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护患沟通的特征范文

护患沟通的特征精选(九篇)

护患沟通的特征

第1篇:护患沟通的特征范文

摘 要 对患儿的护理离不开家长的配合,特别是目前普遍是独生子女的情况下,家长对儿童患病非常重视,如配合不默契,沟通有障碍,将对患儿的治疗、护理带来困难,如静脉滴注、肌注、喷雾、换药、病情观察、危重情况下的抢救等。在治疗护理的过程中,需要与患儿家长频繁接触、沟通和配合,因此怎样对待患儿的家长是我们能否做好患儿的治疗、护理、观察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关键词 护士 家属 沟通 协助

患儿家长的作用

患儿家长是患儿全部利益的代表者,从而决定了家长在患儿治疗护理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儿童往往不能判断决定自己的求医行为,于是家长就成为患儿接受治疗护理的主宰者,家长对患儿的病情症状了解最早,起着提供情况、协助诊断的重要作用。患儿易对医院环境产生恐惧心理,对医护人员产生反感,而家长的陪同使儿童有了安全感,是帮助儿童接受治疗、沟通护士与患儿关系的重要桥梁。

患儿家长的基本心理特征

盼望患儿早治、早愈的心理,是患儿家长的基本心理特征。当患儿病情复杂、久治不愈、病情危重、耽误学习时,家长自然会表现出极大的担忧和焦虑,产生要求护士护理技术精湛的心理,突出表现在对患儿进行静脉穿刺及危重抢救、服务态度等方面,特别是独生子女的家长,这样的心理状况表现得尤为强烈。

患儿家长的基本行为特征

主动详细地向医生陈述患儿的病情,在患儿接受治疗时,能够进行积极配合,比如患儿注射时,能协助患儿摆好姿势;患儿因恐惧而拒绝治疗时,能耐心地与护士一起做其思想工作等,这些都是有利于患儿康复的主动性行为特征。同时,也有家长对患儿的治疗不理解、不配合,对护士的操作缺乏信任感,还有少数家长,甚至在患儿拒绝接受注射及其他有痛感的治疗时,缺乏耐心、对患儿大声吼叫、打骂,进行穿刺时,患儿哭,家长也跟着哭,有时还拒绝治疗,所有这些不仅影响患儿的情绪,也影响护士的情绪和治疗,容易造成护患之间的矛盾。

良好的服务态度及认真的工作精神

护士对家长的作用应有所认识、了解并正确对待患儿家长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与家长进行沟通,避免矛盾冲突,争取家长的信任与配合。同时要注重自身的衣帽整洁、举止端正、态度和蔼,在治疗护理中要有耐心,如果对患儿流露出厌烦情绪,对家长爱理不理,则不会获得家长的好感和信任,容易导致家长的消极情绪,埋下产生矛盾的潜在因素。由于儿童年幼无知,因此其护理工作量比成人大。儿童的药物治疗与成人不同,病情变化多端,对药物敏感性较强,基于这些特点,我们在具体护理中,必须勤于观察,加强巡视,这样也会对家长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获得家长的信任。

熟练的业务技术

熟练的业务技术是使患儿转危为安、从根本上解除患儿家长一切负面心理的有力手段,护士熟练地掌握了业务技术,沉着、迅速、有效地应对患儿的各种病情,能使患儿的家长产生安全感、信任感,从而可与家长建立起实质性的沟通与联系。门诊绝大多数患儿是在家长的陪同下接受治疗的,我们的一举一动,如消毒是否彻底、是否按无菌技术操作、静脉穿刺的准确率如何、换药是否认真处理伤口等,都直接关系到患儿的病情好转和家长对我们的信任程度。

热爱本职工作,锻炼自控能力

我们的护理工作直接与患儿及其家长发生联系,工作量较大,人际关系也较复杂,特别是孩子常常用哭叫、吵闹表达病痛,作为护士首先要关爱孩子,理解家长的心情,学会冷静处理各种复杂问题。在给患儿静脉穿刺时,首先要做好患儿和家长的解释工作,以争取其配合,穿刺要仔细选好静脉,尽量做到一针见血,避免失误,当穿刺失败时,往往是小儿哭、大人叫,这时我们更不要急躁,也不要受家长消极情绪或某些逆耳之言的影响,更不要埋怨患儿的静脉条件不佳、家长不配合等,否则更容易引起矛盾。正确的方法是沉着、冷静地再穿刺,如果穿刺失败超过2次,最好调换人,并向家长表示歉意,总之,锻炼自我控制能力,既能提高穿刺技术,又能稳定家长情绪。

做好家长对患儿的护理指导

患儿一般都是由家长看护,所以护士主动做好家长的护理指导工作十分重要,比如:药物的服法,发热时的护理,腹泻、消化不良的饮食卫生护理等,给患儿肌肉注射时,接触臀部是否有硬结、红肿等,如有应及时告诉家长如何做好相应的护理,特别是独生子女的家长会提出种种有关问题,我们要耐心解答,并给予正确地护理指导,当然,这需要我们护士牢固地掌握广泛的医学知识。

总之,护士、患儿、家长三者之间,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任何一方的倾斜,都会影响其稳定性,我们护士应该在这三角形构架中起积极主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晋云.绷带固定技术在小儿头皮输液中的应用.护理研究,2004,18(12):2137

第2篇:护患沟通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健康教育 沟通

现就护士在健康教育的沟通问题总结探讨如下。

1 日常沟通

1.1 了解患者的价值观、情感和态度 在进行健康教育时,要进行健康评佑。对于不同文化层次、不同民族、不同性别、不同爱好患者注意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沟通,有的放矢,提高沟通效果。

1.2 尊重患者 在日常护理中,应该将患者看成一个具有完整生理、精神、社会需要的综合体。让患者感受到尊重,拉近情感与空间距离,有利于深层次的沟通与理解。

1.3 掌握谈话技巧 (1)内容明确,重点突出。一次谈话围绕一个主题,讲解有关注意事项和要求等。(2)语速适当,自觉停顿,给对象思考、提问的机会。语言交流时应采用商量的口吻,适中的音调,自然大方的表情,使患者感到悦耳、亲切、体贴,以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治疗[1]。

1.4 应用倾听技巧 谈话过程中,除询问外还有部分是要倾听,对于患者诉说不要打断提问。同时注意目光、表情的应用,让表情在交流过程中传递关心与温暖。

1.5 把握反馈技巧 在一般情况下,护患沟通传递当时特定环境下的需要及信息。(1)肯定性反馈。对患者的正确言行,应表示赞同和支持。(2)否定性反馈。应先肯定患者值得肯定的一面,然后以建议的方式指出问题所在,使对方保持心理的平衡,易于接受批评与建议。(3)模糊性反馈。当某些敏感问题或难以回答问题时,可做出无明确态度和立场的反应,如“是吗?”“哦”等。

1.6 保护患者的隐私 在交谈过程中,有可能会触及患者的隐私,医护人员应当加以保护,不可当作谈资来渲染传播。

2 治疗性沟通

2.1 治疗性沟通的概念与特征 是护患双方围绕与患者健康有关的内容进行的有目的性的工作沟通。其特征有(1)以患者为中心;(2)有明确的目的性。与患者进行治疗性沟通的过程中,护士应掌握到一定的技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把握治疗性沟通的“3W2H”原则 (1)“3W”为:Who(谁是你沟通的对象?)、What(沟通实现什么变化?)、When(沟通实现的期限?);(2)“2H”为:How much(沟通变化的程度)?How to measure(沟通测量的方法)?

2.3 掌握治疗性沟通技巧 (1)评估个体差异,恰当运用沟通。明确沟通目的,达到有效沟通,同时不断拓展知识面,提高个人素质,避免或降低影响沟通的负面因素。(2)说服他人的三个步骤。首先,要让对方了解你所说的话;其次要对自己的主张必须充满信心和热忱;最后,必须明示自己所主张的事能使对方获利。(3)具体行为,针对目标进行反馈,把握反馈时机,确保反馈信息的准确性。

3 与特殊患者沟通

3.1 与愤怒的患者进行沟通时,要认真倾听患者的诉说,提供必要的安抚,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

3.2 与抑郁、悲哀患者进行沟通时,要陪伴在患者的身边,鼓励患者倾诉悲哀。

3.3 与病情严重的患者沟通时,话语要简短,并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3.4 与感受知觉障碍的患者沟通时,可能会出现一些困难或障碍,应加强与此类患者的沟通技巧,如对听力障碍者,可应用非语言性沟通;对视力障碍者,可用触摸的方式让患者感受到关心,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

第3篇:护患沟通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 脑外科;护理;护患沟通;对策

现代医学模式变革的背景之下,一方面,医学技术不断进步,为患者带来福音;另一方面,单纯的技术措施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情感需索越来越被人所重视,正如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有时治疗,常常帮助,总是安慰。”人性化的护理、良好的护患沟通在治疗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对于神经外科这样的特殊科室,护患沟通更加重要。神经外科的收治病人多是年老体弱、瘫痪、大小便失禁、生活自理能力障碍等特征,护患沟通也呈现困难特殊性,作为神经外科的护士如果能够重视与患者的沟通,将大大提高整体护理水平。故本科室为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于2010年在全科推行了“护患沟通制”,通过近2年的实践,科室护理水平大幅提高。1 护患沟通障碍的原因分析

1.1 患者方面 神经外科的患者一般来讲,症状较为明显,病情也较为复杂。患者都会不同程度的出现焦虑、孤独等心理问题,担心自己的病情,担心家人,情绪常常不稳,很难控制。又因为刚刚进去医院,整个环境对于患者来讲是陌生的,患者感到无所适从,不愿意和医护人员进行交流沟通。还有一些危重病人或者将要进行脑部手术的患者,因为将要面临大的手术,内心极度恐惧和不安,会出现情绪压抑不愿开口说话的情况。这些情况,对于医患沟通造成了阻碍,同时也反过来说明,护理人员主动进行沟通的必要性,在缓解病人痛苦的同时也有利于自己工作的开展。

1.2 家属方面 相对于其他科室,脑外科入院患者一般情况较为危机,病情较为严重,患者家属面对突况,情绪较为激动,无法接受现实,情绪上表现为焦虑、愤怒等。另外,医院环境及人群陌生,一旦出现不符合家属心意的状况,家属多表现为不能理解,从而把一些负面情绪撒在护士身上。一旦护理人员态度强硬或者沟通不善,就会引起护患纠纷。

1.3 护士方面 护士队伍中一些护士工作态度不够端正,责任心不强,工作中出现一些消极情绪和表现,不能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工作技术不合格,工作技巧不过硬,患者及家属怨声载道,根本不愿意和护理人员交流;另外,护士工作较为繁重,工作时间段往往非常疲劳,作为个体的人,护士同样会产生倦怠情绪,出现情绪化现象,没有多余精力和患者及家属交流。有些护士心理素质欠缺,难以与患者沟通,患者及家属的不满不断积累,最终导致纠纷发生。2 护患沟通方法和技巧

第4篇:护患沟通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护患关系;医疗差错;预防和控制;护患沟通

世纪医学模式正在发生新的转变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为环境——社会——心理——生物——工程医学模式这对护理学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疾病为中心”的传统护理模式,正在逐步被“以人为本”的现代护理模式所取代。护理工作面对的是人,是由生理、心理、精神、文化、环境等多层面交织组合在一起的整体的人。这就要求护士在护理实践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人性化、个性化的护理,尤其是危重患者。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患者,遇到各种各样的情景,面对这种特殊的情景,如何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是许多临床护士、尤其是护生和年轻护士感到困惑的问题。现将我在实习和工作过程中的体会总结如下:

1妨碍护患沟通的原因

1.1患者特点:神经外科以收治各种病情危重的重症颅脑疾病患者为主,由于患者病情凶险,生命处于危急状态,加上环境陌生,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紧张和孤独等心理。有的家属在强烈的紧张情绪支配下迂怒于护士,如不妥善处理 ,会造成纠纷。

1.2护士的责任心不强,导致换错药,液体内有异物等 ,这是造成纠纷的主要原因 ,也是妨碍护患沟通的主要原因。

2如何加强护患沟通

2.1创造良好的沟通环境:①外环境:沟通场所需求安静、明亮,利于患者的视觉感受;清洁、无异味刺激、室温适宜、体位舒适、有利于沟通的持续:②内环境 :护理人员要注重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以良好的心境进行沟通

2.2注意沟通方式和技巧

2.2.1尊重患者的隐私权:护士与患者交谈时,对患者的隐私要保密 ,患者不愿意陈述的内容不要追问。这样既表现出对沟通对象的尊重,又能使患者的心声得以充分表达,进而使沟通更加和谐。对危重患者可用保护性语言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护士解释病情、治疗、预后问题时应与医生一致 ,以免引起患者误解,甚至引起医疗纠纷。

2.2.2加强学习,讲究语言表达的艺术性:护士能用形象、生动、幽默的语言给患者带来快乐 ,在遇到患者或家属对我们的工作有误解时 ,要学会换位思考 ,理解其痛苦 ,从患者角度出发 ,处处为患者着想。 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信任度。

2.2.3加强自身素质修养:护士对患者应有同情心、忍让心。遇到患者不合理要求要冷静 ,不与患者当面争执 ,应给予理解。在临床中曾遇到过因病情急或住院时间长、经济条件差等。患者或家属心情不好,对护士不礼貌 ,说话难听,我们均给予耐心的解释和安抚,使其主动配合治疗工作 ,体现了护士良好的道德修养。

2.2.4加强基本功训练 ,提高护理技术操作水平:如:静脉穿刺,一次、两次穿刺不成功,就会引起患者及家属的不信任。技术不精,不仅会给患者增加痛苦,让患者产生不信任,甚至拒绝治疗。

2.3非语言沟通技巧:接触、手势、触摸(对儿童、重危患者)书信沟通等。在临床护理中恰到好处地运用非语言交流,对做好护理工作非常重要。

2.3.1面部表情:在工作中护士必须保持稳定的情绪、好的心境,决不能将自己的不良情绪投射给患者,使其受到伤害。与患者交流的过程中,要面带微笑。护士的微笑是美的象征 ,是爱心的体现 ,微笑象阳光一样 ,可使患者感受到温暖 ,体会到关心。在临床工作中 ,有的护士与患者沟通时表情冷漠 ,虽然为患者做了许多工作,但得不到患者的尊重、理解和认可,最终得不到最佳沟通效果。

2.3.2目光:护士与患者沟通过程中,要和患者保持目光接触。护士和善的目光及对患者的关爱同情,能给患者以心理支持和安慰。当护士的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患者心中会有被忽视、被敷衍的感觉 ,因而产生不满情绪 ,影响疾病的恢复。

2.3.3经常观察病人的非语言传递: 病人常常言行不一,尤其是失语病人,应注意病人的眼睛、表情、动作、手势、体态等变化,以便了解病人的感情、病情、及时发现护理问题。

大量临床实践证明: 成功地与病人沟通能较好的解决患者住院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负性情绪及心理需求,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对病人的康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3.4手势与触摸:手势语为主要的身体运动语言 ,是表情达意最有力、最常用的方式 ,它常伴随口语发挥作用。恰当的皮肤接触 ,是一种无声的安慰。如经常为卧床患者翻身、按摩,可使患者感到舒适、安全。患者痛苦时 ,轻轻地拍拍患者的肩 ,可表同情、关爱之情。恰当的触摸可使不安的患者变安静,脆弱的患者变坚强。

2.3.5书面沟通: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广泛征求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把反馈结果告知患者;为患者发放住院须知,可达到提前告知的目的,自觉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为患者发放健康教育处方 ,指导患者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把常用收费项目及收费标准绘制成表格,挂在醒目的地方,每日发放“一日清单”等方法,各种费用一目了然,可以赢得患者的信任[3]。发放清单前 ,护士先浏览一遍清单,如发现有特殊的治疗费用或数目比较大的费用时,应主动先向患者说明。如有多收费问题,及时与出院结帐处联系退费,并向患者真诚道歉,取得患者的配合与谅解,化解因费用误会引发的纠纷。

参考文献

[1]丁世华.加强责任意识防范医疗纠纷一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几点想法.中国卫生,2002,8:19

第5篇:护患沟通的特征范文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5.22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健制度[1],简称“新农合”。针对新农合患者增多的状况,于2007年5月开始集体探讨新农合患者的整体护理,并根据新农合患者特征整改了护理措施,同时对护士进行业务培训,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规范。该措施实施后,新农合患者满意率增高。

资料与方法

2007年5月~2009年5月收治新农医患者960例,女458例,男502例,年龄1~90岁,平均52±2.4岁。其中外科260例,内科290例,妇产科231,儿科134例,肿瘤科45例。

方法:①入院宣教:入院当天护士必须到门口将患者迎进护士站,并热情招呼,让患者产生亲切感和信任感。在入院当日去病室,先行自我介绍,同时了解患者一般情况,测量血压、脉搏、呼吸并记录填写护理记录单,然后根据病情进行详细的健康宣教和健康指导,最后针对患者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沟通和解答。重点关注患者心理问题,缓解焦虑情绪。落实新农合患者住院规定,认真、仔细核实医保本、户口薄、身份证的姓名,如有差异及时协助患者到相关部门更正,以免影响报销。亲自陪同患者办理住院手续并做各项检查。护士通过对患者讲解简要的疾病知识,介绍病室环境和医院医疗水平等方式来缓解其焦虑,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同类病友现身说法。认真宣教,普及健康知识和卫生常识。因为许多疾病与卫生关系密切,不良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也可以诱发疾病。认真宣教健康教育内容以及饮水饮食注意事项,使他们明白饮食与健康的关系,哪些是有利于疾病恢复的正确的习惯,从而采用合理的饮食,健康的行为和科学的生活方式,以减少住院时间,利于长期康复。农合患者对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关信息了解不够,责任护士仔细向患者讲解报销的相关手续、报销时间、报销比例,耐心告诉患者需要复印的文件并亲自陪同患者办理出院手续,使患者消除“不能报销”的顾虑。②病情观察及护理措施:新农合患者具有文化水平低、经济状况差、年纪大的特点,护理措施应针对其特征开展相应的服务内容。采用通俗易懂的地方方言进行宣教和指导,病情解说避免使用医学术语。护士接诊新农合患者时,主动介绍办理入院的程序,医院及科室的情况,所住病区名称、病房号及床号,带领患者熟悉病区环境,教会患者呼叫器、床栏、移动餐桌、床头灯、空调开关的使用方法,在第一时间为患者提供就医及生活帮助。每天查房时主动询问患者是否需要帮助,护士要学习和掌握疾病内容并进行人文培训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尽可能简单扼要地说明疾病过程,让患者对病情有个初步了解;同时能合理回答患者的疑问,还可以选择图片配合解说以增强表达效果。和新农合患者沟通时应防止出现沟通领悟错位问题,即宣教没有被患者真正理解甚至出现错误的理解。新农合患者经济收入少,和医保患者相比经济实力差距大,药费中自费的比例较高,所以治疗中根据患者的经济能力,与医生沟通,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缩短住院病程,减轻患者负担。从保障农民基本医疗需求出发,充分考虑国家基本药物政策,结合当地实际,保证农民基本医疗用药需求。通过严格执行新农合目录内用药,控制目录外用药比例,促进合理用药,有效控制药品费用。对新农合目录外用药加强限制,确定使用比例。使用目录外药品及贵重高额的药物如一次性用物,应事先与患者商量说明,取得患者同意。新农合患者一般来自农村,部分患者具有自卑心理,害怕被医务人员鄙视,所以要带着尊重的心态去沟通,沟通中要注意语言表达方式。建议家属经常来看望患者,在日常生活方面多关心、体贴患者,不要在患者面前谈论费用问题,解除患者的后顾之忧,充分发挥亲情的力量,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农村患者朴实,防患意识较弱。加强安全防护,指导患者保管个人财物,安全用电用水。提醒患者保存好费用清单及有关资料等,以免丢失而影响报销。建立合作医疗信息网络和统计报告制度,及时收集、汇总、整理、分析、传递、贮存、反馈、上报合作医疗信息。及时向病区患者征求意见,主动接受参保农民的监督;接受群众的举报和投诉。

出院指导

第6篇:护患沟通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ICU综合征;影响因素;护理对策

危重患者在ICU接受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支持的同时,也容易产生对ICU紧张环境相对应的精神应激反应,最常见的就是ICU综合征,是危重患者在ICU监护治疗过程中出现以精神障碍为主,兼具其他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它不仅加重患者的病情,还明显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影响患者的预后。现回顾性分析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重症医学科2014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106例患者的病历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1月~2015年8月入我院重症医学科的106例患者,其中男55例,女51例,年龄18~83岁,平均年龄(55.84±15.85)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2.1±1.01)年,患者情绪障碍见表1。

1.2方法 ①所有患者在入住ICU即刻,由当班护士收集相关治疗,新入院患者填写入院评估表,转科患者由专科填写,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②疾病危重情况:由经治医师每日行急性生理及健康评分Ⅱ(acutephysiologyandchronichealth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对患者进行身体暴露,睡眠情况等,其中睡眠情况的评估参照模拟视觉疼痛评分法。③治疗数据:包括是否有手术史,住ICU期间的住院时间,是否使用呼吸机治疗。

2 结果

本组患者中有14例在ICU治疗期间死亡,另有7例患者在结束ICU治疗时意识未恢复,实际进入本研究患者106例,其中有18例发生ICU综合征,发生率16.98%。

3 相关因素

3.1个人因素 ①年龄:疾病危重程度与年龄成正相关;②对疾病认识不足:患者对于危重的病情缺乏心理准备,认为自己濒临死亡,易产生抑郁、绝望及轻生的念头;③睡眠障碍的患者发病率增加:因为睡眠障碍可成为显著的应激源,使患者产生发怒、恐惧、焦虑及紧张情绪。

3.2疾病危重程度及治疗因素 ①患病时间:患病时间和患者发病率成正比;②住ICU时间:APACHEⅡ评分和患者病情以及ICU综合征成正比。

3.3环境因素 ①光线:ICU内的治疗和监护没有“时间性”,昼夜不灭的灯光,让患者没有时间概念,日夜颠倒,患者睡眠受到严重干扰;②噪声:噪声可以刺激交感神经,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压力感和焦虑感加重;③隔离:ICU需要控制感染,患者缺少与亲友沟通,易发生分离性焦虑。

4 护理对策

凡ICU综合征患者易感因素评分>15分者,均应进行积极的早期护理干预。

4.1加强护患沟通 这个过程能够减少患者的焦虑和忧郁,并从感情上激发患者,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和归宿感。①做好病房介绍:因ICU患者常常是术后患者或病情危重患者,这一特殊性使患者不能提前熟悉环境,所以当患者术后清醒或危重患者入室时,护士应为患者介绍ICU的环境。②加强入住后交流:应尽可能地有针对性地为其提供满意的环境,做好解释,按医疗护理常规进行治疗和护理。③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对进入ICU的患者,护士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有关的ICU医学知识,帮助患者客观地看待自己的病情,使患者在对ICU的了解中自然地减轻心理压力,对自己的病情有正确认识。④加强非语言沟通: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可增加视觉信息传递,以掌握其生理及心理动态,增强患者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促进脑功能的恢复。

4.2鼓励家属参与心理护理 家属探视可以降低患者及家属的焦虑程度,增加患者的信息,减轻患者的孤独感和对遗弃和分离的恐惧。家属不仅仅是探视者,还应逐渐成为医护人员的合作伙伴,应根据治疗护理的具体情况,适度地开放ICU探视,让家属亲友多亲近患者,给患者以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通过心理护理,大大降低了老年患者的ICU综合征的发病率,也减少了护患纠纷。

5 讨论

临床工作中,ICU综合征患者日益受到医务人员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ICU综合征的防治措施,并强调预防干预的重要性。护理人员是最密切接触患者的,应注意评估患者的心理需求,根据不同的情绪障碍提前为患者提供耐心、个性化的护理, 减少患者情绪障碍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护士应加强与患者沟通,多方面收集他们的心理信息,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特点,宣传不同的心理支持。为了防止ICU综合征的发生,分析ICU综合征患者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影响因素,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控制危险因素的最低点,充分发挥患者的心理防御机制,使其尽快恢复。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护士的职业素质,创造舒适的病史环境,增进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这些因素在预防ICU综合征的发生中也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总之,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明确诊断,对症治疗,缩短ICU患者住院时间,提高生存质量,是预防ICU综合征的关键,是ICU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齐艳.危重症患者的心理护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65-179.

[2]Kane RL,Bershadsky B,Rockwood T,et al.Visual Analog Scale pain reporting was standardized[J].Journal of Clinical Epidemiology,2005,58(6):618-623.

[3]杜鹏,姚梅芳.ICU综合征的防治与护理[J].护理杂志,2002,19(1):27-29.

[4]凌莉萍,冯瑞霞.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ICU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及护理防治措施分析[J].国际t药卫生导报,2016,22(5):726-728.

[5]降拥曲珍.重症监护室患者ICU综合征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J].医药,2016(10):57.

[6]梅海燕.重症监护室患者ICU综合征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心理医生,2016,22(25).

第7篇:护患沟通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心理引导;护理方法;应用效果

心理引导就是指运用心理科学等理论,根据病患面临的问题,对护理对象心理所进行的帮助、指导和服务,从而改变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的行为,使之有利于疾病的转归和健康的恢复。

1 心理引导需注重患者的心理特性

患者来自社会的各级层面,从而所患疾病,年龄、性别和性格等都会有所差别,导致他们心理特性也会有明显的差别,护理人员必须掌握不同患者的心理特征,掌握好心理引导的方式和尺度,方可做到对症下药,做好相应心理护理。同时医护人员需要设身处地考虑患者的心理需求,加强患者的交流来培养护患之间的情感,增加患者的信任,达到默契配合医护工作,取得最好的医治效果。掌握患者的心理需求,是行有效心理引导的先决条件。

2 运用正确心理护理的方式

护理人员在行心理引导的过程中,应该要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性格特征,采取相应的恰当的措施。

2.1运用正确语言行心理疏导 运用正确语言行心理疏导,就是要求护士在护理工作的中,与患者用亲切的语言来进行心理引导,主要包括其交谈的语言、语气和语调等方面。利用语言沟通的技巧让患者积极配合各项治疗。

2.1.1妙用安慰性的言语行心理引导 患病是令人难过一件事情,患者在这时候是非常需要安慰。护士在这个时候需用安慰性的言语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解决病魔缠绕痛苦,尽早恢复健康。护理人员需针对不同的患者其心理特征,找出不同的安慰性语言进行心理疏导。另外根据患者的气质特征,妙用安慰性的语言,针对胆汁型的患者,安慰性的语言特别重要。如对事业心特别强的胆汁型青年的患者,言语上可对他们这样说:"不要害怕,你如此年轻,只要配合好治疗,很快就能康复,不会影响你的事业发展的。"如对牵挂丈夫、孩子的抑郁型女患者,言语上可以说:"您现在最需的是安心养病,他们会照料好自己的,其实有很多孩子,当父母不在身边时会更懂事"。 2.1.2巧用鼓励性的语言来进行心理引导 住院患者心理相对较脆弱,护理人员善于用鼓励性的语言,有助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2.1.3善用暗示性语言进行心理引导 对于抑郁型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该要使用带有暗示性的语言来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减少其受刺激的机率。积极的暗示性语言可以使人压抑的情绪获得转变。例如,当看到患者的精神状况有所改善的时候,护理人员立即暗示说:"看来您气色越来越好,说明您治疗效果很好。"患者很容易受到鼓舞,认为自己的病情在好转。

2.1.4活用指令性言语来行心理指导 某些时候,护理人员对患者一定不能够妥协,尤其是关系到患者健康的医疗行为与规定。所以采用指令性的语言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不过在使用这类的语言的时候,一定要灵活,要能够针对不同的患者使用不同的话语。在做精细的处置时,对多血型,黏液型的患者可以直接说命令式的话"不许动。"对胆汁型、抑郁型则应该要相对委婉,可以说"请您保持姿势,不能乱动,否则容易出错"。

2.2运用非语言沟通进行心理引导 运用非语言沟通进行心理引导主要是指护理人员要学会用肢体语言来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使患者能够在沟通中获得鼓励。患者在住院期间与护士接触的频率较多,护士的言行、举动特别重要,沟通中稍有不慎,有可能会引起患者的不满情绪。为此,护士不但要不断提高护理技术水平,还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除了善于运用语言沟通交流外,还应在行为、仪表和仪态等多方面行心理引导,对待患者和蔼可亲,待人热情,让患者愿意接近你,想同你诉说心中的困惑,从而达到心理疏导的作用效果。如预产妇患者,产前告知孕产妇分娩时的阵痛是自然现象,与受伤、疾病的疼痛有本质上的区别,人感受到痛是大脑皮层中枢神经的作用,帮助其消除对分娩的恐惧不安,保持平静的心情[2]。

3 运用心理护理时需注意的问题

3.1护理患者应该学会换位思考 对于胆汁型的患者来说,说话应该尽量使用商量性的语气,以免引起患者产生排斥感。对于抑郁型的患者来说,他们个性较为敏感,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护理人员应该要多给予其鼓励和安慰,帮助其树立对抗病魔的信心。

3.2灵活应对谈话的内容 患者可能会经常问护理人员一些问题,护士在回答的过程中应该尽量委婉,既使患者得到满意的答案,同时又不会引起患者的忧虑。需要注意的是,胆汁型的患者有时候可能会提出一些无理的要去,护理人员要适当给予婉拒。对于抑郁型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学会对其进行心理引导以及转移话题。

3.3避免使用带有伤害性的语言 无论是什么气质类型的患者,作为护理人员,一定不能够对他们使用带有伤害性的语言,尤其是抑郁型和胆汁型的患者,伤害性的语言可能会对他们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严重的可能加重他们的病情,影响治疗的效果,更有甚者因此发生猝死。

4 结果

心理引导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护士在开展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应该要注意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通过心理引导使患者保持愉悦的心情,确保治疗的效果。与常规的护理模式相比较,心理护理有着自己的优势,它更加突出护理工作"以患者为本"的理念,体现了医院对患者的人文关怀[2]。护士要不断学习培养自己的心理疏导能力,巧妙地运用心理引导这项工具,在与患者的接触中促进护患之间的心理沟通,从而达到增进患者身心健康,促进身心共治的目的。

参考文献:

第8篇:护患沟通的特征范文

为了解护士对沟通理解的现状,在内科不同的病房内发放护士调查表30张,问卷采用不记名形式。

1·1护士对护患间沟通的基本知识缺乏了解,对新入院患者应如何进行沟通这样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有30%的护士回答不知道或不完全知道;对沟通方式所包含的内容,能答出一半的仅占16·7%。

1·2护士的沟通意识不强。在执行护理操作时是否有必要向患者进行解释一项,有33·3%的护士认为没必要,这从侧面反映了部分护士责任心不强,也是影响护理质量的因素之一。

1·3沟通过程中出现紧急状况时的应急能力弱。调查中发现,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不合理要求采取不予理睬的态度占33·3%,这是一种消极的行为,不利于沟通。

1·4消极的沟通方式在护理实践中仍占有一定比例,对疑虑过重,爱唠叨的患者采取反感态度的占所调查护士的13·3%;这种消极态度与护士本人的修养、素质有直接关系,是在护理实践中必须消除的因素。

1·5实行整体护理病房的护士对沟通的知识了解比较全面,沟通意识比较强,能够在沟通过程中处理紧急情况,表明:经过良好的培训和严格的要求,护士会逐渐掌握沟通技巧,从而使护理质量有所提高。

2沟通与护理质量的关系

护理质量是提高患者满意度的首要保证,而沟通对护理质量的提高有着很大影响,通过沟通增进了护患双方彼此间的了解和理解,护士能够针对患者出现的问题及时、准确地实施良好的护理,从而保证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提高了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使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我们在实施整体护理模式的病房和未实施整体护理的病房发放“出院患者征求意见表”共54张,前者为30张,后者为24张,沟通方式应用的好与差对患者的满意度有很大影响。整体护理模式病房的护士经过了训练,对沟通的意义比较了解,沟通意识强,工作扎实以及护士长的严格要求,病房平均满意度为98%,明显高于一般病房的90%,进一步说明运用沟通技巧可以提高护理质量。

3在护理实践中如何进行沟通

患者入院后面对的第一位医务人员即为护士,此时便开始了双方的沟通。

3·1护士的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声调速度、手势、眼神都能影响沟通的效果,这些也被称为非语言性沟通。面带微笑的接待患者是进行沟通的第一步,微笑可使患者消除陌生感,增加对护士的信任。相反则可增加患者的紧张感,患者会认为这样的护士难以接近,无形中加大了护士与患者间的隔阂。另外,护士本身着装整洁、端庄的举止、言行、良好的气质、风度,也是缩短护患距离的基础,它可使患者产生安全、被尊重感,使患者愿意同你接近。同时,病房中舒适良好的环境,是使沟通能够进一步深入的条件,这样才能尽快取得护患间的理解支持,取得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

3·2护理实践中沟通的主要方式是交谈,即语言性沟通。护士所使用的语言应该是亲切、美好的,这样会给患者带来愉。根据谈话对象采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使不同的谈话对象均有所收获。谈话的内容应有针对性,根据患者来院的不同时期选择不同的内容,如:患者入院时应得到详细、认真的入院介绍;住院期间要根据患者所患疾病的不同时期,运用掌握的专业知识,向患者讲述他们所需了解的知识,这样可增加患者的信任感,具体内容包括:疾病各阶段的卫生宣教;各种检查化验前的注意事项等,这些都是沟通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3·3书面沟通是增进护患间沟通的重要手段。详细完整的卫生宣教材料使患者对疾病的康复做到心中有数;征求意见表的使用对护理工作的改进具有鞭策作用;入院须知、患者家属须知、出院指导及院史、专科发展情况都能增进护患间的了解。

3·4良好的技术是维系沟通效果的纽带。高超的护理技术是通过平日工作锻炼培养的,做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护士应该注意自身的技术培养,因此,娴熟的技巧是取得患者信任,建立和维持良好护患关系的重要环节。当护理技术尚存在缺憾时,完善的语言性沟通和优良的服务态度是弥补缺憾的重要手段。

第9篇:护患沟通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 心理护理 沟通技巧

        心理护理是护理人员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能,通过护理手段,控制一切消极因素。使病人在最佳的身心状态下主动配合治疗。达到早期康复的目的,心理护理是现代医学模式转变中较高层次的护理手段。贯穿于临床护理全程。有效的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并取得良好效果。就必须同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进行有效的护患沟通

        1 护患沟通的意义

        沟通主要是指通过语言和非语言形式的信息交流,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护士不仅需要撑握高超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还要具有良好的与病人沟通的能力和技巧,以了解病人的身心状态,提供正确的信息,收集资料决策护理措施,减轻病人的身心 痛苦,创造最佳的身心状态,促进医患之间的了解与支持,满足病人身心需要,增加病人对护士的信任感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护理质量,要做好心理护理护士必须不段的探索沟通技巧,重视语言和非语言形式的沟通中的运用,全面掌握相关学科知识,最大限度的满足病人身心需要。

        2 做好护患沟通护士应具备的自身素质

        2.1思想素质:护士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较高的责任心和同情心,以病人为中心,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所想,设身处地,尽职尽责的为病人解除疾苦,赢得病人信赖。

        2.2心理素质:护士本身的情绪变化,会对病人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治疗护理过程中,病情变化时医护人员的每个言行都会给病人及家属带来很大影响。如遇紧急情况,首先护士要做到沉着,稳定、护士在配合医生处置的同时注意对病人进行安抚。

        2.3业务素质:护士除要掌握医学护理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技术操作技能外。同是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依据心理学的理论根据患者年龄,性格,职业、文化层次、家庭背景的不同,进行科学的分析,因人而异做好心理护理,达到预期目的。

        3 了解病人入院后心理变化 

        病人入院后,离开了他所熟息的家庭环境,中断工作,改变了生活习惯,进入陌生的病房接触陌生的人群,同时还要忍受疾病的痛苦甚至死亡的危胁,因此会产生很大 的心理变化。而患者由于文化层次、社会背景、职业、性格年龄不同。心理变化也各有差异。通常当人失去健康时、其心理反应是十分焦急而复杂的。他们对生活的依恋,对家庭事务,未来事业安排都有所考虑,护士要善于观察隐藏于病人表面后的深沉的心理痛苦。根据其不同的心理特征,可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3.1态度乐观。遇事镇定的病人,多数病情较轻能很快适应周围环境,在治疗上也能积极主动的配合。

        3.2悲观、绝望、恐惧的病人,大多病情较重或对自己的病情不了解,住院后心理反应强烈对治疗效果表示怀疑,处置不配合,对医护人员挑剔,猜疑。

        3.3有些病人依赖性较强,对亲人及医护人员充分依赖心理,希望受到医护人员的关注,得到最好的治疗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