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研生产工作要点范文

科研生产工作要点精选(九篇)

科研生产工作要点

第1篇:科研生产工作要点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定位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大力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既是培养高等专门人才不可缺少的途径,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及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的历史较短,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刚刚起步,还没有形成自身特色,如何准确定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拟从淄博职业学院科研工作实践出发,对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定位做初步探讨。

一、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现状分析

1.认识存在偏差,人财物投入不足

高职院校大多起步晚、基础薄,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科研工作的认识存在偏差,导致人财物投入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认为高职院校教学是最重要的,课堂教学是硬任务,科研是软指标,有人甚至认为高职院校科研工作无关紧要、可有可无;二是认为众多本科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科研实力雄厚,高职院校,在申报课题、成果方面难以有效果,产生了畏难情绪。由此严重制约了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开展,也势必影响学校的全面健康发展。

2.缺乏广泛的群众参与基础,科研氛围尚未形成

当前,高职院校科研工作中,教师的参与面较窄,存在一定的“唯功利”倾向;成果层次普遍较低,浓厚的科研氛围尚未形成。主要表现在:一是不少教"币仍然认为科研是高不可攀的事,再加之近年高校连续扩招,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繁重、压力较大,对科研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广泛参与性;二是不少教师科研目的在于职称晋升和成果奖励,一味追求写几篇论文,缺乏持久性,科研工作在“功利”思想引导下,呈现一种短期推动效应;三是大多数高职院校是由中专学校合并组建而成,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所占比例偏低,科研队伍中缺乏骨干和带头人,教师队伍整体科研水平不高。由此导致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缺乏广泛的群众参与基础和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3.管理机制不健全,科研工作形式化、表面化

由于多数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起步较晚,与普通高等学校相比,在科研管理机构、管理制度、管理水平等方面均有较大差距。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全国约40%的高职院校没有专门的科研机构,也没有分管科研的领导;有些学校成立了专门的科研管理机构,开展了科研工作,也制定了一些相关政策,但落实不到位,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科研工作流于形式。由此导致教师科研积极性不高,不进行理性思考和科研实践,教学中习惯于照本宣科,缺乏创新精神。

4.科研结构、工作重点亟待调整

大部分高职院校缺乏科研工作长远规划,科研结构欠合理,工作目标、重点不明确。主要表现在:重申报,轻研究,项目结题数量、质量有待提高;应用技术项目欠缺,与高职院校办学特色、专业建设重点不协调;项目研究定位欠准确,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脱节,产学研结合程度差,成果转化慢等。

二、对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定位的实践探索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工作的意见》指出:“教学与生产、科技工作以及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基本途径。”结合当前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现状,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应定位在:面向教学、面向地方生产建设第一线;强化实践意识,重视中小型技术课题,突出技术实用性;体现高职教育特点,探索高职教育特色;通过大力开展科研工作提升师资水平,促进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

1.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应坚持为教学改革服务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凸现出诸多实际问题,如生源的多样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教学质量的评价问题,教材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等。这些来源于高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只能靠学校和教U币立足学校实际,用新的教育理念作指导,通过教育实践加以研究解决。

为了开展好高职教育科研活动,淄博职业学院组织广大教师学习、研讨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对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现代教学手段与方法等方面逐步深入探讨和改革,使广大教师树立了正确的高职人才观、质量观,逐步形成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思想观念。

(1)提供研究平台,设立专门机构。2003年,我院出版了《淄博职业学院学报》,设有“高职论坛”、“教育教学研究”等专栏,为教师提供了有关高职教育思想讨论和争鸣的阵地;为进一步加强高职教学研究,2004年我院成立“高职教育发展研究所”,配备了专门研究人员,并编辑内部刊物《高职教研》,对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展开研讨,交流经验。四年来,教职工在省级以上刊物及学院报刊上发表教研论文400余篇,有力促进了学院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2)针对高职教育热点问题,大力开展教育科学课题研究。为鼓励广大教职工立足本职工作,在创新中谋发展,2006年我院开展了“岗位创新百万行动”,以解决学院改革和发展中的问题为主攻方向,以岗位应用研究为出发点,每年投入100万元用于支持岗位创新课题研究,连续投入三年。岗位创新课题研究活动,既有前瞻性又有现实性,既有操作性又有理论性,为学院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我院还组织精干力量积极申报国家、省、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现已承担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1项,山东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规划课题 24项,山东省高等院校实验技术课题 24项。

随着高职教育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极大地推动了淄博职业学院的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近年来,学院先后获得2个部级实训基地、1门部级精品课程、入选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9部,省级精品课程5门、示范专业2个、教改项目3项、教学成果奖1项。 2.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应以产学研结合为切入点,实现校企双赢

高职教育必须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而科研活动在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模式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是产学研结合的一个结合点、切入点。我们学院近几年以科研工作为先导,在产学研结合上进行了大胆尝试,探索出了一条适应学院发展的产学研合作之路。

(1)以专业建设为纽带,深化合作层次。2004年12月学院成立了“淄博职业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建设指导委员会”,地方政府领导及省内外100多位企业家到会共商产学研合作大计。中国工程院院士高从增担任名誉会长,96家企业成为理事单位。各系根据专业服务面向,分别成立了系级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形成了院系两级产学研合作管理体制,搭建了校企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坚实平台。

(2)以技术服务为突破,赢得企业支持。学院各系组织专门人员对驻地企业进行科研调查,积极寻找为企业服务的突破点,利用自身优势,积极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参与企业科技攻关。如电子电气工程系针对城市电水汽热上门抄表、非法窃用、依赖银行网点收费等传统难题,与淄博莱特电气公司联合开发了“城市级电水汽热预付仪表及客户综合管理系统”,提高了运营商的企业管理水平,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校企互利互惠,实现校企双赢。随着校企双方合作的不断深化,解决了学生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定岗实习和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难题,企业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的诸多实际技术问题,双方均感到收益很多。几年来,学院通过产品开发、联合攻关,教师下厂、下店为企业解决技术问题等形式,进一步密切了与企事业单位的联系,社会声誉不断提高,得到了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信任和支持,实现了校企(地)双赢。2006年,淄博市政府计划在三年内投资1亿元依托淄博职业学院建设数控技术、汽车维修、电工电子、应用化工、生物技术 5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中国网通淄博分公司等20余家企业向学院捐赠了1 250万元设备,共建工厂供电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基地5个,有关企事业单位的技术、管理人员积极参与学院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百余名来自生产一线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承担了学院的专业课教学和实训指导任务,科研工作在学院产学研合作教育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应从自身实际出发,量力而行,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开展,要定位于自身的实力,客观估计和分析自身的科学研究能力,准确把握可参与科研工作的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研发能力等状况,这对高职院校积极稳妥地开展科研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高职院校开展科研应注意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科研工作领域、范围要量力而行。高职院校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第一线技能型人才为根本,因此科研工作领域可少些,技术服务的范围可窄些。二是科研工作层次要量力而行。高职院校基本是以教学为主的专科学校,应重点开展应用技术研究。三是科研工作对象要量力而行。高职院校科研工

作、技术服务的对象应以广大中小型企业为主。四是科研工作经济效益的确定要量力而行。高职院校由于受到类型、层次、专业结构、办学历史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在短期内通过科学研究、技术攻关不可能取得很大的经济效益,对此,高职院校不可期望值过高。

作为一所地方高校,我们始终将科研方向定位在为地方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服务的方向上。学院各系根据自身专业特点,选择数家企业作为技术合作挂钩单位,通过技术咨询服务、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及推广、调整优化工艺结构等方式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在服务过程中寻找科研内容,在生产一线中捕捉项目难题。生物工程系开发的“低盐固态酱油酿造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并被多家食品企业采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电子电气工程系研制的“无人值守环境远程监控系统”通过了省级鉴定,居国内领先水平,产品已被多家单位使用。机械与汽车工程系研制的“多功能发动机新型翻转架”,为汽车修理厂发动机大修带来了很大便利,得到广大汽车维修企业的认可,现已批量生产。近3年来,学院先后承担省(市)级以上科研课题86项,与企业横向合作开发项目8项,获各类科研、技术成果奖励46项,为淄博市建设文化大市、经济强市、绿色城市做出了积极贡献。

总之,高职院校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结合高职教育特点,发挥自身优势,面向教学、面向地方生产建设第一线,将科研工作重点定位在高职教育教学研究层面,以产学研结合为切入点和结合点,以应用技术研究为主攻方向,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服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毛晓燕,谢芳.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现状与对策探析田.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

[2]罗晓芳.优化高职院校科研工作探析田.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3).

第2篇:科研生产工作要点范文

一、“十五”粮食科技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十五”以绿色储粮技术、深加工综合利用技术为标志的科技进步,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粮食产业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粮食科技项目和经费投入显著增长,粮食科技项目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提升,行业科技总体水平明显提高。由国家科技项目带动,一批自主开发、适合国情的先进、实用的储粮新技术,随着“十五”国家粮食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全面推广和产业化应用,有效地提升了粮食储运技术现代化水平;粮油加工技术装备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使我国粮油加工技术和装备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部分粮食深加工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并参与竞争;以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的粮油质量标准检测技术及计算机信息等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成为粮食技术创新的主流趋势。粮食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

二、“十一五”粮食科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和重大需求

(一)国内外环境

“十一五”期间,科学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国家间竞争的焦点和决定性因素。随着WTO后过渡期的结束,我国粮食产业将置身于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之中,发达国家以控制核心技术为特征将继续保持优势地位,标准和知识产权构成的技术壁垒日益成为各国间贸易保护的重要手段。同期,随着国内人口、资源、环境压力的不断加大,特别是到201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3.6亿,粮食供需紧平衡的状态将长期存在。因此,要抓住技术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粮食产业和技术发展带来的后发优势和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机遇,依靠科技进步,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提高我国粮食技术创新能力,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国家粮食宏观调控能力,增强我国粮食科技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二)重大科技需求

1.保障粮食安全,建立更加完善的粮食产后技术支撑体系。保证粮食的可供应数量是国家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随着粮食生产成本的不断提高,减少粮食产后流通过程中的损失,保持粮食储存、运输中品质,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十一五”期间,要以满足市场需求和国家粮食宏观调控为目标,实现便捷、高效、安全的粮食流通方式,增强粮食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满足粮油检测技术市场需求和维护公众食物质量安全,建立更加完善的粮食流通技术支撑体系。

2.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亟待改造传统的粮食流通技术。目前,集中分布在粮食产区的农村小型粮油加工企业,其加工质量差,效益低,资源浪费严重,能源消耗高出大型加工业企业约30%~50%;农村粮食产后收购、处理环节中,还存在着传统落后的晾晒、储存等方式;农户储粮的虫、霉、鼠害严重,在源头上影响粮食质量安全。因此,通过继续推广新型适用的农户储粮、农村干燥处理技术和设备,改造传统落后的粮食流通技术,建立农村粮食产后安全技术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农村粮食流通与加工的技术水平。

3.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环保、安全、节约、高效的粮食流通技术。长期以来,我国粮食资源利用效率低,高成本、高消耗、高污染的增长方式阻碍了粮食流通产业的高效增长。“十一五”期间,推动以行业的技术进步带动粮食经济运行方式的转变,在粮食储藏、加工、物流等环节,积极采用环保、安全、节约、高效技术,研究开发适合粮食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种新型技术,逐步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设备和技术,加强粮食综合利用和增值转化,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粮食流通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4.以发展高技术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增加粮食加工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十一五”期间,面对国外资本、产品、成熟技术和过剩生产能力不断涌入的国际竞争压力,粮食科技发展方向也要适时调整,要将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智能化技术等高技术抓紧引入粮食流通领域,不断带动粮食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优化升级,充分提高粮食产品附加值和延长产业链。通过应用高新技术,降低粮食加工、储藏、流通环节的生产成本,不断将高技术产品投入市场参与国际竞争。

三、“十一五”粮食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国家粮食安全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支撑粮食流通产业可持续发展为重点,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指导方针,建立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的,安全、环保、节约和高效的粮食流通技术体系,促进粮食行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二)发展目标

按照《规划纲要》提出的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要求,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到2020年,我国粮食科技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为:粮食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粮食流通产业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能力大幅度提高,粮食科技整体实力进入世界前列。

为实现上述总体目标,“十一五”期间,粮食科技要形成较完善的粮食流通技术支撑体系,粮食科技总体水平有较大提高;力争对粮食产后减损、绿色高效储运和深加工技术装备等重大技术瓶颈有所突破,在重点产品、重点工艺、重点技术、重点装备上实现关键技术创新;粮食储藏技术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粮食物流和加工技术装备得到优化升级,粮食质量标准检测技术不断完善,农村传统的粮食流通技术方式得到改造;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持续研发能力强的粮食基础科研队伍,完善粮食科技创新机制,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科技资源共享、技术优势互补的粮食科技创新体系。

(三)基本原则

1.创新引领的原则——以科技创新引导技术发展方向,不断带动产业进步,促进粮食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优化升级,培育产业发展的经济增长点,通过扶持基于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把创新作为促进粮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2.统筹协调的原则——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强调突出科技创新,同时兼顾技术普及;突出发展高新技术,同时兼顾常规技术的改造;强调关键技术攻关,同时兼顾重大成果的推广应用。全面提高粮食科技的整体现代化水平。

3.优化机制的原则——以体制创新和完善机制作为粮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积极探索和建立竞争、流动、开放的科技运行机制。优化人才队伍的学科结构和布局结构,逐步建立以市场配置为基础,政府投入引导社会各类资源相互补充的有效机制。

四、“十一五”粮食科技优先发展的领域和重点工作

按照发展目标和基本原则,提出“十一五”粮食科技优先发展的技术领域和重点工作。

(一)优先发展的技术领域

1.以生态理论为指导的绿色、高效、实用的仓储技术。促进储粮技术方式由传统向绿色生态型转变。以改善储藏环境、降低储藏成本、提高监管手段为主要技术取向。

2.以成套高技术设备和生物(工程)技术为重点的粮食深加工技术。通过生物技术、精细化工技术、智能化设备制造等高技术在粮油加工业应用,促进高效、节约、增值和清洁生产技术的发展。

3.以新型散粮装运方式为带动的高效快速的粮食物流技术。发展散粮物流技术、集装化装备、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和标准化,构建高效、便捷、安全的粮食物流体系。

4.以应用基础研究和国产仪器为支撑的粮食质量快速检测技术。主要发展快速检测技术和仪器设备,加速粮食质量检测仪器的升级换代,促进检测技术及国产仪器迈上新的台阶。

5.以预警、监测为重点的粮食流通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主要是推进信息技术在粮食宏观调控及储藏、加工、物流、质量标准仪器、品质测报等领域的全面开发应用。

(二)重点工作

按照我国粮食科技工作的实际情况和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方向,“十一五”重点攻克一批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和技术装备,结合国家科技计划的结构框架,从六个层面部署重点工作:

1.加快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在粮食流通领域的全面应用,带动和促进粮食科技向高技术领域的跨越式发展。重点开展“数字粮食流通”、信息采集、预警、预报、控制技术和基于3S技术的管理决策技术的研究开发,推进粮食流通电子商务的发展。在重点地区、重点方面实现粮食预警、监测和动态信息管理。

开展粮食生物工程高新技术研究与产业化,重点对生物技术在以粮食及其副产品(废弃物)为原料的生物质能源和生物材料方面的应用;对粮食在营养食品、造纸、医药、材料、化工、纺织、能源等方面的各类深加工技术和产品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及产业化示范,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粮食深加工、生物质材料、生物质能源新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成套设备。

2.实施科技攻关,重点突破一批制约粮食流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集中行业优势力量,组织跨行业、跨部门的联合攻关。重点研发粮食快速检测仪器、监测应用技术和相关的传感器技术;以信息化带动高效便捷的粮食物流关键技术和装备,开发粮食散装化和集装化运输技术装备;开展生态环保储粮、生物防治、化学薰蒸药剂替代、低温储粮等关键技术的攻关;对高效利用、清洁生产、提高产品附加值、降低能耗,提高综合利用率和环境保护的酶技术、发酵技术、膜分离技术、超临界萃取、超微粉碎、质构重组及机电一体化等高技术进行攻关和产业化;继续组织开展“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针对农村和粮食流通过程的产后减损增效技术开展研究和集成示范,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和装备。

3.注重交叉学科和应用基础研究,培育粮食科技持续创新能力。组织开展粮食物质信息学与储存品质变化机理、谷物油脂化学及生物活性物质功能、转基因粮食食品检测等多方面应用基础研究,粮食行业公益性、基础性重点技术标准研究,把重大科学研究成果与粮食应用科学相结合,培育和发展粮食科技新兴学科、交叉学科,注重粮食科技的前瞻性,鼓励前沿技术领域的研究探索。

4.支持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推动粮食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通过技术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逐步改造和淘汰粮油食品加工落后的生产技术和工艺。引进国外先进的粮食流通与加工重大关键技术与装备,要联合制造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限制盲目和重复引进。加强相关技术集成化创新。提高粮食技术产品的优化升级和产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5.推广先进适用的技术和设备,改造传统落后的农村粮食产后流通技术方式。开展粮食流通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和科学普及等工作,以粮食主产区的收纳库为依托,推广适用农户储粮的新型技术设备和农村粮食集中处理的干燥技术,通过储藏、物流、加工、信息及标准化等技术的集成,探索建立农村粮食产后存储、整理、干燥、加工、运输等集约化处理技术服务体系与示范。开展农村粮食产后安全保障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

6.搭建粮食科技公共基础条件平台,为推动粮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支撑。重点组织开展粮食科学仪器、设备、技术标准、科学数据共享、科技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与实验基地建设。加大粮食流通公益性、基础性技术标准研究,推进国家、行业标准和检测技术体系建设。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建设,在不同的粮食技术应用领域、不同的地区建立若干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和国家(部门)重点实验室。

五、粮食行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按照《规划纲要》提出的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科技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要求,为确保“十一五”粮食科技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完成“十一五”粮食科技发展各项目标任务,需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和广大科技人员的创造性,形成环境条件优良、机制运行良好、组织措施完善的国家粮食科技创新体系。

(一)粮食科技创新体系

按照粮食行业科技发展的体系框架,结合粮食行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十一五”着力从五个方面建立粮食科技创新体系。

1.完善粮食科技协调管理体系。全面指导行业科技发展方向,统筹、协调、管理行业科技资源,通过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推进粮食科学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各级粮食行政主管部门通过管理协调,组织和引导社会科技资源向粮食行业配置,营造上下结合的政策环境。

2.建设以龙头企业和科技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互动的技术创新体系。粮食龙头企业在粮食经济和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决定了其在粮食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十一五”重点突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互动的机制,在企业形成吸引人才、创新技术的研发平台,不断培育企业竞争的后发优势。通过增强企业自身的人才集聚和研发能力,使企业成为创新人才和资金的主要投入者、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新技术的创造者和产业发展先导技术的引领者。

转制科研院所是粮食行业科技创新体系的优良资源,是行业应用技术研发的主体力量。发挥以转制科研院所和大型粮食科技型企业为主体,市场经济为导向,建立粮食行业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机制,实现创新主体与经营主体最紧密的结合。促进企业与科研单位和高校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让。在以高新技术为先导,转变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同时,不断提高企业高技术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3.建设以公益科研机构和大学为主的科研创新体系。发挥社会公益科研机构和大学新科学创造和引领技术持续创新的作用。通过建立稳定的投入和激励机制,形成优良的科研环境,突出以人为本,把社会公益科研机构和大学建成粮食学科带头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不断提高粮食科技的原始创新能力。吸引国内外高层研究人才,为粮食科学发展贡献聪明才智。

4.建设以地方粮食科研院所为主的区域科研创新体系。进一步突出省级粮食科研院所学科优势和服务特色。各级粮食科研机构、质量检测机构要加强对地区粮食经济和农村粮食产后的技术服务。联合农村技术推广体系,建立国家与区域农村粮食产后技术服务中心。不断推广先进、适用的粮食新技术,改变农村传统落后的粮食流通技术方式。通过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粮食主产区产业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给予技术支撑。通过加强国家与地方,以及地区间、部门(行业)间的科研人员交流和技术项目合作,发展和强化技术优势,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

5.建设中介机构有效参与的科技服务体系。“十一五”通过加强中介组织的社会化网络服务体系建设,发挥各级粮食行业协会、粮油学会联系各创新主体的桥梁纽带作用,为粮食科技发展,为企业技术创新不断提供信息指导和市场服务。加强与政府管理部门的沟通,通过网络化服务推广技术成果,使之成为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粮食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重点

针对粮食行业发展长期存在的问题,“十一五”为建立“层次清晰、结构合理、运行高效、支撑有力”的粮食科技创新体系,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加强粮食科技运行机制的建设。深化粮食科研院所体制改革,研究解决粮食科技创新体系中的结构性和机制性问题,在适应市场经济和科学自身发展规律的前提下,针对科研院所转制后仍存在传统体制的薄弱环节,加快建立既能够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又能提高政府协调能力;既能激发创新主体的内在活力,又能实现体系协同发展的管理体制。大型粮食科技型企业,更要注重体制机制建设,形成稳定的技术研发经费投入,在不断创造企业效益的同时,注重发挥粮食科技优良资源在粮食产业和社会经济中的作用。

“十一五”积极引导社会科技资源参与粮食科技创新活动,鼓励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的科技合作与竞争,鼓励人才流动,形成“竞争、协作、流动、开放”的运行机制,建立合理、有效的技术创新奖励制度,吸引社会优秀科技人才,推动粮食科技进步和创新。

2.抓好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是我国粮食产业突破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技术垄断,获得国际贸易有利地位和保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基点。在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同时,广泛学习和引入其他行业的先进技术成果,加强基础研究,发展交叉学科和前沿技术,以发展生物技术及应用作为突破口,在粮食储藏、加工等环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等技术集成为核心,提高重大技术装备的自主创新能力。

3.加强基础条件及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十一五”要体现为粮食科技创新成果和产业化等科技活动提供有效的转化平台。紧紧围绕国家粮食安全以及粮食重大产业化工程,如粮食流通通道建设、粮食深加工产业化工程示范、粮食安全储藏等的重大技术问题,在公益科研机构和大学组建国家粮食局重点开放实验室,并争取创建部级粮食重点实验室;以粮食科研机构为主组建部级粮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不同地区以优势技术领域、优势技术产品为重点组建国家粮食局(省级)粮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重点粮食产品和特色资源型产品为依托,在粮食主产区的大型龙头企业,建立部级粮食企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加快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集成化和产业化,构建支撑有力、机制灵活、分工明确、运行高效的粮食工程技术转化平台。

六、组织措施

为落实《规划纲要》的各项战略部署,确保粮食科技在“十一五”有较快的发展,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新时期粮食科技对粮食产业化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支撑作用,切实加强粮食科技的指导管理工作。为充分激发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力,调动广大粮食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粮食科技创新体系建成政府部门引导,市场配置资源,发挥行业优势、吸引社会力量的协调互动开放式格局,要不断调整工作思路、组织方式和工作方法,形成有力的组织措施和政策保障。

(一)逐步改变粮食科技的管理方式

粮食科技管理部门要改变单纯的以项目支持和单项技术研发的科技管理模式,根据市场发展的需求,通过科学的安排项目和有效的管理方式,强化和引导粮食科技发展方向,将项目安排与基地建设和人才队伍培养结合起来。在科技攻关过程中,既要注意发挥行业优势,也要加强与其他行业及农村科技推广体系的联合。通过对重点技术领域的扶持,形成项目、基地、人才互相协调的科技发展新局面。积极研究探讨有利于引导和推动从跟踪模仿研发向自主创新研发转变的管理方式。

(二)加大对公益类科研院所的科研投入

在国家不断加大对公益基础研究投入的同时,公益类院所要继续完善管理和运行机制,逐步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探索以院所长基金等方式,建立对基础研究、交叉学科和前沿高技术研究的稳定投入和激励机制。把粮食应用基础研究与人才战略紧密联系起来,为公益类院所的发展创造一流的研发环境。

(三)积极争取对粮食科技的政策支持

各级粮食管理部门、各类粮食科研单位,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发展纲要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国发〔*6〕6号)的要求,积极组织和促进《规划纲要》及其配套政策的落实,积极争取各级财政、金融、税务等部门对粮食科研和高技术项目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投入,逐步增加省级粮食科研经费预算。各级粮食部门应积极争取粮食产后处理技术、设备享受同等农机的政策性补贴。

第3篇:科研生产工作要点范文

关键词:节点管理;科研生产;精细化管理;考核

中图分类号:F42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35-0060-02

精细化管理强调将管理工作做细、做精,以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是企业超越竞争者、超越自我的需要,是企业追求卓越、实现完美的必然选择。

河南油田工程院是进行钻采工艺研究的科研单位,工作核心是为油田勘探开发提供技术支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从2000成立到2012年承担部级、省部级、局级以上科研项目319项,平均每年开展局级以上科研项目30项,院级项目60项,推广应用新技术35项,在油田勘探和原油开发生产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由于科研生产推广项目多,每年都有新技术要进行攻关研究,以往采取的管理模式较为粗放,管理重点在项目立项和成果验收上,对项目运行过程监管的较粗,因此,形成一些项目在临验收前赶工作量;或中间研究不细,导致成果技术含量偏低;或达不到立项指标要求;或与生产需要脱节,验收之时即成果封存之日等等被动局面。为了提高科研生产项目研究水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精细化管理。河南油田工程院进行了节点管理在油田科研单位应用的探索研究,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1 主要内容及做法

1.1 运用节点管理理论,建立四级运行体系

节点管理就是把每一项工作分割细化,让员工知道身处哪个节点,职责是什么,目标是什么,该怎么做。从而明确员工工作目标,提高工作责任心,实现管理流程化、标准化、规范化。

节点管理在油田科研单位应用尚无先例,在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探索实践了“项目节点”管理模式。“项目节点”管理模式,就是运用系统化、精细化的节点管理原理,横向上把全院项目分成科研、生产、推广、基建等若干系统,明确各系统责任管理部门;纵向上针对各系统的不同特点,将项目细分为年、季、月、周等四级运行计划,每一级运行计划都将重点、难点等关键环节确定为管理节点。

各系统把管理节点作为工作的切入点、着力点和效益增长点,制定节点目标,明确责任主体,严格考核兑现,最终形成分系统到节点全方位的目标责任体系。实行“项目节点”精细化管理模式,确保了每个项目各级目标全部纳入计划管理,形成以季保年、以月保季、以周保月的坚强的保证体系。这样就使得管理有踪可寻,有据可依,更简单、清楚和一目了然了。使领导从琐碎的管理中解放出来,只抓关键节点,抓住关键节点即抓住问题的要害,从而有更多时间考虑企业的发展和规划。

以局级科研项目为例,我们将每个项目都细分成20个以上节点,确定年度、季度、月度及周运行重点和难点,如图1所示,作为管理节点,根据节点完成情况进行检查、考核,为项目的及时完成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如:“自生CO2深部解堵增注技术研究与应用”是一个2年期研究项目,根据项目的总体研究方案,年初我们就制定了全年研究计划,明确每一季研究攻关节点。每月根据项目的实际运行情况,排出月度运行计划,明确项目月度运行节点,确保季度任务的完成。

每周通过周一的生产例会检查当月项目节点运行情况,分析、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调整部署本周项目运行节点,确保月度运行节点的完成。如表1、表2、表3所示。

1.2 注重强调员工自主管理积极性,促进“项目节点”运

“项目节点”管理模式强调科研人员自主管理,注重调动每个工程院员工的积极性。每个项目的节点都由项目负责人根据项目立项报告,提出年度、季度、月度及周运行节点,编制建议计划,由相应系统的管理部门审核运行进度、节点准确性,形成院项目节点运行计划表,下发实施。这种上下结合的方式,既调动了工程院员工的积极主动性,又发挥了系统管理部门的统一指导性;既保证了项目节点的准确性,又提高了计划运行的可操作性。

1.3 严格考核制度是“项目节点”管理模式有效落实的

重要保证

按照系统完善,层层深化的方法,建立健全了院、职能部门、三级单位的考核体系,坚持“周检查、月分析、季考核”制度,加大节点控制力度。职能部门每周对各单位每一个项目的周运行工作进行检查督导;每月对项目运行情况进行分析、点评、打分,查找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实行滚动管理;工程院每季度对各系统管理部门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兑现,并由职管理部门负责,考核到三级单位,落实到项目负责人,确保了项目节点管理目标的实现。

为了促进项目节点工作的落实,形成奖优罚劣的激励机制,针对各系统的特点,对全院科研生产的影响程度确定不同的权重,制订了“项目节点运行量化打分表”,每月对各单位项目完成情况进行打分,在月度计划分析会上进行通报,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并逐渐形成“你争我赶,暗自较劲比成绩”的良好工作氛围。

项目节点运行动态量化考评目标:强化科研生产基建运行管理,控制和消除运行中的拖拉、停等、推诿、扯皮现象,促进科研生产基本建设“安全、快捷、高效”运行,加快运行节奏,提高生产效率。

2 实施效果

通过节点管理在科研单位的探索与实践,河南油田工程院改变了科研生产建设项目以往“搞大干、救火式”的粗放管理,研究探索出了一种全方位、分层次,立体式的项目精细化管理模式,有力地促进了科研生产建设项目的顺利运行及现场应用效果的提升。项目运行中推委、扯皮、停滞现象明显减少,2012年37项局级科研项目,10项院级重点项目,42项新技术推广项目全部按计划完成。有15项科研项目提前3个月完成现场试验任务,占现场试验计划项目数的41%。全年累计现场试验1147井次,同比增长26.8%,工艺成功率95%,增产原油5.148万吨,增注20.7万方。近5年科研成果转化推广应用井次不断增加,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如图2所示。

3 结 语

通过节点管理在科研单位的探索与实践,工程院逐渐形成了适合科研单位工作特点的精细化管理模式。注重了项目过程管理,紧抓影响和制约工作开展的薄弱环节、重点环节,从上到下,一级抓一级;从小到大,一级保一级,通过节点优化,实现系统优化,从而促进了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推动了工程院科研生产建设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参考文献:

第4篇:科研生产工作要点范文

高校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服务,是时代使命,也是其可持续发展的论题中应有的任务。黑龙江省是高教大省,全省高校经过多年来的建设,已经具备了包括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在内的为区域创新服务的资源条件。因此,在一个并不缺乏资源的环境下,高校服务区域创新体系的问题可以简化成服务的路径(即模式)和制度保障问题。

一、黑龙江省高校服务区域创新体系的模式

(一)校校协同创新模式

牡丹江地区有牡丹江师范学院等6所高校。2010年6所高校正式签署“牡丹江地区高校合作协议书”,确定了“点、线、面、体”的协作发展规划及具体的协作项目。“点”的协作是指通过跨校课程选修,学生课程互选、教师教学互聘、学分互认,最终实现优质课程资源和教师资源的共享;“线”的协作是指通过跨校实验实训,学生跨校实验、教师实验指导,最终实现优质实验实训资源共享;“面”的协作是指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共建,学生信息共享、专业资源共享,最终实现专业互选、教学资源的全面共享;“体”的协作是指跨校课程选修、跨校实验实训、跨校信息平台共建、跨校专业互选、联合科研攻关等构建高校联盟协作体[1]。实践证明,跨校际的全面合作汇聚了科研资源,拓展了科研服务空间,整体提升了区域高校人才培养水平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作为建设高教强省的一项内容,2010年1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哈尔滨医科大学签署了合作协议书,建立优质资源合作共享机制,以校校协同模式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但在实践中,双方的校校协同工作进展缓慢,在重点学科、科技创新团队的合作共建、学生交流、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等方面还没有实质性进展。借鉴省内外校校协同创新案例的成功经验,建议两校加快探索以共建学科专业为基础,以成立联合研究院为载体,以构建教学科研联合体为目标的校校协同模式。为此,双方一要本着存量共享、增量共建的原则加快落实校际合作协议;二要以发展交叉学科为原则共建学科专业,培养学科交叉型高层次拔尖人才;三要着力搭建跨学校的科研和功能平台,共建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逐步发展成为联合研究院,实现科技资源共享;四要推进协同育人工作,加快学分互认、课程互选、教师互聘等工作。

(二)校所协同创新模式

2011年底,东北农业大学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签署了校院合作战略协议,目的是加强资源共享,推动协同创新、协同服务,深化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办学机制改革,打造国家农业区域科技创新与教育平台,建设新型农科教紧密结合的科教创新服务体系。校院双方在利用农科教结合的有利优势联合申请项目、实行联合办学、搭建研究生教育平台、人员互聘、科技资源共享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双方校所协同创新的模式是以建立开放的科研机制、利益均衡协调机制、优势互补协作机制为先导,以搭建项目合作、技术攻关、产业孵化、成果转化的有效平台为支撑,以学科建设和专业领军人物为核心,实现深度融合。借鉴其他校所协同创新的成功经验,建议双方的校所协同模式还应向纵深发展,一要着力共建重点实验室、研发基地等创新平台和大型复合型科研团队,开展联合攻关,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或技术标准;二要全面建立校所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三要将校所协同上升为双方的发展战略,通过各种人才、技术、设施等创新要素的优化组合,建立长期、稳定、制度化的利益共同体。

(三)校企协同模式

东北石油大学与石油石化大企业合作办学是其优良传统,迄今已形成了稳定的校企协同创新模式。东油校企协同模式是以特色学科为根基,着力搭建高水平科研合作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围绕解决实践问题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创新人才[2]。主要做法如下:一是从服务石油石化行业企业出发明确学科建设的主攻方向,学科结构布局与企业行业需求匹配。二是打造校企协同创新平台体系。学校首先携手三大石油公司,共建部级、省级和公司级重点实验室,其次构建科技合作平台,学校与石油、石化、地方企业联合共建了石油化工技术研发中心、油田电力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石油工程节能技术中心等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科技创新中抢占制高点。三是校企合作建立产学研联合培养人才机制。该校与不同大型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一百余个,满足了学生实习和实训需要,构建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推进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探索并构建“三跨”(跨地域、跨专业领域、跨阶段时域)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紧缺人才培养计划,采取“订单式”等多种方式,来保证企业高级研发与创新人才的培养。四是校企合作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目前,除一部分基础理论研究项目外,学校的绝大部分科研成果已应用于油田生产和地方经济建设,科研成果应用率达90%以上。五是学校加强对科技创新团队、新世纪优秀人才和青年学术骨干的指导与培养。借鉴其他校企协同创新案例的成功经验,建议该校的校企协同创新模式还应在以下方面深入探索:进一步创新校企协同科研组织形式,可以尝试建立省级协同创新中心、企业博士后流动站、在企业设立继续工程教育中心等新形式,并尝试设立校企研究基金、知识交流中心、校企科研信息交流平台等服务组织,不断完善以基地和项目为纽带的校企协同创新工作思路;深化校企协同的体制机制改革,在资源配置方式、人员评聘、校企合作的动力和组织机制等方面改革创新。

(四)校地协同模式

为了满足黑龙江省产业化与工程技术创新发展的需求,哈尔滨工业大学与黑龙江省共建了“黑龙江省工业技术研究院”(简称工研院),旨在探索建立一种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打造符合黑龙江区域特点的高水平工业技术研究与支撑平台,形成“政、产、学、研、金、介”结合的一体化联盟框架结构。工业研究院形成了一种“行政力量推动+高校内部研发+区域产业整合”的校地协同模式。至今工研院已粗具规模,形成了一大批高层次产学研合作平台,引领一大批高水平专家积极参与了数百项省市攻关项目和工业企业技术创新项目,涉及哈尔滨市所属的七大老工业基地技术创新的各个领域,为企业带来新增工业产值达数百亿元人民币。学校还依托工研院先后成立了7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立了工研院产业化基地――哈尔滨科技创新城松北高新技术中心。

为了使工研院有良好的发展环境,运行顺畅,哈工大不断进行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一方面完善学校层面的科研管理体制,另一方面工研院也在不断地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运行机制。一是优化校内科研管理体制。哈工大对学校的科技资源、科研管理部门进行了重要的整合与调整,正式成立了哈工大科学与工业技术研究院,下设四个部门(科学技术研究院,工业技术研究院,基础与交叉科学研究院和科研生产管理中心),旨在落实精细化管理。二是建立校企合作与产业化管理体制。工业技术研究院全面负责哈工大与地方、企业的合作开发,负责科研成果在产业化过程中管理、扶持、产业落地等事宜。科工院副院长既是工业技术研究院的院长,又是哈工大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可以形成一体化的管理,初步形成了“成果产生于科学院一成果孵化于工研院一成果转化于科技园”的完整链条。三是工研院不断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运行机制。建立了开放式资源共享机制,技术成果及专利引进机制,投资融资机制。采取分层次管理的人员聘用机制。实行项目股份制与知识产权分配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通过这些机制和举措,实现了“科技和需求”、“技术和资本”、“人员和项目”的紧密结合。工研院这一校地协同模式将哈工大多年的产学研合作经验和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使其深入参与全省创新体系建设,助力企业建立“生产一代,研制一代,探索一代”的技术创新体系,同时还培养和输送了高质量创新创业、产业开发、科技管理人才,因此值得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3]。

二、黑龙江省高校服务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制度创新路径

(一)建立现代高等教育治理体系

高校更好地服务区域创新体系取决于其与政府、社会和市场的关系。在当前附属于政府的状态下,高校缺少主动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服务的动力。因此,要加快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构建政府、学校和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建立政府宏观管理、高校自主办学、社会积极参与、管办评分开的现代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一是政府做好宏观管理工作,树立起以学校发展需求为导向的工作机制。加强省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统筹职能,加强对高校科技创新的指导和宏观管理,特别是在整体设计、质量监控、评价监督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二是高校要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三是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高等教育,产业界密切与高等教育的联系,行业企业积极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社会中介组织积极参与对高等教育的监督和评价工作。

(二)发挥政府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一是充分发挥政府在制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规划、落实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发展创新文化等方面不可替代的动员、组织和调控作用。政府要加强对经济、科技和教育的统筹职能,建立新型的科技、教育、经济互动机制,推进教育厅与科技厅、发改委、工信委等部门的深度合作,形成跨部门协同机制。政府在确定重大经济规划和项目时,统筹规划与其配套的高等教育发展事项;组织专家确定全省重点发展的“十大产业”技术路线图,据此制定“高等学校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科技行动计划”。二是建立以大学和科研机构为依托的知识创新体系。加大对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的支持力度,发挥其在基础研究中的比较优势。三是加快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自主创新要求的科技管理体制,并从财税、金融、政府采购、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形成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四是建立科技投入长效增长机制。依法落实增加科技投入的各项政策规定,形成以公共财政投入为引导的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技创新投入机制。五是建立科技改革试验区。试验区试点省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均以市为主导提出,彻底改变以往科技立项的烦琐环节。以市+高校的模式建设重点科技创新平台。对重点产业领域给予持续支持,通过重点产业领域中的骨干企业依据产业链来整合创新资源。六是抓好协同创新重大项目。围绕全省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及其产业链延伸方向,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启动一批产学研协同创新项目。七是加大政策引导和科技资源的配置力度,强化政府部门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导作用。鼓励市地、县政府与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机构。鼓励和支持企业同大学和科研机构联合建立研究开发机构、产业技术联盟等创新组织。八是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和创业环境。推动企业增加研发投入。进一步搭建科技创新公共平台,进一步增强各类开发园区的创新功能。设立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大力发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博士后工作站、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机构,为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协同创新提供有效载体。

(三)分层次构建区域高校科技服务体系

一是省内高水平大学(含985、211和省属211院校)将科技创新凝聚到国内外科技发展最前沿,主动承接国家和地方双重战略,重点开展科技原始创新和引进吸收再创新。二是省内行业划转高校,着力解决行业企业技术瓶颈,使科研工作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行业进步提供持续动力。三是各类市属普通高校,将科研重点对接到区域发展战略的地方急需领域,尤其是寻求建设新农村、完善地方现代产业体系、增强地方创新能力、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及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新突破。四是注重建立全省高等教育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整体提升高校的科研和人才培养水平。着力搭建高校学生跨校选修学分互认管理与服务平台、高校图书及文献资源共享管理与服务平台和高校大型贵重仪器设备共享管理与服务平台。

第5篇:科研生产工作要点范文

一、肯定成绩,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科技工作的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

2017年,全市科技系统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大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再创新高。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395亿元,同比增长34%。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8%,比年初提高3.9个百分点,超额完成了原定32%的目标任务。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家,总数达到450家。二是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著。全市新增孵化器面积3万平方米,总面积达到23万平方米。三是项目资金争取实现新突破。全市列入国家、省科技计划148项,争取资金8293万元,同比增长122%。其中列入国家各类科技计划62项,争取资金5218万元;列入省各类科技计划86项,争取资金3075万元。企业承担重大创新项目的能力不断提升,获得经费200万元以上的项目达到13个。四是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全年共取得科技成果198项,获国家科技奖励3项,省科技奖励44项。全年完成专利申请4516件,同比增长16.5%,其中发明专利1233件,同比增长23%,占申请总量的27.3%。专利授权1714件,同比增长46.12%。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和上级科技部门关怀指导的结果,是全市科技战线干部职工共同奋斗的结果,是全社会通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谢!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准确把握当前全市科技工作形势。

(一)准确把握科技工作的新使命。

(二)准确把握科技工作的新机遇。

(三)准确把握科技工作的新动力。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奋力开创科技工作新局面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做出的战略部署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县政府换届后的开局之年,做好科技工作意义重大。全市科技系统要进一步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明确思路,突出重点,全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具体要突出抓好以下工作:

(一)突出抓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新技术集中体现了自主创新的能力和水平。近年来,我市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成为科技创新发展中的一大“亮点”。今年的发展目标是: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确保达到700亿元以上,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5%以上,产值过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0家。

一是壮大优势产业与延伸产业链相结合。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与制药、先进机械制造是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四大重点领域。下一步,仍要围绕这些重点领域做文章,保持其带动增长的“龙头”地位。另外,“十三五”期间,省里将重点培育62个产业链,形成15个产业群。我们要抓住这一时机,围绕全县的优势产业进行调查研究,对产业链的上游到终端进行排查,对潜力大、前景好的环节,小的膨胀壮大产业规模,缺的补齐拉长,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要通过技术创新延伸产业链发展,为企业开辟新的发展空间。

二是改造传统产业与发展新兴产业相结合。要加快传统产业高新化步伐,运用信息技术和节能降耗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通过技术改造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企业生产自动化和技术装备水平,着力在机械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等产业中培育出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逐步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同时,大力发展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组织好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工作,为这些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三是扶强重点企业与培育中小企业相结合。一方面,要抓好规模型科技企业的发展壮大。继续实施自主创新工程,搞好示范与引导,培植一批发展潜力大的骨干高新技术企业,着力打造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另一方面,要抓好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培育成长。中小企业是孕育大企业的摇篮,许多大企业都是由小到大滚动发展起来的。今后要积极关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关键核心技术的中小企业,培育一批“小巨人”企业,形成大企业引领、中小企业奋进的梯次发展态势。

(二)突出抓好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一是在应用基础研究方面,要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高校和科研院所要充分发挥自主创新的“源头”作用,进一步开展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的前瞻性基础和应用研究,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中提升高校的办学层次,建设一批有特色的重点实验室。要联合国内外优势科技资源,积极探索共建重点实验室的新模式,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共建实验室,与省外、国外研发机构合作建设实验室。争取进入国家、省重点实验室行列。二是在技术创新体系方面,要加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建力度。要加强规划,重点扶持,争取“十三五”后三年至少有1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入“国家队”、1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入“省级重点队”。三是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方面,要抓好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重点支持创新服务平台和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使之真正成为技术转移、创新创业、科技资源配置的重要基地。要运用好税收优惠政策,大力扶持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年内全市孵化器面积达到25万平方米,增加2万平方米。要进一步规范服务于科技计划组织、申报、查新和管理的各类科技中介机构的服务行为,强化其服务功能。

(三)突出抓好重大项目的争取和实施。一是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要抓住国家、省“十三五”加大科技项目实施的重要机遇,立足县实际,深入挖掘和全面筛选项目,努力争取国家、省重大项目。二是围绕重点实施项目。要把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与群众生活相关的行业和亟待科技提供支撑的产业作为重点,下大力气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要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点加强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领域的技术研发,抢占产业发展的制高点。要围绕建设节约型社会,重点加强循环经济、生态治理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努力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要围绕新农村建设,重点加强农业良种选育和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农产品知名品牌。要围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重点加强生物医药、重大疾病防治的研究开发,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三是管理监督好项目。要继续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机制改革,推动计划管理由重立项向立项和实施并重转变。在项目安排上,要坚持网上申报、网上评审,充分尊重专家意见,管好用好资金,真正把钱用在“刀刃”上。要加强重大项目的调度考核,对实施顺利、产业化成效显著的项目继续给予支持。

(四)突出抓好产学研合作创新。去年,市里召开了产学研合作创新暨科技奖励大会,书记对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工作做了全面部署。立足县情,产学研合作创新仍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县科技创新的有效途径。要以项目为纽带,以科技创新平台为支撑,促进企业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研发“联姻”。要采取多种形式,积极搭建科技交流平台,促进科技资源与生产要素的紧密衔接。要鼓励和支持产学研各有关单位按照平等自愿的原则,依托各自的产业、技术、人才等资源优势,在若干重点行业和领域,建立各种形式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权责明确、合作紧密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五)突出优化专利结构。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在稳步提升专利申请量的同时,不断优化专利结构。全年全市要完成专利申请4800件以上,其中,发明专利要达到1200件以上,占申请总量的25%。要大力推进专利项目实施和产业化,推动专利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引导企业通过专利实施提升核心竞争力。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努力营造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步伐,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组织领导,加快转变指导方式,努力提高领导和驾驭科技工作的能力。

(一)进一步加强对科技工作的组织领导。各镇街区要按照党的和省、市有关会议要求,把科技工作摆到经济工作的核心位置,定期听取科技部门的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事关科技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要按照建立健全决策目标、执行责任、监督考核三个体系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科技进步考核体系,加大督促检查和考核奖惩力度,充分调动上上下下抓好科技工作的积极性。各有关部门要增强大局意识、协作意识,立足于全市科技发展的大局,协调一致,配合联动,形成共同推进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

(二)进一步抓好科技政策措施的落实。对上级关于支持科技创新的优惠政策,各级一定要用足用好,确保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为自主创新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要把政府投入作为是否重视科技工作的重要标尺,建立财政性科技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保证科技经费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要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制度,优先采购和使用自主创新的高新技术产品。同时,要逐步完善以政府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资为主体,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

第6篇:科研生产工作要点范文

创新了科研服务理念

科研理念是高校科研工作的灵魂。如何适应新时期科研发展的需求,从被动性工作向主动性工作转变、从服务于工作岗位向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转变,成为摆在科研工作面前的重要挑战。受多种因素影响,河南大学长期以来形成了科研竞争意识淡漠的观念,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不高,学术交流与合作意识不强,人均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都较低。不从思想上根本改变这种观念,不从体制上加以限制和约束,学校将很难融入区域科技创新体系。通过召开科研大会、赴同类先进院校调研、深入基层科研单位开展调查研究,主动发现问题并切实落实解决,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校科研工作实际和建设全国一流大学的目标,学校出台了一系列管理文件,凝练出科研工作的基本理念:积极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科研观念的转变,使科研成为全体教师的一种生存状态和成长方式,倡导“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果即成长”,不断营造宽松科研氛围,强化科研竞争意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坚定不移地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为建设高水平研究教学型大学、进而创建全国一流大学提供科研支撑。同时强化管理部门服务意识、营造人人参与科研、全校支持科研的和谐宽松的学术氛围。学校科研竞争意识显著增强,近年来在科研工作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实现了若干领域新的突破。

完善了创新平台体系

针对普遍存在科研要素条块分割的问题,学校提出大科研概念,把与科研密切相关的要素整合起来,进一步完善科研机构运行机制,理顺学院和研究机构的关系,使科研机构成为产出高水平研究成果的科研基础平台。“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和“体育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已经成为全国乃至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研究基地,“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和“植物逆境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正向国家重点实验室迈进,“河南省纳米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为国内纳米科学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基地。“河南省高校数字区域模拟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等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为河南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还整合全校科研资源,在基层科研单位设立51个校级重点研究机构,每年给予每个机构3万元的运转经费和平均11万元的项目建设经费,使科研成为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年建设期产出了大批创新成果。同时学校还依托自身技术与企业联合组建研发中心,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校企联合、产学研一体化的新模式。目前,学校基本形成国家、省部、厅局、校四级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科研创新平台体系,参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在创新型河南建设中的贡献率和显示度日益显现。

构筑了人才高地

学校以学科建设为中心,吸引和整合创新人才,以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为目标,淡化行政隶属关系,凝练学科方向,打造学术队伍,依托重大科研项目、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项目、各级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机构,着力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的高水平学科带头人,积极引进领军人才,推进创新团队建设。随着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学校正处在加快杰出人才队伍建设的阶段,正计划在一些优势学科每年投入1000万元引进2~3位大师级人才,让一个大师级的人物率领一支团队,带领和培养新的杰出人才,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和新的优势学科,建成2~3个国内相同领域的科研重镇,实现高层次突破,在国际学术前沿崭露头脚。尝试在校内建立“学科特区”,按照国外的模式对引进人才进行管理,给他们提供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充足的科研经费、自由的财权和人事权力,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尽最大努力提供充分发展的空间,大力改善吸引优秀人员的大环境和小环境。同时,学校每年面向新参加工作的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帮助他们了解学校整体科研情况和科研基本规律,尽快融入各科研工作中。近年来,学校汇聚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为创新科学研究提供了智力支撑。

强化科研激励措施

科研体制顺畅是科研工作运行的重要保障。学校重新制定科研工作量核算办法,实行积分制,出台《河南大学科研奖励管理办法》,增加教师科研的灵活性。尤其是高起点、大额度重奖对学校学科建设、学位点建设、学术水平有重要支撑作用的高层次项目和高层次成果(SCI按影响因子奖励),对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和提名论文给予重奖,对发明专利给予1万元的奖励,对一般性项目和成果不再给予奖励。学校还设立“河南大学年度特别贡献奖”,对实现高层次突破、扩大学校学术声誉,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科研人员给予特别贡献奖,引导教师积极承担高层次项目和推出高水平研究成果。同时全面梳理科研管理文件,修订完善符合学校目前发展需要的制度体系,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在校内引起强烈震动,激发了教师向高层次目标冲刺,为建设全国一流大学提供了强有力的科研支撑。

加大科研投入

学校设立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每年投入300万元用于资助刚参加工作的博士从事科研启动工作;投入100万元作为科研基金项目经费,用于资助青年教师的科研工作;投入60万元作为校重点科研项目经费,主要资助通过部级项目评审而未获立项的课题,使有发展前景和良好基础的课题继续开展研究并向部级项目冲刺;投入100万元作为学术交流基金,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资助教师参与学术交流,资助在学校召开的国际、国内重要学术会议,重点资助来校讲学或进行研究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高层次专家和学者;投入200万元作为“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设立了专利基金、对外开放基金等多种基金,为科研创新、学术交流、成果转化等提供了充足的经费保障。

加强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工作

学校以市场为导向,加强管理、组织和领导,制定了一系列激励措施,使横向项目与科研人员的切身利益,尤其是职称评定挂起钩来,引导科研人员在重视纵向课题的同时,更加积极主动地争取横向研究课题。学校积极组织现有技术成果有意识地参加深圳高交会、上海工博会等全国各地的技术成果信息会、展示会、

洽谈会等活动,推广现有技术成果并寻找新的研究课题。学校还与开封市政府合作,建立了产学研合作领导协调小组,正式启动产学研合作工程,一批科技成果纷纷在当地落户。如专利技术“从焦化粗苯生产中提取噻吩”已在开封巨龙化工厂实施,从根本上解决了焦化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酸污染问题,同时又生产出另一种产品“噻吩”,每年可产生直接经济效益800多万元。

学校充分利用200万元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整合科技资源,加快学校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进程,资助了一批中试成果向工业化转化项目,建立了一批技术产业化的样板工程,为进一步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如董学芝教授的“造纸黑液碱回收中直接生产沉淀碳酸钙新技术”解决了围绕造纸界的白泥二次污染问题,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三国发明专利,已在武汉晨鸣纸业集团和河南华丰纸业有限公司进行工业化生产,每年新增效益达2000多万元;特种功能材料实验室“可分散性纳米二氧化硅合成新技术”正在济源市建设年产1000吨纳米二氧化硅系列产品生产线,每年可实现产值8400万元;河南省纳米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试基地完成了“低渗油井增注剂”项目的中试放大和技术转让。2006年10月,学校与企业投资3000万元开展的国家创新药物研究项目正式启动。

第7篇:科研生产工作要点范文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新时期、新阶段科技工作必须遵循的行动指南。党的*大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这集中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战略思想,集中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近期,市委提出要围绕“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大力实施外引内建、西进东出、城乡一体发展战略,走出一条以非公经济、节水增收、劳务输转为支撑的科学发展新路子”的总要求,*经济发展要走这样一条路,对科技创新应该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非公经济发展,当下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要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遇到的机遇和应对金融危机,必须要做好的是调整生产布局和进行产品结构升级,这对技术创新有了更为迫切的需求。节水增收,重点推广的日光温室、暖棚养殖,本身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高技术的产业,只有转化推广一批农作物栽培、畜禽养殖及管理综合技术,才能实现节水增收的目标。等等。科技在实现市委“走出一条以非公经济、节水增收、劳务输转为支撑的科学发展新路子”的总要求中,肩负着历史使命和特殊任务,要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科技工作实际,就必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科技工作的首要位置,把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为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把科技惠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全面提高科技服务水平作为科技系统建设的重要抓手,以更高的站位筹划推进科技工作,真正走出一条依靠科技发展非公经济和节水增收的路子。

把科学发展观理论与科技实践相结合,密切对接市委“非公经济、节水增收、劳务输转为支撑的科学发展新路子”的总要求,通过解放思想,拓宽思考科技工作的视角,科技发展的工作思路,要坚持以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支持现代农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培育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为重点任务,进一步完善全市科技工作“3357”工作思路,即:实现三个转变、抓好三个环节、实施五项工程、提升七项工作水平。实现三个转变,即:一是从仅限于科技部门的工作手段抓科技,向集成运用全社会科技资源抓科技转变;二是从过分注重以科技项目为主的工作重点,向构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工作重点转变;三是管理理念要由重视研发推广,向以人为本,注重创新人才培养和创新能力提高转变。抓好三个环节,即:上争科技项目、中抓创新能力建设、下推科技成果产业化。实施五项科技工程,即:一是实施创新项目带动工程。争取部省科技项目对我市主导产业发展的支持,带动突破重大关键技术和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星火产业带着手建设技术和企业集聚、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良性互动的星火技术密集区。二是实施创新企业培育工程。围绕我市重点发展的食品工业、能源化工业,着手重点培育10户高成长型和高新技术企业。三是实施创新人才保障工程。围绕实施市委《工业富市人才保障计划》和《石羊河流域人才保障计划》,针对企业重点培育自主创新团队和创新人才。针对农村结合重点支柱产业和示范项目培养实用人才。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稳步推进。四是实施创新平台建设工程。一是抓企业研发平台建设,重点是抓好企业研发机构的建设。二是抓创业平台建设,重点通过产学研合作,集成科技资源,为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搭建平台。五是创新环境优化工程。一是争取加大财政对科技的投入。二是落实创新政策,把支持科技创新的优惠政策协调落实到位。提升七项工作水平,即:一是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载体建设水平;二是大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水平;三是大力提升产学研合作水平;四是大力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水平;五是大力提升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水平;六是大力提升科技创新组织引导水平;七是大力提升科技管理工作整体水平。

创新科技管理的体制和机制。从科学发展的角度,重点推进科技管理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不断为科技创新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对科技工作的支持,集成全社会科技资源建设创新体系,形成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工作机制。创新科技项目的组织运作机制,由自下而上自由申报、被动受理,改变为自上而下深入调研、提出方向、凝炼项目、主动设计。面向全社会特别是面向企业科技需求,确定科技工作重点,带动科技管理方式的转变。建立健全财政科技投入稳定支持机制,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与省内外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为经济实体技术创新搭建合作平台。

第8篇:科研生产工作要点范文

为全面贯彻党的*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部、科技部(以下称两部一省)产学研结合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加快实施《广东省教育部科技部产学研结合发展规划(*-2011年)》,有效提升广东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现就进一步深化省部产学研合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深化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深化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是落实党的*大精神,探索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迫切要求。省部产学研合作是两部一省以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出发点,以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为重点,推动我国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探索具有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有效途径。

(二)深化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是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迫切要求。省部产学研合作涉及全国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深层次的改革,涉及高校办学思路的调整与完善,担负着为全国探索积累经验的重任。高校和科研机构要站在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和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高度,始终坚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正确方向,进一步深刻认识产学研结合对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深化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是推动广东经济发展模式战略转型,加快建设创新型广东的迫切要求。省部产学研合作已经成为广东破解制约发展重大难题的重要途径和开展自主创新综合试验的重要内容。深化省部产学研合作,有利于加速聚集国内优势创新资源,加快推动广东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战略,尽快建立广东现代产业体系,快速提升广东自主创新能力。广东省各级地方政府、各有关单位要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省部产学研合作的工作部署,以省部合作为契机,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快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二、深化省部产学研结合的重点工作

(一)加强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建设。创新联盟是省部产学研合作的有效模式和载体。广东省各级地方政府要围绕本区域产业特色和需求,积极引导和组织本地区的骨干企业、核心企业与国内优势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同组建产学研创新联盟,联合开展重大产业共性技术、核心技术的攻关,制定有关技术标准。各联盟要创新运作机制,加强成员单位间的沟通和联系,形成良性循环机制;要积极吸纳行业内中小企业参加联盟,加快行业共性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提高联盟在行业内的影响力,使之成为支撑和引领产业发展的创新团队。省部产学研结合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省部产学研办)及广东省各级科技管理部门要加强对联盟的支持和服务,建立动态评价机制,对联盟凝练的重大和重点项目给予重点支持。

(二)组织实施省部产学研合作重大科技专项。广东省各级政府和各有关单位要根据国家、省相关规划纲要和要求,围绕区域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以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创新平台及高校重点学科等为依托,加快启动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争取取得一批标志性的成果。省部产学研合作专项资金(以下简称省部合作专项资金)每年用于支持重大项目的资金不少于1亿元。相关企业自筹配套资金与省部合作专项资金比例不低于3∶1,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对参与重大项目的本地企业提供比例不低于1∶1的配套资金。

(三)设立相关专项计划,引导和支持广大科技人员为企业服务。高校和科研机构要把引导和支持广大科技人员为企业服务作为建立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的重要手段和培养有产业一线工作背景的青年教师及科技人员的重要途径,借鉴科技特派员的工作机制,制定激励措施,完善评价体系,帮助企业解决突出的技术难题。企业要为来自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人员安排合适岗位、明确岗位职责,提供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要充分利用科技人员的知识及相关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资源,加快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四)大力支持校地、校企共建研发平台。支持广东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共建国家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部级工程实验室,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广东设立研究院,建立国家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支机构。鼓励广东企业作为投入主体到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建产业化目标明确的研发基地。省部合作专项资金要重点支持相关研发平台建设,将其优先纳入广东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框架并给予相关政策扶持。

(五)加强示范基地建设。进一步推进省部产学研结合示范市(区、镇)和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每年在广东选择20个左右产业聚集度高、特色明显的区域、专业镇、高新技术开发区、产业转移园、大学科技园等建立省部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集中引导高校及科研机构与基地内的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着力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推动园区的“二次创业”,提升广东珠三角地区产业竞争力,带动东西两翼地区和粤北山区加快发展。

(六)组织实施“产学研合作综合示范企业”行动计划。每年在广东选择20个左右产学研结合基础好、创新氛围浓的科技型企业作为产学研合作综合示范企业,综合运用无偿资助、贷款贴息、风险及产业投资、后补助等多种方式对示范企业产学研结合活动给予支持,帮助示范企业大幅提升研发能力,创建自有品牌,形成示范效应。

(七)加快培养和集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吸引国内外优秀创新型人才以各种形式参与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工作;推动国家重点建设高校和部级科研机构与广东高校、企业、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发挥“帮扶带”作用,加快培养一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人员及大学生到广东的相关企业兼职或实习,鼓励广东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到高校兼职授课,形成良性互动。建立激励机制,对积极参与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并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及个人,优先推荐其参与相关表彰奖励的评选。鼓励企业在高校设立助学金、奖学金,鼓励企业与高校联合培养各类人才,加速企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八)优先推荐省部产学研合作重大项目申报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鼓励广东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争取在可再生能源、节能减排、海洋产业、电子信息和新药开发等领域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等重大科技项目。

(九)积极引导全国重点建设高校加强对广东省属高校的对口支援。协助和支持广东省属高校加快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学科、博士和硕士点、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鼓励国家重点建设高校和部级科研机构联合广东省属高校、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提升广东省属高校综合实力。

(十)完善省部产学研结合专家决策咨询机制。围绕广东支柱产业及新兴产业发展需求,聘请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知名专家学者组建专业咨询委员会,开展相关产业的发展战略研究、重大项目立项咨询等工作,不定期提交咨询报告。省部产学研结合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每届聘期为5年。

(十一)加强产学研合作各方的沟通和交流。进一步加强高校科技成果和企业技术需求的收集、分析和整理,完善省部产学研合作信息网络,加强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对接服务。在加速存量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同时,进一步支持高校、科研机构与广东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研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鼓励广东各地、企业在高校设立产学研合作办事机构,建立高效的校地、校企合作机制。

(十二)加强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经验总结和示范推广。广东各地、各有关单位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在人才引进、资金投入、基地建设、项目实施和利益共享等方面积极探索有利于产学研深度合作、有利于产学研结合工作持续、长效发展的创新体制、机制和模式,及时总结经验,加速示范推广。

三、营造有利于深化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的环境

(一)全面实施开放的科技发展战略,构建国内外科技创新资源进入广东的无障碍通道。广东省内的科技计划逐步向国内外开放,鼓励具备条件的国内外创新团队积极参与广东的科技创新工作。广东省各级政府要为产学研结合提供有效的组织保障,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可设立专项资金,制定激励措施,提供便利条件,积极营造有利于产学研结合的环境氛围。省部合作专项资金对列入各地级以上市产学研合作专项资金支持的重大(重点)项目给予优先立项支持。

(二)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快建立多元化投入体系。进一步加大各级政府财政投入。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放大作用,带动银行、保险、风险投资等社会资本加大对产学研结合项目的投入。充分利用好产业投资基金、引导基金等创新金融工具,加大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前景良好、产学研结合紧密的产业化项目的投入力度。充分发挥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风险准备金的作用,促进产学研结合科技企业和项目提高贷款融资能力。鼓励和协助条件成熟的相关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

(三)推动企业成为产学研结合投入主体。通过财税等优惠政策,引导和推动企业逐步提高研究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加大产学研结合的投入力度,推动企业成为产学研结合投入的主体。优先支持落实自筹研发经费的企业申报省部产学研结合项目。

(四)加快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科技强省的决定》(粤发〔*〕12号)、《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关于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广东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粤府〔*〕88号)和《印发广东省促进自主创新若干政策的通知》(粤府〔*〕123号)等文件提出的政策措施。进一步落实产学研结合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抵扣政策,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首台首套政策,以及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在所得税和增值税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投资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以及技术设备更新改造,努力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良好政策环境。

(五)推动广东各类科技资源形成合力。对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的企业,在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申请、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申报、企业实验室及大型企业研究院建设等方面予以全面支持。联合广东省及广东省内各地区的工业攻关、社会发展攻关、农业攻关、成果推广和各类园区创新项目等科技计划资金,对省部产学研合作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给予持续支持。

(六)完善产学研结合中介服务体系。研究制定服务产学研合作中介机构的利益保障机制,鼓励科技中介机构积极为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提供服务,加快推动省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科技中介机构把促进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纳入本单位重点工作范围。支持高新区、专业镇、软件园、县(县级市、市辖区)特色产业园区等组建产学研合作中心,为区内企业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提供全面服务。

(七)鼓励高校制定推进产学研结合工作激励措施。高校要把推动产学研结合纳入学校科技工作重点,制定推进产学研合作的政策措施,积极通过产学研合作,促进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鼓励高校制定激励措施,对校企合作项目予以应有的重视和同等待遇,对与广东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给予相应的表彰奖励。高校科技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省部合作专项资金项目的管理和服务。

第9篇:科研生产工作要点范文

 

2013年底,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17万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18.4%,与农业产值之比达到2:1,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柱产业。科技创新在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十二五”以来,在政策引导、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平台建设、科技投入、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1.加强了政策引导

 

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增加科研投入,建立工业技术研发机构,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培育自主品牌;围绕产地初加工、综合利用、节能减排、质量安全等重点,开展联合攻关和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开展重大关键技术、装备的筛选与示范推广;采取多种形式打造科企对接平台,组织开展对接活动。

 

2.完善了学科方向

 

近年来,农产品科学的内涵与外延不断发展和完善,从农产品加工的基本问题,发展到农产品加工材料的生产、处理,以及加工过程对产品品质和加工性能的影响,涵盖了农产品组成成分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变化、对加工过程的影响、对人类的营养作用、食品质量控制,以及资源的综合利用等方面。它融合了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学科结构更为科学,学科交叉更为明显,在我国科学研究体系中的地位更加重要。

 

3.搭建了创新平台

 

经过多年的发展,相继建立了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产品加工学科群、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科技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工程实验室等部级农产品加工研究平台。“十二五”期间,农业部科教司建立“农产品加工学科群”,加工局搭建了“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建立了“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基地”。

 

4.形成了人才队伍

 

目前,从事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的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已经超过400家;50余所科研院所、230家高等院校设立了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与贮藏专业;近100多家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能够培养研究生,其中硕士点院校91所、博士点院校24所。一大批农产品加工企业相继成立了研发中心,20多家企业设立了博士后工作站。已初步形成了国家、部门、地方三级科研体系,建立了一支学科齐全、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科研开发能力的科研队伍。

 

2011年,农业部启动实施“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目前共确定2批、150名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其中农产品加工学科领域共有6位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

 

5.增加了科技投入

 

“十二五”期间,农业部、科技部、国家自然基金委等相关部门相继设立重大专项大力支持农产品加工业科技创新,初步统计,各类部级科研项目,如863、973、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累计投入16亿元。

 

农业部以解决制约产业发展技术瓶颈为重点,以初加工和综合利用为切入点,根据产业发展需要适当向精深加工延伸,并强调技术研究与装备研究同步,加快实现产业化。截止到目前,共支持“大宗农产品加工特性研究与品质评价技术”等行业科研专项21项。

 

6.加大了成果转化

 

近年来,农业部加工局对农产品加工重大关键技术进行了筛选,选出近200项的实用技术进行示范与推广,如粮食产地烘干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花生产后黄曲霉毒素控制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热带水果采后预冷保鲜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畜产品加工综合利用技术推广项目等,对推动行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科技创新取得的主要成果

 

“十二五” 以来,针对我国农产品加工行业存在的初加工水平低、精深加工不够、综合利用不足、技术装备落后等问题,开展了科研联合攻关与协作,在粮油加工、果蔬加工、畜产加工等重点领域,突破了加工原料适宜性评价、副产物综合利用、工业化装备集成等多项重大科技成果,为我国农产品加工行业快速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粮食加工

 

针对长期以来我国粮食加工业普遍存在的高能耗、高物耗,加工原料品质欠佳、传统主食加工业相对落后等问题,主要在高效节能小麦加工、稻米精深加工与资源综合利用、传统主食工业化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技术成果与技术突破。

 

代表性成果有:“高效节能小麦加工新技术”(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稻米深加工高效转化与副产物综合利用”(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节能高效挂面自动化生产技术与设备”(2014年度中国食品科技学会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2.油料加工

 

针对加工专用品种缺乏、感官与营养品质差、饼粕变性重无法高值化利用等问题,创制了油料加工适宜性评价技术、产地初加工技术装备、低温压榨制油技术装备、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等,提升了油脂加工行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推动了产业技术升级。

 

代表性科技成果有:“大豆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高含油油料加工关键新技术产业化开发及标准化安全生产”(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花生低温压榨制油与饼粕蛋白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及装备创新”(2012年度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3.果蔬加工

 

针对果蔬采后损失率高、加工专用原料缺乏、加工能耗高及技术装备水平落后等问题,开展果蔬加工特性研究与品质评价技术、果蔬贮藏保鲜与综合加工关键技术、非热加工技术与装备、果蔬节能提质组合干燥技术与装备等研究。

 

代表性科技成果有:“苹果贮藏保鲜与综合加工关键技术研究”(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果实采后绿色防病保鲜关键技术的创制及应用”(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果蔬食品的高品质干燥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4.畜产加工

 

集成组装了生鲜畜禽肉成套生产技术与关键设备,并获得产业化的广泛应用;西式产品中式化方面取得显著进展;畜禽屠宰骨血副产物高值化利用技术实现技术-装备-标准的一体化突破;特色乳品深加工与综合利用方面取得技术突破。

 

代表性科技成果有:“冷却肉品质控制关键技术及装备创新与应用”(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干酪制造与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集成创新与产业化应用”(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青藏高原牦牛乳深加工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三、科技创新方向与重点

 

未来5~10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将围绕产地初加工、主食工业化、综合利用、品质评价与原料基地建设、营养健康等重点领域,开展农产品加工新技术开发、新工艺储备和新装备研制,实现“技术-装备-产品-标准”一体化突破,继续为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

 

1.产地初加工

 

国家层面产地初加工科技创新的方向和重点是:低温储粮技术与设施、气调储藏技术与设施、商品化处理技术与设施等。农民或中小企业应重点关注小型的储粮设施、简易实用的烘干技术与设备的研发。

 

2.传统食品工业化

 

针对生产技术落后、工业化水平低等问题,加强传统主食工业化生产;针对产业化程度不高、安全性差、产品质量不稳定等主要问题,加强传统发酵食品工业化生产;针对工业化程度低、小作坊、标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加强传统菜肴工业化生产。

 

3.综合利用

 

我国农产品资源利用率与转化水平低,产品附加值不高。目前,农产品加工副产物每年有秸杆6亿吨,玉米芯1000万吨,米糠1200万吨,麦麸2000万吨,稻壳2000万吨,豆粕500万吨、棉籽饼200万吨,蔗渣700万吨,但开发利用远远不够。科技创新的重点是: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功能食品研发,生物质新能源、新材料研发,节能减排与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

 

4.加工品质评价与原料基地建设

 

目前,农产品加工缺乏专用品种, 缺少加工品质评价方法、标准和指标体系, 缺少加工品质评价和加工专用品种基础数据库,加工专用优质原料基地建设滞后。重点方向是:加工特性研究与品质评价技术研发、基础数据库的建立、加工专用原料基地建立。

 

就具体行业与领域而言,创新方向与重点如下:

 

1.粮食加工

 

——高效节能粮食产地加工技术及装备:基于最大效益保障粮食安全与品质的产业发展需求,开展粮食产地快速干燥、小型规模化绿色储粮、粮食精选分级技术及配套装备创新研究。

 

——主食加工工程化技术装备:以持续提升我国主食安全、营养及方便性为目标,开展全谷物主食加工原料及产品加工技术研究,传统主食、地方特色主食工程化技术装备等研究。

 

——粮食加工副产物高效综合利用技术:以粮食初加工(糠麸、皮壳)、深加工副产物(废液、废渣)为对象,开展原料稳定化、废弃物无害化、功能成分高效提取等技术研究,提升产业资源利用率及节能环保的发展要求。

 

2.油料加工

 

——油料加工品质形成的物质基础:建立加工适宜性评价技术、方法、标准,揭示遗传特性与加工品质的相关性。

 

——油料产地初加工技术装备:提升产地初加工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形成多项标准化、实用性强的技术与装备。

 

——油脂加工过程中食用、营养品质控制技术:揭示加工过程中食用品质形成基础理论,建立油脂加工过程中食用与营养品质控制技术。

 

——油料副产物绿色多元化利用技术:建立抗营养因子去除技术、蛋白生物改性、活性多糖产业化技术与装备,构建油料副产物绿色多元化利用模式。

 

3. 果蔬加工

 

——果蔬原料加工适宜性与特性化加工技术:基于感官、理化、营养与功能品质的果蔬原料及制品品质分析、加工过程品质变化与调控机制、特性化加工理论与技术等。

 

——传统和特色果蔬工业化生产技术与装备:鲜切果蔬保鲜加工技术与装备集成、传统果蔬制品(糖制品、腌制品等)工业化品质提升与质量安全控制技术

 

——果蔬副产物综合与节能减排技术与装备:苹果多元化加工与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柑橘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与装备、果蔬副产物功能组分高效制备与产业化关键技术\果蔬高效节能提质组合干燥理论与技术、食品非热加工技术与装备等。

 

——基于营养组学的新型果蔬食品加工与制造技术:果蔬最少加工理论与技术、果蔬速冻解冻理论与技术、果蔬全营养制粉理论与技术、果蔬食品生物制造技术等。

 

4.畜产品加工

 

——屠宰损耗控制技术:基于动物福利与基因型特征,开展宰前应激控制与屠宰工艺优化,完善预冷及成熟工艺,控制畜禽屠宰重量损失与品质劣变。

 

——畜产品质量控制新技术:开发在线自动分级系统、计算机图像识别、微生物预报等技术,研发温和杀菌、无菌罐装、超高温瞬时杀菌等设备,为肉、蛋、奶等畜产品的货架期品质控制提供可靠保障。

 

——副产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重点研发骨血、乳清资源工程化加工共性关键技术、核心设备研制及创新产品开发,构建畜禽副产物高值化加工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