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生本课堂中多媒体运用反思

生本课堂中多媒体运用反思

一、生本课堂创建中多媒体运用的工具性反思

1.多媒体激趣与师生课堂情感交流。生本课堂的本质在于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究,让学生全程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因此,必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有利于学习激情调动的情境,多媒体运用正好可以实现这一目的。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简单的黑板、粉笔和一张嘴巴的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学提供生动的画面并配有音效,不仅活跃气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将各种知识有机关联起来,使课堂教学内容相对直观,利于学生知识关联,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在该过程中,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在人机互动中被弱化,教师需要通过引导、鼓励等方式强化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在生本课堂创建中,针对多媒体的运用,教师的语言选择、身体语言使用、动作节奏都要蕴含情感因素以强化师生情感交流。2.多媒体体验与师生课堂技术依赖。生本课堂推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主动学习,这意味着学生要在课堂中充分投入,并调动自身更多潜能以提高课堂学习有效性。对于学生来说,多感官的同时调动会使其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更加深刻。在传统课堂教学中,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或者是教师写学生看,学生各种感官的使用不够全面。而多媒体教学中,由于课件已提前制作,大大地缩短了教师的板书时间,减少了学生感觉体验的中断,同时图片、视频和教师讲解的共同进行,使学生多个感官同时调动,深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但是,在运用多媒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很容易演变成课堂多媒体的播放者,课件播放取代了教师的主动教学,课堂教学过程基本由计算机来控制,课堂教学成果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计算机,有的课堂教学直接转变成教师对课件的展示和阅读,形成了机器本位化的课堂教学[1]。虽然这种教学的感观效果较好,却易导致课堂技术依赖,使得师生之间的信息互动被弱化,课堂情境生动性被淡化,学生在课堂中只能追随课件设计来学习。原本需要学生通过实验动手得到的知识结论,在课堂教学中被动画演示取代,学生没有经过思考就获得了结论,难以获得真实体验,也不能进入探究式学习,自然也就难以完成生本课堂的创建。3.多媒体技术偏差与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以学生为主的生本课堂尤其强调这一点,但在传统课堂教学中,针对不同学生的备课教学意味着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通过多媒体网络技术的运用,教师结合学生学习情况,按照能力突出学生、一般学生、学困生进行分类,采取柔性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不同的能力层次水平给予不同的教学内容,使教学过程更倾向于个性化和个别化教学。但是学校很容易把课堂教学技术的先进性和多媒体运用关联起来,为了匹配教学技术的先进性,学校开始追求教学软件的先进性,将一些简单实用的软件弃之不用,进而追求更为高级、复杂的软件工具。在此情况下,教师的技术短板就开始引发一些问题,如课程内容和技术结合的不足导致有的课件只是简单地把教案及教材的内容搬到电脑上,画面美观但内容贫乏。由于对应用软件的不熟练,教师很难在因材施教方面有所进展,从而影响了对生本课堂中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2]。

二、生本课堂创建中多媒体运用的功能性重构

生本课堂不仅是教学模式的转变,也是教学观念的转变,更是课堂教学中学生自觉主动性的充分发挥,它不仅需要在思想观念等方面有所突破,更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合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功能,可以有效提升生本课堂的创建效果。1.明确生本课堂中多媒体的辅助角色。多媒体技术可以推动课堂教学,在生本课堂创建中有独特优势,但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各种问题也让多媒体容易喧宾夺主,影响生本课堂的创建。虽然当前多媒体技术发展迅速,但其自身的技术缺陷及情感交流缺失等方面的问题也难以形成以多媒体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这意味着课堂教学的现有教学模式在一定时期内仍然会保持。因此,在创建学生为主的生本课堂时,需要对课堂教学中的多媒体进行合理的角色定位,使其在生本课堂中既能充分发挥长处,担负应有的责任,又能消除或弱化多媒体教学对生本课堂创建的不利影响。生本课堂中的基本要素包括教师、学生、课程和多媒体,其中教师是教学主导者,学生是教学主体,多媒体是信息媒介。基于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基本角色定位,生本课堂中多媒体运用是为表达课程内容服务,不仅要考虑课程内容的合理表达,而且要考虑学生的心理接受和认知特征。只有坚持这个角色定位和职责分工,才能使教育工作者摈弃对多媒体运用的形式化、主导化等现象,并能让多媒体运用更符合学生认知特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2.利用多媒体的功能优势。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主要优势在于超文本功能、人机互动功能和网络功能等,这些优势是其在课堂教学中备受青睐的原因,只有在这些功能都正常发挥作用的前提下,它在生本课堂创建方面才能发挥作用。但在当前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运用中,大多数课件未对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优势进行充分运用或发挥,教师不仅难以通过多媒体的人机交互等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让其对于多媒体运用的理解呈现出片面化,因此,从生本课堂创建出发,必须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功能优势。首先,要充分发掘多媒体对于生本课堂的价值意义。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师生交流等[3]。其次,要将多媒体的价值意义具体到各种功能中。如人机交互功能促进师生交流、网络信息提供有助于学生思维发散等。最后,把具有特定价值意义的功能具体结合至不同学科不同课程中,使多媒体运用与各个学科的特点保持一致。如英语课程主要是语法体系的整理以及情境设置,注重说写等能力的培养,在多媒体教学中可通过网络呈现更多的情境,给予学生更多的听说机会;化学课程可借助多媒体演示功能把在实验室中不能操作的化学反应生动形象的表现出来,再通过超文本功实现相关知识点的关联。多媒体在生本课堂上的运用,本质上是把一种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和生本课堂这种先进的教学理念结合在一起实现教学行为和教学内容的过程,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对生本教学理念有充分理解,还要对多媒体教学设备对应的软件使用得足够熟练。因此,要深化教师对生本课堂教学理念的解读,并贯彻于课堂教学中,同时要对教师进行多媒体技术培训,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软件技术,让多媒体成为促进生本教学的有效工具。3.形成生本课堂理念导向的多媒体运用模式。当前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很容易形成以多媒体运用为目标的课堂教学,多媒体成为了课堂教学的轴心,造成课堂教学的机器本位化。由于生本课堂中多媒体运用的目的是促进生本课堂的创建,学生才是生本课堂的中心,因此必须改变围绕多媒体构建课堂的观念,要以生本课堂理念为导向进行多媒体的课堂运用。具体实践中,生本课堂理念对多媒体运用的导向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生本课堂需要来决定多媒体的参与,即在生本课堂中,并不一定要运用多媒体,只有在需要时才选择多媒体设备的课堂运用。第二,以生本课堂需要来决定多媒体的运用方式和范围。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主要是以教师对内容的灌输来决定多媒体运用方式。生本课堂下,要达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探索的目的,不仅需要改变传统课堂中单一的多媒体展示方式,还要着重于多媒体的课堂互动运用等。第三,以生本课堂需要来决定多媒体内容。生本课堂的流程是由学生自学完成前置性作业,然后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学习感受,最后在课堂中对小组讨论成果在全班展示,因此多媒体运用不能按照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全程教学的课件设计来进行,而是要在各个环节提供相关资料或问题。如在《背影》教学的前置性环节中,可以基于课文内容提出各种问题并用多媒体按层次展示出来,如作者为什么最难忘的是父亲的背影?作者为什么要在文中细致地叙述父亲送自己去车站的每个细节?搭配上相应的图片,在学生按照问题顺序细细思索时,其对文章的布局思路理解便逐渐清晰。第四,以生本课堂中的作用发挥评价多媒体运用。作为生本课堂的教学工具,多媒体运用关键不在于技术功能是否先进、运用频率是否够多,而是其在生本课堂创建中发挥多大作用。4.建构生本课堂的多媒体运用评价机制。多媒体运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工具,也是学校硬件实力的重要体现。一直以来,关于多媒体运用的评价都是以多媒体设备配备、教师在课堂中对多媒体的运用普及情况为指标,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中,各方对于课堂教学中的多媒体使用更多地是关注多媒体设备本身,而忽略了多媒体作为课堂教学辅助的真正价值定位。要在生本课堂创建中让多媒体真正为生本课堂创建所用,就必须创建规范、科学的评价机制,让生本课堂中的多媒体运用评价高效化、合理化。在评价指标制定方面,多媒体对于生本课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节约课堂时间、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探索、照顾学生差异以及促进课堂交流等方面,因此对生本课堂中的多媒体运用评价指标也要依照这几方面来设置。在多媒体的课堂评价内容方面,要对多媒体在课堂前置环节、小组讨论、展示等不同环节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还要基于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整体影响,评价多媒体在生本课堂创建中的影响意义。在评价方式方面,要结合传统课堂教学进行对比评价,虽然多媒体运用对生本课堂创建有一定积极意义,但是也可能出现生本课堂创建中的多媒体运用不如传统课堂条件的生本课堂创建,因此要发现问题,找出不足,就要对两者进行对比。另外加上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才能得到更客观的生本课堂创建中的多媒体效果评价。为了保障生本课堂中多媒体运用得到科学评估,并发挥督促作用,还需要设置合理的评价周期,如日评价和周评价、月评价相结合。随着生本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创建“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生本课堂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向。在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推动下,以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进入到课堂教学中,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媒体运用不仅丰富了课堂信息的载体形式,扩容了教学信息量,加快了课堂信息的流动,也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惠清.变式教学促进生本发展性课堂评价的分析[J].教学与管理,2016(34).

[2]刘岩.生本教育:唤醒自然生命力———初中语文生本课堂教学实践案例分析[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3(02).

[3]黄庭培,郑秋梅,李世宝.教师和学生的课堂行为互动及优化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2).

作者:彭苇 单位: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