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医药类高职院校化学教学优化探究

医药类高职院校化学教学优化探究

摘要:化学课程是医药类高职院校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因此化学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能力。针对医药类高职院校化学教学实际状况,分析了高职院校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初中到高职阶段的衔接过渡、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教学手段和评价的优化策略多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提升医药类高职院校化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医药类高职院校;化学教学;优化策略

化学是现代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主要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是制药类、医学护理类、环境科学类等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化学课程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相关理论以及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并且运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原理和技能,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涉及化学的实际问题。因此化学是医药类专业学生学习专业技能时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例如化学理论知识本身较难理解、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等,使得化学教学的效果不佳。本文针对医药类高职院校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反思,初步探索了如何提升化学教学的效果,充分发挥化学专业基础课的重要作用。

1化学教学现状

1.1学生化学基础较弱虽然学生初中时就已经学过化学,但是初中化学只是认识了一些简单的元素符号、化学物质,学习了简单的化学反应,并且根据中考考试制度,化学作为一门副科的分数占比相对于其他主科来说较低,使得学生对化学的学习重视程度不高,化学学习热情不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浮于表面,不懂得融会贯通。职业院校学生的入学成绩相较于高中生来说偏低一些,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基础较薄弱。

1.2没有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课堂教学基本上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将现成的知识一股脑地灌输给学生,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职业院校的化学教材大都是本科化学教材的删减版,没有在充分认真了解本专业学生的现有化学知识和经验、化学学习要求、化学应用能力等基础上来设计教材,使得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化学知识进行应用的认识不强。由于高职教育受到课程标准的制约,往往教师在设计和实施教学时,会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制定一套统一的教学方案和计划,没有立足于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学生个体差异较大,这极大地限制了化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1.3教学模式不够多元化

在目前的化学教学中,受到课时数量、考试及格率等因素的限制,教师主要采用课堂讲授法和练习法,教学模式也较单一,没有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多种教学手段,比如适当创设学习情境,设置问题进行探究,实验演示,利用多媒体工具使抽象问题具体化等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单一使得化学课堂不够有激情,化学知识也变得晦涩难懂,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2重视初中化学与高职化学之间的衔接

作为一门具有较强专业性的基础教育课程,高职学生接触这门课程一般是在一年级,对于新生来说化学也并不陌生,因为他们初中就已经接触过化学,但由于初中阶段化学学习内容不多,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化学、认识化学,教材涵盖的知识点也较少,学习时间也较短,而高职化学教材与初中化学教材之间却有着巨大的差距,如果在学习高职化学之前没有进行有效的过渡衔接,会给化学教学带来较大的困难。

2.1增加内容的过渡

初中化学主要学习了一些常用的化学元素和物质的性质用途,大都是从宏观角度学习,而较少地涉及到微观世界。高职化学主要包括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除了学习更深层次的宏观内容外,更多的是学习元素和化合物的微观结构原理,从而来解释一些宏观化学现象。因此在学习相关内容之前,教师应当设计内容衔接教案,并匀出一定的课堂时间进行讲解,把学生的思路打通理顺,学生学起来效率才能更高。教师应该增加宏观内容到微观内容的衔接,从物质的分类到各种物质的反应,设计将宏观和微观相互结合的内容,让学生能够从宏观视角尝试理解微观视角,增强学生的微观分析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习效果[1]。

2.2加强方法衔接

初中阶段是让学生了解认识客观物质、化学概念,内容较少,因此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更多地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但是进入高职以来,化学学习的内容面广且难以理解,如果学生仅依靠表面记忆的方法很难将化学学好。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让学生认识到初中化学与高职化学的差异,学会发现规律、归纳总结、科学记忆。面对更繁重的学习任务,应该转变学习方式,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课前根据教师要求做好预习,课后勤加练习巩固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另外,初中化学教师多采用讲授法,但高职化学内容多,将每个知识点都精讲也是不现实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在讲授法的基础上结合情境教学、问题探究等方法,不要把问题答案或结论直接告诉学生,应当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和探究问题,最终得出结论。教学中注重引导,传授方法,若学生遇到相似的问题就能举一反三,提高教学效果。

3理论联系实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化学理论知识较为抽象且晦涩难懂,加上高职学生入学成绩不理想,学习缺乏主动性,给化学教学带来了较大的阻碍。但是化学与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讲授课本知识,应当放开眼界,基于化学与生产生活之间的联系,将化学知识理论融入到实际生活当中,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1借助社会生活案例,创设学习情境

通过选择学生实际生活中常见的素材、现象和案例,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与我们的距离并不遥远,从而引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例如对于医药类专业的学生而言,在讲到“溶液溶度”的内容时,可以列举医院中常用于注射的生理盐水(9g/L),葡萄糖溶液(0.278mol/L)等,适当引入社会上的医疗事故案例,告诉学生这些打入身体的注射液一定要准确无误,医药专业人员在配制溶液时也要严谨细致,否则就是对生命的轻视。让学生理解溶液浓度的概念和以及学好“溶液浓度和溶液配制”知识的重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2举办班级知识竞赛,增强学习互动

医药类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较活跃,对于各种竞赛活动热情高涨,利用学生的这个心理特点,教师可以适当安排一些类似“用化学知识来解释生活现象”的竞赛活动,教师充分挖掘与化学知识紧密联系的社会素材来设置问题,请学生利用学习的化学知识来解答。设立奖项等级,与学生平时成绩挂钩,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掀起化学学习的热潮。

3.3适当引入思政元素,提高学生思想认识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是非常高的。医药类专业的学生将来就业的方向大都是制药行业或者医院,是和生命息息相关的专业,因此这类专业的学生需要有更高的专业技能,更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思想决定行动,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化学专业素质,需要在化学教学中引入思想教育,思想认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就相应增强。因此,教师要把思政教育融入到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当中,在讲授知识的同时适时地引入思政的元素,让学生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增强教育的效果。化学课程在医药类职业院校是一门比较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实验科学为基础,提高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为后续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未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化学课程开设在医药类高职学生入学的初期,而此时刚入校不久的学生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还处在重要的发展时期,不够成熟,因此在《无机化学》这门课程中适时地融入思政教育,不仅会对学生的思想价值起到引领作用,还会提升学生的专业思维,达到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

4充分利用实验教学平台

医药类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医药类专业技术人员,因此,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知识还需要练习提升操作技术,并且高职院校的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热情,所以,要充分利用实验课程来提升教学效果。合理安排实验内容,设置一些与理论知识紧密联系的典型实验,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并验证假设。在设计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设计方向的确定,实验过程中加强示范指导,及时纠正错误操作,实验结束后,布置任务让同学们整理实验结果,讨论思考题并解答,完成实验报告。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实验,例如氯化钠的精制和性质检验,可以借助微课来开展教学[2]。化学实验课应当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学生实验操作的课程,但由于学生基础较弱,教师往往需要花费半节课的时间来讲解理论知识,演示实验操作,从而压缩了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时间。因此,可以选用微课的形式,在上课之前,教师先把实验演示一遍并进行录制,将录制的视频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预习,了解实验内容、实验原理和操作的规范,实验课上教师只需要将视频中的重难点、易错点再强调一遍,剩余的大部分时间就留给学生进行实验了。将微课应用到化学实验教学中,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实验内容及操作方法展示给学生,简单清晰,便于学生学习掌握,极大缩短了理论教学时间,增加了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时间,有效提升了教学效果。

5优化教学评价

医药类专业的学生考核评价方式不应只限于传统的考试,而是既要体现专业知识又要体现技术能力。改变传统评价方式的不合理性,注重过程性评价,将课堂表现、作业检查、平时测验等按比例合理分配,将实验考核成绩融入到评价体系中,让学生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更要重视实验技术操作。教学评价过程中,除了教师评价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同学之间互相评价,将这个评价纳入到教学评价体系中,体现评价的公正性、完整性和全面性,从而对高职院校化学教学工作提供指导性建议,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

6结束语

化学是医药类高职院校的一门重要课程,学习这门课不仅能让学生掌握化学理论知识,为后续的专业课学习夯实基础,还能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为以后的生活工作积累经验。化学课程的重要地位也对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实现教学优化,教师可以通过增加初中化学与高职化学内容的过渡,加强两个阶段教学方法的衔接入手,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课堂教学中通过借助生活案例,创设学习情境,引入思政元素,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举办班级知识竞赛,增强学生的参与互动感,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充分利用实验教学平台拓展学生的知识能力,合理利用教学评价的手段进一步优化化学教学。

参考文献

[1]谢兵.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策略初探[J].教育天地,2020(6):120-121.

[2]冯金.新时代微课在高职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优势[J].科技风,2020(18):12

作者:史淑文 单位: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