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劳动认同下的高职生工匠精神培养

劳动认同下的高职生工匠精神培养

摘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为企业培育高质量人才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而高质量人才培育时,急切需要工匠精神的复归,加强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才能使其体现出良好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本文基于劳动认同视角下,探析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性,提出劳动认同视角下高职生工匠精神培养路径。

关键词:劳动认同;高职生;工匠精神;培养

党的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在社会中营造出精益求精、劳动最光荣的氛围,增强学生劳动认同感,可以从国家、社会、高职院校与大学生角度出发,形成强大的协同力量,来不断发展和强大。

1劳动认同对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性

工匠精神始终推动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基于精神文明视角下,工匠精神高度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敬业,基于物质文明视角下,工匠精神始终为物质文明的创造提供强大的精神引领。工匠精神在个体从业者身上的体现,是其职业素养、道德与能力的外化,在培育高职生工匠精神过程中,要注重工匠精神的生活化,使其始终围绕大学生,通过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感染高职学生。新时期背景下,高职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重要力量,加强其工匠精神培育,关乎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建设和发展,但是,工匠精神培育需要具备的基础前提,则是劳动认同,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在此基础上,让工匠精神融入高职学生日常生活。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工匠精神想要发挥引领作用和价值,最终实现实践导向作用,逐步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觉信仰,必须强化大学生的劳动认同,这是工匠精神生根发芽的土壤,是学生在未来践行工匠精神的基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劳动认同下工匠精神培育的问题

2.1学校和学生认识层面的困境

在劳动认同背景下,需要加强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其目的是通过工匠精神培育,增强学生的职业精神,这也是学生在从业过程中所持的一种职业态度。目前劳动认同背景下,学校和学生缺乏对工匠精神培育工作的正确认识。部分学校和学生将工匠精神的培育工作流于形式,未能有效加强学生职业精神培育,过于将时间和精力放在学生职业技能培育方面,使得很多学生不了解劳动、不认同劳动,缺乏对工作岗位和劳动精神的正确认识。另外,很多学校将工匠精神培育与职业精神培育混为一谈,主要结合职业精神的教育内容,向学生讲解工匠精神方面的理论知识。虽然两者在理论方面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是职业精神是具有职业特征的精神与操守,从事一种职业就该具有精神、能力和自觉。而工匠精神,强调职业从业人员对于产品、服务品质的高追求,还要具有注重细节和一丝不苟的敬业态度。

2.2缺乏对工匠精神课程的设置

在工匠精神培育的过程中,学校虽然较多注重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却在有效构建工匠精神培育课程,加强学生严谨认真、爱岗敬业、文化品质等方面的素质培养工作存在不足,未能有效将工匠精神课程的设置工作落实到位。虽然部分高校采用创建工匠精神课程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但仍然存在工匠精神课程体系不完善、没有将劳动认同和职业标准融入教学课堂等问题。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职业规划、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培育,进而不利于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务实态度,降低了工匠精神培育的效果。

2.3工匠精神培育工作方式单一

学生工匠精神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工匠精神培育方式过于单一的现象,工匠精神培育课程主要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学校未能根据素质教育的教学要求,加强学生工匠精神与企业、市场需求之间完全融合,在合理优化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缺乏力度。同时,也没有通过构建严格职业标准体系等方式,加强课堂与企业之间的深度融合,造成学生所学知识不能与实际工作岗位之间有机融合,影响学生全面发展,导致工匠精神培育效果不理想。

3劳动认同视角下高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路径

3.1国家提供保障与支撑

基于劳动认同视角下,高职生工匠精神培养的过程中,国家层面要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让劳动者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地位得以稳固。首先,要将按劳分配作为根本原则,劳动认同感依靠单纯说教很难实现,与利益相关才能实现思想巩固,特别是对利益的追求是人类本性,维护个体利益是促进劳动认同的重要手段,主要体现在利益分配关系的行动。劳动认同的实现,需要劳动者利益保障作为基础前提,因此,必须注重劳动认同价值观构建,依托合理地分配关系与制度,实现劳有所得,劳动认同才能真正实现。当今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无论是普通劳动抑或高端劳动,均需要保障其经济效益,这样才能引导大学生投入国家需求行业,贡献自身价值与力量去建设国家,我们也才能培育出契合当前社会发展的、具备工匠精神的高职人才。其次,要加强劳动者地位的捍卫,作为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助人,劳动者作为人民的主体,必须保障其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以此来强化劳动认同。一方面,要凸显人民民主的有效性和真实性,不断推进我国法制建设,真正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保障劳动者的权利行使,使其始终有主人翁意识。另一方面,要加强干部队伍净化,要选取切实为人民服务的廉洁干部,避免其滥用职权,使其严格按照相应制度规范自身的行为。只有人民干部注重劳动者的利益保障,才能实现社会和谐发展,为劳动者的劳动认同生产提供肥沃土壤,进一步推进高职生工匠精神培育效果的提升。

3.2社会创设良好文化氛围

高新技术高速发展背景下,媒体融入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各个领域,其中包括高职生,但高职生是受到影响最为深刻的群体。媒体必然是一把双刃剑,其优势在于为人与人之间、高校之间的沟通建立桥梁,缩短了人之间的距离,且能够实现信息的快速传播,能够在短时间内达成共识,进而更好地进行力量凝结,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其劣势在于,我国对媒体的监督管理缺少法律法规体系,诸多别有用心的人会利用此弊端,蒙蔽和误导高职生,不利于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所以,在重构高职生劳动认同的过程中,要利用媒体技术的优势,发挥其重要价值。国家层面要加强媒体的监督管理,不断推动立法进程,对相关违法行为作出严厉惩罚,利用法律与技术相协同的手段和措施,共同抵御不良信息的传播。同时,媒体行业要加强社会责任承担,切实提高媒体从业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水平,正确解读社会与经济效益、娱乐与科学关联性,始终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约束自己,形成良好的自律。基于劳动认同视角下,高职生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在全社会营造出尊重与崇尚劳动的文化氛围,宣扬平凡劳动者的先进事迹,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学生不仅会增强劳动认同,亦能够深化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和把握。

3.3高职加大劳动观教育

高职院校作为新时代应用型人才培育的主阵地,在引领高职生工匠精神方面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第一,基于立德树人背景下的人才培育,要将劳动认同和工匠精神全面贯彻,强化学生劳动教育。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价值立场的正确性至关重要,引导广大高职学生始终坚定社会主义领导,具备正确政治立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要树立可行性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方案,科学合理选取教育内容,并形成健全完善的劳动教育机制,增强学生对劳动的认知,为工匠精神培育做好基础准备工作。第二,加强实践平台建设,发挥价值观念作用,依托社会生活,所以,要在实践中引导学生感悟和理解工匠精神内涵。与此同时,需要依托劳动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劳动意义的认知,在劳动实践中形成劳动观和相应的价值标准。在实际参与劳动的过程中,能够挖掘高职生内在潜能,学校可以利用校企合作优势,以及共同构建的实习基地,为高职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此外,高职院校内部开展社团活动、比赛活动等,促进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有效培育学生的劳动认同感,让学生在劳动认同的基础上形成工匠精神。

3.4引导个体理性认知劳动

在培育高职生工匠精神的过程中,要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念作为科学指导,引导广大高职生从思想层面正确并理性地认知劳动,对错误劳动观念具有批判意识,自身要形成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思想认知。无论社会与时代怎样高速发展,劳动均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致力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要借助劳动烘托中国梦,推动中国梦的实现。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等,需要高度注重对高职生的引导,只有自身理性认知劳动,才能更好地理解与感悟工匠精神内涵,使其不仅仅只从表层了解,而是逐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能够真正在实践中践行工匠精神。实质上,在引导学生认知劳动、树立正确劳动观念的过程中,学生会对劳动更加热爱、诚实,这本身则是工匠精神的体现。由此可见,基于劳动认同视角下,高职院校在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过程中,要高度注重学生的个体引导,使其能够真正成长为热爱劳动、热爱工作岗位的新时代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价值和力量。

4结语

综上所述,工匠精神实质上也是一种职业精神,是职业工作者在各自岗位上,体现出的价值观、价值取向与行为规范。在培育高职生工匠精神的过程中,要注重夯实劳动认同基础,为工匠精神的培育提供良好的基石。在正确认知劳动认同的重要性基础上,高校可以通过国家提供的保障与支撑、社会创设的良好文化氛围、高职加大劳动观的教育以及引导个体理性认知劳动等措施,真正立足于劳动认同视阈下,构建起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

参考文献

[1]顾小丽.劳动视阈下“00后”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01):8-11.

[2]李艳.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的路径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03):64-67.

[3]张云德,段宏娟.劳动认同视角下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J].老区建设,2019,(12):59-64.

[4]夏果平,谭德礼.内在动力激发视角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9,38(05):61-66.

作者:韩东博 单位:天津职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