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计算机专业本科培养方案范文

计算机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精选(九篇)

计算机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第1篇:计算机专业本科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 新升本科院校培养方案制定原则实施措施

新升本科院校以教学为中心侧重培养在生产一线从事设计、制造、运行、检测、技术指导、经营管理的工程技术型、工程管理型人才。工程技术一线的人才最基本的特征是实践性、实用性、有效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对于新升本科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来讲更应该体现这些特征。

1 新升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面临的问题

截至2005年10月,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全国高校的布点数已达770个,该专业布点数在我国高等院校各专业中位居第二(仅次于英语专业)。目前计算机专业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主要反映在两方面:一是竞争最大,包括全行业的竞争和其他专业的挑战,计算机应用技术已经不再是计算机专业的专利,也不再是优势;二是行业壁垒,目前企业和行业的应用系统工程、信息系统等项目渐与高校无缘,具有行业竞争优势的是既懂专业又熟知计算机技术的部门。这对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办学带来了诸多新的课题和新的问题,不同类型的学校面临着的问题也各不相同。对于新升本科院校来讲,与其他高校相比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学生的差异

从1994年到2003年,我国计算机本科教育一直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但从2004年开始,其发展速度明显变缓,并逐步进入了一个平稳发展时期。从1994年到2003年,计算机专业生源好,录取分数高,第一志愿居多,但从2004年起,学生录取分数降低,且第一志愿少。对于一所新升本的本科院校,生源就可想而知了。

(2) 专业的差异

从计算机学科来讲,分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三个二级学科;从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可以分为研究型、工程型、应用型、教育型人才。当前国外兴起许多本科专业(比如: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等),一些本科院校纷纷开办软件学院,开办新专业。而对于新升本这类学校,受到很多限制,不允许申报目录外的其他专业,因此,目前新升本科院校只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个本科专业,专业具有单一性。

(3) 师资的差异

本科教育与专科教育有着根本的不同,本科强调加强基础理论的教学,专科强调实践技能的教学。对于新升本科院校的师资来讲,教师原来都从事专科教育,教育思想都是专科的,所以讲授基础理论肯定不如其他高校的教师有经验、有水平,但是他们在讲授应用课程方面却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4) 就业差异

由于国内75%的高校都有计算机专业,而且新升本科院校的知名度又不高,所以造成就业形势严峻。据2003年统计,一般本科院校的本科生考研的占16%,还有84%需要就业。对于新升本这类学校的学生由于生源的问题,几乎100%需要就业。重点院校的计算机本科专业学生的就业率远好于新升本科院校。

2 培养方案的制定原则

工程技术一线人才的最基本的特征是实践性、实用性、有效性、综合性和创新性,这也是新升本科院校的主要培养目标。但是目前社会上对本科教育存在两种观念。一种观念认为本科教育应该是厚基础宽口径,其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要面面俱到。另一种观念则认为应该是深广适度的基础,较宽厚的学科基础,扎实有效的工程实践训练,实用对口的高水平专业方向,其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应该适当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笔者认为前者适合计划经济时期的精英培养年代,因为那个年代是包分配,学生毕业后不愁没有工作。后者则比较适合市场经济时期的大众化教育年代,学生毕业后需凭本事自谋职业。新升本科院校更应该以工程教育为核心,以职业取向为基本原则来开展一系列的教育,由于计算机专业技术日新月异,市场需求不断变化,计算机专业的教育更应该坚持第二种观念。

本科生的培养要求是学生毕业时具有独立工作能力,能力的体现关键在于能不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能力应该包括理解能力、设计能力、操作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原则应该是以工程教育为主线,以工程实践为基础,选择主体教学内容和环节,构建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其基本思想就是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需求,加强能力培养,突出特色,提高质量。

3 培养方案的基本内容

人才培养方案是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层次的重要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为使人才培养方案能科学合理、具有针对性,首先要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其次,要确定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新升本科院校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应该为IT人才的中低端人才,大部分为面向企业需求的实用性、复合型、国际化的高级人才,主要从事计算机应用领域的系统分析、设计、开发、测试等。

为使培养的计算机人才适应企业需求,在满足基本教育规律、基本技能、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一定要充分考虑企业的需求,做到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适应企业需求为目标,坚持校企合作、科学培养。为此,我们对我院计算机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了积极的改革与探索,形成了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灵活的课程体系教学计划。

计算机学科知识结构的急速更新使得教学内容的取舍是许多培养方案制定者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经过反复调研和全系教师的积极讨论,我院计算机本科专业的新教学计划改革的内容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改革传统的课程设置,去掉不必要的课程。面对我院的生源以及今后学生的定位情况,我们在教学计划中去掉了物理、工程制图等课程,将其中一部分课程作为选修课列出。

(2) 保持计算机专业特有的内容。为了与其他的专业区别,体现计算机专业的特殊性,我们保持了像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微机接口、数据库系统原理、软件工程、编译原理等专业特殊课程。

(3) 吸取产学合作的经验,增加企业需求的新技术课程。为使学生毕业后尽可能快地走上工作岗位,我们积极开展产学合作,紧跟企业的需求,开设了像Java程序设计、JSP程序设计、Web程序设计、嵌入式系统、等一系列企业需求的新技术课程。

(4) 考虑系统性和结合性,在引入新技术的同时考虑系列课程。我们将教学计划中的课程体系分成若干系列课程。比如,学科基础类系列课程的设置,软件类语言系列课程的设置,硬件类应用系列课程的设置、数学类系列课程的设置等。

(5) 夯实专业基础课程。以前,教学计划中程序设计基础课程(C语言)仅在第3学期开设,实际情况是内容多、学时少,使专业学生对编程基础掌握并不牢靠,使得后续课程学得也不好。为了克服这一不足,新的培养方案中我们将这门课改为两学期,另加两周的课程设计。对于数据结构课程,也增加了2周的课程设计内容,以此巩固学生的专业基础。

(6) 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中,除了加大独立实训和课程设计外,上机或实验比例也大大增加,仅独立实践的周数就达到了40周,加上课程内的实验,整个计划的实践教学比例达34%。在实践环节中强调设计性、工程性、复合性的实验项目的开发和指导。

(7) 吸取国外的办学经验,参考国外的相关课程设置,引进先进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最近几年,我系先后有5名教师到国外进修学习,他们带回了许多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料,充实了我们的培养方案。

4 培养方案的实施与保障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后,如何实施是关键。为了保证培养方案的有效实施,应该有以下主要几方面的保障。

(1) 注重师资队伍能力的培养

由于我们培养的学生是高技能的人才,因此要求我们的师资队伍应该是双师型的队伍。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这个能力须通过参加科研项目,到实验室或企业专职锻炼等方式予以提高。为此,我们制定了专任教师必须作科研,或到实验室坐班锻炼等制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除此之外,教师还必须自学新知识,认真研究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为此我们制定了若干培养教师的考核制度,目的就是让计算机教师能主动提高自身的能力,满足教学的需要。

(2) 注重课程建设的研究

课程建设是教学计划实施的重要内容,是教学计划的基本单元,所以应该加强课程建设的力度。课程建设过程中主要研究课程理论教学、实践环节、课程资源库建设、课程的CAI教学等。为此,我们以计算机专业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计算机导论”为教研课题,积极开展教学研究,目前课题已经结题,该课程已具有鲜明的特色,成为了计算机本科课程的样板课程。同时,“微机原理”课程的网络教学系统研制也已经启动并即将完成,该系统的完成势必进一步推动我系计算机课程建设工作。

(3) 注重教学内容的研讨

由于我系计算机教学机构的设置是按学科建立的,培养方案的制定又是由系里制定,因此,在实施过程中,涉及到教研室之间的协调、课程之间的衔接等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积极开展教学内容的研究,我们利用每周三的教研活动,积极进行教学内容的研讨,教研室之间做到了配合默契,保证了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

(4) 注重产学结合的研究

实用性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企业的参与。离开了企业的参与,计算机专业就失去了生存的根基。我院计算机专业从2000年开始与东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原东大阿尔派)签订了产学合作培养协议,由于东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国IT行业内是极具潜力的知名IT企业,有着先进的企业理念,为了与该企业进行进一步深层次的合作,我们于2005年正式与该企业开展了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合作,实现了3+1的订单式培养模式。经过这几年的合作,企业对我们的毕业生十分满意,截至目前,我系去东软工作的学生接近百人。除了东软以外,我们还与昂立信息技术公司等6个企业实行了合作办学。

(5) 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实践教学是实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此,我们设置了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该课程体系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综合实训、毕业设计等,在实施过程中做到理论教学精讲,实验教学精练。课程实验内容做到科学设置,引入实际的项目案例;课程设计环节引入企业工程实践项目,结合课程内容让学生进行实际设计、训练;综合实习环节中,让学生结合企业的实际项目,进行综合训练;毕业设计阶段让学生到实习基地结合实际项目进行毕业设计,实行双导师制。通过这一系列的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5 结束语

专业培养方案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好的培养方案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前提,是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利保证,从事专业教育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

参考文献

[1]朱志良.培养面向企业需求的实用性高级软件人才.计算机教育,2006,3.

第2篇:计算机专业本科培养方案范文

摘 要:本文对目前计算机专业规范进行分析和比较,阐明了首都师范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培养方案,解读了该培养方案下的课程体系,探讨了方案建设中地方因素和学生地域因素的影响,以实践总结了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专业规范;课程体系;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 计算机专业建设的背景

过去10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但是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特别是高校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99年至今)却用一个单一的专业去应对这种变化,对快速发展的学科结构和大规模、多规格的社会人才需求估计不足,由此在计算机人才培养上出现了一定的偏差。

针对传统计算机专业设置存在的弊端,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提出了以“培养规格分类”为核心思想的计算机专业发展的建议。给出的新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规范(以下简称新规范),新规范把培养规格分为研究型(或者说科学型)、工程型(包括计算机工程和软件工程)和应用型(或者称信息技术型)三种不同类型。与之对应地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下简称计算机专业)本科专业下面设置了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和信息技术四个专业方向[1]。2004~2007年间,相关高校对各自的计算机专业重新进行了定位和分类,制定了新规范下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对课程体系进行了新的改革,增加了新的前沿技术(例如嵌入式系统),合并和淘汰了老旧的课程(例如微机原理),重视了基础知识的作用(例如高等数学),加强了实验和实践环节。应该说,新规范对高校计算机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成为近年来高校中变化最大的专业。

2 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比较

教指委建议在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名称下,鼓励不同的学校根据社会的需求和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不同类型(但都要达到本科水平)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因此各高校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

2.1 研究型大学

北大的课程设置理念是“重视理论基础、加强工程实践、细化专业引导”。其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保持基础扎实的传统(数学、程序设计、体系及系统软件基础课),打通本科生选修研究生课程的通路,增加与最新计算机技术接轨的新技术课[2]。清华大学办学理念是“营造创新氛围,强化优质人才培养”。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优秀综合素质和通识型知识结构的,具有系统扎实的基础理论、专业基础理论和现代专业知识,并且具有卓越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毕业后能从事该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及管理等工作。课程设置强调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面、注重素质教育[3]。哈工大2005版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树立了培养学生成才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了“宽口径、厚基础、倡个性、重创新”的基本原则[4]。

2.2 地方性大学

烟台大学基于地方经济建设的特点与发展要求,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定位为:学科发展达到省内一流,总体水平达到省内先进,从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过渡[5]。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根据社会对IT人才的需求。以现代高等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确定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使培养出的学生“具有较高的知识层次、较强的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强调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突破口[6]。

2.3 高职方案

以南通职业大学为例,其培养要求是应用型、技能型和复合型的计算机技术人才,培养目标是:适应现代经济发展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计算机系统的安装、调试、维护能力,在信息管理和电子商务领域具有较强编码能力的蓝领人才;在网络技术领域中拥有编码能力或较强工程建设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课程构建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的特色课程体系,按职业岗位能力设置课程并调整、优化、整合课程体系[7]。

我们看到各个高校在新规范的指导下进行着不同的教学实践,各有重点,各有特色,对我校的教改具有参考意义。

3 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

首都师范大学是一所地方性高校,定位是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我校为数不多的工科专业之一。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地方政府的要求,我校计算机专业还保留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专业。因此在制定新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时必须兼顾考虑。

在制定新的培养方案时,我们除了参考国内外各主要大学的方案外[8]-[11],我们还需额外考虑到我校所处的特殊地位。从学生生源看,由于地方政府利益因素,我校的生源主要来自本地,学生地域以周边区县偏多,性别上女生偏多,学生所在家庭城镇和农村大约各分一半。学生全部是高考重点分数线以上。因此,从学习意愿上更趋向于应用方向,毕业后的目标是尽快回报家庭和社会。但是这并不说明我校完全适合信息技术的应用型专业方向,因为学生中也有部分出类拔萃的人,他们更渴望投入到有一定难度的研究型方向去。这也使得我们在确定培养类型时不能以单一规格来限定,是“提供更恰当的教育,而不仅仅是更多的教育[2]”。另一方面,从学生毕业出口看,部分学生要考研并进一步深造(8%左右),其余大部分学生需要就业。从毕业学生就业的方向看,工程型有一部分(设计和编程),而计算机应用占了大部分(金融保险业、电信业和政府机关的网管等)。师范类除了承担中小学信息课程的教师外,许多毕业生还需要维护中小学的网站,解决教师和教室的计算机问题[12]。

经充分考察调研、酝酿讨论,我校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适应国家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特别是适应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专业素质,得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知识面较宽,有一定外语应用水平,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计算机专业高级人才。毕业生可以继续攻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可以从事计算机科学研究(高校、科研单位和中外企业的研究中心),也可以从事计算机工程技术的系统工程(中外企业的软、硬件工程技术开发和中小企业的计算机技术骨干),还可以从事计算机应用(政府机构、教育机构、信息中心、数据中心及企业的技术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计算机教学、技术管理、系统维护和应用部署)的多层次、复合型、实用型人才。

计算机师范专业的培养目标中还增加了:具备现代教育理论,具有一定的网络管理、维护、应用能力,具有较高的信息技术教育技能,具有较强的教师教育能力,熟悉课程教学论,具备中小学教师的基本素质。

仔细解读上述培养目标我们不难发现,培养目标首先回应了地方政府的要求,满足教育部本科水平的培养要求,实事求是讲不敢苛求有较高的外语水平(毕竟中学的应试教育留下了太多的弊端),但是强调了实验和实践(作为北京市第一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我们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办学硬件条件优越)。毕业去向既有科学(研究)型,又有工程(开发)型,当然大量的是应用(服务)型(这里用到一个名称为“技术管理”,是指那些要求有一定技术的管理工作,例如课题组秘书,总工程师助理这类工作的统称)。

在上述培养目标指导下,专业方向很难明确在科学、工程或应用中取一,毕竟各个学校的学生中学习能力总是呈正态分布,秉承教育的宗旨,还是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总之,在教指委的新规范下,我们形成了以计算机应用为主,科学型和工程型为辅的专业建设指导原则。在该指导原则下进行课程体系的建设。

在满足教育部对本科大学生的基本要求上,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和学分分配如表1。

(需要说明的是,我校一个教学课时为40分钟,相比传统的50分钟课时有一个0.8的系数校正。)

其中通识教育课程必修含马列、英语和体育等,通识教育课程选修主要考虑的是人文素质教育[13],也体现了我们综合性大学的优势。专业基础课程以高数和自然科学课程为主,辅助以程序设计基础,选修则将科学方法论,数理名题欣赏等启发性、激发性课程作为选择,开拓学生视野。

专业核心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区别于其它专业的标志性课程,没有这些课程就不成其为计算机专业,课程列表如表2。

考虑到我校已经有了软件工程专业,因此在核心课程里更多地强调了计算机工程的课程内容,由于我校学生就业去向的特殊性,因此将计算机网络原理并入到核心课内。

专业方向课程是体现培养规格的具体体现,鉴于上述原因,在设置专业方向课时总共组织了四组不同的课程组合,分别是科学型、应用型、软件类和硬件类组成四个不同课组。师范类还增加了教师类培养的课组。

实践教学历来是计算机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做实践课程安排时强调了实践课动手能力的培养,特别地将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剥离,安排最好的实践带队教师来完成该教学环节。实际上实践课虽然强调动手能力的培养,但是其实质还是考验动脑的能力,是一种能力培养。实验课组安排不再赘述,具体方案欢迎向作者索取。

在如此复杂的课程安排下,对于现实中独立能力欠缺的我国中学毕业生来说,要解读该培养方案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考虑到这种情况,我们在本科学生中采用导师制。有别于研究生导师的职责,本科导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本科学生根据自己的条件合理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向以及将来的职业生涯,选择适应自己的课程。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选课,我们还提供相关的选课图表和范例,精确加以指点,见图1~图3。

图1 必修课程关系图

4 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尽管经过广泛而又充分地调研,并借鉴了兄弟院校的许多经验,该方案在实践中还是反映了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4.1 现行选拔制度不利于计算机人才脱颖而出

计算机的发展速度太快以至于搞计算机专业更需要偏才和怪才。现行的人才选拔制度扼杀了许多年轻的、偏科的人才。如何在公平和效率之间找到平衡点是需要系统解决的问题。对策是:能否给系里部分自主考察学生和招生的权力。

4.2 学校总体定位对专业的影响

首都师范大学定位于教学科研型综合性大学,传统的强项在于教育科学领域,各项管理制度无不留下传统的烙印,对计算机专业的束缚有加,激励不足。工具论[16]对计算机专业的地位更带来不利的影响,对策是: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以争取话语权,将计算机与传统学科相结合来获得空间。

4.3 工科办学成本居高不下

相对于文科、理科和艺术类办学,工科的办学成本是最高的,实验设备、实验耗材、实验费用等大大高于前述几个专业。学校从自身利益出发并不欢迎小班授课,而课程授课质量小班明显高于大班[9]。所以合理分配教学资源,重点支持特别课程,加强管理是可行的办法。

4.4 教师水平亟待提高

尽管一直在呼吁提高计算机教师的专业水平,但是现行的教师人事制度还是延续了过去的管理方式。当技术已经更新了三代了而教师还未经历一代。现行部分教师知识结构和能力落后于学科的发展。然而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人员难以进入高校。新进教师大量是以撰写论文见长的博士,对于工程背景的计算机技术难以胜任。对策是大力开展双师教学,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来解决这个问题。

4.5 学生来源的地域性限制了发展

由于地方性院校受制于地方政府,出于利益考虑学生主要是本地生源。北京有其特殊地位,北京学生可选择的高校众多。进入我校我专业的学生相对处于中等水平。我们要承认学生的差异,接受进入我专业的学生无论从自觉性和刻苦性上要逊色很多这个现实。如何对学生进行激励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4.6 就业市场影响专业的发展

无论是为国家信息化建设服务,还是为企业服务,最终都要通过就业市场的严酷认定。首都的学生可选择的余地较大,在可预见的将来,选择技术管理比选择技术本身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如何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重点培植传统就业领域也是我们面临的建设工作。

5 结论

教指委的新规范对我国计算机教育改革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对于复杂的学科门类和高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以单一的规格分类进行评定还是不够的。课程体系的设置不仅要考虑到专业本身,还应该更多地为教育对象服务,并需要仔细考虑学校的定位和地域特征,就业环境等。新规范需要进一步完善,以便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工作。以上只是在专业建设实践中的一点拙见,不尽正确,提出来与同仁们共同商榷。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张铭,李文新.北大信息学院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建议[J].计算机教育,2007,(4):8-14.

[3] 冯建华.营造创新氛围,强化优质人才培养[J].计算机教育,2008,(7):5-6.

[4] 张国印,刘海波,沈晶.计算机专业人才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8,(7):77-79.

[5] 任满杰,贺利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J].计算机教育,2008,(8):71-72.

[6] 杨起帆,陈观林,朱勇,柳俊.计算机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的“211”培养模式[J].高教探索,2006,(1):65-67.

[7] 曹洪其,董杨琴.学生三次选择和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6,(3):86-88.

[8] 任钢建.中美一流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之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6,(12):21-24,29.

[9] 邢松.美国高校的教育质量评估和教改措施[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2):1-5.

[10] 古夭龙,董荣胜.欧洲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形式化方法课程教学[J].计算机教育,2008,(10):99-103.

[11] 马楠.英国大学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J].计算机教育,2008,(7):80-82.

[12] 刘锐.皇帝的女儿怎么“嫁”――从计算机专业学生到IT人才[J].北京教育(成功就业版),2008,(1):16-17.

[13] 姚雅鹏.计算机专业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引入[J].计算机教育,2008,(10):61-62.

[14] 蒋宗礼.如何使专业办学从经验走向科学[J].中国大学教育,2008,(1):29-32.

第3篇:计算机专业本科培养方案范文

1 “教学实施方案”建立的背景

从1999年开始,经过几年的大规模扩张,人们对大面积扩招后形成的新的高等教育态势进行了重新认识,并把普通高等学校一般地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科研型大学、教学型本科院校 (前面分类在一定程度上可对应于我国高校本科的“一本”、“二本”和“三本”)、高等专科院校和高等职业院校等几种办学类型。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时期的到来,初步形成了各类大学相对稳定地分层次办学的格局。

在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的推动下,我国大陆现有598所高等院校设置了847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点,在校生40余万,构成了一个巨大、复杂的专业群体。这不仅在规模上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而且面对一个宽阔、缤纷的人才市场,正在从内涵上实现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

精英教育注重厚基础和广适应,而大众化教育更强调特色和应用性,强调学校和专业更精确的培养定位。不同类型学校根据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的差异,所制定的培养目标应该有所区别,这是实现精英教育转入大众化教育所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不同的培养目标,按照科学办学的基本思路,采用不同的教育策略,规划和提供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实现更有效的教育,提高专业的教育教学水平。

2006年,计算机教指委了《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提出了以“规格分类”为核心思想的计算机专业发展建议,鼓励不同高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名称下,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不同类型人才培养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在“规格分类”思想的指导下,根据计算机学科覆盖面广,计算机专业规模大的特点,将计算机专业人才分成科学型(也称“研究型”)、工程型和应用型。

2007年和2008年,计算机教指委又先后了《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与课程》和《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旨在为“规范”的实行提供支持。

据此,我们至少可以认为:所在院校的办学类型不同、培养目标不同、所在地及其周边地区社会需求的不同,这些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内容应该有所不同。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针对不同院校的不同教学目的,应该有不同和分层次的教学设计。例如,对于大多数计算机专业以及IT相关专业的学生,尤其是非研究型院校的学生,应该把学习定位在理解、熟悉和能够灵活运用的基础上,而把那些“考研”所需要的更深层次理论性内容放在选修或者考研复习阶段来解决。从长远看,应该对各层次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所开设的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对其教学方法进行积极的探索。

为推动分类培养思想的落实,建设优质教学资源,解决现在相关课程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推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科学办学进程,计算机教指委、中国计算机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联合高等教育出版社立项开展了“教学实施方案”的研究。

28门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

根据《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与课程》并考虑“软件工程”的重要性,该项研究包括程序设计基础、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等8门课程的教学实施方案的研制,探求在计算机教指委给出的基本课程教学大纲下,如何面向科学型、工程型和应用型三类人才的培养需要,根据不同类型人才关注不同的学科形态、不同的问题空间、不同的根本问题,以知识为载体,瞄准专业能力的提高和专业素质的形成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形成较系统的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同时,对相应的教材建设提供指导性意见(方案),解决目前课程教学和教材建设中可能存在的趋同性、盲目性、孤立性,以及不完整、不合理交叉等问题,改变过分追求知识的全面性,忽略人才培养的适应性的倾向,为计算机专业的教育教学能够瞄准基本目标,更科学有效地实施进行探索。

为了完成研制,项目除了总体组之外,还针对8门课程,由来自全国各地知名高校的一批资深课程教学专家组成了对应的8个研究小组,历时一年,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并完整地体现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中。

3 “课程实施方案”的设计原则

在任何一个专业的教学计划中,都需要有“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描述,这些描述表达了通过各种教学环节的实施去实现的目标。因此,要强调课程教学为专业人才培养的总目标服务。所以,教学计划中包含的课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课程集合,这些课程应该构成支撑总目标实现的一个体系。课程按照类别和能力培养的作用构成系列,按照前导、后续的关联关系和各学期课程的容量分布到不同的学期。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每个课程都有自己的地位和作用,它们的教学组织与实施应该能够保证其作用的发挥。

程序设计基础、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这8门核心课程的内容涵盖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最基础的知识,是进行专业能力培养的最基本课程。所以,这些课程的教学在专业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它们的教学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

当然,针对不同的培养对象和培养目标,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会有所不同,重点、难点等需要关注的方面也不尽相同,再往深层探究,甚至作为知识载体所承载的内容也是不同的。例如,就方法而言,有的强调重点掌握思想,有的强调重点掌握方法的实现,有的强调重点掌握方法的证明,有的强调重点掌握方法的应用。

为了使课程达到设计目的,还必须了解相应课程的特点。不同课程关注的方面不同,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也会不同。例如,多数核心课程需要关注其原理、系统、设计和实现,需要比较丰富的实验教学支撑,而离散数学则利用课堂教学就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按照知识是载体,课程通过知识的讲授向学生传授计算机问题求解的思想、方法和技术,实现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和专业素质的提高的基本思路,同时考虑教学计划的系统性,研究各门课程的教学实施方案。每门课程的教学实施方案主要包括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总体描述。很多课程可以沿不同的维度进行延展,这些延展的课程可以是本科阶段相应的扩展课程,也可以是研究生阶段将延续的课程,从而构成课程群。这一部分给出有关该课程的总体设计,包括该课程群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课程群的设计思想、依据、目标、课程群的基本构成等。

第二部分是相应课程的教学设计。“课程实施方案”对8门课程分别按照科学型、工程型、应用型学生培养的要求,给出课程的教学设计。这是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的主体部分,主要包括基本描述、内容大纲、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考试基本要求等。

有的课程的教学实施方案中还包括第三部分内容,给出了相应课程群中其他课程的教学大纲。

4以“操作系统”课程建设为例

以专业核心课程“操作系统”为例。

“教学实施方案”指出,尽管操作系统课程有不同名称,例如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原理、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操作系统结构、操作系统设计等,但基本教学内容是类似的。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核心主干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离散数学、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汇编语言、计算机组成原理等。

“教学实施方案”针对在操作系统领域中科学型、工程型和应用型在认知层次上的不同,规划了不同的课程目标、课程定位、课程内容和课程特点,设计了三个不同的课程内容矩阵,介绍了课堂授课、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作业和习题要求、考试和成绩评价等实施方案设计,并为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设计了4个实践层次及其响应的实验内容:

(1) 实践层次1:使用与管理。建议设置安装Linux、安装Windows、Linux系统用户接口和编程界面、Windows操作系统界面认识、在Linux中使用U盘、屏蔽Windows桌面上的“回收站”、停止Windows的“自动升级”服务、在Linux上配置FTP服务器和在Windows上配置IIS服务器等9个实验。

(2) 实践层次2:观察与分析。建议设置Windows Server 2003注册表管理机制、Windows Server 2003进程与线程、Windows Server 2003内存管理、Windows Server 2003安全管理、Solaris进程和线程、Solaris线程调度、Solaris内存管理、Solaris文件系统等8个实验。

(3) 实践层次3:编程与修改。建议设置进程与线程、内存管理、文件与文件系统、Shell、Linux内核剪裁与编译、操作系统内核状态的读写、系统调用、中断与下半部处理、内核模块设计、简单设备驱动等10个实验。

(4) 实践层次4:设计与实现。建议设置进程调度、进程同步、内核同步机制、虚拟内存、文件系统、USB设备驱动程序、可扩展操作系统、操作系统虚拟化、微内核和安全操作系统等10个实验。

5一些联想

初次接触“教学实施方案”这本书,我就深深地为其完整、深刻和周到的设计而折服,进而想到:

(1) 在这个“教学实施方案”的形成过程中,计算机教指委、许多知名院校和高教出版社等组织不少领域的资深教学专家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专业教师“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那里”的问题。如何让更多的专业教师共享这样重要的教学指导意见,进而推动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最终受益于广大的专业学生,值得我们思考,值得学校领导费心关注。

(2) “教学实施方案”不仅是专业核心课程开展教学和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导文件,也是资深教师编写好的专业课程教材的重要依据,在新的核心课程教材建设中,教材编写者应该首先积极领会这个文件的主要内涵。

(3) “教学实施方案”是本科计算机教指委组织完成的重要项目,正所谓“铁路警察,各管一段”。事实上,高等专科学校和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也普遍存在着这样的需求。一方面,也应该积极建设这样的指导性文件;另一方面,为高专高职相关专业开发新教材的作者以及出版社编辑,也可以积极参考和发展《教学实施方案》,探索专业教学和教材建设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

第4篇:计算机专业本科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3+1”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

0 引言

在“十一五”期间,教育部于2006年启动了教学“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在该政策推动下,一批部级、省级教学“质量工程”建设项目相继立项建设。“质量工程”涉及高校本科人才培养工作的方方面面,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2010年6月邯郸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第六批“特色专业建设点”,2012年6月又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实践教学探索改革。

1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1.1 人才培养“3+1”模式改革

明确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后,根据社会需求、行业背景与地方院校的办学定位,立足于地方经济建设需求,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强化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与创新精神,从而达到“学生毕业能就业、就业能上岗、上岗成骨干”的目标,使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用人实现无缝连接。

为实现上述培养目标,必须制订一个科学合理、符合地方经济建设的人才培养方案。我们对邯郸学院2011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制定了“学程分段、专业分流、教学相长、强化实践、重在应用”的“3+1”人才培养方案,即3学年(学时)时间进行学科专业教育,累计1学年(学时)进行工程教育和岗位实训。并于当年启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专业典型实训案例库建设等项目,保障“3+1”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顺利实施。

我们对2011版、2012版“3+1”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所有课程,按4个平台、5个模块以及相应的系列设置,使培养目标得以清晰的反映。课程开设按照学科专业教育、专业技术教育、综合实践、自主教育4大平台设置。学科专业教育分为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术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和自主教育课程5大模块;每个模块根据课程的不同性质分成若干系列,每个系列的课程根据重要程度,标定为专业主干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等。专业主干课只限在专业基础课程中设置。根据每个模块设定的课程,确定最低学分要求。

1.2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方案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①进行市场调查。进企业、入社会、请专家和企业家,了解企业和社会目前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需求和企业用人的标准。

②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及行业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核心能力的需求,确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③通过地方性、区域性的人才培养定位,决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

④由核心课程,引入其前期课程和后续课程,及其相应的课程群,继而确定每门课程和课程群对核心能力的贡献;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得4年后,学生毕业时能够达到企业用人的基本标准。

⑤把相关课程和课程群分层次、分结构、分方向、分平台、分系列进行课程设置。

⑥根据课程的层次和结构,写出相应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包括:课程所讲的内容、实践环节的安排、考核方式、课程设计等。

⑦增加实践教学课程的比例,加强实训环节,建设案例库,开展案例教学。

⑧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步伐,邀请企业一线工程师来校开展短学期教学活动和讲授实训课程。

⑨请企业和专家对培养计划和课程标准进行评议,提出意见,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修订和完善。

2 课程结构的重组

2.1 课程重组原则

我们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为基础,以“工程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制订出符合企业用人标准的“3+1”人才培养方案。根据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人才市场需求,借助邯郸学院嵌入式系统市级重点实验室、省级高校光电通信与信息系统应用技术研发中心、省级教育创新高地和河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合作企业,重点培养Java软件开发、.NET软件开发、嵌入式软件开发、移动互联技术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围绕上述人才培养特色,根据“三构建三优化”原则,即构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以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构建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产学研”基地,培养应用型人才;构建具备坚实理论基础底蕴和实践能力强的人才培养体系,输送应用型人才。优化课程和课程内容,注重实训;优化理论与实践教学比例,注重实践;优化授课学时,注重精讲多练。制订出符合学生知识基础和认识规律、企业用人标准的螺旋递进式“3+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而达到“学生毕业能就业、就业能上岗、上岗成骨干”目标。

根据重点培养方向和“三构建三优化”原则需要对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进行分层次、分结构、分课程群进行重组,以达到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高效人才的目的。

2.2 实施方案

课程结构重组的实施方案如下:

(1)课程开设设置为学科专业教育、专业技术教育、综合实践、自主教育4大平台。

(2)学科专业教育分为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术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和自主教育课程5大模块。

(3)岗位实训分校内实训、校外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3大部分。

(4)自主教育分为理论系列和第二课堂。

(5)根据专业重点培养方向,构建出专业能力分解表(如表1所示),以及相应支撑课程。

(6)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加大实践课程学分比例。学分分配表见表2,集中性实践教学安排见表3。

(7)构建课程体系结构。针对目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的问题,改革课程体系结构,拟分方向、分层次地设置课程。分方向设置是指围绕目前社会需求方向的相关知识点组织相关系列的课程。分方向设置的目的是为了按照需求方向更好地理顺相关知识点与课程之间的关系,对部分课程进行整合,删除重复、过时的教学内容,增加新的教学内容,有利于解决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扩展和教学时数减少之间的矛盾,更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分层次设置是指围绕同一个方向的知识点,分层次设立课程,目的是引导高年级的本科生依据自身的发展目标,选择不同层次的课程进行学习。拟围绕方向知识点设立基础、研究、应用3个层次的课程,其中基础层次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课程,内容以基本原理、技术和方法为主;研究层次课程主要是针对研究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设置,内容主要是该知识点的研究发展、高级设计技术和研究方法的教学;应用层次课程密切结合该方向的应用需要,重点放在应用开发技术的培养。分层次设立课程有利于高年级本科生根据自身未来的设计和特点进行分流学习。

3 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其中包括基础与专业课程实验、微课设计、课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基础技能培训、各应用方向的技术培训(Java软件开发、.NET软件开发、嵌入式软件开发、移动互联技术等方向)、各类实习、毕业设计等。同时建立校外实训基地,通过多种途径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成立有企业代表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采用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企业培训前延至学校、企业提供真实项目根据教学规律改造为工程案例、“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就业四合一”等方式开展实践教学,形成全方位的校外实训网络,使企业和学校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利用已有实训设备和先进的模拟、仿真软件建立起固定和流动的校内实训室。至少建立开展5个校企紧密型合作点,每年能新增紧密型合作企业1~2家。

按照学校发展规划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专业教学、科技开发以及社会化需求为依据,完善“政府资助,校企合作,社会援助,提升办学条件”模式,遵循政府的规划,按照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建设,依照市场需求,以行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积极争取政府的扶持,吸纳社会的捐赠,利用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以发展共赢为基础的融资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

3.1 实施方案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验与实训中心(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保证新的教学模式要求下的实践教学条件,尤其保证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开放性实验教学、专业方向实训和CDIO教学的需求。扩展现有的实验环境,结合特色人才的培养需求,计划3年内建设完成综合学生创新实验平台,满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创新自主实验的要求。实验室按照完全开放式和组合式要求进行规划和建设,完成后的实验平台面向各级本科生,学生提出实验申请,实验室准备并提供相应的软硬件设备,以更好地为学生自主研究创造条件。同时,企业也可前延至学校,建设相关的实验室和实训室,把企业的一些真实项目经过教学改造后转变为相应的课程设计和实训项目,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感受企业文化,经历一个真实的项目开发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并从中获得成就感。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密切与行业和企业的联系,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的力度。在与企业签订协议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邀请其技术人员全程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共同开展项目课程开发和实践,同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完善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使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受益,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建立一套与培养方案相对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如表4所示。

3.2 主要建设内容

(1)继续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打造以真实项目为主体、以生产实际为案例的实岗实训平台,实现“企业需求、专业育人、学生就业三位一体,无缝对接”。

(2)在现有校外实习基地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3)与校外实训基地共同开发基于实训项目的项目化校本教材,包括配套教学资源,如项目指导书、项目任务书、项目考核及评价标准等。

(4)与校外实训基地共同建立顶岗实习的管理机制,规范顶岗实习的管理制度、过程控制和考核标准,共同推进顶岗的力度和广度,提高顶岗的效果,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4 结语

经过两年的教改实践,教学效果良好,各项指标已初步实现,并已基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实践教学模式。根据2011年、2012年培养方案的执行情况,制订2013年培养方案,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完善培养细则,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规范实践教学。显然,落实培养方案的最大难度在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没有一支合格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很难按照标准完成对方案的实施。

参考文献:

[1]唐剑梅,钟世芬.软件工程专业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计算机教育,2012(8):15-17.

第5篇:计算机专业本科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公安特色;信息安全;学科建设

中国刑警学院信息安全专业是伴随着全社会的信息化程度不断普及和提高,计算机犯罪侦查和电子物证检验工作面临着严峻的压力和挑战的形势下,于2002年2月26日申办成功的,成为继武汉大学后的第二批获批的信息安全专业,也是公安系统第一个具有信息安全专业的本科院校。2002年7月开始招收学生,目前该专业已招收六届本科生,2006年7月首批信息安全专业的本科生和二学位学生已经毕业,2007年7月第二届信息安全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也已经走上了工作岗位,就业率为100%。用人单位无论是网警还是刑警反馈的信息都表明,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办案能力强,业务全面,上手快。

目前我们的信息安全专业已经发展成以计算机犯罪侦查和电子物证检验为主干,以刑侦和法律为两翼的学科专业教育体系。形成了一个专业特色鲜明、教学计划科学合理、教学内容新颖实用、教学科研办案紧密结合,具有相当规模效应的特色专业。2007年被学院推荐为部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这样的结果得益于我们制定了特色鲜明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和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计划。

1特色的培养目标

专业建设之初,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上,我们也走过了一段弯路。我们把培养合格的网络警察作为培养目标,而教学计划主要是在武汉大学信息安全专业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参考普通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而制定的。经过大家的冷静思考我们认为,搞计算机专业我们和普通院校的计算机专业相比没有优势,做以密码学为核心课程的信息安全专业我们和地方院校信息安全专业相比也没有优势。网络警察出口面太窄,而且目前网络警察主要从地方高校引进计算机和法律专业人才,我们的毕业生从竞争角度也没有优势,这样不利于专业的长远发展。为此,我们把培养目标定位在大刑侦平台上,培养掌握计算机犯罪侦查理论与技能,能熟练进行涉计算机案件的侦查和电子物证检验的刑事警察。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发挥中国刑警学院的专业优势,而且学生毕业分配出口广泛,到网警部门他们具有懂刑事办案、懂法律的优势,到刑警部门他们有计算机专业特色,懂涉计算机案件侦查和取证方法的优势。为所培养的学生受社会欢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教育理念上,我们占据了优势。有了一个科学的培养目标,才会有合理的教学计划。

2特色的教学计划

2004年,计算机犯罪侦查系对信息安全专业全面修订了教学计划。新计划以培养目标为指导,把“宽出口、实战型”作为教学质量控制的标准;把“点线面体”(主干课程是点、其前导后继构成线、主干课程线之间构成面、专业方向间构成体)作为讨论计划的过程控制,使新教学计划专家组的讨论意见空前的一致。这一教学计划也得到实战部门的好评,他们只听了教学计划就已经开始“订购”两年后的学生了。

该教学计划,把培养学生作为“大学生”、“警察”、“计算机专业人员”、“刑警”和“计算机案件侦查和取证人员”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为模块进行设计。

“大学生”模块,这是教育部规定的所有大学工学本科生必须学习的课程集合。主要包括:大学英语、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概论、军事理论等课程。

“警察”模块,这是作为警察必须学习的课程。如,公安学概论、擒拿格斗、射击、犯罪心理学、犯罪情报学、公安应用写作、逻辑学等课程。

“计算机专业人员”模块,本着教学性大学培养应用性人才的这一目标,根据计算机犯罪侦查和电子物证检验的特点和工作需要,对计算机类专业课程进行筛选和调整。如,适当减少原理性课程门数或学时,增加应用性强的课程的设置,特别要强调语言类课程的学习,因为在计算机犯罪案件现场勘查时,如果不知道所遇到的文件类型和基本含义,会极大影响案件侦查的成功,也会丢掉很多线索。在教学计划中,我们先后共开设了C语言程序设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可视化程序设计、ASP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java程序设计等多门语言课程。但在强调语言的同时,也不能放弃能代表计算机专业特点的专业课程,这些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专业功底。如,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等课程。

“刑警”模块,该模块是学生作为一名刑警应该掌握的基本原理和技能。我们把刑侦的专业主干课程均纳入了该模块。如,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刑事证据学、犯罪现场勘查、刑事案件侦查、预审学、查缉战术、侦查措施、经济犯罪案件侦查、治安案件查处等课程。

“计算机案件侦查和取证人员”模块,该模块主要是计算机犯罪侦查和电子物证检验人员所需要的知识。如,信息安全基础、网络安全技术与防范(含密码学)、计算机司法检验学、计算机犯罪案件侦查、计算机恶意代码原理与识别、常见操作系统分析、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法规、信息卡技术与安全等课程。

该教学计划以计算机专业理论和法律应用为基础,以计算机犯罪侦查和电子物证检验技术为重点,以刑事案件办理为特色的实用型教学计划。培养即懂传统刑事案件的办理,又具有涉计算机案件办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3特色的课程建设思路

为把信息安全专业办出刑警学院特色,我们将信息安全专业的课程划分为独有课、特色课和共享课。

独有课就是我们学院有,其他院校没有或非常薄弱的,如“计算机犯罪案件侦查”、“计算机司法检验学”和“计算机恶意代码原理与识别”等课程;特色课就是其他院校有,我们学院有特点的课程;共享课就是计算机及法律相关的课程,各院校开设的内容基本类似。

对各类课程采取不同的措施和思路。对共享课和特色课中的非特色部分,向重点大学靠拢,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派计算机专业毕业的青年教师到在这些课程方面全国领先的重点大学学习,听一轮课,从中学习和了解他们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理论教材、实验教材、实验设备、实验方式等内容;特色课中的特色在于我们比地方大学有与公安实战联系密切的优势,比其他公安院校有刑警学院在刑侦和刑技方面的优势。要把握好以公安需要、应用办案为教学出发点,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教学目标的总体方向;而独有课是我们专业的拳头,要加大力量,选精兵强将,以老中青结合的方式,划分成课程攻关小组,甚至不惜重金聘请专家来共同搞好。

由于信息安全专业是刚刚兴起的专业,一些教师还没有进入角色,新课多,专业性强,任务量大,因此,提出“以课程建设促学科发展,全体动员,学生参与,加快发展”的课程建设总体思路。

将教学计划中的课程划分成课程小组,采取组长负责制,定时间、定任务、定目标。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到重点大学进修加强理论基础,学习教学模式;到公安实战部门锻炼和听专业系的课程,了解公安一线需要,并学习涉计算机案件的办案方法。遇到难点形成科研课题,与各方面的专家共同进行攻关。再将办案方法和科研成果融入教学。这样就很好地实现了以课程建设促教学、科研和办案的发展,即实现了学科发展的目标。

由于教师数量少,工作任务重,有许多入门操作阶段的工作,以学生参与科研的模式,充分调动在校生特别是信息安全专业学生的积极性(在这方面已经在毕业论文和志愿者学生中进行了较成功的尝试)。在学生中成立“信息安全俱乐部”,教师为之提供理论和实战需要方面的指导,并提供适当的上机条件,让他们学会使用现有大量信息安全方面的软件,然后以讲座或交流的方式给全院师生讲解。这样不仅使教师摆脱了大量基础操作软件的调试,也极大地调动和提高了全体警院学生办理涉计算机犯罪案件的意识和能力。

为保证教学质量,所有新开课程上课前,课程组要对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共同讨论,提出意见。在信息安全专业正式讲授前如果条件允许要在全院进行讲座或选修课,这样一轮教学过后专业教学就会较为成型。

4特色的实验室建设

根据我院信息安全专业以计算机犯罪侦查、电子物证检验和网络监察与监控为方向的特点,我们建成了全国高校第一个“电子数据取证实验室”和全国公安院校第一个“网络攻防实验室”。

电子数据取证实验室”采用与公安实战无缝对接的思想,即公安实战单位用什么设备我们就学什么设备。这样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上手快的特点得以保障。这里不仅包括计算机取证专用机、还包括各种取证平台和取证软件。如图1所示。

“网络攻防实验室”重点解决在涉网案件中,网络痕迹的搜索以及网络监控、网络攻防技术演练等需要的实验室条件。该实验室不仅有核心交换机、路由器,还有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无线网络环境。单机上的主机与虚拟机、小组内的成员之间和小组间的攻防演练均可以实现。如图2所示。

这两个特色实验室的建成为专业课教学、为科研和办案提供了物质保证。

5特色的教学科研办案模式

第6篇:计算机专业本科培养方案范文

论文关键词:就业导向;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计算机专业大学毕业生的需求量仍很大。尽管毕业生的就业口径宽,但是随着计算机专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近几年高校计算机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很大冲击,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明显下降,出现了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比较困难的现象。

就业工作的好坏不仅是对学校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评估,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而且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新建地方院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必须立足地方,根据校情及社会需求修正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构建新的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本文从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特点、趋势,结合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特点就如何做好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对策提出思考。如何培养适合用人单位需求的毕业生显得尤为重要。改进人才培养方法和提高计算机专业就业竞争力是我们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1.办学目标不明确

目前新建地方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不论从生源水平还是教学条件方面都不能和国家重点院校相比,但是新建地方院校却学习和采取与重点院校相似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这就使得新建地方院校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定位与社会需求脱节,毕业生既无科研优势,也无技术优势。

专业培养定位与社会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期望呈现多样化,而新建地方院校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上有明显偏差,缺乏合理的分类,满足社会需要的针对性不够明确,导致了结构上的不合理。教学内容的设计存在盲目性,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不能很好地适应岗位要求。

2.课程体系相对滞后,课程设置不合理

课程体系相对滞后,教学方法与内容陈旧,严重脱节于当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理论授课内容偏多,即出现理论多、实践少,基础多、综合少,讲述多、活动少的现象,导致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偏少,给学生留的发展和创造的时间较少。这直接造成学生没有专业学习目标,只知道学习是为了考试过关而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谈不上在专业上有一技之长。

实验室硬件建设条件跟不上。由于受资金.场地等原因的影响,实验室设备更新、数量保障、实验室课外时间的落实等方面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与该学科的实验要求存在着很大的矛盾。实验课程附属于理论课程,课时很少。其内容也大多为验证性实验,且内容要求单一,没有从锻炼学生综合运用能力方面考虑也就是项目开发能力,也没有考虑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等方面的内容。

实习实践环节缺乏,大多数院校以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作为实习实践的环节,这些实践环节存在着学科片面性、与企业应用脱钩、缺乏系统的、全面的、充分的实习实践环节,往往造成学生实践能力差,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3.师资建设滞后

教学一线的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无暇从事应用项目的开发科研工作,只为教学而教学。缺少实践应用经验,无法在计算机应用上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指导建议。

用人机制欠缺,激励机制不完善,不能充分地发挥教师的一技之长,使得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严重受挫,高素质师资配备难以及时跟上,难以确保教学质量。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就业影响分析

1.社会用人与学校培养人存在脱节

由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办学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相对滞后,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建设滞后等众多因素导致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出现同质化、无特色,与市场脱节的现象;加上学习计算机科学技术、软件工程等专业的学生之多,这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产生直接的影响。

人才市场需求与学校教育没有实现有效的衔接,无法跟上计算机专业知识的更新速度,用人单位正在使用的平台、工具和专业技术,课堂上根本没有涉及到;加上学生项目经验缺乏,无实践工作经验,实际动手能力不强,这导致学生面试时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应用技术、研发中的具体过程、细节,回答不出来。

2.就业指导工作肤浅,缺乏个性化服务

尽管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成立了就业指导中心,但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因缺乏经验和系统化,还停留在表层。一是就业指导工作队伍缺乏专业性,目前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基本都是由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相关领导及工作人员和毕业班的辅导员兼任的。没有进行系统化的学习和专业化的培训,且对社会、行业和企业的真正需求了解不多。二是就业指导工作的只注重形式。例如:每年临近就业时,只是召开毕业生就业工作动员会,大致地讲解就业政策和分析就业形势,从理论上传授择业技巧,提供一些就业信息等,而忽视了对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和未来人生的指导,特别是忽视了对大学生就业理念和就业素质的长期培育和指导,缺乏对大学生进行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服务。

3.学生个体因素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招生并不乐观,生源的质量还存在一些问题,一部分学生不喜欢所选择的专业。部分学生缺乏积极主动地学习,学习没有兴趣,对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不扎实,毕业时无一技之长。

部分学生就业期望过高,而就业准备却不充分。如:对个人择业目标,甚至对自己适合干什么,能干什么都缺乏正确的认识,在择业过程中,往往出现盲目性、从众性。有些学生缺乏常规的求职技能,致使错过一些好的就业机会。

总之,由于学生缺乏应有的基本素养和职业素质,学习基础不牢、学业不精,动手能力不强、毫无特色,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不高的主要原因。 转贴于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新建地方本科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系列课程综合改革建议

如何根据学校自身的条件和特点,制定合适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专业定位,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根据变化了的就业形势及时制定相应的对策,不仅是提高新建地方本科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就业率,而且是新建地方本科计算机专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1.调整课程设置,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

(1)明确培养目标,确定培养方案。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为社会所接受,能够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因此,课程设置要结合自身教学和管理实际,课程设置要立足社会需求,以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性为出发点。按照培养目标设计课程结构、编制教学大纲、组织教学材料。

(2)以动态和发展的原则设置课程体系。计算机技术发展速度快,专业课程设计(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课)要跟上新技术的发展,就要不断地修订培养方案和内容。例如,可在选修课中设置小方向,紧跟专业发展的趋势和社会实际需求。

(3)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为出发点来设计课程体系。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积极争取地方财力,大力改善校内教学设施与实验条件;加强与区域内相关企业合作,积极建设校外实践基。要重视实验课的教学与内容的安排,且把课外实践活动纳入总体培养方案中,以提高学生参与实践课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采用导师制改进人才培养方案。考虑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导师不足,大一、大二的学生可以班建制管理,课程也以班建制设计,不过要安排适当的校外实习,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专业兴趣、培养自己的专业方向。在大三时,课程设计应细化培养领域,重在培养学生技术专项和特色。学生可根据自己确定的专业方向选择自己的指导老师(导师主要负责学生的学习,辅导员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而不是在做毕业论文时才选择论文指导老师。采用导师制可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组成学习团队,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大专业,小方向,模块化,因材施教;可让学生提前为毕业论文做准备,有目的上好实验、实践课,培养自己的一技之长和创新能力。

2.完善教学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积极寻求产学研合作教学途径。新建本科院校没有经验积累,师资科研力量比较薄弱,社会认同度比较低,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要加强自身建设,完善校内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的建设,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题或项目的申报,通过项目教学,为对外开展产学研合作积累经验;另一方面也要不失时机寻求与区域内的相关企业加强合作,积极主动地参与区域内企业的技术创新,以便直接获得校外的实践基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办学经费紧张,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落后与不足现状,可提升学校在培养创新方面的能力,扩展实际训练条件。

产学研合作办学可以促使教师深入企业生产实际,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师从“教学型”向“教学科研型”转变,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有利于解决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差,理论脱离实际的局面。通过产学研合作,以科研促进和带动教学,可以促进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的不断更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注重师资队伍的培养。要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机制,以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教师的一技之长。一方面,为培养“双师型”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分期分批派专业教师到相关企业或学校进修学习,了解计算机的前沿技术及发展趋势,提高自己实际动手能力和科研开发能力;另一方面,可聘请企业计算机技术人员担任实训课教师。

3.以科技活动为依托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创业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可通过大学生社团形式组建计算机科技协会,以社团为纽带组织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例如开展“学术科技论坛”、“计算机学术论文竞赛”、“计算机软件设计竞赛”、Linux大赛、案例制作和项目开发等,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4.做好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个性化服务

采用导师制,全面关心学生的思想,帮助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指导学生的的就业工作,将就业理论指导贯穿于学习阶段的全过程,使学生做好人生理想规划。改变学生的就业观念,确立高尚的求职道德和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使学生正确处理社会需要与个人成才、事业与生活、个人与集体等各种关系。

就业指导工作不能仅仅是召开毕业生就业工作动员会,笼统地讲解就业政策和分析就业形势,从理论上传授择业技巧,提供一些就业信息等,而是根据计算机专业学生个人志向进行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服务,指导他们做好职业生涯的规划和未来人生的规划。

第7篇:计算机专业本科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特色专业;培养方案;实践基地;师资队伍

特色专业建设是教育部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的是促进我国高校在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过程中,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质量等方面形成显著特色[1-2],培养的学生在某些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优于其他院校该专业学生,并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进行特色专业建设,是各高校在新形势下求得生存、获得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手段。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发展到大众化,计算机专业规模不断扩大,随之出现了面对全国高校每年培养出的数十万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用人单位却常常找不到满意的计算机人才的尴尬局面。天津理工大学作为一所服务于天津市及周边地区经济建设的多科型高校,建校30年来为本地区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的发展输送了大批合格、敬业的计算机专门人才,成为天津市计算机软件与应用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由于在专业规模快速发展中伴随着学科本身的高速发展和信息产业的专门化发展,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同样面临着进一步与产业发展有效对接的强烈要求。为此,我们针对天津市“十五”后期和“十一五”期间信息产业特别是软件产业的发展规划,以及天津高新技术园区特别是滨海新区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结合学校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明确将软件为主的应用技术、持续发展的专业潜

力、诚信敬业的道德品质作为计算机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此全面优化培养方案,将核心课程建设、实践体系建设、教学团队建设作为特色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以此贯彻、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经过近4年的特色专业建设,强化了人才培养优势和择业竞争力,赢得了社会的认同,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位居天津市同类院校同类专业前列。2008年初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同年6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团队被评为天津市级教学团队,2009年特色专业相关建设成果分别获得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及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1修订培养方案,做好专业建设顶层设计

特色专业建设应以培养方案为指导,人才培养的目标与特色要通过培养方案的实施来体现。为了使培养方案能够与信息产业特别是计算机软件产业的发展有效衔接,我们与天津南开创元、天津华信、开发区易泰达以及软通动力等计算机及软件企业建立了企业人才需求征集制度,通过走访企业、函发征询单等方式,广泛调研了用人单位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在素质、能力、知识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经过汇总归纳,作为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参照表(见表1),并结合《ACM/IEEE Computing Curricula Computer

基金项目: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TS10089)。

作者简介:张桦(1962-),女,教授,博士,天津理工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院长,研究方向为图像处理、虚拟现实技术等。

Science 2005》、《IEEE Computer Society / ACM Computing Curriculum Software Engineering 2004》、《IEEE Computer Society / ACM SWEBOK 2002》以及《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6》指南,确定了优化特色专业培养方案的基本思路和架构。

表1用人单位对计算机毕业生的基本要求

序号基本要求说明

1实践经验有项目开发经验,掌握主流软件开发技术或工具的毕业生

2发展能力专业基础扎实,发展潜力大,在工作中能够掌握新技术,适应新环境

3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软、硬件开发、维护能力以及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外语应用能力

4团队协作能力在团队中具有组织、配合或协调的能力

5创新能力在解决常规问题的基础上,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价值

首先把夯实专业基础(数理基础、外语、专业核心课程)、掌握应用技术(课内外实践+主流技术模块)、培养创新精神(导师项目组、学科竞赛小组、课外科技小组)作为支撑培养方案的三大支柱;通过构建集课内实验、课程设计、专业设计、企业实习、毕业设计为一体的实践体系,并进一步拓展校内外实践基地,保证实践体系的有效实施;设置低年级专业认识实习环节,通过走入企业,去感受职场氛围、感知技术发展,树立就业意识并激发学习激情;在调整确立了核心专业课程的基础上,把和基于SUN的Java等主流技术体系分别以限选课程模块、选修课程、新技术讲座、以及进入企业实习开发等学习形式纳入培养计划,从顶层设计入手体现特色专业培养目标。如图1所示。

图1培养方案框架

2优化课程体系,在特色课程建设中落实培养目标

课程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是培养方案的基本落脚点。我们在特色专业建设中,把专业基础课程建设与专业特色课程建设作为优化课程体系的主要内容,推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

2.1着力建设专业核心课程

首先针对特色专业培养目标,我们将离散数学、

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与面向对象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数字逻辑、微机原理、数据库原理与技术,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网络技术(包括课程设计)、嵌入式系统及软件工程(包括专业设计)等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参照《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6》指南,围绕计算机科学与软件技术、计算机系统及计算机应用三大课程群对课程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采取学术带头人负责制,分期分批进行精品课程建设,目前已将数字图像处理建成国家精品课,计算机基础、数据结构、微机原理、网络技术课程建设成为了天津市级精品课,离散数学、程序设计基础成为校级精品课。

2.2校企合作开设软件技术课程

针对计算机软件技术发展快、社会对毕业生应用水平要求高的特点,我们与IBM-易泰达,软通动力、南开创元等知名软件企业通力合作,把.Net模块和Java模块(见表2)作为两大软件技术方向的特色课程纳入培养计划的限选模块,选聘企业资深工程师和工程背景扎实的教师共同承担系列课程的讲授与实践指导;以软件系统设计为重点,通过课程实验、综合设计和企业实习等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际开发环境下使用最新的软件开发工具获得较真实的软件开发经验,提高学生在项目规划、队伍组织、工作分配、成员交流等多方面的能力与合作精神;对这类课程的考核采取项目小组答辩、认证考试相结合的考核形式,强化软件开发训练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由于将专业基础课程与软件开发技术有机结合进行了课程体系的建设,并辅以实践环节强化知识及技术的应用,使我们的毕业生在天津市各高校同类专业中显示出较明显的择业优势,就职于天津市高新技术开发区计算机公司及相关企业,天津市及周边地区金融、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专业对口率与就业质量名列前茅。

表2限选模块课程

模块号专业限

选模块课程

模块C#,,面向.Net的XML设计,面向.Net的Web设计

2Java模块Java面向对象设计,J2EE,JSP,Eclipse,JDBC

3拓展实践基地,强化学生应用能力培养

面向以软件技术为主的应用能力培养方案,我们着重加强了校内外实验实践基地建设。

3.1利用学科优势,构建本硕一体的校内实践教学平台

本学科拥有天津市级重点学科、天津市级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信部微软嵌入式软件实验室等多个科研平台。几年来我们注重将学科平台建设与本科实验平台建设有机结合,并通过实施本硕一体化的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建成了天津市高校优秀教学实验中心――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中心,其中包括以工程化培养理念为指导,以系统软件、CASE 工具、开发工具为核心,以网络、服务器、桌面系统为平台,组建与业界应用技术发展同步的软件工程综合教学实验室,满足图形图像技术领域研究的图形图像处理实验室,以及适应于信息安全与新一代网络技术研发的网络技术与安全实验室,为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共享的教学与开放实验环境。

3.2加强校企合作,强化实践能力培养

与中软天津软件基地、东软、昆山软件外包基地等多个企业签署了专业认识实习协议,针对每一个合作实习基地的特点,校企双方共同研究制定了实习计划,从2005级开始全面实施了2年级专业认识实习以及高年级工程实践实习计划。实习基地为学生们提供了真实的办公环境(见图2)、真实的项目实战、真实的项目经理、真实的项目压力,每一个项目实战是通过一个完整的团队项目,训练学生快速掌握企业软件开发需要具备的基本开发技能,并切身感受软件开发的全过程,通过团队的努力完成一个中小型项目。项目实战包括需求分析、总体设计、编码、测试和产品提交这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进行阶段性评审,通过最后综合评定,产生不同方向的优秀项目团队。同学们对能够在企业中进行实习和训练兴致盎然,对企业新技术及其创新环境的学习劲头让教师感触至深,实习项目完成的水平得到企业技术工程师的赞誉。

图22007级学生中软基地专业认识实习

4建设优秀团队,确保特色专业建设质量

师资队伍建设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根本保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团队以“计算机软件与理论”重点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为主体,由19名具有博士学位、5名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组成,其中教授7名。团队成员平均年龄39岁,平均教龄15年,具有工学、理学学科背景。

为了满足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首先实施了教授和学术带头人全部承担专业基础课程计划,并且第一门专业基础课“计算机导论”分别由本学科资深教授共同承担;其次,为了强化教学团队在专业理论基础上的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我们于2006年制定并实施了“4321”计划,即:利用4年的时间,每年选派3名青年骨干教师以技术人员的身份进入滨海新区软件企业和南开创元等合作企业参加项目研发,每年邀请IBM-易泰达等软件企业2名资深工程师参与专业教学,每年确保青年教师参与一项合作软件开发工程。这一队伍建设机制在中青年教师的大力支持下得以顺利实施,至今已有11名教师完成了该项计划,并将工程研发的内容作为案例纳入到软件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之中,打造了一支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相得益彰的特色专业教学团队,成为提升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坚强保证。2007年以来,教师团队获得天津市第四届教学名师奖1名,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2名,天津市优秀教师1名,天津市青年教师

基本功竞赛一等奖2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团队荣获天津市级教学团队称号。

5结语

建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特色专业既是信息产业高速发展的需要,也是各个高校适应环境变化,求得生存与发展,提升专业竞争力,提高办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教学改革内容[3]。我们围绕特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从适应天津市信息产业需求出发,围绕优化培养方案、建设特色课程、打造优秀教学团队、强化实践教学开展了一系列的建设工作,并取得初步成效。通过走访和问卷调查,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基础理论知识、程序设计及开发能力、创新意识与能力、团队协作等方面给予很高的评价,其中优良评价在97%以上,“上手快、潜力大、踏实肯干”是众多用人单位对我们毕业生的中肯赞誉。如大连华信公司在首次聘用我校10名毕业生后,很快发现我们的毕业生有责任心、积极主动性强、适应能力强,能接受公司文化,与公司一同成长立即决定来与我们洽谈定制培养。由于毕业生拥有企业需要的实践能力和踏实肯干的务实作风,因而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大连华信、大宇宙、南开创元等著名软件企业争相提前进校招聘毕业生,即使在就业形势严峻的2009年度,我专业的毕业生一次签约率达到75%。

参考文献:

[1] 王元元. 加强特色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 中国高等教育,2008(17):25-27.

[2] 宋毅,蒋达勇. 加强特色专业建设,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J]. 中国高等教育,2008(13):14-16.

[3] 蒋宗礼. 推进专业改革,提高办学水平[J]. 计算机教育,2009(16):8-11.

Construction of Characteristic Specialty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Reform and Practice

ZHANG Hua, WEN Xian-bin, LIU Jian-qi

(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ianjin 300191,China)

第8篇:计算机专业本科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数据结构;研究型人才;工程型人才;案例教学法

作者简介:王作为(1980-),女,山东莘县人,天津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学院,讲师。(天津 300387)邹晓健(1978-),男,吉林德惠人,军事交通学院政治部,讲师。(天津 300387)

基金项目:本文系天津工业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4-0058-02

“数据结构”是一门研究非数值计算的程序设计问题中有关计算机的操作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操作等的学科。[1]“数据结构”作为计算机和信息等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教学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006年,教育部计算机专业委员会提出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分类培养”的教育目标,并具体将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分为“研究型”及“工程型”两大类。[2]该目标的提出为计算机课程建设及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改革应该根据社会的需求及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不同类型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并具体改革相应的教学方法。因此,加强“数据结构”课程建设,探讨不同类型培养目标的教学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数据结构”课程建设主要关注教学手段的完善,例如“数据结构”课程教学网站的建设、[3]动态教学软件的研究以及案例式教学方法的实施,[4,5]很少顾及不同类型的人才需要不同的案例引导。另外,我国计算机专业的本科教育一般着重于培养工程型计算机专业人才,对于研究型人才的培养从研究生阶段才开始重视,这样导致了不少学生对于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不能很快适应,他们的创新能力差。

本文重点探讨针对不同类型的培养目标,提出“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实施的重点在于案例选择的侧重性、学生的主动性以及针对不同类型学生所要采取的教学方法,力争突出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经过课程组多年的摸索与实践,不断地改进与发展,在培养不同类型人才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数据结构”教学现状分析

“数据结构”课程的核心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的存储结构;在不同存储结构的基础上对不同数据结构的操作并讨论一些经典的算法。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数据的逻辑结构的理解较容易,对数据存储结构的理解相对较难,对不同存储结构基础上的不同数据结构中算法的理解则仅限于表面,对算法在计算机中的实现过程难以理解,并且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综合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算法设计能力普遍薄弱

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沃思说过“程序=数据结构+算法”,足以见得算法在程序设计中的重要地位。在合理的数据结构基础上,算法是对数据结构的操作(运算),是数据处理的核心。对于传统“数据结构”的教学,偏重于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对于学生的算法设计能力的培养则显得比较单薄。算法设计能力的提高必须通过多做多练,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达到自我提升。因此,在“数据结构”的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以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2.前导课程基础较弱,尤其指针部分

“数据结构”以学生对编程知识的掌握为基础,数据结构的描述语言主要为类c语言,并且大量地用到了里面的指针等知识内容。大部分同学对指针运算掌握不扎实,不能将其灵活运用,导致了算法无法实现,学生缺乏成就感,降低学习兴趣。因此,在“数据结构”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复习指针部分知识以外,还要利用实验实践教学达到教学目的。

3.缺乏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方式,与实际应用相脱节

从实际的教学过程来看,教师对“数据结构”相关内容的实际应用讲述得不够清楚,学生学习过程中比较困惑。即便讲述过程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也主要偏重于工程应用,对数据结构科研方面的意义探讨极少,这样导致了很多学生在读研究生阶段时非常吃力,很难将自身调整到研究的状态。为了响应国家的“研究型人才”及“工程型人才”的分类培养目标,必须兼顾学生进一步学术深造和提高工程实践两个培养目标的需求,在教学内容和案例选择上要有侧重性,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以后实际的应用相结合。“数据结构”不仅对于工程实践非常重要,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数据抽象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也非常重要。教师应该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尽量给出一些偏重算法研究的案例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为学生以后继续深造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帮助学生尽早定位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不同培养目标下的课程教学改革

1.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理论教学内容的安排上,笔者将近几年国家研究生统考题穿插在每章最后,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除此以外,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提高其专业素质,在授课过程中采用基于案例引导的教学方法,并且对于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采用不同的案例。

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是将案例的实施贯穿到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需要讲的知识点设计一个具体案例,在讲授过程中以该案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去思考解决这一应用问题所需要的知识,逐渐引出概念和原理。让学生在具体的案例实现过程中消化知识,这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

案例的设计是案例教学的核心内容。案例的设计除了一些验证性的外,还应设置一些综合性的。验证性案例用来帮助理解教材中的各个知识点,建立起数据结构和相应算法的概念,培养学生基本的算法设计能力。验证性案例较简单,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因此验证性案例对于不同培养目标的学生没有特殊区分。综合性案例是指一些实用性强、应用价值高的案例,包括问题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用户界面设计、多人合作以及一整套软件工作规范性强的工作。研究型综合案例需要学生查阅算法、模糊数学、图论等资料,这对学生的研究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有更高要求。因此,对于综合性案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以及兴趣选择不同的设计性题目,自愿结成小组,并且协调好内部分工,定期举行小组讨论等。

2.教学方法的改革

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采用以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基本知识点为主,以学生上机实践以及做课后作业为辅的教学模式。这样会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只会应试不会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扮演“导师”的角色。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案例,根据案例任务需要按照3~5人建成标准组并细化分工。教师重点负责准备案例,并且根据每组完成任务的不同,与学生共同讨论问题、分析问题,并能指导调研、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在案例完成后,教师需带领学生分析和总结案例解决方案的优缺点。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效果,除了采用课堂授课的教学方法外,还采用了其他教学方法,例如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小组汇报、教师或学生总结等多种教学方法。对于不同的培养目标,教学方法相似,但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侧重点则有所不同。对于工程型人才的培养来讲,教学目标应侧重于软件工程规范的训练及培养,提高学生组织数据及编写大型应用程序的能力,教学内容侧重于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用户界面设计、程序设计、软件测试、多人合作等基本技能和技巧的培养和学习。教学手段除了依赖于动态ppt、动画演示、算法演示软件等,还应该针对不同的培养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手段,比如引导工程型学生参与程序设计论坛、学习群等;培养研究型学生的学术论文检索能力;鼓励学术型学生参加算法设计论坛以及学习一些算法分析工具的使用等。在教学过程中,对相关的知识给出一些延伸的阅读文档,指导感兴趣的同学在课后进一步拓展思维、拓宽视野。

不同于传统教学的评价方法,此教学更加关注学生最终所能达到的专业能力及实践能力。广泛借鉴国外高校的Assignment的评价形式,采用阶段性作业、期末大作业、撰写实验报告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考核方法。为了防止学生从网上下载源代码或者抄袭等非诚信行为,还要对学生进行汇报答辩。对于不同的培养目标,应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对于工程型学生,应注重程序设计文档是否规范、完善;程序的调试和测试是否科学、合理。对于研究型学生,应注重问题调研是否够全面、算法设计是否合理、是否具有创新性等。

三、结语

在适应IT行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国教育部提出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分类培养”的教育目标,该目标的提出为计算机课程建设及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我校从“数据结构”课程入手,针对不同的培养目标,提出了“因材施教”的培养模式。通过课程组多年的摸索与实践,在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尤其对于研究型人才培养方式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可以推广到其他计算机相关课程当中,对于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方案尤其是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方案的实施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严蔚敏,吴伟民.数据结构(c语言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2]教育部计算机专业委员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R].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张丽萍,刘东升,王春晖.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与数据结构课程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0,(5).

第9篇:计算机专业本科培养方案范文

专业定位是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科学的专业定位是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的关键。专业定位不准确,会导致人才培养欲达到的规范和标准的偏差,会影响到人才培养的具体形式、手段与途径。专业定位包括办学层次定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面向定位、服务面向定位和人才知识结构定位。办学层次定位要确定是培养本科生、研究生还是专科生等;培养目标定位要确定所培养的学生应具有的素质、能力以及应满足哪方面的社会人才需求;人才面向定位要确定专业人才就业的岗位;服务面向要确定专业人才服务的地区和行业;而人才知识结构定位要确定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首先,作为地方性院校,主要承担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使命。因此,地方性院校要了解地方IT产业发展和布局,研究其所需人才的素质、能力、岗位和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上科学定位,从而使所培养的人才具有针对性。其次,地方性院校应认真分析自身优势和特色,如办学条件和行业特色等,根据自身优势和特色来进行专业定位,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各校优势,有针对性地培养高质量、具有竞争优势专业人才。

2湖南省属某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定位

2.1湖南省IT产业现状目前,湖南省以建设三大信息产业基地为重点来带动湖南省信息产业的发展[4]。三大信息产业基地分别是:以部级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构筑以显示器件、电子元器件、整机、通信传输设备、通信交换设备、专用仪器仪表设备、计算机网络设备、电子信息材料等为主导的湖南省信息产品制造业(长沙)基地;以长沙软件园为基础,建设一个以软件开发、IT服务和数字媒体为主体,掌握软件核心技术、有特色和品牌的国家软件产业(长沙)基地。以郴州出口加工区为基础,建设有专业特色的数字视音频及其配套产品的湖南省数字视讯产业(郴州)基地。2.2学校专业特色和办学条件湖南省属某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有17年办学历史,是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省级特色建设专业和国家二类特色建设专业,得到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博士点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硕士点的支撑。师资力量雄厚,在人工智能、模式识别、信息安全、嵌入式系统、软件工程等方向具有明显优势。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强大,除了常规教学实验室,还具有脑机接口、图像处理、物品编码、体系结构与嵌入式、网络与通信等用于科学研究的实验室。在人才培养和科技服务方面与交通、电力、水利行业密切合作,开发了多个具有明显的行业特色应用软件。2.3专业定位从湖南省IT产业发展和布局可知,湖南省IT行业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各个方向的人才都需要,特别是对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以及信息技术方向的人才需求量巨大。从该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特色及办学条件来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交通、电力、水利行业特色显著,在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和软件工程方向有较好的优势。因此,该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定位如下:(1)办学层次定位:坚持本科教育为主,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2)培养目标定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需要,“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门人才;(3)人才面向定位:能在科研机构、教育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科学研究、工程实践和应用的高级专门人才;(4)服务面向定位:立足湖南、面向全国、服务交通、电力和水利行业。(5)人才知识结构定位: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工具性知识、人文社科知识、经济管理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从事科学研究、工程实践和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能力,具有软件工程设计和嵌入式系统开发的能力。

3专业定位指导下的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专业课程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要的组成部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针对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在一定的时限和学生入学状态的条件下,通过教学及其相关活动的进行,达到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一种设计[3]。它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等。课程体系一般包括素质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本文主要讨论课程体系中的专业课程体系设计。通过对ACM/IEEEComputingCurricula2005教学计划[5]提出的不同专业方向的知识领域和专业能力的分析,可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四个专业方向在专业知识领域、专业能力要求上存在一定差异,但也有些共性。因此,我们使用模块化的方法设计专业课程体系,达到体现共性、差异和特色的目的,方便各高校的教学实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由1个专业公共核心课程模块、4个专业方向模块和一个任选模块组成。其中专业公共核心课程模块为必选模块,4个专业方向模块至少选择一个,任选模块可以选也可以不选。专业公共核心课程模块在考虑专业知识和能力共性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知识的系统性、课程的成熟性以及人才培养的宽口径,参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在文献[6]中的要求,提出了一组专业公共核心课程,以体现不同方向的共性。4个方向模块课程用来体现不同方向的差异。任选模块由学校根据自身特色设置相应课程,主要体现课程体系的灵活性。图1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表1给出了除了任选模块以外的各模块的一组推荐课程。根据专业定位,一些办学条件好、师资力量强的学校可以设置多个专业方向,而一些学校可能在某个方向有优势,则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其中一个专业方向。如第三节中提到的高校,根据其专业定位,可以设置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和软件工程三个专业方向,因此,该校的教学计划中,可以选择公共核心课程模块、计算机科学方向模块、计算机工程方向模块、软件工程方向模块,根据其行业特色,选择任选模块,在任选模块中设置体现行业应用特色的课程。其中,公共核心专业课程模块的课程为必修,学生根据专业兴趣选择至少一个方向课程模块,任选模块中的课程为任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