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初中历史教学的合理运用史料知识

初中历史教学的合理运用史料知识

摘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以致于历史上所发生的很多事情都充满了故事性和趣味性,而将相关史料知识运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中,对于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总之,鉴于历史史料充满一定的戏剧性等特征,因此,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是不容忽视的,只要合理运用,不但能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还能够激发学生对于历史知识学习的积极性。而本文主要就“初中历史教学中合理运用史料知识”这一主题展开浅析。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合理运用;史料知识

严格意义上讲,历史这门学科知识是在史料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如果没有真实的史料,那么历史课程教学的效果将难以实现,而学生也无法更加深入的学习历史知识。其实,将史料知识合理运用到历史教学中,也是希望学生能够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并借助已有的资料分析加深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本文对此进行探讨,其最终目的也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推动我国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

1初中历史教学中合理运用史料知识的意义

1.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初中生所处的年龄段决定了他们更乐于去接触一些新鲜的事物。而如果历史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传统,那么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将会有所减弱,并且也不利于整个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然而,将史料知识合理且科学的运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将得到有效的激发。比如:在教学“武则天创造的大唐盛世”这一章节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趣味性问题设置,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以及课堂参与积极性,比如:武则天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她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至今唯一一位女皇帝的呢……之后,则是让学生自己通过讨论,资料收集等方法去寻找相应的答案。总体而言,这种教学方式可以真正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热情。事实上,将史料知识合理的运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能够了解到更多历史上所发生的有趣事件,这对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也是很有价值的。总而言之,将史料知识合理的运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中,其实也是增强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一个有效途径。

1.2有助于学生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引人入胜的史料知识如果能够运用到历史教学中,往往会使让人印象深刻,而对学生而言,则能够更好的吸取相关历史经验教训。比如,教师讲到清朝末年,清政府之所以会签订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并致使百姓民不聊生,流离失所,其根源就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而通过这一知识点的学习,学生将深刻的感知今天国家的繁荣富强,并意识到“落后就要挨打”这一真理。历史上的很多事情都是真实发生的,为了便于传承和铭记,很多的历史故事都是以史料的方式保存起来的,而这也就是将史料知识运用到教学课堂中所存在的巨大价值所在。

2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合理运用史料知识

2.1尽可能确保史料知识运用的合理性

初中历史教学目标明确规定,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促使学生在熟练掌握史实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的,教师在运用史料知识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其合理性。以“活跃的学术思想”这一历史章节教学为例,其中就讲到了孔子在教育上所作出的贡献,为了让学生深刻的感受孔子的学术思想,在表述孔子教学场景的时候,应该要避免使用大量文字史料,否则只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为此,可以充分借助明代《孔子讲学图》这一史料,进而更加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孔子教学的情景,在课堂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利用《论语》等学生耳熟能详的材料,深入的讲述孔子对中国教育发展所做出的伟大贡献。

2.2增加史料知识运用的生动性

史料资料的运用价值能不能得到有效的凸显,关键还在于教师在课堂上能否选择生动,丰富的史料。如果还能够加以有效利用,必定也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教学“侵略与反抗”这一单元课程的时候,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入的体会到近代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并得出“落后就会挨打”的结论。那么就要通过“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等各种战争期间,列强侵略的事实以及清政府所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作为有力的史料支持。与此同时,从这些不平等的条款内容中,学生内心也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触动,同样,这对于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也是很有价值以及意义。

2.3借助史料拓展学生的历史视角

学生通过历史知识学习,也将获得更加正确的历史观,不难发现,在一些历史教学中,常常有一些需要学生自主进行评价的话题。此时,教师为了拓展学生的历史视角,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就必须要恰当地引入一些相关史料。例如,针对隋炀帝开凿大运河这一历史事件进行客观评价之前,就可以为学生提供这样两段史料知识:一是胡曾的《汴水》“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二是皮日休的《汴河怀古》“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在教师的引导下读完史料之后,学生就可以以小组的形式评价大运河修建的利弊,即大运河的修建,促使南北交通实现了连接,同时也加强了南北民众之间的联系。但是,大运河的开凿也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甚至还成为了隋朝走向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3结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将史料知识运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中,也渐渐得到了教师的高度重视。因为这样不但利于整个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而且还充分调动了学生历史知识学习的积极性。长远看来,也是利于当下初中历史教学事业发展的。

参考文献:

[1]谭启成.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问题[J].中华少年,2015.03.

[2]唐平.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知识的合理运用[J].教育:文摘版,2016.11.

[3]徐超.浅析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知识的合理运用[J].读写算,2015.09.

[4]于志敏.关于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知识的合理运用研究[J].综合版,2014.05.

[5]陈淑燕.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知识的合理运用[J].考试周刊,2014.05.

作者:郑凌 单位:甘肃省兰州市第五中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