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公共管理舆论影响

公共管理舆论影响

一、我国互联网发展的历程

我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经历了10年,截止目前,媒体的发展已到第4代———网络媒体,也被称为“立体媒体”。网络的迅速发展成就了面对面、面对点的新传播方式,已逐渐成为社会各阶层利益表达的重要舆论场所。以互联网媒体为依托的新的舆论场所已经形成,但对于网络舆论的定义繁多而复杂,至今也没有一个公认的明确定义。网络来源于现实,网络舆论的产生是现实舆论的延续,而就互联网具备的匿名性、公开性、公正性、高效性、传播性及交互性等特点来看,网络舆论的发展有着广阔的空间。随着近年来博客、微博、视频网站的高速发展,一方面,人们更愿意通过网络来传达自己的情感、心得、观点和意见,另一方面,也为一些负面新闻的传播提供了滋生的“温床”。现实中产生的社会矛盾传播到网络,就成为网络舆论的导火索,随后对矛盾的讨论成为网络舆论的热点,进而形成讨论群体,甚至是对立矛盾观点的辩论团体,随着讨论群体的不断扩大,映射出舆论的最基本形式。

二、我国网络舆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2009年1月初,新华网与人民网联合进行网上调查,87.9%的网民非常关注网络监督,当遇到社会不良现象时,93.3%的网民选择网络曝光。网络监督已经成为畅达民意、维护权益、鞭挞腐败的重要手段。但是“立体媒体”的发展,也出现了相关的问题,笔者就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点分析并提出了的意见和建议。

(一)缺少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有制定统一的法律规范

对于网络舆论没有定义其边界,对刊发虚假舆论者应承担的相应风险没有准确的界定。而邻国日本对于互联网法律的研究和制定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至2010年日本的家庭互联网普及率为78.2%,一直保持着全球互联网普及率前五名的地位。自2000年日本政府认识到互联网管理的重要性后,在立法模式上,既在原有法律条文中修改、增加互联网管理的内容,也根据互联网业务特点制定出新的法律法规,如“禁止非法链接法”、“特定电子商务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而当前我国对于规范互联网方面的专门性法律文件只有一部,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2000年12月8日颁布),其后各相关部委、省区和直辖市出台了一系列法律规定,但伴随网络的发展,对于网络舆论论点的界定始终是一个难题,以至于出现了上位法律滞后、下位法律庞杂的局面。当前我国应该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从根本上对网络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必要的打击。

(二)缺少政府的系统管理

电子政务的发展较为迟缓,提供的诉求渠道较少,而门槛较高,缺少对相关信息的宣传。在我国,互联网起步阶段就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很多人认为电子政务就是单纯的无纸化办公,提高的仅仅是政府运作的效率,降低的是政府办公的成本,然而却忽略了其具备的另外一个作用,即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服务,以及更多的诉求渠道,从而倾听更多的民生、民意,电子政务也应该成为“鱼”与“水”之间的渠道,也为“服务型政府”、“阳光型政府”的建设起到推动和监督的作用。

(三)网络媒体的发展存在行业自律、恶性竞争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许多网络媒体还只是传统报刊的网络翻版,存在信息实用性较差,服务对象不明确等问题,很多网络媒体通过对个别舆论的炒作形成热点,进而提高点击率,丧失了作为网络媒体的基本“良知”,更有甚者为了一些不可告人的目的,利用广大网民的力量作为自己宣传的“推手”。我国的很多网络媒体还处在发展阶段,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为广大网民提供更好的信息交互平台和网络服务上,从而进一步满足广大网民的需要,而不应停留在当前阶段,仅注重利益的瓜分和市场的博弈。前一段时间,腾讯与360之争严重的侵害到了广大互联网用户的利益,角逐的两方都形成了利益集团。网络媒体应该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宽广的交互平台,开通更加流畅的诉求渠道,多与政府沟通,加强合作,及时、准确、高效地把形成的民意传达给政府,政府机关根据舆论的信息,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政策和法规。

(四)公众监督的力量大但还不强,其方式、方法缺少合法性和合理性

笔者认为网络是一个比现实更复杂的虚拟社会,由于其匿名性的存在,很多人将现实中不能或不敢表达的观点通过网络表现出来,由于每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同,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和生活习惯的差异,往往参杂一些个人的观点和感情因素,尤其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当前时期,容易被激化和被利用。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作为公众监督应该更加理性一点,一些权威人士有成为网络舆论领袖的责任和义务,以提升公众监督力量的强度。网络舆论的发展与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对其发展的推动也充满了“神奇的力量”,我们有理由相信,网络舆论会向着越来越理性,越来越健康的方向发展。我国各级政府对于网络舆论监督的理解会更全面,更具有建设性,这必将推动社会公信力的提升与公权力行使的制度化、透明化与有效化,最终达成网络公共领域、大众传媒与公权力之间的和谐有序并存以及未来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