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资助工作要点范文

资助工作要点精选(九篇)

资助工作要点

第1篇:资助工作要点范文

以党的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宣传国家、省、市学生资助政策,不断提高群众对学生资助工作的关注度,切实加强资助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全方位营造学生资助工作的良好舆论氛围。

二、宣传内容

(一)国家及省出台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

(二)学生资助政策的业务操作流程和工作效果;

(三)学生资助工作的新举措、新进展、新亮点以及资助工作先进典型和资助育人成才典型等;

(四)学生资助政策相关知识、金融基础知识、征信知识、诚实守信观念;

(五)资助工作中热点问题的分析解答等。

三、工作思路

(一)创新宣传方式,规范宣传。定期印制下发各学段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单或宣传手册,统一宣传口径;通过微信群、公众号、告知书、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开展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开展以感恩、励志教育为主题的系列实践活动,推进学生资助宣传和资助育人工作。

(二)紧扣关键时间点开展重点宣传。全市各级各类学校要利用学生入学、升学、寒暑假等关键时间点,紧扣各学段学生资助政策相关内容,借助各种媒体深入开展资助政策宣传。各县(市、区)资助中心要利用中、高考这一时机,重点开展以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新生入学项目、绿色通道等有针对性资助政策宣传工作,做好学生资助“三不愁”的宣传解读工作。

(三)对建档立卡家庭开展“精准宣传”。实地开展建档立卡家庭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工作,必须做到每户建档立卡资助政策包保联系卡上墙,指导学生申请资助项目。

(四)突出宣传的服务属性。突出宣传为政策落实服务,突出宣传为群众和学生服务,安排对放假学生、实习学生走访,让学生资助政策宣传进村、进户、进校、进班。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各学校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配合,结合各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宣传方案并实施;要指定专人负责,建立相对固定的宣传工作程序;宣传工作的各个阶段都有要注意留存工作记录,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宣传工作要不留死角,做到政策入校、流程上墙,力争将政策宣传到每个受益对象,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让百姓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二)做好学生资助突发事件舆情应对工作

各校要根据各校实际制定学生资助热点舆情应对方案和实施细则,积极稳妥处理好与学生资助直接相关的社会关注度和危害程度较高、情况危急、发展态势有恶化倾向的突出新闻热点、舆情事件。增强学生资助舆论引导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及时性和有效性。

(三)抓好三个关键措施

一是进一步落实学生资助工作热线电话制度。全面开通省、市、县、学校四级学生资助工作咨询投诉热线电话,通过热线电话及时搜集群众意见、答复群众疑问、处理群众投诉;在地方媒体、公共网站以及单位主页上公布热线电话号码;安排专人值守,确保工作时间畅通。

二是落实资助宣传“两节课”制度。各级各类学校在开学时给学生上一节本学习阶段资助政策宣传课,全面宣传在校学习期间国家及学校出台的各项资助政策及具体的申请、发放操作办法,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期间得到有效资助;在毕业前上一节下一学习阶段资助政策宣传课,解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入下一阶段学习的后顾之忧,确保他们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三是针对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特点,在疫情防控期间结合网上教育教学工作,通过网络媒体全面开展学生资助政策宣传,确保班级、学生不留死角。

(四)加强阶段性总结,上报宣传工作情况

(1)上报宣传计划。在4月25日前,各学校将宣传工作计划(加盖公章的扫描件或纸质版)上报市学生资助中心。

第2篇:资助工作要点范文

【关键词】学生资助 职工教育培训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B-0025-02

自2007年以来,为实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的目标,我国建立健全和完善了学生资助体系,制定了各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为家庭困难学生享受公平教育提供了政策保障,实现各教育阶段学生资助体系全覆盖。“十二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把学生资助工作作为民生工程,加大资助资金的投入,保障每一个家庭困难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享受公平教育。“十三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又从战略目标的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提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的战略目标。

目前,南宁市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全覆盖。即市县(区)覆盖情况:幼儿园1933所,义务教育学校1733所,普遍高中学校68所,中职学校29所,卫生学校1所,技工学校1所。除技工学校学生资助队伍人员有10人外,每所学校学生资助队伍人员大致由政教或教务1名干事、学校资助办主任v政教处主任或副主任w1名、校级领导1名构成。负责学校资助具体工作的人员,大部分为学校的政教或教务干事。这部分人员大多为兼职人员,学历不高,对国家资助政策理解不够透彻,缺泛统计、经济、财务、档案管理及法律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且学生资助工作涉及面大,工作量多特别辛苦,但又得不到学校领导的认可,工作积极性不高,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很大。这些问题的存在,造成全市培训任务十分艰巨。

学生资助工作战略地位的确定,对教育领域学生资助的干部职工教育培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一种新挑战。因此,本文以南宁市学生资助业务培训为例,结合南宁市中小学校学生资助业务培训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寻求学生资助干部职工教育培训实效性的科学方法和措施,与同行共免,将培训工作经验提供给大家参考。

一、学生资助干部职工教育培训的意义

学生资助工作是教育民生工程,它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学校乃至社会的稳定。学生资助工作战略地位的确定,决定学生资助干部职工教育培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其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v一w学生资助干部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与学生资助教育民生工程息息相关

培训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及政府的威望和人心向背问题。因此,必须从“战略高度”培养学生资助干部职工认识学生资助职工教育培训的重要性,提高思想认识,更新观念,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做好学生资助教育民生工程,促进学生资助干部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发展。

(二)学生资助干部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与学生资助干部职工个性发展息息相关

培训是南宁市学生资助人力资源管理制定的重要组织部分,树立人才培养理念,储备学生资助管理工作骨干人才,稳定工作队伍,引导学生资助干部职工个性发展直接关系到“十三五”“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精推资助战略目标的实现问题。因此,必须建立培训缴励机制,营造干部职工培训学习氛围,促进全员培养,增强干部职工学习的内动力,促使干部职工在教育和培训工作中不断学习,积极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从而提高干部职工个性发展。

(三)学生资助干部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与南宁市学生资助事业的发展息息相关

事业的稳步发展,离不开队伍发展建设的培养。因此,必须从“战略管理”理念的高度加强团队凝聚力的培养,打造一支综合素养较高的干部职工队伍,确保干部职工队伍满足南宁市学生资助事业发展的需要,提高南宁市学生资助工作管理水平,促进更好地发展。

二、干部职工教育培训的措施

本文所说的“干部职工”是特指南宁市县v区w中小学校、中职学校、卫生学校、技工学校和资助管理部门负责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大学新生入学资助工作的学校政教或教务处的干事或老师、管理者及领导者。“干部职工教育培训”就是对上述“干部职工”实施完整而系统的思想教育、资助政策体系和管理知识以及业务技术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

本文所说的“实效性”是指在学生资助业务培训过程中,按照培训方案拟定的培训内容,在规定的培训计划期限内完成干部职工教育培训教学任务,做到课堂教学与实践培训真实有效,完成全市学生资助年度工作目标,通过年度绩效考核。

南宁市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自2007年成立以来,从战略高度重视学生资助领域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先后外送学生资助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约70人次分别到中共中央党校、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厦门国家会计学院等参加领导干部培训班、教师专业发展高级研修班、基础教育卓越领导力高级研修班、特级教师高级研修班、综合素质提升研修班、学生资助管理干部领导力提升培训班学习,努力提高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的综合素养、政策水平和管理水平。与此同时,重抓学校基层干部职工教育培训,努力开创南宁市学生资助工作新局面,取得显著成绩。在全国学生资助工作会议上作了七次工作经验介绍,中职国家助学金“南宁统发摸式”和信息化管理经验被教育部、自治区教育厅高度认可,在全国、全区中职学校推广应用,同时推广应用于各教育学段的资助管理工作中。这些成绩的取得,体现全市学生资助干部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成效。具体措施如下:

(一)培训工作制度化

“十二五”期间,南宁市学生管理办公室制定了《南宁市学生资助干部职工教育五年培训方案》(2011―2015年),确定了干部职工教育培训目标和培训内容,并把2013年确定为“资助队伍”建设年。业务室负责培训工作的组织实施,培训经费由行政室根据培训方案的安排和需求,做好年度预算安排,为培训工作做好保障。

培训前,业务室根据各教育学段资助政策的规定和要求,制定“学生资助工作细则”和“学生资助工作操作流程”,并按照每个教育学段资助项目的具体要求,统一制定每个资助项目的格式报表。同时结合实际工作要求,做好培训需求调查,掌握培训对象的基本情况,找准培训问题和难点,精准确定培训内容,选择不同的培训方式,提高培训工作质量。资助政策细则化、流程化和报表格式统一化,便于学校更容易了解资助政策的实质和资助工作的全过程,易于实践操作和贯彻执行。

(二)培训内容精准化

学生资助工作政策性很强,是新形势下的一项新工作,没有前人借鉴的工作经验,也没有现成的课程教材。全市在岗学生资助干部职工文化和政策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干部职工缺乏统计、经济、财务、档案、法律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表现在当接受工作任务时无从下手,处在非常茫然的状态,实际工作的结果是否正确不知道怎么判断,等等。针对这些情况,南宁市学生管理办公室根据国家资助体系的政策要求,组织编印了《学生资助政策大家学――南宁市学生资助政策文件汇编与政策问答》一书,并将该书和制定的“学生资助工作细则”、“学生资助工作操作流程”及“每个资助项目统一的格式报表”作为培训内容。在培训过程中,结合各项指标,精选统计、经济、财务、档案、法律等方面的理论知识点融入到培训内容。培训内容的精准化,确保全市年度学生资助工作顺利完成,突显干部职工教育培训课堂教学与实践培训实效性。

(三)培训方式多样化

南宁市学生管理办公室创新学生资助干部职工培训模式和方法,按照年度的工作计划,结合工作的难易程度和完成工作的紧急情况以及干部职工掌握工作方法的程度等,灵活采取以下培训方式开展培训工作。

1.以会代培方式。对已经实施的资助政策,在布置资助工作时已经培训过的项目,针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利用工作布置会再次进行培训。这种培训方式有利于干部职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2.“集中培训+现场观摩+现场操作”培训方式。对新实施国家资助政策、信息系统软件的应用以嘟艏弊手工作等,带着工作任务限时完成的要求,采用“集中培训+现场观摩+现场操作”培训方式,指导干部职工快速熟悉掌握工作方法,现场实例培训观摩,现场实践操作,边培训边实践,及时发现问题,提高工作质量和时效。

3.研讨培训方式。对实施国家资助政策过程中,受政策局限带来的资助工作困难和社会关注热点,采用研讨培训方式,调动干部职工的创新精神,提出可行的对策和建议,解决工作中的难点和热点,促使学生资助工作迈上新台阶。

4.经验介绍学习培训方式。利用全市学生资助工作评优评先活动、年度工作总经的机会,将各校和各资助管理部门总结的工作经验在全市进行分享交流,进一步优化学生资助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工作方法,克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实现南宁市学生资助工作战略目标。

5.与国内名牌大学合作培训方式。利用中央学校、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等国内名牌大学的师资资源,从南宁市学生资助工作队伍中选拔领导干部、精干的业务干部职工骨干参加短期送培学习,促使他们接受更高层次的培养学习,不断更新知识面,转变工作观念,更好地为南宁市学生资助工作服务,从而激发全市学生资助干部职工的学习兴趣,调动全市学生资助干部职工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起到引领示范作用,推动南宁市学生资助事业科学可持续发展。

三、干部职工教育培训的成效

南宁市学生管理办公室在干部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中,以促进学生资助工作基础规范为重点确定主要培训内容,通过五年干部职工教育培训的规划与实施,实现学生资助业务培训工作制度化,培训内容精准化,培训方式多样化。“三化”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全市学生资助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和政策理论水平,提升学生资助干部职工的政策执行力和工作胜任力,确保年度各项工作高效高质完成,促进全市学生资助工作“精准化”,为实现“十三五”期间南宁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的战略目标储备学生资助工作管理人才,推动学生资助事业科学发展。

四、结语

干部职工教育培训是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干部职工终身受教育的一种途经。南宁市学生管理办公室实施的互动式教育培训方法,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和手段,彰显了培训的成效。今后,我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学生资助干部职工的教育培训全过程,提高学生资助工作战略思想认识,培养学生资助干部职工的“战略管理”理念,实现培训收益最大的战略性投资,稳定学生资助工作队伍,储备学生资助工作管理人才。建立更为科学的干部职工教育培训评价体系,为南宁市学生资助干部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做出最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浩.事业单位基层职工教育培训的困境与措施[J].人力资源,2016(2)

第3篇:资助工作要点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资助

资助工作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国家意志,本着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国家的资助政策在逐年完善,资助力度在逐年递大。利用新媒体,做好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已是工作的重点和突破口。相关资料显示,中国到2010年未成年人手机拥有率达46.6%,手机上网普及率达39.5%。可见,在信息时代,手机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通话工具,它已经发展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媒介。面对这种大趋势,将手机媒介应用于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 利用手机搭建贫困生教育管理平台,做好资助对象的教育及追踪工作

扶贫先扶志。贫困学生的特殊成长经历和特殊家庭环境,使得他们往往性格孤僻,不善于与人沟通,甚至逃避现实生活,对自己的未来丧失信心。面对困难学生的心理障碍,我们需要在对他们进行物质资助的同时做好心理健康教育。这既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贫困生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通过手机媒介与网络的结合,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资助工作中。通过手机QQ、手机微信等网络平台传播感恩文化,传播正能量,达到育人效果。同时,通过此种方式还可以做好受助学生学业、生活情况以及家庭情况的追踪,更为准确地掌握助学效果。对家庭经济情况出现好转不需要继续资助的同学可以视情况进行调整,转而资助其他更需要的同学,真正发挥学生资助工作的价值。

二、 资助宣传,资讯推送

以新媒体为媒介,通过拍摄视频、微电影等进行学校资助工作宣传。以图像、影视方式来吸引学生,从而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资助工作,以便于资助工作的进一步进行。通过新媒体将一些积极向上的资讯推送给学生,让学生能够以阳光的心态面对学校的资助工作,不仅参与到其中,更能承担起传播,弘扬的责任。让学生能够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公益活动,结合广大学生力量,帮助学校共同开展资助工作。同时在资助管理信息查询这一方面应该扩大其领域,完善资助信息,帮学生理清思路,这样更有利于资助工作开展和进步。

三、 强化诚信教育

把学校开展的资助活动专题活动,比如诚信主题演讲比赛、征文比赛、专题电影展播、主题班会等,拍摄制作成微电影、MV、记录片等形式,通过网络多种方式,一方面彰显资助政策的育人作用,另一方面也加大诚信精神的宣传推广,有力地提高广大学生诚信意识。

四、 构建立体化四位一体学生资助体系

新媒体的开放性特点,可以实现多部门协作。比如学校就业中心、心理中心、教务等。加强信息资源共享,构建四位一体互助机制,深化资助内涵。通过四位一体:经济帮扶日常化、就业帮扶全程化、心理帮扶重点化、学业帮扶预警化。运用制度的调节杠杆,构建贫困学生综合评价管理。还可以从共享数据库中确定多维资助方案,实现贫困学生的经济、心理、学业、就业“脱贫”,促进其全面成长。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资助育人工作中。通过以传统的奖学金评选标准为基础,有针对性地推出例如学期励志之星等网络人物评选活动,制作专题网页将通过网络投票形式公布出来。让学生透过网络对身边的励志人物进行网络投票,达到对获奖学生的再次肯定,以及普通学生的励志教育双重育人效果。

当然,新媒体平台作为一种新的工作手段,对于资助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全新尝试。运用得当能够最大化地发挥这个平台的优势,使大学生拥有更多平等交流思想的机会,缩短学生与外部世界的距离。新媒体作为思想文化传播的新载体,可以起到良好的价值观念引导的作用,发挥育人于无形的特殊功效。我们应当努力探索出一系列通过新媒体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逐渐形成全新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综上所述,资助育人工作与新媒体平台的结合是未来高校相关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新媒体高速发展和普及的当前,高校利用新媒体技术的契机,发挥好新媒体在学生资助育人工作中的优势作用,搭建新媒体平台,创新多元化手段,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教育,接地气师生沟通,科学合理地进行资助管理,全面做好育人成长、成才工作。

参考文献:

[1]刘东胜.新媒体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的作用.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 01 5.

[2]马树华.规范学生网络行为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 J].今传媒,2 01 0(11).1 63―1 65.

第4篇:资助工作要点范文

关键词:高校;学生;资助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1

引言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我国高校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党的十报告中明确的提出了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而实现立德树人、确保我国教育事业的公平发展,离不开学生资助工作作为保障。当前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主要是以“奖、贷、助、补、减”为主要内容的资助体系,虽然有效的缓解了一些贫困大学生上学难的问题,但是同样也存在着一些弊端,资助的效果仍有待提高。因此,这就要求相关管理部门必须对高校资助工作进行完善,拓展资助来源、丰富资助种类、加大资助力度,提高资助效果,这对于优化我国的教育结构,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稳定健康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1.对于贫困学生的认定不够科学

贫困学生的认定是高校开展学生资助工作的首要环节,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在贫困生的认定上缺乏统一明确的认定标准,尤其是对于学生资助申请材料的真实性缺乏有效的鉴定办法,导致一些资助财力物力资源流向了非贫困学生,损害了贫困学生的权益,也违背了教育公平的理念。

2.学生资助工作的人性化关怀不够

当前我国一些高校在学生资助工作的开展上,普遍存在着与学生缺乏互动交流的问题。一些学校在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开展落实上,只是简单地进行困难学生情况的汇总分析、贫困认定以及补助发放,工作流程简单,工作方式生硬,没有充分考虑到贫困学生的情感接受能力,在精神方面缺乏人性化的关怀,这也是造成高校贫困生普遍存在自卑心里的重要原因。

3.缺少相应的感恩教育,资助工作效果得不到体现

当前高校在学生资助工作方面,重点主要是在物质方面,对于学生的诚信与感恩教育力度较差,一些学生的主体责任缺失,功利心严重,甚至对学校的资助工作力度感到不满,助学贷款还款违约行为时有发生。此外,高校对于这些行为也缺乏有力的约束,尤其是对助学金的使用管理方面,造成了资助资金得不到妥善应有的使用。

二、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改善措施研究

1.完善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体系建设

只有健全的高校学生资助体系,并建立全面的保障措施,才能确保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规范有序的开展。首先,应该建立全面的高校学生资助保障机制,设置相应的组织机构开展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并尽可能的结合高校的实际特点采取校、院、系分级管理的模式。其次,应该完善高校学生资助管理制度,尤其是多维度的评估机制和退出机制,通过准确、统一的标准进行贫困生的认定与管理,维护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公平性与公正性。第三,应该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制定高校特点相应的资助政策,尤其是在学生助学金的发放以及助学贷款名额比例的控制管理上,应该加大争取力度,让生活困难的学生尽量都可以的接收到资助。

2.人性化的开展对于高校学生的资助

对于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落实开展,要本着资助困难、育人教人的目的。把以人为本作为前提,改变以往的只是进行经济资助的工作理念,除了在经济、物质上对贫困生进行资助以外,还应当拓宽资助的范围,在知识和精神上多关爱贫困学生。此外,贫困学生由于家庭困难,社会关系网络也相对较少,学校应该关注贫困学生的就业问题,尽可能的为贫困学生创造培训和学习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通过就业创业彻底改变生活现状。

3.强化对于被资助学生的诚信教育与感恩教育

在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同样应该将诚信教育与感恩教育作为资助工作管理的重要内容。要强化教育增强学生对于诚信的理性认识,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人格与社会责任感。学校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等作为载体,也可以通过组织贫困学生积极参加党团组织生活、社团活动、班会、主题讲座、演讲比赛等,通过这些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帮助贫困学生克服自卑的心理。其次,应该注重对于学生的感恩教育,要让学生认识到资助政策是党和国家对于学生的关怀,不断地树立感恩意识和回报意识,努力学习、健康成长,在将来承担自己应有的社会责任,为社会的发展积极地贡献自己的力量。

4.强化对于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监督管理

政府以及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充分重视高校的学生资助工作,并结合区域的实际特点,建立相应的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监督考核机制,督促学校将学生资助工作纳入重点工作,确保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各项资金的及时到位,真正让贫困学生能够及时得到帮助。此外,作为学校除了加大资助工作的力度以外,还应当加强对于学生的跟踪管理,确保资助资金能够正确的使用,发挥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困难的作用。

三、结语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在维护我国教育事业公正公平发展,提高国民教育素质水平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需要高校、政府以及社会等多方面理念的协调配合,这就需要相关管理部门必须健全完善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体系,整合多方面的资源,提高资助力度和效率,更好地实现高校资助工作资助、育人功能,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秦丹,秦敬云.完善我国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02:13-16.

第5篇:资助工作要点范文

情和受灾群众救助需求要实,实施灾民救助工作要实。加强救灾应急体系建设,加快基层救灾装备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救灾应急水平;做好冬春荒救助工作,确保灾民和困难群众安全度荒;做好突发自然灾害的防范和救助,做好新灾救灾的物资储备和资金保障,做好灾民的紧急转移安置和生活救助工作,切实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做好综合减灾工作,深入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全面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加大创建工作力度,努力争创“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今年的救灾工作要在创新上求发展求突破,主要是三个方面创新:救灾款物管理制度上创新,灾害信息员奖惩制度上创新,救灾宣传手段上创新,通过建立新的救灾款物监督管理制度,形成救灾款物监督管理长效机制;通过建立灾害信息员管理和奖惩制度,规范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通过强化救灾工作宣传手段,提高救灾工作的社会影响力,推进救灾工作上新的水平。

一、切实做好冬春灾民生活救助工作。认真组织力量,深入扎实地做好冬春荒救助调查摸底工作,及时准确掌握灾民群众特别是“两户”、“两属”的生活困难情况,实行分类排队,建立灾民救助台帐,制定切实可行的《冬春灾区困难群众生活救助工作方案》,完善《灾民救助卡》发放管理制度,按计划、分阶段、有重点地做好受灾困难群众的生活救助,强化救灾物资监管,接受群众监督。切实把冬春灾民生活救助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确保灾民和困难群众有饭吃、不挨饿,有衣被、不受冻,有房住、避风雨。同时,加强请示汇报和协调沟通,积极争取民政部、自治区给予更多的资金支持;督促各县(区)落实地方政府的责任,加大救助资金投入,确保全市灾民和困难群众安全度荒。

二、积极做好新灾救灾及应急救助工作。一是完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体系。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完善市本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督促指导县(区)、乡镇(街道)根据当地实际修改完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加快推进村(社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修订工作,各县区民政局要制定计划措施,做出部署安排,加强组织指导,发挥乡镇民政助理作用,抓好检查落实,年内全市所有村(社区)都有符合自身实际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二是落实救灾物资储备。一方面,从思想上要高度重视,根据各地不同灾情多发特点,摸清救灾物资储备的数量和品种,科学做出储备规划,做好救灾物资储备的具体安排,落实筹措救灾物资储备所需资金。另一方面,落实救灾物资储备,救灾物资按相关规定程序进行采购,根据救灾实际需求,主动协商有关部门利用实物存储、协议储备等多种方式,形成规模适当、供应充足的救灾物资储备能力。同时,救灾物资发放按程序进行公示,救灾款物按规定发放给灾民手中。今年4月底前,组织检查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县乡级民政部门救灾物资储备库,冬春荒灾民生活救助情况,救灾资金预算和到位情况,并将检查情况进行通报。三是加强灾情信息管理。完善市、县(区)二级救灾通讯网络,快速、准确做好灾情统计和报送工作;加强与农、林、水等有关涉灾部门会商,确保上报的灾情数据统一;今年汛期到来前,市、县(区)要按照《灾害信息员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组织对灾害信息员进行业务培训,每个乡镇(街道)、村(居)委会至少有一名熟悉业务的灾害信息员,确保灾情信息上报及时准确。四是全力做好灾害应急救助工作。及时制定灾害应急救助工作方案,一旦灾害发生,要作为当前民政工作的重中之重,迅速进入应急状态,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准确掌握灾情,深入灾区查灾核灾,组织转移安置受灾群众,扎实开展受灾群众生活救助工作,妥善安排好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五是积极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灾情平稳后,在做好救灾工作的同时,把工作重点迅速转移到组织实施灾区民房恢复重建上来,制定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方案,落实筹措重建资金,落实具体工作责任和分工,按时按量保质完成重建任务,确保倒房群众能够尽快住进新房。

第6篇:资助工作要点范文

近几年来,我国贫困大学生的数量和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高校贫困生的总数已超过400万人,贫困生平均比例高达25%。当前,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工作成为国家、社会和高校共同关注的热点,如何保障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如何加强贫困生资助管理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难点和重点问题。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央16号文件中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以国家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的、多元化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同时,近年来,国家又进一步加大了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力度,从政策上、制度上都进一步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受教育问题,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困难学生的关心,和对他们受教育问题的重视[1]。但是,当前高校资助管理工作整体来看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比如,贫困生认定工作不规范、存在片面性和不合理性;对贫困学生的服务水平有待提升;资助管理育人效果不明显、资助日常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本文提出构建“一二三四”资助管理工作模式,即夯实一个基础,认真开展贫困生认定;加强两个建设,努力提升服务水平;搭建三个平台,彰显资助育人效果;确保四个到位,为资助管理打下坚实基础,试图着手分析高校资助管理工作的具体做法,以期待能够解决资助管理工作的困难和问题。

一、夯实一个基础,认真开展贫困生认定

对于贫困生认定工作,高校要坚持“一动态、二分类、三公示、四监督”的长效管理机制。一是动态管理。完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管理办法》,学校要结合学生提交的三级贫困证明及相关申请材料,按照班级民主评议、院系审核、学校审批、公示的程序对其进行认真审核。同时,进一步规范认定程序和时间。对于因家庭突发变故或遭遇自然灾害的特殊情况,根据学生本人申请学校可即时对其进行认定,从而不断完善和补充贫困生数据库,达到认定工作的动态化管理。二是等级分类。结合高校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贫困认定等级。目前高校的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等级分为特别困难、困难和一般困难三个类别。三是张榜公示。贫困生认定工作开始前,要求各院(系)成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领导小组和班级民主评议小组,认定工作结束后,将相关认定结果在学院范围内进行公示。四是监督管理。辅导员要经常深入班级,了解掌握学生的实际困难,定期对全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格复查,并随机抽选一定比例学生,通过信件、电话、实地走访等方式进行核实。

二、加强两个建设,努力提升服务水平

1.加强机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学生资助工作管理机构是做好各项资助工作的基础保障,目前,高校均已建立起了以学生资助中心为纽带,以相关部门、机构为辅助,以基层院系资助工作办公室为基础的学生资助工作体系,优化了学生资助运行机制,学生资助工作的基础更加坚实[2]。同时,部分高校还成立了资助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主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担任,成员包括学生处处长、财务处处长、学院主抓学生工作的党总支书记及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负责统筹协调全校各项资助工作;资助工作专职人员队伍主要负责相关政策的宣传落实等,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和技能。

2.加强制度建设。学校资助管理中心要认真遵照国家、省资助中心相关文件精神,结合高校办学实际,研究制定涵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奖助学金管理、入学“绿色通道”等一系列落实资助政策的配套制度。比如,学校要依据上级部门的文件建立相应的“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管理办法”、“国家奖学金管理实施办法”、“国家励志奖学金评选办法”、“国家助学金评选办法”、“国家助学贷款实施管理办法”、“勤工助学实施办法”等,进一步明确资助条件,规范工作程序和实施办法,理顺资助工作的管理体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制度,确保各项资助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三、搭建三个平台,彰显资助育人效果

1.搭建诚信教育平台。资助工作,核心在于育人。高校要以资助工作为平台,努力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打造诚信品牌,注重引导学生克难奋进、自强自立。一是通过讲座、交流、“感恩?诚信?励志”征文等“诚信校园行”活动鼓励贫困学生自立、自强,常怀感恩之心,改变他们对贫困的认识。资助工作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了一定的物质保证,但资助是暂时的,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经济困难问题,这就要求在以后的工作中要积极教育、引导学生增强自立意识,提高独立生活能力,树立面对困难的自信和吃苦耐劳精神,破除“一切靠父母供养”、“等、靠、要”的习惯思维模式,让自立自强成为当代大学生的自觉意识和行动。二是通过开展“诚信自强之星”和“十佳贫困大学生”评选活动,树立典型,发挥示范效应,不断培养贫困学子的自立自强精神。

2.完善助学渠道平台。为了解决贫困生的生活费用等问题,学校要设立多层次勤工助学岗位,并出台具体实施办法。学校规定校内非营利性部门如教研室、实验室、图书馆、学生活动场所等从事的勤工助学岗位,由用工部门提出申请,经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批准设岗后由学校支付学生勤工助学劳务费。学校要提倡学生进行科技型、智能型服务,做到既在经济上帮助学生,在能力上锻炼学生,又在精神上培育学生,实现资助与育人的双重功能。同时,要不断拓宽助学渠道,吸引社会资助,让社会团体、个人捐赠介入到学校的资助工作中来,认真做好特殊困难补助工作。在广泛吸纳社会无偿资助的同时,要大力倡导社会的有偿助学,有针对性地将高校贫困大学生中品学兼优的学生推荐给各类企业,鼓励企业为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勤工俭学和就业的机会。

3.打造贫困生就业平台。高校要将资助与就业工作相结合,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及指导活动,派经验丰富的老师一对一辅导。采取专场招聘方式请用人单位“走进来”,采取“走出去”的形式向用人单位推荐优秀贫困大学生,搭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网上求职信息,广泛发动校内教职员工重点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确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基层就业理念,拓展毕业实习岗位并鼓励和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利用假期开展与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相匹配的职场体验活动。高校要组织召开贫困学生就业座谈会,发放求职补贴,鼓励大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践行人生理想。

四、确保四个到位,为日常资助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1.政策宣传到位。一是在新生入校前,学校要将资助政策随录取通知书寄给学生,同时由辅导员通过查阅新生入学档案等方式,了解和掌握新生有关情况,及时向家庭困难学生提供政策咨询和帮助。二是及时公布、开通学生资助热线电话,安排专人值班,做好学生及家长来电咨询的耐心解答,向他们宣传资助政策和具体措施,并详细做好记录,及时消除学生及家长的后顾之忧。三是入校开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绿色通道”,安排品学兼优的高年级学生对贫困新生进行一对一的入学接待,引导他们办理入学手续,使他们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四是在日常的资助管理中,通过网络、广播、资助工作QQ群、学生资助工作专题会、主题班会、知识竞赛等渠道,有效传达国家关于学生资助工作的有关精神和相关知识。比如,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诚信校园行资助政策相关知识大赛活动平台,对全校师生进行全面的普及教育。

2.流程规范到位。对于各项资助工作的评审,学校要严格制定相关制度,并规范其相关流程,使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从界定、上报到审批、发放的全过程都在“阳光”下进行。一是个人申请。首先由符合条件的学生(提出申请的学生必须来源于贫困生数据库)向所在院(系)提出申请,并填写相关资助申请审批表格。二是民主评议。组织召开班会,宣读评选条件和受助学生名单、等级,进行民主评议,要求民主投票和举手表决情况达到班级人数的半数以上才能通过评审,同时要求班会和表决情况在《班级工作手册》上记录详细。三是层层把关。学生材料上报学院后,由学院资助工作小组对上报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通过打电话、与学生谈话等方法对贫困学生家庭情况进行摸底分析,对经济收入情况逐一核实后将名单上报学校;主管部门将对所上报的学生在校期间思想品德、行为表现、学习等情况进行耐心细致了解后汇总到评审组,最后确定受助学生名单。四是张榜公示。评选学生确定后,为了使该项工作切实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在学校网页、各学院范围内对受助学生名单、资助等级等进行张榜公示,并公示学校纪委、相关部门举报电话及信箱,主动接受广大师生及社会的监督。

3.监督管理到位。为加强经济困难学生各项资助资金的管理,保证资助资金安全、合理、有效使用,充分发挥资助资金的助学效能,在学校资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资助管理中心对受资助学生的经济消费情况进行动态监督。一是要求辅导员经常深入班级、宿舍和餐厅等场所,通过个别观察、民主评议、专项调查等多种方式,及时了解、掌握受助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状况,对发现有不合理开支行为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并报请上级管理部门处理。二是院系资助工作组每学期对受助学生进行一次资格复查,对有弄虚作假套取资助资金和其他违规行为的学生,经核实确认后,提出处理意见,并报请上级管理部门批准。三是学校纪委、资助管理中心和财务处三个部门结合,每学期组织开展一次对国家资助资金评审、发放工作的检查,并按学校政务公开的有关规定进行公开。有效的监管措施可以使高校的各项资助工作实现了“零投诉”,有力地保证国家资助政策的落实,真正地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

第7篇:资助工作要点范文

【关键词】独立学院 二级学部 资助工作 资助育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4C-0113-02

高校的学生资助工作,一向是党和国家非常重视的工作。高校作为一个基层的战斗堡垒,独立学院的二级学部作为一个一线的工作实施和服务部门,如何承接好和落实好这项工作,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以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理工学部为例,探索如何让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做得更细致,资助育人工作更深入人心。

一、以细致严谨的态度开展资助工作

独立学院的二级学部,是承接并转接工作通知的一个承上启下的部门。资助工作都是时间紧,任务重,要求细,接到贫困生和奖助文件以后都是需要在一周左右的时间之内就完成评定。而独立学院学生高考成绩处于考生中的中等水平,动手能力强,自信张扬,遇到问题敢于提问,因此在资助这种文件材料条款多、表格填写要求细的情况下,如果看到不懂的,他们更喜欢直接提问,而不是慢慢地钻研文件。一旦学部上传下达的工作没有做得细,就很容易遭到学生的连番提问,无疑会影响工作效率。这样的情况对承接资助工作的二级学部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接到相关文件以后,独立学院的二级学部不能将其直接转发给学生,而是应经过小组讨论、细致的思考后,针对学部特点和学生特点对文件进行更有针对性地细化修改,让学生更能够一目了然,从而更准确更高效地完成一线的资助工作。

二、建档立卡工作三步走

教育部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指出要突出精准资助。同时,有关规定要求,凡经过贫困户子女身份审核确认的学生,今后学年度在同一学校申请相关资质时不需重新提交材料进行身份认定,并直接进入公示环节,全部享受一等国家助学金,不需进行班级评议。这对高校提出了加强对贫困生中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的调查认定和资助帮扶的要求,建档立卡学生的核查工作显得意义更加深远。作为直接接收和审核材料的二级学部,更需要谨慎进行,不能错评,更不能漏评。为了落实和实施好这项工作,在接到这个任务以后,二级学部将行动分为三步走:第一步,深入了解,明确清楚建档立卡的材料都有哪些,怎样的材料才算是符合要求的;第二步,开展宣传,了解清楚以后,为了将这些要求和内容贯彻到各班,将所收集到的材料和学院学部及教育厅的要求整合成一份课件,并同时准备与n件相匹配的文字材料,分别召开班主任和班干会议,宣传落实此项工作;第三步,签字确认,为了保证所有的学生都知晓这项工作,我们特制订建档立卡材料个人信息核查确认表,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进行对照检查自己及自己家庭是否具有建档立卡材料并签字确认。三管齐下,保证政策明晰,责任落实到班级,核查落实到个人,在二级学部层面,准确无误地完成这项要务。

三、量化奖项评比工作,让评比有依据,结果无争议

除了做好贫困生认定,助学金评定、国家励志奖学金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奖学金的评定工作也是资助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工作。由于名额少,获奖比例低,奖金较高,最重要的是奖学金与助学金不一样,是对学生学业和能力的一种认可,在就业和学校的各项优秀评定中具有影响力,因此,每年励志奖学金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奖学金的申评学生都比较多,而且每个申请者都是班级工作中的佼佼者,在评比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引起争议。根据学院下达的评比文件,二级学部又很难对奖项的评比工作进行量化。对于这个问题,在国家、自治区和学院文件指导范围之内,我们组织学部各位辅导员班主任以及学生会勤工助学部的同学,针对长年以来学部学生在国家、自治区、学院和学部所获得的奖项,参与的国家考试的通过情况,担任学生干部情况,在党团建设等政治思想的工作的进程情况进行汇总,根据重要程度、难易程度,进行了定级定分,制定了理工学部的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奖学金评分细则。最终让理工学部的各项奖学金的评选工作通过项目计分的方式,让每个班级的班主任参与到评分过程中,将奖项的评选工作量化、标准化,最终以总分的形式公布出来,让参评的同学和班主任一目了然,高效且没有争议地完成各项奖学金的评比工作。

四、充分利用学生资源,做到资助用人,资助育人

独立学院作为一个自负盈亏的单位,在人员聘用上力求精简。在人手有限的前提下,在二级学部之下作为一线的辅导员,面对大量而烦琐的资助工作,不是一两个辅导员加班加点,或者发挥团队力量整个学部一起加班加点就能完满完成的,很多时候学生成了协助工作的中坚力量。资助工作要求系统而细致,如何充分利用学生助手协助好工作,让学生能够更系统化地服务好我们这项工作,经过学部整个分团委学工团队的思考和讨论,决定在理工学部学生会特设立的勤工助学部,专门服务于资助、奖助、勤工等资助相关的各个方面工作。我们选聘出来的勤工助学部的学生大多属于贫困生,对于资助工作对学生方面的要求清楚明了,在更好地协助工作的同时,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对于学部资助工作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并能在资助工作开展过程中将勤工助学部的部门资源针对资助日程进行有序的安排,有条不紊地开展贫困生认定和奖助评定等一系列工作。在资助类的感恩教育等其他一系列资助育人的活动和工作中,勤工助学部的学生能够更主动地帮助老师出谋划策,力求从他们自身的感触出发,去设计和组织资助育人的活动,让学部开展的感恩教育更深入人心。这样的安排,既帮助学部更有效率地完成了工作,也能够同时锻炼学生的工作能力,真正达到“资助是手段,教育是目的”的目标,做到资助育人,资助工作育人。

五、关注贫困生的人格和心理发展,以助人自助的方式帮助贫困生自助

当前的资助工作重视资助育人方面的教育,但是纵观下来还是对贫困生的心理和人格发展关注不够。立足于独立学院人手精简的特点,学院主张推动学部以项目化的形式组织学生开展工作。此外,学院十分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并且积极推动通过学生的团体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团体团结、学生个人成长。在学院学生工作部团委的主张下,在每个学部都设立了心理二级分站。而二级分站要怎么用,二级学部就是具体的实施单位,可尝试从这个角度出发,充分利用心理二级分站的功能,去开展资助育人的工作。为此,我们以项目化的形式设立学部团辅小组,召集贫困生中一些较为优秀的学生参与到团辅培训小组中来。利用学院现有的资源,笔者请到学院里在心理和团辅方面非常出众的心理指导老师来为我们团辅小组开展团辅的理论指导和实操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这个团辅小组的成员已经能够自发地设计和开展小型团辅活动。在此基础之上,为了贯彻资助育人的概念,强化心理团辅助人自助的功能,通过本身就是贫困生的团辅小组成员来针对这个理念,设计专门针对贫困生,自强、感恩、奋发、有为的小型团辅,真正地达到资助育人、助人自助的效果。让贫困生有机会通过这种形式来达到互相启发、互相帮助、互相教育的目的。为了保证这样的团辅,沙龙的效果,我们从学院配套的资助基金当中,申请了项目化经费,将团辅和沙龙的效果和结果,进行考核评比,并实施相应的奖励。这样既强化了团辅和沙龙的效果,也让贫困生还在作为团辅领导者,沙龙组织者,用自己的能力和实力,为自己挣得回报。以这种形式,一方面对同为贫困生的表现优秀的领导者实施了奖励,让这些领导者在贫困生当中起到了榜样作用;另一方面让贫困生当中一些不管是经济、能力还是心理方面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在心理和人格方面获得了有效的关注和引导,从这两个方面更好地达到了资助育人、助人自助的效果。

总之。面对国家政策的不断改变,面对学生特点的日渐多元化,作为高校一线资助工作服务人员,不应该只是机械性地完成工作,应该付出更多的思考,思考如何化繁为简,思考如何推陈出新,将资助工作开展得更细致,把资助育人工作做得更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张远航.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资助”[J].思想理论教育,2016(1)

[2]杜坤林.从保障型资助到发展型资助:高校助学工作范式转换及其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2(5)

[3]李珍珍.高校国家励志奖学金量化评定方式的探索[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4(4)

[4]黄建美,邹树梁.高校资助育人创新视角:构建多维资助模式的路径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2(4)

[5]马彦周.参与式资助: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发展的新阶段[J].思想教育研究,2011(8)

[6]孙小菲.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对贫困大学生自尊水平的影响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1

第8篇:资助工作要点范文

一是当好信息录入员,协助做好改房户调查摸底工作。

我工作队“三送”干部协助乡村干部深入村组农户,对联系村符合规划要求的集体土地上的危旧土坯房,进行调查摸底,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协助乡(镇)规划所,认真区分危旧土坯房的等级鉴别工作,分明别类进行登记造册;协助乡、村对每户改房农户的调查摸底表、申报审核表、规划审批表、资金拨付表、农户身份证和户口薄复印件、农村五保供养证或低保金领取证复印件、改造前后的图片资料等建立“一户一档”。截止8月前,把全村户农村土坯房有关信息全部完成登记造册、数据台账分类建档工作。

二是当好政策宣传员,做好改房宣传发动工作。

我们把宣传工作贯穿于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的整个过程,深入持久地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我们把该项工作的相关政策、实施流程、注意事项等印制统一的宣传栏,在显眼处进行悬挂;通过进村入户宣传、召开会议、张贴宣传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面对面地对群众进行宣讲和解读,使群众真正知晓改造范围和补助标准等政策,消除部分农户的认识误区;并通过入户走访,与农户谈心谈话,有针对性地指导农民群众做好申请、申报工作,对不符合补助条件的农户,要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广泛听取了农户对危旧土坯房改造的意见和心声,及时研究和解决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充分调动广大农民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我工作队“三送”干部认真协助做好宅基地流转、旧房拆除和新房建设等工作,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对在土地流转、旧房拆除、新房建设、补助款发放等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矛盾纠纷,及时处理,就地化解,避免矛盾激化形成上访或;对发现的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矛盾和问题,主动靠前,及时做好解释疏导工作,有效调解纠纷起。

三是当好房改调度员,协助做好改房工程的实施调度工作。

在整个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过程中,“三送”干部主动做好村理事会和有关部门、单位之间的沟通衔接工作,协调各级力量围绕中心开展工作,我们协同乡、村干部发动村理事会,在房屋拆迁之前,逐一落实拆迁户的临时住所,认真做好拆迁户的临时安置工作,坚持群众自愿的原则,认真做好拆迁群众的思想工作,力争将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分类分批、统筹推进,优先解决住房最危险、最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通过示范带动,统筹推进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精心部署、统筹安排、先易后难,全力做好房屋拆迁工作。

四是当好质量监督员,协助做好改房过程的监督检查工作。

我三送工作队经常去工地,监督泥工师傅严格施工操作程序,确保施工安全和建筑质量,认真监督建房施工队伍在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安全施工等方面的问题,强化建筑过程的工程监管。并协助做好资金监管工作,督促补助标准符合要求,补助资金足额到位,补助资金规范运行,帮助建立健全村民理事会,并参与理事会议事,与村民一道研究改造对象确定等问题,集中民心、民智、民力做好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协调各方力量,及时研究、解决在改房工作中遇到的难点、节点问题,切实为农民群众排忧解难。

五是当好贷款联络员,协助做好建房资金的筹措工作。

在具体工作中,结合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工作,调动一切资源,积极为改房工作争资争项,采取“上级补助一点、财政配套一点、部门帮扶一点、社会捐助一点、农民自筹一点”的方式,多渠道筹措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鼓励探索市场化运作筹措资金,弥补资金不足;要帮助农户算好建材成本、运输成本、用工成本等经济账,使群众心里有一本“明白账”,引导农户合理建房、科学建房;对申请了危旧土坯房改造的农户实行了一对一帮扶,为户农户协调贷款万元。要尽己所能帮助农户解决建房缺资金问题,使改造户按质量、进度要求完成改造任务。

第9篇:资助工作要点范文

一、城乡社会救助工作

一是城乡低保工作。城乡低保工作分别于1997年、20*年开始实施,经历了试点起步,全面推进,规范管理,应保尽保四个发展阶段,目前基本上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且保障人数逐年增加,保障标准和人均月补差水平不断提高。城镇低保保障标准1997年为90元、20*年为110元、20*年为150元,月人均补差1997年30元、20*年42元、20*年158元,保障对象由1997年的110余人增加到20*年的4442人,占全县非农业人口的4.4%。并实施分类施保。农村低保保障标准由20*年年人均收入低于650元提高到20*年的700元,月人均补差由20*年的15元提高到20*年的52元,保障对象由20*年的2314人增加到20*年的8994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3.7%。

二是城乡医疗救助工作。20*年、20*年开展医疗救助工作以来,农村医疗救助累计3351人,救助资金132万元;城市医疗救助累计256人,救助资金17万元。每年为农村低保家庭、五保户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每人每年补助资金10元。累计补助资金11万元。

三是五保供养工作。20*年开展实施,全县现有五保对象822人,集中供养27人,分散供养795人,集中供养每人每年不低于1500元,分散供养每人每年不低于1200元;集中供养率为3.3%,且供养资金及时到位。

四是慈善工作。自20*年10月成立县慈善协会以来,共筹集善款70余万元,救助困难群众1千多人次,累计发放救助资金50余万元。

五是临时救助。县内县外每年零时救助2000余人,发放救助款2万余元。

二、扶贫开发工作

我县是省扶贫开发工作非重点县,但在全县279个行政村中有37个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这些重点村主要分布在地处南北两山经济欠发达的孙庄子、王家楼、存瑞三个乡镇,重点村总人口23989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09%。帮助这些重点村消除贫困,逐步缩小发展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积极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20*年我县启动了第一批12个重点村的扶贫开发工作。至20*年,省市扶贫部门为我县安排扶贫发展资金188万元,全县第一批重点村利用扶贫资金打成机井4眼、完成截潜工程2处、修路45公里、建桥2座、硬化街道4000米、完成低产果园改造100亩、建日光温室大棚2100平米、建柴鸡养殖小区1处,从而有效地推动了全县的扶贫开发工作,20*年全县已有第一批的8个重点村实现了脱贫。

20*年启动了第二批13个重点村的扶贫开发工作。同年,根据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冀扶办发[20*]26号文件《关于全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实行分级扶持的通知》精神,非重点县的重点村由相关市参照省对重点县扶贫开发重点村扶持的标准和办法予以扶持,但市以我县属省扩权县为由,未给我县重点村安排扶持资金。我县多次向省有关部门反映此问题,省有关部门意见仍由相关市扶持,市意见由省负责扶持,造成我县重点村的扶持资金至今未得到落实。针对扶贫工作遇到的困难,我县采取县级党政领导干部和县直部门包村及经济党建双强村结对帮扶贫困村的做法,帮扶贫困村。从20*年起,共提供帮扶资金155.*万元,其中,县级投入1*.15万元、县直部门投入32.4万元、双强村投入14.5万元,有效地推动了扶贫开发工作。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一是救助面窄。随着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逐步建立,党和国家出台的优惠政策越来越多,那些符合条件却因某些原因导致无本地户口的城乡贫困户和不符合救助条件但因某些突发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边缘家庭,为能及时纳入救助范围。二是救助水平偏低。主要原因是,县财政还没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救助困难群众。三是五保集中供养率偏低。主要原因是,新建、改扩建敬老院近年来未能落到实处,但今年以来,县委、政府以下决心,并实施区域性敬老院的建设。目前,东花园区域性敬老院已施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