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劳动观念教育范文

劳动观念教育全文(5篇)

劳动观念教育

第1篇:劳动观念教育范文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路径

一、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内涵界定

1.劳动教育的内涵界定

劳动教育指的是教育者通过运用教育理论,使得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劳动认识,使其劳动价值观得以科学树立起来,在这个基础上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劳动实践,并能够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的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内涵界定

大学生劳动教育不同于广义上的劳动教育,这就指明了的教育对象——大学生。随着我国进入新时代,与之同时劳动教育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并对其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因此,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在培养大学生养成良好劳动行为习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劳动观的基础上,还应立足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需要,是一种在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大学生实现自由全面发展,进而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的教育实践活动[1]。

二、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理论基础

1.劳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础

劳动是人特有的活动,也是人类的基本实践活动,劳动不仅创造了人本身,还创造了人类社会。这一论断明确的指出了劳动在人类社会中发挥的作用与其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地位。首先,人想要存活下来,就必须向自然界寻求生产生活资料,通过劳动把在自然界中索取来的自然资源变为生活必需品,以此达到维持生存的目的。其次,劳动是人的本质的体现,因为人能发挥意识的主观能动性,而动物的“劳动”只是维持生存的本能活动。

2.劳动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最终实现

人类解放的本质是自由自觉地劳动。但人是处在社会关系中的,特别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中,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出现了工人越努力劳动而越贫困的“劳动异化”现象。因此,想要实现人在社会层面上的解放,就必须从消除劳动异化开始,把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劳动异化变为公有制。在《共产党宣言》中是这样来描述人的解放和未来的理想社会:在这个未来的共产主义的社会里,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得到极大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也得到全面的发展,人们可以自由发展,自由选择自己想从事的领域,使自己个性得以展示出来。也就是说,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里,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人自由全面发展得以实现的基础。

三、新时代强化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现实价值

1.有利于高校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实现

“德、智、体、美、劳”既环环相扣、相辅相成,又各具其功能。一方面,劳动教育对其他四育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即在劳动中培养道德品质、在劳动中提高智力水平、在劳动中增强身体素质、在劳动中提升审美能力;另一方面,“五育”各具其功能:德育使人“向善”,是成长成才的根基;智育教人“求真”,是发展进步的动力;体育促进“健美”,是强健体格的支撑;美育提升“审美”,是培养对美的认识的基石;劳育重在“务实”,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基础。可见,强化新时代劳动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2.有利于助推伟大中国梦的实现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是靠口号就能实现,这离不开每个人的辛勤劳动,需要每个人诚实劳动,一步一个脚印去实现。强化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一方面能调动大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性,强化其劳动意识,在新时代浪潮中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服务祖国;另一方面能引导高校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涵养劳动情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四、强化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路径

1.拓宽社会劳动教育的渠道

(1)营造良好社会文化氛围首先,要唱响社会主旋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抵制各种不良思潮的侵蚀。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高校大学生不是“井底蛙”,党和政府要加强网络监管,营造积极的社会舆论环境。党和政府要对不良的网络信息进行过滤,还要用科学理性的态度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引导,促使他们形成积极正确的劳动观。其次,大力宣传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鼓励大学生以劳模为榜样,形成热爱劳动的社会氛围,让劳动最光荣成为时代强音,使劳动最伟大入脑入心。(2)发挥好大众传媒的宣传作用在当前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网络媒体平台的发展正处于井喷期,传输速度越来越快,影响每个人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了劳动教育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就必须发挥好大众传媒的舆论导向作用。大众传媒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通过大众传媒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等主流价值思想进行传播,使得大学生在娱乐的同时得到劳动教育的熏陶,例如利用大学生平时喜闻乐见的微博、微信等常用APP推送有关传统劳动美德的正能量新闻报道。

2.深化高校劳动教育的引领作用

(1)将劳动教育贯穿理论课堂。当前,实践课是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主要课程,劳动理论课缺乏,这容易使劳动教育的意义陷入窄化。因此,高校开设专门的劳动理论课是非常必要的,要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劳动文化等内容的教育,深化大学生对于劳动本质、特点的认知。劳动教育融入理论课程可以选择以下途径:一是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坚持以党的劳动思想和关于劳动问题的重要论述为指导,系统加强劳动教育。二是在思政课中渗透劳动观教育,高校要利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主渠道,将劳动教育与思政课深度融合。(2)建立劳动教育评价机制。高校需要建立劳动教育评价机制,使高校大学生以及教育者在劳动教育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首先,在管理层面,高校要定期检查劳动教育的管理情况,以督促劳动教育管理人员。其次,在教学层面,高校要经常性地督查各院系劳动教育的实施情况,重点考察劳技教师的工作态度、教育能力及教育效果。最后,在学习层面,高校要认真考察高校大学生的学习情况,注重学生的平时表现,重点考察大学生的劳动动机、劳动行为及劳动成果等。(3)利用校园文化活动进行培育。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互动交流平台,除了课堂教学以外,通过校园文化活动来进行高校大学生劳动观的培育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校园文化活动最重要的是要突出主题活动,活动要围绕一个主题展开。主题活动一般有固定的来源和特定的时间要求,以社会或校园的某一主题为主。比如,五一劳动节,学生通过提供劳动的照片、绘画、诗词等参与活动,通过这种主题性的活动,真正达到文化活动与劳动教育巧妙结合[2]。

3.打牢家庭劳动教育的基础

(1)发挥家长言传身教的作用家长的想法、态度与行为对子女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家长们在子女面前要树立良好的形象,提升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有条件的家长应该自觉主动地学习劳动教育的知识,注重对子女的言传身教,激励子女学习劳动教育的理论。首先,父母要巧妙运用自己角色身份,将热爱劳动的相关价值观念,通过日常互动传递给子女。其次,要与子女共同参与劳动实践活动,这能让父母更好地进行榜样示范,进而发挥它的言传身教作用。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父母一定要善用、巧用劳动教育,不要将劳动教育与惩罚教育相挂钩,让子女排斥劳动,进而影响劳动教育的效果。(2)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构建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家长对子女更好的进行家庭劳动教育。家庭成员彼此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和谐的家庭关系对高校大学生的成长起着积极作用。其一,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一些家长只注重子女的学习成绩,重视智育,而忽视了劳动教育,因此家长要转变劳动教育的理念,“五育”并举,促进子女全面发展。其二,家长可对子女的劳动进行奖励,以此激励他们,但需要注意的是物质方面的奖励要适当合理、有度。其三,子女也应为家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家长可以鼓励子女协助家务劳动,让子女在掌握劳动方式的同时提高责任意识。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让家庭充满爱,点燃子女心中的“劳动之火”。

4.锻炼大学生的劳动行为

(1)转变学习态度,增强劳动意识。培育高校大学生的劳动意识,仅靠外部力量是不行的,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内因。高校大学生要知道为什么要学习劳动教育的知识,要慢慢培养自己的劳动意识,要知道劳动教育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升学和考试,更是为了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因此,高校大学生必须主动转变对劳动教育学习的态度,转变自己错误的认知观念,在理论与实践中增强自己的劳动意识,不仅在课堂上主动学习劳动教育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改变对参与劳动实践的态度,要为自己将来步入社会打好基础。(2)参与劳动实践,锻炼劳动行为。家庭、学校、社会多方的力量共同作用于高校大学生正确劳动观的树立,但更重要的前提是需要高校大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劳动教育的实践活动。因此,高校大学生要积极主动参与劳动实践,锻炼自己的劳动行为。第一,在家主动分担家务劳动,在家庭劳动过程中体验温馨的亲情,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第二,在校要注重劳动教育,认真学习劳动教育理论知识,将劳动的本质、内涵和价值学懂弄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并积极参加学校劳动实践活动,增强劳动实践的能力。第三,在社会中要积极参与劳动实践,磨炼自己高尚的劳动品德,促进正确就业观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冯刚,刘文博.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9(12).

第2篇:劳动观念教育范文

关键词:劳动认同;高职生;工匠精神;培养

党的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在社会中营造出精益求精、劳动最光荣的氛围,增强学生劳动认同感,可以从国家、社会、高职院校与大学生角度出发,形成强大的协同力量,来不断发展和强大。

1劳动认同对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性

工匠精神始终推动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基于精神文明视角下,工匠精神高度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敬业,基于物质文明视角下,工匠精神始终为物质文明的创造提供强大的精神引领。工匠精神在个体从业者身上的体现,是其职业素养、道德与能力的外化,在培育高职生工匠精神过程中,要注重工匠精神的生活化,使其始终围绕大学生,通过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感染高职学生。新时期背景下,高职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重要力量,加强其工匠精神培育,关乎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建设和发展,但是,工匠精神培育需要具备的基础前提,则是劳动认同,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在此基础上,让工匠精神融入高职学生日常生活。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工匠精神想要发挥引领作用和价值,最终实现实践导向作用,逐步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觉信仰,必须强化大学生的劳动认同,这是工匠精神生根发芽的土壤,是学生在未来践行工匠精神的基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劳动认同下工匠精神培育的问题

2.1学校和学生认识层面的困境

在劳动认同背景下,需要加强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其目的是通过工匠精神培育,增强学生的职业精神,这也是学生在从业过程中所持的一种职业态度。目前劳动认同背景下,学校和学生缺乏对工匠精神培育工作的正确认识。部分学校和学生将工匠精神的培育工作流于形式,未能有效加强学生职业精神培育,过于将时间和精力放在学生职业技能培育方面,使得很多学生不了解劳动、不认同劳动,缺乏对工作岗位和劳动精神的正确认识。另外,很多学校将工匠精神培育与职业精神培育混为一谈,主要结合职业精神的教育内容,向学生讲解工匠精神方面的理论知识。虽然两者在理论方面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是职业精神是具有职业特征的精神与操守,从事一种职业就该具有精神、能力和自觉。而工匠精神,强调职业从业人员对于产品、服务品质的高追求,还要具有注重细节和一丝不苟的敬业态度。

2.2缺乏对工匠精神课程的设置

在工匠精神培育的过程中,学校虽然较多注重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却在有效构建工匠精神培育课程,加强学生严谨认真、爱岗敬业、文化品质等方面的素质培养工作存在不足,未能有效将工匠精神课程的设置工作落实到位。虽然部分高校采用创建工匠精神课程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但仍然存在工匠精神课程体系不完善、没有将劳动认同和职业标准融入教学课堂等问题。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职业规划、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培育,进而不利于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务实态度,降低了工匠精神培育的效果。

2.3工匠精神培育工作方式单一

学生工匠精神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工匠精神培育方式过于单一的现象,工匠精神培育课程主要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学校未能根据素质教育的教学要求,加强学生工匠精神与企业、市场需求之间完全融合,在合理优化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缺乏力度。同时,也没有通过构建严格职业标准体系等方式,加强课堂与企业之间的深度融合,造成学生所学知识不能与实际工作岗位之间有机融合,影响学生全面发展,导致工匠精神培育效果不理想。

3劳动认同视角下高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路径

3.1国家提供保障与支撑

基于劳动认同视角下,高职生工匠精神培养的过程中,国家层面要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让劳动者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地位得以稳固。首先,要将按劳分配作为根本原则,劳动认同感依靠单纯说教很难实现,与利益相关才能实现思想巩固,特别是对利益的追求是人类本性,维护个体利益是促进劳动认同的重要手段,主要体现在利益分配关系的行动。劳动认同的实现,需要劳动者利益保障作为基础前提,因此,必须注重劳动认同价值观构建,依托合理地分配关系与制度,实现劳有所得,劳动认同才能真正实现。当今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无论是普通劳动抑或高端劳动,均需要保障其经济效益,这样才能引导大学生投入国家需求行业,贡献自身价值与力量去建设国家,我们也才能培育出契合当前社会发展的、具备工匠精神的高职人才。其次,要加强劳动者地位的捍卫,作为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助人,劳动者作为人民的主体,必须保障其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以此来强化劳动认同。一方面,要凸显人民民主的有效性和真实性,不断推进我国法制建设,真正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保障劳动者的权利行使,使其始终有主人翁意识。另一方面,要加强干部队伍净化,要选取切实为人民服务的廉洁干部,避免其滥用职权,使其严格按照相应制度规范自身的行为。只有人民干部注重劳动者的利益保障,才能实现社会和谐发展,为劳动者的劳动认同生产提供肥沃土壤,进一步推进高职生工匠精神培育效果的提升。

3.2社会创设良好文化氛围

高新技术高速发展背景下,媒体融入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各个领域,其中包括高职生,但高职生是受到影响最为深刻的群体。媒体必然是一把双刃剑,其优势在于为人与人之间、高校之间的沟通建立桥梁,缩短了人之间的距离,且能够实现信息的快速传播,能够在短时间内达成共识,进而更好地进行力量凝结,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其劣势在于,我国对媒体的监督管理缺少法律法规体系,诸多别有用心的人会利用此弊端,蒙蔽和误导高职生,不利于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所以,在重构高职生劳动认同的过程中,要利用媒体技术的优势,发挥其重要价值。国家层面要加强媒体的监督管理,不断推动立法进程,对相关违法行为作出严厉惩罚,利用法律与技术相协同的手段和措施,共同抵御不良信息的传播。同时,媒体行业要加强社会责任承担,切实提高媒体从业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水平,正确解读社会与经济效益、娱乐与科学关联性,始终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约束自己,形成良好的自律。基于劳动认同视角下,高职生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在全社会营造出尊重与崇尚劳动的文化氛围,宣扬平凡劳动者的先进事迹,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学生不仅会增强劳动认同,亦能够深化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和把握。

3.3高职加大劳动观教育

高职院校作为新时代应用型人才培育的主阵地,在引领高职生工匠精神方面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第一,基于立德树人背景下的人才培育,要将劳动认同和工匠精神全面贯彻,强化学生劳动教育。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价值立场的正确性至关重要,引导广大高职学生始终坚定社会主义领导,具备正确政治立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要树立可行性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方案,科学合理选取教育内容,并形成健全完善的劳动教育机制,增强学生对劳动的认知,为工匠精神培育做好基础准备工作。第二,加强实践平台建设,发挥价值观念作用,依托社会生活,所以,要在实践中引导学生感悟和理解工匠精神内涵。与此同时,需要依托劳动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劳动意义的认知,在劳动实践中形成劳动观和相应的价值标准。在实际参与劳动的过程中,能够挖掘高职生内在潜能,学校可以利用校企合作优势,以及共同构建的实习基地,为高职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此外,高职院校内部开展社团活动、比赛活动等,促进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有效培育学生的劳动认同感,让学生在劳动认同的基础上形成工匠精神。

3.4引导个体理性认知劳动

在培育高职生工匠精神的过程中,要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念作为科学指导,引导广大高职生从思想层面正确并理性地认知劳动,对错误劳动观念具有批判意识,自身要形成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思想认知。无论社会与时代怎样高速发展,劳动均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致力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要借助劳动烘托中国梦,推动中国梦的实现。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等,需要高度注重对高职生的引导,只有自身理性认知劳动,才能更好地理解与感悟工匠精神内涵,使其不仅仅只从表层了解,而是逐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能够真正在实践中践行工匠精神。实质上,在引导学生认知劳动、树立正确劳动观念的过程中,学生会对劳动更加热爱、诚实,这本身则是工匠精神的体现。由此可见,基于劳动认同视角下,高职院校在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过程中,要高度注重学生的个体引导,使其能够真正成长为热爱劳动、热爱工作岗位的新时代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价值和力量。

4结语

综上所述,工匠精神实质上也是一种职业精神,是职业工作者在各自岗位上,体现出的价值观、价值取向与行为规范。在培育高职生工匠精神的过程中,要注重夯实劳动认同基础,为工匠精神的培育提供良好的基石。在正确认知劳动认同的重要性基础上,高校可以通过国家提供的保障与支撑、社会创设的良好文化氛围、高职加大劳动观的教育以及引导个体理性认知劳动等措施,真正立足于劳动认同视阈下,构建起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

参考文献

[1]顾小丽.劳动视阈下“00后”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01):8-11.

[2]李艳.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的路径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03):64-67.

[3]张云德,段宏娟.劳动认同视角下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J].老区建设,2019,(12):59-64.

第3篇:劳动观念教育范文

关键词:劳动教育;高职院校;困境;对策

0前言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1]。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了劳动教育的总体要求和重要意义,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高职院校在面对新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以及“双高”建设的任务中,要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育和传承工匠精神,引导学生养成严谨专注、敬业专业、精益求精和追求卓越的品质[2]。从当前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现状来看,大学生劳动教育工作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对劳动教育的本义和价值产生不利影响。加强劳动教育,是高职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传承职业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培养德智体美劳时代新人的必要措施。

1高职院校开展劳动育人的现实意义

1.1弘扬新时代劳动精神的需要

人类劳动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劳动育人饱含着融入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时代诉求,在人才培养和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新时代高职院校要大力弘扬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以劳动育人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支点,从而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复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大学生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凝聚起抗疫服务的志愿精神和劳动力量,以实际行动来践行劳动的时代精神。

1.2提升职业理想和职业素养的需要

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任务,职业教育是培养劳动者的教育,职业活动不仅需要必备的劳动技能,更需要坚强意志、劳动精神和合作能力等。开展劳动教育,将劳动育人深入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教育和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在劳动中艰苦奋斗,锤炼品质,学会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培养“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理想和职业素养,在实践中发现自我,努力成为知识技能型的高素质劳动人才。

1.3五育并举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强调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劳动推动社会历史进步,是人作为人之最本质最显著的特征。劳动过程中展现出的奋斗精神、热爱劳动的真实情感、手脑的协调配合、激发学习兴趣和创新创业能力、强身健体以及蓬勃向上的朝气之美等,对德智体美都有促进作用。劳动教育发挥着无以替代的重要作用,高职学生只有在劳动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自我价值和劳动精神,不断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动意识和创新精神,最终回归人之本质、回归学生自身,发挥主体教育的作用,才能使其崇尚劳动、热爱劳动,以劳育德、以劳益智、以劳滋美、以劳促体。

2“双高”建设中劳动育人的现实困境

2.1认知困境:片面化的认知方式

依据人们固有观念,劳动教育通常被认为是简单的体力劳动,在一些高职院校中,劳动教育甚至流于形式,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易产生思想懒惰和行为懒惰。一部分学生狭义的理解劳动教育等同于劳动课程、实践活动,未能深层次的理解劳动观念、劳动价值和劳动精神,如近年来出现的网络热门词汇“躺平”“佛系”“啃老”“巨婴”等充分说明了劳动精神的缺失。同时,少数学生也存在不劳而获的想法,产生“校园贷”“网络诈骗”“电信诈骗”等不良财富观的问题。在自我价值的生成过程中,劳动教育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教育引导学生在劳动中形成自我实现的精神和正确的价值观念,进一步感受到主体存在的价值,增强对劳动精神的深入理解,崇尚劳动、热爱劳动,以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2.2制度困境:碎片化的育人方式

劳动教育并不是育人体系中的新内容,高职院校虽开设了劳动课程,但整体的规划部署未能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一体化部署,存在劳动教育的体制机制、人才队伍培养、课程建设、考核评价不健全不完善的现象[3]。第一,“三全育人”劳动教育的大环境尚未形成,简单的将劳动教育由某个部门单方面的实施,劳动教育氛围缺失,影响了劳动教育的质量;第二,缺乏科学设计的劳动教育内容,譬如校园内打扫卫生等成为常见现象,面对这种技术含量低、内容枯燥的劳动内容,学生固然不会排斥,但是对劳动教育的全面了解,对培育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敬业精神,提高劳动技能的作用甚微;第三,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融合不够深入,劳动指导教师对劳动课的跟踪管理不够,造成劳动教育走过场的问题,导致劳动课教学的效果不理想,学生的参与度、投入度不高。

2.3形式困境:简单化的教育形式

目前,高职院校多以传统的课程教育为主,以辅导员、班主任为中心,向学生讲授相关理论知识和内涵也仅仅停留在表面和形式上,在劳动精神内涵的挖掘、培育新时代劳动态度和意识方面存在不足。劳动形式常见于打扫校园公共卫生及宿舍卫生等实践方式,比如,陕西某高校每学期开设集中劳动课程,以班级为单位清扫校园主干道卫生;广东某高校要求学生必须在食堂或者图书馆从事不少于10小时的劳动志愿。可以看出,大部分高职院校开设劳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比较简单且内容枯燥,导致学生本身对劳动教育的认知停留在表面,从而对劳动教育的评价不高,很难满足学生最基本的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的学习需求。劳动育人过程中过于注重的体力活动,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融合不够深入,在学生认可劳动教育、向往劳动教育等方面缺乏力度,对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产生不利影响。

3“双高”建设中高职院校劳动育人的对策

3.1健全人才培养体系,明确劳动育人目标

“双高”建设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高职院校要进一步转变思想,强化对劳动教育的价值认同,遵循教书育人的规律和学生发展规律,围绕新时代育人要求,将劳动教育纳入到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以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活动育人、竞赛育人、企业育人、实习育人、文化育人、工匠育人等形式,不断健全人才培养方案,强调劳动教育的德育属性、智育价值、体力认知和美育转化,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培养高职学生正确的劳动观。

3.2建立五课融合的课堂教育主渠道

高职院校要以全面提升劳动素养为着力点,科学构建劳动课、思政课、专业课、创新创业课、就业指导课等五课融合的课程育人体系,抓好教育教学主渠道。首先,合理科学的开设劳动必修课,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选修课,加强对劳动内容的开发,既可以是校园公共卫生打扫、宿舍卫生打扫、教室清洁等,也可以是专业技能、企业实习、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家庭劳动、社会劳动、公益劳动等,确保劳动育人最高效。其次,宣扬新时代劳动精神,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育人导向,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弘扬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的新时代内涵。第三,充分培育以劳动教育为主体的校园文化,结合学科和专业特点,加强校企合作,广泛开展实验实训和顶岗实习,举办技能大赛等,不断提升劳动素养和职业素养。最后,通过创新创业和就业课程,用理论促进成果转化,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心,提升劳动实践能力。

3.3建立三方联动的交互式劳动育人全链条

劳动教育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化的育人工程,要求管理实施的统筹协同度高。高职院校劳动育人必须紧扣时代脉搏,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形成以高校教育为支撑、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依托的三方联动的交互式劳动育人全链条。高职院校应加强教育和引导,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劳动创造良好条件,促使其提升职业素养和劳动技能,激发奋斗奉献的热情。整合校内外劳动资源,优化劳动课程内容,丰富课程类型,拓展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交流,建立起劳动育人的长效机制。家庭的劳动教育应该作为高职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内容,一方面父母可鼓励高职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庭劳动,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也可开展假期劳动打卡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促进其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3.4建立完善劳动教育评价制度

将劳动理论、劳动素养、劳动技能等要素纳入高职学生第二课堂成绩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评价结果作为衡量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并作为评奖评优、入党团、推荐就业等重要参考指标。运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对高职学生课内外的劳动过程、劳动结果进行追踪和记录,采取定量与非定量评价、结果与过程评价、短期与长期评价等方法,关注个体差异,坚持发挥劳动育人导向和功能,实施科学的劳动教育评价考核。

3.5建立劳动育人实践平台

新时代劳动育人具有显著的实践性,动手实践为主要方式,因此,将劳动教育内容融入到实践教学中,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体验和领悟劳动的价值和意义[4]。加强新时代劳动育人应注重培养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劳动实践能力,高职院校以“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养成吃苦耐劳、敬业奉献的良好品格,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职院校应在实验实训、日常生活、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等建立劳动育人实践基地和平台,以陕西Y所农林类高职院校为例,建设农耕文化馆和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展农业实践,在春种、秋收等时节,组织学生在农场、林场、试验田等参加农业生产,增强学农爱农情怀。高职院校要结合专业,加强顶岗实习的培训与管理,养成良好的职业态度;结合日常教育管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结合志愿服务,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敬业奉献精神;结合创新创业,树立追求卓越、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在新时代创业路上发挥无穷引领力等。

4结语

第4篇:劳动观念教育范文

1.有不少孩子由于不良的家庭习染,鄙视普通劳动者一些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总用“现在你不好好学习,将来长大了就去扫马路、掏大粪、当工人”之类的话教训孩子,于是,这些普通体力劳动就成了孩子心目中“下贱”的代名词,干这些活的人在他们心里缺乏了应有的地位,躲避、鄙视劳动成了一种必然。

2.有的父母无意间挫伤了孩子的劳动兴趣当孩子对劳动表现出好奇和兴趣时,有的家长总认为“孩子太小,与劳动无关”,更有甚者对孩子说:“一边去,别给我帮倒忙,不用你插手!”也有一些家长,总认为孩子干不好,不如自己干,排斥孩子参与。这样,挫伤了孩子的劳动兴趣,让劳动慢慢远离了孩子。

3.有的家长把劳动当成了影响孩子学习的负担,怕一旦让孩子参与劳动,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其实学习要劳逸结合,适当的劳动是学习的调节和放松,也是孩子所学知识的运用和检验,同时也是对孩子意志品质的磨炼。其实,学习并不是孩子的唯一任务,也不是成长、成才、成功的唯一条件。

4.有的家长认为“现在生活富裕了,没必要让孩子劳动”有了劳动自己干,或者干脆花点钱雇人干。这种意识无形中剥夺了孩子的劳动体验,让孩子丧失了获得劳动技能、检验劳动技能、提高劳动技能的机会。这些年出现的大学生不会洗衣服、离开父母生活不能自理、孩子一升学父母必去当“搬运工”的现象,就是教训。

5.有的家长在管理孩子时把劳动作为惩罚孩子的一种手段有的家长,孩子一旦犯错,就用劳动来惩罚,这使得孩子从小对劳动产生了不良的心理阴影,时间长了,即使家长有心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也很难调动起孩子的劳动热情。鉴于此,我们学校、家庭都应重视这一问题,形成联动机制,应从培养孩子的全面人格,促进全面发展出发,积极引导。

二、正确树立家庭劳动启蒙教育观念

1.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

劳动创造了人,劳动创造了一切。我们的历史与现实有着丰富博大的素材,足以让孩子感受劳动的无穷魅力。关键是家长要有正确的劳动观,才能引导、教育孩子放弃对劳动的鄙视和厌弃,从而正视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把劳动看做是创造现实与未来的力量源泉,看作是一种生命运动的艺术。生命离不开劳动,生活离不开劳动。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不仅是生存的需要,而且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2.引导孩子积极参与劳动

劳动和学习是不矛盾的,二者相辅相成。况且孩子的劳动毕竟在量上和强度上都是极其有限的。劳动可以增强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和丰富创新能力,学习可以促进劳动技能的改进和提高。同时,劳动有利于学习疲劳的缓解,有利于健康体魄的培养,可以为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特别是现在的孩子,学习强度很大,更需要适度的劳动活动调适孩子的学习生活。

3.劳动体验有利于良好品质的养成

无忧无虑的幸福环境,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通过必要的劳动体验和磨炼可以让他们体味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财富的创造凝聚着许多人的汗水。这样,就可以逐渐养成他们节约、朴素、勤快、吃苦的人格品质,对于全面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人格、意志品质大有益处。

4.劳动可以提高孩子的生存能力

现代社会和未来社会,人才竞争异常激烈,许多经济、教育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加强学生的生存教育,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适当施加劣性刺激,给以必要的挫折教育等作为培养现代人才的必要途径。我国有识之士不断呼吁加强学生的生存教育、挫折教育,不少学校也增加了以磨炼意志、培养坚强性格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学生在战胜困难和挫折的过程中,培养了不怕吃苦、敢于挑战的品质,增长了解决问题、勇于创造的才干,提升了生活、生存的能力。

5.通过劳动可以增强创造的快乐

第5篇:劳动观念教育范文

关键词:劳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现实需要;逻辑机理;实现方略

劳动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建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发展。高校坚持立德树人导向,为开展劳动教育创造了有利契机,思想政治教育与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符合劳动教育政策的要求,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和贴近实际的学科发展需求,更符合广大青年群体劳动价值观教育的现实诉求。[1]深入探讨劳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要、逻辑机理与实现方略有利于变革高校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发挥好学科育人的功能和作用,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一、劳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要

1.劳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实现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建设制造业强国,需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奋斗精神、创新精神。只有组建好敢于创新、技术高超、知识扎实的新时代“劳动大军”,才能汇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谱写新的时代篇章。劳动教育借助思想政治教育在爱岗、敬业、专注、创新等方面对学生形成积极的引导;思想政治教育以劳动实践为途径,使学生在劳动中磨炼意志、增长本领、领悟真谛。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相同的育人目标,均以社会发展需要和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为方向指引,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劳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手段也是目的,二者共同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劳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劳动教育为学生提供劳动实践,培育学生的劳动价值观,促使学生形成热爱劳动的积极情感,本身就属于立德树人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方面,劳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现了劳育与德育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学生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实现劳育与德育的协同共进。另一方面,高校立德树人的目标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拓展新路径,增强理论育人和实践育人的协同度。劳动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搭建了新的桥梁和纽带,使得学生能够在劳动中收获成长和快乐,加深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认知,进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概言之,劳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3.劳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教育的本质要回归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中心议题,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劳动实践有利于学生劳动习惯的养成和劳动本领的掌握,更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因此,劳动教育必不可少。劳动教育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2]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个体的发展是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推进的,劳动实践则是人们认识世界、拓宽视野、习得技能、总结规律的重要环节,如组织高校学生开展志愿服务、调查研究等。思想政治教育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将劳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劳动教育的落地,从而发挥好劳动教育的价值和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劳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机理

实践性是劳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特征,二者都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力抓手。在具体实践中要遵循科学方法,既要发挥好劳动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实现“以劳树德”,又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指导下推进劳动教育,做到“以育载劳”。

1.“以劳树德”:劳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逻辑。“以劳树德”就是在大学生培养过程中通过劳动教育锻炼大学生的意志品质,引导大学生树立奋斗精神和奉献意识,并以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服务人民群众。一是劳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3]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既需要专业的培养和系统的学习,也需要通过社会实践等不断淬炼自己,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塑造自信自律品质,进而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二是劳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当下,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复杂,其成长过程受到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如果缺少必要的劳动实践,就有可能在学习和生活中缺乏团队协作精神和合作意识,进而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岗位需求。劳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观念,并主动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取向,为未来参加工作创造有利条件。三是劳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度。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开展过程中既要面向未来,又要立足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创新。劳动教育是党对教育的新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属性,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劳动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能够引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的教育素材。

2.“以育载劳”:劳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机理。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为劳动教育提供了价值引领。部分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尚未构建起完善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导致部分大学生缺乏劳动意识、劳动技能,甚至存在不劳而获的心态,这是劳动教育薄弱的表现。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有助于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领和导向作用,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进而达成高校的育人目标。其次,思想政治教育为劳动教育提供了课堂载体。从思想政治教育与劳动教育的关系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中包含有劳动教育的内容,如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价值论等等。因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找到二者的契合点,进一步提升教育效果。再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为劳动教育创造了新的空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已成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这为高校发挥网络的隐性育人功能、弘扬劳动精神、传播劳动价值创设了空间条件。如高校可以依托官方微博、微信等媒体平台,推送社会劳动模范和感人至深的劳动故事,让学生感受劳动精神的价值和魅力,激发学生的劳动情怀,提升劳动教育的实效性。

三、劳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方略

1.做好课程内容的设计与衔接,实现有机融入。首先,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指导。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作为重要指导思想,系统指导高校开展劳动教育。高校要按照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相关内容,找准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进而借助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传递劳动教育内容。要结合大学生存在的劳动观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大学生坚持人民立场,明晰只有劳动才能创造价值的理念,认识到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都不会改变劳动创造财富的根本事实。其次,要构建融合性教育课程体系。思想政治教育与劳动教育在内容上具有优势互补性,将劳动教育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中,深入挖掘劳动教育资源,有助于实现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推进。同时还要以劳动教育为抓手,通过开展劳动体验、举办劳动讲座等多种形式增强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同感,引导大学生强化劳动意识、培养劳动技能,进一步提升劳动素养。

2.丰富融合途径,注重参与过程,实现有效融入。首先,要明确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具体路径。高校劳动教育要完成劳动思想教育、技能教育和实践教育三大任务。劳动思想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劳动态度和优良的劳动品质,劳动技能教育是引导大学生掌握必要的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而劳动实践教育则是让大学生将劳动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并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4]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需要从劳动思想教育、劳动技能教育和劳动实践教育三个层面入手,构建更为系统的课程体系和实施措施,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深化学生劳动技能的学习,培养学生积极的劳动情感和劳动态度。其次,要依托日常事务管理,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要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的作用,高校辅导员既要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要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辅导员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过程中,要深入挖掘劳动教育元素,并依托各种平台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例如,在宿舍管理过程中,可以通过文明宿舍评比,让学生注重宿舍内务整理,保持个人卫生清洁,保持楼宇的干净、整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通过自身劳动维持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形成正确的劳动观。

3.完善育人评估体系,实现长效融入。首先,要充分发挥评价体系对于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导向作用。高校要将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效果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评价体系方面要突出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劳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要符合学生教育实际,符合学生成长规律,注重过程的实效性。同时,要将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结果作为衡量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避免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走过场”。其次,要构建多元化的劳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单一的评价体系不仅难以反映出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成效,甚至会使学生对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产生厌烦心理。因此,必须建立多元化的劳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真实、客观地反映学生的接收效果以及学生在劳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并不断提升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度、紧密度。高校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导向鲜明又符合本校特点的考核指标,将教师、专家小组成员、学校领导、企业和学生等纳入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主体之中,通过多元主体构建,从不同视角反映学生参与劳动的实际情况,并收集学生对参与劳动实践的反馈和建议,进而切实掌握学生面临的困难并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为优化教育活动和课程设计提供参照。总之,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的价值和作用,主动将劳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注重劳动教育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入,处理好劳动教育途径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入,落实好劳动教育评价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入,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的劳动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李振,刘余勤.探寻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承认意蕴——以马克思的“承认逻辑”为视角[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5).

[2]卢岚.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空间解释的“度”与“域”[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

[3]何菁.劳动教育:思想政治课育人的独特价值[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19).

友情链接