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学生资助诚信感恩教育探究

高校学生资助诚信感恩教育探究

摘要:诚信感恩应该是中华传统文化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应该具备的基本准则,是构建社会和谐发展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在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开展当中可以发现很多的大学生缺乏诚信感恩意识,这就需要高校在资助工作的开展当中,要与诚信感恩教育相互结合,拓宽对大学生诚信感恩教育的途径,以此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诚信感恩意识,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先分析当前学生的诚信感恩教育现状。接着提出对学生进行诚信感恩教育的相关策略,以此更好地落实对学生的资助工作,也促进学生的身心康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资助体系;诚信;感恩;策略

对家庭困难的学生进行资助,是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以及人才强国的一项重大的策略,也是为了更好地维护教育公平,促进社会的公正以及和谐稳定的发展。但在对资助体系不断完善的同时,由于家庭社会及学校所承担角色的某些错位,加之教育环境的复杂,最终导致资助体系出现一些问题。有些受资助的学生并没有预想当中的那样努力和自强不息,反而所存在的感恩之心非常的冷漠,根据相关的教育部门进行统计近一半的学生会存在失信等方面的问题。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大学生甚至会故意隐瞒自身家庭的真实收入,到村委或者是民政部门出具一些虚假的证明来换取助学贷款,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湖北5名受企业资助的特困大学生不懂得感恩,从而取消了其资助的资格。另外在受资助的大学生群体当中一部分学生的感恩意识不强,对资助者的态度相对冷漠,缺乏参与到社会公益以及责任方面的热情,缺乏基本的感恩、回馈之情。这种现象在很多高校都普遍存在,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为此,在对大学生如何更好地提升资助,提升其诚信感恩之情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影响诚信与感恩教育的因素

(一)教育方式单一

在资助体系当中对学生的教育手段大多是采用灌输以及机械说教的方式,但是相对忽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是一正面突破的方式进行突破或者是一对一、家长式的方式进行机械的灌输,这种教育教学方式往往忽略学生的情感体验,试想如果在对学生的教育当中对情感教育有所忽略,那么学生又怎么会有诚信呢?为此,这就需要在教育教学中需要对学生的单项教育转变成为双向或者是多项之间的交流互动,从单纯的指示命令说教的方式转变成为平等生动活泼以及情感交流的形式。在诚信感恩教育当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就是要求在教育教学中能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去对于学生关心理解和尊重,真正地爱护学生,这样学生才能够在潜移默化当中受到教师的影响,促进师生之间感情的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加和谐、融洽的氛围,以此才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重视程度有待提升

学校在对教师的自身职业道德以及专业素养方面做的表率作用不够,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对于自身的人格、职业道德与专业素养并没有发挥表率的作用,认识不到,程度也不够高,部分教师甚至会出现学术不端的问题,从而大大地影响到感恩教育的实施效果。事实上课堂是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应该是持久的,为此,这就需要教师真正地在潜移默化当中影响学生,教师的举止如何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言行产生很大的影响,只是要真正地发挥带头模范作用,做好学生的表率,这样才能够形成榜样的力量,让学生心甘情愿的听从教师的教诲。为此,这就需要发挥教师自身人格的魅力,强调教师利用自身的人格对于学生进行感染,并对学生在学习或者生活当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解决,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塑造的学生健全的人格。

(三)诚信机制有待完善

当前社会发展当中有关个人信用体系还有待完善,从而使得一些学生会钻法律的空子,本来提供助学贷款是国家对于大学生的信任作为基础,依赖于人们的信任而担保的一种政府补贴,但是现在国家贷款的推行却感觉非常的困难,主要原因在于一部分人学生的信用,会让很多商业银行存在很多的困扰。如果学生的信用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也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国家助学贷款的具体实施。在法律领域由于我国当前并没有构建相对完善的个人信用评价体系,也没有相对应的惩罚机制或者是法律规范,在公民诚信体制上国家在立法、司法以及执法方面并没有达成一致性,也就是并没有形成满足各方面利益的相关法规,这也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部分学生会存在侥幸心理,得到了国家的助学贷款但是却不能如期的偿还,缺乏感恩之心。高校大学生群体当中经济困难学生是弱势群体,他们更需要在心理层面的激励、鼓励和疏导,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要避免形式化,弄虚作假,从而才能够有利于国家资助政策的落实,真正地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同时,也努力构建相对完善的诚信体系,除了国家常规提供的资助之外。也可以解更多的社会或者是企业力量参与进来。加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使得学生在受到资助之后能够具备感恩之心,懂得回报,这样才能会少一些埋怨或者是仇恨,多一些快乐和宽容,才能够对生活抱以希望,并对别人投以爱心。对社会进行回报,才能够与人和谐相处。当受资助的学生能够对社会进行回报感恩时。同时也是国家提供资助政策所取得的一种成果,更加有利于国家资助政策的落实,也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二、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诚信感恩教育途径

(一)完善相关理论,开展诚信感恩教育

高校资助工作当中为了更好地开展诚信感恩教育,首先要引入相对丰富化的理论,具体来说主要是以杜威的道德教育以及社会主义义利观对学生开展教育,运用道德教育理论,可以从认知、情感以及实现三个层面,对于学生进行感恩方面的教育,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充实学生的感恩教育意识,然后在实践当中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可以进行从实践当中的效果来丰富感恩教育的理论。认知层面主要是通过正面教育的方式来提升受资助学生对于资助的深层次的认识,例如在对学生受资助的全过程当中,让学生接受内涵教育,并通过网络宣传的方式来塑造诚信感恩的典型,国家对于经济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资助,体现出国家对于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视,且希望学生在受到资助之后能够更加的自立自强,从而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当中,通过这样的教育可以改变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自卑心理,认识到国家的资助并不是对学生的施舍。从情感层面当学生收到一定的资助之后社会资助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组成相的团体,对用团体心理辅导的基础使得受到资助的学生能够在情感层面充分地认识到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并真正的乐于奉献并参与到对于社会的回报当中。在实践层面主要是通过组织受资助的学生才能加相关的义工合作,从而在实践层面能够让学生践行行为,也就是将诚信感恩的意识转化为情感,以此推动诚信感恩的行为。例如可以引导受资助的学生参加一些义工服务队,每年到一些学校为单位参加一些义务服务,并且要达到一定的时间,所参加的义务服务工作都有专门的负责人进行考评,同时只有学生考评及格了,学生所参加的服务工作时间才算是有效的。学生在参加义务服务之外,还要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学校的心理健康中心教师可以利用相关的心理知识对学生的这种感触进行引导,让学生在实践当中真正的感受道德的力量,并促进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此外,还可以从事会主义义利观对学生进行诚信感恩教育,使得受资助的学生能够真正的讲诚信,这也是每一个受到资助的学生应该尽的责任和义务,感恩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让每一个受到资助的大学生都能够知道自己也在享受到党国家以及其他社会团体所带来的帮助。当对他们的这种善心进行感恩时,第一反应是自己也需要对他人进行怎么,从而更好地促进民族的复兴繁荣富强,这也是对每一个大学生在行为上的一种暗示,要真正的懂得诚信和感恩。

(二)强化规范管理,开展诚信感恩教育

要注重构建每个受资助学生的诚信管理信息,高校要对于每个受资助的学生要做到及时的跟踪、搜集、监督,并建立起专门的档案形式,具体来说可以有两种,一种是纸质的答案,另一种是建立诚信的查询网站,纸质的档案可以放在需要的档案,并做到及时的更新。当学生按照要求归还资助的金额之后,可以送一份让学生本人寄存的相应的档案管理部门,同时应该能够针对受资助的学生成立相应的程序查询网站。在网站当中主要包含学生受资助了多少钱,何时需要还清,现欠多少钱等相关的信息,以便方便人们在第一时间能够查询到受资助学生的相关情况。此外学校还要和手机移动运营商经营相互合作,对于受资助的学生要做到定期发送信息提醒,以便通过刚性管理的方式来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制约,由于在奖学金的评选过程当中,对待学生惩罚最为严厉的方式在与取消学生的资助资格,而学校不能再进一步制定相关的严格的措施或规定。为此,对于生的感恩以及心灵教育只能通过机械灌输的方式,面对数额比较大的资助,由于失信的成本相对比较低,而大学生的失信行为可以说是屡禁不止。为此,这就需要针对失信以及感恩感恩缺失的现象进行,强化管理制度,使得广大学生能够认识到失去诚信和感恩,其实对自身的个人档案以及后续的工作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例如失信可能与学分具有相应的联系,一旦失去诚信,再取消学生受资助资格的同时,相关课程的实践分数也会被抹去。又如可以制定学生在受到资助资金的使用范围,并且再对受自助的评选过程当中加入学生在获得资助之后如何对资金进行预算,评选当中还要对预算报告的分配使用情况及实际情况来进行评定。一旦学生在预算报告当中签字,学生对于金额的分配也会按照预算进行支出,一旦资金在实际的使用过程当中与预算出现相违背的情况,可以有针对性地调查来确定学生是否存在失信的情况。如果学生确实存在失信方面的行为,就可以按照相关的规定对学生进行管理对学生的失信行为进行约束。通过刚性管理制度进行落实,最大的好处是可以使得贫困的学生能够真正的得到资助,当学校真正的将诚信和感恩化为自身的行为时,那么外在的管理制度也仅仅是成为一种形式,当然刚性管理制度的落实,还需要人性化的教育,以此提升学生的诚信意识,让学生真正地在教育当中感受到诚信发挥的力量。完善诚信评价的相关体系。

(三)完善法律法规,推进诚信感恩教育

高校教育中要着重加强对受资助学生的法制观念方面的教育,使得受资助的学生能够认识到诚信不仅仅是道德问题,也是法律问题,可以用相关的法律问题对学生的诚信行为进行传输,同时,这种教育应该是在学生受资助之前,这样可以杜绝学生对自己的家庭状况进行作假,另一方面也要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罚力度,一旦发现学生可能会存在失信的行为。轻则说服教育,重则取消受资助的资格并扣除项的学分。从而更好地将诚信将学生的资助工作落实强化学生的诚信感恩意识。

三、结语

国家说提供的资助大学贷款是一项实际面相对比较广,支持力度比较强的一项举措,主要目的是让大学生受益,学业不会有过多的压力,开展这项政策的得益于大学生的诚信,虽然当前很多高校只有少部分的学生出现不诚信的现象,但是仍然要认识到这种现象的严重性。为此,这就需要在高校资助管理中采用多样化的形式,强化规范管理,以此更好地做好感恩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孔令辉 单位: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学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