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护理研究

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护理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实施“优质护理”期间收治的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中,随机选取34例作为观察组,以实施“常规护理”期间的患儿作为对照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依从性97.1%、心理、环境、饮食护理及风险预防满意度,分别(9.14±0.41)分、(9.15±0.41)分、(9.45±0.10)分及(9.22±0.41)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有助于提高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护理依从性,且可提升家长的满意度。

【关键词】优质护理;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依从性;效果;风险预防

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方法,以化疗为主。小儿机体免疫力低,加之药物的影响,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患儿的痛苦较大[1]。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负面情绪严重”“机体免疫力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生活质量低下”等方面[2]。实施常规护理,难以满足患儿的护理需求[3]。有研究指出,实施优质护理,对患儿预后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4]。本文于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实施“优质护理”期间收治的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中,随机选取34例作为观察组,阐述了优质护理的应用方法,观察了护理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实施“优质护理”期间收治的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中,随机选取34例作为观察组,患儿性别:男/女为18/16,年龄3~9岁,平均(6.58±1.54)岁。以实施“常规护理”期间的患儿作为对照组(34例),患儿性别:男/女为19/15,年龄3~9岁,平均(7.00±1.43)岁。两组患儿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1)均已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年龄≤12岁。(3)患儿均需接受化疗。(4)其他系统重大疾病疾病患儿排除。(5)家长知情同意。

1.3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给药、病情观察、不良反应的预防、环境护理等。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1)心理: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多伴有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依从性较差。家长的负面情绪,同样较为严重,难以与护理人员密切配合完成护理工作。为减轻病情,改善化疗效果,加强对患儿及其家属的心理干预是关键。就患儿而言,护理人员应于其入院后,立即与其沟通,通过为患儿讲故事、唱儿歌等方式,拉近护患距离,获取患儿的信任,使其依从性得以提升。此外,护理人员还可通过非语言沟通(如:拉手、摸头、拥抱等)的方式,对患儿进行安抚,减少哭闹等不依从行为。就家长而言,护理人员应其介绍成功病例,增强家长的治疗信心,减轻负面情绪。(2)风险预防:化疗药物渗透压高,易发生药液外渗。护理人员可考虑将“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应用到护理过程中,以便于给药,预防药液外渗及静脉炎等风险,减轻反复穿刺对患儿带来的痛苦,提升家长满意度。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具有机体免疫力低的特点,化疗期间,医院感染的风险高。对此,建议护理人员加强环境护理,每日打扫病房,给予消毒,保证空气流通。患儿应每日漱口,预防口腔溃疡。一旦发生口腔、咽喉等部位红肿,应立即处理。(3)生活护理:化疗期间,患儿应避免剧烈活动,避免发生碰撞。患儿床单应柔软、干燥、清洁,避免发生皮损。针对血小板<20×109/L者,应嘱其卧床,避免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给药。(4)饮食干预:化疗期间,患儿可能存在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对其营养状况的改善不利。对此,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儿的饮食干预,根据其喜好,为其制定个性化食谱,改善食欲,补充营养,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不良反应。患儿需避免食用生冷、刺激、辛辣、坚硬的食物,饮食应保持卫生。针对伴有消化道出血者,应禁食。

1.4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的依从性,具体划分标准如下:(1)完全依从:患儿能够完全配合护理人员者;(2)部分依从:患儿基本能够配合护理人员,间断出现不配合的情况;(3)不依从:患儿不能够有效配合护理人员,经常发生不配合的情况。同时观察家长护理满意度,包括心理、环境、饮食、风险预防4项指标,每项指标0~10分,要求患儿家长自该区间进行评分,得分越高,满意度越高。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x-±s)表示。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依从性对比

观察组依从性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家长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心理、环境、饮食护理及风险预防满意度,分别(9.14±0.41)分、(9.15±0.41)分、(9.45±0.10)分及(9.22±0.41)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常规护理方法,以给药、病情观察为主。虽可及时发现护理风险,但难以提升患儿的依从性[5]。受其影响,患儿中途放弃治疗者较多,对其治疗效果的改善,以及寿命的延长不利[6]。本文研究发现,实施常规护理后,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依从性70.6%。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实施常规护理,难以改善疾病的治疗效果。进一步观察发现,本组患儿家长心理、环境、饮食护理及风险预防满意度,分别(8.10±0.14)分、(7.88±0.22)分、(7.90±0.26)分及(7.69±1.02)分,提示患儿家长满意度有待提升。优质护理为新型的护理模式,指护理人员以提升护理质量为目的,对护理计划进行调整,积极分析患儿的护理需求,并充分满足其需求的过程[7]。为改善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预后,提升家长满意度,本院将该模式应用到了患儿的护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8]。优质护理期间,由护理人员通过讲故事、唱儿歌等方式与患儿建立联系,可使患儿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得到提升,使其依从性得以增强[9]。对家长进行心理干预,同样可取参考文献[1]范炎峰,荆玲,刘宽浩.青藤碱对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得上述效果。对药液外渗、医院感染等风险进行预防,可提高化疗的安全性,减轻患儿的痛苦,提升护理质量,提高家长满意度[10]。根据患儿的病情,实施生活护理,可预防出血等风险。根据患儿的饮食喜好,为其制定个性化食谱,则可改善患儿的食欲,增强机体免疫力,使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得以减少[11]。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均伴有血小板计数下降症状。嘱患儿避免食用坚硬的食物,可预防消化道出血,提高疾病治疗的安全性。本文研究发现,实施优质护理后,患儿依从性97.1%、与实施常规护理相比,患儿依从性更强,疾病治疗的安全性同样值得肯定。进一步观察发现,本组患儿家长心理、环境、饮食护理及风险预防满意度,分别(9.14±0.41)分、(9.15±0.41)分、(9.45±0.10)分及(9.22±0.41)分,与实施常规护理相比,家长满意度更高,优势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张琼等[12]在研究中,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作为样本,对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实施优质护理,可将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自29%降低至10%。该学者的研究结果,与本文基本一致,均证实了优质护理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13]。综上所述,实施优质护理,有助于提高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护理依从性,且可提升家长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范炎峰,荆玲,刘宽浩.青藤碱对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9(10):1199-1203.

[2]徐一卓,王西阁,陈力溶.河南地区248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融合基因类型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54(3):470-473.

[3]袁慧宏,张晓艳,曹莎莎.急性白血病住院患儿合并肺炎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9,19(3):248-252.

[4]王文鹏,高吉照,郭雷.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分析及预后[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9(5):749-752.

[5]王慧芳,杨曦,刘雪花.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因子与急性白血病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50(3):420-424.

[6]兰洋,陈晓娟,邹尧.CCLG-ALL2008方案治疗10岁以上儿童及青少年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分析[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9,21(5):405-410.

[7]何文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ROCK1基因表达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9,27(2):415-420.

[8]邢双双,顾则娟,蒋秀美.急性白血病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的构建[J].中华护理杂志,2018,53(3):324-329.

[9]唐慧,杨艳,李映兰.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7,52(12):1422-1426.

[10]刘丽娥.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ICC患者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9,32(6):147-148.

[11]王亚婷.早期连续强烈化疗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6):63-64.

[12]张琼,杨静.综合护理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化疗后粒细胞缺乏的疗效影响分析[J].西藏医药,2018,39(6):133-134.

[13]黄梦伊,高秀志.白血病患者临床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1):139-141.

作者:吴素梅 单位:泉州市第一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