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应收账款分析论文范文

应收账款分析论文精选(九篇)

应收账款分析论文

第1篇:应收账款分析论文范文

【关键词】坏账 账龄分析法 余额百分比法 赊销百分比法

去年的学年论文我的题目是《浅析应收账款》,当初的设想是希望可以让大学期间的学年论文写成由浅到深的过程,但是说到应收账款就必须提到其中很重要的坏账这一块。个人认为对坏账的论述也是对应收账款的深入,因此今年的论文就选了这样的一个题目作为去年学年论文的补充,希望通过本学期对专业知识的进一步学习,大四的毕业论文可以对这块内容做更深的探讨。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对外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时用赊销方式向购货或接受劳务的单位收取的款项。而账是指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账款,由于发生坏账所产生的损失。为了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和提高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企业对应收账款要及时进行清理和计提坏账准备。企业可以自行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并且制定计提坏账准备的政策,明确范围,提取方法,还要报相关部门备案,一旦确定不能随意更改。

在确定坏账准备提取比例时,企业应当根据以往的经验,债务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等相关信息予以合理的估计。除有确凿证据表明该项应收账款不能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如债务单位已撤销,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导致停产在短期内无法偿付债务等,以及3年以上的应收账款)下列情况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1)当年的应收款;(2)计划对应收账款进行重组;(3)与关联方发生的应收账款。

坏账准备的核算方法有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我国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只能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备抵法是按期估计坏账损失,形成坏帐准备,当某一应收款项全部或者部分被认定为坏账时,应根据其金额冲减坏账准备,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账款金额。采用这种方法:可以预计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作为坏账损失及时计入费用,避免企业虚增利润;在报表上列示应收账款净额,可以让报表使用者了解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可以消除虚列的应收账款,有利于加快企业的资金周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今年我国颁布了38条新会计准则(具体),但是新准则对这部分内容没有多大的影响,因此在在核算坏账损失时还是可以沿用以前的账龄分析法,余额百分比法,赊销百分比法。

首先,是账龄分析法它是依据应收账款拖欠时间的长短来分段估计坏账损失的一种方法。通过分析应收账款的账龄,对不同应收账款拖欠的期限分别确定坏账计提比例。拖欠时间短则计提比例可以适当低些,拖欠时间长则计提比例应该相对高一些,三年以上的则可全部计提。计提时,收到债务单位当期偿还的部分债务后,剩余的应收账款不应当改变其账龄,仍应按原账龄加上本期应增加的账龄确定;存在多比应收账款且各比应收账款账龄不同时,要逐笔确认,按先发生先收回的原则确定。另外,在清理应收账款时,对于应收账款余额较大的,可采用老账优于新账的原则确定还款对象,即先发生,先偿还。

其次,是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这是期末按应收账款余额一定比例计算的金额为本期坏账准备期末贷方余额的方法,这种方法也是较为常用的一种发法。

第三,是赊销百分比法,这种方法是按本期赊销金额的一定比例计算的金额为本期坏账准备计提数。它着眼于损益表的正确,其各年的坏账损失费用与当期的收入相配比。赊销百分比法的出发点是:坏账损失的产生与赊销业务直接相关,坏账损失估计数在赊销数的基础上乘以一定的比率来计算。这种方法与余额百分比有几分相似,不同的是赊销百分比法的基础是赊销净额,它反映的是一个时期的数字,以这个为基础计算出的坏账损失估计数也是时期数,即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赊销百分比法与余额百分比法相比的优点是不论各年实际发生的坏账如何,只要赊销业务收入波动不大,坏账损失就将保持平稳。这种方法计算比较简便,容易理解,但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

还有的情况是本期发生的一笔赊销业务,该业务的款项在本期已经收回,但赊销百分比法仍在期末就其发生额计提一定的坏账准备金,这就显得不是那么科学了。

以上提到的是坏账准备的核算方法,通过研究这些也可以学习一些对应收账款坏账损失预防的方法:在如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各企业各种业务愈来愈频繁的发生,有业务的发生就会有赊销,有商品赊销就存在坏账风险。为将坏账风险降到最低使企业可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财务危机即坏账发生时不至于引起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收支的困难,因此就要预先提取坏账准备,在坏账实际发生时,可以冲销已提的坏账准备从而避免财务危机。

应收账款作为流动资产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项目,它的数额大小直接影响企业资金周转进而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企业的相关部门应该努力配合分析应收账款尽早收回应收账款,减少坏账发生,将应收账款损失降到最低。而对于坏账的预防管理也可以利用管理应收账款的相关方法:一是对应收账款采取较好的收账政策。收账政策是指当客户违反信用条件,拖欠甚至拒付账款时企业所采取的收账策略与措施,在企业向客户提供商业信用时,要考虑客户是否会拖欠或拒付账款;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防止客户拖欠账款;一旦账款遭到拖欠甚至拒信,企业应采取怎样的对策。这要靠信用调查才能得以充分的落实。二是要根据市场行情和企业产品质量制定合理的信用条件。信用条件是指企业接受客户信用时所提出的付款要求,主要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及现金折扣等。信用期限是指企业为客户规定的最长付款时间。不适当地延长信用期限,也会给企业带来不良后果,占用在应收账款上的资金相应增加,从而导致机会成本增加,因此在掌握各部门相关数据时严格限定欠款单位的偿还时间;现金折扣和折扣期限 。现在的很多企业(一般比较大型的企业)为了及时收回货款,减少坏账损失,会采用一定的优惠措施。即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前偿付货款的客户可按销售收入的一定比率享受折扣。但应着重考虑提供折扣后所得的收益与现金折扣成本的大小关系。只有当收益较大时才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李天民.管理会计学概论.立信会计出版社,1990.

[2]戴德明.财务会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荆新,王化成.财务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4]娄尔行.基础会计.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5]李百兴.会计管理学基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6]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会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7]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经济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第2篇:应收账款分析论文范文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日益激烈的竞争,我国市场很多商品处于供大于求,为了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捉住商机,企业不同程度的运用赊销方式来扩大销售。赊销一方面增加了企业的销量,另一方面也产生了大量的应收账款,在增加销量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形成了应收账款回收的风险,本文就应收账款的风险分析及防范措,通过对应收账款风险与防范的分析,提出了加强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应收账款 风险分析 防范措施

一、应收账款的概述

应收账款是每个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商品与劳务赊销的产物,是企业以信用方式对外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所形成的尚未收回的被购货单位、接受劳务单位所占用的本企业的资金,属于商业信用的一种形式。它是伴随企业的销售行为发生而形成的一项债权。在资产负债表上,应收账款列为流动资产,其范围是指那些预计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收回的应收款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为扩大销售并及时收回货款,往往会给购货单位一些优惠条件,这些优惠条件通常是以折扣体现的。通用的折扣办法包括商业折扣和现金折扣两种。应收账款是由于企业赊销而形成的。赊销虽然能扩大销售量,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但同时也存在着一部分货款不能收回的风险。这种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称为坏账。由于坏账而产生的损失称为坏账损失。因此,应收账款的确认与收入的确认密切相关。通常在确认收入的同时,确认应收账款。

二、应收账款的现状

根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居高不下,很多企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金的比重达50%以上,远远高于发达国家20%的水平。企业之间相互拖欠货款现象严重,造成许多企业应收账款长期挂账,难以收回,已成为制约企业资金流动性及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状况下,企业正确运用赊销,切实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显得尤其重要。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社会信誉度差,企业领导风险意识淡薄,内部控制存在缺陷,商业竞争,激励机制设计不合理,加剧了应收账款的形成。从应收账款的概念和应收账款形成的原因入手,分析出企业应收账款存在的问题,以及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现状,得出了应收账款影响经营管理的结论;验证了应收账款管理不仅是企业的财务问题,也是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应收账款管理得好坏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战略。

三、分析应收账款的风险分析

(一)偿付风险问题

如果应收账款债务人资信状况恶化,到期丧失偿付能力,将使债权人的权益悬空,债权难以实现。随着欠款时间的延长,发生呆账、坏账的机率也随之加大,诸如恶意拖欠、欠债不还等恶性事件的发生,使企业不良资产增加,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如果同一时间发生多起应收账款损失,超出企业承担损失能力的最大限度,企业就可能陷入严重的财务危机,甚至破产。

(二)时效性风险问题

应收账款债权作为合同债权,需受诉讼时效约束,过诉讼时效的将成为自然债权,丧失胜诉权,得不到法院保护或支持。在货款未清偿前,如债权人不行使或怠于行使时效权利,将可能使合同债权超过诉讼时效,成为自然债权,除非应收账款债务人自愿履行,应收账款债权人不可能从应收账款债务人那里获得清偿。因此应防范应收账款时效性风险。

(三)资金成本高风险问题

应收账款收回周期较长,等于公司是自己在垫资,将会形成较高的资金成本。如企业不得不运用有限的流动资金来垫付产品生产成本、各种税金和费用,从而加速企业的现金流出。

四、加强对应收账款的风险分析与防范措施

(一)加强应收账款的基础性工作

企业应收集自己的客户信用信息,并对其信用状况进行http:///class_free/183_1.shtml调查分析。对老客户,要建立健全信用档案,制定一套完整的历史信用记录。对新客户的信用管理应包括:进行信用调查、信用评估和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

其次企业应根据不同的信用情况,采取不同的收账政策。合理的信用政策应当将信用标准、信用条件、收账政策三者结合起来,并综合考虑三者的变化对销售额、应收账款各种成本的影响。

再次针对长期不对账等管理措施不力现象,企业要规范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制度、健全客户信用管理体系。

(二)建立坏账准备金制度

无论企业采取怎样严格的信用政策,但只要存在着商业信用行为,坏账损失则不可避免。企业的坏账损失不仅增加了费用,而且减少了可以运用的流动资产。为了遵循谨慎性原则和可比性原则,企业应根据http:///class_free/7_1.shtml计制度的规定,对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进行估计,预提取建立弥补坏账损失的准备金。

许多企业因为盲目赊销,其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呆账和坏账比例逐年升高,利润下降,甚至连年亏损、经营难以为继,甚至破产或被重组。大量国内外案例表明,应收账款风险吞噬企业生命力的能力是难以估量的,其后果触目惊心。因此,企业必须充分重视应收账款风险的分析和掌控,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控制应收账款风险。对应收账款的管理不能“只重形式,不重实质”,而是要加强对其进行辅助管理,随时准确地分析和控制应收账款的风险,从而推进企业提升管理水平、更好地、最大限度地增加投资收益,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结论

针对以上应收账款形成风险的原因,本文提出了"加强销售与财务的共同管理,建立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建立赊销审批制度、采取合理的催款程序及方法、掌握客户债务的动态变化、规避不合理的财务制度。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看应收账款"等防范措施.通过对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原因以及防范的研究,说明企业应加强对应收帐款的控制和管理的目的是使资金在周转中的耗费及时足额地得到补偿。提高资金利润率,企业抓住应收帐款这块阵地作文章,盘活存量,促进增量,不仅可以避免增贷增息的负担和风险。还可促呆变活,实现资金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第3篇:应收账款分析论文范文

[关键词]流动性应计;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存货;盈利预测

一、引言

在应计制下,会计盈余由非付现的应计和付现的经营活动现金流两部分组成。非付现的应计又可分为流动性应计和非流动性应计。流动性应计作为一个汇总项目已引起不少学者关注,但国内鲜有文献深入到流动性应计内部挖掘其分解项目的信息含量。本文将考查各个流动性应计如应收账款变动(增加或减少)、存货变动及应付账款变动的盈利预测能力,并按流动性对上市公司分组以进一步验证假设。

二、研究回顾

关于流动性应计与企业未来销售额和利润的关联程度,不同研究者的研究结果有很大的分歧。O'glove(1987)指出存货增加传递出企业来来销售收入下降的信号,Bernard&Noel(1991)、周建波(2004)指出存货增加传递出企业未来利润率下降的信号,Bernard和Stober(1989),Bernard&Noel(1991)得出存货增加对企业未来销售收入有正面影响,陆璇、陈小悦等(2001)得出存货增加对企业未来利润率有正面影响。支持应收账款对未来销售收入有负面影响的学者有Bernard和Stober(1989)、池佳哗(2002)。支持应收账款对未来利润率有负面影响的学者有O'giove(1987)、Stober(1993)、周建波(2004)。Stober(1993)、周凡敬(1998)则认为应收账款对未来销售收入有正向影响。从上述文献来看,对流动性应计各项目的研究还不够全面,研究结论存在矛盾。究其原因,是没有对流动性各项目进行全面的分析,而这正是本文要研究的内容。

三、研究假设

Stober(1993)提出关于应收账款的两种假说:一种是“盈余质量说”,认为应收账款增加是坏消息;另一种是“销售动能说”,认为应收账款增加是好消息。对我国企业而言,企业为了实现利润,有不惜放宽信用条件扩大销售的倾向,因此应收账款增加通常被认为是不利的消息,由此提出假设1。

H1:本期应收账款增加与后一期销售额增长。负相关,与后一期利润率增加负相关。

人们普遍认为,应付账款异常增加是坏消息,说明公司因缺乏足够的现金而被迫推迟支付到期债务,是流动性差的表现。而对于流动性较好的公司而言,如果市场需求旺盛,公司会补给大量存货加紧生产,此时增加应付账款会被认为是好消息。国内企业商业信用意识普遍缺乏,应付账款增加不能有效预示企业的经营成果和盈利能力,由此,提出假设2及它的两个子假设。

H2:本期应付账款增加与后一期销售额增长负相关,与后一期利润率增加负相关。H2a:对流动性差的公司,本期应付账款增加与后一期销售额增长负相关,与后一期利润率增加负相关。H2b:对流动性好的公司,本期应付账款增加与后一期销售额增长正相关,与后一期利润率增加正相关。

存货增加一般基于两种情况:一是企业预期未来市场需求会增加,故补给大量存货(原材料),加紧生产(在产品会增加),这种情况下企业未来的销售额和盈利水平都有可能提高。二是企业经营不善造成库存(产成品)积压,此时企业的销售额和盈利水平都有可能下降。国内大部分企业存货管理水平还比较低,据此,提出假设3。

H3:本期存货增加与后一期销售额增长负相关,与后一期利润率增加负相关。

四、研究设计

本文研究的样本为1990-2008年间沪深两市所有A股上市公司,使用的是非平衡面板数据。数据来源于CSMAR数据库。剔除了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的上司公司,总计有15030个样本观测值。删除或限定了极端观测值,如限定解释变量G[G>1]=1。为了对不同流动性的公司进行回归分析,本文采用了现金比率。来区分流动性的好坏。本文实证研究中所选取的全部变量定义如表1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增强变量的解释力,笔者把应收账款变动AR分别定义为应收账款增加ARi和应收账款减少ARd,应付账款变动AP、存货变动INV等变量也进行了同样的处理。企业的成长能力与盈利能力密不可分,本文分别设计了成长能力预测模型(模型1)和盈利能力预测模型(模型2)来验证假设。

五、回归分析

据表2,可以得出以下分析结论:1本期应收账款增加与后一期营业收入增长率显著负相关,与后一期的利润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净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显著负相关。其中以对销售净利率的负面影响最大,回归系数为-0.391。这说明本期应收账款增加,特别是放宽信用的赊销,会透支后一期销售能力、侵蚀后一期利润率,H1成立。另~方面,本期应收账款减少与后一期营业收入增长率显著正相关,与后一期利润率显著正相关,从反面也证实了H1。2本期应付账款增加与后一期营业收入增长率显著负相关,与后一期利润率显著负相关。其中销售净利率的回归系数为-0.136,这意味着应付账款的增加,会降低利润率水平,这与美国的研究结论相悖。笔者认为,这与国内企业商业信用意识淡薄、信用交易不足有关。应付账款增加会延长营业周期、降低资产周转率,这被认为是企业流动性恶化的表现,从而制约企业的销售增长和盈利水平。另一方面,应付账款减少与后一期营业收入增长率、资产净利率显著正相关。由此,H2得到支持。3存货增加与后一期销售净利率、资产净利率显著负相关,这可能是因为企业存货积压、产品销售不畅,企业因此削价处理商品,造成企业盈利水平下降。另一方面,存货减少与后一期营业收入增长率、利润率显著正相关。根据以上分析,H3成立。4此外,笔者还发现。与应收账款增加相比,应收账款减少对营业收入增长率影响较大,对利润率影响较小,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不对称。与应付账款增加相比,应付账款减少对营业收入增长率影响较大,对资产净利率影响较小,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不对称。与存货增加相比,存货减少对销售净利率和资产;争利率的影响较大。

据表3,可以得到以下分析检验结果:1.在区分了流动性后,对流动性差的一组,应收账款增加与后一期营业收入增长率显著负相关。无论是否区分流动性,应收账款增加与利润率显著负

相关,并且流动性差的公司的应收账款增加对利润率的负面影响要大于流动性好的公司。另 方面,应收账款减少与后期营业收入增长率及利润率显著正相关,流动性差的公司其应收账款减少对营业收入增长率和利润率的正面影响大于流动性好的公司。2.在按流动性分组讨论后,对流动性差的一组,本期应付账款增加与后一期利润率显著负相关;本期应付账款减少与后一期营业收入增长率显著正相关,与后一期资产净利率显著正相关。由此,H2a成立。H2b没有得到证实,说明我国即使是流动性较好的公司,应付账款增加也不能有效预示企业的经营成果和盈利能力。3.按流动性分组回归后,对流动性差的企业,本期存货增加与后一期销售净利率显著负相关。对流动性好的企业,本期存货增加与后一期利润率显著负相关。与流动性差的企业相比,存货增加对流动性好的企业的销售净利率的负面影响更大。另一方面,对于流动性差的企业,本期存货减少与后一期营业收入增长率显著正相关。不管流动性好坏,本期存货减少与利润率都显著正相关。4.此外,笔者还发现,与应收账款增加相比,应收账款减少对营业收入增长率影响较大(对流动性差的企业),对利润率影响较小,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不对称。对流动性差的企业,与应付账款减少相比,应付账款增加对资产;争利率的影响更大。对流动性好的企业,相比存货增加,存货减少对销售净利率的影响较小,对资产;争利率、净资产收益率影响较大。对流动性差的企业,相比存货增加,存货减少对销售净利率的影响较大。

第4篇:应收账款分析论文范文

一、水仙公司应收账款对其短期借款行为影响分析

数据取自巨潮资讯网上海水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至2000年的财务报表,通过分析这9年的数据,可以得出应收账款对其短期借款的影响(见表1、图1)。

第一,模型建立。从图中可以看出,应收账款与短期借款的一致性很高,可以假设企业为了弥补当年应收账款的漏洞不得不筹措短期借款。根据假定,建立短期借款Yt与应收账款Xt关系的模型:

Yt=b0+b1Xt+u

式中,Yt为短期借款,Xt为应收账款,u为随机误差项。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根据1992~2000年上海水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应收账款与短期借款的数据,使用最小二乘法估计的消费模型为:

Yt=-972.2553+1.035291Xt

S=(1569.531) (0.059907)

T=(-0.619456) (17.28164)

R2=0.977098,F=298.6549,S.E.=1943.768

第二,实证检验:

经济意义检验:回归系数估计值b1=1.035291>0,说明该公司短期借款与其应收账款正相关,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应收账款每上升1万时,短期借款增加1.035291万。

拟合优度检验:Adjusted R-squared=0.973827说明回归方程及上述样本影响力的解释度为97.38%,即应收账款能对短期借款变动的97.38%做出解释,拟合优度较好。

以上结果表明假定成立,该公司正是由于应收账款无法收回,资金周转困难而进行短期借款,而这部分资金并非无偿使用,由此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的财务负担。

二、水仙公司应收账款账龄分析

由于数据资料有限,本文仅就1996年~1999年水仙公司的账龄进行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从1995年开始应收账款急剧增加,1997年之前90%应收账款账龄在一年以内。而到了1998年、1999年该公司一年内应收账款锐减,分别减少至44.7%、31.4%。1~2年的账龄则分别增加至45.2%、22.2%,1999年公司2~3年和3年以上的应收账款更是高达30.6%和15.8%。会计师事务对应收账款进行审计时,会依据谨慎性原则及国际惯例,对账龄时间长的应收账款做出坏账处理。处理方法通常有:对于制造业,账龄为半年至一年的应收账款,按50%计列坏账;账龄超过一年者,按100%计列坏账。

以1998年为例,坏账所占应收账款的比例为77.63%(15502×50%+(34654-15502)×100%=26903, 26903/34654=77.63%), 而1997年坏账所占比例仅为54.47%。也就是说随着应收账款的增加,坏账损失进一步扩大;另外,在加大收欠工作方面也增加了费用,从而更加扩大了损失面。

三、水仙公司应收账款对销售额的影响分析

由图2也可以看出应收账款的增加对销售额的促进作用是有限的。1992到1994年由于采用赊销方式,企业的销售额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1994年以后企业的销售额开始滑坡,大量的应收账款严重地影响了企业利润,最终由于这些问题造成了水仙公司最终退市。水仙公司由于应收账款管理不善抹杀了很多应收账款的正面影响,形成了一系列呆账、坏账,造成企业资金长时间被对方无偿占用等等。于是企业不得不通过短期借款来保障企业的现金流,而大部分资金属于有偿使用。

四、结论及建议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水仙公司应收账款的实证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短期借款确实是缓解应收账款不能有效回收的一种手段,但不是最终的解决办法,大量依赖短期借款只能增大企业的资金成本,扩大损失面。二是随着应收账款数额的增加,坏账损失将逐步扩大;此外,在加大收欠工作方面也增加了费用,加重企业财务负担。三是应收账款对提高企业的销售收入确实有一定积极作用,但这种作用有限。企业扩大销售收入必须依靠技术进步,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为此,应该采取以下对策:一是进行应收账款的事前管理。具体为:设立资信管理部门根据市场部、销售部、财务部提供的信息,重点调查客户在经营、支付能力等方面的重大变化情况和违规事件,及时分析客户信用度变化情况,定期做出客户信用分析报告,提出销售策略以及欠款警戒线建议,以便及时调整销售方案。二是进行应收账款的事中控制。具体为:建立赊销申报制度。公司要对应收账款加强管理,不能只从销售人员口中了解情况,应当建立健全的赊销申报制度,严格控制应收账款的发生;加强合同管理。及时地对销售合同的执行、跟踪、检查起监督和预警作用。三是进行应收账款的事后控制。具体为:建立合理的催收程序;定期致电、面谈,必要时委托律师;参加应收账款的保付业务。它是一种专门为赊销设计的集融资、结算、财务管理和风险担保于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产品。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资金需求压力,加速企业资金周转速度,也为产品适销对路、货款回笼周期较长的企业扩大规模提供了新的思路。四是进行应收账款的反馈控制。主要是对已经发生的应收账款以及催收过程存档、分析,指出各控制环节的缺陷,提出改进意见,并及时反馈给事前控制阶段,重新评估事前控制的可靠性和可行性,并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和修正。

第5篇:应收账款分析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应收账款,风险,信用政策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日常的经营过程中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的单位收取的账款或代垫的运杂费等。其实质是企业因赊销产品而形成的产物。应收账款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安全、有效的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对提高企业资金使用率、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

(一)应收账款在企业流动资产中占较大比重。根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国企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金的比重为50%以上,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论文网。企业之间相互拖欠货款,造成应收账款居高不下风险,已成为经济运行中的普遍现象。应收账款的逾期甚至成为坏账通常成为企业管理中的难题,且限制企业现金的流通、阻碍企业的扩大再生产。

(二)企业应收账款总量呈逐年增长态势。据统计数据显示,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截至2009年8月的应收账款为3,594.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3.63%。这些状况已严重影响到企业资产的流动性,造成企业资金的严重短缺,极不利于企业的继续发展,因此应收账款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企业的管理者缺乏经营理财的意识和观念。部分企业管理者没有对现有的资源和资金进行有效的配置和调度,致使企业产生了大量的应收账款,并且也不积极从加强管理的角度去清理应收账款,造成大量资金长期滞留在外,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和资金的有效使用。

二、 企业应收账款形成的原因

(一)买方市场是应收账款存在的前提

由于我国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风险,企业为了扩大销售,提高竞争力,增加利润,利用建立在商业信用基础上的赊销来促进销售。企业的应收账款数额越大,其承受坏账损失的风险就会越高。虽然赊销可以减少库存,降低存货风险和管理开支。但因为赊销而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和高昂的资金成本是企业所始料未及的论文网。

(二)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不健全

首先,企业缺乏应收账款管理制度。有些企业缺乏应收账款管理规章制度,或者虽然建立了相应制度,但却并不照章办事,销售部门与财务部门不能及时沟通,销售与核算环节脱离,造成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

其次风险,企业销售激励机制不健全。有些企业为了调动销售人员的积极性,只将销售人员的工资与销售工作量挂钩,而并未将应收账款的回收率纳入考核体系。因此销售人员为了完成工作任务量,只关心销售量的高低,导致应收账款大幅度上升。

再次,绩效考核机制不科学。对销售人员追求个人业绩产生的应收账款,企业没有建立有效措施要求有关部门和经销人员全权负责追回,导致应收账款大量沉积下来,给企业经营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四)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工作不细致

大部分企业对应收账款管理滞后。应收账款发生后并没有做任何管理,只是让其挂在账上,未对其收现能力进行分析,只有发现应收账款已经逾期时风险,才被动地催收,结果导致了应收账款越积越多,最终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甚至给企业带来破产的威胁。

三、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措施

(一)增强企业决策者风险意识

企业决策者应该增强对应收账款风险性的意识,尽量将应收账款给企业带来的成本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决策者在制定销售政策时,不应该盲目追求销量的最大化,要考虑到应收账款所带来的成本、费用及其风险性,制定合理的销售政策和激励体制,以避免或减少应收账款给企业带来的损失论文网。

(二)大力提高产品竞争力

1、加强产品市场调研,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企业首先必须加强市场调研,及时开发研制新产品,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风险,使生产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服务水平。另外,企业应有目的地选择客户,选择那些信用品质好,赖账可能性小的客户,以减少资金在应收账款上的占用,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提高产品科技含量,降低产品成本。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要求实现设备现代化和产品现代化,大力发展高、精、尖产品,参与国际竞争。企业通过工艺设计、产品性能、产品寿命、销售技术、服务的提供等方面,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从而扩大了产品的销售量。

(三)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制度

信用政策是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风险,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重点就是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和客户的信誉情况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加强企业的信用管理建立合理的信用政策,要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

1、设立信用部门,建立客户信用资料档案。集中保存并及时更新客户信息,资料应该包括企业与主要客户交往的历史资料,主要有客户的基本信息、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已公布的一些信用等级、营业执照复印件、信用调查报告、合同或订单、付款记录及往来信函等。

2、制定严格统一的信用政策。在企业内部从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款政策三方面制定信用政策论文网。在信用政策执行过程中,一方面,要严格按信用等级对客户执行不同的信用标准;同时,要根据客户信用状况的动态变化随时调整对其的信用额度,从动态上保持信用政策执行的一贯性。

3、建立信用管理人员的奖惩激励制度,通过赊销责任制或者销售收款责任制的方式 将销售和信用部门的信用管理职能统一起来。

(四) 强化应收账款日常管理

企业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应收账款日常管理工作:

1、加强合同管理,对客户执行合同情况进行跟踪分析,防止坏账风险的发生。了解客户付款的及时程度风险,目前尚欠款数额、企业对用户提供的信用条件、用户付款的时间等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

2、检查客户是否突破信用额度。企业对用户提供的每一笔赊销业务,都要检查是否有超过信用期限的记录,并注意检验客户所欠债务总额是否突破了信用额度。

3、分析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平均收账期,看流动资金是否处于正常水平 评价应收账款管理中的成绩与不足,并修正信用条件。

综上所述,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是实现企业资金良性循环、增强企业经营活力的重要环节。企业应该把应收账款的管理作为一项长期的、制度性的工作来抓,将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最大提高。

参考文献:

1.陶志勇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初探财会研究2009年第9期

2.王芝杨企业如何进行应收账款管理经济论坛2009年第13期

3.张海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国总会计师2009年2月刊

4.严涧浅议企业应收胀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企业家天地2009年4月

5.杜新宇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与对策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年第2期

第6篇:应收账款分析论文范文

一、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准则的变化

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在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颁布之前,是在资产减值准则中进行规范,而在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中,通过应收款项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进行规定。这一变化值得注意。

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颁布前,规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通常有账龄分析法、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个别认定法等,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己确定,但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而在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中规定:“对于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应当进行减值测试。有客观证据表明其发生了减值的,应当根据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其账面减值的差额,确认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对于单项金额非重大的应收款项可以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确认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也可以与经单独测试后未减值的应收款项一起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划分为若干组合,再按这些应收款项组合在资产负债表日余额的一定比例计算确定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新准则对应收账款的规定与旧准则中的个别认定法较为相似。可以理解为,新准则的规定提倡在选择坏账准备计提方法时先采用个别认定法对应收账款进行识别,即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新准则中也提到,“对单项金额不重大的应收账款,以及经单独测试后未减值的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账款,可以按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划分为若干个组合,再按这些应收账款组合在资产负债表日的一定比例计算损失计提坏账准备”。据此,如果划分标准为账龄,则采用账龄分析法提取坏账准备。所以,按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划分为若干个组合,相对于旧准则中单一采用一种计提方法来得灵活。

总之,在新准则下,虽然旧准则中的几种坏账准备计提方法仍然可以使用,但更强调的是把应收款项分类后计提。尤其是对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但因为单项金额重大应收款项是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对其划分标准及对其未来现金流量的判断具有很大主观性,这就使上市公司有可能利用这一漏洞进行盈余管理。

二、上市公司ST磁卡应收账款盈余管理方法

ST磁卡全称天津环球磁卡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12月在上海证券交易市场上市。下文将研究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准则的最新变化对其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时间从2001到2010年,便于对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新旧规定进行对比分析。

图1 ST磁卡历年应收款项、坏账准备和净利润变化图

资料来源:根据ST磁卡年度财务报告整理,下同。

图1是ST磁卡2001年至2010年间坏账准备与净利润走势图。从图1看到,(1)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与坏账准备总额走势基本吻合,说明在坏账准备总额中其他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占据较大比例。(2)ST磁卡有意图通过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调节利润,进行盈余管理。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在这10年间出现两次较快的增长。第一次在2002年剧增,在2003年回落。第二次是从2007年到2010年,先升后降。把其他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曲线与净利润曲线对比发现,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与净利润处于此增彼降关系,让人不禁怀疑ST磁卡有意图地通过其他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实现调节利润的目的。下面分别对2002年与2007年两次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的异常增长做进一步的分析。

(一)新准则实施前,利用账龄分类的随意性操纵利润进行盈余管理 具体如下:

(1)2002年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异常增长。2002相比2001年,ST磁卡管理费用大幅上升,导致在2002年巨亏28008万元。而2002年管理费用大幅增加的原因是该年坏账准备计提金额增加。2002年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为1.98亿元,2001年只有7800万元,前者是后者的2.5倍。而2002年其他应收款金额为2001年1.5倍。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相对其他应收款而言,增长异常。

(2)3-5年及5年以上账龄其他应收款增加是导致2002年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上升的主因。2002年ST磁卡按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具体比例为一年以内的应收款项按余额的5‰计提,一至二年按5%,二年至三年按30%,三年至五年按50%,五年以上按100%计提。表1是2002年ST磁卡年报中披露的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计提明细摘要。由表1看出,3-5年及5年以上账龄其他应收款增加是导致2002年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上升的主因。下文将分析其合理性。2002年3-5年其他应收款计算公式即是:

其他应收款(2002年3-5年)﹦[其他应收款(2001年2-3年)﹢其他应收款(2001年3-5年)]-[其他应收款(2001年2-3年及3-5年已收)﹢其他应收款(2001年4-5年未收)]

使用上述公式计算得出:其他应收款(2001年2-3年及3-5年已收)﹢其他应收款(2001年4-5年未收)﹦5749542.12,约为570万元。也就是说2002年已收回的期初账龄为2-5年的账款以及未收回的期初账龄为4-5年的账款之和只有570万元,占期初年2-5年其他应收款的3%,比例非常低,不合乎常理。这意味着很大比例的其他应收款转为5年以上的了,可以100%计提坏账损失。这从表1中2001年5年以上账龄只有278万多元,而2002年5年以上账龄则有2318万多元也可进一步得到佐证。

所以本文认为2002年其他应收款账龄分类存在人为操纵可能,ST磁卡公司在本年通过操纵账龄大幅计提坏账准备。估计是由于2002年营业收入大幅减少,本年度已经无法实现盈利,所以一次性计提巨额坏账准备,使2002年出现巨亏。2002年计提的坏账准备留待以后年份择机转回,帮助以后年份实现盈利。

(3)ST磁卡通过其他应收款账龄分类的随意性操纵利润进行盈余管理。2003年ST磁卡实现净利润6329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12942万元。非经常性损益中资产减值准备转回超过1亿元,其中包括坏账准备转回的105359万元。此处再次观察账龄为3-5年的其他应收款变动情况,如表2所示,再次使用上文提及的公式计算,得出2003年已收回的期初账龄为2-5年的账款以及未收回的期初账龄为4-5年的账款之和有34300万元,占期初2-5年其他应收款的80%以上。而上文得出,2002年该比例为3%。两年间该比例相差甚远,可以看出ST磁卡通过其他应收款账龄分类的随意性。在2002计提巨额坏账准备后,在2003年就发生了大额的坏账转回,金额达到1亿元,操纵利润,进行盈余管理。

(二)2006年实施新准则后,通过计提坏账准备调节收益的行为仍然存在 具体方法是通过单项金额重大的标准模糊性进行。 2006年至2009年各年计提的应收款项坏账准备和形成的坏账损失如表3所示。2007年ST磁卡与债权人发生多起债务重组,观察数据发现,坏账准备的计提与这几年间ST磁卡债务重组收益存在一定关系,如图2所示。2007年至2009年,ST磁卡坏账损失与债务重组损益同增同减,而与应收账款反而呈反向关系,让人怀疑ST磁卡有通过计提坏账准备调节收益的行为。

如图3所示。ST磁卡应收款项坏账准备计提方法是对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单独进行减值测试。如有客观证据表明其发生了减值的,按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2007年与2008年坏账准备的大幅上升主要原因是单项金额重大的其他应收款提取的坏账准备大幅攀升。2007年该项目金额是2.2亿元,2008年该项金额为4.2亿元,2008年比2007年上升了2亿元。ST磁卡把大量应收款项划归为单项金额重大应收款项,单项金额重大应收款项占应收款项总额比例2007年为81%,2008年为91%,ST磁卡两年间都把超过80%的应收款项归类为单项金额重大应收款项,但却没有公布划分单项金额重大的标准,也没有列示单项金额重大应收款项的明细。ST磁卡把这么大比例的应收款项划分为单项金额重大的意图值得怀疑。

另外在单项金额重大应收款项占应收款项总额如此高的情况下,ST磁卡在2008年的报表中只公布了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明细,但单项金额重大的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计提明细却没有披露,后者比前者的金额大得多。因此可以怀疑ST磁卡通过多划分单项金额重大应收款项,尤其是其他应收款,计提巨额坏账准备,增加坏账损失调减当期利润,起到储备利润的效果。并像2003年一样,在业绩较差的年份通过坏账转回更容易地实现盈利,平滑各年度利润。2010年ST磁卡微利900万元,年报显示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坏账准备转回金额达6447万元,这一笔应收款项坏账准备转回直接影响了ST磁卡2010年能够实现盈利。

(三)盈余管理作用机理发生变化 在2001年至2010年期间,无论是新会计准则实施前还是实施后,ST磁卡都使用提取坏账准备进行盈余调节。主要是因为无论新旧会计准则对坏账准备计提的约束较少,披露要求较低。使得上市公司屡次使用这一方式进行盈余管理而不容易被察觉。

ST磁卡新会计准则实施前后两个阶段利用坏账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具体方式是略有差异的。在2002年至2003年的那次操作中,ST磁卡主要是通过控制其他应收款账龄分类,而在2007年至2010年该阶段的操作中,ST磁卡主要是通过把多数其他应收款项分类为单项重大应收款,对单项重大应收款单独进行减值测试来达到多提或者少提坏账准备的目的。两个时期ST磁卡都是通过应收款项的分类来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不同的只是随着会计准则的变化分类的标准发生了变化而已。

总之,新准则并没有对利用坏账准备进行盈余管理起到有效的遏制作用。新准则对单项重大应收款标准及按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来判断应收款项是否发生减值的规定,在实际执行中有可能成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工具。

三、结论

上市公司利用坏账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动机是为了应对监管部门关于特别处理,终止上市的相关规定。而这些规定是以净利润为基础的单一财务指标作为衡量标准的。为了减少这样的行为,监管部门可以考虑对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加以修改和完善,增加对亏损上市公司接受特别处理、终止上市的衡量标准,将单一衡量标准转化成一个针对上市公司的亏损衡量体系。例如,在达到利润标准的条件之下,要求进一步审定其有无利润操纵的确切证据等,以便减少盈余管理的动机。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由于现行的会计准则还不能完全制约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行为,建议对应收账款的资产减值制度作进一步规范。完善新准则中的应收账款单项金额重大的标准,规范减值测试的方法。由于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的标准不同,会计准则可以针对某一地区或某一行业制定指引。完善上市公司报告披露制度,针对应收账款尤其是其他应收款,制定更合适的披露规范。提高外部审计质量。加强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的监督,有效地制约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行为。增加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加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法制建设,完善《注册会计师法》,规范注册会计师行为,加强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监管,从而提高审计质量。

参考文献:

第7篇:应收账款分析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 通过对近年来我国企业在应收款项管理上违规操作的分析,说明应收款项的管理对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进而对应收款项有关坏账和坏账准备及应收款项分析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国有工业企业面对市场的瞬息万变,在运用商业手段进行促销的同时也加大了企业经营的风险,特别是应收款项的管理有可能对企业的经营产生重大影响。对此,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企业在应收款项的管理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应收款项的概念及产生原因

应收款项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等原因,应向购货客户或接受劳务的客户收取的款项或代垫的运杂费等。主要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和预付账款等。应收款项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管理好应收款项对减少企业的资金占用,增加资金周转次数,创造良好的内部经营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激烈的竞争使企业必须想方设法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市场占有率,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运用商业信用进行促销,这样一来企业之间的货款拖欠日益严重,造成了企业应收款项增加。另外,由于销售和收款时间和地点的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应收款项的增加。

二、应收款项的管理方法

应收款项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商业信用,那么对信用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在信用管理上尚处在探索阶段,现阶段企业最常用的信用政策是商业折扣和现金折扣。

1.商业折扣是企业根据市场变化或针对不同的顾客在商品标价上给予的扣除。企业为了扩大销售,提高市场占有率采用销量越多、价格越低的促销策略。企业在核算时按照扣除商业折扣以后的实际售价确认。

2.现金折扣是企业为了鼓励债务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付款,向债务人提供的债务免除,一般现金折扣发生在以赊销方式销售商品及提供劳务的交易中,企业在核算时应采用总价法,即将未减去现金折扣的金额作为实际售价,记作应收款项的入账价值。现金折扣只有客户在折扣期内支付货款时才可予以确认。

由于政策和管理上的漏洞,我国一些企业迫于市场压力或为了追求短期账面利润,不惜通过大量赊销扩大销售。例如上市企业东方通信98年其应收账款比期初激增2.5亿,将同期1.6亿的净利润吞掉,使会计报表上的利润全部处于应收账款状态,没有现金保证;上市企业宇通客车在1998年其应收联营企业2048万元,占应收账款总额的43.4%。应收账款急增导致的结果是:一使企业账面利润与现金资源的差距扩大;二是使现金的机会成本提高,这些结果对企业极为不利,具体表现为一方面是利息损失,另一方面,由于经营需要向银行借入资金,又要发生利息支出,企业受到双层损失,第三,这部分现金无法收回还可能失去较好的投资机会,使先进的机会成本提高。三是货币贬值损失扩大,假设通货膨胀率为20%,应收款项一年后的实际购买力下降20%,如果数额巨大,其损失不可估量,由于历史成本计价的原因这种损失无法在报表中体现出来。

所以,应收款项的管理对企业而言非常重要,加强对应收款项的管理与控制,降低财务风险是财务会计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2002年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建立健全企业应收款项管理制度的通知》,明确规定:建立应收款项台账管理制度;建立应收款项催收责任制度;建立应收款项年度清查制度;建立坏账核销管理制度;严格坏账损失内部处理程序;加强企业应收款项管理的责任。这些措施在制度建设上保证了企业应收款项的安全性、经济性,有助于提高企业整体资产质量。

三、应收款项的控制分析

在对企业应收款项管理和控制的过程中,必须分析应收款项的变化,从而确定企业应收款项管理与控制工作的优劣。

首先,运用abc分类管理法按照多个标准(如客户信用等级、账龄、应收款项数量)进行分类,随时将应收款项置于企业的监督之下,财务部门与销售部门要相互及时传递信息。

其次,根据企业应收款项的变化,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

1.把应收款项的增加额与本年度实现的营业收入总额相对比分析。如果应收款项占营业收入总额的比例较大,则应收款项蕴涵的风险较大;应收款项占营业收入比例较小,则风险较小。

2.从应收款项增长的绝对值分析。如果其增长较大,同时又集中在几个主要客户,相对风险比较大,当这几个客户经营发生困难时,就会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在应收款项中不同账龄应收款项的增长也对企业的财务风险有较大的影响,必须加以分析,3年以上的应收款项增长较多,企业的坏账风险就较大。

3.对应收款项回收情况的分析。通过应收款项登记簿、账龄分析表,了解应收款项的回笼情况:有多少款项尚在信用期内,有多少款项超过了信用期,超过时间长短的款项各占多少,有多少款项会可能成为坏账。对此,企业应采取不同的收账方法,制定切实可行的收账政策。

四、加强对坏账损失的科学核算

企业在清查核实的基础上,对确实不能收回的各种应收款项应当作为坏账损失,并及时进行处理。属于生产经营期间的,作为本期损益;属于清算期间的,应当作为清算损益。有关企业坏账损失的确认在财政部《关于建立健全企业应收款项管理制度的通知》中已经明确规定。

坏账准备是对坏账损失而计提的一种损失准备。目前对于它的估算方法主要有三种:

1.赊销净额百分比法。该法是企业根据过去的经验,并针对当前经营情况,确定坏账损失占赊销净额的百分比,然后以期末实际赊销净额而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

估计坏账损失=赊销净额×坏账损失占赊销净额的估计百分比

2.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该法同样由企业根据过去的经验估计确定坏账损失占应收款项余额的百分比(0.3%~0.5%)

估计坏账损失=应收款项期末余额×坏账损失占应收款项期末余额百分比

第8篇:应收账款分析论文范文

【关键词】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倒推法

在企业的价值管理中,对应收账款管理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应收账款的管控首先要从计算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开始,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也称销售变现天数,即DSO(days sales outstanding)。

一、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的理论分析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就是用时间表示的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它表示公司从获得应收账款的权利到收回款项、变成现金所需要的时间。理论上应收账款周转公式是: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平均应收账款余额×360 ÷主营业务收入中的赊销净额;其中:平均应收账款余额=(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

笔者赞同刘婷、余蓉蓉的观点,即这种计算方法存在不合理性。一方面,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衡量的是应收账款的平均余额在一个会计年度中转换为现金需要的天数。现行计算公式中的赊销收入净额仅仅反映的是本期发生的赊销收入,这与转换为现金的应收账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另一方面,对应收账款来说,其“周转”应当是指企业的经营已经完成了从“应收账款”到“现金”这一环节的转换,也就是说,完成了应收账款的周转任务的资金数额应当是“已经收回了的应收账款”,而不是本期发生的净赊销额(刘婷、余蓉蓉,2009)。

二、管理会计中计算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的方法

在管理会计中,是用倒推法来计算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的,即用当期应收账款余额减去当期月销售额后,如有余额再逐月算回去,直到总应收账款余额被减光为止,而对应的月份天数的累加即为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即DSO。

假设,A公司2012年各月的销售额及应收账款余额如表1。

如根据上面方法,6月份应收账款余额1 650万元,减去6月份销售额600万元,余1 050万元,5月份再减去销售额550万元,余额为500万元,正好与4月份销售额500万元相抵无余额。由此对应相应月份的天数可得出,6月份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91天(4―6月共91天)。

利用EXCEL计算DSO,则更加快捷,同样利用以上例子,如表2。

倒推两个月后应收账款余额为:D5=D4-D3-C3。

倒推第三个月对应天数为:D6=ROUND(D5/B3×B2,0)。

DSO:D7=D2+C2+D6

得到上面的基本公式模型后,我们可以依此类推。值得注意的是,本例中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的范围是在两个月与三个月的区间内,如DSO不在该范围,可以更改取值参数。

三、倒推法计算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优点

1.倒推法计算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所用的金额口径一致,我们采用的是期末应收账款余额,而对应的销售额采用的含税销售额,其实反映的正是期末应收账款余额的构成,有利于指标使用者更清晰地掌握公司应收账款的现状。

2.倒推法计算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注重最近的账款回收业绩,我们可以按月做出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来对比分析企业应收账款的情况,有效地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如果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不在可控范围内,我们可以及时调整销售政策,客户信用期,收账政策等。

3.倒推法计算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可以避免歪曲因销售额大幅上升或下降的企业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如果A公司受季节影响,第二季度销售额大幅上涨,销售额从3月份的150万元上升到4月份的500万元,同时应收账款余额也相应上涨,从3月份的400万元上升到7月份的780万元,用倒推法算出的DSO,4月份与3月份的基本一致。

四、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的控制与分析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是不是越低越好呢?我们知道,应收账款有两大功能:一是,促进销售。赊销是一种重要的促销手段,对于企业销售产品,开拓并占领市场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企业产品销售不畅、市场萎缩、竞争不力的情况下,或者在企业销售新产品、开拓市场时,为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适时地采取各种有效的赊销方式,就显得尤为必要。二是,减少库存。赊销可以加速产品销售的实现,加快产成品向销售收入的转化速度,当产成品存货较多时,企业可以采用较为优惠的信用条件进行赊销(黄君凤,2007),变持有产成品存货为持有应收账款,以节约各项存货支出,同时也提高公司的速动比率指标。因此,笔者认为,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并不是越少越好,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过少,虽然应收账款变现的速度快,在销售利润额为正时,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会较充裕,但会失去市场份额,减少利润。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的控制,应该做到下面两点:(1)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进行动态管理,完善预警机制。根据不同的行业,不同的时期,企业可以确定适应本企业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的范围。超过该范围,我们要及时寻找原因,调整销售政策、信用标准、收账方案等。(2)有些企业在营销中往往把扩大销售量放到第一位,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忽视了企业的现金流量,对业务人员的考核指标往往偏于强调销售收入、利润等指标。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也进入到业务人员的考核指标中,可以更真实地反映企业利润的质量。首先,按月统计每个业务员的销售额。其次,对应算出期末该业务人员应负责的应收账款余额。最后,就可以用倒推法计算出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只有建立了考核指标,业务人员才能更加重视应收账款的回收,以缩短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DSO)是企业利益相关者分析企业资产运作效率高低的主要指标之一,也是企业管理层确立或者修改赊销政策,促进货款收回的主要参考指标。一个合理的指标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参考,也是企业经营成果的良好反映(张宇扬、卜华,2008) 笔者认为,用倒推法计算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可以对企业应收账款进行动态管理,以方便企业获得应收账款的真实报表情况并对逾期账款加大催讨力度,积极有效地采取措施降低企业的应收账款损失,确保企业持继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春明.企业财务分析与价值管理[R].百仕瑞培训教程,2007.

[2] 刘婷,余蓉蓉.应收账款周转率计算方法改进探讨[J].武汉:财会通讯,2009(7).

[3] 张耀芳.浅析应收账款账龄管理[J].太原:会计之友,2012年增刊.

[4] 赵晓云.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研究[D].南京:江苏大学硕士论文,2010-06-01.

第9篇:应收账款分析论文范文

关键词:备抵账户;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理论模型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激烈的资本竞争、多元化的商业信用不可避免地带来坏账、存货跌价等一系列内外部经济损失。企业对于目前无法收回或在未来有极大可能收不回的应收款项应当计提坏账准备,等到实际发生(收回)已计提的坏账时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而对于有明确的市场数据表明企业的存货有减值现象的,企业应当按有无合同约定确定其可变现净值,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来形象化地说明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在实务中的含义。

一、坏账准备

坏账准备用来调整应收账款的余额,以表示应收账款的实际余额。企业对于目前无法收回或在未来有极大可能收不回的应收款项应当采用一定的方法计提坏账准备。

二、坏账准备账户的应用

在实际操作中涉及到坏账准备的几种情况如下:①计提坏账时。②发生坏账时。③已转销的坏账又收回的。④多计的坏账准备转回的。本文对于一些基本内容不再做累述。

(一)坏账准备的分析

企业设置坏账准备账户来调整应收账款的余额,其目的是合理调整企业各期损益,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这就好比“一口不能吃出个胖子”一样,合理分配、摊销应计入当期的损失,不高估资产、不低估负债和费用。下面给出一组公式帮助会计初学者形象地理解坏账准备各种处理情况:

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借方) -∑(应收账款贷方) +∑(预收账款借方) -∑(预收账款贷方) +∑(坏账准备借方) -∑(坏账准备贷方)

当计提坏账时(借记:资产减值损失――X 贷记:坏账准备――X),这时会发现坏账准备贷方出现一个X,应收账款减少。

而当实际发生坏账时(借记:坏账准备――X,贷记:应收账款――X),此时会发现坏账准备账户借方和应收账款贷方均出现一个X,而应收账款账户科目余额是不变的。

当计提坏账时,计提的那部分应收账款在很大的程度上已经不属于企业的资产了,应当从应收账款中剔除。而当实际发生坏账时,只需做一下账面处理,并不会对应收账款科目有何影响。

(二)坏账准备账务的理解

每次计提坏账准备的原则都是使计提后的坏账准备账户借贷相等即完成坏账准备账户的使命,将有极大可能收不回的应收账款的损失转移到资产减值账户中,待到期末时结转本年利润。因而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关系来理解坏账准备和应收账款之间的关系。并且抵减账户的余额一定与被调整账户的余额方向相反。

三、存货跌价准备

企业设置存货跌价准备账户用来抵减库存商品等各种存货。作为一种稳健的账务处理方法,在每笔经济业务发生时便开始根据存货市场的变化计提存货跌价。合理分摊各期的损益,不高估资产、不低估负债和费用,以达到各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一)存货跌价准备的提、转回

企业按有无合同约定分两种计价模式对存货进行可变现净值确认。若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本的按其差额计算出应当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然后与原存货跌价准备账户贷方余额比较。其差值记为t(应当计提的存货跌价数额-原账户贷方余额)。①若t > 0,则说明原存货跌价的数额小了,不足以满足现在的存货减值风险,应当按照t进行存货跌价的补提。②若t < 0,则说明原来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多了,为了不浪费、厉行节俭,满足谨慎性的要求,企业应当按|t |转回多记的部分。③若t = 0说明原来的存货跌价准备这个安全网足够大,能够经得起大风大浪,则不做账务处理。

(二)存货跌价准备的转回处理

对于企业销售被计提了存货跌价的存货,应当在结转销售成本的同时一并结转已计提的跌价准备。从而结束存货跌价准备账户的使命。通过账务处理将损失的那部分资产转移到资产减值损失账户,期末在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时结转本年利润账户。在此过程中存货跌价准备账户作为一个过度段,充当连接资产减值损失与库存商品等各存货类账户的枢纽。

(三)存货跌价准备的账务理解

每次计提存货跌价的目的是使计提后存货跌价准备这个账户有足够的能力去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存货跌价。但是它的这个应对能力又不能够太大要刚刚好,充分利用资源。让资金流充分进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

四、坏账准备与存货跌价准备的比较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存货跌价准备和坏账准备都是企业用来预防资产损失的。坏账准备在经济业务发生的各期进行处理可能出现借贷余额。而存货跌价准备账户各期的账务处理只会出现贷方余额,不会出现借余额。并且随着产品的销售结转已计提的存货跌价。

五、结论

企业通过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等备抵账户合理预计可能发生的资产减值,通过提前计提、预防在未来可能发生的经济损失。不高估资产和收益,不低估负债和费用。充分体现谨慎性原则,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作为会计初学者应当深刻理解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等备抵账户的含义及具体的操作用法,这样对于我们以后的会计学习将会有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裴永浩.中级财务会计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