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初中历史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初中历史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以人的核心素养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和赞同。笔者在本文就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展开论述。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对应学科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促进个人终身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的自身技能和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是每位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在各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规律,是把握学科教学重点的本质要求。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等几个方面,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促使核心素养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落地生根,是每位历史教师面临的关键问题。

一、定位历史事件,制作时间轴,增强学生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指的是学生对待历史事物或事件与其存在或发生的时间、空间的对应关系的辨别与分析的观念及能力。简单来说,就是学生能否对历史事物或事件的存在或发生的时空做出正确的判断,这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需要具备的基础能力。在历史教学中,只有学生熟练掌握这项技能,教师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其他各项技能。因此,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那么,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呢?在笔者看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精确定位各个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时间、空间等,制作时间轴,从而强化学生的时空观念。例如,教师在教学《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时,在时间上,可以要求学生绘制夏、商与西周三个王朝的时间轴,标出各王朝的建立时间、灭亡时间等。然后,横向梳理这一时期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涉及的具体人物、产生的社会影响等。这样,既使学生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又使学生有了清晰的逻辑思路。在空间上,教师可以用多媒体上展示《夏代疆域图》《商代重要城市分布图》,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指出各王朝地理位置、统治区域的变化情况等,增强学生的空间感知。学生在定位历史事件的过程中,不仅形成了时空观念,而且提升了自身的学习能力、辨别能力、分析能力,促进了自身的全面发展。

二、创设问题情境,树立史料实证意识,加深历史理解

史料实证核心素养要求学生追求正确的、真实的历史资料和证据,去伪存真,确保获取的、收集的、掌握的历史资料是准确无误的,以此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学术精神。历史理解核心素养则要求学生能够辩证地看待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充分理解时代的局限性。为了让学生树立史料实证意识,加深对历史的理解,教师在开展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提出高质量、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查询历史资料,深入思考和分析,进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例如,在教学《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有何意义?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本上给出的史事进行论证,同时,主动查阅资料,得出问题的答案。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学生展开了积极的思考,不仅调动了思维,而且培养了历史核心素养。

三、开展自主探究,合理解释历史,形成历史价值观

历史解释素养要求学生站在科学的、人民的、历史的角度上解释历史,不能歪曲史事,不能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臆造历史。历史价值观素养则要求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史为鉴,结合现实,表达正确的言论,做出正确的行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成长为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探究,对历史现象进行研讨和探究。例如,教师在教学《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时,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自主探究活动,在探究中了解北方人口南迁的原因、过程,掌握江南经济是如何逐步发展起来的等历史知识。通过自主探究,学生体会到了历史的合理性,同时,在热烈的讨论和交流中分享彼此的观点和态度,有助于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综上所述,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是每位历史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应该积极探索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为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总之,核心素养对于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的发展。

作者:茅正芳 单位:江苏省丹阳市导墅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