录一旦入档,将在一定的年限内不可更改、去除,但是也要把握好严惩考试作弊的“适度”的问题,处理轻了达不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对学生处理重了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对作弊的惩处要达到有效地遏制作弊现象的作用,对作弊的惩处要能对大多数学生起到警示作用,对作弊的惩处应适当留有出路。所以档案记录只保持一定的年限,而不是永久保持,给学生一次改过的机会。最后,要加大诚信档案的公信力,使其不仅成为各用人单位在招录人员时的重要参考,而且成为社会衡量此人诚信品质的凭证。

(三)齐心协力,严格考场管理。

考场管理不严、监考力度不大是学生作弊的直接原因。要有效地治理大学生考场作弊这一顽症,全校上下,从领导、任课老师到班主任都必须达成共识,从基础做起,防患于未然。尤其是班主任要将工作做细,对平时学习不努力,缺乏学习动力,经常逃课、旷课或是上网、游戏成瘾的学生予以重点关注,因为他们考试作弊的可能性要明显大于其他学生,经常找这些学生谈话,督促他们平时抓好学习,要和任课老师、家长联系,齐抓共管,综合治理。与此同时,加大监考力度,严格考场纪律,树立严肃、认真的考场氛围,把学生作弊动机消灭在萌芽状态。强化考试监督,加强巡考,检查考场纪律和监考人员履行职责的情况,不仅仅对作弊者有一定的威慑力,对监考人员也能起到检查、督促的作用。班主任要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做好防范工作:对新生要做好入学教育与校纪校规的普及;对大二学生帮助其合理规划大学学习和生活,树立人生奋斗的目标;对大三学生要重点加强警示教育,协助专业课老师加强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对大四学生则需要重点关注那些有重修重考、未达到学校既定毕业学时又想就业,以及未通过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学生,与其谈话、交流,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考试观。

(四)改革考试制度,降低作弊机率。

问卷调查显示,80%以上的学生希望改革现有的考试制度,改变现有单一的考试模式。可见,考试制度的单一化、模式化也是高校考场作弊的重要原因之一。以某高校为例,一门考试课的总成绩比例是2∶8,20分的平时成绩和80分的卷面成绩,80%的分数集中在期末的卷面考试上。这样既不利于考查学生对该门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又不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实践运用。假设将现有的2∶8模式改为2∶4∶4模式,即20分的平时成绩、40分的答辩成绩、40分的卷面成绩,增加一个40分的答辩成绩,即通过写论文、现场模拟一次案例分析或是类似于毕业论文答辩等形式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贯通能力,这样既可以深层次地了解学生的对该门课程的掌握程度、达到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又可缓解最后的考试压力,不仅能将所学到的知识融入实践当中,而且能有效地降低考试作弊的机率,从而达到双赢。

总结考场作弊形式特点和原因,不难发现大学生考场作弊现象的复杂性、多面性,需要全社会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加以有效防治。因此,有关部门应迅速行动起来,齐心协力扭转考场的不正之风,从诚信教育、考试制度等方面,努力为高校创造一个诚实、公平、公正的考试氛围。

注释:

①例举的8种作弊手段:无线器材、翻书、夹带纸条、交头接耳、手机传递答案、互换试卷、电子词典、替考。

②李红兵.大学生考试作弊问题的思考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7,(9).

参考文献:

[1]杨艳艳.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分析与对策思考[J].考试周刊,2008,(51):4-5.

[2]胡胜良.如何规避大学生考试作弊[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5):176-777.

[3]李文山.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河南大学学报,2005,(4).

[4]高玉峰.对当前大学生考试作弊问题的思考[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9).

第3篇:手机对大学生利弊总结范文

【关键词】ST公司 管理舞弊 信号识别

一、引言

管理舞弊是一种以获取不正当的利益为目的,采用欺骗性手段故意谎报财务事实的行为,也被称为财务报表舞弊(王泽霞,2004)。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2002年的《审计技术提示第1号——财务欺诈风险》中认为财务欺诈是舞弊的主要形式,其结果是导致对会计报表的不实反应,会对会计报表使用者产生巨大的危害。在ST公司与管理舞弊关系上,ST公司具有巨大的退市压力,保留“壳”资源、避免退市是我国上市公司的特殊动机(秦江萍,2005)。同时,上市对企业融资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当这种壳资源受到威胁时,公司往往趋于压力违规操作,进行财务报告舞弊(吴国萍,朱君,2009)。实证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显著采用了会计舞弊手段以达到避免摘牌的目的(陈关亭,2007;窦洪波、孙素淑,2008)。在舞弊预警指标的选取上,国内主要基于财务预警的角度,选取各类财务指标,构建预警模型(张妍妍,吴乔,2011)。根据美国会计学家Albrecht(1995)提出的舞弊三角形理论,舞弊是由压力、机会和借口三要素合力产生。虽然财务压力是导致财务报告舞弊的直接诱因,而公司治理无效则为财务报告舞弊提供了机会(吴国萍,朱君,2009),公司治理结构的失效是财务舞弊的根本原因(杨薇,姚涛,2006)。鉴于此,本文从公司治理角度研究ST公司的预警信号,探讨公司治理缺陷提供ST公司舞弊机会的规律,具有一定实际意义。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

研究样本包括舞弊和非舞弊公司样本。舞弊样本包括2003年至2010年因舞弊被证监会处罚的A股ST公司。配对样本选取,按照同一股票市场交易,同行业(除制造业按照二级分类外,其他行业均选取一级分类),舞弊发生前一年公司年末资产与舞弊公司最接近但不得超过或低于舞弊公司资产规模的30%的原则选取出55家配对公司样本,样本合计110家。数据分析均用SPSS17.0处理。

(二)变量选择

1.被解释变量。FRAUD如果上市公司发生财务报告舞弊取1,否则取0。

2.解释变量A.董事会人数(DIRECTOR)。董事会是公司体制的重要制度安排,董事会规模能够显著影响董事会效率,但董事人数与抑制舞弊的相关关系,国内外理论界有不同的见解。一方面,一些学者实证检验认为小规模的董事会相对大规模董事会具有信息沟通优势,能够更有效地抑制管理层的舞弊行为(Jensen,1993);另一方面,学者研究发现,董事人员数量增多同时也会带来协调与组织过程的效率损失,当损失超过数量增加带来的监督能力提高带来的效益时,反而不能有效抑制管理舞弊;基于此,杨清香等(2009)实证发现董事会规模与财务舞弊呈U型关系。本文假设该变量与舞弊关系有待检验。B.内部董事人数(INDOR)。当董事席位由内部控制人把持时,董事会容易被管理层控制,对管理层监督作用减弱或失效。以兼任公司高管职务的董事作为内部董事。假设该变量与舞弊负相关。C.第一大股东所派的董事人数(FIRST)。大股东通过指派更多的“自己人”进入董事会,往往容易形成内部人控制的局面,形成舞弊机会。假设该变量与舞弊正相关。D.监事会人数(SUPERVIS)。刘立国,杜莹(2003)认为,舞弊公司为掩盖其舞弊行为,反而会设立了一个大规模的监事会,实证结果也证实了他的观点。但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监事会应该具有一定的监督作用。假设该变量与舞弊负相关。E.高管离任人数(TOTALTURN)。根据信息不对称理论,企业内部高管比外部人员更清楚公司经营管理情况,高管人员流动性程度反映了公司组织结构的稳定性和复杂性,高管离任人数与舞弊正相关(韦琳,徐立文,刘佳,2011)。以舞弊发生前两年高管离任之和作为高管离任人数。假设该变量与舞弊正相关。F.董事长兼任总经理或CEO(CEO)。当总经理兼任董事长时,董事会的独立性会收到影响,总经理更有可能追求个人利益而非股东利益(Jensen,1983;Boyd,1984)。假设该变量与舞弊正相关。

(三)建立模型

三、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以舞弊前一年度的数据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1

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舞弊公司与非舞弊公司内部董事人数,高管离任人数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有差异,董事长兼任总经理则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有差异。董事会人数,第一大股东所派的董事的人数在舞弊与非舞弊公司间差异并不显著。

(二)回归结果

建立Logistic 回归模型,将变量带入,得到回归结果如表2。

回归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所派的董事人数(FIRST),监事会人数(SUPERVIS),高管离任人数(TOTALTURN)、董事长兼任总经理或CEO(CEO)与预期相符,即第一大股东所派的董事人数、高管离任人数越多,表明公司越可能舞弊;监事会人数越多越能起监督作用,抑制舞弊;董事长兼任总经理,越可能提供舞弊机会,引发舞弊形成。董事会人数(DIRECTOR)与预期不同,可能因为董事会信息沟通的效率损失超过监督效益。内部董事人数(INDOR)与舞弊呈反向关系,可能是由我国国有企业董事任命一般由总公司直接指派。

回归模型:

四、结论和建议

本文通过对2003-2010年ST公司舞弊的分析,基于公司治理角度,识别出面临退市压力的ST公司的舞弊信号,帮助监管部门及投资者对目标公司舞弊可能性的判断及预警。同时,构建了舞弊识别模型,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所派的董事人数(FIRST)、高管离任人数(TOTALTURN)、董事长兼任总经理或CEO(CEO)与舞弊正相关,董事会人数(DIRECTOR)、内部董事人数(INDOR)与舞弊负相关。管理舞弊的防范和监管可以从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入手,减少ST公司的舞弊机会,打破舞弊三角形的行为规律,减少舞弊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刘立国,杜莹.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3(02).

[2] 韦琳,徐立文,刘佳.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识别[J].会计研究,2011(02).

[3] 王泽霞.管理舞弊导向审计研究[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第4篇:手机对大学生利弊总结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考风问题;考试作弊

考风是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所大学传统底蕴和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但在当前高校中,考风不正现象比较普遍,考试作弊问题尤为严重。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考试公平、公正原则,无法正常反映出教学的效果,而且影响了良好学风和校风的形成,并且使得社会对于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提出了质疑。

一、大学生考试作弊现状

1.作弊层次多元化

据调查,因为平时不好好学习而考试作弊的人数占30%,想通过作弊拿到高分的占17%,作弊的对象由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扩大到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

2.作弊涉及面广

调查得出,作弊的学生分布情况较为密集,其中结伴作弊的人最多,占了50%;其次是个人作弊,占31%。一个人作弊的行为渐渐转变成了集体作弊的行为。

高年级学生,尤其是毕业班的学生作弊居多,占37%;大二学生了31%;低年级甚至是刚入校的新生,也有作弊现象;男生作弊较普遍,女生作弊较少。

3.作弊方式层出不穷

作弊方式最多的就是交头接耳,其次是夹带器材和纸条,分别占20%、18%和16%。作弊的方式由最原始的偷窥、私藏夹带、传递答案、交头接耳等方式发展到利用电子产品进行作弊,甚至还有专门替人考试的“”。

二、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

1.大学生自身因素

缺乏正确的考试观念和荣辱观,从而产生各种消极的心理因素,加之诚信意识的缺失和对自身管理的放松,是导致大学生作弊行为发生的主要因素。

2.学校因素

(1)考试形式不合理。目前,各高校多采用闭卷的形式,考试内容多属于单纯记忆的范畴,缺乏平时成绩的体现,从而导致有些平时不认真学习的学生临时“抱佛脚”,把老师明确强调的重点多复习几遍,不求甚解,只管死记。实在记不住的就想办法作弊。

(2)监考不严。有的监考教师不能很好地履行监考职责,监考过程中做与监考无关的事情,给有作弊动机的学生以可乘之机。有个别监考教师不坚持原则,对考试作弊的学生包庇纵容。监考教师的种种不负责的行为使一些学生滋生了不良心理,无形中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作弊机会。

(3)教育管理工作缺失。部分任课教师平时对学生要求不严,对学生迟到旷课不闻不问;考试前勾重点、划范围,给平时学习不努力的学生提供了作弊的可能。同时,由于学校针对考试作弊同学的处罚条例并不是很重,这也增加了作弊行为的发生。

3.社会因素

(1)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近年来,诚信缺失现象在社会中普遍存在,而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阶段,对社会上一些弄虚作假、、等现象缺乏正确的认识。当他们看到一些营私舞弊者得到好处而未受到制裁,便试图效仿,从而采取作弊手段蒙混过关。

(2)就业压力的影响。近年来,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就业压力的增大,毕业班的学生为了通过最后的毕业考试,只好采取作弊的下策。而一些用人单位更是以成绩高低来权衡应聘者的水平,这更加促使了大学生采取作弊的手段来获得高分。

(3)人才评价体系的影响。这种“唯分数论”单一评价方式,刺激了大学生急功近利的心理,激发了他们作弊的欲望。

三、大学生考试作弊预防措施

1.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

考试作弊是一种弄虚作假的不良习气,但当代一些大学生却不以为耻反以作弊得来的高分为荣,同时从作弊行为中反映出的诚信缺失危机令人担忧。学校应加大诚信教育的宣传力度,分发诚信考试倡议书,深化学生诚信意识,唤醒学生的荣辱感,从而使其在内心深处打消作弊的念头。

2.深化考试制度改革

考试形式不应局限于单一的闭卷考试,而应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研究和探索新的考试形式。增加平时成绩在期末总评成绩中的权重,重视对平时成绩的考核。在考查内容上应尽量减少客观题及死记硬背的知识;适当增加主观题、综合题,注重对学生理解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的考察。

3.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尽可能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争取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教学过程的中心。同时,教师要注意运用新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与学生接触,进行思想沟通,加强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难题,提高自信心。

4.增加评价手段

对一个学生的评价要综合、全面,把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强化形成性评价,淡化总结性评价,弱化学生对卷面成绩的关注度。适度降低学习成绩在评优、评先中的作用,既弱化了诱发学生考试作弊的内部动机,同时也为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创造了外部条件。

5.严格考试管理

(1)严肃监考纪律。必须加强监考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组织监考教师学习相关监考要求,培养监考教师高度的责任心,做好身份验证、清场、强调考试纪律等考前组织工作,监考过程中认真履行监考职责,不给学生以可乘之机。

(2)组织专人巡考。成立专门的巡考成员组,监督监考教师履行职责的情况,及时、公正地处理考试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树立考试的权威性。

(3)加大对作弊者的处罚力度。作弊者不得参加正常补考,并取消其评优、评先、评奖学金的资格。禁止作弊者担任各种社团、学生会重要职位。规定作弊次数上限,超过者不能取得毕业证或学位证。

良好的考风不是自然形成的,是通过教育者在长期的育人的过程中不断灌输的。培养学习兴趣,制定各项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和监督,改变单一的人才评价体系,纠正社会不正之风,维护知识尊严,增强诚信教育,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于淑萍,王忠跃.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及应对措施[J].中国西部科技,2006,(7).

[2]邓文艳.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分析及对策[J].湖南商学院学,2005,(2).

第5篇:手机对大学生利弊总结范文

Abstract: In this paper, internal factors and external factors are analyzed in different examination process, before the examination, in the examination and after the examination.

关键词: 考试;作弊因素;内因;外因

Key words: exam;cheating factors;internal factors;external factors

中图分类号:G42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9-0294-03

0 引言

马克思理论中曾明确的指出分析矛盾问题的方法:

首先是要系统的看待问题,因此,我们不能片面从学生的方向去研究问题,而应把整个校园环境、高校的教师团队、可能的变换情况也融入考虑,同时也不能把眼光只局限于考试过程中,而忽略了考试前和考试后的内因、外因影响。因此,我们要从考试的前期,对学生、教师、环境因素及人员备考情况进行分析,同时也对考试过程中及考试后各个环节进行同样的分析,力求达到全面系统的分析。其次是矛盾论,本着事物持续发展的原则看待问题,需要我们的分析工作不能只停留在某次或某个阶段考试进程中,也不能以某次分析作为最终的结论,而是要以持续发展的思路去看待问题。为考风考纪这个具有持续性的工作做好坚实的基础并指明方向。最后,实践是唯一检验标准。我们只有通过在实际考试中得到应用,总结分析后才能够得到验证。

综上所述,作者通过以往的工作经验,根据目前现状情况,并翻阅了相关的文献,尝试着做了以下内容的分析:

1 考试前存在的作弊隐患因素分析

1.1 考试前内因隐患分析

1.1.1 学生内因分析 逆反心理:经过从小学到高中的十多年的学习过程,有很多进入大学生活的学生已经开始对学习产生厌倦,认为在大学里应该是另一种轻松而快乐的生活,使得学生很容易对学习产生疲敝和厌烦。这样,为日后考试过程中产生作弊思维已经埋下了隐患。

从众心理:大学生进入高校里不同于以往的学习生活。在这里充满了形形的团队组织活动等,在这里没有固定的座位,没有需要完成的作业,没有人去拧着学习。大家都在参加各式各样的社团活动。此外,就是受到社会中广为流传的学习无用论的影响,认为自己认认真真念出书也用不着。因此,自然没有把学习放到首位,这也将为日后的考试作弊思维埋下了隐患。

依赖心理:由于依赖心理而作弊,源之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薄弱。当代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称为“被抱大的一代”,由于从小家庭、学校包办过多过细,他们对人生观、价值观缺乏思考,自我意识薄弱。自我意识薄弱的个体,往往没有一个健全的人格,会导致一部分大学生对是与非、对与错不加分析,不以考试作弊为耻,在他们的世界里,认为作弊是他们应对考试有效的可依赖的手段,对考试作弊有一种习惯性的强烈依赖心理。

侥幸心理:认为考试之前会有考题泄露,又或会有朋友帮忙,而不去认真学习。

冒险心理:由于考试前准备工作没有做到位或者可以说学习态度和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在面对家庭和学分是否能完成的压力下,会自动产生作弊的冒险心理。

功利心理:在高校中存在着一类学生,利用考试当成一种利益交换的筹码,甘愿去充当代考的“”,或者在某些利益的权衡下,比如考研,而放弃考试前的学习去作弊,是典型的急功近利的心理作用的表现。

1.1.2 教师因素 应付工作:某些高校如同很多的事业行政单位不同于企业单位存在着激励的竞争一样,很容易使部分教师认为工作就是把手头工作完成而不是去想着如何能够完成的更好,从而导致责任心下降,对学生前期工作不能够做到细心细致。

目标原因:有很多教师把主要的经历放到了科研方向或晋升方向,从而很少去关注学生学习状况和思想状况,从而放任自流。

思维定势:认为考试只是考试过程中的事情,而不做好前期预防,只是把考风考纪工作重心放到了考试中心。

1.2 考试前的外因分析

1.2.1 校园环境分析 学生进入高校后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增多了,很容易被社会中的不良因素或环境影响。比如知识无用论,金钱万能论等等。从而导致部分学生产生厌学心态,甚至导致一部分学生过早的融入社会,把学习丢一旁。

1.2.2 试题范围和内容分析 在高校中,考试更多地表现出知识导向而非能力导向,大多考试试题集中在书本中,并且以理论性质考题为主,甚至可以在书本中找到答案,或者是纯理论的试题,这样容易造成以下两个问题点:首先,给学生抄袭创造了有利条件。其次,让学生从心里感觉学习这些理论知识和实际脱轨,学不能致用,从而产生厌学心理。因此,试题的改革,是杜绝学生作弊的一个重要环节。

1.2.3 考试强度和集中度 高校考试一般都集中在期末,这样会导致学生的考试强度无形中增大,因此,在复习不过来的情况下,有些学生在考试时不得不采取一些“策略”。尤其大三的学生遇到考研这样的大关时,更容易出现思想的波动。

1.2.4 社团活动影响 在大学校园生活中,有各式各样的组织和活动,有部分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薄弱,必然会把学习的时间转移到校园生活中去。

2 考试中存在的作弊因素分析

2.1 考试中的内因分析

2.1.1 学生因素 虚荣心理:有些好学生也存在考试作弊心理,他们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更高的分数以便保持荣誉和评奖评优,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投机心理:少数学生对于考试环境报以投机的心理,认为有空可钻,或者去研究那些漏洞,利用各种手段进行考试作弊,想用投机取巧来坐享其成。

讲义气心理:大学生活中,大家经常在一起学习、生活。难免会出现一类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碍于情面或者性格中存有的义气成分,在面对同学的“求助”时导致是非不分,慷慨“解囊”。

不平衡心理:在考试进程中,难免出现部分学生因为看到别的同学考试作弊轻而易举过关,或者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造成一种努力不如作弊的非理性思维,使这些学生就感到不平衡,因而有了作弊心里隐患。

2.1.2 监考老师内因分析 不作为:很多监考老师监考时,即使发现有作弊行为的学生,也是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一种老好人的心态,又或一些监考老师害怕得罪人被报复而不作为。以上种种心态一旦传播,将会使监考工作形同虚设。

讲人情:在监考过程中,很多时候会出现一种本院系老师监考本院系学生的情况。这里,有些学生和老师已经在学校生活中建立了师生间的友谊,导致在监考过程中,遇到这类学生作弊时,有部分教师会抱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敷衍态度,放任学生在小范围内作弊。当然,这种讲人情的情况也还体现在一些学生通过一些通道得知监考老师信息,从而去做通监考教师的行为。

忽略因素:当然,大部分的监考老师还是很认真的。但总会存在一定的死角、忽视一些方面或者监考工作的方式方法不得当。而这些恰恰被需要作弊的学生捕捉而利用。

2.2 考试过程中的外因分析

2.2.1 纪律因素 包括试卷管理、作弊惩罚制度、突发性事件处理、考场纪律执行力度等,因考场的纪律得不到约束,整个考场产生混乱时,会给学生抄袭发出一个“作弊信号”,为互相抄袭创造机会。

2.2.2 作弊监控设施 因目前作弊方法可以说相当广泛,其中包括夹带、替考、现场提供答案、高科技作弊等。但由于投入不足,导致很多高校在考试过程中对手机等电子信号的屏蔽和摄像头等监控设备的使用存在不足导致监控乏力。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违纪舞弊的形式和手段更新速度加快,特别是利用通讯工具进行高科技作弊和考试集体舞弊事件更加突出,因此,高校考试过程监考应该及时考虑新的变换因素。

2.2.3 考场现场环境 包括考场座位数、间距和安排要求、考场非考试必备品摆放、考场现代化防作弊工具的使用、监考员与巡考员的安排、考试间隔过程中的清理工作(现场卫生)、考试过程嘈杂程度等。由于考试前对学生考试环境没做到良好的防范,或者对学生的作弊方法没有进行研究,导致存在监控死角,从而使得学生有“空”可钻。

3 考试后存在的作弊因素分析

3.1 考试后的内因分析

3.1.1 学生因素 优越心理:很多家庭比较优越的学生,在考试前就抱有一种即使考试考不好也不用害怕,反正有家里帮我渡过难关,“出面”去找领导、老师,或者也有些学生会想,考不考好没有关系,反正不用为以后的工作烦恼、操心,到时候有家里帮我。虚荣心理:在考试后,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未过关、或者整体学风将完不成的时候,总有一部分学生会缠着负责考试的教师想办法。有很多教师因为立场不坚定而开小差,导致学生另类“作弊”得逞。

3.1.2 教师因素 人情因素:因很多代课或者判卷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和学生相处的比较融洽,又或有些学生通过某个老师和判卷老师取得了联系。使得很多判卷老师碍于颜面,对判卷要求放松,给予了学生作弊机会。

权利因素:也不能否定会存在一些学校领导在接受了考生家长的委托后,对于考试有关教师打招呼,而通过考试的“作弊”方式。

3.2 考试后的外因分析

3.2.1 学校风气:不良的校园风气也会成为抵消和损坏高校教育、考试成效的负面力量,同时也是腐败滋生蔓延的重要诱因。

3.2.2 制度漏洞:在高校制度体系中,仍然以应试教育为主,而素质教育思想远没有得到确立。

3.2.3 监控范畴:目前高校考试进程中,大多数的精力放到了单单考试过程中这一环节,而没有从考试前,考试后进行延伸探讨。

持续分析考试作弊隐患因素:因为时代是不停的进步和发展的,并且学生随着年级的不断增长,作弊因素和方式的不断变更,我们高校考风考纪建设工作进步,要求我们一定要持续分析考试作弊隐患因素,从而才能更好的完善高校的考风考纪建设工作及学风建设工作。

4 总结

综上所述,对考风考纪中作弊现状的隐患因素进行分析,是考风考纪建设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我们在针对考风考纪建设工作中将分析得到的隐患因素,作为一个个可攻破的“据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计划工作,并且通过具体的实施、改进考风考纪工作后,总结经验、分析过失、改进问题。使考风考纪中作弊现状的隐患因素分析过程成为考风考纪工作中的一个系统的、全面的、具有指导性的意义环节,为努力营造一个公平公正求真务实的教育教学考试环境提供坚实的、有效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丁丽军,邹阳.从考试的功能谈高校考试改革[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2,4(1).

[2]郭洁,褚远辉.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心里学分析[J].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13(2).

[3]李锋.高校大学生考风考纪的现状及研究对策.教育长廊,2009,5(下旬刊):84.

第6篇:手机对大学生利弊总结范文

关键词:法务会计 企业 财务舞弊

一、在企业内部财务舞弊方面实施法务会计的必要性

(一)定义

法务会计是对法务会计实践的理性认知,是法务会计职业的规律性总结,是关于法务会计环境、法务会计的定性、定职、定位和定向、法务会计的任务类别及方法、法务会计主体及其特征、法务会计客体及其内容、法务会计的依据等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问内在关系的知识体系。法务会计是法务会计专业设置与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法务会计实践得以系统总结、凝练、提升和延展的结晶。

(二)法务会计的基本流程

法务会计的服务对象广泛,既可以是政府机构(如司法部门和监管部门),也可以是公司和个人。法务会计是接受当事人的委托而执行业务,工作要求是按时、按质完成委托业务。

从总体上,应当遵循下面的工作流程:

1.明确需求。

2.签订契约。

制订计划。

调查分析。

(三)上市公司舞弊的手法

1.伪造凭证

2.多计应收账款

3.导致应收账款净变现价值虚增

4.多计资产

5.漏列负债

6.虚增销售收入

7.虚减销售成本

8.隐瞒重要事项的揭露

9.虚增投资收益

(四)对于法务会计与财务舞弊关系的认定

法务会计就是研究和解决法律中的会计问题,它是将会计、审计知识与调查技术相结合,对经济案件或纠纷中的财会事实进行计算、检验、分析、认定,将证据规则与之相结合并给法庭提供相关证据,其主要内容是调查会计与诉讼支持。

1.法务会计正是控制财务舞弊的中坚力量。对于企业以及整个社会来说,舞弊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财务会计报告直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但财务舞弊却频频发生,给经济生活带来了恶劣影响。所谓财务舞弊,一般是指企业管理当局出于某种利益驱动故意行为造成的,包括欺诈和蓄意掩盖。从中虚报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给企业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

对于企业内部财务舞弊加大处罚力度,最主要的还是完善公众监督机制,也就是说损失者利用法律手段向有关责任人进行索赔。如何发现舞弊,损失者赔偿数目如何确定以及法律诉讼支持对于缺乏相关技能的社会公众来说是一个难题,而法务会计恰恰具备相关技能。法务会计的舞弊审计就是对舞弊是一种专项的、有针对性的控制。

2.法务会计是确认财务舞弊的有力武器。在发现舞弊线索、怀疑舞弊存在时,法务会计师才介入以证实舞弊是否存在。特别是在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出现过失或舞弊的情况下,遭受损失的投资者可以借助法务会计师精湛的专业知识、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举证技巧有效的保护自身权益

二、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动机分析

(一)企业舞弊产生的内部因素

1.企业财务状况的压力

由于企业所处行业不景气、财务决策不合理等等造成经营业绩欠佳,从而面临退市、管理层业绩考核的压力,这些不利的经营环境和财务状况往往迫使管理层铤而走险。

2.融资压力

资金与企业,犹如血液与人体,赚钱的公司为扩充设备,需要更多的资金;亏本的公司为了营运周转,更需要资金。资金不足,可能导致周转不灵,因而倒闭。企业为了达到借款或增加资本的目的,可能虚报其财务报表,以便说服资金提供者,做出决策。

3.高层、大股东为自身利益占用资金

贪是各种舞弊中最直接最根本的动因。在企业中上至管理层,下至普通员工都有可能发生。当然层次越高,舞弊设计越精心,发现就越困难。

但是,有动机不一定就会发生舞弊,动机是会计舞弊发生的诱因,而机会是会计舞弊发生的必备要素。对会计舞弊而言,会计舞弊的发生通常与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有关,或者内部控制不健全或根本就没有。能够逾越内部控制或逃避内部控制的监督,为会计舞弊者提供了机会;同时,外部监督机制的缺乏或无力,为会计舞弊者进行利益权衡提供了机会。当能够逃避惩罚或所受到的惩罚能得到补偿时,会计舞弊就很有可能发生。由此可知,当动机、机会和利益三者具备时,会计舞弊就必定会发生。法务会计对会计舞弊行为的调查同时是以此理论为基础的。

(二)分析研究舞弊产生的环境因素

一方面,鉴于舞弊行为的故意和舞弊形式的多种多样,如果法务会计师还像财务报表审计那样,仅仅通过查找舞弊遗留的痕迹来发现舞弊,显然是远远不够的,那么查找舞弊产生的根源则成为我们识别舞弊的一条新的思路。正如前文案例分析所述,法务会计师应着重从财务状况的压力、融资压力、高层等为自身利益占用资金等等方面的动机来发现舞弊的根源。另一方面,舞弊的产生与环境有很大关系,当环境形成了舞弊所需的各种条件之后,不被发现的诱惑使企业舞弊的冲动会变得强烈起来。审计人员应重点分析研究舞弊产生的环境因素,而非舞弊产生的表面结果。美国Coopers&Lybrand会计师事务所,总结出29面红旗,当出现这些红旗时,就需要格外关注管理当局是否存在财务欺诈的可能,其中涉及财务指标的有:

1.现金短缺、负的现金流量、营运资金及信用短缺,影响营运周转;

2.融资能力(包括借款及增资)减低,营业扩充的资金来源只能依赖盈余;

3.成本增长超过收入或遭受低价进口品的竞争;

4.现有借款合约对流动比率、额外借款及偿还时间的规定缺乏弹性;

5.存货大量增加超过销售所需,尤其是高科技产业的产品过时的严重风险

6.盈余品质逐渐恶化。

三、在企业财务舞弊方面实施法务会计的措施

舞弊给公司造成的严重后果:一旦舞弊被揭发之后,一是有的公司宣告破产或者被政府接管;二是一部分公司出售其大部分资产,与另一公司合并或吸收新的股东;三是有的公司被或向股东(债权人)支付赔偿达成和解。舞弊会牵涉会计师事务所甚至更换了注册会计师, 对会计师事务所产生了信任危机。这些给舞弊相关参与者带来严重后果,给会计界乃至整个社会带来诚信危机。公司高级人员会被,或被证监会处以罚款;有些高级人员被迫停职或辞职,甚至会被判刑入狱;投资者和债权人蒙受巨大经济损失。

六、法务会计控制财务舞弊的特点和优势分析

(一)针对性强

法务会计师的介入是基于对抱怨、质疑、疑问、谣言所做出的反应,当声称存在舞弊或已经发现舞弊发生时,委托人要求法务会计师收集证据或作为专家证人出庭作证。因此,舞弊审计是专门为发现和查证财务舞弊而进行的活动。在实施舞弊审计时,法务会计师要特别注意寻找与具体的违法行为有关的证据,确定舞弊的具体细节,并确定舞弊行为带来的损失和影响。

(二)方法独特

法务会计的舞弊审计必须执行对舞弊暴露分析的方法,即“必须比罪犯更聪明”。使用这种方法有助于编制审计计划,关注舞弊的一般线索和征兆,突出那些易受袭击的资产。法务会计师经常按照行为动机理论进行换位思考,以了解系统控制链的薄弱环节和舞弊者可能采取的行为,从而估计舞弊发生的可能性,明确查证舞弊的重点。

(三)服务范围广泛

违法是指特定的法律主体由于主观上的过错所实施或导致的、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依法应当追究责任的行为。财务舞弊是以欺骗手段侵占资产或诱使他人放弃其产权或合法权利的行为,是一种故意欺骗他人的行为。因此财务舞弊行为大都属于违法行为,只是由于造成危害程度的轻重和社会影响范围的大小有别,在法律上有些财务舞弊必须,有些舞弊免予。随着舞弊案件的增多和人们维权意识的增强,涉及财务舞弊的经济纠纷、经济案件日益增多。法务会计师接受管理部门、律师或者私人委托,利用自己在法律和会计方面的专业知识调查取证,解释财务信息,提出专家性意见作为法律鉴定或用于法庭作证,从而帮助公司、私人自我维权和律师代表委托人维权。

(四)渠道众多

由于舞弊的发生有多种线索和征兆,利益受损者对舞弊更为敏感和关注,法务会计的舞弊审计为公司有关利益各方提供了一个发现和解决舞弊问题的渠道。从目前证券市场财务舞弊案件的发现始末中,我们能够看到在造假案件揭露前实际上已经有相当多的人员和部门对造假公司的业绩都怀有疑问。但是,由于社会缺乏专门调查财务舞弊的机构,由于缺乏为利益相关者搜寻可靠证据的服务,骗子的把戏才一再得逞,直至最后居然由新闻媒介来曝光才得以制止。等到舞弊已经造成巨大损失时才来惩治,等到一个企业烂掉了再去查,这对投资者而言是非常不公正的。如果设置了提供财务舞弊查证的法务会计服务,利益相关者质疑公司财务事项时,就可以委托法务会计师调查以确定舞弊是否真的存在,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及早发现舞弊,控制住舞弊所造成的危害。反之,如果舞弊之风没有在萌芽状态被扼杀,就会迅速蔓延,给组织整体带来严重影响。

(五)服务导向特殊

法务会计师为支持法律事项而准备、收集和调查会计信息。法务会计师在展开财务舞弊的调查时,并不清楚该舞弊的数额和性质是否财务舞弊控制的遗漏与补充已达到必须的条件,也许经查证并不是舞弊或免予,这时舞弊审计仅起一种专业鉴定的作用。当证实舞弊情节严重时,法务会计师可能就要作为专家证人出庭作证。《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六条规定“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讯问、质证,听取各方证人的证言并经过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规定,证据的相关性和可靠性要受当事人质证。质证就是对证人证言进一步提出问题,要求证人作进一步的陈述,以解除疑义,并确认证明作用的诉讼活动。由于法务会计师舞弊审计报告有可能作为证言受到法庭的质证,为了保证其报告不在交互检查时受到怀疑,价值被贬低,法务会计师会自觉提升自己的执业质量。

由于我国目前以鉴定人为主,少量专家证人的法务会计实践,范围较小,制度不完善,法务会计的诉讼支持作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有必要对我国的法务会计制度进行改进或完善。法务会计对财务舞弊的审计为有关利益各方提供了一个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渠道,这一会计新领域值得在我国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就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而言,运用法务会计仍需要克服许多困难,做相当多的工作。我们深信,在未来只要会计学者加深在法务会计方面的研究、实践中积极探索,只要我们认真总结及汲取法务会计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法务会计便一定能成为一门系统、完善且有指导性、实用性的科学,也一定能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阎长乐.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分析,2004.4

[2]李燕.财务舞弊的若干特征分析,2006.3

第7篇:手机对大学生利弊总结范文

国有企业是深化供给侧改革和实现国民经济转型的关键。因此,对国有企业的财务信息质量应有更高的要求。2013年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将国资委监管职能从“管企业”转为“管资本”。国资委职责的转变一方面赋予国有企业更大的自主经营权,另一方面国有企业需要进一步强化权力制约机制,以预防放权下的财务舞弊行为。2018年1月12日,审计署公布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强调推进内部审计的全覆盖,并特别指出加大国有企业高管的经济责任审计。该项规定强调了高管的行为对国有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信息质量的影响,对国有企业高管问责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该项规定要求国有企业推进总审计师制度的建立,从而进一步明确了内部审计作为独立的国有企业内部权力监督机制的重要作用。

根据证监会公布的2006年至2016年处罚公告,涉及财务舞弊的国有企业数量达52起,且其财务舞弊行为具有更大的隐蔽性,舞弊主体多为制造业企业。国有企业如何防止、发现和纠正舞弊行为对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成功尤为重要。对财务舞弊的预防和治理应从其形成的根源和本质入手,深入分析财务舞弊的动因,从根源上解决国有企业财务舞弊问题。

目前学者广泛应用的舞弊理论包括GONE理论、风险因子理论、冰山理论和舞弊三角理论。其中舞弊三角理论的应用较为广泛,对国有企业财务舞弊和舞弊审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舞弊三角理论是由美国注册舞弊审计师协会创始人史蒂文·阿伯雷齐特提出的。他认为,压力、机会和借口为舞弊行为的产生条件。舞弊产生的直接诱因为压力。在以会计师事务所为主的外部监督体系压力下,上市公司为了保留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往往会着眼于短期经济利益,进行财务舞弊[ 1 ],同时,迫于行业竞争压力,上市公司也会从事财务舞弊行为以在资本市场上获得融资[ 2 ]。但不同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经营目标不仅包括追求收益最大化,而且包括实现社会整体福利最大化[ 3 ]。另外,除了资本市场,国家财政、地方政府以及国有银行的贷款优惠支持为国有企业提供了更广泛的融资渠道。因此,在竞争并不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融资压力与行业压力并不能构成国有企业从事财务舞弊的压力。

机会的存在为舞弊行为提供可能性。无论私有企业或国有企业,股权结构的不合理、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都为公司财务舞弊提供了机会[ 4-5 ]。但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国有企业内部的委托链条更为复杂,股权结构中的“一股独大现象”更为严重,这为国有企业财务舞弊提供了机会[ 6 ]。因此,通过增强非公有制主体在国有企业董事会中的话语权,是混合所有制改革下防止国企舞弊的关键[ 7 ]。

借口指促使管理层做出舞弊行为的态度、性格特质及价值观。高管的性格、价值观、态度决定了企业的控制环境,也将直接影响公司财务舞弊风险的高低。

综上所述,大多数学者认为,由于国有企业的经营目标、融资渠道、委托链条与非国有企业存在不同,其出现财务舞弊行为存在差异。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被暴露在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其传统的公司治理结构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下面临巨大挑战,其舞弊行为动机也随之改变。昆明机床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经历了由辉煌到衰落的转变,对研究深化改革下国有企业舞弊动机具有代表性意义。因此,本文将以昆明机床为例,基于舞弊三角理论,深入剖析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下,国有企业舞弊动机,并对防止和应对国有企业舞弊行为提出针对性的意见。

二、公司舞弊案例简介

沈机集团昆明机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明机床)成立于1993年10月19日,前身为中央机器厂,1953年更名为昆明机床厂,是我国较早发展起来的机床功能部件产品制造企业,也是我国首批在香港上市的股份制企业。昆明机床曾创造出140多个“中国第一台”,获80多项科研成果奖。1994年,昆明机床厂在上交所上市,成为云南省第一家同时发行国内A股和香港H股的企业。2007年10月4日,昆明机床开始着手股权分置改革。在沈阳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受让西安交通大学产业(集团)总公司持有的股份后,昆明机床正式更名为沈阳集团昆明机床股份有限公司。然而,由于市场需求总量降低和需求结构发生变化,2014年起昆明机床出现严重财务困难。

2017年3月20日,昆明机床自爆存货不实等四大财务违规问题。2017年3月22日,证监会对昆明机床信息披露违法行为进行立案调查。2017年5月23日,昆明机床被上海证券交易所暂停上市。2018年2月5日,证监会公布了对昆明机床及23名责任人员的处罚决定书〔2018(9)号〕,对时任董事长王兴、总经理常宝强、财务部部长李红宁等责任人给予了合计250万元的严厉处罚,对王兴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2018年5月18日,昆明机床公告,公司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期。

三、昆明机床舞弊案成因分析

(一)压力

1.退市风险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相关规定,上市公司若连续三年亏损将被终止上市交易。2012年后,由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全国机床行业需求不足,昆明机床在2014年和2015年连续两年亏损。

根据国务院的《关于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若干意见》,为了实现国有企业供给侧改革,去僵尸产业,严格做到政企分开。国有企业应作为市场主体,利用市场淘汰机制,实现国有企业的供给侧改革。因此,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很难获得政府的资金援助,其对资本市场的融资依赖程度进一步加强。在融资渠道单一的背景下,为了避免被强行退市,昆明机床有压力选择通过一系列舞弊手段虚增利润。

2.行业风险

国有企业在信息披露时会对经济效益和宏观效益进行权衡[ 8 ]。当竞争环境变得激烈时,出于成本效益原则,国有企业也可能选择不完全或不准确地披露会计信息。在深化改革与全球化經济的背景下,部分国有企业在其经营领域不再具有垄断地位,而民营企业相对于国有企业有更强的技术效率[ 9 ]。因此,国有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更为复杂和不确定,这也加大了国有企业从事财务舞弊的压力。

2013年起我国机床市场需求持续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年我国机床行业进口额为160.92亿美元,比2012年下降20.2%。另外,机床行业的发展主要靠固定资产投资拉动,但2013年起,我国机床行业固定投资增速持续放缓。根据统计局数据,截至2014年,我国机床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速比2012年下降8.8%。同时,机床市场的需求结构呈现中低档需求下降、高端需求增长的趋势。而在机床工具行业市场持续萎靡的情况下,行业内规模以上企业数量持续增加,国内机床市场竞争激烈,导致昆明机床面对更为严峻的市场环境。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机床行业中亏损企业比例达到31.9%。而德国、日本等机床企业利用先进的技术,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导致昆明机床所处机床行业面临来自国外企业的激烈竞争。由此可知,在激烈的竞争和市场需求结构变化的压力下,昆明机床急需大量资金,加快转型升级,提高创新能力。

3.财务风险

图1描述了昆明机床2013年至2016年的现金流量情况。图1数据显示,随着机床行业的萧条,昆明机床2014年至2016年连续亏损且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持续为负数。

根据表1,昆明机床2013年至2016年速动比率持续低于1,公司流动性降低,面临较大的短期偿债压力。另外,自2014年起,昆明机床与紫光卓远的资产重组及向启迪科技非公开发行股份失败,公司的融资渠道进一步缩减。根据昆明机床2013年至2016年现金流量表数据,其筹资现金流入主要来自于债务性融资,并且其2016年的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数。巨大的资金压力和融资需求为昆明机床进行财务舞弊以获得A股融资提供了动机。

4.营运风险

表2摘取了昆明机床2014年至2016年的资产减值数据。表2数据显示,除2013年发生大量资产减值准备转回外,昆明机床于2014年至2016年分别计提了大量的资产减值。特别是2016年,昆明机床资产减值损失高达1.2亿元人民币。而大额的减值损失基本上来自于坏账准备和存货减值。

表3和表4分别列出了昆明机床、青海华鼎和华东重机2013年至2015年存货周转率与应收账款周转率情况。根据表3的数据,昆明机床的存货周转速度缓慢且持续低于1,而同期另外两家企业的存货周转率大于1,并且保持在相对稳定水平。表4数据显示,在同行业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相对稳定并有所上升的情况下,昆明机床2013年至2015年应收账款周转率大幅度下降。这一系列财务数据表明,昆明机床的存货流动性以及应收账款回收情况较差,说明昆明机床在客户信用管理、存货销售、生产管理等环节出现了问题,存在严重营运风险。

(二)机会

混合所有制改革下,国有企业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内外部利益主体[ 7 ],这对国有企业建立更完善的权力运行和制约机制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国有企业财务舞弊行为提供了机会。同时,根据证监会公布的处罚公告,国有企业的财务舞弊手段更为隐蔽,而这也对外部监督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内部控制缺陷

完善的内部控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或发现财务舞弊行为,有利于提高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然而,根据2014年至2017年昆明机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昆明机床存在多项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首先,昆明机床缺乏有效的信息与沟通。根据昆明机床的《信息披露实务管理制度》和《重大信息内部报告制度》的规定,昆明机床采取单项沟通机制,所有重大信息统一向上流入董事会及董事长,缺乏部门之间的横向信息沟通。这样一方面导致信息高度集中,为内部控制人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提供了机会;另一方面由于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缺乏充分的沟通,加之相关复核控制运行失效,存货、应收账款、其他应付款、营业收入及营业成本等会计科目的错报风险提高。

其次,根据迪博数据资讯披露的2015年度昆明机床《内部控制缺陷报告》,昆明机床存在存货核算体系不健全,长期未建立存货收发存信息系统等内部控制缺陷。这导致对原材料、半成品无法实行永续盘存制核算,严重影响了公司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有效的运行机制是内部控制充分发挥作用的重要保证。然而昆明机床的一些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并未得到有效执行。根据昆明机床的《销售业务管理制度》,只有在相关单据齐全或退货手续完整时,会计人员才能确认销售或记录退回。然而,在完善的内部控制设计下,仍然出现伪造销售合同的舞弊行为。另外,昆明机床《资产管理制度》要求对存货定期盘点,以确保账实相符。然而,设置账外仓库,减少存货账面金额的舞弊行为并没有被避免。这反映出昆明机床内部控制制度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

2.治理层监督机制失效

昆明机床存在治理层与管理层边界模糊的问题。我国证监会颁布的〔第29号公告〕《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第二十六条指出“董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及“应公平对待所有股东”。因此,董事会作为公司的治理层,是公司全体股东权益的代表。为了独立、客观的做出判断,并实现对管理层的有效监督,治理层与管理层应适当分离。

根据昆明机床董事会成员构成,董事长王兴毕业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总经理常宝强毕业于哈尔滨科技大学。这两所高校于1995年合并为哈尔滨理工大学,因此王兴与常宝强实质上为校友关系。王兴与常宝强层曾同时任职于沈阳数控机床及云南CY集团,二人曾经分别担任云南CY集团董事及董事长。由此可推断董事长王兴与总经理常宝强有较好的私人关系,这大大阻碍了董事长作为治理层行使客观独立的判断,削弱了治理层对管理层的监督和权力制约作用。同时,包括总经理常宝强在内的多个管理层成员同时也是董事会成员。这种董事与管理层交叉任职的现象容易导致董事会作為治理层的监督作用丧失,出现内部控制人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最终导致财务舞弊行为出现。

图2显示了昆明机床2016年前10大股东的股权结构。其中,HKSCC NOMINEES LIMITED与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所持股份为其的在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交易平台上交易的H股股东账户的股份总和。太平洋证券有限公司持有的股份为其的在A股社会公众股。这三家公司所持有股份十分分散。根据图2,截至2016年12月31日,昆明机床前十大股东中,除了32%的股份来自国有资本外,另外还包括26.53%的H股社会公众股及37.32%的A股社会公众股。由此可见,昆明机床的股权结构仍然表现为国有资本“一股独大”。根据有关资料昆明机床的董事会成员全部来自于国有集团沈阳机床。这种“一边倒”的董事会结构大大削弱了公司治理结构对权力制衡的效用,为内部控制人进行财务舞弊提供了可乘之机。

3.内部监督体系失效

审计委员会是董事会下设的专门机构,应对董事会负责,向董事会直接汇报。其作用主要为对会计信息质量和内部控制进行内部监督。我国证监会2018年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修订说明》第三十八条将原准则的“可以设置专门委员会”更改为“上市公司董事会应当设立审计委员会”,再次强调了审计委员会对增强会计信息质量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证监会的调查结果显示,自2013年起昆明机床存在财务舞弊行为。根据昆明机床2017年3月23日公告,独立董事杨某于当年3月19日提出书面辞职,并披露其辞职原因为怀疑高管财务舞弊并不听取其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的建议。根据证监会的处罚决定,杨某被处3万元的罚款。这距离昆明机床财务舞弊行为发生已有5年之久。由此可见,审计委员会及内部审计人员对管理层的监督作用并未真正得到发挥。

(三)借口

根据证监会的调查结果,昆明机床时任董事长王兴、总经理常宝强和财务负责人金晓峰分别在昆明机床财务舞弊案中充当组织、策划及执行的角色。高管的诚信缺失是昆明机床舞弊案件的“温床”。昆明机床通过虚增合同价款、虚构收入等方式虚增企业利润,这些舞弊手段从某种意义上反映了昆明机床的控制环境存在缺陷,其主要表现为管理层诚信缺失。企业高管的行为影响着整个企业的组织文化,决定了企业的行为特征。企业文化体现了一家企业整体的价值观。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由于受到我国传统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影响,表现出“重关系,轻效益”“重人治,轻法治”的特征[ 10 ]。然而,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这种过分注重关系的企业文化明显不能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外部环境。这也为王兴、常宝强在强关系下从事财务舞弊行为提供了借口。

四、舞弊手法分析

根据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2018〕9号),昆明机床2013年至2015年通过跨期确认收入、虚计收入和合同价格三种方式实现收入虚增48 308万元。通过少计提辞退福利和高管薪酬方式虚增利润2 961万元以及在2013年至2015年年报中披露的存货数据存在虚假记载。该公司主要舞弊手法分析如下:

(一)虚增收入

1.跨期确认收入

2013年至2015年期间,昆明机床通过与客户或经销商签订购销合同,在未发货或未按合同约定生产机床的情况下,提前确认收入,从而将未来期间利润前移,虚增当年利润。另外,昆明机床还将本属于2014年的收入延后至2015年确认。图3显示了2013年至2015年期间,昆明机床跨期确认收入的金额以及实际收入与其报告收入的具体金额。证监会调查结果显示,昆明机床于2013年至2015年跨期确认收入222笔,共计25 895.82万元。

2.虚构交易

图4描述了昆明机床2013年至2015年虚构交易的流程。2013年至2015年期间,昆明机床与多个客户和经销商签订虚假购销合同,在只收取部分定金的情况下确认收入,然后再将定金退回并做退货处理。同时,为了避免该项舞弊手段被审计人员发现,昆明机床采取了更为复杂和隐蔽的手段。昆明机床通过设立账外库房的方式,在签订虚假购销合同后先将货物转移至账外库房,而在账目上确认成本并减计存货。同时与仓库出租方串通,将租金费用开成运输发票。然后做退货处理将该批存货转出账外库房,或者将存货拆解为零部件,以采购材料的方式重新购回。同时,昆明机床采取虚构发货单、运输单等配套的舞弊措施来规避审计人员的追查。根据中国证监会调查结果,昆明机床在2013年至2015年期间,通过此种方式虚构收入共计22 202万元。

3.虚增合同价款

2013年至2014年期间,昆明机通过虚增合同价格的方式,虚增收入共计210.58万元。在已经与24位客户签订真实购销合同的情况下,昆明机床单方面增加合同价款,同时确认为应收账款。2013年虚增收入148.56万元,2014年虚增收入62万元。

(二)存货披露不实

昆明机床2013年至2015年披露的年报数据存在账实不符。为了实现通过虚假销售达到虚增收入的目的,昆明机床同时伪造了“货物流”。在签订虚假购销合同的同时,昆明机床将对应的存货转移至账外库房以构造存货已发出且所有权已转移的假象。通过这种方式,昆明机床虚增收入的同时大量减计存货,增加营业成本。另外,昆明机床还通过降低实际产品制造成本的方式进一步调减期末存货成本的账面金额。证监会调查结果显示,昆明机床2013年至2015年分别少记存货12 087.17万元、18 492.63万元及20 018.73万元,三年共计50 598.53万元,同时虚增营业成本23 527.22万元。

(三)少计辞退福利和高管薪酬

近年来,公司利用薪酬和社保基金操控利润的现象屡见不鲜,成为各监管部门重点审查的对象。根据证监会调查结果,昆明机床2013年至2015年通过少计提辞退福利和高管薪酬的方式虚增利润2 960.86万元。2013年至2015年,昆明机床通过了部分员工的内退申请并支付内退福利。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的规定,企业应按照真实内退人数和年限等测算应付内退福利的现值,从而确认相关的费用和负债。然而,昆明机床并未按照准则的规定计提辞退福利,而是通过隐瞒内退员工人数的方式达到少记管理费用。据调查,2013年昆明机床实际辞退人员143人,但在其财务记录上只计提了131人的辞退福利,少记管理费用118万元。2014年与2015年,昆明机床实际内退人数分别为225人和289人,又分别少记录辞退人员102人和169人,从而分别少计管理费用1 107万元和1 422万元。通过此种方式,昆明机床2013年至2015年期间少计管理费用共计2 648万元,从而达到增加利润总额的目的。另外,2013年至2015年期间,昆明机床通过少计高管薪酬和管理费用312.22万元。根据昆明机床2014年至2016年财务报告,其薪酬委员会已经通过了高管的薪酬考评方案,然而公司并未按照董事会通过的高管薪酬考评方案计提高管薪酬。2014年昆明机床通过少计高管人员专项奖励的方式,少计管理费用100万元。2015年期间,昆明机床计提的高管年薪与专项奖励存在与实际发放不符的现象,并少计管理费用212.26万元。

五、反舞弊策略分析

(一)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一直是学术界探讨的热点话题。首先,应促进国有企业董事会成员的多元化。包括昆明机床在内的相当数量的国有企业依然存在国有股份“一股独大”的现象。在这种股权结构下,单一的董事会结构进一步弱化了公司治理结构对权力制衡的效应。因此,国有企业应提高董事会结构的多元化,增加非国有股东的话语权,在治理层实现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其次,应明确国有企业关系中的各方责任。《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了国资委职责转变的方向,从“管企业”到“管资本”,以确保党和政府在不过分干预国有企业经营的情况下实现国有资本的增值。在这种背景下,国有企业董事会被赋予更大的权力和责任。中共中央在2015年印发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中》(简称《指导意见》)指出,应完善责任追究机制,并推进国企薪酬制度改革。这要求明确划分国有企业管理层与治理层的责任,并通过完善董事会成员薪酬制度和人事任命制度等方式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和决策质量。研究发现,国有企业董事会和管理层违规行为被发现的概率越高,其舞弊的可能性越低[ 6 ]。因此,应建立包括监事会和内部审计在内的完善的内部监督体系,并加强党组织、职工监事在国有企业内部监督体系中的作用,以提高国有企业董事与高管舞弊行为被发现的概率。

同时,应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在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指导意见》强调,应进一步推进党在国有企业中的“双向进入”和“交叉任职”。这样一方面可为国有企业的发展把握政治方向,使国有企业的战略与党的政策、宗旨保持一致,以促进宏观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加强党在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中的监督作用,并介入对责任主体的处罚中,以提高国有企业内部监督的威慑力,从而防止国有资本流失。

(二)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1.推进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全覆盖

审计署2018年1月12日公布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简称《规定》)指出,内部审计应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收支、经济活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实施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和建议”。因此,内部审计的职能应从单纯的财务审计扩展到内部控制评价、风险管理、经济管理等方面,同时也应加大对国企高管的经济责任审计力度。内部审计的职能扩展一方面可以帮助内部审计人员全面了解公司的经营活动,更好地发挥监督职能;另一方面通过审计职能范围的扩大,内部审计可以准确定位公司人事、业务、組织活动中的薄弱环节,并从企业整体出发,为管理的改进提供有效的建议,实现企业价值增值。

2.加快总审计师制度的建立

《规定》要求“国有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建立总审计师制度。总审计师协助党组织、董事会(或者主要负责人)管理内部审计工作”。总审计师制度的建立旨在增加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及权威性。因此,在组织结构设计上应提升总审计师在组织中的地位,使其有权列席董事会会议。同时通过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总审计师直接对党组织和董事会报告并负责。另外,在总审计师制度下,内部审计应为公司整个内部监督体系的核心,这样有利于总审计师统筹内部监督资源和信息,从而提高内部监督体系的效率。同时,为了保证总审计师制度的有效运行应建立完善的总审计师制度组织框架。首先,在集团层面设立集团总审计师,负责集团整体内部审计制度的设计并领导集团内部审计工作。其次,根据审计项目需要分别设置审计组,负责对各类项目进行内部审计。再次,在子公司分别设立审计部门,其审计人员由集团直接派驻。最后,应建立高效的沟通机制和人员流动机制,以保证问题的及时上报。

根据昆明机床2017年3月22日的公告,其审计委员会确实发现了昆明机床的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和高管舞弊行为并向董事会报告,但由于董事长和总经理本身为财务舞弊的策划和执行者,整改建议被拒绝后石沉大海。其原因为集团控股公司沈机集团与昆明机床内部审计之间缺乏信息的传导机制。另外,昆明机床内部审计人员由其自行聘任,这也削弱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从而导致财务舞弊进一步恶化。

(三)建立良好的控制环境

良好的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有效运行的基础。昆明机床的财务舞弊活动由时任董事长王兴和总经理常宝强亲自策划并参与。高管的道德水平决定了整个公司控制环境,进而导致昆明机床的内部控制形同虚设,未得到有效执行。因此,在对国企高管进行任命时,不仅应考虑高管的专业能力,也应对其道德水平进行衡量。同时,在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过程中应重视对董事长、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员工诚信及良好价值观的塑造,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控制环境,这是保证内部控制有效运行的基础。

(四)加强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面对复杂多变的舞弊手法,审计人员应强化风险导向审计技术在风险评估中的作用。在风险导向审计下,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重点不应仅仅局限于财务数据的审计,更应重视对企业面临的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内部环境、商业模式及公司所使用会计政策与企业报表业绩指标的匹配性进行评估,从而找出企业所面临的重大错报风险和舞弊风险。

六、结论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全球化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情况下,我国国有企业面临着更为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下,能否通过自主创新以适应环境的变化、能否调整经营战略实现内部一体化对国有企业生存和发展尤为关键。昆明机床在复杂和多变的外部环境下面临着被淘汰的压力,其未能及时调整战略计划,导致行业风险转化为营运风险,而其内部控制缺陷、治理结构失衡、内部监督机制失效在严峻的外部环境下为财务舞弊的出现提供了可乘之机。同时,昆明机床未能及时建立与其内外部环境相适应的企业文化,导致高级管理层与治理层诚信缺失,最终导致财务舞弊行为的出现,致使国有資产流失。

第8篇:手机对大学生利弊总结范文

【论文摘 要】本文从作者的工作实际出发,归纳当前大学生考试诚信的缺失现象的特点,究其原因,探讨通过教学管理改革,从制度上引导学生诚信考试。

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和手段从古延用至今。目前,考试作弊成为又一社会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可怕的是考试作弊歪风逐渐蔓延到人们心中的象牙塔——高等学府,如何有效防范考试作弊几乎是每一所高校都必须认真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一、大学生考试诚信缺失现象的特点

1.作弊队伍规模化。考试作弊队伍不断“壮大”,由过去个别考试人员作弊变成了一群人作弊。南京理工大学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考场上,工作人员查出41名代考“”。

2.作弊公开化。作弊学生的心态由过去的偷偷摸摸、害怕害羞变得比较坦然,毫无羞耻感。

3.作弊工具现代化。作弊工具不断出新,由过去夹带小抄发展到用无线接收器、米粒耳机,利用手机查找、传递答案。

4.作弊服务专业化。出现了组织严密,形成联络、谈价、代考等分工明细的“职业”队伍。

首先,严抓考纪流于表面、作弊处罚不动真格。有的高校认为期末辅导员强调考试纪律、悬挂倡导标语、簇拥领导到考场拍照就是严抓考风,对监考是否到位、考场纪律全然不知。另外,学校管理层对作弊行为处罚停于表面,态度暧昧,要么抱着“照顾”学生的心态、“关爱”学生不了了之,要么简单通报批评而已。如此一来,学生有恃无恐。

其次,考试方式滞后为学生作弊提供方便。陈旧的考核方式,让学生在教室考核记忆类客观题,一锤定音——期末考试为总评成绩。有的学生对死记硬背知识缺乏兴趣,为了应付过关,就甘于冒险。

再次,功利主义侵蚀大学生的心灵。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对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大学生也没幸免。成绩好可以获得奖学金、免试攻读研究生等,成绩不及格要补考、交费重修,甚至影响毕业。受利益驱使,有的学生就会不择手段提高自己的分数。

最后,浮躁心态助推大学生考试作弊。大学生考试作弊的侥幸、竞争、从众、虚荣的心理说到底是浮躁心态作祟。由于受到物质利益诱惑、功利主义的干扰,没有把心思完全用于学习,只是混张文凭,考试时便想着作弊。

二、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引导学生诚信考试

1.与时俱进,构建和完善适时的考试管理制度。参照教育部颁布的《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修订适合本校的考试管理制度,执行中有法可依。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崇尚经济,造成人的思想道德滑坡、诚信缺失、急功近利。如此状况,笔者认为,考试违规处罚力度要恰如其分,处罚太重会影响监考的执行力;太轻又不起威慑作弊行为和教书育人的作用。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于2011年9月颁行《课程补考实施细则》中规定作弊的科目取消成绩和补考资格,仅可申请参加结业后的重修考试,这样的处罚既严厉,又给予改过补救的机会。同时,诚信考试的学生有多次免费补考的机会。刚柔相济、奖罚分明的制度,引导学生诚信考试收到良好的效果。据统计,该规定颁行后补考学生的违规率较之前降低37%。

2.解放思想,大胆探索教学制度改革。加强教学过程考核,提高过程考核所占总评成绩的比重。加强教学过程考核可以有效防止学生平时不学习,临急抱佛脚。教学过程考核是多方面的,可以是课堂出勤、作业情况、研讨表现、实验技能等。避免一锤定音,折减考试作弊诱惑。

构建多样考试形式的制度。传统的闭卷考试,考些死记硬背的客观知识,容易给学生作弊营造条件。以制度保障并赋予教师能结合专业、课程的特色选定考试形式。让教师敢于开拓进取,探索以技术操作、设计、论文、作品等灵活的考试形式,以促进学生学习以及提升学生的素质,有效防止考试作弊。

实行相对灵活的学制。学习的动力来自兴趣,为学生提供灵活多样的学习机会和渠道,充分实现学习的时间性迁移、内容性迁移;给学生更多的安排自我学习的权限(如弹性学制),增强学习内容的可选择性(设定可置换学分课程),这样必能驱使学生认真学习。

3.建立现代标准化考场。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要克制使用现代通信工具作弊,仅靠人力难以收到理想效果,需借助现代防御设备。例如在教室安装高清摄像、无线信号屏蔽、配备金属探测器等,这些现代“盾”不仅起防御作用,关键是它能攻破人的心理,强劲的威慑力,促使考生诚信应考、教师认真监考。

4.真抓实干从严治考。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对考试中发现的作弊行为,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刹住作弊歪风,这样的处理措施必能引导学生诚信考试。对于“”,学校、公安部门要将其诉之法院,以作威慑,敢于维护校园这片净土的纯洁。今年2月25日,3名内地大学生涉嫌赴香港代考托福考试被警方逮捕。27日,3人被控使用假身份证明文件被判入狱10个月。此例一出,估计今后没有“抢手”敢到香港替考。

当然,要有效防范考试作弊,除了有制度导向外,也需要思政教育配合,通过两者的结合,必能让大学校园成为人们心中的神圣殿堂。

参考文献:

第9篇:手机对大学生利弊总结范文

论文关键词:成人教育 考试作弊 教学质量

考试作为检查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它对教师掌握学生所学知识状况以及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成人教育考试作弊屡禁不止,弱化了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影响了教学效果的反馈,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1成人教育考试作弊的现状

成人教育考试的作弊,呈现出了两个趋势。一是作弊主体扩大化。不管成教学生的学习形式是脱产、业余还是函授,在考试中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作弊现象。作弊主体呈现出由个体向群体发展的趋势,作弊学生分工合作,互通有无,不少作弊还具有专业的辅助作弊团队。二是作弊形式多样化。考生现在的作弊手段五花八门,层出不穷。考场上交头接耳、传递答案、相互抄袭等现象屡见不鲜。在作弊上具的利用上,也由最初的纸条、计算器发展到手机、微型耳机等高科技产品。高科技产品的滥用,造成了成人教育考试作弊的泛滥。

2成人教育考试作弊屡禁不止的原因分析

2.1学习动机不正确,诱发了学生作弊的侥幸心理

成教学生的学习动机一般都带有现实性或职业性特点,通常能较好地处理工学矛盾,但有部分学生参加成人教育的目的只为混取文凭,将考试视为获取文凭的关卡。从考试作弊的手段分析,成教学生作弊多为考前有准备的、有预谋的行为,有调查表明,成人学生的作弊动机绝大部分是为获得毕业证、学位证等学历学位。这说明通过考试混取文凭是成教学生的主要作弊动机。

2.2教学考试模式陈旧,影响了学生深入学习的积极性部分院校的成人教育课程设置僵化,内容陈旧,对学生提高职业能力帮助不大;在教师的配置卜,新手较多,有的甚至是聘请在读的研究生担任主要课程的教学任务,教学没有新意,教学质量无法保证;部分课程授课教师不稳定,频繁更换教师,学生对此不适应甚至反感,学习积极性下降。此外,成人教育的考核内容多局限于教材,重机械记忆,轻理解应用,使考试成为对死记硬背的鼓励,打击了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热情。

2.3考试监管不严,滋长了学生的作弊心理

个别学校为了招揽生源或受其它的利益驱使,在学生的考试作弊问题上表现出了较大的宽容和理解;监考人员不想得罪学生,对考场监管不严,工作不到位,对学生作弊视而不见;考务部门对考试违纪处理不力,对作弊学生处理不及时、不到位或漏处理。对考试的错误理解和管理中的不到位,滋长了学生的作弊心理,助长了学生作弊行为的发生。

3成人教育考试作弊的预防措施

3.1加强教风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根据成人学生的培养目标科学设置课程,合理选择内容。听取教师、用人单位和已毕业学生等多方面的建议,及时修订培养计划,摒弃过时、陈旧内容,选择有活力,有发展,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知识进行传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组织教学,端正教学态度,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为学生提供详细的课程学习提纲,明确课程需要掌握的内容及进度安排;加强对学生出勤及作业完成情况的教学检查,对学生进行预警机制:考勤和作业完成情况不佳的,及时提出警告,如果达到一定的限量,将失去考试资格。学生平时用功,对课程要求掌握的知识心中有数,自然就不会冒险作弊了。

3.2修订考试制度,改革考试模式和考试内容

考试模式要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多种形式相结合,采用如口试、笔试、做小论文、小设计,写文献综述等形式,多角度地对学生的能力进行综合考评。目前,已有不少高校对考试模式创新进行了尝试,有的采用“半开卷”形式,学生可带部分资料进入考场使用;有的采用开放题型,学生可自主选择难易不同的试卷,考试结果通过系数平衡。这些新的考试模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另外,考试要体现对学习过程的重视,增加考勤、课堂提问及平时测试等因素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重,激励学生在平时多学习,多用功,不寄希望于“一考”。在考试内容上,命题要科学化。考试范围不局限于教材和课堂内所讲授的内容,注重对学生独立获得知识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少出填空、选择和判断题,使学生在考场上无“标准答案”可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