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孝道与大学教育

孝道与大学教育

摘要:文章结合个人教学实践,从孝道精神审视目前大学教育问题,回溯儒家传统孝道的真正含义及其与个人道德养成之关系,简述如何在大学教育中落实孝道教育,从而为解决大学教育中存在的人格缺陷及德育问题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孝道;大学教育;道德;儒家

1从孝道反思当今大学教育问题

在大学里,国家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其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天下父母想方设法供孩子们上学,目的是希望儿女们有出息,就算不求报效国家和社会,也希望儿女们有所成就、光宗耀祖。然而,目前高校中,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比例越来越高。有数据统计,仅北京地区就有超过10万学生患有抑郁症,而且近年大学自杀事件也在不断增加。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来找笔者倾诉。他们往往有焦虑、神经衰弱、失眠等症状。在大学生中,有人自我否定、自我拒绝;有人玩世不恭或万念俱灰;有人因人际关系不和而逃避群体、自我封闭;有人因考试失败或恋爱受挫而产生轻生念头或自杀行为等。这些情况反映的不仅是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也反映大学教育存在的问题:现行大学教育注重知识与学历,忽视心灵和德行的教育。而孝道则属德行教育的重要部分。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经•开宗明义章》)。在孔子看来,孝道是德行教育的根本,是各种教育的出发点。《孝经》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岂敢毁伤?孝之始也”。如果一个学生懂得这样的孝道精神,绝不会轻易选择自杀。为人儿女要珍惜生命,保持健康,不令父母担心,这是孝的开始,是养德之基础。所以,作为一名大学生,若因人生的一些不如意之事而选择自杀,乃大不孝。因此,家庭、学校、社会亦应当意识到,大学生精神问题之所以日趋严重,首先表明教育方式以及教育内容存在缺陷。同时家庭、学校、社会,还有教育者——老师等,都是有责任的,都应该反躬自省。作为老师,自身能够知行合一,通过身教言传推动孝悌的教育,是能够收到良好效果的。我们的大学教育须让大学生意识到自杀并非是烦恼痛苦的结束,而背后更是灾难的开始,想想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育之恩、国家的培养之恩,哪能一死了之?况且自杀是对自我生命的极度不负责任,对父母与亲朋好友乃至社会都造成极大的伤害。传统教育有三种表现方式:家教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昔日之家教以入孝出悌为本,学校老师教育重在传道授业解惑,进而形成仁义礼智信的社会教育要求。《白虎通》云:“古之教民,百里皆有师。里中之老有道德者为里右师,其次为左师,教里中之子弟以道艺、孝悌、仁义也”[2]545-546。传统教育倡导以德为重,孝悌仁义为学生学习之根本所在。如今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功利主义的影响,追名逐利,很难从根本上体现“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之精神。现行大学教育中,什么样的人才是学生的榜样?学生应该效仿谁?是明星?富贵者?还是有德者?倘若教育是需要成就有德者,成就君子,那么除了专业知识及各种实践教育外,更应注重心灵的教育,包括孝道仁义道德的教育实践。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由于心灵蒙昧,德义不彰,许多人身陷“不义”。基于这样的现实和认识,笔者在所任教的大学里开设《弟子规与幸福人生》课程将近十年,课程对学生改善父母关系、认识自我、为人处世等方面均取得良好效果。从学生的作业与各种感悟当中看到,这门课程最大的成功是提起了大学生对父母应有的“感恩”心光:“每当我上课的时候,总是能够感觉到心灵得到的一次洗礼,我想,《弟子规》给我带来的最大收获,便是让我找回自己的良心……”;“在学习了《弟子规》之后,随着我的态度的转变,我们家庭和睦了很多,本来所谓的代沟,现在已经消失在我跟父母亲的沟通里”。

2孝道精神正义

在对“旧思想”改造的过程中,维系中国社会几千年社会稳定的孝道人伦精神,遭到质疑乃至破除。不少人对孝道精神的理解有偏差甚至错解,彰显不了其精要。理解孝道,首先要深入认识孝道的含义及其精神实质。《说文解字》言孝:“善事父母者,子承老也”。孝字上面是老,下面是子,表明老和子是一体的,密不可分。“善事”意为子女恭敬地侍候父母,让父母在身心方面皆得愉悦,且承传长辈的良好教导,即所谓诗礼传家!人们批评孝道精神,除了依据一些封建色彩的礼节或陋俗外,其一依据“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其二认为经典“二十四孝”乃愚孝,认为这些思想是封建糟粕,无益于当今世人。封建色彩礼节及陋俗应该舍弃不疑置论,但经典依据及孝行事件的发生有其历史性和特定意义。对这些典型的理解,应取其真实的精神所在,不能断章取义,亦不能仅从事相上评判之。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孟子•离娄上》)此处“不孝有三”之“三”之义多也。孟子提出世俗生活中有五种不孝行为:“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才,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纵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这五种不孝行为当中没有“无后”之说。三而无后乃自东汉赵岐注《孟子》才有:“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也;家穷亲老,不为禄仕,二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3]286-287。这一阐释非孟子本意,后世亦多有责难。“父母生之,续莫大焉”重在父子有亲伦常的延续,此外,“后”的重要意义还落在家国天下之性命与责任之上。作为华夏子民,光大孝道之精神,以和人心,继圣贤之绝学,此亦为有“后”也。“舜不告而取,为无后也”,这里的“后”,指应当尽到后代的责任之意。舜的父亲、后母、同父异母的弟都不喜欢他,都想害他。舜如果告诉他们,则他不能取,他娶妻是经过考察的,且其妻子是尧帝之女,而尧是有德之帝。儒家之礼不是呆板的,“以和为贵”,故有权实。“告”是礼节,“不告”是权,以“不告”而能守其中道,因此孟子的意思是,尽管舜没有征求父母的意见娶妻,但乃君子所为,“不告”与“告”是一样的。因为舜时刻想着孝顺父母。孟子之意在赞赏舜之孝德!孔子在《中庸》里更是赞扬了舜之孝行:“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一个真正有孝德大的人,能得位、得禄、得名、得寿。此外,二十四孝的事例,实为古人至诚报答父母恩德的具体表现,有的看起来似乎有点荒唐,实乃古人心地质朴、念恩真切的表现。他们能行人之所不能,我们应当心生敬佩,反躬自省,而不应纠结在其形式上。真正的孝行有各种各样,其根源在于他们的报恩心。父母给予我们身命,并养育我们,恩德广大。如《诗经•小雅•蓼莪》云,“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这里连用了十个动词:生、鞠、拊、畜、长、育、顾、复、出入、腹,非常形象表达了父母养育儿女的各种辛劳,且时时为我们担忧,如此之恩德,怎么才能报答得了呢?《孝经•开宗明义章》孔子问其学生曾子:“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孝为“至德要道”,天下人当皆以孝为训,尽心力行,此乃就人间基本人伦而言,其功可保社会和谐。德是人行道之所得,至德即尽性之美,到达极处。道,即“凡圣共由之达道”,也就是说不分高下之人,通过修正自己各种错误所达到的境界。“至道”就是穷尽万事万物之理。上古圣王具备极致之德和至道,顺应天下人之心,使他们各得其所,上下相亲相爱,无有怨恨。这些都是以孝德为基础的。故历来真正有德的统治者,皆注重以孝行来感染天下人,所谓“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其次,孔子还说孝不仅为德之本,而且还是教化、教育的根本。故一个人的道德最直接、最基本的体现是他是否孝顺父母。对大学生而言,素质好、有涵养的一个表现是他“入则孝”做得怎样,延伸在学校则体现于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在社会则能长幼有序、恭谦有礼。若大学生毕业后仅仅凭借挣多少薪水来衡量大学教育的成果,又怎能培养出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真正人才呢?孔子云“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孝经•三才章》。可见,传统儒家教育,上自统治阶层,下至百姓,皆以孝之精神作为教育基础,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3孝道教育在大学教育的落实

《论语•学而》云:“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可谓仁之本与。”儒家认为仁义德行之养成根源在孝悌。一个人在孝悌方面做得不错,就不会“犯上”,更不会“作乱”。如果连自己父母都不爱的人,说爱别人,无有是处。所谓“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一个不孝的人,是一个忘本的、没有报恩心的人,这样的人不可能有尽忠廉洁之德。古人云:“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故而,仁义道德的培养从“孝”而始,以孝为本。孔子把“入则孝”视为学生首要之行,其大义亦在于此也!因此,现代大学教育,亦应体现“孝”的教育。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第一、通过通识教育课程的方式,结合经典,在不同的层次阐释孝道精神。通识教育,乃培养大学生卓越品格的教育,孝道精神教育可有相对专门之课程,也可在不同通识教育课程中兼顾之。相对专门的通识教育课,如笔者开设的《弟子规与幸福人生》,课程要求学生熟读乃至背诵《弟子规》,并要求学生将“入则孝”的精神落实到日常生活学习中,“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能以此克己修身,良好道德品格养成便有保证。还有其他一些通识教育课程,如儒家经典导读中有专门《孝经》导读、大学语文中的《蓼莪》篇,中国哲学中的《论语》等篇都蕴含典型的孝道精神。这些课程,皆可结合经典,对孝的精神进行讲授并运用于生活。如《论语》讲到孝的章节不少,其中有一章: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孟懿子是当时鲁国大夫,来请教孔子孝道。孔子回答说“无违”,但他并没有直接跟孟懿子说“无违”的内容。后来在马车上,孔子跟他的学生樊迟讲了无违的三层含义:一、当父母活着的时候,要孝敬父母,依礼而为。二、当父母过世时,要按礼来办理丧葬之事。三、祭祀的仪式以及所用祭品都要遵从礼制。从孟懿子地位来看,如果他在这三个方面都做好了,下面的文武百官乃至平民百姓,都向他学习。孔子的教育方式,既不失孟懿子的身份,同时又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当孟武伯来请教孝的时候,孔子则回答“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孟武伯乃孟懿子的长子,孔子跟他讲,儿女有病时,父母之忧愁担心,去体会这一点,就明白什么是孝了。反过来,儿女在外求学等,不能让父母忧心。“身体发肤,不敢毁伤”亦此意也。第二、在思想政治品德课程融入孝道精神教育与拓展。高校的思政课属必修课程,其目的在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孝道作为德行修养的基础,无疑对学生美好品格的养成有重要意义。对父母的孝行,由此引申的品格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再衍生则是对党与国家的忠诚,对社会人民的热爱,这样的教育是“有情有义、有滋有味”的真实品德教育。本校也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老师在课程中给学生介绍《弟子规》,曾有多位《弟子规与幸福人生》课程的学生在作业提到“最早知道弟子规是思修老师推荐读的”,或有学生问我认识思修课的某某老师否,说老师也让他们学习《弟子规》。这说明优秀传统文化的孝道精神,是可以潜移默化于思政课程的。此外,当前有一些院校的思政课程设立了现代智能及媒体模拟教学实验室,实验室的实践教学便可融入孝道精神教育与实践,从影像学习到戏剧模拟到生活实践,都可以贯穿之。主席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孝文化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其精髓于当今时代仍需要倡导与发扬光大。第三、重视实践引导,知行合一。在大学教育中,教育者一方面把孝道的理论,结合当今时代学生的处境与社会氛围加以讲解、引导,方可提起他们的孝心、孝行。笔者曾在学校带领喜欢国学的同学们早读《孝经》,并引导学生每年开展传统成人礼活动,活动环节就有感念父母养育之恩的礼节,同时加入有关孝道精神的诗文吟诵等。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旨在提起大学生对父母的孝心,并在实践中体会。另一方面,要切身落实,克己修身,要以自身孝道的事例和不足的反省来引导学生学习。一般从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方面分享个人的孝行的心得体会与不足。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不同的层面引导大学生实践孝道精神。如《礼记》云:“孝有三:小孝用力,中孝用劳,大孝不匮。思慈爱忘劳,可谓用力矣。尊仁安义,可谓用劳矣。博施备物,可谓不匮矣。”孝的三个层次是小孝用体力,中孝用功绩,大孝无穷无尽。体力方面,大学生可以用在家帮助父母做各种家务活等;成绩方面,大学生在学校各方面成绩突出,为人正派,让父母安心等,都是孝行体现。总之,落实孝道精神教育,对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伦道德观念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大学教育不可偏废孝道的教育与引导,老师则应担当“为往圣继绝学”的重任,以身作则,教育学生成为真正有道德的人,做一个于家、于国真正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顺治.御定孝经注[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5.

[2]朱彬.礼记训撰[M].北京:中华书局,2007.

[3]朱熹.四书章句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3.

[4]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99.

作者:陈开华 单位:广东工业大学通识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