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普通教师岗位提高培训范文

普通教师岗位提高培训精选(九篇)

普通教师岗位提高培训

第1篇:普通教师岗位提高培训范文

关键词:IMS;嵌入式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7.097

2006年4月,在江苏省教育厅支持和组织的全省范围的合作培养软件人才项目说明会上,美国欧普公司正式提出IMS概念以及面向高职院校的欧普IMS项目培养方案和培训认证体系。

1欧普IMS项目概述

IT管理服务(IT Management Service,简称IMS)是指从企业战略和IT管理角度,提供企业运作支持的总称,IT管理服务一方面可以服务于企业日益复杂且要求苛刻的IT应用系统,帮助企业维持稳定的IT运作环境。另一方面,可以从商业策略、商业流程和商业应用角度,通过IT技术帮助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实现IT投资效率最大化,降低企业IT工作费用和复杂度,使企业运作更高效,更顺畅。

鉴于IT和整个企业融为一体发挥作用的美好景象,而拥有IT复合型人才是产生这种景象的前提条件,因此,美国欧普公司经过几年的时间完成了IT市场调研,对国内672家国家重点企业和长三角地区骨干企业的IT人才需求和岗位设置进行了调研,与国外先进的IT服务和企业IT应用岗位培训进行了比较,针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以及当前国内IT职业岗位群和IT服务的需求,制定了欧普课程体系和认证体系,推出了欧普IMS培养项目。

欧普IMS项目的引进,其主要目的和任务是借鉴全球IT人才培训的成功模式,引进国际知名IT人才岗位培训体系,结合中国国内企业的IT岗位和用人机制,建立和完善江苏省特有的IT职业培训体系;指导、协调江苏高校IT方面人才培训工作,帮助江苏IT产业和人才培养走向国际化。该项目自开展以来,已经建设并且逐步完善了欧普IMS课程体系和认证体系,举办了四期欧普特色讲师培训班、全省已有47所高职院校成功加入,770人次教师接受过培训、培训的学生数突破8000余人。

2欧普IMS项目的组织机构

2005年10月,江苏省教育厅、美国OOPSystems公司和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签署协议,按照“三方合作协议”的精神,建立了江苏欧普高校软件人才培训管理中心。

3欧普IMS项目的特点

3.1一个政府参与的中外合作项目

明确的培训目标、良好的政府支持、首个非赢利性的联合培养方案、满足国际视野和国内实情的实用性课程体系。教育厅根据江苏省统一规划,委托江苏欧普高校软件人才培训管理中心在“十一五”期间培训、考核6万名IT人才,并对IMS项目提供财政资助。

3.2一套由国外成熟培训模式本土化后的课程体系

集理论与实践、行为素质与复合化为一体,由数十名专家精心打造,通过包括企业在内的多名专家学者鉴定认可的由国外成熟模式进行本土化改造后的课程体系。

3.3一个符合国情的全优人才培养理念

摆脱原有理论模式的束缚,从思想素质到行为优化、从理论到实践、从专业到复合、从实用到适用、从基础到全面、树立IMS体系本土化全优人才培养理念。

3.4一个全新的多方差别化合作模式

创造多方合作中差别化课程体系开发与优化的合作模式,在合作方原由的课程体系中融入IMS课程,就不同的专业方向、不同的师资力量和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差别化课程优化。

3.5一个独特的职业定位方向

本着因材施教、因材塑型的方针,面对市场60%中低端II应用人才的职位空缺,将人才培养方向从点扩展到面,使受训人才在该市场需求中具有极强的职业岗位竞争力。

3.6一份珍贵的人生财富

她是学生实现职业人角色转换的平台;她是学生心理获得软着落的平台;她是市场需要的专业能力彻底提升的平台;她是人生良好习惯养成的平台;她是浓缩职业经验的转换平台;她更是创造和谐社会的平台。

4欧普IMS培养体系的定位

目前国内IT人才济济,但仍有至少40%左右的IT相关岗位急需人才,原因就是人才的定位方向存在一定的偏差。许多培养出来的人才对于某些领域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准,但综合能力不够,造成了大多数企业一致认为现在的毕业生不能立即重用。

IMS体系具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一系列培训课程的本土化工作,从实用性出发,大力培养人才的素质和综合能力,从简单的基本操作开始到专业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培训体系,让培训出来的人才尽可能多地掌握企业日常信息化管理中所必须的技能。尤其是对于那些高不成低不就的岗位,经过IMS培训的人才具有极强的岗位竞争力。

5欧普IMS培养方案的特点

5.1与国际IT人才培养模式接轨

面向世界、面向社会、面向市场,以市场需求为指导、以企业为依托,突出工程化、复合型和适应性,培养企业实用性人才。逐步推进体制创新,依托江苏省企业优势,实现校企合作、产学一体,实现设备资源、技术骨干、实习基地全方位融合。

5.2c国际IT人才培养内涵接轨

加强国际合作办学,拓展合作方式与合作层面。全面引进国际著名IT企业资质证书培训系统,围绕合作公司的知名IT产品,采用课程嵌入模式,开设相应技能课程和认证课程,将技术认证培训作为培养模式的重点环境。全面引进合作学校与合作企业在IT人才培养培训方面的先进理念、培训模式、教学方法、教师资源、课程体系和教材资源。

5.3与企业用人需求标准接轨

坚持适需培养,按照企业对各类IT人才的要求,调整优化IT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嵌入式教学,加大实践课程与工程课程设置比例,重视案例教学与实用技术教学;推进订单式培养,校企共同制定培养方案,企业承担开发性、应用性课程,学生直接参与企业IT项目研发与生产,毕业前由企业考核任用;加强一体化技能训练,将课程与技术、教学与生产有机整合,构建具有工程生产背景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5.4与IT服务类岗位需求接轨

W普中心基于国内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特点,行业的发展规律,制定了围绕IT服务行业、IT应用行业、IT软件行业相关的人才培养的规划,将逐步在江苏的合作院校中加以推广。

欧普中心根据国内上千家的IT企业的岗位技能分析,已对24个IT重要岗位培养模式,设计了相关的证书培训体系、课程和教学计划。并重点针对IT基础服务岗位设计出江苏省的IMS(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 Service)培养体系,计划将在2-3年内重点为江苏省企业打造IT基础服务型人才。

5.5与国际上的培训方式接轨

通过围绕企业的IT岗位和用人机制的市场调查和分析,通过同国外先进的企业IT服务岗位培训体系相比较,而建立以IT服务企业业务需求、绩效需求、培训及工作环境需求为核心的岗位培养体系。并通过引进相对应的知名IT服务企业岗位培训课程作为补充,建立与完善江苏省的第一个面向企业的IT服务岗位培训体系。

其主要特点如下:

(1)课程目标由知识客体转向学生主体,即主张将学习目标指向充满生机的学生个体,以及他们内部心理和外部行为所要发生的变化,用能力指标来反映这些变化。

(2)教育导向由“教育专家导向”转为“企业专家导向”。

(3)教育程式由传统的“教程”逐步向“学程”转化,即教师成为学生可以利用的学习资源的一部分,是学习的促进者和组织者。教育过程中,课程可以采用不统一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进度,而是强调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的学习者可有不同的课程。

(4)通过产学结合的岗位培养,逐步构建江苏省合理的IT人才结构。

6我院参与欧普IMS项目的情况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参与欧普IMS项目,不遗余力地进行着相关的工作:

(1)多次派出专业教师参加欧普每年一次的厅级讲师特色培训班;

(2)2007年度获得了省财务厅和教育厅联合下拨的30万欧普项目经费,合理对经费进行管理,加强控制,做到专款专用,以保项目顺利开展;

(3)今年4月底,作为7所院校代表之一赴南京参加了由江苏欧普高校软件人才培训管理中心组织的IMS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讨会,充分肯定了我院在欧普IMS项目中的积极工作;

(4)对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物流专业教学计划作了修订,嵌入了《IT行为优化》、《IMS常用工具软件使用》、《商务英语》、《IMS计算机专业外语》等课程;

(5)按照欧普管理中心的要求及时上交每学期初的开课任务和学期末的成绩统计等材料;

(6)IMS课程的教师经常开展课程组活动,其中一位教师所授嵌入式课程《IMS常用工具软件使用》,参加教务处组织的实践教学比赛,取得了分院预赛一等奖的好成绩,嵌入式课程教学初见成果;

(7)学院领导带队,多次赴南京主动与项目挂靠单位欧普管理中心交流、讨论,就我院欧普项目实施的情况向欧普管理中心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得到充分的肯定;

(8)在已经嵌入欧普课程的专业中,进行欧普证书的先期宣传工作,研究欧普证书的置换体系,欧普学分银行的可行性。

7欧普IMS项目的美好前景展望

欧普合作项目引入了美国IT行业高速发展背后的价值观念和企业文化,与美国著名的IT企业OOPSystems公司开展教育培训合作,将成为国际校企合作的典范。

(1)积极索能力本位教育与培训(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 and Training) CBET模式在高职院校中推广的可行性及其规律,坚持该模式化本土化的渐进性、科学性、可行性和系统性原则,点、线、面多种改革形式相结合;在引进国外先进教育理念的同时,既做到不盲目照搬、全盘西化,又做到具有本土特色,使能力本位教育和教育培训体系的改革走在职教领域的前列。

(2)在已经嵌入欧普课程的专业中,进行欧普证书的宣传工作,研究欧普证书的置换体系,欧普学分银行的可行性。同时积极探索毕业证书、欧普证书双证书实施的可行性,进一步提高项目的实施效果。

第2篇:普通教师岗位提高培训范文

【关键词】高职 发展 思路

一、生存寰常好媪俚奈侍

从目前全国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发展的思路来看,广泛存在“重理轻文”现象。从院系设置、专业设置、硬件投入及招生情况等多方面的情况来看,工(理)科类专业独占鳌头,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而文科类专业,尤其是法律专业则不然,举步维艰,其生存面临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不符合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二是不能直接服务于企业,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对技能型人才需求的需要;三是专业性太强,岗位需求不足;四是学历层次不高,不能满足相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要;五是人才市场供应量大,高职院校不占优势;六是学生实训基地建设困难,不能满足学生实训场所需要;七是学生顶岗实习安排困难。

二、质疑根源:原因分析

针对以上高职院校法律专业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本文笔者立足于贵州省情及贵州区域经济发展情况,以贵州职业技术学院法律专业的发展情况为例,深入分析了高职院校法律专业生存寰车贾碌脑因,并进行了合理性探索。通过调查研究,笔者发现,导致高职院校法律专业发展生存寰车脑因主要体现为“两个矛盾”和“两个难题”。

(一)“两个矛盾”

1、法律专业与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的矛盾。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服务于一线,具备一定的技能,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高级蓝领”。这一定位的关键是“应用型人才”,这就使高等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可见,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方向和专业类型必须服务和服从于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必须使其专业设置和输出专业人才的数量与国民经济结构和人才需求数量相吻合,尤其是与行业结构相适应。在大众普遍看来,法律专业培养的是“精英人才”,专业性强,是国家事务的管理者与主导者,多为“理论型人才”,法律专业与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相矛盾。

2、法律专业与岗位需求的矛盾。教育界及社会大众普遍认为,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岗位以服务市场经济发展为要务,尤其是服务地方经济,其就业岗位主要为各大中小型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而法律专业就业岗位主要为司法行政类机关,企业对其需求量小,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对一线人才的岗位需求,法律专业与岗位需求相矛盾。

(二)“两个难题”

1、法律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难题。普遍认为,法律专业学生实训基地以公安机关、法院、检察院为主,而高职院校法律专业学生学历层次偏低,不能胜任相关法律专业工作,大多行政、司法机关不愿选择高职院校作为实训基地合作对象。另外,法律专业普遍存在供大于求现象,优质实训基地大多被各全日制本科院校甚至研究生占据,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困难重重。

2、法律专业毕业生顶岗实习安排难题。从目前情况来看,各高职院校对待法律专业普遍存在方向定位不清的现象。专业发展方向定位不清必然导致发展思路不明。普遍认为,高职院校法律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应以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法律专业性强的单位为主,而高职院校法律专业学生不能满足相关单位要求。高职院校法律专业毕业生顶岗实习安排存在困难。

三、何去何从:发展思路探析

通过调查研究,本文笔者立足于贵州省情及贵州区域经济发展情况,以贵州职业技术学院法律专业的发展情况为例,在总结贵州职业技术学院在开办法律事务专业(企业法务方向)的现状基础上,结合自身多年从事成人教育和高职教育法律课程教学工作及法律专业建设工作经验,提出了贵州职业技术学院法律事务专业的建设发展思路,并力争为各高职院校法律专业的开设与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一)因地制宜,明确发展思路

1、明确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普通高等院校主要以培养专业性较强、理论性较高的人才为目的,相反对实践能力和综合技能方面要求较低。高职院校法律专业的专业定位应有别于普通高等院校,因学历层次较低,专业性要求比之普通高等院校较弱,所以不宜以理论教学为主,也不宜设置专门法学院,应根据其主要专业方向分属相应系部,譬如贵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法律事务专业就分属于商贸学院。高职院校法律专业还应基于“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点,结合其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根据区域人才的动态需求,发掘其目标就业导向,找准专业发展主方向,摈弃高等院校传统的“民商法方向”、“经济法方向”、“诉讼法方向”、“刑法方向”、“理论法学方向”等研究方向的划分,可分为“企业法务方向”、“行政文秘方向”、“商务英语方向”、“保险业务方向”等比较“接地气”的方向,并根据不同的培养方向制定不同的培养要求。贵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法律专业发展主方向为“企业法务”,根据这一专业发展方向,学生毕业后主要服务领域为企业,主要工作岗位为法务,就业选择面较广;而这也与他的培养目标相契合,他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立足本省、面向周边省区的,能够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部门,尤其是中小企业从事法务、管理及文案等工作的应用型综合人才。

2、明确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法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立足于所在区域的社会需求,确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贵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其法律事务专业(企业法务方向)紧密联系贵州省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以及各地区县市司法事务部门和律师事务所等机构,以科学发展观统为指导,以就业为导向,实行理论与实践并重,学历教育为主兼顾职业证书教育,强调学生能力与素质养成的人才培养模式,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因需施教,明确人才培养思路

1、完善课程设置。普通高等院校法律专业课程设置以专业课程学习为主,大多课程涵盖民事、刑事和行政三个主领域,以法律专业学习为主,法学理论性强。高职院校法律专业课程设置应有别于普通高等院校,专业课程的设置不应过于强调理论性,应注重专业课程的基础性学习,除此之外,还应结合专业方向设置有针对性的辅助课程作为主修课程,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以贵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在课程设置方面,该校依据职业岗位群所要求必须具有的和形成优势的知识、技术、能力、素质、形象、证书等来设置专业课程。法律事务专业(企业法务方向)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以岗位应用为目的,以能力为本位,以培养岗位群应用技术能力为主线,强化专业核心能力。课程涵盖了职业形象、职业体能、职业英语、职业理论知识、职业技术、职业能力、职业证书、岗位实训等内容。课程设置分为四个学习模块,包括基础学习模块、专业学习模块、专业拓展模块、素质教育模块。

2、搭建多元化实训基地。普通高等院校法律专业学生实训环节主要以模拟法庭、法庭审判为主,实训基地建设主要以法院、检察院等司法机关为主。高职院校法律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应有别于普通高等院校。实训基地建设除司法机关外,还应结合专业定位及专业方向,确立相适应的实训基地,以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打好就业前期攻坚战。以贵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以专业方向及目标就业岗位为导向,为学生实训搭建了多元化的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实训基地。校内有模拟法庭、企业法务模拟实训室、商务谈判模拟实训室等,校外与各法院建立合作关系,搭建法庭审判实训基地,同时与近邻社区合作,让学生走进社区,给社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此外,该校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专业优势,让专业教师尤其是具有律师执业资格的教师担任社区“志愿者”工作,实行“社区服务中心值班制”,定期给社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解答居民疑问。通过这一举措,加强了学院与社区之间的有效合作,同时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实习实训场所。

3、以就业驱动为导向,确保顶岗实习取得实效。毕业实习是目前各高校学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高院职院学生毕业实多有别于普通高等院校。顶岗实习是目前各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实习的主要形式,顶岗实习时间大多为半年或者一年不等。顶岗实习期间,学生要按照实习单位的工作要求严格要求自己,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劳动纪律,服从实习单位的管理。以贵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以就业驱动为导向,采取多种途径和渠道确保顶岗实习工作取得实效。主要做法是:一是采取“2+1”培养模式。“2”即在校学校培养的时间,为两年。“1”即顶岗实习的时间,为一年。该校高度重视学生顶岗实习环节,切实保证学生实习取得实效。二是深入了解学生就业意愿,根据就业意愿确定顶岗实习岗位。对有志于从事法律专业工作的学生,顶岗实习单位以各司法行政机关及律师事务所等为主;对有志于从事企业相关工作的学生,顶岗实习单位则以企业为主。三是建立了切实可行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高度重视与顶岗实习单位的沟通协调工作。实时动态地就学生实习情况进行反馈,深入了解实习单位对学生的专业及素质要求,不断完善学生培养方式及目标。

(三)注重学生后续发展,搭建学历提升桥梁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必然要求。注重后续发展,努力提升学历是高职院校学生面临的一大难题。目前,我国各高职院校学历层次主要为专科,不能满足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对人才学历层次的要求,这一问题引起了各高职院校及学生的广泛关注。以贵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积极重视法律事务专业学生的后续发展及学历提升。主要做法是:一是鼓励学生进入贵州电大成人开放学院学习。贵州电大和贵州职业技术学院系一套班子两块牌子,走两校一体化办学模式。该校法律事务专业学生可以在专科阶段学习的两年里,利用课余时间接触贵州电大法学本科专业课程,为将来提升学历打好基础。二是积极做好与其他全日制本科院校的合作关系,为在校生专升本提供便利。该校高度重视法律事务专业学生的专升本需要,积极做好与本地高等院校的合作关系,如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等,使其为学生专升本提供专业服务和信息咨询。

参考文献:

[1]周济,《在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的

讲话》[R],2003.11.7

[2]陈晓燕,《对办好高职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J],北京市经

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3

[3]管德明,《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研究》[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

第3篇:普通教师岗位提高培训范文

为了能为应用性高等院校输送优质的生源,为了让职业教育实现一条龙的服务,无论是职业院校还是技工院校,无论是普教和职教,都可以随时进行调转,打破禁忌和藩篱,实现华丽的转身,从源头上厘清,自下而上建立通畅的双轨制教育体制,进行教育类别的变革,就成为不二之选。从中国职业院校的领导体制来看,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分属两个不同的序列,中职和高职属于教育部门管理,技工院校属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管理,一向“井水不犯河水”,培养目标、学制、专业名称和代码等均有差异,学籍号的编排也迥然不同。技师学院的数量、规模也较普通高等院校稍逊一筹,这样的管理体制需要改善。如果技工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籍能够统一,如以身份证号码作为学籍唯一的识别代码,允许有能力的技工院校的学生也可以参加应用技术型本科的统一招生考试,纳入招生计划,实现学分互认,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殊途同归,不能说不是一项利于当代,功在千秋的创举。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差异也很大,可谓泾渭分明。高考独木桥长期为普通高中所垄断,职业教育一出生就仿佛是个低能儿,成为学生和家长无奈的选择。

现如今,在学术型和技术型人才选拔方式面前,普通高中教育不再一枝独秀,春季高考在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定势面前,呈现出摧枯拉朽的生命力,为平时学习成绩处于中下游的学生提供了鲤鱼跳龙门的机会。如何做好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在普通高中中纳入职业教育的因素,从而打破两种教学类别之间的藩篱,让那些不适合走学术性路线的学生有机会尽快转型,而不是一条道走到黑。在法国,学生在高中阶段就会实施分流,分别进入普通高中、技术高中和职业高中进行学习,经验成熟、成功。前两类以升学为基本目标,三年后升入综合性大学和应用技术型高校;后者则以就业为目标,但学生在两年学习时间后,可以自己选择是就业还是回普通高中或技术高中继续就读升学。而在高中毕业时,法国也会有普通会考、技术会考和职业会考来对应三种不同的高中学业轨道。各会考下面分为许多专业种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长来选择。国内开创的综合高中办学形式,在前两年采用普通高中课程,第三年再进行分流,这对于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而言,选择会更公平,发展也会更好。国外的成功经验,可资借鉴。9月4日,《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公布,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引入高考,对高考的内容、形式、录取、管理等环节进行了全新设计和部署,其中不分文理科、取消艺体特长生加分、自主招生延迟到高考后、逐渐取消录取批次等变化备受关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其中一个重要举措就是赋予了职业教育更为繁重的时代使命,就是把原来的高中和专科阶段的职业教育扩展到包括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职业教育。全国高考改革方案在北京等省市高职招生采用的“高会统招”方案基础上,沿着“学术型”、“技术型”高考改革思路,再做进一步修改,或许将是不错的选择。

二、培养模式的变革

在招考变革的转型期,中等职业学校要牢记自己的使命,把握本质,突出特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大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1.校企合作模式学校与企业联手,通过组建职业教育集团或职教联盟,开展“订单培养”,签订培养协议,制定合作章程,为企业“量身定做”培养人才,校企双方共同制定教学计划,企业参与教学过程,对学生在校情况进行跟踪管理,为学生提供奖学金,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引进企业文化,最大限度地实现校企资源共享。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学生发展方向明确,学习内容实用,激发了学习动力,做到了“适销对路”。

2.工学结合模式以职业活动为主线,将培养目标与职业活动内容,环境和过程有机结合,引进企业加工项目,以企业生产项目为教学载体,让学生直接参与产品制造和工件加工,有效实施产教结合、教学做合一,把学生学习过程与产品加工过程有机融合,突出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职业性。如在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计算机应用、汽车应用与维修等专业,从第二学期开始,实行1带5,即1名教师带5名学生;1名企业师傅带5名学生,教师带领学生到企业参与周实践活动,企业派师傅全程指导,通过每学期2—4周不同阶段的工学结合,形成校企共同参与的机制和模式。

3.顶岗实习模式按照教学需要,学生在校完成教学任务后,到企业带薪顶岗实习,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同签订《学生顶岗实习协议》,明确实习工种、时间、报酬、劳动保险、职业健康保障。学校安排专业教师进驻企业,参与指导,跟踪管理,与企业管理人员共同完成对相关专业教学和技能训练内容的修订完善,把教学活动延伸到企业。这种模式促进了师生对顶岗实习企业的了解,对岗位的熟悉,对职业的把握,提高了学生就业的稳定性。

4.基地培养模式建立以基地为平台、以问题为导向、以小组活动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模式——基地教学模式。如在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建筑监理等专业教学中,把企业施工和监理现场作为技术教育基地,利用基地的场地、设备和技术等资源优势,开展实践教学。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研究、交流讨论、总结点评”,成为课堂的主人,实现了教育资源校企共享、互惠互利,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水平。为了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及高端技能型人才,推动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可在部分中等职业学校试行“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培养模式。如“3+2”“3+4”模式的创立,让更多的学生能受益于高等职业教育,提高生存技能。培养模式的改革促进了知识学习、技能实训、工作实践的有力结合,学生技能水平进一步提高。应用性本科高校是中等职业教育的承接和延续,首先要从体制和理念上转型。转型不是降格,而是一种新型的面向社会、贴近市场、务实有效的教学模式,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广大学子架设了中职、高职、本科院校相贯通的人才培养通道。

三、教学模式的变革

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确定后,各职业学校应“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加快教学模式的改革,加大教学设备的投入,以满足技能实训教学的需求,着力探索促进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实训教学变革。

1.创新教育环境,建设一体化实训室创新教育环境是学校教学模式改革的首要内容,职业学校要借助全国中职改革示范校建设、省级规范化学校建设或示范性专业建设等不同项目建设之机,实现教学设备购置或实训基地建设的换代升级,力求超越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的适配需求,重点建设校内实训车间,确保车间工位足,改变“教室学理论,企业去实践“的传统模式,将教室搬到车间,建成理论学习、实践操作、加工生产一体化的实训室。

2.创新教学方式,推进专业课改革按照职业教育规律设计教学过程,制定教学模式改革方案。在不同的专业实行不同的教学模式。一是开展“项目教学法”、“模块教学法”和“模拟教学法”教学。根据专业方向和岗位特点做如下改革:一是确定教学安排。每个专业分成不同的模块,根据模块安排专业教师,确定教学时间和实训工位。二是联系项目加工。根据教学模块进度,联系企业来料加工,以加工工件为项目,开展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教学。三是开展模拟训练。通过信息化系统模拟加工训练,直到技术熟练。四是投入实物训练。将模拟练习数据输入工件加工系统模板,开展工件加工实物训练。改变传统的依据理论,被动教学的教学模式,促进师生在“做中教,做中学”。二是开展“岗位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教学。如在建筑工程施工和烹饪专业教学中,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要求,第一二学期到企业和工作现场岗位观摩,情境体验1个月。根据校内一体化实训室的学习进度和模块需求,到企业或工地开展实战演练,亲临岗位。第三学期开始将岗位教学的时间提高到2个月。改变实训与企业岗位需求脱节的弊端,提高岗位的针对性。

3.创新参与方式,推行活动课改革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学校改变活动课以公共基础课程为主的活动方式,加大专业技能课程内容。一是组建技能提升班。将“分层次教学法”落实在活动课中,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有更好的专业发展,比如在珠宝玉石加工专业开展“店长助理班”课程培训,鼓励学生扩展专业领域,提升专业能力。二是组织家长参与技能评比。改变传统的家长会方式,将技能大赛与家长会结合,邀请家长与专家一起参与大赛评比,加大家长与学校的沟通力度,共同促进学生技能素质的提高。

四、课程体系的变革

有了恰当的培养模式,有了契合的教学方式,接下来,顺理成章就可以进行课程的改革了。遵循“适应企业生产需求,符合学生基础实际,满足专业能力需要”的课程改革思路,依据《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开发和构建以模块化和项目化为重点的课程体系建设,形成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方向课(选修课)组成的课程体系就成为首选。以“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开发和编写符合学生技能发展和职业素养的校本教材,突出“能力本位”,重视职业素养。通过课程改革,改变学科课程结构,确保文化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比例为3:7,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时间比例为1:3,将会相对合理,从而实现课程的模块化、综合化。毕业生均参加所学工种职业资格鉴定考试,毕业时不仅有“毕业证”,还有“职业资格证”,持双证上岗,有备无患。

1.建设“项目化”的公共专业课程体系职业学校在公共专业课程教学中可实行项目教学法,“以够用为度”,推行课程体系建设。一是公共基础课选择不同。不同的专业选择不同的公共基础课和不同的学时。比如,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数学课的课程难度和开课时间要远远高于珠宝玉石加工与营销专业。二是专业基础课重难点不同。不同生产项目突出不同的专业主攻方向。如根据矿山机械高自动化特点,在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基础课中增设数控加工中心的编程、操作及设备维修,在焊接技术应用中增加了二保焊的基础课程。三是专业实践课教学方式不同。打破一年级学理论,二年级学操作,三年级顶岗实习的传统课程体系,建立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室,实行以加工项目为主线,围绕项目“学理论—模拟操作—工件操作—学理论”的模块练习。四是专业方向课职业要求不同。在专业方向课上,选择不同的选修教材,设置不同的选修课分值比例。比如珠宝玉石加工与营销专业对学生的外在礼仪要求高,职业方向课选修分值就高,而在焊接技术应用专业对外在礼仪的要求相对低一些,职业方向课选修分值随之降低。

2.建设“就业导向”化的校本课程体系学校以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学生就业能力为切入点,让企业和学生家长参与到教学评价体系中来,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符合职业能力发展的课程,加大校本教材开发力度,删减、淘汰滞后的知识,增补企业和职业资格考试等需要的内容,调整教学难度,实行课程结构的整体优化,让学生会学、易学、乐学。

3.建设学分制和双证制课程评价体系结合课程改革,制定相应的学业成绩考核办法,将学生的学习情感、学科成绩、选修学分均纳入毕业考核中,由注重学习结果转向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并重,增强学生日常学习的积极性。实行“双证”制度,加强技能培养与技能鉴定工作,学生毕业时除获得毕业证书外,还要获得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颁发的相应专业中级或高级职业资格证书,为学生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师资培训的变革

在课程改革完成后,职业院校如何适应新的课程体系,就提升了工作日程。目前,职业院校大部分专业教师实践能力欠缺,不能有效指导学生开展实践实训活动,无法适应与应用型本科高考选拔方式匹配的新要求。为了更好地满足技能教学的需要,更好地处理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关系,中等职业学校必须迅速行动起来,注重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把调整教师知识结构、增强教师创新意识、提高教师应用能力纳入到教师培训中去,改革教师和教学评价体系。首先要求教师转变观念,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由教学过程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行为的引导者,由教学过程的领导者转化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不断提高教学的艺术性和教学设计能力,烘托和谐的教学氛围,打造“师生互动,有趣高效”的课堂,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是加快现有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培训,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国家和省市骨干培训,选拔和培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发挥他们在专业教学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加快专业建设。鼓励教师参加不同级别的职业资格考试,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层次和水平,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而且要具有一定的实践实训能力,有助于高屋建瓴地对学生开展技能培养。

二是让专业教师赴企业实践,了解企业运作模式,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在企业接受“接地气”的锻炼,近距离地提高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应用技能;三是聘请高校专家、教授到校集中进行短期专题培训;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技术过硬的行业企业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充实到教育教学一线,当师傅带徒弟,提高实战指导能力。四是改革职业学校专业教师招聘方式,打破地域限制,扩大招聘范围,将有潜力的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吸纳到专业专任教师队伍中来,纳入财政拨款,切实将一定数额的编制用于专用教师招聘,解决专业师资短缺的问题,解除专业教师的后顾之忧,确保专业教师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五是安排专业教师到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或春季高考工作做得相对不错的学校参观学习,汲取经验,弥补差距,来指导和引领学校的技能实训教学,提高实训实习教学的水平。通过校本培训、外派进修、产学结合、研讨交流等多种途径培养专兼结合的高素质专业师资队伍,推进专业师资队伍多元化建设,打造出一支与教育转型要求相适应、以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高素质专业师资队伍,切实提高广大教师的专业学识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

第4篇:普通教师岗位提高培训范文

新型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均衡教育劳务品牌一、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发展的着力点

1.城乡统筹发展新契机下的教育

2007年6月7日,国家发改委发文,正式将重庆设立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直辖十年的重庆,突破“小马拉大车”城乡二元矛盾,超越发展的新契机。

人才资源是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城乡统筹发展,无论是都市经济的突破超越,还是农村三次产业布局的合理调整,都对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而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必然导致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制约经济的发展。

总理谈到“穷人教育学”说:“学校的大门是向人人开的。让所有贫困家庭的子女都能上学,真正享有受教育的平等权利,这就是穷人教育学。”无论贫富,无论长幼,不管他生活在城市还是乡村,都应该平等地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权力。教育的均衡,既是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城乡和谐的要求。

2.真正的均衡教育

什么是均衡教育?是像生产流水线一样,同样的原材料,同样的生产流程,生产出同样性能规格的产品吗?均衡不是平均主义,不尊重客观实际的盲目一致。均衡也不是形式主义,追求表面的一致。均衡教育归根究底是接受教育权利的均衡,是成才权利的均衡。应该是从经济发展,人的发展内在需求出发,尊重客观实际,以人为本,做到资源的优势互补,人才的协调发展。

在今年9月召开的“重庆市市长国际经济经济顾问团会议第二届年会”上,法国苏伊士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热拉尔·梅斯特雷代表来自世界500强的25位CEO建议把重庆发展成为世界级的制造中心。

而惠普全球副总裁黎德光宣称自2007年10月起,今后每个月惠普将在重庆招聘200名软件人才,“5年内,将有5000-8000重庆人为惠普工作。重庆爱立信则计划在年内招聘500名重庆员工。一个巨大的国际劳务市场正在形成,劳务经济不只是当前农村发展的“第一经济”,更是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经济”。

然而,缺乏知识、技术,成为重庆劳动力资源的软肋。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发展,不仅仅需要“棒棒军”,更需要专业技术人才。“打造知名劳务品牌”,必然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让农民、下岗职工通过学习,自我增值,成为专业化技术人才,开辟国内外劳动力市场。

当今的教育应该建立起城乡人才培养的交流与合作机制,共同培养稀缺人才,探索形成人才共育的新格局。这更需要打造新型职业教育。

传统教育观念里,往往将高考、上大学当作人才培养的必然途径,忽视了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重普教,轻职教,造成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发展的严重失衡,更导致出现大学生就业困难与实用技术人才匮乏并存的窘迫局面。

均衡教育,不仅仅普通教育内部的均衡,更应该是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均衡。教育应当从实际出发,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出发。打破传统疏离的普教、职教结构,构建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岗位教育及培训三条路径相互融通、立体交叉的“终身教育”体系。

二、发展新型职业教育,推进城乡统筹

(一)借鉴英国普职教育“NQF”框架,均衡职教、普教发展

发展新型职业教育,首先要做的就是均衡普教与职教的发展。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英国普职教育的“NQF”框架就很值得我们借鉴。

早在20世纪80年代,英国教育改革的主线就是以人为本,缩小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差距,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构建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岗位教育及培训三条路径相互融通、立体交叉的“终身教育”体系。

首先,英国政府完成了多科技术学院的升级及与大学的融合,形成双重综合性单轨制的高等教育体系;其次,在社会上各种已有资格证书的基础上,通过政府干预,统筹规划,各界全方位合作,建立起了统一的、主要适用于岗位资格教育及培训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系列(NVQs);第三,对中等教育,尤其是对义务教育后过渡期的教育体制及课程进行改革,设计开发普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系列(GNVQs),并经过反复调整,形成当今中等教育学校及继续教育机构实施的中等教育及资格证书系列;第四,采用欧盟职业资格证书体系的层级划分,使各个系列的证书衔接,形成英国当前的国家资格证书框架体系(NQF)。

借鉴英国普职教育“NQF”框架,结合我们自身的实际,要促进职教和普教的均衡发展,我们可以尝试这么做:

1.完成职业教育的升级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的融合,形成双重综合性单轨制的高等教育体系。

2.在社会上各种已有资格证书的基础上,通过政府干预,统筹规划,各界全方位合作,建立统一的、主要适用于岗位资格教育及培训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

3.对中等教育,尤其是对义务教育后过渡期的教育体制及课程进行改革,设计开发职业资格证书,并经过反复调整,形成中等教育学校及继续教育机构实施的中等教育及资格证书体系。

促使建立普职人才培养的交流与合作机制,探索形成人才共育的新格局,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整合优势资源,打造职业教育中心

政府可以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各类专门人才的需求,对普职教育进行统筹规划、综合协调普教和职教发展的规模、结构、布局。统筹教育资产配置结构与布局,建立一个能使教育资产集约配置、多部门共享、有效整合与调配的资产管理体制。

1.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教师不仅需要知道传授什么知识,而且需要知道怎样传授知识,知道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技能和修养的专业。而在职业教育中,能否培养出真正适应市场的实用技术人才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具有必需的专业素养。

(1)尊师。《礼记·学记》说:“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只有尊重知识,尊重教师,尊重专业,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发展教育首先要从尊师开始,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后顾之忧。

制定和完善职业教育兼职教师聘用政策,建设专兼结合的职教师资队伍。支持职业学校面向社会聘用工程技术人员、技师、高级技师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并按有关规定和程序办理聘用手续。

在人事部门规定的教师编制范围内,职业学校聘用专业教师的工资由区财政由专项经费列支,并为聘用教师进行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聘用教师可申报教师专业技术职称。

(2)培养。职业教育必需以行业为先导,和普教不同,职教的老师必须与行业保持一致才能培养出适应市场的人才。因此,政府更要建全制度,让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

2.建立实训基地

由政府投入资金,遵循定位开放、面向社会——拓展功能——扩大服务的思路,建立起了多个专业化开放实训中心,根据岗位组织实训,针对需求培养人才。

专业化开放实训中心采取跟单式实训模式:以承接的企业产品为载体,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标准,企业人员跟踪管理,教师组织学生按照要求加工产品。

这种实训模式可以实现三个目的:(1)改革传统的教学与学习习惯,使学生处于实战状态,体验企业生产的真实过程,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2)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3)按照企业的方式管理实训过程,强化了实训中心的运行管理制度建设。

同时,实训中心面向社会开放,使得资源有效共享,产生最大效应。“根据岗位组织实训,针对需求培养人才。”通过实训基地,学生掌握了行业要求的技能,熟悉了工作流程,全面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学生感染企业文化,团队精神,从职业技能到职业素养得到全方位的提升。缩短了学生与企业的距离,真正让职业技术教育与社会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三)发展劳务经济,切实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1.规范行业准入制度

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用人单位招录职工必须严格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

在重庆市龙门浩职业中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阳光工程”中,培训学员389人。其中3个月在学校培训,1个月在行业实习,开设多个实用专业。所有学员均享受国家财政补贴,免费培训、免费考技能证书、免费住宿、免费推荐工作。95%的学员将获得职业资格证书,90%的学员将推荐就业。有效地提高了劳动力素质和就业技能,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2.规范培训行为

(1)政府统筹。政府利用统筹优势,统筹经济发展中的实际用人需求。例如,茶园工业园区对技术操作人才的需求;动漫基地对动漫人才的需求;广阳岛部级旅游健身休闲度假区对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南山生态带对新型农业生产者的需求。

发挥中心的师资和设备优势,减少政府财政的重复投入,根据不同的需求制定相应的培训项目和培训标准。

(2)加强专业建设提高培训水平。培训中心在获得培训信息后,按照需求、标准、人数组织相应的师资,利用实训基地,调整配置相应的设施设备,有针对的培训,输送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在培训的过程中,不断根据需要,调整开发新专业,加强品牌专业建设。打造专业化、高素质培训中心,作好人力资源的培养与开发,切实推动劳务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加快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为在西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重庆市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张季.自强不息开拓开放——推动南岸经济社会新的发展.决策,2006,(8).

\[3\]南岸区:让农民享受城乡统筹成果.华龙网讯.

\[4\]禹华芳.农业产业化对农业职业教育改革要求的思考.科技咨询导报,2007,(26).

\[5\]洪绂曾.农村职业教育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1).

\[6\]南岸:“两基”构建优质教育大厦.重庆日报,2007-08-23.

第5篇:普通教师岗位提高培训范文

摘要:在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加工技术课程改革中,要以人才培养模式为中心,以“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为目标,按照企业岗位技能的要求,合理调整课程设置,突出基本理论、方法在工业实际中的应用;以学校现有资源(设备、工具)为依托,自编适用实训教材;利用机床操作、模拟仿真等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感性认知,使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就能达到模拟生产实训的目的。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加工技术课程体系改革

中职学校要根据企业职业岗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实施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教育。但有些学校在专业建设上很少与企业用人标准相沟通,无论是硬件设施的改造还是软实力的提升都有待改善和建设。我们不仅需要与企业同步的设备,更需要与企业岗位对接的课程、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还需要一流的师资,需要完善的标准和体制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对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进行相应调整。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确定

该课程是针对在生产一线从事机械加工操作,具有数控车床操作、普通车床加工等职业能力和素质,符合企业岗位需求的初中级技能型人才。按照“突出改革、注重实践、坚持质量”的原则,把培养具备熟练职业技能和优秀职业素质的人才作为培养的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以职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双向互动和长期合作,实现学生所学与企业所用对接。

二、课程体系的调整

根据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和与企业一同制定的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此作为课程体系调整的依据。以生产一线工作内容为主,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三、教学内容的改革

以“有用、实用、够用”为原则,按照装备制造行业初级技能人才岗位能力需求为基本,整合专业课程内容,把金属工艺学和极限配合与公差、机械基础和机械原理进行内容组合,选出主要内容进行精讲、精练。这样一方面节约了有限的教师资源,另一方面减少了部分理论知识使学习变得更为轻松。

四、校本教材的编写

为满足课程教学的需要,结合学校现有设备及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把握,在专家指导委员会的指导和企业的参与下,以企业岗位能力分析为基础,开发编写以“项目教学”为主体的、以技能训练为指导的机械加工技术课程教案或讲义。增强教材的实用性、时效性和可持续性,较好地满足学生学习和日后工作的需要。

五、教学方法的完善

深化“做中学,学中做”的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模拟教学等教学方法的完善。教学方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为核心,在“专业教学”中,深入开展项目教学、模拟教学。

项目教学的实现,即通过与专家研讨设置项目课题进行教学。对机械加工技术课程共设置了18个项目,每一个项目对应一个工作过程和目标要求。通过循序渐进的课题导入,使学生了解机床的面板操作和零件加工的工艺过程,零件的检测方法等。从而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六、校内实训的建设

建立“7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素养、节约)管理体系,根据课程设置,在现有基础上按照企业生产模式,建成原料库、半成品库、成品库、工具库、刀具库等,以具体零件为例,编制零件加工工艺,实现实训教学环境与生产环境的近距离对接,实现生产性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的有机衔接。让学生在校园内就能接触到企业生产过程,了解生产加工一线具体的操作技能,依托学校现有职业技能鉴定所对普通车床、普通铣床、数控车床、加工中心、钳工等多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使学生双证融合,一专多能。

七、“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在师资队伍建设中,以满足专业发展和教师个体发展为出发点,以提升教师专业实践技能为重点,以校本培训、企业实践、聘请企业技术人才为基本方式,加大实训教师培养力度,提高教师实训教学水平,依靠高能力、高水平的实践型教师拉动本专业实训教学,努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数量足够、素质优良、专业实训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一是通过岗前培训、企业实践,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外出学习、进修和交流,积极创造条件让教师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双师型”教师,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二是通过学历提升、学习交流,尽快建立专业教师梯队。机械加工技术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的应用,需要一批能及时更新知识,头脑灵活的教师去掌握和学习,而且要“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三是参与科研、生产工作。教科研三位一体,相辅相成,纸上谈兵终觉浅,只能教学,不懂生产,不能提高生产效率的教师不是好的教师。教师应在努力搞好教学的同时,不断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做到“知行合一”。

参考文献:

[1]韩寿兵.中等职业学校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8(32).

第6篇:普通教师岗位提高培训范文

一、 加强政治业务学习,提高政治业务素质

结合人事工作的性质、任务、会议,加强党的“xx大”文件、“xx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党的“xx大”精神的学习,深刻领会党对教育人事工作的指导意义,增强在市场经济形势下“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自觉性和切实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性。坚持把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义务教育法》、《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对新形势下教育战略地位进一步认识,增强搞好我区教育人事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加强学习人事干部的有关人事纪律、工作规范、办事程序等知识。

二、 严格执行政策规定,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安置与人事调配工作。

为搞好人事调配工作,我科对每所学校进行师资状况调研,搞好教师需求预测,及时做好人事统计工作和计划编报工作。

2、 贯彻省市有关毕业生就业政策,做好毕业生安置工作。由于调配工作抓紧抓好,严格按照政策要求及程序,顺利安置了师范类本科毕业生14人,专科毕业生34人,中专英语、美术、音乐、体育等技能科毕业生18人;34名同教育局鉴定就业协议的XX届中专普师毕业生,也均符合协议条件顺利安排上岗。另有7名师范类普师、特教专业无法安排,经给予分析就业形势及省、市毕业生就业政策,充分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后,愿意另择职业。

三、 稳步推进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继续深化毕业生实行试用期聘任制。对XX年分配的80名毕业生试用期满后根据业绩情况择优录用,对XX年分配的100名毕业生继续鉴定聘用合同书。

2、推行校长负责制,教职工聘任制。结合市教育局人事科草拟的《泉州市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综合改革实施意见》,初步制定我区中小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方案,并在马甲中学、罗溪中学、河市学区、万安学区实行校长负责制教职工全员聘用制,为全面推行中小学全员全员聘用制,完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更好地促进教师队伍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和轨道创造试点经验。

3、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按照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一是做好首批在职教师的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全区共有800人申请,经过普通话水平测试、体检和“两学”培训等项目审查后,剩692人通过了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并做好了人员信息录入和系统管理工作以及发证工作;二是做好了社会人员教师资格认定及一些在职教师的资格认定的前期工作,前后开展2期普通话培训,进行2次普通话测试,目前已有1200多人过了二级乙等级别,占了全区教师教职工的67%,提高教师的语言能力,同时为将来的资格认定工作作了铺垫。

四、 加快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的步伐,实施“跨世纪园丁工程”取得新的进展。

根据省、市关于“十五”期间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意见和有关规定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重视中小学师资培训工作,努力提高中小学校长、教师的政治和业务素质。

广泛发动和鼓励中小学教师积极参加提高学历培训,到目前为止有65%的中学专任教师教师参加了“专升本”自考和本科函授学习,80%的小学专任教师参加大专自考和电大大专班等形势的学习,本科毕业的初中专任教师占15%,大专毕业的小学教师占13%。。

2、全面贯彻执行中小学校长持证上岗制度,全面完成“xx”期间中小学校长培训任务的基础上,努力开展校长培训工作,选拔中学校长、小学校长各1名参加骨干校长培训,组织3名中学校长和一些小学校长参加校长提高班培训,把一些区管的后备干部和新任中小学校长分别报送参加泉州师院和教师进修学校举办的校长岗位培训,同时选派社会力量办学的校长参加校长岗位培训。

第7篇:普通教师岗位提高培训范文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全面提高三店教师综合素质,促进三店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为目标,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要内容,以提高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为重点,启动第三轮教师全员培训,积极推进“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为促进我街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保障;深入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湖北省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积极发挥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基础辐射作用,不断拓展工作领域,努力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水平,全面完成区教育局下达我街的目标任务。

二、工作目标

1、全街中小学校25%的在岗教师参加任教学科区级岗位培训,全年送培120人;

2、全街中小学校班主任持证上岗率达100%;

3、全街中小学校教研(备课)组长持证上岗率100%

4、市级培训项目送培率100%;

5、全街中小学校校园用语、用字规范率分别在95%和99%以上;

6、组织教师参加学历提高学习,使学校学历合格率、高层次学历比例分别达到60%和65%;

7、全街中小学校教师普通话等级达标率100%;

8、完成第二轮继教扫尾、换证的组织工作;

9、做好第三轮继教的摸底、建档、启动工作;

10、组织好暑期教师集训,保证参训率100%。

11、全街中小学校本培训示范校和语言文字示范校创建面100%。重点组织三店二中和红旗小学分别创建区级校本和语言文字示范校;

三、主要工作

1、做好第二轮培训的补培工作

认真调查统计,对在—年年的第二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中未完成相应学时学分任务的教师,组织补培。同时,对已完成学时学分的教师,做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证书的换证工作,使我街中小学继续教育工作顺利进入第三轮。

2、做好新课程师资培训的送培工作

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要求,继续组织好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组织好义务段新课程改革跟进年级(小学六年级)教师的培训。进一步做好《科学》、《历史与社会》等综合课程培训。

3、做好教师(分科)岗位培训的送培工作。

启动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岗位培训送培,大力宣传、介绍区新岗培在培训内容和形工上改进,以及实行分学科的菜单式培训核心。重点抓好小学、初中语文、数学、外语教师岗位培训。

4、做好班主任专业化培训的送培工作。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的通知》(教师厅3号)和《区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培训工作的通知》,继续做好我街中小学班主任的培训工作,所有在岗班主任要参加班主任专业化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做到持证上岗。建立班主任专业化培训合格教师库,要求学校在聘任班主任时,优先聘任获证教师,探索班主任持证与聘任、津贴挂钩新思路。

5、做好教研(备课)组长培训的送培工作。

进一步抓好教(备课)组长培训,优先选派表现好的中青年教师参训,提高教研(备课)组长的能力和素质,做到持证上岗。

6、做好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培训的送培工作。

以中小学优秀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为重点送培对象,积极推进课堂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加大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培训力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7、做好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的送培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市人事局、市教育局《关于武汉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工作的通知》(武人8号)精神,根据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继续开展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

8、做好市级培训的送培工作

根据市教育局文件精神,落实好我街参加市级培训的对象,认真组织好市级新课程骨干教师培训、市级中小学骨干班主任培训、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学位培训、“武汉市中小学英语教师——tkt培训”等培训项目的送培工作,同时积极配合市、区有关部门加强对培训教师的跟踪管理和指导。

9、做好校本培训工作

进一步贯彻落实《区教育局关于印发新洲区中小学校本培训工作意见的通知》和《区教育局关于实施〈新洲区校本培训工作评估考核标准〉的意见》,加强对校本培训工作的指导和管理,组织学校参与区级校本培训示范(先进)学校评选,不断提高校本培训工作水平。开展以“三个一”(即“定一个专题,研一套理论,育一批新人”)为特色的校本培训。在各中小学积极营造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学校文化,加大校本培训经费的投入力度,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发挥本地名、优教师的作用,认真规划、组织、实施好校本培训工作,保证培训的质量和效益。

10、精心组织好暑期教师集训

深化学洋思活动,继续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主线,组织开展中小学教师暑期全员培训。认真总结年年暑期集训经验,组织小学教师参加全区集中的分学科培训。充分准备,精心实施,加强督查,保证集训效果。组织三店教师参与编写《特级教育名师文集》。力争1人入选,扩大三店教师在全区的影响,加大优质培训的辐射面。

11、组织好学历培训

积极抓好中小学教师学历培训,鼓励和支持中小学教师按照专业对口、常用一致的原则,参加多种形式的学历学位教育,进一步加大宣传和工作力度,组织未达到国家规定合格学历要求的中小学教师进行学历达标培训,组织具有国家规定合格学历的中小学教师进行提高学历层次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学历学位层次。

12、提高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

推进语言文字“争先创优”活动,积极争创区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不断提高社会用语用字的应用水平;加强学校用语用字绩效管理,加大督促检查力度,提高中小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积极开展语言文字法规同及常识的宣传,做好第11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继续组织好中小学教师参加普通话培训测试。采取集中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的办法,组织中小学未达到二级乙等的非语文教师和未达到二级甲等的语文教师进行强培训,鼓励已达标教师参加晋级培训测试,努力提高中小学教师普通话等级达标水平。

四、工作措施

1、完善继教制度

为切实体现教师培训工作的连续性、前瞻性,维护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政策的严肃性,根据上级精神,结合我街实际,制定我街第三轮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管理办法,严格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学分的考核,建立并完善三店教师继续教育的电子档案和文字档案,落实相关制度,确保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工作按计划有序推进。

2、实行绩效管理

将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和语言文字工作纳入街教育总支对学校的绩效管理,分解并下达相应指标,将指标完成情况作为学校集体及主要负责人评先表彰的重要依据,继续实行“末位否决”制度,强化工作绩效意识。

3、强化过程管理

将绩效管理与过程管理有机结合,开展经常性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和语言文字工作督导检查,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及时通报工作的进展情况,表扬先进,鞭策落后。

4、创新工作模式

不断改革教师培训工作的管理、内容、形式和方法,试行“双向预约、一次安排,定期培训,延误自费”的送培机制,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办教师满意的培训。

第8篇:普通教师岗位提高培训范文

在国际上,特别是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应用型本科教育早已有之。从20世纪中叶起,随着西方各发达国家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以工程教育为代表的应用型本科教育在各国迅速崛起。美国有四年制工程教育、二年制社区学院;德国20世纪60年代创办了一种与传统大学并行的新型高等教育机构——高等专科学校,其在专业设置上侧重应用技术、重视实践教学、以培养各类技术型人才为主。可见,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层次向本科甚至更高层次延伸是当代高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的科技含量、技术密集程度明显提高,技术进步速度明显加快,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对更高层次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已十分迫切,而现有的二、三年制高职专科毕业生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普通本科毕业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短期内难以适应一线工作要求。因此,发展应用本科教育,既是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适应国际高等教育发展潮流的一种需要。它的发展将有利于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有利于优化人才培养的层次结构,有利于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多样化,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当然,必须指出的是,应用本科教育要讲求适度发展,在现阶段应以专科层次为主,不能盲目升格,应适量试点,逐步发展,进而在我国建立从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完整的高职教育体系。

应用本科教育属于较高层次的技术教育,是我国高职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相对于普通本科和高职专科而言的,它既不同于一般四年制的普通本科,也不同于专科层次的高职。

普通本科和应用本科是本科教育的两种类型,它们的关系应是平行发展的。应用本科是高职教育的一个层次,它同一般普通本科相比具有鲜明的技术应用性特征。在培养规格上,应用本科培养的不是学科型、学术型、研究型人才,而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在培养模式上,应用本科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重视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另一方面,应用本科与高职专科相比也有较大的不同。尽管高职都是培养第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人才,但应用本科出现以后,高职专科的具体培养目标和规格应当有所调整,与应用本科有所分工。高职专科主要培养一般企事业部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尤其是培养大量一线需要的技术人才。应用本科则主要培养技术密集产业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并担负培养生产第一线需要的管理者、组织者以及职业学校的师资等任务。

应用本科教育作为我国高职教育的分支,应具有高职教育的特点。同时,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亦有其自身的特点。其培养目标定位上应考虑到高等性、职业性、区域性和社会性。

1.高等性。高职教育属于高等教育,应用本科教育是高职教育中的较高层次,自然“高等性”应是其培养目标定位的基准。因此,应用本科的专业口径方面应该比高职专科更宽一些,专业基础理论则应该更厚一些,使学生掌握相当的理论知识,有发展潜能和创新能力。

2.职业性。高职教育属于职业教育,自然“职业性”应是应用本科培养目标定位的内涵。应用本科更应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要求学生取得代表其职业能力和技术水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使其毕业时能够胜任较高技术要求的岗位。

3.区域性。区域性是应用本科教育培养日标定位的地方特色。区域经济的结构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高职教育具有区域性这一地方特色。从区域经济的结构性来讲,不同地区的资源状况、产业结构、开发方向等是不一样的.这就决定不同地区所需要的“专才”岗位结构应是不一样的。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来讲,不同地区的经济基础、生产力水平是不一样的,这就决定不同地区所需要的“专才”能力结构应是不一样的。从目前应用本科的试点来看,应用本科教育应立足地方、服务地方,为地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第一线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大量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尤其是为第一线推广高新实用技术,提升地方企业的科技含量,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4.社会性。社会性是应用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的价值取向。普通本科教育也在讲要实现与社会之间的双向参与,那么应用本科教育则更需要开放办学,面向社会,依靠社会,被社会所接纳,为社会服务,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进企业走和向市场,以社会需要为导向,以行业、企业为依托,走产学研结合之路。

相应地,应用本科人才作为一种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它应具有以下几个特性和素质:

第一,人才层次的高级性。应用本科教育属于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应用本科人才‘应以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区别于普通本科教育,以较宽的知识面和较高的技术技能的操作水平区别于高职专科教育。无论这种技术技能岗位多么具体、工作层次多么基层,它仍然属于高等教育培养的范畴,这就是人才层次的高级性。

第二,知识、能力的职业性。应用本科教育是一种高职教育,它对学生进行某种职业的生产:和管理教育,以提高职业技术技能水平为日的;它以职业岗位群的需要为依据设置教学计划,在对职业岗位群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具体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明确列出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进而组织教学。其中,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提高,要着眼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面向21世纪科技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调整课程结构,注重知识的横向拓展与结合,体现知识的先进性和应用性,培养学生掌握新设备、新技术的能力。应用本科人才知识、能力的职业性,体现了它隶属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

第三,人才的技术性、技能性。应用本科人才不但懂得某一专业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某一岗位群所需要的生产操作和组织能力,能够将研究人员的设计意图或工艺思想应用到具体技术技能操作的实际中去,并能在生产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组织管理,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他们还应善于处理、交流和使用信息,指导设备、工艺和产品的改进,是一种专业理论够用、生产技术操作熟练和组织能力强的复合性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第四,人才的创新意识。应用本科人才是一种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其应用不只是继承性应用,而且是创造性应用,不只是对现有知识、技术、方法的应用,而且是通过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创造性地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因此,我们认为,应用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现代社会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工程领域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岗位,直接从事解决实际问题、维持工作正常运行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这种人才既掌握某一技术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也包含在技术应用中不可缺少的非技术知识,他们最大的特点是具有较强的技术思维能力、擅长技术的应用、能够解决生产实际中的具体技术问题;他们是现代技术的应用者、实施者和实现者。其培养目标应定位在现场工程师岗位群。应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应为“较厚基础、较宽口径、注重实践、强调应用”。

上面探讨了应用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应用本科人才,我们认为应重点抓好课程建设和改革、“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等关键环节。

1.课程建设和改革。应用本科教育在课程建设和改革上应当体现培养高层次技术应用性职业人才的特点,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而不是简单地在原来三年制专科的基础上增加几门课程。同高职专科相比,应用本科的专业口径应该更宽一些,但比普通本科教育要求要低。在课程上应该体现“两个加强”:一是加强理论课程的学习。高职专科的基础理论学习是“必需、够用”为度,应用本科的专业理论基础则应该比较厚实。据了解,美国大学本科工程技术专业都开设大量的与实际操作密切相关的理论课程。二是加强实践环节。应用本科学生面对的技术和工艺更加复杂,对动手能力的要求更高,因而应用本科应当充分利用四年的时间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的质量是培养应用本科人才的关键。基于应用本科人才的特点,教师不但要求有较高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教师必须将生产、管理、服务等的知识和能力吸收内化,并能有效的再现、传授给学生。因此,要结合应用本科人才培养特点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通过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践和现场考察,支持教师参与产学研结合、专业实践能力培训等措施,提高教师自身的技能水平,以提升现有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同时广泛吸引企事业单位既有工作实践经验,又有较扎实理论基础的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到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提高具有相关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教师比例,充实“双师型”教师队伍。

3.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应用本科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切实加强技能性和实践性环节,因此要突出技能培训这一重点,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一方面,根据应用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针对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 (群)的实际要求设置和调整专业,在确定专业设置的基础上,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对学生进行专业岗位群基本技术技能的训练。另一方面,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依靠企业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形成有效的运作机制,逐步形成教学、科研、生产、培训四个层次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教育培训基地,让学生直接参加生产和实际工作,进行现场顶岗实习。同时也进行教师的实践技能培训。

[参考资料]

[1]赵月望,饶开芹,马寿喜.普通本科、应用本科、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及其定位的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2004,(6).

[2]李均,魏书敏.发展本科高职的误区及其校正.复旦教育论坛,2003,(6).

第9篇:普通教师岗位提高培训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 高职教师 激励机制

[作者简介]曹新锋(1977- ),男,陕西渭南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工资管理;吴丽华(1975- ),女,山东潍坊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服装教育;刘卫红(1969- ),女,湖南常德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经济师,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河北 邢台 054035)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河北省高职院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03293)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6-0089-0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和国家对高职教育的逐步重视,近年来,河北省高职教育取得了喜人的成就,办学规模持续扩大,毛入学率迅速提高,但由于河北省对高职教育投入较少,而且受京津两地的地理区位影响,并没有形成突出的办学特色。高职教师作为高职院校发展的战略资源和核心竞争力,对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河北省要突出高职办学特色,保持甚至提升在全国的高职教育地位,就必须重视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分析河北省高职教师的现行激励制度,找出问题进行剖析,为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体系提供参考。

一、河北省高职教师激励机制的总体状况

高职院校教师的激励机制指在学校的日常管理活动中根据教职工不同时期的心理变化,通过创造满足教职工各种需要的条件来激发教职工最内在的工作动机,从而促使每个教职工和二级管理部门迅速有效地去追求学校发展目标而建立的一系列有机结合的管理方式。20世纪末以来,高职院校教师激励机制的建设目标都是通过将不断获取的高素质人才整合到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去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在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的激励问题日益成为一个关键问题而备受社会关注,河北省各高职院校对教师的激励机制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实践,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以制度形式初步确立了高职院校教师的激励机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刚刚起步发展的高职院校,也同普通高等院校一样进行了旨在通过引导教师进行有序竞争从而最大限度调动工作积极性和潜在创造性的内部管理体制变革。

在内部机构改革方面,通过核编定员和明确教师岗位职责来精简机构、减员增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通过明确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的要求和企业兼职教师的引进,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师资队伍不合理的缺陷,也加强了教师的有序竞争;在职称评聘制度方面,根据教师自身的学历和工作资历等隐性能力及教科研完成情况等显性绩效,通过职称评聘制度来评聘教师的职称,实现了对教师的激励导向作用;在收入分配制度方面,通过设立各具特色的校内津贴制度,形成了有序竞争的激励机制。在具体执行层面上相配套实施的还有考核制度以及依考核结果运行的岗位聘用制度、奖励制度等,考核制度主要是为引导约束教职工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而实施的一项辅助制度,可以为职称评定、正常增长薪级工资与奖惩提供依据;岗位聘用制度是在职称评定通过之后根据学院的整体职称结构和聘用指标而实施的岗位聘用晋升制度;奖励制度是针对教师在科研和教学过程中获得的成果或荣誉称号而给予的专项性奖励。经过上述一系列改革后,教师的激励制度逐步完善。

2.以政策形式逐步确立了高职院校教师的激励管理思想。随着知识性要素在社会发展与经济增长中“引擎”作用的日益凸显,作为人力资本的高职院校教师成为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各高职院校都在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吸引人才、稳定人才和培养人才。主要表现在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上、物质激励的重视程度上、培训锻炼机制的运行上和聘用机制的灵活上。

人才引进方面,各高职院校都根据其所处的地理区域、实际发展状况针对关键岗位和紧缺热门专业的高层次人才制定了相应的优惠政策。例如,有些学校将引进的紧缺专业特别是有一线经历的硕士直接聘为讲师,博士直接聘为副教授和学术带头人并享受相关待遇,提供一定的科研启动资金和保障住房。物质激励主要是指随着市场经济对计划经济的逐步取代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原来一味讲求精神奉献的观念已不再让人接受,取而代之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思想,这不仅承认了知识和人才的价值,也对真正有能力的人才起到了激励的作用。培训锻炼机制的运行上,主要表现在不少高职院校为满足教师更新知识和增强实践技能的需要而纷纷出台了有关鼓励教师下厂锻炼、顶岗实践等政策并规定了相关的待遇。聘用机制的灵活性上主要体现在直接将具有企业实践工作经验和较强实践工作能力的行业企业专家以及一线业务骨干聘为特聘教授或副教授,并让他们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课程开发。

二、河北省高职教师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1.薪酬收入不尽合理。近年来河北省高职教师的薪酬收入均不同程度地有所提高,但与其职业特点和劳动付出相比仍不尽合理。首先,整体薪酬水平偏低,难以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双师型”人才。长期以来,河北省对高职院校实行预算管理,收

入分配明显受制于有限的财政拨款能力,各高职院校为“双师型”教师提供的薪酬水平远低于他们付出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与人力资本市场定价机制所决定的收入水平也有差距。近几年来,高职院校出现了虽薪酬收入有所增加但人才却加剧外流的奇怪现象。其次,薪酬构成不尽合理,难以调动“双师型”教师的积极性。目前,河北省高职院校虽已实行岗位聘任制,但教师的薪酬福利仍然主要按职称或职务确定,而与岗位贡献及业绩能力的联系紧密度不够,未能真正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原则,从而使薪酬分配不能充分体现激励功能。最后,河北省高职院校薪酬制度具有强烈的短期激励特点,缺乏对长期激励的探索实践和应用,这一方面使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由于受到股权、期权等“金手铐”的制约难以加入高职教师行列,另一方面也使得部分高职院校现有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为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而选择离开,这显然不利于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2.绩效考核难显激励效应。绩效考核是高校确定教师薪酬福利和职务晋级以及奖惩等的客观依据,是教师激励不可或缺的环节。河北省高职院校目前实施的绩效考核工作不够客观、公平和公正,也没有建立起科学健全的考核体系。主要表现在:一是考核指标缺乏专业针对性,根本无法起到真正的考评作用。目前,各高职院校对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教师使用的是“大一统”的虚而不实的定性考核,而缺乏科学的定量考核办法,因此无法反映出真实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从而达不到考评的初衷和目的,激励作用也就无从谈起。二是绩效考评制度缺乏高职教育的职业特点,还是与普通高校一样根据教师的教学任务完成量、科研工作成果,辅以参照学生的教学效果反馈,以此来评定教师履行岗位职责的情况和工作能力,忽略了高职教育作为应用型教育的特点。三是考核程序不透明,缺乏客观公正性。绩效考核一般由学校相关部门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进行研究确定,实施也是由上而下布置落实,大多数考核停留在走过场的层面上,而且对教师工作业绩的评价考核手段也不够科学,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高职教师工作尤其是实践技能工作中的成绩与问题,不能给教师奖惩提供客观公正的依据,使教师的进取心、责任感和成就感减弱,降低了教师绩效评价的激励作用。

3.评聘制度存在误区。高职教育作为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形式,对教师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既要具备良好的师德,还要掌握高职教育的基本特点与规律;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教学能力,又要具备熟练的职业技能和技术实践能力,还要具备相当的技术开发与服务能力。职称评定作为提高教师素质的主要激励手段,未将“技高”的标准纳入职称评定条件中,不能推动高职院校“双师型”队伍建设。河北省高职院校教师职称的评定既没有设立单独的评定标准,在具体的评定过程中也没有独成一体,而是沿用了和普通高校一样的评定标准,而且与普通高校同组竞争,从而造成了实践技能与服务能力较强而科研能力相对较弱的高职教师在职称评定过程中处于劣势地位。这与高职院校师资建设重实践重动手能力的目标相悖,制约了职称评聘对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导向作用的发挥。另外,高职教育虽隶属于高等教育,但在培养层次上属于专科层次,因此,在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结构中高职称结构比例也远低于普通院校的比例,严重限制了高职教师晋升高职称的可能性,从而挫伤了他们的持续学习性和工作能动性。

4.培训机制有待完善。培训作为高职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内容和调整优化知识结构的重要方式,不只是教师个人的强烈需求,也是学校对教师的一种关心,对教师有着积极的激励作用,因此受到了各个高职院校的充分重视。但是,综观河北省各高职院校的培训机制,在教师的激励作用上还存在着需要健全完善的地方:一是培训没有形成合理的体系,因培训经费投入过少没有形成正常的培训机制,而且每次参加培训的人员有限,但实际参加培训的人员不是根据教学需要而是论资排辈人为决定的,在一定程度上吞噬了教师的培训热情;二是培训形式化,培训内容中突出高职教育特色的实践技能方面的业务进修和培训比较欠缺,教师参加培训之后也不能有效地将培训所学与实践相结合,只是把它当做一种“镀金”的过程和评职称的资本,并没有对教学效果产生实际的促进意义,导致了教师对培训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因此,原有的培训机制严重影响了激励效果的保持与绩效结果的改进。

三、河北省高职教师激励机制的原因探究

1.缺乏对激励机制的科学认识。首先表现在管理观念的滞后,缺乏对教师需求的重视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虽然“以人为本”的理念已得到高校管理者的普遍认同,但在河北省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实施中,还是缺乏人本主义理念。管理者仍将教师视为纯粹的“经济人”,将他们当做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工具和手段,认为教师只是被动地接受任务和管理,而没有考虑作为“社会人”的人性需要和正当利益诉求,更没有将教师的个人职业规划和学院的发展相结合,缺乏人文关怀性的激励方式。其次,河北省高职院校仍然主要依靠“行政权力”来实施管理,学校权力集中于行政系统。很多高职院校的教授在学校都是有行政头衔的“双肩挑”干部,同时也是学校“学术权力”机构的主要成员,这使得从事学术管理、行使学术权力的学术性机构从一开始就带上了强烈的行政色彩,而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和具有高实践技能的聘任企业技师却很难有一席之地。这样造成的结果一是占据高职称职位的人员因行政事务的繁忙而无暇进行一线教学,从而浪费教学资源;二是这种过分强调行政权威的管理体制导致教职员工为获得更多晋升机会不是把精力放在如何提高专业工作水平上,而是更多地考虑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从而造成结果与激励的初衷相悖。

2.缺乏有序竞争的良好氛围。目前,河北省各高职院校虽都按照上级部署完成了本校的岗位设置工作,但岗位设置没能真正体现出按需设岗、按岗聘任的初衷,真正意义上的评聘制也尚未实施,因此,长期以来形成的“能升不能降,能高不能低”的用人弊端仍然存在,致使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潜能不能充分发挥。河北省高职院校主要以青年教师为主,但河北省高职院校在制定激励政策时都没有考虑这一实际,对青年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也没有创造有序竞争的良好氛围,结果要么是青年教师无法确定个人发展目标,觉得上进无望、不思进取,要么就是评聘上中级职称后就离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目前河北各高职院校在用人机制方面论资排辈现象依然严重,评职称、评优等制度都与年轻教师无缘,再加上社会舆论对高职教育的歧视性影响等因素,严重限制了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教师潜在的内心需要长期无法得到满足,情感得不到有效释放,导致对工作的满意度下降,最终选择得过且过或离职。与此同时,年轻教师具有年龄上的优势,思想活跃,适应性强,因此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合理的教师流动固然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学术交流,但大量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频繁流动将会给各个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3.缺乏高职院校的专门管理体制。河北省将高职院校纳入高校管理,因高职教育的特殊性,高职院校与普通院校在管理上应有所区别,但目前河北省缺乏高职院校的专门管理体制,也没有显现高职教育职业特点的相关政策,和普通高校实行的是一样的政策,从人事管理到财务管理到评聘制度再到具体的绩效工资制度,都没有针对高职的专门管理体制。人事管理上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高职院校带有一定的歧视性,不但没有考虑高职教育的特殊性,而且还将高职院校视为二等公民,在有关政策的制定和平时的具体管理中,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官僚化倾向依然严重,不能像对待本科院校一样一视同仁。如省属高职院校的管理人员因管理级别的问题到现在还没有进行2006年的工资套改;财务管理上实行统一的普通高校按月核拨支出额度,忽略了高职院校校企联合工学结合的办学特点,在具体实施中制约了学校操作的灵活性;评聘制度上没有突出高职教师“双师型”的师资特点,而是同普通高校一样强调理论课题研究,从而误导教师的努力方向,不利于河北省高职教育的发展;在绩效工资改革中,拟按照办学层次和学校人数对绩效工资总量进行核定,准备对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所有省属高校采取一刀切的办法实施绩效工资制度,而没有考虑高职教师的职业特征——必须在具备专业理论水平的同时还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邱汝芳.建立有效的高校人才激励机制的实践与思考[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2003(4).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